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陇南发展旅游产业的一些思考

2024-07-17

关于陇南发展旅游产业的一些思考(精选13篇)

1.关于陇南发展旅游产业的一些思考 篇一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关于培育福建石化产业集群的一些思考 作者:袁闽川 林迎星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02期

[摘 要]为了更好的迎接石化产业竞争的挑战,使福建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福建省应该加快产业集聚,积极培育石化产业集群。文章主要介绍了福建石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加快石化产业集聚和培育石化产业集群对于加强福建省石化产业竞争力的优势,最后就培育石化产业集群及促进其发展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福建石化产业;产业集聚;产业集群

[中图分类]F29

[文献标识码]A

2.关于陇南发展旅游产业的一些思考 篇二

1 我国旅游农业特点

1.1 农业特性

农业特性是旅游农业中最大的特点,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整个体系是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将原生态的真实农业景观、农业耕作、农作物收成等一系列的农业生产和产物作为旅游景点。与城市旅游点中的人工自然景观或现代化旅游项目功能不同的是,旅游农业虽具有旅游项目的功能但其核心是农业生产,在开发旅游功能的过程中,不能破坏其原有农业生产结构,必须以农业生产为核心,围绕农业生产发展适当的旅游项目。

1.2 生态特性

旅游农业的亮点是让常年生活在大城市里的都市人在农业生产的环境中回归大自然,体验自然风光和农业生态,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在旅游农业中,保持宁静优美的自然生态,以及真实天然的自然景观和各有特色的民俗或村落人文生态,减少人工对自然的影响从而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是让农业和旅游业能深度发展,并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举。

1.3 休闲娱乐特性

娱乐性是旅游业的基本特性,旅游农业除了要具备优美的农业生态环境以外,还应适应都市人外出旅游为娱乐休闲的需求,增加适量的娱乐项目,如自然探险、农业体验和民俗特色活动等,使旅游农业在保持原生态景观和生态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娱乐性,使旅游农业能得到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2 旅游农业的发展模式

纵观国外旅游农业发展的情况和经验,根据旅游农业的性质、定位和经营方向等方面的特点,目前旅游农业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2.1 农业生态型

农业生态型是指以满足城市居民农耕体验需求为中心,强调旅游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均衡协调,主要以德国市民农园为代表。由地方政府提供公有土地或向农民租地,然后出租给没有土地的市民进行农业耕作、体验田园生活。

2.2 现代科技型

现代科技型主要出现在农业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通过发挥科技研发推广优势以促进农业发展,这种模式发展的典型城市是新加坡。在我国以现代农业科技型为主的农业园发展也十分迅速,天津的津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吉林公主岭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哈尔滨北方现代都市旅游农业示范园等,都是国内比较成熟的农业科技园。

2.3 民俗风情型

民俗风情型的旅游农业主要将农耕文化、民俗风情融入传统节日或主题庆典中,通过农业节庆活动推动旅游、会展、贸易及文化等行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并创造社会文化价值。这种类型多依赖于农村当地的民俗文化、风土人情,主要以农村地区的原生态人文文化为吸引游客的亮点,多以民间技艺、民俗节气为主题的民俗文化游、乡土文化游的形式展开。

3 陕西省旅游农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陕西省近年以休闲观光为主的旅游农业发展迅速,并逐渐达到一定的规模,但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以下方面问题:

3.1 产业规模小

目前陕西省虽然大力发展以休闲观光为主的旅游农业,但总体来看,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在陕西省经济总量中占比依然较小,生产总值低。

3.2 公共配套服务不足

陕西省几个旅游农业区都分布在交通较落后地区,由于地方财政投入不足,连接城市与景区的道路路况较差,交通条件落后,景区内停车位、公厕、通讯等配套公共服务尚未完善,极大限制了旅游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3 缺乏科学的规划

目前旅游农业在陕西省的发展处于一种以自发生存为主的无序发展状态,很多旅游农业区的建设并没有得到政府统一科学的战略规划,整体水平仍较低。

作为新兴的产业,针对目前陕西省旅游农业存在的问题,参考国外及我国其他省份的旅游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特提出两大建设思路方向:

第一、高度重视,统一认识。应围绕农村建设与发展,深入了解旅游农业发展规律,科学配置旅游农业产业资源,加强陕西省乡村旅游发展以城郊型、景郊型、村寨型模式及特色农业聚集型为主的战略模式,加快市场主体培育、开展市场监管,陕西省旅游农业“人文陕西”的整体形象宣传。以政府为主导,使人们充分认识到发展旅游农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改变传统概念中把农业和旅游业孤立起来的观念,以政策打破地区、行业间的保护主义,优化和整合地区旅游农业资源。

第二、打造品牌,彰显地方特色。旅游农业的发展应与陕西特色文化、人文风情等相结合,充分利用当地农业资源、民俗文化,以市场为导向,科学经营,建立独有品牌。紧抓陕西省“领略乡村文化、体验民族风情、进行休闲度假”的发展主题,结合地方特色,在充分考虑乡土性、娱乐性、参与性、观赏性和文化性等特点的基础上,找准潜在优势,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树立典型,在规划建设上明确产业化路线,在战略的高度上进行品牌塑造和品牌管理,避免简单效仿,设计雷同。

参考文献

[1]薛淑珍.发展旅游农业: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新思路[J].生态经济,2009(,1).

[2]陕西省旅游局:陕西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经验交流材料[EB/OL].百度文库[,2011-08-19].

3.关于陇南发展旅游产业的一些思考 篇三

关键词:四川扬琴;发展创新

四川扬琴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发展至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它作为中国四大说唱艺术之一,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扬琴在四川独特的地域与文化底蕴下诞生,并逐渐形成了具有四川地区特色的扬琴曲调和艺术形式,为精神文明建设和巴蜀文化的传承作出了巨大贡献。但近年来,在全国现存13种扬琴艺术形式中独一无二的四川扬琴,出现了创作演出上的停滞和难掩的市场低迷。那么,四川扬琴在当今市场该如何发展呢?以下是笔者关于这些问题的一些思考和想法。

首先,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四川扬琴在传承巴蜀特色文化中的重要性。四川扬琴是巴蜀艺术的代表之一,它融合了四川曲艺的诸多艺术元素,蕴涵、承载着巴蜀人文精神和民间传统艺术,是其他任何艺术形式都不能代替的。因此,我们应及时对其进行保护与整理。其次,通过各个地区的媒体渠道或政府支持向民间征集与四川扬琴相关的资料,找寻、挖掘能够演绎四川扬琴的民间艺人,并对现有的老艺人进行访问与保护,及时将各类四川扬琴艺人的演绎和口述进行录音、录像并保存。与此同时,总结出最传统、最精髓的扬琴作品来进行研究。再次,一种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以多种形态、多个层面的地方民间文化作为基础。保护传统文化的多样性,继承与弘扬巴蜀特色文化,不只是要保护传承那些已经有较高知名度的特色文化,被边缘化的艺术形式更要得到重视。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正確处理好传统与现代、基础与塔尖、群体与个体的关系问题。一种艺术的传承,并非是将其传统形式原封不动地承袭,改革创新也不是脱离传统去迎合当今市场,而是要敞开胸怀、打开眼界,在创作观念上保留表演艺术的基本元素,根据社会需求和实际情况,大胆吸收与借鉴周边艺术。最后,一个曲种形式的生存、发展最根本的还得靠艺术家自身的努力与不断的追求。这包括对传统剧目的挖掘整理、锤炼及精化,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思考与改进。

另一方面,新时期四川扬琴的发展得靠当代扬琴艺术家们用现代观点和审美理念对传统艺术进行全方位的探索与打造。就四川扬琴的艺术形式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着手:在唱腔结构上,不再拘泥于传统,可以采用传统手法与“动机型”发展手法相结合的作曲技法,大胆吸收现代音乐的曲式结构,根据现代观众的审美观,运用变化反复和严格反复等现代常用的音乐结构,改变与加固听众的印象和音乐记忆;在内容、伴奏和表演形式上,推陈出新,在传统四川扬琴朴素简约的音乐形态下充分发挥想象,拓展空间,增强扬琴的表现力,创新扬琴的表演形式,丰富作品编排中的肢体语言,改良音乐编配、舞台形式,合理安排演出场地,还可借用其他兄妹音乐的演唱技巧来丰富扬琴的音乐语汇,打破传统表演和音乐节奏的惯性,让观众有耳目一新的感受;在乐队人数方面,可在传统的五人坐唱的形式上进行合理的调整,均衡地扩充整个乐队的音响力度等,适当改良舞台服饰和演出效果;并在音乐、配器、时间和结构上进行合理的调配,在素材、剧本上与时俱进,增强魅力,让传统的作品既不失古典之范,又流露出当下流行的新元素,以符合当代的审美情趣,拉入更多的年轻票友,适应新的文化艺术市场的需要。从四川扬琴作品的创新来说,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姐妹艺术或相关学科的推广模式,思考四川扬琴的发展,比如说同为四大说唱艺术的苏州评弹和京韵大鼓。苏州评弹团对书目创作非常重视,将有创作潜力的人送去进修,并给予奖励。创作一个能进书场的长篇,奖励1.5万元。团里几乎每年都有新作品出来。而京韵大鼓则设有专门的曲艺学校,从小就对孩子进行培养。我们还可以通过政府主导下的音乐活动作品比赛来延续四川扬琴艺术。这不仅仅是物质形态上的某个演出场地,还有政府在各方面的支持,这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国家对这类艺术文化的认同,对于四川扬琴地位的提升与传播有重要意义。中国曲艺“牡丹奖”是由国家宣传部批准,由文联和曲艺家协会主办的中国曲艺类最高奖,该奖设立以来,四川地区先后有10位艺术家摘夺。2010年10月,第六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在江苏南京揭晓,四川省曲艺团青年演员吴瑕凭借四川扬琴《贵妃醉酒》获得“中国曲艺牡丹奖新人奖”。这也是有着200多年历史的四川扬琴摘回的第一朵“牡丹”。2012年8月,中国曲协在京揭晓了第七届中国曲艺牡丹奖的评选结果,由省曲协、省曲艺研究院选送的四川扬琴《情怀》捧回四川历史上首个牡丹奖节目奖。这些都能够鼓励年轻的扬琴演员不断开拓进取,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同时也可以扩大四川扬琴的知名度,展示它的魅力。

最后,可以借由当今媒体舆论的强大引导力,通过创办特色专栏或制作电视节目的形式,对包括四川扬琴在内的民族曲艺、戏剧等艺术形式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增加媒体人的跟踪报道。或是将经典的四川扬琴曲目录制成唱片,向全国发行。CD、DVD等一系列电子产品都是很好的音乐传播载体;网络也可以成为四川扬琴普及的一个很好平台,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它为四川扬琴的传播提供了更便捷的方式;平面媒体的广泛传播更是可以极大地改变扬琴文化的传播方式,如杂志、报纸、画册、书刊等。这些载体让四川扬琴有了新的传播领域,让受众面能够无限扩大。这些新的传播载体使原先表演者和观众面对面的交流,变得没有空间和时间的局限,使四川扬琴的传播进入了新的时期。多元化的传播途径无疑可以加大四川扬琴未来的可变性,由此带来受众欣赏能力的社会化程度加深,也能够缩小受众与四川扬琴之间的距离。这将极大地引导和鼓励大众的文化审美向传统曲艺文化回归,吸引民众的注意力,加强观众对民族曲艺、戏曲戏剧等民族艺术形式的认识,尤其是培养青少年的认知与兴趣,从而提高社会各界的关注度。

四川扬琴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曲艺的一员,有着自己专属的个性。四川扬琴诞生在民间的小农经济基础上,它与特定的社会经济形态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随着时代的变迁,这样的联系愈加脆弱,四川扬琴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严峻。在此呼吁广大专家学者集思广益,为四川扬琴的再发展提供一个合适的平台。

参考文献:

[1] 肖前林.四川扬琴音乐[M].四川人民出版社,1959.

[2] 张强.四川扬琴的历史溯源及传承思考[J].芒种,2015(11).

