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教学标准(共11篇)
1.商务英语教学标准 篇一
一、古今中外。各抒己见的翻译标准
远在唐代,把翻译佛经当作终身事业的玄奘法师就创造出了一种优于前人的直译兼意译的新译法。玄奘精通汉梵两种语言,又深通佛学,译文严谨。他强调译文“既须求真,又须喻俗”,也就是既要忠实、真切地反映原文的原意,又要通顺易懂。
清代大翻译家严复曾翻译多部社会政治方面的经典著作。他的翻译取材严谨,态度严肃,在当时影响极大。他在《天演论·译例言》中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这一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完整的三字标准,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翻译的一些主要特点与规律,而且文字简练,通俗易懂。一经提出,即为翻译界所承认和推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为我国的翻译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鲁迅在《题未定草》中提出——“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则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傅雷在《高老头·重译本序》中提出“神似”说——“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钱钟书在《林纾的翻译》一文中提出“化境”说——“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不能因语文习惯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
英国学者、翻译理论家泰特勒(Alexander F.Tytler)在他的《翻译之原理》(Essayoft the Principles ofTranslation)一文中,提出了翻译的三个要素,即:①The translationshould b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②The style and manner of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with that of the original③The translation should haveall the ease of original composition.(①译文应与原文的思想完全相符。②译文应与原文的风格及体裁相同。③译文应与原作完全一样通顺自然。)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E.A.Nida)在《翻译的科学探索》一书中所下的定义:“所谓翻译,是指在译语中用最贴切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首先是意义,其次是文格。”廖七一先生认为,这一定义实际上提出了翻译的四个标准:(1)传达信息;(2)传达原作的精神与风格;(3)语言顺畅自然,完全符合译语规范和惯例;(4)读者反应类似。其中“读者反应类似”就是翻译界所熟知的“功能对等”标准。
国外还有一些翻译家提出了“三似”翻译标准,即形似、意似、神似。所谓“形似”,就是强调译文要保持原文的形式美;“意似”,是要保持译文的内容美;“神似”,则要保持原文的神韵美。
现代翻译家们对翻译的质量标准讲得更通俗一些,如张培基提出“忠实。通顺”;阎庆甲提出“深刻理解原文,确切表达译文”;庄绎传则说“如果一篇译文在内容上是忠实的,在语言上是通顺的,在风格上是得体的,那的确就是一篇很好的译文了”,也正如严复所说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
二、商务英语的翻译标准
翻译的标准提法很多,可说是各抒己见,百家争鸣,但这种情况不利于我们的翻译实践,无法使我们有一个统一的指导性原则。本书作者认为在进行商务文体材料翻译时,一般标准是现时通用的“忠实、通顺”,而最高标准则是“功能对等”。
所谓忠实,指忠实于原作的内容。译者必须把原作的内容完整而准确地表达出来,不得有任何篡改、歪曲、遗漏或任意增删的现象。正如鲁迅所说的,翻译必须“保存着原作的风姿”。
所谓通顺,即指译文语言必须通顺易懂,符合规范。译文必须是明白晓畅的现代语言,没有逐词死译、硬译的现象,没有语言晦涩的现象,没有文理不通、结构混乱、逻辑不清的现象。正如鲁迅所说的,翻译必须“力求其易解”。
忠实与通顺是相辅相成的。忠实而不通顺,读者看不懂,也就谈不到忠实;通顺而不忠实,脱离原作的内容与风格,通顺也失去了作用,使译文成为编纂、杜撰或乱译。
所谓功能对等是指经过翻译,译文与原文之间在信息内容、信息承载方式、交际目的(预期功能)和交际效果等方面最大限度地保持不变,这样的翻译就称得上“功能对等”。例如:
(一)忠实通顺的翻译标准
原文:Western Europe has been hit harder than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Somerelatively self-reliant poor countries,such as India,have been partly insulated.
该句中的“hit harder”和“have been partly insulated”的翻译能否达到“忠实”“通顺”的标准,影响到译文的质量。“hit harder than…”的含义为“受到的影响比……要大”,“have been partly insulated”的含义为“至今(只)受到部分影响”。这里的`insulated为物理学中常用动词,意为“使其绝缘了”。如果是partly insulated(部分绝缘了),因为上文中的主语为“经济衰退”,那么,就应转译为“(只)受到部分影响”,由此可初步得出“受到经济衰退的部分影响”的翻译结果。英语中语句的表达方
式多使用被动语态,而汉语中通常习惯使用主动语态,考虑这一因素后,后半句中文译文会是“经济衰退至今只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一些诸如印度等那些相对自力更生的穷国。”(二)功能对等的翻译标准原文:Gentlemen,
We have received your telegram of May 6,from which we understand that you havebooked our order for 2,000 dozen of shirts.
In reply,we have the pleasure of informing you that the confirmed,irrevocable letterof Credit No.7634,amounting to$17,000,has been opened this morning through theCommercial Bank,Tokyo.Upon receipt of the salne,please arrange shipment of the goodsbooked by US with the least possible delay.We are informed that S.S.“wuxi’’is scheduledto sail from your city to our port on May 28.We wish that the shipment will be carried bythat steamer.
Should this trial order prove satisfactory to our customers,we can assure you thatrepeat orde.rs in increased quantities will be placed.
Your close cooperation in this respect will be highly appreciated.Meanwhile,we lookforward to your shipping advice.
、 Yours sincerely,
这封信函有两个主要功能:信息功能和呼唤功能。信息功能,即向信函读者传达相关信息,如己方已获悉对方接受订货、信用证已开出等;呼唤功能,即向信函读者传达己方的希望,呼唤对方去思考和行动,如希望对方将所订货物迅速装船,并由“无锡”号装运等。翻译时必须确保这两个功能的实现,既要准确无误地传达相关信息,又要成功唤起信函接收者的行动。
译文:先生:
5月6日电悉,贵方已接受我方购买2 000打衬衫的订货。
我们高兴地答复,第7634号保兑的、不可撤销的信用证,金额为17 000美元,已于今晨通过东京商业银行开出。收到后,请将我们所订的货物迅速安排装运。另据悉“无锡”号轮定于5月28日从贵处开往我港,我们希望由该轮装运这批货物。
如若此次试购使我方客户满意,我们保证将继续大量订购。
我们对贵公司在这方面的密切合作深表感谢。同时盼望贵方的装运通知。
该译文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根据汉语商务信函的写作特点,成功地再现了原文的双重功能。行文规范、得体,符合“功能对等”的标准。第二节翻译的要求
2.商务英语教学标准 篇二
(1) 面向商务英语专业学生, 注重全方位能力培养。本课程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激发学生对商务英语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心, 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提高英语素养, 培养创新精神。
(2) 课程在教学目标设定、教学过程开展和教学评价方式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以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作为课程研发的出发点, 坚持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充分尊重学生的水平、能力差异。
(3) 改进教学手段,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 生动形象地展现所需输入的语言文化信息, 还可以为学生解读实战案例, 通过视听教学手段的运用, 提高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软件所提供的文化背景能使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
2商务英语听说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要求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地道的英语发音, 提高英语语言表达能力, 较熟练地运用日常生活用语和商务常用英语, 如一般的外事接待、商务谈判等活动, 最终能够适应英语环境, 胜任具体工作岗位。具体目标为:
(1) 知识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能掌握商务交流中的常用词汇及句法, 能够掌握核心的商务英语表达方式, 能够进行日常的商务交流对话。
(2) 能力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能够较为明显地提高其在商务情景中的英语听说能力, 能够将已掌握的词汇、句子运用到实际交流中去。
(3) 情感目标:通过课堂教学与练习, 在提高学生语言交流能力的同时, 让学生获得自我学习、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 从而提高整体素质。
3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实用为出发点, 注重解决“听不懂、说不了”的问题并培养口语实际运用能力。本课程以专业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相适应为原则, 按照不同的商务情景, 将内容讲授、学生认知、练习与运用相结合, 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实施建议
(1) 教材编写建议
商务英语听说教材在编写时应突出以下特征:
①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 教材应充分体现专业特征, 以商务听说知识为基础, 根据多种国际商务情景, 训练学生对本专业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学生原本都修过商务函电课程, 对于基本的商务沟通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现在的任务是要把这些内容转化为英语的形式。
②根据多种国际商务情景, 训练学生对本专业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内容应当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来推进, 例如:依次从Greeting people, Company, Making phone call, Making appointments开始讲授, 然后深入到Enquiry offer&Counter offer, Negotiating price, payments的学习。
③教材编写应尽可能根据实际的业务环节采用任务式、项目式、情景教学, 注重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教材规范、完整、切合学生实际, 且能不断更新。逐步充实、更新、完善所用教材和辅助教材, 包括增加国外原版材料, 力争确立一套最适合本专业学生的优质教材和相关系列材料。
(2)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①商务英语听说课程要合理利用已有教学资源, 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 给学生提供贴近应用实际、贴近工作环境、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丰富的课程资源。
②积极利用书籍杂志、音频、视频等资源进行课程开发, 在如今网络发达的时代, 更要借助网络信息中丰富的教学资源, 拓展学习和锻炼英语听说能力的渠道。
③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到课程资源的开发中来, 以不同的视角寻求不同的需求, 同时建立实习实训基地, 增加学生的实践锻炼机会。在实践教学条件 (或校内实验实训基地) 方面, 课程有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的实验、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具有企业文化氛围, 实施设备利用率高、管理良好。此外, 为本专业学生提供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每年都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参观、实习。
(3) 教学过程建议
①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 通过常规任务型教学、小组活动、课后研究等形式, 获得商务英语听说技能、实用商务知识以及业务操作技能。针对具体商务沟通环节, 如Enquiry offer, Offer, Counter offer可采用任务型教学法, 以同一批产品进行完整的询盘、发盘和还盘练习。而针对Complaints and settlements则可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开展。
②运用情景模拟等, 通过对公司、企业、市场等商务环境中的实践情况、任务完成进行任务展示。并要求学生对展示进行互评, 评价的内容包括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的掌握。在评价的基础上教师对项目开展进行总结并对项目小组任务完成中不完善的地方提出修改意见。
(4) 考核评价方法建议
①摒弃常规的学生习得评价手段和方法, 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价体系。以保险为例, 在学习掌握Insurance的常用术语和功能句型的基础上, 了解保险业的发展以及现状也是很有必要的, 尤其对综合险、附加险、保险责任范围、保险代理人以及合同当事人的界定都要有一定的了解。而后面这些内容学生在课堂上可能无法从书本中掌握, 而要依赖于课后的自学研究。
②该评价体系由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组成, 各占一定的比例。总结性评价主要运用在商务英语听说教学过程, 过程性评价要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案例分析、平时测验、实验实训、阶段考核考试情况。总结性评价检测学生综合语言技能和语言应用能力, 过程性评价则注重激发学生自学的积极性以及增强学习自信心。
③整个评价体系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此外也要为学生的健康人格的发展做出正确引导;同时促进教师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最终促进整个商务英语听说课程乃至商务英语专业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摘要:商务英语听说是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一门核心课程。该课程以国际商务活动中的英语语言运用为主题, 侧重学生在商务情景活动中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涵盖面广, 包括国际商务活动中的各个主要环节和典型场景, 因此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口语基础及涉外商务知识。本文主要针对该课程标准在教材编写、教学资源开发利用、教学过程以及考核评价方法四个方面提出可参考的建议。
关键词:公商务英语,商务英语听说,课程标准,实施建议
参考文献
[1]蔡有珍.高中英语新课程浅析[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4.
