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ppt.Convertor

2024-07-19

试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ppt.Convertor(精选9篇)

1.试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ppt.Convertor 篇一

第三篇 消防设施安装、检测与维护管理 第一章 消防设施质量控制、维护保养与消防控制室管理 学习要求 一 共性要求 1 消防设施施工质量控制 2 施工安装与调试 3 技术检测与竣工验收 4 维护管理等 二 消防控制室管理内容和要求 第一节

消防设施安装调试与检测

一、施工质量控制要求 消防设施安装调试、技术检测应由具有相应等级资质的施工单位、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承担。施工单位按照消防设计文件编写施工方案,以指导施工安装、控制施工质量。

(一)施工前准备

消防设施施工前,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物质条件.(二)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为确保施工质量,施工中要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和工程质量检验制度,施工现场配备必要的施工技术标准。

(三)施工安装质量问题处理 经消防设施现场检查、技术检测、竣工验收,消防设施的设备、组件以及材料存在产品质量问题或者施工安装质量问题,不能满足相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的,按要求进行处理.二、消防设施现场检查 各类消防设施的设备、组件以及材料等采购到达施工现场后,施工单位组织实施现场检查。消防设施现场检查包括产品合法性检查、一致性检查以及产品质量检查。

(一)合法性检查 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消防产品按照国家或者行业标准生产,并经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1.市场准入文件 2.产品质量检验文件

(二)一致性检查 消防产品到场后,根据消防设计文件、产品型式检验报告等,查验到场消防产品的铭牌标志、产品关键件和材料、产品特性等一致性程度。

(三)产品质量检查 消防设施的设备及其组件、材料等产品质量检查主要包括外观检查、组件装配及其结构检查、基本功能试验以及灭火剂质量检测等内容。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应急照明以 及疏散指示系统的现场产品质量检查 2.水系灭火系统现场产品质量检查.3.气体灭火系统、干粉灭火系统质量检查

4.防烟排烟设施的现场产品质量检查

三、施工安装调试 消防设施施工安装调试是消防设施由设计成果转化为实物成果,实现火灾报警、扑救与控制初期火灾、防烟排烟、疏散引导等功能的关键环节,消防设施施工安装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消防设施效能的发挥程度。

(一)施工安装依据 消防设施施工安装以经法定机构批准或者备案的消防设计文件、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为依据;经批准或者备案的消防设计文件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由原设计单位修改,报经原批准机构批准后,方可用于施工安装。消防供电以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文件,除需要具备前述消防设施设计文件外,还需具备系统布线图和消防设备联动逻辑说明等技术文件。

(二)施工安装要求 消防设施施工安装过程中,施工现场要配齐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工艺规程以及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控制与检验制度。施工单位做好施工(包括隐蔽工程验收)、检验(包括绝缘电阻、接地电阻)、调试、设计变更等相关记录; 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对消防设施施工安装质量进行全面检查,质量管理检查、施工过程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资料核查等 检查全部合格后,完成竣工图以及竣工报告。

(三)调试要求 1.系统供电正常,电气设备(主要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具备与系统联动调试的条件。2.水源、动力源和灭火剂储存等满足设计要求和系统调试要求,各类管网、管道、阀门等密封严密,无泄漏。3.调试使用的测试仪器、仪表等性能稳定可靠,其精度等级及其最小分度值能够满足调试测定的要求,符合国家有关计量法规以及检定规程的规定。4.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其组件、其他电气设备分别进行通电试验,确保其工作正常。消防设施调试负责人由专业技术人员担任。调试前,调试单位按照各消防设施的调试需求,编制相应的调试方案,确定调试程序,并按照程序开展调试工作;调试结束后,调试单位提供完整的调试资料和调试报告。消防设施调试合格后,填写施工过程检查记录,并将各消防设施恢复至正常工作状态

四、技术检测与竣工验收

(一)技术检测 1.检测准备 2.检测方法及要求

(二)竣工验收 1.资料检查 消防设施竣工验收前,施工单位需要提交竣工验收资料 2.现场检查 现场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各类消防设施的安装场所(防护区域)及其设置位置、设备用房设置等检查、施工质量检查和功能性试验。

3.质量验收判定 消防设施现场检查结束后,根据各类设施的施工及验收规范确定的工程施工质量缺陷类别,按照相关规则对各类消防设施的施工质量作出验收判定结论 第二节 消防设施维护管理

一、消防设施维护管理的内容 消防设施维护管理由建筑物的产权单位或者受其委托的建筑物业管理单位(以下简称“建筑使用管理单位”)依法自行管理

或者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实施管理。消防设施维护管理包括值班、巡查、检测、维修、保养、建档等工作。

二、消防设施维护管理要求 为确保建筑消防设施正常运行,建筑使用管理单位需要对其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明确归口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及其工作职责,建立消防设施值班、巡查、检测、维修、保养、建档等管理制度。

(一)维护管理人员从业资格要求 消防设施操作管理以及值班、巡查、检测、维修、保养的从业人员,需要具备有关规定的从业资格 1.消防设施检测、维护保养等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的项目经理、技术人员 2.消防设施操作、值班、巡查的人员 3.消防设施检测、保养人员

4.消防设施维修人员

(二)维护管理装备要求 用于消防设施的巡查、检测、维修、保养的测量用仪器、仪表、量具以及泄压阀、安全阀等,依法需要计量检定的,建筑使用管理单位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定期校验,并具有有效证明文件。

(三)维护管理工作要求 1.明确管理职责。2.制定消防设施维护管理制度和维修管理 技术规程。3.落实管理责任。4.实施消防设施标识化管理 5.故障消除及报修 6.建立健全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档案 7.远程监控管理

三、维护管理各环节工作要求 消防设施维护管理各个环节的工作均关系到消防设施完好有效、正常发挥作用,建筑使用管理单位要根据各个环节工作特点,组织实施维护管理。第三节 消防控制室管理

一、消防控制室的设备配置 消防控制室至少需要设置下列装置: 1火灾报警控制器 2消防联动控制器 3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 4消防电话总机 5消防应急广播控制装置

6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控制装置 7消防电源监控器等设备 或者设置具有相应功能的组合设备

二、消防控制设备的监控要求 1.消防控制室设置的消防设备能够监控并显示消防设施运行状态信息,并能够向城市消防远程监控中心(以下简称“监控中心”)传输相应信息。2.根据建筑(单位)规模及其火灾危险性特点,消防控制室内需要保存必要的文字、电子资料,存储相关的消防安全管理信息,并能够及时向监控中心传输消防安全管理信息。3.大型建筑群要根据其不同建筑功能需求、火灾危险性特点和消防安全监控需要,设置2个及2个以上的消防控制室,并确定主消防控制室、分消防控制室,以实现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消防安全监控模式。4.主消防控制室的消防设备能够对系统内共用消防设备进行控制,显示其状态信息,并能够显示各个分消防控制室内消防设备的状态信息,具备对分消防控制室内消防设备及其所控制的消防系统、设备的控制功能。5.各个分消防控制室的消防设备之间,可以互相传输、显示状态信息,不能互相控制消防设备。

三、消防控制室台账档案建立 消防控制室是建筑使用管理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与消防设施监控的核心场所,需要保存能够反映建筑特征及其消防设施施工质量及其运行情况的纸质台账档案和电子资料。

四、消防控制室管理要求

(一)消防控制室值班要求 建筑使用管理单位按照有关要求,安排合理数量的、符合从业资格条件的人员负责消防控制室管理与值班 1.实行每日24h专人值班制度,每班不少于2人,值班人员持有规定的消防专业技能鉴定证书。

2.消防设施日常维护管理符合国家标准《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GB 25201的相关规定。3.确保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固定灭火系统和其他联动控制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不得将应处于自动控制状态的设备设置在手动控制状态。4.确保高位消防水箱、消防水池、气压水罐等消防储水设施水量充足,确保消防泵出水管阀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道上的阀门常开;确保消防水泵、防排烟风机、防火卷帘等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柜控制装置处于自动控制位置(或者通电状态)。

(二)消防控制室应急处置程序 1.接到火灾警报后,值班人员立即以最快方式确认火灾。2.火灾确认后,值班人员应进行如下处置: 1)立即确认火灾报警联动控制开关处于自动控制状态 2)同时拨打“119”报警电话准确报警;

报警时需要说明着火单位地点、起火部位、着火物种类、火势大小、报警人姓名和联系电话等。3)值班人员立即启动单位应急疏散和初期火灾扑救灭火预案,同时报告单位消防安全负责人。

(三)消防控制室控制、显示要求 1.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 2.火灾报警控制器 第二章 消防给水 学习要求 1 了解消防给水系统的功能及用途 2 了解消防给水系统的各部件检查方法及内容 3 了解消防给水系统的安装调试与检测验收程序 4 了解消防给水系统的维护保养方法。第一节 系统构成 消防给水系统主要由消防水源(市政管网、水池、水箱)、供水设施设备(消防水泵、消防增(稳)压设施、水泵接合器)和给水管网(阀门)等构成。第二节 系统组件(设备)安装前检查 按照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求,消防给水系统施工安装前,要对消防水源及到场的供水设施设备、系统组件、管件、材料等进行现场检查,检查内容包括产品质量证明文件检查和产品现场检查、检验。

一、消防水源的检查

(一)市政给水管网作为消防水源的条件

(二)消防水池(消防水箱)作为消防水源的条件

(三)天然水源作为消防水源的条件

(四)其他水源作为消防水源的条件

二、消防供水设施(设备)检查

(一)消防水泵

(二)消防增(稳)压设施

(三)水泵接合器

三、给水管网的检查

(一)给水管材

(二)管网支、吊架及防晃支架

(三)通用阀门的检查 第三节 系统安装调试与检测验收

一、消防水源

(一)消防水池、消防水箱的施工、安装

(二)消防水池、消防水箱的检测验收

(三)其他消防水源的检测验收

二、消防供水设施、设备

(一)消防水泵 1.消防水泵的安装调试

2.消防水泵控制柜的安装要求 3.消防水泵的检测验收要求

(二)消防增(稳)压设施 1.气压水罐安装要求 2.稳压泵的安装要求

(三)消防增(稳)压设施的检测验收 1.气压水罐验收要求 2.稳压泵验收要求

(四)水泵接合器 1.水泵接合器的安装规定

2.水泵接合器的检测验收

三、给水管网

(一)给水管网的安装 1.管道连接方式 2.架空管道的安装 3.管网支吊架的安装 4.管网的试压和冲洗 5.消防给水系统阀门的安装 6.给水管网的检测验收 第四节 系统维护管理

一、消防水源的维护管理

二、供水设施设备的维护管理

(一)供水设施的维护管理规定

(二)水泵接合器的维护管理规定

三、给水管网的维护管理 第三章 消火栓系统 学习要求 1 了解消火栓系统的功能及用途 2 了解消火栓系统的各部件检查方法及内 容 3 了解消火栓系统的安装调试与检测验收 程序 4 了解消火栓系统的维护保养方法。第一节 系统构成

一、室外消火栓系统 室外消火栓系统主要由市政供水管网或室外消防给水管网、消防水池、消防水泵和室外消火栓组成。按安装形式不同可分为地上式和地下式两种。

二、室内消火栓 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是由消防给水设施、消防给水管网、室内消火栓设备、报警控制设备及系统附件等组成。第二节 系统组件(设备)安装前检查

一、室外消火栓

(一)室外消火栓的分类

(二)室外消火栓的检查

二、室内消火栓

(一)室内消火栓的分类

(二)室内消火栓的检查

三、消火栓箱

(一)消火栓箱的分类 1.按安装方式可分为:明装式、暗装式、半暗装式。2.按箱门型式可分为:左开门式、右开门 式、双开门式、前后开门式。3.按箱门材料可分为:全钢、钢框镶玻璃、铝合金框镶玻璃、其他材料型。4.按水带的安置方式可分为:挂置式、卷 盘式、卷置式、托架式。

(二)消火栓箱的检查 1.外观质量和标志 2.器材的配置和性能 3.箱门 4.水带安置 5.材料

四、消防水带、消防水枪、消防接口

(一)消防水带的分类

(二)消防水带的检查

(三)消防水枪的分类

(四)消防水枪的检查

(五)消防接口的分类

(六)消防接口检查 第三节 系统安装调试与检测验收

一、室外消火栓的安装调试与检测验收

(一)施工安装 1.安装准备 2.管道安装 3.栓体安装

(二)检测验收 1.室外消火栓的选型、规格、数量、安装 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2.同一建筑物内设置的室外消火栓应采用 统一规格的栓口及配件;

