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肖广平(精选18篇)
1.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肖广平 篇一
浅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
摘 要:小学四年级学生的特点天真,活泼、好动,爱表现,爱好广泛,求知欲旺盛,但注意力的时间相对较短,也让许多的老师头疼。如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活枯燥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新课程改革的理论指导下,一直在实践中思考、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肤浅的体会。
关键词:四年级 数学教学 兴趣
小学四年级学生的特点天真,活泼、好动,爱表现,爱好广泛,求知欲旺盛,但注意力的时间相对较短,也让许多的老师头疼。如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活枯燥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可持续学习的一个支点。同时,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突破点。一个师生关系和谐、赏识、宽容、富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必然会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保持、产生不凡的影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形成良好课堂气氛的基础;宽容,能为学生创造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赏识,更能为学生兴趣之火的燃烧添加无尽的燃剂。课堂交往中,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态度、专业水平、教学方法、甚至对某一问题的看法,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评价,作出“信任”或“不信任”的判断,和“亲近”或“不亲近”的情感反应;甚至于把对教师的好恶迁移到教师所授课程上来。对教师没有好感,也就不想学他教的课。在新课程改革的理论指导下,我们一直在实践中思考、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肤浅的体会。
一、转换教师角色
师者,所以传道,解惑者也。在现代教育中,教师究竟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随着“应试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多年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而形成的一套传统、滞后的教育教学模式显然已不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作为一位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我认为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要进行创新,教师必须改变已经形成的老一套以知识为核心的观念和行为,改变那种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知识教学目标上,而忽视能力、态度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切实改掉过去一味的教师“讲”一味学生的“听”注入式的教学方式;真正体现教学形式多样化,让学生自己探讨、讨论、实际操作、合作学习、交流体会、互相帮助,使得教学气氛和谐,学生能活泼地、愉快地进行学习,真正实现把数学的课堂还给学生,切实让学生多“想一想”, 让学生多“看一看”, 让学生多“做一做”, 让学生多“说一说”。因此,我认为教师角色应该定位为学生学习上的指导者,要大胆地放手让学生从感知中领悟到知识,从而达到化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还学生主体的地位。充分让他们在学中玩,在玩中学,促进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二、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实践活动是儿童发展成长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学生形成实践能力的载体。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我认为应重视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主动参与意识和勇于探索创新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摆、弄直观材料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自己去发现规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在体验中领悟数学、学会想象、学会创造,让学生摆脱数学的枯燥乏味,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一课中,学生们都准备了三根木棒,我先让他们自己摆一一个三角形,然后再让他们逐一说说自己摆的是三角形,为什么?从而引出三角形的概念,并让他们通过比较两根木棒一另一根木棒的长短,自己进行发现、总结。在“你说我来做”这个环节中,当一个学生说出一种三角形的时候,其他学生都争先恐后摆弄,根本没有空闲去做小动作。整节课,学生们注意力集中,兴趣昂然,表现活跃积极,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让数学课堂生动起来
新课程改革对教学手段的运用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充分让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工具走进教学,肯定会给课堂带来无限生机。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多媒体集声音、文字、图像和视频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大大弥补了自制教具的局限。当我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鲜艳的色彩,可爱的形象,逼真的动感,迅捷的切换吸引了学生,集中了他们的注意力,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主要就是提高了学生对数字的兴趣,对数学兴趣。
四、猜测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科学家牛顿有句名言:“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明和发现。”将猜想引入数学教学之中,将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培养创新意识、促进能力的提高。有时我故意将课讲得留有余地,让学生们自己去探讨、去猜想,然后再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下来,我发现,学生们的想法多了,答案也多了,课堂也更活跃了。因此,我又不失时机地给学生设计灵活、开放性的练习,让他们用猜想的结论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已有的知识得到巩固、深化和发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沉浸于猜想的成功之中。
总之,以上几种教学方法能很好的促进了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挥其主体地位,使学生从“乐学”到“要学”,从“要学”到“会学”,最终达到会创新。同时也有利于教师的教学,能让教师以最好的教学效果完成教学任务。
改革教法、创新学法、强化习惯
------浅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工作中的心得体会
望胜小学
赵洁
小学四年级学生的特点天真、活泼、好动、爱表现、爱好广泛、求知欲旺盛。但注意力的时间相对较短,也让许多的老师头疼。所以,如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活枯燥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至关重要。兴趣是学生可持续学习的一个支点,同时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突破点。
一个师生关系和谐、赏识、宽容、富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必然会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保持产生不凡的影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形成良好课堂气氛的基础。宽容能为学生创造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赏识更能为学生兴趣之火的燃烧添加无尽的燃剂。
课堂交往中,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态度、专业水平、教学方法、甚至对某一问题的看法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评价,作出“信任”或“不信任”的判断和“亲近”或“不亲近”的情感反应,甚至于把对教师的好恶迁移到教师所授课程上来,对教师没有好感也就不想学他教的课。
在新课程改革的理论指导下,我们一直在实践中思考、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肤浅的体会。
一、改革教法,为学生的学习指路导航
1、课堂前置,将课堂上要学习的知识提前让学生知道、了解、学习,也就是预习,虽然三年级时,我们已开始了预习,效果还是不错,到了四年级有所放松,甚至停滞。
一个原因是老师没有把预习作为学习的重要内容,没有在思想上放在重要位置上,总是担心同学没有预习或预习不透彻,总是放不开手,课堂上还是要从前到后完完整整的讲解,这样预习的作用只是让认真预习的学生重复学习了一遍,不认真预习的同学应付一下,这样在孩子的心目中就势必形成预习不预习一个样,反正老师上课还要讲的,因此,预习时个别学生来说就流于形式。
另一个原因是没有有效及时的检查形式。对于预习作业只限于预习本上的检查批改等,只能了解会的人有多少,不能了解不会的有多少,对于孩子到底自学会了多少。还存在哪些问题疑难还是未知,所以,对课堂的指导意义不大。
所以,本期打算重视预习,改变预习方式,将课堂知识前置,每天新课预习要求有三,其一,阅读数学教材,将例题读通、读清、读懂;其二,谈谈我们的收获,我知道了要写出答案;其三,要试着做后面配套的习题;其四,我的疑问困惑是什么? 检测方式:先出几道本课的检测题,让学生试做,有多少人做对,有多少人做错一目了然,问题处在和地方也暴露出来了,针对问题以及预习中学生的疑难才进行知识的讲解,这样才能在错误中找到根源,在疑难处点拨达到画龙点睛之效,也给学生留下深刻牢固的印象,并且不仅知道什么样是正确的,还能知道什么样就会错误,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效,同时,当堂纠正预习中的错误以加深理解,巩固强化知识。
课堂的精讲,势必会给学生留下多练的课堂空间,所以增加课堂容量将是我的改革教法的第二步。
2、提升课堂。就像作文一样结尾处的升华将会使文章大增色彩,所以每堂课基本联系已在预习中解决了,剩下的时间,就要给孩子增加习题的难度变化题型,提升知识的容量,以增强孩子的灵活应变能力,和举一反三应用能力,这样才能提升课堂,提升知识容量,达到学一而应千变之效,避免课堂上知识看似学会了,而考试考不了好成绩,总觉的没有学过这类题,其实真正是没有学透、学活、学用。
3、激活课堂。课堂要活起来,则要有新意,所以在教学中要将问题情境化,将规律法则幽默化(搬家交换、四则混和运算),风趣化,将题中的数量关系直观化(画线段图),将问题情景化等多种形式,使课堂充满活力,充满情趣,以活灵活现的方式呈现给孩子,让孩子从直观形象深刻理解其中的道理、内涵。
二、创新学法,为提高学习成绩指路引航。
自古以来,都认为数学是理性的思考,其实不全对,数学中也充满着表现的感知和做题的技巧,它是一个读—思—做三者的有机结合,所以在学法上,我本期打算从三个方面去做:
1、读数学。语文书是读出来,其实数学也是读出来的,首先,读数学书,所有的知识,内涵都包容在数学书里面,可过去我们有谁仔细的去阅读过,去思考过。
书中的每一句话都是编者对知识的重点概括,每一个问题都是点睛之笔。如果孩子仔细去品读,读通每一句话,读懂每一个知识点,读清每一个逻辑关系,那么你一定能学会、学好。引导孩子去仔细认真的去读数学书、多读数学书,是引导学生学习的一个改变,要体现在课堂上,体现在预习中。
其次是读数学题,题读三遍,其义自见,读是思的前提,题都读不懂,头脑中就没有一个清晰的印象,无从下手,所以,读题三遍是我以前的解决问题的要求,今后要扩展范围,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都要多读,要读出重点,读出出题的意图。
2、做数学。数学知识应用于习题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学会了,而好多孩子往往是单一的知识点都学会了,而变为习题则不会做了,或做错了,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做题的能力,做数学题是有技巧的,让学生逐渐掌握做题的技巧和策略,那么学生不仅将学会知识点更能将知识串成线,练成面,拼成体,综合运用,灵活运用。
3、思数学。理性的思考仍是数学学习的主旋律,所以要想让孩子真正的学会学习,就得让孩子学会思考,自己去发动脑筋,发动思维,想每一句话的含义,理清题中的来龙去脉。
为促进孩子思考,本期我将以“讲数学,争当小老师”活动为契机,每天做完作业后,将作业完成好向老师或组长讲解一遍,自己的做题方法和思路,训练思维,巩固理解,达到真正的理解学会。
三、强化习惯,为数学学习保驾护航。
习惯好坏对孩子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好习惯小到取得一个好成绩,达到受益终生,坏习惯则开领孩子走向懒散,马虎的深渊,越陷越深,所以,良好的计算习惯,作业习惯,补错习惯,做题习惯,等仍需不断加强,巩固,使孩子从细节做起,从基础做起,为学好数学取得好成绩打好基础,保驾护航。
另外,培优补差也是一项重点工作,班级中 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对于优等生鼓励去攻克难度更大思维含量更高的习题,对于潜能生则实行优先辅导、优先提问、优先作业批改的三优先政策努力缩小差距,使其迎头赶上,使我们15个孩子齐头并进,共同发展。
2.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肖广平 篇二
“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利用多媒体资料创设情境,结合现实生活实际情况,引领学生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形成寻找解决最优方案的意识。
2、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对数学学习有很浓厚的兴趣,学习积极性很高,但部分学生数学基础不是很好,学生的思维差异很大,所以在讲课过程中,选用了学生熟知的日常生活中的素材,沏茶问题,通过合理安排操作节省时间,让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中优化思想的应用,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探索、交流、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3.1、
通过烙饼问题、沏茶问题、卸货问题等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2、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能力目标:
在问题探究、动手模拟、交流争辩等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2.1、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2.2、通过交流活动,使学生体会交流协作这一学习方法的价值。
4、教学重点
认识到解决问题有不同的策略,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5、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能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6、教学策略
6.1、谈话引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6.2、出示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引领学生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6.3、让学生利用教具在问题探究、动手模拟、协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学习情境设计
