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的启示

2024-08-17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的启示(共11篇)

1.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的启示 篇一

语文教学一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写作教学又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最能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两大性质,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较为综合性、全面性的教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衡量学生掌握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尺。况且,教师作文教学水平的高低会对学生学习作文的兴趣以及写作水平的高低产生重要影响,也会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起到了非常特殊的作用。在新课改之后,写作教学中仍旧出现了一些弊病,比如:课堂教学模式没能从本质上进行改变,教师的教比学生的学更为主动;课本材料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实践的重要程度,课本与教师在学生知识来源途径中占着重要比重;语文写作教学并不能很好地融于生活,学生的潜力不能得到很好的诱导激发等等。所以,现代语文写作教学应当把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作为语文写作教育的指导理论。

一、生活教育理论的特征

1.全面性

首先,生活教育理论不仅涉及到了学校,也联系了社会生活――认为学校的教育一定要与社会相互联系,学校不能关起校门来搞教育,这样学生的知识不适用于社会,将来出到社会还得重头再学。此外,如果教学内容、教学工具脱离了生活,那学生就是在学书,教师只是在教书。在“生活即教育”的原则下,书是有地位的,过什么生活就用什么书。其次,生活不仅强调了教学,更强调了做。不仅学生要“做”,教师也要“做”。在做上教是教师,在做上学是学生。再者,在角色上,教师和学生没有严格的区别,老翁可以做学生,幼童也可以做教师。最后,在教学对象上,任何人都可以接受教育的平等机会。

2.现实性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经过多年时间的出来的理论,并且是根据中国的教育状况,不断进行完善提出来的。他与杜威的教育理论是不同的。杜威的教育理论到后期仍然会有变化,原因在于他提出理论是并不像陶行知先生一样把理论根植于现实。生活教育理论在今天仍旧在教育领域中长盛不衰,就是因为它适用于中国的教育状况。

3.延展性

从横向看,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蕴含了各个方面的内容,即全面性。从纵向看,它促进了国家现代化、民族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的全程教育,它“贯穿于人的生命的全过程,而不是只在某一个年龄段接受教育”,同时也诠释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长远发展的过程。生活教育理论是立足于时代,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着眼于现代化二提出的全程教育理论。现在我们正处于信息技术时代,中国社会高速发展,信息量爆炸式地增加,时代的需要要求国民必须贯彻终身教育理论,并且要培养全面发展的“真人”,进行全面教育。

4.中国性

生活教育理论是针对中国的国情制定的教育理论,是在中国土地上经过实践取得的果实。首先,他坚决反对脱离民众生活的传统教育和洋化教育,从中国的教育实际出发,走带着中国性质的办学道路。其次,在教学内容上,选择了与大众生活联系紧密、具有乡土气息的材料,同时也重视生活教育历史上的联系,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最后,在教学体制和教学方法上,针对本国国情进行改革。

二、生活教育理论对写作教育的启示

1.写作的综合性

语文的性质有两个:一是工具性,二是人文性。这就要求在写作教学中不能仅仅培养学生的写作内容和写作技巧,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意在培养学生学习的全面性,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知识与能力;二是方法与过程;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只有达到这三方面的统一,才能让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创造力。生活教育理论中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决定了更加综合的写作教学内容、写作教学程序进入到课堂中去。“教学做合一”更是全方位地给学生、教师乃至学校、社会做了要求:学校不能关门教学,学校教育的大门要对社会开放;社会也不能脱离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的发展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2.写作的实践性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语文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语文源于生活,生活强调实践,由此,语文重视实践,语文写作更重视实践。尝过糖才能写出甜蜜蜜的滋味;烫了手才能在写作中表达出热乎乎的感受;吃过黄连才能用文字说出“苦不堪言”。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去写,在实践后写,写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感受、真实的自然与真实的我。生活教育理论的三个方面都阐释了社会生活实践对写作教学的重要作用,写作源于生活,生活指导写作。

3.写作的拓展性

(1)写作主题要与时俱进

写作的主体不能再局限于小部分,在现代生活中,出现了越来越多新的内容,要想学生的思想紧跟时代,要培养学生在新时代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写作的主题必须紧跟时代。“社会即学校”表达出了什么样的社会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学校教育。

(2)写作内容要与现代社会生活紧密相连

将语文写作延伸到生活中去,学生观察到什么样的生活,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对此有什么样的看法,都可以通过文字表达出来。

(3)写作教学方法遵循科学发展观

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要坚持为学生谋求发展的理念,在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统筹兼顾整个课堂及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4.写作的民族性

写作要学会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总书记曾说道:“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让13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文字是具有记录功能的,学生在学习写作时,将传统文化的精华添加到文字中去,不仅为文章增添色彩,还能是文化得到传播,同时也能提升自我的内在道德修养。

三、写作教育的实施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教育理论是与实际相结合的,注重教学的实践性。这一理论在探索适合我国情况的新教学原理中逐步形成的,是紧密结合我国社会实际而创立的新教学论。语文写作教学要与现实生活、社会文化相结合,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想做到这些,应当从以下几个进行思考:

1.教师与学生

首先,作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必须有自身的威严,有让学生信服的特长。写作课程本是相对枯燥乏味一些的,语文教师要想让学生真正信服自己,在自己的写作教学课堂上认真学习,首先要对自身的写作能力进行加强。教师让学生信服的方面可以有很多,比如说自己在词赋方面非常厉害,在写作教学课堂上讲解作文时加上古诗词的引用,不仅能让学生学会在作文中运用诗词,也可以让学生知道这位教师在写作方面也有一处厉害的地方,让他们心甘情愿地跟着教师学习。其次,在课堂里,最忌刻意模仿别人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心理活动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不管使用何种方法,都要以学生为主体地位,教师在授课时不要将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混淆。在大部分课堂上,由于自学能力较强的学生占小部分,大多数学生还是比较依赖教师,在课堂上也不愿意过多的发表自己的看法,所以教师的教学应当是启发式的授课。比如在评讲作文时,教师要带头发表言论,但与学生不同的是,教师应该是总结这次的写作情况,整理出一些好的段落或句子进行表扬,然后随机抽取一些文章投影到大屏幕上,让学生阅读后进行点评。由于班级人数较多,学生点评应当分小组进行,每个小组每次回答的同学不能相同。有些学生不愿意讲或者不懂表达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哪些方面进行回答。写作不仅仅注重书面形式,也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师的引导主要和自己总结时相关,比如说,我给一群刚接触议论文的学生上课,我的作文讲评课的主要目的是归纳议论文的写作格式,那么,在学生评论时,我会将引导的方向导向作文应如何突出中心论点,如何将议论文三要素都在文章中完整表达等等。最后,在学生写作上,不能依赖教材和参考作文,要倡导学生逐渐脱离教材,脱离参考作文,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我认为,初写作文的学生,可以仿写、改写,可以给他们一些框架,让他们运用自己的知识把这个框架充实。但是不管是记叙文和议论文,最终都需要融入作者的情感才能写好。填鸭式的教育经历的几十年,要想一步到位将课堂还给学生是不可能的,教师只能一步一步地放手,每走一步都要多思考,多总结,这不仅是学生要教学做合一,教师也要做到教学做合一。

2.教育与实践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很多人都提到要实践,就要带领学生到户外去进行实践。写作是长期的事情,而学生并不可能长期在户外实践。实践应当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学生日常生活的经验,包括学生的平时生活、心理活动等方面,二是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更多外面世界的状态,比如学生阅读的环球时报、半月谈等等。这些都是活的东西,要“拿活的东西去教活的学生”,通过这两方面的实践,学生可以进行思考,产生自己的想法。学生要进行真正的实践应当放在假期,可以就近组织一些活动,如参加户外运动,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这些实践类型的活动可以让学生摆脱教材,摆脱教师对学生思维的禁锢,丰富了课外知识,同时也为写作积累了材料。通过实践,教师应该让学生写下自己的心情,再组织学生在教师进行交流、互评,此时教师就起到了激发学生潜力、鼓励学生的作用,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中来,每个学生的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与思想,整个班级几十位学生,大家一起分享讨论,就有了几十种不同的思想与感受。教师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活,用一些动态的、不断变化的思想来指导学生的写作教学。

