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字经》想到的

2024-09-30

从《三字经》想到的(共20篇)(共20篇)

1.从《三字经》想到的 篇一

今天,我们学了《乌塔》这篇课文,从乌塔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也想到了很多,使我受益匪浅。

《乌塔》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个叫乌塔的十四岁德国小姑娘,自己一个人游欧洲,并且在出游前用了三年的时间来准备这次旅游,把玩的时间来挣旅费。这是在我们身上不可能发生的,因为我们从小就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也不敢想象一个人出门旅游是什么情景。因为爸爸妈妈连我上学放学都要接送,更不会让我一个人出门旅游。平时我花的钱都是向父母要的,从来不知道节省。

乌塔一个人出门旅游不是父母不爱她,而是父母对她独立处理事情很放心,乌塔每到一个地方,首先要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然后再给家里打电话或寄一张明信片。而我在平日里,一旦发生生么事情,先想到问爸爸妈妈怎么办?从来没有自己想一想应该怎么做。

通过学习《乌塔》这篇课文,乌塔这种独立自主、自食其力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在今后的生活中我想对爸爸妈妈说,请您们也放放手,我已经长大,让我自己也慢慢学会独立自主、自食其力。

2.从《三字经》想到的 篇二

诸如广西某高中喊出的“进清华与主席总理称兄道弟, 入北大同大家巨匠论道谈经”,“扛得住给我扛,扛不住,给我死扛”等励志口号,在令人热血贲张之余, 也不免落入主观上将学生的人生奋斗目标定位于上大学的窠臼。

考上本科,进入重点,是不是就会成为人生赢家? 当学校将学生的“志”圈定在上大学 、单纯以输送准大学生为己任时, 励志口号的作用也就止于一时, 如果将理想教育贯穿始终,在传授知识、技能之间,渗透“志”的培养,给学生输送励志精髓,其激励效果是“置之死地”考上大学不能比拟的。

励志的前提是立志。一个没有志向的人, 很难想象他会去接受励志口号。从现实的此岸到理想的彼岸, 不说困难重重, 但不会一帆风顺。支撑我们前行的除了知识与技能等外,还需要立志、明志,持续付出,用心坚守。

当然 ,无论是“大 志”还是“小志”的树立,都要遵循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的要求。“志”立后,就要为志的实现,奠定基础,做好准备。只有立长志而不是常立志, 才可能心甘情愿地付出辛勤的汗水。

无论人生是平凡抑或是伟大,在“志”的指引下,总归不会轻易迷失方向,面对压力,也能够生发出拼搏的动力, 不至于在没有努力的情况下就发出悔恨的嗟叹。

人是需要励志的。其间,既需要自我激励,也需要外部激励。在自我激励与外部激励相互作用下, 压力也会转变为动力。事实上,面对适度的压力,并非是一件坏事。

高考给高中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为之选择奋力拼搏的机遇。当学生想要把握这种机遇时, 自我激励的条件已然具备, 但这种激励的基础还不够稳定, 作为外部激励的励志口号就十分有必要。但励志口号的核心不是让学生“进清华与主席总理称兄道弟”的功利表达,而是对辛勤付出与努力拼搏的内在肯定。

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固然, 上大学是实现美好人生的一种选择, 但并非是唯一选择或者说是志向的最终归宿。

对于高中学生, 学校除了引导他们学好知识、掌握技能外,还应让他们明白, 无论是立了宏图大志还是平凡小志,要实现它,努力与付出总是少不了的。只有将立志的长久性和励志的激励性有机结合, 才能行之久远。

3.从汶川地震想到的 篇三

常言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现代社会中,危机已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灾难、重大生活事件、公共卫生事件均属于危机性事件,如自然灾害(地震、海啸、洪水、风灾、传染性疾病等)、意外事故(矿难、空难、海难、严重交通事故、爆炸、火灾等)、人为灾难(战争、饥饿、恐怖袭击等)。这些危机事件会同时对公众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影响,可能引起明显的心理危机。如果没有及时干预,短期的心理危机可能会演变成长期的精神疾病。

大量研究表明,危机事件所导致的心理危机的发生率很高,一般台风为7%,工业事故为6%,大规模的枪击事件为33%,暴力事件为19%。有资料显示,SARS期间一线医护人员3个月内心理危机的发生率为8.33%,经积极干预,一年后部分缓解。因此,针对整个受灾群体和高危人群的心理危机,心理援助是救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心理援助不仅能够帮助受灾人群缓解情绪,提高心理平衡能力,走出心理阴影,勇敢面对灾难,做好心理重建,而且还可以帮助受灾人群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精神创伤,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心理援助需要及时、就近、简单、紧扣重点,一般采用个别、小组、团体治疗等多种适宜方式,主要方法有倾听、理解、支持、沟通、表达等。

除了接受专业心理救援人员的帮助,受灾个体和群体也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帮助自己和他人渡过心理危机。

1.要接纳自己。出现心理危机是正常反应,不是软弱、无知、愚蠢的表现,其他人也会出现这些问题。

2.要学会倾诉,不要憋在心里。跟身边的人相互倾诉,相互鼓励。同时,也要学会倾听。当亲朋好友诉说他们的伤痛时,要用平等、尊重、接纳、鼓励的态度去倾听别人的诉说,尽可能地让他们说出来。

3.如果无法向别人倾诉,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埋在地下、撕碎或烧掉。

4.尽可能快地让自己的生活恢复到原来的节律,以便恢复在一定程度上受损伤的“控制感”。

5.尽量保证睡眠、休息和基本饮食。良好的体力和营养是我们战胜灾难创伤、恢复身心健康、重建美好家园的保证。

6.可以借助一些悲伤的电影、电视、音乐等,痛哭一场,把积压在内心的悲痛发泄出来。

7.惊恐发作时,做一些事情分散注意力。尽可能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减少独处的机会。

TIPS:

心理危机是个人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打击时,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通常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解决时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当危机事件或境遇波及到大多数人时,就会造成群体性心理危机。心理危机的基本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情绪改变:麻木、否认、焦虑、害怕、内疚、责难、愤怒、噩梦、感到被遗弃、孤立、悲伤、抑郁、易激惹等。

认知改变:记忆、定向障碍、注意力不集中、思考与理解困难、不能不想灾难事件、无助、难以作出决定等。

行为反应:工作效率下降、易激惹、沉默不语、与人疏远、对人不信任、对环境警觉等,回避触发回忆的场所与活动,严重者出现自杀、冲动等。

4.从乌塔想到的 篇四

当我读到“说话间,她已经穿好了黑T恤和牛仔裤、白球鞋,从柜子里取出一大瓶矿泉水装进背包。她告诉我“……你要到超级市场去买。”的时候,我就看见了一位热情、活泼,生活经验很丰富的小女孩。要是换作我,决不会与她一样,与别人交往,生怕别人会“吃了我”这种感觉。

我继续往下读:“哟,这么长的路程,我有点惊讶……不到400马克。”我又看见一位勇敢、有恒心,有毅力的小女孩,我决对还没有去欧洲就会紧张的要命,何况我们中国小孩从来都是娇生惯养,一个人去的话,自己不怕,可爸爸妈妈又不放心,所以只有在家长的陪同下外出旅游的,是吧!