4.陇南市蚕桑产业发展情况 篇四

介 绍

植桑养蚕是陇南的一项特色传统产业,历届党委政府都十分重视,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有明确定位。目前是市委、市政府确定重点开发的特色农产品之一。在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过程中,陇南的蚕桑产业和其它传统农业一样,面临产业结构大调整和增长方式大转变的冲击和考验。现就陇南市蚕桑产业发展情况介绍如下:

一、发展成效

近年来,我市的蚕桑生产在稳定面积、提质增效的总要求下,桑园面积连年稳定增长,蚕茧单产和品质明显提升,蚕农收益显著增加。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桑园面积稳定增长,建园质量显著提高。2008年“5.12”大地震后,全市桑园核查面积5.78万亩,截止今年7月,发展到6.81万亩,四年半增加1.04万亩,年增幅23%。新增桑园中,82.5%是3亩以上连片栽植的密植丰产桑园,其中,连片200亩以上的桑园有5处。二是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生产条件明显改善。近五年来,全市新建标准化养蚕室(大棚)286座,使全市养蚕室(大棚)达到3525座;新 建标准化小蚕共育室32座,使全市小蚕共育室总数达到157座;新建热风循环烘茧炉6座、茧库600多平方米,使全市达到30万公斤的鲜茧收烘能力和15万公斤干茧的仓储能力;新建办公楼3座、720多平方米。一些乡镇蚕桑站的生产生活条件及办公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三是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水平逐步提升,增长方式转变效果显现。近年来,陇南大力引进农桑

12、农桑

14、育711良桑新品种和陕蚕5号、青松×皓月2个良蚕新品种,首次实现了栽桑和养蚕100%良种化。大力普及和推广应用“3+1”栽桑养蚕模式和小蚕一日两回育、大蚕蚕台一日三回育、方格簇自动上簇等一系列养蚕新技术,使上车茧率提高了10个百分点,平均张蚕单产由五年前的65斤增加到2013年的75.5斤。2012年养蚕7800张,产鲜茧27万公斤,农民蚕茧收入992.1万元。徽、成、康三县的23个乡(镇),约1.2户家庭从事栽桑养蚕,蚕茧收入占养蚕户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1%。四是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有新突破,产业整体效益增加明显。从2011年开始,陇南把桑蚕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纳入蚕桑产业目标任务的考核范围,增加了桑枝袋料栽培食用菌、桑园放养生态鸡、桑菜间作等复合经营的内容,经过大家的不懈探索和努力,成效明显。2012年全市生态鸡放养 7800只,桑枝袋料栽培食用菌2.3万袋,桑园间作套种蔬菜、水果、药材面积达到2.2万亩,为蚕农直接增加收益200多万元。到2012年底,全市桑蚕茧丝年综合产值达到2880万元。五是龙头企业建设和品牌创建有新突破,产业化程度逐步增强。全市3家茧丝绸公司、1家蚕种场、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内引外联不断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通过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不断增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创新研发新模式、新产品,打造产品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陇南生产的蚕茧可以缫制高档生丝,生产的蚕种不带病、卵量足、蚁蚕壮,深受缫丝企业和养蚕户的亲睐,产品在全国市场供不应求。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宣传引导,调动群众生产积极性。针对近年来茧丝绸市场波动对我市蚕桑产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市、县分管领导经常深入生产一线视察调研,多次召开座谈会、研讨会,就如何抢抓机遇、促进蚕桑产业提质增效进行研究部署。市、县蚕桑站(中心)抓住各种有利时机,采取进村入户宣讲、新闻媒体报导、发放宣传资料、张贴标语、印发简报等形式,加强宣传引导工作。广泛宣传茧丝绸产业的发展前景、陇南发展蚕桑产业的比较优势、利好机遇以及蚕桑产 业在富民强县中的重要作用,引导教育群众,把握大势,坚定信心,加强桑园管理,充分利用现有养蚕设施,多养蚕、多产茧,增加收入。近年,全市共开展宣讲424场次,印发简报98期,发布网络信息102条,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张贴标语570余幅。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振了基层干部群众发展蚕桑生产的信心,桑园撂荒现象明显减少,综合管理桑园面积达到22.2万亩次(其中套种面积2万亩),养蚕发种量呈现恢复性增长趋势。

(二)强化科技服务,提升产业科技含量。近年来,在全市范围内,一是引进推广新优品种。在植桑上,重点引进推广育711、农桑

12、农桑14等3个新优品种;在养蚕上,引进推广家蚕新优品种3个。同时,坚持引、繁、推结合,引进青松与皓月、苏秀与春丰对交原种3000张,繁制一代杂交蚕种7.55万张。二是修订完善蚕桑产业质量标准。围绕省力化、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修订完成了《蚁蚕黑暗袋收集技术规程》、《小蚕薄膜覆盖一日两回育技术规程》、《养蚕塑料大棚建造技术规程》、《塑料大棚养蚕技术规程》等四部标准。三是制定主推技术。按照市农牧局的安排和要求,组织人员讨论制定了《密植桑园丰产栽培技术》和《省力化养蚕技术》两项主 推技术,同时将《陇南市蚕桑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及《优质良种桑苗繁育技术规程》、《桑蚕普通种品质技术指标》、《桑蚕鲜茧分类及分级标准》汇编成册,印制《陇南市蚕桑产业规划生产标准和主推技术》8000册,目前已经发放6450册。四是强化科技培训。采取办培训班、现场示范指导、跟班学习、以会代培等形式,举办培训班621期(其中市站65期、康县258期、成县164期、徽县134期),培训基层干部和蚕农2.56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23万份。

(三)培植强村大户,巩固基地建设成果。首先,优化生产布局,引导基地建设向优势区域集中;其次,制定强村大户发展规划,重点发展集中连片栽桑200亩以上的村和“10+1+1+1”(每户栽桑10亩,配建1个养蚕大棚,1眼集雨水窖,1口沼气池)模式大户;第三,结合实际,制定出台扶持措施。采取项目扶持、物化补贴、以奖代补等方式,培植强村,发展大户。近年来,新建集中连片栽桑200亩以上的村5个,培养年养蚕10张以上的大户110 户。规模化栽桑近9250亩。

(四)坚持办点示范,发挥带动作用。以落实科技特派员工作为抓手,以展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为主要内容,以提质增效为目的,着力加强示范点 建设。市、县共创建示范点7个(康县4个,成县2个,徽县1个),其中市级示范点2个,县级示范点5个。近年来,在产区各级政府的重视支持和市、县业务部门的鼎力协助下,经过市、县科技特派员和广大蚕农的艰苦努力,示范点创建工作有序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徽县苟家沟高效蚕桑示范园,以合作社为经营主体,通过流转集中土地规模建园,采取“五统两分”经营办法,在完成总体规划和布局设计的同时,按照徽成盆地“10+1+1+1”桑蚕鸡菌沼循环生产模式与技术,新建密植丰产桑园420亩,建高标准养蚕室17座,建沼气池2个,建集雨水窖2个,安装太阳能照明灯3盏,硬化作业主干道500米,修建园区标志性门牌一处,绿化美化公共服务区3070平方米,并完成园区通电通水工程。该示范点已接待学习参观28批次,约350人,得到市、县领导和主管部门领导的充分肯定。康县蚕桑示范观光园,在2011年通过市农牧局组织的验收,这两年继续配套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已基本配齐,桑园已经成型,今年招商引资陕西汉中蚕种场入园进行种茧生产示范。近年来,接待领导视察和群众参观近百批,上万人。国家和省市发改委负责同志参观考察康县蚕桑示范观光园后,对该示范园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引起对我市蚕桑产业开发 的重视和支持。今年上半年,成县高桥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园已完成20亩桑品种展示园近2万株新优品种桑树的定植,园区道路已经硬化,绿化美化树种已经栽植,桑枝食用菌大棚已修建3座、360平方米,示范园已具雏形。该示范园在今年上半年用桑枝作为袋料栽培食用菌1.5万袋,产鲜菇和鲜木耳3.5万公斤。

(五)狠抓项目建设,增加产业投入。近年来,全市抢抓西部大开发、“两江一水”生态综合治理、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秦巴山区扶贫开发、国务院和省政府支持甘肃和陇南经济社会发展等一系列重大机遇,认真谋划产业开发项目,积极争取发改、农牧、扶贫、财政、商务等部门支持。市、县业务单位、茧丝绸企业、蚕桑专合组织,结合产业开发的实际需要,先后论证、筛选、申报蚕桑产业项目35个,截止目前已批准列项下达20个,投资总额829万元。其中康县6个,370万元;成县5个,150万元;徽县6个,254万元;市经作总站3个,55万元。通过组织实施这些项目,新增蚕室59座,引进栽植良种桑苗800万株,繁制优良蚕种5万张(我市推广3.5万张)。

(六)积极推进复合经营,提高蚕桑综合效益。围绕提高蚕桑比较效益,增强产业竞争力,高度重视 桑园复合经营和蚕桑副产品开发利用,积极开展桑园生态鸡放养、桑枝袋料栽培食(药)用菌、桑菜间作等试验示范工作。近年来,三个县利用桑园放养生态鸡3.8万只,利用桑枝袋料栽培食用菌8.3万袋,桑园行间套种蔬菜,2.5万亩。通过推进桑园复合经营和蚕桑副产品开发利用,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途径,提高了蚕桑综合效益,增强了产业竞争力。

(七)积极组织参观培训,学习借鉴先进经验。2011年及2012年连续两年,市政协主席、市蚕桑产业开发领导小组组长任跃章带领徽、成、康三县包抓领导及市、县业务单位负责同志专程赴苏、浙、桂和云南学习考察。近年来,市、县、乡24次组织科技骨干和村社干部及蚕农外出或就近考察学习参与650多人次。通过学习考察,现场观摩交流,学习了经验,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理清了思路,增强了信心,同时与发达地区建立了产加销协作与合作关系,对进一步推进我市蚕桑产业开发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存在问题

一是发展速度缓慢,规模总量小。我市2001年有桑园面积2.38万亩,年养蚕发种量7000张,2008年“5.12”大地震后,全市桑园核查面积5.78万亩,截 止今年上半年,发展到6.81万亩,四年半增加1.04万亩,每年仅增加约2500亩,去年养蚕7500张,比12年前仅增加500张。农民蚕茧总收入不到1000万元。由于养蚕规模小,原料茧不足,市内两家缫丝厂常处于半停产或停产状态。

二是扶持力度不大,投入缺乏保障。栽桑养蚕具有一次性投资、企业和农户多年收益的特点,但栽桑养蚕是一项系统工程,前期投资需求量较大,对于我市这样一个贫困地区来说,依靠群众自我投入发展蚕桑生产难度很大。近几年,市上每年设立特色产业发展基金1000万元,扶持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但由于产业多,总量少,用于扶持蚕桑产业的资金很少。同时,扶持蚕桑项目渠道比较狭窄,且通过市县业务单位自身争取,难度很大。县级财政投入几乎处于空白。

三是基地零星分散,质量效益不高。集中连片的密植桑园数量少,分散零星的地埂桑占有一定比例,蚕桑重点村、重点户不明显,规模效益不突出。同时,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农村大量劳动力发生转移,加上农资价格上涨,蚕桑比较效益下降,致使荒芜桑园面积增多,加之桑园科技管理水平低,投产桑园单位面积效益不高,绝大多数亩产值在1200元左右徘徊,影响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四是龙头企业弱小,带动作用不强。目前康县、成县、徽县三个主产县都建有茧丝绸公司,但是起步都比较晚,普遍存在着经济实力差、生产规模小、技术落后、人才缺乏、开发层次低、主打产品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同时企业与基地、农户连接的不够紧密,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由于缺乏经济实力强的龙头企业带动,致使蚕桑产业规模化、专业化水平低。

四、今后重点

(一)突出发展强村大户,做优做牢蚕桑基地。今后要彻底改变过去“铺天盖地栽桑,千家万户养蚕”的零星、分散、小规模生产经营方式,选择自然条件较好、有一定基础、群众积极性高的地方,着力培育强村大户。一是要制定发展规划。以康县中北部地区和徽成盆地为重点,按照“一乡一业,一片一产,一村一品”的要求,制定好培育强村大户的发展规划;二是要着力打造精品桑园。加强宣传引导,组织发动群众对现有桑园进行综合管理,从根本上改变现有桑园低产低效的现状。与此同时,结合培育强村大户,新建一批精品桑园。精品桑园要按照园区建设标准兴建,以村或组为单位集中连片。三是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现有桑园合理流转。通过反租、倒包、入股、转让等形式,将零星分散无能力饲养或饲养水平低的农 户的桑园全部就近向大户流转,使各种生产要素得到最佳配置,促进蚕桑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通过努力,培育一批集中连片栽桑500亩以上的强村和年养蚕10张以上的大户,形成稳固的优质蚕茧生产基地,为缫丝企业提供充足原料。

