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的卡夫卡的语录

2024-12-01

海边的卡夫卡的语录(精选12篇)

1.海边的卡夫卡的语录 篇一

1、待在原地不要动,大千世界会主动向你走来(卡夫卡最著名的谚语)

2、如果没有这些可怕的不眠之夜,我根本不会写作。而在夜里,我总是清楚地意识到我单独监禁的处境。

3、表面看来,办公室里的人要高贵一些,幸运一些,但这只是假象。实际上,他们更孤独,更不幸。相反,手工艺把人引向人群。可惜我不能到木匠铺或花圃里干活了。

4、您把作家写成一个脚踏大地、头顶青天的伟人……事实上,作家总要比社会上的普通人小得多,弱得多。因此,他对人世间生活的艰辛比其他人感受得更深切、更强烈。对他本人来说,他的歌唱只是一种呼喊。艺术对于艺术家来说是一种痛苦,通过这个痛苦,他使自己得到解放,去忍受新的痛苦。他不是巨人,而只是生活这个牢笼里一只或多或少色彩斑斓的鸟。

5、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背负的铁栅栏后面,所以现在写动物的书这么多。这表达了对自己的、自然的生活的渴望,而人的自然生活才是人生,可是这一点人们看不见。人们不愿看见这一点。人的生存太艰辛了,所以人们至少想在想象中把它抛却。

6、什么是财富?对于甲,一件旧衬衫就是一笔财富,而乙有一千万元还是贫穷的。财富是完全相对的东西,不能使人满足的东西。……财富意味着对占有物的依附,人们不得不通过新的占有物、新的依附关系保护他的占有物不致丧失。这只是一种物化的不安全感。

7、我永远得不到足够的热量,所以我燃烧——因冷而烧成灰烬。

8、在生活中,一切都有它存在的意义,都有它的任务,这任务不可能完全由别的东西来完成。比如说,一个人不可能由别的替补人代他体验生活。认识世界也好,读书也好,都同于此理。人们企图把生活关到书里,就像把把鸣禽关进鸟笼一样,但这是做不到的。事情正好相反,人用书籍的抽象概念只不过为自己建造了一个牢笼。哲学家只是带着各种不同鸟笼的、穿得光怪陆离的鹦鹉学舌者。

9、人们为了获得生活,就得抛弃生活。

10、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其实也是一部侦探小说。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呢?那也是一部侦探戏。中心情节是:一个秘密逐渐被揭开。但是,还有比真理更大的秘密吗?文学创作向来都只是对真理的一次探索

11.除非逃到这个世界当中,否则怎么会对这个世界感到高兴呢?

12.在巴尔扎克的手杖柄上写着:我在粉碎一切障碍。在我的手杖柄上写着:一切障碍都在粉碎我。共同的是:一切。

13.我们为什么要为原罪而抱怨?不是由于它的缘故我们被逐出了天堂,而是由于我们没有吃到生命之树的果子所致。

14.此生的快乐不是生命本身的,而是我们向更高生活境界上升前的恐惧:此生的痛苦不是生命本身的,而是那种恐惧引起我们的自我折磨。

15.让我们站定,用双脚插入意见,偏见,流言,欺骗和幻想的淤泥烂浆,插入覆盖地表的这些冲击物,直到触及坚硬的石块底层。对此,我们称之为现实。

16.你可以逃避这世上的痛苦,这是你的自由,也与你的天性相符。但或许,准确地说,你唯一能逃避的,只是这逃避本身。

17.真正的道路在一根绳索上,它不是绷紧在高处,而是贴近地面的。它与其说是供人行走毋宁说是用来绊人的。

18.所有人类的错误无非是无耐心,是过于匆忙地将按部就班的程序打乱,是用似是而非的桩子把似是而非的事物圈起来。

19.从某一点开始便不复存在退路。这一点是能够达到的。

20.你没有走出屋子的必要。你就坐在你的桌旁倾听吧。甚至倾听也不必,仅仅等待着就行。甚至等待也不必,保持完全的安静和孤独好了,这世界将会在你面前蜕去外壳,它不会别的,它将飘飘然地在你面前扭动。

2.海边的卡夫卡的语录 篇二

一.《海边的卡夫卡》

《海边的卡夫卡》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2002年出版的一部长篇小说, 一出版就备受瞩目, 让读者爆发出“饥渴阅读”的热烈回响。作者在中文序言中这样阐释了这部小说的创作意图:“田村卡夫卡君以孤立无援的状态离开家门, 投入到波涛汹涌的成人世界之中, 那里有企图伤害他的力量。那种力量有的时候就在现实之中, 有的时候则来自现实之外。而与此同时, 又有许多人愿意拯救或结果拯救了他的灵魂。他被冲往世界的尽头, 又以自身的力量返回, 返回之际他已不再是他, 他已进入下一个阶段。于是我们领教了世界是何等凶顽, 同时又得知世界也可以变的温存和美好。《海边的卡夫卡》力图通过15岁少年的眼睛来描绘这样的世界。”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笔者想从互文角度来加以探求。

该作品以两条交叉线索来组织故事情节。单数章节是主要讲述了主人公15岁少年田村卡夫卡离家出走的经历。卡夫卡幼时被母亲抛弃、遭父亲诅咒, 从小就生活在寂寞之中。终于, 在生日那天, 他选择离家出走, 准备逃离父亲的诅咒, 决定做个“世界上最顽强的15岁少年”。这个诅咒是关于少年杀父并且与母亲和姐姐交合的预言。与此同时, 小说的偶数章节讲述了一位名叫中田的老人因为误杀卡夫卡的父亲而逃亡的经历。这位叫中田的老人, 在孩童时期, 经历了一场树林集体昏迷事件。事后他成为其中唯一失忆并且导致语言交流障碍的人, 但是他因此获得与猫交流的能力。中田和卡夫卡都在无形力的驱使下, 走到了四国地区。在这里, 故事、预言开始产生交集。少年所背负的预言也在许多荒诞过后逐个应验了。最后以少年回归现实社会为终。

二.肯定的互文关系:类似的情节铺设

从上述的情节概述中, 我们可以发现《海边的卡夫卡》与俄狄浦斯神话存在一些相似之处, 不难发现小说是以俄狄浦斯神话情节为基础铺设篇章的, 可以说俄狄浦斯神话对小说有直接影响。

