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保护层方案

2024-09-30

钢筋保护层方案(共11篇)(共11篇)

1.钢筋保护层方案 篇一

基础承台砼保护层厚度不够处理方案

一、概述

在天威现代企业港5号楼基础承台短柱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因未考虑地下部分砼钢筋保护层,造成承台短柱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满足设计要求。为保证建筑耐久性符合设计年限,保证建筑安全,确保工程结构无质量安全隐患,编制该处理方案

整治方案

(一)整治原则:彻查彻该,不存侥幸心理,不留隐患,交付合格工程,保安全。根据工艺性试验确定最佳实施工艺和整改方案。

(二)方案:聚胺脂防水涂料

承台短柱加固方法是根据聚胺脂防水涂料的这种特性,可用来加强因钢筋保护层置数量不足或位置不当,造成承台短柱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满足的问题。具有良好的振动和易性、粘结力强、耐腐蚀、防水等性能,有效的保证长期防水腐蚀。

施工方法和流程

A、将承台短柱四周挖开,彻底清理柱表面,清洁干燥;

B、基面处理:对混凝土基础表面进行处理,清除基面上的乳皮、水泥净浆表层或松动颗粒等,使表面外露新鲜骨料。

C、表面清理:用高压水或高压风清除表面沙粒、粉尘。

D、涂刷基液:在处理好的混凝土基面上用毛刷均匀地涂刷一30厚聚氨酯防水涂料,尽可能做到均匀、不流淌、不漏刷。

E、养护:完工3~6天后即可投入回填土方。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2.钢筋保护层方案 篇二

钢筋和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已经成了不可分割的孪生兄弟, 从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来分析, 钢筋具有较强的抗拉、抗压强度, 而混凝土只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 抗拉强度很低。但两者的弹性模量较接近, 还有较好的粘结力, 这样既发挥了各自的受力性能, 又能很好地协调工作, 共同承担结构构件所承受的外部荷载。

钢筋与混凝土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粘结力。在计算时, 钢筋混凝土构件是作为一个整体承受着外力。同时, 由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很低, 故只考虑混凝土所承受的受压应力, 而拉应力则全部由钢筋来承担。对于受力构件截面设计来讲, 受拉的钢筋离受压区越远, 其单位面积的钢筋所能承受的外部弯矩也越大, 这样钢筋发挥效率也就越高。所以一般来讲, 无论是梁还是板, 受拉钢筋总是应尽量靠近受拉一侧混凝土构件的边缘。如挑梁的受力筋应设在构件上部受拉区。如果放置错误或者钢筋保护层过大, 轻者降低了梁的承载能力, 重者会发生重大事故。

那么, 受拉的钢筋是否越靠边越好呢?答案是否定的。这是因为钢筋的主要成份是铁, 铁在常温下很容易氧化, 更别说在高温或潮湿的环境中。钢筋被包裹在混凝土构件中形成钝化保护膜, 不与外界接触相对还比较安全, 但如果钢筋保护层厚度过小, 也就是钢筋过分靠近受拉区一侧, 一方面容易造成钢筋露筋或钢筋受力时表面混凝土剥落, 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 表面的混凝土将逐渐碳化。用不了多久, 钢筋外混凝土就失去保护作用, 从而导致钢筋锈蚀, 断面减小, 强度降低, 钢筋与混凝土之间失去粘结力, 构件整体性受到破坏, 严重时还会导致整个结构体系破坏。通常除基础外梁的保护层厚度一般为2.5cm。在工程实际中, 由于钢筋保护层厚度未按规范要求所导致的质量问题不胜枚举。比较突出的如商品住宅楼工程建设中, 楼板负弯矩钢筋保护层偏大及现浇框架结构中主次梁交界处主梁的上部负弯矩钢筋保护层偏大的问题。以住宅楼为例, 如今的住宅面积越来越大, 尤其是客厅楼板。曾见到过某单位建设的跨度达5.7米的楼板, 厚度为15cm, 设计是双层双向钢筋网。从结构的力学计算来讲, 支座处的负弯矩不比跨中板底正弯矩小多少, 但由于施工时施工单位对支座负弯矩钢筋未引起足够重视, 结果工程刚竣工还未使用就发现楼板上表面四周墙根处出现了许多裂缝。后经权威检测部门检查测试后发现, 支座处负筋的保护层普遍超过规范2~4cm, 最大的甚至超过了7cm, 使楼板上部的负弯矩钢筋的作用大大降低, 有些甚至完全失去作用, 最后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经设计同意采取局部加固补强措施, 尽管这样还是给施工单位本身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据有关资料统计, 目前住宅楼开裂原因70%左右是由钢筋保护层位置不正确引起的。

那么, 钢筋保护层又该如何控制呢?重点应从两方面着手, 一是抓施工前技术交底;二是抓过程中要素控制。在施工前, 应针对不同的工程部位, 根据设计图纸及施工验收规范, 确定正确的保护层。保护层的厚度并非千篇一律, 一般来说, 现浇楼板的保护层厚度1.5cm, 而基础的保护层厚度通常为5cm, 有时甚至达到10cm。因此, 在对操作者的技术交底中必须明确此厚度, 否则很容易造成返工。施工过程中, 重点要做到规范操作, 特别是在混凝土现浇板浇捣过程中, 尤其需要重视。往往钢筋绑扎时位置很正确, 但一到浇捣时情况就变了样, 不是人踩就是工器具压在上面, 由此造成的结果是支撑钢筋的马墩被踩倒, 混凝土上层钢筋弯曲变型, 保护层的厚度也就得不到保证。所以在施工过程中, 应做到规范操作, 严禁操作人员在钢筋上随意行走;对上层钢筋应作有效的固定;浇捣中还应经常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诚然, 钢筋保护层厚度对单项工程质量并不是起决定作用的, 但如果不重视它, 所产生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我们要在正确了解钢筋及混凝土的受力机理的前提下, 充分认识到合理的钢筋保护层对工程结构的重要性。只有防微杜渐, 才能使我们的工程施工技术水平更上一个档次。

摘要:钢筋保护层厚度对单项工程质量并不是起决定作用的, 但如果不重视它, 所产生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

3.钢筋保护层的作用及控制 篇三

关键词:钢筋保护层作用

钢筋和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已经形成了不可分割的孪生兄弟,从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来分析,钢筋具有较强的抗拉、抗压强度,而混凝土只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很低。但两者的弹性模量较接近,还有较好的粘结力,这样既发挥了各自的受力性能,又能很好地协调工作,共同承担结构构件所承受的外部荷载。

钢筋与混凝土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粘结力。在计算时,钢筋混凝土构件是作为一个整体承受着外力。同时,由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很低,故只考虑混凝土所承受的受压应力,而拉应力则全部由钢筋来承担。对于受力构件截面设计来讲,受拉的钢筋离受压区越远,其单位面积的钢筋所承受的外部弯矩也越大,这样钢筋发挥效率也就越高。所以一般来讲,无论是梁还是板,受拉钢筋总是应尽量靠近受拉一侧混凝土构件的边缘。如挑梁的受力筋应设在构件上部受拉区。如果放置错误或者钢筋保护层过大,轻者降低了梁的承载能力,重者会发生重大事故。

现代建筑已离不开钢筋混凝土构件,无论是单层工业厂房还是一般民用建筑或高达娄百米的摩天大楼,要是离开了钢筋混凝土,很难想象将会是什么样的结果。有钢筋就需要有保护层,钢筋保护层究竟有什么作用?保护层多大才舒适?钢筋怎样才能发挥出它固有的力学特性?笔者试从钢筋与混凝土共同作用的受力机理,结合多年的施工实践,谈谈钢筋保护层的重要性及其在施工中的控制……

钢筋和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已经形成了不可分割的孿生兄弟,从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来分析,钢筋具有较强的抗拉、抗压强度,而混凝土只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很低。但两者的弹性模量较接近,还有较好的粘结力,这样既发挥了各自的受力性能,又能很好地协调工作,共同承担结构构件所承受的外部荷载。

4.钢筋混凝土构件保护层论文 篇四

一、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工作原理

钢筋混凝土构件由钢筋和混凝土组成。从原材料的力学性能而言,钢筋有较强的抗拉、抗压强度,但混凝土只有较高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却很低。然而两者的弹性模量比较接近,还有较好的化学胶合力、机械咬合力和销栓力,这样既发挥了各自的受力性能,又能很好地协调工作,共同承担结构构件所承受的外部荷载。、在结构计算时,钢筋混凝土构件是作为一个整体来承受外力的;又由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很低,为简化计算,一般混凝土只考虑承受压应力,而拉应力则全部由钢筋来承担。

二、钢筋混凝土构件保护层厚度的确定

对于受力钢筋混凝土构件截面设计来讲,受拉的钢筋离受压区越远,其单位面积的钢筋所能承受的外部弯矩也越大,这样钢筋发挥的力学效能也就越高。所以一般来讲钢筋混凝土构件受拉钢筋总是应尽量靠近受拉一侧混凝土构件的边缘。如果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钢筋位置放置错误或者钢筋的.保护层过大,轻则降低了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承载能力,重则会发生重大事故。然而当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受拉钢筋越靠近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边缘时:

1、钢筋混凝土构件中钢筋的主要成分铁在常温下很容易被氧化,尤其在高温或潮湿的环境中。

2、钢筋混凝土构件的保护层过小容易在施工时造成钢筋露筋或钢筋混凝土构件受力时表面混凝土剥落。

3、随着时间的推移,钢筋混凝土构件表面的混凝土将逐渐碳化,在钢筋混凝土构件工作寿命内保护层混凝土失去了保护作用,从而导致钢筋锈蚀,有效截面减小,力学效能降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失去粘结力。这样构件整体性会受到破坏,甚至还会导致整个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破坏。

