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批注教学案例

2024-12-15

七年级批注教学案例(16篇)

1.七年级批注教学案例 篇一

小学高年级批注式阅读教学初探

高集小学杨培

叶圣陶先生认为:“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章修辞的法则,最紧要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句都不轻轻放过,务必发现它的特征。”“阅读理解文章都是非慢慢咬嚼不可的”。细细揣摩叶老的话,其中既包含了学生自主能动进行语文阅读的理念,又阐明了语文阅读的方法——比较、归纳、揣摩、体会、慢慢咬嚼。也就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自读感悟,需在学生细细的推敲中,用心去抵达文字生动深刻的彼岸,而非为“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听”。批注式阅读,正是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是指导学生积极地在语文书上圈点勾画,静思默想,像品茶一样品出文字的甘甜芳香,然后动笔在语文书上批写注解,并在老师的组织下实现同伴之间互动交流分享……学生的阅读批注交流成为课堂的主旋律,老师的教悄然“退居二线”。学生用自己对文本文字的解释品评,发现文本词句的温度热度,深度广度;用相互的交流讨论实现思维的碰撞,引起课堂生命体的和谐共振,实现生本教学和新课程标准都提倡的有效的自主式阅读;同时也回归叶老所倡导的语文教学的“比较、归纳、揣摩、体会、慢慢咬嚼”的境界。

一、批注及批注式阅读的概念

批注:“批注”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有两种:(1)加批语和注解;(2)指批评和注解的文字。在本论题中,取其第一种解释。批注,就是指用文字来解释字句及对文章的评语,也就是指用文字对文章中的字句进行解释和品评。批注式阅读:

批注式阅读是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核心的个性化自主阅读实践活动。批注式阅读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重点,重视学生自身的阅读体验、感受。

批注式阅读实践活动中,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与文本进行广泛的、深入的、全方位的对话,从各个层面对文本进行理解、感悟、阐释和发现,并直接在课文中圈点勾画,在文本空白处写出阅读心得、评语等,以帮助理解和评论读物。

批注式阅读,同时注重生生间的互动,充分地开展合作、交流与分享,以期学生在理解、认同的基础上能创造性地解读文本,从而提升文本的价值,进而超越文本。

批注式阅读更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更关注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符合生本教育的儿童观和教学观。

批注式阅读在中国古代早已有之,谓之评点。“评点最初始于诗文,唐宋以后,出现小说评点,到了明代万历年间的李贽和叶昼,把评点变成了文学批评的独特形式,明末金圣叹进一步发扬光大。”李卓吾评点的《水浒》、金圣叹评点的《水浒》和《西厢》、脂砚斋评点的《红楼梦》成了经典评注,长盛不衰。在现当代,不少人也依旧喜欢使用这种阅读方法。毛泽东就是批注式阅读的典型代表,他特别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特别重视阅读过程中的批注。

二、批注式阅读的实施

1、批注式阅读方法。(1)符号式批注:

“ ”(曲线):划在文章精辟和重要的语句下面。“○○○”(圆圈):标在文章的难词下面。

“——”(直线):标在文章中需要着重领会加深记忆、理解的语句下面。

“?”(疑问号):用在有疑问的语句末尾。“||”“/”(分开号):用来划分段落与层次。(2)文字式批注

文字批注比较自由,可长可短,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就行。品味:抓词句,对其语境意思、感情色彩、如何朗读等进行思考、感受、体会并写下来。

质疑:对文中内容进行质疑、思考。

联想:由此及彼,由文本迁移到文外,或由此处处文本迁移到彼处文本。

评价:对文本和作者等进行品评,或褒或贬。补充:从文本延伸出去,结合相关资料的搜集,为文本进行适当的补充。

2、批注式阅读教学流程。(1)课前预习,自由批注

这个阶段学生初次接触课文。此时,我们的前置性作业,打破以前预读为主的常规,要求学生通过读、标、划、查、圈、疑等方式预习课文,同时做好相关背景、作者情况、作品出处等文本相关资源的搜集摘录工作,课文细节相关的更翔实的资料,同类作品的搜集阅读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大量阅读资料,也可抛弃资料,他们运用原有的知识学习新知识,培养主动学习探究的良好习惯。(2)课堂阅读,再次批注

课堂上,在学生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以课文的问题为中心,通过对文本的探究,形成自己的观点。如果脱离了问题,学生在“细枝末节”上打转转,在文章重点、难点外兜圈圈,就会造成学生阅读目标的偏颇,课堂有限教学时间的荒废,课堂教学效率的降低。因此,开展批注式阅读须以一定的问题、话题为中心,以保证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阅读的效率。在阅读批注时,教者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切切实实地读书,品尝课文的原汁原味,并在书上写上自己的点滴感悟、思考、疑惑与收获等。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如何批注进行一些方法上的指导和思路的点拔,并不失时机地发现和鼓励学生的创意解读,促进全班学生阅读的整体深入推进,提升阅读的水平与质量。这时的“批注式学习”围绕着话题着重是这样一些学习方式:⑴静思默想;(2)圈点勾画;(3)品味文字,批写注解;(4)想象批写;(5)赏析批写;(6)质疑问难;(7)一个字、一个词、一个标点的推敲并批注。(8)评价评论。

“批注”强调的是阅读时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在课堂上光会“说”远远不够,还要能“写”,“写”使自己的想法更清晰、完善,更深刻、科学;“写”能克服只是口说的那种随意性; “写”往往更好地梳理了学生想表达的东西。

比如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

1、2自然段的学习使学生明白了司马迁为什么写《史记》,但他为什么发愤写《史记》呢?学生 带着疑问走进了第三自然段的文字。“飞来横祸”是这段的一个关键点,如何突破?首先由学生来介绍“李陵事件”,(前置性作业已查阅了相关资料),明白了正当司马迁专心修史时,汉帝来问他对李陵一案的看法。司马迁正直谏言,替李陵辩护,没想得罪了汉帝而遭受残忍耻辱的酷刑。他多次想到了“血溅墙头”,但最终在“死”与“活”之间选择了“活”。是何种念头使他最终选择了“活”呢?请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把他当时可能产生的想法写出来。在这个话题的引导下,学生开始专注批注,用心探究人物内心的心路历程。动笔墨后,再组织班级交流,学生对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就豁然了。

现在选择几处学生的批注:

1、面对残生,他想到了死,但又想到了死的不同意义,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他想到了生命的价值不是个人荣辱,而是对社会和历史的责任,他想:我不能就这样死;

2、他在至深的苦难之中,万念俱灰,但是那一刻,他又想起了曾经牢记心中的父亲的嘱托,他想,我不能就这样死;

3、他也许想到了左丘明眼瞎而著《国语》,屈原被流放而写《离骚》,孙膑被挖膝骨而写《兵法》……这些英雄故事,在那一刻,唤醒了司马迁生存下去的力量;

4、那一刻,他肯定会想到两个词:其一是“信念”,其二是“意志”,所以被痛苦逼上绝路的他并没有倒下,而是回到了与苦难作战的战场上;

5、也许他想到了高山上的雪莲,悬崖上的青松,风霜摧残,信念与理想依存……即使困厄中也要矢志不渝,即使在尘埃中也要开花……

批注使学生读懂了“发愤”一词,也深刻感悟了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丰富内涵,感悟了人物崇高的精神价值——面对困境与困厄,我们不应该悲观绝望,而是信念犹存,“即使在尘埃中也要开花”……(3)讨论交流,展示成果。

当学生完成阅读批注后,他们迫切需要有一个交流的机会,那就是交流信息、合作探究文本。交流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①小组交流

学生在小组内充分地发言,各抒己见,每一个学生都有畅所欲言的机会,都能表达自己读书的收获,组长记录下组员精彩的发言,并通过小组商量的形式,最终形成组内的最佳答案,以便进行交流汇报。教 师有重点地参与“薄弱小组”活动,并相机点拔,调整学生思路,使讨论朝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延伸。同时,教者善于捕捉学生普遍性的疑点,进一步挖掘文中有较高思维、情趣等有价值的问题,为导评做准备。②大班交流

即学生根据研究专题,发表自己批注阅读的收获。教者努力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畅所欲言,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成果,展示自己,获得他人的认同。教者有选择地对学生发言,自然、灵活地作补充,还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作出精而简的疏导与点评,使课堂上不断有新的生成,进一步使学生巩固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体验成功的喜悦。