3.教学与文化

语文教学实际上也是文化传播的一种方式,写作不仅能记录文化,而且以文字表达的传播更为持久。对于学校,不仅需要完善图书馆,更要利用好图书馆。如今许多学校都在校园里建了图书馆,但这些图书馆的藏书量都是较为缺乏,学生平时也没有时间、或者不愿意到图书馆借书看,所以图书馆也是一个摆设。学校应该开设语文阅读写作课。所谓阅读写作课,就是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入图书馆阅读,并摘录好词好句加进自己的文章中,或者让学生写一些读后感,这些事情并不能强迫学生去做,要引导他们在阅读的同时养成提笔写字的习惯。这也是一个限时训练,不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琢磨写什么,怎么写,写完之后,集体坐在一起相互点评相互讨论。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一种习惯。

语文的性质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所以语文写作的学习离不开书本、著作、同时也不能脱离社会实践和文化生活,写作是一项综合性的训练,“它关系到整个人的塑造,包括思维、想象、情感、人格、个性的培养。”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同时也要响应总书记的号召,对待教育,要有“双创”精神,即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重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使之既能劳力又能劳心,是我们所要求的创造性人才的基本素质,也是今天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所在。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

2.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的启示 篇二

一、语文课程活动的根本目的:课程要满足主体的需求

陶行知反对统一的考试, 其呼吁要“停止那会没生活力之文字的会, 发动培养生活力之创造的考试。创造的考试所要考的是生活的实质, 不是纸上的空谈”。[1]也就是说语文课程不以考试作为参考标准, 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确定课程内容。传统的语文课程虽历经数次改革, 但仍不乏繁、难、偏、旧等问题, 忽视课程主体的需求, 时代特色体现不明显。新课程改革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 因此, 在课程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要兼顾时代要求和主体需求, 最终促进学生全面、自由、生动活泼的发展。

二、语文课程活动实现的途径:语文课程回归生活、回归 社会

陶行知认为既然生活教育乃“生活所原有”, 那么, 教育的课程即是生活。因为, 生活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而现实地展开的各种活动, 与个人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 并且生活当中包含着所有的教育因素。通过挖掘和利用生活当中积极的教育因素, 使人在生活当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这样, 以生活作为教育的课程, 在本质上是将生活课程化了。因此, 语文课程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 不能脱离社会。

三、语文课程回归生活的要求:实践性课程和体验性课程

陶行知反对纯文字的教育, 书呆子的教育。他指出传统教育为什么会变味, 就是因为其脱离生活, 撇开社会。“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论决定课程的实施必然通过实践和体验。新课程更强调学生的实践和体验, 实践性课程和体验性课程不仅丰富学生的生活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读死书、死读书”的教育方式。在语文课程学习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体验,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课堂的讨论中, 从而收获个性化的答案或把学生带到郊外体验大自然的奥妙、在种植瓜果蔬菜的过程中体会劳动带来的乐趣。

四、语文课程实施的方法:“教学做合一”为核心的多种 方式

总的来说, 陶行知认为课程实施就是“教学做合一”, 即“事要怎样做就怎样学, 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 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2]“做”是贯穿陶行知理论与实践的红线, 从“教学法”代替“教授法”到“教学要合一”再到“教学做合一”, 无不是“做”的因素的增加。“做”是学和教的根本, 并且做不是盲目的活动, 而是在“在劳力上劳心”。陶行知乡村小学的课程活动有抹桌、扫地、擦窗, 另外还有探究式的学习、园艺活动、团体设计等, 这充分体现教学做的统一。以“教学做合一”为主的课堂实施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五、语文教师课程能力的提高:具有创造精神和开辟精神 的全面学习和终身学习

语文课程能力是指语文教师在课程实施和开发过程中所表现的能力大小。陶行知认为, 一流教师的素质是“敢探未发明的新理, 敢入未开花的边疆”, [3]即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拓精神。同时教师需和学生共学、共事、共修养, 在共同的生活中, 教师必须力求长进, 教师要做到全面学习和终身学习。当前虽然许多语文教师有先进的课程理念和课程意识, 可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因为语文教师素养方面存在问题, 语文课程资源不能很好实施和开发。因此, 教师必须广泛地、终身地学习, 需要不断地创造和开拓。新的课程活动不是教书匠的授课, 而是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实践、共同提高的过程。

六、语文课程的丰富与发展:新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陶行知课程资源开发的思想非常丰富。“社会即学校”给出的教育范围不仅是社会的、世界的, 还是历史的, 是时空轴上的广阔领域。凡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经验等等, 凡社会空间一切有用的物质资源都可以成为课程的资源。生活中、社会上一切有利于教育的东西都作为教育资源来开发。陶行知可以说是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典范。语文的课程资源不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 还包括生活的各个方面, 如带领学生多读有品位的报纸、杂志, 鼓励学生看优秀的电视节目, 通过亲身经历写旅游作文等等。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3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1:160.

[2]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1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1:125.

3.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的启示 篇三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教育”理论,将教育作为中华民族摆脱苦难,步入新生活的重要途径。融入生活的教育特色,在中国现代教育发展过程中起过不可磨灭的作用。随着“普九”任务基本完成,我国的幼儿教育已成为政府和公众关注的重点,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成为一种共识。但在民族地区,民族幼儿教育问题重重,最明显的是简单套用颇受争议的教学模式,使其脱离民族生活,对民族幼儿的身心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重新审视现有的教育活动,借鉴特色的“生活教育”理论,对民族幼儿园的良性发展,民族幼儿的身心健康,都具有重大意义。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概述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所在,也是其教育思想的精华,是陶行知先生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吸收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社会、教学合一”而形成的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基石为核心体系的系统教育思想理论。

(一)生活即教育

早在1935年,陶行知在《普及现代生活教育之路》中就给生活教育下了个确切的定义:“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在陶行知看来,生活教育“从定义上说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挥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在生活中教育,让受教育者懂得生活,在生活中吸收各方面丰富的知识和锻炼各方面生活能力,这才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最终归宿。

(二)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主张。陶行知认为:“凡是生活的场所,就是我们教育自己的场所”。社会本身就是一所庞大的学校,里面处处有学问,处处有教育。在陶行知看来,“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求,便是盲目的教育”。生活教育不应当把学生人为地囿于学校围墙之内,他主张把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围墙拆掉,让学校与社会合二为一,让学生走上社会,在社会中受教育。这样的受教育者才能去除象牙塔中的种种弊病,感受社会的责任和义务,真正成为社会的一份子,而不是书本至上,教师至上,课堂至上。

(三)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一种教育方法。“生活教育”理论将“教学”同“做”统一起来,在于提倡动手做事的能力,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之中,在生活里,对事是做,对己之长进为学,对他人之影响谓之教,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陶行知认为学生应当“在劳力上劳心”,因为“行是知之始”,知识来源于生活,只有“劳力”中亲身体验生活的复杂和艰辛,才能发现问题,学到知识。同时,陶行知还要求“教有先学”,即“以教人者教己”,要教人,先教己,自己真正懂了,才能以丰富完备的知识体系来促进他人的知识掌握。另外,生活教育理论还提倡“有学有教”、“即知即传”,也就是会者教人学,能者教人做,这样才能促进知识的传播,教育的普及,提高全民的教育素质。

二、“生活教育”理论对民族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启示

民族幼儿园是正规民族幼儿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正规的民族幼儿教育是指以民族托儿所、民族幼儿园为主的各种专门机构及社会组织对民族幼儿所实施的启蒙教育”,而民族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更是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开展良好的民族幼儿教育活动直接关系身负民族文化传承责任的民族幼儿的个性发展。这就迫使我们的教育活动不得不深入民族幼儿的生活之中,从其身心发展状况来进行教育活动。这方面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富有借鉴意义。