3.室外消火栓应设置明显的永久性固定标 志; 4.室外消火栓水量及压力应满足要求;

二、室内消火栓的安装调试与检测验收

(一)施工安装

(二)检测验收 第四节 系统维护管理

一、室外消火栓系统的维护管理

(一)地下消火栓的维护管理

(二)地上消火栓的维护管理

二、室内消火栓系统的维护管理

(一)室内消火栓的维护管理

(二)供水管路的维护管理

(三)消防水源、消防水泵及稳压装置的维护管理 第四章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学习要求 1 了解掌握系统的实物组成、实物结构 2 熟练掌握系统安装前系统组件、管件(材)检查方法和要求 3 熟悉系统组件安装调试、检测验收、维护管理的方法和要求 第一节

系统构成

一、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构成 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按照系统的用途和组件配置,通常分为湿式系统、干式系统和预作用系统。

二、开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开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按照系统用途和组件配置,通常分为雨淋系统和水幕系统。第二节 系统组件(设备)安装前检查

一、喷头现场检查

(一)检查内容及要求 1.喷头装配性能检查 2.喷头外观标志检查 3.喷头外观质量检查 4.闭式喷头密封性能试验 5.质量偏差检查

(二)检查方法

二、报警阀组现场检查

(一)报警阀组检查内容及要求 1.报警阀组外观检查 2.报警阀结构检查 3.报警阀组操作性能检验 4.报警阀渗漏试验

(二)检查方法

三、其他组件的现场检查 其他组件主要包括压力开关、水流指示器、末端试水装置等,重点对其外观、功能等进场现场检查。

(一)检查内容

1.外观检查 2.功能检查

(二)检查方法 第三节 系统组件安装调试与检测验收

一、喷头

(一)喷头安装及质量检测要求

(二)检测方法

二、报警阀组

(一)报警阀组安装与技术检测共性要求

(二)湿式报警阀组安装与技术检测要求

(三)干式报警阀组安装及质量检测要求

(四)雨淋报警阀组安装及技术检测要求

(五)预作用装置安装与技术检测要求

(六)报警阀组检测方法

三、水流报警装置 水流报警装置根据系统类型的不同,可选用水流指示器、压力开关及其组合对系统水流压力、流动等进行监控报警。

(一)水流指示器 1.安装与技术检测要求 2.检测方法

(二)压力开关 1.安装与技术检测要求 2.检测方法

(三)压力开关、信号阀、水流指示器的引出线 压力开关、信号阀、水流指示器等引出线采用防水套管锁定;采用观察检查进行技术检测。

四、系统冲洗、试压

(一)系统试压、冲洗基本要求

(二)水压试验

(三)气压试验

(四)管网冲洗

五、系统调试 系统调试包括水源测试、消防水泵调试、稳压泵调试、报警阀调试、排水设施调试和联动试验等内容。

(一)系统调试准备

(二)系统调试要求及功能性检测

1.报警阀组 2.联动调试及检测

六、系统竣工验收

(一)管网验收检查 1.验收内容 2.验收方法 3.合格判定标准

(二)喷头验收检查 1.验收内容 2.验收方法 3.合格判定标准

(三)报警阀组验收检查 1.验收内容 2.验收方法 3.合格判定标准 第四节 系统维护管理

一、系统巡查

(一)巡查内容

(二)巡查方法及要求 1.喷头 2.报警阀组 3.末端试水装置和试水阀巡查 4.系统供电巡查

(三)巡查周期

建筑管理使用单位至少每日组织一次系统全面巡查。

二、系统周期性检查维护

(一)月检查项目 1.检查项目 2.检查与维护要求

(二)季度检查项目 1.检查项目 2.检查与维护要求

(三)年度检查项目 1.检查项目 2.检查与维护要求

三、系统年度检测

(一)喷头

(二)报警阀组 1.报警阀组件共性要求检测(1)检测内容及要求(2)检测操作步骤

2.湿式报警阀组(1)检测内容及要求(2)检测操作步骤 3.预作用装置(1)检测内容及要求(2)检测操作步骤 4.雨淋报警阀组(1)检测内容及要求(2)检测操作步骤

(三)水流指示器(1)检测内容及要求(2)检测操作步骤

(四)末端试水装置(1)检测内容及要求(2)检测操作步骤

四、系统常见故障分析

(一)湿式报警阀组常见故障分析、处理 1.报警阀组漏水 2.报警阀启动后报警管路不排水 3.报警阀报警管路误报警 4.水力警铃工作不正常(不响、响度不够 不能持续报警)5.开启测试阀,消防水泵不能正常启动。

(二)预作用装置常见故障分析、处理 1.报警阀漏水 2.压力表读数不在正常范围 3.系统管道内有积水 4.传动管喷头被堵塞

(三)雨淋报警阀组常见故障分析、处理 1.自动滴水阀漏水 2.复位装置不能复位

3.长期无故报警

4.系统测试不报警 5.雨淋报警阀不能进入伺应状态

(四)水流指示器 水流指示器故障表现为打开末端试水装置,达到规定流量时水流指示器不动作,或者关闭末端试水装置后,水力指示器反馈信号仍然显示为动作信号。

2.试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ppt.Convertor 篇二

我国地域广大, 资源分布不均, 各地经济基础和环境差异大, 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生产力水平呈现多层次状态。在建国初期, 我国各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尤为突出, 全国工业的70%分布在沿海地区, 内陆仅占30%。在“一五”期间 (1953-1957年) , 经济最发达地区的人均国民收入是最不发达地区的7.5倍 。在改革开放初期, 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依旧显著, 东部地区在全国经济份额中占居60%,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有了新的状况。

1.1 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

利用人均GDP从经济总量的角度来衡量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且以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为主要分析对象。其中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0个省份;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广西12个省份。

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1978-2007年人均GDP (元) 见表1。

从表1看出, 改革开放的30年间我国西部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有所扩大, 西部地区人均GDP与东部的比值比1978年下降了5%。地区差距的扩大集中在1990-1994这5年间, 其余25年的变化并不剧烈, 而进入2003年以来, 地区发展的差距首次出现了连续下降的局面。但是西部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仍然在拉大。

1.2 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人均收入的差距

可以看出, 改革开放30年间, 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人均收入差距明显扩大, 特别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体现地更加充分。

从以上分析, 得出以下结论:我国西部与东部地区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小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这是由于国家对中西部地区在分配上实施了一定的补偿性政策。西部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都低于东部, 但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城镇居民收入的差距小于农村居民收入差距, 其主要原因是西部地区农村非农经济的发展与东部地区相比落后更多。虽然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是一国经济发展在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 但我国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同是一个经济整体中的部分, 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扩大不利于提高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 也不利于经济的协调发展。

2 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环境状况

我国是资源不足且空间分布不均衡, 环境容量有限, 多年的粗放式发展使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一方面, 我国耕地资源减少迅速, 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显示, 截至2006年10月31日, 我国耕地面积为1.21亿hm2, 在全国2800多个区县中, 已经有600多个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0.05hm2的警戒线。另一方面, 我国水资源短缺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需求不断增长的矛盾十分突出。我国人均水资源2200m3, 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正常年份全国缺水量近400亿m3。北方地区河流断流日益严重, 一些地区出现湖泊干涸、湿地萎缩、绿地消失, 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 我国的水污染、大气污染、荒漠化、水土流失、固体废弃物排放等问题十分突出, 已经严重威胁到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 从区域划分来看, 我国东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雨量充沛, 适宜人类生活居住, 单位面积的土地可承受相当数量的人口, 而西部地区恰恰相反, 其生存条件相对恶劣, 许多地区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导致了以下几个主要的环境问题:

首先, 西部地区荒漠广布, 生态环境脆弱。据全国普查资料, 中国可能发展荒漠化的干早和半干早地区的总面积为331.7万km2, 占国土面积的34.6%, 已发展荒漠化的面积达262.2万km2, 占国土面积的27.3%, 仅西北五省和内蒙古自治区荒漠化的面积就占全国荒漠化面积的80%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 荒漠化面积仍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不断加剧了沙尘暴的爆发。

其次, 水土流失严重。据资料显示, 我国土壤侵蚀面积为492万km2, 占国土面积的52%, 其中83.3%集中在西部地区, 见表4。

第三, 水资源严重短缺。一方面, 西部地区的水资源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6%, 而且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一些地区严重缺水, 如陕西渭河关中盆地、甘肃河西走廊、宁夏南部山区、青海徨水河流域以及新疆天山北坡地带。内陆河由于上中游用水过度, 下游来水减少, 河流断流, 湖泊干涸, 林草枯死, 土地荒漠化, 生态环境遭严重破坏。另一方面, 水污染严重。根据国家环保总局资料, 西部地区的严重污染地区和中度污染地区的人口己占总人口的79.1%, 黄河流域的排污不仅危害当地, 而且威胁黄河中下游的水环境安全。这主要是由于西部地区工业废水排污量大且污水处理率低造成的, 水资源问题已经严重威胁西部地区经济与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资料来源:解明曙, 《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测绘出版社, 1996年。

3 恶劣的环境现状严重制约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3.1 生态的破坏是导致贫困的原因之一

经济学上PPE怪圈 (贫困-人口-环境怪圈) 是指贫困、人口和环境之间互为因果的关系。一方面随着人口的增长达到一定的程度, 人均土地面积减少, 土地压力增大, 人均收入降低, 导致贫困。另一方面人口的增加也使人们更多的关注经济增长, 而忽略环境的保护。为满足生存需求, 砍树种粮, 加大化肥和农药的投入使得水土流失加剧, 自然灾害频繁, 土地污染严重, 自然生态环境退化。环境破坏使得人们的生存条件恶劣, 生产力水平下降, 更加贫困。近年来, 西部地区旱灾、风沙、沙尘暴发生频率明显增高, 大面积地区连年干早。干早风蚀造成土地沙化, 水资源短缺, 农田单位面积产量下降, 甚至靠天吃饭, 增大了脱贫的难度。

3.2 经济增长效益低

西部地区是我国资源较集中的地区, 扮演着为全国工业发展提供矿产、能源资源的重要角色。随着“西煤东运”、“西电东输”工程的相继完成, 西部的不可再生资源面临枯竭的危险, 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将受到严峻的挑战。在经济落后的牧区, 牧民往往是靠增加牲畜的数量来达到致富的目标, 牧区的单位草地的载畜量大大超过了其承受的极限, 这不仅使得人地矛盾十分尖锐而且还致使草原沙化、退化的现象十分普遍;生态环境恶化使采掘业等西部地区的传统主导产业面临成本上升、安全风险加大、外部影响扩大等不利因素。例如荒漠化地区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盐、碱等工矿企业的生产建设受到严重影响, 产品质量降低且时有停工停产。降低了经济增长效益。

3.3 环境的污染严重危害人民健康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能源消耗较大,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均大大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三废"污染治理能力和强度低, 环境污染一直呈上升趋势, 较之东部发达地区有过而无不及。据资料表明, 西北地区的工业废气和工业固体废物的排放强度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 西部地区的污染物处理能力很低, 全区工业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又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整体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据《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 黄河干流内蒙古乌海段受重度污染, 其支流渭河、北洛河、湟水河、伊洛河污染严重;滇池污染严重。宁夏、内蒙古、甘肃、四川、陕西、新疆等省区城市空气颗粒物污染较重;例如很多小型矿山重资源开采, 轻环境保护, 矿山废石、废渣、废水随意堆积排放, 严重污染环境。越来越突出的环境问题严重威胁到人民生命安全。

广大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滞后, 使得这些地区的居民的基本生活资料短缺, 生活的水平很难提高, 只能处于很低的层次。这不仅导致了当地的贫困现状、阻碍了西部的经济增长和环境协调发展, 更是拉大了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 加剧了我国经济的不平衡发展。