[2]何璐.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与城乡结合部学校的英语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 (教学研究) , 2014.
[3]宋玉春.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几点做法[J].中国成人教育, 2008.
[4]吴淑芳.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渗透[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5]袁劲柳.浅论高职英语课堂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关系[J].青春岁月, 2013.
3.商务英语翻译的4Es标准论述 篇三
【关键词】商务英语 4Es标准 研究分析
一、研究背景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商务英语翻译也在不断变化着,为了确保翻译内容有效的更新和完善,需要持续强化更方面的管理与促进措施。然而笔者经过调查研究发现,现阶段国内的商务英语翻译在实际的活动发展过程中,还有诸多的问题存在,如:翻译标准统一性的缺失,其使我国的经济贸易良性发展的目标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因而在商务英语翻译之中应用到4Es标准就显得非常有必要。这有这样才能够使原文和译文的文本信息、商务功效、语言信息以及文化信息等多方面的对等性得到有效保证,从而将商务英语翻译的终极目标实现。
二、关于翻译标准的含义
深层次的对翻译标准进行解析,其主要的遵循依据是二元对立层面,正是因为其具有多元化特性,因而能够承认和接受各种不同标准之间特有的共性,不但能够充分的将自身所具备的某些特定功能认识到,而且还能够对现有的标准化体系进行补充和完善。通常情况下,由于体裁和文本之间有差异性存在,因而同时存在多种翻译的标准也是必然的,如:在讲究神似与形似的文学翻译标准之中就不适于商务翻译标准的使用;商务法律与法规的翻译标准之中难以使用到商务广告翻译的标准等。我们通常将翻译标准系统划分为三部分,分别是绝对标准、具体标准以及最高标准,其中,将原作作为基础的是绝对标准;具备实用价值的是具体标准,其是分类标准中的一种;而最佳近似度则是由最高标准来表示。显然,翻译信息重要的来源一定离不开原作,翻译方法选择的主要依据也是原作,因而在我们将原作当作是标准的过程中一定会有理解偏差、理解难度较大等情况存在。我们所说的翻译主要是在另外一种语言或多种语言的运用下将原作中相关的信息表达出来,这并不是说将原作作为翻译的准则全面的执行,我们需要从多方面对翻译的质量以及效果进行衡量,因而将原作作为译文质量主要的参照对象,是翻译工作重要的信息源及基础。
现阶段,认同性和统一性两大特性在翻译标准中缺失,因而当需要将“大标准”制定出来时,必须在原有标准遵循的基础上同原文特点进行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具有有效操作性和可行性的行业文体文本的标准制定出来,如:商务翻译标准、新闻翻译标准以及文学翻译标准等。另外,将具体的标准作为标准细化的参考依据,如:进一步将文学标准划分为小说翻译标准、戏剧翻译标准以及诗歌翻译标准等;商务翻译标准则可以细分成商务广告翻译标准、商务法规翻译标准以及商务法律翻译标准等。并且,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翻译者应当准确的把握翻译标准的尺寸,不但能够全方位的对原作相关的内容进行理解,而且还应当恰当的将原作的中心思想表现出来,从而将“适中”和“和谐”的审美效果达到。简单来讲就是要求翻译者在译文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在自己语言的利用下将原作信息充分、准确的表现出来,并能够将原作中存在的矛盾之处处理好,从而将最终有效翻译的目的达到。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在多元化以及二元对立的基础之上翻译标准进行了一系列有序的完善和发展,从而将“第三种状态”形成了。将二元对立作为主要的基础,尽可能地将具有融合性的一种平衡寻找出来,有助于进一步研究翻译标准的依据和条件,并且在翻译标准适用对象的结合下,能够使更加明确化、具体化的翻译标准得到确保。如:谭载喜先生曾经以不同的层次对翻译标准进行了划分,主要包括有内容对等层次、译文实用层次、形似对等层次、言语文体层次、完全对等层次、话语类型层次、部分对等层次以及功能对等层次等。其中,话语类型的层次主要是根据话语类型不同的要求将相互适应的翻译标准制定出来,这样的划分有一定的实用性在其中具备,因而能够体现出译作读者被重视的程度。
三、分析商务英语翻译特征
广泛的知识面涵盖在商务英语之中,其所涉及到的内容和领域有着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包含了广告、法律、社会风俗以及法规等相关的内容。在商务英语实际的翻译过程中,需要对生活中相关的那些具有细节性的内容进行重点把握,只有这样才能够使翻译活动顺利的进行得到保证。现目前,国内的商务英语翻译还处于发展时期,我们需要将原有的体系建立在教学活动之中,从实际出发,使其更具有标准化和规范化特征,另外,还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对其进行不断地更新和完善,并确保翻译的标准性是建立在充分尊重这一基础之上的。
当需要在商务活动中有意识的进行英语翻译工作时,应对对需要禁忌和提倡的相关内容进行综合完善的考虑,尤其是对于翻译企业的产品和形象而言,各个企业均希望在翻译的利用下能够将自身营销的目的达到,因而在实际翻译的过程之中,人们加强了对英语词汇渲染和外在功能应用的重视程度。通常情况下,商务英语翻译特征需要科学化掌握,只有这样才能够使翻译过程的便利性及准确性得到确保,从而使商务英语翻译的效果和质量得到有效促进,有助于为翻译范本合理的建立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最终充分的将翻译标准制定的重要性发挥出来,使商务活动顺利的完成从根本上获得保障。
四、4Es标准应用在商务英语翻译中
1.涵盖内容。由于有不同的领域涉及到商务英语,因而其有着广泛的知识涵盖面,能够将特殊性、多重性的特征体现出来,如:法律法规、广告等相关的内容,其中,广告主要的作用是宣传产品,将企业良好的产品形象和企业形象建立起来,能够将促销目的的有效性实现,因而其有着相对灵活的用语特性,强烈的渲染性也在语言使用中具备,这是明显的文学语言特征;而规定性和约束性存在于法律法规之中,其用词十分的严谨,因而一般性的商务英语翻译其主要的标准体现在“信息对等灵活”这方面,简单讲这就是4Es标准,其要求原文的文本信息、商务功效、语义信息以及文化信息必须与译文等信息之间对对等。应用在商务英语翻译之中的4Es标准,首先需要使语义信息中的对等性得到保证,并在此基础上将原文文本的信息突显出来。若原文具有一定文化信息,那么译者在文章翻译的过程中必须将该文化信息准确的传达出来,从而使翻译的质量和功效得到保证。语义信息和文本信息之间的对等性主要是将文化信息的对等作为参考依据,当有矛盾存在于文化信息与二者之间时,就需要在文化信息对等性的结合下将商务功效有效的对等性实现。值得一提的是,若文化信息没有在原文中存在,就需要从商务文本所涉及到的多方面的商务信息进行考虑,此时可以将对等性的文化信息忽略掉,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将商务功效对等性实现。若译文之中的语义信息、文化信息以及文本信息等无法与原文之中的语义信息、文化信息以及问题信息相对等,那么就会使对等性的商务功效受到影响。
2.分析应用范围。
(1)对等性存在于语义信息中。文本信息和文化信息的基础和条件是语义信息,文体信息、商务信息以及文化信息之间的传递需要将语言作为传递的参考依据,若没有语义信息涵盖其中,那么商务信息是无法存在的。单就语义信息来分析,其所包含的结构信息和语义信息有深层和浅层的两类,它们均能够对信息表达和传递的意识进行说明。其中,表层结构的信息主要是对话语或语篇的字面意识进行解析,深层结构则是语言所蕴含的意义进行说明,其需要在上下文的借助下对语意进行揣测。因而,译者若想准确的对深层结构的信息进行了解,就必须在自身对于原语文化、社会、专业知识、历史遗迹艺术足够了解的情况下进行合理应用,只有这样才能够深刻的体会到以及充分的挖掘出原文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2)对等性存在于文本信息之中。信息传递重要的载体是文本信息,其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商务英语翻译之中。若在实际翻译的过程中忽视了原文文本的信息,那么就会流失译文的信息,从而使译文翻译的效果受到影响。有不同文体语言的形式涵盖在商务英语之中,包括有公文、广告以及法律等,因而译者在对不同文体进行传递时,需要重视其信息的对等性。
(3)对等性存在于文化信息中。若想确保文化信息之中的对等性,可以将两种语言文化进行对比,在译者语言之中将对等语寻找出来,如:在翻译美国作品的过程中,译者首先需要对美国具体的请款进行大概的了解,重视文化信息的准确翻译,由于中西方文化之间差异性的存在,因而其在文化、传统以及风俗之间有着诸多不同,这就造成了差异性,如:rest room在商场中是厕所的意思,而并非休息室。
(4)对等性存在于商务功效中。商务功效主要是文本信息中商务功能的泛指,其是商务英语翻译最终的目的,如:在翻译商务合同时,由于商务合同的性质是对对方的权利和义务进行规范,一旦译者有失误在翻译中出现,那么整个合同商务的功效都会受到影响。因而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需要在相关文化信息的结合下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够使翻译的效果和质量获得保证,从而将翻译商务功效的有效性实现。
五、总结
综上所述,单就商务英语翻译的标准而言,其是有共同点存在于其他文体翻译标准之中的,而将4Es标准应用在商务英语翻译之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翁凤翔.论商务英语翻译的4Es标准[J].上海翻译,2013,01:34-38.
