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社区系统解决方案(共10篇)
1.智慧社区系统解决方案 篇一
XXXXX智慧社区方案
智慧社区解决方案,通过非接触式IC卡将各个环节连通,通过卡片实现物业管理、身份验证、日常事务管理、文化交流会展管理、旅游度假、餐饮娱乐、休闲购物、文化演艺等多种项目一卡通用,方便使用。
一、物业管理:
1.针对商住区住宅居民/业主的功能
(1)水电煤物业费的查询和报表,代扣代缴。(欠费处理可以实现单元门禁的权限联动)
(2)单元门禁,与社区联动,可联动报警。老年人看护、特殊防护,出现异常情况时可以及时定位并有效组织力量处理。
(3)电子监控,针对小区内公共场所无盲区监控,有效保护居民财物不受侵犯。如果发现有异常,可以随时调阅监控,向公安部门提供有力的证据。
2.针对商户的功能
(1)房租、水电的管理,及时检查,防止拖欠。(2)商户人员的管理(3)门禁的统一管理(4)公共区域的电子监控(5)物业报修服务
(6)装修、广告、促销的登记审批,协调管理
(7)投诉管理,处理客户对商户的投诉,记录商户的诚信信息。(8)水电施工登记审批,通知管理
3.业主APP(1)查看单元门禁,查看小区摄象头的当前视频,不在家也可以随时看到现在的情况。
(2)查看水电煤物业费的交纳情况,查看各种费用的开支情况,有效促进节能减排,避免欠费。如果有欠费,可以看到物业发送的欠费通知。
(3)查看小区周边的商户,日常生活消费,便利店、洗衣店、家电维修等商户,可预约上门服务。
(4)访客记录查询,查看来访人员在小区门的登记信息,杜绝未知访客,事后可追查。
(5)物业服务功能,可向物业报告小区范围内的公共路面、路灯、绿化等各个方面的损坏情况,方便物业及时修复。也可以报告自家的水、电、房等各种设施设备需要物业协助的事项。
二、身份验证
社区有各类人员,通过CPU卡实现身份验证。CPU卡相比IC卡,安全性更高,防止破解和复制,并且可以制作成各种形状,方便携带。使用不同的卡面设计,可以方便区分不同的人员。
1.物业卡
保安卡,保洁卡,外卖卡,快递卡,主管卡,管理员卡。通过不同的卡种区分不同的权限级别。外卖卡,快递卡等卡种主要为经常进出小区,但不属于小区内部的人员使用。可以一次申办多次进出。
2.业主卡
小区业主用。主要用于进出小区,进出单元门,进出停车场。小区门口设置人行通道和车辆通道,人车分流。在通道上设置刷卡点,确保每一个进入小区的人都可以辨识身份。
3.商户卡
商业区内的商户使用。可以用卡办理房租、水电费交纳,身份验证,物业事项处理,商户诚信信息管理等。
4.游客卡
进入的游客在入口处理办理,预存一定的金额,在场内各个消费点可以使用。用完的余额在离开的时候统一结算退还。游客可以保留卡做为纪念品。如果下次再来游玩,还可以再用,不需要再办卡。
游客卡可以专门设计卡面印刷,以及针对不同时节发行特别的卡片,如生肖卡,卡通人物卡,感恩卡等多种形式,针对不同的做不同的经营活动。
三、日常事务管理
商户信息维护,业主信息维护,各种内部及外部事务的登记、审批处理,报表查看。是一个针对社区日常管理的OA系统。
1.商家接入申请管理:
商家接入平台可在平台上直接提交接入申请表,接入申请业务受理的过程中对受理过程每个环节的信息进行监管,同时支持已接入商家受理信息的查询和导出过程。
2.静态商家信息服务:
静态商家信息用于发布展示社区内商家资源,为广大社区居民和外来游客提供便利。采取多元化的发布方式,为用户提供社区内包括购物、餐饮、酒店、旅游、娱乐等生活服务方面的信息。
3、社区服务:
构建社区服务平台,提供社区内包括物业、银行、停车场、水电费等服务中心的相关信息,并支持网上受理预约服务。
4.XXXXX及周边旅游服务:
为游客打造一体化的XXXXX旅游相关服务,包括旅行社信息、景点介绍、酒店预订、美食、购物、娱乐等。
支持XXXXX及周边景点旅游攻略的下载和游客游记的上传,且必游景点排行、最佳餐厅排行、以及酒店住宿攻略等方面信息。
5.商家服务评价:
面向广大市民提供社区服务部门和平台中接入商家的投诉服务,通过公众服务门户网站方式接受市民投诉,并负责对投诉信息进行处理及反馈。
在服务评价子系统中实现监管功能,记录投诉处理过程中每个环节的信息,实现行业管理部门对市民停车场(库)投诉处理的监管。
6.用户讨论社区:
为用户提供相互沟通交流、信息发布等功能。
四、停车场管理
1.全视频车牌识别停车场管理系统,不停车不取卡直接进入,外出时自动计算停车费。可刷游客卡或交现金。可以内部消费促销联动免停车费。
2.地面车位引导系统。
如果停车场区域大,可以设置地面车位引导系统,自动指示各区域的空位信息,引导车主寻找停车位。
五、文化交流会展管理
针对适合租赁用来举办各种活动的场所,可以有效管理起来,实现从申请、审批、使用、监督、事后处理全环节的监控管理。
会议管理可以有效分配各种会议场所,实现从申请、审批、使用的全环节管理。
六、旅游度假
针对游客可以做旅游产品打包推荐,联票,住+玩+游整套设计。可以在系统中设置各种打包方案,游客可以在售票点随意选择套票。付费后可以直接刷卡检票,享受优惠。同时可以协调热点区域和非热点区域,引导游客深度体验。
开发微信公众号,对关注本公众号的微信用户,定期推送各种旅游信息,协调旺季和淡季的流量,预约各种旅游产品。可以绑定游客卡,对游客的消费做积分,设立级别,针对不同级别做不同的促销推广。有效运营公众号可以极大的扩大小镇的旅游影响力。
七、餐饮娱乐
登记社区内各种商家提供的餐饮娱乐信息,通过统一的门户网站向游客展示。商户向物业申请开通帐号后,可以自行维护上传详细的菜品、价格、促销信息,包括图片。物业只需定期抽查商户上传信息是否违规即可,实现信息的即时更新。游客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来查看各个商户信息,以及商户上传的详细信息。可以预约位置,查看排队情况,查看以往消费过的游客的评价(评价功能由物业管理,商户自身不能控制),如果遇到消费纠纷,可以通过公众号投诉,由物业协调处理。
八、休闲购物
工艺品、咖啡馆、手工体验馆等休闲购物场所的商户,在向物业申请并开通帐号后,可以上传本商铺的经营内容,售卖的各种物品、服务的种类,以及图片。在门户网站统一发布。
游客通过公众号可以查看各商户的经营信息,查找路线,领取促销折扣等。可以查看商户评价,消费纠纷投诉处理等,创建合法有序的经营环境。
九、文化演艺
通过门户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发布文化演艺信息,包括演出的内容介绍、图片、票务信息等。可以通过网站和微信订票,使用游客卡或第三方支付预付费,通过二维码或游客卡来检票进入。
2.智慧社区系统解决方案 篇二
2011年12月国务院颁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明确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框架,提出要着眼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构建符合我国特点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针对老年人而设立的日间照料中心是提供社区养老服务的重要机构之一。
1 目前日间照料中心普遍存在的问题
我国自2001年民政部制定实施“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以来,各地逐步建立起了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室、活动室、医疗室、健身场等社区老年人福利服务设施。但由于资金、人员以及管理的问题,设施普遍闲置,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发展也出现了停滞。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和老年人照料问题的凸显,各级政府又相继颁发了支持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的政策和实施意见。我国内地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正逐渐得到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需要关注。
1)人员配备不足。缺乏专业培训,缺乏医疗护理专业人员,无法提供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
2)服务范围狭窄。服务内容有限,无法满足老年人多元化的需求,导致社区老年人对日间照料中心选择率较低。
3)缺乏对服务对象的评估及准人机制,无法根据老人的自理能力及健康状况提供不同水平的照顾服务。目前日间照料中心只适合生活基本能完全自理的老人,认知功能障碍、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这部分最需要社区养老服务的老人反而无法使用该服务。
4)缺乏有效的机构评价体系,无法对日间照料中心的服务质量进行统一评价。
2 解决措施与方案
2.1 与大型信息中心联合,构建物联网信息平台
目前我国养老院建设很滞后,信息化水平较低。其实养老院最需要IT技术,一方面可以降低管理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使管理更加细化。物联网技术可以提升养老院的管理水平。通过易家康家庭医生平台可以解决以下问题。
1)可以维护健康管理,建立健康档案(身体状况100项、动态心电图、心率、血氧、血压、脂肪率、体重等指标),为高龄、失能老人配备电子服务装置,提供无线定位、健康监测、信息提醒和舒适家居等智慧养老服务,实现对老年人的健康、居家日常活动的连续监测。
2)查询安全用药、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同样可查询常见病、多发病科普知识、常用药品处方集、老年人及弱势群体精神慰藉、康复保健医疗器械、养生餐(药膳)、文体活动等,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区居民及养老院的老年人,实现日间照料中心高效、低成本科学化管理,从而惠及更多的社区民众,辐射更大的区域。
目前,该项技术已经在不少养老院使用,大大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升了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避免了不必要的伤害和纠纷,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
2.2 与社会资本融合,建立公办民营养老机构医养康复中心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国人的消费能力和消费观念都有了很大改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使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
而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在不断增加。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常见病、慢性病的日常护理和治疗以社区和家庭为主。
我国的医疗模式正朝着以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为主流,社区医院为分支,家庭医疗、康复、预防为补充的方向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病人群体需要在出院后到社区日间照料所,社区医养康复中心具有社区全科门诊的基础服务功能,同时也可以对慢性病、老年痴呆、癌症术后康复等进行病后康复、理疗、护理照护,可减轻家庭负担,可以白天照料,晚上回家休息,同时还可以设置养老院实现对半失能以上老人的照护与帮助。
华龄集团信息中心通过物联网信息平台,实现了健康管理、养生保健医疗器械免费体验和中医药预防保健等医药文化传播的有机融合,建立符合实际的科学健康大平台,服务于一方百姓。