(一)适应民族生活的教育活动目标及评价

教育活动的开展首要的是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有了活动目标才能依葫芦画瓢,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教育活动。由于大部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继而影响到了本民族文化同外来文化的衔接,致使主流文化以绝对的优势冲击着当地民族文化,反映在教育上就是民族教育形式及活动照搬汉族地区的模式,简单套用,脱离了民族生活本身,不利于下一代民族成员的成长,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挫折,即不天折,也难成材。”因此,民族幼儿园的教育活动目标就要制定得适宜,适合幼儿的身心状况,也要适合民族幼儿的生活。

(二)融入民族文化活动的教育活动内容

美国学者沃尔特(F.Wa1Ler)说,没有接受本族文化教育的学生固然可能产生疏远感和无根感,但缺少主流文化教育的学生将会失去许多经济、政治和社会性的机会。也正因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得现在的民族教育活动成了主流文化的舞台,本民族文化却没有立足之地,这是危险的,特别是民族幼儿园的教育活动。

另一方面,民族幼儿园教育活动融入本民族文化也是可能的。首先,游戏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主体,在游戏中加入民族文化,既能提高民族幼儿的游戏兴趣,又能通过游戏这个媒介提升民族幼儿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其次,少数民族的文化多以仪式、服饰和饮食习惯等方式表现出来,这些往往能够同幼儿园的教育活动相衔接,能够有效地融为一体,有力地促进民族文化对民族幼儿的熏陶。

(三)立足民族日常生活的教育活动形式

“人的独特性在于,他必须生活在物质世界中,生活在他与所有有机体共享的环境中,但却是根据由他自己设定的意义图式来生活的——这是人类独一无二的能力。”我们不能以成人的意义图式套在幼儿的生活之上,那样只会抹杀幼儿的独特性;我们也不能以他民族文化的意义图式套在民族幼儿的生活之上,那样不仅扼杀了幼儿的个性,也异化了幼儿的民族性。

首先,保持教育语言的一致性。民族幼儿的文化接触以民族语言的习得为媒介,即使一些民族不存在自身独特的语言体系,其教育活动也应当使用日常的生活语言,塑造他们对民族幼儿园生活与民族日常生活相符的意识,在保证民族语言习得和强化的前提之下,接触教育活动中多民族文化的交流形式。

其次,保持教育活动的组织同民族节日仪式的一致性。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和仪式是其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文化传承的核心,反映着民族成员对本民族和文化的凝聚力。如果民族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同民族节日仪式相一致,那么不仅在建构民族幼儿的文化知识,也在培养他们的民族心理,凝聚着他们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力。

再次,保持教育活动与民族生活中民族幼儿的主体性。“正规化”的幼儿教育越来越小学化、教学化,幼儿园教育离幼儿的生活越来越远,幼儿的日常生活与幼儿园的生活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使得民族幼儿的生活失去的生机和活力。“所有人类的经验都指示我们,形式的训诲必使听者生厌,反而不能达到目的。可是那些愚而好自用的老辈永远不明白这个道理,老是长篇大套地向青年们说教。”因此,民族幼儿的生活是主体创造性的,是在教育活动中同同伴、教师以及他者的交流,动口、动脑和动手一体化的动态的习得过程。

民族幼儿是民族的未来,其身心发展状况直接关系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民族幼儿的教育活动离不开民族生活本身,民族生活是其教育活动的来源,也是归宿,只有如此,未来的民族幼儿才能承担起民族文化的继承,创造更加辉煌的多民族文化,展示更具魅力的中华文明。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二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633-644.

[2]丁湘.浅释民族幼儿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1997,(04):77-78.

[3]鲍兆宁.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理论和实践对我们的启示[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06):40-41.

[4]左瑞勇,张猜.论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开发与利用[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7,(11):25-26.

[5]石翠红.走进民族生活的民族幼儿教育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0,21(03):57-58.

4.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的启示 篇四

义井联校 小河学校 赵秀云

语文学科是一个内涵及外延极其广泛的学科,在生活中,我们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语文,生活语文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而事实上,我们的语文教学正在变得枯燥、单调、无趣,孩子们被困在狭隘的课堂教学的牢笼里,他们对语文的兴趣正逐步丧失。陶行知曾有过一个恰当的比喻,说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生活即教育”,教育极其广阔自由,如一只鸟放在林子里面;“教育即生活”将教育和生活关在学校大门里,如同一只鸟关在笼子里。如何创造一片“林子”让鸟儿自由飞翔?如何让我们的孩子恢复对语文的兴趣,如何使学生真正领悟到语文的博大精深和它无处不在的魅力呢?需要我们每个语文老师从生活出发,从实际出发,变语文的小课堂为生活的大课堂,变头顶的小天空为生活的蓝天。

一、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语文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告诉我们:生活就是教育的内容,为生活而教育,在生活中找教育。教育的对象是生活的,教育的环境是生活的,教育是为了生活服务,因此就要用生活的教育方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就要从精彩的生活中捕捉现实,感受精彩,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孩子去留心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加深对课文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对此,我们教师应当具备一双慧眼,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如在教学《雷雨》一文时,我通过课件的演示,让学生细细观察雷雨前、雷雨时和雷雨后的情景。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前,我让学生请父母养几只小蝌蚪进行观察。没想到引来了学生一大串问题,有位学生说:“我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就是青蛙,可小蝌蚪与青蛙完全不一样,它怎么可能变成青蛙呢?”一个学生开了头,其余的学生都纷纷说开了,有的说:“其它的小动物小时候多少与它妈妈有点像,可小蝌蚪什么也不像呀?” 有的说:“它到底是先长后腿还是先长前腿?”还有的说:“它的长尾巴到哪里去了?” 是呀!学生们都没有这方面的感性认识,也难怪他们对小蝌蚪变成青蛙产生那么多疑问。

面对学生这些问题,我想: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环境,亲身观察小蝌蚪的生长过程,让学生彻底搞清这一系列的问题。于是,我带领学生捉来了一些小蝌蚪,养到鱼缸里,每天观察小蝌蚪的变化,还鼓励学生写观察日记。学生们的劲头很足,一下课就围着鱼缸转,我们边观察边讨论,还时常给它们换水、喂食。时间在孩子们焦急的盼望中一天天过去了,到了第九天早上,有个孩子突然叫了起来:“小蝌蚪长出后腿来了!”这一叫,同学们都围了上去,为了让学生看得清楚些,我把小蝌蚪放入透明的塑料杯中,放在投影仪上放大。学生们都睁大眼睛,两眼放光,小脸通红,那份激动啊,简直难以言表!

就这样,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生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这是任何封闭的课堂教学无法获得的!因此,教师要以学生的眼光看世界,为学生创设生动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轻松愉悦中,在最自然放松的状态下,调动所有的感官去注意,去观察,使他们在学习中感悟生活,在生活中理解语文。

二、生活化的教学方法

陶行知先生特别重视让学生亲自去参加社会实践,他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观点,并毅然决然地将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为”行知”,可见他坚决的态度和立场。他认为“生活教育”最根本的原则和方法就是“教学做合一”,即根据学生的生活需要而教、而学,通过生活实践来学,从而使学生获得真正的知识,进而收获到口眼手脑并用的功效。同样,在《新课程标准》中我们也常能看到”体验”这个词语,这也表明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进而学会学习,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

另外在口语交际和习作中更是可以非常充分地运用“教学做合一”的理念。如:口语交际教学中,先给学生创设好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交际,通过亲身体验不同的社会角色,感受不同角色的心理变化,进而达到体验生活的目的,然后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进行交际,既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又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在习作中,则可以通过先活动,玩一玩,做一做,比一比,再进行听说训练,最后写一写,孩子有了切身体验后再去写作,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通过陶行知教育思想”教学做合一”方式,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表述能力、发现问题能力和创设性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可以得到有效的训练和提高。