这种类似的情节铺设可以从两个层面体现出来。一是语言内层面, 二是文本生产层面。后者要求读者对于特定文化及其文本描写系统的相应了解, 譬如引语和典故。

第一, 语言内层面, 要求读者必须熟悉文本语言所指涉的意义。卡勒提议使用语言学研究中的预设方法来进行互文运作, 包括逻辑预设、修辞预设、语用预设。《海边的卡夫卡》正是利用这一方法来表现与俄狄浦斯神话的互文性的。

逻辑预设 (logical presupposition) 是对一个句子的预设, 暗示着某一话语环境的存在, 从而促进互文运作。作者在第一章向读者描述了一个寂寞少言的初中生卡夫卡, 少年将自己与世界孤立开来, 但是围墙也有崩溃的时候, 每这个时候“脑袋便一片混乱, 极度混乱。况且那里还有预言。预言总是如黑糊糊的水潭出现在那里”, 这是小说中第一次出现“预言”二字, 我们会疑问“预言是什么?”, 随着阅读的深入, 我们会渐渐解开答案, 可见这一句话便是用逻辑预设暗示了某一话语环境的存在, 形成了互文运作。

修辞预设是阅读的关键, 它从语用角度把要讲的故事与一系列其它故事联系起来, 与一种文类的写作手法联系起来, 需要读者对它采取某种态度, 多为期待或理解。“海边的卡夫卡”在作品中可以理解为一个人、一幅画或是一段音乐, 在小说的第23章给出了海边卡夫卡这段乐曲的歌词, 歌词这样写道:

海边椅子上坐着卡夫卡

想着驱动世界的钟摆

当心扉关闭的时候

无处可去的斯芬克斯

把身影化为利剑

刺穿你的梦

溺水少女的手指

深摸入口的石头

张开蓝色的裙裾

注视海边的卡夫卡

这是一段充满隐喻色彩的歌词, 结合上述逻辑预设给出的话语环境, 读者便不难发现, 其实歌词暗示了书中故事的发展, 即母亲交合的情节。将隐喻放置歌词中, 随着音乐的播放, 用这种形式含蓄的联结故事, 由此推动文本间的互文运行。

第二, 文本生产层面, 要求读者对于特定文化及其文本描写系统的相应了解。譬如引语和典故。引语, 即明显或有清楚标记的互文性;典故, 即隐蔽或无清楚标记的互文性。在杀父并与母亲交合的这一情节的发展下, 文中多次出现“预言”、“斯芬克斯”、与母亲交合的引语, 由此得出, 小说运用了引语的手法来推进互文的运作。

综上所述, 这两个层面所指向的都是俄狄浦斯神话情节, 于是, 我们可以得出两个文本确立了一种肯定的互文关系。

三.否定的互文关系:异质特色的构建

我们不难看到, 在《海边的卡夫卡》中, 村上春树对人物的塑造上, 并不是完全采用俄狄浦斯神话中的人物形象, 而是有所改造, 这样就确定了一种否定的互文关系。

从《海边的卡夫卡》的情节、人物、结构的设置上, 我们都能发现改造的地方, 而且带有很浓的后现代的特征, 行文间充满异质特色和不确定性。在笔者看来, 这些异质特色无疑是构建否定的互文关系的主要方面。

第一、交叉线索组织叙事。上面我们已经说明了这种否定的关系是取决于作者对前文本的改造的, 所以在这里我们要谈谈两个文本在叙事结构上的不同。《海边的卡夫卡》采用两条交叉线索铺设情节, 这端的情节各自分开但却也在时空上存在着某种异质的关联, 这种联系主要体现在中田老人和少年的关系。他们俩原本毫无交集, 但是中田杀了少年的父亲, 又和佐伯有了交集, 这样的经历使得中田和少年有种莫名的关系。我们再来看看俄狄浦斯神话, 俄狄浦斯王是最典型的锁闭式结构, 由原因不明的瘟疫讲起, 在对往事的回顾与不断追查中逐步推进情节, 最终使男女主人公先后明白真相情节发展到最高潮即结尾。

第二、双重人物形象和荒诞的情节内容。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动力学主要包含创造性主体的分解和新的多元主体的产生, 这体现互文性是一个复杂的否定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创造性主体将会接受对峙、分层、被简化的挑战, 然后被赋予新的多元身份, 他在现代文本中往往是人物的碎片。该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大都表现出碎片的色彩:少年卡夫卡的内心有个叫乌鸦的少年;少年父亲诡异收集猫灵魂的目标;中田老人灵异的失忆和与猫交流的特异功能;中年佐伯与少女佐伯灵魂的游离等等, 这样的人物形象设置在俄狄浦斯王中是没有的, 同样, 这也是作者改造的结果。作者通过这样的改造, 使得文本表现出现实和非现实两个层面, 充满异质与不确定的特点。除此之外, 在情节内容上我们也可以看到作者的改造。在小说的内容上, 我们可以感觉到强烈的超现实的描写。比如少年人在外地身上却粘着血迹、天空下了大片的蚂蟥、佐伯的少女灵魂、入口石中的白色怪物等等, 这些超现实的对象在文本中给读者一种异质感受。

综上所述, 作者在上述的一些角度极力在改造前文本, 读者也正是在作者改造的过程中发现了互文关系。在这样的互文关系中, 我们没有看到俄狄浦斯神话中的激烈冲突, 虽然有凶蛮的情节, 但是小说的结尾还是让读者体会到人世界的温存, 这也许就是作者在序言中所描述的意图吧。

参考文献

[1]村上春树著, 林少华译, 《海边的卡夫卡》,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魏大海, 《村上春树小说的异质特色——解读<海边的卡夫卡>》, 外国文学评论, 2005/03.

[3]妥佳宁, 《锁闭式.网状结构——最具叙事张力的双重戏剧结构》, 戏剧文学, 2007/09.

[4]曹琳, 在现实与梦幻之间穿梭——从《海边的卡夫卡》看村上春树作品的创作特色, 学理论, 2010/14.

[5]陈永国, 互文性, 外国文学, 2003/01.

[6]任动, 《上海屋檐下》的互文性解读, 戏剧文学, 2007/07.

