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才教育思想

2024-11-26

通才教育思想(精选7篇)

1.通才教育思想 篇一

通才何以不通论文

关键词: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高专层次的教学一直以就业与社会需求为风向标,把和企业的密切配合为己任,英语专业的教学也不例外。《中国大学生毕业就业蓝皮书》是国内近几年来统计大学生就业情况比较权威的消息来源,据其近三年所提供的数据来看,无论是本科的英语专业还是专科的商务英语、应用英语都是最热门的专业,学生的供给量、就业量远大于一般专业;但同时英语专业也是半年后失业率最高的专业;同样也是《中国大学生毕业就业蓝皮书》所提供的调查数据表明,高职类商务英语和应用英语在题为“中国大学生离校时掌握工作能力最低的十个专业”的排名中“榜上有名”,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九。面对这样的数据,出于教育者的角度,我们不得不作出反思,高职高专的英语专业培养的复合型人才为何会在就业率和能力两方面“双低”?

首先来分析一下“低就业率”的原因。这种失业首先是一种结构性失业,亦即学生的供给量大于就业量,导致供大于求。从英语专业教育的角度来看,这种供大于求的状况首先是一种历史的积累,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加大了对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经过三十年的积累,英语专业人才已经从稀缺转为饱和。

这种失业其次是一种比对性的失业。非英语专业的人才英语水平不断提高,致使英语专业人才的技能优势降低,从而导致英语人才就业率降低。英语专业之外轰轰烈烈的各类英语英语教育、培训就是主要原因。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甚至学前教育阶段都设有英语课程,而各类英语培训机构也对英语教育推波助澜,甚至行政命令也推动了包括英语的外语教育。如此大规模的公共英语教育的投入使每个人受益的同时,也弱化了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优势。

再来关注一下“低能力”的原因。英语专业人才“低能力”的原因不能归结为英语教育的退步,而是市场的要求发生了变化。改革开放初期,市场需要大批具有英语交际能力的人才,而这样的责任非英语专业人才莫属。而现在即使是非英语专业人才也具有相当的英语交际能力,有的甚至要强过英语专业人才。历年CCTV英语演讲大赛中的冠军几乎都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这一点已能说明在中国教育背景中非英语专业人才的语言能力。如上所言“低能力”仍是比对性的。

那么如何改善英语专业人才“低就业”、“低能力”的现状呢?针对“低就业”的问题,可以用行政命令来进行政策调整,缩减专业招生或是隔年招生。减少英语专业人才的供给量似乎可以较为直观地解决问题,但是,削减英语专业招生数并不意味着从教育总体投入中削减对英语教育投入的份额,在国家对英语教育的投入保持不变,甚至进一步加大的前提下,控制、削减英语专业招生规模其实是对高等教育层次的英语教育内部的调整和均衡,英语专业教育应该从对“量”的追求转变到对“质”的追求,而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教育可以进一步得到加强。这是符合国家对英语教育的扶持政策的。国家一直都在加大英语教育的投入。英语教育关系到国家利益,在未来,英语的重要性会更加凸显。因为在全球化的时代里,交流的距离更短,速度更快,频率也更高,英语作为国际通用的交流工具,也因而更为重要。而中国对语言教育的重视也不过是全球范围内语言学习、教育热潮的一个缩影。

而针对“双低”问题,英语教育界也早就关注到了英语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所存在的问题,并努力做出调整,力求使英语专业教育与不断变化人才市场的需求相匹配,从而做到与时俱进。

英语教育界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总体有两个思路,这两个思路当然主要是针对“比对性”的“低就业”和“低能力”,亦即如何使英语专业人才比对其它专业人才时具有优势。其中一个思路就是“守土有责”,亦即英语专业应以英语为本,使专才有所专。英语专业人才虽然整体过剩,但局部缺口确实存在,目前国内在高端的口、笔译专才仍是稀缺。免费论文。针对这样的专才培养,一些本科外国语学院和老牌外国语大学在英语专业的本科和研究生阶段设立了翻译方向,以期英语专才在翻译技巧和实践上有所突破。但这样的专才培养要求的师资条件,实践条件都很高,更多不具备培养这样培养专才能力和资质的本、专科英语专业转向了另一个思路,即“开疆拓土”,培养英语专业加其他专业的复合型“通才”。而高职高专学校由于对就业与实践高度敏感在人才的培养模式中显示出更强的复合倾向。但问题就在于,经过调整培养模式后,人才市场给出的评价仍然不容乐观,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削减专业从来都是下策,因为一个专业的设置、发展到成规模都倾注了太多的教育投入,如果珍惜这些付出,我们不禁要进一步追问,为何“通才”在人才市场“不通”呢?

原因之一在于复合型人才名为“复合”,实则“单一”。外语专业要想培养复合型的人才显然缺乏专业支撑。免费论文。首先,外语系的师资力量本身的“复合”程度有限。教师在英语语言本身的造诣上很强,但是对于其他专业却只能了解皮毛。其次,教学硬件投入有限。旅游英语,或是文秘英语,商务英语所需要的硬件投入,除了语言学习本身的硬件投入之外,还需要和旅游,文秘,商贸专业一样多的硬件投入,这些硬件如果不能实现专业共享,复合人才的培养就流于肤浅。第三,由于师资的限制,课程体系的设置也较为薄弱,三年的有限的时间被两门专业的学习切分,结果明显是两门都不精,进而得到“低能力”的差评,也因而致使“通才”在人才市场的不通。

那么如何使英语专业有足够的专业支撑以培养真正的“通才”以使“通才”变通呢?专业硬件投入暂且不提,集中从师资力量方面谈一下专业支撑。要使师资力量 “复合化”,“双师化”,可以从外引内培两个角度入手。

外引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学校引进技师并不难,但对引进技师在学历和职称上也有硬性标准。事实上,除非教师与技师两个工作的工作场景,工作实践,工作时间,工作评价体系重合,才有高职高专学校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而这样的`几率不大。即使有,学校开出的引进条件也未必足以吸引这些人才。

外引“双师”不太可能的情况下,“内培”就成了一个上策----使英语专业教师“真正复合”成为“双师”----这样才可能培养出复合型人才。目前就大家所提出的,至少有两个途径使英语专业教师“复合”,成为“双师”。

第一,英语专业教师取得除教师资格证以外的其他职业资格证书。免费论文。但是,“其他职业资格证书”是一个笼统的要求。从培养“复合”人才的目的来看,教师取得的资格必须是“被英语复合的专业”的资格证书,如旅游英语的教师最好有导游职业资格,有翻译资格证书虽然是“双师”,但仍不能算是培养复合式人才所需要的“双师”,因此,旅游英语的教师有可能需要成为“三师”,教师资格是底线,翻译资格是专业素养,导游资格才是“双师”素质。但无可否认,需要取得的职业资格越多,成本越高,学校与教师个人可能都难以承受。

第二,英语教师涉足行业英语教学能使教师成为“英语+专业”的“复合型”教师。其实,英语教师涉足行业英语教学并不必然成为真正的复合型人才,尽管不排除成为复合型人才的可能性。对于行业英语教学经验的老师,虽然绝对有必要了解相关专业知识,但对相关专业的知识了解仅仅停留在了解的基础之上也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毕竟英语教学强调的是英语的应用能力,而不是专业知识。

无论是何种途径,内培教师成为复合型人才都存在着一定的困难。首先,教师必须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劳动,如果缺乏对这种努力和劳动认可的奖励机制,单凭一纸行政命令很难使教师真正拥有成为复合型人才的内在动力;再次,大部分的教师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术业有专攻,要求“复合”就难免顾此失彼。再次,教师职称的评定标准是教师的单一专业研究和教学能力,“复合”能力并未纳入考量。

如果使一个教师具有双师素质有着种种的困难,为什么不能换一种思路,打破专业壁垒,让教学队伍具有双师结构从而共同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呢?毕竟,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才是目标。针对这一人才培养的目标,各个专业应该强调相互协同和对其他专业的支撑,协同与支撑并不会使专业失去主体性,只是在实现同一人才培养目标过程中发挥各自优势。英语专业在人才协作培养过程中的优势就是提供专业的、细化的英语专业教学,切实提高复合型人才的英语应用能力。