(4)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批注式阅读倡导自主、开放的阅读思想,将彻底改变教师“一言堂”的总结评价方式,以学生自我评价与小结评价为主,重视自我评价。既保证了评价的真实性,又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总结性评价不是完成任务结束式的评价,而是以此为基础,再次批注。此时批注,既是对原有批注的补充、修正,巩固和提高,又能作适当的扩展,以检验阅读效果,提高阅读能力,使学生的学习由课文内容、词句的理解提升到文本主题、灵活运用的层次,由课内拓展到课外的层次。

郭思乐教授说,每一个学生都有学习的、语言的、思维的和创造的能力。的确,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无穷潜力。我们的语文课上,学生具备自主品读文本的能力。阅读教学应该尊重学生个体,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悟、理解,学会欣赏与评价,在主体的阅读活动中,在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中,自奋其力,自致其知,培养起受益于学生的一生阅读方法和习惯。

2012年11月

2.七年级批注教学案例 篇二

一、课前预习, 自由批注

预习是学习课文前的一个重要环节。每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前, 我都要求学生首先把课文多读几遍, 标明自然段, 并把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以及难理解的句子画下来, 通过查字典、找参考书, 给生字注上读音, 弄清词义, 指明出处, 为把文章读得正确读流利作好准备。其次, 任何文章都有一定的写作背景, 学生在预习时可根据课文内容, 运用资料、工具书或网络等对作者的生平或文章的相关资料进行查阅, 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课文打下基础。最后, 学生在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 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的大意, 并将要点简明扼要地用自己的话写出来, 为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做好铺垫。

例如, 在学习《半截蜡烛》这篇课文时, 一位学生做批注如下:读了课文, 我知道这篇课文是一篇记叙文。文中的主人公是伯诺德夫人和她的大儿子杰克、小女儿杰奎琳, 以及三个德国军官。从查阅的资料上我了解到这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法国的一户普通家庭里, 课文描述的是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机智、勇敢的作斗争的过程。

这篇课文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这个单元的课文是围绕“正义必胜”这个主题而安排的。《半截蜡烛》这篇课文记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参与秘密情报传递工作的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与突然闯进的德国军官斗智斗勇, 并最终保全了情报站的故事。从学生的预习批注中可以看出, 学生不仅了解了文章大意, 而且关注课文的时代背景, 初步感悟了文章的思想感情。学生的预习批注促进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为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二、课中感悟, 主题批注

在语文教学中,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重点内容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而且, 学生在细细品读课文的过程中, 总会遇到感受特别深刻的地方,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抓住关键词句动笔写批注, 它可以是一句话, 也可以是一段评论, 通过点点滴滴的感悟, 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这篇课文是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的描述来体现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的机智和勇敢, 体现他们热爱自己祖国的精神。该生的批注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以及神情等, 通过抓住文中有价值的字词句及片断进行自悟, 为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供了“抓手”, 不仅让学生对文章有了比较深入的体会, 而且, 通过读读、品品、写写, 表达自己真实感受的同时, 也促进了学生与文本的“倾心交谈”。

三、课后总结, 升华批注

学生学完课文之后, 其思想、认识、情感比初读时必然会有新的提高和深化, 此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拓展批注, 它可以是对原有批注进行补充、修正、升华, 进一步的检验阅读效果, 提高阅读能力;也可以让学生积累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成语、名言、诗句, 或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些小练笔, 通过将课堂向课外延伸, 让学生在迁移表达的过程中所有巩固和提高。

例如, 在学习完《半截蜡烛》这篇课文后, 我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拓展批注:学了课文, 我们看到了文中主人公用自己的机智和勇敢将一场生死危机化险为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也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危机”, 面对生活中或学习中的难题, 你们会怎么办呢?如何化解呢?写一写自己的心里感受。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子被调动起来, 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在写下自己对生活或是学习中的挫折的看法时, 进一步升华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也使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发展。一位学生做批注如下:读了这篇文章, 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今天, 我们虽然生活在和平安宁的时代。但是, 我们在学习中也会遇到别的问题, 有时候连小小的困难或误会都会手忙脚乱。有一次, 我在做作业的时候遇到了很嚣张的“拦路虎”, 几次思考都没能把它打倒。于是我很生气的把作业本往地上用力一扔。现在我学习了《半截蜡烛》这篇课文, 明白发脾气是于事无补的。我应该向课文中的伯诺德夫人一家学习, 遇到困难保持冷静和理智, 才能转动自己的头脑解决难题。

在经历了“学生、教师、文本”间的深沉对话后, 学生的感悟更深刻了, 课后的批注也就成了学生敞开心扉后的真情流露。所以这再一次的与文本间的倾情对话, 也是学生在思维、情感、体验上发生了较大变化的基础上, 思维得到碰撞后的智慧释放, 因此, 在课后批注中提出的观点与问题也是理性的、有见地的。

总而言之, 批注能有效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阅读时的理解和感悟, 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和自学的能力;而且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具有良好的效果。当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 良好的批注习惯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因此, 需要我们教师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训练, 让新课标倡导的“个性化阅读”得到真正的落实, 定能让学生受益终身。

摘要:批注作为一种传统的阅读方法, 能让学生动脑、动口和动手,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实现了教学的价值引导和自主构建的功能。笔者结合自己在过去的三年时间里的探索和实践, 就语文批注阅读的教学方法略谈浅见。

关键词:小学语文,批注阅读

参考文献

3.七年级批注教学案例 篇三

【关 键 词】 阅读;批注;小学语文;高年级

小学高年级是儿童思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进行批注式阅读教学,对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极其有益。

批注式阅读符合汉语言文字重感悟的特点,它强调阅读者对文本的直接领悟,与《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不谋而合:“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它重在让学生自己与文本充分对话,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阅读方式,来完成从课内到课外的阅读任务,具有极强的实践性。

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如何展开合理有效的批注?我认为要考虑学生的年段特点、教材的特点、课型的特点、批注的时段等方面的因素。就文本而言可以从领悟文本内容、文体特点,体验人物情感,体会表达方式等方面寻找课堂上让学生进行批注的点。以下,本人就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不同时段,谈谈合理有效地进行批注式阅读教学的一些做法。

一、初读全文时,就自己的发现与疑难展开批注

学生在预习或初读全文时进行阅读批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良好习惯。这个阶段学生初次接触课文,此时,他们的想法、感受、疑点最多,涉及面也最广。诸如课文的内容,思想感情,精彩语句,标点,字词句段等,都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学生在预习时呈现出来的批注是丰富多彩的,他们边读边思考,有很多的感受和收获。让学生自由批注,也就是给他们自主阅读、自由表达的机会。但是课堂时间很紧张,如果不分轻重缓急地让学生一一汇报,就可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所以在交流预习阅读的感受时,教师可重点引导学生梳理出在读书时重要的发现,遇到的阅读障碍,写下的疑点和困惑。课堂上选择性地组织学生探讨、研究和解决。

二、深入学习文本时,围绕重难点展开批注

由于教学目标的不同,教学重难点的不同,课堂学习中在实施批注式阅读时要求和方法也有相应的变化,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具体落实。

课堂上,我们往往需要抓住文章中重点和难点来组织教学,教师就要引领学生围绕中心问题或难点问题展开批注学习。找到文章中一些最令人感动或最精彩的句子,这些句子往往是这篇课文的“亮点”或关键句。紧扣这些句子做赏析式批注,有助于对文本的理解,对作者情感的体会,对语言表达的学习等。如《傻二哥》的第二课时的教学中,在上一个课时初步感知了人物“傻灵傻灵”的形象后,针对“我们还能从哪里感受到傻二哥‘傻灵傻灵的特点?”这一教学重点,学习课文的4-6自然段,教师出示了这样的学习提示:(1)边读边想,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傻二哥“傻灵傻灵”的特点,用横线画出来。(2)用“△”标出句中的关键词,品读体会,批注下自己的感受。这样不仅教给了学生学习方法,还明确了本节课批注学习的目标:通过品读关键词去批注感受人物形象。学生在阅读、批注、交流中深入地感受傻二哥“傻灵傻灵”的特点。