乌塔这个人很好,她生存能力强,而且十分孝顺家人,关心家人,有责任感,乌塔在我的印象中记忆犹新,我还要再读一遍!

5.从《乌塔》想到的作文 篇五

乌塔11岁就为他旅行做好了准备,他阅读了很多国家的书籍。为了能早点挣够旅费,她每天出去打工,帮餐厅,市场发传单,假期还盗别人家里,陪小孩儿玩,自己挣钱。

乌塔14岁就拿自己去地球上的各个国家。她每到一个地方就先,查警察局的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在给家人打个电话或者寄张明信片,不让家里的人担心。

每天,我都在父母的催促声中干这个干那个,天气要变了,也不知道增减衣服,不管做什么事都要依赖着父母。

6.从浙江残联的工作想到的…… 篇六

这个假期背着大背包走访江南古镇,除了那些历历如画的水乡风貌给我心旷神怡的享受以外,浙江残联为残疾人所做的工作也给我留下特别深刻印象。

只要是稍微象样的街道,无论是熙熙攘攘的延安路、平海路,还是纵横干道莫干山路、天目山路,还有西湖景区的游览大路,一条条无障碍通道总是能被发现。蓝色的画着坐在轮椅上的肢残人的标识,带着文明的温馨,立在一段段人行道上;一段明显区别于普通人行道的区域,如雨后蜗牛过境、淡淡却清晰的痕迹,或者嵌不同花色的地砖,或者是没有花纹的石道。在人行道和道路的交口处,无障碍通道是通过一个坡度不大的斜坡而上下串成一线的,可见残联工作的贴心设计和良苦用心。在杭州,无障碍通道很少有人刻意占用,而且少见果皮纸屑、垃圾痰痕一类的秽物,路口交合处,停车泊位也是不与之紧衔,极大保障了肢残人的平安出行。类似的无障碍通道,在机场、车站、商场,也随处可见,比如有的地方在常规梯形手扶电梯的旁边,就专为肢残人开设有平坦如砥的带状电梯或升降式电梯,无不细致地体现出残联工作的对细微末节的重视。

在十字路口过街横道上,会不时出现“嘀……嘀……”如时针跳动的声响,这可不是定时炸弹,而是专为盲人设计的过街警示器。对于盲人而言,除了依靠拄杖点路而行,声音对他们来说是极具牵引作用的。现代化程度越高,他们行走在这座赖以生存的城市的危险就越大,日益增多的车流,渐趋复杂的道路,都给他们造成了难以估算的困难。在每个车水马龙的大街口,当绿灯亮起的时候,安装在红绿灯下面正对的两个警示器便开始“嘀……嘀……”读秒,当最后只剩10秒的时候,警示器便发出“嘀嘀嘀嘀”的急促警报,催促正在道路中间的行人加快脚步,阻止正准备通过的行人继续通行。而这貌似不起眼却功能强大的过街警示器,如微熙暖光,涓滴微利,让人暖意荡漾。

在大家都容易忽视的死角——卫生间,残联的考虑和设计更是体大思精。几乎每个独立的公共卫生间,都有一个专门为残疾人设计的蹲位。这个蹲位一般位于角落,相对干燥,地势则比普通蹲位稍低,即没有台阶;马桶的位子也恰好与轮椅水平,而且马桶周围还设有护栏。很多地方,例如在杭州城站火车站,每个候车厅里的男卫生间,特别为肢残人开辟无障碍通道,通道尽头的斜坡直达小便槽的最里端;为了防止跌落或摔倒,一段钢管三面矩形护栏就守护在那里,最大程度保障了肢残人的安全。在这样看似不雅的场所,残联的贴心考虑却充满温暖和观照,殊不知,在“方便”的地方,如果不方便,哪能方便地“方便”呢?

在浙江,青年志愿服务的金字牌点常常可见:杭州西湖景区的环城西路,立有党员青年志愿者服务牌,人流如织的时候,红帽子会出现在路口,协助行人通过马路,这是真正落实先锋精神的瞬间;在千年古镇南浔的镇史馆后面挂着青年志愿者服务基地的牌子,他们为水乡新颜的建设添砖加瓦。浙江很多旅游景点的售票处、导游联络处,都贴有残疾人服务的标识,尽力为残疾人提供票务和导游服务。他们当中除了为肢残人、盲人提供导向、讲解服务,更有为聋哑人提供手语服务的,虽然残疾人在游客中的比例微乎其微,但是残联还是让人为他们的工作的计深虑远印象深刻。在南浔的张石铭故居里,有位无臂艺人叫归晓峰,十数年用脚作画、篆刻,自强自立,依靠自身养家糊口。十余年前他就是在长算远略的省残联的组织下,被送到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习得画艺篆功。我跟他交谈良久,还请他篆刻印章,心里很是敬佩,也忽然惦记前应该与眼前这位先生几乎同龄的四川姑娘成洁起来,不知道她现在好不好?