(二)突出抓点示范,发挥典型带动效应。今后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总体工作思路,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创建一批“全省叫得响,市内创一流,县区树标杆”的示范点(片、带)。一是进一步完善现有示范园(点)建设规划,明确创建标准,突出功能定位,聚集生产要素,提升层次和水平;二是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谋划建成一批示范片(带、园区)。要以康县中北部地区和徽成盆地11个乡镇为重点,突出打造一批像长坝观光示范园、苟家沟高效蚕桑示范园那样的示范点,以示范园(点)为基础,力争建成 2个1000亩高效蚕桑示范片、2个万亩蚕桑丰产示范带。通过推广放大典型,充分发挥示范效应,带动蚕桑产业提质增效。

(三)突出科技支撑,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今后要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原则,不断增加产业开发的科技含量,切实提升产业发展的水平。一 是大力推广农桑12号、农桑14号、育71-1等优质高产抗性强的桑品种和青松×皓月、苏秀×春丰、873×874等强健多丝量蚕品种,加快桑树、家蚕品种更新步伐;二是大力引进和示范推广高产高效、低成本、轻简化种桑养蚕技术;三是继续普及应用优质纸板方格蔟及自动上蔟技术;四是扎实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及时下派科技人员深入企业、园区和示范户送科技、送经验、送信息,提高科技到位率、入户率,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为提升种养水平,加快蚕桑产业发展提供科技和智力支撑。

(四)突出组织创新,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今后要把发展农民蚕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下大力气抓紧抓好。一要抓发展壮大。要按照遵从农民意愿的原则,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大力发展以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多种形式的蚕桑专业合作组织,逐步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同时鼓励专业合作组织开展跨区域经营,走联合发展的道路,不断壮大自身实力。二要抓机制创新。要以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通过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明晰产权制度,用合同的方式规范服务内容、方式,用会员、社员制明确自主管理决策制度。要引导合作组织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通过股份合作或利润返还等形式,与农民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三要抓规范运作。坚持边发展边规范的原则,对处在起步阶段尚不规范的专业合作组织,要加强指导,帮助他们建档立制,完善管理制度。要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总结推广好的典型,力求在发展中规范,在实践中提高,在探索中前进。

(五)突出做强龙头,扎实推进产业化经营进程。当前,要重点加强对市内现有茧丝绸企业的管理和改造,加大力度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加快引进和应用各种先进设备、工艺、技术和管理,提高茧丝绸产品科技含量;要出台激励政策,引导本地茧丝绸企业加强与国内大型丝绸企业集团的合作与嫁接,鼓励本地工商企业和各类社会资本投资创办一批茧丝绸龙头企业。通过培育龙头企业,走资源加工本地化的路子,达到既富民又富县的目的,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通过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建设、产品开发、产业发展。

(六)突出综合开发,增强产业竞争力。今后,要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突破:一是大力推进桑菜、桑薯、桑蒜、桑菌间作,提高桑园产出率;二是引导农民进行桑园生态鸡养殖和蚕棚养鸡、种菇,提高桑园和蚕棚的利用率;三是积极开展桑枝袋料栽培香菇、黑木耳、桑黄试验示范,提高桑枝利用价值;四是加强蚕丝被开发,形成规模生产,提高废丝和次下茧的附加值;五是利用蚕沙作为沼气发酵原料,推进养蚕户沼气池建设,走生态循环利用的路子;六是积极研制开发桑叶茶、蚕沙药枕等产品,增加效益。同时,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我市蚕桑历史文化,积极开发蚕桑生产体验旅游。通过综合开发利用,延长产业链条,提高综合经济效益,增强产业竞争力,稳定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

5.关于发展桑蚕产业的思考 篇五

朵儿

一、广西发展桑蚕业的成功经验

(一)抢抓机遇,促进东桑西移

随着东部经济的快速崛起,作为自然资源型、劳动密集型的桑蚕业,在江浙一带受土地和劳动力的制约逐步失去比较优势,开始滑坡萎缩。针对江浙桑蚕业的变化,广西凭借其适宜的自然条件、相对充裕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特别是珠三角经济圈的强势带动,抢抓机遇,主动承接了向西转移的桑蚕业。2000年,广西依靠原有的基础,趁势而发,迎来了桑蚕业的高速发展期。2006年,国家商务部启动“东桑西移”工程,引导茧丝绸业原料生产基地从土地资源紧缺的东部向地域广阔、气候和土壤适宜种桑养蚕的中西部内陆省份转移,以优化蚕桑业区域布局,实现产业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使中国从丝绸大国向丝绸强国转变。这一茧丝绸行业史上最大的产业转移工程,虽不能说是受广西的直接影响,但广西抢占先机却是不争的现实,也可以说广西的成就为国家实施“东桑西移”工程的可能性作了科学的示范和论证。

(二)动作迅速,做大桑蚕产业

2001年到2006年,广西桑园面积由20万亩猛增到180万亩,蚕茧产量达到18.5万吨,占了全国总产量的30%,稳坐全国第一把交椅,桑蚕业成为广西继甘蔗业做成全国“龙头老大”之后的又一个“龙头老大”,广西桑蚕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被专家称之为中国桑蚕业的“广西现象”,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是一个奇迹,广西成了中国“东桑西移”的一面旗帜,日本、印度、越 南等周边国家及国内桑蚕生产省区纷纷前来参观取经。在全国桑蚕业下滑的状况下,广西取得的成就使全国桑蚕业为之一振,对巩固我国蚕丝绸业在国际上的主导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对西部地区抢抓机遇,承接好东部产业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三)强化措施,确保成效明显

1、把握形势、科学定位。广西在认准“东桑西移”的形势后,确立了建全国桑蚕第一大省的目标,把发展桑蚕业确定为全区农业发展的“第一产业”来抓,将其列入《全区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给予重点扶持。并针对南宁、河池、来宾、柳州、贵港等五大优势蚕区分别制定桑蚕产业发展规划和具体工作措施,对各桑蚕生产大县市拨出专项资金,出台相应政策,大力扶持桑蚕产业,在全区掀起桑蚕业发展新高潮。

2、以规模化,促进产业化。在发展桑蚕业上,广西一开始就站在做大产业的高度,先把资源做大。按照最适宜生长、比较效益的原则,采取集中成片、规模种植的方式,以及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栽植、高水平管理的要求建设种植基地,形成了桂南、桂中、桂西北三大优势产业带。从而避免了房前屋后零星种植、单家独户闯市场的小规模生产行为。为桑蚕业一夜间在广西发展、壮大,赢得了时间、赢得了市场。

3、注重技术创新,依靠优质取胜。广西桑蚕业的做强做大还得利于科技支撑。一是加快新品种培育。广西的科研院所先后培育出桂桑优

12、桂桑优62等桑树新品种,每亩桑叶产量提高20%;培养的桂蚕一号、二号及两广二号蚕种,丝质量比传统的品种提高15%,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二是重视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全区各桑蚕生产市、县均建立了两级蚕业站、蚕种场,有 1000多人的桑蚕专业技术推广队伍,健全的网络体系列居全国第一,还有一支庞大的农民养蚕技术辅导队伍。三是加大新技术的推广、运用。年培训桑农30万人次。

4、以“商”字起步,靠“工”字壮大。广西在发展桑蚕业上不仅要做“蚕茧大省”,更立足于做“蚕业强省”。他们依托丰富的桑蚕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龙头企业。一是扶持壮大当地企业;二是进一步招大引强,引进外省的大企业。通过发展缫丝龙头企业,推动桑蚕业由原料生产为主逐步向缫丝初加工迈进,尽快形成“公司+工厂+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不断延伸壮大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产业升级,同时提高市场抗风险能力。到2006年底,广西缫丝龙头企业已发展到60余家。到2010年,广西将建设100个缫丝加个企业,其中10个年产500-1000吨生丝龙头企业,培育4个茧丝绸集团企业,3个丝绸工业园区。届时,随着各项配套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及产销总量的不断提升,广西在与其他亚热带蚕丝生产国的产业竞争中将独占鳌头。

二、平塘发展桑蚕业的有利因素

(一)桑蚕业终端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蚕丝是生物天然蛋白质纤维,被誉为“人类的第二皮肤”和“皮肤的最佳卫士”。丝绸服饰因穿着舒适、柔软飘逸、典雅华贵,保健护肤,在“回归自然”作为消费时尚的今天,不仅得到中上富裕阶层的青睐,而且越来越受到一般收入阶层的欢迎,消费群体在不断扩大。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世界丝绸消费量每年将以3%的速度递增,为此该组织鼓励第三世界国家努力发展蚕丝业。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丝绸的消费量还将进一步增加。加上,桑蚕作为纯天然产品,具有较大的 开发潜力,许多企业为延伸产业链,在桑蚕产品深度开发上作了不懈努力,桑蚕已被用于保健食品、化妆品、医药用品、造纸、饲料等行业,因此桑蚕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二)有国家产业政策的强力支持

2006年,国家商务部正式启动“东桑西移”工程,按照“东桑西移”的规划,未来5年,国家将扶持中西部地区建设200个技术先进、网络健全、万亩以上的生态蚕茧基地,发展50个以“公司+农户”为主要形式的大规模初级茧丝绸加工企业,并扶持30个具有自主创新能力、集研发和生产为一体的大型企业,培育20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营销网络的丝绸知名品牌。据专家预测,到“十一五”末,“东桑西移”工程将新增200万亩桑园和200万担以上的蚕茧产量,形成东部优化、中部提升、西部大力发展的茧丝绸优势产业带,初步实现丝绸强国的目标。为确保“东桑西移”工程的顺利实施,国家将配套以资金、政策上的大力支持,谁抓住了机遇,谁就抢占了发展先机。

(三)可以接受广西的强势辐射带动

当前,广西在“东桑西移”中快手出击,抢占了中国桑蚕业的第一把交椅,并与湖南、广东等省在种植基地建设、产品开发加工、市场营销上相互呼应,形成了一个强势的桑蚕产业经济区域。我县与广西毗邻,自然条件、生产习惯、生活习俗均有相近之处,民间、官方长期以来保持着良好的合作交往。平塘曾在发展烤烟、细刀豆种植,铁合金、煤炭生产上直接、间接受到广西的影响。所以,平塘有必要搭上广西这艘桑蚕产业“航母”,促进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发展桑蚕业比较效益突出

近年来,我县一直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上作孜孜不倦的探索,但除烤烟生产外,基本上还未寻找到让农民脱贫致富的稳定产业。根据广西实践经验,土地、劳动力资源相对充裕,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地区,发展桑蚕业比较效益突出。目前,广西桑蚕亩产值在1500—4000之间,只要科学种植、科学管护,就是收成差的年景,比较效益也远远高于粮食作物,不失为当前平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首选产业。

(五)产业符合平塘旅游发展定位

桑树为多年生木本植物,枝繁叶茂,碧绿葱葱,生长期15年左右,既是经济林,又是保持水土、美化环境的理想植物。近年来,掌布“救星石”的出现,县境内的青山绿水,使平塘成了贵州南部旅游线上的一颗耀眼明珠。加快旅游业大发展,打造“世界地质公园”自然成了平塘不可舍弃的发展定位。“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既是来至上层的要求,更是人民群众的期盼。桑蚕业作为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为一体,又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绿色环保产业,正好帮助旅游大县解决了加快发展和保护环境的矛盾。

三、制约平塘发展桑蚕业的不利因素

(一)自然条件的制约

贵州被中国蚕业区划列为“云贵高原中亚热带湿润适宜气候区”。平塘与广西毗邻,日照、积温、雨量、土壤更能充分满足桑树生长和蚕体发育对气候、土质要求。但平塘又属倒春寒、伏旱、冰雹等灾害性气候多发区,部分地区工程性缺水严重,这些都将影响桑蚕生产的布局、品种选用、时间安排等。而且,平塘属喀斯特地质,地块破碎,零星分散,难以实现用集中成片的好 5 土进行规模种植,加之肥水条件差,要建设高产稳产的连片桑园难度比较大。

(二)缺少技术力量支撑

在平塘民间有着零星种桑养蚕的农户,部分乡镇也有尝试发展桑蚕业的经历,但由于不具规模,管理粗放,效益不好,在县内没有产生多大影响,也没有形成种养习惯和传承一定的生产技术。然而,桑蚕业从种桑到养蚕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种桑要求有充足的水肥,有相对隔离的种植区域;养蚕要求桑叶必须干净,蚕室严格消毒且保持恒温;蚕蛹上架时要二十四小时守候等等。这些严格的技术要求,贫困地区的农户因生活习惯和生活条件的制约,一时无法适应。加上产业刚刚起步,种苗的培植、蚕种的培育、消毒防病以及各生产环节的技术指导等,还必须向外寻求支持。如果没有较好的生产技术用保证,就不可能有优质、上成的产品和理想的效益。

