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案

2024-09-26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案(共15篇)

1.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案 篇一

1 普查的主要目的及起止时间

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是一项重大的林情调查, 也是一项基础性和公益性的国情调查, 普查具有调查面广、时间性强的特点。通过组织全乡林业有害生物普查, 全面查清中河乡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分布、危害、寄主等方面的基本情况。普查时间为2014—2016年, 时限为3年。

2 普查对象与范围

2.1 普查对象

普查对象为原州区中河乡林木、种苗等林业植物及其产品造成危害的所有病原微生物、有害昆虫、有害植物及鼠、兔、螨类等。

2.2 普查范围

这次普查范围是对辖区的有林地即天然林 (含灌木林) 、人工林 (生态林、防护林、经济林、景点及公园、重点工程造林区、绿色通道、四旁绿化树等) 、苗圃、花圃及贮木场、木材加工厂和交易市场 (贮木场、木材市场、花卉市场、苗木集散地) 等进行全面调查。查清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和本土危害严重的森林病虫害的发生种类、分布地点、发生面积和危害状况。

3 普查内容与方法

3.1 普查内容

3.1.1

有害生物种类、寄主植物调查。调查辖区内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寄主植物 (危害树木种类) 。

3.1.2 发生范围调查。

有害生物种类、寄主植物调查。调查辖区内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寄主植物 (危害树木种类) 。

3.1.3 发生面积、危害程度调查。

危害经济林及种苗繁育基地等林业有害生物, 以受害寄主植物的实际种植面积计算;危害其他林地的, 以林业小班为单位计算发生面积[1]。受害分为轻、中、重等级统计, 已经造成中度以上灾害的还要统计成灾面积。

3.1.4 传播途径等情况调查。

根据有害生物危害发生、发展趋势判断记录其传播途径, 若为2003年以后发现从本省级行政区外传入的有害生物, 还应调查其传入地、发现时间、传入途径, 以及对当地经济、生态、社会影响[2]。

3.1.5 有害生物来源调查。

采用走访、查阅资料、实地调查等方式了解记录林业有害生物的传入地、传入时间、传入途径及方式等。

3.1.6 有害生物对当地经济、生态、社会影响的调查。

调查分析外来有害生物造成的林业实际价值减少或防护费用增加等直接经济损失及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破坏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调查外来有害生物对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等生态危害情况;调查外来有害生物对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地方经济贸易和人民健康等影响[3]。

3.2 普查方法

3.2.1 现有基础数据掌握。

全面收集、查阅资料、走访有关人员, 查询和收集当地的林业、气象和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和危害历史、分布及危害情况等相关资料, 初步掌握已知的有害生物相关信息。

3.2.2 线路踏查。

在有害生物发生盛期或表现症状期, 以村为单位, 综合分析当地主要森林类型、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历史和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可能性等因素设计野外调查的路线, 使用1∶50 000比例尺的地形图, 配合使用GPS定位进行野外调查。

3.2.3 标准地调查。

在重点区域及经过踏查发现有疫情的区域, 设立一定数量的代表性的调查点或样地进行详查, 详细记录每个调查点或样地所在的位置 (GPS坐标) 、所代表的面积, 以及有害生物的种类、寄主、虫口密度、发生面积、危害程度, 并采集成虫、卵、幼虫、蛹的标本, 拍摄有关生物学或危害状的照片。危害程度中的“轻、中、重”等级, 根据《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 (LY/T 1681—2006) 填写。

每块标准地面积667~3 333 m2, 同一类型的标准地应尽可能有3次以上的重复, 人工林标准地累计面积应不少于有害生物发生面积的3%, 天然林应不少于0.2%。

3.2.4 诱虫灯、信息素诱捕器诱集调查。

在重点区域定期设置诱虫灯或信息素诱捕器, 采集并详细登记各片区诱集到的害虫标本, 归类整理采集种类、时间、地点、数量等数据信息, 分析判断辐射区域内的林业有害生物种类, 并以此为依据针对性地开展一些补充调查。

3.2.5 标本制作和鉴定。

调查现场采集到的标本要及时进行登记、归类, 随时按照各类标本的制作标准和要求制作成展示标本, 规范贮藏。对不能确定的有害生物或者寄主植物种类, 要及时送请上级机构或专家鉴定。