三、楼板及墙柱保护层控制措施

1、楼板保护层控制措施

钢筋在楼面混凝土板中主要起抗拉受力作用,用来抵抗荷载所产生的弯矩,防止混凝土板面收缩和温差裂缝的发生,而这一个作用均需钢筋在上下设置合理的保护层前提下才能发挥。在实际施工中,楼板底筋的保护层比较容易正确控制。但当楼板底筋的保护层间距放大到1米以上时,局部楼板底筋的保护层厚度就无法得到保障,所以纵横向的保护层间距控制在1米左右为宜。

楼板面层钢筋的保护层一直是施工中的一大难题。其中各工种交叉作业,施工人员行走频繁,无处落脚后难免被大量踩踏;上层钢筋网的钢筋支撑设置间距过大,甚至不设(仅依靠楼面梁上部钢筋搁置和分离式配筋的拐脚支撑)。在上述原因中,对于第2个原因,建议楼面双层双向钢筋(包括分离式配置的负弯矩短筋)必须设置卡槽式混凝土垫块,其纵横向间距不应大于700毫米(即每平方米不得少于2只),特别是对于Ф8一类细小钢筋,卡槽式混凝土垫块的间距应控制在600毫米以内(即每平方米不得少于3只),才能取得较良好的效果。对于第1个原因,可采取下列措施加以解决:

A、尽可能合理和科学地安排好各工种交叉作业时间,在板底钢筋绑扎后,线管预埋和模板封镶收头应及时穿插并争取全面完成,做到不留或少留尾巴,以减少板面钢筋绑扎后的作业人员数量。

B、在楼梯、通道等频繁和必须的通行处应搭设(或铺设)临时的简易通道,以供必要的施工人员通行。

C、加强教育和管理,使全体操作人员重视保护板面上层负筋的正确位置;必须行走时应自觉沿钢筋支撑点通行,不得随意踩踏中间架空部位钢筋。

D、安排足够数量的钢筋工(一般应不少于3-4人或以上),在砼浇筑前及浇筑中及时进行整修。

E、砼工在浇筑时对裂缝的易发生部位和负弯矩筋受力最大区域,应铺设临时性活动挑板,扩大接触面,分散应力,尽力避免上层钢筋受到重新踩踏变形。

2、墙柱保护层控制措施

墙柱保护层一般比较容易控制,主要措施:

A、墙柱保护层纵横向间距一般控制在1米左右(且不少于2列),切忌数量太少。

B、墙、柱拉钩的加工尺寸准确。

C、墙、柱水平筋或箍筋的加工尺寸准确。

D、尽量采用新工艺、新产品,如采用塑料垫块或使用卡撑式定位件等。

5.钢筋保护层方案 篇五

根据《混凝土设计规范》GB 50010-2010,下列关于梁中钢筋保护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主筋表面至梁表面的距离 B.主筋形心至梁表面的距离 C.箍筋表面至梁表面的距离 D.箍筋形心至梁表面的距离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6 此题得分:6.0 批注:

第2题

钢筋探测仪清零校准时,拿起探头,远离铁磁性物品()mm以上。A.30 B.40 C.50 D.60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6 此题得分:6.0 批注:

第3题

JGJ/T152--2008钢筋间距和保护层厚度检测钻孔、剔凿时,不得损坏钢筋,实测应采用游标卡尺,量测精度应为()。A.0.1mm B.0.2mm C.0.5mm D.1mm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6 此题得分:6.0 批注:

第4题

JGJ/T152--2008钢筋间距和保护层厚度检测所规定检测方法不适用于含有()的混凝土检测。A.铜物质 B.铁磁性物质 C.有机物质 D.铝物质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6 此题得分:6.0 批注:

第5题

钢筋间距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结果按规程JGJ/T152--2008附录表A.0.1、表A.0.2记录时,以下哪项为不必包含的信息()。A.设计值 B.检测部位 C.构件名称 D.钢筋生产厂家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6 此题得分:6.0 批注:

第6题

正常情况下,钢筋探测仪校准有效期可为()年。A.半年 B.一年 C.一年半 D.二年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6 此题得分:6.0 批注:

第7题

电磁感应法钢筋探测仪的校准方法要求,制作校准试件的材料不得对仪器产生电磁于扰,可采用混凝土、木材、塑料、环氧树脂等。宜优先采用混凝土材料,且在混凝土龄期达到()后使用。A.7d B.14d C.28d D.56d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6 此题得分:6.0 批注:

第8题

根据钢筋直径检测的一般规定,对于校准试件,钢筋探测仪对钢筋公称直径的检测允许误差为()当检测误差不能满足要求时,应以剔凿实测结果为准。A.?1mm B.?2mm C.?3mm D.?4mm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6 此题得分:6.0 批注:

第9题

电磁感应法钢筋探测仪的校准方法要求,应在试件各测试表面标记出钢筋的实际轴线位置,用游标卡尺量测两外露钢筋在各测试面上的实际保护层厚度值,取其平均值,精确至()。A.0.01mm B.0.05mm C.0.1mm D.0.12mm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6 此题得分:6.0 批注:

第10题

混凝土的实体检测应检测混凝土的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等,检测方法主要有()A.检查表法

B.破损法检测盒非破损法检测 C.重组法检测

D.分解法盒重组法检测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6 此题得分:6.0 批注:

第11题

检测前,应对钢筋探测仪进行(),调零时探头应远离金属物体。在检测过程中,应核查钢筋探测仪的零点状态。A.预热 B.调零 C.校正 D.检查 答案:A,B

您的答案:A,B 题目分数:8 此题得分:8.0 批注:

第12题

正常情况下,钢筋探测仪和雷达仪校准有效期可为一年。发生下列哪种情况之一时,应对钢筋探测仪和雷达仪进行校准()

A.新仪器启用前

B.检测数据异常,无法进行调整 C.经过维修 D.更换零配件 答案:A,B,C 您的答案:B,C,D 题目分数:8 此题得分:0.0 批注:

第13题

根据《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的规定,钢筋探测仪可用于检测()A.混凝土强度

B.混凝土构件中钢筋的间距 C.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D.钢筋直径 答案:B,C

您的答案:B,C 题目分数:8 此题得分:8.0 批注:

第14题

下列有哪些项目是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记录表中包括的。

A.钢筋保护层厚度设计值 B.检测部位 C.钢筋公称直径 D.保护层厚度检测值 答案:A,B,C,D

您的答案:A,D 题目分数:8 此题得分:0.0 批注:

第15题

钢筋间距和保护层厚度检测时,应根据钢筋设计资料,确定检测区域内钢筋可能分布的状况,选择适当的检测面。检测面应(),并应避开金属预埋件。A.风干 B.平整 C.清洁 D.粗糙 答案:B,C

您的答案:B,C 题目分数:8 此题得分:8.0 批注:

6.钢筋植筋施工方案 篇六

一、编制原则

根据有关本工程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安全文明施工等要求,并落实各项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我单位将与建设、监理单位密切配合,在工程完全施工前提下,保证以高质量、高速度全面完成本工程化学植筋工程。

二、编制依据

国家规范、规程及加固行业标准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04)《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25—90)

三、工程概况

淮委合肥水利科研基地居住区项目施工2标段6#—10#楼、15#楼、19#楼、21#楼、地下A、C区.建设地点位于合肥市滨湖新区武汉路南侧,西藏路东侧。该工程总建筑面积71535.8平方米,工程总造价为10388万元,为高层住宅,其中地上58281.2m2,地下约13254 m2,其中6#—10#楼、15#楼、19#楼为地下一层地上18层框剪结构,会所21#楼为2层框架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耐火等级二级,屋面防水等级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七度。

四、施工说明

二次结构L(包括过梁、圈梁、腰梁、窗下口压梁、按墙体高度增加梁等)、GZ、墙体拉结筋在填充墙砌体砌筑前采用“植筋法”进行植入(锚固)施工,在植筋位臵钻孔、注胶并植入钢筋,利用化学锚固胶作为钢筋与梁、墙、柱、板)混凝土的粘合剂,保证钢筋与梁、墙、柱、板混凝土的可靠粘接,从而减轻对原结构构件的损伤,墙体拉结筋根据砌块模数确定的正确位臵,使设计(或构造)拉结筋与原结构柱(墙)混凝土的可靠粘接强度达到设计(或规范)要求,拉结筋上的拉力通过化学粘结剂向混凝土柱(墙)中传递。

五、工艺流程及施工操作要点

(一)工艺流程

弹线定位—〉钻孔—〉清孔—〉配胶—〉注胶—〉植筋—〉检查验收

(二)施工操作点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完毕后,在填充墙砌体施工前,进行拉结筋的施工。“植筋法” 施工拉结筋主要工艺如下:

1、弹线定位:对照施工图,在填充墙与柱或墙相连接的结构表面,按设计或构造要求在设臵拉结筋的位臵,沿高度方向进行弹线,先弹竖线,在弹横线,横竖线相交部位,即为拉结筋的钻孔位臵。

2、钻孔:根据弹出的钻孔位臵,用冲击钻钻孔,孔深和孔径按设计要求确定。如设计无要求时,孔深按≥15d考虑,一般采用100mm,孔径按d+2~4 mm控制,一般采用10 mm。钻孔时要使用冲击钻垂直于结构表面均匀钻入,以便控制钻孔的垂直。孔深用冲击钻上顶杆控制(如图1)。如钻孔时遇到柱(墙)主筋,可把钻孔位臵水平平移一个钢筋直径的位臵,重新钻入,原钻出的未成型废孔用1:1水泥砂浆填塞补平,钢筋工程施工时,绑扎钢筋前,如箍筋(墙体水平筋)位臵与拉结筋钻孔位臵有可能重合,则需根据砌块模数适当调整箍筋(墙体水平筋)间距,尽可能避开;钻孔时如碰上箍筋或混凝土墙体水平筋,根据灰缝大小适当调整钻孔位臵,废孔仍采用前面所述方法进行处理。