就服务区域而言,不仅要立足于本社区,还要辐射到其他社区;就服务对象而言,不仅要满足于老年人的需求,还要满足于老年人之外的其他群体,包括成年人、青少年和婴幼儿;就服务种类而言,不仅要承担对内服务,还要承接对外服务,真正实现以日间照料中心为突破口,带动社区和谐发展,充分发挥新时代智慧社区的社会功能。
2.2.1 智慧养老
以现代通信、智能呼叫、物联网及电子商务为技术依托,以“建设信息化、智能化呼叫服务及支援中心”为核心,以“建立老年人信息数据库”为基础,以“提供紧急救援、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关怀、增值服务”为基本服务内容,“有效整合社会服务资源”为服务主体,建立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打造真正意义上的“没有围墙的养老院”(见图1)。
居家养老服务主要对服务对象提供紧急救助、生活帮助、主动关怀三大类服务方式。服务项目涵盖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精神慰藉、文体娱乐、法律维权等多种项目。
1)用户老人通过手机或呼叫器采用一键通或拨打电话提出服务要求。
2)服务中心根据老人服务要求进行分区和项目归类,同时联系社区服务站或服务人员进行服务对接和派单。
3)终端服务店接单,联系客户确认信息及服务时间,并安排服务人员上门服务。
4)服务中心24小时内按流程回访老人,了解老人对本次服务的意见及满意度。
5)此次服务及信息自动进入会员服务数据库备份,做为客户资料永久保存。
6)终端服务店或服务人员根据此次服务获得相应记录和评级。
2.2.2 健康服务
建立基本信息及健康档案,将(血压、血氧、血糖、心电图等)通过“身体状况初步诊断专家系统”自行查询健康状况进行初步健康提醒,根据医疗知识库,逐步完善个人医疗基础数据,定期为个人量身定制健康服务报告。
3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慧养老物联网示范项目
3.1 项目介绍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慧养老物联网示范项目为《国家民政部2013年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作为公益性的民生项目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3.2 实施内容
为社区60岁以上老人提供智能手机终端,高龄、失能老人配备可戴式电子服务装置,提供无线定位、健康监测、信息提醒和舒适家居、家政保姆、订餐、送货等智慧养老服务(见图2)。
可实现对老年人的健康、居家日常活动连续的监测。以社区智慧养老作为示范及突破口,并可推广到广泛的街道社区与养老机构的信息化建设中。采用物联网技术提高养老服务的智能化、网络化及个性化。
3.3 受益对象
社区(居家)、机构(包括老年公寓、养老院等)的老年人,60岁以上的老人,特别是高龄、独居、失能等困难老年人。
3.4 系统构成
由一个养老服务软硬件集成平台(数据服务中心),一个社区老人服务活动中心(或养老家庭),多台手持移动终端设备或手机,一套物联网应用环境(含WiFi、zigBee、RFID等)组成。
3.5 相关设备
计算机数据服务中心设备,适用于老年活动中心、社区托老所、家庭的物联网家居型设备、手持移动终端设备或手机型的电子服务装置。
3.6 对受益方的要求
1)有相应的配套资金或设备用于养老照顾。
2)受益方必须是老人或者是照顾老人的亲属或社区及养老院服务人员。
3)需要填写民政部受益对象受益书。
4)可以对实施地点授牌。
3.7 实施方式
受益方接受本条款对受益方的要求,确定实施地点和受益对象后进行安装实施,安装工期为1个月,安装后进行民政部项目授牌。
涉及客户主要涵盖养老衍生行业全生态链,包括:政府机构、养老地产、战略投资、险资银行、VC投资、PE投资、养老院、老年公寓、福利院、疗养院、健康服务业、会销企业转型、大型连锁药店升级、大型家政公司升级、大型快餐企业升级、大型养生馆、养生基地及旅居基地的产业升级。
3.8 智慧社区全响应体验中心
体验中心是按照统一的形象标准和管理制度,设立在各个小区内的一个具有高效运维能力的产品客服与社区服务运营管理的服务实体机构。分15,50、150及500mm2以上旗舰店,按照智慧社区职责要求配备站长和工作人员,为居民提供实时的智能产品客服、排除解决智能产品日常使用故障的同时,建立高标准、高要求、切实可行的社区服务质量保障与督促机制,长期在当地拓展与维系社区服务商关系,快速反应并有效落实符合居民需要的各种社区服务,保障社区服务运营的稳定运行。
智能体验中心是在科普中心的基础上,持续引进与居民相关的新技术、新产品,让社区居民充分了解并认识智慧社区带给居民生活的便利,并进行实际体验,通过亲身体验后,适合居民自身需要的技次术或产品就可以不断进行推广。因此,智能体验中心除了一般的科普功能外,更重要的是具有智慧引领作用。同时,充分利用中心的室内空间,设计智慧社区展示区,让民众充分了解整个智慧社区的框架以及各个系统的运行状况等。
屋子里面重点是物联网视频安防监控、健康体验、智能居家服务,在外屋放计算机系统管理和展示后台的内容。将健康服务产业的老人消费者、社区体验店、健康服务从业人员以及健康产品整合到养老产业中,创立了集居家照护、旅游养生、寿乡养老、老年再教育、老年服务超市、老人社区托老、社区义工平台于一体的新型养老模式。
3.9 智慧社区物联网管理系统
该系统结合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家庭物联的实际情况,自动组网、统一管理。主要由移动终端设备、智能网关控制器、数据通信接口、系统平台构成,实现了本地控制和远程控制两大功能。
3.1 0 智能家居管理系统
系统采用先进的网络通信技术、智能家居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各种设施智能集成,创造一个完美舒适且节能环保的个性化智能生活空间,让民众享受到更为轻松自在、体贴安心的家居生活。通过智能家居控制网关能控制电灯、空调、电视、背景音乐、空气净化器、窗帘等(见图3)。
3.11智能安防报警系统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在享受高质量生活水平之余,家居安全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事情,于是各种防盗、警戒、安保装置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广泛使用的各类传感器并不具备报警通知功能,智能安防报警系统通过红外传感器、门磁、窗磁、红外视频摄像头激活设置,使出门在外的用户了解到报警触发时的现场情况(见图4)。
3.12远程健康服务系统
简单身体状况指标参数自检系统。住户每天可通过网络上传或者通过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系统中输入相关参数(血压、血糖等),系统通过“老年身体状况初步诊断专家系统”自行查询健康状况,进行初步诊断。
3.13智慧社区全响应电子沙盘
全响应电子沙盘是在体验中心建一个实体声、光、电沙盘模型,辅助一个三维全高清立体图像和社区三维视频语音全景,背后汇集了本社区的相关数据;利用高德三维地图,图层数据库部署在居委会本地,居民能从“图”上找到和衣食住行有关的所有信息,而政府部门也将可以从这张社区电子沙盘上调取为抢险、救援等服务的翔实数据。其实就是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它把居民地、绿地、道路交通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容纳在同一平台上,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的在线服务。本地信息不仅能显示建筑立体图形,还能显示建筑名称、归属人等信息。外网信息将为市民的吃喝游乐、衣食住行提供基于位置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如果叠加其他专题数据,未来各政府部门的公开信息都可以上传到这张图上,市民上网就可以查阅。
3.14手机移动客户端
智慧社区移动管理平板终端是根据社区工作需要开发的平板客户端,能够访问并查询智慧社区全响应数据库,实现数据库的采集、更新、比对、查询,调用社区电子地图基于LBS实现周边商铺等数据的采集、更新、比对、查询;实现对所管楼门内的居民智能服务管理、智能安防报警、远程健康服务查询、社区便民服务系统的查询。
3.15智慧社区移动应用手机终端
3.智慧社区系统解决方案 篇三
目前,包括北京、上海在内,全国各省区均有城市被纳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在贵州,铜仁市、六盘水市、贵阳市乌当区被纳入2013年国家首批智慧城市试点;随后,贵阳市、遵义市(含仁怀市、湄潭县)、毕节市、凯里市、六盘水市盘县等被列入2014年国家第二批智慧城市试点;2015年,安顺市西秀区被纳入第三批智慧城市试点。
“互联网+智慧城市”的建设,让城市的管理者有了自己的“ERP”,通过信息化系统大平台,实现了政务、交通、教育、医疗、旅游、治安管理等功能的集成,既为职能服务部门提供了信息化管理的工具,又让人们能够快捷地分享和使用各种信息,同时还通过大数据的优化算法提升了城市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可谓一举数得。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智慧社区就像一个个细胞单元般必不可少。如果说智慧城市的建设是“高大上”,那么智慧社区的建设应用则是“接地气”——通过优化基础设施布局,建设社区基层信息化平台,智慧社区可以24小时全天候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安全快捷的民生服务。
利用智慧社区信息化平台提供的大数据,人们还探索出社区基层管理治理方式的创新——从治理向服务转变。通过社区数据采集及分析,让大数据的“政用、商用、民用”形成新的业态产品来提供社会服务、公共服务等供给侧创新,真正做到“创新供给,激活需求”;通过提升社区自治和服务能力,充分开发社区资源,使政府和企业聚力,把公共服务和民生结合,打造出社区政务服务的云平台,实现了社区服务延伸到“最后的100米”;通过增强社区便民利民智能化水平,使得社区治理的供给侧服务平台化、扁平化,实现上下联动、流程透明、管控精准、服务便捷。
在智慧社区里,每一个居民都可以通过网络客户端和手持终端的APP应用,深度参与、随时随地互动,为社区的建设发展建言献策,尝试社区自治,开放共建共享,真正实现“人人都是社区的主人”。随着社区居民的不断参与,逐步建立起邻里互信,通过居民个人历史数据分析,建立起居民征信平台,推进和发展社区“共享经济”。从社区安全的网格化管理应用到社区智慧政务服务,从居民家庭的智能家居到物业的家政服务,从大健康大养生到居家养老,从社区商业到周边的服务业态……这些,都能让人充分领略到智慧社区网络的魅力,体验信息智能化的便捷,既规范了管理,也方便了居民。
4.智慧社区系统解决方案 篇四
项目概况:以信息化手段深化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推进社区政务服务进一步向居民区延伸,创新深化信息公开方式,提升社区政务服务智能化水平。通过在居委会配置“智能社工”自助查询系统和社区事务自助受理终端设备,使居民不出小区便能方便的查询可办业务、具体流程、需提供材料等相关信息,并可自动受理常规即办件。根据市民政局智慧社区建设规划,今后将结合“三网联通”的功能应用,探索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电话网和电视网等途径,实现申请人根据身份证号码对本人所办事项的过程、进度、结果、历史记录等信息的可查询、可下载,进一步实现政务服务的政策全透明、过程全公开、查询全方位。