7.从多媒体教学想到的 篇七

[我的思考]假如大家都不用多媒体课件会怎样, 再实务一点, 是不是以后准备优质课比赛时, 还得做好突发停电或电脑故障后的应急预案?现在无论是什么样的公开课, 多媒体课件总是不可或缺的。但是, 这样的课上得多了、听得多了, 某些时候便不禁回想起自己上中学时那些虽没有多媒体课件却仍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的课。语文课上, 年过不惑的男教师在诵读朱自清的《春》时, 居然在教室里高举双手, 迈着轻盈的步伐旋转转圈, 我和同学们忍俊不禁地哈哈大笑, 从此这位语文教师朗读课文时的神情语调和对课文理解进行另类展示的样子, 就永远深深地烙在了我和同学们的脑海中。现在的语文课, 视频、音频、动画、图片应有尽有, 却很少看到语文教师深情忘我的精彩演绎了。还记得高中时第一次接触几何课, 任凭老师怎么解释, 我就是弄不清楚两条直线除了平行和重合之外它怎么就不会相交呢。年轻而腼腆的几何老师思忖良久, 终于想出了一条妙计, 让我和同学们如醍醐灌顶幡然醒悟。其实也很简单, 几何老师用自己左手右手分别伸出一根手指, 然后不断地比划空间中两条直线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 还利用教室的墙角线来形象地说明。初中时开始学物理课, 物理老师在上“惯性”这节课时, 讲起了一个杜撰的笑话:一个人坐在拖拉机上, 没等车停稳就从车上跳了下来, 恰好撞到路边一位时髦女郎身上, 女郎白眼一翻骂了句“瞧你那德性”, 这个人就很客气地回敬了一句“这不叫德性, 这叫惯性”。这个笑话再加上自己从缓慢开动的拖拉机上跳下来的体验经历, 我对“惯性”从此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 使多媒体进入课堂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潮流趋势。不可否认, 多媒体在某种程度上的确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改变。然而, 课堂教学的初衷和目的却并不是为了新技术的展示和应用, 新技术的出现也不应该使课堂上原本应该充满思维灵动的人人互动逐渐被人机互动所湮没。多媒体教学时代, 针对大容量、多材料的课堂学习, 看起来教学效率提高了, 然而, 在效率问题背后, 似乎还存在着更多值得探讨的问题。

摘要:多媒体给现代教学带来了很大改变, 但在效率问题背后, 似乎还存在着更多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多媒体,改变,探讨

参考文献

8.从淋巴瘤想到的 篇八

一种起源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就是淋巴瘤。临床表现的特点,以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最多见,常伴有全身症状:发热、盗汗、消瘦,最后出现恶病质。发病率:男性多于女性,男性为1 39/10万人口,女性为O,84/10万人LJ。根据病变处的病理改变,淋巴瘤分为两大类:①霍奇金淋巴瘤:国内少见,仅占全部淋巴瘤的10%左右;②非霍奇金淋巴瘤:多见,大部分为B淋巴细胞性,而T淋巴细胞性较少见。根据病变的恶性程度不同,非霍奇金淋巴瘤又分为侵袭性和惰性两类,前者恶性程度高,生存期短。世界卫生组织根据肿瘤病理形态学特点,应用单克隆抗体、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新技术,将B细胞淋巴瘤又分为滤泡性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等十几个类型。罗京所患的淋巴瘤就是属于恶性程度高的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即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此类型的五年生存率仅为25%左右,治疗难度大。

凡是淋巴结肿大就是淋巴瘤吗?淋巴结肿大都见于哪些病?

一、根据发病急缓和病程长短,淋巴结肿大分为急性和慢性肿大两类。

急性淋巴结肿大多为病毒、细菌、立克次体、螺旋体等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如麻疹、风疹、布氏杆菌病、鼠疫、钩端螺旋体病等。

慢性淋巴结肿大见于结核、梅毒、黑热病等感染性疾病,结缔组织病、恶性肿瘤等。

二、根据肿大淋巴结的良性或恶性,分为

良性淋巴结肿大见于各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急性或慢性感染性疾病,如淋巴结炎、结核等,以及由于自身免疫或变态反应等导致的淋巴结肿大,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血清病等。

恶性淋巴结肿大见于淋巴瘤、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以及体内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至淋巴结,如食管癌、胃癌、肝癌、乳腺癌等。

此外,还有介于良、恶性之间的少见的淋巴结肿大疾病。

9.从什么想到的作文300字 篇九

我都一个学期没游过泳了,这个星期四是这个暑假第一次去。我穿上游帽、游衣、游裤,戴上游镜,下了水,但迟迟不敢游。

“哥哥,你怎么不游?”我弟问我。

我说:“我不敢游啊!我都有半年没游过泳了,现在游的话,应该会呛几口水。”

我到了一米四的地方跳了下去,呛了一口水,但至少没喝下去。我开始游了,在游泳池来回游了几百米,我手脚非常酸,上了岸,我拿出了水喝了几口,又拿出了几个面包和一袋麦片,吃了起来,还边吃边看我弟游,他游得非常搞笑。吃完了东西,我又下水了,但不是自己游,而是跟我弟比赛憋气。我把身子和头钻入水中,我弟只能憋五秒就忍不住了,而我在水中撑了二十多秒。

10.从乌塔想到的作文400字 篇十

我读了〈〈乌塔〉〉这一课以后,我觉得外国的孩子与中国的孩子分别很大。同时,我也非常崇拜“乌塔”的做法。

我读了〈〈乌塔〉〉的第七自然段。这段讲了“乌塔”为了准备这次旅行,用了三年的时间。她阅读了很多与这些国家有关的书籍;为了挣旅费,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小孩玩。为了旅行时的安全,早就在家里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路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多么周详的计划啊!要不是写〈〈乌塔〉〉的作者亲眼目睹,我也不会相信!

说句心里话,我看了这篇文章后,是多么的惭愧!“乌塔”

11.从“铁打千层皮”想到的 篇十一

铁打千层皮!我们到底需要打哪一层皮或者打哪几层皮?语文教师必须心中有底。这个底在哪里?在语文新课程标准里,语文新课程标准是什么?打个简单的比方吧,它相当于生产企业的“国家标准”,意思是它是我们应该遵守的,不能看作可有可无的“软标准”。各个学段,我们应该打在哪一层皮上,标准的规定是非常明确的。

以朗读为例,低、中、高段的要求各不同,它是从底层跳到上一层,层层递进,逐层加高、加深。从朗读的不同层次的要求到默读及至快速浏览,各个学段要求不同。可在我们农村小学,叽哩哇啦、拖拖沓沓的朗读从一年级念到六年级。显然,教师在要求学生时,没有很好地把握一个“度”。学生在哪一个年级水平要跳到哪一层皮上,教师可能也是心里没底的,这对我们的“行业标准”“国家标准”是一种漠视。

新学期伊始,当我们拿到崭新的教科书时,我们总是在问:参考书在哪里?教案集在哪里?我们已经习惯于照猫画虎、照本宣科,这让我们几乎丧失了思考的能力。我们是否想过,这一期我们的孩子语文功力应该练到哪一个境界?它的总体目标是什么?渐近目标是什么?具体目标又是什么?我们应该在哪些问题上狠下工夫,这些在拿到教材后是应该闭上眼睛想一想的。不然,如何做到心中有数?

