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沟小学举行经典诵读比赛活动

2025-02-20|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大清沟小学举行经典诵读比赛活动(9篇)

1.小学经典美文诵读比赛活动方案 篇一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弘扬民族传统,传承国学经典文化,创建现代化学校,引领我校学生通过诵读经典诗词,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接受人文精神熏陶,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勤学自强的优良品质,努力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氛围,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更快发展。至此元旦到来之际,按照实际情况制定新政中心学校第二届“中华颂—国学经典美文诵读比赛”暨庆元旦活动方案。

二、活动主题:“诵国学经典美文 扬中华传统美德 奠人生幸福之基”

三、活动时间:2014年2月30日

四、主持人:田小生、罗小俊

五、统分人:白金花、任俊涛、滕广辉

范文网

六、实施对象: 一到六年级全体学生

七、诵读内容:

中华经典诵读课本《论语》、《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等优秀国学经典。

八、比赛形式

1、每个班级各出两个节目。

2、学生组为集体(10人及以上)诵读节目,每个诵读节目时长均不超过5分钟。

3、表演形式不限,可将同类精短诗文组合成板块进行串联诵读,也可穿插舞蹈、吟唱、书法、表演等其他艺术样式,以进一步提升诗文诵读的艺术表现力。

九、工作要求:

1、各班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开展此次活动的重要意义,要积极组织和动员课任教师,本班学生参与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开展诵读指导和训练。全面提高参赛人员的综合素养和语言文字应用水平。并且请 各位语文教师做好辅导工作。

2、各班将参赛节目单(标出1、2)于2月 25 号交到白金花老师处,节目顺序于 2月26 号到白金花老师处抽签。

3、会场布置:全体教职员工

十、评奖办法

1、采用评委打分制,按评分标准决出一等奖三名、二等奖五名、三等奖七名。

2、教师参与班级节目表演加0.5分。

3、比赛奖金:一等奖100元 二等奖80元 三等奖50元

十一、评分细则

1、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取平均分。

2、评委按十分制评分,可保留两位小数。

十二、组织及分工:

1.制定方案组织实施:孙广富、李占尧、史琳娜、赵卫东、朱建赟、毕秀霞

2.诗词精选、组织分组抽签:胡红卫、高珊珊

3.组织大赛稿件及主持人的培训:徐小菲

4.策划总监、摄影师:刘恒、王旭辉

5.艺术总监:王春生

6.入场、会场纪律:张旭波、级部主任、班主任

2.大清沟小学举行经典诵读比赛活动 篇二

一、比赛目的:

为弘扬中华文化,使与经典同伴、与圣贤为友的理念深入人心,更是为激发广大师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展示我校蓬勃向上、开拓奋进的精神风貌,学校决定近期举行中华经典诵读比赛。现将比赛方案通知各班,希望各班高度重视,积极练习,迎接比赛。

二、比赛时间和地点:

比赛时间:2010年10月15日周五下午二、三节课

比赛地点:太保营小学大操场

三、比赛单位:

1—6年级全体学生

四、比赛方法:

1、以班级为单位,全班人人参与。

2、比赛顺序从1年级到6年级按年级段进行,每个年级段班主任老师于9月14日周一教师早操集会时进行抽签,确定出场次序。并上报诗歌朗诵题目。

3、前一班级比赛时,后一班级在候场区安静等待。

4、各班诗歌内容自选,时间控制在3—4分钟。

五、比赛要求:

1、各班要认真组织,做好比赛前的排练工作。

2、各班服装要统一、整洁、得体。

3、各班队伍必须保持班级队形整齐。

4、。

六、比赛评比标准,总分共计100分

1、朗诵者感情饱满真挚,表达自然,能通过表情的变化反映诗歌的内涵。(20分)

2、吐字清晰,普通话标准,能很好把握诗词节奏。(15分)

3、能正确把握诗词内容,声情并茂,朗诵富有韵味和表现力,能与观众产生共鸣。(20分)

4、朗诵形式富有创意,配以适当乐曲或以其他富有创意形式朗诵,整体感觉良好。(15分)

5、朗诵熟练,声音洪亮,能够脱稿。(10分)

6、精神饱满,姿态得体大方。(10分)

7、衣着得体整洁,自然大方。(10分)

七、奖励办法:

全校评出一等奖1名和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纪念奖若干。

八、评比委员会:

组长:秦风荣

组员:唐晔秦德强张建华王朋飞高娜

九、活动准备与分工

1、前期准备:牛雪冬(活动方案制定评分表打印、抽签等)

