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检索总结

2024-07-13

文献检索总结(精选7篇)

1.文献检索总结 篇一

文献检索学科学期总结

本学期在老师的教导下我们对《信息检索与学科热点问题调研》这门学科进行了学习。对于课堂上和课下练习中所学习到的知识总结如下:

一.课程主要内容:

《信息检索与学科热点问题调研》总共分七章内容进行学习。主要内容为:

第一章:绪论

一:信息资源概论

1.信息资源定义:信息的内容以及与信息内容相关的信息技术、人员、设备等。2.信息资源的分类:

A.按加工层次划分:一次信息资源,二次信息资源,三次信息资源,零此信息资源。B.按载体形式划分:印刷型,缩微型,音像型,电子型。

C.按出版形式划分:图书,期刊,科技报告,会议文献,专利文献,学位论文,标准,政府出版物,产品资料,报纸。3.信息资源检索:

A.概念: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根据用户需求找出相关信息的过程。包括两方面:信息的组织和存储,信息查找。

B.分类:按检索内容划分。文献检索,数据检索,事实检索。

按是否使用检索工具划分。直接检索——不使用索引,间接检索——使用索引 按检索手段划分。手工检索,现代检索 应用:

1、登录学校图书馆网站,熟悉环境。

2、登录“CNKI”、万方数据、维普咨询、读秀,熟识环境。

第二章 信息资源检索基础

1.信息资源检索的原理:

三方面:信息的存储,信息的检索,信息检索语言 检索效果评价两个物理量: A.查全率。

B.查准率。

应用:

1、在“超星数字图书馆”或“读秀学术搜索”中找到3本书名与“石评梅”有关的图书。

2、在“超星数字图书馆”或“读秀学术搜索”中找到3本图书内容有“土地流转”的图书。

3、搜索3篇有关“低碳”的正式发表的论文,发到邮箱,文件名格式:原文件名学号后5位.扩展名 查全率=检出的相关文献总数系统中的相关文献总数100%=aac*100%查准率=检出的相关文献总数检出文献总数100%=aab*100%第三章 文献检索

1.图书检索:超星数字图书馆(http://国家标准化委员会: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 万方数据 中国知网 6.会议文献检索: 中国学术会议在线 http://KI国家科技成果数据库

万方数据科技成果检索 8.政府出版物检索:各级政府网站

http://KI和读秀、超星电子图书中查找。

三:综述的格式和写法

综述一般都包括题名、著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几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又由前言、主体和总结组成。

前言:用200~300字的篇幅,提出问题,包括写作目的、意义和作用,综述问题的历史、资料来源、现状和发展动态,有关概念和定义,选择这一专题的目的和动机、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如果属于争论性课题,要指明争论的焦点所在。

主体: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点及其理论根据,从而反映作者的见解。为把问题说得明白透彻,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述。这部分应包括历史发展、现状分析和趋向预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历史发展:要按时间顺序,简要说明这一课题的提出及各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体现各阶段的研究水平。②现状分析:介绍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各派观点,包括作者本人的观点。将归纳、整理的科学事实和资料进行排列和必要的分析。对有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理论或假说要详细介绍,并引出论据;对有争论的问题要介绍各家观点或学说,进行比较,指问题的焦点和可能的发展趋势,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对陈旧的、过时的或已被否定的观点可从简。对一般读者熟知的问题只要提及即可。趋向预测:在纵横对比中肯定所综述课题的研究水平、存在问题和不同观点,提出展望性意见。这部分内容要写得客观、准确,不但要指明方向,而且要提示捷径,为有志于攀登新高峰者指明方向,搭梯铺路。主体部分没有固定的格式,有的按问题发展历史依年代顺序介绍,也有按问题的现状加以阐述的。不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应比较各家学说及论据,阐明有关问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

写综述应有足够的参考文献,这是撰写综述的基础。它除了表示尊重被引证者的劳动及表明文章引用资料的根据外,更重要的是使读者在深入探讨某些问题时,提供查找有关文献的线索。综述性论文是通过对各种观点的比较说明问题的,读者如有兴趣深入研究,可按参考文献查阅原文。

四:列出“RFID技术在物流及仓储中的应用研究综述”的撰写提纲

1:选定题目为“RFID技术在物流及仓储的应用研究”; 2:利用网上资源和图书资源查找相关信息; 3:根据查找的信息进行综述;

4:列举参考文献。

五:结合“RFID技术在物流及仓储中的应用研究综述”的写作,列出15篇在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的相关期刊文献,8篇相关硕士论文,8篇相关专利文献,将以上文献按照参考文献的格式列出来。

15篇相关期刊文献

【1】 柴毅 陆亚军.RFID与条码技术在军事物流领域的联合应用.四川兵工学报第32卷第1期:91-99.

【2】 李孝锋.RFID技术在被装物流中的应用设想.基层后勤研究:17-19. 【3】 童锡骏.发展RFID应用是推进物流信息化的关键.信息化建设:118-119.

【4】 高瞻 胡向东.基于CORBA的RFID仓储信息系统集成研究.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报,2010,22(4):464-467.

【5】 郭跃.基于RFID技术的仓储管理应用分析.探讨与研究:92-94. 【6】 刘晶.基于RFID的食品物流.解决方案,2009.3:38-40.

【7】 米自强 王东.RFID在SOA-BPM集成平台仓储管理系统的应用.物流技术与应用,2010.8:102-103.

【8】 黄雪 洪阳.RFID技术在汽车物流中的应用分析.科技教育:347. 【9】 康永娟.基于RFID技术的冷链物流中的温控管理.万方数据库:27. 【10】 杨莉.RFID在仓储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物流技术,2010.6:141-143. 【11】 黄鹏飞.RFID技术在港口物流中的应用物流技术,2009.31(11):45-48. 【12】 董雷 刘凯.RFID技术在现代物流中的应用与实施研究物流科技,2010.1:58-60. 【13】 吴翔.基于RFID技术的仓储管理系统应用研究科技创新导报,2011.2:109-111. 【14】 陈睿 谌绍巍 凌力.基于RFID技术的正向物流应用模型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9.26(11):150-153.

【15】 孙凯.浅谈RFID技术在物流行业中的应用计算机工程应用技术,2009.11:139-140.

8篇相关硕士论文

【1】 唐志跃.RFID在军事仓储中的应用研究.山东大学硕士论文.

【2】 谈峰.基于RFID技术的物流跟踪系统研究与实现.浙江大学硕士论文.

【3】 吕全海.中间件技术在仓储物流管理系统中的应用于研究.山东轻工业学院硕士论文. 【4】 陈汝斌.基于RFID的物流信息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武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

【5】 朱国辉.基于J2EE的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6】 岳涛.RFID关键技术及其在现代物流中的应用研究.武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 【7】 李伟.基于RFID技术的企业物流托盘运营策略研究.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8】 邹洋.物流信息平台的RFID应用模式及标准研究.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

8篇相关专利文献

【1】 宣种局 韩国首尔.RFID阅读器.申请人:LS产电珠式会社.

【2】 山城尚志 马庭透 甲斐学 马场俊二 中西裕一. RFID标签.日本神奈川县.申请人:富士通株式会社.

【3】 赵华国.物流配送管理中的RFID控制系统.申请人:上海盛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4】 赵郑金好.RFID电子锁.中国台湾桃园县.申请人:赵郑金好.

【5】 戴嵩.一种基于物流仓储管理的RFID读写器.辽宁省沈阳市.申请人:戴嵩.

【6】 林普 朱宝昌 郭军强 胡建明.仓储RFID作业引导装置.浙江省杭州市.申请人:浙江创联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7】 彭磊 于峰崎 周建 范小磊.RFID物流管理系统.广州省深圳市.申请人: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所.