7.1、
结合学生的生活环境,展示情境图,让学生从中提出问题,再围绕“寻找解决最优方案”的主题,通过小组协作、讨论交流,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
7.2、
让学生利用教具在问题探究、动手模拟,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同时通过自我评价,纠正自己原来的错误,展现自我。
8、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沏茶的六张图片一个大圆、10个小圆一面涂颜色表格
9、教学目标
9.1、通过操作学具模拟烙饼过程,沏茶问题的交流,让学生感悟统筹思想,初步了解统筹的含义,掌握烙饼问题的统筹方法,并能实际应用。
9.2、在问题探究、动手模拟、交流争辩等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规律探寻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9.3、通过交流活动,使学生体会交流争辩这一学习方法的价值。
1 0、教学反思
《数学广角》一节渗透统筹优化思想的数学课,它通过简单的优化问题渗透简单的优化思想。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以“烙饼”问题和“合理安排时间”为主题,以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为主线,展开教学。数学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它不仅仅是承载数学知识的地方,它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场所,教师只有把课堂的主体还给学生,才能给学生一个创新的课堂,一个发展的课堂。
摘要:《数学广角》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第七册的教学内容,主要是通过烙饼问题、沏茶问题、卸货问题等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3.浅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 篇三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1-0045-01
小学四年级学生的特点是天真、活泼、好动,爱表现,爱好广泛,求知欲旺盛,但注意力的时间相对较短,让许多老师头疼。如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活枯燥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可持续学习的一个支点。同时,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突破点。一个师生关系和谐、赏识、宽容、富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必然会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保持、产生不凡的影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形成良好课堂气氛的基础;宽容,能为学生创造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赏识,更能为学生兴趣之火的燃烧添加无尽的燃剂。课堂交往中,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态度、专业水平、教学方法、甚至对某一问题的看法,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评价,作出“信任”或“不信任”的判断,和“亲近”或“不亲近”的情感反应;甚至于把对教师的好恶迁移到教师所授课程上来。对教师没有好感,也就不想学他教的课。在新课程改革的理论指导下,我们一直在实践中思考、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肤浅的体会。
一、转换教师角色
在现代教育中,教师究竟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随着应试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多年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而形成的一套传统、滞后的教育教学模式显然已不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作为一位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我认为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要进行创新,教师必须改变已经形成的老一套以知识为核心的观念和行为,改变那种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知识教学目标上,而忽视能力、态度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切实改掉过去注入式的教学方式;真正体现教学形式多样化,让学生自己探讨、讨论、实际操作、合作学习、交流体会、互相帮助,使得教学气氛和谐,学生能活泼地、愉快地进行学习,真正实现把数学的课堂还给学生,切实让学生多想一想,多看一看,多做一做,多说一说。因此,我认为教师角色应该定位为学生学习上的指导者,要大胆地放手让学生从感知中领悟到知识,从而达到化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还学生主体的地位。充分让他们在学中玩,在玩中学,促进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二、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实践活动是儿童发展成长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学生形成实践能力的载体。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我认为应重视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主动参与意识和勇于探索创新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摆、弄直观材料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自己去发现规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在体验中领悟数学、学会想象、学会创造,让学生摆脱数学的枯燥乏味,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计算器的认识》一课中,学生们都准备了计算器,我先让他们自己任意计算,然后再让他们逐一说说自己是如何操作的,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发现、总结。在“你说我来做”这个环节中,当一个学生说出一个算式的时候,其他学生都争先恐后算起来,根本没有空闲去做小动作。整节课,学生们注意力集中,兴趣盎然,表现活跃积极,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让数学课堂生动起来
新课程改革对教学手段的运用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充分让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工具走进教学,肯定会给课堂带来无限生机。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多媒体集声音、文字、图像和视频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大大弥补了自制教具的局限。当我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鲜艳的色彩,可爱的形象,逼真的动感,迅捷的切换吸引了学生,集中了他们的注意力,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猜测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科学家牛顿有句名言:“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明和发现。”将猜想引入数学教学之中,将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培养创新意识、促进能力的提高。有时我故意将课讲得留有余地,让学生们自己去探讨、去猜想,然后再进行归纳总结。我发现,学生们的想法多了,答案也多了,课堂也更活跃了。因此,我又不失时机地给学生设计灵活、开放性的练习,让他们用猜想的结论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已有的知识得到巩固、深化和发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沉浸于猜想的成功之中。
4.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篇四
本课时主要复习“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的线与角这部分知识。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的理念,在教学设计上有如下特点:
1.谈话激趣,引导自学。
上课伊始,通过谈话,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有关线与角的知识,使学生在构建知识网络的过程中,对本册书所学的“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的线与角这部分内容有一个完整的了解。
2.讨论练习,深化理解。
教学中,结合典型习题,通过讨论、练习,深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及区别、线与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及角的相关知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构建知识网络
(1)谈话导入。
师: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线与角的内容。
(2)归纳、整理。
①在这一环节中,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②学生独立反思、回顾整理,然后小组展示交流。
③汇报交流,师引导归纳,构建知识网络。
线与角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复习、回顾相关知识内容的基础上,利用课件指导学生进行知识网络的构建,使学生对所复习的内容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
⊙分类复习
1.结合典型习题,复习线的种类。
(课件出示)
(1)说一说下面各图的名称及特点。
(2)指名回答。
2.结合典型习题,复习线与线之间的位置关系。(课件出示)
(1)复习直线间的相互平行关系。
过点A分别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先弄清画法,再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完成画图)
(2)复习直线间的相互垂直关系。
过点A分别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完成画图。提醒学生注意写垂直符号)
3.结合典型习题,复习角的分类、度量和画法。
(课件出示)
师:图中有几个锐角、几个钝角、几个平角和几个周角?(锐角:2个,钝角:2个,平角:4个,周角:1个)
师:怎样测量∠1的度数?
(引导学生说出角的测量方法)
师:如果∠1=60°,∠2、∠3和∠4各为多少度?为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经历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使学生对线与角有更深刻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会正确地画出指定度数的角,会量指定角的度数,会正确地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进一步提高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课堂练习
1.填空。
(1)过一点可以画( )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 )条直线。
(2)按照角的大小,角可以分为( )、( )、( )、( )、( )。
(3)用一个1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10°的角,这个角是( )。
2.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角的边越短,角就越小。( )
(2)射线比直线短,线段更短。( )
(3)180度的角是平角,小于180度的角是钝角。( )
3.按要求画一画。
用一副三角尺画出75°的角。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
4.完成教材103页3题。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教材103页4题。
板书设计
5.小学数学四年级教学叙事 篇五
章小红
“平行与垂直”是学生学习直线及角的认识基础上教学的,是进一步学习习近平行四边行和梯形的基础。本节课的重点是帮助学生理解“平行与垂直”的概念,继而灵活应用概念判断“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点:
1、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探索。“两根小棒掉在地上,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形?”放手让学生展开丰富想象,画出可能出现的图形,这样学生在教师设置的问题情景中进入紧张的思维状态,从而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探索活动中去。
2、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由于这是一节概念课教师不能把现成概念简单的般给学生,而因通过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到探索活动中去,所以,我先用两根小棒引出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然后画在纸上;再对这些图形进行分类;最后根据“分类”的思想进行抽象概括。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与垂直”的概念建立在学生的感性认识基础上,学生认识深刻,概念清晰。所有一切活动都是依靠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完成的。
3、环节紧凑,结构严谨。先摆出两根小棒掉在地上可能出现的情形,在画在纸上,然后根据两条直线位置关系进行分类,引出平行与垂直的概念。而所有练习都是围绕“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来展开的,进一步突出概念本质,加深了学生的理解。
6.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总结 篇六
这个学期我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认真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下面是本人本学期的教学经验及教训:
1、备课。
①因为是第一次教四年级数学,对我个人来说是个挑战。但是本人认为既然站在了讲台上就不能随便,作为一名育人工作者,我们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孩子,所以本人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适当的补充相关资料,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学到有些书本没有提及到但是又是必须要掌握的知识。
