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有关内部控制的调查报告及内部管理建议书(共7篇)(共7篇)
1.一份有关内部控制的调查报告及内部管理建议书 篇一
阳新县农村饮安全工程建设管理问题和建议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一项最大的民生工程。近十年来,饮水办工作人员通过努力工作,亲力亲为,为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建设了一大批饮水工程,解决了近60万农村居民的的饮水安全问题。但在建设管理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有待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加上上级有关部门和人民群众对饮水安全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就迫切需要我们与时俱进。改善我们在建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实做好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作,2015年5月21~22日,黄石市饮水办组织大冶、阳新饮水办相关人员赴松滋市参观学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经验。现结合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际和自己的认识,谈几点体会:
1、关于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地方政府负责制
饮水安全工程涉及全家万户,是一项最大的民生工程,目前,我县仅成立了阳新县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管理办公室负责全县的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但在建设管理过程中涉及到矛盾协调、管线具体起向、过港过河设计、闸阀配件管材调拨核实、水厂厂区规划布置、水厂运行管理、水源保护、水质消毒、管线修复、征地青苗补偿等等一系列问题。但各镇场区没有成立饮水安全工程分项目法人,造成在建设过程中,征地、矛盾协调等等工作十分繁重,施工单位做两天停三天现象经常发生,水质消毒、水厂管理、水源保护、水价确定、水厂大修基金等相关制度建设和监管都无相关人员去管理。要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这项系统工程做好做实,靠饮水办几个人是万万行不通的。唯有切实落实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好。
建议:一是各镇场区成立项目专班,专班由镇长、各分管领导、各相关部门、有关村组、水利站等相关人员组成。专门负责自筹经费落实、做好群众宣传发动、矛盾协调等工作。在县饮水办的领导下,行使本镇的饮水安全工程项目法人资格。二是要把水厂的建设、运行纳入到各镇场区政府、各村级管理的绩效考核中去。
2、关于政策宣传。
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涉及到千家万户,各工程点因水源、用水习惯等等原因造成在建设过程中存在诸多矛盾。唯有把有关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国家政策宣传到位,唯有调动基层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唯有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才能把这件涉及千家万户的公益事业做好管好。一是十二五期间,国家只对规划内人口28.61万人人均补贴460元,要完成通水入户资金远远不够,需要各家各户筹集一定的资金;二是农村用水户分散,管网维护难,用水量损失,建后管护力度大。三是管网人为破坏多、渗漏后危害大,要加大水政执法,有必要联合派出所等相关单位对责任人进行处罚。四是要做好进村入户宣传工作,水厂建成后如没有一定的用水户,水厂运行必定难以维继。五是水源保护要设立警示标牌,出台相关保护措施。六是水费的确定、群众自筹资金的一事一议等;
饮水安全工程是一项公益性项目,上级未列支补偿、协调等相关费用;
建议:每家每户发放政策宣传单,把国家有关农村饮水安全政策让每家每户知晓,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以利于工程顺利开展。
3、关于管理主体
中央要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建得成、管理好、用得起、长受益”。因此必须要有一个好的管理主体。经过十一五、十二五两期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我县饮水安全管理主体没有明确,一是十一五期间,部分水厂建设过程中,因国家投资少,个体老板带资了一部分。但在十二五后,绝大多数的投资都由国家、省以及群众自筹(即开户费)组成。因水厂是一个公益性项目,水质的安全关系到水厂投资建设的最终目的,十一五、十二五以来,国家共投入资金近3亿元。国家投入这么多资金,农户自筹那么多钱,但受益的确是几个承包人,不是说承包人管不好,涉及到今后水价的确定、水量、水质以及水厂若干年后的大修等等一系列问题,现在水厂刚建起来时个体老板得到了收益,但若干年后谁来负责,最终还是我们政府部门,但为什么不能由我们政府部门进行管理呢,任何私人的水厂都能运行,我们水利站、中型水库管理处为什么不能管,我们还代表政府。经调研松滋市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护情况,他们成立了一个叫“民生水务公司”的饮水安全总公司,属水利局管理,各镇水厂属总公司下属公司,自负盈亏,然后每吨水向水利局上交一部分大修基金、统一帐户管理,公司共120余人,公司在水利局领导下监督各水厂水质、水量、水价等相关的工作,建议:我县中心水厂主要有三溪水厂、罗北口水厂、白沙水厂、富水水厂、龙港水厂、木港水厂、枫林水厂、荆头山水厂、半壁山水厂、富池二水厂、黄桑口水厂、富池水厂、排市水厂、陶港水厂、龙港流泉水厂、军垦水厂等,还有很多连村水厂。可以根据国家投资、个人出资、群众自筹、属地管理等情况理顺关系,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但此项工作量非常大),可以成立供水管理总站并依托我局的水利投资公司与乡镇共同进行管理。管理过程中要对各水厂的服务、效益、规范等进行绩效考核。
4、关于规划建设
水厂的规划与建设的合理是水厂运行管理的前提条件。但水厂这么多(每年至少三十余处)、管线这么长、矛盾这么多管理起来确实很难。一是地方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没有到位,水厂开工后,我们每天都是在跟乡镇、村组说好话,请他们帮我们搞矛盾协调,帮我们搞征地、帮我们搞青苗补偿。好像所有的事都变成了饮水办的事了,造成有施工过程中大部分的精力都搞协调去了,施工单位拖不起,我们也拖不起。二是设计规划后,部分水厂不能按照设计规划落实,有的水厂本来是覆盖多个村的,但是水源点的村就是不让管线到其它的村组去;有的是大水厂的水本来是已经到了某村了的,但某村就是不用,硬是要重新建设水厂,把整个规划都打乱了(如排市上王村)。有的本来做一个水厂就可以覆盖二个村的,但由于两村矛盾硬是要做两个水厂,既浪费了投资,也加大了今后的管护费用(如茶寮白岭村)。三是由于部分水厂设计不完善,施工人员技术力量差、管理主体没有落实、饮水工程管线长、点多面广等等各种原因,造成我们水厂的管线怎么走、管线有多长、用什么管道、闸阀如何安装、哪个地方开口过港过沟如何都要饮水办现场一一落实。松滋市饮水办采取通过市政府下发了《饮水安全项目建设运行管理办法》的文件,明确规定了地方政府、财政、水利、环保、发改、卫生等十几个部门各各自的职责,确定了五个落实后水厂才动工建设:一是乡镇工作专班成立协调到位(建设过程中的矛盾全部由镇村解决,由于地方矛盾引起停工的项目一律撤出,在县政府每天绩效考核中结计入考评分);