[2]刘晓莉.商务英语翻译的4Es标准研究[J].普洱学院学报, 2015,06:106-108.
[3]杨阳.试分析商务英语翻译中的4ES标准[J].商,2016,04:204.
[4]杨莹.浅析商务英语翻译的4es标准[J].鸭绿江(下半月版), 2016,04:146-147.
[5]丰婉.商务英语翻译的4Es标准研究[J].读书文摘,2016,06:85-86.
[6]姚安新.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商务文本的翻译[D].长江大学,2013.
[7]李静.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商务英语翻译[D].长春理工大学,2010.
4.标准商务基础日语 篇四
第7课
形容词和形容动词
形容词:素晴らしい(原形)
词干:素晴らし 词尾:い(い形容词)形容动词:賑やかだ(原形)
词干:賑やか
词尾:だ(な形容词)
日语的体言:词尾无变化,时态无变化(名词,数量词,量词,代词。)日语的用言:词尾有变化,随着时态改变(动词,形容词,形容动词)
单词解说
あまり 不太…(后接否定形:形容词/形容动词/动词)あまりきれいではありません
あまり高くない/たかくありません あまりわかりません
どう 怎么样
どうですか
敬体:いかがですか
例:お客さん 味(あじ)は いかがですか 亲爱的顾客,味道怎么样啊
基本文法
形容词时态变化
1.形容词(现在)肯定:形容词直接结尾无任何修饰
形容词原形です 1.A:今年(ことし)日本の夏はとても暑いです
今年日本的夏天真热!B:そうですよ、こっちも同じ(おなじ)だ
是啊,我这边也一样的
2.形容词(现在)否定:形容词词尾い→くない/くありません
注:ありません的简体ない
A:この町(まち)の人口(じんこう)は多(おお)くない 这座城市的人口不多 B:どのくらいですか
有多少呢
A:30万くらいだなぁ
30万吧
なぁ语气词。
3.形容词(过去)肯定:去词尾い变かった
(吃完了饭菜之后说)美味しかった A:あの店は昨日行きましたか、味(あじ)はどうでしたか
那个店去了吗,味道怎么样? B:うん、行きました、味は美味しかった、ありがとう
嗯,去了,味道好吃,谢谢
4.形容词(过去)否定:くなかった/くありませんでした
A:あの店は昨日行きましたか、味はどうでしたか
那个店去了吗,味道怎么样? B:うん、行きましたが……味は美味しくなかった。
嗯,去了可是…,味道不好吃
形容词修饰名词:形容词原形+名词
美味しい食べもの
小さい鞄
新しい車
狭い部屋 A:うわぁ、可愛い鞄なんですね
B:ええ、あそこの店のものは安いんですけど、買いました
形容动词/名词 时态变化
1.(现在)肯定:形容动词直接结尾无任何修饰
形容动词です
A:ママ、見て、あそこの鳥はきれいですね
妈妈,看呀,那边的鸟漂亮呢 B:ええ、本当だ、奇麗(きれい)~~~
诶~,真的,真漂亮~~
注:如果要加深语感和语气,可以在形容动词词干+なんです 可愛い鳥、本当にきれいなんですね。
2(现在)否定:词干ではありません/ではない きれいではありません/ではない
3.(过去)肯定:词干+でした
(过去)否定:词干ではありませんでした/ではなかった
形容动词修饰名词:词尾だ→な+名词
きれいな鳥
にぎやかな公園
补充说明:
日语肯定(否定)名词“です”随着时态的不同也会发生变化,同样现代就是将来。过去就是过去。
昨日は何曜日(なんようび)でしたか
昨天是星期几?
(过去肯定)昨日は金曜日でした 昨天是星期五(过去否定)昨日は月曜日ではありませんでした
敬体:でした
简体:だった
ではありませんでした
ではなかった
程度副词解说
大変(たんへん)非常,很。とても
非常,很
不同点:超出自己想象之外:大変(たんへん)非常,很。
例:あなたの日本語がたいへん上手(じょうず)ですね
你的日语(我真没有想到)非常熟练
あなたの日本語がとても上手ですね
你的日语(在我想象能力范围之内)很熟练。
すこし
一点点
会社からうちまですこし遠いですね
有一点点远了
ちょっと(すこし)的口语表达形式
ちょっとお腹が痛い
肚子稍微有点疼
ほとんど(肯定)几乎
家族はほとんど日本にいます
家人几乎都在日本 ほとんど(否定)
家族はほとんど日本にいません。
家人几乎都不在日本。
ぜんぜん~ません
完全不,全然不 ぜんぜんわかりません 完全不明白 ぜんぜんありません
5.评价商务谈判标准 篇五
生很沮丧。随后,他偶然进入另一家珠宝店,见有与前一店的那枚很相似的戒指,标价800元。他想买,但仍惦记着那枚1 200元的戒指。数星期后,那枚仍未售出,还降价20%,减为960元。但贾先生的钱仍然不够。他把情况向老板讲了。老板很乐意帮助他,再向他提供10%的特别优惠现金折扣,现付864元。贾先生当即付款,怀着喜悦的心情离开了。
其实两家店的戒指是完全相同的,都是从批发商那里以每枚700元进的货。但第一家店获纯利164元,而另一家店标价虽低,却未能吸引贾先生。他为自己聪明地等待了数星期后获得减价的好处而感到愉快,还为与老板讨价还价后又得到 10%的特别优惠而高兴。这不是皆大欢喜吗?确实,从别人那里获得优惠无论如何都会使人有一番特别的感受。
6.公司商务接待流程及标准 篇六
一、目的
为树立公司良好形象,扩大公司对外联系和交流,本着“|热情礼貌、服务周到、厉行节约、对口接待、严格标准、统一管理”的原则.二、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各种接待工作和相关部门。
三、管理
行政部为公司接待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接待工作的安排和管理,协调相关部门落实接待任务,提供后勤保障,公司各部门有重要来访预约后,可报行政部,并协助拟定接待计划,需公司领导出面、行政部协调的重要接待,应提前1-2天告之行政部。
四、预约客户接待流程
预约人(预约客户的人)在确定有相关客户或者部门来访时,应第一时间到行政部填写《工作交接单》,单据上须写明:来宾职务、来访具体时间、人数、本地逗留日期、目的和要求等。
并在稍后给出一份接待流程表,注明此次接待需要的人力、物资和场地等,和各人力的职责规划。
四-1计划与准备
1、行政部在接到《工作交接单》后,仔细审查内容,拟定接待计划,排出日程安排表,酌情安排接待标准。
2、行政部根据来宾情况按计划通知参加会议的领导、陪同人员、落实会议时间及场所。
3、行政部根据来宾情况提前按接待标准预定好房间以及准备相关资料水果、香烟、茶水等。
4、如有特殊会议需要行政部须准备安排会场花卉、水果、烟茶、音响设备、投影设备、领导席签、横幅、制作欢迎牌、指示牌、安排礼议人员,并邀请新闻媒体和草拟新闻通稿,安排摄影像等。
5、行政部根据情况安排接待所需车辆,保证车辆清洁,安全性能良好,司机车辆听从行政部主任和主接待人员协调安排,统一调度。
五、非预约客户接待流程
首先由前台接待引到阳光房,问明来宾职务、人数、本地逗留日期、目的和要求后上报行政部,由行政部根据此次情况做出具体的接待标准。五-1计划与准备
6、行政部在接到前台问明的情况后迅速拟定计划和安排,酌情安排接待标准。
7、行政部根据来宾情况按计划通知参加会义的领导、陪同人员、落实会议时间及场所。
8、行政部根据来宾情况提前按接待标准预定好房间以及准备相关资料水果、香烟、茶水等。
9、如有特殊会议需要行政部须准备安排会场花卉、水果、烟茶、音响设备、投影设备、领导席签、横幅、制作欢迎牌、指示牌、安排礼议人员,并邀请新闻媒体和草拟新闻通稿,安排摄影像等。
10、行政部根据情况安排接待所需车辆,保证车辆清洁,安全性能良好,司机车辆听从行政部主任和主接待人员协调安排,统一调度。
六、接待礼仪
1、仪表:面容清洁,衣着得体。
2、举止:稳重端庄,从容大方。
3、言语:语气温和,礼貎文雅。
4、态度:诚恳热情,不卑不亢。
5、迎接来宾时:要注意把握迎候时间,提前等候与公司门口或车站机场,接持人员引见介绍主宾时,要注意顺序。
6、接受名片时:要以恭敬的态度双手接受,默读一下后郑重收入口袋中。
7、过走廊时:通常走在客人的右前方,不时左侧回身,配合客人脚步,转弯处伸右手示意,并说“这边请”。
8、进电梯时:要告诉客人上几楼,让客人先进、先出。
9、座谈时:客人落座后,要以双手奉茶,先客人,后主人,先领导,后同事。
10、送客时:根据身份确定规格,若送至公司门口、汽车旁,招手待客人远去,方可离开。
七、注意事项
接待中涉及机要事务、秘密文电、重要会议,要特别注意保密,接待中既要熟练介绍公司情况,又要内外有别,严守本公司商业机密,对不宜摄影摄像的场合,应向参观人员说明。
八、信息反馈
接待人员应及时撰写重要来访信息,将与来访者交流中取得的信息汇总整理,提取其中对公司有价值的信息交由部门领导。
为统一公司职业形象,彰显教育行业的专业、敬业形象,给客户最优质的服务,特对全体员工做以下服务规范要求。