3.《海边的卡夫卡》现象及其背后 篇三

日本社会曾如此强烈的“疗愈”渴求,似可从多种角度做出解释。其中,泡沫经济崩溃后十年之久的经济停滞所带来的焦虑与疲惫,阪神大地震及奥姆真理教主导的“地铁沙林事件”在普通人心中刻印下的恐惧与不安等,在“疗愈”现象中都有着清晰的反映和折射。然而,除此之外有足够依据可以证明,催发这种诉求的一个根本原因,更源于当代日本人心理深层中对于自身国家历史在身份认同上的巨大裂隙。作为外交与内政的重要议题,自九十年代起,“历史问题”以高度政治化的姿态重新浮出水面,并不断拷问着战后废墟中站立起来的现代日本在“起源”上的“原罪”。所以,在即将跨入一个全球化新世纪之际,摆脱和抹平被上世纪国家历史所笼罩的心理阴影和精神重负,自然而然地成为整个社会的一种集体性无意识。而二○○二年九月十日发行出版的村上春树的长篇小说《海边的卡夫卡》,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被营造为提供心理“疗愈”的品牌性商品,受到了部分读者层的热衷和文艺界的追捧。

套用俄狄浦斯神话故事设定创作出来的小说《海边的卡夫卡》,为何具有提供如此“疗愈”的功效呢?在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以及希腊神话中,俄狄浦斯得知自己“弑父娶母”命运后种种试图从中挣脱的努力,反而使他最终兑现了这个宿命。自以为用自身力量摆脱了命运桎梏的俄狄浦斯,在浑然不觉之中,从一个征服世界的王者悲剧性地沦为一个人伦触犯者,受到了命运惩训和嘲弄。可是,《海边的卡夫卡》中“弑父娶母”行为的处理和定位却完全不同,十五岁的卡夫卡少年没有对来自父亲的这个诅咒做出任何挣扎和反抗,反而去刻意践行了这个诅咒。而且对于人伦禁忌的拟似性触犯,不仅没有为他带来任何道义上的罪恶感,反而成为他在命运中自我拯救,成长为“世界上最顽强的十五岁少年”的决定性经历。

弗洛伊德用以阐释人类无意识欲望结构的俄狄浦斯情结,在《海边的卡夫卡》中竟然发生了性质上一个颠倒。那么,有意识的“弑父娶母”行为或想象,究竟反映出一种怎样的欲望主题呢?至少,从文本角度做出一个精神分析式的解释并不困难。一言以蔽之,这种有意识的禁忌触犯,无外乎体现了这样一种欲望:以暴力与乱伦的方式去彻底抹煞自我的起源与血统,清洗掉自我最根源的历史性,以完成自我的更生。《海边的卡夫卡》令出场人物以无需承担任何责任的无罪方式完成了这个过程,因此,这部小说才有可能提供一个虚拟性空间,令读者在同化式阅读的过程中,“疗愈”自己因“历史问题”而造成的心理内伤。

同时,《海边的卡夫卡》中还设定了一个俄狄浦斯神话中所未见的禁忌触犯,那便是在“弑父娶母”之外,主人公还背负了与没有血缘关系的姐姐“交合”的诅咒。而且,这个诅咒在小说中是主人公通过“强奸”的方式达成的。这也就意味着,《海边的卡夫卡》不仅毫无批判性地提示出了一个以性暴力的方式建构他者关系的行为范式,而且以必然履行的“命运”或“诅咒”的设定为前提,将这一行为范式框定在一个不容置疑和颠覆的话语框架中。

村上春树的小说在世界范围畅销之后,在很多情况下,读者对于其作品都是有意或无意地按照无国籍性或者脱日本化的方向去阅读的。然而,《海边的卡夫卡》的故事结构中明显贯穿了与战后日本特殊的历史性相关的种种隐喻和指涉。这部小说并非一部单纯描写了一个十五岁少年成长经历的作品,在某种含义上,它已经构成了一个关于战后日本国家历史的影射和寓言。如果割裂了文本与现实之间的互喻关系去理解作品的所谓“普遍性”,必将遮蔽这部作品所引发的阅读现象背后深层的历史文脉。

其实“疗愈”一词,原本是一个心理学用语。日本心理学界重镇人物、著名荣格派心理学家河合隼雄,很早就开始使用并对此课题专门展开研究。始终关注“物语”(故事)对心理创伤的“疗愈”功效的河合隼雄,对村上春树的小说发生了共鸣。一九九五年十一月,两人针对“物语对于人的疗愈”等议题进行了两晚的对谈,全部内容收录于《村上春树去见河合隼雄》(岩波书店一九九六年十二月版)。这次对谈,成为村上春树创作的一次转机,此后他更加有意识地将小说写作沿着深层介入读者心理的方向做出了调整。可以说,《海边的卡夫卡》与“疗愈”发生关联决非偶然。

河合隼雄于二○○二年一月出任日本文化厅长官,当年便由文部科学省向全国中小学颁发了由他监修的道德教材《心灵笔记》,这套尚无先例的国定教科书充分应用心理学的疏导方法,使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向中小学生灌输乡土意识和爱国观念。在义务教育中强化性引导个人与国家的一体关系,意味着国家意识形态在日本教育领域的重新复归。对于曾因灌输国家主义而走向侵略战争的日本来说,这在战后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举动,因而立即引起有识之士的警觉和批判。作为在教育领域树立“国家”观念的实际举措,《心灵笔记》的颁布是与一九九九年《国旗国歌法》的通过以及近年来安倍晋三内阁《教育基本法》的修订密切配合的一个重要步骤。《海边的卡夫卡》发表后,河合隼雄从中看到了与他倡导的心理学方法的契合之处,立即发表了夸赞这部作品为“伟大的物语小说”的讲演(二○○二年十二月《新潮》)。而这篇演讲,是这位当时行政职位最高的文化界人士在他所创设的日本箱庭疗法学会上发表的。正因为如此,这篇演讲象征性昭示出了一部小说的流通现象之中,文学、政治、医学诸领域的交汇与共谋。