4 从环境的可持续角度统筹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

4.1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是两个密切相关的经济范畴。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是硬道理, 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 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 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持续发展的重点问题就是将资源环境的保护和经济增长联系起来。为保证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平衡, 应加强人类的协调作用。人既是生态系统的成员, 又是经济系统的主体。人类应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 改变资源的利用方式, 确保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建立在生态环境系统自我恢复能力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既能满足经济增长的需要, 又能保持生态的平衡稳定, 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西部地区应继续推行退耕退牧还林还草策略、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这不仅是西部地区经济繁荣的关键, 对于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也有重大意义。

4.2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关键

西部地区目前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以依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来支撑的, 农牧业、特别是工业, 主要是以人力、资源、财力的大量投入, 来取得经济的缓慢增长。要改变这种现状, 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就必须改变经济增长方式, 以市场为导向, 主要依靠人力资本和科技进步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快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创新, 优化环保技术和产品的创新与转化的政策环境, 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观念, 清洁生产, 积极推广绿色技术, 将环境保护导入消费领域;加强生态技术创新和推广以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如农业灌溉技术、土壤改良技术、作物桔杆综合利用技术等;实行资源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循环使用, 把有害环境的最终废弃物质降低到自然生态环境的自净能力范围之内。要根据发展实际, 将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协调发展纳入到经济发展的目标中, 使经济增长建立在经济结构优化、科技含量增加、质量效益提高的基础上, 逐步形成"低投入、低消耗、高效益"的集约型增长方式, 迅速使区域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 促进和提升经济快速发展。

4.3 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生态补偿可以理解为一种资源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它包括两个方面:对资源使用、破坏生态的赔偿和保护、培植生态资源的利益补助。即起"抑损作用"的补偿和起"增益作用"的补偿。由于环境污染具有负外部性, 环境的治理和保护有正外部性, 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质就是将生态保护的外部性内部化, 让受益者支付费用, 为人们进行生态保护提供良好的激励机制。国家可以通过"谁受益, 谁付费"向获得生态环境保护正外部性的中下游主体收取生态补偿费, 并将所收费用根据地方的环保情况予以再分配, 刺激农户和当地政府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如尽快完善并推广可转让排污许可证交易制度。排污许可证交易制度目前并未在我国大面积推广, 仅有一些城市进行了试点, 达成的排污权交易数量也少。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并未建立一个完善的拍卖许可证的市场。所以应尽快完善有关法律, 法规, 改进监测技术, 尽快完善并推广可转让排污许可证交易制度。

4.4 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

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需要建立长期稳定起作用的法律保障机制。完善我国环保法律法规体系, 一方面, 建立健全的环境政策体系、环境法规体系和环境资源管理制度体系, 消除在生态保护等方面存在的立法空白。 另一方面, 加强环境保护的宏观管理和调控, 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环保工作机制, 促进企业提高治污的积极性。通过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政策来制止各种导致资源破坏、环境污染行为的发生, 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4.5 强化政府的生态责任

可持续发展要求充分考虑环境生态的价值, 走技术进步、提高效益、节约资源的道路, 要求公正地对待自然, 科学开发, 合理利用, 最大限度地保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这种保护环境和谐发展的重任无疑应当由政府来承担。政府应逐步转变职能, 从直接提供环境物品、直接投资治理环境污染转变为社会投资的促进者和协助者, 积极鼓励外资、企业和私人资本向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投资;规范企业生产绿色产品标准, 注重产品的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保证产品无毒性少公害, 注重产品的生态内涵;强化宣传教育, 依靠公众参与加大环境宣传教育力度, 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意识, 充分发挥舆论的监督作用, 引导社会力量关注、支持并参与环境保护, 提高公众环境文明程度,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郝寿义, 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

[2]陈秀山, 孙久文.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M].

[3]覃晏, 周启星.中国经济与环境问题研究[M].

[4]张军扩, 侯永志.协调区域发展-30年区域政策与发展回顾[M].

3.试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ppt.Convertor 篇三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环境;学习成果;问题;关系

一、传统英语课堂环境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1、应试教育观念严重。部分高中英语教师并没有根据教学制度改革要求调整教学方式,往往依旧采用教师教授学生被动接受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并将其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同时,部分高中英语教师也没有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应试教育观念严重,也没有及时根据自己的教学经历做好教学工作总结,教学水平并没有得到有效提升。其次,应试教育观念会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学生的个性,部分高中英语教师没有根据各个学生的实际基础水平和英语能力选择合适的互动手段,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实际情况,导致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果较差。对待英语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其领悟能力较强,学习能力较好,部分英语老师依旧固化在应试教育观念中,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将会大大降低,学习积极性减弱,进而影响到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和课堂环境质量。

2、过分重视教学形式,忽视教学成果的重要性。近几年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进程不断深入,对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英语教师盲目重视英语教学方式的改变,并没有结合英语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英语教学手段,盲目采用各种辅助工具以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趣味性,却忽视了英语教学工作的质量。辅助工具的频繁使用可以提升英语教学工作的活跃性,但是部分老师并没有通过辅助工具充分展示英语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成果没有提升作用,偏离了教育体制改革的主线。过分重视教学形式导致英语教学工作偏离了教学重心,教学制度流于形式,忽视教学成果的重要性,学生的学习质量难以得到提高。

二、高中英语课堂环境与学习成果的关系分析

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而在教育制度和教学内容改革之后,英语教学需要在基础英语知识的基础上重视学生语言、沟通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课堂环境更加生动自主,学生和老师的关系更加和谐,课堂环境和学习成果的关系发生改变。

1、积极的课堂环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果,有助于因材施教。积极的课堂环境可以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在一个学习目标明确同学间关系融洽的环境中可以更高效的学习,学生也会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英语,对英语的学习态度就越端正。积极的课堂环境有助于为学生英语学习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进而形成良性循环。同时,积极的课堂环境需要有教师的支持,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其发展的学习任务进行教学,提高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质量。其次,积极的课堂环境充分考虑了不同学生的接受和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在先前优秀的课堂教学方法保持的基础上,找出更适合学生学习成绩提升的课堂教学手段。不同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英语基础是不同的,积极的课堂环境可以帮助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科学的教学手段,兼顾好学生个性。

2、坚持学生为主教学理念,提高英语课堂环境质量。开放而有趣的英语课堂环境可以提高师生之间的关系,可以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和谐的教学关系,学生的求知欲将会得到提高。在积极舒适的英语课堂环境下,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更强,学生的学习效率将会得到显著的提高。教师应该是学生的榜样,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会或多或少的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和专业素质的影响,这样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奋发向上。其次,教师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应该坚持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性,作为一个教师,站得住三尺讲台才是立身之本,也是一个教师最大的职责。因此,教师要正视自己的责任,把控好自己的教学工作质量,尽职尽责,重视学生对英语教学方式和效果的反馈,重视学生的个性。再者,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视野也是英语课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的课堂环境离不开高专业素质的师资力量。因此,高中英语教师要根据教育改革的要求,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重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不应该仅仅是为了应付应试教育考试,而是以实用性的英语教学观念作为教育手段的选择标准之一。

3、积极借鉴英语学习成果提升案例优化课堂环境。优质的课堂环境有助于学生英语学习成果的提高,因此学校如果要想优化课堂环境,可以积极借鉴英语学习成果提升案例,积极学习案例中优秀的经验,并要充分考虑班级英语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切不可照搬照抄英语学习成果提升案例经验。同时,教学工作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效率,积极创造一个学习氛围融洽的课堂环境,充分利用教室的有利空间,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等辅助工具提高教学质量,多样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强化学生的学习欲望。再者,教学工作要重视教学形式多样化,可以建立英语兴趣小组,提高学生之间的讨论和沟通,让学生形成取长补短、互帮互助的学习习惯。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和监督,引导学生用正确的英语学习方法开展学习工作,巩固记忆学习,将记忆学习与实践学习联系起来,提高学习成果。良好的英语课堂环境对学习成果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应当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在课堂中引入活跃的环境因素,提供良好的語言环境,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热情。

参考文獻

[1] 左明.数学课堂环境与高效学习之间的关系探究[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5(Z6)

[2] 何毅.高中英语课堂环境与学习成果的关系研究[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6(02)

[3] 周颂波,何莲珍,闵尚超.教育环境下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结构的建模与验证[J]. 现代外语,2011(03)

4.试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ppt.Convertor 篇四

从玄宗开元元年到天宝末年,为唐诗的繁荣期。这个时期的诗人们“既闲新声,复晓古体;文质半取,风骚两挟;言气骨则建安为传,论宫商则太康不逮。”(殷璠《河岳英灵集序》),讲究声律辞藻的近体诗,与抒写慷慨情怀的古体诗汇而为一,诗人们写近体诗,能够表现慷慨情怀;写古体诗,能将声律、对仗、辞藻运入其中。达到了声律与风骨兼备的完美境界。才子型的诗人群体代替了初唐以来宫廷侍从型文人集团而主持诗坛,创造出各种诗歌之美。

王维与创造静逸明秀 之美的诗人

一、山水田园诗兴盛的原因

(1)从初唐到盛唐近百年来社会基本安定,经济繁荣,为文人提供了漫游山水和隐居田园的物质条件。

(2)佛、道的兴盛和知识分子漫游隐逸的风气是文人描写山水田园的直接原因。(3)文学自身发展的结果。

二、王维

1、王维的生平

幼年丧父,母亲奉佛,王维与佛教结下不解之缘。年轻时为时代精神感召,曾有凌云之志。后因政治上频遭挫折,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晚年则以焚香奉佛为事。他多才多艺,于绘画、音乐也有很深的造诣。

2、王维的诗歌创作。

王维的一生以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罢相为分界,前期有政治热情,诗多慷慨英发之气,风格雄浑博大,后期则消极避世,隐逸山林,多山水田园诗,风格幽邃空静,多禅趣。王维的诗歌可大致分为四类:其一,山水、田园诗,名作有《山居秋暝》、《终南山》、《渭川田家》、《鹿柴》、《竹里馆》、《辛夷坞》、《鸟鸣涧》等;其二,游侠、边塞诗,有《使至塞上》、《观猎》、《少年行》、《老将行》、《陇西行》等,意境雄浑,洋溢着壮大明朗的情思和气势;其三,乡情、友情、爱情诗,名作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杂诗》其

二、《送元二使安西》、《送沈之福之江东》、《相思》等;其四,政治感遇诗,有《寓言》其

一、《偶然作》其五等。

“诗中有画”

唐代诗人王维在其诗歌创作中很好地体现了他诗画意境统一的观念。“诗中有画”是王维诗歌作品的艺术特征,自然也就体现在各个重要的创作环节上。

(一)结构。王维的诗往往采用组诗的形式来写,每首诗都可构成一个画面,合起来可以集结成一幅和谐的全景画面。

(二)炼材。指的是选材练意,王的诗善于捕捉形象和创造形象,在诗中体现出绘画的特点。

(三)语言。王的诗善于运用词句描绘形象的声、色、光、态。王维诗歌中的画意

张舜民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画墁集》卷一,《跋百之诗画》)黄庭坚说:“诗成无象之画,画出无声之诗。”(《豫章黄先生文集》卷十四,《写真自赞》)明代著名画家董其昌引晁以道的诗云:“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余曰,此宋画也。”(《画禅论画》)

《河岳英灵集》中评价王维的诗曰:“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成珠,着壁成绘;一字一句,皆出常境”。北宋的苏轼也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钱钟书在《中国诗与中国画》中所指出的:“恰巧南宗画创始人王维也是神韵诗的大师”,“在他身上,禅、诗、画三者可以算是一脉相贯,‘诗画是孪生姐妹’这句话用来品评他是最贴切不过了。”

3、王维山水田园诗。奠定王维在唐诗史上大师地位的,是其抒写隐逸情怀的山水田园诗。他精通音乐,又擅长绘画,在他的山水田园诗中,创造出“诗中有画”的静逸明秀诗境,兴象玲珑而难以句诠。鹿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观猎

风劲角弓鸣 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 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 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 千里暮云平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送元二使安西》

首句抓住“朝雨”“客舍”“柳色”,为送别勾画了一个明朗清新的环境,这样一来,送别的气氛就不是伤悲,而是轻快明朗的。尾联用最能表达感情的事和语言入诗。他不说送别时的其它种种活动,而只提取把酒相送的一句话,真挚的友情和豪壮的胸怀皆有,既充满人情味。所以,这首诗被人们谱成曲,成为千古传唱的别离歌。明李东阳《麓堂诗话》云:“作诗不可以意徇辞,而须以辞达意。辞能达意,可歌可咏,则可以传。王摩诘‘阳关无故人’之句,盛唐以前所未道。此辞一出,一时传诵不足,至为三叠歌之。后之咏别者,千言万语,殆不能出其意之外。必如是方可谓之达耳。” 孟浩然及其他山水诗人 孟浩然的生平和思想

