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渗透

2024-10-21

读写渗透(12篇)

1.读写渗透 篇一

有效读写结合提高读写能力

贵州省思南县大坝场小学张洁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它们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是个互补的过程。小学语文理事长崔峦老师说“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我在近三年的学校子课题《读写结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探索中也深深感悟到,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怎样才能充分利用语文教材,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有效读写结合训练,切实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呢?

一、关注语言表达、挖掘读写结合训练点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因此教师要凭借文质兼美的教材,深度挖掘,找准读写结合训练点,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捕捉学生的真切感受,拓展写的空间,让学生乐于动笔,促使学生读中悟写,读中学写。“读写结合”分为两种不同的性质,一种是“外在”的,即学完一篇课文后,摘录其中的好词佳句,学习作者的写作顺序,并在习作中运用这些好词,或仿写文中句子的写法。另一种是“内在”的,即学完一篇课文后,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和写作特点,逐渐理解、消化为自己的东西,并对日后的写作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尊严》,这篇课文内容很具典型性,文质兼美,给人以教益和启示。我抓住阅读和写作的联结点,从写具体、写生动、有条理地写这几个目标出发,抓住课文的表达特点,引导学生读中学写,以写促读。我设计的课内读写结合点是: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做到详略得当;学习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品质。课外读写结合点是:仿写一个人物言行片段;以写事为主体,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性格。

俗话说:“记得旧句子,必得新文章。”我常常鼓励学生在课内外阅读时自主摘录文中的好词佳句、背诵精彩段落,博采众长,为己所用。这样在习作中就能厚积薄发,下笔如有神助。而且每篇课文学完后,我会从教师的角度给学生指出一些比较好的词语、句子和段落,鼓励学生积累背诵,并且要求学生有意识地在写话和作文中灵活运用。其次围绕“词语盘点”进行训练。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个主题单元之后都安排有“词语盘点”,分“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不是“读、写、记”就完事,要利用这些词语做好做足“写”的文章。要求学生完成“底线练习”---从一组词语中自由选择最少四个词语,自设情境写几句话,上不封顶,多多益善,将积累与运用有机且巧妙地结合起来。

二、关注阅读教学方法、落实有效读写结合阅读教学中要进行有效读写结合,需要教师用心发现、挖掘、智慧地把握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联想与想象、分析与综合等思维活动的积极性。教学模式可以采用“学生整体读文,了解大意;找准重点,读写联系;读写迁移,提高能力;课外拓展,扩大视野”。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整体学文,通过对课文的初读、再读,透过具体的语言文字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文章所描写的事物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形象。然后找准练点课堂练说(侧重低年级),抓住“训练点”,训练学生能清晰大声地说一句或一段通顺、连贯的话,并注意说话的完整性和情感性;找准练点随文练写(侧重中高年级),围绕随文练笔训练目的的要求,抓住“训练点”,让学生进行课

堂练笔,以说带写整理成练笔片段。最后交流互动,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形式多样地鼓励学生,激起他们对阅读、写作的兴趣,养成他们自信、乐观、积极的学习心态。

三、关注学生水平、精心设计训练形式

读写结合训练的形式很多,教师应根据学生心理特点、认知水平,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选取恰当的训练方式。尤其要关注训练点的衔接,不要零碎进行,要通盘考虑。一年级训练:识字法(掌握“笔画笔顺”、“部首结构”、“音形义比较”识字三法),侧重练好“四素句"。二年级训练:查字法(运用音序查字法识字、阅读),侧重练好连续、并列、总分、概括与具体四种句群。三年级训练:读书法(初读、细读、精读),侧重练好连续、并列、总分、概括与具体结构段。四年级训练:读记法(读,重在精读;记,摘录、评注、提纲、读后感),以篇章为重点,练好审题、立意、选材、组材、修改、观察六项能力。五六年级:训练对应法,以综合训练为主,培养学生自学自得,自作自改能力,达到全面提高语文能力的目的。读写结合练写的方法很多,但务求做到常中有变,灵活多样。

(一)多层次仿写

语言学习研究表明,儿童语言学习的基本途径之一是模仿,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儿童的知识贫乏,经验不足,模仿是他们的天性。既然课文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仿写资源,我们就应该充分利用它。可以仿写句子、仿写段落、仿写思路。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一课,我引导学生理解了桂林山水的特点及分析作者的写法后布置了一次小练笔:仿照《桂林山水》的写法,写一篇写景的习作。即像作者一样采用首尾呼应、总--分--总的思路以及运用对比、排比、比喻的修辞方法和先赞美所写景物的特点,再具体说明的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景物的特点。再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燕子》或《翠鸟》后,我让学生仿照描写燕子、翠鸟外形的那一段写法按耳朵、眼睛、嘴、脚、毛等外形顺序及活动特点、生活习性写自己喜欢的“小兔”、“小猫”、“小狗”等小动物、突出自己的喜爱之情。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引导学生按杆、枝、叶、花、的顺序写其他植物„„要求写作时像课文中一样采用拟人、比喻、夸张的手法把事物写得生动具体、形象鲜明。这样的教学环节,为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提供了一个空间,将课文内容延伸,做到读写结合;这样的训练促进了学生举一反三,学习的迁移,培养学生读写的能力。

(二)想象补白、变式练写、激活想象力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世界的一切,而且是知识的源泉。”因而教学中我们必须启迪、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创新,激活思维,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阅读能力、想象能力和写作能力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利用课本内容读写结合便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方法。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以原文的终点为写的起点,展开联想,构思新情节,给课文续写;可以对教学突破点、主题深化点、情节高潮点、文中简略处、动情处、省略号进行补白;可以在原文的基础上扩写、缩写、变换体裁、变换人称,充分发挥想象,对原文进行重组;也可以研读课文时,或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特点之后,引导学生进行研讨、探究、议论、评价,写“读书笔记”或“读后感”,抒写学习所得、所思等;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时一边读一边在有所感有所想有所思之处做上批注,便于读完后整理自己的思路。从而拓展学生思维,激活学生想象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理解和概括能力,同时也促进学生的读写能力。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新型玻璃》一文,学生自读课文后,首先我让学生挑选自己喜爱的一种新型玻璃,用第一人称在小组里介绍自己的特点和作用;接着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假如你是一名发明家,你会发明怎样的新型玻璃,它具有什么特点和作用,请写下来。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一篇枯燥乏味的说明文变得有趣味性,既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给予学生练笔的机会。又如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泉水》时,围绕课文最后一段:“丁冬,丁冬„„”中的省略号,让学生发挥想象,泉水还会流到哪里呢?一路上他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为人们做些什么?然后鼓励学生写下来,在小组内互相读一读。这样学生就能更进一步体会泉水给人类带来的好处,感悟泉水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使自己受到奉献精神的熏陶,同时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创新能力。

四、关注学生课外阅读、拓展延伸

读写结合应以自能为目标。因此,必须把课文教学延伸到课外,与学生的生活和课外阅读有机地联系起来,让学生用自己的课外阅读、生活经历来充实语文教学,使我们的阅读教学更加灵动而丰满。教师引导学生周末、假期读写结合,丰富表达能力,既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使课外阅读落到实处,又能起到很好的练笔作用。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丰富了语汇,学到了许多优美词句,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在写话中加以运用,并经常鼓励表扬那些善于运用妙词佳句的学生,学生就会明白要运用就得积累,要积累就要阅读。这样,阅读、积累、写作互为一体,同步发展。

总之,教师善用文本资源,充分利用教材及学生的课外阅读,挖掘读写结合的切合点,设计形式多样的小练笔,从读学写,写中促读,突出重点,多读多写,把读写训练有机地拧在一起,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真正做学习语文的主人,一定能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2.读写渗透 篇二

然而, 在实际教学中, 部分老师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分割起来, 即阅读教学只为读, 写作教学只为写, 因此, 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存在断层, 导致有些学生肚中有货道不出, 而有些学生作文路子越走越窄, 内容缺少时代感和新鲜感。这种做法无疑是低效的, 不但不适用于现在考试主张表达能力的需要, 而且有悖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要求。教育学家认为:“素质是一个系统, 各种素质是构成整体素质的要求。整体素质水平取决于要素的水平和要素之间结构的合理性。”叶圣陶在《兼论读和写的关系》也指出:“语文包括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读写结合是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根本方法。”所以我们应坚持读写结合的原则, 让它们互相渗透、互相促进, 以全面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那么,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把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起来呢?我认为应从两方面入手, 从而让二者互动起来。