二是群众的发动宣传到位(要求水厂受益范围内的每个户主签字认可、同意自来水开户、同时交纳自筹资金,将农村饮水安全相关政策以宣传单的方式印发给农户);
三是前期工作、规划、管网设计到位(一个水厂一个实施方案,规划设计只要是符合规划和设计要求的确定后不得改动,管网管线进行了全过程测量、管线走向结合实际情况并征求当地政意见);
四是群众自筹资金到位(松滋市采取一个水厂一个预算,除上级补助资金外,下差的部分由群众自筹,分摊到每户多少钱,自筹资金由地方政府通过一事一议政策进行收取。
采取此方案后,镇村干部有一定的活动经费,群众饮水就找政府,政府的主动积极性就高);五是项目运行管理管理到位,责权利明确(松滋项目运行管理在总公司的管理下,各分公司现场管理人员参与项目的全过程建设,管线怎么走、哪个地方留三通、哪个地方装闸阀等,如水厂运行管理人员不到位就不施工)。实行这五个到位后,做到了建设、地方政府、施工、设计、水厂、监理各负其职,水利局饮水安全建设管理得到了质的提高,把建设管理过程中的“被动”变成了“主动”,只要是乡镇没有落实到位的,一律不开工,把项目资金放到落实到位了的乡镇去。群众只找当地政府,不找水利局。因为我们的设计到位了、甚至标都招了,是因为当地政府的原因才造成工程不能开工。5、关于饮水管理总站、水务公司。
阳新县自来水公司100多人,管理的全县城区内的饮水工程,我们饮水办,只有几人编制,管理的是点多面广,管理难度更大,人员力量差,群众习性、用水习惯等千差万别近80万人约百处水厂,唯有成立一个强有力有管理机构才有可能保证全县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持续良性运行,这么多水厂、这么多投资、这么多的管网交由几个个体老板去管理肯定是一个问题,起码几年后是一个大问题。省里已出台了《湖北省农村供水管理办法》,也是同意成立相关管理机构的,落实管理主体的。只有成立了相关管理机构,对水厂过行量质化管理、才有可能对水厂的水质、水价、水量保证率等进行监管。水质检测中心的运行才能得到保障。省里马上就要对水质检测中心进行建设,到时候的运行经费、人员必须要落实。成立管理总站(水务公司)内设办公室、财务、工程技术等要相关科室,要从水质、水价、水源、水量等进行全过程管理,一是可以更好的管理水厂、二是可以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
6、关于十三五规划
(1)、总体思路:A、按照“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专业化管理、准市场运营”的要求,以县为单元整体推进。B、明确中央和地方事权,积极吸引衬会资金和金融支持,充分调动受益群众积极性,共同投资建设和管理农村饮水工程,中央采取切块到省、包干使用、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方式,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特别是革命老区等。C、建设规划注重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着眼长远、标本兼治、长效运行、量力而行、可以持续的原则,综合采用新建、扩建、配套、改造、联网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农村集中供水率,供水保证率、自来水普及率、水质达标率、供水保证率和工程运行管理水平,建立”从源头到龙头“的全过程农村供水安全工程建设和管护体系。
(2)
规划目标:A、建设方面。采用新建、扩建、配套、改造、联网等措施,到2020年,使全国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85%以上,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以上,水质比2015年提高15至20个百分点。B、管理方面。全面推进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建立健全县级农村供水管理机构、农村供水专业化服务体系、合理水价形成机制、信息化管理、工程运行管护经费保障机制和水质检测监测体系,依法划定水源保护区,加大对水厂运行管理关健岗位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确保长效运行。
8、关于饮水办
由于近几年饮水办各项工作量大,涉及到十一五验收组织、十二五项目的施工以及十三五规划编制及实施等。同时要具体到处理当地政府、村组、群众关系,统筹设计、监理、施工、管材采购、零星配件采购等各方关系。具体到一个水厂厂址的确定、厂区的布局、管线的走向、闸阀、水泵、机电、管材等等施工的质量、资金、进度等等综合管理工作,加之参建各方主观能动性、责任意识等各方面原因,造成饮水办每项工作事必俱细,繁杂沉长,饮水办工作人员与建管任务极不匹配。建议增加相关专业和综合能力强的建管人员。
综上所述,为切实做好饮水安全工作,确保饮水安全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我县上述存在的问题急需解决,否则饮水安全工作无法开展。
2.一份有关内部控制的调查报告及内部管理建议书 篇二
关键词:医院;内部控制
一、医院内部控制的含义及意义
医院内部控制是医院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和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止、发现和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措施及程序。医院的内部控制体现在医院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本文针对目前医院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完善的建议进行分析。
二、目前医院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部环境
1、领导重视度不够。我国医院的管理层多为医疗专家,对自己的专业具有权威性,但对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及相关财务知识的了解不多,对内部控制建设及相关工作的重视度往往不及对医疗工作的重视。
2、内部审计工作渗透力不足。我国医院的内部审计工作起步较晚,甚至有些医院目前尚未设置独立的审计部门,内审工作的开展主要以对差错防弊的事后控制为主,而对经济事项的风险防范及事前、事中控制力不足。
3、会计人员素质不高。医院的会计人员一部分是从其他专业转行,近年来,对医院财务部门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也增加了科班出身的新鲜血液,队伍迅速扩大,但由于对会计人员的思想教育与后续培训跟进不足,医院会计人员的总体素质不高。
(二)风险防范意识及应对措施不足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医院在发展进程中呈惯性增长态势,关注经济指标的增长、设备投入、就医环境改善等,但却往往缺乏对整个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分析与应对。例如,近几年,很多医院特别是大型医院都在忙于开展大型基本建设及大型设备采购,少则几千万,多则上亿元,大部分是依靠银行贷款取得,但往往事前并未进行充分的项目可行性分析及论证,因而不仅可能影响职工切身利益,还可能给医院带来风险损失。
(三)内部控制的缺陷
1、职责权限划分不清。一方面,表现在医院管理层授权审批权限不清楚、存在交叉。另一方面,医院会计人员兼职较多,权限划分不甚清晰,形成内控制度执行的盲点。
2、财务收支控制有待进一步加强。主要表现在财务收支制度及流程不完善,对退费、票据、价格管理、各项报销业务及应收款等内控环节点的设置及控制不足。
3、资产管理及控制的弱化。一方面,表现为固定资产购置、验收、发货、盘点等制度制定不全或执行不严格,即固定资产盘点不能做到定期盘点、重点盘点、全面盘点;固定资产购置缺乏事前对购置成本及预期收益的有效论证,盲目求大求全,从而使得部分设备闲置或收益率过低。另一方面,流动资产的采购及使用未能考虑最佳订购量、订购时间等因素,从而造成投入产出比例不高甚至浪费。
4、缺乏有效的预算管理。医院运营缺乏明确的、具有针对性的全面预算,或只有预算缺乏强有力的执行,从而使医院内控制度建设有所缺失。