同样耐人寻味的,另一位文艺评论家加藤典洋也高度评价了《海边的卡夫卡》。一九九五年时值战后五十年之际,加藤典洋在《群像》上连载了论述日本战后问题的《败战后论》,认为战败后日本陷入了“内向型自我”(保守派)与“外向型自我”(革新派)的“人格分裂”,为了向整个亚洲的战争被害者表示哀悼和谢罪,日本人需要先哀悼日本自己的战死者,通过纠正“人格分裂”将自我统合为一个完整的“国民主体”。这一论调立即遭到了左翼知识分子的批判,东京大学教授高桥哲哉针对战后责任与“国民主体”问题,同加藤典洋展开了著名的“历史主体论争”,对加藤典洋先“内”后“外”、先“自己”后“他人”的自我中心主义思维方式进行了批判,并指出旨在消除耻辱记忆、确立对日本战死者进行哀悼的自闭式“国民主体”的诉求,必将导致战争责任的进一步暧昧化。高桥哲哉一针见血地指出,加藤典洋看似折中式的历史认识,在本质上与排外式国家主义的自由主义史观一脉相通。说明问题的是,《海边的卡夫卡》出版之后,加藤典洋认为这部小说的主题便是关于一个损毁人格的自我治愈问题,而这个故事恰好印证了他的主张,即一个“自闭”的人只能从自己“内侧”找到恢复自我的方法,小说的主人公正是通过沉潜“自我的世界”,才最终找到了“世界中的自我”(《〈海边的卡夫卡〉与“换喻的世界”》,《群像》二○○三年二月)。

然而,在大众化商品社会中,市场的取胜往往决定一切。《海边的卡夫卡》自问世之后,不仅在日本一直高居畅销小说之列,甚至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新一轮的村上热潮。其英译本乍一推出,便进入《纽约时报》评选的二○○五年十佳图书行列。二○○六年三月,捷克弗兰兹·卡夫卡奖协会决定将该奖授予村上春树。由于该奖项连续两年的获奖者都成为当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所以,期待村上春树摘取诺贝尔文学奖的呼声甚高。

在日本上下为村上春树的文学得到世界的认可而鼓噪的风潮中,文学评论家小森阳一承担起了批判的责任,二○○六年五月,他推出了新著《村上春树论——精读〈海边的卡夫卡〉》,犀利地将《海边的卡夫卡》指认为一部隐含了抹煞历史的内在结构的“处刑小说”,并认为它在世界各个地域的流行,恰恰验证了“九一一”事件之后许多国家相共通的精神病理。

《村上春树论》前后历时两年写作而成,集约了近一段时期作者主要的问题意识和理论方法。他的批判对象由近代日语的历史形成、战后近代天皇制的免责式幸存,直至当代日本文学界最具国际品牌号召力的村上春树,从这一条清晰的轨迹可以看出,他所选择的无一不是意识形态领域内具有本质意义的关键性课题。这不仅需要足够的勇气与胆识,更需要在有效的理论方法保障之下切中要害、鞭辟入里的冲击力和精准性。在本书中,小森阳一运用精细的文本分析,揭示出内在于作品深层的抹煞历史、勾销记忆的话语结构。按照他的分析,构成了这种话语结构的,是将国家行为的战争与个体的暴力欲望相混淆的逻辑偷换,男性权力者对于女性的性别歧视与憎恶,以及对语言和记忆实施处刑的故事策略。

在论述中,作者将分析对象放置在具体而开放性的历史语境下进行审视。一方面从文学层面,详尽梳理了《海边的卡夫卡》与诸多先行文本之间的互文关系,其中包括《俄狄浦斯王》、《一千零一夜》、《源氏物语》、《在流放地》、《坑夫》、《莱特战记》等为数众多的文学作品。另一方面又从历史性的视角,以“战争”、“记忆”等关键性问题入手,对小说文本的隐含意图与国家主义史观之间的对应关系做出了有力的验证。同时通过昭和天皇的战争责任、历史教科书以及随军慰安妇等“历史问题”的阐述,简明勾画出了一幅日本社会思潮演变的历史构图。

可以说,这本著作的内涵已远远超出了一部畅销小说的评论范畴,它是作者透过文本分析去展开历史追问与现实批判,同时对于当下时代“语言”与“记忆”的价值进行重新确认的一次话语实践。

村上春树在中国受到的垂青是前所未有的。自九十年代后,出版界有步骤地引进了他的大多数主要作品,并且引发了“村上春树现象”。如果说村上春树最初受到国内读者欢迎的原因在于其异质性和新鲜感,那么这种由陌生到崇尚、内化的过渡是在极短时间内完成的。当阅读村上小说成为一个新兴阶层的标志,就已经证明对于村上春树的小说,在一个特定的读者群体之中,已经开始全面实现了的同一化方式的阅读。而文学评论界评价方式的显著变化,也完全与此相对应。初期评论中尚有对其作品表现的都市化社会中个体存在的精神危机的洞察,但后来却越来越多地对作品展现的消极的人生态度,作为守候孤独的唯一方式加以肯定和认同,甚至将其作品视为心灵的王国或潜意识的迷宫。这种由外到内的距离感消失的同化过程,绝妙地反映了九十年代后中国都市化进程下,文学观念与价值取向的巨大转变。文学的通俗化与脱意识形态化倾向,是村上春树文学在中国实现本土化不可或缺的土壤。

中国已经形成了村上小说在海外的一个最大的阅读销售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小森阳一的解读和批判,可以反衬出国内村上春树接受中的诸多的盲点和偏向。当这本批判性著述进入中国读者的视野时,也就意味着将在一个复杂的语境下接受中国读者的阅读。作者鲜明的阅读立场和富于冲击力的解读观点能否为读者共有,有待于日后的验证。但在这部著作所剖析的具有话题性的对象之外,具有启示性意义的,首先在于作者运用的严谨而又富于说服力的小说阐释方法,其次还在于本书所秉持的对于文学这一语言化艺术形式的伦理性的恪守。

诚然,对于一部小说,每一个读者都有自己理解和解释的自由。就文本阐释而言,任何一种阐释都不可能替代或割断其他方式阅读的可能性。小森阳一通过本书所要挑战的,也正是在社会心理需求与出版商业运作之下合谋出台的以“疗愈”和“救赎”为关键词的单一化阅读与接受模式。这本著作足以促使读者再读小说原作,通过自己的细读去审视和辨析。如果一部文学批评能够达到如此效果,便已经体现了文学批评的力度与价值。本书中的一个一以贯之的宗旨,便是要告诉读者,面对任何一个语言建构出的文本,读者都不能停止和放弃使用语言的思考。

当文学的大众化与流行性彻底消解了俗文学与纯文学之间的界限之后,依然不能够放弃文学话语方式自身的伦理根源。因为那意味着对于建构了文学形式的语言的亵渎,意味着使用语言的人类对于自身尊严的放弃。小森阳一基于理性与良知发出了这样的声音,对此,也同样需要阅读者基于理性与良知进行思考和回应。