李白的《赠孟浩然》形象地刻画了孟浩然的精神风貌。“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孟浩然诗。

与王维齐名而同样以写自然山水见长的是诗人孟浩然。孟浩然的山水诗,贴近生活,将净化的情思、清淡的语言、明秀的诗境融为一体。自然平淡,清旷冲逸是孟浩然山水诗的风格特点。但也有少数诗写得气象壮阔,如《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基本特色

基本风格:“清”、“淡”、“幽”、“雅”。这和王维有相似之处,但王诗在清淡之中更饶精工秀丽的特色,而孟诗在清淡之中更多素雅古朴的特色,语言上多以平淡质朴取胜,“句句自然,无刻画之迹”,尤工五言。如《过故人庄》。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底树 江清月近人 过故人庄

临洞庭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2、其他山水诗人。以王、孟为中心,还有一批诗风与他们相近的诗人,如裴迪、储光仪、常建等。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馀钟磬音。

三、隐逸情结与山水情怀对诗境

创造的意义 王维等山水诗人的出现,与盛唐隐逸之风的盛行有直接的关系。他们中有人是借隐逸以企图走“终南捷径”,而更多的则是将隐逸作为傲世独立的表现,以入于山林、纵情山水显示人品的高洁;进而把返归自然作为精神的慰藉和享受,寻求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纯美天地。这种隐逸情结和山水情结对静逸明秀诗境的创造十分重要。因唯有甘于寂寞,才能对自然有细致的观察和敏锐的感觉,才能以一种虚灵的胸襟去体悟山水,由实入虚,一片空明。王昌龄、崔颢和创造清刚劲健之美的诗人

一、王昌龄

王昌龄的诗歌创作。王昌龄工七绝,堪与李白争胜。清人叶燮《原诗》云:“七言绝句,古今推李白、王昌龄。李俊爽,王含蓄。”王昌龄的诗歌有边塞诗,宫怨、闺情诗,送别诗等。其边塞诗讲究立意构思,风格苍凉悲壮,清刚劲健,带有透视历史的厚重感;宫怨、闺情诗善于细节描写、心理刻划和艺术概括。总体来看,王昌龄的诗意境高远而情致深长,语言婉曲含蓄,风格偏于清逸明丽,缠绵婉转,但仍有一种清刚爽朗的基调。从军行

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 从军行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长信秋词

奉帚平明金殿开 暂将团扇暂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 犹带昭阳日影来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二、王瀚、崔颢、李颀

1、王瀚狂放不羁的行为心态,在唐代士人中具有典型性。其代表作《凉州词》以豪饮旷达写征战,连珠丽词中蕴含着清刚顿挫之气,极为劲健。王翰

王翰,出生于有“游侠窟”之称的并州(今太原),性情豪健,狂放不羁。诗多壮丽俊爽之语。《凉州词二首》为其代表作,其一云: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此诗主旨,古人有三种见解:沈德潜《唐诗别裁》说:“故作豪饮旷达之词,而悲伤已极。”施补华《岘佣说诗》说:“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王士禛《万首唐人绝句选评》说:“气格俱胜,盛唐绝作。”

2、崔颢“年少为诗,名陷轻薄。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一窥塞垣,说尽戎旅”。(殷璠《河岳英灵集》),名作为怀古思乡融为一体的《黄鹤楼》。严羽评曰:“唐人七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唐才子传》载李白登黄鹤楼,竟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叹。

3、李颀诗风秀丽而气格雄浑,以边塞诗著称,长于律诗和七言歌行,代表作为《古从军行》,唱响了反战的声音,风格苍凉悲壮。唐代文人崇侠尚武精神

胡秋原在《古代中国文化与中国知识分子》认为:儒、侠、隐是构成中国知识分子性格的三大要素。

唐代豪侠之士比比皆是,《剧谈录·潘将军》:冯缄给事尝闻京师多任侠之徒。

唐代的文学创作,以复仇、结客、为人鸣不平、知恩图报、仗义疏财的侠义之士为歌咏对象的作品很多。杜甫《遣怀》:白刃仇不义,黄金倾有无。杀人红尘里,报答在斯须。李白《侠客行》: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唐代文人对侠的赞美和崇尚,更多的是由于他们在侠的身上发现了一种游离于正统之外、不受礼法约束、天马行空的生命形态,而这种自由的生存方式正是他们所缺少的,也是他们渴慕和追求的对象。李白《行行且游猎篇》:儒生不及游侠人,白首下帷复何益。李白《少年行》:府县尽为门下客,王侯皆是平交人。

唐代文人崇侠之风,也反映了他们对现实社会的某种不满。世态炎凉,正义不存,于是他们便在自己的文学世界中描绘理想的社会形态,抒发文人式的情感。高适就曾慨叹人情的淡薄,呼唤救人于危困之中的侠义英豪:“邯郸城南游侠子„„几度报仇身不死„„未知肝胆向谁是,今人却忆平原君。君不见今人交态薄,黄金用尽还疏索。”

唐代文人的崇侠尚武精神,和报效国家、成就个人功业的理想是紧密纠缠在一起的。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崔颢《赠王威古》: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共然。李白《塞下曲》:愿将腰下剑,直为楼兰斩。王维《少年行》: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李贺《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归隐思想也是唐代文人侠文化的一个侧面。李白《侠客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高适、岑参和创造慷慨奇伟之美的诗人

一、高适:

1、高适的生平。前期生活孤贫,仕途坎坷;后期日渐通达,官至散骑常侍(世称“高常侍”),《旧唐书》本传:“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

2、高适的诗歌创作。其诗题材广泛,思想内容较深广,擅写边塞军旅生活,有边塞诗40多首,代表其诗歌创作之最高成就。高适有两次出塞的经历,他的边塞诗就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对战争的冷静观察为基础。其代表作《燕歌行》,思想感情复杂,基调慷慨悲壮,骨气沉雄浑厚。高适的边塞诗反映社会现实深刻,将叙事、描写与议论、抒情熔为一炉,尚质主理,兼有气骨,风格凝重深沉,雄浑悲壮。唐·殷皤《河岳英灵集》卷上:“适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故朝野通赏其文。至如《燕歌行》等篇,甚有奇句。” 高适《燕歌行》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高适《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二、岑参:

岑参的诗歌创作。两度出塞深入西北边陲,是岑参一生中最有意义的壮举。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诗,将西北荒漠的奇异风光与风物人情,用慷慨豪迈的语调和奇特的艺术手法,生动地表现出来,别具一种奇伟壮丽之美。这些诗突破了以往征戍诗写边地苦寒和士卒劳苦的传统格局,极大地丰富拓宽了边塞诗描写题材和内容范围。艺术表现上,借鉴了高适等人七言歌行纵横跌宕、舒卷自如的体式而加以创新,形式接近乐府,但完全不用乐府古题而自立新题,用韵十分灵活,不仅意奇、语奇,还兼有调奇之美。岑参的诗想象丰富,奇情壮采,节奏多变。语言瑰奇壮丽;风格奇丽雄放,富有浪谩气息。概言之,岑诗以“奇才奇气”写“奇情奇景”,妙在一“奇” 尚奇 杜甫说:“岑参兄弟皆好奇”。殷璠说:“参诗语奇体峻,意亦造奇”(《河岳英灵集序》)。清人翁方纲说:“嘉州之奇峭,入唐以来所未有。又加以边塞之作,奇气益出。”(《石州诗话》)高、岑相比,高雄厚,岑雄奇。

逢入京使

故国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然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岑参与高适边塞诗在形式、内容、风格等方面的比较。岑参与高适边塞诗的风格有相似之处,严羽指出“高岑之诗悲壮”(《沧浪诗话·诗评》)。悲壮基本概括了高岑的相似之处。但也有区别,高适在悲壮中现深沉;岑参在悲壮之外绮丽峭拔;岑参诗歌景色奇丽,感情炽热,想象奇特,充满浪漫气息;高适的边塞诗多夹叙夹议,直抒胸臆。

三、王之涣:

他少有侠气,常击剑悲歌,后折节攻文,以门荫调补冀州衡水主簿。遭诬构成拂衣去官,遍游大河南北,交谒名公。他为人“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开元中,他与高适、王昌龄交往唱和,三人齐名。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旗亭画壁

寒雨连天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空寂寞,犹是子云君。

5.试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ppt.Convertor 篇五

3三大数学流派简介-----对数学基础的反思

集合论在19世纪末由康托建立后,集合概念成为最基本、应用最广的一个概念,人们曾经相信,全部数学的基础理论可用集合概念统一起来。1900年,在巴黎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庞加莱曾满怀信心的说:“现在我们可以说,完全的严格化已经达到了。”可是这话说出后还不到3年,英国数学家罗素于1902年给德国数学家弗雷格的信中提出一个集合悖论,使数学基础发生动摇,用弗雷格的话说:“突然它的一块基石崩塌下来了。”

集合论中为什么会产生矛盾这个非常根本的问题,涉及数学逻辑推理的可信性和数学命题的真理性问题,属于数学哲学的范畴。

从1900年到1930年的30年间,许多数学家卷入了一场关于数学哲学基础的讨论,并逐渐形成不同的数学基础学派的争论,主要有逻辑主义、形式主义和直觉主义三个学派。

一、逻辑主义

1.逻辑主义的历史渊源

逻辑主义的形成究其本原可以追溯到莱布尼兹时代,他把逻辑学想象成一种普遍的科学,这种科学包括构成其它所有科学的基础的一些原则,这种逻辑学先于一切科学的观点,即是逻辑主义思想原则的萌芽。但他并未能开展这一方面的工作。到了19世纪,戴德金、弗雷格和皮亚诺等人继承莱氏先志,逐步发挥,并且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2逻辑主义的基本思想

逻辑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著名的数学家、哲学家和逻辑学家罗素,他与怀特海于1913年完成了逻辑主义的经典代表作---《数学原理》。作者企图在这3卷本的数学巨著中向人们说明:全部数学可以以一个逻辑公理系统严格推导出来,也就是说可以从逻辑概念出发用明显的定义得出数学概念;由逻辑命题开始用纯逻辑的演绎推得数学定理。从而,使全部数学都可以从基本的逻辑概念和逻辑规则而推导出来。这样,就可以把数学看成是逻辑学延伸或分支。所以,罗素说:“逻辑学是数学的青年时代,而数学是逻辑学的壮年时代。”“数学即逻辑。”

要从逻辑推出全部数学,就必须发展集合论,而集合论是自相矛盾的,没有相容性的,但是,在逻辑系统中是不允许有矛盾的,因此,必须排除悖论。

可后来罗素与怀特海所做的工作并没有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进而遭遇了不少困难。

数学基础学家一般都不接受“数学就是逻辑”的观点;同样也不能接受“一切数学思维都是逻辑思维”的说法。但是,尽管如此。罗素与怀特海和著的《数学原理》一书在20世纪的科学技术发展中影响很大。它以当时最严格的形式化的符号语言来陈述作者建立的逻辑体系、定义和定理,从而标志符号逻辑方法的成功。并显示了数学的逻辑基础研究的意义,因而进一步的显示了现代逻辑的科学意义。

《数学原理》一书成为名著。尽管逻辑主义的主张不能实现,逻辑主义的数学观不能为数学基础学者所广泛接受,但此书在方法论上的意义是不可忽视的。他们相当成功的把古典数学纳入了一个统一的公理系统,使之能从几个逻辑概念和公理出发,再加上集合论的无穷公理就能推出康托集合论、一般算术和大部分数学来。这把逻辑推理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使人们看到,在数理逻辑演算的基础上能够推演出许多数学内容来,形成了集合论公理系统的逻辑体系,这在逻辑史上是一件大事,对数理逻辑后来的发展起了决定作用,是近代公理