5、缺乏完善合理的绩效考评控制。一方面,长期以来,对医院干部政绩、业绩的考核大多以收入的完成情况为依据,缺少对内控相关制度的建立与执行等综合考察。另一方面,缺乏完善的奖惩制度,未将绩效考评结果作为确定员工薪酬以及职务晋升、评优、降级、调岗和辞退等的依據。
(四)信息与沟通不畅
1、信息系统不完善。与大型企业相比,医院的信息系统庞大、复杂,但管理的完善度尚有待提高,系统的各关联点的内控牵制不够。
2、信息沟通欠佳。医院传统的组织机构设置不科学、业务流程设计不合理等因素使内控系统所需的内部财务、经营和外部市场中与决策有关的信息不能在医院有关层次之间及时传递、有效沟通和正确应用。
(五)内部监督不够
医院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的情况缺乏日常或专项监督,不利于发现内控缺陷并完善。
三、改进措施
(一)进一步完善内控环境
1、加强管理层重视,全员参与。医院应成立有管理层参加的内控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完善内控制度,定期对医院各相关部门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与奖惩挂钩,通过流程的建设与实施,使各环节的每个人都明确自己的职责,真正做到全员参与,共同完善内控环境。
2、提高医院内审工作的深度与广度。内部审计工作是医院内控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医院应设置独立的审计部门,配备既懂财务知识又懂审计知识的专业人才,独立开展审计工作,不仅对财务收支的合理、合法、准确性进行审计,同时应对医院经济流程各环节的风险性进行评估,变事后审计为事前审计、事中审计,提高内审工作的深度与广度。
3、加强相关人员培训。在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人员是制定制度和实施制度的主体,又是制度管理的对象。医院应加强对会计人员、审计人员及相关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的专业素质、法律意识,做到廉洁自律、奉公守法,从个人角度做好自我约束,同时作为医院也可随时了解员工思想动态、业务工作情况,以防患于未然。
(二)加强会计内控环节的重点细节控制,有效防范风险
1、加强资金活动控制。医院的收支活动频繁,现金量较多,把好货币资金流动的收支关是加强内控活动最基本的保证。一方面,医院的业务收入控制方面,要加强对收费票据、医保(银联)卡、往来款项、每月对账等全过程的管理,并逐渐通过收入控制的电子化模块取代手工稽核,加强收入控制的力度和准确度。另一方面,医院的支出活动是内控会计控制的重点,医院应严把支出关,实行不相容岗位分离,严格执行授权审批制度等相关规章制度,按规定保管、使用印鉴,定期对现金经办人进行抽查,定期核对银行账户并有第三方稽核,通过上述一系列措施的使用及相互补充,做好货币资金收支的有效控制。
2、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医院的固定资产种类众多,价值很大,做好对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不仅是开展正常业务活动的保证,更是内控建设的关键点。首先,应实行固定资产的对口管理,由专门部门进行管理,明确岗位责任制;其次,建立、完善固定资产的购建、验收、使用、维护、处置等一系列内控制度并切实执行,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性,发挥固定资产的有效性;再次,切实建立并实施固定资产盘点制度,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清查,保证账账、账卡、账物相等,并以此发现内控盲点,不断加以改进;最后,在加强上述日常管理的基础上,做好医院大型设备的购置论证及效益分析,在实施对固定资产的科学管理的同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避免浪费。
3、做好药品及库存物资的管理。药品和各类库存物资是医院开展正常医疗活动的必备品,占用流动资金较大,因而对其管理也显得格外重要。在完善相应制度、明确各相关部门(人员)岗位责任制的基础上,应设置科学的使用流程,准确核算“进、销、存”情况,定期进行盘点,实时加强监督与核对,在保证正常使用的基础上降低医院的占用成本。
4、推行全面预算控制。全面预算管理是驾驭财务控制全过程的核心概念和主要手段。医院应根据医院的发展规划,推行科学、细化的全面预算,对医院的各项财务收支实现计划管理,严格执行预算制度,避免无计划和超预算开支,并通过分析预算与实际的差距不断完善预算体系,同时推动内控建设的发展。
5、合同管理控制。随着医院经济业务的发展与扩大,与客户方的商定事项,如银行服务、物业管理、设备采购、基本建设等,均通过合同来约定、规范,而对合同的正确使用与执行在医院内控制度建设中成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一方面,签订合同时要充分审核合同要素是否完整,权利义务关系、履约方式等其界定是否正确。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已签订合同的管理,利用合同管理软件进行分类管理,以做到事前提醒、事中执行、事后分析,通过最优化地设计和管理合同,以获得利益、回避风险、减少损失。
6、建立切实有效的绩效考评体系。制定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考核指标,针对不同的评价指标赋予相应的权重,体现各项评价指标对绩效考评结果的影响程度和重要程度;根据历史标准、预算标准、行业标准等选择符合医院实际的考核评价标准;制定奖惩措施,将评价结果企业应当将绩效考评结果作为确定员工薪酬以及职务晋升、评优、降级、调岗和辞退等的依据。
(三)加强信息建设与沟通
医院应对医院信息(HIS)系统及相关的资源管理平台(ERP)不断进行完善,使之成为高效、开放的信息与沟通系统。借助上述平台,完善医院的业务流程,使每个部门(人)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职责与任务,通过药品核算、医生工作站、医技工作站等全方位网络化管理,提高内控系统的运行效率与沟通效果。
(四)建立有效的监督体系
有效的监督体系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医院应定期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建立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相结合的监督体系,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对于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及时加以改进。
综上所述,医院建立有效的内控制度体系,能促进维护资产安全,提高信息报告质量,有利于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医院将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实现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傅蕾莉.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的健全与完善[J].现代经济信息,2010(8).
2、王璇等.医院内部财务控制失效原因及其改进[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9(4).
3、孙克国.浅议医院内部会计控制[J].财经界,2010(9).
4、钟珺.全面预算管理应用于公立医院的可行性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10(11).
5、任明.合同管理风险及其AHP群策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9(1).