走别人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用着别人编写的教科书,用着别人编写的教案集,踩着别人的路子,稀里糊涂地从一课翻到最后一课。最后一张试卷为这学期画出一个干瘪的句号。下一期又重复昨天的故事。反正,错不了,语文课,铁打千层皮嘛。

于是,一种现象出来了——语文课的随意摇摆。上语文课就如在大海里游泳一样。我听过的一节公开课上,教师对学生生成的问题似乎很感兴趣,竟至于忘记了他要打哪一层皮,而让学生占用课堂大约三分之二的时间去闲扯那个与语文无关的话题。不但打不到“正确”的皮上,甚至还跳出了语文的界外。语文学科的急功近利和趋赶“时尚”更是“铁打千层皮”的幼稚表现。一会儿听说,要注意课堂上新生成的问题,于是呼啦就转向“生成”上来,像上面例子中那样,把“语文”抛在一边的事也是有的。这大大地毒害了语文课堂。

好一个大语文,大得无边无界吗?

而我们总是在非此即彼的两极世界中游走。

语文课的另一种极端就是“就事论事”。

在语文课上,教师和学生都被文本牢牢锁定。如果文本的思想性很强,语文课便走样成思想品德课,教师干枯的说教俨然一个传教士的布道;如果文本的“科技含量高”,语文课又成了物理课、自然课,教师自以为聪明的泡沫横飞,学生枯燥无味的干瘪朗读,让语文跑得无影无踪。

正本清源,还得提到语文的学科特点——工具性、人文性。我想,“工具性”是由它的特点决定的,它就像一把钥匙,去打开各学科的大门,而学科里的事儿它却管不了;“人文性”是由文本的特点决定的,它就像那三月里的小雨充盈着人性的、人情的乳汁。明白了这些,我们就不至于在大海里游泳,而是在游泳池里游泳,它有边界的限制,可能还有“道道”的限制,你不能为所欲为,不能妨碍他人的自由。

铁打千层皮,它是针对语文的总体来说的,对于具体的一节课要区别对待,当然,也不要做文本的“奴隶”而忘了语文课应该干的事儿。

12.从《菊与刀》想到的法律移植问题 篇十二

对于日本很难说清楚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 我们大多因为历史原因会对其怀有敌意。很多时候会在不是很理智的情况下全盘否定这个民族, 但是对于这个民族的发展是任何人不能忽视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想要在国力的发展中超越对方, 让两个国家站在对等的话语权上, 就要去了解这个民族, 包括他们的种种文化、精神层面的东西。通过这本书看到美国在二战后对于日本采用什么样的政策的谨慎, 并且是在深入的站在客观中立的角度研究后得出的一些结论, 从而采取一些措施。从二战后日本的迅猛发展可以看到当时美国的政策是相当有效的。

本尼迪克特以战争中的日本人作为切入点, 以人类学家的视角对日本人的日常生活、心理状态和所受教育影响做了非常细致的分析, 对日本人的人性形成做了深入的剖析。最后, 作者说明了美国对日战

后管理的作用并对日本民族的出路和未来做出了自己的判断和预测。

从内容结构上来看, 该书描述了美国人眼中的日本人在二战中的表现, 接着引导读者探究这些行为背后的形成因素。在对这些因素的深入挖掘中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写, 对日本人的人生观, 社会观, 价值观的探究不可谓不深入透彻, 入木三分。作者频频枚举日本人生活中的一些片段, 是我们有幸从生动具体的日常行为中感受到彼此民族之间的巨大差异, 通过其中人类学和心理学的分析, 我们又可以借之窥探自己的内心, 审视自己的心理状态形成的重重因素, 对人性由一个比较理性全面的把握。

读这本书的时候, 其中有些内容的描写给了我很大的震撼, 其中原因应该主要在于这些行为所表现出来的文化传统, 社会习俗与我们自视为对日主要文化输出国 (当然是针对过去而言) 的中国相去甚远, 以至于看第一眼的时候我都不敢相信这些事情是真实在日本社会存在过乃至延续至今的。借此机会, 将这些掀起我内心波澜的内容与大家做以分享:

1、二战中日本人叫嚣说, 他们会以精神战胜物质。“美国固然很强大, 军备也很高级, 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所有这一切早就被预料到, 根本没有放在眼里。”在工厂里连续劳作12个小时加上整夜的轰炸后他们宣称, 身体越沉重意志就越高昂, 精神总是在物质之上。“食品越是短缺, 我们越是要通过其他方式来加强自己的体力, 我们必须通过更多地消耗体力来增加体力。”

2、那些苦战到底的日本战俘把他们的极端军国主义归根于天皇, 说自己是在“贯彻天皇意志”“让天皇放心”“天皇把人民带入战争, 我的职责是服从”。但是, 那些反对战争的日本人也说天皇是“爱好和平的陛下”“他一直是个自由主义者, 一直反对这场战争”“他是被东条骗了”。日本人还说, “如果天皇颁布命令要臣民投入战斗, 那么日本人会毫不犹豫投入战斗, 哪怕手里只有竹竿”“假如天皇颁布停战令, 那么整个日本明天就会放下武器”“只有天皇的话能使日本人民接受失败, 并为重建家园而勉强活下去”。据说, 战后有人建议天皇否认他的神性时, 他反对说, 这会让他感到尴尬, 因为他要被剥夺的是他不拥有的东西。

3、日本人自认为是历史的债务人, 他们的日常决定和行动都必然发自这种负债感。表示“义务”的词汇往往涵盖一个人的负债意识——从最大到最小, 这个词便是“恩”。“一杯冰水纵然微不足道, 但总归我钱那个家伙一份情, 这会影响我的荣誉。不管是一钱抑或半钱, 背负着这份人情债, 我将死不瞑目……”对琐事如此过敏, 如此痛苦而且易于受到伤害在日本被视为美德。欠债意识会使人很容易被冒犯, 日本人证明了这一点。日本人否认美德有与邪恶作斗争的含义, 没有任何恶是人类灵魂所固有的, 那些“粗暴”也只是“人之常情”, 是人类不应该谴责的幸事。