4 普查的组织领导

为了抓好本次普查工作, 遵照上级部门要求, 成立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小组组长为分管副乡长, 成员为乡林业站全体干部职工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设在乡林业站, 具体负责普查工作日常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 林业站站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5 普查的组织实施

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技术要求高、工作任务重、涉及范围广, 要加强领导、统一组织、突出重点、创新方法, 认真开展普查工作。

5.1 确保普查质量

结合各行政村实际情况, 做好普查计划。做好工作进度安排、普查人员调配, 技术方案要科学合理详细 (包括:技术培训内容、踏查路线条数起始点、调查方式方法、内业整理、标本制作与鉴定、预期效果等) 。全方位开展培训, 重点对普查第一线的人员开展培训。把好技术关, 增强技术人员的责任心, 确保基础数据的完整、翔实、可靠。建立普查档案, 对外业调查的笔录、数据、照片资料, 以及有害生物和寄主植物标本等要及时整理、分类、归档, 整理后的普查资料统一汇总, 上报原州区林木检疫站。

5.2 加强宣传工作

此次林业有害生物普查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和互联网等媒体, 广泛深入地宣传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工作要求, 营造良好的普查氛围。

5.3 加强安全管理

此次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是一项涉及内容多、面广的普查活动。前期工作主要涉及野外调查, 各普查小组要加强野外安全管理工作, 做到调查人员及车辆平安[4]。

参考文献

[1]萧刚柔.中国森林昆虫[M].2版: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1.

[2]中国林业科学院.中国森林病害[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84.

[3]唐燕平, 刘远, 张惠云, 等.安徽园林植物虫害发生趋势与防治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 2002 (1) :116-118.

2.浅析营林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篇二

【关键词】营林;林业;有害生物

0.引言

由于林业有害生物严重的制约了林业的快速发展,从而阻碍了人们致力形成的生态平衡。因此,在现代的营林工作中,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代,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早已不能同日而语,而改造自然的能力不仅表现在破坏生态环境和开采自然资源上,还可以将这种改造自然的能力应用到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上,从而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林业的发展也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在现代的林业中,营林工作也早已不是只为产生经济效益而进行林业生产,在现代的林业中营林工作更肩负了改善生态环境的使命。因此,科学合理的营林工作,才能够促使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经济规律管理营林生产出发,并相继对营林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1.经济规律管理营林生产

(1)通常情况下,营林生产的衡量指标应该为林木的产量。因为在营林过程中,所有的工作方案和技术措施都能够在林木产量上得到体现。但是就营林生产衡量指标的实际情况而言,有些单位止将造林面积作为营林生产的衡量指标,并且国家对林业的投资几乎也按照造林面积进行计算,从而得出应该投资的资金。但是,在实际的营林过程中,由于许多因素的影响都可能导致计划的造林面积不能够完全成林,从而造成了实际的造林面积缩小的重要原因。

(2)要以省或地区为单位,把宜林荒山划分为不同的营林类型,根据不同的营林类型确定相应的林木生长量指标。划分营林类型的依据是宜林程度和森林产品规格,比如说,在南方杉木、松木、桉树产区,把宜林荒山划分为若干个营林类型,分别确定林木生长量指标。一个地区造林树种很多,可以用几个最主要的造林树种作为林木生长量指标的基数,其他各种树种可以根据其生长速度和经济价值定出和该几个树种中的其中一个相比的指数。这样,国家对林场的营林任务就可以下达造林面积、林木生长量、木材产量及规格、投资等经济指标。全面完成这些经济指标就可以得到实实在在的营林成效。在此基础上,制定超额完成经济指标和没有完成规定指标的奖罚制度。

2.做好森防工作的措施

2.1要加大宣传力度,依法治理林业有害生物

要充分利用多种宣传媒体,采取多种方式,大张旗鼓地宣传《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植物检疫条例》及其实施办法.宣传“预防为主,科学防治,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和“谁经营、谁受益、谁防治”的责任制度,用量化的数字宣传森防工作与林业生产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息息相关,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及全社会对林业有害生物的严重性、危害性和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对防治工作的艰巨性、紧迫性的认识.树立保护是发展的观念.明确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责任,另外,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教育等手段,规范人们的行为,依法治理林业有害生物。