3.内部控制意见及建议 篇三
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首先要强化单位领导的内部控制意识,让单位的领导真是认识到内控在事业单位中的作用。单位领导对内控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控制环境的好坏。同时,还要将这一意识贯彻落实到全体员工的工作中,并与单位实际情况相结合,定期对职工进行培训。全体职工在管理层的引导下,应认真执行内部控制工作,同时对内控工作进行监督、反馈,以调动单位各个职能部门和全体员工承担内部控制责任的意识。
(二)完善内控制度建设,加强内控机构的权威性与独立性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众多规章制度息息相关。事业单位在健全内控制度的同时,还应完善与之相关的其他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内部控制的有效实现。除此之外,事业单位还应强化内控制度的其权威性和独立性,对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及运行的有效程度定期作出评价,在发现问题时,应及时纠正。
(三)建立完善的集体决策和议事机制
事业单位的决策权应该受到相关机构的监督,比如,事业单位应对重大事项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并对其进行风险分析,在经过必要的研究论证程序后,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见,最终决策应通过党组会、办公会或部门与科室联席会讨论决定。事业单位采用集体决策制,可以有效的规避错误和风险。
(四)加强财务管控和业务过程的协同,强化资产管理
事业单位应把业务过程和财务管控有机地结合起来,让财务控制渗透到业务活动的每个环节,只有这样,才可能避免业务过程中的舞弊。
事业单位还应加强固定资产的盘点,组织专门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清查。对盘盈、盘亏、报废、损毁固定资产要查明原因,视不同情况分别进行处理。事业单位应依据清查中出现的问题,不断修改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各项内控制度。小型事业单位要设立专门的岗位,配备专、兼职的人员管理财产,大型事业单位要设立专用设备管理部门,并配备相应的管理技术人员和维修人员,负责专用设备的验收和日常的设备维护以及报废设备的技术鉴定。
(五)加强预算外资金的监管,健全监督机制
事业单位在将预算外资金缴入财政账户的同时,也关心相关财政部门让它支多少、怎么支的问题,这就决定了预算外资金的收入机制要与支出机制的建立相联系。事业单位在收入方面,要合理合法;在支出方面,应体现以收定支,核定支出基数,并借鉴预算内一些有效的方法来建立一整套的开支标准、考核依据及管理制度。健全监督机制,确保专款专用,对不合理的支出能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堵塞漏洞,防止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六)开展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工作,保证控制目标的实现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应由事业单位全体管理者和工作人员共同利用系统化的方法来进行。在内部控制自我评价过程中,首先,应设立全面的评价指标,评价指标全面渗透到评价单位内部控制的全过程,涉及所有业务和全体人员;同时,评价指标要以事实为基础,指标结构科学、清晰、合理,评价指标要具有独立性,保证评价各个环节独立。对内部控制制度自我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结合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特点制定改进措施。
(七)紧跟时代脚步,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推动内控建设
事业单位不能与现代化相脱节,要紧跟时代变化,大力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提高内部控制的水平。结合现代化技术,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手段和方法进行及时的更新和补充,实现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朝着现代化、科学化的可持续方向发展。
(八)选拔合格人才,强化内控人员业务能力
4.内部审计的影响因素及完善建议 篇四
关键词:内部审计 规范化 管理
随着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管理的日益规范化,在企业管理体系中内部审计的地位已越发重要,其不仅能对企业经济事项进行监督,也能够为企业发展所提供服务和管理咨询等。所以内部审计质量的好坏至关重要,它决定了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体系中的地位和层次,是企业内部监督体系和内部控制发挥作用的根本保证。好的内部审计质量,是社会、国家的需要,这不仅关系企事业自身的发展,也是内部审计能否生存发展的关键。但如果内部审计质量出现偏差,内部审计结论将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企业要在外部环境的激烈竞争中取得胜利,实施内部审计质量的精确化管理是必然的选择。
1 内部审计的影响因素
内部审计体系的建立,首先要明确内部审计质量的各相关影响因素,内部审计质量的独立是在各相关因素影响和协同下发挥作用,离开这个环境因素,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审计质量的优劣势是诸多因素综合造成的结果,如何提高企业内部审计质量需要从主客观因素两方面入手,概括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
1.1 审计环境因素的影响
内部审计是在特定环境下产生的,审计环境是内部审计的生存土壤,内部审计通过与环境不断做物质交换,以保证审计本身的生存发展。因此在追求内部审计质量时,在考虑内部审计机构本身时,也要考虑到内部审计的环境。内部审计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1.1.1 影响内部审计的外部环境
①政治和法律环境
一个国家在不同时期其国家政治体制、执政党的性质、政府的方针政策等决定了这个时期的政治环境。根据不同的国情,制定相应的内部审计法律法规、作用规范、政策措施等结合内部审计行业协会对企业的内部审计进行规范和制约;健康的法律环境能够保障内部审计在企业中应有的地位,维护内部审计人员的合法权益。法律法规的权威性能够保障内部审计合理的地位,内部审计必须依据法律履行职责、开展工作。因此完善的法律体系和良好的法律环境是保证内部审计健康发展的基础,是使得内部审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作用得以发挥的重要条件。
②经济环境
社会经济状况和国家经济政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环境。内部审计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造就了內部审计的不断发展。由于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而所有者自身能力的局限性,只有把内部审计看作是防范企业风险的最后一道保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③科教文化环境