九、服务规范 仪容仪表
1、着装
员工上班时间,服装穿戴须整洁,纽扣要扣齐,非工作需要不允许将衣袖、裤管卷起,不允许将衣服搭在肩上。
①、服装要保证干净,不得穿着有油渍、汗渍、皱痕或污秽的工服,不得穿着有异味的服装上班。
②、鞋袜穿戴整齐清洁,鞋带系好,禁止穿拖鞋或凉拖。鞋面保持干净,不得穿有污渍的皮鞋,如有破损及时修补。不得穿着已勾丝、破损的袜子、袜子应每天更换。③、员工需穿着与工服类似的服装,淡雅得体,不得过于花哨。
2、须发 ⑴、所有员工头发应保持整洁光鲜,勤洗头。男员工头发不允许染色,女员工不允许染过于抢眼的颜色。
⑵、所有员工不允许剃光头。
⑶、女员工前发不遮眼,不梳怪异夸张的发型。
⑶、男员工不留长发,后发根不超过衣领,不盖耳,不留胡须,勤修面。
3、化妆
⑴、女员工上班应着淡妆,不允许浓妆艳抹。男员工不允许化妆。⑵、可以使用味道清淡的香水,不允许使用气味过浓的香水和化妆品。⑶、不可在工作场所化妆、补妆。如需补妆必须到洗手间。
4、饰物佩戴
⑴、上班时不可佩戴惹人注目的饰物,如过于花哨,夸张的头花,过于抢眼的手表等。头发不允许佩戴三种颜色以上的头花、发卡等装饰物。
⑵、女员工不可佩戴装饰性很强、形状夸张、颜色艳丽的耳环、项链和手镯,只允许佩戴素色耳钉、项链和手链。男员工不允许佩戴耳环。⑶、上班时间不允许带墨镜。
5、个人卫生
⑴、保持面部清洁,眼、耳清洁,不允许残留眼屎、耳垢。
⑵、保持手部干净,指甲不允许过长,经常注意修剪。指甲内不允许残留污物,女员工涂指甲油必须用淡色。男员工不允许涂指甲油。⑶、员工应该经常洗澡防汗臭,勤换衣服。
⑷、上班前不允许吃易散发刺激气味的食品,如葱、蒜、带酒精的食物或饮品等,保持口腔清洁,口气清新无异味。
⑸、员工每天上班前应注意检查自己的仪容仪表,上班时不能在客户或公共场所整理仪容仪表,必要时应到卫生间整理。
二、仪态行为
1、形态规范 1.1站姿
要领:站立时,双臂自然下垂或交叉于背后、腹前,双脚分开,与肩同宽或比肩略宽(女员工双脚并拢),肩膀要平直,挺胸收腹。
要求:站立要端正,挺胸收腹,眼睛平视,嘴微闭,面带微笑。双手不叉腰、不插袋、不抱胸。站立时,身体不东倒西歪,不依靠其他物品站立。1.2坐姿
要领:入座要轻缓,上身要直,人体重心垂直向下,腰部挺起,脊椎向上伸直,胸部向前挺,双肩放松平放,躯干与颈、胯、腿、脚正对前方;手自然放在双膝上,双膝并拢;目光平视,面带笑容,坐时不要将椅子坐满,但也不要坐在椅子的边沿上。
要求:落座时声音要轻,动作要缓。必须坐姿端正,不得坐在椅子上前俯后仰、摇腿翘脚,或将腿搭在座椅扶手上,不得盘腿,不得脱鞋。1.3行姿
要领:抬头,挺胸,收腹,肩膀往后垂,手要轻放在两边,轻轻地摆动,步伐要轻,不要拖泥带水。
要求:行走时轻而稳,注意昂首挺胸收腹,肩要平、身要直。走路时男士不要扭腰,女士不要扭晃臀部,行走时不可摇头晃脑、吹口哨、吃零食,不要左顾右盼、手插口袋或打响指。不与他人拉手、搂腰搭背,不奔跑、跳跃。1.4手姿
要领:指路:在给对方指引方向时,要把手臂伸直,手指自然并拢,手掌掌心向上,以肘关节为轴,指向目标。同时眼睛要看着目标并兼顾对方是否看到指示的目标。在介绍或指示方向时切忌用一指指点。
要求:谈话时手势不宜过多,幅度不宜过大,否则会有画蛇添足之感。一般来说,手掌掌心向上的手势是虚心的、诚恳的,在介绍、引路、指示方向时,都应手掌向上,上身稍前倾,以示敬意,切忌以手指或笔尖指向别人。1.5点头
当客户走到面前时,或迎面走来时,应主动问好,打招呼,点头时,目光要看着客户面部。当客户离去时,身体应微微前倾,颔首道别。
2、行为举止
2.1全体员工要求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饱满的工作态度为客户服务,做到彬彬有礼、落落大方、善解人意、热情周到;对客户提出的问题有问必答、耐心解释,对客户不懂的地方不教训、不责备。2.2客户至上,服务第一。当有客户向你的岗位走来时,无论你正在干什么,都应暂时停下来招呼客户。
2.3接递物品时双眼目视对方,身体略向前倾,使用双手与客户之间的接递物品,收款时必须唱收唱付,离开验钞时要与客户打打招呼或请客户陪同;交递文具如纸张、笔等时,应保持让客户方便使用的状态;送茶水处理方式,保持茶具清洁,摆放时要轻,递给客户时茶水不能溅出并使用“请”、“请慢用”等语言,行礼后退出。
2.4举止要端庄,动作要文明,站、走、坐要符合规范。在客户面前不得有各种不文明举动。如吸烟、吃零食、掏鼻孔、剔牙齿、挖耳朵、打饱嗝、打哈欠、抓头、瘙痒、修指甲、伸懒腰等。在工作场所及平时,均不得随地吐痰、扔果皮纸屑、烟头或其他杂物。2.5避免在客户面前咳嗽、打喷嚏,实在不得已时将头转向无人之侧,并以纸巾遮住口鼻,并及时道歉,说“对不起”。
2.6不得在办公室与辖区内大声喧哗、打闹、谈笑、哼唱歌曲、吹口哨等。办公室谈工作应轻声,不得让与事无关的人听见,影响他人工作。工作期间不得谈论个人私事、家庭琐事。2.7严禁与客户开玩笑、打闹或取外号,严禁讥笑、讽刺客户。
2.8手势事宜,宜少不宜多,不用手指指点。与人谈话时双手不要插入衣裤兜,不要双臂抱胸。
2.9走路脚步动作要轻,在通道、走廊里与同事相遇应点头行礼表示致意;遇到客户要礼让,不能抢行;与客户相遇应侧身礼让靠边行走,不得从两人中间穿行。
2.10对客户要一视同仁,切忌两位客户同时在场的情况下,对一位客户过分亲热,冷待另一位客户。与客户接触要热情大方,举止得体,但不得有过分亲热的举动。
2.11不允许对容貌体态奇特或穿着奇装异服的客户交头接耳或指手画脚,更不允许围观。听到客户的方言土语认为奇怪好笑时不能模仿讥笑。遇到身体有缺陷或病态的客户,应热情关心,周到服务,不能有任何嫌弃的表示。
2.12客户不熟悉公司的分工,他的要求可能会趋近某项不属于你的责任范围内的服务,切不可把客户当皮球踢来踢去,应主动替客户与相应部门或负责人联系,以满足客户的要求。决不允许“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和作风。
2.13不得把工作中或生活中的不愉快带到服务中来,更不可发泄在客户身上。
三、语言规范
1、言谈要求
1.1对客户的话要全神贯注用心倾听,眼睛要望着客户的面部,神情专注大方,不呆板面孔,微笑并施注目礼。要等着客户把话说完,不要打断客户的谈话。
1.2与客户谈话时,不要有任何不耐烦的表示,要停下手中的工作,眼望着对方,面带笑容,要有反应。不要心不在焉,左顾右盼,漫不经心,不理不睬,对没听清楚的地方要礼貌地请客人重复一遍。
1.3与客户对话,态度要和蔼,语言要亲切,声调要自然、清晰、柔和,音量要适中,答话要迅速明确。不准讲粗话或使用蔑视、侮辱性的语言。
1.4三人以上对话,要用相互都能听懂的语言。不得模仿他人的语音、语调和谈话方式。1.5不开过分的玩笑,不准粗言恶语,使用轻蔑性和侮辱性的语言。
1.6不得以任何借口顶撞、讽刺、挖苦客户。对个别客户的一些失礼言行,要尽量克制忍耐,得礼让人,不与客户争辩,必要时请主管协助共同解决问题。1.7说话要注意艺术,多用敬语,“请”、“谢”字不离口。
1.8要注意称呼客户姓氏,要称呼“先生”、“女士”或“家长”。指第三者时不能讲“他”,应称“那位先生”、“那位女士”或“那位家长”。对于学员要称呼“弟弟”、“妹妹”或“同学”。1.9客人讲“谢谢”时,要答“不用谢”,不得毫无反应。无论从客人手上接过何种物品,都要讲“谢谢”。
1.10暂时离开面对客户,应讲“请稍候”,如果离开时间较长,回来后要讲“对不起,让您久等”,不得一言不发就开始工作。
1.11当为客户完成一项服务后应主动询问是否还有其他事需要帮忙。
1.12在原则性、较敏感的问题上,态度要明确,但说话方式要婉转灵活,既不能违反公司规定,也要维护客户的自尊心。切忌用质问式、怀疑式、命令式、顶牛式的说话方式,杜绝蔑视、嘲笑、否定、斗气等语言,要用询问、请求、商量、解释的说话方式。1.13不讲有损公司形象的语言。
2、规范用语
2.1上班时间,所有岗位的员工必须使用普通话。
2.2称呼语:女士、先生、家长、同学、那位家长、那位先生/女士、那位同学。2.3见面语:请进、请坐、请用茶等。
2.4问候语:您好、早安、早、早上好、午安、下午好、晚上好。2.5道歉语:对不起、请原谅、请谅解、打扰您了、失礼了等。2.6道谢语:谢谢、非常感谢、多谢关照、多谢指正。2.7告别语:再见、明天见、下次见、欢迎您下次再来等。
2.8应答语:是的、好的、我明白了、谢谢您的好意、不要客气、没关系、这是我应该做的。2.9征询语:请问您有什么事吗?我能为您做什么吗?需要我帮您做什么吗?您还有别的事吗?
2.10请求语:请稍候!请稍等!请留步!请您协助我们……,请您……好吗? 2.11商量语:“……”您看这样好不好?
2.12解释语:很抱歉,这种情况,公司的规定是这样的:……
2.13客户服务:当发觉自己有失误时,应立即说:“噢,对不起,我不是那个意思”;当发觉自己和对方有误解时,应该说“不好意思,我想我们可能是误会”。
3、说话时的表情