当然,专业壁垒涉及权利范围的分配,所以要打破专业格局也相当困难。但是对于一些办学灵活的高职高专,打破专业割据,进入人才培养大一统的局面不是不可能。

就英语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协同为例,英语专业的语言技能教学模块可以整体嵌入其他专业的课程体系。在一些切实需要较高的英语应用能力的专业,如:涉外文秘、经贸、旅游、物流等专业,在入学的第一年可以按照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对语言技能进行集中训练;二、三年级则转向英语之外的其他复合专业的学习,同时有针对性的开设适量的行业英语课程,如文秘英语,物流英语,旅游英语等等。当然,高职高专的学生学制本身很短,英语专业和其它专业教学模块的复合课程体系如果在精简的基础上仍然超出学制的容量,可以考虑将学生的学制向后推半个学期。当然学制延长加大了学生的学习成本,但如果学校在使学生切实成为复合型人才的同时,对学生承诺以双学历作为补偿,学生也会配合的。

打破专业壁垒能够更为切实的保障使学生英语应用技能和其他专业技能的提高,同时在高职高专层次也为英语专业赢得了继续生存的余地。在英语专业协同其他专业培养复合式人才的过程中,英语专业可以不断保持、甚至强化、优化外语系完整的课程体系,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使专业可持续性的发展,进而配合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

同时在高职高专层次英语专业与其他专业协同培养人才也可以使英语专业在实践的表述中不再失语。高职高专层次的英语专业没有表述的优势。高职高专层次教育衡量的尺度是工作目标的达成,强调实践与技能。虽然高职高专的英语教育教学本身强调的就是语言的实践能力,但是语言技能的实践能力并不能必然实现工作目标,而是仍有赖于其他的专业知识。高职高专层次英语毕业生应对的岗位要求多是其他专业技能加上英语专业技能,在这两个实践的要求中,语言技能的实践只占了一半,因而语言的实践往往得不到凸现。原因是,工作目标越需要复合能力,每一种能力对工作目标的实现的直接作用所占的份额就越小,在以工作目标实现的导向中的表述就越难。如果英语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协同,在表述专业实践时就不会太难,也因而拓展了在高职高专层次英语教育的生存空间。

应该认识到,英语教育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是普遍的,各个层次的英语教育都面临人才供需环境的挑战。学校应正确认识自身在教育体系中的位置,并根据市场需求制定相应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目前,英语教育的主要目标已转向了“专才”与“通才”的培养。而高职高专层次的英语专业在发展中所面临的挑战更是艰巨。英语专业之所以能被称为专业,仍然在于英语专业提供了其他专业所不能及的英语教育优势;当这种优势不再时,专业的色彩将被淡化,英语将作为一种必需的技能在其他专业的英语教育中得到加强。高职高专层次的英语专业应与他专业实现师资、教学资源的共享,以双师结构的教学队伍的为复合型人才提供更为细化的、专业的英语教育,实现优势互补,培养出真正的“复合型”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国大学生毕业就业蓝皮书[EB/OL].www.mycos.com.cn/.

2.通才教育思想 篇二

一概念的界定

对于“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含义,人们有不同的理解。有学者认为通才教育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通才教育包含自由教育与通识教育双重内涵;而狭义的通才教育强调在专业教育的前提保证下,同时加强文理科的基础教育,要求培养知识面宽的人才,而“专”与“博”都被认为是真才实学。通才教育主要以美国“通才”教育模式为代表,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对一些学者的论文及其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调查,发现其中凡是有重大成就的学者大多拥有广博的知识,从而倡导实施广博的文理教育。[1]这种通才教育注重知识的“博”,倾向于培养综合型人才,是国际高等教育实践中的一种重要价值取向。

而专才教育顾名思义,主要是指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强调专业性的课程,其目的是为了培养某一领域的专门人才。这种专才教育偏重于实际的应用,注重学生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迎合了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要。“专才”教育模式主要以“苏联模式”为代表,[2]在前苏联,对于“通才”教育持批评立场的学者,则强调指出过于注重通才教育,容易失去“专门化的翅膀”,社会实践需要“专才”的服务。中国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对高等教育进行了彻底的改革,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大量的科技人才,为此将许多综合大学分解为单科院校,以便培养专门人才。这种专才教育注重专业应用,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是高等教育实践中的重要取向。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认为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一对相关的教育范畴,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强调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是一种价值层面的教育理念,同时又是一种对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的价值选择;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更注重的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程设置。本文亦倾向于将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看成是两种重要的教育价值取向,他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实际价值抉择的主要依据是社会需要。

二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关系

(一)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融合———实践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认为实践是现实的、感性的人的能动的对象性活动,是认识的基础与检验真理的标准。对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问题进行“理性思考”,需要充分地考虑到实践的需求,离开实践即使拥有再充分的理论作为其支撑,也只是空有其表、纸上谈兵。而只有充分、合理与有效地利用二者的理论资源,同时保证二者的积极融合,才能避免通才教育走一条路,专才教育走另一条路,二者就像两条平行线一样永远没有交集这样一直走下去,只会越走越远。因此,只有让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有效融合,并将其理论“养料”去滋养实践的土壤,方能结出人类社会教育的理想之果。

马克思主义认为,离开实践去争论思维是否正确的反应现实,就像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家一样,就是争论一些脱离实际的毫无意义的繁琐问题。那么,我们在面对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时,既要考虑通才教育的“博”,又要考虑专才教育的“专”,同时注重“人的感性活动”,即具体实践与理性活动的有机结合,保证其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有效结合,实现教育“人”的培养目标。而对于一味的强调通才教育抑或单一的重视专才教育均是不可取的,这种非此即彼的价值取向,既缺乏理论上的依据,也有害于具体实践。

(二)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融合———全面发展的观点

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科学基础的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强调劳动者由片面的发展逐步转向全面的发展,从而具有高度文化水平及多种才能的人。过去有些人对全面发展学说曾有一定程度上的误解,这种误解就是将全面发展与通才教育画等号,认为全面发展就是通才教育,片面的理解通才教育和全面发展,这是不可取的观点。美国高等教育改革家、思想家罗伯特·M·赫钦斯(Robert Maynard Hutchins)主张在高等教育中加强基础教育,从而培养“通用式人才”,强调追求真理,培养“完人”。同时,赫钦斯指出人类的作用并不仅仅是适应世界,而是改造世界。教育要通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来改变社会现状,推进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3]然而,实现全面发展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理论走近实践,理论走进实际,从而实现教育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功能。这就要求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有效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支撑,从而为实现人的全方位的发展搭建理论与实践的平台,进而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三)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辩证统一

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二者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相互孤立的关系。也就是说,在面对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时,既不能完全否定通才教育,也不能完全否定专才教育,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其中强调通才教育并不是完全的拒绝专才教育,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若将通才教育中的“博”的部分细化,那么其所细化的部分就同时也可以作为“专”的“组件”,而“组件”与“组件”之间的合理整合就形成了所谓的“博”。那么这种所谓的有一定限度的“博”放置在一定的大环境、大背景中,其“博”与“博”之间从一定程度上讲就构成了一种具有“博”的特性的“专”,而这种“专”也可以说是某一领域的“专”。如若从某一领域的至高点来看这种“专”,那么这种所谓的“专”又成为其领域的“博”,而这种“博”与“专”之间的微妙转化,在一定程度上又促进了人类文化的进步与发展。

当然,如若谈起专才教育也不是说就要避开通才教育,专才教育也需要通才教育为其提供广博的理论基础及文化背景,这正是进行专才教育的前提条件,也是有效开展专才教育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专才教育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石”。可以说,通才教育是能够和专才教育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如果孤立的看待两者中的任何一个就不能全面、正确地理解其所追求的教育宗旨,就难于通过教育保证个体的健康发展和促使社会的整体进步,同样,也就不能准确地把握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未来发展的正确方向。

就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取向,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经指出,大学要“融通文理两课之界限”、“破学生专已之陋见”。而中国著名高等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梅贻琦也曾指出通才教育旨在中国传统的大学之道,同时在实践的操作上融入了美国的现代大学的通识教育的相关制度及措施,强调通、专结合与文、理渗透及其理论与实践的契合性。

三“通才”与“专才”何去何从

目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招生规模随之扩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而高校数量的增加速度却远远比不上学生人数的增加速度,致使学校出现“小马拉大车”的现象,由此产生了相关的教育质量问题,这也是整个社会所关注的教育问题之一。然而,社会就业系统中的工作岗位是有限的,而高校学生每年的毕业人数却在不断地增加,其相应的就业岗位与毕业生的就业人数不成比例,这就造成了毕业生就业难的困境,而学校则要为学生就业困境“买单”。当前,教育质量问题与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则成为学校与社会共同的关注点。从本体论出发,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只有全面了解教育的本质与功能,教育问题的解决才有明确的方向。

与此同时,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肩负着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的重要职责。那么,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究竟要为社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通才”抑或“专才”?“通才”与“专才”何去何从?从表面上看,高校的办学方针、学科的划分、专业的细化很明显的表明我国高校是培养“专才”,但是,若从高校的课程设置上来看,则具有通识性,它同时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发展的空间,这也是不可否认的。学校在培养“专才”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通才教育。社会需要“专才”,但不是绝对的“专才”,需要以其通才教育背景为依托。当然,社会也需要“通才”,但不会有绝对的“通才”。社会劳动力市场对于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的需求,并不是单纯的看其是否是“通才”或“专才”,往往是考虑其“专才”能力的前提下,考察其“通才”的能力素质。通常是那些既专又博的人能够得到并胜任社会分配的相关职位。也就是说孤立的所谓“通才”抑或是孤立的所谓“专才”均无法在人类社会中持久地生存,只有二者相互交融有机结合,才是其不断前进与发展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郑克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道路[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62-63.