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和科学文化意识是科学文化环境的重要内容,它决定了一个国家整体的素质。内部审计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它的潜在的意识观念的影响,这种观念在影响着国民的意识。内部审计机构在建立的初期大多是顺应行政的要求而设立,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并未真正让企业管理者认识,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只有科学技术发展了,人们的科学文化意识加强,对内部审计正确认识,科学的对待,才能发挥内部审计的重要。
1.1.2 内部环境
企业内部的物质环境与文化环境共同构成企业的内部环境。企业内部环境也可称作企业内部条件,包括企业资源、企业文化、企业组织结构等。企业的指导思想、经营理念和工作作风是组织内部的一套共享价值体系,成为企业内部环境。所谓审计的内部环境,是指企业的管理层和治理层对内部审计及其重要性的认识、态度和措施。
①企业的物质环境
良好的物质环境为更好的建设企业内部审计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企业具有良好的物质环境,对于建设内部审计的能力和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自然也会随之提高;此外良好的物质环境能够提高内部审计部门获取审计资源的能力,也更容易吸收高质量的审计人才。
②企业的制度、文化环境
企业的制度、文化环境决定了企业的内部审计基调。企业文化给企业内部组织、员工产生一种潜在的影响,制约和引导组织及员工的行为目标与方式。内部审计在特有的企业文化氛围影响下能够突破旧式的审计框架。审计目标、理念、审计方法、审计内容都可以得到巨大的改变。具体来讲,企业文化是否要求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制度是否要求设置内部审计部门或要求分派具有独立性,将对企业的内部审计理念产生影响。
企业内部审计环境设定了内部审计的基调,造就整个企业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和态度。良好的内部审计环境是对内部审计质量最基本的保障,是有效实施企业内部控制的基础。
1.2 审计资源因素的影响
审计发展需要资源。审计资源是指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所拥有或能够支配的,服务于审计执法的人力、财物、方法技术、信息情报等资源的总和。审计规划的确立、方式选择、结构调整、效率提高、方法应用都与审计资源分布、流动、利用状况相联系。
在资源构成中,审计人员向专业人才回归,审计资源的总体趋势是:具有审计工作能力和专业水平、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能够准确运用现代审计法律法规人员的数量不断上升。审计行业外的人员比重不断在下降。在审计人才资源基本稳定、相对资源趋于减少的今天,在信息化环境下,企业要不断地认识和开发新的资源——最广泛地整合内部审计部门的人才、财产等资源,能够充分利用审计过程中获得的信息资源来支持审计工作。
1.3 审计行为因素的影响
5.一份有关内部控制的调查报告及内部管理建议书 篇五
【关键词】创业板;内部控制
一、引言
创业板市场也叫二板市场,通过创业板完成上市的公司多是一些科技型企业,它们的成长性较强,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即公司成立较晚,规模并不大,经营业务比较单一。创业板市场的特点是进入门槛较低,后期披露要求较高。深圳证券交易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0月23日,创业板共有484家上市公司,总股本为1,728.4亿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总市值为45,688.56亿元。创业板上市公司迅速在社会上发展壮大,不仅优化了社会的资本资源,也使知识资源实现了优化,改善了社会的创业氛围,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创新发展,但由于其规模小,发展快,其内部控制系统建设往往不能同步,存在一些问题。
二、创业板企业实施企业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自2001年起,深交所根据其发布的《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考核办法》对深市上市公司年度信息披露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上市公司诚信档案的组成部分并公诸于众。因此从外部来看,实施完备的内控制度符合证监会的披露要求,而从企业自身的发展要求来讲,内部控制也是必不可少的,首先企业要形成核心竞争力,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创造长久的价值,实现制定的战略目标,必须通过建立健全和有效的内控制度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加强管理水平,现代企业通过成本领先和差异化来取得竞争优势,而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正是取得竞争胜利的保证,创业板企业通常缺乏完备的制度来保证其执行力,因此内控制度成为战略目标能否达成的关键。其次,创业板企业必须通过内控制度来保证信息报告的质量,及时可靠的信息报告能够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并对企业经营活动及业绩的进行实时监控,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风险预警能力。再次,内控制度可以维护资产安全,并促进企业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创业板企业一般都是规模较小的私营企业转化而来,管理层对法律法规和资产安全的重视度普遍不高,而这两项风险的发生对企业是致命的,因此通过实施内控制度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从而保证企业的战略实施,持续稳定发展。
三、创业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问题分析
1.公司治理结构不佳、人力资源制度不完善
从监管层的角度来看,创业板企业存在的风险相对于主板要高的多,这与创业板内部环境有着较大的关系,法人治理要求公司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议事规则,明确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权限,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但是由于创业板企业一般存在着股权高度集中,家族式管理等特征,使得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权利制衡效率低下,往往是公司管理机构经理层与股权代表机构董事会的重合度极高,而在这种情况下监事会的权力被严重削弱,虽然这种模式在创业之初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却严重制约了公司的发展。另外内部环境中的人力资源政策和企业文化,在创业板企业中也有着较多问题,如员工的薪酬、考核、晋升与奖惩尚未制度化及缺乏统一的评判标准,人为干预较多,对员工培训要求的重视度不够。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层次不高,内容不够深入,宣传力度不够。
2.风险分析管理能力无法与企业风险度相匹配