在细读品味文本时,教师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阅读批注,让他们切切实实地读书,品尝课文的原汁原味,并在书上写上自己的点滴感悟、思考、疑惑与收获等。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一些方法上的指导和思路的点拨,并不失时机地发现和鼓励学生的创意解读和闪光点,促进全班学生阅读的整体深入推进,提升阅读的水平与质量。

三、总结或拓展学习时,就文本主题思想或留白处展开批注

学生在深入学习课文后,其思想、认识、情感比初读时必然会有新的提高和深化,此时批注,既是对原有批注的补充、修正、巩固和提高,又能作适当的扩展,以检验阅读效果,提高阅读能力,使学生的学习由课文内容、词句的理解提升到文本主题、灵活运用的层次,由课内拓展到课外。

在《童年的小花狗》一文的教学中,当学习到课文的结尾时,老师引导学生进行了联想式批注:“这不正是自己曾经朝思暮想的小花狗吗?而今它就在自家的桌上。这个时候,你想到了什么,你仿佛又看到了些什么,又想说些什么呢?”这样批注点的选择,让学生在感悟人物品质的同时,想象能力得以极好的训练。

学习完课文,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写下自己的收获或感悟。学生的批注,受历史背景、欣赏者、个人阅历、兴趣爱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会形成不同的审美观。但审美标准本身并不是统一的,“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大力倡导合理而有效的批注式阅读教学。顺应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建构起的批注式阅读教学方式,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真正实现阅读作为人的个体存在的行为,注重学生内在精神与品质的构建,真正使阅读活动本身成为个体生命活动的一种方式,真正实现“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

【参考文献】

[1] 徐春山. 批注式阅读指导[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2] 陆胜勇. 批注式阅读的有效运用[J]. 广西教育,2016(1).

4.小学三年级语文怎么批注 篇四

好文题一半,学生读文首先接触到的是文题,应对文题适当作批注。可对文题进行质疑,如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十二册17课《山谷中的谜底》一文,读题时难免会产生疑问,山谷在什么地方?山谷什么样?山谷中的谜是什么?谜底又是什么呢?这些疑问及时批注可以激发阅读的兴趣,还可明确阅读的目的性。 还可对文题进行分析,是写人、写事类文题,还是写景状物类文题。是根据写作的主要内容命题,还是根据文章中心来命题?……这既能引领学生把握阅读主旨,还能逐步提高学生命题能力。

(二)障碍批注

引导学生初读文本时,发现生疏的字要及时查看课后生字表或字典,注上拼音。在查字典时鼓励学生对于这个生字的解释也要看一遍,记一记。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再读读课文,看看联系上下文能否理解,还可以查一查相关的工具书,及时作批注。对于较难读的句子可划好间隔符号,化长为短,保证初读课文时能读正确、通顺。

(三)梗概批注

在读课文时,指导学生关注整体。确保逐段读正确、流利的同时,应让学生想想每个自然段写什么,文章主要内容是什么,从结构脉络上进行批注。老师要教给学生整合段落大意、勾勒完整梗概的方法结构。

(四)疑难批注

三读课文,采用默读的方式,边读边思,质疑问难。老师应帮助学生梳理质疑问难的角度,一是未解决的障碍,包括字、词不会读或不明义,段落大意仍不清;二是自读时一些含义深刻句子的理解;三是课后习题中的问题;四是文章的中心思想;五是文章的谋篇布局及写作方法……学生日积月累,就会不断提高质疑能力。

(五)资料批注

首先要让学生结合具体课文明白有哪些资料需要搜集、批注。

有的课文有一定时代背景,引导学生去搜集资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课文。如《半截蜡烛》一文,它讲述的是二战期间的故事。课文内容离学生较远,如直接授课,学生很难进入情境。所以在预习时,我特地强调要查阅课外资料,对二战有个具体的了解。课中交流了部分内容,学生非常轻松地切入学习了主题,节省了很多时间去感悟文章主旨。

有的课文需搜集人物生平经历,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中心。如古诗《墨梅》,不了解王冕生平,很难理解诗人在素洁的梅花身上所寄予的鄙视流俗、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再如《钱学森》一文,如不去查阅资料了解冯卡门其人,不了解空气动力学是怎么回事,就没办法深刻理解“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六)感悟批注

抓住一些有感触的词或句子进行品读,感受用词的准确、修辞手法的生动、标点符号的妙用、哲理的深奥等,并用语言文字写下来。

(七)评价批注

5.七年级批注教学案例 篇五

名词单复数变化规则

1、 规则变化

1) 一般情况直接加s,如photo→photoscar→cars

2) 以s,sh,ch,x等结尾的词加es,如bus→buseswatch→watches

3) 以ce,se,ze,(d)ge等结尾的词加s,如license→licenses

4) 以辅音字母+y 结尾的词变y 为i再加es,如baby→babies

5)以“f”,“fe”结尾,把f或fe改成 v + es,如wife→wives

2、 不规则变化

1)child→childrenfoot→feettooth→teeth

mouse→miceman→menwoman→women

注意:与 man 和 woman构成的合成词,其复数形式也是 -men 和-women。

2)单复同形

如 deer,sheep,fish,Chinese,Japanese

但除人民币元、角、分外,美元、英镑、法郎等都有复数形式。如:

a dollar, two dollars; a meter, two meters; a pound,two pounds

3)集体名词,以单数形式出现,但实为复数。

如: people police cattle 等本身就是复数,不能说 a people,a police,a cattle,

但可以说 a person,a policeman,a head of cattle。

the English,the British,the French,the Chinese,the Japanese等名词,表示国民总称时,作复数用。

如: The Chinese are industries and brave. 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的。

4)以s结尾,仍为单数的名词,如:

maths,politics,physics,news,the United States,the United Nations 是单数。

如:The United Nations was organized in 1945. 联合国是1945年组建起来的。

5) 表示由两部分构成的东西,如:glasses (眼镜) trousers, clothes

若表达具体数目,要借助数量词,如 a pair of glasses; two pairs of trousers

四. 当堂过手训练

1)、写出下列名词的复数形式

him _________this ___________her ______

watch _______child _______photo ________diary ______

day________ foot________ book_______ dress ________

tooth_______ sheep ______box_______ strawberry _____

thief _______yo-yo ______ peach______ sandwich ______

man______ woman

2)、用所给的单词的复数的正确形式填空:

1.There are so many________(wolf)in the forest.

2.There are three ______(chair) in the classroom.

3.These _______(tomato) are red.

4.______(hero) are great.

5.My brother looks after two ______(baby)

6.There are some ______(deer) eating the grass.

7.My father likes to eat _______(potato).

8.Chinese ______(people)like to eat noodles.

9.I have a lot of ______(toy) in my bedroom.

10.I help my mother wash ______(dish) in the kitchen.

11.I have two______(pencil-box).

12.There are some ______(bus)in the street.

13.Peter has eight _____(foot).

14.Linda has three _______(tooth).

15.There are some ______(child) in the garden.

16.Michael likes the ______(mouse).

17.There are some ______(goose)in the river.

18.My uncle and father are _____(man).

19.Tom and King are _____(boy).

20.Linda has three ______(tooth).

五. 中考链接

选择填空

1. There are four _________ and two _________ in the group.

A. Japanese, Germen BJapaneses, Germen C. Japanese,German D.Japanese, Germans

2. That’aart book. A. an B. a C. the D are

3. The boys have got _________ already.

A. two bread B. two breads C. two pieces of bread D. two piece of bread

4. There _________ some _________ in the river.

A. is ,fish B. are, fishs C. is, fishs D. are ,fish

5. There _________ two _________ in the box.

A. is watch B. are watches C. are watch D. is watches

6. The _____ meeting room is near the reading room.

6.阅读批注教学设计 篇六

西安黄河实验小学

闫凤萍

一、指导目的

1、指导学生归纳阅读一本书的基本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2、认识批注,体会作用

二、指导重点:认识批注,体会作用

三、课前准备:

师生准备《城南旧事》

四、指导课时:一课时

五、指导过程:

(一)引导学生总结读书方法

1、我们曾收集过不少的名人名言,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书的确是好东西!既然是好东西就应该向大家推荐,和大家分享!