②考虑教法,根据不同的知识特点用不同的方法把已掌握的教材知识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让学生多动手,积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引出结论,在教学里让学生思考发现规律和引出结论。成为一名教师后我常回忆从前自己作为一名学生的时候对怎样的教学感觉郁闷没兴趣,所以尽量避免满堂灌,避免照本宣科。该班学生向来对数学不怎么感兴趣,为了激发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我常尝试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他们喜欢比赛,我就抓住这个特点,把全班分成四个大组,一起比赛,上新课时比赛看看哪个组最快发现规律和结论,练习课就比赛看看哪组的同学最快全部做完而且是又快又准确。
2、上课。
(1)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思考。接着,学生练习不同坡度,不同层次的题目,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最后,尽量让学生自己小结学到的知识以及方法。现在学生普遍对数学课感兴趣,参与性高,为学好数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及时复习。新知识的遗忘随时间的延长而减慢。因此,我的做法是:新授知识基本是当天复习或第二天复习,以后再逐渐延长复习时间。这项措施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遗忘快、不会复习的特点。
(3)努力构建知识网络。一般做到一小节一整理,形成每节知识串;每单元整理复习形成知识链,一学期对整册书进行整理复习。既形成了知识网,又学到了方法,容易产生学习迁移,给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了可能。
3、批改作业。
针对不同的练习错误,教师面批,指出个性问题,集体订正共性问题。批改作业时,教师点出错题,不指明错处,让学生自己查找错误,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学生订正之后,仍给满分,鼓励学生独立作业的习惯,对激发学习的兴趣取得了较好效果。分析练习产生错误的原因,改进教学,提高教师教学的针对性。
4、做好测试分析工作。
分析不只是看学生学习成绩如何,更重要的是了解学生学习的心理,作为教师改进教学的依据。在测试卷中,增加了体现学生思维过程的试题。测试的结果也不再作为评价学生唯一依据,而是看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学习的努力程度。在评讲试卷时,打破按顺序逐题讲解的模式,尝试采用按类讲解。如:将试卷中有关概念的归为一类进行讲解。希望通过这一改变,能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掌握、运用知识。
5、存在的问题。
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本人每上完一节课都会进行自我检讨,力求不断的提高自我教学质量。比如对后进生的辅导工作,本人也自感惭愧,虽然本人已经很努力的想去帮他们,但是由于他们的基础知识实在太薄弱,本人暂时还是不知道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让他们在短时间内得到转化。但是不管怎样我不会放弃任何一位学生,只要他们肯学我就乐意去帮助他们让他们不断的进步。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做个合格称职真正能帮到学生的好教师。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总结范文五篇【二】
本我担任四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我努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效果。,现小结如下
一、以课堂教学为核心:
1、备课。
学期初,钻研了《数学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对学期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学期中,着重进行单元备课,掌握每一部分知识在单元中、在整册书中的地位、作用。思考学生怎样学,学生将会产生什么疑难,该怎样解决。在备课本中体现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充分理解课后习题的作用,设计好练习。
2、上课。
(1)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思考。然后,放手让学生探究,动手、动口、动眼、动脑。针对教学重、难点,选择学生的探究结果,学生进行比较、交流、讨论,从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接着,学生练习不同坡度,不同层次的题目,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最后,尽量让学生自己小结学到的知识以及方法。现在学生普遍对数学课感兴趣,参与性高,为学好数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及时复习。根据爱宾浩斯遗忘规律,新知识的遗忘随时间的延长而减慢。因此,我的做法是:新授知识基本是当天复习或第二天复习,以后再逐渐延长复习时间。这项措施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遗忘快、不会复习的特点。
(3)努力构建知识网络。一般做到一小节一整理,形成每节知识串;每单元整理复习形成知识链,一学期对整册书进行整理复习。学生经历了教材由“薄”变“厚”,再变“薄”的过程,既形成了知识网,又学到了方法,容易产生学习迁移,给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了可能,3、批改作业。
针对不同的练习错误,教师面批,指出个性问题,集体订正共性问题。批改作业时,教师点出错题,不指明错处让学生自己查找错误,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学生订正之后,补给优秀,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鼓励学生独立作业的习惯,对激发学习的兴趣取得了较好效果。分析练习产生错误的原因,改进教学,提高教师教学的针对性。
4、注重对后进生的辅导。
对后进生分层次要求。在教学中注意降低难度、放缓坡度,允许他们采用自己的方法慢速度学习。注重他们的学习过程。在教学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对学生的回答采取“扬弃”的态度,从而打破了上课发言死气沉沉的局面,使学生敢于回答问题,乐于思考。
二、积极落实素质教育
坚持正确的教育思想,树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学观念,改变“以知识为本”的传统认识,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观念,紧紧围绕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活动展开,呈现出“乐、实、活、新”的教学情境。例如:找规律;动物拼图;我当收银员等活动,都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解放了学生的眼睛、嘴巴和手,创造了让学生操作、实验的机会;独立思考的机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学生能保持良好的心境,始终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去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
三、参加教育教研活动
1、改变教育观念。明确教育是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服务的。阅读教育期刊,思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2、积极参与学校的专项研究,摸索其特点,为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3、课余时间积极赴其它班级听课,自己对外对内积极上公开课,与大家交流、讨论.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如何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创造各种适宜的、开放的情境,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明确方向,促进教学。
综上所述,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努力逐步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通过课堂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去实施,一切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服务。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总结范文五篇【三】
匆匆忙忙又一学期,平心静气坐下来反思一年的教学情况,有苦、有甜,而更多的是思考!不过在与学生们一起相处、教学相长过程中,也着实有不少的收获。为使下一阶段的工作更顺利地开展,现对本学期的工作情况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指导思想
教材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吸收了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致力于改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在课堂中推进素质教育,力求体现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目的是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运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应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事实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加强业务学习,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不断完善教学思想,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一个工作者有什么样的工作思想和教育理念,会直接体现在一切工作之中,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接受新观念,充实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才能有不竭的动力和创新的源泉。新的国家课程标准体现鲜明的时代气息,它的应运而生,为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为此,我把学习新课程标准作为本学期业务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经常阅读书籍报刊杂志,不断地学习新的现代化教学方法,通过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树立新的教学观念,积极探索新的教学路子,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三、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实施新课程标准精神
1、备课认真仔细,尽力做到科学、准确、严密。备课时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认真编写教案,力争 突出新教材新思路新方法。
2、教学工作中,我立足于课堂,努力将新课标的精神体现于每节课中。
(1)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路,针对不同的数学内容和孩子的年龄特点,灵活设计教法,积极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领悟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注重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2)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探究欲望。教学中始终围绕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大家熟悉的情境:这样消除了学生对知识的陌生感,让他们感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激起他们学数学的欲望。
四、教学反思
1、注重将知识积累与动手操作,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加强知识运用的综合性,灵活性与实践性;
2、注重知识的全方位整合与综合运用,分析;
3、在知识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知识回顾与反思的习惯;
4、在学习过程中强调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培养学生积累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
5、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注意能力的培养及习惯的养成;
6、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点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事实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不足之处:
个别同学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学习习惯有待于培养,改进与提高;整体知识整合不够,学生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待培养提高;须加强全面培养与个别辅导。
总之,本学期我教学态度认真,任劳任怨,不早退、不迟到,能认真落实学校对备、教、批、辅、各教学环节的规定,努力向课堂要质量。当然也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和值得吸取的教训,如:如何注意平时积累自己的教学资料;如何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等等都是我要努力的方向。今后我会努力学习,积极实践,勤于积累,争取不断地超越自己。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总结范文五篇【四】
紧张的一学期已结束,为了更好的开展下学期的教学工作,提高两班教学成绩,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及学生掌握情况
本学期圆满完成了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学生基本掌握各单元的教学目标。
二、主要成绩和经验
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我始终按照数学学科管理制度严格管理学生,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中,始终以一个新教师的身份要求自己,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切实做好一切教学常规工作,尤其是在备、讲、批、辅各方面,兢兢业业,从不敷衍了事,并坚持做好培优扶差工作,每期常规检查都得到肯定。
1、针对学生的差异和年龄特点,对学生进行了各方面的教育,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2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充分利用直观、电化教学,把难点分到各个层次中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本学期我对学生注重加强了思想教育,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我检查的能力。
4、加强了对学困生的辅导,使本学期大部分学生掌握了知识、技能,他们的学习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和提高。
5、使学生学好数学知识,在教学中重点做到精讲多练,重视运用教具、学具。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6、通过练习课的精心设计,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所以我认真上好练习课,讲究练习方式,提高练习效率。