[2]李剑萍.20世纪中国的高等教育: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张力[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109-113.

3.通才教育与设计教育  篇三

一、市场经济下的艺术设计教育应是通才教育,通才教育理念下的设计教育是大设计教育

通才教育{education on versatile person)是高等教育阶段的一种素质教育,包括对受教育者“知”、“情”、“志”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培养,目的是从专业过细的“专业化”教育转向“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素质教育。

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指出:人格分为“知”、“情”、“志”三个方面。但如今的教育却只是注重“知”的灌输,不重视“情”与“志”的培养,这就导致出现“习艺愈勤去修养愈远”的状况。进而他还提出大学教育“应在通而不在专”,应以“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近几年来,我国高校合并,专业调整,目的就是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复合型人才。

二、大设计教育观

大设计教育应理解以下几点:

1.新教育思维 新教育思维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务实的态度把市场的实效性同教育的持续性相结合,在注重人文精神的承传和现实实用的同时。更要强调受教育者学养、才情、志向的综合培养,目标不是培养单纯的“设计机器”,而是培养掌握设计技能、通晓艺术理论的复合型人才。很鲜明的例子:二战后哈佛大学的教育目标是致力于培养“全人”(fuil—scale developingperson),“全人”不是抽象的,而是指“善良的人”(kind person)、“善良的公民”(kind citizen)和“有用的人”(useful man),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其逻辑起点,建立一种新的人才观和教育价值观,从单一、片面的培养目标转向完整、全面的培养目标。

2.弱化专业更新课程体系

(1)弱化专业

目前。传统艺术设计教育专业体系划分过细。这与当前市场需求复合型人才之间存在着矛盾。

普通的艺术设计教育专业分科相对过细。且呈封闭性:教学内容相对单一且缺乏实践性:课程体系脱纲且出现人为性教学中教师重专业技能轻基本素质教育。这种教育体系培养的人才知识技能结构只能是“楔型”人才。“楔型”人才的优点是专业即时性强,即专业技巧熟练,缺点是研究能力弱,适应社会需求多样化转变能力弱。这些问题导致了传统的设计教育体系在许多方面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而新时代需求复合型人才——既精专业。又通姊妹专业:既有理论,又富于实践:既了解传统,又了解国情与社会需求。所以,21世纪的学科建设应弱化专业,强化课群建设。加强专业的综合性、信息性、实践性。培养人才的知识技能机构为“金宇塔型”,“金字塔型”的人才优点是知识基础厚,专业能力延展性强,社会适应性强。

当代的意大利设计教育就很鲜明地弱化了专业教育。意大利最著名的设计师埃托·索托萨斯在他1946年发表的著名文章《从勺子到城市》中宣称:专门的、专业划分明确的设计学院显然是不必要的。意大利在建筑学院培养工业设计师这一特殊的设计教育方式体现出一种更加偏重于艺术与文化的设计教育,一种以艺术理论为基本课程的设计教育,这种方式对我国适合与否暂且不论,它最起码说明了一点。大学设计教育应注意基本素质的培养。

(2)更新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设置应以市场为导向,但在课程的选择上必须有利于设计的持续性发展,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培养学生的目的是“授之以渔”的方法,即知道是什么(to knowwhat it is);知道为什么(to know the reason、):知道怎样做(to know how to do)。课程结构图解:

这种课程结构设置注重素质培养,能较好地把过去与现在有机地整合为一体形成专业上的交叉网状分布,能体现出“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基本要求。体现出大设计的教学内容。这种大设计教学内容包括处理基础核心与边缘渗透的关系、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关系、专业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的关系。

(3)完全学分制

大学学习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里要学到无限的知识是不可能的,但实行“完全学分制”能较好地解决这一矛盾。所谓“完全学分制”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结合专业要求规划核心课程,自主选择相应课程,修满规定的学分即可毕业。完全学分制的优点是:①在校授业时间弹性大。如3—5年毕业,这样学生可根据兴趣、爱好选课,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优化知识结构和养成自我培养意识。②逐步取消班级制度,按修课组成集体。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配合协作意识。在美国,不同年龄、不同年级的学生同修一门课的情况很普遍。这样,可以把学生共同融入到一个大范围内,能增强学生的协作能力。③完全学分之制有利于“因材施教”,学生可按市场需求进行择课,有利于实践与理论的结合,符合综合素质的培养。④完全的学分制有利于师生的优胜劣汰。学生教师同处一线,任何一方落后都会被淘汰出局。更能形成竞争机制。

另外,实行大设计教育还应将技法与设计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如各类设计史、设计批评等,以提高全面的艺术理论修养。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以科学为基础的美术教育”(Disipline Based Art Education。简称DBAE)思想由美国盖蒂艺术教育中心推出,其出版的《超越创作:美国学校中的艺术地位》提出艺术课程的内容应取自艺术工作室(Art Studio)、艺术批评(Art Criticism)、艺术史(Art History),在此又增加了第四门学科——美学(The Studyof Aesthetics)。DBAE强调所有美术教学内容都要以艺术史和优秀艺术作品为核心,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这对大设计教育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4.现代企业更需要通才一辩发言稿 篇四

今天我方辩论的题目是:现代企业更需要通才。通才是指在两个及以上的领域里有着精深和学识和技能的综合型人才,而专才是 只在某一特定的领域里,有精深的学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与专才相比,通才可绝不是学识和技能的简单叠加,而是能够在两个或更多领域中横向对比,求同存异,融会贯通,推陈出新。深入透彻地理解事物的一般规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企业更需要的是沟通协调,更需要的是整合创新,更需要的是整体性思维和宏观性把握。通才在现代企业中明显要比专才更具优势。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做出陈述。

第三,现代企业中,通才比专才在整合创新方面更具优势。随着社会分工不断细化,对人才整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个时候不同分工之间需要有沟通,不同领域之间需要有融合,只有具有广阔知识平台、丰富知识储备的通才能胜任。同时,不论是社会,还是企业,都需要创新。有一句话流传得非常广,叫做:综合就是创新,交叉就是创新,渗透就是创新,当今社会的创新往往产生于交叉领域之中,如何才能创新呢?就是要借鉴和吸纳其他领域的东西,认清事物的普遍规律,站在整体的角度,利用宏观的思维才能获得突破。显然,通才比专才更具有创新优势。

第一、现代企业中,通才比专才在适应能力上更具优势。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进步,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跨行业、跨领域的人才流动日益频繁。通才具有广阔的知识平台,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多种技能,将更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变动。同时,就职岗位具有局限性,通才比专才能够适应更多的位置。面对很多企业精简员工,通才可以做到一岗多能,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现代企业中,通才比专才更能为企业“出思路、定方针、打市场、搞开拓”。现代企业中有3种人才可以认为是通才,第一种是企业的领导者,他们具有复合型知识,开阔的思路,深远的眼光,为公司合理定位、正确决策。第二种是团队的策划者,他们熟知跟业务相关的各领域知识,具有全面分析、统筹协调的能力,为企业选择最有效的发展策略,协调各部门的工作,整合各方资源。最后一种是新领域的开拓者,掌握多领域的专业技能,结合各领域推陈出新,往往可提供点石为金的妙术,推动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显然,这3种通才更适合处在企业的中高层职位上,更能影响企业的发展。

今天我方在这里并不想鼓吹通才,也不想贬低专才,双方都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二者通力合作才构建了今天这个五彩缤纷的社会,但是更要看到的是,社会的发展愈来愈复杂,它要求我们越来越通,我们需要把视野再放宽一点,知识再广博一点,来看这个社会。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现代企业更需要通才。