方法的一个重要起点。

二、形式主义

一般认为,形式主义的奠基人是希尔伯特。.形式主义的基本思想

希尔伯特计划的主要思想就是:奠定一门数学的基础,应该严格的、数学的证明这门数学的协调性(即无矛盾性或一致性、相容性);希尔伯特计划的数学内容就是数理逻辑中的证明论。

希尔伯特与贝尔奈斯合著的两卷《数学基础》是希尔伯特计划的代表作。希尔伯特计划,将各门数学形式化,构成形式系统,然后用一种初等方法证明各个形式系统的相容性,即无矛盾性,从而导出全部数学的无矛盾性。

希尔伯特原来设想,数学的相容性证明可以限于有穷的构造性方法范围之内。但是研究表现,这个范围应当加以扩充。哥德尔的不完备性定理说,证明一门数学的无矛盾性不可能在本门数学内做出,必须在一门较之更强的数学中才可能做出。这定理说明希尔伯特的原计划是不可能成功的。但是希尔伯特的数学基础思想却发展了元数学,这就把形式心理学向前推进了一步,促进了数学的发展。现在,元数学(证明论)已发展为数理逻辑的四大分支之一。

形式主义的代表人物有美国数学家鲁滨逊和柯恩等人。他们认为:数学应该被看作一种纯粹的纸上符号游戏,对这种形式的唯一要求是不会导致矛盾。

但是,这种形式主义思想显然与希尔伯特的主张是不同的。“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形式系统的相容性在本系统内不能证明。“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是希尔伯特的纲领受到沉重的打击。

三、直觉主义

1.直觉主义的数学观思想

直觉主义的奠基人和代表人物是荷兰数学家布劳威尔。

他的数学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他对数学对象的观点。他提出一个著名的口号:“存在即是被构造。”他认为,人们对数学的认识不依赖于逻辑和语言经验,而是“原始直觉”(即人皆有的一种能力),纯粹数学是“心智的数学构造自身”、是“反身的构造”,它“开始于自然数”,而不是集合论。这种数学构造之成为构造,与这种构造物的性质无关,与其本身是否独立于人们的知识无关,与人们所持的哲学观点也无关。构造物应该怎样就怎样,数学判断应该是永恒的真理。

(2)对数学所用的逻辑的观点。布劳威尔对数学对象的观点直接导出了他对数学所用的逻辑观点;认为“逻辑不是发现真理的绝对可靠的工具”,并认为,在真正的数学证明中不能使用排中律,因为排中律和其他经典逻辑规律是从有穷集抽象出来的规律,因此不能无限制的使用到无穷集上去。同样不能使用反证法。

直觉主义对20世纪数学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本世纪30年代以后,由于歌德尔的工作,许多数学家开始重视直觉主义。数学家们纷纷尝试用构造法建立实数理论、数学分析以至全部数学,得出不少重要结果。

6.试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ppt.Convertor 篇六

一、电力市场的层次结构

国家--区域--省三级电力市场模式运行,并逐步加强大区电力市场,最终过渡到国家和区域两级电力市场。

国家电力市场

国家电网 区域电力市场

区域电网 省电力市场

省电网

1、国家电力市场特点

1、国家电力市场特点----四个方面

A国家电力市场存在的基础是实现全国电网的联网。

B国家电力市场的交易主体是区域电网公司、省电力公司以及特大型电厂(如三峡电站)等。

C由于国家电力市场的空间跨度相当大,因此,它将取得较大的全国性联网效益。这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可以大规模开发西部水力资源和煤炭资源,从而取得较大的发电规模效益; 各大区域电网之间可以形成较大的互补效益;

可以充分利用东西部大跨度时差效应,取得较大的调峰效益;

资源的优化利用要求建立全国性电力市场。国家级大容量火电站、大水电站和核电站势在必行,投资大。建立国家级电网、电力市场有利于进行大容量的电力电量交易,有利于国家级电站及相应输电线还本付息,良性运行;

西电东送、北电南送及跨大区国家级电网的形成要求建立全国性电力市场; 可显现大区联网经济效益。调频、调峰、错峰效益要跨区水火电联调。D考虑与周边国家联网开展电力进出口贸易。

2、区域电力市场特点----三个方面

A现已形成的区域电网是建立区域电力市场的基础。

B区域电力市场的交易主体是集团公司、省电力公司以及直接进入区域电网的独立发电公司。

C区域电力市场的建立,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打破现已存在的省际间交易壁垒,同时,区域电力市场的建立,涉及到现有电力集团公司的体制改革。区域电力市场采用什么样的模式和职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采取什么样的体制与之相适应。

3、省电力市场特点----三个方面

A省电力市场的运作和调度由省电力公司的市场调度中心负责。

B省电力市场的交易主体是省电力公司、独立发电公司、配电公司、直供大用户。

C省电力市场是电力市场中具有重要地位的一级电力市场,其原因是大部分独立发电公司在省电力市场上开展竞价上网的竞争。

中国电力市场将由上述三个层次电力市场耦合而成为有机整体。

4、电力市场的发展、完善 首先分析三级市场的优缺点: A、优点:

实施方便。三级市场的结构与现有电力企业的管理体制基本上是统一的,因此,只要把发电公司加以分离,再成立省电网公司,由其经营电力市场及运行电力系统:另增加一个监管机构,即可建立起竞争市场。有利于平稳过渡;有利于安全稳定运行,有利于调动三级电力部门的积极性。这是理想的过渡模式,在区域电力市场中,省市资源可在较大范围内优化。B、缺点:

市场层次多,机构重叠;市场运行复杂化。

长期看,不利于降低成本,不利于资源大范围优化。

区域电力市场中只有少量省、市电网及区内大电站为参与者,易形成寡头垄断,对用户和市场效益不利。不利于各省大电站和大用户直接到大区电力市场做交易,有更多选择。

从优缺点可得到一个认识:在目前电力市场化改革之初,为便于实施,以三级电力市场作为过渡模式较合理。但从长远看,两层市场结构更为适宜 顶层

国家电力市场 底层

区域电力市场

这就是:国家--大区两级电力市场模式

国家--大区两级电力市场模式:省级电力市场逐步过渡到大区级电力市场,省级EMS、地区控制中心和大区级EMS协调工作。这与澳大利亚情况类似。在国家电力市场(NEM,相当于大区电力市场)建立时,州电力市场(相当于省电力市场)都并入NEM运行。

说明:EMS-电网能量管理系统

国家--大区两级电力市场优点---五点 有利于电能资源在大范围内优化。

现有的三级管理的各种资源可较好利用。

国家级电力市场参与者数量、每个合约交易量较合理,有利于市场管理和国家级电站及输电投资回收。大区风险承受能力大于省市。

国家只管大区间互联网规划建设和稳定性,大区负责区内省间联络线规划建设和稳定性,有利于分工负责和安全稳定运行。

二、电力市场的水平结构

一类:具有统一电网的国家,其改革模式一般采取发电与电网分开,并逐步开放配电市场,而调度和市场营运机构仍与电网紧密结合,如英国、西班牙、阿根廷等一大批国家;

另一类:没有统一电网的国家,其改革模式一般是新成立独立的系统运行及电力交易机构,各电力公司仍可拥有电厂和电网,配电市场逐步开放,如美国、德国、日本。但它们的核心都是要打破垄断,引入竞争。

为了从垄断到竞争,电力改革是必然趋势,但各个国家具体的情况不一,做法也不一样,故目前电力市场的结构可分为两大类: 电力改革任务艰巨、复杂

国际经验可知,必须根据本国特点,逐步推进,并遵循法律法规 电力改革的最终目的:最大限度地利用市场手段提高电力工业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实现资源优化 总的来说,有三个模式:

模式Ⅰ----发电侧竞争的电力市场

模式Ⅱ----输电网开放,多个购买者模式 模式Ⅲ----零售竞争阶段

模式Ⅰ----发电侧竞争的电力市场 两个阶段:

(一)发电侧有限竞争的电力市场阶段

这一阶段,是以实现保证基数电量条件下的有限竞价上网,即保证参与市场竞争的上网机组完成基数电量,基数电量以内的电量以核定电价结算,剩余电量实行竞价上网

(二)发电侧完全竞争的电力市场阶段

在这一阶段,无论发电企业在性质、规模、所有制成分上有什么不同,在参与市场经济活动时一律平等。取消基数电量,发电公司发电量实行完全竞争。

为与两个阶段的发电侧电力市场相适应,需要合理的价格机制-------三种机制 1.买方市场中的电价机制:边际电价价格机制。

2.缺电市场中的价格机制:“按实际报价结算”价格机制。

3.不出现阻塞的情况下:发电富裕的市场中采用全网一样的“边际电价”价格机制,缺电市场中采用“按实际报价结算”价格机制。阻塞的情况下:分区域竞价的电价机制。在该阶段,省电力公司作为单一购买者;即“1+N”模式,“1”是指电力市场的单一购买者,即电网经营企业;“N”是指参与市场竞争的各个独立发电企业。用户不能与发电厂签订购电合同,只能由电网经营企业采用趸售或零售的方式供电。

在这种模式下,电网经营企业必须每时每刻做到供需平衡。这种管理方式与国外发、输、配完全分开的模式相比,电网经营企业责任较大。所以,为了防范供电不足或购电电价过高的风险,电网经营企业必须与发电公司签订一定数量的中长期合同。

省电力公司承担6项职能:①输电;②调度;②市场运作:④单一购买者;⑤一些发电公司的股东控制和掌握骨干电厂及主要的调峰调频电厂;⑥配电公司(主要指县级供电公司)的股东。区域电力市场负责省际间的电量交易。模式Ⅱ----输电网开放,多个购买者模式

模式Ⅱ的目标是形成完全开放、竞争有序的电力市场。是在模式Ⅰ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发电侧市场竞争,同时根据国家电力体制改革进程适时进行配电市场的相互竞争,使电价水平有明显降低。

特点:在模式Ⅰ的基础上,发电侧实行完全竞价上网,配电市场有序地放开,成立独立的地市供电公司。

如果国家政策允许,一部分大用户可在某区域内直接从独立发电公司购电,通过输电网和配电网进行输送,用户和独立发电公司向输电网和配电网交纳相关费用,条件成熟时可允许大用户跨区域选择供电公司,包括直接从独立发电公司购电或与其他供电公司交易。这是在市场机制完善情况下的一种模式 供电企业和大用户向电力生产企业直接购电

电网公司负责网际功率交换、电网安全运行及电力市场运作,并负担电力的运输职能,收取过网费。其过网费的收取受国家相关公共事业管理机构的监管。从前面分析可得出这阶段的模式:

发电环节竞争,输电网开放,多个购买者模式;输电运行机构为电量交易提供转运服务; 作为购电方的配电商,大用户与发电商双向选择,进行期货交易和现货交易;

电网经营企业作为主要购买者,在市场中发挥主导作用,体现对市场的控制力。发电商和配电公司通过市场直接交易:配电公司仍然对其专营区的用户具有垄断。从前面分析可得出这阶段的市场主体:

区域电网公司、省电力公司、发电公司、配电公司、大用户。输电与配电逐步分开,配电公司独立经营。

省电力公司承担5项职能:①输电;②调度;③市场运作;④配电公司股东:⑤购电者之一。区域电网公司职能是:①输电:②调度;③市场交易中心。

上述特点表明:这一阶段的电力市场,各市场要素逐步完善,竞争力度增大,发电环节已展开比较完全的竞争。表现在竞价方式和竞争程度上,大部分电量由买卖双方通过双向选择的竞争方式签订合同进行中长期交易;小部分电量通过日前和实时市场竞价进行交易:这种方式的竞争力度比单一购买者市场大大增强。从市场形态上而言,与单一购电机构模式的强制性市场不同,市场是发电商与供电公司之间的自愿交易,可以在日前和实时市场上进行交易,也可以通过中长期合约交易方式来实现交易。

模式Ⅲ----零售竞争阶段

此阶段的市场主体:

国家电网经营企业、区域电网经营企业、省电力公司、配电公司、从事售电业务的公司、用户。此阶段的特点:

售电公司不再对中小用户垄断经营,用户可以根据电价和服务质量选择零售商。

零售商向用户发出告示,用户根据电价及服务质量选择零售商,与零售商签订供用电合同。

在模式Ⅰ、模式Ⅱ或模式Ⅲ中,随着全国联网工程的实现,国家级电力市场将逐渐建立、完善;以区域电网电力市场为主,省级电力市场交易合并到区域电力市场中去。

在国家级建立联络线电力电量交易市场,大区间电力传输交易在区域电网电力市场竞争,全国电力市场的效益得到较好的发挥。

上述三阶段实施步骤,是中国电力市场模式逐步升级、市场开放程度逐步扩大、市场要素逐步完善、竞争力度逐步增强的过程,也是电力企业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逐步深化的过程。

7.试论财税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篇七

财税政策对于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科学合理的财税政策可以保证经济有序运行, 并且对拉动国家内需发挥着作用。财政政策包括:国民收入分配政策、财政投资政策、财政补贴政策、税收政策、国债政策等多个方面。由于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 财政政策的执行依赖于税收的丰寡, 因此税收政策往往被提高到很高的级别来进行研究。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 现在经济发展环境变得日益复杂, 这也促使我国财税政策变得愈加复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各项公共事业的快速发展, 这对我国财税政策要求越来越高, 同时, 我国财税政策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的质量, 我国财税政策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的前景, 这就要求我国财税政策在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 要按照一定的设计程序, 科学合理制定, 并认真组织实施, 把政策落到实处。

财税政策对于保障社会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既有利于社会的高效运转, 促进不同部门之间的交流, 又对保证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十分重要。因此财税政策不仅有着重要的实际应用, 而且一直是理论界讨论的热点。经济衰退、失业率的增加这些问题都应该从财税政策上找到相关起因。无论是表现良好的经济发展阶段还是绩效很差的经济发展阶段都应该时时刻刻注意财税政策的调整和相关的研究, 只有这样才能维持我国经济发展长久的竞争优势。现阶段理论界对财税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还刻意追求西方理论界的研究成果, 很多制度规范的实施仅仅刻意去模仿西方的行为准则制定和实施, 其结果总是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 对西方财税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仅仅停留在表面, 而没有深层次的研究财税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西方社会的使用范围和产生起源。财税政策涉及到很多深层次因素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研究财税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应该从其法律、文化等诸多因素去追溯。其次, 中国也具有与西方国家不同的国情和特点, 所以会造成水土不服的现象。

二、财税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近年来很多经济危机和金融风险事件的出现, 暴露了财税政策对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 与此同时也暴露了财税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还存在很多问题, 我国的财税政策的制定也存在很多的问题, 例如我国现行财税政策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有很多的不足, 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有关环境保护的税收政策力度不够。也缺少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专门税种。这样就限制了税收对环境污染的调控力度, 也难以形成专门的用于环境保护的税收收入来源, 弱化了税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因此导致了我国环境污染的严重,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 财税政策与经济发展这两个概念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1、合理的财税政策可以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

合理的财税政策, 可以有效的增加经济系统的运行速度和效率, 可以有效的增强经济工作人员的信心, 以及经济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 我国的经济环境变化很大且日益复杂。财税政策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财税政策的科学合理与否, 能够促进或制约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不断发展又需要财税政策进行合理调整。财税政策是调节国民经济运行的一种最为有效的经济杠杆。一般说来, 在任何经济体制中, 只要存在价格机制, 其核算、刺激、分配和调节等职能便要同时执行。财税政策能够调节资源在社会各个部门之间的配置比例, 从而促进或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财税政策能够通过它的调控政策, 调节社会的利益分配格局, 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 由于财税政策能够通过自身的变动, 制约或刺激产业部门的发展, 从而引起社会产业结构的变动等, 进而会促使某一个行业的发展和衰退, 因此财税政策对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各种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 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于竞争激烈, 破产、兼并、重组的现象时有出现, 这更需要科学合理的财税政策的跟进, 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科学发展。合理的财税政策使得经济保持正确轨道发展的积极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进而加快经济系统的运行速度, 使得整个社会得以有序的运行。

2、合理的财税政策可以保持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

如果一个国家有合理的财税政策, 那么会减少政府部门的营私舞弊以及贪污现象的发生, 可以保证和保持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同时通过财税政策可以加强整个社会系统其它方面的合理运转, 从而施加正向的影响。从财税政策的价格机制来说, 一方面财税政策可以通过价格波动来调节供求态势;另一方面财税政策所采取合理的价格又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杠杆。同时, 财税政策联系着各方面的经济利益, 财税政策导致某一经济因素的调整都会引起不同部门、地区单位、个人之间的经济利益的重新分配。另外, 财税政策联系着社会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 是重要经济信息的传递者。在生产领域, 财税政策变化提供了生产成本、盈利、劳动耗费、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等情况变化的信息。财税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中另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就是:政府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协调关系, 由于财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很多政府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也是受影响对象, 所以合理的财税政策, 可以有效的增加整个社会群体的向心力。最重要的一点是保持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

三、制定合理的财税政策以保障经济发展的相关措施

1、完善财税政策的相关管理机制, 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保证。

良好的财税政策管理机制是一个社会的经济有序运营的根本保证。不仅对于经济系统如此, 对于任何社会系统的有序运行也是如此。如果财税政策有健全的管理机制, 那么不仅可以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也会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财税政策管理机制包括两个方面:“软”因素和“硬”因素。软的方面强调财税政策的制定必须以本国的国情和发展状况为中心, 在财税政策的管理机制形成的过程中, 必须切实考虑到社会发展和企业的实际需求, 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硬的方面要求财税政策的制定过程必须有严明的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的制定不能单单的表现在纸面上或者口头上, 必须将这些规章制度落实到实处。无论是制定人员还是财税政策的实施人员违反了规章制度, 都要受到相应处罚, 只有在这种条件下财税政策才能更大程度的提高经济发展的绩效。

2、夯实财税政策制定的理论基础, 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前提。

财税政策制定的理论基础对于经济的未来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财税政策制定的理论基础包括很多方面, 对于财税政策的制定来讲, 包括财务的理论基础, 法律和政治的理论基础, 虽然不同的理论基础侧重财税政策制定的不同方面, 但是它们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即客观性和公正性, 因为国家政策必须做到客观, 才能保证整个社会体系的有效运行。如果没有形成良好的财税政策制定的理论基础, 就不会取得良好的经济发展结果。要完善财税政策制定的理论基础, 还必须加强政策制定人员的管理, 提高人员素质, 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四、总结

通过对财税政策的详细描述, 发现财税政策对经济发展有很多方面的影响, 为了提高经济运营的效果, 维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提出了很多改进措施, 只有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 积极构建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社会文化体系, 加强财税政策制定的制度完善, 以促进社会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财税政策的重要性无需多言, 只有制定切实可行的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政策措施, 才能使国家的经济得到长久发展、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齐善鸿著, 《精神管理》,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2年。[1]齐善鸿著, 《精神管理》,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2年。

[2][美]埃德加·沙因著, 郝继涛译, 《经济发展工作指南》,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年。[2][美]埃德加·沙因著, 郝继涛译, 《经济发展工作指南》,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年。

[3]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编著, 《企业家与企业政治思想工作:2005年中国企业家成长与发展报告》,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年。[3]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编著, 《企业家与企业政治思想工作:2005年中国企业家成长与发展报告》,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年。

[4]金思宇, 张鸿钧主编, 《中国财税政策案例 (第一卷) 》,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4]金思宇, 张鸿钧主编, 《中国财税政策案例 (第一卷) 》,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

[5]张砚, 经济演化研究[J].会计研究, 2005, 2:76—81.[5]张砚, 经济演化研究[J].会计研究, 2005, 2:76—81.

8.试论幼儿游戏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 篇八

【关键词】幼儿 游戏 创造力

一、游戏对于幼儿创造力发展的作用

1.游戏帮助儿童巩固生活经验

通过游戏帮助幼儿巩固生活经验是十分有效的。游戏的过程会让生活中的情景再现,让事物得以延伸,让见闻加以体会,对于儿童而言这些都是学习巩固生活经验的机会和方式。例如,角色扮演类的游戏就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之一,拿“老师与学生”的扮演游戏来说,当幼儿在模仿他经常接触的老师这一角色时,首先可以让儿童对老师平时的行为和动作出回顾和模仿,让幼儿学习到类似于黑板是用粉笔来写字的生活常识,诸如此类。在语言模仿的同时,如何与儿童对话、如何与同事寒暄,便会经过儿童的大脑进行再加工,使儿童的自主创造力得以体现。

2.游戏为儿童创造力发展提供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游戏的这种自由度促进了儿童的“变通性”发展。再次以角色扮演这一儿童时期的典型游戏为例,幼儿最常模仿的往往都是长辈或者成年人的角色,例如老师家长等,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很总是很享受类似命令、指示等词汇的应用,在这个过程中儿童便会根据曾经发生过的情景自主地创设一个新的场景,比如吃饭的时候模仿家长说“不吃完饭就不许睡觉!”根据游戏的其他参与者不同的反应和对话,儿童便会从中不断的丰富语言的积累,甚至自创新的词汇和语言,这样的游戏即便重复也会有新的点吸引儿童去投入。

3.游戏可以满足儿童的探索欲和好奇心

好奇心是幼儿的天性,也是幼儿探索世界奥秘,学习新知识新能力的动力源泉。好奇心对于儿童创造力的发展会起到很关键的作用。游戏中的角色、材料可以随意根据不同的情景进行变换,既能满足儿童的好奇心更能很好的激发儿童的探求欲和创造力。以堆建积木为例,儿童面对一些零散的、无意义的木块,想要把它们构造成一座建筑,这就是创造的过程。可是,如何摆放这些木块才能构成幼儿见过的方形?怎样的构造可以能够让幼儿眼中的楼房变得更大?一系列的疑问在游戏中会让儿童不断的进行思考、尝试、创造、积累。

4.游戏为儿童提供想象和表达的机会

幼儿的创造成果依靠想象和表达产生并展示出来,表演游戏就是最好的例子之一。一般来说,表演游戏即儿童运用模仿力和想象力将故事中的角色加以创造后通过自己的理解诠释进行表演的游戏。对于人物、故事情节的体会和再现对于儿童就是一种创作,在创作过程中儿童运用生活中的经验积累,以想象力为引子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这个游戏过程,不仅发展了儿童的创造力,也是教师与儿童交流的好机会,在表演中教师可以深入探索儿童内心的想法,做到进一步了解儿童,便于日后更好地引导教育。不可否认,利用游戏对儿童的创造性能力进行引导和开发,让儿童敢于创作,勇于表达,是一举多得的好办法。

二、如何在游戏中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1.充分发挥游戏中幼儿的主体作用

幼儿是游戏的主体,游戏过程依赖的是幼儿对游戏活动的兴趣以及活动本身的吸引力,而非外在于活动本身的其它东西。因此,在游戏过程中,我们应当让幼儿感到自己有选择、探索、表达的自由;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兴趣来选择游戏的内容、方式、进度及合作伙伴;可以尝试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必担心失败和批评;可以随时表现自己的疑问和困惑;更可以大胆地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创造性建议。

2.成人在游戏中应给予适当的指导

游戏指导的中心问题是如何使教师、家长的指导和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性结合起来,也就是在保证幼儿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前提下,进行指导。

(1)成人应尽量避免支配幼儿的游戏

聪明的教师、家长应当帮助幼儿在已有印象的基础上进行游戏,促进幼儿以他自己独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能力,而不是想方设法地去支配幼儿的游戏。在幼儿进行创造活动的时候,成人应让幼儿做主角,设计与实施活动,听从幼儿的安排,服从幼儿的指挥,而不是幼儿创造活动的领导者。

(2)应鼓励幼儿的不同想法

为了在游戏中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保证幼儿产生自由、开放的想法,并使他们对自己的想法感到满足,成人应当尽可能地强化他们所产生的各种想法,并且鼓励他们以具有独创性的方式来使用他们熟悉的设备和材料。

(3)以间接的指导方法为主,帮助幼儿组织和开展游戏间接的指导方法一般采用:用语言提问、提示、评论;适时地出现玩具和游戏材料;成人以角色身份影响游戏或参加游戏。这种指导方法在于启发幼儿的主动性。

3.为游戏提供充分、适宜的材料和设备

要使幼儿在游戏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成人应为幼儿提供场所、设备、玩具和游戏材料等创造的条件, 激发幼儿游戏的愿望和兴趣, 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使幼儿在创造活动中得到发展。如半个皮球可作锅, 小竹圈可作为汽车的方向盘, 一块积木或一根小棍, 在游戏里可当作各种物品, 这样能激励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4.创设一个开放性的游戏环境

开放性的游戏环境本文指的是开放性的物理环境,即游戏的空间、时间及玩具材料对幼儿来说是开放的。在开放性的游戏环境中,幼儿可以自由选择、放取玩具材料;游戏的场地可以按照幼儿的需要和愿望布置,且能随时变化;游戏的材料可以共享。

总而言之,要想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就要从儿童自身出发,尊重、珍惜儿童的天赋,合理地利用儿童的先天特质进行引导和启发。游戏这一综合性的活动,既可以使儿童生理心理得到满足,同时为教师提供了可以合理的、灵活的变通的空间,对儿童的创造力的发展可以做到因材施教,以便有效地对儿童进行引导和开发。

【参考文献】

[1]杜一禾.幼儿游戏对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影响初探[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4,(4).