为进一步落实《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1-2013年行动计划》和《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关于开展本市智慧社区建设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提出的打造智慧社区,建立惠及民生的应用典范的要求,结合半淞园路街道信息化工作的基础水平和自身特点,开展有特色的典型性应用,提高社区管理服务水平,拟将“以信息化手段深化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作为本街道智慧社区试点建设的工作目标,具体工作方案如下:
一、现状基础
半淞园路街道以信息服务网络整合建设为依托,积极推进社区政务服务信息化、智能化工作。街道信息化基本情况和受理中心信息化情况如下:
(一)街道信息化基本情况
1、在电脑配备方面,截止2011年底,半淞园路街道共配备电脑261台。其中街道办事处配备电脑110台;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53台,文化活动中心12台,党员服务中心8台,生活服务中心12台;居委会66台,每个居委配备3台。
2、在网络建设方面,街道中心机房配备了光端机、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等网络设备,并将互联网、政务外网、办公业务网和各条线专网接入街道办公楼,将政务外网通过VPN(虚拟专线)的方式接入各居委会办公场所。
3、在系统应用方面,基于互联网的应用有“半淞园路社区门户网”和“半淞园路社区服务网”;基于办公业务网的应用有“黄浦政务”OA平台;基于政务外网和各条线专网的应用有“半淞园路社区事务受理服务系统”(即“一口受理”系统)。
4、在信息安全方面,街道根据区保密委有关要求和《半淞园路街道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开展保密检查,同时统一安装杀毒软件,配备了硬件防火墙、防毒墙,保障
街道计算机系统及网络安全运行,防止病毒感染及信息泄密。
5、在管理体制方面,街道制定了《半淞园路街道机关计算机系统使用管理规定》、《半淞园路街道政府信息更新维护制度》、《半淞园路街道办事处机房管理制度》、《半淞园路街道政府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具体由行政办公室负责落实,配备了3名网管员分别负责街道办事处、受理中心和居委会的信息化管理维护。
(二)受理中心信息化情况
半淞园路街道从2009年起开展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标准化试点建设,在市、区民政部门和信息化部门的指导下,按照《上海市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规范手册》的相关要求,进行规范化的信息系统建设。
在硬件网络方面,配备了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各类网络设备,以及工作台电脑、打印机、条码扫描仪、满意度评价器等终端设备,并将政务外网和劳动、民政、医保、计生等各条线专网接入中心机房,组成适应“一口受理”业务需要的信息化网络硬件体系。
在软件系统方面,配置了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排队叫号系统、群众满意评价系统等,并在市民政局一门式政务研发中心指导下部署了半淞园路社区事务受理服务系统和上海市社区事务受理绩效评估系统,该系统包括民政救助、廉租住房、劳动就业、医疗保险、居住证办理等应用模块,实现了劳动、民政等多个部门的业务协同,市民在一个窗口就能办理所有业务,形成“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分类处理、中心一头管理”的运作模式。
受理中心实行标准化运作后,在均衡业务负载、提升服务效能,优化资源配置、贯通条线业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大大方便了居民办事,群众满意度不断上升。至今共接待中央、市、区考察团150余批,受到各方好评。
二、总体目标
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是社区政务服务平台、服务型政府形象窗口和基层社会管理载体。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受理中心标准化建设,在市、区有关部门和街道的共同努力下,受理中心管理模式不断创新,服务群众理念不断彰显,便民利民功能不断加强,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半淞园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作为受理中心标准化建设试点单位,在全市处于领先地位,并已列入市民政局牵头的智慧社区试点,在此良好基础上,街道拟将以信息化手段深化受理中心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提高社区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健全信息共享和服务体系作为本街道智慧社区建设的总体目标。
三、建设内容
根据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标
准化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半淞园路街道拟将延伸受理服务、实现政务服务全程公开、实行“三网联通”等3项内容作为智慧社区建设的主要任务。考虑到时间较为紧迫,为争取集中力量重点突破,拟分两个阶段分步推进,第一阶段主要实现延伸受理服务的目标,第二阶段力争结合“三网联通”实现政务服务全程公开。
第一阶段:
延伸受理服务。进一步完善居委会社区事务代理室、咨询点建设。延伸受理服务的关键在于延伸政务信息咨询和政务服务代理终端,目前受理中心已配置了“市民知道系统”用于政务信息咨询,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发和推广“智能社工”自助查询系统和社区事务自助受理终端设备等便民信息系统在社区居委会的普及运用,居民只需凭自己的身份证或社保卡即可在“智能社工”系统中快捷的进行个性化自助查询,获得可办业务、具体流程、需提供材料等相关信息,并可自动受理常规即办件。
第二阶段:
政务服务全程公开。在受理中心服务承诺制达标的基础上,实现申请人根据身份证号码对本人所办事项的过程、进度、跨部门办事结果、受理情况历史记载等信息的可查询、可下载。结合“三网联通”的功能应用,探索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电话网和电视网等途径,进一步实现政务服务的政
策全透明、过程全公开、查询全方位;运用电子监察系统确保服务过程可追踪、可审计。
四、应用特色
(一)方便居民办事。实现延伸受理服务后,居民到所在居委会使用“智能社工”系统便能自助查询相关信息和自动受理常规即办件,减少了居民因不熟悉流程和没带齐材料等原因往返奔波的情况。实现政务服务全程公开后,居民可通过相关终端查询到业务办理的全过程,足不出户即可了解到办理情况。
(二)深化信息公开。半淞园路街道目前已通过在门户网站发布公开信息、设立政府信息查阅点和配备触摸查询机等方式积极开展信息公开工作。实现延伸受理服务和政务服务全程公开后,居民可以更方便的通过“智能社工”系统和政府服务查询系统等获得相关信息,进一步深化信息公开工作。
(三)提升服务价值。实现延伸受理服务和政务服务全程公开后,大量的咨询服务和常规即办件的受理将下沉至居委会,受理中心可以腾出更多的精力用于处理流程较为复杂、解决起来比较困难的业务。同时通过政务服务的全程公开和电子监察系统的运用,从公众监督和内部监督两方面对受理服务过程进行管控,进而提升服务水平。
5.智慧社区系统解决方案 篇五
一、推广关键字(彩页不需要印刷这部分)
政府基建项目管理软件 财政基建项目管理软件 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软件 基础公建项目管理系统
二、解决方案(彩页印刷部分)1方案背景
为了加强基本建设的宏观调控,强化财政资金监督,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于1994年9月1日收回原委托中国人民银行代行的基建财务管理职能,1995年1月1日起由地方财政全面行使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职能。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基础建设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尤其是政府投资的基础建设项目对加速建立社会经济基础、推进科学文化和教育事业发展、提升民众物质与文化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与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各级政府对基础建设项目投资力度逐步增多,建设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项目多、投资大、人员少、资金需求紧、监管难度大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各级政府的项目建设和主管部门,在确保项目质量与安全的情况下,如何有效的控制项目预算、合理分配资金、监控资金支付与使用情况、有条不紊的推进项目进度、不断提高项目管理水平,这些都是当前各级政府建设单位和资金管理单位的核心管控指标。除了需要有力的政策措施和管理制度外,提升政府基础建设项目的信息化水平无疑是主要途径和重要手段。2系统适用范围 各级政府的基础公建项目建设单位或主管部门 各级政府投资项目监管部门 各级财政基建处(科)室
项目资金统筹、或项目资金计划与支付的主管部门 大型集团、企业的项目建设管理部门 3存在的问题
*领导决策困难,存在投资方向不准确,结构不合理,投资效益不高,资金分配难的问题,没有大数据支撑领导决策。
* 工作效率不高,越来越多的项目建设,监管工作量巨大,无法及时有效的完成工作。* 项目预算和计划不协调,计划调整与资金需求不一致。
* 项目资金使用结构不合理,资金支付不及时,对资金需求和分配无法形成有效管理。* 项目决策审批不科学,国家已对项目审批采取了下放权限、减少环节等措施,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行政性审批的模式,由于局部利益和缺乏综合平衡,重复建设较多,往往又形成新的结构性失衡。4方案简介
智慧政府基建项目管理系统解决方案是我公司根据政府投资项目建设需求,自主研发完成的以项目管理为核心,以资金使用监管为主线,涵盖了从项目立项、审批、资金申请/拨付、竣工确认等全过程管理,基于B/S技术结构,通过网络系统搭建政府内部协同办公与项目业务协同管理的平台,引入先进的项目管理理念,采用科学的资金分析指标,通过项目管理信息化,提升政府各部门办公效率,加快项目进度,提高政府项目管理水平。
本方案更加专注于项目的资金全范围和全过程管理,建立完善地项目库,围绕项目库和资金流,将项目基本信息、计划(预算)信息、合同登记信息、项目进度信息、项目付款信息、项目变更信息等全部登记到项目库中,通过严格的流程管控项目立项和审批,管控项目资金申请和拨付,以计划(预算)关联项目和资金支出实现由计划控支出、支出控核算的管理目标。通过本方案的建设,有效提升政府基建项目管理水平,帮助政府科学、合理投资各类基本建设,减轻政府各部门的工作量,有效防范资金使用风险。通过本方案实现了项目信息化管理,能够搭建一套有效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让政府各类工程和基建项目管理实现流程化、审批权限化、共享化、科学化的管理模式。
本方案能够帮助政府、财政、建设等部门把建设资金和建设项目的所有信息有效结合在一起,通过信息化工作流程,通过严格的用户与权限管理,实现多部门之间基建项目管理工作的高效协同和沟通。5系统总体框架
6应用效果分析
实现了项目管理和资金拨付的在线申报、审批,实现政府基建项目管理工作的网络协同办公。