2、主持人:孙春晖

3、安全总负责:唐晔

4、音响设备控制:王宏伟

5、班级管理:各班班主任和副班主任

3.大清沟小学举行经典诵读比赛活动 篇三

2011年12月12日下午,封丘县第一初级中学举行了以“诵读中华经典美文,传承华夏文明古风”为主题的国学经典诵读比赛。

本次诵读比赛分七、八、九三个年级组,各班选手代表以诵读为主的形式演绎了《岳阳楼记》、《论语》、古诗词、美文等中华经典的诗文。学生们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吟诵,精彩纷呈,让全校师生领略经典、感悟文化、享乐其中。千年流传的文化古韵,伴着稚嫩的声音,为校园增添了浓厚的文化韵味。

本次比赛活动是学校充分利用晨读课、语文课、班级活动、课外活动指导学生选择经典诗文篇目进行诵读的缩影。经过激烈比赛,评出了一、二、三等奖。在热烈的掌声中,徐祖杰校长作了本次诵读比赛的总结,并对以后的诵读提出了新的要求。

此次诵读比赛的开展,受到了全校学生的热烈欢迎,在学生中引发了一场诵国学经典、讲普通话、学诗文朗诵技巧的活动热潮,让学生们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感,加深了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4.经典诵读比赛活动小结 篇四

我校于6月20日本次“魅力国学,经典诵读”朗诵比赛在经典诵读班成员声情并茂的表演声中拉下帷幕,活动虽然告一段落,但是留给我们的回味却是深长而久远的。

首先,同学们用稚嫩的声调再一次诠释了古今经典诗文的美感,展现了我们学生追求美、展示美的情操,令人感动。经典诗文诵读,你能发现什么是文章之美,什么叫意境之美,什么叫经典之美。本次活动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大家发现美、欣赏美、展示美、歌颂美。我们取得了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其次,与我校一直在开展的“书香校园建设活动”相契合,就是要引导大家喜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经典诗文朗诵活动能让我们重温历史,追溯文化,激起对中华民族的自豪之情,对国学的景仰之情,这也是一堂形式生动、内涵丰富的爱国主义课程,是书香校园建设的重要形式。

同时,鼓励大家读诵古今经典诗文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这种形式培养学生长期读诵积累的习惯,用经典熏陶气质、培养品德。让凡是从我们学校走出去的学生都能满腹经纶,知书达理,懂得孝亲,胸怀感恩。这也是学校、家长和社会对孩子们的期待。

当然,在肯定这次比赛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时间安排上的不合理,与学生上课的时间相冲突,致使前往观看的同学不是太多;再则,由于舞台经验有限,所以有

个别同学过于紧张,甚至忘词。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将活动一届一届办下去,摒弃不足,发扬优点,活动一定会开展得更成功。

5.经典诵读比赛活动总结 篇五

今天,我们全校师生在这里隆重集会,举行经典诵读比赛,在比赛中,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出色,朗诵的语调抑扬顿挫,有的清新优美,有的动情感人,有像山洪暴发、又像涓涓溪流,一篇篇经典让我们回味无穷,也再一次诠释了经典诗文在朗诵上平仄、押韵的美感。

可见我们各位老师再背后付出的辛劳,在这里我道一声,你们辛苦了!同时此次经典诵读也突显了我校师生追求美、欣赏美、展示美、歌颂美的思想情操。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们享受着五千年的文明给我们留下的巨大的精神宝典,同学们,本次经典诵读比赛已圆满落幕,但是,诵读的任务却没有结束,它应该是延续的,是长久的。诵读经典诗文可以使我们加深对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的理解,在诵读中亲近经典,在亲近中热爱经典,在热爱中弘扬经典,爱我中华,就要读经典,每个人,教师也好,学生也好,都要参与到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中去,希望我们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结合我校每天一小时的读书等一系列的活动,通过诵读延续我们中华经典,这些打着中华烙印的经典将会深深的印入我们的骨髓里,改变我们的气质、我们的格调。在中华美德的滋养下,我们的生活将更加阳光,在诵读千古美文中,我们的人生将更加多彩。

6.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方案 篇六

一、活动主题: 诵读中华经典,营造书香校园。

二、活动目的:

通过组织学生经典诵读比赛的方式,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及近现代经典诗文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培养学生博览群书、诵读国学经典的良好习惯,在校内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营造勤奋读书、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经典的兴趣,增强广大学生文化和道德素质。

三、组织领导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是一项重要的文化教育工程,贵在天天诵读,持之以恒。广大教师要怀抱历史使命感,增强时代责任感,积极组织,认真落实,确保此项活动取得良好效果。经研究决定,成立宿州应用技术学校“中华经典诵读”活动领导小组:

长:赵

副组长:高方忠

谢万友

陈计聪

张传玲

员:

戴龙臣

徐冰川

吕学忠

周健

昌 孙凤昆

孙纳新

李百川

戴福恒

胡方华

刘光明

赵曙光

各专业组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切实加强对此项活动的领导,做到责任明确,责任到人,确保诵读活动顺利进行;要严格初赛选拔,不得随意指定参

加决赛人选;要以这次比赛活动为契机,在师生中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全校掀起中华经典诵读的热潮,真正让广大师生阅读经典,亲近经典,热爱经典。

四、比赛时间及地点:

预赛时间:

2017年4月17日---

4月21日

点:

实训楼多媒体教室

决赛时间:

2017年4月26日---

4月27日

点:

校操场

五、参赛对象及内容:

1、对

象:全体师生(除高三对口四个班级、15幼师)。

2、内

容:

分自选内容和抽选内容,自选诵读内容为《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优秀古诗文篇目及近现代经典诗文、《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朱子家训》等。抽选内容均选自本学期校“每周弟子规诵读”的内容。

六、比赛方式:

比赛分自选背诵、抽背两种形式:

(1)自选:全班齐背,可穿插舞蹈、吟唱、书画等其他艺术表演艺术表演形式。

(2)抽背:在“每周弟子规诵读”的诵读篇目中,任意抽取内容(自选的内容除外)。每班班长抽选内容后,全班齐背。

七、比赛程序

1.初赛

初赛由各专业组自行组织进行。各专业组要在全组师生中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此基础上组织进行初赛,初赛都采用相同的比赛形式,根据相同的评分标准来评奖。

2.决赛

初赛后,德育干事将确定参加决赛班级名单上报政教处,决赛学校统一组织进行。

八、比赛规则

1.抽签决定出场顺序。

2.诵读作品自选,但必须是中华经典诵读篇目。

3.参赛选手必须脱稿朗诵。诵读时可加音乐伴奏,伴奏音源由选手自备。

4.每个参赛班级比赛时间限制在5--7分钟以内。(超时将酌情扣分)

5.评分标准:比赛采取100分制,其中自选占60分,抽选占40分,具体评分细则:

a.作品内容(10分):选材内容符合比赛要求,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b.节目形式(10分):形式灵活新颖,令人耳目一新。如有配乐,配乐与所朗诵篇章意境吻合,节奏和谐;

c.语言技巧(20分):普通话标准,发音准确,吐字清晰,嗓音条件较好,声音圆润悦耳,语言流畅,语速得当;

d.临场表现(20分):遵守纪律,上下场迅速有序。衣着得体,体态语速适当,表演到位,台风大方,感情充沛,声情并茂,感染力强,现场效果好,能引起观众共鸣。

e.抽选内容(40分)根据班级学生参赛人数、会背人数、熟练程度、发音吐字语速感情等临场表现得分。

6、全部评委所评得分需去除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计算平均得分,取小数点后两位。如分数再雷同,以班级人数多者优先。

九、奖励方法:

1、依据分数从高到低的顺序,按参赛班级数的50%评集体一、二、三等奖数名,颁发奖状、奖品。

2、指导教师奖的评定:

本次比赛活动,指导教师由各班班主任担任。获集体奖的班级,教师获得相应指导教师奖励。

十、评委:

十一、决赛后勤工作安排:

(1)分数统计:周健

解志

张东

(2)奖品、奖状准备:

孙纳新

魏自礼

(3)宣传报道: 吕学忠

张大道

(4)集队:各班班主任

(5)音响:王

(6)纪律卫生:徐刚

杨玉玲

十二、其它要求:

1、各班班主任高度重视,组织学生扎实开展读书活动,保证学生读书时间,积极参加本次比赛活动,扩大学生知识积累,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提升文化氛围,营造书香校园。

2、各班教师要认真选材,努力创新形式,悉心指导,丰富内容,确保比赛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各班将自选背诵篇目于初赛前上报给专业组德育干事,以便初赛顺利进行。

4、初赛结束,德育干事把专业组比赛方案、结果报到政教处。

十三、对教师组的要求:

教师组直接参加决赛,以专业组、科室为单位集体诵读,诵读时间8分钟左右;比赛时可自备道具、配乐、服装等,形式多样,有感染力、可视性。鼓励全员参与。比赛满分为100分,成绩统计时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按其它成绩的平均分降序排列,确定等第,进行奖励。

教师组评分标准:(100分)

(1)精神饱满,衣着得体,手势恰当;(10分)

(2)普通话发音规范,吐字清晰;(20分)