2、大家回顾一下,平时你是怎样看书的,你知道有哪些读书的好方法?(精读、速读)

(1)边读边想,联系上下文。(2)边读边画出好词佳句。

(3)书上写下自己的感受。等等

(二)根据学生的回答导入批注阅读---------

1、读书做记号,不动笔墨不读书。

如是自己的书,可以在书上圈圈画画,也可以在书上随手记下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如是别人的书,就要在自己的读书笔记上作记录。

2、采用各种方式随时留下自己的读书思考痕迹。

这样一来不但丰富了自己的语文积累,而且给自己留下特别愉快的回忆。、认识批注,体会作用

批注式阅读是阅读的方法之一,只要在平日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在阅读时圈点、写话,是读者与作者思想交流的体现,古今名人几乎都善于做阅读批注。一本书或一篇文章读得怎样,有没有效果,看看批注就知道了。那么,我们在阅读时如何做批注呢?

一、认识生字词。发现有不认识的字要及时查字典,注上拼音。在查字典时也不能只查拼音,对于这个生字的解释也要看一遍。(初读)

二、写出对句子意思的理解。站在自己的立场,联系上下文,对一些意义深刻的句子写出自己的理解,写出言外之意。(细读)

三、画出精彩词句。用三角号、圆圈、波浪线、直线等符号将文中用得好的词与句子标示出来,在旁边写出自己的理由(为什么用得好)。也可以对写作方法进行分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说明方法等),也要写出理由。(细读)

四、在精彩句段旁边写出自己的感想。可以是推测自己的意图,可以是自己的情感与想法(对人物、景物、事件的看法)。(精读)

五、在重点段落旁或文章关键处写出自己的启发。要联系生活实际、社会背景谈体会、讲道理,或在文章结尾处写出读完文章后的联想。(精读)

六、对文章的内容、意义、写法提出疑问。可以是不理解的内容,可以是不赞成的内容,也可以是对文章的修改建议。另外,也可以提出一些较深刻的问题,不一定就能找到答案的问题。(精读)

(三)师引导进行课外阅读,注重做批注

1、教师引导学生边读边做标记,边指导学生想象画面。老师以自己的读书感受指导学生如何读书。注意师生互动。

(1)展示《城南旧事》段落,师边带学生读,边现场做记号。

划下书中好的语言。

(2)品读一段,教师指导:遇到好的词语和句子,可以在旁边做一下记号。

(3)品读一段,做一下动作,想象当时的画面。

教师指导:读后的感受往往是珍贵且易逝的,可以在书旁的空白处写下来。

小结:我们这样一读啊,书中的人物好像活了过来一样,情节也更生动了,我们仿佛身临其境,这样读书才会越读越有趣呢。精彩的情节可以反复读,并展开想象,有了感受可以写下来,有疑问也可以写下来。感受深刻的地方要有声有色的读读。实在喜欢还可以背背。相信同学们在平时的阅读中,都带着这样的方法读书,收获一定会很大的。

2、学生运用读书方法阅读教师推荐的《城南旧事》,重在做批注。

师个别指导

3、学生汇报读书所得,交流批注内容。

阅读反馈以下方面: 查字典理解的字词

标注的读书感受

要积累的好词佳句 联系实际去理解的内容

提问遇到的疑惑

你认为哪个词用得好?好在哪里?你认为哪个句子写得生动?为什么?… …(师对说得中肯的答案给以肯定,鼓励学生如何去品词品句。)

小结:真高兴!同学们能运用学到的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最后让我们共勉一句:课内得法,课外活用。好文章向大家推荐。板书:

课内得法课外活用

查字典理解字词 标注读书感受 好词佳句要积累

7.批注阅读:提升阅读教学品质 篇七

1. 批注方式, 展现阅读形式的多样性

批注阅读是一种动脑动手的读书行为, 能够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批注阅读的操作没有固定格式, 教师在具体传授时, 需要给出一般操作的方式。例如文中的圈点勾画, 可以采用不同的符号, 也可以参照别人的做法, 使用曲线、着重号、问号、小圆圈等符号, 对文中相关内容进行标记。关键是要自己看得懂, 知道这些符号代表的意思。作旁批时, 要求语言简练, 主要是记录阅读体会、疑问、感慨、见解等内容。不管是圈点勾画还是旁批, 都没有太多限制, 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 展现阅读形式的多样性。

批注阅读属于个性阅读, 教师不必有太多格式的要求。在学习《三顾茅庐》时, 很多学生都有一些创意发挥。有的学生引用诸葛亮的名言来批注, 如“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富有哲理;有一个学生在课本上用漫画的形式进行批注, 还有的学生用不同符号不同颜色来批注, 呈现了学生批注的多样性。

2. 批注内容, 体现阅读感知的层次性

小学生阅读能力较低, 阅读只注重情节内容, 很少对文中字词句进行细致研究, 也不知道从何处下笔进行批注。教师需要给学生做出一些示范, 让学生明白批注阅读的好处和如何正确运用批注。教师不妨给学生提供几个角度:有特点的句子, 需要细细品读, 感受其表达的效果;要抓重点词语或者关键句子, 体现其多方面的作用;重视文本人物的描写, 感受典型形象;学会质疑, 对不明白的地方做出标记, 方便以后查找。学生明确了批注的内容, 就会根据阅读感知形成批注意识。从批注内容中可以看出学生的阅读质量, 促使学生养成批注阅读习惯, 这才是提升学生综合语文素质的重要保证。

在教学《最佳路径》一课时, 由于课前已经进行了相关的预习, 我让学生先进行批注阅读, 然后找学生展示自己的批注, 结果发现词语和句子选择存在很大的随意性, 旁批也过于简单, 有的学生直接写两个字:“很好!”这样的批注阅读自然达不到深度阅读的目的。为了让学生提升批注水平, 我将自己做的批注在全班进行了展示, 学生都啧啧称奇。当学生重新做批注时, 效果就大不相同了。词语查找有典型性, 旁批也丰富起来。给学生做出了榜样, 学生有了具体学习的目标, 批注阅读得以有效开展。

3. 批注评价, 实现阅读消化的交互性

批注是一种自主学习方式, 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教师在具体引导时, 要注意组织批注阅读交流, 让学生在互动中获得认知的提升。如果只有批注而没有交流, 学生依然走不出思维的限制, 视野必将过于狭窄, 难以提高阅读水平。阅读在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阅读自身特征也有互动交流的诉求, 加强批注阅读交流势在必行。批注是个体行为, 交流是集体行为, 个体与个体、个体与集体形成互动, 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的机会。在交流中, 学生可以借鉴别人的成功做法, 也能够从别人的批注中获得更多的启迪, 这对激发学生思维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8.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 篇八

关键词:语文阅读;批注式阅读;小学语文

批注式阅读就是使学生在阅读时能进行交互式的阅读,对有些地方能够进行批注,这些批注包括自己的感悟、心得、疑惑等。这样的阅读方式是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比较有利于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方式。对话的深入程度取决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而这一切都建立在对文本的深入阅读之上。

一、现有阅读教学的弊端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对个人工作经验的总结以及对其他教师有关阅读教学作品的研究,我发现现有的阅读教学存在很大的弊端,诸如填鸭式的教育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

1.大众化的浅阅读

学生的本性中存在惰性。我们发现大部分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缺乏对文本的深入思考,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情节阅读。没有深入阅读,更谈不上个性化的解读。导致学生以老师的解读为榜样,千篇一律,囫囵吞枣。

2.机械式的教育方式

教师在备课时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些教师的阅读教学设计并不是建立在以学生的阅读体验以及阅读水平为主线的基础上,而是简单地依据教学大纲或者个人的教学经验进行。不能做到以人为本,贴近生活。其结果就会导致大部分的学生缺乏阅读兴趣,更提不出独到的见解。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过分注重预期效果,忽略了课堂上的活跃因子,严重打压了学生的积极性。结果导致课堂成了老师一个人的课堂,阅读成了老师一个人的阅读。关于文本的解读,诸如内容分析、思想感情、写作特点等很难让学生独立地进行。

3.缺乏系统性

阅读和写作是一个有机统一体。如果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缺乏写作环节的参与,等同于一台戏缺乏主角。如何针对文本内容设计一系列的阅读问题,并进行写作练习是每个教师都应思考的问题。阅读和写作本身就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的主体是写作思路、技巧和思想,学生是学习并运用这一主体的主人公。阅读教学的系统性也包括对学生“举一反三”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对学生进行拓展式的思维训练,学会对不同的文本进行总结归纳,吸收消化。