通过项目立项/审批、计划管理(预算)、合同登记、付款管理、竣工确认等各阶段信息化建设,实现政府基建项目全过程信息化管理。
实现了政府对基建项目资金管理有关的计划控制、支付控制、竣工结算控制等内部控制体系,为政府部门有效分析并严格管理有关资金需求总量、资金分配方案、支付时间安排等事务,从而避免虚列项目或多要资金等现象的发生。
加快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加强政府项目和资金使用内控约束力和监督。 大大降低统计工作量,实现及时的数据分析,及时掌握资金需求,有计划的支出能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有利于政府发挥宏观调控作用,提高了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7公司简介
长春佳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佳盟公司)核心业务是提供综合治税系统、税源信息管理系统、政府采购信息网、大宗食品采购系统、政府基建项目管理系统、政府大数据分析等整体解决方案,致力于为广大行政事业单位提供各种管理软件和相关专业技术服务。
6.智慧社区系统解决方案 篇六
“智慧校园”总体规划与子系统建设
设计建议书
贵州镱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现状
目前国内高校通过几年来的信息化建设,已经积累了良好的信息化基础,校园网已经比较完善,在校园网基础上各校都提供了一些简单的应用服务,包括学生上网、邮件服务、视频点播等;各个单体的业务系统也在部门内部开始使用,更多的工作都已经通过计算机和应用系统来完成;学校对计算机的使用水平也逐步提高。随着业务系统的不断建设,系统间的数据共享、流程整合等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各系统面向师生提供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高校逐渐的把数字化校园的规划、建设提上了日程,越来越多的学校提出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需求。
智慧校园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包括实验室、教室、设备等)、资源(如公文、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从而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达到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
二、设计理念
智慧校园的建设,从全局出发、统一规划,组建一个完整统一、技术先进、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校园应用系统,实现学校的教学、科研等管理、服务活动的全部过程。整个智慧校园的核心就是数据资源的集成共享;共享数据平台的目标就是为了整个信息系统提供一个稳定、集成、可靠的环境,保证整个新系统中各个业务系统可以充分集成并保持一致。通过预先设计好的共享数据平台将各个不同时期建立的业务子系统进行有机集成,实现整个校园管理的规范化、系统化、一体化。同时在共享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面向全校的信息发布和查询。并在这个数据资源共享集成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的用户角色,建立一个面向教职工、学生需求的信息服务数据集,提供个人全面的信息服务。最后在共享数据库为学校发展决策积累数据,建立一个面向决策分析支持的主题数据集,在此基础上,可以逐步建立相应的决策分析支持应用。
三、设计方案
3.1 智慧校园基础网络平台 3.1.1 网络架构分析
现代网络结构化布线工程中多采用星型结构,主要用于同一楼层,由各个房间的计算机间用集线器或者交换机连接产生的,它具有施工简单,扩展性高,成本低和可管理性好等优点;而校园网在分层布线主要采用树型结构;每个房间的计算机连接到本层的集线器或交换机,然后每层的集线器或交换机在连接到本楼出口的交换机或路由器,各个楼的交换机或路由器再连接到校园网的通信网中,由此构成了校园网的拓扑结构。
校园网采用星形的网络拓扑结构,骨干网采用万兆速率具有良好的可运行性、可管理性,能够满足未来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另外作为整个网络的交换中心,在保证高性能、无阻塞交换的同时,还必须保证稳定可靠的运行。
因此在网络中心的设备选型和结构设计上必须考虑整体网络的高性能和高可靠性,我们选择热路由备份可以有效地提高核心交换的可靠性。
传输介质也要适合建网需要。在楼宇之间采用1000M光纤,保证了骨干网络的稳定可靠,不受外界电磁环境的干扰,覆盖距离大,能够覆盖全部校园。在楼宇内部采用6类双绞线,其连接状态100m的传递距离能够满足室内布线的长度要求。
3.1.2 设计思路
进行校园网总体设计,首先要进行对象研究和需求调查,明确学校的性质、任务和改革发展的特点及系统建设的需求和条件,对学校的信息化环境进行准确的描述;其次,在应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学校Intranet服务类型,进而确定系统建设的具体目标,包括网络设施、站点设置、开发应用和管理等方面的目标;第三是确定网络拓扑结构和功能,根据应用需求建设目标和学校主要建筑分布特点,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第四,确定技术设计的原则要求,如在技术选型、布线设计、设备选择、软件配置等方面的标准和要求;第五,规划校园网建设的实施步骤。
校园网总体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应该体现在能否满足以下基本要求方面:
(1)整体规划安排;
(2)先进性、开放性和标准化相结合;(3)结构合理,便于维护;(4)高效实用;
(5)支持宽带多媒体业务;
(6)能够实现快速信息交流、协同工作和形象展示。
3.1.3 校园网的设计原则
(1)先进性原则
以先进、成熟的网络通信技术进行组网,支持数据、语音和视频图像等多媒体应用,采用基于交换的技术代替传统的基于路由的技术,并且能确保网络技术和网络产品在几年内基本满足需求。
(2)开放性原则
校园网的建设应遵循国际标准,采用大多数厂家支持的标准协议及标准接口,从而为异种机、异种操作系统的互连提供便利和可能。
(3)可管理性原则
网络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网络管理,网络的建设必须保证网络运行的可管理性。在优秀的网络管理之下,将大大提高网络的运行速率,并可迅速简便地进行网络故障的诊断。
(4)安全性原则
信息系统安全问题的中心任务是保证信息网络的畅通,确保授权实体经过该网络安全地获取信息,并保证该信息的完整和可靠。网络系统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造成安全与可靠性问题。
(5)灵活性和可扩充性
选择网络拓扑结构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将来的发展,由于网络中的设备不是一成不变的,如需要添加或删除一个工作站,对一些设备进行更新换代,或变动设备的位置,因此所选取的网络拓扑结构应该能够容易的进行配置以满足新的需要。
(6)稳定性和可靠性
可靠性对于一个网络拓扑结构是至关重要的,在局域网中经常发生节点故障或传输介质故障,一个可靠性高的网络拓扑结构除了可以使这些故障对整个网络的影响尽可能小以外,同时还应具有良好的故障诊断和故障隔离功能。
3.1.4 网络三层结构设计
校园网网络整体分为三个层次: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为实现校区内的高速互联,核心层由1个核心节点组成,包括教学区区域、服务器群;汇聚层设在每栋楼上,每栋楼设置一个汇聚节点,汇聚层为高性能“小核心”型交换机,根据各个楼的配线间的数量不同,可以分别采用1台或是2台汇聚层交换机进行汇聚,为了保证数据传输和交换的效率,现在各个楼内设置三层楼内汇聚层,楼内汇聚层设备不但分担了核心设备的部分压力,同时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接入层为每个楼的接入交换机,是直接与用户相连的设备。本设计书从网络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及易于维护性出发进行设计,以满足客户需求,建议采用成熟的锐捷网络管理平台。
3.2 物联网智能感知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英文名称是“The Internet of things”。由此,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泛在网络的融合应用,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因此,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2.0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
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Internet of Things”。在这个网络中,物品(商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需人的干预。其实质是利用射频自动识别(RFID)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商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而RFID,正是能够让物品“开口说话”的一种技术。
物联感知系统是整个智慧校园中最可见的一部分。拟利用传感器、采集器、RFID、二维码、视频监控等感知技术和设备,实现校园环境管理的数字化。首先,部署传感器等数据,采集设备并联网。其次,利用RFID、二维码等技术标识校园环境。再次,构建校园环境信息数据库和应用平台。利用校园智能物联网络建设应用。针对高校行业的特定性,建议采用固定资产RFID管理系统和人员RFID定位系统。
★ 固定资产RFID管理系统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是以实物管理为特点,以化繁为简为目的的实用管理类软件。固定资产管理系统针对固定资产管理中经常出现的实物与财务帐目不符的情况,运用射频技术为企业解决了问题,使企业管理有条不紊,帐物相符。
针对固定资产折旧计算繁琐的情况,运用平均折旧法,迅速完成固定资产的折旧计算工作,计算结果准确无误。运用高效的数据传输技术,独特的权限管理理念,使领导能坐在办公室里就能了解企业所有固定资产的全面情况。系统优点:
1)强大的实用功能;
2)先进的射频技术管理方式;
3)高效的网络和远程数据传输;
4)独特的权限管理;
5)友好的用户界面、简便易学。
★人员RFID定位系统
RFID人员定位追踪系统,是集信息采集、监视、警报为一体的软件系统。在物流,人员定位追踪、资产管理等领域可以完成标签信息采集,人员物品移动轨迹,错误信息警报等功能,是先进的综合管理系统。3.3 智慧校园基础信息平台
校园网络信息平台是衡量院校软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校园网信息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和娱乐资源,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形式和生活方式。校园信息平台搭建包含教学资源系统、视频点播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电子阅览系统、校园电视系统、MOOC系统和一卡通系统等信息系统的整合应用,为丰富校园学生文化提供支撑平台,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提供服务。