7、注重专题研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学教研活动,认真组织好练习和复习,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8、重视了与家庭教育相配合,通过家长会、或与家长通电话等不同方式,与家长密切联系,对个别学生的教育着重放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挖掘上,使他们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
9、注重培养了学生的学生习惯,针对这一方面,本学期重点抓了学生,每做一件事情,每做一道题,要求学生要有耐心,培养了认真做好每一件事的好习惯。
10、通过一些活动,统计、数据等对学生进行了爱国教育,使学生有了为祖国为中华民族努力学习的精神。
三、存在的不足之处
1、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的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上课听讲不认真,家庭作业经常完不成。
2、有些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主要表现在:反映问题慢,基础太差或学生家庭的不配合,造成了学习差。
3、班级发展不平衡,学法指导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学成绩仍然欠突出,还需提高;
4、教学以传统方法为主缺少创新意识,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不够成功。培优扶差工作做得不够扎实,培优目标不明确;
5、个别学生的不良的学习习惯还有待进一步引导改正。4班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其中有一些学生在习惯方面存在着的问题—计算不认真,写字姿势不正确,不能自觉地完成作业,还有个别学生字迹潦草。还有的学生作业不能按时上交。或遇到难题没有坚强的意志,不会主动克服解决。
6、计算能力差异太大。多数学生喜欢计算,可是却有大部分学生计算时不认真,粗心大意,导致两班学生的计算能力发展不够均衡。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加以克服。
四、改进的具体措施
针对本学期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1、结合教材的内容,老师要精心备课,面向全体学生教学,抓牢基础知识,搞好思想教育工作。精心上好没一节课,虚心向有经验教师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和知识应用的灵活性。特别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自己还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2、及时辅导学困生,抓住他们的闪光点,鼓励其进步。注重学生各种能力和习惯的培养。
3、充分利用直观、电化教学,把难点分到各个层次中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争取教出更好的成绩。
4、充分利用数学教材,挖掘教材的趣味性,以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
5、数学课的开展应面向全体的情况下,实施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6、及时家访,家长配合抓好学生的学习。
7、对学生进行了爱国教育,培养学生为祖国为 中华民族努力学习的精神。
总之一学期来,工作中有得有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更加努力,争取做到更好。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总结范文五篇【五】
这学期,我担任四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我发现四年级大部分学生都聪明灵活,想象力丰富,上课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学习成绩比较理想。但也有少数几个同学基础比较薄弱,思考速度慢、书写速度慢、对新知的理解也比较慢。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标的具体要求,现将一学期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钻研教材、准确传授知识
在教学中我认真钻研教材,为了准确的传授知识和找出知识传授的捷径,我经常请教有经验的老师。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标的具体要求,我作了一下几点尝试:
1.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每节新授课都做到“有备而来”,认真阅读教材、教参,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编者意图,每个知识点在全套教材的地位及其与前后相关知识联系和衔接,做到高屋建瓴,胸中有沟壑。观看优秀课例,积极征求同组老师意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起点,确定每节课的重难点,思考应该选择什么样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设计完备的教学预案。其次是努力增强教学技能,做到每堂课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
2.及时巩固与定期复习相结合。每节课新授知识都会在当时当天及时巩固,第二天进行适当复习,一段时间后进行第二次复习,提高复习效率。本册教材除了二、五、七和八单元教学,其余全是数与代数的知识,其中计算是教学的`重点,为了帮助孩子提高计算速度,每天安排一学生出两道计算题给我检查,并担任小老师批改其他同学的练习从而达到提高他们计算的速度及准确率。
3.作业布置与批改。本学期我精选练习,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地布置作业,力求使每一次练习起到最大的效果。对学生的每一次作业都认真及时地批改,并做好错题记录和分析,针对不同的错误分别采取个别辅导和集体评讲的方式及时补救,根据错题记录和分析,制定阶段复习计划和期末复习计划,做到有的放矢。
二、致力于数学教学的优化
1.注重课堂气氛的活跃。沉闷的课堂气氛只会让学生昏昏欲睡,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尽量给学生创设喜闻乐见的学习情景,使学生能比较直观形象地理解知识。比如在数与代数的几个单元,分组竞赛,前三名有奖励,激发他们外部学习统计的同时还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氛围;在学习第五单元位置与方向时,让他们联系实际说说自己回家的路线;在开启学习正负数时,插入个小游戏提高课堂气氛。
2.注重与学生的交流。“理解”是建立师生情感的纽带与桥梁。理解学生就是要以饱满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投入来感染学生,给他们一张笑脸、一颗诚心、一份真情。当学生取得好成绩,获得成功时,要给以祝贺和鼓励,当学生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时,要给以安慰和支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在与他们同甘共苦,使之明了老师的一片真诚与苦心。
三、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对后进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的辅导,更重要的是思想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更重要的是使之对它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方式激发他们的求之欲和上进心,从而自觉把身心投入到其中去,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技能。
7.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肖广平 篇七
一、资源整合策略:化单调为有趣,化单一为丰富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图形的旋转》是学生在三年级初步感知生活中常见的旋转现象后教学的,要求学生不仅要知道图形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方向及角度),还要在活动中体会平面图形旋转的规律,主动学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封闭图形绕一点旋转90°后的图形,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在研读教材安排的第一部分内容“认识旋转三要素”时我们发现:这里教材只安排了两项内容———例题中转杆的旋转与练习中指针的旋转。收费站转杆的旋转运动巧妙地涵盖了旋转的三要素,但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距离感,缺少童趣,同时,转杆旋转的方向只包括十字坐标四个象限里8种旋转情况中的2种,不具有代表性和全面性。
在深研教材和学生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简单封闭图形的旋转最终要转化到围成此图形的关键横线段或竖线段的旋转上来,而横线段旋转90°后会竖在旋转中心的上边或下边,竖线段旋转90°后会横到旋转中心的左边或右边。而能生动有趣地表征线段的旋转要素和旋转规律的现实模型是学生的手臂运动。为此,我们将书上“认识旋转三要素”的2个环节拓展、整合为以下5个环节:
1.课前做“手臂运动操”
离上课还有1分钟时,组织学生玩一玩手臂运动操,要求举手臂时做到横平竖直,同时说出手臂所指的方向。如举左侧手臂,边举边依次说出所指方向:左、上、左、下,举右侧手臂,同时说出所指方向: 右、上、右、下。有趣、简单的手臂运动操奇妙地蕴涵了旋转三要素和线段旋转的位置变化规律,为后面的逐步抽象和建模运用打下了伏笔。
2.观察旋转现象并引导提问,从而导入新课
通过让学生观察屏幕中多种物体的旋转运动, 巧妙地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并通过“关于旋转,你想研究哪些问题?”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提问情境中带着疑问,顺畅地进入新知识的探究之旅。
3.研究转杆旋转的三要素
先让学生观看转杆打开与关闭的动态视频,再观察打开与关闭的静态对比图,并引导学生思考开放性的问题———“有什么发现”。观察中,学生最易发现的是———都旋转了90°。借助旋转的角度,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个90°的角是转杆绕下端(左端) 的点旋转得到的,这个点是固定不动的,是旋转的中心。“还有什么发现呢?”在进一步的观察、交流和手势比划中,学生发现了顺时针旋转与逆时针旋转。最后通过让学生说一说“关闭(打开)时,转杆绕什么点怎样旋转了多少度?”使学生对旋转三要素有了一个完整的认识。
4.在想象中交流手臂运动游戏中的旋转规律
“还记得课前的手臂运动操吗?如果用这个箭头表示手臂朝下的动作,借助旋转手臂的经验,想象一下:将它依次绕a点顺时针旋转90°,朝下的箭头会依次朝哪里呢?”借助以上的启发以及想象之后的直观验证,学生轻松地发现了其中的旋转要素与规律: 将它依次绕a点顺时针旋转90°,朝下的箭头会依次变为朝———左、上、右、下。如果是绕a点逆时针旋转90°,箭头会依次由朝下变为朝———右、上、左、下。此环节既巩固了旋转三要素,又及时地将学生旋转手臂的经验进行了理性提升,使学生自主提炼出带箭头的线段在十字坐标的四个象限中旋转后的位置变化规律,感悟到竖线段旋转90°后会横过来,横线段旋转90°后会竖起来,为后面将简单封闭图形的旋转转化为主要横、竖线段的旋转做了“位置变化”方面的铺垫。
5.独立完成书上的练习“看图填空”
在练习指针的旋转运动中,进一步巩固旋转三要素,培养学生的数学眼光与运用意识。
在以上教学过程中,我们在教学资源的整合上狠下功夫,通过将做手臂运动操、观察转杆运动中提问、想象中发现线段旋转的规律等活动引入课堂,竭力化单调为有趣、化单一为丰富、化呆板为生动,使学生借助有趣、丰富、生动的学习资源在兴趣盎然的观察、操作、想象、发现及表述等活动中对“物体旋转的三要素”及“线段旋转的位置变化规律”有了生动、 丰满而深刻的认识,体现了数学活动的丰富性与层次性、思维活动的有序性与提升性,并为后面研究图形的旋转打下了坚实的认知基础。
二、模型建构策略: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由 直观到表象再到抽象
弗赖登塔尔将数学化分为横向数学化和纵向数学化。横向数学化是“把生活世界引向符号世界”,纵向数学化是“在符号世界里,符号的生成、重塑和被使用”。《图形的旋转》中横向数学化的部分包括由手臂、转杆、指针的旋转让学生认识旋转的三要素———中心、方向与角度,还包括由手臂的旋转到相对应的带箭头线段的旋转,由三角形纸片的旋转到相对应的最简单的封闭平面图形———三角形的旋转。然而, 仅有横向数学化是远远不够的。要画出由三条或四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关键是要化整为零,将面的旋转转化为部分主要线段围绕定点的旋转,即由面到线再到定点,之后循序渐进, 再由定点到线再到面,从而引领学生有序经历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由复杂到简单再到复杂、由形象到表象再到抽象、由想象到推理和建模的纵向数学化过程,使学生在轻松自如、有序提升的探究中掌握图形旋转的策略与步骤,感受转化、变与不变等数学思想。具体的教学安排如下:
1.在想象与验证中研究三角形纸板的旋转
教师借助三角形硬纸片,组织学生进行“想象与验证”的游戏。具体过程如下:先通过爱因斯坦的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引出想象游戏———让学生拿出三角形纸板,将它与方格纸上的三角形完全重合,用手指一指三角形的顶点a,在头脑里想象将它绕a点旋转90°。之后提问:它的位置到了哪里?想出来了吗?想得对不对呢?于是引导学生进行操作验证。验证之后,让学生通过实物展台进行交流,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可以将三角形纸板绕a点顺时针旋转90°,也可以绕a点逆时针旋转90°。以上的实物操作游戏通过先想象再操作验证和准确表述的活动过程,很好地发展了学生的整体感受力和空间想象力, 并促使学生的思维及时地由实物操作提升为表象操作与符号操作。
2.在观察与交流中发现图形旋转前后的变化规律
在操作与验证之后组织学生进行观察与交流: 旋转前后,图形的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旋转前后的对应边呢?交流中学生发现:图形的位置变了,形状与大小没变;对应边的位置变了,长度没变。至此,横线段或竖线段旋转的两个重要因素———位置变化 (第一部分的第4环节)与长度不变的规律已经水落石出了,从而巧妙地分散了学习难点,使得将封闭图形的旋转转化为主要线段的旋转的思路得以水到渠成。
3.在独学与互动中探究平面图形(三角形)的旋 转方法与步骤
先启发学生进行表象操作与符号操作:不借助纸板,你能根据头脑中想象的结果,画出这个三角形绕a点旋转90°后的图形吗?先想一想,哪几条边旋转之后的位置比较容易确定?想好了就用水彩笔和尺子画一画,并标出旋转方向。在交流画法时,重点追问3个问题:在这个三角形中,哪几条边旋转之后的位置比较容易确定呢?(相交于中心点的长直角边和短直角边)将长直角边怎样旋转,到了a点的哪边, 画几格,短直角边呢?为什么长直角边和短直角边各画了5格和3格?在以上独立探究与互动交流中,学生自然生成了图形旋转的解题模型:想图、找边、画边围图。
在以上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了三个阶梯,由浅入深地引领学生充分地观察、想象、验证、比较、作图、概括,从想象、验证三角形纸板的旋转,到对比、发现图形与对应边的旋转规律,到最后动手画出头脑中想象的旋转后的三角形并用语言表述出来,学生成功地摆脱了外在具象的束缚,使数学思维成功地上升到表象与抽象、想象与推理的理性层面,并在充分的探究与体验中真切地把握了画旋转图形的关键要领:先找与定点相连的几条横竖线段,借助想象画出主要线段旋转后的位置与长度,最后连成封闭图形。这样就巧妙地将看似与面有关的封闭图形的旋转,转化为几条横竖线段的旋转,而横、竖线段旋转90°后又总会竖或横到定点的上下左右四个方位中的某一方位,长度不变,使复杂问题简单化,从而突破了教学难点,为学生后面独自解决变式情境中各种图形的旋转打下了扎实的模型基础。
三、变式运用策略:由双基到四基,由运用到欣赏
2011年出版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把原有的双基拓展为四基———除了我们熟悉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增加了“基本数学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那么在建模基础上通过变式练习灵活运用模型时,我们的着眼点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还应将学生的视野引向更广阔的现实世界和更深邃的数学世界,实现数学学习的外化与深化,使学生在丰富而多层面的实践活动中积累基本活动经验、感悟基本数学思想,强烈地感受到数学学习的现实意义与实用价值,欣赏到数学自身内在的思想魅力与发展规律。为此,在《图形的旋转》变式运用中,我们设计了以下4个层次的练习:
1.又快又好地画出旋转之后的长方形
教师启发:在这个长方形中,哪几条长或宽旋转之后的位置比较容易确定呢?