(三)生产投入相对不足

长期以来,平塘经济发展都处于相对迟缓的状态,大多数农民缺少经济积累,生产投入一向紧张。村级也大多是空壳经济,无力在生产投入上给予农户支持。然而,规模发展桑蚕业涉及到树苗、蚕种、蚕室、烤房、燃料、肥料、药品等生产投入,特别是前期一次性投入比较高,政府也只能作补贴性扶持,这就需要农民通过信贷的方式解决,作为一个新产业,再没有看到效益之前,要农民去承担这一投入风险有相当大的难度。

(四)缺少龙头企业带动

由于发展桑蚕产业对平塘来说是一个新兴产业,没有任何基础,更没有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支撑。起步之初,发展的立足点只能参与做广西桑蚕业的一个原材料生产基地,相对广西的规模 化生产来说,这个基地却无足轻重的。如不能在当地形成“公司+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又会落入千家万户找市场的小农经济怪圈,很难提高产业的组织化程度,也无法抵御市场风险。

四、对平塘发展桑蚕产业的对策建议

(一)明确发展定位,加大工作力度,带动经济发展

要抓住“东桑西移”,特别是广西成为中国桑蚕业中心的机遇,把主动承接广西强势辐射,发展桑蚕业作为平塘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加强产业发展调研、搞好产业发展规划、出台扶持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组织强有力的产业发展领导班子,争取“东桑西移”项目支持,力争在“东桑西移”中抢占一席之地,通过农业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实现产业化经营,促进县域经济较快发展。

(二)重视引进技术,为产业发展提供保证

要培育做大一个产业,先进的生产技术是先导。一是要加强对优质桑苗品种以及蚕种的引进和推广,为产业的发展开好头,起好步。二是要加大培训力度,让农户及时掌握先进种桑养蚕技术,确保生产达到高产、优质、高效。三是加强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建成一支业务过硬、保障有力的技术专业队伍,同时也要大力培养一批土专家,建好技术服务网络,为发展桑蚕业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四是要加强与省、州以及外地专业机构及科研院所的联系与合作,努力争取技术支持和指导。

(三)抓好中介服务组织建设,推进产业化发展

发展桑蚕业的出路在于实现产业化。在起步之初,要紧紧抓住广西这一桑蚕产业“航母”,积极发展“订单蚕业”,形成“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经营模式,实现“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带动平塘桑蚕业起步发展。同时,在发展中要通过 村级组织,或引导农村经济能人成立产业协会,把从事桑蚕生产的农户组织起来,并为他们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服务,出面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为桑蚕业的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打好基础。

(四)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调动生产积极性

由于桑蚕产业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首期投入往往是贫困地区发展该产业的“瓶颈”。在发展中也有许多成功经验可以借鉴,比如可以采取贷款贴息、基础设施建设补助、生产物资补助、种植质量补贴等方式对群众予以生产扶持。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建立一定的风险基金,尽量减少自然和市场风险给群众造成的损失,以此调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五)大力招商引资力度,促进产业稳步发展

6.关于陇南发展旅游产业的一些思考 篇六

------湖北武当山旅游景点游览之所感

近年来,我国的一些旅游部门对发展国内旅游重要性认识不够,发展国内旅游的方针、政策、措施不具体和缺乏力度,对发展国内旅游宏观管理和正确引导不够,制约着国内旅游业进一步发展。本人有幸游历了中国道教的发源地武当山。武当山又名太和山,位于湖北十堰市南,武当山最早的寺观为唐代所建,明永乐年间,明成祖在京建完故宫后,由工部侍郎郭瑾率原班人马,浩浩荡荡开进武当山,共建造7宫,2观,36庵和72崖庙等建筑群。

作为旅游胜地,武当山主要有两方面的特色。宏伟的古建筑群: 一是山上有宏伟的古建筑。据说,在建筑的规模上,超过了五岳。早在1300年前的唐代贞观年间,武当山即兴建了五龙祠,宣扬道教。以后道教逐渐增多,武当山便成了道教名山。武当山的道教,敬奉“玄天真武上帝”,据说,武当山就是由“非真武不足以当之”而名。武当山上的古建筑大部分毁于兵乱。目前山上的宫观多为明代所建。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成祖朱棣派侍郎郭瑾等,役使30多万军民工匠,在武当山大兴土木,用了将近十年时间,建成了净乐宫、迎恩宫、玉虚宫、紫霄宫、南岩宫、玉龙宫、遇真宫、太和宫、复真观、元和观等33处大建筑群。此外,还建了39座桥梁,12座台,铺砌了全山的石磴道,整个武当山成为一座“真武道场”。在设计上充分利用了地形特点,布局巧妙,座座宫观都建筑在峰、峦、坡、岩、涧之间,建筑精美,各具特点又互相联系,整个建筑群体疏密相宜,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现存的主要建筑有金殿、紫霄宫、遇真宫、复真宫等。

天上瑶台金阙:坐落在武当山主峰一天峰柱上的金殿,是我国最大的铜铸鎏金大殿,建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殿高5.5米,宽5.8米,进深4.2米。殿内栋梁和藻井都有精细的花纹图案。藻井上悬挂一颗鎏金明珠,人称“避风仙珠”。传说这颗宝珠能镇住山风,不能吹进殿门,以保证殿内神灯长明不灭。其实山风吹不进是因为殿壁及殿门的各个铸件,非常严密、精确。金殿内有“真武”铜像,重达10吨。殿外是白玉石栏杆台,台下是长约1500米的紫金城。城墙由巨大的长方形条石依山势垒砌而成。这座金殿建在武当山群峰中最雄奇险峻的天柱峰上,具有“天上瑶台金阙”的效果。紫霄宫建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是武当山的主要宫殿,也是保存最完整的建筑之一。共有殿宇、楼阁、廊庑860间,规模宏伟,气派非凡。

二是山峦清秀,风光壮丽。自然景观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十一洞,十石,九泉等。而这些自然景观又与精致的古建筑融为一体。如被认为三十六岩中最美的南岩,就有一座建于元朝的”天乙真庆万寿宫“石殿,雄踞在悬崖之上。在绝崖旁边,有一雕龙石梁,石梁悬空伸出2.9米,宽约30厘米,上雕盘龙,龙头顶端,雕一香炉,号称“龙头香”。过去,有些香客为了表示自己的虔诚,竟冒着生命危险去烧龙头香。游客来到后,一般都要来游览南岩,观看此险。此外到武当山,如果不吃一顿正宗的“道家斋饭”,真是一大遗憾。武当道教斋 饭原料来源主要是山生山长的植物果实,依靠山上腐败的枝叶和其他自然肥料给 足植物生长的植物果实,依靠山上腐败的枝叶和其他自然肥料给足植物生

长所需 营养,诸如盐干笋、鹿尾笋、九仙子、冻豆腐、核桃、板栗、猕猴桃、木耳、香 菇、黄精等,油料一律选用植物油,寓道家思想“道法自然,反朴归真”于饮食起居。

然而,武当山虽然是个值得游览的名胜古迹,但是由于周边旅游业的发展滞后,只有武当山在一带独领风骚,不能有效的刺激旅游业的发展和地方经济收入的提高。旅游业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发展十分迅猛,并展现出广阔的前景。民族贫困山区如何以发展旅游业为契机,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步伐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大课题。

一、要进一步加深发展旅游业的认识。实践证明,旅游业是一项投入少、见效快的产业,且旅游资源可永续利用。因此,只要具有旅游资源的地区,特别是民族贫困山区,必须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旅游业。一是发展旅游业能够富县富民。武当特区自1985年开始开发利用旅游资源,10余年来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00多万人次,旅游忘收入近2亿元,其中直接旅游收入3000多万元,累计为财政提供税收近200万元,同时,一部分农户依靠旅游服务摆脱了贫困。二是发展旅游业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带来相当可观的经济收入,而且会加大人流、物流和信息流,从而促进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建筑、商贸、金融等产业的快速崛起。1995年,武当特区交通运输业实现的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23%,邮电通信业务总量比上年增长46%。三是发展旅游业能够促进对外开放。民族贫困山区要扩大开放的制约条件很多,但通过发展旅游业,同样能够加快对外开放步戊。武当特区“以旅游促开放,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的发展路子已初见成效。四是发展旅游业能够缓解就业压力。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都将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特别是民族贫困山区的工业和农业都不发达,吸纳旁动力十分有限,就业压力会更大。旅游业是劳动集型产业,能促进劳动就业。近几年来,武当特区通过发展旅游业,共新安置劳动就业人数达4000余人。综上所迹,具有旅游资源的民族贫困山区应该而且必须把旅游业作为一项新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要进一步加强旅游特色的宣传。民族贫困山区一般都有秀丽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人文景观,但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的限制,“养在深闺人未识”。因此,要大力发展旅游业,必须加大宣传力度。武当特区有着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其古建筑群被收录为世界遗产目录,声名远播。此外,武当特区至会仍保留着道教和武术的许多传统文化,如2008年10月,国际武当艺术节在武当山拉开序幕。出席的不仅有国内知名部门的领导,10余家新闻单位的记者等。为此,武当特区将继续把旅游贸源的宣传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并争取猛洞河风景区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区,以此吸引更多的游客到该县旅游观光。

三、要进一步加快旅游设施的建设。民族贫困山区由于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给 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重重困难。因此,民族贫困山区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加快旅游设施建设,从而为施行者提供便利条件。近几年来,武当特区入投入数千万修建旅游公路,投资40万元对县城至老司城的公路进行了改造。同时,新建了星级的宾馆,修建了30间高档浴池,整修了1座码头,兴建了1处接待站。增辟了30多个旅游新景点。

四、要进一步加速旅游商品的开发。旅游是一项综合消费过程,只有努力建立和完善吃、住、游、娱、购的配套服务体系,才能提高旅游业的综合效益。在旅游商品的开发上,永顺县制定了优惠政策,出现了国有、集体、个人竞相开发旅游商品的势头。每到一个城市旅游大家总忘不了带点当地的土特产品回家,到了武当山你也不会空手而归的。武当山之旅沿线城市具有特色的商品也不少,有中华猕猴桃、蜜桔、茶叶等,另外烙画工艺品和玉雕工艺品亦很有收藏价值。同时,自产自给的板栗、酸菜等土特产品也摇身一变,成了畅销商品。特区旅游商品开发取得了一定成绩,今后在系列开发和规模开发方面还将继续研究和努力。

7.关于陇南发展旅游产业的一些思考 篇七

一、文化旅游与文化旅游产业

文化旅游是指以了解、感知、获取、享受地域文化为目的的旅游活动。文化旅游产业是在文化旅游高度发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旅游业态,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在形式上表现为提供文化旅游产品以及为其生产、经营和销售提供物资设备和服务的综合性经济行业。其是以文化旅游景区为核心,以吃、住、行、游、购、娱等相关行业为支撑的生产系统。文化旅游产业以文化旅游的地域差异性为诱因,以文化的碰撞与互动为过程,是文化的相互融洽的结果。文化旅游业是一种特殊的综合性产业, 因其关联度高、涉及面广、辐射力强、带动性大成为目前最具潜力和活力、最有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当前文化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产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较大的贡献率。文化旅游产业是建立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基础之上的。文化旅游的过程就是旅游者对旅游资源文化内涵进行感知和体验的过程,所以说,文化旅游资源是文化旅游产业的基础,而文化旅游产业是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结果,是文化旅游资源的升华。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必须要注意对文化旅游资源有效开发与合理利用。

二、陇南市文化旅游资源现状分析

陇南市地处甘陕川三省交界处,不仅山奇水秀,文化灿烂,而且历史悠久。独特的环境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了陇南市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陇南市文化旅游资源总体上可以分为古文化遗迹、古战场遗迹、人文景观、红色文化遗址和自然生态景观五类。

1、古文化遗迹

陇南市古文化遗迹主要有西和古仇池国遗址、秦西垂陵园等。西和古仇池国遗址是东晋初年白马氐人杨氏建立氐人地方割据政权的中心。仇池山出名于五千年前的上古时代,《开山图》云:“仇池山四绝孤立,太昊之治,伏羲生处”,人文始祖伏羲就出生在仇池山主峰伏羲崖。仇池国古城遗址以孤高奇险闻名,古往今来吸引了众多的墨客学士和观光旅游者,是陇上重要的游览胜地。目前古仇池国遗址有伏羲仙崖、金龙滚珠、八仙上寿、石勺奇潭、麻岩古洞、无根东水、洞庸神鱼、小有洞天等诸多著名景点。礼县是秦人的发祥地、秦文化的渊源、秦人统一全国的摇篮。秦西垂 陵园与敦煌壁画齐名,是上世纪甘肃两大考古发现之一。目前陵园中的西垂博物馆共收藏历代文物3000余件,包括化石、石器、骨器、陶器、瓷器、铜器、铁器、玉器、金银器、古钱币、砖刻、木雕、书画、史料等,共计15种类型,是一处研究仰韶、先秦、三国等文化的文物宝库。

