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科毕业论文

2024-10-10

医学专科毕业论文(共15篇)

1.医学专科毕业论文 篇一

“惧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首先感谢您们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阅读我这份自荐材料,给了我一次争取成功的机会。

我叫,是河南省漯河市漯河医专的专科毕业生,毕业在即,收获在望,希望有机会能在贵院工作学习。

当选择了医学院校,选择了医疗行业,立志救死扶伤的信念便铭于我心。我从入学起就抓紧每一天进行专业知识的积累和基本功的锻炼。在校理论学习期间,我深知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认真对待每一门课程,取得优异的成绩。在实习期间,我时刻铭记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导,收益良多,掌握了临床基本操作,更加深入的理解了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同时,我深刻体会到医患关系的重要性,学习了沟通技巧,提高病人满意度和工作效率。我的实习学习也得到了病友的肯定和多位老师的好评。这是我不懈努力的结果,也是我所具有积极进取精神的体现,相信这些工作经验将是我今后继续学习和工作的宝贵财富。

虽然目前我只有专科学历,似乎竞争力较差。但是我坚信,不管学历有多大的差别,在工作中我们都是从零开始,深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乐观豁达的性格,强烈的团体协作意识才是作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人员必需的条件,也是我追求的最终目标。我期盼在今后能跟各位前辈和同事们一起,不懈付出,为贵院做出我力所能及的一份贡献!成绩都属于过去,未来更需努力。展望未来,如有幸能在贵院工作,我将以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用出色的工作成绩来证明:您选择了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

此时此刻,摆在您面前的是薄薄几张纸,对我而言,则是一个学子十多年来苦读的艰辛和收获,也是一个学子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和希望。

最后,感谢您审阅我的材料。祝贵院事业蒸蒸日上,祝各位领导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期盼您的佳音!

此致

敬礼!

2.医学专科毕业论文 篇二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两个文件中明确要求, “以市场为导向, 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促进毕业生就业”。本文就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2015 届临床医学专业专科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分析, 把人才培养与就业紧密结合起来, 根据岗位要求的变化, 及时调整专业方向, 通过更新、调整及增加必要的专业技术课程和实训实习项目, 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适应性。

1 调查研究结果

以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2015 届临床医学专科毕业生为调查对象, 就业情况如下: 本校2015 届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共87 名, 统计时间截止到9 月底为止, 综合就业人数59, 综合就业率67. 81% , 灵活就业率8% , 实际就业率为59. 81% 。灵活就业主要为通过 “专升本”升入本科院校就读。实际就业率中, 面向三级医院比例为3. 4% , 乡镇、社区医院及以下比例为28. 73% , 未就业率32. 18% 。 通过以上数据显示, 暂缓就业毕业生较多。选择到县以上医院进修一年, 等待助理执业医师考试, 希望拿到助理执业医师资格证以后再到经济效益好的城市大医院就业的毕业生有近三分之一。还有近8% 的学生选择继续深造。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因为其独特的专业特性, 导致其就业渠道相对狭窄; 其在校期间学习压力巨大, 与社会的沟通和信息交流能力较低, 对就业信息的获取或就业趋势的了解不足, 进一步加重了其就业困境。

2 应对策略

如何面对越来越沉重的毕业生就业压力, 是摆在所有高校, 尤其是高职高专学校面前的严峻挑战, 如何应对压力走出困境, 也是每一位高校教师都应思考的问题。

首先, 加强就业工作的指导和服务力度, 扭转毕业生的择业观念, 打开面向基层就业的广阔空间和重要渠道。

就全国医疗卫生人才需求情况分析, 虽然以省会城市为代表的大中型城市对基础人才的需求基本饱和, 但从整体水平上考虑医疗机构对基础人才的需求依然存在, 广阔的新型乡镇、社区及边疆地区对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依然巨大。随着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开展,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急需大量的人才, 它们拥有接纳和吸收临床医学专业专科毕业生的巨大潜力。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在促进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并构建了以面向基层就业为导向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一所高职高专医学院校, 从每年新生入校的第一堂就业指导课开始就为学生树立面向基层就业的思想, 强调服务基层、服务乡村的医疗理念。针对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在见习和实习阶段, 打破原有班级结构, 以地域和学生自主报名为基础, 设置多个临床见习、实习基地, 使学生的实习医院和自身拟就业的场景靠近, 有利于毕业生就近了解拟就业的医疗机构服务特点。在临床医学专业班级的管理上, 设置专业辅导员作为负责人, 在学生入学到毕业的三年中一直负责学生的学习督促和就业指导, 并将就业指导落实到系部每一位授课教师身上, 在授课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自我定位和确立正确的择业观。

其次, 帮助毕业生参加并顺利通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获得医师执业资格, 合法上岗, 提高用人单位使用医学专科毕业生的积极性。

全面优化课程结构, 提高培育精度, 针对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对学生进行专门培训, 提高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学校拟行在毕业生毕业后开设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考前辅导课程, 协助学生考取助理医师及医师资格, 为学生的高质量择业再尽绵力。同时在课程体系建设中, 以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为蓝本, 确立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应对实践技能考试和综合笔试为目标, 组织编写实用型校本教材。组织青年教师亲身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从综合复习和临场应对中总结经验, 将第一手的应考经历融合在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考前辅导教学中; 再将辅导教学中总结提炼的历年考点和知识点融汇在常规教学中, 注重实践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从而从根本上提高临床专业专科毕业生的综合能力, 在就业和以后的临床工作中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再之, 鼓励临床医学学生辅修或者参加特色专业课程培训, 开设儿科、妇幼卫生、急诊急救等专业方向课程学习, 有针对性地满足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在此方面的人才需求。

市场化机制的不断完善, 使我们认识到有特色、有个性的商品会更有市场竞争力。虽然医院对应聘毕业生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 专科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但是基层医院在专长型人才方面始终都有相当稳定的需求。也就是说在人才培养方向上, 不仅是要培养高素质的全科医疗人才, 还要让培养的学生具有特色, 在自己喜爱的特殊学科上, 在专业老师的引导下, 课堂学习、网络学习和自我学习相结合, 形成自己的专长, 提高就业竞争力。同时,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毕业生与社会的沟通和信息交流能力, 从而在就业信息的获取或就业趋势的把握方面得到加强。

3 结语

综上所述, 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指导思路, 将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与面向基层医疗机构就业的岗位设置相结合, 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反馈, 征求基层医疗一线专家意见, 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进而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学有所长的专业型医疗卫生人才。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临床医学专科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及原因, 从专业建设的角度上, 为改善毕业生就业提出了解决途径。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专科毕业生,就业状况

参考文献

[1]李皓, 肖爱平.关于临床医学专业专科毕业生就业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 2009, 8 (6) :741-743.

3.医学专科毕业论文 篇三

关键词:康复专业 中医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a)-0214-01

中医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具有浓郁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医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及医疗实践中逐渐积累的经验总结。因其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显著的临床疗效,因此,中医学在医学高专康复专业设置为必修课程,其目标就是希望康复专业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了解脏腑、病因病机、中药、方劑、针灸等基本知识,接受传统医学熏陶,开拓临床思维、丰富诊疗手段。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康复专业中医学的教学体会总结如下。

1 康复专业的特点

康复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康复治疗技术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康复治疗专门技能,具备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单位从事康复治疗、健康促进、康复护理等工作的能力,成为康复领域内富有开拓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

2 康复专业中医学课程培养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中医学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熟悉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专科诊疗知识,了解中医学养身预防等知识。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判断分析能力,充分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去诊察病情、识病辨证能力,从而为临床各科奠定理论基础,具有对基层群体进行健康、养生、疾病预防宣教的能力。

素质目标:具备慎独诚信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娴熟的专业技术素质,建立良好的人际情感和救死扶伤的高尚情操。

3 康复专业中医学教学体会

3.1 PBL教学模式

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是基于现实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PBL医学教育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医学生为主体,以小组讨论为形式,在辅导教师的参与下,围绕某一学生专题或具体病理的诊治等问题进行研究的学习过程。以“七情”章节为例:收集学生们熟悉的案例,他们在中学时学过《范进中举》这篇课文,可询问学生范进中举后出现何种状况?后来又是如何变化的?学生答曰中举后狂喜过度导致癫狂,后来老丈人一巴掌将其打清醒。以学生们熟悉的案例将其注意力和积极性调动起来,教师继续给出问题,《红楼梦》中林黛玉为何终日抑郁而致肺痨?《三国演义》中周瑜为何被诸葛亮三气而吐血身亡?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引出中医基础知识中“七情”的相关概念及致病特点。学生兴趣很浓,教师可以再次深入询问生活中哪些疾病多与情志有关,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最后在课堂进行全班讨论,每个小组推选出一人发言,阐述小组讨论的结果,接受提问,回答问题。同时鼓励学生用学过的西医知识解释相关问题,可以提出质疑甚至反对意见。最后由老师总结巩固知识要点。PBL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对所学知识以分析评价、质疑问难,形成探索性、批判性思维,有利于中医知识的掌握。