4.海边的卡夫卡读书心得 篇四

卡夫卡四岁时,母亲突然失踪,带走了比卡夫卡年长四岁、其实是田村家养女的姐姐,不知何故却将亲生儿子抛弃。他从未见过母亲的照片,甚至连名字也不知道。仿佛是运命在冥冥之中引导,他偶然来到某私立图书馆,遂栖身于此。馆长佐伯女士是位四十多岁气质高雅的美妇,有着波澜曲折的神秘身世。卡夫卡疑心她是自己的生母,佐伯却对此不置可否。卡夫卡恋上了佐伯,并与之发生肉体关系。

小说还另设一条副线,副线的主角是老人中田,他在二战期间读小学时,经历过一次神秘的昏迷事件,从此丧失了记忆,将学过的知识完全忘记,甚至不会认字计数,却获得了与猫对话的神秘能力。中田在神智失控的情况下杀死了一个自称焦尼・沃卡(Johnny Walker)、打扮得酷似那著名威士忌酒商标上所画的英国绅士的狂人,一路搭车也来到此地。小说共分49章,奇数章基本上用写实手法讲述卡夫卡的故事,偶数章则用魔幻手法展现中田的奇遇。两种手法交互使用,编织出极富强烈虚构色彩的、奇幻诡诘的现代寓言。佐伯是将这两个故事联结为一体的结合点,而弑父的预言似乎最终也未能避免,因为狂人焦尼・沃卡居然是卡夫卡生父乔装改扮的,真正的凶手也并非中田……

开篇即点题。“某种情况下,命运这东西类似不断改变前进方向的局部沙尘暴。你变换脚步力图避开它,不料沙尘暴就像配合你似的同样变换脚步。你再次变换脚步,沙尘暴也变换脚步――如此无数次周而复始,恰如黎明前同死神一起跳的不吉利的舞。这是因为,沙尘暴不是来自远处什么地方的两不相关的什么。就是说,那家伙是你本身,是你本身中的什么。所以你能做的,不外乎乖乖地径直跨入那片沙尘暴之中,紧紧捂住眼睛耳朵以免沙尘进入,一步一步从中穿过。那里面大概没有太阳,没有月亮,没有方向,有时甚至没有时间,唯有碎骨一样细细白白的沙尘在高空盘旋――就想象那样的沙尘暴。

5.《海边的卡夫卡》读书笔记 篇五

书的笔调灰暗但不阴郁,却着实散髮这阴郁的气味,散尽这种空气,让人无法喘息。

小说的主角:15岁的田村卡夫卡、叫乌鸦的少年,背起行装,离家出走,爲了逃离缠绕他的近乎诅咒的预言。漫长的旅途,他时而感觉寂寞,又不时地被叫乌鸦的少年鞭策,被大岛开启,一步步成长。不费吹灰之力地,他遇见姐姐樱花、母亲佐伯。如同一种命中注定的悲剧,他越是苦心挣扎,试图逃离命运,命运就越将其操控于手掌之间,让其不得动弹。

我想起与小说同名的那幅画:海边的卡夫卡。一望无垠的大海,少年的背影。传递着静谧,或孤寂。少年面对大海,显得渺小。而他的存在却赋予了画面生气。人类与现实的抗衡,总是需要每一个人挣扎地寻求平衡点的吧。

画的主人:佐伯,曾经享有全世界幸福的女子,以为无法承受恋人的死去而跨入入口。从此不再回头,也无法回头。被显示束缚的人类又寻寻觅觅着令人嚮往的领域。苦涩的paradox。

小说给我感触最深的是人类在生存境界之间的选择。一部分选择活在残酷的现实中,任意随波逐流,无力逃脱。一部分人走进入口,在梦境办的世界中沉醉。还有一部分人,比如中田与佐伯,有意或无意的走进了那个世界,又眷恋现实。于是他们在现实中非同寻常,却在光照下投下了残缺的影子。

小说中,佐伯痛苦得存活着,在踏入入口后的不久,她就已经静静的等待死亡。又或者,在踏入入口的那一刻,便已预示了她的死亡。在阅读前半部分小说时,我觉得,卡夫卡进入森林,便博得了成功:在那个世界,看来他有能力主宰自己的命运。然后,当佐伯的生命在现实中完结,茍延残喘的在那个世界里命令卡夫卡回归现实。佐伯终究划开了自己的动脉,殷红的鲜血结束了她残余的半条生命,意味着她的终结,以及,她的痛苦的终结。

我总觉得,单纯的活在现实中,被命运操纵,抑或活在虚幻中,让自己操纵命运都是不可取的。穿梭于两者之间,人或许能够获得轻鬆潇洒些。我在思索,村上是否想要借此表达:人,必须依赖与现实。即使跨过了入口,进入那片森林,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乘入口关闭之前返回,勇敢的面对残酷,承担痛苦。人定胜天?未必,人终究是一股无形的力量操纵的,永远无法企及,不能战胜。

小说的结局,一如既往的平实。和众多小说如出一辙,主人公辛劳地经歷了风风雨雨,并从中成长。但不同于看odyssey或是dracula,没有武力的战役,自己与自己的斗争更为艰辛。我想到的是秒速的结局,淡淡的,清澈的,透明的感动,随着耳边的钢琴曲慢慢散开,弥漫。

校园、社会,混居在太多虚无缥缈的规则中,感觉枯燥,庸碌,虚无。躲进自己的角落,停泊在属于自己的港湾,顿时感到安定和幸福。我不想离开,不想走出。但现实终究是现实,稍稍休憩后,如果不冲回外界,出口终将关闭。然后,你就想静静的在站臺上,等着着一辆列车驶来,记载你的幻灭。

6.海边的卡夫卡经典句子 篇六

——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孤独如柔软的泥堆积在那里。穿过水层的隐约光亮,犹如远古记忆的残片白荧荧地洒向四周,深深的水底觅不到生命的迹象。

——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7.《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 篇七

更多还是因为刚读完时的感觉,像是播种后还没有发芽的土地,你知道种子在那里,营养和水分也算充足,发芽是迟早的事,只是总是看不到发芽的迹象。所以,也就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感觉下笔。

这几天的某个早上,我昏昏醒醒,电话响了,那个总是让我觉得在用力吸我进去的`无底的深渊,再次发出了沉重的呼唤。我所有的坚强和快乐,又一次被这不定时的呼唤,轻易打碎。