【8】 谭正军 陈献林 杨宏杰 唐韬 和礼福.基于RFID的物流电子关锁.广东省东莞市.申请人:东莞市另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六:精读上述文献中的3篇期刊文献,3篇专利文献,2篇硕士论文,并分别写出内容提要。

1:《RFID在仓储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简要介绍了射频识别技术以及其应用领域和应用瓶颈,最后介绍其在仓储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2:《RFID技术在现代物流中的应用与实施研究》

介绍了RFID技术及其特点,通过分析RFID技术在现代物流环节及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提出RFID技术实施的原则,并写了其发展前景。3:《RFID在仓储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针对目前仓储管理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RFID技术原理,核算应用成本,提出了应用RFID技术的条件和仓储管理应用方案。

4:《RFID关键技术及其在现代物流中的应用研究》硕士论文

本文围绕着在物流领域应用UHFRFID技术进行研究,研究影响RFID系统读取率的射频特性及其他因素,选取UHFRFID系统常用的编码方式进行纠错能力仿真,运用现代物流应用解决问题。

5:《RFID在军事仓储中的应用研究》硕士论文

本文主要研究在军事仓储领域应用RFID技术、改进管理手段的方法。通过深入研究RFID技术的原理和性能特征,对RFID的防碰撞算法和RFID的安全性问题进行思考,结合军事仓储管理研究和分析,归纳了工作的的一般流程和使用RFID的方式。6:《基于RFID的物流电子关锁》专利文献

该产品包括有单片机、受单片机驱动的机械关锁、用于与外部的RFID读写器通信的无线RFID收发模块、用于与全球定位系统通信的无线定位模块,机械关锁与单片机的控制驱动端连接,无线RFID收发模块与单片机的第一信号端连接,无线定位模块与单片机的第二信号端连接。

7:《一种基于物流仓储管理的RFID读写器》专利文献

它属于模拟电路领域,是涉及一种基于物流仓储管理的RFID读写器,它提供一种工作在860MHZ~960MHZ长距离无缘标签的基于物流管理应用的读写器。8:《RFID物流管理系统》专利文献

它属于RFID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管理平台,用于发放具有唯一性的识别码,收发、存储、处理货物信息;设有RFID标签的货运箱,所述RFID标签能够存储并运输出识别码;管理终端,与管理平台通过网络连接,获取并为RFID标签分配识别码,获取货物信息,根据识别码将RFID标签与货物信息绑定后发送至管理平台。该系统利用带RFID标签的集装箱运输单品价值较低的货物,并将货物信息统一管理,通过将多个RFID标签与货物信息的绑定,可以实现批量式的货物信息管理,从而简化了物流管理。

2.文献检索总结 篇二

一、困境 1: 企业未能及时变革管理哲学与观 念, 建立新的企业文化

《管理会计应用与发展典型案例研究》课题组 ( 2001) 认为, 预算是一种分权, 其背后蕴含着权力共享的哲学思想。而在我国, 国家对企业的管理和企业内部上级对下级的管理通常采用“没有权力共享的分权”这种哲学思想, 导致权力分布的极端化, 以至于企业长期陷入“分权—混乱—集权—痛苦—分权—混乱”的恶性循环。通过预算贯彻“权力共 享的分权”是现代大公司存在和发展的秘诀之一, 这也是我国企业实现“分散权责, 集中监督”, 摆脱前述恶性循环的妙药良方。成功的企业往往将正式的预算管理制度与开放、灵活、非正式的控制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 ( Malmi和Brown, 2008) , 而这也依赖于企业培养健康良好的分权文化。

企业管理哲学与观念属于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 它既影响也反映企业文化的特点,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包括管理哲学与观念在内的企业文化的影响, 很多研究者在研究预算管理问题时, 都提到了企业文化。《管理会计应用与发展典型案例研究》课题组 ( 2001) 从技术、组织、行为和环境四个层面描述和理解预算管理体系, 其中在环境层面强调了文化要素, 具体包括管理层对预算的态度, 严明的激励制度等等。李志斌 ( 2006) 从组织转型视角研究预算管理时指出, 组织转型过程必然伴随着管理控制的变革, 新型组织的管理控制很显著的一个特点是, 强调企业文化、价值观、信任等软控制的作用, 并进一步明确新型组织的预算行为会受到组织文化、价值观等软控制的影响。梁莱歆 ( 2007) 以企业研发预算管理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认为企业在研发预算管理中应树立资源有效性和价值链的思想, 这其实也属于管理观念的范畴。高晨和汤谷良 ( 2010) 认为交互预算是一种应对战略不确定性、契合管理控制的新机制, 其核心是组织内部持续的沟通和学习, 预算实现“交互”, 必须要求组织内部具有鼓励创新的价值观、相互尊重和善于沟通的文化氛围。

可见, 研究者普遍认为管理哲学与观念及企业文化环境对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有重要影响。现阶段, 我国企业中不乏一些优秀预算管理实践, 但是仍然有很多企业在预算管理方面存在很多问题。笔者认为, 影响我国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困境之一为企业不能及时变革管理哲学和观念, 建立新的企业文化。

二、困境 2: 预算与企业战略相互脱节, 与考 评奖惩制度匹配性差

龚巧莉 ( 2012) 在其著作中指出, 预算管理是一种管理控制模式, 它以预算管理带动企业整体管理控制架构的变革, 整合企业内部管理控制体系, 分解落实责任预算, 强调预算业绩考评, 将企业的战略行动计划分解落实到年度经营中, 以预算形式逐级分解形成各分 ( 子) 公司、职能部门的年度预算, 从而使企业的战略行动计划得到落实。理论界和实务界基本认同这种关于预算与企业战略关系的观点, 即预算是企业战略的“分解与细化”。李国忠 ( 2005) 在研究企业集团预算控制模式问题时指出, 管理理论界主要关注企业集团的战略、组织模式等问题, 而财务理论界主要关注预算管理体系对企业管理的整合作用; 企业短期经营战略或规划是以长期发展战略为基础的, 适宜编制年度预算。王斌 ( 1999) 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将预算管理模式分为四种类型: 市场进入期———资本预算为主, 市场增长期———销售预算为主, 市场成熟期———成本预算为主, 市场衰退期———现金预算为主。尽管王斌的这种思路有其缺陷, 但遵循了预算应该与战略相匹配的原理, 因为企业在不同周期阶段, 有不同战略重心, 其预算的主要目标也就会有所不同。此外, 赵华和张鼎祖 ( 2007) 专门研究了企业资金战略预算管理模式, 指出资金预算管理和控制体系是企业资金战略管理的关键环节。

预算管理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预算考评及奖惩制度。预算考评在企业组织管理的每个层次上都对全面预算管理发挥着业绩评价以及约束和激励的重要作用 ( 龚巧莉, 2012) 。但是, 不可忽视的是, 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效果在于制定适当的预算考评及奖惩制度。考核直接以预算目标为依据, 或者选择其他依据, 这都是企业需要考虑的。若以预算目标为依据, 则可能导致预算松弛 ( 郑石桥和王建军, 2008) , 还可能阻碍创新和学习, 导致操纵数字、部门冲突等现象 ( 李志斌, 2006) ; 若选择其他依据, 企业又得考虑该如何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

鉴于预算与企业战略、考评及奖惩制度的重要关联, 笔者认为如果预算与企业战略脱节, 与考评奖惩制度匹配性差, 将使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时陷入困境。

三、困境 3: 预算管理的制度化、程序化和规 范化程度不高

南京大学会计学系课题组 ( 2001) 调研了当时国内企业预算管理现状, 发现企业预算并不规范, 重大投资项目缺乏预算, 预算编制过程也存在问题, 不少企业的业务人员并没有参加预算编制。课题组进一步指出, 预算应该成为系统的过程, 预算的编制、执行、控制和调整都很重要, 企业应当建立规范的预算流程。集团公司的有效整合必须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实现 ( 《管理会计应用与发展典型案例研究》, 2001) , 这就对预算管理的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王斌和竺素娥 ( 2002) 在尝试构建资本预算管理体系时, 认为强化我国企业资本预算管理的关键在于建立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的预算管理制度, 并提出了具体途径。梁莱歆 ( 2007) 提出改进目前研发预算管理的出路之一, 就是要适应企业研发机构的设置, 实现研发预算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邓传洲等 ( 2008) 基于问卷调研发现, 公司规模与管理规范化程度正相关, 科学的预算制度对规范化和正式化管理程序的依赖度很高。

许多案例研究、问卷调研和实验研究的结论都支持预算在战略实施、组织计划、目标设定、资源配置、沟通、员工激励、薪酬决策等多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 ( Stephen和Vander Stede, 2003; Sprinkle, 2008) 。但是, 前提是企业预算管理的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必须达到一定水平, 否则企业实施预算管理将会陷入困境。

四、困境 4: 预算管理过度偏向财务指标, 忽 略了运营管理要求

传统预算编制的内容包括业务预算、财务预算和资本预算, 主要涉及财务指标。企业编制预算时主要考虑财务目标, 会导致一些消极后果, 进而影响战略的实现。这些后果主要包括: 预算成为“诱发员工说谎的游戏” ( Jensen, 2003) ; 预算缺乏战略眼光、仅注重成本控制而忽视价值创造, 缺乏弹性, 对市场变化反应迟钝 ( Neely et al, 2003) 。邓传洲等 ( 2008) 衡量“预算副作用”时, 提出了预算的缺陷, 包括: 导致公司内部行为的短期化, 分部为预算目的人为调整财务数据, 员工产生对管理层的抵触情绪, 分部员工可能从以公司利益为中心转向以分部利益为中心。在预算考核环节, 不少企业又是以基于预算的财务指标作为考核依据, 这样构建合理的预算管理指标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赵华和张鼎祖 ( 2007) 在探讨资金战略预算管理指标体系时, 提出了六个指导原则, 即要求指标必须具备明晰性、相关性、可测度性、可调控性、成本效益性以及操作性。但是, 这些指导原则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财务指标考核的合理性, 却依旧难以保证企业运营过程中对财务目标以外的其他需求。正因为存在这些问题, 预算管理饱受诟病, 甚至有人把预算视为公司管理的“毒药” ( Jack Welch, 2005) 。