三、生活化的学习体验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生活中的你处处都在使用语文,如你希望用新颖、独到的广告语给你的企业宣传,你希望用别具一格的自我介绍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你需要用得体、恰当的表达方式沟通你和周围人的关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与生活的“对话”,要注重对生活经验的提炼和再造,要将学生的视野引入到更广阔的生活空间,进而培养学生的感知生活,把生活再现到语文中的能力。我记得我四年级的一个学生在作文里写到“在热闹的河边草地上,白的羊群们总是很着急的,快节奏的啃着青草,是因为它们怕那些比自己嘴巴大的多的牛,会抢了自己喜欢吃的草吗?而牛儿们呢,丝毫不在乎,依然悠闲的按自己的步伐去吃草,我想它们肯定在心里想,‘我嘴巴大,一口是你们的几口多,我才不着急呢’,然后小牛总是来回不停的跑,是在互相挑拨牛羊之间的关系吗,还是看看大家怎么都吃的那么专心,就自己静不下心来呢„”这样生动的作文片断是细心观察了生活的结果,是在作文中再现了生活,我当时当范文在班上朗读了,不为了这篇作文写的有多好,就是为了这位学生用心观察了生活。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就是指是什么样的生活就是什么样的教育:是健康的生活就是健康的教育,是不健康的生活就是不健康的教育;是劳动的生活就是劳动的教育,是不劳动的生活就是不劳动的教育;是科学的生活就是科学的教育,是不科学的生活就是不科学的教育;是艺术的生活就是艺术的教育;是改造社会的生活就是改造社会的教育。

5.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的启示 篇五

教学目标

1、通过说别了我的初中生活,练习用简洁得体的语言表达心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综合表达能力。

2、激发学生、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深情。

教学准备

1、布置教室:师生合作把教室布置成独具特色的告别环境。在黑板中间书写“别了我的初中生活”。

2、教师准备:数码相机、优美音乐磁带。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范例引路,师生互动,听、说、写、做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师:亲爱的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活已接近了尾声。三年来,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洒满了我们的足迹,往日的酸甜苦辣变得如此珍贵。在这即将离别之际,让我们留下自己的毕业感言,它会使我们一生感到幸福而充实。

2、学生示范,别了我的初中生活主题演讲

3、教师指导:

难忘事,精彩的瞬间,难忘的画面,哪怕是一句感谢、祝福的话,都将成为我们毕业后难忘的回忆。

二、深情回忆

师:同学们,让我们开始回忆那让我们感动的时刻,表达我们此刻的想法吧。

学生发表自己的讲话,教师录像,并适当的给予指导。

三、填写赠言

1、师:三年虽然时间短,但同学们的记忆很漂亮,让我们给彼此的赠言写的更漂亮,现在先请你们同位之间先交流交流。

2、师:谁愿意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杰作?要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赠言。听的同学要认真倾听,积极思考,先在心里进行评价。

3、可是小组推选代表汇报,也可是自告奋勇发言

4、师生共同评议,推荐出精品(评议可以肯定优点,也可以提出不足,还可以就某个问题展开争辩)师:同学们写的赠言真是太好了,如果真让我说谁是最好的,那还真不好决定,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推选好吗? 学生评议 师:同学们的赠言各有特色,我建议大家都用心记住自己心目中的精品好吗?

4、生生、师生互相填写毕业赠言,表达愿望与谢意。

四、情感升华

同学们倾吐了我们的真情,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同学们送给老师的毕业留言,我一定会把他们珍藏。在以后的日子里,老师衷心得希望我们每一个人学习更优秀,生活更开心!母校永远欢迎你们。最后让我们高歌我们的班歌《青春年华》,祝明天更美好。(师生动情地歌唱)

六、拓展活动

6.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的启示 篇六

一、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内涵

(一) 创造教育的内涵

陶行知先生认为传统的中国教育, 只有思想, 没有行动。先生教的是死书, 学生学的也是死书。这些教育只是理论上的书本教育, 而不是行动的教育, 创造的教育。陶行知先生因此指出创造的教育要发端于行动, 他认为行动的教育都可以称作创造的教育。陶行知“行动是老子, 知识是儿子, 创造是孙子”的理论, 也可见他对实际行动的重视。他也从世界上许多科学家的传记中了解到, 牛顿、爱迪生、法拉第、弗兰克林等科学家的创造发明都是以行动开始来不断地产生思想和验证思想。所以, 陶行知先生强调创造教育就是要进行行动的练习, 并在行动的反复练习中不断感悟, 不断创新。

(二) 创造教育的目的

陶行知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创造教育的目的进行了认真的研究。陶行知先生根据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 赋予创造教育以不同的内容。但“手脑双全”却始终贯彻在各个时期的培养目标中。陶行知先生在1931年冬写出《手脑相长歌》:“人生两个宝, 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 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 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 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老。”[1]这首诗表现出陶行知先生在创造教育思想中, 对行动和思想两者结合的重视程度。

(三) 创造教育的内容

陶行知认为创造教育的内容是生活的教育。陶行知先生不否认书本知识, 但他认为以生活为内容的教育, 才是创造的教育, 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陶行知认为生活中的环境、气候、田地等都可以作为创造的场所。灵感往往来自于生活实际。实际生活中的实践, 是创造的源泉, 也是获取真知的良好渠道。陶行知强调生活中具体实践的重要性, 是切实可行的, 也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

(四) 创造教育的方法

自动、自助、自导是创造教育的方法。“所谓自动、自助、自导, 即个人也好, 团体也好, 创造的宗旨, 在求个人和团体本身的自动, 其余的自助、自导, 只是个人和团体的赞助和辅导”。[2]在对学生进行创造教育的培养时, 就要做到解放学生的创造力, 培养并发挥学生的创造精神;要培养学生对科学文化知识的自动探求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设疑辨难问题的能力。另外还要善于在集体生活中,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要综合运用自动、自助、自导的教育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当今的新课标强调, 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 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已渐趋成熟, 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的积累, 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 注重对学生探究意识和兴趣的培养, 注重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是基于实践和经验基础之上的思想升华, 其创造教育思想不但对当时的普及教育运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对提高我国全体人民的文化科学水平, 加速培养强大的科技队伍层面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我们仍旧可以运用其创造教育思想来增强高中生对问题的探究意识, 促进高中生创造能力的发挥。

二、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启示

(一) 从高中语文课本入手, 培养高中生的主动探究意识

课本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教育的载体, 也是学生产生疑问, 进行知识探索的重要工具。高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课本, 从入选教材的一篇篇美文中, 引导学生去关注生活, 体味语文教材中的人文色彩, 并从教材中去探索未知的知识领域。

高中语文教材中, 有许多值得学生去探讨思索的问题。例如, 从人教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必修二的《我有一个梦想》课文中, 学生了解他人的梦想之后, 下意识地会思考自己拥有的梦想。教师可以从马丁·路德·金的梦想出发, 问及学生的自我梦想, 并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来创设属于学生的独有精神花园。教师应该激发和鼓励学生勇敢说出自我的梦想, 并鼓励学生朝着梦想而奋斗。当学生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 也是在不断地进行自我实践、自我感知、自我突破的过程。在这个逐梦过程中, 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奋斗精神都会得到很大程度的增强, 学生的自我创造力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又如, 在人教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必修五的《边城》课文中, 教师一方面可以带领学生在环境感知中领略湘西边城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淳朴的风土民情, 使学生在环境中获得审美的体验和再创作的灵感。另一方面, 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对《边城》的结尾进行续写, 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发挥, 得到具体的运用。

(二) 从高中语文课堂着手, 强化学生的互动探究意识

实践出真知, 行动产生创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彻底转变教学观念, 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和自我发展创造的主体, 激励并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过程, 创设教学情境, 促使学生尝试、探索、实践和创新。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注重师生之间的合作。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就论述到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到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如是而已的教育思想。韩愈强调教师也应该虚心向学生学习, 从而做到教学相长。陶行知在《创造宣言》中也指出:“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 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的正确些, 先生创造学生, 学生也创造先生, 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3]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还应引导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语文教师可以对班级学生进行小组划分, 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集体创造和发现。