3.2 丰富教学手段

中医学中有许多知识比较抽象、难懂,例如阴阳五行学说中五行生克的规律、阴阳消长的规律,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使学生领会其内涵。如充分利用Powerpoint等制作课件、嵌入flash动画和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加以展示,将文字、图片、动画、声音等有机组合起来,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化、生动化、形象化,学生一目了然,便于掌握。在讲授腧穴取穴法、针刺手法、灸法、推拿手法等内容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逻辑思维,又能增强记忆效果。在讲授望诊时尤其是舌诊,比较相近的舌色、舌苔如红、绛、紫,舌苔的腐、腻、滑等表象,如果仅凭语言叙述很难让学生领会,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不仅可以增强效果,而且令学生印象深刻。

3.3 加强传统文化熏陶

中医学的发生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联的,在讲授中医学课程时适当联系传统文化、历史知识和生活常识,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养成良好的医德、医风。中国绵延几千年的中医学,在漫长的萌芽、成长、成熟、繁荣中,形成了自身的道德体系和价值观念,从耳熟能详的“不为良相,当为良医”到“医乃仁术”等至理名言,都表明医者要有高尚的医德。我们提倡学生除了认真钻研本学科课程之外,也要博览医古文和中国医学史等书籍,教育学生学习历代名医宽厚的文史哲知识功底和高尚的医德风范,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潜移默化地加强德育教育[1]。

3.4 理论课与实训课相融

大多数康复专业的学生对中医学中的针刺手法、灸法、推拿手法等都很感兴趣,但由于中医学教学存在课时少、内容多、实训课时有限等问题,因此,不能使学生充分地掌握这些常用技能。根据存在问题我们教研室对中医学教学作了一些改革尝试,在理论课上有针对性的进行针刺示范、灸法示范和推拿手法练习,重在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将理论课与实训课相融,达到理论保证实训,实训促进理论的效果。

3.5 加强教师业务能力的培养

医学发展日新月异,中医学虽然是传统医学,但在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仍绽放出耀眼光芒。为了加强教师业务能力的培养,我们固定每周四下午进行教研活动,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商讨教法及教学问题、示范教学、章节说课、协调理论教学与临床带教活动、检查教学计划执行情况。通过一系列教研活动,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参考文献

4.医学专科毕业论文 篇四

是么是专科提前批次?

提前批次是军校和国防生,还有公安、体育、艺术、部分师范类院校等需要特长或面试的学校和专业都在提前批次里面。

考生在填报国防生志愿时,和填报军队院校一样,在提前录取批次栏中填报招收国防生的有关院校和专业。考生如果达到报考高校的体检面试分数线,然后须过政审、面试和体检三关。体育或艺术类不需要政审。

但体育艺术类考生一般是提前加试过专业的,如电影学院、画画等测试,填报军校和国防生志愿(除体育艺术外),不需要提前加试专业,不影响考生填报所有志愿的正常录取,而且使考生多了一次选择机会。符合国防生条件者,将被录取。不符合录取资格,但其统考成绩达到报考高校相同专业或相近专业录取分数线,与其他考生同等对待,可参加报考专业的正常录取。

填报志愿注意事项:

广大考生可提前检查一下报名时填写的手机号码,如有停机、换号或遗失手机短信验证密码的情况,请考生尽量提前到县区招办办理相关手续,以免影响填报志愿时正常登录。

省招考院再三强调,各中学一定要保护好考生的信息安全,不允许中学代替学生统一设置报考密码,不允许中学统计考生成绩,不允许教师接受考生委托代替填报志愿,不允许中学和教师干预考生填报志愿。

5.医学专科毕业论文 篇五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专业】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招生网站-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分数线

1、我校以考生统一入学考试成绩为基本依据,坚持“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原则。本省生源志愿以1:1.2比例投档录取,外省市生源按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有关规定投档录取,在省招生办每轮出档考生中,按计划结合考生专业志愿及出档成绩择优录取,不设志愿级差、相关成绩及加试要求。

2、按考生的专业志愿顺序依次进行调剂,注意保护第一专业志愿考生的权益。考生前一个专业志愿未被录取,按其专业志愿顺序,根据级差进行调配,各个专业级差依次为3分,填报愿意服从调剂的,将根据我校专业需要进行调剂。

3、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获得省级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以及英语单科分数较高的考生。

4、对于本规则未包括的需进行专业调剂的情况,必须报校招生网上录取工作领导小组集体研究决定。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重点专业: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全景地图: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历年分数线: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报考指南: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招生计划: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气校友:

6.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篇六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格与稳定的心理,具备职业医师的素质和医学知识与技术,在农村及社区基层医疗卫生部门工作的助理医师,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业务培养要求通过三年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医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临床医学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备在农村和社区基层医疗卫生部门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保健工作的能力。

核心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原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预防医学临床基本技能训练

就业方向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医疗卫生部门从事临床工作、卫生防疫部门从事卫生行政管理、医药相关企业从事市场销售。

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格与稳定的心理,具备职业医师的素质和医学知识与技术,并养成自我培养与终身学习习惯的城市社区医疗卫生部门工作的助理医师。

业务培养要求通过三年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临床医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同时,熟悉社区医疗中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全科医疗的诊疗思维模式和社区基层医疗服务的工作方法,提高其对社区常见健康问题和疾病的防治能力,具有为人民健康服务的职业道德,能够运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社会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达到社区全科医师岗位基本要求,自我鉴定《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核心课程

医学基础临床基本技能临床辅助诊疗技术系统疾病诊治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主要能在城市社区及农村基层医疗卫生部门从事疾病的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及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工作。

口腔医学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能够在基层、社区从事口腔医疗、保健、预防工作,适应第一线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从事口腔医疗、预防保健的助理口腔医师。

业务培养要求要求本专业学生学习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使学生在具有医学生的一般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口腔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完成在基层、社区从事口腔医疗、保健、预防工作的基本训练;并具有一定的口腔医药、医疗器械的推销能力、口腔预防保健用品的研制及推销能力及口腔医学科研及论文写作能力。

核心课程

人体形态学人体机能学临床医学概论口腔医学基础口腔内科学 口腔颌面外科学

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口腔预防医学口腔材料学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儿童口腔医学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主要能在基层、社区从事口腔医疗、保健、预防工作,口腔医药、医疗器械的推销工作,以及口腔预防保健用品的研制及推销工作。

中医学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现代化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健康个性和谐的,具有扎实的中医临床各科知识以及针灸、推拿等具有中国特色基本技能的,在医疗卫生等领域第一线工作的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助理中医师。

7.文化礼仪与医学专科教育 篇七

1 文化礼仪的特征、原则与作用

1.1 文化礼仪的特征

民族性、共同性、多样性与时代性是文化礼仪的特征。从本质上讲, 文化礼仪具有民族文化根源, 这是共同性的前提;而历史的进步与各种文化的交叉导致了它演变的多样性与时代性, 所以文化礼仪必须与时俱进地结合到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领域 (例如医学) , 从而发挥它的社会作用。

1.2 文化礼仪的原则

文化礼仪的原则共有8项:遵守的原则、自律的原则、敬人的原则、宽容的原则、平等的原则、从俗的原则、真诚的原则、适度的原则。8项原则同等重要, 不可缺少。掌握这些原则, 将有助于更好地学习礼仪、运用礼仪。

1.3 文化礼仪的作用

文化礼仪可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可以塑造良好的形象, 提高服务质量, 有助于从业者自觉地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身职业应尽的义务, 把满足甚至超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自己工作的宗旨和要求。

2 医学专科教育中文化礼仪修养的现况

文化礼仪可以使医学生更好地搞好人际关系, 合理、正常的心理需要得到不同程度的满足, 从而促使医患关系更融洽, 矛盾得以积极的解决。我国医学教育的特点:在医学院校中, 专业课教师大多为医学院校毕业生, 人文社科类知识较缺乏, 知识结构不太合理, 教学中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 忽视文化礼仪修养的教育, 忽视学生学习方法、自学能力及创新意识的培养;而人文学科专业教师又缺乏医学专业知识, 教学中往往不能结合临床医疗实践, 课堂教学单调、枯燥, 缺乏生动性, 教师知识的局限性有碍于文化礼仪修养教育的进行[2]。