二、批注式教学的内容及其重要性

批注式阅读的概念并不是近几年新创的,早在几百年前就已经出现了。比如,著名的文学家金圣叹,他的主要成就在于文学批评,对《水浒传》《西厢记》《左传》等书及杜甫诸家唐诗都有评点。除此之外,还有李卓吾评点的《水浒》、毛宗岗父子评点的《三国演义》、张竹坡评点的《金瓶梅》、脂砚斋评点的《红楼梦》,都是“批注式阅读”的典型。

1.什么是批注式阅读

批注分为“批”和“注”。“批”是指把自己的阅读感悟书写出来。而“注”则是简单地对文本进行圈、点、勾画、注写等,不包括感悟。批注式阅读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把个人观点、感受、疑惑等以批语和注解的形式写在文章空白处,是一种交互式阅读。

2.批注式阅读的重要性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本身就是一个审美过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审美观念。而批注式阅读正符合这一阅读规律。它能充分发挥每一个读者的个性,表现不同的情感体验。

批注式阅读有助于学生深入阅读,充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的表达思路和方式。这样的阅读是多元化、个性化的,它对于学生积累阅读经验、体会阅读快乐有很大的帮助。

三、批注式阅读的实施

首先,教师需要以身作则,将自己优秀的批注作品展示给学生,并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悟,以此激发学生进行批注阅读的兴趣。同时也要给学生讲解批注的历史、发展,批注的好处以及具体的批注方法有哪些。然后给学生推荐经典的作品片段,要求学生进行批注式阅读。在课堂上,让学生交换批注作品,交流阅读心得,并对学生的批注进行客观的对比评价,指出其中的不当之处。

批注式阅读是真正的因材施教。它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大有裨益。利用批注式阅读让学生真正地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体会不一样的人生体验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在小学阅读教育中,我们应大力倡导批注式阅读教育,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王亚梅.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探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14(7).

[2]朱琴.形诸笔墨,乃解其味:浅谈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J].课外语文(下),2014(12):128.

[3]聂晓艳.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浅谈[J].黑河教育,2014(3).

9.小学作文批注式教学(精选) 篇九

六年二班陈玺潞

一句话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价值观,而“批注式教学”则可以使学生爱上语文。

“批注式教学”最大的优点我个人认为,就是它能把课堂还给学生,同学们在课堂上尽情地发表意见,摆脱教师的束缚,更没有了老规矩的限制,可以这么说,课堂掌控在学生手中。这样的课堂带给学生的不再是枯燥乏味,而是无穷无尽的乐趣,试问谁不会喜欢这样的课堂、这样的教学模式呢?

“批注式教学”的主要方法是让学生抓重点语句、重点段落,批词语、批句子、批标点、以及文章的语言特点、作者的写作手法。不光是这些,教师还注重了学生的情感培养。“批注式教学”的又一重要步骤就是重视学生交流过程。在课堂上教师变换着各种方式让学生自由交流,互补不足。其实,这种教学方法最受学生青睐的地方,就是能让学生在“玩中学”。说到这里,我要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例子:一次语文课上,我们学《我的启蒙老师》一课。老师不直接讲课了,而是乐呵呵地对我们说:“今天,让我们大家来交流一下,交流什么呢?说一说你心目中的好老师是怎样的?大家要实话实说,不要怕得罪老师。谁说的言不由衷,老师就会从你的眼睛里看到欺骗。”接着老师又说:“我们大家来做评委,比一比评一评,看谁讲的内容情感最真实,语言最流畅!”听了老师的话,同学们都很高兴,用心地构思,认真得在心里梳理自己要交流的语言。

在这节课上我们畅所欲言,就像被解开锁链的雄鹰一飞

冲天。雄鹰是蓝天的主人,在蓝天上,它可以自由飞翔。我们是课堂的主人,是“批注式教学”让我们畅所欲言。

“批注式教学”好!它改变了传统而又古老的教学方式。在这样惬意的教学环境下学习,不爱上语文才怪呢!我们有幸赶上新课改的大潮,我坚信我们这一代少年,一定会乘风破浪,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为建设美丽、富强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贡献力量。

10.七年级英语教学案例 篇十

Unit 2 This is my sister

一,背景:

1.上课地点:七年级182班

2.学生情况:学生大部分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工子弟,有的在小学时候学过英语,有的只在小学高段的时候学过,导致基础不一致。3.教学内容:Unit2 第二课时中this ,these ,that,和those 的用法区别 二,教学片段及诊断分析

(一)案例(片段)Teacher(T):

We have known how to introduce our family members to others ,now ,let me show you some slides to do some exercises.Then show the slides to the students and ask some to write on the blackboard ,the others write on their exercisebooks.Here are some of the students’ answers;1,These is my sisters.2,This is my sisters.3,Thats is my brother.针对上述问题,我又出示了几张幻灯片,上面显示有远处的物品有近出的物品,有复数形式的家人,也有单数形式的家人。然后让同学们针对远处和近处的物品回忆老师讲过的远处的物品要用那个指示代词,近处的物品用那个指示代词;它们搭配的be动词用那个,搭配单数名词还是复数名词。通过反复的当堂练习后,再让同学们回头看看自己写的练习题答案是否正确,如果有错,错在哪里?然后自己更正后与同桌互换纠错。

经过上述操练后,再次让同学们总结出指示代词this 与that 的区别;this 指近处的东西,that 指的是较远的东西;与它们搭配的be 动词要用is;is与前面的单词缩写到一起时要注意打譬;搭配的名词要用单数形式; these 是this 的复数形式,those是that 的复数形式,与它们搭配的be 动词要用are ,搭配的名词要用复数形式。

(二)分析

语言学习的规律表明,知识的再现率越高,学生会记得越牢。通过先讲解后练习,再出示相关内容进行巩固,然后再进行自我纠错,学生不仅对所学知识有了深刻了解,而且认识更加深刻清晰了

11.说明文批注式阅读教学 篇十一

一、了解说明方法

进入小学高年段,说明文的学习应该要让学生清楚作者在文中所使用的说明方法。故此,说明文的批注式教学应以“说明方法”为切入口。

例如,在教学《鲸》一文时,我首先让学生交流讨论在预习中做的批注,思考自己的批注,思考别人的批注。“思想”只有在碰撞中才能交融,才能萌生火花,孩子需要在群体中学习,生生互动对于后进生提高思考能力尤为重要。其次,是师生互动。如文中有这样的句子:“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很明显,这段话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我问学生:“你们觉得这几句话写得好吗?为什么?”学生回答说:“这几句话写得好,因为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显然学生只停留在较浅的层面理解。我继续追问:“用了列数字说明方法就说好了吗?”我们看看如果不用说明方法又是怎样的。我用PPT出示没有具体说明鲸鱼有多重,多长的句子,让学生进行对比。在对比中,学生不难发现,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我们很容易就知道到底鲸鱼有多重,有多长,非常形象,但如果没有了这些具体的数字说明,对于鲸鱼的体型的介绍就模糊不清了。还有就是学生对鲸的具体体重、体型等的认识可能比较肤浅,他们很难感受到鲸鱼那庞大的身躯。但作者就把鲸的舌头的重量跟十几头大肥猪的体重进行比较,让学生能通过已知的重量感知未知的鲸。从中,引导学生对文章的说明方法作深一步理解体会。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必要时,教师抓住说明文的关键点给学生适当的点拨,做到四两拨千斤,无疑是引领学生对文本作更深一层的领悟,提高他们的解读分析能力。

二、赏析造词用句

每一篇说明文都能体现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性,语言表达的细致,只要我们用心挖掘,一定能找出这样的训练点。新课标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故此,让学生欣赏作者怎样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是说明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

对于文章中一些精道的遣词造句,如能让学生通过对比感悟,学生更能体现其精髓。如《松鼠》这篇趣味性较强的文艺性说明文,语言生动传神,极具文学色彩。文中生动传神的描写随处可见,有一处是这样写的:“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显然,这个句子在描写松鼠的外貌的时候,用了“玲珑”等优美的词语,用了拟人、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松鼠作为人的形象来描写,把松鼠描写得极富灵性。这样的描写,很有欣赏价值。通过这优美的句子改成“白描”,让学生对比两种写法,从中发现用上一些优美的词句和适当的表达方法,句子会更生动,被描写的景物也会更有灵性。

三、方法迁移应用

常言道“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语文教学该传授给学生什么?关键是教给学生方法。阅读批注怎样批?批些什么?我们必须在课堂上通过具体的事例明确地告诉学生。例如: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越长十七米,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我们可以抓住“四万公斤”“十七米”等关键的词语体现鲸的体型大的特点。换句话说,我们做批注的时候,就可以抓住这些关键词语来批注,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又如:“在很远的古代,鲸的祖先跟牛羊的祖先一样,生活在陆地上……”对于这样的说法,有确实的科学依据吗?这样的科学依据有经过论证吗?可信吗?对于文本里的内容,我们可以大胆地质疑,从质疑的角度去进行批注……总的来说,批注的方法有很多,我们可以抓住这些方面来批注:抓关键词句;抓说明方法;抓内容;抓标点;抓表达方法以及自己对文本内容的质疑等方面进行批注。一课一得,没什么比学生在课堂上习得方法更难能可贵!