创业板企业一般成立时间不长,从初创期刚刚进入高速成长期,这个时期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都较高,另外创业板企业由于主业单一,所处行业变化大,导致企业承担着较高的经营风险,相应的创业板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却较低,主要表现在体系建立不完整,风险识别和分析能力较差,风险应对措施不到位。这些问题的产生从主观上讲,是由于管理层对于内控的不重视,认为严格的内控削弱了管理层的权力,同时牺牲效率,增加成本。从客观来看,创业板企业存续时间短,经营规模较小,人才结构层次不高等因素也使其风险管理水平有限。
3.控制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
企业应通过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绩效考评控制等措施来防范风险。在这些系统化的控制措施中,创业板企业普遍存在基础薄,传承弱的问题,很多制度措施缺失或不完整,或者在实际经营中不按制度进行执行和考核,使得这些制度无法发挥约束与监督的作用,导致公司风险加剧。
4.缺乏收集高质量信息的方法和能力,信息传递和沟通不畅
创业板企业在信息质量和沟通制度方面常常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信息收集的系统化建设软硬件比较薄弱,意识不强。创业板企业一般都是从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发展而来,由于规模小,决策层和管理层,部门与部门之间一般联系紧密,信息沟通方面保持着高效和准确。上市融资以后由于发展迅速,部门和人员快速膨胀,这时如果信息系统软件落后,管理层观念保守,就会使信息收集和沟通出现较大的问题。另外,创业板企业一般没有建立起健全的反舞弊机制,没有设立独立的部门和热线处理投诉举报,且没有举报保护和奖励机制,使得企业员工舞弊风险较大。
5.内部审计不到位,监督与评价机制不健全
内部控制系统的完善与健全离不开严密的内部审计制度,它既属于内部控制的重要分支,同时又属于实现内部控制的必要性手段。而大多数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机构仅是由监管的要求而设立的,因此内部监督机制往往不能发挥其所应该发挥的效果。首先,创业板公司由于公司规模及理念方面原因大多聘请内部财务人员兼任,这些人员缺乏必要的审计知识,特别是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投融资业务不断复杂,往往难以应付导致漏洞;其次,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还是停留在查错防弊的阶段,大多是在出现问题时才进行必要监督,没有做到事前的审查和事中的控制。再次,这些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机构实质上与管理层及其相关机构并行,因此造成了其独立性较差,一定程度上受制于管理层。
四、加强创业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措施
1.完善组织结构
创业板企业应完善组织结构,部门权利均衡、相互牵制,减少舞弊的可能性。特别是管理层和董事会的职责要清晰,如通过增发,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方式稀释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对于公司治理结构改善将有很大的帮助,另外聘请职业经理人来管理公司,也会相应的降低职务重叠问题。部门职责应清晰,要求考核和追责指标可以量化,减少推诿现象。企业应当授权审计部门适当的权力以保证其能独立的履行审计职责;对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的任免应当谨慎;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与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应保持畅通沟通;应当赋予内部审计部门追查异常情况的权力和提出处理处罚建议的权力。分支机构采取对口管理,集团设立专门的部门对下属各分支机构进行管理,分支机构只负责日常经营管理,大额投融资和担保权限由集团统一管理。
2.明确授权体系
对于三重一大的事项必须通过集体决策和联签制度;企业应使用书面授权体系,杜绝口头授权,书面授权格式和标准要一致,最好能引入先进的管理软件,以减少由于时间和空间错位导致无法书面授权的问题,并且使得追溯变得更简单迅速;常规授权、特别授权、临时授权,三项授权界定清晰,适用统一标准,在制度设计中充分考虑成本效益原则,避免制度设计完成后难以实施或者成本过高;临时授权后必须预先设置流程,实际实施时按流程严格操作,不能因为临时授权已完成,后续管理变的随意或者不重视。
3.全面梳理制度体系
重视制度体系的完善,明确关键控制点和控制措施,设计制度流程必须重点突出,具有可操作性,可以使用管理流程图和配套表单体系,使制度体系更加简洁明了,易于理解,也有利于后续的流程分析和改进,节约时间成本。并由归口部门编制、管理,使得责任更明确,追溯更方便。制度设计遵循成本效益原则,精简流程,选择替代方案优化实施成本较高的流程,避免设置的流程由于不经济而无法实施。
4.强化信息处理与沟通能力
创业板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后,业务扩展迅速,信息采集、处理和存储数据总量呈指数级增加,企业需要对信息处理的软硬件进行升级,提高数据收集和处理人员的水平,使其能及时通过信息系统识别、获取、处理和报告信息,为管理和控制经营活动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支持。另外,企业需要实时的更新和明确信息收集的目标要求,以便使收集的信息能够支持管理和决策。企业必须建立渠道和机制,使企业员工、管理层以及股东、监管者能够保持沟通顺畅,提高管理效率,以及降低舞弊风险,沟通的方式可以采取手册、备忘录等文字传递方式,也可以采用召开会议、谈话等口头传递方式,另外设立独立的部门和热线处理投诉举报,并建立举报保护和奖励机制,降低企业员工舞弊风险。
5.加强内部控制的培训和监督
内控制度建立完成后应加强内部人员的培训,并且这种培训应当全员参与,培训必须要有记录,并对内控制度的实施情况和培训效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评估和考核,对结果进行分析,形成评价报告,严格问责机制,并与绩效考核相关联。企业应当制定内部控制监督制度,明确内部审计和其他内部机构在内部监督中的职责权限,规范内部监督的程序、方法和要求。保证监督的频率和力度,做到检查有结果,结果有评价,评价有奖惩。
6.切实做好外部咨询和培训
针对创业板企业经营风险高,风险管理能力低,内控人才缺乏的特点,应该在内控制度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不断接受专业机构的指导和培训,在不断完善制度和监督的过程中,提升管理层的风险意识和管理水平,并迅速培养企业自身的内控管理人才。对于内控评价小组人员和内审人员,必须通过咨询和培训,加快知识更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以及法律法规要求,才能更好的提高内部评价和审计的质量和效率,为实现企业战略提供保障。企业内控评价小组人员和内审人员与外部专家保持密切沟通,在制度设计阶段,充分的沟通可以使得外部专家能充分了解公司的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给出正确的建议;在实施阶段也应当充分交换意见,在不断改进中完善制度建设。
五、结语
适合企业发展的内控制度,是降低风险的最好的工具,创业板企业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自身高风险和波动性,从主观上接受内部控制制度并推动其不断完善。一方面,应积极加强自身的内控建设;另一方面,要主动披露相关信息,接受内外部审计的监督和指导。全员全时地参与内部控制系统建设,并针对自身条件进行设计优化,从而使企业能够应对危机,增强投资者信心,并不断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杨芳.企业内控管理一体化[ J/OL].大成方略培训杂志,2015-9.