知识综合化、技能多样化、适应能力强的

现代社会追求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急需大量拥有人文素养、社会经验、兼通多项领域知识的通才。由于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外资企业大量进入国内,出现了一些新兴行业和新兴岗位,这些岗位上从事管理等工作的人一般为通才,他们能够“出思路、定方针、打市场、搞开拓”,给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长远效益。通才具有复合型的知识,丰富的市场经验、敏锐的洞察力、思维周密而反应敏捷,往往可提供点石为金的妙术。未来一段时间,中国企业迫切需要产权改革、兼并收购、持续发展。

第二、通才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原动力。从古代科学的综合,到近现代科学的分化,再到当今科学新一次的综合.各个学科森严壁垒、各自为政的状况已经不复存在了,我们看到各个学科相互沟通、相互交融、相互渗透.而当今创新的点正是出现在不同思想,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相互交叉、沟通、融合、综合的地方,那么宽口径、厚基础的通才们是不是要比那些窄口径的专才们更具有实现创新的能力呢?所以现代社会的突破和进取更需要全才.怎么样才能够突破跟提升呢?就是要借鉴和吸纳别的学科的东西,就需要站在人类的整体跟宏观的思维把握才能够突破!对方辩友理论上的突破跟技术上的创新,现代社会是不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学科与学科的交叉地带?是不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学科与学科的空白地带呢?这就是通才的创新。

有一句话流传得非常广,叫做:综合就是创新,交叉就是创新,渗透就是创新.在今天社会科技发展的趋势下,多学科交叉融合是创新的突破点。诺贝尔的334项成果中,半数是多学科交叉融合取得的,例如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就是物理学、化学以及生物学的交叉结果,达到这种突破,更需要一个能够兼通多门学科的通才。

现代企业中哪些人才可以认为是通才呢?

管理型人才:团队领导者,企业决策者,高管,制定长远目标、决策计划的人 统筹规划型人才:团队的策划者,协调各个部门的发展,制定中长期计划建议的人 协作型人才:团队中的无冕之王,普通一员,但能通过自己的交流能力和多方面知识的基本了解促成团队的协作的人

跨越创新型人才:新专业、新领域的开拓者,掌握多领域的专业技能,结合各领域推陈出新,推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人 团队内其余人才可以说是暂时的专才

我们要知道,任何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专业,但是每个专业对一个人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有的专业要求你是个专才,比如说我是学计算机的,可能对计算机来说,它要求你很专。但是对于像秘书或者管理人员,就要求你具有多方面的能力:你的统筹规划、文书处理,那就不能是一般人的水平了,必须要具备很高的水平才可以。所以,照对方辩友的观点,今天没有一个人是通才了。

有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张朝阳先生是搜狐的CEO,他从斯坦福回来的时候,有很多人掌握着比他更尖端的专利技术,可是他的搜狐成功了,其他人却为什么默默无闻呢?QQ的创始人马化腾先生刚开始创业的时候,拥有更先进技术的人不是没有,可是马化腾先生却拥有着更为出色的管理能力和对市场的嗅觉,所以他成功了。还有阿里巴巴的总裁马云先生,他上大学时学的英语专业,还去中学教过英语,他为什么能取得成功呢?为什么他们在某一个专业领域并不具有特别精深的知识,但他们却都成为了很“吃得开”的人呢?难道是因为他们长得帅吗?当然不是。所以,对方辩友,今天你们把整个社会想得太简单了,你们以为一个人只要不断的专、专、专就可以取得成功,可是社会很复杂,社会对每一个行业的人的要求是多样化的,所以。(时间到)

通才是一个在个个领域都是专才的人。所谓专才,是在一个领域高屋建瓴,鹤立鸡群的人。而通才即是在很多个方面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是在多个领域都通用的人才。

这样的人不能称为才,只能称为博。

专才都比较类似,都是在某狭义的方面拥有较高造诣的人。而通才却不同。有的人从小便对很多事物产生兴趣,引发思考,以致在成人之后,对各个领域都有涉及,且取得了不可忽视的成就。有的人则是在某个领域的研究非常非常高,由于领域和领域之间的微妙的联系,使的他成为了另一个领域的专家。现在,这样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领域并不少见。他们,是“专极则通”的。这一点我特别要说明一下。

通才可以干专才的工作,专才可以干通才的工作吗

第二,通才一岗多能,降低企业成本。企业三集五大精简人员,成本降低,同样的工作量,所以每个岗位上的职能增多。公司要求企业员工一岗多能,抄核收不光要抄还要线损、户表打开、用电检查,要干好工作不光

如果你有一块木版,你可以漂着过河;如果你有十块、百块木版,你可以搭一座桥过河:如果你有千块万块木版,你就可以造一艘船乘风破浪。知识也是这样,大家如果成为一个现代社会的通才,做一个乘风破浪的人。破千层浪,上九重霄!就能为我们的社会,为我们的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通百通 创新 通> <全

只做一件工作 不= 专才 通才=决策层 通才少=紧迫性

通才可以干专才的工作,专才可以干通才的工作吗

我终于明白对方辩友为什么认为通才不需要了,因为他认为,通才根本就实现不了,通才是全知全能的上帝。要把国图所有的书都看完,才叫一个通才。专门的人才、专门的职业、专门的专业决对不等于专才。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对方辩友今天总跟我们说,有专业所以他就专才。那我就搞不懂了,反方四位辩手、我方四位辩手、台上的主席、台下的评委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专业。对方辩友偏偏告诉我们,我们大家都是专才呀!看来只有那些小学生中学生还没有专业的叫通才呀!

通才并不是对方辨友所说的全面平庸,什么都只懂一点,那还叫什么才呢?之所以能称之为才,他就有自己的特点。通才是具有广阔的知识平台和很多技能的人才。从字面意思来解释,之所以叫通才,就是因为他对很多方面都是样样精通的。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专门的岗位,所以我们不能认为一个人,在一定时期内做了一样工作,他就是专才,否则世界上没有通才了。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主导的专业,所以我们不能说有了一个主导的专业,这个人就是一个专才,否则这个世界上又没有通才了。

所谓专才,必须专注在专业领域,讲求的是深度,一个井凿通了,可以挖到无限深,你要喝到多麽甘甜的井水,要看自己下了多少苦功。而通才却恰恰相反,通才必须对万物有一层广泛的了解,一点就通,并且可以举一反三,为看似平淡无奇的事物找寻创意发展的可能.作为一个人生起跑点的年青人,我们是应该在校时候选择1~2项专业,深入的钻研,使自己能在专业上出类拔萃,而同时也广泛地学习其他类别的知识,如法律、天文、国际关系、医学等等领域,并学习沟通表达的技巧、学习对周遭事物保持好奇心与观察能力,让自己也拥有通才的能力。

因为专才相比较而言是随处可见,专才得到重用,取得成功的事例比比皆是,成为一个专才的门槛也比通才要低,正所谓术业有专攻,专心致志的做一件事情确实容易成才,所以给人的感觉好像社会更需要专才。其实不然,无论是企业,还是国家,很多重大的决策需要一个通才来权衡利弊,因为他们视野开阔。

古今中外,从未有过通晓一切、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人才,即使像亚里士多德、伽利略、达芬奇、爱迪生这些举世公认的巨匠大师级的通才,也只是在某一些领域中卓有建树,而非精通一切领域。同样,也没有只知某一单科知识而对其他学科知识一无所知的专才。没有人能通晓所有的知识,更没有人能只获取一种知识而存活于世。专,只不过是一种才华格外突出,而将其他的部分衬得暗淡无光。通,不过是几种才华齐头并进,给别人以无所不能的印象。

对通才与专才的比较有一个默认的前提,那就是比较的这个人他已经成才了,我们不需要再讨论能否成为一个通才或专才的可行性。

所谓通才与专才,其含义是相对而言的。古今中外,从未有过通晓一切、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人才,即使像亚里士多德、伽利略、达芬奇、爱迪生这些举世公认的巨匠大师级的通才,也只是在某一些领域中卓有建树,而非精通一切领域。同样,也没有只知某一单科知识而对其他学科知识一无所知的专才。没有人能通晓所有的知识,更没有人能只获取一种知识而存活于世。专,只不过是一种才华格外突出,而将其他的部分衬得暗淡无光。通,不过是几种才华齐头并进,给别人以无所不能的印象。

人才虽然有“通”有“专”,但并不以“通”“专”区分优劣,这两种人才都为社会所需,只是通才更为重要。无论是通才还是专才,他们都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而不同之处在于何处呢?在于专才在某一特定的领域里面能做的更为精深,有更为精深的学识和技能;而通才呢,则在两个以上的区域里面有着精深和较为足够的知识和技能。