3 医学专科教育与礼仪的关系

医学的宗旨是救死扶伤、防病治病, 为人类的健康服务。医学是富有道德意义的学问。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人们已经认识到医德医风是一种无形资产。首先, 良好的医德品质是每一位医务人员的无形财富。其次, 对于医疗卫生单位来讲, 医德医风是一种无形资产。医德教育和医学礼仪修养是医务人员医德品质培养和养成的2个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良好的医德和医学礼仪修养有利于为防病治病提供良好的外部保障条件, 即保证正常、良好的医患关系和医护关系是防病治病的基本前提。所以, 对在校医学生加强医德和医学礼仪修养教育是非常必要的[3]。

4 在医学专科教育中引入文化礼仪的几点措施

4.1 培养医学生的自律精神

自律精神是文化礼仪的真谛及前提, 是培养医学生素质修养的根基, 只有自觉、自律, 才能体现出富有内涵的礼仪。自律就是指学生自己定出要求并自己遵守执行, 强调自觉, 在无人监督时也能严格要求自己。

4.2 课程设置

将文化礼仪修养教育纳入医学生的课程体系, 开展文化礼仪修养培训、教学, 帮助医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礼仪修养。

(1) 进度安排。在医学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开始开展文化礼仪修养的课程, 安排合理的课时。学校培训一批资质优良的教师, 实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内容包括仪表仪容、站姿、坐姿、走姿的礼仪, 不同场合的礼仪, 交往礼仪等。在教学中, 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情景表演、观摩光碟、邀请医院专业工作人员开展讲座、模拟实训等形式, 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课程结束对学生进行考核, 让学生在学习礼仪的过程中显示出自信, 衬托出美好的气质和风度, 在今后的学习中及以后的实习和工作中, 从习惯上将礼仪逐渐转化为一种规范, 成为一名讲文明、懂礼貌、重礼仪的医学生。

(2) 授课课时安排 (见表1) 。

(3) 实训内容与实训模式 (见表2) 。在礼仪模拟实训前, 教师应及时按照实训计划, 对学生进行周密、精细的文化礼仪理论讲授和技能规范介绍, 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掌握文化礼仪基础知识和主要技能标准, 真正理解通过模拟实训应掌握的技能水平。根据不同的实训内容, 采用不同的实训模式, 以期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4]。

(4) 考核细则 (见表3) 。

4.3 课程管理

加强课程管理, 逐步利用校园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资源, 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案、多媒体课件、习题库、习题解答、实训操作考试题库、教学录像、在线答疑等, 并对课程资源进行经常性更新, 以便保证课程建设的先进性[5]。

4.4 开展技能竞赛, 加强学习, 注意实践

结合我校实际条件, 设计多种形式的技能竞赛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 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培养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和技能操作能力, 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与实践的融合。学生在校期间要利用良好的条件努力学习, 注意重点、难点礼仪的学习, 避免纸上谈兵, 要把学到的礼仪知识和实践紧密相连, 而且注意从实际情况出发, 灵活运用, 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将知识融会贯通, 也才能加深对礼仪规范的领会和理解。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 应注意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 通过再学习进一步完善自身行为, 使自身礼仪修养得到提高[6]。

总之, 在医学高等教育中引入文化礼仪教育, 有利于医学生全方位适应医学模式向“以患者为中心”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所导致的职能变化, 用高尚的医疗道德, 精湛的医疗技术, 优异的医疗素质, 礼貌的医疗服务, 不断促进良好的医疗职业素质和自身修养的渗透融合, 以动态、及时地维护、促进广大人民的身心健康, 从医疗卫生角度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结合我校实际情况, 笔者认为将文化礼仪与医学专科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并就此提出部分见解及实施措施以抛砖引玉。

关键词:文化礼仪,医学生,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李昶, 梁世芳, 张光辉.医学职业院校学生礼仪素质的研究与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 2008, 26 (14) :34~35.

[2]盘幼初.礼仪教学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 2008, 26 (14) :86~87.

[3]肖京华.礼仪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的意义与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 2007, 25 (10) :133~134.

[4]李颖钰, 张凤元.以礼仪教育为切入点增强德育实效性[J].卫生职业教育, 2008, 26 (9) :147~148.

[5]张凤元, 赖青.注重礼仪学习创建和谐德育环境[J].卫生职业教育, 2007, 25 (10) :147~148.

8.医学专科毕业论文 篇八

【关键词】医学高专;法律教育;问题思考

Thinking of Strengthening Legal Education of the Medical College Students

Yan Qing, Zhang Jiayong, Liu Yannan. Li Xiangjun Huaihua Medical College, Huaihua, Hunan 418000, china

[Abstract] In addition to providing medical expertise to the students, higher medical school as a base to train grass-roots, community medical personnel, must assume the important task of training students to develop awareness of health law. By health law education of medical students,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eir law, correcting the legal concept and a strong awareness of the law, they are familiar with the potential legal issues in their own work, which according to the law practice of medicine.

[Key words] Medical High Commissioner; legal education; Thinking

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及同疾病作斗争、旨在保护人体健康的一门科学。也是一门复杂性、风险性的学科。近几年,医患关系紧张,医务人员依法行医的意识不强,对医疗纠纷的防范及处理能力有限,其中以年轻医务人员居多,此现状凸显现阶段高等医学院校对医学生法律素质培养存在的弊端。医学高专学校作为培养基层、社区医学人才的基地,除了给学生提供医学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承担对学生法律教育的重任。通过对学生法律知识的传授、法律意识和法律思维的培养,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在依法行医的同时,也要熟悉自身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以便更好的为基层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1 法律教育的现状

1.1 法律教育理念滞后,内容凌乱不成体系

传统的医学教育是以提供医学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培养为目的,以医学专业课为核心,对人文课程重视不够,尤其是对卫生法学不重视。大部分的学校未单独设置该卫生法学,而是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含有此内容;没有专职教师而由其他德育教师或辅导员主讲;德育教育课时比重远大于法治教育等。在课程设置上面,以简单地宣讲法律条文为主要内容,在有限的课时里罗列一些常见的卫生行政法规;专业针对性不强,专业法教育不系统;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仅仅把它看成是一门课程,一种知识,而不是当做依法行医的教育之一和一种立身行事的基本准则。同时,授课形式内容也单调,理论与实际脱节,不能及时适应社会发展需求[1]。学生尽管学了法律基础课,背了法律法规的条条款款,考试也“及格”了,但过后却抛到九霄云外。

1.2 教学队伍匮乏,良莠不齐

目前,医学高专学校卫生法学师资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存在着法学专业毕业的教师不懂医学,医学院校毕业的教师不懂法学的问题。贯通医法两门学科的能力极其有限,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教学目标的完成质量普遍不高,培养出来的学生依法行医的水平与能力就相当有限。

1.3 法律氛围营造不足,学生不重视

学校一般较注重新闻、娱乐及学校活动的宣传,对学生医疗卫生法律法规知识的普及、遵法守法的舆论引导等宣传相对缺乏,这不利于强化医学生的法律意识。而且,学生的学习精力基本锁定在医学知识的范围内, 导致学生无暇顾及卫生法学方面的知识,以致造成有的学生进入实习或走入工作岗位后, 常常由于缺乏卫生法制观念,不能正确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2 加强医学高专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重要性

2.1 加强法律意识教育是现代社会法治的需要 市场经济本身就是法治经济,它要求人们具有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意识,需要法律引导、规范、保障和约束。没有法律就没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对社会主义法律的了解和把握是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每一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其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大學生法律意识,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举措,更是适应时代的需要,要善于遵循法律所反映的市场经济规律来服务于社会,规范自己的行为,这就要求必须以自身良好的法律素养作保障。所以,引导大学生加强法律意识的建设,促进自我全面素质的发展,是当前高校教育的一个重点工程。

2.2 加强法律意识教育是现代医学法治的需要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法治意识和观念正逐渐渗透到医疗卫生行业的各个方面。改革开放以来, 全国人大就颁布了《执业医师法》等9个卫生法律, 国务院发布或批准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25个行政法规, 卫生部制定发布的部门规章达400多个。这些都说明, 利用法律手段来调节和管理卫生事业已成大势所趋, 法律将渗透到医疗机构的设置、医务人员行医、病人的就诊行为等各个方面[2],标志着我国对医药卫生行业的规范化管理已逐渐形成。在医学“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渗透于各级医疗机构,这就要求各级医务工作者从更高层次上认识医学的本质,保护人体健康。近几年由于医务工作者的法律意识则相对贫匮,致使医疗纠纷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医学高专学生作为基层、社区医学人才,也应该在参与医疗实践前就有的放矢地学习相关法律知识, 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奠定法律意识及法律思维模式,依法行医,从而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保驾护航。