★设计原则
目前我国高校大都建立了校园网络,校园网信息平台综合网络化、数字化的学习和研究的网络平台,依托校园网为基础,以信息服务、信息共享为目标。随着校园网络硬件方面的不断更新,管理及软件方面也需要进一步提高。部分高校重视教学资源、信息资源和管理资源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搭建了信息平台。信息平台的搭建还存在一些不足,需逐步更新技术改进服务。技术层面,校园网络信息平台将现代网络技术为基础,运用网络设备构建一个庞大的网络结构,能够为实施教学、管理、办公、信息交流和通讯提供服务;理论层面,校园网络平台基于互联网应用,提供以学习活动为核心的网络媒体教学环境,作为信息技术交流的平台,为教室、学生及工作人员提供具有开放性、灵活性、稳定性的教育教学管理平台。
★建设目标
校园网信息平台建设目标是建立符合院校校园信息化服务平台,以信息化建设带动教学工作的现代化,突出院校特色,为全校师生提供方便、优质的信息资源,创建获取信息的多种渠道。校园网络平台提现应用,以网络技术环境为基础,网络教学资源提供为核心的思路进行建设。促进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变革,构建更加完善优质的网络教学环境。
3.4 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系统是学校现代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学校教学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必要条件。教学管理工作量大而且复杂,搞好教学管理工作是维持教学活动正常运转,确保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利用教学管理这一数据库应用系统,可以让教学管理人员科学的,规范的,管理与教学有关的数据,不仅节约大量的人力与实践,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可以减少差错和漏洞。教学管理系统涉及学生及教学的各个环节,这里只涉及班级,班主任,教师,学生,课程这五个方面的管理工作,包括多媒体教室(投影机、中控系统)建设、微机教室、教学信息发布平台等。
设计图如下:
教学管理系统组成结构图
3.5平安校园
“平安校园”建设是高校加强校园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举措,是学院管理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平安校园”系统建设可以分为以下三部分:
第一,平安校园;涵盖校园监控和数字化校园两大部分,校园监控即对校园内的操场、楼宇、周界、运动场馆、宿舍等易发生安全隐患的区域进行全天24小时的监控;数字化校园是指校园内的网络门禁、校园一卡通、报警系统、消防系统等数字化安全防范系统。校园监控和数字化校园两大部分内容作为平安校园的核心部分是息息相关、互相联动的。
第二,校园监管;作为平安校园的监督管理部门,需要一套系统可以随时随地地对校园内任意监控点位进行巡检,不仅可以监督管理保卫人员的工作状态,而且还可以对校园重要点位进行远程监看。对于当前部分多校区的大学城来说,还可通过监控系统的视频会议子系统召开安全防范会议。
第三,综合指挥调度;一套完善的平安校园安防系统离不开指挥调度系统,任何警情都需要指挥调度系统的实时处理,同时通过指挥中心联动公安110,或将学校视频图像实时传输到上级教育系统或公安系统。综合指挥调度系统的用户分为:公安系统用户、上级教育系统用户、本地校方控制中心。
3.6校园一卡通
★设计原则
一卡通的总体设计原则是给使用者每人发放一张射频卡,使该卡同时具有身份证件、工作证、电子钥匙、电子钱包、考勤卡等多种功能,让持卡者在学校内部一卡通行、办公消费方便快捷,让管理者轻松便利、一目了然,充分享受智能科技给日常工作与生活带来的快捷、高效、安全和舒适。同时可以和银行业务有机的结合,通过自助设备实现转帐、结帐、查询等功能。
一卡通系统是一种集成了智能识别、自动控制、网络通讯和计算机等技术和产品,针对学校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特点,每人仅用一张智能卡作为个人身份信息和电子钱包信息的载体,就能在不同功能的智能卡读写终端上分别实现各种身份识别、电子消费支付和信息管理等业务的智能卡信息管理系统。它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基础设施之一,也是十分重要和有效益的应用系统之一。目前院校各管理系统都处在更新换代,急需“一卡在手,走遍校园”,并且要求校园卡具有储蓄、取款、消费、身份认证、个人信息查询等银行与校园复合应用功能,其应用履盖银行卡电子支付、自助转帐、远程学杂费代扣代缴和校园综合消费,包括工资、奖学金等支取,食堂、沐浴、超市、洗衣房、校内各类小额消费,以及身份认证、门禁、考勤、图书借阅、上机上网、保安巡更、车棚管理、蝴蝶通道、公交班车、水电费用、科研课题、教学情况、学籍学分、课程成绩、管理信息查询与统计分析等。
★建设目标
系统建设目标,是将一卡通系统建设成为信息资源数字化,通讯传输网络化,用户终端智能化,管理结算自动化的数字化校园的基础信息平台,为将来的“数字化高校”的身份识别与安全体系建设,整合和带动学校各类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为各管理部门提供综合信息服务和辅助科学决策,全面提升学校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在全校形成学校统一管理的数据中心和数据信息交换平台,促进教育信息的标准化,构建起学校优良的数字空间和信息共享环境,在校内进一步实现教学资源数字化、数据传输网络化、用户终端智能化、结算管理集中化。
其次,在全校实现统一的电子支付和费用收缴管理,彻底解决校内各类费用收缴难、管理乱的问题。第三,借助“校园一卡通”系统提供的基础数据,整合和带动学校各类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为各管理部门提供综合信息服务和辅助科学决策,全面提升学校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第四,促进学校网络应用基础平台的建设,逐步完成校内应用系统体系结构的升级。
第五,通过完善的数据报表和数据分析,为学校领导和管理人员提供决策支持。
3.7 控电管理系统
在上一部分“校园一卡通”系统内,已涵盖智能水控电控的建设。其中智能控电管理系统的系统特点包括:
采用最先进的实时采样控制技术,对各分路(房间)同时采样计算,将用电计量精度大大提高(优于1%),该项技术获得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面向各高校集体公寓的专业化设计,针对性强,系统操作完全自动化; 系统软件功能丰富。采用预收费管理模式,摒除了传统的手工抄表、收缴电费等工作。学生寝室实行“一室一卡”计量用电,管理上做到“定量到人,核定到位,超额收费,节约滚存”,这样电能供应得到合理有效的分配和使用,而不造成不必要有浪费,为学校节省大量人力和资金,提高管理水平;
登录软件须进行身份验证,按管理员(或操作员)不同身份登录,可进行不同的权责设置。管理员(或操作员)分别对电量参数及时间范围进行填写,同时软件提供强大的报表,可按日、月、季、年不同时间阶段,提供各种统计用电报表,经整理分析,使管理上更加深入细致,提高管理水平。软件操作具有日志追踪审计功能,以便日后查询。防止窃电,确保系统安全、可靠。
控电系统示意图
★系统主要功能
多分路电量同步计量 预购电量,无费关断 收费记录,票据打印 分路负载功率设定、限制 恶性负载设定、识别 电量不足,购电提示 分路电量剩余电量与用电查询 分路状态查询与记录 免费基础电量设置 退费管理
房间调换进行数据转换 历史记录统计分析 挂失与重新初始化 关断控制失效报警 数据异地备份* 故障自动保警
3.8 智能控水系统
智能控水系统设计原则:
实现合理收费,多用多收,少用少收;
可采用计量计时两种收费方式,根据学校的自己设定方便使用; 以卡控制电磁阀开关,方便快捷;
读卡和显示部分可与阀表分体安装,便于使用者插卡和观看余额; POS机与电磁阀均为安全电压,充分保证使用者安全。
系统体系结构图
系统主要功能:
网络管理:通过485总线与消费POS机相连接,进行开餐处理后,发送黑名单、用户档案、菜谱、上次信息,同时保持计算机与POS机的实时通讯,保证消费实时上传及下传,使各POS机的用户信息保持一致;
帐户管理:对用户的帐户信息进行挂失、解挂、增款、转帐操作; 统计分析:提供用水情况报表,供领导者分析; 系统维护。
3.9 智能路灯控制系统
路灯系统是校园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是与校园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校园公共设施。同时,绿色照明也是当今照明界的必然趋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规模的扩大,照明消耗,照明电费日益高涨,加剧了我国日趋紧张的能源供应。
因此,建立节能型的路灯单灯控制系统,实现对路灯的集中控制、检测与管理,结合相应的控制网络确保按时、按需点亮每盏路灯,并能有效的节省路灯用电,延长灯泡寿命,降低维护成本,是现代能效型社会的目标。
无线单灯控制系统的实施可显著提高路灯系统的管理水平,满足远程控制、实时监控、数据采集、自动或人工调光、灯具保护、动态节电等功能需求。
智能路灯控制系统拓扑图
3.10 大数据云平台
智慧校园”是一个包含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综合体,不同于传统“数字校园”概念。“智慧校园”的设计理念就是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师生及管理人员能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开展教、学、管理的状态。“智慧校园”通过把传感器嵌入和装备到校园每个角落的供电系统、供水系统、建筑物、设备等校园生态系统的各种物件中,使其形成的物联网与互联网相联,实现校园生活与物理系统的整合,而后将学习系统、管理系统、办公系统等众多软件系统平台整合并融人“校园云”,最终将云、物联网、互联网整合起来,进而实现大规模数据的实时抓取,深度分析计算,形成更有效的决策依据。智慧校园应具有以下五个特征:(1)环境全面感知;(2)网络无缝互通;(3)海量数据支撑;(4)开放学习环境;(5)师生个性服务。