3、清孔:钻孔完成一个结构面后,可进行清孔操作。清孔的目的是要吹清孔内粉尘,采用专用毛刷和吹风机(橡皮气囊、手推式气筒或手动、电吹风机)配合进行。清孔时用“四吹三刷”法,即先吹清孔浮尘,然后用专用毛刷清刷孔壁,清刷时毛刷在孔内抽拉转动,如此反复吹刷,清理干净孔内粉尘。

一般来说,孔内潮湿会对结构胶与混凝土的粘结产生不利影响,使其无法达到设计的粘结强度,影响拉结质量,所以在清孔时严禁用水冲刷:当前市场上也有一些植筋胶产品不怕水,如“固立特拉结筋用植筋胶”,植筋孔内潮湿、有水不妨碍施工,使用这类植筋胶可以用水铺助清孔,是否可用水清孔,可参照选用产品的使用说明书灵活掌握。

4、配胶:用淮南开宇合成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KY-002高强建筑植筋胶。

5、注胶:根据产品说明书确定具体方法。一般液体状胶可用手持式自动压力灌浆器进行注胶操作。拉动拉杆,将配好的植筋胶拌合物吸入内囊,注胶时要注意排除钻孔内的空气,将注胶咀伸入钻好的植筋孔中约8cm左右,推动拉杆使胶料注入孔内,边推拉杆边向孔外拔灌浆器,直至灌浆器注胶咀抽出至离孔口1/3孔深(约3cm左右)时方可停止注胶,以植入拉结筋后胶液略有被挤出为度。一次配好的植筋胶拌合物注胶完成后,应把套筒、弹簧、拉杆用丙酮清洗干净,以利再用。“固立特拉结筋用植筋胶”不需用灌浆器注胶,只需将泡好的植筋胶放入待植筋孔内,剂量多少以钢筋植入时微有溢出为准。

6、植筋:植筋应在注胶完成后立即进行。为保证胶体饱满,注胶完成后,将加工好的拉结筋植入端醮少许胶液(“固立特拉结筋用植筋胶”等液体胶除外),缓缓插入植筋孔。操作时要边插入边沿一定方向转动多次,以使植筋胶与拉结筋和混凝土孔壁表面粘结密实。拉结筋在植筋施工前应彻底清除表面附着物、浮锈和油污。拉结筋要插入孔道最深处,常温下保证24h不扰动(时间按植筋胶说明书控制),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填充墙体砌筑施工。

7、检查验收:按植筋胶说明书介绍的产品凝胶时间和固化时间,一般为15min和1h,植筋到位后,凝胶前要派专人现场看护施工完的拉结筋,严防碰撞;胶体完全固化后方可进行拉拔试验。采用非破坏性检验,试验值达到设计要求后卸荷。如设计无要求,可参照《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04)附录A执行。

植筋过程完成后,专业工长要对所有拉结筋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填写钢筋隐蔽验收记录表和检验批验收记录表,然后请专业质检员进行验收核定,核定无误后报请现场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并在钢筋隐蔽验收记录表和检验批验收记录表上签署意见,通过验收后方可进行填充墙砌体的砌筑。

六、材料要求

1、拉结筋 拉结筋要按设计要求加工,设计未注明的按构造要求制作。其规格、长度端头弯钩要符合要求。钢筋要有符合要求的材质书和复试报告

2、植筋胶

植筋胶应在规定的保质期内且密封良好,具有产品质量保证书、使用说明书、产品检验报告和复试报告。产品质量保证书、产品检验报告中应有其主要组成及性能指标、生产日期、产品标准号等。

3、丙酮

准备适当数量的丙酮溶液,用于清洗油污和胶体污染。

七、机具设备

钢卷尺、墨线盒、红兰铅笔、冲击钻、专用毛刷、吹风机(橡皮气囊、手推式气筒、手动或电动吹风机)、铁桶或塑料桶(配胶容器),搅拌棒、手持式自动压力灌浆器、钢丝刷、脱籽棉球等。

八、劳力组织

可采用8人小组进行施工。成孔阶段2人定位弹线,3人打孔,3人清孔;清孔后组织验收,植筋阶段共6人进行注胶、植筋操作。使用“固立特拉结筋用植筋胶”,注胶、植筋阶段只需2人操作即可。

九、注意事项

1、拉结筋位臵的定位一定要综合设计(构造)要求与砌块模数相结合确定,确定位臵后要严格按要求进行弹线控制。钻孔时要避免对结构主筋造成损伤。

2、钻孔时一定要先轻钻定位,再用力垂直顶压冲击钻缓缓钻进。孔径、孔深及垂直度要严格按要求控制,保证符合要求。

3、“植筋法”施工砌体拉结筋的关键在于清孔。孔内清理不干净或孔内潮湿均会对结构胶与混凝土的粘结产生不利影响,使其无法达到设计的粘结强度,影响拉结质量。清孔时要求一定要认真进行“四吹三刷”工序。

4、胶体配制时要计量准确,按施工段计算用量考虑损耗后配制,施工阶段的划分要考虑施工速度和植筋胶的凝结时间,胶体配制前要做好注胶植筋的各项准备工作,配制完成后,注胶、植筋要连续进行,不得间断,确保在胶体凝结前施工完毕。

5、向孔内注胶时要掌握注入量,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过多拉结筋植入后胶体会有很多溢出,造成浪费和污染;过少则孔内水注胶不饱满,易造成粘结强度不够。施工时,要严格用灌浆器的注胶咀进行控制,必要时在距注胶咀口3cm处做出标记。

6、使用液体胶时,向孔内插入拉结筋前,植入端一定要醮一定胶液来保证孔内胶体饱满。

7、拉结筋插入孔中时,要沿着一个方向旋转,且要边旋转边插入,以使胶体与拉结筋充分粘结。

8、直筋胶使用前一定要进行复试,要保证胶体的粘结强度以及胶与钢和胶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9、拉结筋要防止有锈蚀和粘有杂质现象,施工前,要用丙酮溶液进行擦拭,确保不锈、干净,表面无杂质和油污。

10、植筋胶固化前,严格防止拉结筋被扰动,在达到规定时间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11、后植筋价格按合肥市市场价执行。

十、质量要求

(一)钻孔质量

1、主控项目

(1)钻孔孔径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规定。

(2)钻孔内应清理干净,无粉尘;植筋胶产品要求孔道干燥的要保持孔道干燥。

2、一般项目

(1)钻孔位臵应符合(构造)要求和砌块模数。

(2)钻孔深度允许偏差为(+20mm,0mm)水平度允许偏差为5mm,位臵允许偏差为5mm。

(二)拉结筋“植筋法”施工质量

1、主控项目

(1)植筋胶质量应符合要求。

(2)钻孔内植筋胶应饱满,固化良好,拉结筋要锚牢锚实。

2、一般项目

(1)拉结筋的位臵、尺寸、弯钩、间距应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2)拉结筋施工质量应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

十一、安全环保措施和文明施工

1、施工操作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手持冲击钻时必须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

2、高空作业时,应搭设脚手架,并设臵操作平台,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3、清孔操作人员要戴风镜和多层口罩,防止吹出的粉尘眯眼和进入口鼻。

4、注胶、植筋时,要戴手套进行操作,防止胶体粘染手和皮肤表面,如不慎“触胶”,可立即用丙酮溶液进行清洗。

5、管理人员要跟班作业,经常进行施工质量过程检查和安全提醒、教育。

6、废弃的灌浆器注胶咀和皮囊要按固体废弃物分类回收办法进行回收处理,不可在现场随处乱扔。

7、清孔时吹出的浮尘要及时清扫,保持施工现场干净整齐。

8、施工时要求做到工完场清,每天下班前要检查和清理施工场地,保持现场整洁美观,做到文明施工。

十二、成品保护

1、加强成品保护交底教育,制订成品保护奖罚办法。

2、结构表面拉结筋位臵定位弹线后和钻孔、清孔完成后要严禁人为污染。

3、加工好后的拉结筋要架起存放,上方要有挡雨设施,存放地要通风防潮良好,防止锈蚀。

4、配胶搅拌时要均匀搅拌,防止胶液从容器中溅出,造成结构成品污染。

5、注胶时要控制好胶液的注入量,防止注入过多,致使植入拉结筋时挤出的胶液过多,污染结构表面。

6、拉结筋在植筋完成后,植筋胶固化前防止扰动和人为碰撞。

7.钢筋保护层的质量控制及检测 篇七

钢筋工业尽管起步较早,但真正应用于工程施工的时间不长。自从人们找到水泥这种新兴建筑原材料,工程施工技术才得到了突飞猛进的进步。特别是近50年,由于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及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工程中的应用,更使的建筑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革命。摩天大楼拔地而起,几百米跨度的桥梁建造也由过去的神话变成了现实,这中间都少不了钢筋和混凝土这两种材料的功劳。

那么,钢筋与混凝土到底是如何工作的,它们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从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来讲,钢筋具有较强的抗拉强度,而混凝土则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却很低,但是两者的弹性模量较接近,钢筋和混凝土结合起来具有很高的粘结力。这样既能发挥各自的受力性能,又能很好的协调工作,共同承担结构构件所承受的外部荷载。因为钢筋与混凝土之间存在足够的粘结力,在结构计算时,钢筋混凝土构件是作为一个整体来承受外力的;又由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很低,为简化计算,一般混凝土只考虑承受压应力,而拉应力则全部由钢筋来承担。对于受力构件截面设计来讲,受拉的钢筋离受压区越远,其单位面积的钢筋所能承受的外部弯矩也越大,这样钢筋发挥的效率也就越高。所以一般来讲,无论是梁还是板,受拉钢筋总是尽量靠近受拉一侧混凝土构件的边缘。