12.浅评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 篇十二

关键词:批注式阅读,语文教学,价值思考

从1999年东北师大附中的孙立权老师提出“批注式阅读”的概念至今, 批注式阅读已经开展了14年。在这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批注式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也引起了学者们的深入挖掘和广泛研究。

一、批注式阅读教学概述

(一) 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涵义。

批注式阅读在古代被称为“评点”, “评”即是“评论”, “点”即是“圈点”, 是评点者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评论对象的特点, 或者概括自己的心得体会。现代意义上的“批注式阅读”与“评点”虽有些许差别, 但总体上意义上是相同的, 即运用简洁精练的书面语言在读物上作注释、写评语, 帮助理解读物。

批注式阅读教学就是将传统的批注式阅读法引入到语文教学中, 结合学生、教师、阅读材料的实际情况加以改革, 在教师的指导下, 给予学生更多的主动权, 让学生感知阅读材料的语言, 体会阅读材料的思想内容, 欣赏阅读材料的精彩片段, 分析阅读材料的层次结构、表现手法及重点语句, 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 用批注符号或直接用文字对阅读材料进行标注。

(二) 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理论依据。

批注式阅读教学有着坚实丰富的理论依据, 追根溯源, 可以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接受美学理论和语文教学中的对话理论等进行解释。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新信息进行加工, 重新建构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 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非常重要。教学观认为教师应该在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中扮演促进者和组织者的角色, 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学习观认为学习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 并且这一过程是他人不可替代的。批注式阅读教学恰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并且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带着自己的原有知识对文本进行理解和批注的, 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生观、学习观、教学观有高度的一致性。

接受美学理论强调读者的能动作用, 认为读者在欣赏文本时与作者一样担负创作的任务。接受美学在谈到读者与文本的关系时提出, 只有被读者读了的文本, 才能成为作品, 才能被称作真正的文学作品。读者阅读角度、阅读水平不同, 对文本有不同的理解, 读者可以通过丰富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对文本进行补充和创作, 吸取文本的精髓。读者在阅读时对文学作品中意境的把握需要学生知识经验、情感体悟的积极参与, 而批注式阅读让学生与文本近距离接触, 不但成为文本的阅读者、欣赏者, 还是文本的积极创作者, 与接受美学以读者为中心的观点相吻合。

对话理论认为, 读者与作者之间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精神联系, 而阅读行为使读者和作者的心灵发生碰撞, 从而产生对话和交流。批注式阅读教学让学生成为文本学习的主体, 通过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 拓展了文本世界, 丰富了文本内涵, 赋予了文本更深更广的含义, 让学生的体会更加深刻, 精神历程更加丰富, 实现了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 可以说批注式阅读教学是一种对话式阅读教学。

二、批注式阅读教学的价值

批注式阅读教学为语文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一系列实践中表现出其独特的价值, 意义重大。

(一) 有助于学生积极思维,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批注式阅读教学, 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 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与文本零距离接触, 潜心与文本对话, 对文本直接领悟。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的手脑口同时被调动起来, 学生完全参与读读写写画画的过程, 思维进入积极状态, 并且学生思维的发展不受老师的限制, 他们从自己的知识经验出发, 对文本进行理解和感悟。不同的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 对文本产生自己独特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 学生的独特性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展现。

(二) 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读写结合, 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

阅读和写作之间关系密切, 相辅相成。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为写作提供素材和知识储备, 写作是对阅读感受的再创造, 也是对阅读能力的检验。批注式阅读教学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写出自己对文本的感悟及评价, 实现了读写的充分结合。学生在读的时候, 文本中的一些优美语言和写作方式等已深刻地印在脑中, 等到自己写文章的时候就从脑中提取, 加以运用;学生在写的时候, 思维的空间不受限制, 往往结合自身的经历及知识积累对文本评注, 实际上是“读别人的文章来写自己”。由此可见, 批注式阅读教学不但是学生知识积累的过程, 而且是阅读能力提高的过程, 通过读写的充分结合, 促进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三) 有助于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促进和谐课堂的建立。

批注式阅读教学虽然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但教师的作用非常重要。在批注式教学中, 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 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 要扮好多重角色。教师作为读者, 要和学生一起阅读、一起讨论、一起感悟;教师作为教者, 要适时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指导;教师作为欣赏者和鼓励者, 要尊重学生的阅读感悟, 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思维领悟。教师的合理组织和引导融合学生的配合和创造, 常常会在课堂上妙语连珠, 精彩纷呈, 促进师生交流,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另外, 学生在课堂上, 通过小组交流和自由交流等形式, 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批注成果, 表达自己, 倾听别人, 有效地实现资源共享, 激发探究热情, 在合作中逆射智慧的火花, 在共享中学习新知识,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学互进。批注式阅读教学让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更加充分, 强化了课堂教学效果, 促进了课堂和谐发展。

三、对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思考

(一) 批注式阅读教学要做到“适度”。

批注式阅读教学要做到三点“适度”。其一, 教学对象选择的适度, 并不是所有学生都适合运用批注式阅读法进行语文教学, 学生在自己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才能对文本的语言、字词、写作方法进行欣赏和批注。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有限, 不适合运用批注式阅读法进行语文教学。其二, 教学内容选择的适度, 并不是所有的文本都适合运用批注式阅读法进行教学, 语文课本选录的文章体裁丰富, 批注式阅读注重学生对文字内在情感的体悟, 而一些议论文、说明文的知识性较强, 学生很难对这类文章有情感体悟, 所以教师运用批注式阅读法进行教学时往往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如果一定要采用批注式阅读法, 教师就应该灵活应对, 结合各种文体的特点对不同文体采用不同的批注方法。其三, 教学要求的适度, 并不是所有学生的批注都能让老师眼前一亮, 学生对文本的批注建立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基础之上, 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多元理解, 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

(二) 批注式阅读教学要做到“有效”。

批注式阅读教学要做到两点“有效”:一是教师教的有效。在批注式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穿针引线的引导作用, 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学流程, 例如充分的课前准备、适时有效的课堂点拨、客观理智的课后反思等, 避免把批注式阅读教学变成放羊式的教学。二是学生学的有效。教学的主要目标还是学生的学, 批注式阅读教学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 学生只有真正参与其中, 积极阅读和欣赏, 认真理解和批注, 才能在看似随意的课堂上学有所得, 才能不让批注式阅读教学流于形式, 才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

参考文献

[1]田泉, 李晓明.启迪灵性的语文学习方式[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2]孙立权.语文教育民族化的一个尝试——批注式阅读[J].东疆学刊, 2005 (1) .

[3]杨芳.批注式阅读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6.