2.2加强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领导

人民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要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要从森林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全局高度来认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建立行政领导和业务部门双层责任制,把森防目标管理责任制作为考核政绩的重要内容,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任务和责任,切实把森防责任落实到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领导的肩上,促进由部门搞森防向政府有责任、社会齐关心、大家都参与的局面,确保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同时,要严格实行考核制度、通报制度和奖惩制度。基层林业站要积极当好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的参谋和助手,及时报告防治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2.3全面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体系建设,提高综合防治能力

建议将基层林业站参照公务员管理。在机构改革大潮中,要按照政府及林业主管部门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基层林业站的建没,配齐专业技术人员,提高森防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林业标准站建没,逐步健全并规范测报、检疫、防治信息网络,实现森防工作网络化管理,提高综合防治能力。

2.4进一步完善测报点建设,为综合治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信息

进一步完善测报点建设,逐步形成以国家级中心测报点为龙头,省级测报点为骨干,基层林业站为基础的测报网络。做到及时掌握林业有害生物动态,定期发布趋势预报,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率。同时,建议省、市、县经常开展业务培训,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测报队伍。

2.5加强森林植物检疫工作,提高检疫检验水平

一是突出抓好检疫队伍的建设,提高检疫执法水平,规范检疫执法工作。二是建立和完善县检疫实验室.提高检疫检验水平。

2.6科研和技术推广并举,逐步增加无公害防治的比例和摒弃落后的防治方法

要围绕当前防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实行科研、生产、管理密切结合,集中力量解决好防治中的重大技术难题.同时重点推广应用仿生、生物防治技术和先进实用的防治手段,建立推广示范工程,以典型促推广,逐步增加无公害防治的比例和摒弃落后的防治方法。

3.结束语

3.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学习心得 篇三

一、发生趋势预测

2013年我市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2.64万亩。由于今年虫口密度大、发生面积大(特别是杨扇舟蛾四代,在通道新植幼树发生1.2万亩,预计明年危害程度将会更加严重。美国白蛾较去年小面积增加),如防控不力,2014年极有可能呈现扩散、暴发的趋势,形势十分严峻。根据今年发生防治情况,预测明年发生情况如下:

(一)美国白蛾。根据周边县市美国白蛾的发生规律,一般是一年发生,二年蓄势,三年成灾。今年是我市发生的第二个年头,疫情涉及市区、桥东办、赞善办、綦村镇,疫点达9个,面积达2960亩,虽经我们严密防控,但较去年发生面积疫点数仍有所增加。预计2014年发生3000亩,三代累计发生5300亩,需防面积5300亩,范围为今年发生区及周边乡镇,极有可能扩散蔓延到通道绿化带。

(二)杨树食叶害虫。主要是杨扇舟蛾、杨小舟蛾、金龟子。今年我市发生杨扇舟蛾1.5万亩,重点是通道绿化带、桥东办、十里亭镇等,中度以上面积2500亩,其中辛寨、杜村个别地段有吃光现象;金龟子500亩。预测2014年发生面积为:杨树舟蛾8000亩,4代累计发生21000亩,金龟子500亩,共计21500亩。重点是绿色通道、辛寨、杜村等。

(三)杨树蛀干害虫、腐烂病。蛀干害虫天牛类发生300亩,重点是高速公路常庄段,辛寨等。腐烂病50亩,高速公路林场段、周庄办事处河南庄。

(四)油松虫害。扁叶蜂发生2000亩,重点是老爷山林场和蝉房乡。红脂大小蠹发生2000亩,其中中度以上500亩,重点是老爷山林场和蝉房乡石盆南沟村。

(五)木燎尺蠖、刺蛾类。是山区林木常发性虫害,今年木僚尺蠖发生2000亩;刺蛾类500亩,中度以上达400亩。预测明年木僚尺蠖发生面积仍为2000亩。刺蛾类尤其是近年新发现的汉刺蛾有扩散蔓延趋势,达800亩左右。其中中度以上可达500亩。重点是老爷山林场、蝉房乡。

全年共计发生18650亩,各代累计33950亩。

二、防治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方针,以落实防治责任为抓手,以主要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为主线,改变传统防治手段,实行专业队防治和群防群治相结合,努力建立防控长效机制,遏制林业有害生物的高发趋势,有效保护我市的森林资源安全。