2.3 加强法律意识教育是医学生自身的需要

法律作为道德的底线,贯穿着社会主义道德精神。在法制社会里,法律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规范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医学生要想在这样一个不断健全的法治环境中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既要掌握医学知识和技能,又要懂得以法律己、依法行医,同时也要懂得在法律的指导和保护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自觉将自己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纳入国家法治的轨道。

3 医学高专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几点思考

3.1 树立法制观念,强调法律意识教育

医学高专学校法制教育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时54,课时相对偏少,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医学生都达到具有很全面的法律知识的程度,几乎不可能的,也没有必要。但如果我们注重观念的培育,重点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与信仰,养成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以及如何依法行医和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教育是可行的。因此,法律基础课的教学重点是观念而不是知识[3]。

3.2 加强专业法律知识教育,掌握系统卫生法律知识

当前,应抓好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两大基本内容:一是法律基础知识,二是卫生法律知识。医学高专学校应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基础,简要介绍 我国的法律学基础,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专业,进行专业法的学习和教育,分别系统介绍“执业医师法”、“护士管理办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药品管理法”、“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知识,使医学高专生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在各自的职业岗位上更好地规范自身行为,为他们走上正确的从医之路奠定重要的法律思想和道德基础。

3.3 综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方法

除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外,有的学校还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护理伦理学》、《护理心理学》等课程。在处理与这些课程的关系上,特别是与医学道德教育的关系,更应注重医学法律教育。增强道德教育的理念固然重要,但这些教育远不能使医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从容面对和处理复杂的医患关系[1]。适当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社会调查、医疗纠纷案例、现场观摩法、问题讨论法以及专家讲座等形式。在专业课教学中,也要注意培养学生规范的医学文书书写能力和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要有针对性地结合医患纠纷典型案例,培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的法律防范意识和“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要充分利用社会实践的大舞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使学生了解卫生行业的法律法规,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此外,要经常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宣传、卫生监督、新法宣传等活动,通过这些具体的法律实践活动,深化对法学理论的认识,使增强法律意识,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

3.4 培养一支既懂医学又熟悉法学的复合型师资队伍

卫生法是一门医学与法学的交叉学科,要求教师有驾驭医学与法学两方面知识的能力, 使医学知识和法学知识有机融合。目前大多数卫生法的教学是由非法律工作者或不懂医学的法学教师承担。不懂医学的法学教师来讲授卫生法对涉及的医学问题难以科学理解, 而非法律工作者的法学理论功底不深,难以释环医疗纠纷,由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急需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医学法律教育师资队伍。一是法学教师要转变研究方向,加强培训,互补知识,向卫生法学课程做出努力[4]。二是应鼓励专业教师攻读第二学位或选派业务骨干进修学习,以尽快适应专业教学的需要。三是聘请法律专家到学校讲授医学法律法规可以作为暂时的应急手段。四是积极引进既懂医学与又懂法学的复合型教师。

3.5 丰富校园文化,营造良好法制氛围

医学专科生学制短,承担的学习任务繁重,要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法律法规和法律热点,就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积极效应,利用宣传栏、广播站、校报等舆论工具宣传法律知识,营造良好法制氛围。经常聘请卫生法学专家和司法界人士举办知识讲座,同时也要广泛开展以法律为主题的演讲,辩论等活动。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运用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同时,广大的专业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都负有育人职责,每门课程、许多教学环节中都能起到不可忽视的法律素质教育功能。

参考资料

[1] 任元鹏.医学院校医事法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8,7(11):1224-1226.

[2] 钱亚芳.关于构建医学生法律教育体系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3,11(4):290-291.

[3] 王莉.当代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问题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8):223.

[4] 穆中杰.依托行业特色发展法学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11,(20):55-56.

作者简介:阎青(1980-),女(满族),湖南怀化醫学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主研方向:内科学教学与医学教育研究

9.重症医学科重点专科总结 篇九

项目工作汇报

为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让老百姓就近即可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自2011年8月开始,我科采取一系列措施,开展市级医疗特色专科建设,现将医院的基本情况及科室近三年来开展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医院概况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綦江医院、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坐落在美丽的綦河之滨。始建于1940年,历经70余年的发展,始终秉承“仁心仁术、厚德济生”的核心理念,现已建成为一所医院占地面积76亩,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开放床位800张,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急救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并与多家医学院校的教学医院开展合作,成为其托管医院或教学指导医院,综合实力快速提升,承担着渝南黔北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急诊急救任务。医疗服务范围覆盖綦江全区并辐射到邻近的贵洲、巴南、江津、万盛等地,总服务人口超过200万。2010年6月,医院被列为重庆市首批三甲医院建设单位。医院紧紧围绕建设三甲医院的总体方案,以打造渝南黔北区域医疗卫生中心为目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重视学科建设和发展,强化医院管理及内涵建设,保证了各项工作扎实有序地进行。

二、专科概况

科室成立于2007年,于2011年成为重庆市重点临床专科建设单位。2012年搬迁到新外科大楼,科室用房面积为1600平方米,设有28张监护病床,实际开放床位20张。拥有每张床配备完善的独立干湿分区吊塔系统和床旁监护仪,拥有迈瑞T8中央多参数监护仪15台,进口高端有创呼吸机15台、无创呼吸机2台,进口微创血液动力学监测仪1台,丹麦雷度BL800大型血气分析仪1台,床旁心肌损伤检测仪(AQT)1台,连续血液净化机(CRRT)2台,电子胃镜、支气管镜工作站1套,纤维支气管镜1台,进口微量注射泵输注管理系统1套,进口输液泵14台,微量注射泵46台,亚低温治疗仪3套等先进设备。

专科团队建设:为全面推进科室“人本位”整体医疗的运行,促进科室长远发展,医院加大了优秀人才、成熟人才的引进力度,充分满足科室的人员配备需求,使科室的医护人员配置合理。建设前全科正高职称 人,副高职称 人,中级 人,本科学历 人:建设后正高职称 人,副高职称 人,中级 人,本科学历 人,在职研究生1人。

学科带头人张文军:本科,副主任医师,急救部、重症医学科主任,重庆市卫计委重症医学质控专家组成员、重庆市綦江区急诊医学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医学会重症医学专委会委员,从事临床、教学工作23年,2000年组建急诊科,2007年组建ICU,擅长重度创伤、急性中毒、各系统功能衰竭等各种危重病的救治。曾指挥2008年同化煤矿事故的抢救工作、负责5·12地震的抢救工作。主持开展市级科研1项,区级科研1项,发表论文4篇。

副主任李多:本科,副主任医师,重庆市神经外科介入专委会成员从事外科工作20余年,曾在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西南医院及重医附一院进修学习。擅长多发创伤的急救与诊治,特别是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治。组织开展市级科研1项,发表医学论文5篇。

护士长金城梅:大学本科学历,从綦江区人民医院护理质控成员。医院危重症护理组成员,从事护理工作近2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及护理管理经验,擅长内外科急危重症护理,组织开展市级科研1项,发表论文5篇,年荣获重庆市优质护理新进个人。

三、创建保障

领导支持:市、区各级领导关心科室发展,多次到科室视察、指导工作。医院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也定期到科室进行现场办公,帮助科室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先后30余次邀请专家亲临现场,针对创建工作及科室医疗、护理工作进行指导。通过现场查看、专题讲座、疑难病例查房、病历质量检查讨论等方式,对我科的医疗、护理临床及管理工作给予了全面的指导。

医院支持:医院为科室提供人力资源配置保障,通过人才引进、人才培养完善专科团队结构建设。病房环境、设施得到改善,并购置中央监护系统、呼吸机、微创血流动力学检测仪、持续性血液净化机(CRRT)、血气分析仪等大型设备。

专科队伍整体素质提升: 建设期间外出进修25人、参加会议和培训100人,晋升副高1人、1名医生读在职研究生。

资金保障到位:市财政拨款专项资金25万元,医院配套支持专项资金25万元,共计50万元。截止2014年9月,科室已经支出经费 元,其中购买设备: 万元,培训学习、科研、新技术: 元,剩余 元计划用于外出学习培训、专家指导、科室质量持续改进。