但是,受拉的钢筋是否越靠边缘就越好呢?答案是否定的。这是因为钢筋的主要成分是铁,铁在常温下很容易氧化,更别说在高温或潮湿的环境中。钢筋被包裹在混凝土构件中形成钝化保护膜,不与外界接触相对比较安全。但如果钢筋保护层厚度过小,也就是钢筋过分靠近受拉区一侧,一方面容易造成钢筋露筋或钢筋受力时表面混凝土剥落,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表面的混凝土将逐渐碳化,用不了多久,钢筋外混凝土就失去了保护作用,从而导致钢筋锈蚀,断面减小,强度降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失去粘结力,构件整体性就受到破坏,严重时还会导致整个结构体系的破坏。因此通常除基础外梁的保护层厚度一般为2.5cm。在工程实际中,由于钢筋保护层厚度未按规范要求施工所导致的质量问题不胜枚举。以住宅楼为例,如今的住宅面积越来越大,楼板跨度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客厅楼板。笔者曾从资料上见到过市区某单位建筑的跨度为5.7m的楼板,厚度为15cm,设计是双层双向钢筋网。从结构的力学计算来讲,支座处的负弯矩不比跨中板底的正弯矩小多少,但由于施工单位对支座负弯矩钢筋未引起足够重视,结果工程刚竣工还未使用就发现楼板上表面四周墙根处出现了许多裂缝。后经检查测试发现,支座处负筋的保护层普遍超过规范2~4cm,最大的甚至超过了7cm,使楼板上部的负弯矩钢筋的作用大大降低,有些甚至完全失去作用。最后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经设计同意采取局部加固补救措施,尽管这样,还是给施工单位本身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住宅楼板开裂原因中70%左右是由钢筋保护层位置不正确而引起的。那么,钢筋保护层又该如何控制呢?笔者认为重点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抓施工前技术交底;二是抓过程中要素控制。在施工前,应针对不同的工程部位,根据设计图纸及施工验收规范,确定正确的钢筋保护层。保护层的厚度并非千篇一律,一般来说,现浇楼板的保护层厚度为1.5cm,而基础的保护层厚度通常为5cm,有时甚至达到10cm。因此,在对操作者的技术交底中必须明确此厚度,否则很容易造成返工。在施工过程中,则重点要做到规范操作,特别是在混凝土现浇楼板浇捣过程中,尤其需要重视。往往是钢筋绑扎是位置都很正确,但一到浇捣时情况就变了样,不是人踩就是工器具压在上面,由此造成的结果是支撑钢筋的马凳被踩倒,致使混凝土上层钢筋弯曲变形,保护层的厚度也就得不到保证。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应做到规范操作,严禁操作人员在钢筋上随意行走;对上层钢筋应作有效的固定;浇筑中还应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鉴于上述情况,加强钢筋保护层质量验收工作就成了十分必要。《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附录E对于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方法作了明确论述。以下是本人对其中部分条款的理解,仅供参考。

1)检测部位。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应有监理(建设)、施工等各方根据结构构件的重要性共同选定。2)检测数量。对梁、板类构件,各应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进行检验;当有悬挑构件时,抽取的构件中悬挑梁、板类构件所占比例均不宜少于50%。3)检测方法。选定的梁类构件,应对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对选定的板类构件,应抽取不少于6根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对每根钢筋,应在有代表性的部位测量1点。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可采用非破损或局部破损的方法,也可采用非破损的方法并用局部破损方法进行校准。当采用非破损方法检验时,所使用的检测仪器应经过计量检验,检测操作应符合相应规程的规定。4)允许偏差。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时,对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的允许偏差,构件为+10mm,-7mm;板类构件为+8mm,-5mm。5)验收条件。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结果应判为合格。每次抽样检验结果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均不应大于本附录E.0.4条规定允许偏差的1.5倍。6)复试抽样再检测。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率小于90%但不小于8%,可再抽取相同数量的构件进行检验;当按二次抽样总和计算的合格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后的的检验结果仍应判为合格。

摘要:随着建筑市场的迅速发展, 人们对建设工程质量的要求愈来愈高, 对施工过程及质量控制也不断加强, 其中对钢筋混凝土中钢筋保护层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

8.探讨钢筋保护层的质量控制措施 篇八

【关键词】钢筋保护层;质量;控制;改进

钢筋保护层是基础设备、高新建筑技术、专业建筑知识等的有机融合,拥有实用性、综合性、科学性的特点,是一种特殊的建筑施工。在建筑工程中钢筋保护层占到极大的比重,只有掌握好钢筋保护层的运用,才能使建筑更加安全,可供消费者使用。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行业管理人员观念的转变,人们逐渐对钢筋保护层产生了解。本文就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阐述了钢筋保护层质量好坏对于建筑工程的意义,提出改进建议,以供大家参考。

一、原理

钢筋保护层是以混凝土为原料的保护层,钢筋保护层对于施工建设有着保护的作用,研究钢筋保护层需要物理力学知识的汇总,需要分析钢筋与混凝土等材料共同受力,需要了解混凝土在钢筋保护层中不同厚度对钢筋保护层特性的影响。混凝土是碱性的,度保护膜可以有效防止混凝土表面的腐蚀,通过受力分析可知,当一级钢筋受到拉力时末端加180度弯钩,当受到压力时,板的负筋是受拉的。只有受到拉力的钢筋离受到压力的区域越远,才能保证最大化的发挥钢筋保护层的优势,提高钢筋保护层抗压能力。

二、控制及措施

想要有效控制钢筋保护层,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检测与防护,最简单的使用垫块控制,垫块有预制的和成品塑料两种,垫块的使用主要用于高铁、桥梁、机场等钢筋混凝土工程建设,要使用技术实力雄厚,产品质量过硬的公司生产的垫块,垫块应绑在钢筋上,要满足各类钢筋保护层厚度的要求,垫块强度不低于其位置处砼强度,保证间方、块厚、梁、柱、基础等各方面的尺寸,保证垫块在钢筋保护层中的合理使用。其次是应使用科学的测定仪进行检测,按照图纸找到梁或柱的位置,然后选取一段来测量,每走一道就做一个记号,然后用仪器记下测量数据,最后把钢筋总距离记下来,以便找到钢筋保护层和间距,对于钢筋检测仪来说,在现烧混凝土板或梁表面只要操作检测仪进行扫描,仪器就能反映钢筋的间距和保护层厚度。同时,对于建筑行业钢筋保护层中特殊的原件,需要进行特殊检测处理,如应选择耐久性好、高温稳定性高等的材料,进行基础、壳体、填哇等全方位检测。另外,对于基础设施设备需要加强后期维修与维护,破损的设备需要及时处理或者更换,保护钢筋保护层的抗压程度。

三、钢筋在保护层控制及定位措施上采用以下办法进行控制

采用塑料及混凝土垫块控制保护层厚度,塑料垫块分为板、墙两种,根据不同的钢筋直径选择不同的塑料垫块成品,可以保证尺寸完全统一且控制在保护层允许的偏差范围之内。柱筋塑料卡卡在箍筋上,间距800mm设置,墙体塑料卡间距1m梅花形布置,板塑料垫块间距1.2m梅花形布置。梁主筋保护层厚度采用预制垫块控制,每隔800mm布置2块,梁侧面采用塑料卡间距800mm,根据梁高布置,不少于2块。底板采用预制垫块控制,每隔500mm布置1块。

梁、柱中箍筋和构造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地下室梁、柱迎水面保护层厚45mm,地下室内梁、柱保护层30mm,地下室墙体内墙面保护层20mm。地下室结构的外墙与底板,其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不应小于50mm。施工时梁、柱中的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大于40mm时,应在纵向受力钢筋外围的混凝土保护层内增设直径为16~20mm的钢筋网,防止混凝土保护层开裂。

测保护层的步骤主要为:清理检测区域-----开机------设置参数----清零-----探头放在检测区来回滑动----仪器显示数值最小时就是保护层厚度。

四、回弹数据处理

检测16个数据,去掉三个最大值,去掉三个最小值,计算剩下十个数据的平均值,根据平均回弹值和碳化深度查表,就能得到强度值,还有角度修正、检测位置修正和泵送混凝土修正。在回弹的操作中,如果水平回弹混凝土构件侧面且浇筑时间不长,碳化深度在1.5mm以内,那么回弹结果应是合格的。如果碳化程度很深,回弹检测结果就不能说明什么,那就有可能是混凝土质量出现问题,必须进行现场的钻芯取样检测,可以查明是否是混凝土质量的问题。

五、钢筋保护测定仪远离

根据电磁场理论,线圈是严格磁偶极子,当信号源供给交变电流时,它向外界辐射出电磁场;钢筋是一个电偶极子,它接受外界电厂,从而产生大小沿钢筋分布的感应电流。钢筋的感应电流从新向外界辐射出电磁场,使原激励线圈产生感生电动势,从而使点券的输出电压产生变化,钢筋位置测定仪正是根据这一变化的来确定钢筋所在位置及其保护层厚度。而且在钢筋的正上方时,线圈的输出电压受钢筋所产生的二次磁场的影响最大。因此在测试中,探头移动的过程中,可以自动锁定这个受影响最大的点,即信号之最大的垫。根据保护层厚度和信号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出厚度值。一般第一两成就是说保护层厚度在0.5M以内的用第一量程,高于0.5M的用第二量程,主要是为了提高精确度,第一两成比第二量程要精确一点。

在实际运用中,钢筋保护层出现的缺陷与不足还有许多,在工程管理中,管理者增强自身创新理念,给予各个部门管理工作人员管理学专业知识的培训,使其增加自身素质,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以便管理学知识的合理运用,加强钢筋保护层个方面的合作与协调,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反应能力。明确各个部门的分工,只有分工明确才能保证各个钢筋保护层建设与维护各个环节平稳运行。