我哭了很久,可那些眼泪可以表达的伤感,远不及我心中常年煎熬的万分之一。我再次整日陷入到一种无助的痛苦之中,那些我试图逃脱,却总是如诅咒般纠缠我的,再次将整个的我淹没。

我感觉我所有积极的意志在这无尽的痛苦中,慢慢消散。我像迷失在一片森林里,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如同15岁的卡夫卡,面对他的“诅咒”,也曾试图逃脱,以为远走可以摆脱“诅咒”,但是命运总还是以各种方式,让该来无一例外。

虽是不一样的境遇,却有着同样的痛苦,让我觉得,那个遥远虚幻的卡夫卡,像是另外一个自己。

书中说,“命运就象沙尘暴,你无处逃遁。只有勇敢跨入其中,当你从沙尘暴中逃出,你已不是跨入时的你了。”

我不是跨入时的我,那我该是怎样的我?或者说,我该是怎样的我,才可以从命运的沙尘暴中逃出呢。

大概是成为最勇敢的十五岁少年吧。

在看这本书之前,看到很多网上的读者评论说,从书中得到了很多治愈。我读的时候,还对这些评论产生了疑惑。直至现在,我的“诅咒”来折磨我时,我终于感受到了,来自书中,其他读者说到的那些治愈了。也许往后的很多时刻,我会常想拿出来再读一读,和卡夫卡互相鼓励,一起在命运的沙尘暴里,成长为更加勇敢的自己。

看来读一本书,和爱上一个人一样,是需要一点点机缘的。早一点,或者晚一点,都有可能会错过对方。只有在合适的时间,恰当的机遇里,你遇见一个人,一本书,他所有的一切,是你觉得刚刚好的,书中一切也是你能真切感受的。那么人和书,就都是对的。

除了故事本身给予的力量和安慰,不得不承认,读村上的书,总能开启音乐的大门。

村上的书,我读的少,加上这本,也才两本。但是每次搜索相关内容时,总能看到来自各方评论中提到村上对音乐的喜爱,并常在作品中运用音乐,来使人物更丰满,亦或推动故事发展。

《海边的卡夫卡》中,我印象深刻的是星野在跟中田去了四国后,在四国高知市的街上乱逛进到了一家咖啡馆,听见了贝多芬的“大公三重奏”,那是“真正的杰作”,音乐带给了星野感动,他从咖啡馆主人那里知道了鲁道夫大公与贝多芬的关系。

鲁道夫大公既是贝多芬的学生,也是贝多芬的主要赞助者,大公三重奏是贝多芬为感谢鲁道夫大公而写的,也是贝多芬三重奏作品中最为精彩的一首。

星野为了一个不认识的陌生老头中田来到四国,做着各种稀奇古怪的事,内心其实是有挣扎的。但是“大公三重奏”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星野完成了心理和思想上的一个过渡。

文中说:“全都是伟人、天才,人世间就麻烦了。必须有人四下照看,处理各种现实性问题才行。”这让跟随中田一路前来,陷入迷茫的星野找到了自己方向和如此这般的意义所在。也才有了后边,义无反顾继续帮助中田完成各种奇怪事情的执着。

为着书中这一情节,我特意找来了“大公三重奏”去反复听,确实是好听的曲子,只不过,不懂音乐的我,除了好听,听不出更多。但还是会觉得是一份奇妙的缘分,在文字里认识了一首曲子,又得知到一段有趣的故事。也许也会在我人生迷茫的时刻,给出一些朦胧的建议吧。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收获,大概就是一些伤痛的治愈,和一首印象深刻的曲子。上网查找了关于这本书的很多解读,有的说,村上的很多小说都是一种寓言,而“卡夫卡”是关于存在的寓言;有的说,《海边的卡夫卡》这本小说,是村上对二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对日本国民实施的类似“集体昏睡”的精神催眠,来诱使国民陷入对战争的迷恋的一种隐喻;有的从心理学解读“卡夫卡”,分析村上的“卡夫卡”是对希腊神话中,俄狄浦斯弑父娶母寓言的一个扩充版解读。

也许吧、也许吧,也许这本有些晦暗的小说里,确实寄托了作者无数的心思和感情。可是我所能感受到的,也仅能是自己有限生活经历的一丝丝共鸣而已。

当这本书读到最后,卡夫卡对那个叫做乌鸦的少年说,

“可是我还没弄明白活着的意义。”

“看画,听风的声音,这你能办到,最好先睡一觉。”叫乌鸦的少年说,“一觉醒来时,你将成为新世界的一部分。”

我想,是这样吧,也许我们也总是感到,即便经历再多,还是觉得眼前的生活一片迷茫。仿佛走出了原来的困境,又好似困境一直都在。

8.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 篇八

最终把《海边的卡夫卡》读完,我坦言,距离作家的思维还是有些距离,小说里面很多场景的设置,情节的构造,以及语言的对白我都没法明白和领会,或许得等到另一个阶段再读一次。这种境况多少让我有些沮丧,一向认为绘画、音乐和阅读是能带领人类通向另一世界的桥梁,如同《海边的卡夫卡》里的“入口石”。它让咱们不仅仅仅只是活在这个物质世界的某种物质,能让咱们以更为广阔的角度了解这个世界不仅仅仅是这个世界,这个我不仅仅仅是这个我。

由于教育背景的缘故,我对绘画一窍不通,对音乐也只是个肤浅的消费者,但自我起码是掌握阅读这门技能的。然而近来读到的几本著名小说,我都很难明白作者的某些情节构造和语言对白,这不得不让我对自我的阅读技能产生了怀疑,这意味着我将被堵在通往另一精神世界的大门之外,以行尸走肉般的姿态活在这一个世界之中!