(三) 创设高中语文兴趣小组, 使学生在兴趣小组中探究创新

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不仅要注重对高中生智力因素的开发培养, 还要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开发和培养, 以挖掘学生自身所具备的各种潜在能力, 促使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有研究表明, 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正是创造力得到培养的过程。学校或教师组织创造兴趣小组支持学生进行发明创造, 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进行实践活动的平台, 是一种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效方式。所以要充分利用课外兴趣小组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高中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各自的兴趣爱好, 开展写作经验交流会、课文质疑交流会等形式的兴趣小组。给学生提供自由探索的氛围, 在小组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恰当的引导来促进学生发散和辐合思维的整合, 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习惯。学生在参与兴趣小组的过程中, 能不断地获得学习成就感。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成就心理, 鼓励学生将自己在语文学习中的兴趣爱好与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 使学生在主动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上出现较大的发展和进步。另外在兴趣小组中, 高中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之间对问题和经验的探讨和交流, 增强学生的互助合作意识, 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发挥。

(四) 让课堂对接生活, 使学生学以致用

陶行知先生认为创造教育的核心内容是生活教育, 主张学校教育要贴近生活。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 也应该把课堂扩展到生活中去, 把课本的知识教活, 使学生学会把课本知识迁移到日常生活中去, 学会学以致用。

高中语文教材的许多课文都是来源于生活的创作, 都是生活的一个缩影。高中语文教师应把语文课堂中对教材的讲解生活化、人性化, 使学生从课堂的学习中领悟生活的真谛, 获得创造的灵感。例如, 在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必修) 语文第三册的《道士塔》这篇课文中, 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把王圆箓道士对敦煌莫高窟的文物破坏迁移到我们现实中对古遗迹的破坏中来。王圆箓道士对敦煌莫高窟的文物破坏值得我们愤怒, 那么当我们在旅游景点的文物上刻上“到此一游”的字时也是对文物的一种破坏, 也会引起他人的一种愤怒。所以当语文教师把王圆箓道士的形象与现实中某些不文明游客的形象进行对比之后, 学生们在老师的思维引导下就把书本知识学活了。学生们则容易联想到自身是否犯过类似的错误, 自身的行为是否正确合理。当教师把课堂的知识无形之中迁移到实际生活中来时, 更容易引起学生们对文化知识的一种共鸣, 也使学生们的创新思维意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锻炼。高中语文教师把语文课堂与生活对接之后, 学生们则会注重从生活中挖掘创新的素材, 从生活中体味创新的快乐了。

三、小结

教育是一门艺术, 而艺术的生命就在于创造。当今的时代是呼唤创新型人才的时代, 我们当今的教育也应该兴创造之风, 务创造之实。在高中阶段, 学生已具备了独立思考, 独自发现问题的能力, 我们的学校, 特别是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并引导学生去进行发明和创造, 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成为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乐园。

摘要:陶行知先生历来强调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创造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华, 也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光辉。当前的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这就更加彰显出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时代前瞻性和永久生命力。研究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 对当今的高中语文教学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陶行知,创造教育,高中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江苏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 南京晓庄师范陶行知研究室.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1:478.

[2]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1:298.

7.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的启示 篇七

陶行知曾说过“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无刻都在变化,换句话说,生活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在产生教育的作用。

一、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一)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曾指出:“什么是生活?生活就是教育,人生若是需要什么,那么我们就教什么。”幼儿的生活不像成人的复杂,他们是无忧无虑的,是单纯的,因此,幼儿最主要的需要便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

例如幼儿平时进餐时老师常常会请幼儿先去洗手,再吃饭,吃饭时请幼儿自己动手,吃好后知道要擦嘴巴、漱口。

(二)社会即学校

幼儿园中提供的物品毕竟是有限的,不能满足所有幼儿的需要,而社会中存在的物品有很多是学校中接触不到的。例如,我们常常会开展一些社会活动:大班的幼儿已经临近毕业,马上就要上小学了,小学的制度等一些都与幼儿园不同,大班的幼儿就需要走出幼儿园,去小学参观。有时候,我们会有邮局、银行等社会性的活动,而在幼儿园我们不可能具现邮局、银行的一切,这就需要幼儿走到社会中去认知、去了解。

(三)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的主张实际就是注重实践。有时候,只是单纯地跟幼儿说教,幼儿是不能理解的,而平时老师做的一些事情,你会无意地发现,幼儿也在学着做。

例如,我们常常会和幼儿说:“不管什么时候都要有礼貌。”有的幼儿能够理解并且马上就能做到,但还有一部分幼儿没有这种习惯或者比较内向,就需要老师引导、鼓励。有一次,我正在做区域里的游戏材料,等全部做好后,地上有很多垃圾,我请了一个平时很顽皮,而且很不喜欢和别人打招呼的小朋友帮我一起扔到垃圾桶里,然后我说了一句:“谢谢。”他看了我一会儿,什么也没说就跑去玩了,过了几天,我发现,他的衣服掉在了地上,旁边的小朋友帮他捡起来后,他对着旁边的小朋友说了一句:“谢谢。”然后我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中,常常请他帮我做一些小事,然后对他说:“谢谢、不客气、对不起、没关系……”渐渐地,我发现,他也愿意和其他小朋友打招呼了,而且变得有礼貌、乖巧多了。

由此可见,要教育幼儿我们只是说是没有用的,老师要在做中教,幼儿要在做中学,同时我们要树立幼儿的榜样意识,让幼儿在实践中发展。

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现在很多幼儿都是独生子女,从小生活在父母和爷爷奶奶呵护下,他们没有自己动手的能力或者说他们有这种能力却在家长的过度保护下逐渐忘记了自己是可以做到的。

就如我们班的一位幼儿,现在已经是中班下学期了,大部分的幼儿都已经学会叠被、穿衣,更不要说自己动手吃饭,但是唯独他,吃饭还需要老师、阿姨喂,穿衣、叠被更是,都需要其他幼儿和老师的帮助。我曾经问过他:“你已经长大了,在幼儿园里老师、阿姨喂,在家里呢?你吃饭是自己动手的吗?”他很直接地告诉我:“家里都是喂的。”

又如:我们班有一位小朋友,起床的时候不会叠被子,他会直接对旁边的小朋友说:“我不会叠,你帮我叠。”或者直接对老师说:“老师,我不会叠,你帮我叠吧。”有时候他遇到不称心的事情了,他就会马上哭,看到老师不帮他,他就开始发脾气,摔椅子。

由此可见,幼儿由于年龄偏低,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家庭原因,很多习惯未养成好。他们不用担心任何生活问题,但是遇到事情却缺乏了解决的方法和能力,只能想到向他人求助,有的幼儿甚至没有想要自己动手解决或只想依赖他人。

三、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中得到的启示

(一)注意教育生活化

教师和幼儿一起投入到每个活动中去,和幼儿一起成长,要善于倾听幼儿、懂得包容幼儿,学会支持幼儿。当幼儿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时,用不同的方式、途径表达,让幼儿明白、理解。

例如:过元宵节和妇女节,幼儿对于节日的兴趣一直是很大的,我们可以利用这两个节日,让幼儿明白妇女节是妈妈和奶奶的节日,元宵节要做元宵,平时都是妈妈和奶奶做给我们吃,而在妈妈和奶奶的节日中我们可以让幼儿学习做元宵给妈妈和奶奶吃,知道要孝顺长辈。

(二)寓教于乐,把生活带入游戏

根据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我们要让幼儿有机会进行实际操作,而现在最多看到的便是幼儿的事情被一手包办,有时候教师由于急于求成,也会剥夺幼儿的操作权。而平时,幼儿缺乏操作的兴趣和耐心,而游戏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幼儿对于游戏的兴趣和耐心是维持时间最长的,游戏也是幼儿最喜欢的。因此,我们可以在游戏中加入生活。