三、任务目标

2014年完成防治作业26000亩,成灾率控制在3.8‰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达到87%以上,测报准确率达到88%以上,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96%以上,严密防控美国白蛾危害,主要风景区、交通要道、市区等窗口地带叶片保存率在95%以上,村庄及周边地带叶片保存率在90%以上。

四、防控工作重点

(一)严密监测查访。根据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调整病虫害监测网点,全市设监测点11个,聘请兼职测报员11名,定人定点、定时监测,及时上报。林业局根据监测结果,预测发生趋势,及时通过报纸、电视等向全社会公布。加强虫情调查查访,特别是今年美国白蛾发生乡镇及有关单位要配备查访员12名,在各代幼虫发生危害期,不间断的到重点地段调查走访,关键时期采取拉网式排查,力争不留死角。

(二)突出防治重点。根据今年发生危害情况看,明年我市的防治重点是美国白蛾和杨树食叶害虫。重点区域是今年美国白蛾发生区:市区、桥东办、赞善办、綦村镇,以及通道绿化带和高速公路绿化带。在做好重点防治的同时,严密防控常发性病虫害,继续对红脂大小蠹、桑天牛进行工程治理,配合邢台市站,对新发现害虫汉刺蛾的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防治技术进行专项研究,为今后的有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三)积极推广无公害防治。在今年杨扇舟蛾严重危害区辛寨和杜村,发动群众,人工挖蛹,降低虫口密度。有条件的园区地段采取挂杀虫灯诱杀,或者涂毒环,粘虫胶,剪网幕等多种人工物理防治法,尽量减少药物防治次数。对确实需要化学药物防治的,根据监测结果,选择高效低毒农药结合仿生农药、植物源农药,治小、治早、治了,重点抓好1代防治,加强美国白蛾三代幼虫和杨树舟蛾类四代幼虫的监控防治,力争做到有效防控,有病虫不成灾,最大程度的降低危害。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按照上级要求,成立沙河市美国白蛾防治指挥部,由主管市长任指挥长,政府办分管主任和林业局局长任副指挥长,乡镇办及有关单位为成员单位。坚持政府主导、属地管理的防治原则,落实行政领导负责制,市与乡、乡与村逐级签订责任状,层层分解任务目标,确保不出现责任空挡,将成灾率纳入各级政府工作考核指标。

(二)加大资金投入。我市2014年森林病虫害预计发生面积33950亩,需防面积26000亩,财政部门要按照《邢台市2014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实施方案》中各县(市区)要根据林业资源总量和防治任务量,按照地面喷药防治每亩30元的标准,将防治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建立资金投入长效机制的要求,落实防治资金,以保证防治工作顺利实施。

(三)建立应急防治专业队。积极探索专业队防治与群防群治相结合的新模式,林业局建立1支15人以上的应急防治专业队,重点乡镇单位:桥东办、白塔镇、十里亭镇、蝉房乡、老爷山林场建五支半专业防治队,每支8-10人,在康源、泰华、百川、栾卸等森林资源集中区举办森防工作培训班,培训半专业防治人员100名。

4.惠济区飞机防治林业有害生物工作 篇四

全区计划飞防作业面积2万亩,飞防工作从6月13日开始,6月19日圆满结束,共飞行38架次,动用蜜蜂—4号轻型飞机两架,三角翼三架,药剂采用无公害的1%苦参碱乳油。此次飞防重点是黄河大堤两侧防护林、江山路两侧绿色通道、连霍高速两侧绿色通道等杨树食叶害虫发生地段以及大河苗圃等美国白蛾发生地段。飞防工作结束后,惠济区林业局将立即进行防治效果调查,监测虫口密度消长情况,密切关注7月中上旬将要发生的第二代美国白蛾和杨树食叶害虫幼虫,为防治工作做好各项准备,确保全区生态安全。

5.浅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法 篇五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措施

1 提高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认识

近年来, 林业部门选取的有效措施, 加大林业有害生物工作力度, 进行目标管理责任制的全面推行, 在监测预测、检疫执法不断强化的基础上, 做好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预防、防治工作, 如松材线虫病等, 大大提升林业园林灾害预警能力, 增强其灾害管控能力, 才能遏制林业有害生物传播蔓延趋势。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进一步提升, 大幅度增加了贸易成交量, 林业有害生物得以侵入、蔓延, 大大增加了其成灾压力。尤其是松材线虫病—“森林癌症”蔓延趋势更甚, 给所在林区造成了极大损害。面对如此严峻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 严格按照“预防为主、科学防治、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原则, 提高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认识程度, 做好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进行林业有害生物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建立与健全, 进一步对无公害防治加以利用, 对林业有害生物进行有效遏制,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林业园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林业 ( 园林) 有害生物防治的方式