(3)正确把握朗读内容,感情基调处理得当;朗读抑扬顿挫,轻重缓急适宜;富有韵味和感染力,现场效果好。(60分)

(4)诵读形式富有创意。(10分)

本次活动为进一步全面推进和深化诗文诵读,营造书香校园奠定坚实的基础。希望广大师生平时认真安排、组织。

政教处

语委办

二0一七年二月二十日

“中华经典诵读”评分表

参赛班级:

比赛规则: 1.抽签确定出场顺序。

2.诵读作品分自选和抽选,必须是中华经典诵读篇目。

3.参赛选手必须脱稿朗诵。诵读时可音乐伴奏,伴奏音源由选手自备。

4.每位参赛选手比赛时间限制在5-7分钟以内。(超时将酌情扣分)

评分标准:

序号

评分类型

评分细则

分值

作品内容(10分)

选材内容符合比赛要求,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节目形式(10分)

形式灵活新颖,令人耳目一新。如有配乐,配乐与所朗诵篇章意境吻合,节奏和谐;

语言技巧(20分)

普通话标准,发音准确,吐字清晰,声音圆润悦耳,语言流畅,语速得当;

临场表现(20分)

遵守纪律,上下场迅速有序。衣着得体,表演到位,台风大方,感情充沛,声情并茂,感染力强,现场效果好,能引起观众共鸣。

抽选内容

(40分)

抽选内容根据班级学生参赛人数、会背人数、熟练程度、发音吐字语速感情等方面得分。

选手最后得分:

附诵读推荐篇目

诵读内容为《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优秀古诗文篇目及近现代经典诗文、《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朱子家训》等。

《致橡树》

《雨巷》

《春》

《荷塘月色》

《再别康桥》

《岳阳楼记》

《念奴娇.赤壁怀古》

《醉翁亭记》

《春江花月夜》

《将进酒》

《绿之歌》

《妈妈,我不敢回头》

《丁香花》

《海燕》

《我爱这片土地》

《邂逅》

《你是人间四月天》

《一棵开花的树》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满江红》

《匆匆》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纸船---寄母亲》

《绿》

《雪》

《迟暮的花》

《多情自古江南雨》

《升旗》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

《红烛》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陋室铭》

《爱莲说》《长恨歌》

《琵琶行》

《面向大海春暖花开》

《沁园春.雪》

《故都的秋》

7.大清沟小学举行经典诵读比赛活动 篇七

遂川阳光希望小学

2017年上半年 遂川阳光希望小学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载体,通过诵读,学习古代优秀诗文,在全校掀起诵读经典的热潮,让学生们在诵读中亲近中国文化,在亲近中热爱中华文明,在热爱中创新传统思想,在创新中弘扬民族精神,丰富我校的校园文化生活,营造书香校园,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培养学生对优秀文学作品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进一步领会汉语言文学的艺术魅力,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活动

二、活动主题

诵读中华经典,营造书香校园

三、组织机构

1、比赛评委 组长:薛文明

组员:曾玉华

肖冬荣

王新华

黄小明

吴庆茂

王春林

朱光生

骆东华

主要职责:负责各项目的评分工作

(评分要求:采取去除最高分和最低分,求其他七位评委的平均分的方法计算总分。)

2、场地准备组 组长:熊冬华 组员:古吉业

涂肇军

罗春兰

主要职责:负责场地、灯光、音响等设备的安装与调试;舞台设计布置;评委桌台准备等现场条件保证工作。

3、文秘工作组 组长:肖金群

组员:郭雅萍

陈金兰

张春燕

吴玲

主要职责:负责班级所报题目、议程安排、评分表、统计表制作准备及统分统计、奖证奖品制作准备、节目单制作分发、座位安排、后期资料整理归档等文秘类工作。

4、主持工作组 组长:刘荷峰

组员:钟玲

廖莉

袁美华

主要职责:节目的主持及串词整理等工作

5、后勤保障组 组长:叶瑞云

组员:朱娟

周志珍

江作良

主要职责:负责后勤保障类及音乐播放工作

6、宣传报道组工作 组长:刘晓琴

组员:彭萍

邓裕玲

陆云

王雪娟

主要职责:负责现场摄影摄像;后期展板的制作和新闻报道等工作。

7、各班班主任及科任老师负责维持本班秩序。

四、比赛内容及要求

1、内容:由各班自行从《国学经典读本》、《弟子规》、《三字经》、唐诗宋词等书中去挑选。附:现代文、现代诗歌不参与。

2、要求:

(1)以班为单位参赛,每班选取6人以上学生参加,由语文老师负责,其他感兴趣的老师亦可对班级进行指导。(2)参赛时间每个节目控制在6分钟以内。(3)以年级为单位抽签决定比赛顺序。(4)鼓励学生统一服装及配乐朗诵