3.1要面带微笑,和颜悦色,给人以亲切感;不能面孔冷漠,表情呆板。微笑时,嘴角向上微微翘起,表情自然。
3.2要坦诚待客,不卑不亢,给人以真诚感;不要诚惶诚恐,唯唯诺诺或面带虚伪。3.3要沉着稳重,给人以镇定感;不要慌手慌脚,毛毛躁躁。3.4要神色坦然、轻松自信,给人以宽慰感;不要双眉紧锁,愁云满面。
7.商务英语教学标准 篇七
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向前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紧跟时代的脚步稳步前行,其中也包括高等职业教育,进而中高职衔接问题也成为了重点研究问题之一。通过大家的不懈努力,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践方面都取得了大量的成果,以下介绍中高职衔接发展过程中三个重要的阶段:第一,1985年到1999年的开始衔接阶段;第二,1999年到2002年的快速衔接阶段;第三,2000年至今的优化衔接阶段。社会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带动中高职衔接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由原来单一的模式转变成现在多种多样的模式,比如“2+3”“3+2”“3+3”“4+2”等模式。并且这些模式更多地看重学习时间(学历)的衔接。如“2+3”模式是指2年的中职学习和3年的高职学习,“3+3”模式是指3年的中职学习和另外3年的高职学习。以上模式注重的是几年的中职与几年的高职的衔接,具有明显的学历衔接特性。而现在就是要从关注这种学历的衔接转向关注中职与高职中有关具体内容的衔接。
广东省从今年起实行高等职业院校向中高职学校衔接对口自主招生试点,全省共有15所高职院校8大类专业,这些专业有机电类、电工电子类、机械类、建筑类、化工类、计算机类、国际贸易类、艺术设计类等8大专业。中高职衔接对口自主招生,是指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自主招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对口专业应届毕业生和中职学校相关专业毕业、或年龄25周岁以下,具有与招生专业相关的中级以上(含中级)技能等级证书,从业岗位与报考专业属于同一专业类别,而且含有两年以上社会实践经验的社会人员,到高等职业院校相应专业就读,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并取得相应专业专科毕业证及高级以上技能等级证书的一类人群。中职学校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获奖者根据所取得的奖项可以享受免试报送或加分等优惠录取政策。
我国职业教育如何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高职的衔接发展。受我国国情的影响,中高职课程的衔接不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存在一定问题,而且相关各层次各部门都没有明确提出怎样构建畅通的课程体系。课程的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核心内容。中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消耗大,教学效益低。为服务好当地经济建设第一线而培养出初、中、高级应用性人才,这些人才是根据职业岗位的需求制定的,由此产生了专业的教育,即职业教育。不过,各地各校在实际执行的课程体系和课程目标的完成情况上存在很大差异,因为各校的课程开发能力高低不同,同时各校的专业建设水平也有很大差异。当然,中高职两类学校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的安排上不可避免地会存在相同、类似严重时会有倒挂的状况,因为中高职这两类学校在安排课程设置的时候,都是根据各学校自身的教学情况来设置课时和教学目标的。目前,我国的中高职课程间实现有效链接还存在很大困难,据不完全统计,中、高职院校同一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相似程度将近50%;虽然我国普通教育统一的课程标准还相对完整,但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并没有制定出统一教学课程标准,只是对教学课程的设置做出了一些相关规定。
按照目前对高职教育的分析成果来看,怎样去构建中高等职业课程教育衔接的体系、怎样评价职业教育的课程以及怎样明确确立中、高职阶段的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等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
二、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中高职衔接的量化标准——培训包的引进
澳大利亚非常重视职业教育。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的教育机构为了使国家的职业教育能快速发展起来,对本国的职业教育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改革,在职业教育发展方面,尤其是在中高职衔接方面,形成了一些鲜明的特点,取得了很多经验。澳大利亚在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研究方面,在内容上分成不同的层级,而且各层级内容之间都相互衔接,这种方式被称之为培训包。对培训包进行开发和实施进而将全国中高职的课程衔接起来,培训包是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果,可以研究其教育课程的衔接模式,从中借鉴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模式,促使我国职业教育发展。
培训包作为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指导性材料,在澳大利亚本国得到了本国教育专业人士的认可,成为检验职业教育的能力标准和资格指南。同时,它的内容都是连贯的、可以信赖的,目的是评估和认识人们在某一行业或企业的能力。人们在工作场所有效开展工作时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就是一个完整的培训包,这个培训包包括学习策略、评估材料和职业发展材料等组成的辅助材料。据了解,澳大利亚的专业培训包又因为方向不同被细化,而且根据专业方向的不同授予不同等级的证书,为此,澳大利亚先后共开发了一百多个专业的培训包。每个专业的培训包分类的项目也很细致,如商业服务专业分为:广告、一线管理、评估与工作场所培训、管理、人力资源、合法服务、营销、销售、小企业管理等。此外,培训包可以授予专业的等级证书,如商业服务专业培训包可以授予商务一级、二级、三级、四级证书,文凭与高级文凭证书,三级证书授予商务销售方向、一线管理方向,四级证书为商务小企业管理方向、一线管理方向,文凭是商务人力资源方向、一线管理方向,高级文凭为商务人力资源方向、广告方向、营销方向,等等。
每一培训包都提出了自己的能力单元(Units of Competency),这种单元包括公共单元和专业单元。如商务服务专业培训包的公共能力单元共有50个,包括:准备工作、应用基本的交往技能、使用商业设备、遵循工作场所安全规则、操作个人电脑、在工作场所中交流、有效与他人工作、使用商业技术、准备并处理财务/商务文件、向顾客提供信息、处理邮件等内容。商务服务专业一线管理方向的专业单元有33个,包括维持工作场所安全、向顾客开展服务并对这种服务进行监督、在工作场所中支持领导、支持革新和变化、参与工作小组、建立有效的工作场所的关系、管理运行计划,等等。营销方向的专业单元有21个,包括;研究市场、判断市场的机遇、起草初步的营销审核报告、分析顾客对具体市场的行为、分析市场数据、预测市场和商业需求、与顾客建立关系、评估市场机会、开发营销策略、开发营销计划,等等。