[2]杜一禾.游戏与学前儿童的创造力发展[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4,(1).

9.试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ppt.Convertor 篇九

一.IE之簡介„„„„„„„3 二.防錯法„„„„„„..„„„„.7 三.5W1H法„„„„„„.„„„„„22 四.流程法„„„„„„..„„„34 五.人機法„„„..„...„..47 六.雙手法„„.....„58 七.抽查法„„65 八.動改法.76 一.IE之簡介 1.何謂IE? IE是由Industrial(工業)Engineering(工程二個英文字母的字首結合而成。

IE是應應用科學及社會學的知識,以合理化、舒適化的途徑來改善工作的品質與效率,提升公司生產力,增進公司之利潤,進而使公司能長期的生存與發展。

簡單的說,IE就是代表合理化、改善的意義,更簡單的說IE就是代表改善。2.為何要有IE? 1.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2.改善就是進步的原動力,沒有改善就沒有進步。3.持續的進步是企業及個人長久生存的根基。4.改善是無止境的,必須長久持續去進行。3.IE七大手法的目的何在? 1.防錯法

避免做錯事情,使工作第1次就做好的方法。2.動改法『動作經濟原則』

改善人體動作方式,使工作更舒適、更有效率的方法 3.流程法

探討牽涉到幾個不同工作站或地點之流動關係,藉以發掘可改善的方法。4.質疑創意法(5WIH法

藉系統性的質問發掘問題真正根源並加以改善的方法。5.人機法

探討操作人員與機器工作的過程,藉以發掘可改善的方法。6.雙手法

探討人體雙手在工作的過程,藉以發掘可改善的方法

7.抽查法

藉抽樣觀察的方法迅速有效地了解問題的真象。二.防錯法

防錯法(愚巧法)簡單的說,就是再愚笨的人來操作或作業也不會發生錯誤,而考究出來的一種方法。避免工作錯誤的發生,達到第 一次就把工作做對的境界。1.何謂防錯法? 2.防錯法在生活中的應用案例 保險絲

保險絲當用電超過負荷時,保險絲會燒掉而斷電,保障用電者的生命、財產的安全。家用瓦斯

瓦斯是無味、無色的有毒氣體,人如果在不自覺的情況下吸入太多瓦斯,會因此失去生命,於是在瓦斯中加一種臭氣,使瓦斯漏氣時容易查覺,提醒使用者注意,以保障生命、財產安全。基於相同的理由,在強力膠內加入芥子油,使強力膠味道變 的很難聞,以免表少年吸食,影響身體健康。

色筆、螢光筆

很多人看書,常常使用色筆、螢光筆等在自己認為重要的句子、段落上做標示,以便日後看書時,可以抓住重點、提高效率。相同的想法,書藉常附近有一條分頁線,便利讀者下次找到上次看到的章節,繼續閱讀。3.防錯法應用的十大原理

1.斷根原理

2.保險原理 3.自動原理

4.相符原理 5.順序原理

6.隔離原理 7.複制原理

8.層別原理 9.警告原理

10.緩和原理 原理一:斷根原理

說明:將造成錯誤的原因從根本上排除,使 錯誤絕不發生。原理二:保險原理

說明:藉用2個以上的動作必需共同或依序執行才能完成工作。原理三:自動原理

說明:以各種光學、電學、力學、機構學、化學等原理來限制某些動作的執行或不執行,以避免錯誤之發生。4.防錯法的十大原理說明 原理四:相符原理

說明:藉用檢核是否相符合的動作,來防止錯誤的發生。原理五:順序原理

說明:避免工作之順序或流程前后倒置,可依編號順序排列,減少或避免錯誤的發生。

原理六:隔離(保護)原理

說明:藉分隔不同區域的方式,來達到保護某些地區,使其 能造成危險或錯誤的現象發生。

原理七:複制原理

說明:同一件工作,如需作2次以上,最好採用“複制”方式來達成,省時以不錯誤。

原理八:層別原理

說明:為避免將不同之工作做錯,而設法加以區別出來。原理九:警告原理

說明:如有不正常的現象發生,能以聲光或其他方式顯示各種“警告”的訊號,以避免錯誤的發生。原理十:緩和原理

說明:藉各種方法來減少錯誤發生后所造成的損害,雖不能完全排除錯誤的發生,但可以降低其損害的程度。5.防錯法的功用

1.降低作業技術的要求層次,使工作簡單化及提高

作業效率。

2.防止作業人員因疲勞、疏忽、情緒不佳所造成錯誤或不良。

3.徹底做好再發防止,使異常不再發生。4.使現場管理工作更踏實。5.可使檢查正確性提高。

6.當不良(異常)即將發生時,有預警的功用。

7.可以糾正、限制錯誤動作,甚至停止運轉使不良

品不流入后工程。

8.可以達到時全數檢查,及不良品的自動排除。9.使品質最高理想“零不良”的達成變成可靠。6.防錯法的應用范圍

1.難於觀察、難拿、難動的作業。2.需要高度技能與直覺的作業。

3.因不安全(定)而使人或產品危險的作業。4.依賴(眼睛、耳朵、感觸等)的作業。7.防錯法的基本原理 消極方法:減少錯誤 防止波及 異常檢出 緩和影響 容易化 替代化 排除化

積極方法:排除錯誤之原因 防止發生 1 2 3 4 5 客戶之抱怨資料 工程圖面 制程設計表

預測可能的人為錯誤發生原因及其對品質之影響 決定防錯法之項目(應用防錯法原理)制訂防錯化工作之執行計劃 依據計劃實施 標準化 防錯化手冊

8.防錯法的流程圖

9.柏拉圖提案運用防錯法的案例 A P D 1.在光電開關邊

加裝一個小的900角 900角鐵

降低撞壞個數 C 改 善 前

5個/月 改善後

1.廠內所有亞智投

收板機均加900角鐵保護 鐵,預防板子撞到開關 2.要求亞智設備廠商新機 改善光電開關被撞項目 三.5WH法

改善的前提是發現問題,而發現問題則全在於懷疑的態度。然而懷疑並非僅是籠統的抽象思維,應是有系統的、循序漸進的,而且是有具體的方向。如果沒有採用系統化的技巧,往往疏漏了某些值得去改善的地方。

5WIH是一種找尋問題之根源及尋找系統化 的質問技巧。

只要依照5WIH的方法進行質問,那麼,改善工作所需要的資料,將從這些質問的答案中獲得。

1.何謂5W1H法? 2.5W1H法質問事項? 5W1H法也叫質疑創意法 1.為什麼?(why)2.什

麼?(what)3.什麼地方?(where)4.什麼時間?(when)5.什麼人?(who)6.什麼方法?(how)為甚磨需要這樣(Why)首先要進行這項質問,若能因此發現許現不需要的,就能完成很大的改善。為此,宜進行以下的質問:

◎為什麼需要這樣?

A:不做可以完成下一個動作嗎? B:不做會影響品質嗎?

◎為什麼領一枝鉛筆也要填表?

◎為什麼這麼小的事情要蓋機關大印?

◎為什麼一張登記表要等2個月?

◎為什麼要重重管制?

◎為什麼不讓他們自由競爭?

◎為什麼不用機械來代替人力? 它的目的是甚磨(What)上一個質問“為什麼需要這樣”問完后,有時會有不容易分辯出是否真正有其需要的情形。因此,需要再從其他的角度來對”為什麼需要這樣? 這一質問進一步的檢查,以獲得正確的答案。為此,宜進行以下的質問:

◎它的目的是什麼?

◎它的功用是什麼? 在甚磨地方最好(Where)這項質問,在於找出實行該項內容的最佳聲所,使人員、物品定位置或方向,均在於適當狀況下。

為此,宜進行以下的質問:

◎為何要在此處做?

◎什麼地方做最適宜?

◎在別處做,其效率是否更高? 應該在甚麼時候做(When)這項質問,在於變更操作發生時刻、順序,找出實行各項細目的最佳時期。為此,宜進行以下的質問:

◎為何要在此時做?

◎改在別的時候做是否更有利?

◎在何時做最好?

在工作前呢?還是工作后呢? 甚麼人做最適當(Who)這項質問,在於找出實行該細目的最適當人選。為此,宜進行以下的質問:

◎為何由他做?

◎是否可由別人做?

◎誰最適合做這些事?

1.此一質問的目的,在尋求可能的合併、重組/變

更的改善方向。

2.人員的選定可從熟練經驗、體力等方向來考慮,誰最適合來做該項工作。

甚至,改變人員的配置組合及工作分工方式,將操作者與同事間的關係,操作者與機械設備或工具的關係予以改變,檢視其效率是否能提高。用甚麼方法最好(How)對所有的必要細目在做完什麼 地方、什麼時候、什麼人的質問后,才可進行這項質問。

這項質問,在於要查看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可用來實行各項細目?

為此,宜進行以下的質問:

◎為何如此做?

◎是否還有別的方法?

◎怎樣做才會最省力?最快?效率最高?

◎怎樣改進?

◎怎樣避免失敗?

注:1.此一質問的目的,在尋求簡化及改進的改善

方向。

2.此一質問的目的在將操作方法、步驟設法

改變,使能更安全、更舒適、花更少的努力,以更低的技術熟練度,也能完成該項工作。

經過以上之 探討,再重覆連續檢討,可以產生許多可行的改善方法,再依輕重緩急、難易度及經濟效益問題,選擇較可行的方法出來。為 何(why)(5 W I H)(五項基本構想)何

事(what)何

事(what)何

處(where)何

時(when)何

人(who)如

何(who)刪 除 併

合 替

換 變更順序 簡

3.5W1H法改善剖析圖

4.柏拉圖運用5W1H法的案例 D-1:問題解決團隊才可確保 D-2:問題描述

D-3:暫時消除此現象之對策

D-4:原因分析

D-5:問題對策及執行日期

D-6:對策效果確認

D-7:防範再發生之對策

D-8:相關單位審核

8D的書寫,從D-1到D-8中,每一項的分析均要用 5W1H法,追根究底,徹底改善.四.流程法 1.何流程法? 流程圖是以適當的符號來記錄一件工作整個過程的一種手法。

由於流程程序法清楚地標出所有的加工、搬運、檢驗、延遲等事項,據以研究分析,設法減少各種事項的次數與所需時間與距離,是降低隱藏成本最有力工具,也是制程分析最基本,最重要的技術。2.流程法圖示 3.流程法的改善著眼點

4.流程法繪製線圖注意事項

1.在同一面上表示加工程序時,所有半制品之流程

皆應予劃出。

2.許多流程由同一路徑上通過時,將流程數在線上

表示之。

3.搬運方法也可用不同種類線、顏色表示之。4.線與線之交叉處,應以半圓形示於交叉處。5.流程遇有立體移動時,宜用3D空間表示。5.柏拉圖提案運用流程法的案例 A P D 1.將部門主管核准 改成由單位主管核准 文員申請領料 單位主管審核 部門主管核準 倉庫發料 文員申請領料 單位主管核準 倉庫發料 縮減流程 無形 效益

2.提案已達成預期 目的,運作良好.1.物料領取

已按提案構想改善 C 提案手法的講評

提案者活用了IE七大手法中的流程法,從合理安排領料的時間入手,從領料的流程分析領料延遲的原因,並設法刪除繁複的程序,也同時刪除了浪廢時間最多的程序,讓作業更省時簡單.流程法的精華就在,如何讓我們的流程簡單,實用.每一流程都發揮最大功用,沒有枝葉裝飾.五.人機法

1.人機法的特點(1)、基本原則:

A.平衡小組之工作量。

B.增加機器使用的比率。

C.減輕負擔最重的人員之工作。

D.刪除不必要的步驟。

E.合併各步驟。

F.使每一步驟容易進行。(2)、附屬操作能否刪除?