2、古战场和军事遗迹

陇南处于甘陕川三省交界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北上可入陇西、天水,南下四川则达西南,东至陕西可驰骋中原,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在历史的长河中也曾历经了无数次战火的洗礼,留下了十分丰富的古战场遗迹遗址。三国时蜀国丞相、政治家和军事家诸葛亮“六出祁山”时曾驻军礼县祁山堡,想实现光复汉室的愿望,但终究壮志未酬, 病逝于五丈原,后代人为了纪念这位贤相在祁山堡修建了武侯祠,“祁山堡武侯祠”的“观阵堡”、“诸葛井”、“司马彭哭拜泉水求全军之地”、“空城计”、“长蛇阵遗址”、“姜维射杀张部之地”等景点令人情不自禁地遥想当年烽火;三国末期魏国名将邓艾伐蜀时,又从陇南进入四川,在宕昌县有他留下的邓桥遗址和文县的阴平古道;南宋时期与岳飞齐名的吴一兄弟驻军徽县和成县,多次与金兵浴血奋战, 抵抗金兵,留下大量战争遗迹。这些遗迹遗址不仅是了解和研究古代历史和战争文化的绝佳去处,也是著名的旅游风景区。

3、人文景观

陇南市人文景观也十分丰富,主要有西峡颂风景区、杜公祠、朝阳洞、张果老登真洞、万象洞、郇家庄白塔、两当香泉寺、福津广严院、盐官盐井祠、赵世延家庙碑等著名景区。其中成县的西峡景区的西峡古栈道,龙潭映月,摩崖石刻《西狭颂》,《耿勋碑》等景点尤为著名。汉武都太守李翕所作《西狭颂》刻在石崖上历经数千年风雨仍历历在目,十分壮观,是汉代书法“三颂”之一,是古代摩崖石碑中保存最完整的珍品。杜公祠是纪念杜甫流寓同谷的祠堂式建筑,为国内现存37处“草堂”中历史最久的一处。

4、红色文化资源

宕昌县哈达铺长征纪念馆,作为共和国历史上的丰碑, 现已成为人们缅怀先烈伟绩,继承革命遗志的神圣之地。

5、自然生态景观

陇南地貌俊秀,气候宜人,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森林覆盖率高,索有“陇上江南”之美称。目前有宕昌官鹅沟、康县阳坝自然风景区、成县鸡峰山国家森林公园、文县天池、两当云屏三峡自然风景区、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动植物博物馆、康县白云山森林公园、武都水濂洞、成县金莲洞风景 区、康县托河溶洞风景区、文县素岭、成县甸山风景区、成县香水洞风景区、灵官峡森林公园、黑河森林公园等,其中如阳坝、官鹅沟、鸡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等风景区景致可和九寨媲美。

陇南市文化旅游资源点多面广、品味极高、个性独特。目前全市旅游景点面积达到2440平方公里,共有著名景点748个,其中重点人文景点291个,国家级重要大型旅游景区17个。丰富而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为陇南市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创造了良好条件,陇南市也因此获得了“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城市”、“中国最佳休闲旅游目的地”等荣誉称号。

三、陇南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困境

尽管陇南市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是文化旅游产业仍旧处于粗放的发展阶段,存在诸多的发展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文化开发范围不广,资源利用程度不足

陇南市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具有无可比拟的文化优势。陇南市虽然强调要打好“文化牌”,但没有深层次发掘深厚的文化内涵并进行外化,现有的“发掘”也仅停留在静态的展示上;同时,受地缘关系以及交通条件限制,一些极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景点也还没有开发利用。此外,在资源开发过程中没有针对旅游的六大要素(食、住、行、游、购、娱)进行配套开发,以致旅游者不能完整地了解陇南市的文化特色,甚至使一些游客产生“陇南市可看的不很多”的错觉。总体来说,目前陇南市的文化旅游资源还未得到充分开发,开发出的旅游资源未能将文化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这不利于陇南市旅游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主体产品显得老化,品种单一

陇南市旅游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形成产品的不多, 市场产品单一。进入市场的产品也因为没有做全面的市场需求分析和市场细分,以致旅游产品和线路设计上仍是“产品导向型”,而不是“市场导向型”。由于缺乏对本地文化和客源地文化特点和旅游需求的深入研究,陇南市旅游拳头产品和旅游精品开发建设层次不深,力度不够,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不大。表现在主体产品仍是风景观光型的一日游或二日游,文化旅游还未形成经常性的旅游项目,主要旅游景点游览内容少,缺乏参与性、趣味性、娱乐性,留不住客人,重游率低。并且观光型旅游产品对自然气候的依赖大,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和市场经济风浪的抗击能力弱。

3、游客数量少且停留时间短,旅游消费水平较低

由于陇南市旅游产品开发的整体水平不高,低水平重复,文化和科学内涵发掘不够,缺少高品位的旅游拳头产品,加上宣传营销不力、交通条件限制等因素,使得陇南对外部游客吸引力不足,到陇南旅游的游客多以本省本地游客为主,并且表现出较强的季节性。如:康县阳坝风景区风景堪比九寨,但是,每年到此的游客不及九寨沟的二十分之一;和省内其他地区相比,到陇南的游客也远不及敦煌、嘉峪关、甘南、平凉等市州。同时由于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不多,配套设施不完善,旅游设施及配套施老化陈旧,现代化的娱乐设施欠缺,以致游客停留时间短 (多为1—2日),游客消费水平较低,直接影响了陇南旅游业综合经济效益的提高。

4、旅游产业结构不合理,旅游资源的整体效用得不到 有效发挥

2013年陇南市旅游产业中吃、住、行、游、购、娱六个部门的产值比为:1.9∶2.3∶6.8∶0.54∶2.1∶1.1。由此可以看出,陇南市交通、住宿、餐饮基本消费部门所占比重大, 而景区游览、娱乐、购物等部门收入比重小,反映出陇南市旅游产业结构上的重大缺陷,即旅游者真正用于旅游的支出很少,旅游业对地方贡献率低。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各景区相互割裂,恶性竞争,千城一面的建筑风貌以及急功近利的过度开发对地域文化资源带来了巨大冲击,使地域本土文化失去生长的土壤,造成传统文化脉络的断裂与丧失,出现旅游业偏离地方文化特色的现象,最终导致整体效用得不到发挥,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四、推动陇南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策略

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的不完善是制约陇南旅游产业发展的首要瓶颈。首先,要加大交通设施的建设。交通线路是旅游业发展的“血脉”,没有交通的支持,旅游产业便得不到发展。因此,要加大陇南地区高速公路建设力度,加快铁路建设步伐,必要时要规划建设机场,将陇南和成都、西安、兰州等大城市有效联通。其次,要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旅游业从其性质上来讲从属于服务业,也就是说只有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才能塑造良好的旅游形象,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

2、合理规划,提高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有效性

陇南旅游景点多,星罗棋布。要促进陇南旅游产业快速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对这些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在突出各景点优势与特色基础上形成整体,达到有效整合旅游资源的目的。一是要在对全市旅游资源进行盘点的基础上, 根据各景点的特色和优势,建成不同的优势旅游景区,增强对旅客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二是要根据各景区特色优势,开发特色旅游产品,避免景区间的雷同和重复;三是要合理规划旅游线路,要通过科学设计和规划,将各精品旅游景点连成最经济和最理想的旅游线路,以便于旅游活动的开展,促进旅游业在全市范围全面开展;四是要对各景点内部布局进行优化,推动旅游业内各相关产业得到协调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促进产业融合。

3、完善管理体制,提高服务水平

管理体制不完善和服务水平不高是制约陇南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软肋。在加强陇南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 还应加强陇南旅游业软环境建设,以提高整个产业的竞争力。一是政府应建立完善相应的行为规范和监管制度,提高旅游管理水平,规范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行为,确保旅游产业健康发展。二是要通过监管促进文化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防止短期行为的产生,推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三是推动建成更多大型旅游龙头企业,通过企业的发展实现旅游行业规范化运行,带动整个产业快速发展。四是加强旅游人才培养力度,提高旅游人才整体素质和能力,提高旅游业的整体服务水平。

4、打造名优旅游品牌,强化推荐营销

旅游业的竞争,实质上是精品和品牌的竞争。陇南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应实施品牌化发展战略,努力打造出在国内外知名度和美誉度均较高的文化旅游品牌。一方面, 通过深度发掘文化内涵,准确定位,突出地方文化特色和优势,科学定位旅游形象,提升品牌的文化内涵和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完善陇南文化旅游业营销渠道,加强对陇南文化旅游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借助“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城市”、“中国最佳休闲旅游目的地”两张名片,积极通过各种媒介对外进行营销宣传,进一步提高陇南旅游在国内外的美誉度和知名度,以吸引更多游客。

5、积极开展区域旅游合作,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创设 条件

8.关于我国发展体育旅游的思考 篇八

险、康复保健、体育观赏及体育文化交流活动等与旅游地、旅游企业、体育企业及社会之间关系的总和;从狭义上讲,则是为了满足和适应旅游者的各种专项体育需求,以体育资源和一定的体育设施为条件,以旅游商品的形式,为旅游者在旅行游览过程中提供融健身、娱乐、休闲、交际等于一体的服务,使旅游者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是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全面进入小康。生活富裕了,健康意识也增强了,特别是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单一的锻炼模式已让人们越来越感到枯燥。为了寻求新奇、刺激的锻炼方式,“体育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必将成为百姓追求的新时尚。体育旅游兼具体育和旅游的共同特点,能很好地满足人们摆脱压力、释放身心的需要,从而备受现代人的青睐。体育旅游活动本身就是意志品质的锤炼和体能的考验。

一、我国体育旅游的发展基础

1.体育旅游成为新世纪中国体育的新时尚

在信息社会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21世纪的体育与20世纪的体育相比,将更加注重娱乐与健康、休闲与放松,更加注重主体需要。人们对体育的需要同样具备前提性、能动性、递进性和永恒性,亦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的体育必须转型,完成两个根本性的转变,即从强调体育为政治服务转向体育既要服务于政治,又要服务于大众;从强调体育的竞技价值,转向“娱乐、休闲、放松、健身”的双重价值取向,同时必须重视接受主体的需要,满足其身体与精神的双重享受。体育旅游以其独具魅力的价值,博得了人们的青睐,这种情况足以说明人们对于体育追求不再是只满足于身体强壮而是追求一种更高、更深层次的目标——身心健康,体育旅游的出炉引导了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潮流。

2.旅游主业规模庞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素质明显提高,旅游业“食、住、行、游、娱、购”六大门类建设渐趋完善。特别是旅游住宿、旅游交通等“瓶颈”部门有了较快发展,旅游生产力得到了大力发展。截至1999年底,全国共有旅游涉外饭店7035家,客房88.94万间,较1980年203家涉外饭店,3.2万间客房,分别增长35倍和28倍,其中星级饭店达到3856家,根据《旅行社管理条例》,1999年全国旅行社顺利实现了由一、二、三类旅行社向国际旅行社、国内旅行社的转变,1999年全国共有旅行社7326家,其中国际社1256家、国内社6070家。同时旅游交通、旅游购物餐饮等服务设施与环境也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

同时,由于消费者对体育活动的需求日益增长,旅游产业对体育事业发展的关注一直持续,从2001年被确定为体育健身游到韩、日世界杯前各相关国际旅行社组织赴韩、日世界杯足球赛观光助威团的热烈场面均可看出,旅游行业的相关部门对体育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合作前景广阔。

3.我国具有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和优越的人文资源条件

我国是一个国土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的国家,这些特点使我国拥有宝贵的体育旅游资源。由于纬度跨度大,各地在地貌、气候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我国几乎适合开展所有类型的体育健身活动。东北可以开展雪上运动,东、南部江滨海地区可以开展水上运动,新疆等地可开展沙漠探险运动,而为数众多的名山可开展攀岩运动。同时,几乎每个地区都有独特的体育民俗活动,如内蒙古那达慕大会、湖北清江闯滩节、土家族摆手舞、龙舟赛等等,这些民间体育活动蕴涵着浓厚的民俗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