2. 1 清理虫害木材, 降低虫口密度

和人与人之间的传染病防治相比, 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有过而无不及, 如产生病害情况, 为达到虫灾范围缩小及达到良好预防效果, 最常见的方式就是有效控制林业病虫害, 也就是必须全面清理干净已患有病害的木材, 有效控制虫害扩散源头, 进一步遏制虫害扩散, 降低对整个林业区域的影响。同时, 在虫害树木清理后, 为达到虫口密度有效降低的目的, 需选取一些抗性良好的树种进行栽植, 实施全新造林, 避免新种植树木遭到虫害侵蚀。

2. 2 采用伐根嫁接技术快速恢复林分

杨树造林是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重要措施之一, 也就是如病虫害侵蚀林区杨树后, 工作人员需将虫害侵蚀的杨树先砍伐掉, 随后选取伐根嫁接技术再次培育杨树, 确保其再次成活。

2. 3隔离带设置, 实现害虫阻隔

飞虫类为林业资源有害生物的主要类型, 其特点为迁飞、扩散能力强。按照其特点, 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实施过程中, 相关人员必须先充分了解此类害虫的特点, 尽可能在其没有成形产生危害前, 通过隔离带的方式, 对害虫幼虫迁移情况进行有效阻隔, 对其扩散危害进行有效控制。在隔离带设置中, 需确保其具备合理的间隔距离, 园林害虫迁飞、扩散现象严重时, 50 m为其栽植非寄主隔离带的距离, 以此达到林业有害生物迁飞、扩散有效防治的目的。

2. 4选用抗虫树种提高免疫力

于害虫防治而言, 其树种不同, 则抗性也存在极大的区别, 如青杨派树种易遗青杨天牛为害, 而感染此类病害的白杨派树种机率极低。由此可见, 为确保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全面性、有效性, 选取、栽种抗虫树种是否合理十分重要。

3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相关建议

3. 1落实防治工作责任

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应在重要议事日程内有效纳入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对防治责任进一步明确, 提高防治管理水平。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 政府为其第一责任人, 具体责任人则为林业检疫部门负责人。要求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法律法规等加大宣传力度, 对干部、人民大众的虫害防治意识全面提升。

3. 2建立监测体系

将国家级林业有害生物中心测报点的重要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且进行各地区监测网点的合理化配置, 进行“三位一体“监测预警体系的建立。同时将林业部门基层人员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进行举报奖励措施的实行, 对人民群众参与林业有害生物监测、举报工作加以鼓励。除此之外, 通过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 如化学信息、航空及遥感信息等, 全面监测、核查林业有害生物灾害, 对监测预报的科学性、合理性及有效性进行全面提升。

3. 3严格检疫执法

对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 如《检疫要求书》等, 对产地检疫工作进一步加强, 达到调运检疫程序规范化的目的。要求所有林业病虫防治检疫机构必须对其检疫结果负责, 准确复检其所管范围内调入的需检疫林木或产品, 定期进行检疫执法检查工作地开展, 实施专项打击行动。

3. 4加强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 要求严格遵守国家相关规定, 加大危险性外来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力度, 如松材线虫、美国白蛾等, 禁止侵入外来有害生物。在没有林业部门批准的情况, 单位及个人不能将应施检疫的林木、产品调运出疫区。林业部门需将举报电话公布给群众, 对人民群众参与疫情防治、举报给予引导、支持。

4 结语

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提升, 我国林业园林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水平也得到了极大提升。在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 要求必须有机结合群防群治及专业防治, 杜绝监控防治缺陷产生。同时要对传播媒介加以充分利用, 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知识、防治理念等广泛地传递给人民群众, 加大群众参与度, 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6.简介预防林业有害生物策略 篇六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预防