□1.視同不必要而刪除。

□2.以改變工作次序而刪除。

□3.使用新或不同之設備而刪除。

□4.以改變佈置而刪除。(3)、移物能否刪除?

□1.隨操作之刪除而刪除。

□2.合併。

□3.改變設備。

□4.改變佈置。

□5.改變工作次序。

□6.使用輸送帶。(5)、延遲能否刪除?

□1.改變工作次序。

□2.改變佈置。

□3.使用新或不同之設備。(5)、檢驗能否刪除?

□1.此檢驗真有需要嗎?檢驗后之資料供何用?

□2.是否有不必要之重視現象?

□3.以別人來檢驗能否更為方便?

□4.是否於制程之最佳位置行之?(6)、操作能否合併?

□1.改變工作之次序。

□2.改變佈置。

□3.改變佈置。(7)、移物能否合併?

□1.改變工作之次序。

□2.改變佈置。

□3.改變每次搬運之數量。(8)、遲延能否合併?

□1.改變工作之次序。

□2.改變佈置。

□3.遇有休息時,能否合併。(9)、檢驗能否合併?

□1.改變工作之次序。

□2.改變佈置。(10)、操作能否簡易行之?

□1.使用更好之工具。

□2.改變控制之位置。

□3.使用更佳之材料容器。

□4.使用不同之肌肉部位。

□5.減少視覺需求。

□6.採用更好之高度。

□7.使用慣性。

□8.使用夾具。(11)、移物能否簡易行之?

□1.改變佈置,縮短距離。

□2.改變移物之方向。

□3.改變於制程中之位置,以縮短距離。(12)、由於新人之影響所產生之遲延,能否刪除?

□1.改變參加之小組人員。

□2.減少人員遲延時間至最低限度。

□3.減少機器之空間時間至最低限度。

□4.小組中各人之工作崗位間之距離重新安排。

□5.改變小組內各人之工作次序。2.柏拉圖提案運用人機法的案例 現況描述: 壓合的卯釘機腳踏控制傳動板太靠內,長度30CM,在卯合面積較大的板時,人員距腳踏控制板遠,要彎曲身體才可卯合,人員的身體負擔加大,且無法提昇速度,身體無法平衡,所做出的品質無保障,出現卯偏現象.提案人:田光明 腳夠不到 控制桿!A 無形 效益 P C D 效率提昇 工作順暢

1.現有2台機已按提 案者的構想改裝,使 用有明顯效果 ,達到預期目標 有距離

1.將控制桿加長, 提昇效率,減輕工作量 六.雙手法

1.雙手法的特點(1)、基本原則:

A.將步驟減至最低。

B.安排最好的順序。

C.結合可能的步驟。

D.使每一盡量簡單。

E.平衡雙手的工作。

F.避免用手持住。

E.工作場所應考慮人體工學。(2)、所屬操作能否刪除?

□1.因不需要而刪除。

□2.因改變工作順序而刪除。

□3.因改變工具或設備而刪除。

□4.以改變工作場所佈置而刪除。

□5.因材料的些許改變而刪除。

□6.因產品的些許改變而刪除。

□7.因夾具的使用或改善而刪除。(3)、移物能否刪除?

□1.因不需要而刪除。

□2.因改變工作順序而刪除。

□3.因改變工具或設備而刪除。

□4.因使用完成品自動落下裝置而刪除。

□5.因改變工具的用法而消除。(4)、延遲能否消除或縮短?

□1.因不需要。

□2.改變身體各部位的工作。

□3.平衡身體各部位的工作。

□4.同時做兩件。

□5.修改工作,使兩手做相同的工作,但相位不同。(5)、持住動作能否刪除?

□1.因不需要而刪除。

□2.因使用簡單的持住裝置或掛具而刪除。(6)、附屬操作能否簡化?

□1.使用較好的工具。

□2.改變工具的放置位置。

□3.使用較好的材料容器。

□4.可能的話,利用槓桿原理。

□5.可能的話,利用慢性原理。

□6.可能的話,利用重力原理。

□7.減少使用視覺的需要。

□8.改變工作場所高度(使在肘部之下)。(7)、移物能否簡化?

□1.改變佈置,縮短距離。

□2.改變移動方向。

□3.使移動平順而連續,避免驟停的現象。(8)、持住能否簡化?

□1.縮短持住時間。

□2.使用較有力的身體部位(例如:腿„)

或使用足部操作之夾具。2.柏拉圖雙手法運用的案例

優點:使用雙手,效率會更高,比單手更有品質保障 雙手法原則:單手作業的,盡可能改成雙手,或手腳 同時使用.雙手法要考量人體工學的合理搭配.七.抽查法 1.何謂抽查法? 抽取少數的樣本以推測群體結果之過程,稱之為抽樣。

被觀察的少數個體,稱之為樣本。

被推測的整體,稱之為群體。

一般來說樣本愈多所獲之答案愈可靠;反之樣本愈少愈難獲得可靠的結果。2.抽查法的好處

1.觀察時間短,並可觀測數部機器或操作人員之狀況。2.人力、體力及物力之節省。

3.觀測人員不需具備太高深的技術人力。4.調查時間較長,其結果較為客觀可靠。5.被觀測對象的干擾次數較少時間較短。

注:3.一般為人武部觀測記錄方式的5%~50%之成本。

4.調查時間較長,可去除因每日不同之各別狀況所造成之差異現象(主觀認知),因此其結果較為客觀可靠。3.抽查法實施的步驟 1.認識工作抽查的目的。2.初期觀察,收集有關資料。

3.確定抽查的工作項目及明確定義。4.抽查觀測記錄表格之設計。5.抽查觀測次數之決定。6.抽查行程之安排。7.決定觀測時間。8.現場觀測。

9.資料分析與整理。4.抽查法實施的案例

某一機械加工廠管理當局,最近感到機械加工的利用率情形有降低的趨勢,再加上過去也沒有一些實際的記錄存在而感到憂心忡忡,所以他們急想要早點獲得可靠的資料,予以制定更可靠的成本資料,並藉以作為該公司是否要從事機器更新之投資計劃之依據。

由於時間緊迫,若無解決方法之時,他們突然想到IE部門里的IE工程師(過去,只要找他們都會為大家指點迷津,解決難題)。於是他們找IE工程師簡來福先生幫忙,簡先生聽了之后就說:這個簡單,無問題!只要採用工作抽查的方式來進行,大約半個月的時間就能獲得所要的可靠資料。簡先生就將工作抽查的理論基礎,實施方法跟大家做一精細的講解,使大家信心十足而誇口道我們的簡先生果真無問題,真不是蓋的。

以下是簡先生指導其現場單位人員所從事的工作抽查之實施步驟,請大家慢慢品嘗。作業 主體作業 正規作業 臨時作業 監視 自動機械 化學反應 計時器 附帶作業

準備作業(收拾作業)隨時作業 機械調整 搬運作業 狹義

操作

作 作

大分類

中分類

小分類 全

操作 操作中 加工 停止 準備中 機械準備 工具準備 加工品準備 等待中

等待(有工作)等待(無工作)修理中 修理 不

在 走動中 缺

席 休止 機械休止 工人不足

訂貨計劃不均衡 制程能力不均衡(2).機器工作之對象(3).抽查之檢查次數決定

一般來說,要決定適當經濟可靠的抽查觀測次數,必須先掌握下列三項基本資料

1.P:觀測資料事項發生之百分率

以本例步驟2中曾敘述到管理當局預估機械處在加工切削所佔百分率大約為60%,所以P=0.6。

2.S:精確度之要求

假定吾人所要求之精確度為5%時,則P值落在0.6X(1±5%)即0.60.03。

3Z:指定信賴範圍(信賴度)內,常態分配之相對Z值。其關系如下: 信賴度

信賴界線

標準常態分配Z值

99%

u3 6

2.576 95.48%

u2 6

2.000

95%

u1.96 6

1.960 u=平均值

6=標準值

有了上面基本資料之后,就可以依照下列公式來計算合理可靠又經濟的觀測次數(以n代表)。

n=Z2(1-P)/S2P 5.現場觀測應注意事項

1.必須絕對遵照選定的時間準時到達工作地點。

2.對欲觀測的工作項目,應事先切實研討,對各工作

項目的意義與解釋應瞭解、熟習、不得有任何錯誤。

3.觀測時要敏捷準確,一眼望去,即可記下選定時間當時的真實工作情況。

4.觀測記錄時絕對不允許加入自己的任何意見,當時是什麼情況,就記錄什麼情況,不應有任何差異。

5.觀測路線與方向也應隨機。

6.辦公室工作抽查,應於記錄后,立即至工作者近處,查證其工作內容確屬公務。6.柏拉圖雙手法運用的案例 1.品管抽檢報表

2.制程之管制圖

3.員工意見調查表 八.動改法

1.動作改善的原則(1).人體運用原則。

(2).工作場所佈置與環境原則。

(3).工具設備原則。2.人體運用已的原則

1.兩手同時開始及完成動作。

2.除休息時間外,兩手不應同時空閒。3.兩臂之動作應反向同時對稱。4.盡可能以最低等級動作工作。5.物體之“動量”盡可能利用之。

6.連續曲線運動較方向突變直線運動為佳。7.彈道式運動較輕快。8.動作宜輕鬆有節驟。

3.工作場所布置與環境原則 1.工具、物料應置於固定場所。

2.工具、物料裝置應依工作順序排列並置於近處。3.利用重力食料,愈近愈佳。4.利用重力墮送。5.適當的照明。

6.工作臺、椅子高度應適當舒適。4.工具設備原則

1.盡量以足踏/夾具替代手之工作。2.盡可能將工具合併。

3.工具、物料預放在工作位置。4.依手負荷能力分配工作。5.手柄接觸面儘可能大。6.操作桿應盡可能少變更姿勢。5.動作改善基本方向

動作改善原則,可歸納成4個基本方向 6.動作改善的技巧

工作改善不外乎刪除、合併、重組、簡化四者。(1)、刪除

1.刪除所有可能的作業、步驟或動作。

2.刪除工作中不規律性,使動作成為自然性。

3.刪除以手作為持物工具的工作。

4.刪除不方便或不正常的動作。

5.刪除必須使用肌肉才能維持的姿勢。

6.刪除必須使用肌肉的工作,而以動力工具取之。

7.刪除必須克服動量的工作。8.刪除危險的工作。

9.刪除所有不必要的閒置時間。(2)、合併

1.把必須突然改變方向的各個小動作結合 成 一個連續的曲線動作。

2.合並各種工具,使成為多用途。

3.合並可能的作業。

4.合並可能同時進行的動作。(3)、重組

1.使工作平均分配兩手,兩手同時動作並呈對稱

性。

2.組作業時,應把工作平均分配於各成員。

3.把工作安排成清晰的直線順序。(4)、簡化

1.使用最低等級的肌肉工作。

2.減少視覺動作並降低必須注視的次數。

3.保持在正常動作範圍內工作。4.縮短動作距離。

5.手柄、操作桿、足踏板、按鈕均在手足可及

之處。

6.在需要運用肌肉時,應盡量利用工具或工作物

動量。

7.使用最簡單的動素組合來完成工作。

8.減少每一動作的復雜性。7.柏拉圖動改法運用的案例 現況描述: 料號HP41THI013B 原排版方式不合理 1.基板利用率86.61% 2.PNL利用率74.09% 3.淨利用率64.0% 綜上:基板利用率太 低,有改善的空間 浪費的邊料 提案人:蔣

莉 浪費的邊料 P 1.改36“*48”基板為40“*48” 2.更改排版方式,見改善前的圖 20 18.25 24 20 基板利用率提昇 規範化: 1.按照提案者的意圖

更改工單,由B版變更為C版

2.後續下料以C版制作 C D 3.加入到<<制前設計規範>>中 A 1.2提案金額匯報

A.基板單價:

36*48=467NTD/張

上一篇:如何鉴定翡翠下一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