“智慧校园”的核心特征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全面的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基于角色的个性化定制服务;二是将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服务融入学校的各个应用与服务领域,实现互联和协作;三是通过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学校与外部世界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和相互感知的接口。“智慧校园”是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信息化应用深度整合、信息终端广泛感知的信息化校园。“智慧校园”系统兼有技术、教育和文化等多重属性,具有如下大特征:(1)融合的网络与技术环境。实现校园有线网、无线网、传感网、视频监控网等多种网络的融合和多种信息化应用系统的融合,形成一体化的网络环境和应用环境;(2)广泛感知的信息终端。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全面的智能感知环境;(3)快速、综合的业务处理服务。能够对教学、科研、管理的各种业务、信息、数据按照基于流程的方式进行快速、综合处理,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全面综合业务处理与服务平台。(4)智能的管理与决策支持。具有架构科学合理、低耗高效运转的学校智能化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能够对学校的人、财、物、活动、事件和业务流程进行感知、识别、跟踪、判断、处理、评价与提示指引。(5)个性化的信息服务。能提供基于角色的个性化信息定制服务;(6)泛在的自主学习环境。通过实施有线和无线网络的全面覆盖,借助移动学习终端和教育云服务平台,任何时间可以在学校任何地点在线学习、互动交流和辅导答疑。实现教育无处不在,学习随时随地。(7)智慧的课堂。具有满足师生个性化教与学需求,实现自主探究、互动教学、协同学习等多种教学模式,并能对学习过程进行动态跟踪与评价的智慧课堂。(8)充分共享、灵活配置的教学资源平台。建有教育云服务平台,能实现教育资源的按需动态分配和技术服务的充分共享。具有统一的教育资源建设标准和存储规范,能实现教育资源的高效检索和智能汇聚。能提供海量的优质教育资源,并与教学系统无缝对接,满足教学需求;(9)蕴含教育智慧的学习社区。具有家校互通的沟通平台和学习社区,教师、学生、家长能够及时互动,分享教育经验与智慧。能整合各种社会力量,共同促进学生快速健康成长。
云计算平台基础设施包括机房环境、计算平台、存储平台、容灾系统等。首先,要建设云计算管理系统.构建云计算安全环境,培养管理、运维、服务团队,在此基础上形成按资源使用付费的新型服务模式,鼓励云计算服务应用。云计算可以把大量的高度虚拟化的计算和存储资源管理起来,组成一个大的资源池,用来统一提供服务。智慧校园的业务系统包含学习,管理和生活三个方面,学生,教师以及管理人员通过接入这些系统来管理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以及生活。
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助力了“智慧校园”急速发展。大数据应用,是通过数据分析的方法从大数据中发掘潜在价值,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际价值。基于大体量数据的深度分析让系统可以智能决策,使“智慧校园”建设得以实现。目前大数据的研究虽然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大数据的技术特性和潜在价值使其必将成为“智慧校园”中“智慧”精髓部分。随着智慧校园的研发和建设,将对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产生极大的影响,促进学校和方面的发展从而提高学校的竞争力。
四、公司介绍
贵州镱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系统集成、一卡通系统销售安装、一卡通业务外包服务、通讯业务代理等,公司主要面对贵州省内各高校、中小学、大中型企业提供专业的系统集成及一卡通、通讯综合运营代理业务。目前为智慧一卡通系统、北京泰德汇智“蓝天卡”系统等产品的贵州销售、服务总代理,2010年我公司与中国联通贵州省分公司签订 战略合作协议,作为联通战略合作伙伴我公司与联通公司合作进行“手机一卡通”项目的开发和推广,并得到了省内多所著名高校的认可至今联通公司在贵州省投资建设的“手机一卡通”系统项目均为我公司承建。
公司成立以来,参与建设了省内多家高校的校园一卡通项目,也独立经营了多家高校的一卡通综合服务大厅,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公司也形成了一套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的经营管理模式。我们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优秀管理和服务团队,公司下设运营部、工程部、技术部等部门。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营销网络及服务体系,客户可以得到售前技术咨询和需求调研、售中合理化方案和售后标准化服务等一整套完善的服务支持,从而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需求。服务质量从方案设计、安装实施到客户服务等各个环节通过不断摸索和实践,目前已形成一套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凭借规范的实施体系、完善的服务保障体系、先进的服务技术平台和多样的服务支持方式,为客户提供“实时、高效、专业”的标准化服务。
7.智慧社区系统解决方案 篇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龙华新区中心医院辖区内的新澜社康中心127例慢性病患者和牛湖社康中心134例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31例,女性130例;患者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58.2±4.2)岁;有78例为高血压,57例为冠心病,35例为糖尿病,36例为高血脂,25例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15例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15例为糖尿病合并高血脂。
1.2 方法:
新澜社康中心应用常规管理方法设定为对照组,社区医务人员收集社区慢性疾病信息,为患者建立档案,定期为患者测量血压、血糖,对患者进行随访等。牛湖社康中心应用智慧医疗型社区与家庭健康管理系统设定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管理内容的基础上,应用智慧医疗型社区与家庭健康管理系统,具体管理措施如下:①社区医务人员利用管理系统将社区慢性病患者疾病信息收集建档,患者病情和前期的治疗做系统智能化的效果评估,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定期派专科医生对社区与家庭健康管理系统提出的治疗方案做出评估和调整,根据检查结果和日常监测结果,做出评估,对患者治疗方案做出调整,提出下面干预管理措施,使社区慢性病患者管理实现全程动态管理。为患者建立高血压和糖尿病控制的制度,控制不良患者要根据管理系统指导,实施个性化管理方案,从运动指导、饮食指导、心理指导等多方面进行非药物指导干预,为患者建立完善诊疗制度,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患者之间建立起有效的沟通,完善了慢性疾病患者的就诊流程,实现动态的管理体系。通过社区与家庭健康管理系统、社区医务人员与医院专科医生的共同管理,使社区慢性病患者得到更全面的管理[2]。②医院专科医生与社区医务人员通过社区与家庭健康管理系统共同完成对慢性病患者的管理,专科医生要和患者结成点对点的联系方式,便于医疗管理的顺利完成。患者通过社区医务人员或者自行测量日常血压和血糖后,将测量结果及实际伴随症状等数据录入社区与家庭健康管理系统,系统智能化的分析患者情况并指导患者用药,若患者病情加重或者有并发症发生,可通过系统告知社区医务人员,社区医务人员负责做好入院联系等管理工作。专科医生每月定期到通过系统了解患者情况,对系统提出的医疗指导进行调整,使社区慢性病患者每月可以得到一次专家就诊,专科医生通过系统对患者检查和化验的报告、日常监测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评估患者病情,调整治疗方案,提出干预措施。总结前期干预效果,再进行下一轮干预管理,使慢性病可以得到完整的管理[3]。③慢性病患者的社区医务人员日常监测、系统及专科医生每个月的医疗指导,都要在智慧医疗型社区与家庭健康管理系统中做好医疗记录,使疾病档案得到全面而系统的管理,对慢性病情做出动态的反映[4]。
1.3 观察指标:
观察127例实施常规管理的研究对象与134例实施全程动态疾病管理干预的研究对象的管理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以卡方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检验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出现2例并发症,对照组出现18例并发症,观察组管理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着明显差异(P<0.05),见表1。
(例/%)
3 讨论
社区慢性病管理是有组织的,医务人员主动为患者提供卫生保健服务,控制疾病发展与并发症的发生,实现一体化保健服务。疾病会随时间产生变化,患者间有着不同的个体差异,医务人员要掌握病情变化与患者个体的差异,才能更好的调整治疗方案。医务人员通过智慧医疗型社区与家庭健康管理系统对疾病实施动态管理就是根据这一特点开展,动态管理可以及时反映出患者疾病变化,对疾病实施全程动态管理可以更好的控制患者疾病,减少并发症出现,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5]。医务人员与患者结对联系这种方法能医生更全面的了解患者情况,提高患者的信任感和治疗依从性,使医务人员和患者间可以保持方便而快捷的沟通。社区医生通过智能化系统对患者进行日常监测和医疗保健指导,专科医生每月1次定期对社区患者的医疗保健方案进行确认、调整,了解患者病情的变化和治疗的效果,通过智慧医疗型社区与家庭健康管理系统,实现慢性病日常社区管理,定期专家管理的管理方式。患者病情录入到管理软件中,使疾病管理可以有真实而全面的记录作为依据,完整记录还能将患者动态疾病变化及时反映,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共享,从门诊到住院都可以将患者病史资料及时调出,对患者病情有着全面了解,减少重复性检查,同时还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6]。
对于患者疑难病症,社区医务人员可以把病情上报上级医院,对患者做综合检查和治疗,医院再把检查和治疗的结果返回社区,使医院和社区可以实现双向的转诊,对患者共同完成动态的管理。以专科医生和社区医务人员构成全科医护小组,使社区医务人员更好的在社区开展工作,医务人员和患者进行深入的沟通,利于医务人员掌握患者病情,提高患者对医生信任感,以此提高治疗依从性。
摘要:目的:分析智慧医疗型社区与家庭健康管理系统的应用。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龙华新区中心医院辖区内的新澜社康中心127例慢性病患者(对照组)和牛湖社康中心134例慢性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管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管理内容的基础上,应用智慧医疗型社区与家庭健康管理系统,比较两组患者的不同管理结果。结果:观察组管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着明显差异(P<0.05)。结论:智慧医疗型社区与家庭健康管理系统可以更好的控制患者病情,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社区与家庭健康管理,全程动态疾病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宏,姚华,拓宽前,等.克拉玛依区社区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实践及效果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1(24):5122-5181.