13.七年级教学反思 篇十三

赵桃华

本学期,我任七年级的思想品德课,到本周上完了新课,现在回想这学期来的备课、上课,一些情境历历在目,有一些体会一直萦绕在头脑中,现在整理如下: 1.备课上课的选例问题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材每课都有大量的例子,但是我觉得这些例子很多是名人名家,缺乏凡人凡事,离学生的生活很远,特别是我们乡下学生,由于缺乏图书资料以及有效的阅读引导,学生对许多名人的事迹不甚了解,因此教材中的例子不易使学生产生共鸣。于是,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矫正,情感熏陶时,应该尽量选用学生身边的凡人凡事来加以分析引导,唤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引导学生学会辨别是非。我尝试着去努力,觉得效果不错。当然,我也会尽量引导学生仰视名人,欣赏名人的风采。2.对于讨论交流问题的引导

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要求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活动,自由开放。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学习,如开展辩论、讨论、体验交流等方式。就拿讨论活动来说吧,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要做好认真设计,精心安排,对学生讨论、辩论以及体验交流要给以积极引导,有效组织讨论,如学生讨论时,教师要做好讨论记录,组织讨论的问题要有深度,要提供充足的讨论时间,讨论结束时要给以评价指导,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道理和观点给你,形成正确的观念,也就是说要把握好组织讨论的度,不可以浅尝则止,为讨论而讨论,也不可以漫无目的,不知收尾。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讨论、辩论等方式还应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才能取得良好效果。3.教材的利用问题

新课程的教材观认为,教材只是一种教学资源,是师生教学对话的文本,因此,教师不能过分依赖教材,在使用教材上要进行自主开发、创造使用,积极整合重组,让它变成有效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多,我们就不能完全按课本来讲,要进行整合、重组,才能讲透,才能使学生透彻理解。

4.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问题 课本的编排注重联系实际,弱化了理论性。我们老师在教学时,要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设计有效的问题情境,启发引导学生通过体验、理解和掌握,从体验中悟出道理、观点,而不应该强硬的归纳出理论要点,让学生不知所然。5.课件制作和利用问题

多媒体课件为教学提供了创造性工作的平台,思品教育的现实题材犹为广泛,从互联网上可以及时地下载许多现实、典型的图片新闻,如印度洋海啸、煤矿瓦斯爆炸、伊拉克战争、西北部发生的沙尘暴、佘祥林冤案等等。但是这些材料不能单一的展示给学生,而是要充分利用这些材料来说明道理,让学生感悟思想,提高认识。因此,制作思品多媒体课件要突出时代感、要有感染力,多学生的思想要有鼓动性,才能起到促进教学的作用。6.教学机智问题

作为一名思想品德教师,除了有较好的责任心、较高的业务水平、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外,还应该具备一定的教学机智。缺乏教学机智,必然使本来应该出彩的地方平平淡淡。例如我在讲“考试的心情”时,一个学生问我:“老师,你以前考试紧张吗?”我就灵机一动,用我的经历来做蓝本,讲了考试前、考试中以及考试后的种种心情,还告诉学生当时我是怎样做的,然后再让学生谈谈自己亲历的考试心情,并交流,很快就使学生理解了考试时出现的种种心情是人的正常的心理反应。这节课的教学目的很顺利的就达到了。

总之,作为思想品德教师,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做好教学准备,机智、灵活的采用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七年级思品课的教学反思

时间荏苒,一转眼我在教育第一线已有11个年头,今年为学校的要求我被调到七年级任思品课,作为多年的数学老师突然转变角色很不适应,在近一年的思品的教学生涯,我有很多的问题、困惑,也有很多的收获,现在我把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依据教材文本,精心设计问题,创设情境,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主动提问,逐一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和疑难,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依据文本设计问题深刻把握教材,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是教与学的全过程。我们必须要:密切联系实际,认真分析解决。教师必须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学会提问、学会分析、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注意从小处着手,从大处着眼,把学生学习、生活的“小环境”与社会的“大环境”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客观看待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分析原因,探求解决途径和办法,拥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人生观、价值观。理解掌握,及时复习训练。

二、教师必须将课本读薄,宏观深刻把握文本,还要把课本放入教学的“大环境”——时代背景和“小环境”——教学背景中,把课本读厚,赋予文本以丰富的内涵,让学生充分理解、掌握,获取知识和技能。课堂上,教师必须做到:第一、深入浅出,引经据典,问题互动,让学生充分理解文本;第二、不失时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生活实践,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内化教学内容,深刻领会文本,渎懂文本;第三、及时提供时间、空间,趁热打铁,让学生尽快记忆、背诵,将文本纳入心中;第四、展示一定数量、质量上乘的练习题,与新课标接轨,与中、高考衔接,限定时间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三、课堂教学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教师千差万别,学生千差万别。我们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教学要因教师的个性、能力而异,不能搞“一刀切”,千课一律;第二、教学要因学生的整体素质而异,不同程度的学生要因材施教,因人而教,既能使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又能层次不一的学生不同程度上得到发展;第三、教学要因教学的环境而异。不同地方的教学环境都不一样,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手段,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努力提高教学成绩,实现好的教学效果

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开始实行,作为冲在改革浪潮尖端的一线教师该具备什么素质呢?该作好哪些准备?将何去何从呢?为了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我们得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在总结中不停反思,在反思过程中应用于实践检验,从而看清前进的方向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

发布者:阙洪明 发布时间: 18/10/2011 PM 3:15:21 本学期我负责七年级二个班思品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谦虚谨慎,严谨治学,勤学上进,为搞好政治教研教学工作坚持不懈地努力。接下来我将从以下三个方反

思和总结。

一、主要做好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教学常规工作:认真钻研教材、课程标准。熟悉教材及其指导思想,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认真细致的批发学生作业,严格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教学效果较好。虚心学习,多听课,钻研教材,丰富自身专业理论。认真及时写好计划,按计划实施教学工作,成果达到预期目标。

2、努力学习,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平时注重再学习,浏览百科,摄取与政治学科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当代社会新科技发展信息,渗透到教学中去,使教学更有说服力。

3、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成绩:优化课堂教学。教学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参与学习,采用讨论、阅读、自学、练习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效果达到优化。鼓励优生积极灵活学习同时辅助差生。做好个别差生思想工作,利用课余时间辅导,提高了差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自信心。

4、严于律己,教书育人:立足本职工作,热心向学生传授真理。言传身教,平等对待爱护学生。工作认真细致负责,教育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努力让学生喜欢学习政治科,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5、立足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学习:要求学生不但要认真听教师讲课,还要认真听同学发言,在听中想、听中记,以想促听,以听助记。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看板书、投影,这些手段展示出一节课的重点、难点。学生只要认真观看就会一目了然。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时,必须拿笔,或圈或点或画或批注、记录课堂上重要的知识要点。即议论、讨论、争论,这是思维中最活跃的因素。我们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大胆提问,讨论争论。同学之间,师生之间都可以质疑、争论,形成一个开放的学习系统。每课结束我要求学生按我掌握的观点,我懂得的道理,我还存在的疑问的思路进行总结,达到知行的统一。只要长期坚持,就会培养学生善于总结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获得了明显的学习效果。

14.七年级教学反思 篇十四

回想这堂课,大致流畅地展现了自己的教学设计,也达到了教学意图,细节方面也落实到位:

一、追求课堂的丰富性

丰富性一直是我课堂的追求方向。但追求丰富的同时,如果不理顺思路,有可能会带来条理紊乱的.后果。所以在步骤的设计,费了一些心思,还好结果是令自己满意的,每个环节的串联是顺畅的,而且也达到了步步深入的效果。在每个环节的衔接上,没有遇到一点磕绊,可以说是一气呵成。

二、追求课堂的深度感

这堂课容易上得很“说教”。所以在主题的挖掘上,我希望能深刻一些,最后以“以乐观、责任、执着、坚强、信念等来点燃生命之灯”的主题、以及“生与死”问题的探究,来提高文本的深度。虽然七年(1)班学生总体表现比较令人满意,但是学习习惯不太好,有些学生课堂上喜欢看教参回答问题,懒于动脑筋;还有由于学生预习不充分,品尝文章关键句子花费了比较多的时间,以致“拓展延伸”只能在课后进行,是一点遗憾。