2.先交流作图思路再画出旋转后的小旗图
画图前启发:先想象一下小旗旋转后的位置在哪儿,是什么样儿的?哪几条边旋转之后的位置比较容易确定?先在4人小组里交流,再动手画。交流时启发:结合旋转手臂的经验想象一下,旗面原来在旗杆的右面,逆时针旋转之后,旗面肯定在旗杆的哪面?旋转后横边到底竖在哪儿呢?为什么?(这条横边跟B点相距1格,旋转后与b仍然相距1格。)
3.动态展示生活中的旋转现象
今天我们只是学习了图形旋转的冰山一角,放眼生活,我们随时能看到更多旋转创造的美丽。(多媒体动态显示通过旋转得到美丽图案的动画。)这些精美的图案是通过什么创造的?(旋转)
4.动态展示图形中的旋转现象
旋转的美丽和神奇远不止这些。(出示平行四边形,明确它不是轴对称图形。)动态演示左边的三角形绕着对角线的中心点顺时针旋转180度,结果左右两边完全重合,进而指出———这一神奇的旋转现象到中学会做深入的研究。
在以上的练习中,第一个练习巩固作图三步骤———想图、找边、画边围图,让学生在模仿中获得成功的体验,积累画图经验;第二个练习是提升性的练习,极富挑战性,使学生在想象中更好地发展空间观念,在理性思辩中培养合情推理能力和模型运用能力,感受转化、“变与不变”等数学思想。第三个练习是让学生欣赏图形旋转在实践运用中创造的神奇与美丽,激发学生用数学知识创造生活美的热情,实现由数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也为学生五年级时进一步学习图形的连续旋转打下伏笔。第四个练习是让学生在纵向数学化的世界里更进一步,拓展数学思维的视界,感受旋转在图形世界的发展与联系中所创造出的精彩与奇妙。
8.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肖广平 篇八
一、练习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练习课长期以来被定位为“教的补充”和“教的强化”,因此,出现了“练习课教学不用备课”的误区,表现如下:
1.练习课=作业课
许多教师认为,练习练习,就是布置作业让学生练,练完便就题论题,很少有知识拓展和学法指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没有得到重视,整堂课完全是在“教练习”。小学四年级数学“数与代数”的练习多以计算为主,因此,大量的独立计算任务使课堂气氛更压抑。
2.练习课无层次性
首先,练习未分层。许多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没有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直接按教材编排顺序给学生布置练习,因此,在“数的运算”教学中出现先练竖式计算,后练文字题,再练竖式计算的情况,让学生觉得重复无序。
其次,学生未分层。学生是个体,个体与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在练习课中对他们“一视同仁”,则会导致基础较好的学生练习课轻松化,而得不到更深层次的发展;基础较差的学生感到吃力,仍旧一无所获。
3.练习课形式单一
单一的形式使得练习课枯燥无味,在课堂中,如果学生自始至终仅依照教材和练习册独立完成其中的练习,练习的生活性和趣味性得不到重视,学生便会对练习课毫无兴趣,导致课堂效率不高。
4.忽略小结的重要性
在练习课中,部分教师更重视学生多写多算以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而忽略了小结的重要性。在小学四年级数学“数与代数”练习课中,学生一堂课下来一直在计算,期间或最后教师没有注意引导其总结和归纳方法,导致学生为练而练,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提高。
二、练习课教学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我将从以下几方面阐述小学四年级数学“数与代数”练习课教学的策略。
1.练习课应体现“用练习教”的理念
练习课应该围绕练习目标组织内容,针对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进行练习设计,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方法。其中,练习的设计应当精练、得当,过多或重复的练习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降低效率;过少的练习不足以使学生巩固知识技能。练习课上,教师不可以布置学生反复练习后就题论题,完全不理会学法的指导和知识的拓展。
2.练习课要突出层次性
首先,练习分层。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应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将练习分层。例如:“数的运算”教学中,教师的设计应从单纯的竖式题目开始,再到简单的文字题,最后到开放题。
其次,学生分层。观察学生平时在课堂中的表现和课内外作业,将学生动态分层,并随时注意学生的变化。针对学生的分层,教师在练习的布置方面也要分层,这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或掌握基础,或巩固知识,或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师偶尔也可以“用B级人做A级事”,以激励其奋发进取。
3.练习方式多样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针对小学四年级“数的认识”枯燥的练习内容,教师应对各练习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方式,寻找丰富的素材,合理组织,使练习课生动有趣。
在重视练习的生活性和趣味性的同时,对练习的方式作出一些调整,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四年级数学“数与代数”的练习并非都必须以书面化的形式“算”,读数、口算、估算等练习都可以让学生口头练习,更能训练学生的口算、估算能力及思维能力。小学四年级学生已开始有自己的“想法”,把自己当做“大人”,幼稚的教学设计只会让他们更反感。但争强好胜仍是这一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以竞赛的方式设计练习,比正确率和速度。这样,既节约了课堂时间,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组织形式上,可以让学生独立练习和合作练习。
4.重视小结的作用
在练习分层的情况下,课堂中的小结显得很有必要。尤其是在运算中,不能让学生盲目不停地演算,在一类或一层题演算结束后,教师应当分析学生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纠正。另外,小结的重点是总结由例及类的解题规律和方法。一类问题得到解决后,组织学生总结归纳解题规律和方法能更好地巩固和强化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总之,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四年级数学“数与代数”的练习课教学应当关注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增强数感。教师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教学的方式方法,以取得较高的课堂教学效率为目的,从而提高小学四年级数学“数与代数”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张琳.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数与代数”内容的实践与思考[J].小学青年教师:数学版,2006(10).
作者简介:严剑波(1984—),男,汉族,云南省嵩明县人,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纸厂乡大石板小学,本科,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教育。
9.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实录 篇九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实录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实录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12~113页。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生活中简单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学会选择合理、快捷的方法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逐步养成合理安排事情与节约时间的良好习惯。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解决沏茶问题 1.对话导入。
这几天,番茄娃娃很不开心,他遇到难题了。(课件演示:番茄娃娃伤心流泪的画面)你们愿意帮助他吗?今天,我们就来帮助番茄娃娃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沏茶。[设计意图:创设帮助番茄娃娃解决问题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帮助番茄娃娃的美好心理,使新知的学习
第 1 页 成为学生的需要,为学生的思考提供了良好的、积极的情感氛围。] 2.沏茶问题。(1)看图获取信息。
先让学生说说平时沏茶要做哪些事,再出示课件,了解番茄娃娃沏茶所要做的六件事。(2)操作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怎样安排才能尽快沏好茶呢? 动手操作:先小组交流,然后用学具卡片在纸条上摆一摆、贴一贴,最后算一算沏好茶至少要花几分钟。(3)交流体验最优方案。
学生展示摆好的纸条,要求把各种方案按所花时间的长短进行分类,请花时间最少的小组介绍想法,再讨论为什么这个方案会节省时间。(4)抽象数学化的提炼。
介绍箭号图示法(沏茶的流程图),感受这种表示法的简洁、明了。
3.小结。(课件演示:番茄娃娃看了沏茶的箭号图示法,很高兴)[设计意图:设计说一说、看一看、摆一摆、贴一贴、分一分等一系列情境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在充足的时间与空间里进行思考和交流,以解决问题。通过动手
第 2 页 操作和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思考解决沏茶问题的各种方法,体验沏茶问题的最优方案,感受合理安排的思想方法。]
二、解决煎蛋问题
师:接着解决第二个问题煎蛋。(课件演示:用平底锅煎,一次能煎两个蛋;煎两面,每面煎两分钟)1.自主解决煎蛋的问题。
师:如果要煎一个蛋,至少需要多少时间? 师:如果要煎两个蛋,怎样安排?至少需要多少时间? 2.合作解决煎三个蛋的问题。
师:现在番茄娃娃要煎三个完整而独立的蛋,至少需要几分钟?怎样安排?(1)12分钟方案。(生介绍安排方案,略)(2)8分钟方案。(生边说边上台用圆片演示,师配合板书,如下)第一次 ①正 ②正 2分钟 第二次 ①反 ②反 2分钟 第三次 ③正 2分钟 第四次 ③反 2分钟 共需8分钟
(3)6分钟方案。(小组合作交流,动手操作,寻找更节省时间的安排方案)学生如果有困难时,师引导:一口锅一次能煎两个蛋,第三
第 3 页 次和第四次只能安排煎一个蛋,如果每次都安排煎两个蛋,那不就节省时间了吗?想想怎样安排,才能让锅每次都煎两个蛋呢?
汇报展示。(生边说边演示,师及时记录过程,如下)第一次 ①正 ②正 2分钟 第二次 ①反 ③正 2分钟 第三次 ②反 ③反 2分钟 共需6分钟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预设了三种不同的解决方案,对于第一种方案,只要让学生介绍就行了;第二种方案,采用师生共同合作的方式展示安排过程;第三种方案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通过小组讨论、动手操作等活动,让学生多方面、多层次感受这种安排的思想方法。教学时,教师应根据课堂情况灵活调控,既要注重体验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又要注重最优策略的引导;既要渗透学法指导,又要培养创新精神。] 3.观察比较,体验优化思想的应用。
师:现在,要用哪种方案帮助番茄娃娃?为什么?(指6分钟方案)节省了多少时间?为什么能节省时间? 4.运用最优方案解决煎多个蛋的问题。(1)探索煎多个蛋的合理安排方案。
师:假如煎4个蛋,又该怎样安排最节省时间?需要几分
第 4 页 钟?(课件演示)师:假如要煎5个、6个、7个蛋,又该怎样安排?至少需要几分钟?(课件演示)(2)引导观察,比较分析,发现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运用等多种活动,让学生理解、体验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再运用最优方案解决煎多个蛋的问题。这样设计,使学生从中体会到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5.联系生活,总结提升。
(1)我们身边也有许多通过合理安排来节省时间的事情,你能举例说说吗?(2)今天,我们帮助番茄娃娃解决了沏茶和煎蛋两个问题,他可高兴了!瞧,他来了。(点击课件:番茄娃娃伴有画外音:谢谢大家)你想对他说什么?(3)小结揭题。
这样合理安排,就可以节省时间。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数学广角里的知识。(板书:合理安排)最后,番茄娃娃有一句名言送给大家,愿与大家共勉。(点击课件:培根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同学们,我们只有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认真合理安排,才能提升办事效率!