理论界也思考了对策, 其中一种极端的想法是, 提出“超越预算”的思路 ( Hansen et al, 2003) , 旨在否定现行预算理论和方法 ( 于增彪等, 2004) 。另外一种想法是, 对预算进行改进。于增彪等 ( 2004) 认为, 在认识预算与非财务指标的关系时, 需要考虑两个问题: 第一, 财务指标能使预算管理系统产生严格勾稽关系, 从而具备系统性, 而非财务指标缺乏这种功能; 第二, 非财务指标与财务指标在实务中是重叠在一起的。因此, 他们建议将非财务指标和财务指标捆绑在一起, 用后者的系统性带动前者, 使前者也具备系统性。有人主张用平衡计分卡取代传统预算控制并且与预算目标挂钩, 但蔡剑辉 ( 2009) 认为非财务指标之间的逻辑性弱于财务指标, 更容易被操纵。

尽管理论界对预算管理出现了褒贬不一的声音, 但这并不影响预算管理在企业实践中的广泛应用。不过, 如果企业预算过分偏向财务指标, 严重忽视运营方面的要求, 必然会导致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陷入困境。

五、困境 5: 预算管理的功能冲突, 决策功能 和控制功能难以并重

著名会计学家Zimmerman认为预算的两种基本功能是决策和控制。预算的决策功能, 是指通过预算过程, 保证组织中专属知识和信息的传递渠道, 以便作出资源配置决策。决策功能具体包括沟通、计划、协调及资源配置功能。预算的控制功能, 是指以预算目标为标准, 监督和评价组织内的活动, 并与薪酬政策挂钩, 从而控制组织行为。控制功能具体包括业绩评价、经营控制和激励等具体功能 ( 佟成生、潘飞和吴俊, 2011) 。佟成生等 ( 2011) 专门讨论了预算管理的决策功能与控制功能的冲突问题, 认为预算同时具备决策和控制功能, 在现实中可能导致预算功能的冲突和失灵。而先前, 一些国外学者 ( Epstein和Manzoni, 2002; Merchant和Manzoni, 1989; Barret和Frater, 1977) 在这个问题上达成共识, 即认为预算不可能同时履行多种功能。预算作用之间的冲突主要表现在计划与激励、评价的冲突。如果预算计划直接与激励制度挂钩, 一些编制预算的经理人员就会设置更低的目标, 从而产生预算松弛。如果忽视预算的激励作用, 又会带给人这样的印象, 即企业存在两套预算, 一套用于计划, 一套用于评价。蔡剑辉 ( 2009) 认为, 预算同时用于决策和控制, 并且基于预算的评价与奖惩机制在内控中处于主导地位, 导致的后果是掌握专属知识和信息的基层管理人员或员工在参与编制预算时, 往往制定更低的预算目标, 出现预算宽余。倘若高层管理人员拒绝给予基层人员更多的预算参与权时, 又会产生新的矛盾, 包括预算目标可能偏离实际、员工怠工等等。佟成生等 ( 2011) 认为企业应在不同的内、外部环境中发挥预算的相应功能。具体而言, 概括如下表:

因此, 企业应当根据所处环境的具体情况选择发挥预算的决策功能或控制功能。将预算的决策功能和控制功能捆绑在一起的后果, 要么是编制预算时产生预算宽余, 导致预算控制功能的紊乱; 要么是基于预算目标的业绩评价体系会削弱预算的决策制定能力, 导致预算决策功能的紊乱 ( 蔡剑辉, 2009) 。如果企业不能很好地处理预算的功能冲突, 也可能会使企业预算管理陷入困境。

六、小结

20世纪50年代初预算就成为了一些研究者的批评对象, 预算被认为是管理者强加目标给企业员工的强制性工具 ( 张朝宓等, 2004) 。后来, 对预算管理缺陷的讨论依旧在进行, 一些研究者甚至提出“超越预算”的概念, 主张放弃预算。然而, 这些并没有影响预算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控制工具被广泛地应用到企业实践。本文梳理了关于预算管理的主要文献, 归纳和总结了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困境。这些困境对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乃至战略目标都可能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因此, 企业在设计与执行预算管理制度时, 应当对这些问题予以适当关注, 以追求全面预算管理的最大效用。

摘要: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企业管理控制工具。通过对主要研究文献的归纳与总结, 发现我国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困境问题。识别并克服这些困境, 对推动企业预算管理实践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困境,企业

参考文献

[1] .于增彪, 袁光华, 刘桂英等.关于集团公司预算管理系统的框架研究[J].会计研究, 2008 (4) :22-29.

[2] .龚巧莉.全面预算管理案例与实务指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

[3] .高晨, 汤谷良.管理控制工具的整合模式:理论分析与中国企业的创新[J].会计研究, 2007 (8) :68-75.

[4] .邓传洲, 刘峻勇, 赵春光.基于预算的考核、预算氛围和预算副效应[J].会计研究, 2008 (4) :70-77.

[5] .高晨, 汤谷良.交互预算:应对战略不确定性、契合管理控制的新机制[J].会计研究, 2010 (9) :51-58.

[6] .梁莱歆.企业研发预算管理:现状﹒问题﹒出路[J].会计研究, 2007 (10) :67-72.

[7] .佟成生, 潘飞, 吴俊.企业预算管理的功能:决策, 抑或控制[J].会计研究, 2011 (5) :44-49.

[8] .赵华, 张鼎祖.企业资金战略预算管理模式研究[J].会计研究, 2007 (6) :55-60.

[9] .郑石桥, 王建军.信息不对称和报酬方案对预算松弛的影响研究[J].会计研究, 2008 (5) :61-68.

3.文献检索总结 篇三

1信息 信息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一般指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可以使消息中所描述的事件的不定性减少。

2信息的属性:1普遍性 2客观性 3中介性 4无限性 5扩散性 6可知性 7可贮性 8共享性

3知识:知识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获得的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和结晶。是人类通过信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及思维方式与运动规律的认识和概括。是人类大脑通过思维重新组合的系统化了的信息,是信息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4知识的属性:1意识性 2信息性 3实践性 4规律性 5渗透性 6继承性。

5情报:是人们为一定目的搜索的有使用价值的知识或信息 6情报的基本属性有哪些?

1:知识性和信息性2:针对性3:竞争性4:时效性5:保密性

7文献:是记录有知识和信息的一切物质载体

8文献的基本要素:1知识信息内容 2信息符号 3载体资料 4载体形态 5制作方式 9文献特点:1文献数量大,增长速度快。2载体多样化 3文献类型复杂 4语言种类复杂 5内容广泛 分散 交叉 重复。6文献知识周期缩短,文献实效性强。7传播速度快

白色文献:白色文献是一切正式出版并在社会成员中公开流通的文献,包括图书,报纸,期刊等。这类文献多通过出版社,书店,邮局等正规渠道发行。向社会所有成员公开。其蕴涵的信息大白于天下,人人均可利用,这是当今社会利用率最高的文献。

黑色文献:一,人们未破译或未识别其中信息的文献,二,处于保密状态或不愿公布其内容的文献,如为解密的档案,个人日记,私人信件等。灰色文献:指非公开发行的内部文献或限制流通的文献。

一次文献:指首次公开的文献,也称原始文献。一般是以作者本人在科研和生产中所取得的成果为基本素材而创作或撰写的文献。一次文献是作者最初公布其发现或发明内容的文献。

二次文献:是在一次文献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原则对各种形式的一次文献尽心加工,整理,简化,压缩,组织之后形成的系统或,条理化的文献。是为了管理和利用一次文献而编辑,出版和积累起来的工具性文献。

三次文献:又称参考文献。是以二次文献为线索。通过二次文献插件一次文献,选用一次,二次文献的内容,进行归纳,综合,研究和评述而写出的文献。

10信息资源 :是经过人类采集 开发并组织的各种媒介信息的有机集合 按开发程度分为:潜在信息资源 和 现实信息资源

11信息资源的四种类型:1宽泛型 2狭窄型 3折中型 4信息本体型

12信息资源的特性:1无形性 2无限性3时效性 4流通性 5针对性 6可再生性 7增值性 8共享性

13文献信息资源类型划分

按文献加工深度划分及特点:1零次文献;特点 :价值高 新颖 不公开交流 难以获得。2一次文献 ; 特点:1创造性 2先进性 3价值性 4分散性。3二次文献;特点:1汇聚性 2工具性 3综合性 4系统性。4三次文献;特点:综合性,浓缩性,参考性,系统性,知识信息面广。5高次文献;特点:参考性强,实用价值高。

按文献载体形式划分及特点:1印刷型;特点:其优点是 易于携带,读取方便,流传广泛,价格便宜,尤其符合人类长期以来形成的阅读习惯,其不足是存储信息密度低,占据空间大,笨重,且不易于保存.管理.不便于快速传递信息.高效查阅和高密度存储文献信息。2缩微型;特点:其优点是信息存储量大.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价格便宜.保存期长,此外,还有不易散失弄乱,易于检索复制.放大.转换成其他形式文摘。其缺点是非直观性,不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必须借助专门的设备才能阅读。3机读型;特点:其优点是信息存储密度高,存取速度快,传递信息迅速,寿命长,可以融文本图像.声音等多媒体信息于一体,信息共享性好,易于复制。其缺点是必须利用计算机才能阅读,相应设备的投入较大,短期内难以更新。4视听型;特点:其优点是直观.生动.形象逼真,尤其适合记录用文字.负号难以描述的复杂信息和自然规律,但其制作.阅读需要利用专门设备。5多媒体型;特点:将声音.图像.文字.数据录入光盘,通过计算机实现重放或检索的信息资源,主要包括各种数据光盘等。

14信息素养或素质的具体内容有那些?