一、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教学

(一) 在阅读教学中积累作文素材。

古人云:“心通中外千年史, 胸藏古今万卷书。”可见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它不仅为写作提供表达形式、写作技巧方面的范例, 而且在开阔视野、积累知识、丰富语言和陶冶情操等方面对学生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首先, 我们应充分利用好课本。一般来说, 选入教材的都是文质兼美的范文, 在语言、结构、立意和思想情感上, 对学生的写作肯定会有借鉴意义的。学生的阅读时间和范围有限, 他们即使看过一些文章, 也大多蜻蜓点水, 印象模糊, 而教材中的文本, 经过老师的讲解, 对他们来说印象比较深, 领悟也比较深。我们往往会发现在阅读教学中我们特别强调的名言警句或者典型事例, 学生在习作中运用的概率就特别高。因此, 我们不可忽视语文课本, 应以之为蓝本不断地引导学生积累、鉴赏、运用, 这样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肯定大有裨益。其次, 我们可适时适量地从报纸杂志、网络上选取一些优美的时文给学生作为课外阅读材料, 并要求他们从文章的语言、结构、思想感情等方面评析鉴赏。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既可吸收作者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又可增强阅读的兴趣, 把握时代的脉搏。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阅读, 用形象的话来说, 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 又是鼓帆前进的风。”

(二) 阅读教学中抓住写作契机。

在以往的教学中, 老师总是强调积累的重要性, 而学生总感到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很少用得上。真可惜那优美秀丽的自然风景, 奇特感人的人物风情, 振聋发聩的人生妙论, 千姿百态的肖像姿容……读时令人舌底生津, 荡气回肠, 用时却难觅踪迹。这是为什么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教师没有抓住契机, 有效地指导学生及时进行写作训练。我在教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时, 带着学生饱含感情地朗读, 体悟作者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对生命的渴望、对母亲的愧疚、对自己的责备, 学生读得声情并茂, 感人至深。当读到作者独自去地坛, 母亲为他担心的片段时, 他们的声音都哽咽了。我知道这时学生和作者在情感上达到了共鸣, 于是, 我抓住了这一契机, 让他们以《感恩》为题, 写一篇文章, 大多数同学以“文本引路”, 写出情真意切的文章。有一位学生写道:“父母是我最大的恩人, 但是, 我却没有真正关心过父母的感受, 体会过他们的酸苦。当我遇到挫折而眉头紧锁时, 鼓励我的是父亲;当我被病魔纠缠而痛哭流涕时, 嘘寒问暖的是母亲。是他们用羸弱的身躯承载着难以负荷的生命之重, 为我挡风遮雨。……从生活学习的事无巨细中, 我读懂了你们给我的无限关爱和期待, 我要大声对你们说:谢谢!我一定会报答你们的!”该文确实让人为之动容, 这说明同学们已从中吸收了营养, 受到了启迪。

(三) 阅读教学中找模仿点进行写作训练。

虽说文无定法, 但写作还是有一定的基本技法的, 可以说写作的每一个训练点都能在阅读文本中找到范例, 而学生的写作就像儿童模仿大人学说话、从描纸开始学写字一样。茅盾说:“‘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 ‘模仿’又是学习的最低形式。”模仿是创造的基础, 创造是模仿的目的。因此, 我们可在阅读教学中抓住文本在语言、文体、立意、构思等方面的特色, 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写作训练。如我让学生以“微笑的力量”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在写作之前, 给他们印发了一篇文体比较规范的议论文, 并带着他们分析该文的“并列式”结构, 以及如何立分论点, 分论点又如何与材料统一起来等特点, 然后让他们在深刻领会的基础上恰当运用。学生完成的习作基本上很成功, 有的学生的分论点立得非常好, 如:“微笑是绚丽多彩的霞光, 带给你无限的遐想;微笑是快乐的天使, 带给你愉悦的心情;微笑是心灵的舞蹈, 为你增添自信和美丽;微笑是和暖的阳光, 可以融化人际间的冰层……”通过这次训练, 学生改掉了平时写作结构混乱、文体不明的毛病, 而且他们对写作不再有畏难情绪, 作文的积极性和成就感大大提高, 可谓一举两得。

二、让写作教学促进阅读教学

(一) 利用写作来激励学生阅读。

为了让学生更自觉有效地去阅读文本, 我经常用写作的方式来激励他们。比如在教鲁迅的《阿Q正传》时, 学生由于课余时间的限制, 以及本身对阅读的惰性, 很难认真投入到对文本的研读中去。为此, 我先布置他们写一篇关于“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文学评论, 并要求按其精神胜利法的表现、实质产生的根源这样的思路阅读、思考。同学们有了这一思路后, 大都能够主动积极并深入地投入到文本中去, 一边读一边勾画, 而且拿出语文读本, 认真阅读一些名家对阿Q的评论, 参考他们的一些观点和写法来完成自己的习作。看到这一情况, 我非常高兴。利用写作来激发他们阅读, 这比教师一味地讲解要有效得多。

(二) 利用作文批改让学生比照阅读。

学生的习作难免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 如要让他们改正, 仅靠空洞的说教是很难奏效的。于是我在作文评语上点明他去读某一篇文章, 或读其某一段、某一方面。学生哪里出了问题, 就要求其读相应的名家名作在这方面成功的典型事例进行比较阅读。这样学生自然会找出差距, 获得一定的提高。

(三) 利用作文评讲来指导学生互相阅读。

在作文评讲时, 为了让学生找出文章的优缺点, 我通常会打印几篇典型的学生习作或同题材的优秀作文, 要求他们试着去分析文章的材料、结构、语言、感情等方面的特点, 然后结合自己的文章谈谈读后感。这样, 不仅让学生找到了学习的榜样, 找出了自己的不足, 而且训练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提高了阅读水平, 真正做到以写促读。

3.在读写训练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篇三

关键词:读写训练;心理健康;教书育人;人生价值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165-01

教育部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同样在《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学生的少年儿童期,是心理发展的重大转折期,为了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语文教学的读写训练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竟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利用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指路人”。因此教师要做到教书育心,在阅读教学中,恰好可以利用文学作品,再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1、培养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在小学教材里,有很多课文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积极的作用。如《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中,作家巴金总结自己一生的“思索”和“追求”,答案就是:“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引导学生朗读,感受作家博大的胸怀、真挚的爱心闪耀出的人性光辉,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又如在《和时间赛跑》一课中,作者从哲学的高度出发,以通俗、优美的语言,浅显易懂的事例,表达了要珍惜时间里的事物,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好更多的事,要养成和时间赛跑的习惯。在教学中,努力强调:和时间赛跑,不是指科学论述上的谁输谁赢,而是用赛跑的精神,缩短做好每一件事的时间,那些节省下来的时间,就相当于我们跑赢了时间。 尤其是指导学生读课文的最后两段话,让学生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通过交流,他们就能体会到人生很短暂,这个过程也一定会充满曲折,但是要学会珍惜,向着希望不断地去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体会并学习人物的品质

在文学作品中,有很多优秀人物的品质值得学生学习。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操,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助人为乐等行为,让学生感受到社会的和谐、人间的温暖。在阅读指导中,教师要善于挖掘心理教育因素,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楷模,对形成自己的性格意志、良好的品质都有启示和激励作用如在《小英雄雨来》一文中,引导学生朗读:扁鼻子军官把书扔在地上,伸手望皮包里掏。雨来心里想:“掏什么呢?找刀子?鬼子生了气要挖小孩眼睛的!”只见他掏出来的却是一把雪白的糖块。雨来没有接他的糖,也没有回答他。

在这里教师要紧紧抓住雨来不被利诱的场景,引导学生体会小雨来面对凶恶的敌人,临危不惧,机智勇敢的少年英雄形象,从而谈谈自己想做什么样的人时,就会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还有在教学《冬冬读课文》一课时,培养学生互相尊重、互相欣赏、互相信任、互相鼓励和互相帮助的品质。在教学《礼物》一文中,通过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知道孝敬父母、报答父母,这也是让学生形成感恩心态的好时机。