9.海边的卡夫卡小说读后感 篇九

初读这本书时,还是在上高二,读完只是了解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以及得到一些难以名状的感触。再次翻开,读完,晦涩感似乎少了一些,故事也稍稍清晰了一些。如村上春树在序言中所说:“田村卡夫卡君的许多部分是我,又同时是你。”田村卡夫卡君只不过是以极端的形式将我们十五岁的实际体验和经历过的事情作为故事承揽下来。

先说田村卡夫卡,“卡夫卡”在捷克语里的意思是乌鸦,对应书中那个叫乌鸦的少年,也就是卡夫卡自身深处的意识。为了摆脱父亲对他“弑父辱母”的诅咒,为了寻找母亲和姐姐,为了逃离那个正在被损毁的地方,经过长时间的准备,于十五岁前夜离家出走。卡夫卡的父亲虐杀猫君,收集猫的活灵,用来做成笛子,其隐喻便是灵魂的禁锢者。卡夫卡的离家出走是其对自由的追寻。中田君代卡夫卡杀掉琼尼·沃克,也就是卡夫卡的父亲。后来卡夫卡在其打工暂住的图书馆提出了馆长是其母亲的假说,并与其交媾。再到后来,卡夫卡在梦中与樱花有染。在梦境与现实之间,卡夫卡一步步地去验证了父亲的诅咒。在诅咒应验后,选择了走入森林深处的卡夫卡进入了“彼世”。卡夫卡与俄狄浦斯王承受着相似的诅咒,但与之不同的是俄狄浦斯王在命运面前奋起抗争,但在命运的安排下又不得不接受诅咒。而卡夫卡为了让诅咒结束或是说用别样的方法挣脱这个诅咒,选择了去接受诅咒。

书中将命运比喻成沙尘暴“穿过猛烈的沙尘暴,穿过形而上的,象征性的沙尘暴······从沙尘暴中逃出的你已不再是踏入沙尘暴时的你。”田村卡夫卡踏出家门时立志成为最坚强的15岁少年,他他踏入了沙尘暴。“沙尘暴如同万千把刀在割裂着他的血肉之躯,血液流下,用双手接住,那是他的血,也是别人的血。”当沙尘暴停止时,最坚强的十五岁少年从中踏了出来。人们都会经历这样或那样的沙尘暴,从中体会到世界到底有多凶顽,同时又领略到世界的美好。再次引用村上春树在序中的话:“田村卡夫卡君是我自身,也是您自身。”

另一位主人公中田老人,在战争期间遭受暴力,使得自己的一半进入了彼时,失去了实质,影子较别人也淡了一半。用书中的话说,中田是一个游走在世界边缘的人物,所以与猫君对话,天空中下竹荚鱼也变成了可能。失去了实质,大脑空白,游走在世界边缘,中田老人是孤独的,但也是真实的。如果说琼尼·沃克是自由灵魂的禁锢者,卡夫卡是自由灵魂的追寻者,那中田便是自由灵魂的拯救者。中田寻猫,与猫对话再到无法忍受琼尼·沃克对猫的虐杀,代替卡夫卡完成弑父。这些都是中田对猫的拯救,对卡夫卡的拯救,对自由灵魂的拯救。在杀害琼尼·沃克后,“如果我是影子,我不愿只一半”秉持着这样的信念的中田展开了前往四国的旅程,寻找入口石,寻找另一半影子,想要变回普通的中田。中田是一个分裂的形象,一方面他极其厌恶暴力,但另一方面没有实质的他又成了暴力的工具,被琼尼·沃克利用。直到死后星野杀死了“那东西”,才回到了普通的中田。

整本书提到最多的词语是隐喻,最大的隐喻便是卡夫卡和中田二人了,正如书中大岛对卡夫卡所说“世间万物都是隐喻”。雷电,血液,入口石是贯彻整本书的一个隐喻。中田,佐伯,卡夫卡均在不同的时刻与这三个事物产生联系,打开了入口,进入彼世,又回到现世。进入彼世时对这世界充满了绝望,领略了世界的凶顽,回到现实时又体会到这世界的温存。中田在林中遭受暴力,佐伯在甲村图书馆自杀,卡夫卡在森林深处破坏自己这一装置。怀揣着无处安放的心灵,因为感到空虚而离去,一定是渴望得到充实。中田为了成为普通的中田,佐伯为了向十五岁的佐伯赎罪,他们最终都选择了回到彼世。最后卡夫卡不想放弃自己的记忆,不想让自己停留在十五岁,而是返回了这个何等凶顽的世界。

整本书的基调是些许沉重的,但最后蕴含着积极面对生活的含义。卡夫卡起初是想要放弃生命,丢弃那些有时从内侧温暖身体,有时又从内测切割身体的回忆。尽管正视生活比死去更加艰难,卡夫卡依旧选择了回到这世界,当从沙尘暴中逃出时,卡夫卡真正成为了最坚强的十五岁少年。一觉醒来,卡夫卡成为了新世界的一部分。

10.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经典语句 篇十

27、让·杰克·卢梭有个定义——文明诞生于人类开始建造樊篱之时。堪称独具慧眼之见。的确,大凡文明是囿于樊篱的不自由的产物。当然,澳大利亚大陆的土著民族例外,他们一直把没有樊篱的文明维持到十七世纪。他们是本性上的自由人,能够在自己喜欢的时候去喜欢的地方做喜欢的事情。他们的人生的的确确处于四处游走的途中,游走是他们生存本身的深刻的隐喻。当英国人前来建造饲养家畜的围栏时,他们全然不能理解其意味什么,于是他们在未能理解这一原理的情况下被作为反社会的危险存在驱逐到荒郊野外去了。所以你也要尽量小心为好,田村卡夫卡君。归根结底,在这个世界上,是建造高而牢固的樊篱的人类有效地生存下来,如果否认这点,你势必被赶去荒野。

11.海边的卡夫卡的语录 篇十一

话说能看到这本书,倒是偶然的缘分。原本不知村上春树有过这样一部作品,在图书馆没能借到《挪威的森林》,因而退而求之,便借了这本书。

我不知卡夫卡具体表示什么意思,大概是世上一切荒谬和无稽的矛盾吧!书上每一位人物大抵都带着这样的特质:憎恨父亲却最后选取回到父亲家的少年;少时优异却事故后不识字但能够与猫咪交流的老人;心理是男性却生理是女性的女性;热爱儿子却抛弃儿子的母亲……而在我看来,我们每个人都是卡夫卡,甚至人生本身也是。人本就是矛盾的产物,至于荒谬无否,我们谁敢说自己不曾过荒谬过,莫说由人走出来的人生了。摘自copyright8请保留此来源,谢谢。