五、活动日程安排 1、3月20日

召开筹备会议 2、3月28日

各班报送节目单 3、4月5日

节目串词及伴奏 3、4月10日

组委会对节目进行整合及微调

4、第九周 正式比赛(具体时间根据天气情况确定)

六、活动流程

(一)主持人致词

(二)诵读展示

(三)现场评奖

(四)领导讲话

(五)现场颁奖

七、比赛时间及地点:2017年上半年 遂川阳光希望小学校园内

八、奖励办法

1、邀请学校领导及相关老师组成评委会,根据各班的诵读形式、表演特点及诵读整体效果等方面进行现场打分。

2、按年级分组设奖

一至二年级:一等奖1名

二等奖2名 三至四年级:一等奖1名

二等奖2名 五至六年级:一等奖2名

二等奖2名 指导奖:各获奖班级的指导教师

附: 不管任何情况,保持获奖总班额不变。如出现二等奖分数相同的情况,则由评委二次投票表决选出二等奖。

附录:评分标准

1、选材内容符合比赛要求,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1分)

2、遵守纪律,上下场迅速、有序。(1分)

3、节目形式灵活新颖,令人耳目一新。如:有配乐,配乐与所朗读篇章意境吻合,节奏和谐。(2分)

4、普通话标准,发音准确,诵读时脱稿,朗读熟练,声音洪亮,语速得当。(3分)

8.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活动方案 篇八

一、活动目的:

为了“倡导阅读传统经典,在诵读中亲近中国文化,在亲近中热爱中华文明,在热爱中创新传统思想,在创新中弘扬民族精神”,丰富我校的校园文化生活,营造书香校园,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培养学生对优秀文学作品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进一步领会汉语言文学的艺术魅力,特举行中华经典美诗文诵读比赛活动。

二、活动时间和地点:2012年12月31日上午 学校操坪

三、参赛要求:

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比赛,每班一个节目(形式不限)。每班必须在12月21日(本周星期五)午自习上报各班参赛选手、节目形式和节目名单,同时进行抽签。诵读篇目自选(课内外美文,美诗,名作名篇,优秀经典诗词均可),不拘一格,要求紧扣主题,形式多样,精神饱满,突出个性,注重实效。参赛时间每个节目控制在5-8分钟,如需配乐请自备。

四、活动组织

1、组织领导:

组长:肖润良 组员:王海军肖爱明蒋运河毛新荣各班班主任

主持人:黄卓曦谭杏

2、奖项设立

一等奖二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五名

3、评委

庞丹周阳周玉铭贺燕黄晓

熊友泉李貌宋莹周蕾李兴兴

统计:李大为

4、会场布置:肖爱明、89班

5、会场音响:熊友泉

6、会场组织:王义

7、会场纪律:各班班主任

附:评分标准及办法:

1、遵守纪律,上下场迅速、有序。(1分)

2、作品主题鲜明突出,内容健康向上。(1分)

4、吐字清晰,普通话标准,能很好把握朗诵节奏。(2分)

5、正确把握诵读内容,声情并茂,朗诵富有韵味和表现力,能引起观众共鸣。(4分)

6、诵读形式富有创意,整体呈现生动,富有表现力(如配以适当乐曲或以其他富有创意形式的朗诵),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1分)

7、计分办法:本次评选采取10分制,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所有评委分数的平均分为参赛队(队员)最后得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

石家湾中学德育处、团支部、语文组

2012年12月17日

9.中心幼儿园举行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篇九

中心幼儿园举行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从新学年开学 2月13日开始,我园全体教师每天早上7:40举行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老师们以说唱、朗诵、表演等新颖有趣的诵读形式,把中华经典文化的内涵和精髓生动地表现出来,一声声声情并茂的朗诵,一张张激动兴奋的笑脸,一阵阵发自肺腑的掌声,共同组成了诵读活动的热烈场面。

本次活动的目的是为凸显中国传统文化魅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把培养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人才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结合起来。每老师都进行了精心准备和练习,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诵读,诵读内容既有唐诗三百首,也有童蒙读物《三字经》、《弟子规》《道德经》等作品选段,诵读形式丰富多彩。此次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激发了老师诵读国学经典的积极性,同时展示了八台镇中心幼儿园国学经典教育成果。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全体教师和幼儿在诵读中亲近中华经典,在亲近中热爱中国文化,培养了幼儿的艺术表现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陶冶了孩子们良好的道德情操,从而达到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目的。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中学语文教研组的九月份工作计划书下一篇: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后勤处工作总结

付费复制
学术范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9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