信息素质是指用户在利用以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知识学习、成长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主动参与信息活动、自觉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态度、理念及具备的获取、识别、加工、处理、传递、创造信息的能力和利用信息去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它包括强烈的信息意识、系统化的信息理念、综合信息能力等内容。

15什么说信息素质是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答:创新能力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人格特征,一种综合素质。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的创造型人才,也是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必须要有创造性思维作为基础,离开了创造性思维,创新意识将成为不切实际的空谈;离开了创造性思维精神产品或物质产品的产生就将成为无源资本。因此,创造性思维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和核心,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创造性思维。培养创造性思维有五个方面,及发散思维,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目前在国际上流行的,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最新理论基础的建构主义是六个环节的有力支持。随着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应用的日益普及,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讲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及社会背景下,自主发现探索,发对教师对学生单项灌输,反对迷信书本,迷信权威这样有利于发散思维,你想思维,求异思维的培养。由此可见,人才利用信息资源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他将直接影响到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效果及目标的实现。信息教育就是为提高学习者所拥有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把创造性思维变成现实的手段和能力。因此,因袭数字是创新人才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信息资源 物质资源 能量资源 构成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 16信息,文献,知识和情报之间的关系: 事物发出信息,经过人脑加工成知识。只有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信息上升为对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这种再生信息才构成知识。而情报是传递着有特定效用的知识。知识信息被记录在载体上形成文献。文献与知识是不同的概念,但又有密切的联系。文献必须包含知识内容,而知识只有记录在物质载体上,才能成为文献,文献经过传递,传播,应用于理论和实际而产生信息。

美国著名四大报告:PB AD NASA DOE

第二章

1文献信息检索的含义是什么?

答: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文献信息检索包括信息存储和信息检索两个过程;狭义的是只利用编排好的检索工具和检索系统来查找所需文献信息的过程。

2(文献)信息检索的类型:1书目信息检索 2全文信息检索 3数据信息检索

4事实信息检索

3文献信息检索系统的构成要素哪些?

1信息数据库2存储`检索的信息的装备3存储检索信息的方法4信息工作人员5信息用户

4检索工具的类型一般有几种划分?分别怎样划分?P23

答:1按收录的内容范围划分 ① 综合性检索工具 ② 专科性检索工具 ③ 单一型检索工具 2按物质载体形式和种类划分 ① 书本式检索工具 ② 卡片式检索工具 ③ 缩微型检索工具 ④ 机读式检索工具 3按文献的著录方式划分① 目录 ② 题录 ③ 文摘 ④ 索引 ⑤ 综述 4按检索手段或设备划分 ① 手工检索工具 ② 机械检索工具 综述:是综合评述的简称,以述为主,述中有评,是作者研究了大量有关某一课题的文献后,对该课题在一段时间内发展情况所做的精炼的综合叙述与分析。分类途径:是根据文献的内容在分类体系中所属的类别查找文献途径的。主题途径:是根据文献信息主题内容进行检索的途径。

5文摘的类型:P26 1指示性文摘 2报道性文摘 3 简介性文摘

6文献检索工具又称检索工具,是指用来贮存和检索文献线索或报道,积累和查找文献检索的工具。

7国内外主要的手动检索工具:P28—32 1国内:《全国报刊检索》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 〈〈全国新书目〉〉〈〈新华书目报〉〉〈〈 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中国学术期刊文摘〉〉2国外:美国〈〈工程索引〉〉〈〈科学引文索引〉〉〈〈科学会议录索引〉〉〈英国〈〈科学文摘〉〉〈生物文摘〉〉

8手工检索步骤:1分析检索课题 2制定检索策略 3修改检索策略 4整理检索结果或索取原始文献

9检索语言的功能:1标引功能2集中相关文献信息的功能3组织功能4匹配功能 10检索语言分类及概念P33.34.39.40

答:检索语言是根据检索需要而创造的人工语言,是信息检索系统储存和检索所用的共同语言。

1按结构原理划分: ① 分类检索语言 ② 主题检索语言 ③ 代码语言 ④ 引文检索语言 2 按组配形式划分 ① 先组式语言 ② 后组式语言

3按照表达文献的特征划分 ① 表述文摘外表特征的检索语言 ② 表述文摘内容特征的检索语言

11衡量检索效率的主要指标有哪些?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有查全率,查准率,漏检率,误检率,响应时间等,查全率与漏检率为互补关系

查准率与误检率为互补关系,查全率与查准率之间存在着互相制约的现象,即提高查全率会使查准率下降,提高查准率会使查全率下降。

检索途径p41

12手工检索条件下,常用的文献信息检索方法有哪几种?

1:直接检索法2:工具检索法3:追溯检索法4:综合检索法 第三章 计算机信息检索: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存储和检索的过程。2计算机信息检索特点:① 操作简便,检索速度快 ② 检索范围广 ③ 检索不受时空限制 ④ 检索信息新 ⑤ 检索功能完善 ⑥ 检索结果的输出方式丰富多样

3计算机信息检索系统组成: ① 计算机硬件 ②计算机软件 ③数据库 数据库的定义:按照国际标准组织标准ISO/DIS 5127 规定,数据库是指至少由一种文档组成,能满足特定的或特定功能数据处理系统需要的数据集合。数据库的类型: ① 参考数据库 ② 源数数据库 ③ 混合型数据库 6 数据库的主要基本字段:题目 文摘 叙词 标识词 分类号 数据库的辅助字段: 记录号 作者 作者单位 期刊名称 出版年份 出版国 文献性质 语种

8计算机信息检索的基本技术: 1布尔逻辑检索 2截词检索 3位置检索 4限制检索 5加权检索 计算机检索的基本程序 :1分析检索课题,2选择检索系统和数据库3确定检索途径和检索词,4构建检索式,5制定并调整检索策略6输出检索结果。顺排文档和倒排文档在检索中的作用: 一般地说,信息系统的数据库为了能够实现随机检索,至少包括一个顺排文档和一个倒排文档。顺排文档是将数据库的全部记录按照记录号的大小排列而成的信息集合。它构成了数据库的主体内容。但是顺排文档因为主题词等特征标识无序性,这种储存方式决定了直接用于检索时对记录的存取只能按照顺序号进行。倒排文档正是解决顺排文档的这个问题而编制的。在倒排文档中,记录的特征标识作为排列依据,其后列出含有次标识的记录号,或者说按照信息的属性列出具有同一属性的所有记录。也就是把记录中的可检索字段按照某种顺序加以组织后得到的一种文档。按照不同的字段组织成不同的倒排文档,倒排文档的建立大大的方便了人们按照信息的属性特征快速的检索出所需要的信息,极大地提高了检索效率。在实际运行的数据库中,倒排文档通常有好几个。这是因为不同性质的标识词需要分别建立不同的倒排文档。顺序文档和倒排文档的主要区别在于:顺排文档以信息完整记录为检索和处理的单元,而倒排文档则是以信息的属性为处理和检索的单元。

2概念解释

1,信息存储:按一定的要求把文献信息整序编排成文献集合体的过程,即编制检索工具和建立检索系统的过程。

10,信息资源:(狭义)是指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后的有用的信息的集合。(广义)信息资源是信息和它的生产者及信息技术的集合,11,人才国际化:一是人才构成国际化,二是人才素质国际化,三是人才活动的空间化。12,美国工程索引的特点:1收录报道的学科范围广泛,几乎涉及工程技术的所有领域。2报道文献的数量大,覆盖面广3文摘质量高。

13,检索语言:是根据检索需要而创制的人工语言,是信息检索系统存储和检索所用的共同语言

14,概念解释(共3道题)

1:文献:文献是记录有知识和信息的一切载体。

2:黑色文献:这类文献包括两方面的情况:其一,人们未破译或未识别其中信息的文献;其二,处于保密状态或不愿公布其内容的文献。

3:综述:是综合评述的简称,以述为主,述中有评,是作者研究了大量有关某一课题的文献后,对该课题在一段时间内发展情况所作的精练的综合叙述与分析。信息、信息资源包括那些类型?