三、创新与个性并发

15.课堂教学与批注式阅读指导 篇十五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要以生为本,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能提出看法, 并运用探究方式分析, 解决疑难问题。我觉得批注式阅读更能细腻地展示《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的要求。虽然在阅读教学中我不能完美地诠释课程标准对阅读的要求, 但也是展示其最好的捷径。例如我在教学《羚羊木雕》时, 引导和组织学生充分阅读,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理解, 并把自己的见解与疑难边读边做好批注。只要是真情实感, 是自己的收获与感悟, 经过不同方式的阅读, 学生就会感慨颇丰。也许是这篇文章比较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 也许是道出了学生的心声, 也许是学生看到了自己生活中的缩影, 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观点和看法。有的学生觉得文本中的父母过于重财轻义, 毫不顾及孩子的感受, 有的学生认为文中的“我”做事太自主, 不会三思而行, 还有的学生能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 指出了家长的欠缺, 同时说出了孩子的不足, 并通过这件事从中受到了启示, 以后做事要学会沟通, 不一意孤行。学生学习一篇文章, 通过阅读有了自己的感悟和见解, 也从中学会了做人的道理。批注式阅读真正给学生提供了与文本、作者对话的平台, 拓展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在指导学生批注文本的过程中, 我重视引导学生赏析作品的主题、语言及表达。在学习《孔乙己》时, 同学们会质疑, 一个像孔乙己这样穷困潦倒的人, 为什么还要穿着长衫? 从文中插图可见他饱经风霜的脸但还是掩盖不住善良慈祥之心。通过这些质疑和感悟, 同学们研讨了文本主旨:把对社会的批判融进了不动声色的叙述之中。通过孔乙己与孩子们的对话, 主人公孔乙己满口也许“之”“乎”“者”“也”, 也许满腹经纶, 但是最终还是成为别人的笑料, 小说几处写到众人的哄笑, 这些细节都引起了学生的注意, 学生都一一圈画。重要的是, 同学们通过这“笑”深刻认识了当时社会的冷酷无情。有一名同学是这样批注的:在万恶的旧社会, 一定会有千千万万个孔乙己, 他们悲惨地沦为科举制度牺牲品。虽然这篇文本没有散文的优美意境, 读起来也不是朗朗上口、合辙押韵的, 但是同学们还是会用欣赏的眼光品味文本, 体会字的准确, 词的灵动形象, 句的修辞运用, 段的构成方式。例如:“便排出九文大钱的”“排”字;“他从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的“摸”, 这些字灵动形象地刻画出孔乙己的性格, 反映出他的内心世界。又如,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的“大约”“的确”看似矛盾, 实际上是个正确的句子, 结构是完整的, 也是对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冷漠的一种描述。文本中说:“孔乙己是这样使人快活, 可是没有他, 别人也便这么过。”这句话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当然, 同学们自觉走进文本的同时, 通过汇报交流的方式既体会了文章的主旨, 又恰当地运用表达方法、技巧做批注让自己的内心情感流露于纸上, 达到文人合一。

通过读书、批注, 让学生相互沟通, 有了更多的交流与对话的机会。老师在其中只是起到引导和点拨的作用。我认为只要老师适时点拨, 正确引导, 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为学生交流、展示搭建平台, 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批注式阅读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培养了学生自主读书的习惯, 也为语文开拓了一条宽阔的道路。

16.高中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方法 篇十六

[关键词] 高中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

高中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对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素质具有较高的要求。就目前而言,我国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严重影响了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降低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教师要想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课堂的实效性,可以采用批注式阅读方法。

一、批注式阅读阐述

(一)批注式阅读的含义

批注式阅读,其实就是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文本符号进行解码和注释,用恰当的文字与文本进行的一种创造性对话。换句话来说,批注式阅读就是指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之下,对文章进行阅读和感悟,思考和分析文章的重点词句、精彩片段、语言特点、结构层次、思想内容以及表现手法,并在此基础之上利用书面语言进行评写或注释。批注的形式包括夹批、旁批以及眉批。将批注式阅读应用在高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能够有效展现出文章的丰富内涵,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批注式阅读的特点

批注式阅读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互动生成性。互动生成是对教学过程的不确定性和动态性进行反映,而批注式阅读教学主要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进行对话,在师生交流以及生生交流的过程中提升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和教师能够相互启发,并不断生成新的体验和感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实现对知识的纵深理解。二是学生主体性。批注式阅读的教学方法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属于对话式阅读的教学方式,学生作为批注式阅读的主体,其能够对文本的价值进行主动探究,并结合自身的实际需求品读文本,从而形成自身独特的见解和感悟。同时学生能够与文本直接对话,从中获得感悟,并主动表达出来,而不是被动机械地将其记忆。三是表达与阅读共生性。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阅读是表达的前提和基础,表达则是阅读的延伸和应用,两者相辅相成。因此,在阅读学习中进行批注,不仅能够深入了解文本,还能有效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促进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批注式阅读方法

(一)阶段式讲解

教师在高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活动中应用批注式阅读方法时,应将具体的使用方法告知给学生,并提出明确的批注要求。不同时段的同一文章,其批注要求不尽相同,教师必须明确其批注的内容,如《荷塘月色》这一课文,教师可分为课前预习、课时重点讲解以及课后拓展三个环节,并对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由于《荷塘月色》这篇文章意境优美、语言生动,在进行课前预习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对该文章进行品读,对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和语句加以圈画,并进行评点批注。这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课堂学习做好充足的准备。教师在对该文中的重点段落进行课堂讲解时,可要求学生将该段中描写的荷塘景物进行批注,概括出景物的特征,并讨论分析作者使用的表现手法。这样能够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指明方向,使学生能够进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教学的效果。此外,在课后拓展过程中,教师可要求学生思考相关的问题,如:作者着重描写荷塘景色,仅仅是为了躲避烦恼吗?如果不是,请说明问题。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之下,结合收集相关的补充资料,将自己的理解加以评写。这样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拓展自身的想象力,提高思维能力。

(二)营造良好的批注氛围

学生在批注文章的内容时,往往多是分散批注,具有较高的自由度。但是由于部分教材文章较为枯燥乏味,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降低了学生批注的主动性,因此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引导性作用,积极帮助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教师可以从文章内容出发,合理布置批注的任务,并科学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此外,部分文章蕴含的思想情感和内涵,学生往往难以全部理解,这要求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能够合理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批注氛围,对内容进行动情描述,引发学生的共鸣。以《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文章为例,由于文章的趣味性不强,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事先确定相关的语句,让学生对其进行批注。如文章中“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这一句,表明马克思遗容安详的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悲痛。因此教师可要求学生对其简洁文字背后蕴含的丰富情感进行批注,加深学生对文章情感的理解。

(三)重视学生阅读的感受和体验

教师在进行批注式阅读教学时,要以学生的自主阅读和感悟为基础,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同时在学生的自主批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和帮助。对于学生难以理解透彻的段落进行随机指导,从而帮助学生解惑,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促使学生能够大胆表达自身的见解和感悟。如在讲解《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时,由于教材内容涉及到二战历史史实,教师可让学生自己结合历史知识进行自由批注,加深对文章的感悟和体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三、批注式阅读的优势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在写作训练中难以集中注意力,并且难以及时有效完成写作的任务,其主要原因就是学生的知识积累不足。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批注式阅读方式,要求学生在阅读文章时进行批注。学生可以对优美的句式进行标注和感悟,长此以往则会增强自身知识的积累,提高写作能力。

(二)有利于阅读课堂教学的互动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过于重视答案的标准化,文章理解答案单一化,学生缺乏自我理解和发挥的空间,导致学生的主体性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同时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往往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重视文章语句、思想和结构的单向讲解,学生往往只能被动接受知识,难以进行课堂互动,教学实效性低下。而将批注式阅读有效运用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能够促进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便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升。

(三)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

教师不仅可以在高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批注式阅读方法,还能够将其推广到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中,从而促使学生阅读范围拓展,有效查看学生对批注的掌握情况。同时学生能够利用批注式阅读方法,将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加以巩固和迁移,开阔自身的思维,提高阅读的兴趣,从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总体来说,教师在高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运用批注式阅读教学方法时,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发挥出自身的主导作用,进行阶段式讲解,营造良好的批注氛围,重视学生阅读的感受和体验。只有这样,才能进行阅读课堂教学的互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高长,叶波.论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策略——基于语文阅读方法培养的视角[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02).

[2]赖尉琼.学生与文本“零距离”接触:批注式阅读教学[J].中学语文,2012,(21).

[3]杜少凡,倪岗.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现代意义及实践探索[J].中学语文,2012,(02).

[4]王田.浅评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J].文教资料,2013,(10).

[5]杨江.探讨高中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J].中学时代,2014,(06).

[6]刘艳,杨智勇.批注式指导策略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学园,2015,(04).

上一篇:地理中考复习建议下一篇:物业辖区环境卫生状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