六、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管理者与规划者需要做到的是要善于利用高新科学技术,加强对硬件软件的投资,更好的开展钢筋保护层的质量控制。钢筋保护层的质量控制的改善运用能够体现国家工业化生产的先进程度,所以应做好发展钢筋保护层的质量控制,保证钢筋保护层的安全性、高精度,在发展技术的时候,应降低生产成本,考虑我国经济实力与环境承载力,利用现代化设备,减少操作失误。利用现代化科技发展钢筋保护层。更重要的是应降低对技术生产的不利因素,钢筋保护层控制与其他各个环节的的协调性,使其对建筑行业产生优势,保证建筑单位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建民.浅谈钢筋保护层的重要性及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1)

9.钢筋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篇九

耀州区锦阳新城基础设施建设道路工程

东西一路市政工程

钢筋工程专项方案

陕西鸿基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二〇一五年三月十一日

钢筋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条道路位于铜川市耀州区锦阳新城,设计道路西起沮河东路,途径南北二路、南北三路、锦阳路,东至二号路,全线不设曲线,呈直线线性,全长约729.486米。道路红线宽度40米,道路等级定位城市次干道,设计车速为40km/h,沥青混凝土路面。

工程内容由道路及各种管线工程组成。工程内容由道路、综合管廊及各种管线工程组成。

本工程的钢筋规格种类:直径为12,HRB400III级钢筋。1.、机械连接时接头的适用范围、构造和质量等应符合: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

二、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组织技术人员、施工管理人员认真熟悉图纸、会审记录、施工技术验收标准,做好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并组织班组人员学习有关技术标准及操作规程,熟悉施工图纸,对绑扎中存在的重点、难点组织采取相应措施解决,确保钢筋绑扎质量,并按进度计划提出材料需用及加工计划。

2.材料准备:

提前做好垫块,按计划提前制好马凳筋,并准备好施工机具。3.钢筋原材料的验收及堆放:

对进场钢筋严把质量关,每批进场的钢材必须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按批号

和直径大小分批现场抽样(试验及监理人员参加),进行力学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到工程中。

三、施工流程:

钢筋下料——钢筋加工(直螺纹连接、焊接)——检验——钢筋安装——验收

四、施工工艺:

1.钢筋加工

²钢筋原材料加工:严格按照钢筋配料单加工:确定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箍筋调整值等参数,保证下料长度准确。

²钢筋除锈:钢筋在下料前应先除锈,将钢筋表面的油渍、漆渍及浮皮、铁锈等清除干净,以免影响其混凝土的粘结效果。

²钢筋切断:钢筋切断应根据其直径及钢筋级别等因素确定使用钢筋切断机进行操作,切断时要将同规格钢筋根据不同长度长短搭配,统筹排料,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减少短头,减少损耗,切断长度允许误差为±5mm。

²钢筋弯曲成形:弯曲成形采用钢筋弯曲机和手动弯曲共计配合进行,弯曲后钢筋平面上没有翘曲不平现象,弯曲点不得有裂纹。

²钢筋检查及验收:I级钢筋末端的180°弯钩,圆弧弯曲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钢筋平直段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135°弯钩弯曲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平直段长度为10倍钢筋直径。II级钢筋末端90°弯钩弯曲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

²钢筋的储运及运输:钢筋的半成品钢筋在现场租用场地加工。钢筋半成品要标明分部、分层、分段和构件名称,按号码顺序堆放,同一部位或同一构件的钢筋要放在一起,并有明显标识。

²钢筋加工应严格按图纸和钢筋翻样表进行制作,加工制作前应由专人对翻样结果进行复核,确保钢筋翻样成果准确无误。钢筋半成品按规格、使用部位等分类堆放,挂牌标识,所有的钢筋半成品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按使用部位投入使用。所有钢筋加工机械调直机、弯曲机、对焊机均应有专人负责,并需持证上岗。钢筋的现场代换必须经过计算,经业主的现场代表、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同意后方可进行。

2.钢筋连接:

²钢筋连接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宜符合《GB5001》中的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规定且不得小于15mm,连接件之间的横向间距不宜小于25mm。

²结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宜相互错开,钢筋机械连接的连接区段应按35d计算(d为连接钢筋中较大直径),在同一连接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的百分率。

3.钢筋的安装:

²钢筋的交叉点应全数用铁丝扎牢,连续绑扎扣应做成反正扣,受力钢筋的接头应相互错开,错开长度是受力钢筋直径的30倍(并不小于500mm),在搭接头搭接长度范围内应绑三道。

²基础筋绑扎:钢筋网片应每交叉点扎牢,并呈八字形扎扣,垫块及马蹬纵横方向每1m放置一个,底层筋弯钩朝上面筋弯钩朝下。

五、技术要求

1.基础钢筋工程

钢筋绑扎前,应熟悉施工图纸,核对钢筋配料表和料牌,核对成品钢筋的钢种、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如有错漏,应纠正增补。准备绑扎用的铁丝、绑

扎工具等等。

弹好或画好钢筋的分档标志,并摆放下层钢筋,垫好下层钢筋的保护层砼垫块,垫块为100*100*40,呈梅花型布置,间距1M,上层钢筋位置的控制采用12#槽钢制作支架、支撑,钢筋下部与桩锚筋焊接,以免形成渗水通道。绑扎钢筋时,除靠近外围两行的相交点全部扎牢外,中间部分的相交点可相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位移。双向受力钢筋不得跳扣绑扎。

钢筋绑扎好后,按图要求然后在外墙中心沿其外周安装止水带模板高度不小于100MM。

上下层钢筋有接头时,应按规范要求错开,其位置和搭接长度均要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按规定用铁丝扎牢。

钢筋保护层采用预制砂浆垫块,在两侧钢筋上绑扎好垫块,呈梅花形,间距为1000MM。对伸出的钢筋应进行修正并绑扎一道临时定位施工铁,防止上口钢筋移位。浇灌砼时专人看护,当砼浇灌到上口时进行调整,以保证钢筋位置准确。

下层筋露出的部分,应有不同的长度且有足够的余长,以保证钢筋绑扎的接头错开,满足施工规范要求。

板的钢筋网绑扎,除外围二根筋交叉点全部绑扎外,其余均采用相隔交错绑扎。双向受力板交叉点均全部绑扎。双层钢筋之间设置钢筋马凳,间距为1000MM保证上部钢筋位置。严禁在施工中踩上部钢筋。

上层负筋绑扎完后,及时垫好钢筋保护层垫块。并在一定范围内焊好砼浇筑水平铁。

六、质量保证措施: 1.质量检验及允许偏差

²钢筋直螺纹检验、验收

包括外观检查和力学性能检验两部分,应对接头逐一进行外观检查,并按照规定分批切取接头进行力学性能检验。

²钢筋绑扎检查、验收

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钢筋的表面必须清洁。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绣,经除锈后仍留有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规格使用。

钢筋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锚固长度、接头位置和方法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钢筋绑扎缺扣、松扣的数量不超过绑扣数的10%,且不得集中。

钢筋弯钩的朝向应正确,绑扎接头应符合施工规范规定、搭接长度均不小于规定值。

2.质量保证措施

²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质量保证体系运作程序和检查制度进行事前预防和过程控制。

²原材料进场钢筋应有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并进行复试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²钢筋下料表应经钢筋工长审查后,方可下料加工,加工过程严格按料表尺寸加工,加工好后应分类码放,由技术员、质检员、工长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²应根据实际进度计划提出合理的钢筋进场计划,尽可能做到进场钢筋及时绑扎安装,减少现场钢筋堆放量、生锈量和占用场地量。操作规程人员负责本人

加工的钢筋滚压直螺纹头质量的自检。

²工地质检人员负责滚压直螺纹加工作业的监督和质量抽检。发现问题及时停止作业,待解决后方可继续。

八、成品保护措施:

1.成品钢筋保护

加工好的钢筋按平面布置图分类码放,做好标识,明确使用部位、规格尺寸。2.钢筋绑扎过程中成品保护

10.钢筋混凝土方案 2 篇十

程2#仓库

钢筋、模板、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

编制人: 审批人:

北京京铁联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014年4月10日

本工程主体建筑为二层仓库,建筑长187.70米,宽32.8米,建筑高度为15.30米,建筑面积12358平方米。该单体建筑建筑及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

主体工程主要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模板工程)、砌体结构。各分部结构的施工均严格按照国家现行的规范、规程及验评标准为依据。

一、钢筋工程

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结构中所用钢筋必须具有合格证和质量保证书,其各项参数符合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要求。进场后必须进行送检复试,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并复核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小于1.25, 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钢筋的强度标准值不大于1.3.2、钢筋连接

钢筋连接方式主要包括搭接和机械连接。工程中柱规格最大为Φ25,其连接方式主要采用套筒连接连接;另外可适当采用钢筋搭接连接。

该工称中钢筋主要采用机械连接,材料要求: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标准,应有出厂质量证明及复试报告。作业条件:凡参加接头施工的操作人员、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人员,均应参加技术规程培训。操作人员应经考核合格后上岗;钢筋应先调直再下料。切口端面应与钢筋轴线垂直,不得有马蹄形或挠曲不得用气割下料。

3、钢筋的加工

每一施工段中,对钢筋的下料,必须事先充分熟悉图纸,了解图纸的各项要求,对每部位的钢筋认真的配筋,不得任意的加长或缩短钢筋的长度,更不可漏配。钢筋的级别、种类和直径应按设计要求采用,在市场购买不到的情况下,当需要代换时,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可按钢筋的受拉承载力设计值相等的原则进行代换配制。

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如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着不正常等现象,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份检验或其它专项检验。

钢筋的加工,主要在钢筋操作场上进行加工,成型后运至工地。简易的钢筋成型在现场进行加工,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出据钢筋配料单。