评估指南由五个部分组成,分别是评估体系概述、评估者资格、设计评估资源指南、评估指南和评估信息。评估指南的目的就是让评估有效、可信、灵活和平等,以公平、公正的方式来帮助注册培训机构进行评估,最终使评估与澳大利亚质量培训框架标准一致。因此,评估指南是培训包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训包评估是指在没有接受额外培训的情况下受训者能够做什么和知道什么,是对受训者先前的能力进行评估进而授予受评估者资格。假如受评估者在评估过程中可以用实力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即便他没有获得一个证书或文凭,但他的能力也能得到有关某一资格的学分或能力记录。因此,培训包认可的是受评估者所具有的能力。也就是说能力是培训包评估的根本。由此可知,应选择最合适的评估方式来让注册培训机构和管理人员一起努力。
培训包的辅助性材料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分别是学习策略、职业发展材料和评估材料。学习策略是为接受培训包培训的人员及与其相关的人员,如雇主和培训者,为他们提供一套针对性很强的建议供他们学习培训包。所以,学习策略是培训包学习的材料。
职业发展材料作为职业发展的多媒体资料具有互动性的特点,对学校的课程计划、教学和评估有支持性作用。它为教师、培训者和职业教育与培训协调者提供一些职业背景性信息,如关于职业学习、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岗位的背景。这些材料包括一些案例研究,案例研究为各行业提供了一些有利于职业发展的活动,而且还提供了可下载的有利用价值的职业材料等。
评估资料是按照培训包的实际案例,来帮助学习培训包的人举出实际案例的学习工具。它涵盖了能力、能力标准和证据的释义,可以应用于所有行业和学校的职业教育与培训课程中。评估资料通过培训包来鼓励学习者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从而对自己的能力有一定的认识或评估,帮助培训包学习者收集证明自己关于培训包能力单元的证据,同时学会运用证据。
培训包的有效期为三年,每三年就要重新修订培训包的内容,修订后的还要经有关部门进行再认证。培训包是得到全国认可的,它由行业部门通过行业培训咨询委员会和已得到认证的机构或企业开发,当然,开发者必须提供向行业或企业开展过广泛咨询的证据。
培训包是跨行业和企业的,所以在开发过程中必须向不同的行业和企业进行协调咨询,从而使证书持有者可以在不同行业和企业中就业。同时,培训包的培训也非常灵活,为快速得到培训包所认证的资格证书,人们可以自主选择培训时间、地点和培训方式。这是由于它能够提供一种全国认可的资格。
三、我国中高职衔接的商务英语专业培训包构建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发展取得的成功经验,已引起了世界诸多国家的广泛关注。由于我国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过去那种单一性的人才已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我国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需要更多具有知识面比较宽、技术应用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等技术应用型的专门人才。为此,许多高职类院校纷纷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专业有特长、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发展有空间”的技术复合型人才。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形成了稳定的智能结构。智能结构的基础是高中文化的基础知识,其核心内容是建立在高中文化基础之上的专业理论,目的是让学生都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培养出有综合职业能力的初级应用型人才。当然,高等职业教育也有相似的智能结构,只是培养出来的人才是中级应用型人才。中等职业教育应以高中文化为基础,根据其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专业技术来设置课程模块,形成职业基础教育平台和职业专门化教育平台,构成完整的课程体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商务英语教学在人才的培养模式、教学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方法及师资队伍培养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改革与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许多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都进行了调整,一部分是以基础英语为主,开设与以往传统的英语专业接近的课程,如基础英语课、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语法、英语翻译、英语文化、英语语法等英语语言类课程。这些课程的学分比例大,学时比较多,一般要学习一、两年的时间,属于长线课程。在此基础上学校会根据社会需求来开设一些和商贸专业相关的课程,如国际贸易实务、商务单证、商务函电、商务礼仪、商业策略、国际商法、国际经济法、国际贸易地理、市场营销、审证与制单,外贸综合业务等商贸专业类课程。
除此之外,则是商务英语类型的课程,如商务英语教程、商务英语泛读、商务英语写作、商务英语精读等,虽然商用英语的训练时间多了,但相对的,传统的英语语言类课程就少了很多。当然,部分学校不但开设了英语语言类课程,还同时开设了商贸专业类课程。笔者认为,英语语言类课程应该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应该在具备良好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的同时,具备较强的国际商务实务运用能力。学生在学习了基础英语类课程或商务英语类课程及商务专业类课程后,会形成英语语言能力,而且可以运用英语进行国际商务活动,还能掌握一定的商务实务和商务活动知识。
相关数据研究表明,社会对高职商务人才的英语能力有更为严格的要求,对高职商务人才的需求面很广,需求数量也很大。除具备语言能力外,有工作经验的人才更受用人单位的青睐,当然社会需求还包含一些前沿的技能与知识、跨文化交际能力及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要求。而且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对英语学习有明确的目标和积极性,更加喜欢互动性强的课堂活动,因为生动形象的多媒体学习方式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有机会使所学的商务英语知识在实践过程中得到利用。除部分课程内容比较难外,对于大部分的商务英语课程的设置种类和强度,学生们都能欣然接受。学生们希望使用地道的原版教材来学习英语知识,最好有商务实践经验的英语教师来教他们。
四、结语
中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要进行有效衔接管理,在课程学习上允许学生分阶段自主完成学业,实行弹性学习制度。在中职阶段,学习过的课程所得学分应该把学分添加到相应的对口的高职专业阶段中。实行学分制教学,学生按学分规定要求自主选择与自己相关的课程,修满规定学分便可提前毕业,从而更有效地实现商务英语专业的中高职衔接量化的管理目标。
摘要:针对目前国内中、高职衔接工作在课程内容上的不足,以商务英语专业群为例,通过企业调研、借鉴国外先进做法并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提出有效进行衔接管理的量化标准依据,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商务英语,管理,量化标准
参考文献
[1]刘育锋.中澳两国中高职衔接比较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2(25).
[2]钱景舫.中高等职教衔接之我见[J].职业技术教育,2001(5).
[3]慈溪职业高中课题组.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20).