看到这些不由的就想到日本的三次法律移植。1946年, 由驻日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主持制订的《日本国宪法》公布了。这部新宪法与之前的宪法相比的主要表现在: (1) 谴责战争, 强调和平; (2) 着重保护公民的民主权利, 禁止特别立法予以限制; (3) 削弱皇权, 建立君主立宪的内阁制, 确立了权力分立与制衡机制的资产阶级宪政体制。紧接着新宪法的出台, 在刑法、行政法、经济法、诉讼法等公法领域和民法、商法等私法领域均进行了相对应的修订和改革, 以到达内容与精神同宪法规定相一致。在这次法律改革中出现了日本历史上的第三次大规模的法律移植。

在《菊与刀》中也提到了麦克阿瑟将军为首的美国对日的管理, 这种管理承认了日本人改变航程的能力。美国并没有采用令人屈辱的手段来阻碍这一进程。这本书和战后美国对日本的政策相互联系在了一起, 本尼迪克特在广泛的调查基础上做出了一些预判, 事实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 同时她也同意美国政府的决策和麦克阿瑟的执行方式。二战后日本的发展也毫无疑问的证明了这些措施的合理性。

13.从潮汕小品相声大赛想到的 篇十三

在家有很多欣赏文艺的时间,听歌,看相声小品,乐呵呵。昨晚看了一下潮汕小品相声大赛复赛,之所以看的缘由,在于近年来汕头电视台势头相当地猛,出了一个叫《今日视线》的节目,创下全国民生节目收视率纪录,连《今日说法》这样的央视品牌都无法匹敌,在中国新闻界掀起了轩然大波,这个节目引起了北大、人大等名校新闻学院的关注,大批名牌教授前往汕头进行座谈,调查研究,并将此节目的创意构思列入教科书的经典案例。

汕头的观众其实是蛮挑剔的,因为这里地处港台近邻,作为粤东的门户,行政地理上隶属于广东,受南粤文化影响;北边厦门,东面台湾(汕头的军用机场就是为了攻打随时可能会易帜的台湾而一直保留的),文化传统上隶属闽南文化;加上天高皇帝远,对于意识形态的抵制情绪是可想而知的,汕头的青少年很少看中央电视台,喜欢看港台节目,认为港台新闻比较客观透明;现在很多人又喜欢看湖南卫视。所以,《今日视线》这样一个本土栏目竟然能吸引大多数汕头人甚至汕头青少年的眼球,实在不容易,《今日视线》介入了大众生活,解决了很多人民的实际困难,让人看到了人道主义精神的蔓延和传统美德的复现。

昨晚的潮汕相声小品大赛尽管在原创性、艺术性和思想性方面不是很高,模仿的痕迹明显,但毕竟是潮汕大众文化生活的体现,所以看起来还是挺亲切的。我们都知道,幽默是在语境中凸显出来的,东北人有东北人的幽默,天津人有天津人的幽默,为什么东北人和天津人给人以幽默的印象,东北人小品好,天津人相声好,而很多南方人却不会给人这种印象呢,其实很简单,因为南方人的幽默一旦换了语境就失去其幽默的感觉,而普通话作为北方方言的抽象化语言,又是通行语,而且这种通行语不仅在大陆而且还和海外的民国国语基本没有沟通障碍。

因此,如果天生的语言不是北方方言而是吴方方言(江南话)、客家方言什么的,那么对与母语有些差距的普通话的理解还是有所欠缺的,没有置身于那个语境,那么他可能就不懂普通话语境中的幽默,比如他就不会在听到“脑袋给驴踢了”时觉得有趣,但是如果换回母语,这个人却可能讲出十分幽默的故事。潮汕也有潮汕人幽默的方式,比如讲古(故事),潮汕话也讲究押韵和话中有话,制造幽默的效果。

幽默和诗有时很相似,它们受限于方言的表达方式和韵律。举一个例子,憨豆先生在西方算是一逗了,但我们大多数人不觉得憨豆先生比郭德刚逗。所以,潮汕小品的幽默只能潮汕人自己才能欣赏,离开了这种生活方式和语言表达,大概一头雾水。

昨晚的比赛有一位讲潮汕“快板”,把潮汕渔歌和讲古结合起来,很有新意;还有一位女孩在情景小品中对一位外地老太太说:“你很卤面啊!”那位老太太竟然说:“卤面好吃吗?”其实,我们都知道有一种叫“西红柿打卤面”的东西,不过这跟潮汕的“卤面”有很大的差距。在人大,所有的学生都知道有“潮州卤水”这样的菜式,人大食堂有,“卤”是很黑的,汕头话因为承袭古汉语,仍叫“乌”,“面乌乌”暗示一个人有怨气或者拉不出屎很郁闷的样子,所以“卤面”引申为令人讨厌的人或者事。所以这样的幽默,不懂潮汕话实在无法理解这有什么好笑。动作的幽默也许更具有弥漫性和普遍性,有时候我们宁愿将动作的幽默称为滑稽,但是语言的幽默是相当局限的。

14.从乌塔想到的小学生作文 篇十四

学完这篇课文,我的心里很不平静。难道大人所说的爱,就是给我们孩子无穷的宠爱和保障吗?我看未必,我们就像被关在笼子里的小鸟。可相反的是我们渴望自由,想像乌塔那样自己独立,并且很好的完成自己的事情。

每次我想帮妈妈干点什么,可是总被妈妈婉言拒绝,在妈妈看来我是金子,我是玉,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我只需要负责学习,真是可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啊!

我也曾有过这样的感受:暑假时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一个夏令营,因为这夏令营的五天全靠自己,连洗衣服也是如此,我就因为找不到袜子,脚直接穿在鞋里难受了一天。

15.从袁隆平的大学成绩单想到的 篇十五

依照常规思维来分析, 现在在农学上取得了辉煌成就的袁隆平, 当年的农学课程成绩应该是非常突出的, 但是现实却似乎并不是这样, 一个成就和贡献极大的科学家, 当年他的成绩称不得优秀。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 袁隆平当年充其量只是班上的一个中等生。这样的中等生在学校可以说是太多了, 并且这样的中等生在学校当中往往是处于被遗忘的角落, 往往是不为人注意, 也更不为人重视的。因为我们多年的一成不变的教育体系, 已使我们众多的教育者走入了一个误区, 在许多中小学校里, 教育者看到的往往只是那些成绩优异、表现突出、出类拔萃的优秀学生。甚至在一些学校, 为了提高升学率, 学校往往只关注那些少数能给学校增光, 能给学校带来荣誉的好学生, 把那些中等生、后进生都完完全全地甩在了一边, 结果本该公平的教育变成了畸形教育, 变成了选拔, 变成了甄别。教育对象中的大多数却被漠视了, 那许多正在发展中、成长中, 有待被唤醒、被挖掘、被激励的学生被遗忘了。

就像在中小学校园中广为传唱的“分, 分, 学生的命根, 考, 考, 老师的法宝”一样, 多年来, 我们的教育总是习惯于一个模式、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 并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一直作为核心的评价体系, 结果是年复一年, 我们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高分低能的学生, 却使那些有潜在特长和能力的学生在我们对分数的追求和对优秀的强化中渐渐被湮没, 直至成为庸才。那么, 如今面对袁隆平的大学成绩单, 看一看袁隆平先生的成长, 我们的教育行为、教育评价是不是真的该变革些什么?