5.通才教育思想 篇五

一、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念的发展

1. 我国本科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

清末大学“造就通才”的理念, 其实是一种以大学预科为基础的高级专门教育理念;大学本科教育要培养的是“明体达用”的高级专门人才;课程多为高级精深的专门课程;高等学堂 (大学预科) 的课程以普通基础课程为主。“硕学闳才”是对高级专门教育理念的继承, 这种理念下的本科教育一方面注意培养学术专才, 另一方面也强调培养民主政治需要的通才;大学本科的课程分通科与专科, 通科部分有基础课、概论课等;预科年限与课程缩减, 分属各科;呈现出教育理念转变的趋势, 是中国大学本科教育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的一种教育理念。通才教育理念自192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逐渐兴起, 通才教育理念注重“人”的培养, 注意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的平衡, 强调培养眼光远大的社会人才;课程体系上由博返约, 由通入专, 大学各学院共同必修科目不仅为高深专门学术奠定了广博的知识基础, 而且具有文化陶冶与人格培养的价值。专业教育理念适应了建国以后计划经济制度下的国家建设需要, 专业教育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专业教育理念的基本特征是按专业招生、培养、分配, 以专业为教学的中心, 围绕专业构造课程体系;专业教育模式有其历史合理性, 但后来却成为我国大学本科教育改革发展的桎梏。厚基础宽口径教育理念是在改革开放后针对传统专业教育模式的弊端进行的改革与探索, 这种理念的特点是加强基础, 淡化专业, 增强适应性, 强调知识、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相应的, 在教学改革方面, 不断拓宽了专业口径, 改革了专业设置, 修订了教学计划, 调整了课程结构。

从本科教育理念演变的过程中我们发现, 从外部看, 社会的经济、政治、科技发展状况, 决定了所需求人才的类型、层次及规格、要求等, 从而决定了本科教育理念。从内部看, 教育的内部结构影响着本科教育的地位与任务。本科教育地位与作用取决于它与中学教育、专科教育、高职教育、研究生教育的关系, 高等教育内部结构的变化将导致本科教育地位与作用的改变。

从历史与现实两方面分析, 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泛的专业教育是我国本科教育的发展趋势, 中国本科教育的改革要以新的多元化思想为指导, 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科类的本科教育在不同的本科教育理念下, 应形成各自的特色。多元化的新理念是灵活的, 它将建立一种新的专业与课程的运行模式, 通过自由与灵活的机制主动地更好地适应社会、市场、科技的发展和学生的需要。实现这种理念需要更新观念、创新制度和采用恰当的操作策略。

2. 专业教育的办学理念的确立。

新中国建立以后, 大学本科教育在国家建设需要的指向下, 在学习苏联教育的过程中, 坚持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 形成了“专业教育”的理念与模式。这种“专业教育”模式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教育”理念的基本特征就是按专业招生、培养、分配, 以专业为教学的中心, 围绕专业构造课程体系, 按专业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编写教科书, 展开教学过程。与这种“专业教育”理念相伴随的是计划经济下的统一的大学本科教育的管理体制。宏观上, 国家统一确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 统一确定学科、专业, 统一招生、统一培养直至统一分配, 统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微观上, 统一教学模式, 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大纲的编写、教材的选用、教学的方式都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要求。由于过分狭隘于专业, 专业教育极为专门, 成为一种专科化的本科教育。专业教育模式的确立是从对通才教育思想的批判开始的, 1952年全面学习苏联以后, 在院系调整的同时, 专业教育模式很快地确立起来, 专业成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大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也转变为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

要建立新的适应新中国建设的专业教育模式, 首先要解决思想问题, 因而就要对过去高等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通才教育”思想进行批判。当时人们认为, 新旧教育的区别在于旧教育的基本特点是教育与国家建设脱节 (学非所用) , 是理论与实际分离, 是大学之门工农莫入。《人民日报》1950年4月转载了斯大林1928年在苏联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八次代表大会上的演说, 意在对通才教育思想进行批判。“现在我们不能只限于培养什么都会一点儿的一般的共产主义干部、一般的布尔什维克干部。一知半解和自以为是, 现在对于我们是枷锁了。我们现在需要五金业、纺织业、燃料业、化学业、农业、运输业、商业、会计以及其他等等的布尔什维克专家。我们现在需要整批的成百上千的能在各种各样知识部门里精通一项的布尔什维克专家。”对通才教育思想的批判一直没有停止, 尤其在1952年全面学习苏联以后。当时把通才教育贴上政治标签, 看作资产阶级思想。而到了“反右”运动中, 主张大学不分专业培养“通才”的人更是被称为资产阶级右派分子。专业教育的大学本科教育理念得以逐步确立, 由此也建立了适应大学专业教育理念的教育教学体制。

3. 专业教育的批判与通才教育的回归。

改革开放以来, 大学本科教育受到了高度的重视, 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改革。1980年中期以后, 经济与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大学本科教育越来越重视社会急需的实际应用人才的培养, 对过去培养目标过高、专业设置过窄的情况进行了调整,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 大学本科的教育理念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专业教育模式的不适应性和种种弊端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 对专业教育理念的批判也越来越多。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通才教育思想、文化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教育思想、人文教育思想、通识教育思想深刻地影响了大学本科教育, 传统的“专业教育”的弊端已经充分地被人们认识到, 本科教育的专业口径进一步拓宽, 国家专业目录种数大幅度减少, 本科教育强调基础宽厚, 更加注重做事与做人教育的统一。许多高校也根据社会需要, 对过去的专业教育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改革, 逐步形成了厚基础宽口径的教育理念。

(1) 培养目标从狭窄到宽广

人们对本科教育的认识在随着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改革而深化, 本科教育的理念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总的变化趋势是从狭窄走向宽广, 降低部分科类过高的要求, 加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拓宽基础, 增强毕业生的适应性, 强调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高等教育要进一步改变专业设置偏窄的状况, 拓宽专业业务范围, 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和训练, 发展同社会实际工作部门的合作培养, 促进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1999年6月《中央中共、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加快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 继续调整专业结构和设置, 使学生尽早地参与科技研究开发和创新活动, 鼓励跨学科选修课程, 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而教育行政部门对于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认识上也逐步深化, 对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专业要求偏高的情况不断进行调整, 1980年末就修改了“高级专门人才”的提法, 调整了本科教育的定位, 1990年末再次明确了本科教育的定位。1998年教育部在武汉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 会后教育部下发了《关于深化教学改革, 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 提出了新的国家关于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 即“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专门人才”, 并据此“逐步构建起注重素质教育, 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 富有时代特征的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2) 大学本科教育思想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后不断兴起的各种高等教育教育思想直接影响了厚基础宽口径教育理念的形成。20世纪80年代初期, 就有学者批判专才教育, 主张加强通才教育。在通才教育思想的影响下, 各高等学校针对培养目标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 如培养“一专多能”人才、“复合型”人才、“企业家型”人才等, 其共同的要求是培养既具有广泛知识又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通专结合的人才。

但是, 通才教育的思想从开始提出就没有停止过争论。有人总结了“通才教育”者与“专才教育”者的分歧:在博与专的关系方面, 强调通才教育者认为, 不博未必能专, 即使专, 也是低层次的专;而强调专才教育者认为, 只博不专, 好像“万金油”。在理解教育价值方面, 强调通才教育者认为, 教育的价值不在于教会学生一技之长, 而在于培养其能力, 为未来打好基础;强调专才教育者则认为, 教育主要为受教育者提供一种专业训练, 以服务社会。在对适应社会的理解方面, 强调通才教育者认为, 适应社会是一个过程, 不在今天, 而在未来;强调专才教育者则认为, 适应社会就是当前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应以此为目标实施教育。

二、大学本科教育的新探索

我国本科教育改革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多样, 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科类的高等学校都在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不同的探索, 以适应当前以及未来社会的需要。这些新探索都不同程度地打破了原来本科教育的模式, 为我们思考本科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

1. 本科教育定位:高等教育中的基础教育。

北京大学的本科教育改革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1999年以来, 北京大学在教育和教学改革中认为社会形势和教育内部已经发生巨大的改变, 过去的本科教育理念和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在总结前20年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 确立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北京大学认为北大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是为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能够在各个行业起到引领作用的顶尖专业人才。但这个任务需要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共同完成, 仅靠本科教育是不够的。本科教育的任务是进行高等教育的基础教育, 培养基础知识宽厚、创新意识强烈、具有良好自学和动手能力的通识性人才, 这样的人才可以成为研究生教育阶段的生源, 从这个意义上说本科教育主要就是给研究生教育打基础。另一方面这样的人才也可以成为社会需要的适应面广的复合型人才。他们认为, 北京大学本科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应当是前者而不是后者。为了实现上述目标, 确立本科的基础教育地位, 北京大学在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 在高年级实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同时进行学习制度的全面改革, 实行在教学计划和导师指导下的自由选课学分制, 实行弹性学制。北京大学在2003年全面推行院系大学科类招生, 除医学部与外语专业以外, 全校不再以专业为单位招生。按院招生及培养计划充分体现加强基础、淡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方针。