8.商务英语教学标准 篇八
近日, 31条涉嫌违法违规的电视购物短片广告在中商联媒体购物专业委员会官网遭通报,有侯耀华、赵忠祥、李金斗等名人“现身”的诸多广告,经调查发现,均为企业未取得名人授权擅自使用的。
经调查,这31条违法电视购物广告中,有侯耀华、赵忠祥、李金斗等多位名人“现身”,如温州台隐去台标,滚动播出侯耀华主持的“澳沙与男性健康”电视购物短片广告,沧州电视台播出赵忠祥的延丹胶囊短片广告,河北海兴TV3播出的李金斗主持的药品一箭双雕短片广告。其中,有央视《健康之路》栏目主持人张毅出现的涉嫌违法广告达3条,分别是天津大港购物频道的张药师骨筋丸栏目电视购物广告、亦芝堂百癣片电视购物短片广告,廊坊新闻频道的龙泽熊胆胶囊短片广告。
经过进一步调查发现,这些广告实际上均为违规操作。有的是未取得名人授权,有的是正常品牌代言合同早已到期,有的则被企业私自编纂,在名人不知情的情况下擅自使用形象。
中商联媒购委会长王文学透露,媒体购物的行业标准经商务部批准已正式立项,计划在今年完成。届时,将用《媒体购物行业标准》规范运营环境,让不正规的企业没有市场,标准将涉及电视购物、广播购物、网络购物、平媒购物、型录购物和手机购物等领域,拟对产品售前、售中、售后3个环节加以规范,如要求审查宣传的内容与产品实物是否相符,是否存在违法、违规现象;售后出现投诉,公司如何采取措施等。
9.电子商务专业顶岗实习标准 篇九
一、实习目的和任务
电子商务专业(高职)学生业己进入最后一年的学校教育阶段,按照教学计划安排进行毕业实习。毕业实习主要目的是熟识企业运营管理、电子商务专业基本流程及策略,培养学生综合管理能力和电子商务技术运用能力。
通过实习应达到如下目的:
1.通过实习检验学生专业课程学习成效和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的能力;
2.了解企业运营管理各流程,全面了解企业各部门的管理职能,结合现场学习,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
3.找到将所学的电子商务知识与企业实际需要的结合点,在可能的情况下鼓励优秀大学生为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企业运营管理、网络营销、物流管理、商务策划等献计献策,增强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实战能力;
4.为毕业论文(设计)撰写准备素材并打下良好的实践基础,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积累相关经验;
5.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与服务观念,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择业观。
二、实习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实习可以分为两个大类,即技术类和商务类,其中技术类方向的实习,一方面可以到IT企业实习,了解电子商务企业的技术框架、技术方案、技术类型,掌握一门编程语言(例如C语言、JAVA语言等)、懂得数据库操作技术等;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到电子商务专业实验室进行实习,了解和掌握以上内容。而商务类方向的实习可以是多方面的,例如企业的管理和运作、电子商务项目策划、网络营销方案的设计和制定、物流管理的流程和运作等,了解企业的管理和商务运作,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了解企业生产管理流程、运营管理现状及电子商务开展现状,绘制企业生产管理业务流程图;
2.分析企业电子商务网站技术应用、电子商务模式的优劣;
3.了解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阶段、应用的深度广度及障碍;
4.尝试加入企业项目管理团队,学习项目管理组织管理及技术;
5.了解企业物流管理各环节及其策略;
6.进行电子商务系统、网站开发或维护。
三、实习时间
根据电子商务专业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实习安排在三年高职的第三年或五年高职的第五年进行。
四、实习的方式与方法
进入企事业单位(实习基地或合作单位),实习基地可以是计算机企业、商务贸易企业、银行、移动公司、网络企业或者物流公司。根据学生偏好分成小组(每组不多于6人),如企业运营管理组、电子商务项目策划组、网络营销组、电子商务技术应用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组等,并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管理或电子商务实务运作。
五、实习的工作程序
最后一个学年开学后第一、一周为实习准备阶段,完成下列工作:联系实习单位、明确实习岗位和从事的工作、要求每个学生写出实习计划;之后为实习阶段;最后为总结阶段。
六、实习的组织与管理
学院成立实习领导小组;确定指导教师,原则上每个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人数不超过8人;学生分组,选择优秀学生担任组长,负责实习组的日常管理工作。
七、成绩评定
毕业实习的成绩应在学生提交实习报告和实习登记表、通过实习答辩的基础上,由指导教师负责评定。成绩按一级记分制登记,分别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成绩评定可参考以下几方面:
1.实习纪律与作风:包括劳动态度、纪律性、出勤记录、思想品质、文明作风等,具体可参考实习单位的评价(书面和口头)。
2.学习态度与收获:包括学习是否认真、专业技能与管理技能的提高程度、分析和处理问题能力的大小等方面,主要依据实习报告、实习答辩的成果来评价。
3.参考实习单位主管人员的书面评价和反馈意见以及小组内学生的相互评价。
八、注意事项
1.遵纪守法。参加实习的师生必须遵从国家政策法规,遵从实习单位规章制度和学校对大学生实习的相关制度要求,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2.行为举止文明得体,要体现我校校风所倡导的精神风貌,礼貌待人,虚心学习。
3.毕业实习是室外教学活动,因此要求同学自觉遵守实习纪律,服从领导,不得无故缺席和迟到;参观时遵守对方纪律和制度,注意人身安全。
经济贸易系
10.商务英语教学标准 篇十
关键词:电子商务 常设机构 认定 综述
一、研究的总体情况概述
笔者选择"电子商务"、"常设机构"、"认定"等为题名或管检测,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 系列数据库检索了相关文献,提出非学术性文献及重复文章后,得到专题研究的期刊论文60余条。
对所载文献的内容进行分析,笔者发现,目前学界和业界争议较多的问题集中在"常设机构原则能否使用与跨国电子商务活动"、"服务器或网址是否构成固定营业场所"和"网络提供商是否构成营业代理人,进而构成常设机构"这些问题上。
二、相关研究焦点梳理
(一)常设机构原则能否适用于跨国电子商务活动
对于跨国电子商务活动所产生的跨国营业所得,是否可以按照现有的国际税收协定中确定的常设机构原则确定征税权的划分?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将有关国际组织的观点进行了总结如下:对于国际互联网上开展的电子商务活动中的税收问题,有关的国际组织,特别是OECD给予密切关注。OECD的财政事务委员会(CFA)就此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和讨论活动。1997年11月,OECD在芬兰的图尔库举行讨论会,最终的阿城一致意见,即:OCED税收协定范本中有关常设机构的概念同样可以适用于跨国电子商务活动,但是需要进一步明确如何适用。
综上所述,当前普遍的观点是:对于跨国电子商务活动中产生的跨国营业所得的征税权划分,仍然适用现行的常设机构原则。
(二)常设机构的认定
虽然大多数学者和国家及国际组织都持继续保留"常设机构"原则的观点,但针对电子商务的特殊性,对现有常设机构认定标准的修改问题,学界又是中说纷纭。以下是我国学者对"与电子商务有密切联系的服务器、网址和因特网服务提供商能否构成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常设机构"这些具体争议焦点的看法总结:
1、服务器能否构成常设机构的问题
通过对所参考文献进行总结归纳,笔者发现,绝大多数学者认为服务器构成固定营业场所。笔者在此将其中较主流的观点归纳如下:
黄素梅(2006)认为,首先,服务器是硬件且有形,在一般情况下较为固定,不论是直接所有或租赁,频繁更换服务器的成本都很高。因此,即使按照传统的常设机构认定标准,它也具备了构成常设机构的物理条件;其次,服务器及人员的存在并非构成"常设机构"所必需的,即使在传统商务领域,是否有人参与经营也不是构成常设机构营业活动的必要条件。因此,服务器可以构成固定营业场所。①
2、关于网络服务提供商能否构成常设机构的问题
朱炎生(2001)认为,经合组织财政事务委员会没有完全排除网络服务提供商成为其他企业常设机构的可能性。如果某个网络服务提供商向某个企业提供维持网址服务过程中,草畜其营业常规,例如有权以该企业的名义与他人签订合同并经常行使此项权利,那么该网络服务提供商将构成该企业的常设机构。注释第42.10段的第4句话清楚地指出来这种可能性。②苏宁华(1998)认为,我国在签订国际税收协定时,应明确提出一个营运代理人及时无权为本公司对外签订合约,但只要经常为这个企业包邮库存并交付货物或商品,应视为常设机构。因为该代理人已具备盈利的作用,不再符合辅助性、准备性的精神。③
三、简要评述和展望
(一)服务器构成常设机构的认定
针对电子商务环境下常设机构的认定标准,有的学者主张作较大改革,如预提税、虚拟常设机构及公式利润分配等方案;有的主张小调整,如人的干预、引力原则、取消例外及软件功能例外等方案,这些观点各有优缺点。为了维护我国税收权益,我国可以认定服务器构成常设机构,而网络服务供应商(ISP)以及网址在一定条件下构成常设机构。
我国可以借鉴OECD观点,在税收协定中规定:如果外国销售商通过设在我国的服务器(包括购买和租用)从事了实质性的营业活动,则该服务器应当认定为常设机构。
(二)网络服务供应商构成常设机构的认定
我国在税收协定中应明确规定,如果网络服务供应商有权代表企业签署契约、经常代表其从事实质性营业活动、或者全部或几乎全部为某个销售商提供网络服务,则构成在我国的常设机构,我国可以从源征税。
当然,以上规则的实行存在一些制约因素。首先,修改现有对营业利润征税的规则将会比单纯改变国内规则更困难,需要的时间也更长。其次,许多国家除了必须修改国内法外,还要修改税收条约与协定,如果通过重新谈判方式进行的话,耗时很久。第三,即使修改现行规则,在过渡时期里,新旧规则的并存也将增加双重征税和不征税情形的发生。上述问题的解决需要与我国签订税收协定的当事国予以协商、合作,对此遇到的重重困难,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注释:
①黄素梅:电子商务中常设机构认定标准的新发展[J].国际税收.2006(8).
②朱炎生:跨国电子商务活动中常设机构的认定经合组织观点述评[J].涉外税务.2001(5)
③苏宁华我国跨国营业所得课税中常设机构的认定及完善〔J〕.涉外税务1998 (8).
参考文献:
[1] 黄素梅:电子商务中常设机构认定标准的新发展[J].国际税收.2006(8).
[2] 朱炎生:跨国电子商务活动中常设机构的认定经合组织观点述评[J].涉外税务.2001(5)
[3] 苏宁华我国跨国营业所得课税中常设机构的认定及完善〔J〕.涉外税务1998 (8).