专科规模扩大:人员由建设前的 人增加至64人;床位由建设前的15张增加至28张;建设前仅有总价值 万的医疗设备,建设后增加至总价值达1600万的医疗设备。

四、创建措施

科室制定目标:成立綦江区急诊医学质量控制中心,打造渝南黔北区域创伤(中毒)和危急重症救治中心。

科室管理:制定科室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制定专科计划;明确专科建设管理责任。成立专科建设小组,根据计划逐步实施,制定实施方案,落实责任分工,建立专科建设工作制度,形成专科建设评估、督促机制。

1.制定建设规划及方案:召开专科建设动员会,让全科人员明确专科建设的目的及重要性。

2.专科建设推进会:定期召开评估会议,对进行中的专科建设工作进行适时评估,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整改措施。

3.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定期召开医疗、护理一体化的质量控制会议(目前每月召开一次)。进行三管检测、手卫生依从性与消毒暗访,提高医务人员无菌观念,降低医院感染率。科内提倡人人参与管理,自我监督和相互监督,相互提高。

4.专科技术建设:定期进行业务培训。科内每月开展专科知识小讲座2次以上,对专科疾病的相关知识进行不断的深入了解,由科内人员轮流进行讲课,并进行考核。以此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专科理论知识。

5.实施科室5S管理:为科室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病区环境,塑造一个良好的科室形象,使科室人员养成良好的物品管理习惯。并且方便在工作中很快的找出需要的物品。

6.操作技能及应急培训:科室定期进行各项操作技能培训,以理论培训——理论考核——操作考核——评估——再陪训的方式,让全

医护人员熟悉掌握危急重症的救治以及处理流程,提高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和抢救成功率。

五、创建成效

专科设施条件改善:2012年10月,科室搬迁至新外科大楼,病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患者拥有一个良好的住院环境。科室在建设期间新增 设备。

专科队伍素质提升:建设期间,晋升正高职称 名,副高 名,中级 人,引进硕士研究生 名。

专科服务能力提升:收治病人有建设前的 人次增加至 人次,占全院比例的住院人次由 增加至,专科开展优质护理、等项目。科室实施5S管理和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护士责任心和团队精神、加强护理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沟通能力。

专科影响力提升:埠外住院病人比例由建设前 增加至。医师外出会诊人次建设前(2010年)例,建设后(2013年)例;院外转入病人人次2010年 人,2013年 人;转上级医院人次2010年 人,2013年 人。

专科技术水平提升:建设前后对比(技术对比:CRRT例数、新技术例数,新技术项目)

专科医疗质量不断提高: 规范化诊疗水平提高:

急危重症患者、疑难疾病患者处理水平提高:为多人次严重创伤、急诊外伤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抢救成功率高达98%。

专科医疗质量提高:建设前(2010年)三管率 ;非预期48小时重返ICU率 ;非计划拔管例数 ;专科病历甲级率 ;入

出院诊断符合率达 ;专科病种治愈好转率 ;平均住院日 天;病床使用率 ;医疗纠纷 例。建设后(2013年)三管率 ;非预期48小时重返ICU率 ;非计划拔管例数 ;专科病历甲级率 ;入出院诊断符合率达 ;专科病种治愈好转率 ;平均住院日 天;病床使用率 ;医疗纠纷 例。通过合理用药,药品比例下降、药品收入减少、抗菌药使用率降低、抗菌药DDD值下降。

专科科研及新技术得到提高: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我科实行激励机制,鼓励全科人员积极申报科研项目及新技术,开展市卫生局科研项目 项: ;开展綦江区科委科研项目 项:

。其中 建设期间全科申报新技术 项,并在临床广泛开展。

科室荣誉:

专科合作交流增多:近两年来,上级医疗机构累计派出30多位专家来院指导,开展教学查房11次、专科知识讲座16次、会诊4次、手术2次。我科选派20余人外出学习交流,每周开展教学查房、护理查房等,定期举办科内小讲座,每月进行三级培训及草错培训。今年,由我科牵头的綦江区普外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成立,科主任梅礼强担任质控中心副主任及专家组组长。2014年6月,由我科承办的《綦江区普外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成立大会暨綦江区肝胆专科学术交流会》在我院成功召开。

五、下一步工作规划

1、进一步加强专科队伍建设:提高专科队伍素质,轮流派医生、护士于上级医院进修学习,保持持续有人员外出学习交流,以掌握最新动态,1-2年内拟引进成熟技术人才、硕士、博士各一名。2名主治医师晋升为副主任医师,3名主管护师晋升为副主任护师。拟1-2年内引进硕士、博士、成熟技术人才各1人。

2、加强科室设备投入,拟1-2年内再次增加腔镜设备、胆道镜、十二指肠镜各1套,购置射频消融设备1套,开展肝癌射频消融术,同时依托医院新购置DSA设备,开展肝癌介入治疗,依托原有腔镜设备,开展腹腔镜下脾切除、门体断流术、肝肿瘤切除等新技术;

3、进一步提高专科技术水平:3年内危重患者比例达到10-15%,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达到99%。

4、加强临床科研,推动医疗技术进步:拟5年内申报科研项目达9-10项;

10.重庆有哪些专科医学院校 篇十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位于重庆市万州区,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由原万州卫校,原万县中医药学校合并升格组建。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Chongqing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College)是一所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入选“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被确认为重庆市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前身是创建于1948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第一后方医院卫生学校;1950年,更名为西南区川东医士学校;1953年,改名为重庆市卫生学校,后更名为四川省重庆医士学校;1956年,学校一分为二,成立四川省重庆医士学校;1958年,升格为重庆医学专科学校,后更名为四川省重庆卫生学校;,更名为重庆市卫生学校;20,重庆市药剂学校、重庆市卫生学校、重庆市第二卫生学校合并升格成立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11.医学专科毕业论文 篇十一

【关键词】专科学校 英语教学 教学现状

英语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其主要目的在于运用。医学专科学校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相关的医学专业。进行沟通与交流。医学专科学校加强英语教学具有十分突出的重要意义。一方面,英语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全世界科技出版物七成以上用英语发表;绝大部分的国际会议是以英语为第一通用语言(90%以上的国际会议用英语召开),英语是一个重要的交际工具。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化,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国际间人员往来日趋频繁,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迫切需要造就一大批精通外语的专门人才,特别是具有独特专业背景的外语人才。医学专科学校加强英语教学,认真分析当前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将有利于医学专科学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也有利于毕业生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一、医学专科学校英语教学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医学专科学校作为普通专科学校,其英语教学既有一般专科学校的特征,也具有自身的特点,认真分析当前医学专科学校英语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正视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加以改进。

1.英语教学与医学相脱节

医学专科学校学生英语水平普遍较低,医学英语对他们来讲难度更大,而且学校仅在大一开设英语课程,这一阶段的英语教学主要是进一步巩固学生在中学时期所学的英语知识,为今后英语的实际运用打下坚实的基础。而此阶段学生还没有,或较少接触医学知识。学生的医学知识相当欠缺,英语教学与所学医学专业存在较大差距,大部分学生学习很吃力,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同时,社会上许多用人单位把英语等级证书作为接纳大学生的一个必备条件之一,有些学生为了更好地就业,把取得英语相关证书作为学习的目标。这就导致许多学校为了片面追求证书通过率,而放弃或者是压缩医学英语的教学时间。从而使得医学英语教学被弱化。

2.医学英语教学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由于医学英语专业性强,既要求教师要具备良好的英语素养,同时还必须具有扎实的医学知识,这给医学专科学校英语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现实往往是医学英语教师要么是医学专业毕业,要么是英语专业毕业,其中英语专业毕业的英语教师占大多数。这两种专业毕业的教师在进行医学英语教学中容易导致两种极端。医学专业毕业的英语教师在讲授医学英语课程往往会更加熟练,但往往容易走进“专业”英语的“死胡同”,而偏离英语教学的轨道。而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由于具有良好的英语教育背景,对学生英语知识、语言应用技能的培养更加专业、更具优势,但由于医学知识的匮乏,往往会使医学英语的教授往往会是浅尝则止,使英语与医学之间多了一条鸿沟。

3.医学英语教学模式相对落后

医学专科学校由于更加关注学生医学知识、医护技术的提高,而对医学英语教学往往重视度不够,导致英语教学投入少,英语教学师资力量薄弱,英语教师很少有经历和时间与每名学生进行良好互动,老师只能是疲于应付每一堂课,依旧延续过去传统的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课后扔笔记的怪圈。教师在课堂中占绝对主导地位,而教学内容也是依照老套路讲授医学词汇,讲授课文和练习,吸引不了学生的兴趣。落后的教学模式既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與效率,又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的人才。

二、医学专科学校英语教学改进探讨

医学专科学校担负着为社会输送优秀医学工作者的重任,医学专科学校英语教学要立足于医学专业的发展和学生个人的职业发展,针对医学专科学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加以创新和改进,促进教学相长。