3、帮助学生形成健康心态

小学生的心理不健康,多数表现在着厌学、依赖、困惑等学习心理障碍。还有的是表现整天忧心忡忡,情绪不安,还有少部分的常把内心的烦恼、愤恨向他人发泄。殴打、谩骂同学,损坏公物,甚至轻生。不听家长和教师的劝导,常常表现出自己年龄、身份能力极不相称的幼稚行为,不愿与同学交往。这种心态会严重影响学生的人格。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有针对性地对于某些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来了解学生的状态,发现学生的问题,以便利用作品对学生进行教育。

二、通过写作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写作教学,是学生通过“我手”写“我心”的过程,通过写作,学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说出对事物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态度。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学生通过写作来合理宣泄内心的情感,更好地解决心理不适和心理困扰,教师再抓准时机,适时地进行心理辅导,启迪他们稚嫩的心灵。

1、引导作文和做人相结合,培养健康向上的人格

作文与做人相通的。我们常说“文如其人”。从育人的角度来看,作文更要求真,让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观察真实的生活,从生活中唤起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陶冶其坦荡的胸怀、纯洁的情操、磊落的品质,培养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人格。

现在很多孩子都比较自私,只会无限地接受别人的爱,从没想过替别人着想,缺少感恩、助人、奉献的思想。教师就可以根据年龄段的特点安排不同的命题,低年级写一写《我爱爸爸妈妈》、《我爱我家》等等、内容,让学生描写亲人间彼此牵挂,彼此关心,体会亲情,让他们养成孝顺长辈,关爱幼小的好习惯;高年级指导写和国家与社会、人文与生活有关的题材,培养他们关心国家的命运、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了解人与人之间相处之道,培养诚实守信,礼貌待人,真诚相处等好品质,

2、指导与评价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习作教学,指导很关键,往往提到作文,学生都有畏难的情绪,有时是心里无“物”,不知写些什么;有时又是千言万语,不知从何下笔。教师要从内容出发,进行适当地点拨与指导,让学生充满自信地完成每次写作,有成功地体验;有修改与评价中,通过倾听别人的建议与意见,调节心理承受能力。如果在学生交流讨论中,提出的意见比较直接,教师要进行委婉地解释,让学生的自尊心不受到伤害;如果不够中肯,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这样学生才会在认识自我,接受自我,改变自我,突破自我的过程中成长。

4.读写绘活动总结 篇四

活动总结

为了让老师们进一步了解新教育实验,更加清楚地领悟到读写绘的内涵,明确地学习到读写绘的操作方法,2014年5月7日,我校语文教研组组织语文组年轻教师上了一堂绘本教学研讨课,语文组全体教师都参与了听课评课课活动。通过课堂教学,老师们对“读写绘”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还不够完善的地方,现对本次活动总结如下:

一、总体情况:

1、从整个听课活动来看,首先值得肯定的是老师们的态度非常的认真,课前收集相关资料、了解相关信息,课堂准备的也比较充分。

2、明确读写绘理念:“读写绘”简单说主要指低年级师生共读绘本、儿歌、童诗、电影等,使孩子在美好的事物中心灵得到浸润,在幸福中不知不觉地成长。绘本,即图画书,它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文合奏,是透过图画与文字这两种媒介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上交织、互动来讲述故事的一门艺术。

3、教学中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大胆想象。

4、在绘本阅读中,有针对性的进行了语文知识的培养,还贯穿了德育,安全教育。

5、在知识传授中,强调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探究理念,探究解题方式,作为教师真正的充当起了组织者的角色,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对知识掌握得更加的扎实、灵活。

6、教师严谨的态度也得到了体现,严密的组织课堂,并努力改善自身的语言,一丝不苟的教育学生,充分的体现出了一名老师良好的素质。

二、存在的问题:

在看到进步的同时,也应发现存在的一些不足。首先是存在的一些共性的问题。

1、初次接触绘本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的时间把握不够好,课堂上多数时间都是老师讲,还受一些传统观念的影响,课堂上会有些放不开,害怕学生学不会,往往出现多讲的现象。

2、选材上也考虑不周全,对读写绘的理念了解有所偏颇。

3、教师的语言需有待提高。目前在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语言方面的问题是课堂上,教师重复的话语太多,总是害怕学生听不清再重复一遍。还有就是,教学设计中的一些过渡语、结语并不连贯,特别是有些环节过渡的很不自然。另外就是教师的语言评价还不到位,效果并不明显,再有就是,教师用语言调控课堂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改进措施:

5.让学生快乐读写 篇五

为大胆拓宽语文学习空间,使学生读写更趋于系统化和科学化,让学生更喜欢读写,我积极参与学校开展的“让学生快乐读写”的课题研究。经过近一个学期的研究,我班大部分学生对读写更加感兴趣,读写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一、问题的提出

众所周知,在语文实践中,识字写字是基础。历来的语文教学大纲都很重视学生读写教学,也都把它列为低年级的教学重点。但由于前些年大纲文字表述的变化以及“识字教学不是目的,学会读写才是目的”的导向影响,使得为数不少的低年级教师误以为识字而识字,致使许多学生到中高年级出现了识字写字囫囵吞枣,阅读写作仍不感兴趣。为及时纠正这一偏颇,去年秋季学期开始,我们在低年级开展了以“让学生快乐读写”为课题的实验研究,目的是促使低年级教师尽快转变教学观念,准确把握低年级教学的侧重点,使学生掌握有效的识字方法,让学生快乐识字,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尽快达到自能识字,自能读写,主动发展。

二、课题实验目标

让学生到二年级结束时具备相当水平的自能识字能力,能够借助汉语拼音、查字典或根据汉字构字特点及构字规律独立识字,熟练认识2500乃至3000个常用汉字,实现独立、基本无障碍阅读,并能正确运用其中的2000字左右,书写工整,力求美观。能比较流畅地简单记写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行文中基本克服错别字现象和拼音音节代汉字现象。

三、理论依据

我们的试验综合借鉴了“注•提”实验成果和“环境识字”经验。“注·提”试验历经十几年的研究改革,正逐步走向完善; “环境识字”研究在调动学生识字热情,培养学生字能识字能力方面也独树一帜。借鉴两项研究成果,结合本学校教师和学生实际,我们确立了“让学生快乐读写”的实践课题,旨在树立大语文关,走课内与课外、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之路,针对低年 级学生年龄特点,有效提高学生的读写兴趣,有效提高识字效率,以识字写字为契机,为学生全面打下听说读写的坚实基础。

四、实验步骤

为使课题研究扎实深入的开展,我们首先明确了实验的目的要求,并组织课题组教师加强学习,认真学习相关理论,学习先进的识字教学经验,同时研究制定了实施策略,决定此项研究分两步走:第一步,也就是第一年,研究重点放在一年级。因为一年级时识字的关键时期,也是我们研究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首先加强了学生汉语拼音趣味教学,想方设法使学生对汉语拼音感兴趣,并结合拼音音节教学提前识字。这样在拼音一学完,学生就已认识了大量汉字。在后面的教学中,则注重加强识字方法、写字的指导,一学期来,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实践经验,也发现了一些不足。其次是结合新大纲的颁布实施和新教材的使用,总结不足,我们又从新的学期起,展开了新的研究,努力达到奋斗目标。

担任这一的教师都是有一定能力、有一定经验,又富有开拓精神的年轻教师。在试验中,我们采取了“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策略,首先是在拓展识字渠道、激发识字兴趣上下功夫,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在生活中、在社会大环境中识字用字,发展读写。其次是着力于课堂教学研究,主攻方向为优化课堂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过程,提高课堂识字效率,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自能识字、创新识字能力。

(一)优化阅读教学结构,重视识字教学,激发兴趣,培养能力

前面我们曾经提到,近年来,由于某些偏颇,使得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也往往本着“识字教学不是目的,学会读写才是目的”的原则,把大量的课堂时间花在了带领学生阅读理解上,使得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正确有效的识字方法,识字不够扎实,更别说高效识字了。在试验中,我们采取有力措施克服以往教学的弊端,主要做法是:(1)激发识字兴趣