二、我国体育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1.体育旅游的设施不完善。旅游设施是接待旅游者参观游览的物质设备条件。体育旅游设施包括旅游交通工具和交通设备、旅游宾馆、旅游饭店、供应旅游商品的商店、供旅游者运动和娱乐的设施以及为适应旅游者的不同需要和爱好而准备的各种设施,如滑雪旅游者需要的滑雪板、缆车、滑雪服装和急救设备;水上运动必须具备的划艇、赛船、风帆、划水板、摩托艇、冲浪板、救生艇、急救车等设备,这些设施都是为接待旅游者所必备的。体育旅游设施是否齐全、实用,服务是否周到,标志着体育旅游市场开发的程度,是体育旅游市场的硬件条件标准,在这方面,我国与先进的国家相比还有差距。

2.体育旅游的服务质量差。旅游服务是旅游部门利用一定的旅游设施或其他条件,为旅游者在整个旅行游览过程中提供的各种服务的总称。包括饮食、住宿、交通、导游、翻译、购买商品等方面的服务。高质量体育旅游服务包括体育运动器材规格齐全,能提供各种运动项目的需要;交通工具齐备、方便,能满足旅客对交通的需求;导游资料详细,宣传到位,使游客一目了然;食宿服务主动、周到、热情,使游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保证各种体育用品、纪念品的供应,满足旅游者的购买需求。旅游服务(产品)质量高低的标志是旅游者的满意程度和旅游产品供给旅游目的地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优质旅游服务,应该既使旅游者满意,又能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目前,我们还存在着管理水平低、服务质量差,旅客不满意等急需解决的问题。

3.体育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形式老化、内容多年不变。不少来过中国还想再访的客人往往因为没有合适的、能满足其寻求新经历的产品而作罢。面对国际客流和游客自主意识的增强,我国体育旅游产品供给目前还处于被动和力不从心的落后状态,长期以来一直实行包价形式的体育旅游产品,不能适应不同年龄的需求。另外,体育旅游产品质量下降也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三、我国体育旅游的发展对策

1.大力促进两大产业相互融合。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新兴的产业门类。均为改革开放后20多年间发展起来,其中旅游产业的发展要优于体育产业。但从整体上看,人们对二者的产业范围、产业结构及产业定位均有很多争议。同时,这二大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各行其道,取有用处而用之,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因此,我国体育旅游的发展必须依赖两大产业的相互融合,充分发挥二者对客源市场的吸引力,向客源市场提供内容丰富、功能完善的服务产品,从而推动两大产业的发展。

2.大力发展体育旅游教育,培养专项服务人才。作为服务产品的生产,其核心是专业服务人员的培养。而目前两大产业内部均存在专业人才结构问题,体育产业内部缺乏懂得对客服务、组织活动、经营管理的人才,而旅游产业内部缺乏掌握体育专项技能,熟悉体育器材的专业人才。两大产业的相互融合其实质上首先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同时兼备两大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必须加强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这一点可借鉴国外教育经验,在体育专业下设置休闲方向专业进行培养,或在旅游休闲专业的教育中强化体育专项知识、技能的培养。同时,强化在两大产业内从业人员相关知识的培养,对一些特殊岗位通过职业鉴定考核方能上岗。

3.细分体育旅游市场,合理开发体育旅游产品。体育旅游产品是指能满足消费者体育旅游目的的旅游产品。由于消费者有康体健身、休闲疗养、养性娱乐、寻求刺激等不同的需求,任何一种体育旅游产品都不能满足所有的消费者,所以只有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开发不同的体育旅游产品。体育旅游的市场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可以细分为休闲体育旅游产品市场、健身体育旅游市场、刺激体育旅游市场、竞技体育旅游市场、观战体育旅游市场。

9.关于我市茶产业的一些情况 篇九

一、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产业现状

丽水市位于浙江省西南浙闽两省结合部,市境介于北纬27°25′~28°57′和东经118°41′~120°26′之间。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又具有大陆气候回春早的特点。由于有大山阻隔,冷空气不易侵入,瓯江流域的龙泉等地常年平均气温稳定在10℃的初始日是3月14日,比杭州早19天,比温州早5天。特别有利于茶叶生产和名茶开发,是浙江省的重要茶叶产地之一。同时,丽水良好的生态环境,使丽水成为中国茶叶一类适生区,茶叶品质超群。早在1998年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的浙江名茶收录了浙江省69种名茶。其中丽水市占12种,即金奖惠明茶、银猴茶、松阳玉峰、仙都笋峰、仙都曲毫、碧玉春、春来早、处州莲心、莲城雾峰、龙泉白天鹅、凤阳春、仙宫雪毫。惠明茶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金质奖章,曾一度列入全国十大名茶之一;景宁金奖惠明茶、松阳银猴茶在2004年被评为“浙江十大名茶”;龙泉白天鹅、凤阳春、庆元碧玉春、处州莲芯、云和仙宫雪毫,获1995年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近几年,丽水茶叶品牌新秀不断涌现,如遂昌的“龙谷丽人”自2001年问世以来,先后荣获茶博会奖5次,农博会金奖1次,通过国家有机茶、绿色食品认证。全市有近40家企业约2万亩茶园通过了有机茶认证。

《2008-2012年丽水市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将茶叶列为九大优势农产品之首进行重点培育。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几年坚持不懈的抓以“茶树品种良种化、品质生态化、产品品牌化、生产标准化、经营集约化”为特色的五优化茶产业开发,大力发展名优茶生产。我市茶叶发展取得了茶叶面积、产量、产值持续增长的显著成效,基本保持茶叶产值三年翻一番、五年翻二番的高速增长势头。据调查统计,到2011年春季止,全市共有茶园总面积46.29万亩,其中开采茶园面积40.35万亩,无性系良种率78.58%。2010年全市茶叶总面积44.86万亩,投产面积37.90万亩,茶叶总产量21477吨,总产值14.58亿元。2011年全市春茶产量1.14万吨,产值11.76亿元。

2.存在的问题

我市茶产业具有规模小、散、个体化等特点,在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一系列制约产业提升的突出问题。

一是低效益、低附加值问题。茶农将茶叶种植或加工仅仅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在茶叶生产各个环节只是赚取劳务费或少量的加工费用,没有产生较大的附加值。

二是产能快速扩张,没有形成较大影响力的品牌。近年来全市新增茶园面积较大,市场营销和拓展与产业发展速度不协调,茶叶品牌规模较小,影响力不大,丽水生产的原料茶经常成为省内外茶叶经销商所销售的其他品牌的“嫁衣”。如松阳香茶在山东被当做崂山茶,松阳市场交易量占前三甲的白茶,只能以安吉白茶的品牌出售。

三是生产成本不断攀升。机械采摘和加工设备不成熟且更新快,普及率不高,农资涨价,采摘劳动力紧缺等因素,致使采茶工资、制茶燃料等生产成本逐年上升,处于产业链条首端的茶农经济效益空间逐步缩窄。

四是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科技支撑有待加强。我市茶叶科研单位以市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为主,科技支撑平台为国家茶产业技术体系丽水综合试验站。目前主要开展茶树栽培、育种、加工、病虫害防治和种质资源等方面的研究和技术试验示范工作,但由于尚处于起步阶段,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和科技支撑的主体地位还未凸显。

五是科研基础比较薄弱。目前,我市茶产业发展多集中在产后加工、销售等方面,而在茶树新品种选育、地方特色茶树品种种质资源遗传分析、红茶加工、优质特异茶繁育与产业化等基础科学研究方面进行的还不够。诸如惠明白茶、丽水黄、白芽茶变异机理与遗传背景、地方茶树品种及变异植株种植资源圃等研究的还不深入,有的甚至还未起步。

六是产业化、组织化水平不高。由于我市茶叶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多数还处于起步阶段,整体综合实力不强,其带动力弱,辐射影响力不大。至今还未有一家真正集生产、加工、品牌、销售为一体的上规模、上档次龙头企业。

七是茶叶清洁化生产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大部分茶厂加工环境卫生条件较差、加工设备陈旧,茶叶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等质量安全问题仍然存在,影响

茶叶品质和卫生安全,成为我市茶叶产业链中的薄弱环节。特别是无公害生产技术与产品质量追溯保证体系建设有待完善和加强。

二、需要突破的技术瓶颈

针对我市茶产业发展状况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在产业提升的技术层次方面需要解决以下技术瓶颈。

一是机械化生产技术。同全国大多数茶园一样,我市茶叶生产旺季劳动力短缺尤其是采茶工紧缺问题逐年加重,急需解决茶叶采制机械化普及问题。要引导茶叶重点生产基地推广实施茶园中耕、施肥、除草、植保、修剪、采摘和产后加工等机械化技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二是安全生产技术。由于我市茶叶种植处于分散管理状态,规模化、标准化茶园面积所占比重较少,在生产中种植者对茶园的管理方式具有自主性和随意性。特别在茶园病虫害防治方面,大量水溶性高毒农药被随意使用,使茶叶质量安全问题日显突出,一方面增加了茶叶种植者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降低了茶叶品质和市场效益,增加了对人体危害的风险。因此急需推广使用具有脂溶性等特点的高效低毒农药及病虫害科学防治技术方法,降低种植者生产成本,提高茶叶品质和效益,为做强、做大品牌奠定基础。

五是茶叶精深加工。单纯传统的茶叶加工已不能较快提高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经济效益,茶叶副产品、夏秋茶开发利用等方面显得日益重要,如茶叶中有效物质的提取,茶渣和花果的综合利用研究等。然而目前我市茶叶精深加工力度还不够,茶叶附加值还未显现,急需引进相关技术进行开发。

一是地方特色茶树品种资源开发利用。茶树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存对茶树新品种选育和特色茶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一个地方茶产业转型升级、效益提升和产业新亮点凸显的基础工作。因此,急需专门组织科研与科技推广部门,对丽水市地方茶树种质进行收集和保存,建立具有丽水特色的茶树种质资源圃。特别针对部分生物学性状上变异的特异茶树植株,应及时进行收集保存和遗传背景分析,以便进一步繁育和产品开发。

四是名优茶全程机械化加工技术集成。在名优茶生产上,在原有的加工设备或生产线的基础上,组织相关专家,对名优茶全程机械化加工技术进行工艺研究,根据确定的加工工艺流程,进行设备改造和配套,组建示范生产线。

三、为解决这些技术瓶颈,在省内外有哪些单位可提供技术支撑和智力依托?

国内茶叶科研单位较多,在解决我市茶产业发展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中国农科院茶叶科学研究所、浙江大学、农业部南京机械化研究所、福建省农科院茶叶所、安徽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所可提供技术支撑和智力依托。

中国农科院茶叶科学研究所:

浙江大学:

农业部南京机械化研究所:

福建省农科院茶叶所:

安徽农业大学:

10.关于张店区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考 篇十

一、我区具备了发展产业集群的客观条件

一是工业基础雄厚,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必备的物质技术保障,张店区是山东省医药我、硅酸盐、石油化工、陶瓷新材料、电子 元器件、机械制造等行业的研发和生产基地,齐鲁石化、新华制药、山东铝业、大成农药等 13家上市公司总部坐落于此,胜利钢管、铁鹰、舜天科技、丰隆木塑等一批新型产业正在崛起,进而为我区产集群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

二是南部工业区产业升级改造的实施,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抢得先机。去年以来,按照区委、区政府确定的“优化增量、提升存量、淘汰落后、优化布局”的原则,我区启动了产业结构优化布局,着力实现“主导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品牌化、高新产业规模化、特色产业园区化”。这充分体现了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顺势造势,科学作为的超前胆识。实践证明:实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改造,是拓宽经济发展空间,培植特色产业集群,提升经济总体实力科学正确的选择,这为我区产业集群的发展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三是各级系列鼓励扶持政策,为我区产业集群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2007年11月,国家发改委岀台了,<<关于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若干意见>>,2009年,我省岀台了<<山东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同时许多地区岀台的发展产业集群的扶持政策也可供我们借鉴学习,发展产业集群的外部环境日臻完备。

二、我区产业何集群的发展现状

11.关于发展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的思考 篇十一

关键词:黑龙江;文化产业发展;思考

文化产业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目前已形成演出业、影视业、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网络文化业、图书报刊业、文物和艺术品业以及艺术培训业等门类。它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兴行业,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其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被誉为“朝阳产业”、“黄金产业”。