1.提升医学英语教学认识

医学专科学校对公共英语和医学英语要坚持同等对待,切忌“一手轻”、“一手重”。我们对公共英语的重视无可厚非。因为扎实的基础必然有助于专业英语学习。在抓好公共英语教学的同时,也要认真抓好专业英语教学,在时间安排、内容部署、力量调配等方面,坚持同等对待。同时。要设置更加科学的医学英语水平考试,通过严格的考试来调动方方面面的参与医学英语教学的积极性。提高重视程度,促进医学英语教学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升。

2.强化医学英语师资队伍建设

由于医学英语的特殊性,其对老师素质要求很高,比较既需要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同时也要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为此,必须创造一切条件,强化医学英语师资队伍建设。要建立英语教师与医学教师定期轮岗制度,实现英语知识与医学知识的相互促进。适当安排英语水平较好的医学专业教师要参加外教英语听说班,加强英语听说能力的培训,扩充医学英语教师队伍。同时,要加大医学与英语专业“双师”人才队伍建设。真正实现专业融合、素质提升。

3.创新医学英语教学模式

要尽可能改变原来那种老师台上讲、学生台上听的被动式教学械,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或模拟的语言学习环境,把教学内容融入到形象直观的教学情景之中,从而最大效能的激发学生的联想,唤醒它们长期记忆中的有关图式、经验,引导、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使学生处于各种主动的、积极的交际情景氛围中。模拟相关工作岗位,如门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环境,利用相关的。如听诊器、手术刀等一些仪器及模拟病人。创设一个模拟情景环境,课堂中融入实践,在实践中加强医学英语的应用。同时,发挥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的交互作用,实现“教”与“学”的互动,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与其他同学合作学习的效果,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三、结语

12.医学专科生择业心理探析与对策 篇十二

关键词:医学,专科生,择业心理

大学生就业历来是我们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 在近年高校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的形势下, 就业问题变得更加严峻和突出。2010年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是21世纪初的6倍, 2011年为660万人, “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年平均人数将达到700万人[1]。毕业生就业难、就业率低是多种因素造成的, 如高校扩招、学生就业渠道不畅、企业用工制度不合理等, 但其中一个容易忽略的方面———择业心理, 是影响大学生择业观的重要因素。医学专科生在就业与择业时, 部分学生存在一些不良的择业心理, 影响了就业能力, 增加了就业难度, 给学校、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困扰和压力。

1 医学专科生择业心理分析

1.1 自卑心理

近年来, 由于用人单位一味要求高学历、高技术的精英人才, 将很多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拒之门外, 如我校培养的中医学专科毕业生在公立医院很少有就业机会, 使得很多学生产生了一种定论:起点决定终点。他们觉得, 从踏入学校大门的那一刻起, 再怎么努力, 前途总是灰暗的。加之受传统观念和学科本位意识的影响, 专科生入学时普遍存在低人一等的想法。自卑心理使他们缺乏竞争勇气和信心, 包括投简历、面试, 都觉得自己不行, 犹豫、退缩, 信心不足, 一旦遇到挫折和拒绝, 更缺乏心理承受能力。

1.2 依赖心理

目前, 大学毕业生就业渠道很广, 如校园招聘会、社会招聘会、自我推荐、实习获得就业机会、教师推荐等, 但是据笔者调查, 虽然学校对毕业生就业进行了相关指导, 仍有部分学生在择业过程中, 面对就业机会顾虑重重, 不能主动参与到社会竞争中, 而是寄希望于学校, 尤其是寄希望于家庭, 让家人“托关系、走门路”帮自己找工作, 甚至有些学生因对工作不满意而不去工作。这种依赖心理与竞争激烈的社会现实格格不入[2]。

1.3 焦虑心理

部分学生毕业时, 对未来的工作没有好好考虑, 感到前途很迷茫, 但又希望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所以产生一定的焦虑情绪[3]。如有的学生担心简历不合格, 有的学生担心面试通不过。如果这种情绪持续下去, 会形成就业焦虑心理, 影响正常生活和就业。

1.4 逃避心理

有的学生面对就业压力, 选择逃避, 其中很多学生选择专升本的方式, 而不去考虑专升本的难度以及本科毕业后的职业发展。我校中医学专业2010届共有毕业生600多人, 其中300多人参加专升本考试, 受招生计划限制, 最后仅录取80人左右, 大部分学生付出了努力, 不但结果事与愿违, 而且失去了重要的择业时机。

1.5 期望值过高

部分专科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 不能正确定位自己的职业目标, 过于相信自己的优势, 如学习成绩优秀、政治条件好, 认为自己德才兼备, 一心只想寻找高薪酬、条件好的单位, 如喜欢到大医院、大型医药公司, 不愿意到基层小医院、小型医药公司, 结果屡屡受挫。有的学生对于工作后取得成就的速度有着过高的期待, 而对自身能力及现实因素估计过少, 由于现代社会竞争压力大, 只有少部分人能在短时间内脱颖而出, 这种现状与心理预期产生一定落差, 稍遇挫折, 即质疑从事工作的价值, 于是频繁跳槽。如我校一位中药专业毕业生, 总是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 在半年内换了3家医药公司, 同时就业的同学已成为业务主管, 而他仍然是一名普通业务员。

2 对策

2.1 培养学生正确的择业观

引导学生对自身有正确的认识, 明白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懂得选择什么样的职业才是有价值的, 要考虑职业对终身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树立阶段性就业观, 让自己的职业生涯随能力的提高而不断发展。我校在对中医学专业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 重点提醒学生将来的就业方向不仅仅在医院, 还有很多与医学相关的就业岗位, 而且从事这些工作更适合他们的现状, 会让他们的职业生涯更成功。

2.2 树立择业自信心

自信心是人类心理生活中最基本的内在品质之一, 也是人持续发展的无价之宝。特别是专科生, 择业时除了专业素养、综合能力外, 自信心尤为重要。其实专科生有很多就业优势, 如较强的动手能力, 能较快适应岗位需求。我校在每年毕业生离校时举办“我自信, 我成功”的讲座, 教会学生求职应聘技巧;同时还邀请毕业后成功的学生介绍经验, 使学生在激励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提高择业自信心。

2.3 提高心理承受力

现代社会的竞争遵循优胜劣汰原则, 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 大学生择业难免遇到挫折, 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不能期望求职一帆风顺, 在面试或者求职失败时, 要总结经验教训, 冷静、理智地分析择业挫折产生的原因。同时, 还应学会对客观事物、挫折情境的正确认识, 找出不足之处, 加以改进, 将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促使挫折向积极方面转化。学校在就业指导与心理个体咨询时应注意对承受压力能力较差学生的引导, 通过教育帮助学生尽早认识其人格的缺陷及其影响因素, 促使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 提高心理承受力。

2.4 建立全方位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就业政策、就业环境不了解, 盲目就业, 从而出现心理失衡。学校应在就业指导上多下功夫, 让学生了解社会, 了解工作, 了解职业。我校积极探索和努力完善毕业生服务体系, 构建了“职业生涯规划—拓展就业渠道—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就业指导—一对一帮扶援助机制—毕业后跟踪服务”全程化全方位立体式就业服务体系, 有效地促进了毕业生就业。面向全校学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 并于2008年起设为必修课, 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转变就业观念, 促进就业指导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通过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专业教学模式, 加强就业技能培养, 规范就业指导工作事务, 构建服务工作平台, 让学生得到很好的就业指导, 做好充分的择业准备。

2.5 开展心理咨询与教育

高校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 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 开展心理辅导或咨询活动, 帮助学生树立心理意识, 优化心理品质, 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我校作为一所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非常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每年我校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使用北京瑞格心理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V3.0, 以90项症状量表 (SCL-90) 和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 (UPI) , 对新生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合医学类院校专业特点, 针对学生实际, 科学制订实施方案, 规范落实工作程序, 在每班设立了心理委员, 为每个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并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 开通了网上心理咨询, 建立了“心灵港湾”聊天室, 创办了心理健康报, 在学生心理协会设立心灵援助志愿者, 开展了形式多样、内涵丰富、针对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毕业生离校时, 举办“毕业生心理专场”讲座, 对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时进行辅导和治疗, 帮助其走出就业的阴影, 重塑信心。

参考文献

[1]乔潮.高职生就业心理现状分析和思考[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 2009 (4) :120~123.

[2]赵苗苗, 刘静洋.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及对策[J].辽宁高职学报, 2007 (5) :102~103.

