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共9篇)
1.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 篇一
6.古对今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12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7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1.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
2.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文中的词语。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一、揭示课题
1.师板书课题并口述目标。回忆《对韵歌》,理解“对”含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
三、记忆字形。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四、课文详解。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2.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1)师:你知道文中这些有趣的组合叫什么吗? 生:对子。(2)师:课文的对子中写了哪些事物?师:你见过这些事物吗?它们是怎么样的?(学生自由回答)
(3)引导想象,读到和风细雨、莺歌燕舞、鸟语花香时,你好像看到什么?
3.背诵课文
五、课文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从这些对子中你学到了什么?
2.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 篇二
关键词:一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课
“温故而知新” 的复习课是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而设计的一种特定教学形式。 以往一年级的复习课更容易被烦琐的抄写及练习取代。 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等, 这样的复习容易让孩子产生厌倦无聊的情绪。 因此, 如何上好一年级的语文复习课, 在确保复习效率的同时为学生的拔节成长奠基, 是一年级语文教师的努力方向。
为了让孩子在期末复习阶段同样快乐学习, 我对本册语文教材进行了整理与分析, 探讨了一系列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期末复习方式,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复习中, 从而形成一年级语文的知识体系与学习方法。 具体做法如下:
一、梳理整册教材, 有效整合资源
语文课是以课文和单元作为结构单位的。 教学过程中一般都采用“段段清”的办法, 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和训练的能力相对是呈一个个点状或块状的, 没能形成一个互相联系的知识系统。
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的教科书中包括8个单元, 其中有课文26篇, 词串识字8篇。 复习期间, 我就在研读文本的基础上, 根据文本性质将课文分为:《多彩的春天》、《美丽的童话》、《五彩的世界 》、《奇妙的汉字 》及 《人物故事 》等, 每一个板块都有不同的目标站位并进行有针对性的配套练习, 力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
二、遵循心理特征, 激发学习兴趣
一年级学生学习意志较差, 学习处在“跟着兴趣走”的特定年龄阶段, 他们的阅读取向是:凡是有兴趣的就喜欢, 就爱看爱读;凡是没有兴趣的就不喜欢, 就不爱看不爱读。 因此, 我们应该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 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 提高期末复习的质量。
1.优化教学语言, 提升教师魅力。
研究指出:学生把“上语文课没有兴趣”列为语文学习效果欠佳的第二大原因。 学生认为上课没有兴趣, 主要是教师没有致力于用语言的魅力黏住学生。 复习期间, 一年级的孩子很容易“坐不住”, 我或“以情激情, 扬波掀澜”, 或“生动形象, 巧妙设喻”, 抑或是“幽默睿智, 打动童心”。 时刻注意用语言的艺术激发学生的心灵, 开启学生的心灵。
2.进行情境创设, 卷入教学活动。
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 用实例告诉人们:“思维起于直接经验的情境。 ”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 情境创设的作用无需赘述, 我们可以通过情境创设, 很快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体验, 学生的感情和思维都直接切入课文内容, 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教学效率。
新授课是如此, 复习课更应该如此。 我们在语文复习课上创设了大量情境, 学习《多彩的春天》, 我们沉浸在美丽的春景中;学习《奇妙的汉字》, 我们在智慧岛上不断“闯关”;学习《美丽的童话》我们化身童话世界里的小人儿, 在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场景中徜徉, 还尝试自己编童话。
三、丰富活动设计, 提高语文素养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是新课标的目标要求。 复习期间我们同样应该让学生主导课堂。 要真正做到这一点, 老师就需要精心设计出合理的教学环节, 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
结合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等特点, 我设计的教学环节主要是以游戏、活动为主,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掌握学习方法。
以《奇妙的汉字》为例:环节一:游戏识字。 老师做不同的表情, 不同的动作让学生猜猜是哪些字。 环节二:汉字乐园。 游戏一, 比一比谁是识字大王。 游戏二:我演你猜。 让学生通过演一演理解 “会意字”的构字方法, 可以把它的部件合起来理解字义。 游戏三:转盘识字。 孩子先通过找朋友的方式, 组词区别一组形近字。 在此基础上, 可以选择一句说说话, 进行语言训练。 环节三:讨论说说你还有哪些巧妙的记字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 》认为: 低年级学生应该 “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学生在这样的语文复习课上, 始终觉得:学习好玩, 识字有趣。 他们不仅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适合自己的方法识字, 更在逐步形成独立识字的能力, 真正感受到识字带来的乐趣。
四、改革评价方式, 考察综合素养
卢梭认为:每一个人的心灵有它自己的形式, 必须按它的形式去知道他;必须通过它这种形式而不能通过其他形式进行教育, 才能使你花费的苦心取得成效。 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光进行语文期末复习课程的改革还是不够的, 学生还希望让考试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试卷, 而变成妙趣横生的情景体验。
于是, 我将期末学科的分项考核融入一个大的情景主题, 同时将各项学科考核内容融入这种情境体验中。 通过活动体验、团队合作、任务挑战等形式, 检验学生学习成果。 本次期末考核以“欢乐大购物”为主题, 学生在“游戏嘉年华”中参与不同游戏, 例如:“词语对对碰”、“字形小魔术”、“我是小小故事家”、“挑战金话筒”, 等等, 获得相应的“智慧币”, 然后在“春小购物街”上进行购物活动, 购物活动主要是由数学老师负责设计不同游戏。
这样的期末课程, 旨在从学生的心理入手, 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能力。 这样的综合素质考察方式, 不仅能让学生把课堂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 而且能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和合作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卢梭.爱弥儿——论教育[M].商务印书馆, 1978.