新大纲十分重视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低年级学生天性好动,注 意力极易受影响,注意的持续性也不强。在掌握生字读音、熟读乃至背过课文后,再指导记忆字形,若只采取单一的形式,往往很难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要想让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学习,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因此,我们十分注意字形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除前所述注重生动形象的识字方法的指导外,课堂上我们常常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创设有趣的识字情境,来鼓励学生识记和巩固识字成果。如有时我们把生字卡做成果实状,把它们挂在“果树”上,用“摘苹果”的游戏吸引学生,积极记忆字形;有时我们在黑板上顺手简笔绘一“百花园”,把生字卡做成鲜花形,做“采花”游戏,调动学生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记忆字形。在学生记住字形后,还常用“找朋友”等方式,或要求学生找正确读音,或要求学生找正确部件,或要求学生找出正确的组词,把字的音、形、义有机结合,来强化记忆效果。(2)教给识记方法

根据汉字的组成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我们在教学中尝试综合运用了“数笔画法”和“字理识字教学法”。如“山”字,既可教学生数笔画记忆,又可告诉学生“山”字在造字之初字形为“”,表示群山的形状;再比如“鱼”字,除让学生数笔画记忆,我们还板示了其字形的发展演变过程,讲清字理,帮助学生形象记忆。又如“采”字,我们引导学生这样记忆:“采”由“”和“”两部分构成,“”表示人的手,“木”代表一棵大树,“采”的意思是用手在树上采摘果实。

以上方法主要适应于部分比较有代表性的象形、会意、指示字。而汉字多为形声字,对于形声字,我们重点指导学生采用“大部件组合识字法”和“字理教学法”中“根据形声字音义结合的特点识字”的方法。如教学“江、河、湖、洋”这一组字,我们除指导学生凭部件组合记忆,同时引导学生发现这组字的规律:意思都与水有关,所以都是三点水旁;字的读音和右半部分的读音相同或相近。我们还顺势告诉学生,对于大多形声字,我们都可以根据它的意义记忆它的偏旁,根据它的声旁推断它的读音或记忆字形。

对于部分生字尤其是一些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已失去其原来形体特征的字,我们则通常采用“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熟字去偏旁”、“熟字换笔画”等方法。如“动”由“云、力”组成,“浇”可把“烧”字换偏旁然后再根据其形旁意义记忆,“尔”是“你”字去掉“”旁,“寻”字下半部分换成“火”即成“灵”字等等。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广泛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帮助学生形象记忆字形,如“猜字谜”、“编故事”、“编顺口溜”、“编儿歌”等。

(3)培养独立识字能力

大纲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学生识字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我们采取由“扶”到“放”的方式,在指导学生掌握不同的识记方法的基础上,鼓励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收效甚夥。

(4)加强指导,把好写字关

大纲要求,低年级写字要达到“正确、端正、整洁”,力求美观。在学生对生字准确记忆的基础上,如何指导把字写“正确、端正、整洁”,乃至美观,也是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识字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课堂上,我们注重加强指导示范,加强练习与评改,收效也很大。

在指导示范时,我们注意突出重点、难点,并加强示范引路。如“大”字“撇”和“捺”易写歪,“末”和“未”易搞混,“竹”字的两部分有区别,字的部件大小宽窄组合特点等,都需教师特别强调,范写引路。对易写错的字,则采取有效措施重点加以强调,譬如用醒目色彩凸现易错部分。而对于一般的字,我们则鼓励学生自己观察练写,针对个别出现的问题个别指导。这样有重点地进行写字指导,合理而有效的利用课堂时间,避免了学生课下进行大量重复机械的练习,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我们还从学生刚学习在田字格中写字时起,就注意引导他们仔细观察生字的各部分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指导学生把字写得匀称、美观。

我们还注意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并要求学生写字时做到“三到”——眼到、口到、心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激发学生写好字的兴趣,我们还很重视写字的评改环节。除当堂进行作业评改,我们经常组织开展写字竞赛、评展活动,学生练习写字的热情很高,有的学生还象模象样的练起了书法。

(二)树立大语文观,在生活中创设识字氛围,拓展识字渠道

课堂上提高效率,指导学生扎实的识好字、写好字,并不等于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因为人对事物的感知,都要经历反复识记的过程,才能牢固记忆。学生识字也是如此。如果课堂上学过的字不在课外强化认识、应用,经过一段时间,很容易被遗忘。但为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我们采用了学生易接受的形式,经常让所学生字同学生见面,使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提高识字和正确运用字词的能力。

1、在学校和班级中创设一定的识字氛围,鼓励学生自主识字。

如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校园内的标语、宣传栏、黑板报或自己的学习用品、书刊杂志,从中寻找熟字朋友;课间时常和学生一起做“生字开花”游戏;语文活动、课外活动经常开展“组词接龙”游戏;还有在班级的板报上专设“汉字百花园”专栏等等,浓厚的识字氛围萦绕学生的学校生活,激发了学生的识字热情,巩固了识字成果。

2、鼓励在家庭中,在社会生活中识字

我们利用家长学校和家长会,大力宣传识字教学目标,动员家长密切配合,在家庭中创设识字氛围,帮助学生尽可能多的识字。比如说和孩子一起给家中的物品、摆设做标志牌,在指导认识生字后,和孩子一起做“找朋友”游戏,把认识事物与识字相结合;看电视、书报时有意识的让孩子读一段,不认识的字及时记下并给予热情指导和帮助,把识字和阅读紧密结合;带孩子走出家门,有意识的询问孩子认识哪些字,不认识哪些字,并鼓励学生记写生字,主动记忆,把识字和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观察周围事物有机结合„„我们还鼓励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与帮助下,广泛搜集字谜、自创字谜、自创自编识字顺口溜,增强识字的趣味性,也在识字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在读写实践中识好字、写好字、用好字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鼓励学生加强应用,要求学生尽可能多的认字、写字、用字。课外阅读中,我们常常比赛谁在书中认识的字最多,谁读会的词语最多,谁最先把文章读正确、流利,甚至有感情;写话练习中,我们要求尽可能的用汉字,尽量不用音节代替,还让学生赛一赛看谁写的话最多;我们还在学生中开展“争当识字大王”和评选“识字先进小组”活动,激发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并在识字中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我们鼓励学生自办简单的手抄报或剪报,将绘画和识字写字以及读写实践有机结合。另外还有“一日一字比美观”活动、“一日一字教大家”、“一日一段小练笔”等活动。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将识字教学由课内拓展到课外,由书本渗透到社会生活,有效的提高了识字效率,为学生的读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取得的成绩

试验迄今为止历时近两年,与其他班级相比,课题组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1、学生的读写热情空前高涨。在学习中,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识字认字;在生活中,同学们乐学好问,注重积累,阅读水平也逐年提高。

2、学生的自主读写的努力进一步提高。在学习实践和日常生活中,学生不但能用上在课堂上所学的识字方法,而且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在识字过程中,创新的火花时时迸现:学习“心”字,一位同学编了这样一个顺口溜加深记忆:“一个小茶碗,盛了三颗豆;两颗撒出来,一颗在里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学习“工”字,一名学生说,“工”就是“二”加“1 ”;有学生这样记忆“哭”:下面的“大”是一个人,上面的两个“口”象这个人的眼睛,口下的一点就是那个人“哭”掉下的眼泪;对如何记住“办”字,一个学生这样作答:“我这样记住它:天上雷声急,用‘力’挤出雨两滴”。学生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着实令人欣慰。还有的学生能够用自己知道的字谜甚至自编字谜识记生字。学生还建立了自己的识字集锦本,随时记下认识的每一个生字,并对其进行组词造句,有的学生还为其配上了精美的图画。试验成果得到肯定。

3、创新实践,主动发展。学生不但能独立阅读拼音文字,而且能独立阅读短小的非拼音文字,遇到不认识的自学生能主动请教,或自己查字典。到现在为止,学生的阅读量已远远超过大纲要求,古诗文背诵不少学生已超过了60首。

6.读写教案 篇六

春夏季学期

读写教学教案

班级:2013级英语七班

姓名:

郑淑艳

学号:

201352838

读写教学教案

一、教学内容:(中文用三号,黑体字不加粗,若出现英文单词或句子,英文用Times New Romans字体)

一、教学目标:1、2、3、4、(教学目标如果没达到4点,可以自行删减,中文用三号,黑体字不加粗,若出现英文单词或句子,英文用Times New Romans字体)

三、教学重点:1、2、3、4、(教学重点如果没达到4点,可以自行删减,中文用三号,黑体字不加粗,若出现英文单词或句子,英文用Times New Romans字体)

四、教学难点:1、2、3、4、(教学难点如果没达到4点,可以自行删减,中文用三号,黑体字不加粗,若出现英文单词或句子,英文用Times New Romans字体)