一、充分认识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意义

(一)发展文化产业是全面和深入实施文化“兴国”、“兴省”战略的重大举措

文化产业是“五位一体”发展全局中的重要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伟大事业。文化是五位之一,文化产业又是文化建设的两大内容之一,它对文化建设乃至全局成败均具重要影响,是推进全局的重要支点,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

文化产业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发展全局中,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是目标,又是手段,只有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共同振兴,才能开创文化建设的新局面。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承载者,没有文化产业的振兴,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不完整的,也是不可能的。

文化产业是提高国家和区域综合实力的重要力量。文化产业是文化“兴国”、“兴省”的内容,也是文化“兴国”、“兴省”的动力。它具有经济社会双重属性与功效,发展文化产业既能提升文化软实力,又能增强经济硬实力,可以全面提高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

(二)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丰富和提升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及质量的迫切需要

按照国际通论,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是文化消费高涨的临界点,人们消费结构会出现明显变化,即物质消费比重逐渐减少,精神文化消费比重会不断增加,而人均GDP到4000美元时则是爆发期。我国人均GDP2007年底已达3000美元,黑龙江省到2009年底也已达到,正处于文化消费快速增长期。面对广大城乡居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日益高涨的新态势,我国、黑龙江省提供的文化产品总量、质量还远不能适应,需要极大提高文化生产力、供给力,不断推出更多更好的文化产

品及服务。发展文化产业是破解供需矛盾并充分满足市场需求的重要途径,通过丰富多彩、品位优质的文化产品及服务,陶冶人们情操,规范人们价值取向,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不仅使人们文化权益得到良好保障,而且极大推动现代国民的塑造,其意义现实而又深远。

(三)发展文化产业是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引擎

国际国内成功经验表明,文化产业是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的驱动轮。2002年以来,全球文化产业年增长率是同期全球GDP增速的两倍,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如美国文化产业占经济总量的1/4,日本占1/5。2005年以来,文化产业我国年均增长17%以上,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湖南等省市已上升为支柱产业。在扩大内需、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形势下,文化产业必将大有作为。文化产业具有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吸纳劳动力强、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等特点,对构建生态主导的发展方式极具带动作用。同时,文化产业还有逆势上扬、反周期调解等特性,也将有利于我国、黑龙江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如美国就是在好莱坞、迪斯尼、时代华纳等文化产业带领下,从1929年—1937年经济大萧条中走向繁荣的,日本、韩国也是通过文化产业大发展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重新振兴起来的。可见,发展文化产业,也必将推动黑龙江省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地发展。

二、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问题

近几年来,黑龙江省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取得了明显成绩。截止2008年底,全省共有文化单位5.9万个,从业人员32万人,总资产622.9亿元,实现总收入477.7亿元,占全省GDP1.60%,初步形成了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民间工艺、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信息等产业体系,以及广播影视、图书报刊、动漫游戏、文化节会、民间民俗工艺等系列品牌,总体实力居全国第20位,在8个陆疆省份中居第2位。

从整体上看,黑龙江省文化产业仍处于起步、探索、培育、发展的初级阶段,与发达省市相比差距较大。具体表现为文化产业发展很不充分,总量规模偏小,发展速度和效益不高,结构不尽合理,对经济拉动作用较弱,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一是文化产业意识普遍淡薄,对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思想观念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二是“龙头”、“品牌”等建设力度不够,文化产品科技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足,竞争能力较弱;三是各类专业人才匮乏,创意、领军型人才严重不足,接受过市场残酷洗礼的经营型人才更是廖廖无己;四是文化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文化生产力社会化、市场化程度低,文化产业缺少活力;五是相关扶持和保障政策不够完善,落实不到位,支撑力度有待加强。

三、发展文化产业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自觉树立和践行文化产业科学发展观

全社会,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上来,提升到文化“兴国”、“兴省”战略高度上来,准确把握文化产业的战略地位、重要作用、发展特点及规律,在具体实践上,把文化产业摆上经济社会全局的战略位置,创造条件,发挥优势,努力作强作大,使其成为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

(二)突出重点,大力实施六项工程

实施品牌打造工程,扩大黑龙江省文化产品的市场影响力。文化产业发展必须走品牌之路,否则,文化产品就没有生命力,更谈不上影响力。在现有基础上,黑龙江省要广泛和深入挖掘及利用民族历史源流、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外文化交流、红色历程、文化名人、流寓文化、重大历史事件、开发建设、历史文献,地域风情十大系列历史文化资源,全面打造具有龙江特色与风格的历史文化品牌、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品牌、现代文化艺术产品品牌、广播影视品牌、出版品牌、动漫和会展品牌,力求新精奇特优,形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系列品牌,努力扩大黑龙江省文化产品的市场影响力。

实施重点园区和基地建设工程,推进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加快推进哈尔滨平房区等出版、新闻、影视制作、现代文化艺术等文化产业园建设,加强省广播影视、创意策划、动漫产品研发、民族民间工艺品研发销售等基地建设,推动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力争成为高起点、规模化、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为社会提供高端服务的平台。

实施重点集团培育工程,发挥骨干文化企业的市场主导作用。重点推进龙江传媒集团、黑龙江出版集团建设;支持省龙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多媒体经营、跨地区发展;鼓励和扶持松雷集团、同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民营文化企业集团化发展,以提高产业集中度和集约化经营水平,使它们成为黑龙江省文化市场的主导力量和文化产业的战略投资者,打造成具有国家水准、能够与国内外同行竞争的主力军和“龙江队”,努力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黑龙江的“百老汇”、“好莱坞”、“迪士尼”,引领和带动文化产业整体发展。

实施文化创意和文化科技创新工程,提升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文学、舞台艺术、广播影视、造型艺术、民间民俗工艺、出版、动漫、网络游戏、旅游八个创意中心建设。鼓励和支持文化企业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建立研究开发机构、产业技术联盟等技术创新组织,抢占文化科技发展制高点,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实施文化外向拓展工程,扩大文化产品的内外影响。扩大冰雕、冰上杂技等冰雪文化产品国际知名度,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申报“国家文化产品出口基地”。把文化“走出省门”与外贸、科技、旅游、体育、会展等对外交流结合起来,做好文化产品的推广与营销,最大限度地扩大黑龙江文化的传播范围和黑龙江省文化产品及服务在国内外市场的份额。

实施重大项目带动工程,增强优势行业和主导产业的竞争实力。重点加强图书报刊、广播电视、艺术演出等传统产业的内容生产能力,大力提升动漫游戏、会展博览等新兴产业的创意能力,努力打造民问民俗文化产业优势,用大项目带动相关领域跨越式发展。

(三)完善政策,加大政府引导和扶持力度

加大政府投入。通过贷款贴息、项目补贴、补充资本金等方式,支持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建设,支持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及跨区域整合,支持国有控股文化企业股份制改造,支持文化领域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支持大宗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出口。大幅增加财政“扶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文化体制改革专项资金规模,不断加大对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支持力度。

落实税收政策。贯彻落实国家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研究确定文化产业支撑技术的具体范围,加大税收扶持力度,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加大金融支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文化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积极倡导鼓励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大力开发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企业“走出去”的贷款担保业务品种。支持有条件的文化企业进入主板、创业板上市融资,鼓励文化企业通过公开增发、定向增发等再融资方式进行并购和重组,迅速做大做强。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发行企业债券。

(四)构筑支撑体系,保证科学发展

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把文化产业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相关的考核、评价和责任制度,作为评价地区发展水平、衡量发展质量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

加强立法工作。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依法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规范管理。完善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严厉打击各类盗版侵权行为,促进文化创新能力建设。

深入文化体制改革。通过深入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紧紧抓住转企改制、重塑市场主体这个中心环节,加快推进出版发行单位转企改制和兼并重组,加快电影制片、发行、放映单位和文艺院团转企改制,抓好党报党刊发行体制和广播电视节目制播分离改革。大力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建立统一高效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

培养文化专业人才。着力加强领军人物和各类专门人才的培养,培养一批熟悉市场经济规律,懂经营、善管理的人才,吸引财经、金融、科技等领域的优秀人才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注重国内外文化创意、研发、管理等高端人才的引进,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

12.关于陇南发展旅游产业的一些思考 篇十二

有句名言是这样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类对周围事物产生好奇心、继而发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这可能是其终生成就的源泉。如何恰当地传递科学基础知识, 培养人们对科学的爱好, 引发其对科学的思考, 从而将科学从枯燥无味的数学公式和逻辑中解放出来, 成为“有趣”的科学?钱学森先生曾经提出一个著名的问题, 即“钱学森之问”——中国为什么没有科学?良好的科普土壤能否提升大众的科学素养, 从而间接推动科学发展?

纵观整个人类传播史和媒介发展史, 几乎每一次科学技术的革命都促成了整个人类传播方式的巨大改变。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使得人类能够以低成本、便捷地运输、保存和传播信息。大大提升了传播的信息量。而电报、广播的发明则实现了信息的长距离即时传输, 到了今天, 网络、电视、广播、报纸、手机等新旧媒体互为补充, 为人们编织了一个巨大的信息网, 人们的生活进入了全新的信息化时代。

而反过来说, 每一次传播的革命也带来了科学技术的繁荣, 例如, 造纸术和印刷术的普及就为文艺复兴时期文化和科学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那么, 我们如何利用新媒体来普及和发展科学呢?利用新媒体来发展科学普及有什么作用和意义呢?本文将从新媒体的发展对于科学普及的作用、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 希望从该方向得出一些答案。

二、现状分析

据中国互联网中心2011年8月发布的《中国科普市场现状及网民科普使用行为研究报告》称:30.9%的网民会访问科普网站、科技博客以及科技类报刊杂志网站, 数量约为1.4亿人。[1]

据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 2010年我国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 由高到低依次为:电视 (87.5%) 、报纸 (59.1%) 、与人交谈 (43.0%) 、互联网 (29.9%) 、广播 (24.6%) 、一般杂志 (12.2%) 、图书 (11.9%) 和科学期刊 (10.5%) 。

从现有的科普方式来看, 科普类杂志、报纸、书籍电视等媒体仍然是大众进行科普教育的主要方式, 新媒体在其中运用范围十分有限。报告也指出:考察网民不使用网络科普的原因, 其中65.6%表示网上科普知识内容太少、找不到, 有44.0%的人不信任网上的科普知识的来源正文。在不使用网络科普服务的网民中, 有48.1%会通过线下方式获取科普知识。其中, 电视是这些用户重要的科普知识获取渠道, 38.8%的非网络科普用户会收看科教类电视节目。[1]而现有的网络科普方式主要集中在科普网站、科技类报刊杂志网站和科技博客三种网络科普形式。一些门户网站也基本开通了自己的科普专栏, 但影响力十分有限。一些新兴的科普网站发展良好, 但影响局限于科普爱好者人群, 其作用和影响力离实现普及效应, 还有很长距离。

微博成了科普可以运用的新阵地, 但由于其自身特性的限制, 并不十分利于科普的传播, 本文将在以下部分对该问题进行详细论述。

三、新媒体作为科普传播土壤的优势和局限

网络作为新媒体中科普的第一阵地, 有着其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

首先, 网络具备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多种信息传达方式, 这种综合立体的表达方式有利于将复杂抽象的科学原理用图文声光组合的方式讲得简单易懂, 一目了然。例如, 统计图表有利于人们直观了解数字内在的逻辑关系, 3D模拟视图有利于还原场景和物体运动轨迹等。

其次, 网络获取科普知识的途径多样, 方式多种, 成本低廉。人们可以登录科普网站阅读科普文章, 点击科普视频, 甚至通过网络连线著名大学的公开课课堂以获取系统的科学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 人们不需要出门, 不需要选择时间, 哪怕是闲暇的空档, 也可以进行一次科普。

再次, 网络良好的互动性可以充分调动人们在获得科普知识之后的积极性, 无论是发出疑问, 还是解答他人的问题, 或者仅仅是陈述自己观点也好, 受众从单一接受变为吸收——思考——反馈机制。这一机制本身就充满了科学思辨精神的意味。正因为网络有这样一些显著的优点, 网络科普才发展得如此迅猛。互联网上涌现了一批优秀的科普网站, 如果壳网, 中国科普网、中国科普博览等网站。

但现有的网络科普仍然有相当多的不足, 科普内容的缺乏, 内容的真伪难辨, 网络信息碎片化不利于传播需要严密逻辑推理的科学知识的特性都成为网络科普的重要阻力。网络科普信息虽然丰富, 但缺乏书籍带来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缺乏科学基础的受众对于一些专用名词, 学术词语有着相当大的阅读障碍。而网站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信息集成有效性不足。网络原创内容少, 更新缓慢, 知名度低一些网站的浏览量极低, 生存举步维艰。另一方面, 网络内容的发布一般不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核, 特别是个人专栏, 博客以及论坛发帖等形式, 几乎是不会经过第三方审核, 在这种情况之下, 每个人都成了一个小媒体, 能向外推送科普信息。普通读者对于网络上的科普信息几乎是难辨真假的, 曾经就在网络上出现过多次陨石撞击地球、外星人等谣言。