第 5 页 [设计意图: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个环节,让学生感受到合理安排时间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不仅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进一步体会了优化思想。]
10.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篇十
一、树立正确的学习思想及端正的学习态度。
1、勤于动脑,善于思考。 在学习过程中,对课本的内容要认真研究,提出疑问,追本溯源。对每一个概念、知识点都要弄清其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内在联系,以及蕴含于推导过程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解决问题时,要尽量采用不同的途径和方法,要克服那种死守书本、机械呆板、不知变通的学习方法。
2、学以致用,努力践行。 在学习过程中,要准确地掌握抽象概念的本质含义,了解从实际事物中具体现象抽象为理论的演变过程;对所学理论知识,要在更大范围内寻求它的具体实例,使之具体化,尽量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思维方法应用于实践。
3、厚积薄发,融会贯通。 课本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但不是唯一的来源。在学习过程中,除了认真研究课本外,还要阅读相关的课外资料,来扩大知识领域。同时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进行认真研究,掌握其知识结构。
4、模仿内化,积极创新。 模仿是数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学习方法,但是决不能机械地模仿,应该在消化理解的基础上,开动脑筋,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而不拘泥于已有的框框,不囿于现成的模式。
5、复习整理,强化记忆。 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必须当天消化,要先复习,后做练习。复习工作必须经常进行,每一单元结束后,应将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整理,使之系统化、深刻化。
6、及时总结,科学评价。 学习中的总结和评价,是学习的继续和提高,它有利于知识体系的建立、解题规律的掌握、学习方法和态度的调整和评判能力的提高。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总结听讲、读书和解题中的收获和体会。更深一步是涉及到具体内容的学习方法,如:怎样学习数学概念、数学公式、法则、数学定理、数学语言;怎样提高抽象概括能力、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怎样解数学题;怎样克服学习中的差错;怎样获取学习的反馈信息;怎样进行解题过程的评价与总结;怎样准备考试。对这些问题的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将更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的学习。
二、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良好习惯、受益终身。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形成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发展个性的重要方面,因此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以后获得成功的关键。以下十条习惯是每一个合格的学生应该养成的。
1、自觉预习习惯:了解所要学习的新知识;准备好上课所需的书、本、文具及资料;运用工具书帮助预习;把遇到的不懂之处和难点标记下来。
2、仔细观察习惯:有意识地运用视、听、味、嗅、触等感觉器官来观察事物;观察全面、清楚、找出特点及特征。
3、认真听讲习惯: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听清楚所讲内容;边听边想、理解内容;能记下有关要点。报做卡片,分类编号贴标签。定期收藏旧报刊,养成看报好习惯。积累知识坚持做,小溪也能汇成川。
三、把握学习中的小窍门。
1、抓住课堂。数学学习重在平日功夫,不适于突击复习。平日学习最重要的是课堂40分钟,听讲要聚精会神,思维紧跟老师。同时要说明一点,许多同学容易忽略老师所讲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而注重题目的解答,其实思想方法远远重要于某道题目的解答。
2、高质量完成作业。所谓高质量是指高正确率和高速度。写作业时,有时同一类型的题重复练习,这时就要有意识的考查速度和准确率,并且在每做完一次时能够对此类题目有更深层的思考,诸如它考查的内容,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解题的规律、技巧等。另外对于老师布置的思考题,也要认真完成。如果不会决不能轻易放弃,要发扬“钉子”精神,一有空就静心思考,灵感总是突然来到你身边的。最重要的是,这是一次挑战自我的机会。成功会带来自信,而自信对于学习数学十分重要;即使失败,这道题也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3、勤思考,多提问。首先对于老师给出的概念、规律,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做到刨根问底,这便是理解的最佳途径。其次,学习任何学科都应抱着怀疑的态度,尤其是数学。对于老师的讲解,课本的内容,有疑问应尽管提出,与老师讨论。总之,思考、提问是清除学习隐患的最佳途径。
4、总结比较,理清思绪。
(1)知识点的总结比较。每学完一个单元都应将本章内容做以整理或在脑中过一遍,理顺出它们的关系。对于相似易混淆的知识点应分项归纳比较,有时可用联想法将其区分开。
(2)题目的总结比较。同学们可以建立自己的题库。我就有两本题集。一本是错题,一本是精题。对于平时作业,考试出现的错题,有选择地记下来,并用红笔在一侧批注注意事项,考试前只需翻看红笔写的内容即可。我还把见到的一些极其巧妙或难度高的题记下来,也用红笔批注此题所用方法和思想。时间长了,自己就可总结出一些类型的解题规律,也用红笔记下这些规律。最终它们会成为你宝贵的财富,对你的数学学习有极大的帮助。
5、认真地做课外练习。课余时间对我们小学生来说是十分珍贵的,所以在做课外练习时要准而精,只要每天认真地做三两页,天长日久,你的数学学习就可以做到“积沙成塔”,收获丰硕。 学习数学方法固然重要,但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数学学习精神更为重要。只要你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可以学好数学。相信自己,数学会使你智慧的光芒更加耀眼夺目!
11.投资只需小学四年级数学水平 篇十一
2012年11月在受访的亚太、全球新兴市场及日本投资者中,51%的投资者相信中国经济2013年会走强,是2009年7月以来最高。而2012年10月份只有5%。因为中国11月份召开“十八大”。不过当时中国股市正进入阶段性跌势的最后一跌,特别是小型股,跌幅较大。而海外市场A股相关资产价格则基本止跌。接着12月份调查显示,有67%的基金经理认为2013年中国经济明年走强,创该项调查有史以来新高。于是12月份中国股市出现突发行情。巨潮1000指数自12月初的2061点升至2013年2月的2745点,升幅高达33%。
2013年1月份的调查中仍有63%的基金经理继续看好中国经济。2月份的调查看好中国经济者回落至60%,但3月份暴跌至14%,4月份再跌至13%。同时,4月份有18%的基金经理认为中国经济硬着陆是尾部风险,5月份升至25%,成为全球基金经理心中最大的担忧。于是我们看到行情嘎然而止,3月份迅速下滑,4、5月份有所反弹但主要是小型股表现,而反应大型股表现的上证50指数则反弹乏力,超大盘指数(000043)更是横向移动。
进入6月份,调查显示有31%的地区基金经理预期中国经济在未来12个月将走软,5月份只有8%。于是中国股市进一步下跌。加上6月底出现所谓的“钱荒”,股市暴跌。进入7月份,高达65%的地区基金经理认为中国经济未来一年将走软,刚好与2012年12月看好中国经济未来一年表现的基金经理相同。基金经理认为中国经济“硬着陆”是当前最大的风险,56%的基金经理将此问题列在首位。乖乖,基金经理在半年时间可以有如此大的转变,与散户无异。以收市指数计算,上证50指数及超大盘指数于7月29日跌至最低。
之后中国股市反弹,于是8月份的调查显示,认为中国经济放缓的基金经理回落至32%。对于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和原材料类股的预期则变得更加乐观。最近几日中国股市强劲反弹,相信9月份基金经理对中国经济又再度乐观起来。
近日引人注目的事件是9月10日浦发银行(600000)成交金额高达133亿元,9月12日再度成交125亿元。一只股票成交金额过百亿,算是历史性事件矣。今年2月民生银行(600016)、3月兴业银行(601166)最大成交金额亦不过60几亿,浦发因上海自由贸易区概念备受追捧,巨额成交,显示短期投资性质非常明显。2010年11月2日沪深股市合共成交5300亿元,但如今最大成交仅3476亿元。再细分,上海股市成交1954亿,而深圳股市则成交1522亿元。对比当时是上海股市成交3000亿,深圳股市成交2300亿,仅为当时的66%左右,但成交股数大增,因为股价便宜了。我们可以想象,处于熊市的中国股市最大成交可以达到5000多亿,日后牛市重临,最顶峰时期是否将达到2万亿之巨,甚至更多?!先做做“中国股市梦”,是否如此待日后验证。
本周值得注意的另一个信号是周一大升上海股市每笔成交股数高达2846股,创有史以来新高!接着周二每笔成交股数2752股,周三是2689股,周四再创历史新高:2851股。两次新高皆与金融股特别是银行股的巨量成交有关。浦发升破今年2月份高位,自然是巨量成交。套牢了半年之久的筹码欢天喜地地卖出,而看好上海自由贸易区概念者则大举买进。
去年12月14日指数大升,上海股市每笔成交股数创新高,达到2707股;接着12月25日大升,每笔成交股数2596股,之后是2013年1月14日大升的2456股、1月30日的2570股及2月5日的2569股。春节长假之后,每笔成交股数逐步回落,5月份反弹时每笔成交最低见2038股。6月25日暴跌及探底V型反转,每笔成交股数回复至2515股,显示有大户抄底。7月11日大升每笔成交股数2620股,显示大户积极买货,但7月29日指数再次探底,每笔成交股数跌至2147股,显然散户抛售。8月16日光大乌龙事件,当日每笔成交股数2575股,亦是大户入市迹象。其后一直处于2500股的水平,直至本周放大至2800股水平。
将这些数值写于走势图上,情况一目了然。最近一年,上海股市每笔成交股数大增,当前指数与2009年2、3月间差不多,但当时每笔成交股数只有1500-1700股,显然经过几年时间,散户被淘汰不少,看看上市公司股东人数亦知道。当机构投资者、大户逐步入市,说明熊市渐渐露出熊尾巴。作为投资者,应当对未来股市走势增强信心而非相反。2007年10月,上海股市每笔成交股数只有900股,当时市盈率50多倍,指数是6000点;而目前每笔成交股数是2700股,市盈率只有10倍,指数是2200点。投资价值一目了然,这并不需要获得诺贝尔数学奖才可以明白的计算结果,只需小学四年级水平(彼特·林奇语)。
12.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肖广平 篇十二
一、填空
1.二亿三千八百万五千二百九十写作 () ,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是 () 。
2.一个七位数, 最高位上的数是4, 万位是6, 其余各位都是0, 这个数是 () , 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是 () 。
3.3600000000= () 亿 58051≈ () 万
4.把420平均分成60份, 每份是 () 。
5.250×40积的末尾有 () 个0。
6.816÷51的商是 () , 商的最高位在 () 位。
7.在○里填上<、>或=。
230×20○23×200 96÷3○69÷3 150×31○15×31
8.把学过的角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
9.经过两点可以画 () 条直线, 梯形有 () 条高。
10.已知∠1=50°, ∠2= () , ∠3= () , ∠4= () 。
11.妈妈做早饭的过程及时间:洗锅 (1分) , 淘米 (2分) , 熬粥 (20分) , 煎鸡蛋 (5分) , 拌小菜 (5分) , 盛粥 (1分) , 妈妈做这顿饭至少需要 () 分。
二、判断 (对的打√, 错的打×。)
1.角的两条边越长, 这个角就越大。 ()
2.从一个点可以画无数条射线。 ()
3.21时分针和时针形成的角是直角。 ()
4.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不但平行, 而且相等。 ()
5.6×4÷6×4=1 ()
三、选择 (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 那么这两条直线 () 。
A.平行B.互相垂直C.互相平行D.相交
2.把平角分成两个角, 其中一个是钝角, 另一个是 () 。
A.钝角B.直角C.锐角
3.在5和8之间添 () 个0, 这个数才能成为五千万零八。
A.4B.5C.6D.7
4.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可以画 () 条。
A.一条B.两条C.无数条
5.480÷80=6, 480扩大10倍, 80缩小10倍, 商 () 。
A.扩大100倍B.缩小100倍C.不变四、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
列竖式计算下列各题。
五、操作
1.画出下面图形的高。
2.过A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
六、解决问题
1.某小学组织四年级381个同学到影剧院观看演出。
(1) 用8辆48座的客车能一次载完吗?