1)信息的类型:从产生信息的客体的性质来分,可分为自然信息(瞬时发生的声、光、热、电、形形色色的天气变化、缓慢的地壳运动、天体演化……)、生物信息(生物为繁衍生存而表现出来的各种形态和行为,如遗传信息、生物体内信息交流、动物种群内的信息交流)、机器信息(自动控制系统)和(人类)社会信息。以信息所依附的载体为依据,可分为文献信息、口头信息、电子信息、生物信息等

信息资源类型:根据存储媒介不同,信息资源可以划分为印刷型信息资源、电子信息资源、数字信息资源和多媒体信息资源。

5、数据库的类型?网络资源有那些特点?

网络资源有那些特点:数量庞大、增长迅速;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变化频繁、价值不一;结构复杂、分布广泛;信息分散、无序等

6、何为“核心期刊“?本专业的核心期刊有那些?

核心期刊定义是 :在某一学科中 ,少数期刊覆盖了该学科的大部分文献 ,而多数期刊仅包含该学科的少量文献 ,这少数期刊就是该学科的核心期刊。

本专业的核心期刊有:《政治与法律》、《环球法律评论》、《当代法学》、《法学》

7、什么是信息检索?类型有哪些? 定义: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将用户的提问特征与数据源所采用的特征标志进行对比,然后将二者相一致或比较一致的信息提取出来供用户使用的过程。类型:文献检索、数据检索、事实检索

8、简述信息检索的原理。

信息检索的实质是一个匹配过程,也就是信息用户需求的主题概念或检索表达式同一定信息系统的系统语言相匹配的过程,如果两者匹配,则所需信息被检中,否则检索失败。

9、什么是计算机信息检索系统?它由几个部分组成?

计算机信息检索系统:是利用计算机和一定的通信设备查找所需信息的检索方式,检索的系统就是人的设计操作和计算机自动化处理相结合的系统。组成部分:光盘检索系统、联机检索系统、网络检索系统

10、计算机信息检索技术包括哪些?

布尔检索、向量空间检索、模糊集合检索、概率检索、全文检索,发展到超文本检索并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

11、为什么要创建检索语言,它有哪些类型?比较分类语言和主题语言的优缺点。

1)检索语言是指用于描述信息系统中信息的内容特征及外部特征和表达用户信息提问的一种专门语言,目的是为了便于检索文献。

2)类型:按检索语言是否受控可分为人工语言和自然语言,按检索时的组配实施状况可分为先组式和后组式检索语言,按描述信息特征的不同可分为描述信息外部特征的检索语言和描述文献内容特征的检索语言。

12、简述特种文献的特点和作用,学术论文的结构

特点:发行渠道特殊,形式各异,具有特殊的、其它文献所不能取代的价值 作用:传递科技信息

结构:一般而言,学术论文包括八个必要的组成部分,其中前置部分包括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主体部分包括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

13、中国专利文献的编号体系含有几种专利文献号?如何称谓? 6种。申请号,专利号,公开号,审定号,公告号,授权公告号

22、专利文献的特点、专利说明书的结构 特点: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结构:通常一件专利说明书包括:专利文献著录项目,权利要求书,说明书,附图,摘要。有些专利说明书还附有检索报告。

27、什么是会议文献?若查找国外各种学术会议的信息,利用哪些检索工具

1、会议文献是传递和获取科技信息的一种极为有效的重要渠道。

2、检索工具:中国知网《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学术会议论文文摘数据库》 中国学术会议在线因特网会议预告欧洲研究会议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标准化会议预告医学会议查询

35、文献信息的先进性、可靠性、适用性判断方法文献的分析通常是一个应用查核法、比较法和分析法等方法来辩析材料的针对性、适用性、真实性、可靠性、先进性和典型性的过程。

36、查阅有关文献,写出“标准文献、专利文献、学位论文、研究报告”作为参考文献时的标注格式

(1)专利文献:序号 专利申请者.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2)技术标准:序号 起草责任者.标准代号标准序号-发布年 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3)学位论文:序号 作者.题名:[学位论文].保存地:保存着,年份

(4)会议论文:序号 作者.题名.会议名称,会址,会议年份

判断

8.、检索工具中对于期刊文献出处的著录一般包括刊名(全称或缩写)、年、卷、期(置于括号内)、起讫页码等,这些特征是判断文献来源是否是期刊论文的根据。(√)

9、在第一次提交请求至文献到图书馆期间,本人要带表单中填写的有效证件来图书馆验证身份相应补贴。之后图书馆将为读者建立文献请求记录,无需再次验证。(√)

10、缩写刊名的识别与还原的方法有四种:(1)掌握刊名缩写的规则;(2)利用检索刊物所附的引用刊名表;(3)利用相关工具书(4)在因特网上查找。(√)

11.为了避免资源的浪费,必须是图书馆纸质和电子资源中不能获取的文献,才能使用文献传递。(√)

12.EI数据库主要包括光盘数据库和网络数据库。(√)

13.必须是穷尽图书馆资源而不能获得的文献才能使用图书馆的文献传递服务获取文献原文。(√)

14.《湘潭大学图书馆原文传递补贴暂行办法》具体补贴办法是(1)教授每年限20篇,副教授、博士生限15篇,讲师、硕士生限10篇。2.获取国外博硕论文(PQDD)收费100元/篇,每用户限2篇。(√)15.从文献情报的角度看,二次文献是检索工具,三次文献是检索的目标。(√)

16、可以从EI里直接查找到原文。(×)

17、超星数字图书馆按《中图法》分为二十二个分馆。(√)

18、分类途径就是按照文献的名称体系查找文献的途径。(×)19.Science Direct数据库的全文可按PDF和HTML格式查看。(√)

21.Science Direct数据库提供了英文界面,也提供了简体中文检索界面。(×)22.springer电子图书与在线期刊及电子参考书融合于同一平台.(√)

23.湘潭大学外文全文电子期刊导航提供刊名字顺、学科专业、来源数据库检索,并能检索免费科学搜索引擎SCIRUS。(√)

24.在Infotraconefile数据库中可将检索到的英文论文、报纸等文章翻译成中文 进行查看。(√)

25.中国资讯行是香港处理及传播中国商业信息的高科技的专业企业,内容涉及各类统计数据、财经新闻、权威机构提供的经贸报告、法律法规、商业数据及证券消息等,包含了大量实事性数据、报告、政策法规。(√)

26.学术仓储可以定义为:一个大学向其成员提供的、用以管理和传播该大学及其成员所创造的电子资料的一系列服务。(√)

27可以通过点击图书馆主页的“电子资源综合检索”进入湖南省高校数字图书馆。(√)28.在Science Direct检索中,使用双引号和大括号总是能检出完全一致的检索结果。(×)29.标准是可以由个别专家制定。(×)

30.信息能力指获取和评价信息的能力、处理和保存信息的能力、传递交流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31.特种文献是指出版形式比较特殊的科技文献资料(√)

32.国际专利分类表IPC的体系结构是以等级形式将技术内容按部、分部、大类、小类、大组、小组分为五个等级,组成一个完整的分类体系。(√)是以等级形式将技术内容分为六个等级。(×)

33.德温特专利主要涉及化学、电子与电气和工程3大领域(√)

34.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库收录了1985年中国专利法实施以来公开的全部中国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题录信息、摘要及说明书全文。(√)

35.搜索引擎是一种网络信息资源检索工具是以各种网络信息资源为检索对象的查询系统。(√)

36.百度和Google这两个搜索引擎中,都用空格表示逻辑“或”操作。(×)37.百度快照是百度搜索引擎已先预览各网站,拍下网页的快照,为用户贮存大 量的应急网页。(√)

38.Google搜索中不区分英文字母大小写。(√)

39.Infotraonefile是一个综合型的数据库,其中社科文献比较多。(√)

40.超星数字图书馆中,在4.0版本阅读器环境下,要从校园网范围内计算机(甲)下载图书到校园网范围外计算机(乙)上进行离线阅读阅读,应该先获取计算机(乙)的机器码,再进行其它操作。(√)

41.Science direct 数据库中能查看到1995年至今的全文。(√)

42.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布拉格宣言中,信息素质包括人们对信息关注和需求的知识,以及确定、查找、评估、组织和有效地创造、使用和交流信息,并用来解决面临问题的能力。(√)

43.利用Google的“高级搜索”,可以做到:将搜索范围限制在某个特定的;网站中排除某个定网站的网页;将搜索限制于某种指定的语言; 查找链接到某个指定网页的所有网页;查找与指定网页相关的网页。(√)

44.学科信息门户实际上就是本学科领域网络信息资源的“信息超市”。(√)

45.在数据库检索时,很多文章看不到全文,原因之一就是我们没订购全文。(√)46.标准编号由标准代号+顺序号+批准年代组成,如GB/T13752-92。(√)

47.美国《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简称Ei),创刊于1884年,由美国工程信息公司(The Engineering Information)编辑出版,是世界著名的大型工程类检索工具。(√)

48、《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SCI)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在1961年编辑出版的一种综合性科技引文检索刊物,收录全世界出版的数、理、化、地理、环境、材料、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约3000余种,是重要的统计工具和学术分析及评价工具。(√)