如在角色游戏中的娃娃家,幼儿扮演的爸爸、妈妈会一遍又一遍地帮宝宝穿衣服、盖被子、叠被子、扣纽扣等,这时,在娃娃家中帮娃娃多准备一些不一样的衣服、鞋子,可以让幼儿充分去学习不一样衣服的穿法,让幼儿不断地、重复地练习扣纽扣、系鞋带、叠被子等这些事情。

陶行知提出的特别是立基于“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命题的生活教育理论更是一种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进步的教育理论,无论在什么时代,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和有价值的。

8.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的启示 篇八

他钟爱红领巾事业,22年来幸福地在辅导员岗位上播洒着爱和汗水。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红旗大队”、“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大队)”等称号。2012年学校被确定为首批全国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试点单位。

他重视“小小板桥研究院”“少年科学院”等活动阵地的建设。在他的带领下开展了“非你不可”小公民实践活动,获得了2015年江苏省“少先队文化建设特色项目”。同时还开展了“红领巾寻访”系列活动,队员的寻访手记连续6年刊登在江苏省少工委、省少年儿童研究会编写的活动专辑上,每年都被评为江苏省小记者“红领巾寻访”优秀活动。

十多年前,全国少先队广泛开展了“新世纪我能行”为主题的体验教育活动。为什么要开展体验教育活动?体验教育让队员体验什么?怎样才能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教育活动呢?体验教育如何与时俱进?江苏省兴化市第二实验小学传承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思想,开展了体验教育活动,寻找到了一条最佳的途径。

一、生活即教育,以自我体验改变德育灌输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生活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的内容,同时生活还是教育的过程。生活决定教育,教育应当以生活为中心。

有些辅导员在开展体验教育活动时,往往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只注重形式,而忽视本质。其实,活动仅是一个手段,目的在于育人。所以,体验教育不在于活动本身,而在于活动的准备过程,更在于活动后的体现。因此,学校必须克服那种形而上学的体验教育观,让队员走进生活,在生活中接受教育。

为了帮助队员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和掌握生活技能,学校开展了多种体验活动。队员们在综合实践课上学习烹饪,在校园“开心农场”里当“小菜农”,到交通执勤亭当“小交警”,到消防科普馆上消防体验课,到低年级当中队辅导员助理等。学校还组织队员进行“我和爸妈换角色”“小鬼当家”等家庭生活服务的活动,体验父母劳作的不易,学会为父母分忧和生活自理。

二、社会即学校,以开放性活动取代封闭教学

“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又一理论核心,指充分利用社会的生活环境进行教育。因此,学校积极引导队员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初步感受社会生活,形成社会意识,充分利用本地区的教育因素让队员领略到“外面的世界更精彩”。

1.开展“红领巾寻访”系列活动

寻访兴化创造。红领巾小记者团,走进大地蓝绢纺有限公司和省农业示范园。队员们通过寻访,感受到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以及“大地蓝”和“高效农业”的巨大魅力。小记者们以“红领巾寻访兴化创造”为主题,撰写寻访手记,并向其他队员分享寻访经历。此活动获2010年全省“红领巾寻访江苏创造”优秀活动。

寻访党的足迹。开展“我和党员大朋友手拉手”儿童书信文化活动,寻访身边的党员,促进少先队员与身边党员和社会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红领巾小记者团到周奋乡寻访烈士的足迹,在烈士墓前缅怀英雄县长——周奋,采访他生前的战友,从他们的身上深切感受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

寻访江苏精神。红领巾小记者团到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参观。公司位于兴化市戴南镇,是亚洲最大的钢帘线生产基地,生产能力列全球第二。在生产车间,小记者们感受到科技的神奇与强大。兴达公司的发展正是体现了新时期的江苏精神——“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

2.开展学雷锋志愿者主题活动

学校引导队员扮演社会服务角色,从而获得服务他人,实现自我体验的真实感受。学校定期组织队员为社区公众服务,以记录卡的形式记录每个队员参加公益劳动或服务的时间、内容。比如到福利院给老人表演节目,和残疾人集中托养服务中心的学员做游戏,到社区做清洁服务,到图书馆、博物馆做义工。

3.开展家校互动体验教育活动

邀请家长参加“开放日”活动,不仅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更能和班主任、教师、校领导和其他家长零距离接触,一起启发、引导和鼓励孩子。家长除了听课和家教讲座外,还可以参加学生的作业展,参加亲子运动会等。

在“十岁成长仪式”上,学校有一个规定动作:孩子们和家长拥抱。这样的场面很感人,类似的家校活动让孩子和家长们收获了满满的爱意和感动。

三、教学做合一,以学生学习需要实现教育目标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真学。”总而言之,一切以做为中心,学生要做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

现在的综合实践活动就是一个“教学做合一”的过程。在设计每次活动方案时,突出以“做”为核心,围绕“做”设计活动的步骤和操作要领,以及在这些步骤和操作要领中学生需要“学”和教师需要“教”的内容。从而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体现以“做”为中心,教师拿做来教,学生拿做来学,使活动过程成为教师真教,学生真学。

六年级曾开展“拒绝垃圾食品,关注健康人生”综合实践活动。在一次班队会中,辅导员为了加强理财教育,便问队员:“父母每天都给你零花钱吗?这些钱你是怎么花的?”队员们异口同声说:“买零食吃。”“大家觉得校外流动小摊上的食品卫生吗?”教室里瞬间变得鸦雀无声。这时,辅导员觉得相较理财教育,队员们更需要了解“食品安全和卫生”。于是,这一综合实践课题就诞生了。队员们在辅导员的指导下分成五个小组(调查组、信息组、实验组、走访组、宣传组)进行实践研究,了解垃圾食品对身体的危害。一个月后的汇报展示课上,队员们向观摩活动的其他同学分享了活动的感受、收获。一幅幅图片触目惊心,一组组数字发人深省。队员们在分享收获的同时发出倡议:少吃零食多知恩、节约用钱懂图报、拒绝垃圾食品、关注健康人生。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使少先队的体验教育活动精彩纷呈。当然,生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学校只有因地制宜,与时俱进,通过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使队员们在亲身实践中增长知识,掌握生活技能,在潜移默化中将做人做事的道理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9.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的启示 篇九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形成

那么何谓生活教育呢?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服务于生活,同时生活是变化的,有什么样的生活便受什么样的教育,其思想主张教育要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为人民大众服务,以生活为中心,以实践为基础,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真善美”的活人。

1.“扬弃”中西教育理念。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受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约束,正如孔子的教育思想,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教育,提倡仁者爱人、“文行忠信”的育德理念,“诲人不倦”“有教无类”等教育方式方法;墨子的亲知思想,提倡“兼爱非攻”;王阳明的哲学思想,“知是行之始”、“知行合一”等哲学理念。陶行知先生依据中国的现实进行“扬弃”,从而创造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理论,在其教育实践中吐故纳新,认为“行是知之始”,即是对中国传统教育理论的继承和创造[1]16。陶行知在美国学习期间师承杜威,并且深受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杜威的教育思想主要是“儿童中心论”,在学校教育中推崇活动课程,重视“做中学”,认为“教育即生长”,反对传统教育形式。陶行知先生通过灵活运用杜威教育理论,取其精华,着眼中国教育的利弊和现实需要,革新教育,驱除弊害,形成了新的教育理念[1]124。其中“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就是源于杜威的思想主张,另外“教学做合一”理论也是对杜威“做中学”思想的批判和继承。