[2]魏书生.魏书生文选.第一卷育人篇:235.
[3]谷生华, 林建.小学语文学习心理[M].语文出版社, 2002, 6:44.
3.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 篇三
及反思
一年级部编版语文下册6古对今的教案及反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圆、严、寒”等生字,正确、规范地书写“古、凉、细”等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背诵课文。
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激趣导入
1.启发谈话。同学们喜欢对对子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组对子歌。
2.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景物的图片,说说画面的景色。让我们一起走进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大自然。
二、读文识字,发现规律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请学生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3.老师与学生合作读。(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
4.通过读课文,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甲:文中的字和词都是一对一对的。
学生乙:文中的词语都是描写大自然的。
老师:下面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对子和词语。
5.出示生字、新词卡片。
(1)借助拼音读准确。
1.将下列汉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y圆 ǔ暑 l凉
ch晨āo朝x霞2.加一加,认生字。
纟+田=
冫+京=(2)让学生说说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①加一加识字:木+子→李禾+日→香
②加偏旁识字:纟+田→细冫+京→凉讠+吾→语
(3)猜字游戏。讠+吾=
木+子=
禾+日=
三、学习第1节对子
1.出示图片,让学生对比图片,说出图片内容,教师随机引入课文。
古人与今人对比图。
铜钱。
四季对比图。
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下面我们来学习第1节对子。
2.课件出示第1节对子,指名学生朗读。
3.结合第一、二幅图片,让两名学生合作读出课文中的对子。
4.结合第三幅图片,四个同学合作读对子。
5.教师点拨:了解大自然四季变化的特点。
写出下列汉字的反义词。
今——()
圆——()
暖——()
四、学习第2节对子
1.指名读第2节。
2.出示图片,对应认识字词。
3.播放日出、日落动画视频,理解“晨—暮”“朝—夕”两对反义词。
4.理解词语:和风细雨。
引导学生想象:春天已经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阳春三月,沐浴在阳光下,春风拂面,这春风跟冬风有什么不一样?
引导学生回想春天的雨和夏天的雨的区别,出示图片分别展示。
4.写出带有“雨”字头的字。
5.我会说。
和风对,朝霞对。
五、学习第3节对子
1.自由读第3节,引导思考:“桃”“李”“柳”“杨”分别指的是什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区别。
2.齐读最后一句,引导学生发现成语,再指名朗读。
3.播放视频,强化感悟“鸟语花香”。
4.组织学生为插图配成语。
6.一字组多词。
香()
()
()语()
()
()
7.“李”可以作为姓氏,你还知道哪些姓氏?