北京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意义是深远的。在过去的本科教育改革中一直未能明确肯定本科的基础教育性质, 从教育观念到组织的架构, 本科教育的中心和独立地位依旧, 专业色彩也依旧, 这造成了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脱节。在高等教育充分发展的今天, 高等教育本科阶段生产的只是初级产品, 高级产品要由研究生教育来生产。我们不能再孤立地看待本科教育, 或者说孤立地办本科, 而应当把本科教育放在十年制高等教育、终身教育的框架内来重新设计;应当把本科生培养质量的衡量标准与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放到一起去考虑, 要看看培养的本科生在硕士生、博士生阶段的学习中的表现。

2. 本科高职: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

为了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对更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近年来, 许多理论与实际工作者主张我国应在本科教育阶段也实施高等职业教育。他们主张, 虽然我国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应该以高等专科层次为主, 但本科教育阶段也应该存在职业教育, 也应该承担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任务。主张在本科教育也可以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立论基础是高职教育是教育类型, 本科、专科是教育层次, 这样, 高职教育就未必必须限定在专科教育层次。有人甚至认为在我国现阶段的本科教育中, 有些就可以看作高等职业教育。如从学科内容看, 有的科类偏重技术或偏重应用;从培养目标看, 有些科类也同时培养应用型人才, 甚至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这些科类有相当部分的培养目标应该属于技术应用型人才, 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培养目标一致。而在实践上, 许多本科大学进行了本科层次职业技术教育的探索与实验。自1999年以来, 我国普通本科院校举办高职教育的发展势头迅猛, 先后有250多所本科院校举办了高职教育。清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等都办了本科高职, 很多人认为大学办高层次的高职是今后大学办高职的一个趋势。

三、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念的选择

1.“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泛的专业教育”将是本科教育的发展趋势。

在目前我国的国情下, 考虑到将来延长普及义务教育年限的问题和国际经验, 中学 (高中) 教育不宜进行大的变革。另外, 本科教育阶段的基础教育不仅仅是知识基础与能力基础的教育, 同时也是做人的教育, 是一种高层次的人文素质教育, 这个任务也是中学无法承担的。另一方面, 从我国目前高中教育的实际情况看, 它并没有大学预科的性质与功能, 所以, 如果像欧洲那样, 大学本科阶段就强调专业化很强是不科学的。在高等教育中, 在本科教育中, 先进行一些基础的、基本的理论知识、技能的教育, 然后再进行较为专门的专业教育是各国高等教育的普遍做法。没有一定的坚实的文化与科学基础, 一进大学就严格地分专业进行教育不利于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所以, 联系我国中学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定位来确定大学本科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定位的话, 我国大学本科教育必须首先进行高等教育中的基础教育, 它应是广泛的、不分专业的, 包含文理的、基础的文化科学知识与技能的教育。我认为, “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泛专业教育”将是本科教育的发展趋势, 将为多数的院校的选择。

2. 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科类的本科教育将会有多样化的选择。

“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泛的专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并不是说所有的本科院校、所有的科类将实行同样的教育模式。我们认为, 无论从当前本科教育的发展趋势还是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 本科教育将是多样化的, 本科教育也将以多元化为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 技术应用型的本科教育将可能成为本科层次高职、一些地方院校的选择;而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泛的专业教育可能是中国多数大学本科教育的选择。这种理念是灵活的, 它将建立一种新的专业与课程的运行模式, 通过自由与灵活的机制主动地更好地适应社会、市场、科技发展、学生的需要。我们之所以作出上述判断, 也是我国现实情况决定的。从我国生产力与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看, 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远比美国等发达国家低, 对于中低层次人才的需求量很大;对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需求虽然正在增加, 但需求量是远远低于中低层次人才需求的。本科教育还要适应这个现实, 对学生进行适当的专业教育, 以利于学生就业和满足社会需要。现在多元结构的社会需要多类型人才, 特别像中国这样一个生产力发展很不平衡、区域发展差别及城乡发展差别都很大的十几亿人口的大国, 更需要各种类型与层次的人才, 我国本科教育培养各种类型的人才是必需的。另外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人口基数大, 我们还不能完全像美国那样把高等教育的重心及真正的专业教育上移到研究生教育层次, 我国多数的本科教育还是要适度的专业化。但要指出的是, 新理念下的专业教育和原来的不同在于一是要建立在通识教育基础上, 二是将通过一种自由灵活的机制来实现。

1990年末以来本科教育改革出现的几种新探索, 对传统的本科教育理念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预示着本科教育发展的一些新方向。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泛专业教育将是本科教育的发展趋势, 我国本科教育改革要以多元化思想为指导, 逐步形成本科教育多元共生的新格局。

参考文献

[1]顾冠华.论通才与专才[J].上海高教研究, 1979.

[2]文辅相.中国高等教育目标论[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9.

[3]杨志坚.论高等教育中适应性通才教育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 2003.

[4]王伟廉, 邬大光等.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 2002.

[5]潘懋元主编.高等学校教学原理与方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5.

[6]陈学飞主编.中国高等教育研究50年.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

[7]刘献君.专业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3.

[8]夏建国.技术本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7.

6.普希金·通才·启示 篇六

原题阅读材料如下: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18分)

(1)俄罗斯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内有个“普希金之家”,是珍藏俄国古典文学大师们遗物的小型博物馆。在这里我大吃一惊:原来我所崇敬的那些文学大师,几乎都能画一手好画。此前,我只知道普希金喜欢画画,这次却看到莱蒙托夫、果戈理、屠格涅夫、茹科夫斯基、列夫·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等人的手笔!但这些画在普希金之家并不作为一种纯粹的艺术作品,而作为作家的遗物,和大师们的书桌、文具、手杖、眼镜、外衣、怀表和水杯摆在一起。它们被当作作家生命气息的载体——而不是心灵欲望的载体,只是从属于文学,并没有自己独立的身份与价值。

(2)只承认你一种最突出的才能,其他才能只作为附属品。作家的绘画,只被当作研究作家心理与性格的一种素材,而不作为艺术品对待。这实在有些不公平!

(3)文学大师的这些丹青妙笔,能否从专业角度来欣赏呢?

(4)就说普希金的自画像吧,这是他最热衷的题材。他几乎随手一个线条,就能把自己突起的额骨与眉骨、坡度很大而前伸的尖鼻子以及略略发紧的嘴巴画出来。他画自己的鬈发和络腮胡须更是得心应手,只用鹅毛笔的鹅毛一端蘸上墨汁轻快地抹几下,便神采飞扬。普希金的自画像大都出自诗人的自我意识,正如诗人写诗大都以“第一人称”为出发点一样。仔细去看,普希金这些自画像的神态并不相同,有的凝重,有的轻盈,有的阴郁,有的活泼,它们是诗人不同时间、不同环境和不同心态中的自己。

(5)绘画是普希金的一种表达方式。他大量的画,是绘在他诗作的手稿上。每当他诗情洋溢时,形象便在脑海里缤纷涌现。这是他独有的一种绘画状态。所以普希金的画大多画得很快,是他瞬间形象想象的灵性记录。他最爱画人物——各种面孔和各种表情。这些人物有的是虚构的,有的是现实中的人;他对这些人有爱有恨有讽刺有愤怒,这些人物是诗人在诗之外的一种表达。而且他从来不用画笔作画,只用写作工具——鹅毛笔和墨水来画。这表明他作画的欲望是被诗唤起的。列夫·托尔斯泰说他“用诗歌思想”;同样,他也“用画思想”。

(6)普希金为他的《别多金小说集》中一个短篇《棺材商人》画有两幅插图。虽然也还算不上专业插图,但那种轻松的幽默搅拌着辛辣的讽刺的味道,也许任何画家都难以表现出来。

(7)没有人统计过普希金总共在诗稿上画了多少图画,我想数量一定相当可观。这种文字与图画自由融混的现象,只有那种有着大段大段题跋的中国文人画才能相比。我想,这种“诗画相生”的画,中国之外唯普希金一人!