2.在社会中探索有效教育。清末民初,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次次的割地赔款使得泱泱中华日渐衰弱,由此引发了一大批爱国志士倡导新学,提出了教育兴国。从洋务运动、西学东渐到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在这一社会潮流的推动下,中国教育领域开始废科举、兴学校、办新学以及学习西方先进教育理念,引进了赫尔巴特、斯宾塞、杜威等国外教育家的教育理论。陶行知先生在这一社会环境下开始探寻真正适合中国教育的有效发展道路,面对教育的“穷困”、学校的荒凉、在城市工人乃至广大农民群众中文盲居多等这些现实,认为中国教育体制必须进行彻底的反思与改造,同时革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理论,成为中国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造教育运动[1]279。陶行知先生强调“教学法”,批判“教授法”,提出教学和社会生活不能分开,从“教学合一”发展到“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这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3.在实践中形成生活教育思想。生活与教育互为作用力,生活决定教育,教育通过生活来实现。陶行知先生通过对中国教育的不断探索,认识到教育必须借助生活的力量才能发展成为真正的教育,通过教育实验,创造教育理论。中国的农村人口占据大多数,陶行知“敢入未开化之疆土”、“敢探未发明之新理”,深入农村,开办乡村师范学校,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在1927 年创办了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几经实践发展,这所学校融合了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同时确立了教育目标,即体魄康健、农民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兴趣以及改造社会的精神,其中体现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原理[2]633。陶行知先生认为:“要有知识,是要从行动中去求来,不行动而求到的知识,是靠不住的。”学思辨行,教学做合一,一切教育理念都是从生活中得到的间接经验,陶行知认为“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这也是获取生活经验最有效的方法[3]13。

二、生活教育思潮下开展学校军训工作的意义

生活教育思潮对当代教育界影响深远,同时促进了乡村教育、普及教育、民众教育、社会教育、幼稚教育、女子教育、师范教育、职业教育等多种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了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作为人才,不仅要有文凭,而且要有水平;不仅要有学的能力,而且要有社会适应能力[4]58。因而,生活教育思潮下开展学校军训工作有了特殊的时代意义。

1.开展学校军训工作是个人发展的需要。军训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有效实现形式,在学生军训过程中,将学习军事理论知识与军事化训练相结合。在军训中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诚信友爱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但新一代的青年学生从小生活环境较为优越,娇生惯养,缺少艰苦生活的磨炼,缺乏社会生活实践经验。因而在学校军训中不仅要学习政治思想教育和军事理论知识,还应加强军事技能训练,比如野外生存训练、团队协作训练、安全防卫训练等等,通过军训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以及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

2.开展学校军训工作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学校军训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观念,是时代的“心声”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从体验军训生活来感悟社会,亲近社会,学习遵守军队中的“三大条令条例”,有利于培养青年学生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各领域的规章制度以及校规校纪等法制观念,有利于学生养成严谨、细致的学习习惯,以及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作风。生活教育就是源于生活,适应生活,为了生活和创造生活的教育,而社会适应能力又特指个体心理上适应社会生活和环境的能力。顺利实现由单纯的学生角色向社会角色的转变,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为社会做贡献。

3.开展学校军训工作是国家发展的需要。开展学校军训工作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需要,也是加速军队现代化的需要。通过学生参加军事训练,使他们牢固树立国防观念,掌握一定的军事知识和技能,为我军实现战时快速动员,储备基层指挥军官、技术军官和后备兵员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军训加强生活教育,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增强保家卫国的责任感,使学生亲身体验军事生活,居安思危,传承中华民族的勇武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三、以生活教育审视学校军训工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4]58生活与教育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军训教育与生活教育的统一,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1.“生活即教育”:从军训中体验生活。生活即教育,教育源于生活,军训即教育,从军训中体验生活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教育。军训教育来源于军训生活,军训生活要有组织纪律性,严格按照学校军训工作的规章制度进行。第一,体验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依据作息规章起床、早操、整理内务,要求整洁、有序;按时吃饭,整队进食堂,做好食堂卫生工作;操课,每天八小时训练,同时按照标准进行评比;课外活动,积极参加各种文娱活动;点名报到,以连为单位进行清点人数,进行生活讲评,传达领导指示,宣布次日训练任务;就寝,按规定立即就寝,保持肃静。促进学生养成遵守校风校纪的生活习惯。第二,搞好团队协作关系,在进行训练任务时互相帮助,保持自律。第三,遵守礼仪规范,教育学生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养成最基本的文明礼貌行为习惯。第四,加强安全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军训期间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消防演练以及加强自我防卫的各种生活经验。在军训中体验生活,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社会生活[4]59。

2.“社会即学校”:学校军训工作适应社会发展。陶行知指出,“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因此,又可以说成:‘社会即学校’”。对于学生的军训不应该只局限在学校内部,进行一些所谓的军事化的操练,而应该面向社会,面向大众[5]259。比如针对突发案件可以采取比较直接的方式就是进行野外实战演练,去公共场所,像火车站、广场、步行街等人口密集区,进行军事化模拟演练,让学生切实体会到遇到突发事故如何去应对、如何进行自我防卫、如何保护或疏散周围的群众,在社会实践中去体会军训的价值与作用。

3.“教学做合一”:学校军训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做合一”是在生活教育理论中彰显的方法论,指出了生活教育思想的实施方法和路径。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而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这既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强调了生活教育要以社会生活实际的“做”为中心,行动即为劳力,思想即为劳心,二者结合才能取得“真知”,称之为“在劳力上劳心”[6]546。军训中“教学做合一”的方法论,也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有效途径,如何发挥军训工作的育人功能,首先坚持“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的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人讲的,“自强者胜,自胜者强”,在学校学习生活中要端正人生态度,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塑造以及自我人格完善。对于军训教官,要具备过硬的教学能力和训练素质,不断创新改进训练方法,同时引入相关军事理论科目,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着力开展综合素质拓展训练。军训中对于学生要德育为先,开展素质拓展训练,认识到实践,再认识再实践,激发学生个人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明远,边守正.陶行知选集:第3卷[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2]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陶行知全集:第2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

[3]申林静.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研究[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08.

[4]陈晴.生活教育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2012.

[5]葛芝金.国防教育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0.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的启示 篇十

今天, 当我们重温先生教育思想之时, “民主之魂、教育之光”八个字又浮现在笔者的脑海当中。作为一线的普通小学语文教师, 笔者还不能领略先生教育思想之万一, 但作为兴趣所在、职责所在, 笔者更关注先生教育思想的源头, 亦即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哲学源头, 或者说关注的是陶行知先生是以一种怎样的哲学眼光看待他所处的教育环境以及他所从事的教育事业, 并由之衍生出的生活教育思想、教学做合一的思想的。

一、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哲学眼光

无论我们自身感觉到或者感觉不到, 有一点都必须承认, 即上至陶行知先生这样的教育大家, 下至像笔者一样的普通小学语文老师, 我们自身的教育行为都是受自身的教育哲学支配的。关于这一点, 著名的教育哲学家黄济先生在其大作《教育哲学》一书中已经阐明, 相关的教育杂志如权威的《人民教育》上也曾载文说明。有意思的是, 并不是所有的一线教师都认为自己有教育哲学, 甚至有相当一部分老师都没听说过何为教育哲学, 但这些都不影响他们在自身的教育哲学的影响下开展自己的教学活动。

陶行知是以什么样的哲学眼光从事其所钟爱的教育工作的呢?梳理陶行知的思想形成过程, 我们可以从他的只言片语中获得一些有益的信息, 即使其中存在管中窥豹的嫌疑。比如说先生曾说“国本不固, 国情不宁, 有退化而无进化, 患在共猜、共忌、共争而不能共和尔”, 这是陶行知先生忧国忧民之语, 也让我们看到一位教育者的情怀不只是教育。在笔者看来, 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当下, 教师作为知识分子, 必须具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朴实情怀 (非此情怀者则应弃之) , 因为教育从来就不只是教育领域之内的事。话又说回来, 今天像笔者一样的小学语文老师目力所能及之处, 除了花花世界的物质诱惑之外, 恐怕也只有学生的分数了。而这一实际情境, 肯定与陶先生的教育哲学是相悖的。