六、整体回顾,感悟课文
1.学生领读、个别读、齐读课文。
2.引导学生边读边悟:课文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3.启发思考:当你看见眼前的景物时,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对子的精妙。
我会说。
桃对,柳对。
莺歌对,鸟语对。
七、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7个生字,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字形特点。
2.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点。
3.组织学生描红、临写。
4.组织全班展示。
填一填。
(1)“夕”是结构,共画。
(2)“李”的第五笔是,可以组词为。
[教学板书]
古对今古圆严寒春暖
今方酷暑秋凉晨雪和风朝霞
暮霜细雨夕阳桃柳莺歌鸟语
李杨燕舞花香
[教学反思]
4.一年级下册《古对今》课文原文 篇四
gǔ duì jīn
古 对 今,
yuán duì fāng
圆 对 方。
yán hán duì kù shǔ
严 寒 对 酷 暑,
chūn nuǎn duì qiū liáng
春 暖 对 秋 凉。
chén duì mù
晨 对 暮,
xuě duì shuāng
雪 对 霜。
qiū fēng duì xì yǔ
秋 风 对 细 雨,
zhāo xiá duì xī yáng
朝 霞 对 夕 阳。
táo duì lǐ
桃 对 李,
liǔ duì yáng
柳 对 杨。
yīng gē duì yàn wǔ
莺 歌 对 燕 舞,
niǎo yǔ duì huā xiāng
5.《古对今》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五
2.正确朗读课文,激发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会认会写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激发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对韵歌》导入
1、理解“对”字
教师出示上学期所学课文《对韵歌》,同学们拍手诵读。
师:这是一首“对韵歌”,这里的“对”是什么意思?(相对,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都能用上“对”,如“黑对白”、柳绿对桃红)
2、师介绍中华特色文化——对子。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对今》这篇课文里就有许多对子,同学们想不想一起去看看?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教师范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听清字音。
2、教师领读课文,学生跟读。
3、自由读课文。
要求:
(1)大声朗读,圈画出“二线格”的生字。
(2)对于不会读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自己解决不了的,请教老师或同桌。
(3)全班齐读课文
4、学习生字词
教师出示图片,引出本课“二线格”的生字
(1)读准字音:
a.全班齐读、小老师带读等多种方式读生字。
b.学生提醒要注意的读音。
(2)识记字形
学生采用“加一加”“编故事”“猜谜语”等方式识记字形。
(3)“桃花朵朵开”游戏巩固生字。
(4)把生字送回词语朗读、去拼音朗读词语
5、齐读课文
三、指导书写
教师用图片依次引出“夕”“凉”“细”“语”四个字
1.请学生分别说出四个字的结构。
2.找出压线笔和需要注意的笔画。
3.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4.教师再次范写,学生书空。
5.学生练写,教师巡回指导。
6.展示部分作品,师生共同评议。
7.修改。
8.为生字组词。
6.《古对今》教案 篇六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韵文,背诵韵文。
2、认识“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12个生字,正确书写“古、凉、细、夕、李、语、香”7个汉子,会认新部首“酉”。
3、理解韵文内容,了解常见的自然现象,体会大自然的美丽。
4、在诵读和学习中体会汉语的对称和音韵之美,提升学生的语感。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诵读并背诵韵文。
教学难点:在诵读和学习中体会汉语的对称和音韵之美,提升学生的语感。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一、互动游戏,激趣导入
1、师生共做“词语对对碰”(说反义词)的游戏:师说一词,生说该此的反义词,从一字词语到二字词语,难度逐渐升级(如:大对小,白对黑,长对短;白天对黑夜,快乐对伤心等)。
2、师激趣:词语对对碰,字数相同,词义相对,可真有意思!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词语对对碰的课文。
3、师板书课题:古对今。相机指导“古”字的写法,引导学生理解课题的意思(“古”指古代,“今”指现在,这是一对意思相反的词)。
二、初读韵文,识字学词
1、师范读课文,生认真倾听,指名生交流听过之后的感受。
2、生借助拼音自主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分小节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文识字学词。
(1)指名生朗读第1小节。
①师出示“圆、严寒、酷暑、秋凉”词语卡片,指名生认读,认识“酷”字左边的酉字旁。师相机正音:“暑”是翘舌音,“凉”既是边音,又是后鼻音。正音后再次指名生认读。
②指导学生区分“圆”与“园”:读音相同,意思有所区别。鼓励学生口头组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区别“圆”与“园”的意思。
师:“圆”指的是一种形状,如:圆形、团员、汤圆等;“园”指的是一个地方,如:菜园、花园、园丁等。
③再次指名学生朗读第1小节,全班齐读。
(2)指名学生朗读第2小节。
①师出示词语卡片:早晨、细语、朝霞、夕阳。指名学生认读,强调:“晨”是前鼻音,“朝”是翘舌音。正音后再次指名多生认读。
②学习“朝”这个多音字。
师出示词语和短语:朝霞、朝阳;朝着门的方向。指名学生朗读,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明确“朝”有两个读音“zhāo”和“cháo”。在本课的词语“朝霞”中读“zhāo”。
③区分“夕”和“西”:鼓励学生为这两个同音字组词,师适当:“夕阳”是傍晚快要落山的太阳:“西”指的是方向。
④再次指名学生朗读第2小节,全班齐读。
(3)指名学生朗读第3小节。