49.检索有关农产品加工的文献,用“农产品*加工”检索,不必用“鸡蛋”、“牛奶”、“棉花”等词扩大检索。(×)

构造检索式

1:检索课题: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检索词:美国,次贷危机,金融危机,中国,经济,经济运行。请构造检索式

美国AND(次贷危机OR金融危机)AND中国AND(经济OR经济运行)

2:检索课题:信息检索课教学模式;检索词:文献检索,信息检索,教学模式,课程模式。请构造检索式

(文献检索OR信息检索)AND(教学模式OR课程模式)

3:检索课题:查找除系统软件以外的计算机软件方面的文献;检索词:计算机,电脑,软件,系统软件。请构造检索式

计算机AND电脑AND软件NOT系统软件 PIXTEL_MMI_EBOOK_2005>2

1:检索课题:查找有关唐诗宋词鉴赏方面的文献;检索词:唐诗,宋词,唐宋诗词,鉴赏。请构造检索式

(唐诗or宋词)and唐宋诗词and鉴赏

2:检索课题:半导体纳米微粒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复合与组装;检索词:半导体,纳米微粒,聚合物基体,复合,组装。请构造检索式

(半导体or纳米微粒or聚合物基体)and复合and组装

3:检索课题:对武侠小说《神雕侠侣》的评论(电影评论除外);检索词:神雕侠侣,电影评论,影评,文学评论。请构造检索式

神雕侠侣and影评and文学评论not电影评论

索引: 索引就是将文献中具有检索意义的文献的文献特征标识(文献标题,著着,分类号,主题词,序号)按一定的顺序编排组织起来,构成检索的种种途径,这种检索工具称为索引。目录:是对图书期刊或其他单位出版物外表特征的揭示和报道 题录:P25.情报:是人们为一定目的搜集的有使用价值的知识或信息。

综述:是综合,评述的简称,以述为主,述中有评,是作者研究 了大量有关一课题的文献后,对该课题在一段时间内发展情况所做的精炼的综合叙述与分析

文摘:以简明扼要的文字摘述文献的主要内容和原始数据,向用户报道最新研究成果,传递文献信息和查询文献线索的一种工具。信息的属性有哪些?普遍性,客观性,中介性,无限性,扩散性,可知行,可贮性,共享性。相对于手工检索系统,计算机检索系统有哪些特点?

操作简便 检索速度快 检索范围广 检索不受时空的限制 检索信息新 检索功能完善 检索结果的输出方式丰富多样。

简述按文献的性质,特点和出版形式划分的文献类型。

科技图书,科技期刊,科技报告,会议文献,专利文献,标准文献,政府出版物,学位论文,产品资料,科技档案,报纸,多媒体,电子预印本文献!

按使用的设备和采用的通信手段,计算机检索系统分为哪几种类型? 联机检索系统,光盘检索系统,网络检索系统。1:文献的组成要素有哪些?

答:1.知识信息内容2.信息符号3.载体材料4.载体形态5制作方法 2.按使用的设备和采用的通信手段,计算机检索系统分为哪几种类型?

答:1.手工检索工具2.机器检索工具

3联机检索系统,光盘检索系统,网络检索系统,关盘数据库,光盘驱动器,计算机组成。构造检索式(共3道题)1,(题名=无机网络结构材料or题名无机网络结构材料的合成控制,结构控制,形貌控制)2,(题名=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or水污染的治理and大气污染的治理)

3,(题名=经济运行or题名=次贷危机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美国not非洲)1:检索课题;美国次贷危机;检索词:美国,次贷危机,金融危机。

美国and(次贷危机or金融危机)

2:检索课题:中国控制禽流感措施;检索词:中国,禽流感,传播,传染,控制,防治,(答:中国and禽流感and传播and控制)not(传染or防治)

3.检索课题:非高职高专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培养;检索词: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大学生,高职,高专,请构造检索式(素质教育and创新培养and大学生)not(高职or高专)

2.检索课题=半导体纳米微粒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复核和组装and(检索词=半岛体*纳米微粒*聚合物基体*复合*组装)

3.检索课题=除珍珠岩以外的防水保温材料and(检索词=防水材料*保温材料)not珍珠岩 1.检索课题: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检索词:美国,次贷危机,金融危机,中国+经济+经济运行。请构造检索式TI=(美国and(次贷危机or金融危机))and(中国and(经济or经济运行))

2.检索课题:计算机信息检索;检索词:文献检索,信息检索,计算机应用。请构造检索式答:TI=文献检索+信息检索and KY=计算机应用

3.检索课题:除沥青以外的其他防水材料的防水原理;检索词:沥青,防水材料,防水原理,KY=防水材料-沥青 AND FT=防水材料+防水原理

4.信息检索期末总结 篇四

灰色文献:是一组特殊类型的信息源总称,一般指非公开出版物的文献,虽然已发行但不易透过一般销售渠道购得的资料。主要包括调研、设计、实验方案、记录、计划、图纸。

1信息检索教程○3北京:4高等教育出版社,52002.○6 3.著录格式:(图书)沈固朝○2【m】○○○1主要责任者○2题名○3文献类型标志(专著-m;论文集-c;报刊-n;期刊文章-j;学位○

4出版地○5出版者○6出版年代 论文-d;报告-r,专著或论文集中析出的文献-a)○

1知识型员工的特征及其勉励○2科技进步与对策[j]○32007○4(期刊及著录格式)李军○5 124-127○1著者○2题名○3期刊名称○4卷号出版年份或期号○5页码 ○4.检索步骤:检索的课题分析→检索的工具选择→确定检索词→编制检索式→显示及判断检索结果(否返回“确定检索词”)→获取原始文件→文献阅读和分析评价(不满意返回)→输出检索结果

5.扩大:分类号、降低检索词专指度、相似词检索、模糊匹配

缩小:增加关键词、二次检索、精确匹配、利用检索字段,文献类型等外部特征 6.一次:处在原始形式信息:阅读性图书、期刊类论文、科技报告、会议论文

二次:对一次加工:条目、索引、题录、文稿

三次:对一、二次汇集、综合、分析:词典、百科全书、年鉴、名录等 7.国际标准书号(ISBN)EAN-DCC前缀-组号-出版者号-出版序号-校验号

中国标准书号:ISBN和图书分类、种次号两部分组成。

8.中图分类法(5个部类,22个大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工业技术的二级类采用双字幕)

9.OPAC:书刊借阅信息查询、读者定制信息服务、读者自助续借、预约,取消预约、挂失、通借通还

电子图书数据库:读秀:考研可用“讲座”、人物、课程、考试辅导、博客等

超星移动图书馆:专业移动阅读平台

Apibi:电子图书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中国期刊网 中国科技数据库:维普数据库 万方数据库:学位论文

10.核心期刊:某学科(某专业或某专题)的核心期刊是指该学科所涉及的期刊中,刊载相关论文较多(信息量)较大的,论文学术水平较高的,并能反映本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及本学科前沿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的,较受该学科读者重视的那些期刊。(特点)☺核心期刊是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期刊,并有明确的学科范围。☺核心期刊能比较集中的反映该学科或专业的文献。

☺核心期刊刊载的论文学术水平高,能反映学科或专业的最新成果或最高水平制药工程:中国药学杂志、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11.专利分类法(IPC)专利分类号:部、分部、大类、小类、主组、分组

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10年、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20年。三个条件: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

12.专利文献的组成:摘要+权利要求书(强调保护范围)+说明书+附图

13.期刊文献的组成部分:标题、作者、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语、参考文献 14.布尔逻辑:*:与(and)

+:或(or)

-:非(not)

5.文献总结 篇五

甲醛法和蒸馏法。甲醛法会有其他例子如某些金属离子干扰,会有沉淀,影响结果。蒸馏法需完整装置,且要求密闭性好,耗时。相比较而言,氧化还原法更适用一些,但一些金属离子会消耗氧化剂,使滴定不准确,造成干扰。所以若能将干扰去除,则氧化还原法极为适用。

铵态氮肥含氮量的测定

也是用甲醛法。通过滴定实验,比较不同条件下测得的(NH4)2SO4中氮含量,找出最佳的实验条件。但实验中变色不敏锐,终点难于判断准确,容易产生偏差。仅在试验方法上做了小的改进,但也没有将干扰离子去除的方法。

铵盐中氮含量的测定(甲醛法)的改进

用大样法取样代替了小样法,用先标定后处理溶剂代替了先处理后标定,在滴定硫酸铵中的游离酸含量时,用溴甲酚紫指示剂代替了甲基红。却增加耗时。此法适用范围窄小,不适用复混肥料中铵态氮的测定。

电位滴定法测定铵盐中的氮含量

自动电位滴定法,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直接测定硫酸铵中的氮含量,相比甲醛法要精确些,但仍使用甲醛,且绘制电位滴定曲线也可能存在偏差,影响测定结果。