(8)丈人画在中国文坛很普遍。但在西方就不同了,写字与绘画的工具和材料全然两样,绘画的基础又是素描与速写,讲究解剖学与透视学,若要从事绘画必需先经过一整套专业训练。很难!中国人讲究触类旁通,崇尚琴棋书画兼能的通才,即使纯画家也要“诗书画印”样样精通。但西方强调的是解析与分类,不推崇全能,因而各种艺术之间的“壁垒”就很难逾越。

(9)我忽然想起俄罗斯作家协会主席尼古拉耶维奇说的一句话:“上帝给你一种才能,一定还会给你所有的才能。”这是俄罗斯谚语,很耐人寻味。我想,才能应包括人的灵性与悟性。人对各种艺术是能通感的,从通感到“通才”并不是一件难以理解的事。

通观全文,作者从普希金等俄罗斯作家的画作说起,通过对普希金作画状态的描述及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分析,推出了自己关于艺术创作中“通才”的观点。全文共9个自然段,可分三部分,其层次可图示为: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文章按“引论-本论-结论”的常见思路展开。

第1段从参观“普希金之家”的惊奇发现落笔,提出了文学大师的画作不能作为专业艺术品受到重视的现象,交代了本文写作的切入点——文学与绘画等艺术领域之间关系的探寻。

第2段先以“只承认你一种最突出的才能,其他才能只作为附属品”一句,提点话题;又以“这实在有些不公平”一句,简洁鲜明地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现象的否定。

否定了他人的看法,作者对这种现象的看法是什么,持论的依据又是什么呢?

第3段独句成段:“文学大师的这些丹青妙笔,能否从专业角度来欣赏呢?”一句设问,作用在于明示写作思路,领起主体部分的分析阐述。这里的“专业角度”,承第1段的“并不作为一种纯粹的艺术作品”与第2段的“其他才能只作为附属品”,当指美术专业的角度。只有证明文学大师的画作可以作为纯粹的艺术品从美术专业的角度去欣赏,文学家才可以说同时又是画家,才可以由此推出“通感”与“通才”的结论。这正是作者立论的出发点。

第4-6段,作者以普希金作画为例,解剖麻雀,具体展示了文学大师绘画的水平及创作状态的特点。这三段的分析两条思路并行,既含蓄地回答了第三段的问题,又为下文“通感”、“通才”观点的推出作好了铺垫。第4段可分两层:先说普希金自画像达到的水平——“得心应手”、“神采飞扬”;再说其自画像创作的特点是“出自诗人的自我意识”。

第5段从在何处作画、作画的速度、内容、工具等四个角度,展示了诗人特有的作画状态——情思涌起时,既用诗歌表达、也用画作表达。这一段文学大师创作中“通感”状态的具体展示,是支撑后文“通感”论的依据。

第6段则以一部文学作品中的两幅插图为例,说明从情感表达效果的角度上说,文学大师所作插图达到的水平,为专业画家所不能及。这里作者虽没有明确给出“文学大师的画作完全可以从美术专业欣赏”的字句,但事实胜于雄辩。至此,作者在第3自然段提出的问题已经得到了明确的答案,“通才”说也借此得到了有力的支撑。

第7、8段是文章本论部分的第二个层次。这里,作者的思路由个别推向一般,由普希金一人转向东西方作家群体,为最后得出艺术创作的一般性规律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第7段先摆一般性现象:“文字与图画自由融混的现象”中国很多,但西方却罕见。

第8段分析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从表面上看,是书写与绘画的工具中国相同而西方不同;从深层文化背景上看,是中国讲究“触类旁通”,而西方强调“解析与分类”。这种注重分解的文化意识,造成了艺术门类间的壁垒,正是文学大师的画作不被视为艺术作品的原因。

由个体创作通感状态的展示、到西方分类文化的一般性分析,第二部分就此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最后一段,作者仍不急于拿出自己的观点,先引用俄罗斯作协主席的话,意在表明关于“通才”的认识不仅限于中国,为自己的观点进一步提供理论支撑;最后水到渠成地表明了自己的主张:“从通感到‘通才’并不是

一件难以理解的事”。

全文说理充分,语气委婉,表现了文艺研讨的平和态度以及观光随笔的优雅与从容。

由于文本论说意味过强,文学味道不足,不能为文学鉴赏能力的考查提供支撑,对语言、形象、表达技巧的鉴赏考查今年全面轮空,18分题目全部考查的是对内容的理解与把握。

[试题解析]

19.下列对原文理解准确的两项是(4分)[ ][ ]

A.文学大师擅长绘画,应视为一种很值得深入研究的艺术现象。

B.俄罗斯古典文学大师们的绘画作品受到歧视,反映了一种文化偏见。

C.普希金作画从来不用画笔,说明普希金的绘画出自他的自我意识。

D.普希金和托尔斯泰一样,都是既“用诗歌思想”也“用画思想”。

E.昔希金妙笔作画,虽不够专业,却逾越了不同艺术之间的壁垒。

[参考答案]A、E

[解析]本题意在考查对文本内容整体上的初步理解。将五选二客观题作为该大题第一小题,是北京卷的一个特点。它表现了命题人对阅读活动从整体感知到局部精解再到整体把握这一过程的认识与理解。所以北京卷的五选二题考查的内定只是初步感知理解,一般不涉及鉴赏问题。

A项的说法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原因,作者正是以深入研究的态度来探索这一艺术现象,故此项正确。B项的错点有二:一是“受到歧视”的说法言重了。从逻辑上说,“不受重视”不等于“受到歧视”;从文意上看,之所以俄国人对普希金的画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是因为西方不大推崇全能,与“歧视”无关。第二个错点是“文化偏见”的说法在文中找不到依据。俄国人没有将古典文学大师们的画视为艺术品,不是认为它们不好,而是西方本没有“诗画相生”这一概念。故此“偏见”之说无从谈起。以上两项在文中都没有确切的局部对应点,它们考查的都是整体上的理解与把握。C项的对应点是4、5两段,其表述是典型的错接因果。“自我意识”是在第4自然段分析普希金自画像的内容时提出的;“不用画笔”是在第5段介绍诗人的创作状态时交代的。D项的对应点在第5自然段末,选项的理解也显然是对“列夫·托尔斯泰说他‘用诗歌思想’;同样,他也‘用画思想”’这句话的误读。这里,“用诗歌思想”是托尔斯泰对普希金的评价;“用画思想”是本文作者冯骥才对普希金的评价。从语境看,“托尔斯泰说他”一句中的“他”指的是普希金,而不是托尔斯泰自己。E项说法是文中几个意思的整合。“妙笔作画”可在第四段中找到依据,“不够专业”是对第8段交代的西方专业美术传统的尊重;普希金为中国之外罕见的能将文字与图画自由融混的作家,且其画作达到很高的水平,所以“逾越壁垒”的说法也是正确的。

20.第1段末有两个画横线的短语,请解释它们在文中的含义。(4分)

①生命气息的载体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心灵欲望的载体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生命气息的载体——能反映作家心理与性格的那些日常生活用品。

心灵欲望的载体——能反映作家理想、信念、追求的艺术作品。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语句的正确解释,是对局部精解能力的考查。

解答这种题应该注意三点:

一是找准试题在文本中的对应部位。本题的提问点在第1段的第5句,直接相关点在第1段的第4句(“……作为作家的遗物,和大师们的书桌、文具、手杖、眼镜、外衣、怀表和水杯摆在一起”)和第2段的第2句(“作家的绘画,只被当作研究作家心理与性格的一种素材,而不作为艺术品对待”),深层支撑则在于对本文话题的把握。

二是注意将词语的本意与语境信息整合。先看两词本身,“生命气息”与“心灵欲望”相对而言,前者强调“肉体”,后者强调“精神”;再看语境,“作为作家的遗物,和大师们的书桌、文具、手杖、眼镜、外衣、怀表和水杯摆在一起”,“作家的绘画,只被当作研究作家心理与性格的一种素材,而不作为艺术品对待”。两意整合,即可得到答案。

三是注意设问点是偏正短语,答案也应是偏正短语。有些同学答案是一个句子,内容和形式上都不合要求。

21.简答。(6分)

①普希金“独有的一种绘画状态”是怎样的状态?(不超过10个字)

答:□□□□□□□□□□

②作者为什么强调 “文字与图画自由融混的现象”“中国之外唯普希金一人”?