13.医学专科毕业论文 篇十三

蓬中医(2011)09号

蓬安县中医医院 重点医学专科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新时期卫生、科技工作方针,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坚持继承与创新,以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为核心,突出中医药防治疾病的重点领域,不断提高中医药科研教学和自主创新能力。二、发展目标

中医医院到2009年,耳鼻喉科达市级重点专科,针灸康复科达省级重点专科,2013肛肠科达国家级重点专科,综合服务能力明显提高,中医药继承和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中医药特色优势得到明显发挥,为我县人民健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建设标准

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11个临床科室建设标准建设。科室床位、医生、护士以及中医人员比例、根据标准配置中医诊疗仪器设备等达到标准。

四、资金安排

支持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本级财政按每个学科20万的最低标准投入。其余部分由单位负责落实。

五、监督管理

财政、卫生要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监督与管理,规范项目工作程序。专款专用。

六、相关政策措施

(一)、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是中医重点科室建设的核心任务。必须坚持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在中医医疗服务、学科和专科(专病)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要集中主要力量。要针对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积极应用并大力发展中医药诊疗技术,扩大中医药服务领域。要针对优势病种、重大疾病、疑难疾病防治,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丰富中医药特色诊疗,形成明显的专科(专病)优势。

(二)、逐步建立和健全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的内部运行机制。院长是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第一责任人。要明确中医药在疾病诊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具有的优势,并针对科室建设、人才培养以及诊疗技术研究应用等方面的关键和薄弱环节采取有效 措施加强建设。完善制度保障,从质量控制、病种管理、绩效考核、劳动人事分配、职称晋升等方面,形成有利于保持发挥特色优势的内部运行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为临床重点中医专科(专病)保持发挥特色优势提供切实有效的资源保障。推进中医药文化建设,营造全员参与、承前启后、中医特色浓厚的院内文化。

(三)、建立并不断完善特色评价指标体系。实施中医药特色评价制度,把保持发挥特色优势纳入对院长的绩效考核体系。加强技术、人员和设备的准入管理,适当配置现代化的诊断检测设备,强化中医药诊疗技术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使用和推广。重点专科(专病)应成为本院发挥中医药特色的示范科室,中医治疗率70%以上。具备研究开发和配制医院中药制剂能力,有一定数量的中药制剂品种。全院中药收入占药品收入50%以上,饮片和制剂收入占中药收入50%以上,门诊中药处方数占门诊总处方数60%以上,病房中药处方数占病房总处方数50%以上。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全院执业医师比例达到60%以上。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达到60%以上。护理人员中系统接受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的比例达到70%以上。

14.医学专科毕业论文 篇十四

一医学专科院校青年教师的特殊性

1 师资来源的特殊性

近几年,国家基层医疗事业蓬勃发展,各医学专科院校规模逐年扩大,青年教师比例也日益渐增,而其来源主要局限在医学类院校应届毕业生中,学历以本科、硕士为主。这些教师往往具有较深的医学基础,能较快掌握所授课程的内容,但由于未经过师范院校的培养,缺乏优秀教师所具备的基本教学素养,故在三尺讲台上,有的教师不能有效的将教学内容的主旨和精神传递给学生,而要成为一名既具有专业素质又具有教学技能的优秀教师,还需要一定程度的培养。

2教学方向的特殊性

医学专科院校人才培养方向往往是面向农村、社区等基层医疗机构,所以应培养基础理论扎实、技术应用能力较强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所以青年教师在教学的培养阶段,不但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侧重实践技能能力的培养。而有的教师由于实践基础较弱,对器械操作不娴熟,动物解剖结构不清楚,不能准确的将实践的主旨传授给学生,这些都违背了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方向,故青年教师更应注重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

二循序渐进地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1创造适宜的外部环境,奠定教学基础

医学专科院校青年教师多数来自于医学类院校,在学习期间并未接受系统的教学能力培养,因此走上教师岗位后,在职师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学校应定期举办教师培训班,邀请专家对青年教师进行高等教育学、心理学、教师修养等多门课程的培训,并针对学习效果进行考核。也可以邀请教学名师对教学基本功进行讲解,例如:板书的书写、教材的取舍、课堂结构设置等等,从而较快的奠定教师教学基础。

2 实行教师导师制,发挥“传、帮、带”作用

青年教师要完成从学生到教师职业的转变,离不开资深教师的指导,学校应根据教研室的人力资源结构,为青年教师提供教学导师。每个教学导师应发挥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而每个青年教师也应虚心向导师学习,其中听课是快速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方法,听课可以将其他教师的成功经验借鉴到自己的实际教学中,提高教学水平。那么如何听课,对青年教师而言,先要端正态度,用心去听,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听内容、听教学方法、听语言表达,另外,除了听自己所授科目,还可以听相关科目的课程,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点融会贯通,丰富知识面。这样才能讲出内容充实、概念精准、生动、有趣的课来,除了听,还要善于课后总结,包括教师对重、难点的把握,教学的特点,与学生的互动,对课堂的调控能力等多方面情况,从而达到扬长避短、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切忌将别人的教学风格照搬照用,如果不创新,总踩着别人的脚印走路,这样永远也不会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 扎实备课,提升教学水平

一节成功的课,备课是前提。作为青年教师,更要明白备课的重要性。如何备课,首先要吃透教学大纲,熟悉教材,明确重、难点,并对教材重点、难点作必要的强调和扩展。要使课程内容充实,在备课本的同时,还应准备相应的参考书及不同版本的教材,比如本科五年制、七年制教材,甚至是英文版教材均可参考,尽可能将知识点更准确更透彻的传递给学生。除此以外,青年教师还应培养整合教学内容的能力,要善于把书本的知识进行整合,舍得取舍,并适时加入新的研究进展,切忌照本宣科。[1]除了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医学生专业性强,不同的专业学习侧重点不同,故青年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不同的专业性质,取舍教材、设计课程,如临床医学专业,要多联系临床病例,侧重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而对于护理专业,则要侧重于疾病的护理方式和手段。积极参加集体备课,针对一些难讲、难懂的章节,教研室成员各抒己见,经验、体会、授课艺术、新观点、新动向都可以讨论,青年教师多参与,受益匪浅!

4 运用课堂艺术,使教学生动活泼

教师授课应根据不同的学习对象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巧妙的运用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学生积极地获取知识,这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劳动,是一种艺术,称为课堂艺术。青年教师在掌握了基础的教学能力后,如果能很好的应用课堂艺术,则会将枯燥、烦闷的医学课变得生动、活泼、有趣,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课堂艺术涉及多方面因素:(1)语言表达生动性:吐字清楚、声音洪亮,语音、语调抑扬顿挫、精简干练,适时配合手势等肢体语言及与学生相应的眼神交流,及时把握学生反应,掌握教学节奏的快慢。(2)教学方法多样性:病案法、演示法、对比法、三级梯次教学法、PBL教学法,都可以因地制宜的应用于各门学科中,使课堂内容丰富多彩,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广谱性。(3)时间把握合理性:据专家研究,40分钟的授课时段里,学生的注意力变化分为三个阶段[2]:T0—T1为开始的10分钟,是集中注意阶段,T1—T2为第10到30分钟,是稳定注意阶段,T2—T3为第30分钟以后,是精神疲劳阶段。青年教师要学会合理安排授课时段,尽可能延长最佳时期T1—T2,将教学的主要内容,重、难点都放在这一阶段完成,以提高课堂效率。(4)多媒体应用科学性: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是教学的一次深刻革命,是传输信息的重要手段,它沟通了教与学的两个方面,对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影响很大。多媒体课件集声、像、动态与静态为一体,使疾病的变化过程生动、直观的显示出来,便于学生观察、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外,多媒体教学的使用简化了传统教学中的板书,使教师有充裕的时间将重点和难点内容讲清楚、讲透彻,带给学生更多的信息量。[3]青年教师在教学中,应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学会制作实用性课件,课件的内容要突出条理、明确重、难点,多用示意图或图表,减少黑板搬家的情况。要根据教材随时更新课件内容,面对不同专业要使用不同的课件,切忌一张课件用到底。在授课过程中,由于课件信息量大,讲授速度过快,学生赶不上进度,影响教学效果,所以应掌控好放映速度,避免出现教、学脱节现象。

5 重视实验技能培养,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根据医学专科院校服务范围,应主要培养技术应用能力较强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这对青年教师实践技术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青年教师进入岗位后,要尽快熟练掌握本专业各项实验技能,例如试剂的配置、微生物的培养、实验动物的解剖结构、正确的操作手段、实验结构的设置,以及一些必要的观察方法,只有熟练掌握,才可将其精准的教授给学生,从而培养出技术应用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

总之,青年教师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在实际教学工作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学习,并通过多环节、多途径提高课堂授课效果,及时补充新技术、新理论,不断丰富自身知识结构,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参考文献

[1]艾国平.浅谈如何上好一堂课[J].西北医学教育, 2010 (5) :888—889.