钢筋下料时,应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弯曲调整值和弯钩增加长度等规定综合考虑。

钢筋的调直,主要用于φ10以下的盘圆钢筋,采用卷扬机冷拉调直,必须根据钢筋的调直冷拉率进行调直(Ⅰ级钢筋不宜大于4%)控制钢筋的拉伸长度,不得任意乱拉。

钢筋的切断:对较细的钢筋,采用大剪切断,对较粗的钢筋采用切断机切割。切断时,应根据钢号、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和缩短钢筋短头,以节约钢材。机械切断时,要事先调整好机械,保持切口的平整,不得形成马蹄形。

对较细钢筋的加工,采用人工弯曲成型,对批量较大的钢筋品种,应在操作台上先预配,符合要求后,做好相应的长度和角度控制记号,保证同品种钢筋加工的准确性和规格的统一性。对形状比较复杂的钢筋,应在弯曲下料长度调整值在弯曲操作方向相反的一侧长度内部扣除,划上分段尺寸线,或弯曲点线,然后按规定方法进行弯曲。对较粗钢筋的加工采用机械加工法,即使用弯曲机。成型时,心轴直径是钢筋直径的2.5倍,成型轴必须加偏心套,以适应不同直径钢筋的弯曲,钢筋的放置要平直,不得倾斜,保证成型钢筋平面的平整,不发生翘曲等现象。4.钢筋的绑扎

一般分为柱子、墙体钢筋的绑扎和梁、板、梯钢筋绑扎。钢筋绑扎中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Lae和最小搭接长度Las严格按03G101及图纸设计规定执行:对于Ⅰ级钢筋,其锚固长度为30d,搭接长度为36d;对于Ⅱ级钢筋其锚固长度为40d,搭接长度为48d,另外,当d>25时,其锚固长度要求增加5d。

钢筋绑扎时,做到布筋均匀,位置正确。底板及墙体钢筋必须做到点点绑扎,采用缠扣绑扎;楼层板筋的绑扎,在板四周二排做到点点绑扎,板内钢筋采用梅花型绑扎,双向板要求点点绑扎,并采用八字形绑扎法;梁、柱钢筋的绑扎采用套扣绑扎。

钢筋绑扎进度,必须与安装配合,及时进行安装工程预埋管线和预埋件的预埋,避免事后撬拆、返工,影响质量和进度。安装预埋施工时,应有专门接零接地设置。

钢筋绑扎完毕后,即时垫好混凝土保护块。钢筋混凝土主筋保护层厚度按图纸设计要求,并做好相应的钢筋成品保护。

(1)柱子钢筋的绑扎

柱子箍筋的放样尺寸,应根据柱纵筋间距均匀及箍角均有纵筋进行放样配筋,切忌等分箍筋再定柱纵筋间距。

柱子的箍筋应按弯钩错开,理好套在基础或楼板面伸出的插筋上,再立起柱子钢筋并与底筋立焊接好,按照纵筋上事先划好箍子的间距线,绑扎好。

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并接处应绑牢,绑扣应互相显八字形。柱子箍筋应设置135°的弯钩,应用复合箍时,其拉筋应勾住封闭箍并紧靠纵筋,在梁柱节点处做封闭箍有困难时,可做开口箍,其余部位不得采用。(2)梁板钢筋的绑扎

梁箍筋的制作放样尺寸,应同柱箍筋放样。

梁纵向受力钢筋采用双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25mm的短钢筋,以保持其排间距离,箍筋的接头应交错布置在两根架立钢筋上,其余同柱。

板的钢筋网绑扎,四周两行交叉点应每点扎牢,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移位,双向主筋的钢筋网,则须将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绑扎时应注意相邻绑扎点的铁丝扣要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

板、次梁与主梁交叉节点处,板的钢筋在次梁上,次梁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板的上部负弯矩筋不得被踩下,特别是雨篷、挑檐等悬臂板的负弯矩筋应设置马凳,要严格控制其位置,如有电线管道预埋,应放在混凝土层的中间。

框架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特别注意顶面主筋间的净距离不小于30mm,以利浇筑混凝土。⑶楼梯钢筋的绑扎

楼梯板筋的绑扎中,对板式楼梯,主要受力筋均须根据具体情况放置,主要受力钢筋,应沿梯板底板放置,分布筋布置在受力筋的上方,主钢筋及架立筋必须均匀放置,间距相等。

5、钢筋工程的质量标准

钢筋的品种和质量,焊条、焊剂的牌号、性能及接头所用钢板型钢均应符合设计和有关标准要求。

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锚固长度和接头设置,均应符合施工规范规定。

钢筋网片和骨架的绑扎,其缺扣、松扣的数量不得超过绑扎数量的10%,且不得集中。

钢筋安装及预埋件位置允许偏差和检验办法符合规范要求。

6、安全注意事项

钢筋加工机械使用前应先空运转,试车正常后方能开始使用,在停止工作时应断开电源,开关箱且加锁。

钢筋冷拉时,冷拉场地两端不准站人,不准从正在冷拉钢筋上跨越,操作人员进入安全位置后,方可开始冷拉。

使用钢筋弯曲机,操作人应站在钢筋活动端的反方向,弯曲小于400MM的短钢筋时,要防止钢筋弹出伤人。

大钢筋切断时,冲切力大,应在切断机口两侧机座上安装两个角钢挡杆,阻止钢筋摆动。

焊接机械的操作场(栅)建筑不得使用易燃材料,其周围亦不得堆放易燃和易爆物品,在室内进行焊接时,要有良好的通风条件或措施。

搬运钢筋时,要注意前后方向有无碰撞危险或被勾挂料、物,特别要避免碰撞周围和上下方向的电线,人工抬运钢筋,上肩卸料要注意安全。

起吊或安装钢筋时,应和附近高压线路或电源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在钢筋林立的场所,雷雨时不得操作和站人。

在高空安装钢筋应选好位置站稳,系好安全带。

7、隐蔽验收

凡属隐蔽工程和隐蔽部位应及时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检查和验收。

每个结构楼层的各部位钢筋在隐蔽之前,对钢筋的规格、型号、类别、位置、根数、间距、锚固长度、搭接长度、焊接质量、预留插筋、保护层厚度等要做好工序自检工作,自检合格后由专职质检与施工负责人进行验收,合格后提交监理进行工程验收,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二、混凝土工程

在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中,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

1、混凝土的等级:

下梁、板柱为C30,垫层为C15,圈过梁、构造柱为C30。

钢筋保护层,基础梁板、临土面为40;地框架柱为30;框架梁为25;其余板为15;且不小于纵筋直径

2、混凝土拌制要求

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为保证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商品混凝土的制作、运输泵送和震捣,应按规范认真做好每一个工作环节。

3、混凝土的配制

严格把握材料质量,水泥进场时,必须具备质保书,进场后,按标准随机从20个水泥袋中抽取0.5kg样品,混合均匀后送蚌埠市工程质量检测中心进行复试,再随机抽出20个口袋,过磅检验水泥总重量,再分别将每袋水泥进行过磅验重,确保混凝土配制中的水泥用量。不同成分的水泥不得使用于同一构件中。配制混凝土所使用的砂,宜用颗粒竖实、洁净的粗砂和中砂,碎石应质地坚硬,级配良好,不含杂质。抽样送检符合各项技术指标后方可使用,进行配合比配制。各种材料应分堆堆放,不得混杂。

为增加混凝土的抗渗性和抗裂性,掺加WJB混凝土复合液,增强混凝土减水性、和易性,另外外加剂还有防水剂、防冻剂等。

混凝土工程开始施工之前,应先将模板中的垃圾、木屑、泥土等杂物清理干净。木模板提前浇水湿润,且不留积水,提供钢筋工程的隐蔽验收记录和混凝土的配合比。准备各种机械,且进行试运转。混凝土搅拌,采用混凝土搅拌站,各种材料重量控制在相应的误差范围之内。即水泥、外掺合料±2%,粗、细骨料±3%,水±2%,骨料含水率应经常测定并对用水量进行调整,保证混凝土的水灰比,每盘混凝土的搅拌时间不得小于90秒钟,做到随拌随用。

4、混凝土的运输

混凝土的运输应保证混凝土均匀密实,不发生离析现象。

5、混凝土的浇筑

柱、梁的混凝土浇筑,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使用时应垂直自然插入,棒体插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得超过棒长的2/3-3/4,逐点移动,顺序插入。当插点呈方格形排列时,移动间距不得大于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2,并应避免碰撞钢筋、模板、蕊管、吊环预埋件等,不得利用振动钢筋来振捣混凝土。振动棒应快插慢拔,每次振动时,需将振动棒上下抽动,以保证振捣均匀。当混凝土表面平坦呈现浮浆,不再下沉时应将振动棒慢慢拔出。拔出时,应使插孔周围混凝土受到振捣而将插孔填满,防止在混凝土中留下孔隙。分层浇筑时,振动器应插入下一层混凝土50mm,保证上、下层混凝土结合成整体,但上一层必须在下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前浇捣完毕。梁柱节点部位钢筋过密或带点钢筋过密时,可采用同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

楼(屋)面混凝土结构,采用平板振动器进行振捣。振捣时绝大部分楼面混凝土厚度能够满足厚度要求,有些较厚的混凝土层面必须分层浇筑,每层混凝土厚度不宜超过200mm,在分段振捣时,相邻两段之间应搭接50mm左右,以使混凝土交接处密实。当混凝土停止下沉并往上泛浆,或表面平整且均匀出浆时,即可转移振捣位置,边振捣边移动时,振动器的一端应搭盖已捣固好的混凝土边沿移动,移动速度不得过快,一般不宜超过1m/分钟。