面对袁隆平先生的成绩单, 我又忽然想到, 当年吴晗考清华、考北大, 数学都是零分, 钱钟书考清华数学15分, 闻一多赴美留学数学不及格, 但是因为教育对他们的宽容, 对他们的包容, 他们不是同样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吗?而今天, 袁隆平的成绩单再次给了我们一个提醒, 我们固然需要那些成绩出色的优秀生, 但是, 我们同样需要那一个个不该被漠视的中等生, 还有那些成绩平平并不够出众的后进生。毕竟, 促进学生的发展, 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属于自己合适的位置, 尽可能地发挥他的能力, 给他一个成就和施展才华的舞台, 那才是最不应该为我们的教育所淡忘的。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这样一句名言:“在教育集体的同时, 必须看到集体中每一个成员及其独特的精神世界, 关怀备至地教育每一个学生。”面向全体学生, 意味着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 关注个体差异, 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平等地对待所有学生, 无论他们的年龄、性别、文化背景, 家庭出身, 也不管他们的学习成绩是优是劣, 是优秀生还是中等生, 或者是一些老师眼中的不那么讨人喜欢的后进生, 教师都应该关注他们的发展, 并努力挖掘他们的潜能, 为他们的成长创造条件。

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也曾告诫我们:“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 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 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 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肩负着天底下最神圣的教育使命, 要做的不只是改变、塑造和训练学生, 仅仅盯住学生的分数, 仅仅关注学生的成绩是远远不够的, 它更重要的是一种唤醒, 去唤醒学生自身的自然沉睡的力量, 以实现他们内在的无限潜能, 以引发他们灵魂深处的变革。作为教育者, 也许我们应该时常记住, 真正的教育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 而是要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 关注人的发展应当成为教育的核心, 毕竟学生的未来是谁也无法预料的。

16.从“诚信创造税收”所想到的 篇十六

日常生活中,在许多地方,可以经常看到的相关表述是,经济决定税收。其意思是说,经济是税收的源泉,经济创造了税收。把诚信与经济相并列,进而提出诚信创造税收,无非是想表达这样一个意思:除了经济之外,纳税人的诚信也是税收的一个重要源泉。经济与诚信共同创造了税收。

对于不少人来说,这的确是一个颇为新颖的说法。

暂先放下理论上是否成立的问题不论,今年上半年中国税收收入增长的情势,倒是支持了上述的说法。

先看全国的情况。今年1—6月份,全国税收收入的增速30.5%,而同期GDP的增速是10.4%。如果说只有经济创造税收,那么,GDP增速与税收增速之间的差额达20.1%。这个差额,是什么因素创造的?即便考虑到物价上涨因素,把同期的CPI(7.9%)叠加到10.4%之上,从而得到以现价计算的GDP增速18.3%。这时,GDP与税收增速之间的差额仍有12.2%,相当于税收增速的近一半。这个差额的来源,又可用什么因素去说明?

再看北京市的情况。今年上半年,北京市地方税收收入的增长速度为31%。同期北京市GDP的增速为11%。两个增速之差为20%。同样,将同期的北京市CPI(6.1%)叠加至11%之上,从而以现价计算的GDP增速17.1%与北京市地方税收收入增速31%相遇,那么,两个增速之差13.9%的来源又是什么?倘若将来自北京市的国、地两家税收收入加总求和,那么,今年上半年北京市税收收入的增速则为36.8%。按照同样的计算方法,GDP增速与税收增速之间的差额将扩大为19.7%。对于这个更大些的差额,我们又能用什么因素加以解释?

无论全国,还是北京,或是其他别的什么省市,两个增速之间差额的来源,显然只能从非经济因素中寻找。对于造成税收收入持续高速增长的非经济因素,迄今为止,我们所能听到的一种来自官方层面的归结,是税收征管力度加强的结果。其意思是说,这些年来,税务机关在加强税收征管、提升征税效率方面进步很大,从而获得了高额的回报——支撑了税收收入得以持续高速的增长。但是,深入探究一步,便可看到,税收征管加强所收获的税收增长,应归功于征纳双方的共同努力。试想,没有纳税人一方纳税意识的提高和诚信纳税的行动,税务机关的本事再强,装备再好,努力程度再高,甚至把九牛二虎的力量都用尽了,恐怕也不可能取得有今天这样的成就。所以,征管因素对于税收增长的贡献,也是应当“一分为二”的:一部分来自于税务机关的努力,另一部分则来自于纳税人的诚信。或者说,中国的GDP增速和税收增速之所以会有如此大的差额,其中的一个重要来源,是纳税人的诚信。如同经济增长、征管加强和税收之间的关系,纳税人的诚信也能够创造税收。

其实,不仅仅是今年上半年,从1994年以后,中国的税收,一直都在呈持续高速增长的态势,一直都在以远高于GDP增速的速率增长。即便在当前国际国内的宏观经济形势发生较大变化的背景之下,今年上半年的经济增长已经有所回落,税收的增长依然保持强劲的势头。本来应高度相关的经济与税收之间的关系发生了脱节,而且,脱节的情势越来越浓重,看起来,不仅可以认定纳税人的诚信能够创造税收,纳税人诚信水平的提升,也是支撑中国税收维系长达15年持续高速增长态势的一个重要因素。

将视野拓展开来,环顾一下我们的左邻右舍以及更远一些的国度,在他们那里,是否也存在着类似当前中国这样的情势?是否也能发现类如当前中国纳税人诚信水平这样的魔力?是否也可找到非经济因素与税收增长之间的如此之高的关联度?