[2]罗秀.以社区为基础的慢性病管理[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3,29(6):485-488.
[3]熊学琴.社区慢性病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全科护理,2012,10(12):3256-3258.
[4]王丽,于秀凤.社区慢性病的防治及管理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9):228.
[5]罗茂秋,龙于,刘红,等.建立“慢性病防控示范区”规范慢性病全程动态综合防控管理[J].社区医学杂志,2014,12(1):33-35.
8.如何构建智慧社区 篇八
智慧社区到底什么样?
每天外出买菜,只要浏览“百事通”LED显示屏,就能知道附近六七家超市和农贸市场的蔬菜价格行情;打开电视,切换到相应界面,就能查询到家周边的道路实时路况和停车场的空车位情况;周末休息在家,登录“和谐家园网”就能报名参加感兴趣的社区学校课程,或索取喜欢的公映电影票和文艺演出票,甚至预定体育场所,不用跑远路就可以享受到等质的文体大餐;独居老人患病在家,通过“远程健康监测仪”就能自测血压、血糖、心率,并将数据同步传送至社区医生的电脑中,一旦有异象,医生就会主动上门进行诊治……不用惊讶,这些都是发生在智慧社区里的真实事件。
都说社区是我国新城市细胞,也是一个城市形象的具体体现。相较于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的发展也是如此。建设智慧社区,其实就是运用各种网络通信技术,为居民们构筑起一个能提供智慧生活体验的“智慧社区”服务平台。除了医、食、住,行外,它还能够为辖区内的居民提供高效便捷的社区综合服务,帮助居民实现对家用电器的远程智能控制和家庭安防的远程监控、报警等等。从这个角度来说,智慧社区和智慧城市建设在许多领域也是概念相通的。一个智慧社区就是一座智慧城市的缩影,只有激活了智慧社区这个细胞,整座智慧城市才更有活力。
近年来,各地智慧城市建设快速增长,有力促进了智慧社区建设的大力发展。各类基于社区平台的智慧化应用犹如雨后的春笋,方兴未艾。目前,刚刚结束的第二届智慧城市年会上,包括青岛市智慧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大连市沙河口区智慧管理创新区综合智慧服务管理平台等在内的多个与智慧社区相关的项目获得了“2014中国智慧城市创新奖”,足以可见当下社会对于智慧社区建设的关注和重视。
但在高歌猛进之余,还需要循序渐进,因地制宜推进。建设智慧社区,并不局限于只是实现信息化,更多地是期望生活在社区里的人们能够感受到更加和谐的生活状态,提升幸福指数。因此说到底,智慧社区建设也是一项智慧民生工程,需要以人为本,为民服务。同时,作为智慧社区建设的主要推手,各级主管部门还应在政策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在做好智慧社区顶层设计之余,以标准先行来推动智慧社区规模化应用。当然,创建智慧社区的主体是居民,只有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参与,加之以良好的市场运作机制,才能终将形成一个让居民受益、可持续运营的智慧社区发展模式。
9.智慧社区到底“智慧”在何处 篇九
1、安防监控
将社区的视频监控移植到机顶盒和手机上,将视频公共资源开放给社区居民,实现群防群测,发动群众参与社区平安建设工作。居民在家中即可随时了解本社区的安全状况,实现平安城市的创建工作人人参与,共建平安社区。如果居民一旦发现安全隐患,通过机顶盒遥控器进行报警。社区值班室屏幕上会立即显示报警家庭信息,值班人员可立即赶到处理,同时还能调取事发现场周边的监控资源并推送给各执法管理部门。发动社会力量和广大群众共同观看视频监控,共同参与治安防范,从而真正实现治安防控“全覆盖、无死角”。
2、智慧健康
远程挂号是通过机顶盒能够实现看病挂号功能,现已和市人民医院挂号系统取得联接,当居民选择科室和医生并填写身份证手机号码后,会收到就诊的短信通知。以后还会联通其他医院的挂号系统,逐步联接省级和省外的医院。
3、便民服务
主要是将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信息和各类查询功能对接到机顶盒,服务于居民的生活,为居民的衣食住行等提供简单便捷的服务。主要包含了公交信息、违章查询、天气预报、房产租赁信息等,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社区超市是本地化的O2O平台,就近选择商超,打造500米生活圈。居民通过机顶盒遥控器购买生活用品,支持线上或线下支付,免费送货上门。
4、美丽当地
社区新闻、图说社区、公示公告、基层组织等,主要是针对居民的一些信息的公开。能够让居民及时准确了解社区的相关通知、活动以及居民参与的社区事务,增加社区与居民的互动和联系紧密性。
5、居家养老
实现了家庭点餐、社区签约医生、一键签到等功能。居家养老实现在家预约各种服务,主要分为生活照料、精神慰藉、法律维权、医疗保健等4大类。居民可以在家中通过机顶盒实现各项服务的预约,网格化平台能够及时获取到居民的居家养老需求,社区和物业就可以及时进行上门服务,增加对社区老人的关爱和帮助。
社区的独居老人通过一键签到让管理者放心,家政保洁、点餐、医疗都大大方便了老人的生活,同时可以清楚地让社区居民知道自己所享受到的一些政策。
10.智慧社区现状与趋势 篇十
一、智慧社区应用现状
1.物联网技术在社区应用还较少,智慧应用处于初级阶段
为了规范住宅智能化建设,建设部住宅产业化办公室早在1999年12月就出台了《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智能化小区是智慧社区的前身,主要强调三方面内容,包括安全防范子系统、信息管理子系统、信息网络子系统。为了促进平安城市建设,公安部于2005年提出了3111工程(安防工程),3111工程的推进对于小区安防水平提高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早期的智能化小区模式实现了设备的自动监控但并未实现自动控制网络与互联网的互联。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自动抄表、智能家居等物联网应用走进社区,进入家庭,智慧应用逐渐增多,智能家居成为最有潜力的物联网应用领域之一。
近年来,充分融合了物联网技术与传统信息技术的智慧社区解决方案逐渐出现,并在一些发达地区实施。智慧社区典型应用包括智慧家居、智慧物业、智慧政务、智慧公共服务。智慧家居是融合家庭控制网络和多媒体信息网络于一体的一个家庭信息化网络平台。家庭控制网络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接入因特网(Internet)、公众电话网、广电网、社区局域网等网络,通过家庭网关实现电子信息设备、通讯设备、娱乐设备、家用电器、自动化设备、照明设备、保安(监控)装置及水电气热表(或概称的三表三防设备)的控制与设备间协同。智慧物业利用小区视频监控网络、各种传感器网络及小区宽带网络构成物联网系统,实现智慧的保安消防、垃圾回收清运、停车场管理、日常设备检修与维护、环境监测、电梯管理等智慧服务。智慧公共服务利用信息共享与集成技术,实现社区医疗服务、“一站式”缴费服务、电子商务服务、养老服务。特别是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使得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实现智能化,打破老人独自居家活动的状态,老人的各种诉求被感知:身体健康状况被社区医院和医护人员感知;居家安全和出行安全被社区服务人员和家属感知。智慧政务对部门、科室、社区业务进行科学分类、梳理、规范,创新服务管理模式,提高服务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水平。实现社区一站式服务、社区经费管理、综治维稳、社会救助等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
大量结合了物联网技术的社区应用还处于方案或试运行阶段,物联网应用需求的发掘还不充分,智慧社区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2.智慧社区应用主要集中在大城市主要社区
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智慧社区成为智慧城市重要建设内容,但由于智慧社区本身代表了一种较现代的生活方式,受建设成本和消费水平影响较大。因此,智慧社区的发展还很不平衡。深圳、上海、广州、北京等各沿海城市、直辖市和各省级中心城市发展较快,智慧社区还主要集中在这些大城市的主要社区。