而微博作为新媒体的重要形式, 被提升到了相当重要的位置。几乎各个行业, 领域都加入了微博大军。科普自然也不例外, 但由于微博140字的编辑限制, 使得需要大篇幅来解释和描述的科普内容难以获得有效表达。由于微博发布和转发的随意性, 导致许多虚假错的科普信息进入大众视野,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正确信息的传播, 也可能造成一些未可知的负面影响。微博上的科普信息局限在了以图配文的形式描述一些科学现象, 大多信息有趣, 爆炸, 撤人眼球。这在一定意义上有利于引起人们对于科学的兴趣爱好, 但缺乏深入的特性有可能使得科学普及教育流于娱乐化以适应大众的猎奇心理。

四、应对措施

新媒体虽然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但它在传播科学知识上却有着其他媒体无可比拟的优势和效用。从传播学的角度上来说, 它一定是未来科学普及的新方向, 并且将带动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因此, 对于生存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人们, 更重要的应该是思考如何利用新媒体的特性, 将科学普及这一命题做出更好的解答。

为了使传播有效, 科普信息里至少要包含这么几个元素: (1) 传播的科普信息要有用, 要实用。 (2) 传播的科普信息要好玩, 能够满足人们的好奇心。 (3) 传播的科普信息里要鼓励追求的理念, 这种追求的目标不仅仅是理想, 还要包容梦想和幻想。 (4) 传播的科普信息应该说明科学是个不断学习的过程。[2]

新媒体作为一种传播手段和传播工具,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 它能够满足上述的条件。如果能够将新媒体的特性加以发挥和利用, 科普传播也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 要利用新媒体的多感传播模式, 除了传统的文字和图片, 在演示科学原理或者科学现象的时候, 应该充分利用3D, 视频等表现方式, 使得抽象化的概念描述变得具体, 便于为受众所接收。

其次, 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互动优势, 使得受众参与到发现科学, 传播科学这一完整的过程当中来, 这就比单纯地进行“传——受”行为更加有效, 并且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充分激发参与者的思考过程和思维活跃度, 强烈的参与感也使得原本高度抽象的理论更加贴合实际行动, 降低接收难度。

再次, 严格保证内容的科学权威性。科学毕竟不是娱乐, 不能单纯只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 这样并不利于科学的发展。对网络上信息的来源应该严格筛选, 确定无误之后再行发布, 加强受众的信任度, 打消其顾虑。

微博和手机等媒体虽然受其篇幅限制, 难以刊登大篇幅的文章, 但可以作为一个引子或者辅助, 给出互联网链接地址, 在充分调动起受众的兴趣之后, 将受众引入到更深入更宽广的互联网进行搜索和解答。

摘要:本文从传播学角度, 提出科学发展离不开科技知识的普及教育, 并就如何利用新媒体来传播和发展科普知识做了较为详细的解释和研究。

关键词:传播,新媒体,科普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中心.中国科普市场现状及网民科普使用行为研究报告[R].2011:6-7.

[2]赵宏洲.从大众传播看科普[Z].

13.关于我国海岛旅游业发展的思考 篇十三

发布时间:2011-10-13信息来源:《华东旅游报》 作者:伍鹏

我国海岛数量众多。据统计,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岛屿有6,961个(海南岛、港澳台除外),433个岛屿有常住人口,人口452万,大部分海岛居民以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为业。近年来,随着海洋渔业资源的急剧衰退以及中日、中韩、中越双边渔业协定的签署和生效,我国海洋渔业捕捞空间大幅缩减,大量渔民面临转产转业,渔民增收出现困难,海洋渔业和渔村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尤其是处于交通不便的海岛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渔民转产转业的压力更大,社会矛盾更加突出。

旅游业在发展地方经济、改善经济结构、促进就业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海洋旅游已经成为海洋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旅游发展的重点。我国不少岛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地理位置优越,海岛旅游开发潜力巨大。目前,一些海岛先后开发了休闲渔业、海洋文化和海洋休闲度假等为主题的旅游产品,部分海岛(如浙江的嵊泗列岛、桃花岛,广东的伶仃岛以及山东的长岛等)成了著名的海岛旅游胜地。

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海岛地区渔农民思想观念的提升,促进了渔农民的增收,改变了渔农村的村容村貌。但从我国海岛旅游开发的现状来看,一些海岛的旅游开发效果并不理想。相反,部分海岛地区的无序开发对海岛和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给海岛地区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如何探讨科学、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海岛旅游开发模式,完善和提高海岛旅游的档次,使海岛旅游发展真正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与社会主义新型渔农村建设相结合,已成为海岛旅游开发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海岛旅游开发应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旅游业所涉及行业的广泛性、海洋与海岛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以及当前旅游业膨胀所造成的环境危机等,都要求海岛旅游开发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时,国内外海岛旅游开发的成功经验也表明,海岛地区环境优美、生态保护良好是吸引旅游者的一个重要因素。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关键是必须严格坚持开发和保护相结合的方针,认真处理好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强调景区与海岛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海岛旅游开发要坚持应先易后难,先近后远的方针,条件较好的岛屿先开发,条件不成熟的岛屿要采取切实措施保护好,处理好当前开发与子孙后代永续利用的问题。其次是必须严格依照《海洋环境保护法》、《海域使用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加强对海洋和海岛的综合管理,采取严厉的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来规范各种危及海洋生态环境的行为。另外,要通过优化生产结构、选择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相适应的旅游活动来强化海岛的生态环境保护。

二、海岛旅游开发应与和谐海岛社区建设相结合。海岛渔农村社区是开展海岛旅游的细胞,是海岛旅游业发展的有效载体。

一个和谐海岛旅游社区应包括社区居民全面参与、旅游管理规范、各主体之间利益分配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居民与游客关系和谐等方面。要促使旅游业的发展与和谐海岛社区建设相结合,首先,要拉长和延伸旅游产业链,将旅游业发展与海岛基础设施建设、水产养殖加工、休闲娱乐、餐饮以及渔民转产转业、医疗、托老保险等结合起来,使旅游业向规模化、效益化发展。其次,要创新经营机制,在旅游经营上打破单一生产的模式,采用渔村经济聚合型、企业拉动型(如公司+渔农户、企业+社区+渔农户等形式)、海洋生态经济型、股份合作制等结构形式来发展旅游业。另外,当地政府要通过税收、贷款等方面的政策优惠和扶持,重点培养一批龙头企业,发展一批上规模、上档次、效益好的海岛旅游项目,以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以实现海岛旅游产业化、集约化和效益化的目标。我国第一大群岛―――舟山群岛共有大小岛屿1,390个,人口近100万。浙江省舟山市作为全国唯一以群岛组建的地级市,为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决策,近年来依托境内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普陀山的佛教文化的品牌效应,陆续开发了朱家尖岛、桃花岛、嵊泗列岛等海岛旅游景区,推出了一批旅游项目,并结合旅游业的发展,正在致力于全国首创的渔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已初步建立海岛渔农村新型社区182个,在旅游发展与和谐海岛社区建设方面,探索出了一条成功的路子。

三、海岛旅游开发应坚持“一岛一特色”模式,旅游景区富有个性和地方特色才能够有长久的生命力。

我国目前的许多海岛旅游开发产品定位单一雷同,景区近距离重复建设严重,大多数海岛旅游缺乏有个性的包装和品牌策划。印度洋上的群岛国家马尔代夫的海岛旅游开发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主要原因是该国探索出了一个既符合该国特点的海岛旅游开发模式,被称为“马尔代夫模式”。该模式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座海岛及周边海域只允许一个投资开发公司租赁使用,一座海岛只建设一个酒店(或度假村),一座海岛突出一种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一座海岛配套一系列功能齐备的休闲娱乐及后勤服务等设施,致力于营造悠闲的度假胜地来吸引海外游客。借鉴马尔代夫等国家和地区海岛旅游开发的成功经验,我国海岛旅游开发可以按照“一岛一特色”的模式,充分发挥海岛地区的特色旅游资源优势,深挖海洋文化内涵和海岛地方特色,逐步推出一批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海洋休闲度假旅游精品,才能够提高旅游产品的档次和品位,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游客。

四、海岛旅游开发应以海洋文化为灵魂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旅游业发展的依托。

海洋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文化的起源和发展离不开海洋。随着国际社会对海洋开发利用的越来越重视,传统的海洋文化和新生发展的海洋文化正在越来越发挥重要的作用。海岛地区旅游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紧紧围绕海洋文化这条主线,用海洋文化来塑造旅游的灵魂。要对海洋文化和海岛民间文化内涵做深层次挖掘,大力营造海洋文化氛围,开发具有海洋文化和海岛地方特色的海洋旅游产品(如休闲渔业、海洋宗教文化游、海鲜美食游、海洋旅游节庆、海岛地方特色旅游商品等),才能够使旅游产品富有吸引力和生命力。

五、海岛旅游开发应大力打造海洋休闲旅游精品休闲度假旅游是新兴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旅游产品,大力开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有利于改变传统单一观光旅游产品的缺陷,满足人们旅游多样性的需求。

我国目前的许多海岛旅游开发大都停留在观光的层次,富有挑战性、刺激性、参与性强和最具海岛特色的旅游项目较少,海洋休闲度假产品的开发还处在起步阶段。只有顺应旅游市场发展趋势,大力发展海洋休闲渔业,审时度视发展高端海洋旅游产品(如海钓业、游艇业、邮轮经济等),才能逐步改变以观光为主的旅游产品结构,提高旅游产品的吸引力。

休闲渔业将渔业资源、旅游资源和环境资源等进行优化配置,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餐饮、健身、科普等与渔业有机结合,是观光型旅游向体验型、竞技型、休闲型旅游转变的有效形式,也是促进渔民转产转业的一个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海洋休闲渔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海岛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但大部分地区的休闲渔业存在规模小、品种单调、项目雷同、无序建设及管理失位等问题,还需要在以后的发展中立足长远,搞好总体布局,因地制宜地制定适合本地的发展规划,规划应与海岛地区的旅游规划和城乡规划相协调,使休闲渔业既成为当地的特色旅游精品,又成为解决三农(渔)问题的途径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型渔农村建设新的经济增长点。

近年来,海钓业在我国沿海和海岛地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一些沿海地区建设了一些垂钓设施和钓基地,建造了适合鱼类等海洋生物栖居的海底人工鱼礁和海上浮式游钓休闲平台。青岛、舟山等地还组织开展了一些海洋垂钓节庆活动,举办了一些国际国内海钓比赛。但海钓作为一个产业,在我国还远不成熟。主要表现在缺乏与国际水平接轨的海钓基地和海钓场所,缺乏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专业人才,钓鱼方式传统等。要促使我国海钓业与国际接轨,还必须在加强规划,完善法规,建立健全海钓管理制度,健全海钓配套设施建设,保护好重要休闲鱼种资源量及其栖息地以及加大海钓的宣传力度等方面努力。

六、海岛旅游开发应该切实开发和保护好特色。

无居民海岛随着2003年7月我国第一部关于无居民海岛管理的国家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管理规定》的出台(该法规在明确无居民海岛属于国家所有的前提下,允许个人或机构经过向有关部门申请,可以租用和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一股无居民海岛开发热已经在我国一些沿海地区悄然兴起。

我国许多无居民海岛具有礁美、石奇、洞幽、岸险、滩美等特点,自然风光独特,生态环境较好,旅游开发潜力巨大。如何使数量众多的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各具特色,与当地旅游业发展相协调,与旅游产业发展的整体功能布局相一致,以减少开发中的盲目性、随意性,避免重复建设,是当前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首先,应该组织专家对适合旅游开发的无居民海岛进行深入调查、充分论证,制定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专项规划。对于面积较小的无居民海岛的旅游开发可以参考马尔代夫的“四个一”模式,每一座海岛只让一个投资公司开发,只建设一个旅游景区,特别是每个海岛都要突出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特有的功能定位。

其次,由于无居民海岛基础设施条件差,资金需求量大,旅游开发难度大。为促进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政府相关部门尽快出台有关无居民海岛开发土地、税收、贴息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吸引投资商以不同形式投资开发无居民海岛。

上一篇:民营企业家党员下一篇:消防培训通知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