只要稍加搜索,从可拿到的各国经济增长和税收增长的相关数据的比较中,便可发现,在今天的世界上,我国可能是一个仅有的例外。比较普遍的情形是,在保持税收增长略高于(而非远高于)GDP增长的轨道上,税收增速与GDP增速高度相关。

进一步的观察,还可发现,在当前的我国,之所以呈现出GDP增速和税收增速之间的如此大的差距,以至于让包括纳税人的诚信水平在内的各种非经济因素成为决定税收增速大小及其与GDP增速差额大小的主要力量,其深刻的原因无非在于,由现行税制决定的“法定税负”和由税务机关征管水平与纳税人诚信水平共同决定的“实征税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所以,建议全面启动谋划多年的以增值税转型为核心的新一轮税制改革,把过高的“法定税负”降下来,从而让中国税收回归与宏观经济环境相契合的正常增长轨道,的的确确是当务之急。

17.从毛新宇的两个插曲想到的 篇十七

从毛新宇的两个插曲想到的毛新宇参加“两会”,总会引人注意。毛新宇在接受采访时谈到雷锋精神、毛新宇在开会间隙阅读哲学著作这两个小插曲也一样引人关注。

在接受采访时,毛新宇从精神和哲学的角度谈到对雷锋精神的理解。他说,雷锋,精神延续,薪火相传。今年是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49周年。雷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影响力的先进典型人物。“雷锋精神”鼓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谈起“雷锋”这个名字,毛新宇言语间流露出尊敬。他强调,作为一名军人来说,雷锋精神非常符合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毛新宇是70后将军,他认为:“不能简单地看雷锋个人和雷锋现象。这个人物良好的品质浓缩了一个时代,这个英雄人物已经升华为一种崇高道德品质和崇高革命精神的象征。我觉得雷锋的影响和事迹是划时代的,雷锋的先进事迹和他先进的人生观价值观及道德精神风貌不仅是划时代的,而且会很长久地影响我们,改变我们。”毛新宇认为,雷锋精神将会一直延续、永存,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符号。雷锋精神为什么会成为中华民族的符号?

对雷锋精神的理解,是中华民族精神弘扬广大的基石,雷锋精神的影响已是世界性的。雷锋精神的传扬让人们一直在思考这样的问题:雷锋从未上过战场,从未做出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却是中国最著名的士兵;他是中国少数能以头像传世的典型人物之一。人们还会问:雷锋的形象,为什么能成为众多艺术家创作的基本元素?雷锋成为一个典型的化身,其影响力究竟有多大?雷锋精神怎么会产生世界影响?为什么雷锋是中国拥有个人纪念馆最多的人?

我们可以从外国人对雷锋的评价中看到雷锋精神深层次的意义:

“我们曾拥有过卓娅、舒拉,那是在战争岁月;而在和平年代,你们拥有雷锋,真羡慕这样的国度,羡慕中国年轻的一代。”--俄罗斯巴沙诺夫。

“这是一滴特殊的油,它能覆盖整个海洋,使世界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平静。”--美国教师詹姆斯。

“听了雷锋的介绍,他不仅是中**亲的儿子,也是进步人类的儿子。”--非洲雅克.马凡观后感。

“雷锋的人生真了不起,如果人类像他那样坦荡无私,胸襟开阔,用一颗爱心关心全人类的命运,这个世界将会变得多么美好!”--法国留学生施兰。雷锋是一位伟大人物,我们认为全世界的人民都应该把他当作一个大公无私的榜样来学习。愿上帝保佑雷锋!——三个美国留学生

雷锋的精神就象一滴油,它能覆盖整个大洋,使世界更加平静。——美国詹姆斯

最近,李长春同志在参加全国深入开展学雷锋座谈会上对雷锋精神作了这样概括:

雷锋精神是党和人民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厚精神资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雷锋精神,就要学习雷锋爱党爱国的坚定信念,激励人们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就要学习雷锋

SCYUXING.COMCXMOULDER.COMTLWTFM.COMADDSIGN.NETXJHZLT.COM

助人为乐的宝贵品格,激励人们成为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模范践行者;就要学习雷锋敬业奉献的高尚情操,激励人们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优秀建设者;就要学习雷锋锐意创新的进取精神,激励人们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自觉推动者;就要学习雷锋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激励人们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积极创业者。

这段讲话,深刻揭示了雷锋精神的实践意义和现实意义。因为从实践中来,所以雷锋精神有着深厚的民族基础;因为从实践中来,所以雷锋精神有着浣的历史意义;因为从实践中来,所以,雷锋精神有着广泛的世界意义!

因为从实践中来,所以,雷锋精神能够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的符号!

还看到一张毛新宇在政协会间隙阅读哲学著作的照片。这张照片,毛新宇的专注形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这本书的书名是《追求哲学的精神:走向实践哲学之路》。这本书的内容也许我们还不熟悉,但从实践的角度研究哲学精神,给我们更多的启示,似乎与毛泽东当年的哲学追求有相似之处。世界著名政治家、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博士的新作《论中国》(On China)就高度评价毛泽东是“哲学王”。其实,毛泽东是如何利用本土哲学改造世界、利用本土哲学创造世界的?一般的政治家还很难有深刻的揭示。人们还在思考:哲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军事家毛主席(哲学王)领导中国近半个世纪,怎么创造了一个“六亿神州尽舜尧”的神话般平等世界?

道理其实很简单,也很复杂:实践!

毛泽东一部《实践论》,通俗而深刻地阐释了实践的意义。从红军长征,到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到社会主义建设,无处不显示着毛泽东实践思想的伟大力量。因为以实践为核心,红军长征才会取得伟大胜利,因为以实践为核心,抗日战争才会让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因为以实践为核心,国民党反动派才会葬身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因为要实践为核心,社会主义建设才会取得辉煌成就!毛泽东的军事实践,时间之长、困难之艰、规模之大、类型之多、功绩之高,是古今中外的军事家所罕见的。毛泽东的实践思想是人类革命史上光彩夺目的一页,体现出鲜明的人格魅力、民族气派、中国特色和时代精神。