堆肥过程中硝态氮测定方法的改进

测定肥料硝态氮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是较常用的分析方法。用分光光度计测溶液不同浓度在一定波长处的吸光度,计算、绘图。测定中受活性炭影响,而活性炭的用量不好控制,这样测定结果就不能保证准确,存在误差问题。

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混肥料中硝态氮含量

此法与紫外分光光度法基本一致,不同的是要用空白对照,含有着色剂复混肥的水溶液应加入少量活性炭脱色, 标准曲线也应加入等量活性炭处理。对活性炭的具体用量及比例关系不明确,最适宜用量不易确定,增加实验难度。

复混肥料中铵态氮的测定

对铵态氮的测定方法进行初步总结,方法有甲醛法,蒸馏法,氧化镁蒸馏法,通风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肥料中硝态氮含量

根据硝酸根在紫外光区190-240nm有较强吸收的特性来进行测定。此法比较新颖,通过计算机精确绘液相色谱图,所得数据使计算结果更精确,且操作简便。

还原法测定肥料中硝酸态氮含量的比较试验

对比定氮合金还原法、铬——盐酸还原法和锌——硫酸亚铁还原法三种还原法。三种方法原理相同,均是将硝态氮还原为氮,再在定氮仪上进行含量测定。通过实验,后两种方法比定氮合金法精确度好。

甲醛法测定铵盐含氮量

此法中又出现一个问题,甲醛中容易混有甲酸,因为甲醛易氧化。结果会受干扰。甲醛法测定铵盐中氮滴定终点的判断

此法中就涉及滴定终点的问题,显色不明显,故滴定终点不好把握,这是此法的最大缺点。而且指示剂的选择也存在不同,这篇文献改进了滴定终点的准确度。但仍不能避免结果有误差。

拉曼光谱法快速测定肥料中硝态氮含量

将样品制成不同质量分数的硝酸铵溶液,用拉曼光谱仪摄谱,绘制拉曼光谱图。此法也较精准,操作简便。但图对应数据可能会不精确。对结果也会产生微笑误差。

磷酸铵中氮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与甲醛法类似,只是因为是磷酸铵,故要除磷,因此多了以氯化钙沉淀分离磷酸根离子。此法中涉及出去甲醛中微量甲酸的方法。即以酚酞做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淡红色从而中和除去。但由于显色并易识别,对结果还是会造成一定偏差。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硝态氮

利用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在203nm和230nm波长处有较长的紫外吸收峰,利用双波长系数倍率法选择合适波长,消除亚硝酸盐及有机质的影响,从而消除干扰,找出线性关系,由此建立新方法。此法值得借鉴,测定范围广,适合复混肥料中硝态氮的测定。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硝态氮的可行性研究

与广泛应用的反射仪法和流动分析仪测定方法进行比较,反射仪测定硝态氮溶液进行比色。显示硝酸根离子浓度,再换算为硝态氮中氮的浓度。在硝态氮溶液中加氯化钙震荡过滤后用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取不同体积砼浓度硝态氮溶液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203nm-230nm处测量吸光度,绘出标准曲线。测定含量范围大和灵敏度高。比较试验只是说明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可行性高,与流动分析仪测定结果一致,无明显差别,并无比其他方法有特别之处。

硝酸磷肥中氮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氧化还原和酸碱滴定联合测定法测定硝态氮。经一系列反应,过量尿素与硫酸生成硫酸铵,得出硝酸根离子和尿素的定量关系。生成物中的铵离子与甲醛反应生成六次甲基四胺和硫酸,用碱标准溶液滴定,有消耗碱量计算出硝态氮量。但仅适用于硝酸磷肥中硝态氮的测定,不适用与复混肥料中硝态氮的测定。

复混肥料中硝态氮含量有法可测

先将硝态氮还原,测复混肥试样中总氮含量,在试样中不加还原剂,测不含硝态氮时复混肥试样中的总氮含量,然后做差,即为试样中硝态氮的含量。但不提倡用此方法,对取样要求严格,及复混肥氮形态的局限。

冷空气蒸馏分离酸滴定法测定复合肥中铵态氮

这种方法可以在多种形态氮共存时测定复合肥中铵态氮含量,尤其在铵态氮和酰胺态氮混合时,此法可直接对复混肥中铵态氮进行测定。铵盐与碱生成氨,氨被压缩空气带至硼酸吸收液,测定吸收液中的氨量从而测定复混肥中铵态氮含量。但经吸气装置可能混入杂质,对测定产生干扰,最终滴定同样会因显色不明显而出现偏差,且有空白对照,增加实验量。

复混肥料中尿素氮测定方法探讨 二乙酰一肟分光光度法,尿素与二乙酰一肟在氨基硫脲、铁离子催化下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可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与前述分光光度计测法一致,测吸光度即可。

复混肥料中酰胺态氮、铵态氮测定方法的探讨

试样与过量硫酸共热,生成硫酸铵;硫酸铵与硫酸混合物中加入碱进行蒸馏,硫酸铵分解为氨;用硼酸溶液吸收氨,再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有盐酸消耗量计算氮含量。此法实际是测总氮含量的方法。

GB/T8572-2001《复混肥料中总氮含量的测定——蒸馏后滴定法》条文释义

复混肥料中只含硝态和铵态氮时,加入定氮合金和氢氧化钠直接蒸馏出氮,用硫酸溶液吸收后再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若不是上述情况,用镉粉加盐酸将硝酸根还原成铵盐,再用浓硫酸与混合催化剂将其他形态氮转化为铵盐,再加氢氧化钠蒸馏出氨,用硫酸吸收,再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这其实是将不同形态氮全转化为铵态氮,用蒸馏法测铵态氮。

复混肥料检测中用凯氏微量定氮法代替全量定氮法的研究 全量定氮法即用镉粉将各种形态氮全转化为铵态氮,再蒸馏测定。凯氏微量定氮法将全部转化的铵态氮试样取出适量移入半微量凯氏定氮仪器中,再蒸馏。通过比较,凯氏微量定氮法两次蒸馏已达理论精准度,可取代全量定氮法,时效高。

复混肥料中总氮的测定

凯氏定氮法将复混肥料中氮、硫酸和催化剂共热消化,使有机氮分解为氨,氨与硫酸生成硫铵,再碱化蒸馏使氨游离,用硼酸或硫酸吸收后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消耗酸量计算氮量。

复混肥料中总氮含量测定

用半微量法从碱性溶液中蒸馏出氨后,用硼酸吸收,再用酸标准溶液滴定测含氮量。蒸馏中可能混入其他溶液离子,毕竟蒸馏不能达到完全分离。

复混肥料中总氮含量的测定 也是用半微量法测定总氮

凯氏定氮仪在复混肥料总氮含量测定中的运用

也是用凯氏定氮法,并无新颖改进的地方,对此法进行肯定的阐述。

浅谈复混肥料中总氮含量的测定

6.高职文献检索的翻转课堂 篇六

一、翻转课堂的可行性分析

高职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在文献检索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为后续课程如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论文需要应用的论文、标准、专利等文献资料进行初步检索, 增强高职学生后续学习与工作的能力。通过文献检索课程学习, 掌握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文献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初步研究与利用, 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 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的实质是指先学生对知识内化, 后教师对知识进行传授[1], 学生再对知识进行内化,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对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 则是教师在学校课堂先行对知识进行传授, 学生在课后通过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和复习等方式完成知识内化环节[2]。显然, 翻转课堂比传统课堂多了一个内化环节, 即先知识内化、再知识传授、最后再知识内化;传统课堂则是先知识传授, 再知识内化。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高职文献检索课程教师, 需要根据高职学生学习特点, 制定适合翻转课堂的课程标准、课程教案, 对以培养学生文献检索自主学习能力为主要目标, 教学项目的编排则以知识学习任务和技能学习任务作为细化依据。本门课程适宜机房授课, 教师将每个学习任务重难点制作15分钟左右的微视频, 其内容包括PPT、动画、有趣提问、案例检索操作演示等要素, 空余30分钟让学生自主交流与检索操作练习, 频繁师生互动活动, 从而使得学生摆脱了比较单调的课堂。在上本门课程知识点之前, 将视频、学习任务挂在学校的课程平台网站上, 便于学生课前学习、课中操作练习、课后复习与网上答疑。由于微视频短小精悍, 消除传统课堂需要45分钟的时间授课而容易让学生分散注意力的弊端, 比较适合大学专科生的学习特点, 真正寓教于乐, 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能够保证翻转课堂的教学质量, 必须以学生能切实有效地自主学习为前提[3]。学生对文献检索内化知识的过程有教师全程陪同参与, 这样就会及时解决学生中所遇到的困难, 能够达到知识点消化吸收和融会贯通。由此可见, 翻转课堂所隐含的倒逼机制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这种能力对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和工作具有很大的作用, 也是与教育部所要求的课程改革实行教育信息化的理念相吻合。