(2) 影剧院每排有25个座位, 四年级的同学可以坐满几排?还剩几人?
2.一列火车每小时行145千米, 12小时行多少千米?
3.学校开展环保活动, 有四个小组收集了768节废电池, 每个小组有8人。他们平均每人收集废电池多少节?
七、统计
下面是红光小学三、四、五三个年级男女生人数情况统计:三年级:男生33人, 女生27人;四年级:男生30人, 女生33人;五年级:男生40人, 女生35人。
1.根据上面的数据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2. () 年级男生的人数最多, () 年级女生的人数最少。
3.三个年级一共有 () 名学生。
13.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师教学反思 篇十三
垂直与平行这部分教材是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础,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与角的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由于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而且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样的现象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应该都有这样的经验:哪些线是相交的,哪些线是不相交的。因此我们在课中要做的就是让学生体验在同一平面内,不交叉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相交的情况下有一种特殊的叫做互相垂直,让学生对两直线的关系慢慢地得以认识与了解。
每一节课的设计必须结合知识的特点,所以在教学中我把自主学习放在了首位.把学生的自主探索与教师的适时引导有机结合,把知识点清晰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有了操作的机会所以也就提高了学习的兴趣。首先,本节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从复习有关“直线”知识入手,唤起学生的回忆,为新知的探究学习做了较好的街接准备。其次,在实际教学中,我紧紧抓住以让学生自己探索来进行新知识的学习.让学生自己尝试画出两条直线的关系,研究在这些情况下,能不能把这几种情况进行分分类?”学生通过想一想、画一画、分一分、说一说等多种活动进行观察、思考,逐步认识到: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不相交两种情况,相交中有成直角和不成直角两种情况。这样的教学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通过分类,分层理解,这样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生活实际,同时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发现数学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发现垂直与平行现象。除此之外,除了从主题图中找垂直与平行现象,从生活中找,从身边找,还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通过这些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平行和垂直概念的理解。同时学生的学习也不至于过于无趣。
不过,在这一节课当中还是存在许多的问题。在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重难点的突破上还没有很好地呈现,有些中下生或者学困生对定义的理解不到位。另外对于这两个定义的学习还是不够透彻,特别是在让学生理解”同一平面内”学生还没有很深的感触。另外这一节课中学生学习说和叙述的表达还不够准确,数学的语言还需要慢慢地培养.所以在下一节课中需要再一次对课堂的缺漏进行再一次。
14.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小故事 篇十四
徐小翠
自从今年九月一号以一名数学教师的身份接手定小四(2)班以来,我一直处于忙碌状态,忙碌着适应小学教学的生活;忙碌着催交孩子们的各类数学作业;也忙碌着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星期一,我教的是《亿以内数的认识》。在学习这一章节时,我设计以下的教学环节。
第一;让学生学会读数,亿有多少位数?亿后面的数怎么读?怎么写出来?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然后进行引导,指名学生回答数的读法。学生说:“老师,这么多数不知道怎么读。”亿有九位数,于是我就引导学生看小黑板,把一个数为:2654107839的数用竖线分好四位,四位,这样让学生看了一目了然,非常的直观,也空间让学生去理解,然后再叫一个学生来读这个数,学生一看,马上就会读数了,其它的学生也一样慢慢的理解,然后教学生怎么写好这个数,有一部分学生也能够写出来,很不错,于是在小黑板出相关练习让学生进行巩固。提问:五亿怎么写,四千八百亿怎么么写?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来。
第二;学生会读还不行,还要会写,把大写的写成小写的,把小写的写成大写的,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好读写,如:六千零五十七亿八千九百万零三十,写作:()
。五千七百六十亿八千三百万六千零九十。写作:()然后用数位线标出来,有亿级、万级、个级。这样让学生一看非常清楚,也非常容易理解。
第三;巩固练习,练习对知识的巩固非常有帮助,所以出一些相关的练习来让学生独立完成,分组完成,上黑板做,集体来纠正,这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发非常有用。
15.浅谈小学数学“三+四”教学模式 篇十五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 一种教学理论只有建构起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才能转化为有效的教学实践。小学数学新授课“三+四”教学模式使我们看到, 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自主地发现、探索、解决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从而完成学习任务, 并有所感悟、有所创造, 不仅有必要, 而且有可能。
(一) 课前延伸
“课前延伸”分为三部分:
(1) 为了本节课的顺利进行, 围绕本节课的有关概念, 结合以前学习的知识与方法, 设计一个知识衔接的前期台阶。
(2) 为了本节课的顺利进行, 根据本节课的需求所做的课前准备。
(3) 结合导学稿进行有效地课前自主学习活动。
(二) 课内探究
课内注重课堂教学的四个重要环节, 四个环节分别为:
1. 第一步激趣设疑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 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景,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 探索, 交流来获得知识, 形成技能, 发展思维;数学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之间, 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就是说, 兴趣存在于学习动机之中, 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 最现实的成分, 是推动学习的直接动力。凡是人们感兴趣的事物, 就会引起注意, 并能使人感知敏锐, 思维活跃, 想象丰富, 从而引起研究倾向, 在学习过程中, 如果学生对某学科产生了兴趣, 它就会去执着地追求和钻研, 它的智力因素也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诱发创造力。与此相反, 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是一种苦役, 就没有智慧和灵感, 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一环, 如果忽视了兴趣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就会使学生因学习没有兴趣而厌学, 成绩下降。创设问题情境时, 教师一定要注意把教学内容转换成一连串具有思维价值的问题, 这些问题应是学生感觉和意识到的问题, 是学生迫切希望获得解答的关于教学内容的疑问, 即能“触景生疑”。对于这些疑问, 教师不要简单地直接给出, 而要鼓励学生敢于并善于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总之, 在第一步, 应体现一个“趣”字, 做到以趣激疑、以趣启思。
2. 第二步探究交流
这是本教学模式的主要阶段, 也是学生思维最活跃、最紧张、最有效的认知高潮。要给全体学生提供动手、动脑、动口、交流、质疑的时机,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主动地、生动活泼地进行认知建构。
在第二步探究交流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探究情况进行归纳、疏理、概括, 使学生对有关概念、特征、性质规律、计算公式、数量关系、思维方法等清楚明白, 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通过合作交流, 学生各抒己见, 在争辩中互相启迪、互相借鉴、取己所需、学人之长, 既发展自己的个性, 又以自己的个性影响他人。从而使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倾听, 获得启发, 不断反思、调整原来的思想认识, 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不仅如此, 学生们也在思维的激烈交锋中分享着互助与竞争、成功与挫折的情感体验。
3、第三步教师点拨
教师就是一个“适时的点拨者、亲切的慰籍者、无私的帮助者和诚挚的合作者”。在这一步要体现一个“精”。
4. 第四步巩固练习
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基本技能的形成、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结合一定的实践应用来完成。因此, 巩固练习又是“沟通知识与能力的桥梁”。通过课堂练习与小测来巩固新知、拓展新知、感悟思想方法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 这一环节应体现一个“巧”字, 即通过巧妙设计课堂小测的内容, 引导学生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的训练, 使学生的学习水平由“理解”到“掌握”, 并进一步从“掌握”提升到“应用”;同时, 还应引导学生及时进行反思与感悟, 使他们既习得知识与技能, 悟得思想与方法, 更收获愉悦的情感体验。
(三) 课后提升
课后提升是指我们在引导学生课内学习的基础上, 通过科学合理地留作业, 使他们获得的知识得以进一步发挥, 体验得以进一步延续, 习惯得以进一步培养。这种“课后延伸”常布置一些思考性的作业, 不硬性规定统一完成。具体说课后作业要分层次, 分为必做与选做两种。
1、课后的再复习、再提高、再巩固
2、课后相关问题的应用, 也可以布置探究性作业, 以便为以后的学习与发展起作用
以上三段和四步不是孤立的, 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这种教学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动性, 最大限度地减少课堂中教师的讲授、张扬学生的个性, 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在“主动”中发展, 在“合作”中增知, 在“探究”中创新。
这样坚持做下去, 往往这一节课的课后提升又是下一节课的课前延伸。有的虽然不是下一节课的课前延伸, 但又是属于这一节课学习的知识的继续延伸, 这节课的知识学完了, 但问题延伸下去了, 可能到某个单元的某个时候又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了。这实际上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课上带动课下, 课下促进课上。实践证明, 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 作为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特点来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教师还需具备有扎实的基本功和灵活的教学机智。只有具备这些, 教师才能根据所选的教学模式确定好教法、学法;准备教具、学具, 精心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师在运用教学模式时, 才能抓住新旧知识的承接点和课堂每个环节的联系, 让教学程序环环相扣, 知识层层生辉。当然, 这些功夫的具备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就的, 它需要教师们长期不懈地从他人、书本、实践中吸取新见解、新知识、及时掌控新技术、新理论, 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 与时俱进,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与反思。
参考文献
16.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肖广平 篇十六
关键词:小学四年级;四年级数学;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策略
在笔者多年的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比较差,不能灵活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此背景下,笔者结合多年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经验,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就小学四年级学生数学应用能力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观点和对策,以期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实际应用能力。
一、培养小学四年级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必要性
受“应试教育”思想的长期影响,小学数学教师侧重讲解数学概念、数学公式、以及数学解题技巧,忽视了对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把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当做教学目标。这造成很多小学生认为数学就是“学定理、记公式、做题目”,数学实际应用能力比较差。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数学应用意识主要表现在: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这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有目的的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小学四年级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策略
1、设数学情景课堂。当前,互联网和多媒体设备教学设备的普及,为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提供了丰富的互联网资源和便利的教学途径。四年级数学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和互联网资源,创设数学情境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中有意识引导学生去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
例如,教师在讲授如何对亿以内数的大小進行比较时,可以借助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展示我们国家面积最大的六个省份的面积(具体数字),然后问学生:你们能比较出这些省份面积的大小吗?让学生分组讨论:①两个数的位数相同时怎么比较大小?②两个数的位数不同时怎么比较大小?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学生可能会回答:如果位数相同,就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较;如果位数不相同,位数多的数就大。教师要对学生合理的想法表示肯定和赞许,然后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给学生列出总结: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指导比较出大小为止。通过简单的例子,引导学生去主动思考,让学生在简单案例的思考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2、设置灵活课后作业。以往数学教师给学生布置很多课后作业和习题,学生基本都能完成课后作业,但是在完成作业后,似乎是完成了一个任务一样,将数学抛之脑后,不再去主动学习思考。要培养學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不能只是借助布置习题作业来实现,更需要教师给学生设置灵活课后作业,促进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融入到实际生活中。