18.从什么想到的作文300字 篇十八

这一次我就有了一个敌人了,那就是我的姐姐,当我们来到梦多多,那里有各种各样的玩的,有海盗船、有旋转木马,还有攀岩和旅转接球车……

但我和姐姐最喜欢的是攀岩这一个游戏,我来到了玩攀岩的地方,一位阿姨帮我和姐姐系好线,我们就开始比赛了。

我紧紧地握住线,爬了4米后发现地上的东西都变得很小很小,我的手上出了很多的汗,十分紧张和害怕,我一不小心就掉下来了,幸好有线,不然我就要输了。

姐姐说:“你输了。”我说:“再来一局。”我们又来了一局。

这一次我有了自己的一个目标,这一次我赢了。

19.从《三字经》想到的 篇十九

大家知道, 王熙凤的第一次出场是在林黛玉初进贾府时。她当时的表演完全是用语言和心计来完成的, 人们是从她的语言和她的心计来初步认识她的。因为王熙凤知道林黛玉和贾宝玉一样, 是贾府皇帝史老太君的心头肉, 所以, 她没有出场就有了“我来迟了, 不曾迎接远客!”的讨好话, 这句话, 让初来乍到的林黛玉感到自己享受到“远客”的这个殊荣而高兴, 最主要的是又讨好了视林黛玉为掌上明珠的老太太。姥姥见到失去母亲的外孙女必然会伤感, 进而便搂着林黛玉“心肝宝贝”地号啕大哭。而王熙凤见到林黛玉后也装模作样地夸奖林黛玉的“标致”:“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 竟是个嫡亲的孙女”, 不免以帕拭泪“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当老祖宗说“我才好了……休提前话”时, 王熙凤便“忙转悲为喜”道:“我一见了妹妹, 一心都在她身上了, 又是欢喜, 又是伤心, 竟忘记了老祖宗, 该打, 该打!”这里王熙凤前后的两次说话, 又起到了一石二鸟的作用:喜欢的是妹妹的到来, 伤心的是姑妈的去世;但最主要的是“忘记了老祖宗”自己确实“该打”。这里“忙转悲为喜”的表演是常人所做不到的。“我来迟了, 不曾迎接远客!”的讨好话和“忙转悲为喜”的心计将王熙凤龌龊的内心世界掩盖得天衣无缝。

作为贾府里的最高统治者的史老太君, 对于王熙凤的绝妙的、虚伪的表演不能予以识破, 正是史老太君的悲哀, 也是宁荣两府的悲哀。秦可卿去世后, 王熙凤料理宁国府表现出非凡的才能与过人的精力, 这就更加使荣宁二府的人对王熙凤敬佩不已。使王熙凤的虚伪与贪财更加隐秘。

贾瑞是贾政的一个远房侄子, 属于“玉”字辈的, 和贾琏一个辈分, 该称呼王熙凤嫂子。书中说他是个“图便宜没行止”的人, “附助着薛蟠图些银钱酒肉”。当他见到王熙凤时被王熙凤的姿色和风韵吸引, 于是顿起淫心。按理说, 王熙凤是一个有着过人能力和聪明绝顶的人, 对于处理这种事情应是有正当的办法的。何况贾瑞是年龄小于自己的平辈, 王熙凤有义务教育他做一个本本分分的人, 将来成家立业好好过日子。然而不然, 王熙凤却“毒设相思局”, 利用贾蓉和贾蔷将贾瑞往死里整。结果, 贾瑞被祖父贾代儒“发狠到底打了三四十板, 还不许吃早饭”, 饿着肚子跪在院里读文章, 最后为了活命“正照风月鉴”呜呼哀哉了。这就是王熙凤对于一个平民所表现出的一种残忍。她在贾母面前所表现出的虚伪, 很容易使人误认为她是一个多么能干的好心肠的人啊。

封建社会的倾覆正是封建社会的统治者自己制造的, 正是王熙凤们自己把苹果给弄腐烂了。正如书中的一副对联所说的“身后有余忘缩手, 眼前无路想回头”, 当拥有一切的时候, 却贪婪成性, 而一旦觉醒的时候却悔之晚矣。

20.从“烟草院士”之争想到的 篇二十

“烟草院士”之争,算起来已有一年多的时间。随着媒体的广泛报道,控烟人士、控烟组织、业内专家等都对谢剑平发出了一边倒的质疑。然而,谢剑平却依然走进了“中国工程院官方网站介绍院士的栏目中”。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首先,院士的评审程序有没有问题。目前,我国评院士都是学部来评,而学部里边有很多专业,很多互相间的信息不能沟通。比如评审牵扯到健康问题,就应该和医药卫生学部进行沟通。谢剑平研究的“降焦减害”研究成果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却没有在医药卫生学部评审,而是放在工程院环境轻纺学部去评审。因此,可以说我国院士评审程序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前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院士日前接受媒体的采访时介绍,院士评审是一种业绩评定,且是一种最高的业绩评定,不能够和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相抵触。《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由世界卫生组织制定,2005年8月经人大批准,就和我国法律法规一样具有法律效力。这个公约明确指出,不得以任何虚假、误导、欺骗的手段推销烟草制品,包括“低焦油”“淡味”“超淡味”等。

其次,“降焦减害”值不值得研究。“烟草院士”之争,当务之急首先应该还原到基本的科学之争,即“降焦减害”研究究竟是否属于科学范畴,究竟还值不值得研究。谢剑平从事“降焦减害”研究已经多年,而且其学术成果也都集中于此,还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如果说“降焦根本不能减害”属实,则意味着他所从事的研究本身就属于伪科学,不但院士之争是非一目了然,其多年来凭此研究获得的各级科研资助和奖项荣誉,也都成了无源之水。特别是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降焦并不能减害。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内科专家钟南山曾说,降焦不能减害,低焦烟要吸得深、吸得多才过瘾,令吸烟者心安理得地抽更多的烟,吸烟者这种补偿行为反而会增加肺癌中腺癌的发生几率。

第三,“烟草院士”代表了谁的利益。联想到之前的“上海烟草博物馆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先进单位”新闻,或许谢剑平也是烟草利益集团的代表?正如一位烟民网友所说的:“我就是一个忠实的烟民。自己的身体深受其害,自己也曾尝试戒烟,然而无数次戒烟,无数次失败,苦不堪言。如果谢剑平能研究出戒烟的方法,我认为可以是院士。但如果只是一味的研究怎么发明香烟,那就受之有愧了!”虽然降焦不能减害,但由于谢剑平的研究,有统计显示,2008年到2011年期间,中国低焦卷烟销售量年均增长93%,而一般的烟卷增长只有3.3%。

上一篇:美食家范文下一篇:标致汽车促销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