五、教学准备:1、2、3、(教学准备是指教具,例如录音,简笔画什么的,用黑体三号字不加粗)

六、教学过程:1、2、3、4、(教学过程如果没达到4点,可以自行删减,超过四点可以自行增加。中文用三号,黑体字不加粗,若有英文用Times New Romans)

7.读写渗透 篇七

《海底世界》 (苏教版三下) 是一篇极具语言欣赏价值的文章。具体来说, 有如下写作特点:

1.文章结构清晰。

全文呈总分总结构。文首总起问“大海深处是什么样的”, 文尾以“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概述, 回应了大海深处的特点, 前后呼应, 结构完美。文章主体部分有三个逻辑段落, 分别描述了奇妙的海底动物、奇异的海底植物、丰富的海底矿藏, 比较全面清晰地展现了“海底世界”的基本形态。

2.内容详略得当。

文章详写了“奇妙的海底动物”, 以两个自然段描述了海底动物的声音和活动特点, 让读者感受到了大海深处是个“有声有形、有动有静”的世界。大概是编者考虑到小学生知识有限, 理解起来有困难, 文章略写海底地形特点和矿藏资源, 只用两句话概述。

3.写法生动。

文章第2、3、4自然段运用多种写法, 语言生动。如第2自然段里的排比句:用“有的”一词连续排开四句, 气势宏大地写出了海底动物的多种声响;又如第3自然段里运用类比法造句:梭子鱼的速度“比普通的火车还要快”, 形象地表现了海底世界的动态;第3自然段里还有比喻句“贝类……做免费的长途旅行”“深水鱼……像闪烁的星星”等, 表现了海底动物的奇趣意味;第4自然段里运用数量词“……几百米……八千多种”说明海底植物的奇异性。

4.语言词性多样。

有拟声词“嗡嗡、啾啾、汪汪”, 有表示声音状态的词“打呼噜 、窃窃私语 、警报”, 这些词语 使海底世 界具有“声音之美”;有表示活动的词语, 如伸缩爬行、喷水后退、巴在船 底、长途旅 行 , 这些词语使 海底世界 具有了“动态之美”;有多个色彩的形容词 , 如褐色、紫 色、红色……这些词语 又使海底 世界具有“色彩之美”。

对于课文 中的这些 语言特性, 教师该设计怎样的教学环节, 才能让学生读懂, 并达到“掌握和内化”的目标呢?

三年级的教学活动要形象生动。我的教学思路是: (1) 运用以读代讲的方法, 让学生自然地探索语言奥秘。 (2) 运用“角色演读”的方法, 让学生根据课文的描述, 表演“海底动物”的声音和动作, 使语言文字还原成生活。 (3) 创设“老师不在课堂”的情境, 要求学生运用本课的词语、句法、段法, 写一写教室里的声音和同学们的表现。

【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一:概述内容, 整理提纲。

1.自由读课文, 按要求找到相关词语。

描写海底 动物声音 的词语:_________

表示海底 动物活动 的词语:__________

形容海底 植物色彩 的词语:_________

表示海底 宝藏名称 的词语:___________

2.一句话自由概述“海底世界是怎样的”。

(学生或用一句话总说海底世界的特点, 或从某一方面介绍海底世界的动物、植物或地形矿藏。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内容, 形成本文提纲并板书。)

学习活动二:选学重点段, 体验积累象声词。

1.教师范读第2自然段, 全体学生扮演海底动物潜在“水下” (课桌下面) 。

师 (读) :当海面上波涛汹涌的时候, 海底依然是宁静的。

(学生:在桌子底下静静地, 不发出一点声音。)

师 (读) :海底是否一点儿声音没有呢?也不是。海底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只是我们听不到而已。

(学生发出“嗡嗡、啾啾、唧唧、汪汪、嘎嘎、唧唧、咔嚓咔嚓、砰砰、呼噜呼噜、呼哧呼哧”等声音。)

师 (读) :如果你用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 (用纸卷成一个筒放在耳边) , 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

(此时, 教师走向学生座位, 弯下身侧耳倾听。走到某个座位, 那个“海底动物”就要发出一种声音。)

2. 幻灯出示第2自然段课文 , 补充两个省略号里的内容, 再读出来, 使海底动物的声音更有趣, 更丰富。

学习活动三:选学重点段, 演绎海底动物特点。

1.教师朗读第3自然段, 指名学生扮演以下海底动物的活动:

海参伸缩爬行……;

梭子鱼游……攻击……;

乌贼和章 鱼喷水…… 后退;

贝类巴在……旅行;

深水鱼发光……。

2.教师小讲 座 : 句法特色“类比法、打比方、列数字”。

3.观看海底世界的视频, 用恰当的动词叙述海底动物的活动。

学习活动四:小练笔———《老师不在教室的时候》。

1.创设情境:教师突然离开教室3分钟。

2. 过3分钟后教师回到教室调查:同学们在做什么?哪些同学吵吵闹闹?

3. 仿写课文第2、3自然段的写法, 写一写老师不在教室的时候教室里的声音和同学们的动作。

附例文:

张老师不在教室, 教室里是怎样的呢?

张老师刚 离开教室 的时候, 教室里还比较安静。可是没过多久, 教室里就“热闹”起来了。有的“咚咚咚”地敲起了桌子, 有的“啪啦啪啦”地敲打文具盒, 有的嘻嘻哈哈地在说笑话, 有的在大声喊叫……

见老师还没有回来, 同学们就“发疯”了。有的玩起“石头、剪子、布”, 有的跳起“骑马舞”, 有两个同学还打了起来, 有的走到讲台前做鬼脸, 还有的跑到楼下上厕所……

一会儿, 老师回来了, 教室里就像没事一样。

8.读写知识于读写活动的价值 篇八

研究语文知识于语文学习及语文教学的价值,即研究语文学习、语文教学是否需要语文知识,语文知识能否满足语文学习、语文教学的需要,这是从理论角度进行研究。还可从实践角度研究语文学习、语文教学凭借与不凭借语文知识各自的利弊,以判断语文知识的价值。

当今中小学阅读教学有注重技能训练与强调自主感悟之争,写作教学有指导学生凭借写作知识写作和让学生自由表达这两种方法。不论二者之争还是两种方法,焦点均为在语文教学中是否凭借语文知识。剖析这四者的利弊,以探明读写知识于读写活动的价值,系本文的研究方法。

一、阅读知识的价值

1.技能训练

上世纪80年代,我国语文教育界为改变低效现状,提出语文教学要科学化,随之技能训练盛行。技能训练的研究者认为,语文教学的目标是语文能力,语文能力则由众多的语文技能组合而成。培养语文能力,主要是进行语文技能的训练。“通过言语技能训练来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是语文课的核心任务。”[2]所谓语文技能训练,即指导学生凭借程序性语文知识进行听、说、读、写活动,在此过程中将知识转化为技能,以形成语文技能。在语文教学中,凭借语文知识进行技能训练,其优势是高效。因为一项语文技能,一般而言经若干次训练就能形成。语文教学在注重语言积累、语感积淀的同时,有计划地进行一项项语文技能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便能突现出来。

然而技能训练亦有弊端,这里仅论阅读技能训练。阅读技能训练,即指导学生凭借阅读知识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形成阅读技能。 “注意和编码是人脑信息加工的第一步。没有它们,外部刺激就不能进入人脑进行信息加工。”“注意具有两种基本的特征:选择性和集中性。”[3]阅读知识以一套套程序表征,让学生凭借这预设的程序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将会集中于这一套套程序,选择文章中与其相关的进行阅读以达到预设的目标,而忽略其他,无它生成。如此必然影响在自主阅读中能有的多元收获——认知、元认知的发展,价值观、审美观的形成,情感的体验,文化的汲取,自主学习品质的养成等。

2.自主感悟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语文教育界开展了一场大讨论,有研究者认为语文教学以技能训练为主有弊端,提出回归传统,注重感悟和积累,随后课标颁布。课标指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还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自此技能训练边缘化[4],自主感悟成主流。所谓自主感悟,即强调学生自身的阅读实践,在阅读实践中进行感受和领悟,以此建构个体的阅读经验,汲取多元的收获。在长期阅读实践、自主感悟的过程中,不断积累,逐步形成包括语文能力在内的语文素养。