[2]崔奇.创业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策略问题探讨[J].财会通讯,2015年第17期.
[3]周思维.浅谈创业板公司内部评价体系的构建[J].商场现代化,2011年第3期.
[4]邸竑玮.创业板上市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概析[J].经管空间,2013年8月.
6.一份和徐悲鸿有关的国民党档案 篇六
这份档案来自台湾,品相完好,署名为“国立北平艺专学生自治会”,是一份呈报时任国民党教育部部长的秘密报告。档案墨笔书写于“毓东纸店”生产的红格信笺纸上,信笺纸高23.2厘米,宽39厘米。首页上部钤印公章两枚,上有“三处”等字,右侧上部墨笔书“三科2/8”。首页右侧写有批示,但不知何原因被墨笔涂抹,已经无法辨认内容和何人所批,只留有批示日期为8月13日。第二页末署名“国立北平艺专学生自治会”,并钤印阳文朱色“艺专学生会章”一方,时间为7月27日。报告内容指控徐悲鸿“掩护奸党及民盟仆子而解聘本党籍教授”,经与吴铸人(1924年加入中国国民党并成为骨干分子。1946年在“中统”势力的支持下,当选为北平市党部主任委员。同年4月,部署警察、宪兵和“三青团”特务冲击由进步势力组成的“国大代表选举协进会”在北平中山公园音乐堂的大会,打伤进步教授陈谨昆,制造了轰动一时的“音乐堂事件”)商酌,要求“速将徐悲鸿撤换续聘我党教授”等。
1946年,徐悲鸿任国立北平艺专校长。1947年5月,全国爆发了大规模“反饥饿反内战”运动。大批学生、教师上街游行,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挽救经济危机,保障人权,保障自由,提高教育经费等。游行遭到国民党的镇压,北平艺专教师李宗津、冯德祀、齐振杞、沈士庄由于参加运动亦遭国民党当局逮捕。报告中称“此等份子即徐悲鸿所聘之西画教员”,“徐悲鸿以该四员皆其学生,故向李主任宗仁求情,愿以家身担保,使得释放”。报告中还称“本年六月中旬,教部曾有两密电致徐悲鸿,请其速为解聘奸匪李宗津、冯德祀、齐振杞、沈士庄等四员。徐接电后即对国民党籍教授怀恨,极思有所报复,故本期即将教授王静远……等先生解聘”。
从纸张、墨迹等方面鉴定,此档案应为上世纪40年代之物。所钤两方蓝色印章虽仅存半部,但是应为收发或存档用章无疑。因此此件报告的真伪性不容置疑,况且来自台湾岛,更可确认其可靠性。
报告上虽未标明具体年代,但是从其中所写“上期奸匪煽动学潮”、“此次学生反饥饿反内战”等语及报告所写日期“七月廿七”等内容分析,报告应写于1947年7月27日,8月2日三科收到,8月13日国民党有关人士就报告作出批示。从其所存印章“三处”二字分析,报告后存国民党三处。
1947年6月,教育部就曾两次密电徐悲鸿,要求将李宗津等四位进步教师解聘。但是徐悲鸿不仅不为所动,并且为了回击国民党反动派,将王静远等8位“平时在校忠党爱国,反对奸匪,并对此次学生反饥饿反内战游行劝谕甚力”的国民党教师一并解聘,有力地打击了校内的国民党特务组织。
所谓的“北平艺专学生自治会”,笔者没有查找到有关资料,但是从其报告内容、所用语气以及“排挤国民党籍教授”“本党同志”“我党”“反解聘我党同志”以及称共产党人为“奸匪”等内容中不难看出,这根本就不是一个所谓的学生组织,完完全全是一个国民党的特务组织。
7.一份鲜为人知的建议书 篇七
不过这篇文章没有提到一份鲜为人知的重要建议书,那是1998年笔者从当事人之一柯恩教授手中得到的一份《致当选总统尼克松关于对华关系的备忘录》(下文简称备忘录)。
在尼克松1968年当选总统之后、上任之前,有一批以哈佛大学教授为主的学者提出过一份有关对华政策的《致当选总统尼克松关于对华关系的备忘录》,通过基辛格转交尼克松,其中有一些建议与后来实际执行的极为相似,但是这份意义相当重要的文件在美国很少有人注意到,尼克松和基辛格等人的回忆录更是只字不提。在我国当然更鲜为人知。这份文件的签署人都是当时一流中国问题专家:杰罗姆·柯恩(法律系教授,系主任)、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主任)、罗夫·霍夫海兹(政治系助理教授)、德怀特·帕金斯(经济学教授)、赖肖尔(教授)、史华兹(历史学与政治学教授)、詹姆斯·汤姆逊(历史学助理教授)、傅高义(社会关系学教授),以上都属哈佛大学;还有鲍大可(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教授)和白鲁恂(麻省理工学院政治学教授)。备忘录的作者除个别外,自那时以来都在中国和东亚研究方面继续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这份文件的内容和措辞可以看出几点:
一、到那个时候,美国对华政策必须有所转变这一前提已经很少疑义,所以备忘录的重点不在于阐明应该转变的理由,而是就适当的时机、方式和美国可以作出的让步提出建议。
二、显然,美国人那时对中国情况了解甚为模糊,对中方——也就是毛主席的意图完全不摸底,所以每提出主动采取的步骤,都准备被中方断然拒绝,但是认为即使这样也值得一试。
三、备忘录把希望寄托在毛以外的领导人或其继承者身上,说明即使是中国问题专家也对中国国情非常隔膜,殊不知当时正是毛主席本人正在考虑打开中美之间的僵局,而且在中国的特定环境中也只有他本人能做出这样的决定。在今天看来显而易见的事,在当时双方似在捉迷藏。而且从那时起,直到实现基辛格秘密访华,双方又继续了一年半的互相摸底。说明中美关系正常化的确起步维艰。
四、最费踌躇的是如何走出第一步。正是关于这一点,备忘录中的一条建议特别有意思:“您应该认真探索以下可能性:安排一名您所信任的人员与中共领导人进行秘密的、又能以说得过去的理由加以否认的晤谈。”(着重标志为作者所加,下同)这与后来基辛格的秘密访华刚好相符。这一决策是否受到这份文件的启发,现已无法证实。不过当时反对此举的右派议员认定基辛格是受了这批哈佛学者的“绥靖”思想的影响,在国会提出此事,并要求载入国会纪录,因而这份文件得以正式公开。可能这也是尼克松和基辛格本人后来对此讳莫如深的原因之一。据柯恩教授称,这批作者绝大多数亲民主党,基辛格既然参加了共和党政府,自然就得和过去的这些校友拉开距离。当然,也有“头功”属于谁的问题,政府官员采纳学者不公开的建议,据为己有,并不鲜见,其他美国学者也向我谈到过他自己经历的类似例子。
另外,基辛格秘密访华已是在乒乓外交之后,多少对中国方面的积极意向已经有所了解,而备忘录提出此建议时却是对中方可能的反应完全心中无数的,因此更为难能可贵。
五、在关键的台湾问题上,备忘录的主张还是“台湾地位未定论”、“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并没有超出十年以前《康伦报告》的建议,也没有超出肯尼迪政府内部一直在探讨而未公开提出的设想(详见《缓慢的解冻》一文)。从这些人进言的小心翼翼的语气中可以看出他们不仅对中国不摸底,对当时美国国内的接受程度也顾虑重重。因此对于必须打开对华关系僵局的态度虽然很积极,但在实质问题的建议上却比较保守。而尼克松访华达成《上海公报》正是在台湾问题上有所突破才得以打破僵局、开始正常化的进程。这是由于中方态度坚定,以及双方通过各种渠道反复争论、磋商,互相了解对方的底线而获至的成果,这是1969年的备忘录作者所预见不到的。
六、当时中苏关系紧张。中国方面抨击“美苏勾结反华”。美国国内对于在中苏之间是联苏制华还是联华制苏也有不同看法。备忘录作者明确提出联苏反华不符合美国利益。这点与尼克松的意见完全吻合。尼克松曾说过联苏反华对美国是“自杀性”的。
七、中国加入联合国将早于中美关系正常化。这点,备忘录作者颇有预见性。
总之,这是一份高水平的、深思熟虑的文件。当然有其时代的局限性。他们还基本上把中国作为一支不可捉摸的、潜在的扰乱国际秩序的力量。主要是鉴于中国之大、可能成为强国的前景、中共领导的政权将长期存在的现实,美国的遏制与孤立政策行不通,才主张减少敌对、打开僵局,把中国纳入国际社会,以减少“危险性”。实质上就是富布赖特听证会上一些谋士们已经提出的“遏制而不孤立”的政策。从《上海公报》发表到中美建交到如今,两国关系经过几十年曲折的道路,美国官方对华政策定位的提法又出现不少新词,忽而“战略伙伴”,忽而“战略对手”;克林顿时期的“接触”,小布什政府先是“战略对手”,后是“利益攸关者”,等等。惹得注家蜂起,众说纷纭。实质上基本态度还是一方面承认必须善处对华关系的现实,一方面对强大起来的中国可能起的作用充满疑虑,因此除了谋求改善关系的积极方面外,另一方面即使不是“遏制”,至少也是“限制”和“防范”。尽管中国与1969年处于“文革”高潮时的情况相比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尽管两国之间的交往和信息相通与那时也不可同日而语,但是似乎美国对中国离真正的了解和信任还有相当的距离。在备忘录中已经充分否定的对华经济制裁政策,到上世纪90年代又曾一再被提出来,即是证明。