振捣过程中当遇有预埋管,预埋件时应小心操作,振捣器不得接触预埋件,以免预埋件移位。

6、混凝土表面处理

为了减少混凝土表面水泥浆较多及混凝土的收缩裂缝需对其表面进行二次振捣处理。二次振捣时间掌握在混凝土接近初凝之前进行,用平板振捣器振动,辅以人工用铁滚筒碾压,用“木蟹”打拍密实,以闭合收缩裂缝。预留洞、坑四周,主要以碾压、木蟹打碾除掉浮浆。最后表面压实抹光进入养护阶段。

7、施工缝的处理

施工缝的留置原则,应根据相应规范执行。对于每分部的混凝土,要求每分部一次性浇筑完毕,尽量不留施工缝。如在确实必要的部位,柱的施工缝应水平设置,设置在基础的顶面及梁和梁牛腿的下面。梁板同时施工时,施工缝应垂直设置,混凝土施工方向应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设置在次梁净跨中间接1/3范围内,设置时,在板上按板厚放一木条,梁上闸以木板,并在中间留切口以通过钢筋。

施工缝的处理方法:清除表面浮浆,压力水冲洗干净后,清扫明水,应清除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的水泥浆,薄膜和松动石子或软弱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湿润,但不得积水。浇筑前,施工缝处应先铺设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层,并注意细致捣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悬挑构件严禁留设施工缝。

8、水平标高的控制

混凝土浇筑水平标高的控制。预先在所要浇筑的水平标高上方 500mm高处的柱立钢筋或预插钢筋上测设标高,作好标记。在浇灌时并注意保持该处标高记号的钢筋不偏位、不倾斜、不移动。柱子、墙混凝土的标高控制,直接测设于墙、柱立向钢筋上。梁板标高的控制,在浇筑时,将两根有标高记号的立筋用塑料线拉通,以水平的塑料线为依据,向下倒测尺寸,保证梁板混凝土的标高控制。

9、混凝土平整度的控制

混凝土浇筑平整度的控制。在下料时,注意铺设平整,浇筑时使用2.5-3.0m长的大直板刮平,做到高低一致。表面平整,约20分钟后,再用木卡普遍拉毛,便于以后楼(屋)面工程与现浇板层的粘结。

10、混凝土试块留制

为保证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测定混凝土各龄期的强度等级。按照混凝土试块的制作与养护标准,每一现浇部件必须至少留制两组标准试块,一组作为现浇混凝土同条件下自然养护用于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控制,一组送专门委托的试验室标准养护28d测试其强度值,检验其强度。混凝土中除加防水剂或减水剂外不得掺用其它化学附加剂。

11、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养护应区分对待,以不同的构件和不同的施工季节,而选择相应的养护方式。柱、梁因水化热较大,除浇水养护外,还应覆盖湿润草袋。夏季施工柱、墙、梁、板采用浇水湿润养护;冬季施工采用缓拆模板及表面覆盖草袋,禁止浇水湿养护。养护时间:一般构件全湿养护不少于7天,特殊结构全湿养护不少于14天。对已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在完成后12h之内对混凝土加以浇水养护。普通硅酸盐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不少于7天,浇水次数以始终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为度。必要时要求用湿润的草袋加以遮盖,养护期间,混凝土不得受冲击振动。只有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后,才准在其表面上继续施工。养护过程中,如发现遮盖不好,浇水不足,以致表面泛白或出现细小干缩裂缝时,要立即加以遮盖,加强浇水养护,并延长浇水时间,加以补救。

三、柱子工程

框架结构柱,均为矩形,抗震等级为三级,严格按照03G101中相应抗震等级要求进行施工。

(一)柱子钢筋的绑扎

1、柱子纵筋,钢筋连接采用电渣压力焊。柱子纵向主筋的焊接位置一般分为两截面,柱子纵向立筋的焊接位置,截面之间的距离为35d且不小于500mm,截面与楼层面之间的距离为柱子截面,且不小于1/6楼层净高及500mm。并均要求满足钢筋接头数在同一截面内不超过

50%。柱每侧同一截面接头数量不多于4根,多于4根接头,分两个截面设置,多于8根,分三个截面设置。

2、柱子断面变化时,柱子纵筋数量变化时,可重新调整插筋,也可按规范进行1/6折弯;柱子纵筋直径由大变小时,直接采用不同规格电渣压力焊,柱子纵筋直径由小变大时,必须将底层钢筋封闭,上部楼层重新插筋。柱子纵筋在顶层封闭时,位于中跨柱,纵筋达到锚固长度Lae,且设直钩12d,位于端部柱,外侧纵筋伸出柱内侧20d,内侧纵筋达到锚固长度Lae,且设直钩12d。

3、柱子箍筋的放样尺寸,根据柱纵筋间距均匀及箍角均有纵筋进行放样配筋,切忌等分箍再定柱纵筋间距。柱子的箍筋应按弯钩错开,套在基础或楼板面伸出的插筋上,再立焊柱子纵向钢筋,按照纵筋上事先划好箍筋的间距线,绑扎好。柱箍筋弯钩制作时,要弯曲135°且平直钩部分的长度为10d且≥100mm,采用复合箍时,其拉筋应钩住封闭箍并紧靠纵筋。在梁柱节点处做封闭箍有困难时,可做开口箍。

(二)柱模板

柱模采用15厘板,50×100木方背楞,加Φ48钢管做抱箍,在整个过程中,抱箍的间距,底部距楼(地)地150向上以350-400逐渐向上设置。施工程序及要点:

按标高及所弹柱位置线用1:2.5水泥砂浆找平柱边外框(100mm)宽。结构楼平面上100mm左右柱主筋上焊“井字“型Ф25定位钢筋。分片安装柱模、Ф48钢管抱箍,并校核模板位置及垂直度。大尺寸柱,设Ф12对拉螺栓拉结钢筋,间距位置,以增强柱模的刚度和整体性。为确保主、次梁在柱端位置的精确性和阴角处顺直,柱顶留出梁高加20mm的高度,另做柱头模。柱模每边设2根拉杆,固定于事先预埋在楼板内的钢筋环上,吊垂线控制垂直度,利用花篮调节校正。拉杆与地面夹角45°,预埋的钢筋环与柱距离为3/4柱高。柱模立制好后,在柱模跟部使用1:2水泥砂浆封底,以防柱根跑浆,出现烂根现象。柱子模板的拆除,按照支模的相反顺序进行,先拆掉柱斜柱撑,卸掉柱箍,再把连接每片模板的U型卡拆掉,然后用撬棍轻撬模板,使之与混凝土脱离。

(三)柱混凝土浇筑

柱浇筑前底部应先填以5—10M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减半石子混凝土,柱混凝土应分层振捣,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每层厚度不大于50CM,振捣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柱子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毕,如需留置施工缝时应留在主梁下面。在与梁板整体浇筑时,应在柱浇筑完毕后停歇1—1.5小时,使其获得初步沉实,再继续浇筑。

四、梁板工程

各楼层梁板工程施工顺序为:梁板支撑→梁底模→主梁钢筋绑扎→次梁钢筋绑扎→梁侧模→板模→板筋绑扎→电气预埋→负弯矩绑扎→构造柱插筋→预埋铁件。

楼层施工时,必须结合各相应楼层部位的活荷载要求,保证使用荷载及施工不超过其楼层荷载限制要求。较重的设备安装及维修时,应采用加垫木等有效措施,将集中荷载分散均布到梁上。

(一)楼层钢筋的绑扎

楼层钢筋绑扎时,应注意其绑扎位置和顺序,不得颠倒造成返工:主梁钢筋在次梁钢筋下;板受力钢筋布置于短跨方向且在长跨钢筋位置下;悬挑构件的边梁钢筋布置在悬挑梁钢筋上。

1、梁体钢筋

1)梁体在平面和垂直位置交错时,纵向钢筋的设置原则是能贯通的就贯通,不能贯通的即要求达到锚固构造和长度Lae;双主梁于柱子节点处,有集中荷载作用梁的主筋位于下排。次梁支于主梁及剪力墙(暗梁)处,上层筋锚固长度≥Lae(主梁)和Lae(墙)下层筋锚固15d(Ⅰ级钢)和12d(Ⅱ级钢)。

2)次梁搁置的主梁部位,设置吊筋,且连梁在节点两个各加密3根箍筋,吊筋直端长度达10d(受压区)和20d(受拉区);有次梁搁置的悬臂梁端,在节点处设二道加密箍筋。

3)各楼层根据建筑要求,认真插置构造柱钢筋和墙体拉结筋。特别是构造柱要求各楼层上下均有预留。2.板体钢筋

1)板筋在阴角处,加设双向负筋,加密长度为板跨1/3短边长,布筋间距同原板内配筋,间距(即插入一档);在阳角处,加设放射状阳角筋,在板跨1/3短边长范围内加设筋的长度为1/6板跨长。2)板上有墙体时,该板部位600宽范围内加设4Φ12,且在布筋范围内支座筋为原板内支座筋。

3)板体钢筋搭接,一般在受压区搭接,搭接长度为36d,板底筋伸入端部超过梁中且不少于5d,负弯矩筋在支座处的锚固,必须伸至梁的侧面,且保证弯钩长度为15d。

4)楼层板筋的布设,双向板的底筋,短向筋放在底排,长向筋放在短向筋的上面,双向板的顶层筋,短向筋放在长向钢筋的上面。5)当板面高差≤30mm时,板内的支座负筋可在梁体部位弯折,不必另外切断成分离式负筋。

6)板的钢筋网绑扎,四周两行交叉点应每点扎牢,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移位,双向板主筋,则须将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绑扎时应注意相邻绑扎点的扎丝扣要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

7)楼板上予留孔洞时,当洞口边长(或直径)不大于300MM时,可将受力钢筋绕过洞边,钢筋不得切断,当d>300MM时,根据图纸设计,对应洞口类型,进行洞口加筋处理。