①出示字词卡片:李、杨、鸟语、花香。指名生认读,读准字音。
②引导学生理解稳重“李、杨”的意思:结合《识字2》中的《姓氏歌》,明白“李”和“杨”可以指人的姓氏,结合本课内容和汉字的偏旁,可以发现“李、杨”与树木有关,在本课中指的是“李树”和“杨树”,相机出示李树、杨树的图片以帮助学生理解。
④再次指名学生朗读第3小节,全班齐读。
4、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课文,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达到熟练的程度。
5、巩固识字。
(1)师多媒体随机出示词语,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对读、齐读等方式,巩固学生认读生字,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正确、熟练地认读本课生字。
(2)鼓励学生为生字口头组词,并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巩固对生字的理解。
(3)学生自主观察生字,交流识记方法,师在生交流的基础上适当进行方法上的指导:“酷、凉、细、朝、杨”是左右结构,通过熟字加偏旁的方式识记,可以借助偏旁来理解字义,识记字形;“夕”与“外”比较,少了一个“卜”。
三、再读韵文,读通读熟
1、生再次自主朗读课文。指名学生交流读这课文与读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2、同位对读:一生读每句的前半句,另一生读每句的后半句。自主练习。
3、指名一对同位进行朗读展示。
4、师生对读、男女生对读、拍掌伴奏读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加强朗读练习。
四、指导学生书写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7个生字:古、凉、细、夕、李、语、香。
2、指名生认读,口头组词,加强理解。
3、生自主观察汉字,交流识记方法和书写要领。
4、师范写讲解:“细、语”是左右结构,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尤其是“细”字,右边的“田”比绞丝旁略低;“李、香”是上下结构,各部件略扁,上半部分“木”和“禾”中的撇、捺要书写伸展,盖住下半部分。生观察并进行书空练习。
5、生自主描红、书写,师巡视指导,进一步强调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五、课堂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熟练地朗读了课文,初步感受到这课文朗朗上口的节奏之美,而且还在课文中认识了许多汉字。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有趣的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常见的自然现象,感受美丽的景色。
3、在诵读和学习中体会汉语的对称和音韵之美,提升学生的语感。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检查导入
1、师生利用课文内容对对子。如:师说“古”,生对“今”,师说“严寒”,生对“酷暑”等。
2、师随机出示词语卡片,指名生认读。
3、师谈话: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这课文的有趣之处。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二、理解内容,体会对称之美
1、学习第1小节。
(1)指名学生朗读第1小节。
(2)鼓励学生找出这一小节中对称的词语,指名生交流,师适时板书:古—今,圆—方,严寒—酷暑,春暖—秋凉。
(3)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这几组词语的意思,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适时出示图片(冰天雪地、烈日当空、春暖花开、秋高气爽的图片),以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师适当补充资料,向学生解释在古人的眼中,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天像一口倒扣的大锅扣在地上,从而理解“圆对方”指的是古人对世界的认识。
(4)引导学生发现相对词语的特点:“古、今”都是表示时间的;“圆、方”表示的都是形状;“严寒、酷暑、春暖、秋凉”都是描写春夏秋冬季节特点的。从字数上来说,一个字对一个字,两个字对两个字。
(5)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说这一小节主要写的是什么(主要写的是四季特点)。
(6)生有节奏地朗读第1小节。
2、学习第2小节。
(1)生自由朗读第2小节,交流第2小节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根据省的交流师板书:晨—暮;雪—霜;和风—细雨;朝霞—夕阳。
(2)鼓励学生在学习第1小节对称词语的基础上,说说这些词语是如何对称的。
(3)指名生交流,师适当:“晨、暮”指的是早晨和傍晚,描写的是时间;“雪、霜”是同一类的自然现象;“和风、细雨”描写的是天气现象,“朝霞”和“夕阳”分别是早晨和傍晚的自然景观,都是一类事物。
(4)在交流的过程中,师相机出示“雪、霜、和风、细雨、朝霞、夕阳”的图片,给予学生直观感受,使其进一步体会同类词语的相关性。
(5)生齐读第2小节,说说这一小节描写的是什么(主要描写的是常见的自然现象)。
3、学习第3小节。
(1)生自主朗读第3小节,与同位轻声交流哪些词语是对称的。
(2)指名生交流汇报,师出示“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图片,使学生可以直观感受美丽的景色,体会词语的对称性。
(3)指名生朗读第3小节,读出句式的对称节奏。引导学生说说这一小节主要描写的是什么(主要描写的是美丽的自然景色)。
4、回顾全文,游戏巩固。
(1)生再次自由朗读全文,并与同位合作练习朗读,读出句式的对称和节奏的变化。
(2)指名生朗读,师生共同点评。
(3)游戏巩固:找朋友。教师把“古”“今”“圆”“方”“严寒”“酷暑”等文本中出现的24个词语卡片分发到学生手中,一生手持词语卡片说:“我是‘古’,我的朋友在哪里?”拿到卡片“今”的同学站起来回答:“我是‘今’,你的朋友在这里。”以此类推。
5、全班有节奏地齐读儿歌、练习背诵。
三、自主创编,拓展提升
1、师过渡: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内容,无论是词语的意思还是字数都具有对称之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十分有趣。其实汉语中这样的词语还有许许多多,我们也来学着课文的样子,自己编一段儿歌吧!