答:

[参考答案]①(2分)可答“涌动着强烈的诗情画欲”或“用诗,同时也用画思想”或“由诗激发出绘画灵感”等,意思对即可。但超出字数要减1分。

②(4分)总起来说,作者要强调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古代东方写字与绘画的工具、材料差异不大,而西方写字与绘画的工具、材料完全两样;西方绘画另有一套训练方法与绘画理论;西方强调解析与分类,不推崇全能,不大讲究触类旁通——导致各种艺术之间的壁垒不容易逾越。而作者认为提倡逾越这种壁垒,有利于发挥人的潜能。两个要点:差异导致壁垒不易逾越;应提倡逾越。各2分。

[解析]

21题第①小题从词语角度切入,考查的是对段落的理解与把握。要求根据第5自然段有关内容对普希金绘画时特有的思想状态加以概括说明。第5段一共10句。第一句针对普希金文学大师的身份,特别强调“绘画是普希金的一种表达方式”。第2句交代他画作的处所。3、4两句介绍他“独有的一种绘画状态”,提问点就出在这里。有些同学没有整体把握段落,按寻找代问指代对象的思路,直接拿第3句做答案,其答案是不完整的。“诗情洋溢时,形象便在脑海里缤纷涌现”,形象可以是诗歌的形象,不一定与绘画有关。第5~7句从画作内容角度表明画作与诗相关。第8句从工具角度说,作画用的是写作的笔。经过上述四个角度的陈述,9、10两句才得出结论:他作画的欲望是被诗唤起的,他用诗歌思想,同样也用画思想。读懂全段可知普希金作画的特点是“诗画相生”,所以只有表达出这个意思,才是该题的正确答案。可见把握段落层次与主旨的能力,是正确解题重要的支撑能力,这也正是该题考查的目的之所在。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分析段落的实质是对句间关系的分析。

21题第②小题考查的是把握思路及文章主旨的能力。这是对整体把握文章能力的考查。提问点在第7段,相关点在第8、9两段。第8段是通过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来解释为什么像普希金这样“诗画相生”的作家这样少,从而引出第9段关于“通才”的见解。理清文章思路,明确作者强调现象的目的是引出造成现象的原因——西方文化强调分类造成了壁垒,进而表达自己的看法这一答题方向,相关问题即可得到解决。(参见“文本解读”部分)

22.试就本文所说的“通才”问题,举例谈谈你个人的看法。要求:联系本文之外的典型例子。(4分)

答:

[参考答案]本题考查阅读中联系实际、联系背景知识的“发散”能力。学生肯定了解的事实,如苏轼文章、诗词、书法均造诣极高,鲁迅是小说家、散文家,也是大学问家、书法家,而且精于篆刻艺术等等。

答题要求:举例恰当,看法明确,表述清楚,言之成理即可。可以谈与本文作者一致的意见,也可以谈不同的意见。

赋分:举例恰当,1分;看法明确,言之成理,2分;表达清楚,1分。

[解析]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在读懂作者的基础上“读出自己”的能力。题干的重点在“谈你个人的看法”,这就要求答案首先要有自己的观点,还要结合事例加以分析。题干界定的“就本文所说的‘通才’问题”,应该限指艺术领域里的通才,“发散”应以对文本的理解为基础;所举“典型事例”,人物首先应该是“才”,得有典型意义。这一点在指导复习训练时应严格要求。

[参考示例]

1.我认为“通才”是大多数有成就的人的共同特点,知识越多,成就越大。以达·芬奇为例,达·芬奇以绘画著称,但他还精通机械、天文、地理。这些知识互相补充,更有利于绘画,所以我推崇“通才”。

2.我认为,我们不应该为做“通才”而刻意地“全面发展”,倘若对每一个领域都浅尝辄止,那只会全面平庸。像前一阵风靡一时的“韩寒现象”,他可以写出很好的文章,却有多门功课不及格,对此,社会上争议颇多。显然,他不是“通才”,但对于文坛,我们似乎又需要这种充满个性和文采的人才。所以,我认为,并不一定要刻意追求“通才”,让那些在某一领域很突出的人才自由地发挥他们的个性吧!

2004年高考北京卷文学作品阅读题,原文语言明白晓畅,难点在于由现象到事理、由个别到一般的写作思路不易把握。试题紧扣文章主旨,重点、难点突出;既有局部理解,又有整体把握;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由文内到文外,试题顺序布局合理。

7.专才与通才,谁更招人爱? 篇七

然而大多数的三分射手在比赛中很少获得太多的掌声,根据美国《体育画报》的报道,实际上在多年时间里,科尔属于球队的“零时工”,因为他跳不高,脚步太慢。尽管拥有相当难得的技巧,但教练和球迷是不是真的低估了三分射手们的价值呢

被忽视的特殊球员

Long Wang是一名狂热的篮球迷,这个问题他想了很久,并与他的博士导师——凯洛格商学院组织与管理教授Keith Murnighan——共同讨论。两个人决定做一番调查:相对于技能单一但造诣很高的专才,我们是不是对那些技能全面的通才有更多的偏爱 ?

Wang现在是香港城市大学的助理教授,他把他们的理论付诸实验。在一系列的研究中,确实发现了对通才更加青睐的证据。

在一项研究中,Wang把300名NBA球员的薪金和比赛数据进行了统计,结果发现,三分球专家的薪金与他们的三分球数据并没有联系,而与他们的两分球命中率有关,而事实上,他们投进的三分球对球队战绩来说有更大的影响。换句话说,这些专才并不像他们的通才队友一样,他们在球队胜利场次中所扮演的角色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补偿。

不过这也不能完全赖NBA,普通球迷也通常把三分球专家的贡献打了折扣。在另一项研究中,Wang让参与的球迷把自己想象为一个球队总经理,球队需要物色优秀的三分投手。Wang向参与者展示三个球员的资料,并询问他们会招募哪个球员,以及每个球员愿意支付多少的薪金。相对于三分球专家(三分球命中率异常出色,而总评分低于平均水平的球员),参与者更倾向于招募通才(两分球和三分球命中率都高于平均水平的球员)并支付薪金。因为球队明确需要的是三分投手,在这样的情况下还选择通才,这可以看作通才偏好的证据。

直接对比的危害

为什么三分球专家会被怠慢——甚至于在有的时候,作为一个特殊角色,他们比其他通才做出了更大的贡献?

因为我们很自然地会把一类人与另一类人进行比较,当三分球专家与那些全面的球员相比时,他们的表现看起来就很糟糕。你是想要5个全面优秀的球员呢——还是要一个脚步沉重、跳也不能跳的优秀三分投手,外加4个优秀球员——实际上,5个优秀球员中随便哪一个都比三分投手强,但是如果你的球队中有那么一个人,可以做点特别的事情,你的球队表现可能更好。

这样的趋势也蔓延到我们的工作环境中。在另一项研究中,Wang发现扮演招聘专员的参与者往往忽视那些更适合这个岗位的专才,而对那些普遍经验更丰富的通才更感兴趣。还有一项研究考察了职位招聘广告,研究者想知道究竟有多少公司会为一个真正的专才贴出广告。结果,在36%的情况下,即使是那些明确招聘专才的广告也会要求应征者具备两种专项技能。此外,与小型组织相比,那些一向标榜专门人才、独特技能的大型机构更要求他们的专家具有多种技能。

管理者必须学会当指挥

管理者往往是短视的。理想的状况是,招聘者应该像一名乐队指挥,站在指挥台上,手握指挥棒,知道需要多少小提琴手、大提琴手、小号手等等来演奏不同的乐曲。如果你一次性招募所有人,那你可能更容易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但是,大多数的团队一次只增加一名成员,对于管理者来说就更不容易看清楚,当发生直接对比的时候,你就不能正确地评价一名专才的价值。

造成通才偏好的另一个事实或许是为了规避风险。如果你是球队的总经理,你很容易做出招募一名优秀球员的决定,因为你可以参照球员的个人数据。但是要考虑整个球队的协同作用,而不是特定的某一个人,决策的风险就增加了。高风险高回报战略与稳妥战略对比,人们往往选择后者。实际上,这某种程度上可以解释为什么大型组织会更偏爱通才。

最后,因为管理往往需要人们扮演不同的角色,鼓励者、执行者、组织者等等,很多管理者本身就是通才,而我们又恰恰容易被志趣相投的人吸引,与“各色”的专才相比,我们更愿意复制自己。

如果要给管理者一点建议的话,那就是尽量把通才与专才的对比保持在最低限度。事实上,研究者发现,如果鼓励参与者对专才个人进行评价,而不是与通才进行对比,通才偏好可以被降低。总而言之,管理者应该是指挥家——这是你的团队,把眼光稍稍放远来观察团队的挥动,再来决定要改变什么。

上一篇:幼儿园8月份工作安排下一篇:实训室安全卫生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