在阅读教学中重学生的自主感悟,其一,与现今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相一致。尊重学生的主体精神,发挥学生的个体潜能。否定教学完全由教师来预设,主张由学生自己来生成。其二,与现今确定的课程目标相一致。过去大纲以语文能力的培养为课程目标,如今课标确定的课程目标为语文素养。但是在阅读教学中,没有阅读知识作指导,完全凭学生自读自悟,比有此凭借,阅读理解的效果无疑要差,尤其多数不具较高阅读天赋的一般学生。正如章熊先生所说:“古人学习语文靠‘感悟, 感悟依赖自发。通过感悟领会此中真谛者有之,然而浑浑噩噩,一辈子学语文,什么‘感悟都没有得到的人也是有的。”[5]

经以上分析可知,凭借阅读知识进行阅读及阅读教学,有助阅读理解,有助阅读技能的形成,但影响着在阅读中多元收获。

二、写作知识的价值

指导学生写作,一般而言有两种方法,其一,指导学生凭借写作知识进行写作,先指导学生领悟文章中写作方法,或直接传授写作方法,再让其凭借所获写作方法写作。其二,让学生自由表达,如何认识生活便如何表现生活,如何观察、行事就如何表达,如何思维、想象就如何表达,文理以事理、物理和心理为据,不凭借写作知识。如课标所言“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从学生的写作实践上看,二者各有哪些利弊?

1.从写作难易看

自由表达,首先,内容不限,喜欢写什么就写什么;其次,形式不拘,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没审题、立意、选材、布局的要求,无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的限制。这样能消除学生写作的畏难情绪,使其感到写作是件容易的事,许多人如此认为。其实不然,刚开始让学生自由表达,因内容、形式皆无限制,写自己熟悉的,采用自己擅长的,写作确实变得容易。可如果长期让学生自由表达,写作就可能成难事。写作系物→意→文之过程,首先需具备观察、感受事物的能力,如此才能形成丰富的胸中之意。其次需具备表达能力,如此才能将胸中之意表达写成文章。有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都知晓,学生中极少数人具写作天赋,他们天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且感情细腻,思维独特,联想、想象丰富,对万事万物易于产生感受,同时善于书面表达,下笔成文。但绝大多数学生这方面素质较弱,让他们自由表达,时间一长,便会不知写什么,更不知怎么写。对于这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写作是要教的,凭借什么?写作知识。

2.从学习效果看

指导学生凭借写作知识进行写作,与指导学生凭借阅读知识进行阅读一样,亦属语文技能训练,其优势是能高效地训练出学生的写作技能。其弊端是凭借既定的程序性知识进行写作,易导致束缚学生的写作思路,限制他们有创意的表达。而自由表达则无此弊端,具写作天赋、能自由表达的学生,写出的文章能具个性化,有助其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培育。

3.从语文教育观看

在教育为什么这一问题上,教育理论界历来有两种相对立的观点:“一种强调教育为了社会的发展,强调教育要满足社会整体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需要,促进社会整体的生存、发展与完善,主张教育要以社会的理想为最终目的,教育首先要满足社会需要,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服务;另一种强调教育是为了个人的发展,教育要满足个人身心发展的需要,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完善,主张教育要以人的发展为最高目标,教育首先要满足学生的需要,并围绕学生的发展来组织所有的教育活动。”[6]简言之,教育应以社会需要还是学生发展为价值取向。在语文教育中,如果教育以社会需要为价值取向,那么就应以培养社会需要的语文能力为课程目标。在写作教学中,就应选择社会需要的写作知识,指导学生借其进行写作训练,以形成相应的写作能力。如果以学生发展为价值取向,在写作教学中,就应少限制,无束缚,让学生自由表达,使其个性得以充分发展。

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价值是‘养成善于运用国文这一工具来应付生活的普通公民。”[7]此言虽系六十多年前所说,我们以为至今仍是真理。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应是培养学生具备社会需要的语文能力,以应对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特别是写作,应以培养“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写作能力”[8]为教学目标,以学写现代社会需要的实用文为主。在写作教学中,当然要强调写作个性化,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培育。然而当上述二者发生矛盾时,毫无疑问应重前者。倘若中学生到毕业时,基本的文字功夫尚不具备,无论怎么说,语文学习也是不及格的。写作教学如果以发展学生个性为出发点和归宿,那还是语文课吗?课标所倡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否片面,值得商榷。

叶圣陶先生还认为:“要做到每个学生善于使用(语文)这个工具(说多数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还不够),语文教学才算对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尽了分内的责任,才能对实现四个现代化尽了分内的责任。”[9]要使每个学生善于表达,我们以为,在写作教学中主要不是让学生自由表达,自由表达更适合极少数具写作天赋学生的发展;而是指导学生凭借写作知识进行写作练习,因语文技能训练另一特点是适宜每一位心智能力、语文水平一般的学生。

指导学生凭借写作知识写作,虽有束缚学生写作思路,限制创造思维发展之弊,但于培养社会需要的基本的写作能力,价值巨大。

参考文献:

[1]李海林.“语文知识”,不能再回避的理论问题[J].人民教育,2006,(5).

[2]余应源.语文“姓”什么?[J].中学语文教学,2001,(3).

[3]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4]郑国民.注重态度情感 着力学生主体发展[J].中国教育学刊,2002,(10).

[5]章熊.中学生的言语技能训练(上)[J].语文教学通讯,2001,(20).

[6]袁振国.教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9]任苏民.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语文教育观[J].人民教育,2001,(1).

[8]王容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9.五年级读写方案 篇九

第一单元

单元主题:我爱阅读

课文题目:

1.《窃读记》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3.《走遍天下书为侣》 4.《我的“常生果》

阅读引领:

《稻草人》叶圣陶著 《蓝鲸的眼睛》赵冰波著 阅读方法与要求: 读写结合式 摘抄式 技能目标:

1.借鉴《窃读记》中的写作方法,写自己和书之间的故事,把感受最深的内容写具体。

2.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3.选择一个角度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具体。4.联系批改自己的习作。

练笔内容:

1.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撰写《我的阅读史》 2.如果你采访了身边爱读书的人,你可以和同学交流采访的经过,谈谈采访的心得体会,再根据采访时做的笔记,仿照课文整理出采访记录。

3.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但也有人说:“开卷未必有益,看了那些不健康的书反而有害。”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我们可以展开一次辩论。辩论结束后,可以以“记一次辩论”为题,写一写这次辩论的经过,也可以把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写下来。

主题作文:

1.我和书的故事 2.与方放姐姐的对话 3.记一次精彩的辩论会

第二单元

单元主题:月是故乡明 课文题目:

5.《古诗二首》 6.《梅花魂》 7.《桂花雨》 8.《小桥流水人家》 阅读引领:

《乡愁》余光中 《夜雨寄北》李商隐 《天净沙〃秋思》 [元]〃 马致远 阅读方法与要求:感悟式 摘抄式 技能目标:

1.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2.充分展开想象,运用在自己的习作中。

3.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练笔内容:

以“浓浓的乡情”为主题来策划一次活动,形式要丰富多彩,要通过丰富的内容、精彩的节目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先小组策划活动方案,然后展示。

作文主题: 二十年后回故乡。第三单元

单元主题:学习说明性文 课文题目:

9.《鲸》 10.《松鼠》

11.《新型玻璃》 12.《假如没有灰尘》 阅读引领:

《昆虫记》[法]法布尔著 《穿越地平线》 李四光著 《森林报》[苏联] 维.比安基

阅读方法与要求:读写结合式 摘抄式 技能目标:

1.认识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重要性。2.学习安排说明的顺序。

3.学习适当地运用说明方法,写出事物的特点。

练笔内容:

1.让学生搜集有关鲸的详细资料。运用学到的说明方法来介绍鲸的其他知识,教学中创设一个片断练写的环节,既让学生有展示的机会,又能让学生学以致用。

2.学完《松鼠》后让学生写“我喜爱的小动物”。3.学完《新型玻璃》后让学生写“我发明的新型玻璃”等。

作文主题:

用学到的说明方法,介绍一种物品。第四单元 单元主题:生活的启示 课文题目:

13.《钓鱼的启示》 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15.《落花生》 16.《珍珠鸟》 阅读引领:

《论语》 《夏洛的网》[美]EB•怀特著 阅读方法与要求: 读写结合式 感悟式 技能目标:

1.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2.把内容写具体,写出真情实感。3.写从生活中获得启示。练笔内容:

写生活中的启示,可以引导学生从真实的生活中观察寻找,并思考这件事情(或几件事情)给自己什么样的启发。习作时,要鼓励学生写真话、写实话、写心里话,不写假话、空话和套话。在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写具体。此外,要让学生用自己语言表达,提倡朴实、自然的语言风格,教师可以通过评价引导良好的文风。

主题作文: 看漫画,写文章

第五单元 遨游汉字王国 综合实践活动 第六单元

单元主题:父母之爱 课文题目: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18.《慈母情深》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20.《学会看病》 阅读引领: 《背影》朱自清

阅读方法与要求:批注式 感悟式 主题作文:

写出你最想对父母说的话 技能目标: 1.感受父母的爱

2.学习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突出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练笔内容:

1.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看《我爱我家》电视剧(选择情节性强,人物丰满的1—2集)、表演生活剧,通过家庭生活刻画人物,塑造形象。

2.对话显真情,复习人物语言的四种形式,尝试运用。提示语的多种“说”的表达。

1、学完《慈母情深》,想一想: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我”会想些什么?作为一个小练笔来练写。

3.学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明白父母的爱有不同的表达形式,生活中自己的父母的爱又是以怎样的形式表达出来的呢?先说一说再写一写。

第七单元

单元主题: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课文题目:

21.《圆明园的毁灭》 22.《狼牙山五壮士》 23.《难忘的一课》 24.《最后一分钟》 阅读引领: 中外爱国故事

阅读方法与要求:批注式 感悟式 了解一定的历史背景

技能目标:

1.了解读后感的含义及作用,特别要使学生明确其基础是“读”只有仔细地读,认真地思考、深入地感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到文章的思想感情,读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才能有感而发的写好读后感,以感为主,抓住注重点。

2.本单元语文学习的重点是“搜集有关资料,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加以运用”。

3.语言通顺,注意内容记述和感情抒发的有机结合。读文章,和同学交流。

练笔内容:

1.课前布置学生搜集相关的文字或图片资料,仿照《圆明园的毁灭》第三段的写法,描写一处景致。

2.课中教师紧扣语言文字补充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课后引导学生进一步搜集资料并进行初步的分类整理或进行拓展阅读。

4.仔细阅读原文,认真领会文章精神是写好读后感的前提;

5.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3要密切联系实际,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

6.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叙述、抒情三结合。

主题作文: 写读后感 第八单元

单元主题:走近毛泽东 课文题目:

25.《七律.长征 》 26.《开国大典》 27.《青山处处埋忠骨》 28.《毛主席在花山》 阅读引领:

《恰同学少年——毛泽东早年读书生活》李锐著 《毛泽东传》(美)特里尔 著 毛泽东诗词

阅读方法与要求:批注式 感悟式 了解一定的历史背景

技能目标:

1.把场景写具体、写清楚是难点。

2.学习写梗概的步骤:熟悉文本;理清脉络,抓住重点;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概 3.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练笔内容:

开展《待到山花烂漫时》毛泽东的诗词朗诵会,体会“一等胸怀、一等文章”的气概,写一篇《我最爱的一首毛主席诗词》

主题作文:

10.读写活动自查报告 篇十

为了学生终身发展,提升全体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阅读与学习习惯,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形式多样的师生读书活动,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书香校园文化。力争通过“读写活动”的实施,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努力建设师生的精神家园,全面提升师生的整体素质和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学校创新力和竞争力,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一年来我校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开展了多样的读写活动,组织了读写活动启动仪式、读写天地征文活动、经典诵读比赛、好书推荐演讲活动、城关中学学区读写征文比赛活动、学区第三届规范汉字书写比赛活动等。现就本学期活动开展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自查,以利于今后在读写活动上不断改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成立领导机构,落实工作责任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其他行政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以教导处主任、副主任组长,语文教研组、教导处为成员的工作小组,全面落实学校关于读写活动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

在县教育局召开“幸福读写”活动启动仪式之后,我校举行了“幸福读写,书香伴我成长”启动仪式,向全校师生发出了读写活动倡议书。通过学校微信平台、QQ群、班级QQ群,对学校、班级在读写活动中的优秀做法、取得的成绩及时进行报道宣传,促进所有学生积极投入到学校组织的各项读写活动之中。

三、开展丰富活动,落实阅读写作

一年来,学校结合实际,结合学校各个时期工作要点,适时组织各种读写竞赛、比赛活动,不断推进读写活动深入开展。

一是班级组建读书角。班级图书角采取学生自愿捐书,学校图书室适当配置的原则,组建班级图书角,平均每班图书达到人均一本以上,学校统一制定了班级图书角管理制度、班级图书角借阅制度,规范班级图书管理。班级图书角书籍由学生自主管理,随时借阅,读完归还,借阅方便,书目种类多样,丰富了学生视野,拓宽了学生知识渠道,班级图书角成为班级学生图书交换站,每到下课,学生在一起不是打闹玩耍,而是争相阅读同学们带来的好书、好杂志。

二是开展班级好书推荐演讲活动。为推进学生读写活动深入开展,展现学生在读写活动中的成绩和成效。学校组织了以班级为单位的好书推荐演讲活动,活动就每一位学生在读写活动中,自主阅读的好书、好的文章,分别从作者、内容、人物分析、读书感悟四个方面,向全班同学推荐自己的好书、好文章,促使班级学生了解更多的好书、好文章,激发阅读兴趣,同时也是班级学生读书感悟的交流会。

三是组织七八年级古诗文默写比赛。为落实课内阅读书目,课内必背课文的学习情况,学校组织了七八年级1690名学生参加的古诗文默写比赛活动,试题以上下句联句、全诗默写、古诗翻译、重点字词释义、课外拓展为主要形式,以七八年级语文学科必学、必背的课文组成比赛试题,活动中学校对默写满分的45名同学进行了表彰奖励。古诗文默写比赛促进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促进了中学阶段必学、必背课文的检查落实。

四是组织经典诵读比赛活动。学校利用五月份校园文化艺术周活动,增加读写活动展示板块,把“经典诵读”作为一个重要板块专题进行展示,七八年级32个班全部参与,以《诗经》、《论语》为主要内容,多种诵读形式、多种表现手法,增进了学生对祖国文学经典的认识和理解。其中八年级1、2班的经典诵读表演还被推荐参加学段校园文化艺术周优秀节目汇演。

五是组织规范汉字书写比赛活动。结合县局文件安排,我校精心准备,组织了班级、年级层层选拔比赛,并且组织了“城关中学学区第三届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促进了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理解和认识,深化了读写活动落细、落小,落到学生“听、说、读、写”的教育和训练。目前我校被县教育局推荐参加渭南市规范汉字书写大赛。

六是落实寒暑假读写实践活动。一年来,在寒暑假期间,遵照县局安排,结合学校实际,扎实安排寒暑假期间的读写活动,2016年寒假我校把“好书伴我过大年”作为假期实践作业,印刷在学生通知书上,督促学生注重实践,抓好落实,开学后,学校分班级、年级组织假期实践作业检查评比工作,一年来共评出优秀假期手抄报80余件,学生读书卡50余件,假期优秀习作100余篇。30多人次获得县级奖励,8名语文教师获得县级优秀辅导教师称号。

七是落实课堂写作。课堂教学、课内阅读指导、课内写作活动是落实读写活动的最主要的途径,学校遵照县局安排,将阅读与写作课程编入课表,每周三、四两节连排,课程教学以阅读指导、写作训练为主要内容。使学生的课内阅读与写作得到落实,并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提高。

八是落实日常读书笔记。学校严格语文科摘抄本、学生周记、读书笔记的落实工作,要求语文教师组织教学班级每一位学生必须每周完成一定量的读书摘抄、读书笔记,每周写周记,并且语文教师定期进行批阅,检查学生完成情况。教导处在每月教育教学常规检查中把学生,摘抄本作为语文学科的必查作业进行检查,将检查结果与教师考核挂钩。

九是以文学社为基地,培养更多小作家。我校充分利用文学社和张亚凌读写工作室的积极作用,本学期来,我校结合实际,将学生社团活动分年级分时段进行,为社团活动开展,开辟了时间和场地,目前参加远航问学生的学生达到660名之多。一年来,远航文学社分别获得“全国九十九佳文学社”、远航文学社学生习作分别刊登于《意林》、《语文报》、《中学生》、《作文周刊》等报刊、杂志,同时学生习作走出国门刊登于加拿大《社区网报》。