[2]季昱, 叶秀峰.病理学教学中的课堂运筹艺术应用体会[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基础医学教育版) , 2003, 5 (6) :590—591.

15.医学专科毕业论文 篇十五

一、地方医学专科学校的一般特点与面临的困境

专科学校要形成核心竞争力,必须首先认清自身的特点。从办学层次上看,不同层次的高校在学术贡献、人才培养、对社会服务的方式及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发挥的作用不同,大体分为研究型、教学科研型(或以本科教学为主)、职业技术型三个层次;从管理体制上看,高等学校被分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地方高校,地方高校又被分为省属高校和地市级高校。教育部直属高校由国家重点扶持,省属高校由省重点扶持,地市级高校由地方支持。我国现有的医学类专科学校80%属于地市级高校,与教育部直属高校和省属高校相比,具有下列特点。

1.职业教育的实用性,服务面向的应用性

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结合愈来愈紧密,由于社会是分层的,相对应的教育也要分层。专科教育既属于高等教育层面,又归属于职业技术的实用性、应用型教育。高职高专教育在高等教育层面上,目前被国家限定在专科层次上,与本科院校相比在竞争上处于劣势。在我国,医学类教育一直是热门,为广大考生和家长所热衷。然而,近年来的持续扩招使各层次的医学类教育规模迅速扩大,使医学教育面临着三重压力,即毕业生就业压力、教学质量压力和办学层次上的压力,形成了生源爆满与就业困难的矛盾。专科学校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基层农村与城镇社区培养应用型人才,但随着城市医疗卫生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和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医院和相关医疗卫生机构引进人才时往往把高学历作为用人的先决条件,医学类专科毕业生常常被拒之门外,除护理专业外,医学类专科毕业生已经很难在城市就业。虽然中小城镇的医疗卫生单位还有可供专科毕业生选择的岗位,但毕竟有限,而且很多时候是不对口岗位,学无所用。由此可见,医学类专科毕业生渐渐不为城镇医疗卫生机构所接受已成客观事实。加之执业医师考试制度的进一步严格,成人医学本科教育也严格了报考条件,几乎堵死了大部分普通医学类专科毕业生接受成人本科教育的路子,这些都将使医学专科教育失色。今年2月20日,教育部、卫生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统筹规划、科学调控医学教育的发展规模与层次结构,提出“医学类专业以修业年限五年制为主体,现阶段适量保留三年制”,这为专科医学教育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表。

2.地理位置的偏僻性,经费支撑的地方性

医学类专科学校中只有极少数位于经济、文化、政治中心的省会城市,绝大多数分散在地市级中小城市,甚至许多学校地理位置偏僻。与本科学校的中央、省级财政投资不同,它们大多依靠地方政府支持,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各地学校在吸引人才、建设投资、政府重视的程度与政策上的不平衡性,因此专科学校在经济上自身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使其无法与本科学校相抗衡。

目前,我国医学教育管理体制尚不完善,学校经费紧张,大多数学校在举债建设,但医疗卫生行业对社会普遍具有吸引力,加之考大学的压力依然很大,就形成了高校经费不足、生源爆满与就业困难的多重矛盾。

3.管理体制的限制性,发展空间的局限性

国家、省、市(地)赋予高校的办学自主权是不同的,越处在下层的学校受到的限制越多,办学自主权也相对越小;加之地方学校生源大部分来自本地区,生源范围小,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校的发展空间。

由于国家医学教育布局与结构的调整,加之历史原因与特殊国情,医学类中专教育被取消,卫生类中专生源锐减,医疗卫生单位对专业技术人员学历和专业技能的要求不断提高,卫生类中专面临着更大压力,几乎所有卫生类中专都在考虑能否升格、以什么方式升格的问题,都将以最大的努力争取把学校升格为高职高专。因此,可以肯定地说,医学专科教育的院校将继续增多,生源就业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

二、地方医学专科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策略

核心竞争力又称核心能力或核心特长,是从企业引入高等教育的一个概念,在理论上尚未形成一致看法。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最基本特点是一种独特的、具有特色的竞争优势,是一所高校长期形成的、蕴涵于高校内质的有持续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它有一种持久的耐力与韧劲,因而不易被竞争者模仿。优势的学科专业、高效的大学管理、独特的校园文化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由此可见,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医学专科教育既有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为此,地方医学专科学校要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核心竞争力。

1.科学定位,突出办学特色

高校的定位问题实际上是高校在教育系统中的分层问题,分层能使高校各具特色。高等医学专科学校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定位主要体现在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和办学特色三个方面,即此类学校大多为地方高校、单科性学校。办学特色是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风貌,特色蕴藏着优势,优势体现着竞争力,因此大力培育特色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策略。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校院一体,医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中取得了全省第一名的好成绩。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正是针对医学教育实践性强的特点,紧紧依托附属医院的医疗技术、设备和师资优势,通过教学医疗资源共建共享、校院人才编制统一管理、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教师及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互评互认、理论与实践教育高度融合、任课教师同等待遇等,才形成了教学管理体制一体化、培养方案制定一体化、理论实践教学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一体化、资源配置一体化、监控考核一体化,构建了“校院一体,医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一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医药卫生人才,彰显了较为鲜明的办学特色。今后一个时期,学校更要遵循科学发展的规律,在深度融合上下工夫,大力培育已经形成的特色,为学校的长远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不断在我们所处的办学类型和层次上追求卓越。

2.注重创新,加强制度建设

培育与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创新是基础,要在思想观念、组织管理、制度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具体来说就是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形成独特、高效、科学的管理体系,将分散的人才和技术资源等要素有效地组织、协调、管理和控制起来并进行整合,从而发挥各要素的整体优势。

现代高校之间的竞争已不只是人才的竞争,更是制度的竞争。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目的是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成本,创造竞争优势,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竞争力。现代大学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平衡学校与政府的关系,完善学校与社会的关系,规范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创新学校内部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学科机制、激励机制、竞争机制等。如清华大学形成了“能进能出、能上能下、能高能低”的竞争机制,建立起了“按需设岗、公开竞聘、竞争上岗、优胜劣汰、聘约管理、从严考核”的用人机制和岗位聘任制度。

目前,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实际来看,要尽快形成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建立起学校各项工作的基本规范和规章制度体系并严格执行;建立健全各种工作委员会,为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提供组织保证;增强学校工作的透明度,增强全校教职工的责任感,加强学校的凝聚力;深化行政机构改革,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加大后勤社会化改革力度,使后勤工作与学校教学、科研和行政工作形成良性运行机制。这样,最终建立起“结构精干、职能匹配、任务明确、责任到位”的管理体系,培育和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3.植根地域,孕育大学文化

高校属于文化领域,而不属于政治和经济领域。文化具有外在的社会性和内在的学术性,从根本上讲,大学文化的本质特征在于学术性。它首先表现为一种精神气质——强烈的学术价值追求,浓厚的学术氛围,自由的学术风气,追求科学和真理的精神。综观国内外著名大学,其核心竞争力无不是在长期积淀中形成并根植于个性鲜明的大学文化中的。文化不像制度和技术那样容易模仿或扩散,其演变和形成要经过漫长的时间,但优秀的文化一旦形成,就往往能构成最基本和最持久的竞争优势。如何形成和发挥自己独特的文化资源,把学术发展融入这种文化传统,从文化土壤中获取持久的活力和发展潜力,是高校核心竞争力培育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大学文化与地域文化渊源甚深,富有特色的地域文化孕育出厚重的大学文化。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作为一所医学专科学校,位于医圣故里,“仲景精神”渗透在我们的大学文化中,“崇仁、厚德、恒志、精术”的仲景精神,不仅具有学术导向性,而且蕴涵着独特的文化魅力,即富有学科特色的文化氛围。在医学发展史上,张仲景在学术研究上理性的批判精神和止于至善的探索精神以及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学无畛域的包容精神,对学校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它营造了厚重的校园文化氛围、自由的学术空气、平等融洽的人际关系,为学校的发展与繁荣注入了不竭的动力。

总之,在高等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21世纪,一所地方医学专科学校在竞争的格局中扮演怎样的角色,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可以肯定的是,只有努力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求得生存与发展的一席之地。

(作者系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校长)

上一篇:以“青春随想”为话题的作文600字下一篇:煤矿工人题库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