2、出示创编要求:
(1)句式:-----对-----,-----对------。-----对------,------对------。
第一句是一字词对一字词,第二句是二字词语对二字词语。
(2)所编的这段小儿歌最好是围绕同一类事物的。
3、生自主创编,轻声朗读,并与同位交流自己的作品。师巡视了解创编情况。
4、指名生交流自己创编的小儿歌,师生共同,引导学生进一步完善。对于学生创编的作品,要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只要能体会到对偶的手法即可,不宜要求过高。
5、师:同学们,其实古代的小朋友在上学的时候也要学习对对子,从一字对、二字对、三字对到四、五、六、七字对,越对越长,而且对子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一位叫李渔的大学问家,还编了一本专门对对子的书,叫《笠翁对韵》(出示《笠翁对韵》书本图片),大家课后阅读。
四、课堂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体会到了对对子不仅好玩有趣,而且还能学到很多的知识。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能更多地关注到这种对称的词语和句子,在朗读中感受语文学习的神奇和有趣。
板书设计
6.古对今
古—今晨—暮桃—李
圆—方雪—霜柳—杨
严寒—酷暑和风—细雨莺歌—燕舞
春暖—秋凉朝霞—夕阳鸟语—花香
7.《古对今》教学设计 篇七
知识与技能
1.会认“圆、严、寒”等生字,正确、规范地书写“古、凉、细”等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背诵课文。
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激趣导入
1.启发谈话。同学们喜欢对对子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组对子歌。
2.展示图片。(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景物的图片,说说画面的景色。让我们一起走进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大自然。
二、读文识字,发现规律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请学生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3.老师与学生合作读。(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
4.通过读课文,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甲:文中的字和词都是一对一对的。
学生乙:文中的词语都是描写大自然的。
老师:下面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对子和词语。
5.出示生字、新词卡片。
(1)借助拼音读准确。
1.将下列汉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y圆 ǔ暑 l凉
ch晨āo朝x霞2.加一加,认生字。
纟+田=
冫+京=(2)让学生说说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①加一加识字:木+子→李禾+日→香
②加偏旁识字:纟+田→细冫+京→凉讠+吾→语
(3)猜字游戏。讠+吾=
木+子=
禾+日=
三、学习第1节对子
1.出示图片,让学生对比图片,说出图片内容,教师随机引入课文。
(1)古人与今人对比图(古今)。
(2)铜钱(外圆内方)。
(3)四季对比图(严寒,酷暑,春暖,秋凉)。
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下面我们来学习第1节对子。
2.课件出示第1节对子,指名学生朗读。
3.结合第一、二幅图片,让两名学生合作读出课文中的对子。
4.结合第三幅图片,四个同学合作读对子。
5.教师点拨:了解大自然四季变化的特点。(可结合识字1《春夏秋冬》所学)
写出下列汉字的反义词。
今--
圆--()
暖--()
四、学习第2节对子
1.指名读第2节。
2.出示图片,对应认识字词。
3.播放日出、日落动画视频,理解“晨-暮”“朝-夕”两对反义词。
4.理解词语:和风细雨。
(1)引导学生想象:春天已经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阳春三月,沐浴在阳光下,春风拂面,这春风跟冬风有什么不一样?