另外一个变化是,在1968年~1969年时,美国一般舆论在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方面走在政府前面,而今天,舆论往往起扯后腿的作用,执政者反而比较现实感。
致当选总统尼克松关于对华关系的备忘录
(1968年11月6日)(摘要)
我们作为研究东亚的学者,在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政治研究所的主持下,就美国与东亚关系完成了为期一年的不公开的讨论后,今将我们对美国与中国关系这一关键问题的想法以书面形式向阁下申述:
美国的目标
……
共产党中国的幅员、意识形态、相对孤立状态、潜在的力量以及当前的国际动荡,增加了世界这一常年不稳定的地区的危险性。美国对华政策的中心目标一直是,并应继续是避免与中国作战和尽量减少它对周围地区的扰乱。
自从朝鲜战争结束以来,前几届政府大体上执行一种双重政策以达到这一目标:一方面进行军事遏制以威慑其可能的扩张企图;一方面努力通过大使级会谈与大陆中国沟通,并不时提出进行非正式接触的建议。当然,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里第一种政策占压倒优势,盖过了第二种政策的作用。我们觉得现在已经到了应该在这两方面之间取得平衡的时候了,这样,在避免与中国作战而又使它不敢轻易对外进行干涉的同时,我们可以更加积极地走向中美关系缓和并最终达到和解。
为达到上述目标,我们提出以下具体建议。……我们现在并不预期中国有改善与美国关系的愿望,所以很可能我们所提出的建议中的任何一条乃至全部在可以预见的将来都会被中国领导人当即拒绝。但是我们还是提出这些建议,是出于这样的信念:美国向中国提供一种明确的对外部世界较少敌意的政策选择是最符合美国的利益的。至少,这样可以使北京的决策过程复杂化,这一决策至今一直是简单地建立在美国敌视中国不可改变的理论基础上的。同时,我们还能以我们的言词和行动向那些对毛泽东对世界的看法有所怀疑的现在或将来的其他中国领导人传话。除非我们采取更加平衡的作法,否则我们轻则可能失去一个使北京的行为温和一点的机会,重则可能为与中国打一场没有一方有希望“获胜”的战争打下基础。
建议:A.与大陆中国关系
1)探索性会晤。您应该认真探索以下可能性:安排一名您所信任的人员与中共领导人进行秘密的、又能以说得过去的理由加以否认的晤谈。您的特使应传达这样的意思:新一届政府有兴趣倾听中国人对一系列广泛问题的看法,包括越南、裁军等问题,并在比华沙更加非正式的场合对建立正常关系的前景进行非官方性的试探。中国人很可能拒绝接受这样一位特使;但是做作这样的努力,显示美国的态度有所改变,还是值得的。
2)越南谈判。……尽管中国目前对谈判解决持敌对态度,新政府应该敏锐地抓住机会以使北京以某种状态卷入越南谈判的进程……主要考虑是:应把越南谈判视为通向更广泛的亚洲问题解决的一个步骤,因而是可能使中国进入国际社会的一种手段。
3)降低论战的调子。不论北京的言词如何敌对,所有(美国)政府官员在评论中国时应避免挑衅性的说法,这是至关重要的。……特别使中共反感的是美国表面上把台湾当做惟一的中国的态度。新政府应及早找到机会消弭这一言词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您或者您的国务卿找到某种场合,不事张扬地指出一个事实:我们给予北京“事实上”的承认已经有15年了,而“法律上”的承认显然是一个复杂得多的问题,需要进行讨论,这样做当收益良多。
4)反弹道导弹(ABM)。……建立ABM的计划不但在军事上作为对北京的威慑是不必要的,而且很可能被中共视为美国有意进攻北京的证据。我们敦请重新考虑建立ABM体系的决定。
5)贸易。新政府应及早寻求机会改变对华贸易禁运政策,这项政策是朝鲜战争遗留下来的,并没有剥夺任何中国所需要的东西,我们的主要盟国都不支持,经常在我们与第三国关系中造成麻烦,剥夺了美国最起码的可能改变中国的经济杠杆,并阻止我们的商人分享中国的市场。在这方面,新政府应以其前任的试探性的说法为基础,将我们与中国的贸易与苏联和东欧同等对待(非战略性物资)。
6)旅游与其他接触。新政府应该取消控制美国人访华政策的最后残余,同时应表示愿意接纳北京政府同意派来的任何中国人入境。……在官方的接触之外,新政府应鼓励中美记者、教育工作者、科学家、艺术家和其他各界之间私人的和非官方的会晤。
B.与台湾关系
……与此同时,重组华盛顿与台湾的关系自不可避免。在这个问题上的宗旨仍应是消弭言词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华盛顿早已把他们(国民党)作为仅限于台澎的政府来对待,默认国民党不会重新征服大陆的事实。自从1951年以来,历届政府都明确表示台湾在法律上不是中国的一部分,其地位留待将来事态的发展。新政府现在应以这一现实为基础。它应重申保卫台澎的承诺,只要在台湾的人愿意保持与大陆中国分离的身份。但是应采取以下四点措施以预先防止国民党使华盛顿为难的潜在可能性:
……(作者按:此四点措施概括为:向台湾当局说明美国对台政治考虑高于军事考虑;迫使国民党从金门、马祖及沿海岛屿撤退,并结束对大陆的挑衅性行动;与中国国民党人坦率讨论,为美国逐步转变对北京的关系做准备;促使蒋介石及其继承人给台湾人和大陆籍人以更多的充分参政的机会。)
C.更广泛的问题
1)联合国。……我们还是坚信,政府不应该阻挠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在联合国的席位,其明显的理由如下:北京在联合国的代表权无疑会实现在中美关系改善之前,而且很可能是中美关系改善的前提。……美国决策者应该接受北京参加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而同时为台湾谋得联合国大会的席位,不论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中华民国还是作为中国的一个自治区。这样的目标通过默认比通过华盛顿的积极活动更能达到;但是需要预先仔细准备。
……(作者按:2)、3)、4)分别说明美国应就改变对华政策对一贯追随美国孤立政策的中国的邻国、日本和其他第三国做工作,说明情况,改为鼓励他们与中国接触。)
5)华盛顿—莫斯科—北京。……我们敦促新政府在理所当然地关心超级大国双边关系的均势的同时,避免从莫斯科的观点来判断中国及其发展情况。苏美反华联盟可能符合俄国的利益,但并不会自动给美国的国家利益带来好处。
……
附:众议员卢斯洛对此方案的讲话
(1971年8月6日,众议院)
议长先生:
最近我们官方对共产党中国政策的大逆转使我至为关切。以下这份注明日期为1968年11月6日的备忘录首次发表在1969年2月20日《策略》上。它明确地勾划出与这个共产党独裁政权关系取得“平衡”所应采取的步骤。该备忘录是写给“当选总统尼克松”的,据我了解,是基辛格博士在尼克松先生于1968年当选之后亲自把它交给他的。
【一份有关内部控制的调查报告及内部管理建议书】推荐阅读:
内部审计的意见建议10-30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参考格式06-08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调查分析07-27
内部培训合作协议书08-20
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6-09
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10-05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对策11-02
关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问卷调查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