8)管道井处楼板,待管道安装完毕,再浇筑砼,事先需予插板体钢筋。

(二)楼层模板制作

支撑系统采用高效快装快拆体系,先拆除梁体侧模,加快模板的周转使用。主要采用小头直径大于Φ8杉原木支撑和多合板模板。

1、梁体模板

梁模板的立制在柱头模板支护之后进行,先根据设计标高搭设脚手架。在搭设脚手架的时候,就必须考虑到大梁的中部起拱支模要求,按照图纸各规范要求规定。悬臂梁长L≥200时,起拱1/150,当梁板跨4

立梁底模时,就须按照梁的轴线位置调整正确,在确保梁底模的水平及平面方向上都准确无误的情况下,在梁底模两边用钢管支撑扣件扣紧定位。

梁体模板的支撑,采用小头直径大于Φ8杉原木支撑,支柱在高度方向应设置纵、横水平拉杆和斜拉杆,水平拉杆一般离地面200mm处一道,以上每1500mm一道,立杆底部应铺设50mm厚垫板,垫板下面如果为土地面,应夯实拍平,在边柱支撑时可增用斜杆支撑。梁底模使用木模,厚50mm,侧模使用复合木模板等大模板。梁底支撑部位,竖龙骨间距为750mm。

2、楼(屋)面模板

楼(屋)面的平面面积较大,平整度要求较高,故采用大片的复合木模板,并采用模板早拆体系,为增加复合木模板的使用周转次数,达到降低材料损耗的目的,楼(屋)面模板支撑,采用满堂支撑,每根支撑立杆的间距为@1000,在满堂支撑的横杆上铺设60×90的木楞,间距为@500,并保证模板拼接边位于木楞上,增加大复合木模板的整体刚度,然后在木楞上铺设复合木模板,这样在整个平面上的模板能达到较大程度的平整,然再通过水准仪测量验模,调节模板下部支撑高度,调整复合木模板楼(屋)面模板的水平。

楼板与墙相交处使用定型加工的阴角模,不规则处底模用木胶合板加木方加工成异形模。卫生间板面结构标高与楼层结构标高30mm。

(三)楼层梁板砼浇筑

1、浇筑板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捣器垂直浇捣方向来回振捣,厚板可用插入式振捣器顺浇筑方向拖拉振捣,并用铁插尺检查混凝土厚度,振捣完毕后用长木抹子抹平。施工缝处或有预埋件及插筋处用木抹子找平。浇筑板混凝土时不允许用振捣棒摊混凝土。

2、混凝土浇筑平整度的控制。在下料时,注意铺设平整,浇筑时使用2.5-3.0m长的大直板刮平,做到高低一致。表面平整,约20分钟后,再用木卡普遍拉毛,便于以后楼(屋)面工程与现浇板层的粘结。

3、各楼层管道井部位预置钢筋,等管道安装完毕后,再浇筑混凝土板加以封闭。

4、节点混凝土浇筑:某些梁、柱、梁、梁和梁、墙交节点钢筋布置太密,为防止混凝土浇筑时,不易振捣,造成结构质量问题,该部位混凝土浇筑时可配置相同标号的细石混凝土,采用插片式振捣器进行振捣,以充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5、混凝土具体浇筑方法,详见“混凝土工程”。

五、楼梯工程

(一)楼梯钢筋

楼梯板筋的绑扎中,对板式楼梯,主要受力筋均沿楼梯底板纵向设置,横向分布筋置于其上,纵向受力筋及分布筋必须均匀设置,间距相等。

楼梯与剪力墙相邻时,在非受力楼梯板与墙体间加设ф8拉结钢筋,每个踏步设置一根,入墙250mm,入板250mm。

(二)楼梯模板

楼梯主要采用小头直径大于Φ8杉原木支撑,木板材和多合板配合使用。楼梯模板,先根据大样图控制好平台标高,再安装楼梯底板模板,支撑底板的搁栅间距为@500mm左右。钢筋绑扎好后,在帮板上钉好踏步侧板。楼步高度及宽度要均匀一致,踏步侧板下口钉一根小支撑,以保证踏步侧板的稳固。

为减少模板的材料损耗,充分利用定型模板。所拆除的楼梯模板要清理干净,专门堆放,以便向上楼梯模板的支设。

(三)楼梯混凝土浇筑

1、楼梯段混凝土自下而上浇筑,先振实底板混凝土,达到踏步混凝土一起浇捣,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或塑料抹子)将踏步表面抹平。

11.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的意义和方法 篇十一

【关键词】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意义;方法;现场检测

【Abstract】Steel protective layer thickness determines the bearing capacity and quality of the level of protection layer thickness must be strictly controlled. 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site and testing technology, using a certain theoretical derivation, table data,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in the detection process, the structure of solid reinforcement layer thickness detection significance and methods.

【Key words】Steel bar protective layer thickness detection;Significance;Method;

随着建筑业市场化的推进,政府对于工程质量的监控逐渐淡化了工程现场的施工技术、 管理、操作等内容,给予施工企业更大的自主权,而以强化验收来保证工程质量,修订后的《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即体现了这种趋势。作为施工 企业自检,监督单位抽检,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和混凝土抗压强度、楼板厚度都是重要项目。

1.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的意义

我国传统钢筋分项工程的验收均以隐蔽工程验收作为最后一道检验。然而,在混凝土的浇筑、振捣过程中,钢筋有可能受到施工干扰而移位。最常见的就是上部负弯矩钢筋由于施工人员的踩踏而下沉,下部正弯矩钢筋由于垫块不够或分布问题、施工干扰造成移位的现象也时常出现。 钢筋保护层厚度偏小时,较薄的混凝土对钢筋的握裹力减弱,会引起锚固受力和应力传递的不足,影响结构抗力。而且从长远看,保护层厚度过小会因为混凝土碳化、鋼筋锈蚀加快、脱钝,影响结构耐久性及使用年限。 钢筋保护层厚度偏大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会造成有效高度不足,从而降低受弯承载力、裂缝控制性能及刚度。最常见的是负弯矩钢筋移位引起的板边裂缝。如 果这种现象发生在悬臂构件上,承载力的降低还可能引发倒塌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可见,对结构实体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具有保证结构安全的重要意义。在实体检验中增加对钢筋保护层厚度的 检测就,加强施工质量控制,保证结构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的方法

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方法分破损检测和无损检测两大类。破损检测一般是剔凿混凝土,然后直接量测。无损检测是指在不损害或不影响被检测对象使用性能,不伤害被检测对象内部组织的前提下,利用材料内部结构异常或缺陷存在引起的热、声、光、电、磁等反应的变化,以物理或化学方法为手段,借助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器材,对试件内部及表面的结构、性质、状态及缺陷的类型、性质、数量、形状、位置、尺寸、分布及其变化进行检查和测试的方法。

2.1 检测原理 目前,国内外所使用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仪器为电磁感应法,即仪器在构件混凝土表面向内部发射电磁波,形成电磁场,混凝土内部的钢筋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磁场,由于感应电磁场的强度及空间梯度变化与钢筋位置、直径、保护层厚度有关,因此,通过测量感应电磁场的梯度变化,并通过分析处理,就能确定钢筋位置、保护层厚度等参数。

2.2 检测前的准备工作。

(1)技术培训和学习 现场检测人员除了掌握仪器的操作方法外,还应该熟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中的有关规定,具有建筑结构的基础知识,熟悉结构中柱、梁、 板的配筋方式,能够现场处理相关问题。

(2)仪器的检定和自检 仪器应该妥善保管,在规定的周期内定期送有资质的单位检定,而且应该制作标准试件,每次检测前后都应进行自检,了解把握仪器的状况,做到有问题及时发现,及早处理。

(3)制作相关技术文件和表格 编制相关的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检测委托单、原始记录、检测报告、仪器运行维护保养记录等技术文件和表格。

(4)现场准备工作 确定检测构件和部位,了解现场情况,平整场地,查阅有关图纸,找出相关参数。

3. 现场检测 目前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仪器种类品牌很多,但检测原理基本相同,功能相近,本文以KON-RBL钢筋探测仪为例介绍检测方法。

3.1 参数设定 一般的检测仪器均要设定一定的参数,以获得更精确的测量数据。其中最主要的参数是钢筋直径。一般可查阅结构配筋图得到检测部位的钢筋直径。

3.2 现场直读式检测 该方法适用于检测构件较少,且要求现场获得检测结果的情况。在输入参数后,将探头沿所检测钢筋的垂直方向移动,在接近钢筋时,仪器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数据会随探头的运动 而变动,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最小的数值即为这根钢筋在该部位的保护层厚度。

3.3 影象记录式扫描检测 该方法适用于不要求现场获得检测结果的情况。可根据仪器的检测范围,在现场确定并标注检测部位。 对于梁类构件,可按照仪器的检测范围制作一块标有坐标的平板,铺在检测部位之上,这样便于清楚表述检测部位和再现检测现场。对于板类构件,则在输入参数后,用探头沿所要检测的钢筋垂直方向直线运动即可,仪器会根据该扫描路线生成扫描图象。然后,将扫描图象输入电脑,运用相关的程序即可得到扫描区域内所有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位置、钢筋数量等参数。

3.4 影响检测精度的因素 构件本身有磁性、所检测部位有被检测钢筋以外的小磁性物质、选择参数与实际不符、 检测方法不正确都会影响检测的精度,这就需要在检测过程中积累经验,提高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

4. 结束语

由于水平所限,难免存在不足之处,希望各位同行多多提出批评建议,共同探讨,积极推进检测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生,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工作的探讨[J]工程质量,2011.03.

[2] 刘书林,钢筋混凝土结构物保护层厚度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9.

[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GB50204-2015.

上一篇:国内金相检验标准下一篇:机械基础期末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