无奈这本书实在太厚了,资料实在太丰富了,以至于我觉得我读了两三遍后,也只感悟到其中的点滴罢了。每次看都有不一样的感受。

第一次看的时候,被书中男主角--十五岁的少年所吸引,为什么他会选取15岁生日的时候离家出走,逃离了自己的家,一点都不留恋;为什么他跟他的父亲那么陌生,那为什么父亲又那么厌恶他呢?还有,为什么少年脑海里经常有另外一名叫做乌鸦的少年跟他对话呢?而越看就产生越多疑问,越看就越多形形色色的人物登场,他们无不一一吸引着我的目光。最令我吃惊,惊讶的是少年父亲对他说的于俄浦狄斯预言更恶毒的诅咒:亲手杀死自己的父亲,和亲生母亲以及姐姐交合。

更令我吃惊的还在后头,那就是事情正如父亲恶毒的诅咒慢慢实现:父亲被杀死了,少年却不能明确地表示自己不曾动手过:而少年遇到了和他分离多年的母亲并偷偷仰慕着她,最终也与她发生了关联;在少年离家出走的路上,他遇上了一位可能是他失散多年的姐姐的女性,并在梦中也发生了关联。在发生了所有的事情后,少年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的入口,在另外的世界,时刻不是时刻,每个人都不会发生生理的变化,都没有人应有的七情六欲,只是在那里活着,不需要吃饭,不需要娱乐。少年决定投身于那个世界,他觉得父亲恶毒的诅咒已经实现了,自己也被父亲破坏得不是自己,在现实的世界已经没有人牵挂自己,自己也没有留在现实的价值,因此,他放下现实的一切,走进了那个世界。

在另外的世界,他遇到了十五岁时的母亲--自己一向仰慕的少女。但是那位少女没有了过去的记忆,她忘了那位她爱的爱人,她忘了她一向守候的甲村图书馆,她也忘了此刻站在她面前曾与50多岁的她发生过关联的儿子。她就这样活着,如同那个世界上其他的人类。在少年来到这个世界的第四五天,50多岁的母亲也来到了这个世界,她告诉少年必须要离开这个世界,趁着入口还没有关掉,而最终少年被说服离开这个世界,正因母亲最后跟她说:“过去,我抛弃了自己最珍惜的东西;如金,我一向在后悔。我期望你离开,我期望你能够留在现实的世界,记住我,记住我曾活在那个世界(正因每一个来到另外的世界的人都会慢慢失去自己在现实世界的回忆)。我爱你”

也许大家会觉得狗血,怎样她的一番话就会打动少年,打破了少年的绝望。但是,在我看到那里的时候,我竟然眼眶湿润了。我在想,当你以为世上没有人会爱你的时候,有个人对你说,他期望你活着,不仅仅为你,而且为她活着;有个人对你说;你是他最珍惜的东西,你还被人珍惜着,你不是孤单的;有个人对你说,他爱你,是的,他爱你。“我爱你”多么完美而幸福的一句话,在你寂寞无助绝望的时候,说出这句话,简直会让人重生,更不用说对方还是你一向在仰慕,一向在寻找的亲人。这样的温暖,这样的意识,这样的希冀,让少年走出了另外的世界。

而我多么幸运少年回来了现实的世界。如果他没回来,他就不会遇到那位可能是他失散多年的姐姐的女性;如果他没遇到她,他也不会知道她那晚也做梦了,只是,在他的梦里,他强迫与她发生了关联,而在她的梦里,他在迷惘,他在哭泣,她在安慰;如果他不知道她的梦,他就不知道父亲恶毒的诅咒并没有完全实现--他没有与自己的姐姐交合;如果他不知道父亲的诅咒并没有实现,他也还必须以为自己被父亲损坏得不是他自己,觉得自己没有留在现实世界的价值,于是一向沉沦在绝望与矛盾之间。但是,世界还是完美,它还是不忍心伤害每一个人,因此最后,没有如果,他回来,于是他遇到了他的姐姐,他知道了她的梦,知道了诅咒没有实现,知道自己还是自己,虽然曾被自己的父亲破坏过。但是,最后,他会会继续生活在这个世界,这个他活了却开始以自己意愿活着的新世界,更不论世界很完美。

12.《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 篇十二

看过《挪威的森林》的 原以为 这本《海边的卡夫卡》也会和那本书类型差不多 但带来的感触 却 是不同

那时候的我 也会有和渡边一样的感受 站在人来人往的街道上 却会竟然不知道自己在何方 只是 小说中的人物总是比我们这种活生生处在 生活 二字中的人要幸运的多的 至少 渡边遇上了直子 遇上了绿子 每每想起渡边和直子在疗养院并肩散步的一幕幕 想起他和绿子在阳台上惬意的弹着吉他 接吻的画面 我总是会在淡淡的忧郁后不自觉的为他开心起来 人生 也就如此 青年 也就如此

但这本《海边的卡夫卡》带给我的思考 比 前本 更甚 也不知道是因为年龄增长的关系还是什么其他未知名的缘故它的故事很是玄幻 世上怎么会有这么巧的事呢 入口石打开 所有人的命运 原来早已经注定 有感于田村的博览群书 有感于他为自己争取自由的勇气 有感于中田他那单纯的美好 有感于星野君脱胎换骨的成长 其实 故事中所有主人公都是幸运的吧每个人都是有收获 有成长 而这也就是这个15岁的孩子 想要告诉我们的吧

村上书中的人物对白更是紧紧的抓住了我的眼球 充满着哲学式的思考 对性 对死亡 对生活 对„„这些深奥的思维之花 就在两个人像谈论天气 谈论流行乐一样 简单轻松的对白中碰撞开来 绽放绕过了琐碎的准备工作 直接与他人交流切实的思想真希望自己的生活也能像置身在村上的小说中一样 能有一小部分的时间 跟一小部分人 淡然地说着话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呢?而“责任始于梦中” 喻体的本意是否太无奈 是 梦 责任 梦 最后还是责任呢 梦完成与否 它的责任 来自责任的外力还是内心?表面还是实质?我想 这世界 有些的梦是虚设 而有些的责任也纯属浮浅 若说责任象奴役一般地实施 就感觉到人生似如奴隶的了

很多东西 存在的早就存在 它会按照它的目标而实施进行 想后退都不可能 也是不现实的 命运注定如此 不过 对于人的灵魂来说 却是可以作自我调节的 不要把这个世界看的太透 太糟糕 这样反而不好 这本书 也并不是让我们屈从于命运之轮 村上说 “我们领教了世界是何等凶顽,同时又得知世界也可以变得温存与美好” 人的精神家园至关重要 人的精神倒塌了 一切也就都会失去方向

上一篇:高效阅读策略下一篇:虽说这是一件小事作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