四、存在的问题

1、受到学校场地、教学时间的影响,读写活动的开展范围还不够广泛,形式还不够新颖,场面和影响还不够大。

2、外出学习交流不够,读写工作开展层次不够明显,效果受到限制。

11.读写渗透 篇十一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读写结合 教学策略

在现在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读写结合的运用对于培养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是起到非常好的作用的。对于读写能力的培养方面,要求教师们合理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形式,通过应用灵活的教学形式,根据学生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对学生们的读写方面进行进一步的训练和培养。

1目前小学生读写现状分析

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高科技产品的出现牵扯了学生们太多的精力,学生们放学后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玩手机或游戏上,很少有学生能在课后的时间多读一些课外的读物来丰富自己的知识量,所以没有阅读基础是现在很多学生共同的问题,并且他们在阅读的时候还没有思考的习惯,只是一味的在读书,没有对不明白的地方进行细致的研究,最后累计起来的阅读量极少,没有重视阅读,读书的效率不高。现在学生们还受到网络小说的影响,在阅读上都会选择他们比较喜欢的,故事性强的内容,他们把关注点都放在了故事内容上,忽视了文中出现的精美语句和文章造句等应该让学生们学习的地方,所以就忽略了文学作品而投身于内容精彩的网络小说中。

现在的学生们出现了阅读量小、知识面窄的问题,使得学生们都不喜欢写作,他们总是在写作上挑选自己比较拿手的自主命题来进行写作。这样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某方面进行写作,写出来的文章内容也是翻来覆去没有新意,这也与学生们生活经历单一、写作素材缺乏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我们时常会看到学生们在写命题作文的时候就会因为命题的选材而苦恼,没有办法用富有感情的語言把自己的想法精准的表现出来。

2读写结合策略研究

2。1多读勤写"相互促进

教师们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贯彻读写相结合的方式,增加学生们的阅读量,来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和写作素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们去体会文章的含义和语言文字的魅力,写作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们强化对阅读的理解和文字的应用。通过读写的应用让学生们能够树立正确的读书和写作的观点,提高自身的读写兴趣,使学生们的各项能力都能够得到提升。

小学语文教育对于学生来说不仅能够为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还能为学生们的日后阅读的知识量打好基础。教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让学生们理解知识的程度由浅入深,最后让学生们能够多读、多写。针对学生们的年龄阶段入手,低年级的学生主要多读书积累素材,中年级的学生应该以学习语法、语句为主,而高年级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向就应该是重视文章的整体结构和整个情感基调。只有确定了学生们在不同的阶段学习的侧重点,才能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内容。低年级的学生可以多接触学生们简单易懂的童话故事或是情景剧等,让学生们一下就能理解。高年级的学生可以阅读一些名家著作的简易版或者是连环画。此外除了要加强学生们的阅读和写作兴趣外,还要用多样的方式加强练习,提高书写能力,然后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能力。

2仿写训练。读写统一

在前期的写作教学过程中应该有适当的模仿写作的训练,让学生们对于读写结合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让学生们能够在读过的文章中找到具有代表性的、优美的语句,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分析和理解,然后进行仿写,并应用在自己的写作过程中,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让学生们提高自己的语言应用能力,同时在仿写锻炼中也应该引导学生,让学生对于语句的创新,根据实际的应用情况来进行进一步的发散,这时候要求教师们给学生们足够的想象空间。这对于学生来说也具有一定的挑战,但如若能够通过这样的锻炼,对于学生们来说必定会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以《鸟岛》这篇文章为例。《鸟岛》主要描写了中国青海湖鸟岛春夏两个季节下鸟类的活动情况,在介绍青海湖鸟类活动的同时还强调了人与鸟之间的关系,在文章中也是通过对鸟岛的喜爱之情传递出了要爱鸟、护鸟的情感。教师通过这篇课文的讲解,可以让学生们自己来感受一下文章带来的意境,让学生们通过文字还原作者描绘的景象,让学生们能够也如作者一样加强对鸟类的喜爱之情及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在学习过程中还可以引导学生们掌握一下作者所用的写作技巧,让学生们对自己身边熟悉并喜爱的事物进行类似的仿写,这样不仅能够给学生们提供参考的范例,还能检测出学生们学习的成果。长此下去通过这样的锻炼,可以让学生们加强对文章的认识程度,也能通过写作加强学生们的语言应用能力。

2。3结合教材。以读带写

教师们要根据学生们的语言水平和语言运用的实际情况对读写相结合的锻炼进行循序渐进的开展。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方式。对于低年级的同学,他们接触的知识都还非常有限,鉴于这种情况就要让学生们读懂书本上的文章,然后以改写课本的形式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其实语文课本上的文学作品,都可以为学生们日后的写做提供参考和帮助。教师们可以根据课本上出现文章的内容进行应用,不仅要把握住文字的应用,还要注重文章中应用到的写作手法和写作技巧,让学生们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来构建出自己的文章架构。

例如在课本中的《庐山的云雾》一课是一篇借描写庐山美景来抒发作者情怀的文章,在描写庐山云雾神韵的同时也表现出了作者对祖国、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讲解这样的文章的时,可以根据文章中出现的优美的文字,通过图片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们,让学生们能够把图片与文字相结合起来转化成自己的语言和图像,只有当学生们置身文章中时,教师再根据文章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一步步的讲解和指导,学生们就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领悟出作者所要表达出的情感。这篇文章最主要的学习重点是能够掌握文中那些描写美景的文字,教师们抓住重点,对学生们进行分析,不仅对文字进行剖析,还要让学生们了解文章主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让学生们在理解文章寓意的情况下对文中精彩的文字进行良好的吸收。通过以上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们的写作水平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陆新宏。浅谈新课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J]。吉林教育,2013(17)。

[2]卢凯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J]。语文学刊,2013(18)。

12.读写渗透 篇十二

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应联系生活,加强语言的拓展与训练,让语文源于生活,再走向生活。因此,教学工作中必须将听说读写有效地结合起来。在听读过程中让学生汲取知识,在说写过程中让学生表达自我。语文教学,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需将听说与读写并重。

一、以读带说

当前不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口头表达能力欠佳。这一方面表现在词汇的贫乏,另一方面表现在语言组织缺乏严密思路。通过阅读,尤其是大量的课外阅读,能够获取并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使语言变得生动活泼。通过阅读,感悟作品的思路,就可以有效地规范自己的逻辑思维,使语言条理清晰,发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形成良好的语感。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主张以读带说,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如要求学生每天坚持适量的阅读,然后根据阅读的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可以就整篇,也可以就其中的一两句话;可以就文章的内容,也可以就文章的写作技巧,甚至还可以根据教材的情节编写故事,自编自演,并结合时事展开辩论、演讲比赛,使学生在运用中,丰富和发展语言。

二、以读促写

只有积累了大量的词汇、大量的句式、大量的段篇,下笔时才能辞直义畅,奔驰放达。近代心理学的研究也证明,语言积累和语文阅读是人们学习语文的基本途径。因此,我们必须帮助学生通过阅读接触和掌握大量的语言材料,并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读书是写作的基础,生活的源泉。通过广泛的阅读可以开拓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学识,培养创作的灵感。也唯有博览群书,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不少人对阅读的理解都有一个误区,认为只有课外的阅读才叫阅读。其实,博览群书固然是一方面,课堂的教材也是很好的材料。很显然,写作能力的培养仅靠作文课上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而应该在语文课堂上挖掘教材的无限潜能,通过精读、研读等方法,让学生充分体会课文的结构布局、作者的思想脉络、语言的风格韵味。不断地创设实践机会把阅读与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课堂内外互相结合起来,使之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

三、写中求读

“书到用时方恨少”。这是人们在写作过程中求读的真实的心理写照。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往往会调动起自己在读书过程中所获得的语言、知识的积累,有时绞尽脑汁地回忆自己曾有印象的名篇名句、好词佳句。因此,把写中求读的积极性与日常生活中的阅读教学结合起来是十分必要的。既可从写作中找差距,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又可为表达自己的情感求读,仿效范文来进行写作。

上一篇:南丁格尔事迹下一篇:高中春季开学典礼学生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