既如此, 我们能否以自己所从事的小学语文教学作为突破口, 以先生以哲学眼光看待周围事物为示范, 进而以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哲学来研究小学语文教学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启发仍然来自于陶行知及其教育思想。由于篇幅所限, 笔者这里仅就语文课程改革过程中关于小学语文教学谈一些看法。

二、陶行知教育哲学烛照下的小学语文课改摭谈

十多年来, 中小学教育界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课程改革了, 课程改革之初的风起云涌, 课程改革十年后的波澜不惊, 其中夹杂着大量的讨论甚至是争论。这些争论既有基于学术基础的, 也有基于实践基础的。前者主要是课程专家之间的观点差异, 后者则主要是一线教师的经验差别。争论本来是一件好事, 因为其可以促进各方人士对语文课改理念的理解, 但也出现了一些看似正常其实却不正常的现象, 比如有不少同行们说“在专家的争论中, 我们无所适从了。”无所适从?怎么会无所适从呢?这个问题的答案看起来是比较合理的:有的专家说语文教学要重视工具性, 好吧, 我重视工具性。有的专家说要重视人文性, 好吧, 我重视人文性。哎呀!不对!我到底是重视工具性还是重视人文性啊?有的专家说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的文本是可以加工的, 好吧, 我照教材来教;可有的学者又提出, 不能乱改教材, 不能给孩子服用“三聚氰氨”。哦, 那我语文该怎么教呢?……如此种种矛盾的事物, 就导致了“无所适从”现象的发生。

笔者常想, 如果陶行知先生生活在今天的课程改革氛围中, 如果陶行知先生就跟我们一样是一个普通的小学语文教师, 那他会怎么办呢?思考这个问题, 在笔者看来有着极大的价值, 因为这样可以将自己放在一个相对超脱的境界, 可以更清楚地看清某些问题, 可以对“无所适从”之类的问题寻找到更为准确的答案。笔者大胆想像, 陶行知先生如果是我们的同事, 他一定会说“一切从我们的实际出发, 适合的就是最好的”。什么意思?不要在专家学者的指挥棒下运动!不要做专家学者线上的木偶!要将他们的论述作为思考的参照物, 但最终作出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方式的选择权, 应该在我们自己的手上。

笔者如此大胆想像陶行知的判断结果并非没有依据, 因为陶行知先生曾经这样阐述过他自己思维哲学的脉络:“就事实生理想, 就理想正事实。”根据行知思想的研究结论, 这里的“事实”就是指“社会事实”, 也就是生活世界中显现出来的现象。而当我们细细琢磨这句话时, 我们会觉得它十分地熟悉, 因为我们在学生时代接受过的政治教育就讲过“实事求是”, 即在实际事物中寻求事物发展的规律。那按照先生的这一教育哲学, 在课程改革中面对诸多是非时, 我们怎么会无所适从呢?因为我们脚踩在自己的教学实践的土地上, 什么是适合自己所教的学生难道自己心里还不清楚吗?什么时候应该重视工具性, 什么时候应该重视人文性, 难道这些问题的答案还不清楚吗?学生的认字组词还有困难且教学重点又在这些基本知识上时, 我们是重视工具还是重视人文不就有了判断依据了吗?《陈毅探母》故事不论真假, 但其中渗透的教育价值是否存在?对于这个问题难道我们不能回答吗?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总有回头看的时候, 等学生心智稍微成熟时, 我们再向学生介绍一下本文的另一种现实, 难道不可以吗?这些问题的答案在“就事实生理想, 就理想正事实”的教育哲学面前是显而易见的, 因而“无所适从”的事情发生的几率就会低很多。

三、行知思想的因革过程及其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西汉哲学家扬雄在其论著《太玄》说:“夫物不因不生, 不革不成。故知因而不知革, 物失其则;知革而不知因, 物失其均。革之匪时, 物失其基;因之匪理, 物丧其纪。”从此之后, 此段因革之说就成为凡事因革之警醒语句。回顾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形成, 我们能否寻找到这种因革过程呢?显然是可以的。众所周知, “行、知”一说原本诞于王阳明之“知是行之始, 行是知之成”一句, 而陶行知先生经过摸索之后, 将这句话调了个个儿, 变成了“行是知之始, 知是行之成”, 这一调个儿不打紧, 意思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而也成就了先生今天为我们熟悉之名讳“行知”;无得有偶, 先生还将他老师杜威的“教育即生活, 学校即社会”也调了个个儿, 变成了“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 由此, 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也逐渐成形, 其影响直到今天仍然方兴未艾。纵观这样的变化, 我们可以看到行知先生对于历史事物和前人观点是既因且革, 表现出一种极为智慧的哲学选择。

11.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的启示 篇十一

一、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学生的大胆尝试,教师要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质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课的教学中,班上有一名学生对小女孩“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中“微笑”这个词很不理解,认为:人死了应该是悲伤的,怎么还会微笑呢?在教学中我便组织学生对此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文中的矛盾处理解,并给予点拨,使学生对这篇文章的理解更进了一步。

二、多种形式的语文课堂

无数实践证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可取。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最佳时机,从课本上了解到的东西是有限的,《月亮湾》一文将农村恬淡美好的景色描绘的再好,对于生活在钢筋水泥中的孩子们来说也很难引起共鸣,但当他们真正见到月牙一样的小河,闻着河岸上的桃花香,听着采茶姑娘们的欢声笑语,时不时和水中的鱼儿打声招呼,就会是另一种效果,在今后他们遇到类似的情景时也会知道怎样描绘和表达心中所思所想,语言功底自然有所提高,教学的目的也达到了。另外,一教一学的模式也缺乏自主性,陶行知在其创造教育中提到教、学、做要统一。以往这种你来我往、你教我学的模式,师生之间交流反馈、学生获取知识渠道单一,不利于综合性学习。对此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各类活动,如户外采风、主题演讲、经典故事改编话剧等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表达之中,达到视、听、说的结合。学生在自我实践过程中不断产生问题再解决问题,在这种良性的互动之中建立起自主学习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

三、重视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创造能力

学生的创造能力在某种意义上讲不是“学”出来的,而是激发出来的,或者说是学生“悟”出来的,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在调查、实践、访问、查阅和收集资料等综合性学习的课外活动过程中,学生的自主能力和探索意识、创新能力通过实际的创造性活动逐渐得到发展。因此,作为语文老师要创造条件为学生开展课外活动,这样做学生通过对课外活动的主动参与,学生的创造力、潜力、天赋、审美鉴赏力也在课外活动过程中得到提升。例如:针对某一具体综合性学习课题开展的课外活动形式有很多种,可以通过互联网、图书馆、人际交往等获取资料,也可以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呈现学习的过程和结果,例如:研究论文、调查报告、板报设计、演讲比赛、综合实践活动等等。此外,亲近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真谛也是培养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寄情山水”这一综合性学习中,教师可带领学生游历风景名胜,让学生收集与之相关的故事和传说,然后,开展知识竞赛,也可以畅谈渴望去旅游的地方。在这样一系列的课外活动中,学生在兴趣盎然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自己的探究和创造能力。

四、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可以看出老师的职责不仅在于传道和授业,至于解惑,如果老师不能够真正了解学生的想法,试问怎么可以做到解答疑惑呢?目前,多数学校的教学模式均是处于老师高高在上、学生随声附和的状态,这也是中小学教育存在的通病。“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而已,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不是单向的传和受的关系,而应该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机制,师生在互相交流和学习之中共同进步。

总之,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近年来出现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这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也是引导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需要我们语文老师不断探索研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博大精深,与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精神也是息息相通的。我们一定要继续学习、实践,用以指导我们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从而让我们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够更加有效地实施。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的启示】推荐阅读: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认识07-01

陶行知教育名著06-25

陶行知的名言警句08-16

陶行知赞美老师不求回报的诗句07-27

陶行知读后感09-05

学习陶行知家长发言稿08-09

上一篇:二手房售房广告下一篇:鄂尔多斯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