北京西城区广内街道“智慧社区”社会服务管理平台是智慧社区的一个典型案例,其一期内容包括智慧中心、智慧政务、智慧商务、智慧民生四大部分14个子系统。智慧中心记录了街道所有的人、地、物、事、组织,这些数据精确到了每个社区的每个单位、每个楼门甚至每个井盖。智慧政务借助信息手段,对部门、科室、社区业务进行科学分类、梳理、规范,创新服务管理模式,提高服务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水平。包括社区一站式服务系统、十千惠民系统、社区阳光经费管理系统、综治维稳系统、和谐指数评价系统等。智慧商务是以服务企业为主旨,包括槐柏商圈网、楼宇直通车、惠民兴商一卡通、企业绿色通道等。智慧民生以辖区居民需求为导向,建设面向社区各类专项服务的典型应用,包括虚拟养老院、智能停车诱导、全品牌数字家园、数字空竹博物馆等。
2011年6月,上海投资3000万元建设的首个“智慧社区”——浦东金桥碧云一期改造已完成。实现了智能家庭终端、金桥碧云卡、社区信息门户网站、云计算中心四大基础项目。通过智能家庭信息终端(碧云大管家)实现公共服务信息查询、优惠信息显示、服务预订等功能。通过金桥碧云炫卡绑定商家或社区服务机构的各类信息、直接进行相关费用缴纳、预定、享受个性化服务。社区信息门户网站是居民查看社区内各类信息的互联网窗口,主要功能与“碧云大管家”相对应。同时,基于网站的互动及宣传功能,可将服务辐射至所有人群。云计算中心是整个项目的大脑,因为所有子项目的数据都将通过云计算中心进行交换、处理、存储以及查询。另外实现了智能交通(一期)运用红绿灯违章率监控管理系统、智能环保(一期)通过对现有垃圾桶的改造,当垃圾桶内的货物到达一定的程度的时候(例如90%),自动将相关信息传送到相关管理部门。智能停车场(完成试点工作)通过对停车场管理专利技术的应用,实现对社区内停车场的查找、停车位信息的查询、精确停车位的指导等功能。
广州电信与光大花园在广州市海珠区推出“信息家园”社区。在这个社区中,居民可以通过宽带网络和固定电话实现远程遥控开关家电、视频监控家居安全、自主控制电视节目等住宅智能化管理。此外,居民还可以通过114查号台和“信息家园网站”了解居家信息、订购所需商品。目前约有3万家广州企业加入了“信息家园”电子服务网络。
3.智慧社区产品与技术方案尚不成熟
社区智能化产品 “智能化”程度还不够高。在部分安防产品中存在这样的情况:只能在家中无人时,开启防盗报警系统,住户回家后必须关闭防盗报警系统,否则就会发出误报信号。而事实上只要在夜间就需要能够对住宅边界(阳台、窗户等)进行设防,所以一方面要提高产品的智能程度,锁定监控区域,同时还要能够根据环境的需要灵活设置安防系统。另外,探测设备(红外探头等)的可靠性能不理想,无线探测器由于靠电池供电,所以能否及时、准确传送电池欠压状态,是保证系统可靠性的必要条件。
技术方案选择时存在考虑不全面的情况。有的小区区域报警系统采用电话网+无线前端设备模式,虽然此种方案因为不破坏住户的室内装璜,技术上比较可行。但由于这种方案需要依赖于电话通信网络,及住户通过电话线经电信局交换中继与物管中心连接,住户的每一次报警都要占用电话线路,因而会给住户增加额外的通信费用,物管部门当初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没有与电信部门协商,匆匆上马,等到系统调试时才发现问题,从而导致住户的不满。
4.智慧社区建设标准与规划缺乏
建设部住宅产业化办公室早在1999年12月就出台了《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由于该导则和2000年出台的GB50314-2000《智能建筑设计标准》中,都没有详细规定每个系统的设计及施工规范,实施过程中往往只能参照各相关系统的有关标准执行,有的甚至是凭感觉,因而导致工程设计、施工安装、设备选型的随意性较大。例如,住宅内探测器及磁控开关的安装位置及数量,住宅不同部位应选择何种技术类型的产品等。天津市今年出台的《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地方标准DB12/125-2001就详细规定了门磁开关及探测器的安装场所、安装位置及设备选型等。另外,系统建成后缺乏相应的验收、测试标准,也没有相关部门组织验收,所以目前急需针对智慧社区的此类技术规范出台,从而更加规范系统的实施。各厂家的相同产品的兼容性、互换性、开放性差,造成住户家中设备种类很多,管理和维护也非常困难,给未来系统的集成与数据共享带来很大困难。
5.缺乏适应智慧化社区管理与服务的人才
智慧社区应用了丰富的现代信息技术,其管理与服务模式与传统社区有很大不同。因此某些重要岗位不是一般人员通过短时间培训能够胜任的,所以社区管理与服务机构特别是社区服务中心与物业管理中心需要配备高素质的技术管理及业务办理人才。通过高素质的人才保障智慧社区软硬件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比如一个安防系统,由于系统管理不善,导致其它人员误操作,使得系统通信参数被修改,致使整个系统瘫痪,而物管人员却不会恢复。这一方面反映了物管部门管理制度不严,同时也说明物管人员的技术素质亟待提高。
二、智慧社区发展趋势
1.技术方面
(1)网络泛在化
随着物联网技术和我国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未来社区内网络将无处不在,并将有更高的带宽,必将加强社区的网络功能的发展。通过完备的社区局域网络和物联网络可以实现社区机电设备和家庭住宅的自动化、智能化,可以实现网络数字化远程智能化监控。
(2)系统集成化
社区内信息孤岛将通过平台建设走向集成,这是智慧社区建设的目标和要求。智慧社区将大大提高社区系统的集成程度,信息和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共享,提高了系统的服务能力。
(3)设备智能化
通过各种信息化特别是自动化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不但使居民的信息得到集中的数字化管理,基础设施与家用电器自身的各种基础及状态信息将可通过互联网获取,并可通过互联网对这些设备进行控制,设备间也可通过一定的规则协同工作。通过对各种人、物、事的信息的综合处理,更多的智能化、主动化和个性化服务将出现有社区居民身边。
(4)设计生态化
近几年随着新兴的环保生态学、生物工程学、生物电子学、仿生学、生物气候学、新材料学等新技术的飞速发展,生态化理念与技术正在深入渗透到建筑智能化领域中,以实现人类居住环境的舒适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2.应用方面
(1)智慧应用渗透到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社区的主要构成对象就是住宅与家庭,因此社区信息化应用始终主要围绕着居民日常生活展开,在智慧社区,智慧应用将渗透到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智慧家居将智慧应用延伸到家庭内部,各种电子信息设备、通讯设备、娱乐设备、家用电器、自动化设备、照明设备、保安(监控)装置及水电气热表(或概称的三表三防设备)等连成网络,通过多功能智能控制器、互联网和物联网络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各种设备可以与传感器结合,根据环境变化自动变换状态。居民出行也因智慧停车场的出现变得更加快捷,智慧停车场系统统一管理社区辖区内的车辆停放,保持社区辖区内的道路、过道、电梯及扶梯等平面及垂直交通的畅通。居民生活环境也可得到智慧管理,在社区内部安装的环境监测设备,不仅可实施显示社区环境状况,便于业主在社区内安排活动时间,同时可向市环保部门环境监测系统提供数据。可以和市交管信息互通,对一些违章、被盗车辆进行及时处理。通过智能垃圾回收系统,清洁人员定时定点或接到智能垃圾箱报警后及时收集和清运垃圾,保持社区及周围环境的干净、整洁。电子商务、远程医疗与救助服务、一站式政务服务等智慧化服务将不断丰富与完善,使社区社区居民生活方式更加智慧、更加便捷。
(2)对特殊人群的生活保障服务有着强烈需求
【智慧社区系统解决方案】推荐阅读:
智慧平安社区解决方案10-06
智慧社区网络设计方案09-27
智慧社区论文09-17
智慧社区物业合作协议07-05
北京智慧社区指导标准07-12
智慧社区汇报提纲范文09-19
智慧校车安全监管系统08-11
智慧乡村方案书08-16
智慧城管建设方案09-18
智慧机场综合解决方案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