11.商务英语教学标准 篇十一
职业标准在整个国家职业资格体系中处于龙头位置, 起着导向作用, 它引导着职业教育、职业培训、鉴定考核、技能竞赛等活动, 其举足轻重的地位现在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出来。一个统一的、符合人力资源市场目标和企业发展目标的职业标准体系, 对国家职业技能开发事业的发展有决定性的意义和影响。人们越来越明确地认识到,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建立, 职业教育、培训、鉴定、考核、竞赛和表彰系统的构架和改造, 实质上是一场以职业标准为导向的改革。从全球范围看, 标准导向的改革已经成为世界性职业教育改革潮流的共同目标, 成为各国不约而同的行动纲领。当前, 对我国来说, 最不适应这个改革要求的, 恰恰是作为改革方向的标准本身。
目前, 我国的职业标准并不统一, 共分为三种形式:工人技术等级标准、职业技能标准、国家职业标准。其中:工人技术等级标准和职业技能标准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学科导向性标准。用这种标准指导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容易造成这样一种结果:所培养的学生和取得证书的人员理论知识掌握不少, 但实际工作所需的职业技能不足, 短期内难以适应企业和用人单位的需要。国家职业标准是一种职业导向性标准, 它以职业活动为导向, 以职业技能为核心, 通过运用职业功能分析方法, 研究确定职业教育培训和考核的内容新体系, 有助于提高学生和证书持有者的工作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目前, 这三种标准形式同时并存。根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有关要求, 对尚未制定国家职业标准的职业, 可继续使用原工人技术等级标准和职业技能标准。今后, 要逐步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制定技术规程的要求进行修订, 形成统一规范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
二、国家职业标准的主要内容
按照中国劳动力市场于2003年发布的国家职业标准, 主要由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比重表四部分组成, 其中工作要求是国家职业标准的核心部分。
职业概况是对本职业的基本情况的描述, 包括职业名称、职业定义、职业等级、职业环境条件、职业能力特征、培训要求、鉴定要求等8项内容。
基本要求包括职业道德和基础知识, 其中职业道德是指从事本职业工作应具备的基本观念、意识、品质和行为的要求, 一般包括职业道德知识、职业态度、行为规范;基础知识是指本职业各等级从业人员都必须掌握的通用基础知识, 主要是与本职业密切相关并贯穿于整个职业的基本理论知识、有关法律知识和安全卫生、环境保护知识。
工作要求是在对职业活动内容进行分解和细化的基础上, 从技能和知识两个方面对完成各项具体工作所需职业能力的描述。包括职业功能、工作内容、技能要求、相关知识。其中职业功能是指一个职业所要实现的活动目标, 或是一个职业活动的主要方面 (活动项目) 。根据不同职业的性质和特点, 可按工作领域、项目或工作程序来划分。工作内容是指完成职业功能所应做的工作, 可以按种类划分, 也可以按照程序划分。每项职业功能一般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工作内容。技能要求是指完成每一项工作内容应达到的结果或应具备的技能。相关知识是指完成每项操作技能应具备的知识, 主要指与技能要求相对应的技术要求、有关法规、操作规程、安全知识和理论知识等。
比重表包括理论知识比重表和技能比重表。其中技能比重表反映各项工作内容在培训考核中所占的比例, 理论知识比重表反映基础知识和每一项工作内容的相关知识在培训考核中应占的比例。
三、制订高职院校职业型商务人才能力标准的设想
高职院校历来以培养各类应用型人才见长, 尤其注重实务操作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特点是“短、平、快”, 其优势是进入工作角色快, 但目前存在的劣势也显而易见:即容易停留在简单操作的工作层面, 长此以往, 导致职业发展后劲不足。以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电子商务专业为例, 毕业生就业后, 大多长期停留在商务员、页面编辑员岗位, 能较快晋升电子商务师等主管职务的寥寥无几。实际上, 培养商务人才的起点并不是只能从商务职业生涯开始, 如果有了具有公信力的商务人才标准, 培养商务人才的起点前移到高等教育阶段是完全可行的, 同时也更具有可操作性。因此, 高职院校很有必要探索在商务相关专业的教学中研究职业型商务人才标准, 并将此标准融入到有关商务教学内容之中, 其目的就是使商务相关专业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
商务人才标准实际上就是商务职业能力的根本要求。因方案篇幅的限制, 重点阐述商务人才的核心技能标准。核心技能是范围最窄、通用性最强的技能, 是人们在职业生涯甚至日常生活中必需的, 并能体现在具体职业活动中的最基本的技能, 它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广泛的可迁移性, 其影响幅射到整个行业通用技能和职业特定技能领域, 对人的终身发展和终身成就影响极其深远。核心能力能使人找到工作, 资格证只能使人获得面试的机会 (摘自《英国核心能力指南》) 。一个企业真正的力量, 不是厂房的宏伟, 场地的宽阔;不是资本的雄厚, 设备的先进。那些都不难做到, 别人也很容易效仿。而且, 那些都不十分可靠, 容易变化, 容易被别人超过。一个企业真正的力量, 是它的核心能力, 它集中表现为企业中人的因素的力量, 表现为个体的活跃和团队的凝聚。不难看出来, 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和员工的核心技能之间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的高低, 最终取决于企业内多数员工的核心技能的高低。开发核心技能的意义也就在此。在人力资源开发中, 核心技能的确立和开发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尽管各国都在进行核心技能研究, 但是, 在核心技能的内涵、种类、范围、影响等一系列基础性问题上还没有完全统一的意见。
根据高职院校培养商务人才的实际情况和职业技能开发的需要, 结合国际上的先进经验, 可以设计商务人才核心技能包括以下八个大类:
(一) 交流沟通:
通过口头或者书面语言形式、以及其他适当形式, 准确清晰表达商务意图, 与他人进行双向 (或者多向) 信息传递, 以达到相互了解、沟通和影响的能力;
(二) 信息处理:
运用计算机技术处理各种形式的信息资源的能力;运用数学工具, 获取、采集、理解和运算数字符号信息, 以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的能力;
(三) 捕捉商机:
能够敏锐地洞察和捕捉到各种转瞬即逝的商业机会的能力, 更为关键的是准确判断这些商机中蕴含的利润和存在风险的能力;
(四) 不断创新:
在前人发现或者发明的基础上, 通过自身努力, 创造性地提出新的发现、发明或者改进革新方案的能力;
(五) 终身学习:
在学习和工作中自我归纳、总结, 找出自己的强项和弱项, 扬长避短, 不断自我加以调整改进的能力;
(六) 团队合作:
在实际工作中, 充分理解团队目标、组织结构、个人职责, 在此基础上与他人相互协调配合、互相帮助的能力;
(七) 解决问题:
在工作中把理论、思想、方案、认识转化为操作或工作过程和行为, 以最终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工作目标的能力;
(八) 外语应用:
在工作和交往活动中实际运用外国语言的能力。
围绕上述八个大类的核心技能, 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制定技术规程》的原则和方法 (在具体框架和格式上可以有所改动) , 并参照国际上有关资料, 就可以尝试制定高职院校商务人才的核心技能标准:
(一) 交流沟通能力标准:
(1) 能够用流利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有一定的演讲能力;
(2) 能熟练起草、拟定各种商务计划书、商务报告以及商务谈判所需文件;
(3) 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
(4) 熟悉谈判技巧, 掌握谈判策略。
(二) 信息处理能力标准:
(1) 熟练掌握计算机办公软件, 包括wordexcell及电子商务操作;
(2) 能够对各种纷繁复杂的商务信息进行分析处理;
(3) 能够运用数学工具, 获取、采集、理解和运算数字符号信息。
(三) 捕捉商机能力标准:
(1) 能够经常观察市场, 了解最新市场动态, 在市场信息中敏锐地洞察和捕捉到各种转瞬即逝的商机;
(2) 能够判断商机中蕴含的利润和存在的风险, 并做出价值判断;
(3) 能够有丰富的想象力, 从看起来与自己的业务不相干的事件中受到启发, 将之转化为商机。
(四) 不断创新能力标准:
(1) 善于揣摩市场先机, 不断加以创新, 时时具有“领先一步”的前瞻性;
(2) 能够创造性地提出新的发现、发明或者改进商务活动方案;
(3) 经过充分研究, 能够对已有的商务方案提出质疑并加以改进。
(五) 终身学习能力标准:
(1) 能够及时自我归纳、总结, 找出自己的强项和弱项, 扬长避短, 不断自我加以调整改进的能力;
(2) 能够制订出个人在不同阶段的学习计划, 并有针对性地坚持学习;
(3) 能够及时分析并学习行业内竞争对手的长处, 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4) 能够及时更新学习内容, 与时俱进。
(六) 团队合作能力标准:
(1) 能够充分理解团队目标、组织结构、个人职责;
(2) 能够与团队成员相互协调配合、互相帮助;
(3) 能够把团队整体利益放在首位, 不计较个人得失。
(七) 解决问题能力标准:
(1) 能够把理论、思想、方案、认识转化为操作或工作过程和行为, 以最终解决实际问题;
(2) 能够实现当前工作目标;
(3) 遇事冷静, 能够承受压力;特别是面对繁重的工作任
务, 敢于挑战自我, 不断完成更高的工作目标。
(八) 外语应用能力标准:
(1) 能够在工作和商务交往活动中较熟练地运用外国语言、文字;
(2) 达到国家规定的本级从业人员外语标准。
四、鉴定考核
根据以上八大类标准, 可以制订商务人才技能鉴定试题, 进而建立试题库。考核则是运用职业技能鉴定试题, 按照国家职业标准规定的时间和方式, 组织对鉴定对象的职业能力进行测试。
参考文献
[1]职业标准及其制定原则.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远程职业培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