2. 翻转课堂功能。

由于翻转课堂利用校园课程学习平台, 学生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充分运用电脑和手机的功能, 老师实行因材施教、差别化指导策略, 最大程度帮助学生完成文献检索知识吸收与内化, 能够有效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对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 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的场所, 教师在有限时空的课堂上实现知识的传递, 即将知识的传授与教学过程的安排达到极致, 这种教学模式无法照顾到每位学生差异化个性而实行的分层次教学, 即因材施教只能顾及大部分学生而无法重视到个体, 所以传统课堂功能并不能得到真正发挥。因此, 翻转课堂能够摒弃传统课堂的不足, 能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发挥学生在文献检索课程知识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从而实现翻转课堂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率课堂。

3. 翻转课堂教师地位。

在文献检索传统课堂教学中, 教师作为论文、技术标准、专利等数据库检索知识传授的实施者, 强调以教师为中心, 这种教学模式并不能激发学生的活跃思维, 只能按照老师的要求按部就班学习知识和技能。然而, 翻转课堂的教师地位发生转移,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课堂教学由教师单一文献知识讲授改革为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交流, 帮助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内化, 形成教学相长的最佳课堂教学效果。

二、文献检索翻转课堂案例

文献检索对于不同层次的教育, 有相应的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 对于大学专科生而言, 够用为度, 兼顾工作和终生学习的需要。以《基于无线传感和物联网的封闭式鸡舍环境测控系统》 (期刊《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4/21, 第一作者曹元军) 为课程设计教学项目, 以翻转课堂模式实施对高职生探究性授课, 查阅测控系统的开发需要相关文献支撑。先分析测控系统开发需要的专业背景知识, 需要开发者不但具有机电方面的知识, 还需要懂得家禽饲养方面的专业知识。

1. 课前教学视频的制作。

教师制作的微视频时长控制在15分钟左右, 内容包括我国鸡舍装备现状, 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对鸡肉与鸡蛋质量的需求及鸡舍养殖装备发展趋势, 结合动画、图表、照片等感官较强的信息, 融合无线传感和物联网先进技术提出开发不同于当前的鸡舍养殖装备。开发该鸡舍环境监测装备需要查阅机电领域和规模化工厂化养鸡领域方面的文献资料。图书资料查阅学校图书馆馆存资料 (本馆书目查询和馆际书目查询) 、超星数字图书馆 (电子图书) ;论文文献查询在中国知网、万方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等, 可以查阅到论文《自动化蛋鸡养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自动化蛋鸡养殖设备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物联网的体系结构与相关技术研究》、《物联网信息感知与交互技术》、《基于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粮库监控网络的研究》等;本开发项目涉及到专利, 可以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信息服务平台查得《一种基于CAN总线的鸡舍环境温度控制系统》发明专利在审状态,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鸡舍小气候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发明专利在审状态, 《一种恒温洁净鸡舍》实用新型专利等。如何从这些文献中找到对本项目开发有用的信息, 则需要教师指引学生对信息再加工、创新技术如何在本项目课题实施中得到体现, 让学生体会到创新的作用和快乐, 从而激发学生学好文献检索课程的兴趣, 圆满完成翻转课堂所能达到的知识内化和知识传递双重教学效果。

2. 翻转课堂中的师生活动。

教师与学生面对面接触主要在课堂上, 教师如何充分高效利用45分钟课堂, 关键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教与学的默契。学生在课前通过发布的工作任务, 有目的通过微视频自主学习,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会存在各种各样的疑问, 学生通过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平台, 及时反馈疑问, 教师通过事先收集学生在学习中的疑惑, 分门别类加以归纳和分析点拨。如《一种基于CAN总线的鸡舍环境温度控制系统》发明专利检索, 需要学生先行对CAN总线、鸡舍饲养环境、鸡舍饲养装备的知识了解, 学生在翻转课堂上进行专利检索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检索到CAN总线发明专利有2974条、实用新型专利3707条, 如何在适合课题《基于无线传感和物联网的封闭式鸡舍环境测控系统》的专利, 需要进行二次检索、过滤检索以及重新检索, 剩下的只用12条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可以借鉴。因此, 学生专利检索能力通过在翻转课堂上频繁检索练习, 就会在短时间内得到迅速提升。

三、翻转课堂教学效果评价

反转课堂的开设是否规范和科学, 对其他专业课程建设是否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其教学成效最终由通过质量评价体系所决定。由于反转课堂的成果需要通过教学质量去体现, 因而需要建立规范有序的质量评价体系。

1. 第三方参与的质量评价。

第三方的质量评价一般指学校和用人单位以外的社会评价, 如目前在很多高校使用的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 就是由麦克斯调查公司根据大学毕业生在企业工作情况的调查与分析而得出的结论, 对人才培养质量运用相关指标分析就业岗位的技能要求, 这种第三方的评价方式比较客观公正, 能帮助学校找出办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与社会需要的差距。这样可以有的放矢通过逆向思路反馈到专业课程教学是否完善, 是否需要进一步优化。

2. 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

质量评价对于社会第三方评价来说是终结性评价, 而对于校方和用人单位则需要运用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从不同层面对翻转课堂教学质量及其课程体系合理性的诠释。通过评价, 将不足之处可以显现出来, 为优化翻转课堂教学提供第一手资料, 也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走好第一步, 因而学校在教学管理中, 督学与督教相得益彰, 将翻转课堂教学信息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 不断加以改进课堂教学效果与质量。

反转课堂作为教学信息化改革的一种崭新模式, 与国家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2020) 》的要求相适应, 也是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改革的一种方向。虽然高职文献检索是一门专业拓展课程, 其教学采用的翻转课堂模式, 对其他专业课程建设具有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曹元军, 徐步荣, 朱艳.高职《船舶CAD/CAM》理实一体化课程建设研究[J].新课程研究, 2014, (08) :64-66.

[2]董黎明, 焦宝聪.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应用模型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 2014, (7) :108-113.

7.商圈文献资料总结 篇七

卢振业.对超市选址模型中商圈范围参数D的探讨 张宇,吴憬.基于零售物业竞争关系的商圈测定方法 尹元元,陈柳钦.现代城市商圈布局的技术方法

柳思维,唐红涛.基于AHP的城市零售企业商圈吸引力模型分析 刘贞,张小真.基于最小聚类单元的商圈聚类方法研究

张岩岩,赫连志巍.商圈量化分析在零售连锁业选址中的应用 马燕,韩洪凌,高素芳.论零售商圈的测定方法

张荣齐,白人朴,张荣耀.商圈分析与网点布局—以洗染连锁业为例 刘建堤.商圈测定与零售业店址选择

吴小丁.哈夫模型与城市商圈结构分析方法

孙天福.徐家汇商圈是如何形成的—上海徐家汇商圈发展案例分析 高觉民.南京都市商圈及其空间体系构造

岑丽阳.应用商圈理论探讨梧州零售业的合理布局 齐晓斋.城市商圈的类型与选址

徐丽娟.从隆福寺变迁看城市商圈规划 周安平.购物成本与商圈

王震.商圈三四级市场专卖店选址的首选要素 黄正祥.浅谈零售企业选址中的商圈调查 褚有福.商圈建设与市场规律 袁东.商圈消费能力与商圈

齐晓斋.上海都市商业中心客流与商圈特性分析

陈建斌.广州市超大型购物中心的零售业商圈环境分析

王兆峰,胡郑波.消费环境与零售企业扩张研究—基于Huff模型的商圈分析 陈玉慧,苏文金,王永兴.厦门市富山商圈发展环境的swoT分析 柳思维,唐红涛,王娟.城市商圈的时空动态性述评与分析 徐丽娟,孟岳松.商圈蠕变与商店发展

洪涛.现代商圈及其动态发展—兼论北京南城商圈及其定位 张圣泉,张雁白,王树花.连锁零售企业扩张中的商圈分析 罗建勤,刘中南,蒋明.商圈规模与绩效的相关睦分析

周诗岩,张式煌.业态演进与空间转型—探析上海徐家汇和五角场都市副中心商圈建设 饶志立.商圈定位与经营策略一一天河城广场成功的启示 史健勇.徐家汇商圈错位经营模式的探讨 胡新,赵颖.城市副中心商圈定位研究

唐红涛,张俊英.虚拟商圈与现实商圈的比较研究 崔彬,孔荣.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零售业虚拟商圈

匡东海,周坤惠.商圈的竞争环境分析与竞争战略重构 肯特·罗伯森,白友涛.小城市商圈的特点和发展原则

席俊峰,匡东海,罗贻芬.南京夫子庙地区商圈竞争力的提升 王艳.日本连锁经营,“小商圈、高商圈占有率”模式研究 李文翎,曾素芬,周登杰.天河商圈竞争力及其开发策略

中共江北区委党校课题组.重庆市主城区商圈发展问题研究—以观音桥商圈为例 蔡国田,陈忠暖.广州市北京路商圈与天河商圈竞合发展探讨 陈瑶.对重庆核心商圈和副商圈的对比分析

梁抒.对重庆市南坪商圈沃尔玛和好又多店铺形象各构成层

上一篇:乡镇开展千名干部述职述廉活动下一篇: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