例如,教师给学生讲授条形统计图的知识,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会整理简单的数据。在学习这一内容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项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询问家人的年龄都是多少,然后按照辈分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学生通过询问和动手绘图,能使学生具体了解收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体会到应用数学知识的乐趣,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
3、加强生活实践应用。生活中从不缺少数学,而是缺少发现发现数学的眼睛。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观察、多实践、多思考,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将数学教学延伸到生活中去,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例如,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去超市的时候观察超市商品的价格,以及超市打折商品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计算上学的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让学生探索发现生活中三角形的应用实例,并思考为什么在这些应用实例中会用到三角形等等。通过学生主动思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激发学生数学应用的灵感,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综上可知,小学四年级教师要结合四年级学生实际,借助互联网资源和多媒体教学设备,创设情景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设置灵活的课后作业,鼓励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学以致用,让学生体会到应用数学知识的乐趣,加强学生的生活实践应用,将数学教学延伸到生活中去,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参考文献
[1] 赵子万.四年级小学数学应用能力培养实践谈[J].读天下,2016,18:129.
[2] 徐文萍.小学数学应用能力培养实践谈[J].学周刊,2015,33:180.
[3] 赵婷婷.小学数学应用能力培养实践谈[J].快乐阅读,2016,08:102.
17.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反思 篇十七
牛海萍
开学到现在已过去两月,回顾这俩月的教学,以下几方面值得讨论、反思:
1.对学生厌学现象的反思
如何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这里的原因是多样的,也是复杂的,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数学学科特殊性之外,教师授课方式、水平、内容安排等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教学一些课时,用不同的方法就取得了不同的效果。本学期在设计一些课时,我抛开了书中的例课,为学生创设了一些现实的情境,学生们顿时兴趣盎然。这样处理的好处不仅解决了课的重点而且节约了教学时间。大家又一次进入了学习的高潮之中。尽管要通过多个情境解决几个知识点,这么大的容量,由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熟悉和感兴趣往往能达到非常好的效果。这些让我反思,在平日的教学中,创造性使用教材,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太少了,常常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教学,围绕书本讲书本,围绕例题解例题,所以缺乏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长此以往,学生感到厌烦在所难免,厌学的症结所在。
2.对学生的两极化现象的反思
新课改的理念中倡导突出教学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在学生的实际是随着年级的增高,两极分化现象日益严重,数学的各项成绩在历次抽测和考核中均在两班前列,但从口算到应用题,每一项都有几个待及的学生。我就想,为什么待及的学生越教越多呢?于此同时,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大多数同学热火朝天的学习过程中,扮演的只是鸭子叫雷的角色,不仅提不出问题,甚至记不住常见的计算公式,而对于这部分学生,常规的处理方法是忽略不计的,日积月累,错过的东西越来越多,与大家的距离也越来越远,对数学的兴趣也越来越淡,所以我觉得,我们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但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更要因人而宜,我们也不能用公开课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学生,我认为我们可以吸取公开课的思想,但不能照搬公开课的方法。
18.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篇十八
杨丽娇
1、亿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认识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以及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了亿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表,能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数。总体感觉学生对亿以内数的认识,掌握较好,由于亿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对大数的认识和学习。在教学后,我觉得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知识迁移,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
学生在前面所学的100以内数的认识、1000以内数的认识、10000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等知识和经验,都可以在这节的学习中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激活学生的相关知识基础促进知识的迁移,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使学生在学会的同时,学习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2.注意建立数感,结合生活实际创设现实情境。
数学来源与生活,大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让学生感受日常生活与大数的这种联系,我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了解我国第五次进行人口普查的数据,并且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见到过的大数,使学生感受大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2、亿以内的数的读法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已经巩固了亿以内的数的读法,能熟练地读出亿以内的数。经历了认读大数的过程,体验了认读大数的方法和技巧,通过现实数据的读数,感受大数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亿以内数的读法”这节课是在学生具备了读万以内数的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出发,在关键环节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读数的方法。如:在学习例2亿以内数的读法。先学习只有万级的数,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按个数的读法来读,后面加读一个“万”字,再学习含有两级的数,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并突出哪些0该读,哪些0不该读这一读数中的难点。最后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读数规则。但是个别学生仍然不会,还学要课后辅导。
3、直线、射线和角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发现大部分学生已经认识了直线、射线和角。理解了直线、射线和线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经历了直线、射线、角的认识过程,体验比较的方法。在学生比较三线的区别与联系时没有给予充分的讨论时间。虽然在三线的区别上学生能较好的说明,但对于联系很多学生就感到模糊。基本上学生只能知道三种线都是直的,没有学生能够说出线段,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对于这一点,我预先也估计到,并对如何引导做了两种预设,后来我采用了从线段---射线---直线的顺序进行引导,先画一条线段,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得到一条射线,两端都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从而说明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但这样的引导仍然让学生感到不好接受。课后思考反过来引导效果可能会更好,既先画直线,然后在直线上取一个点,使直线上出现射线,再在直线上取一个点,两点之间的那一段就是线段。
4、角的度量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多数学生认识了量角器、角的常用单位“度”和度的符号“°”。掌握了量角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经历了量角的过程体验合作学习的方法。但是量角的方法还是一个难点,有些学生还是没有学会,量角时不够熟练,以后还需多讲多练。从学生的作业反馈情况来看,本课的教学目标基本上得到了落实,但还是有一少部分学生没有能够掌握正确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的方法和技能。经过反思,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准备不充分,本课需要学生使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数,课前布置学生购买量角器时,没有强调量角器的质量、规格等要求,课后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所使用的量角器不规范,这些不规范的量角器对学生测量角的度数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二是考虑不周全,对于少部分学生而言,量角的过程仍还是有一定的难度:顶点和中心重合简单,而要把零刻度线和角的一边同时重合,另一边在刻度内却非易事,内外刻度要分清更是困难。如果步骤改为先把零刻度线和角的一边重合,再通过平移使顶点和中心重合,这样操作过程可能会简单些,学生也更容易掌握。
5、口算乘法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位数乘二、三位数进位乘法的口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经历了口算过程,体验了观察、推理的思维方法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但是在计算的过程中,有些学生粗心导致出错。教学口算方法中,我让学生用自己的知识经验独立口算,在交流反馈中,引出学生不同的口算方法,意在通过学生对比不同算法的特点,让他们选择合适的算法来运用。轰轰烈烈地课堂,使我非常满意。但是,本节课也存在着许多大大小小的问题,如课前的导入时间太长了,从而导致本节课上的很紧促,小组讨论也没有达到小组讨论的效果,本应该有学生总结的口算方法,我自己给说出来了,这样就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6、垂直与平行的概念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理解了垂直与平行这两种直线的位置关系,认识了平行线和垂线的概念。经历了对垂直与平行的认识过程,体验了观察、比较的学习方法。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发展空间观念。但是在做题中应用的不太熟练,以后还需多练。
7、口算除法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让学生主动探索口算方法,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过程,获得新的口算方法。在说算理的过程中,图式结合,让学生更清晰思考的过程。算法的选择上尊重学生的想法,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口算和估算技巧,能正确地进行口算和估算,培养了计算能力,经历了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和估算过程,体验了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在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感受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的特别开心。
8、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分析,掌握本节课重点,对信息的处理。在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时,提出一个问题:“如何在一个统计图里描述上面你们所说的这信信息?”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寻找绘制方法。整个过程使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突出体现了课程标准所提出地“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的新理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了它的意义和作用,学会了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经历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过程和分析统计图中数据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9、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反思:本节课根据内容及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设置问题情境,打破原有知识结构,促使学生重新思考,自主构建新的知识结构,从而达到新的平衡。本课以主题情境为主线,有意识的根据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经历统计的全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统计的现实意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多数学生都理解并掌握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另一种绘制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会从统计图种获取信息,了解了统计图的作用,经历了横式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过程,在以后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应该重点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10、烙饼问题、沏茶问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肖广平】推荐阅读:
小学四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四年级数学教学计划09-08
北师大小学四年级数学《温度》教学设计07-01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06-24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工作作总结07-03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07-22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苏香春07-24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10-15
小学四年级数学试卷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