(2)引导学生回想春天的雨和夏天的雨的区别,出示图片分别展示。
4.写出带有“雨”字头的字。
5.我会说。
和风对,朝霞对。
五、学习第3节对子
1.自由读第3节,引导思考:“桃”“李”“柳”“杨”分别指的是什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区别。
2.齐读最后一句,引导学生发现成语,再指名朗读。(相机出示:莺歌燕舞、鸟语花香。)
3.播放视频,强化感悟“鸟语花香”。
4.组织学生为插图配成语。
6.一字组多词。
香()
()
()语()
()
()
7.“李”可以作为姓氏,你还知道哪些姓氏?
六、整体回顾,感悟课文
1.学生领读、个别读、齐读课文。
2.引导学生边读边悟:课文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3.启发思考:当你看见眼前的景物时,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对子的精妙。
我会说。
桃对,
柳对。
莺歌对,
鸟语对。
七、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7个生字,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字形特点。
2.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点。
3.组织学生描红、临写。
4.组织全班展示。
填一填。
(1)“夕”是结构,共画。
(2)“李”的第五笔是,可以组词为。
[教学板书]
古对今古圆严寒春暖
今方酷暑秋凉晨雪和风朝霞
暮霜细雨夕阳桃柳莺歌鸟语
李杨燕舞花香
[教学反思]
8.古对今教学设计 篇八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图画、读对子歌,认读生字“圆、严、酷、暑、凉、晨、细、朝、霞、夕”。书写“古”。认读词语“严寒、酷暑、朝霞、夕阳、和风细雨”,联系实际并借助图片理解这些词语。
3.朗读、背诵对子歌1、2节,感受课文展现的自然之美,和谐之美。
课前准备:
1.在黑板上抄写《古对今》1、2节,用卡纸遮住。课题空着,揭题时写。
2.制作ppt,显示“早晨、朝霞、暮色、夕阳、春景”景色的.图片,以及课文中需要认读的词语。
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书写“古”
我们已经学过一次对韵歌了,你们还记得吗?谁来背一背。 师引导: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对于对韵歌,题目是《古对今》。(板书:古对今),读好课题。 指导书写“古”:看老师范写,交流: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2.看图说话,认读词语
用ppt出示早晨、朝霞、暮色、夕阳等图片,让学生说说图片上的景色,随机出示“早晨、朝霞、暮色、夕阳”等词语,让学生认读。 让学生看ppt春天景色图练习说话,想像并描述春天的情景,随机出示“和风细雨、柳树发芽、鸟语花香、莺歌燕舞”等词语,让学生认读。
3.反复朗读,读出节奏
请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对子歌。
要求:
(1)在拼音的帮助下把前两个小节正确地读两遍。
(2)用“——”画出新词,读三遍。
(3)用ppt出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让学生齐读,分组读,按顺序读,打乱顺序读。
自读检查。
指名轮读,一人读一小节。相机正音。
同桌对读,正音。
听老师读,注意停顿。
模仿老师,读的同时用手敲出节奏。
师生对读,师前半句,生后半句; 生生对读,一边前半句,另一边后半句;然后交换。 集体敲节奏读。
4.熟读成诵,定位识字
擦去1、2节板书中不要求认读的字词,请学生读黑板上剩下的字词组成的不完整的对子歌。 闭上眼睛,边敲节奏边试着背诵。
5.总结,提出课后实践
找找对子歌,并请家长指导读正确
板书:
6.古对今
古对今,
圆对方。
严寒对酷暑,
春暖对秋凉。
晨对暮,
雪对霜。
和风对细雨,
9.《古对今》教学反思 篇九
本节课我采用的是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在出示课题之后,相机指导生字“古”的书写。通过领读、齐读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之后分小节来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熟字加偏旁、组词等方式识记生字字形,通过讲解字源的方式,引导学生记住“暮”得字形。借助图片理解“朝霞、夕阳、酷暑”等词语,用联系生活的方式。理解“和风细雨、鸟语花香”等词语,降低识字难度,让学生更容易识记。
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在充分认识生字的基础上,再次回归整体,在有节奏地诵读韵文过程中巩固识字效果,落实了认识生字的教学目标。
不足:
1. 在书写环节,只注重分析字形和笔顺了,缺乏对于把生字写得美观匀称的指导。
3.引导背诵的时候,给孩子们留的时间太短,有点赶时间,匆匆而过,全班齐背了一遍,没有检查。
4.在识字方面应该再渗入一些识字方法的指导。
【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推荐阅读:
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一10-26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二07-28
一年级下册语文试卷题09-01
一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计划09-03
五年级下册语文一单元09-10
语文一年级下册易错字10-19
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一06-17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07-12
五年级下册语文一单元小结08-14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