中图分类号: S7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6-79-1

本文所提的林业有害生物是指为害森林、林木和林木种子正常生长并造成损失的病、虫等有害生物。根据林业有害生物普查资料记载,吉林省林业有害生物种类高达2000余种。国家规定的20种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在吉林省分布和发生的有5种。务林人都清楚,预防林业有害生物工作是贯穿于林业生产各个环节的一项基础性、复杂性、艰巨性工作,此项工作开展得好坏直接关系到造林成果的优劣。“预防为主,防患未然。”怎样达到“有虫无灾”目标是林业工作者常常思考与探索的话题。

1 引种和繁育前的预防方法

为有效防止林木种苗携带林业有害生物,大力推广使用良种壮苗,确保森林后备资源安全,应对新引入的林木种苗(包括种子、果实、根、茎、苗、芽等)实施严格的检疫和复检制度。

在苗木生产繁育过程中,必须执行相应的林木种苗生产技术规程和检疫技术规程,要定期对所繁育苗木及时监测调查,林业有害生物刚一发生马上处治。尽量不用化学药物,防止药害及残留污染,确保造林苗木在林木种苗生产繁育过程中健康成长。

在林木种苗出圃前,对即将出圃的苗木实施严格的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制度,防止林木种苗携带检疫性和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进行造林,确保造林苗木优质健康。

2 造林设计时的预防方法

一是对欲造林苗木进行复检,再次检验是否携带检疫性和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二是要尽量缩短苗木出土之后裸根外露时间,还可以对大量出土苗木进行假植;造林时,可将阔叶剪除大部分,防止失水;可剪掉部分须根,最大限度缩短缓苗时间。提高造林成活率;三是造林设计时,必须严格遵守“适地适树”原则,尽量安排乡土树种。营造混交林,封山育林,促进林分成林后生物多样性和维护森林生态系统平衡。充分提高林分抗御病虫害侵袭的能力;四是营造混交林时要进行针阔叶混交、乔灌木混交,同时要适当栽种豆科或蜜源植物,不断增强土壤肥力,改善贫瘠状况;五是切记一点不应将“冤家”树种混在一起。云杉和落叶松不能混交,防止落叶松球蚜转主寄生危害;杨树和落叶松不能混交,防止松杨栅锈病转主寄生危害;柏树不能与梨树、山丁子、海棠等树种混交,防止梨快锈病转主寄生危害;营造红松的林地要彻底清除林内及林缘的马先蒿、東北茶数子,防止松疱锈病转主寄生危害。

3 定植后抚育时的预防方法

抚育过程中要严格落实封山育林措施,防止人畜干扰和破坏,增加林分生物多样性,让林木在无干扰的自然状态下健康生长,防止因森林生态平衡失调而诱发林业有害生物灾害。

加强对林分的抚育管理,对造林后的林分及时除草、修枝、定干和管好水肥;在林分郁闭后进行抚育间伐,先伐除病虫害木和被压木,使郁闭度达到0.7左右,使林分充分通风透光,健康生长,有效增强林分生物多样性,逐步形成混交复层林,全面促进森林的健康发展。

要全面加强对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调查、监测、预报,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应倡导并使用生物、仿生、物理和无公害化学防治方法,杜绝在此过程中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和对环境的2次污染。

4 采伐和归楞时的预防方法

一般情况下,禁止皆伐和开“天窗”,要始终坚持对林分进行抚育伐,优先伐除病虫害木和被压木,优化林分结构,向复层、混交方向发展,不断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抵御林业有害生物“侵袭”的免疫力。

对伐除的树木要及时造林,加之一些风倒木、雷击木尽快运到远离林分的楞场,严禁采伐下的原木在林内过夏,以防林业有害生物的再次繁殖。

对运到楞场的带有林业有害生物的原木单独归楞,统一进行除害处理。消灭虫源。对健康的原木楞垛,若长期存放,也要对其施用无公害植物源型药剂进行封垛,防止滋生新的林业有害生物。

5 木材调运预防方法

一是在原木木材调运时,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出台的林业检验检疫法规。防止携带检疫性和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沿途传播或蔓延到目的地;二是对检疫不合格的,要实施无害处理。处理合格后再调运;对无法进行彻底除害处理的,要停止调运,就地销毁,防止林业有害生物蔓延。

总之,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方面,要坚持因地制宜、因虫制宜、因时制宜的预防措施,坚持走以营林预防措施为基础,生物御灾为主导的防控道路,促进森林会越来越健康。

作者简介:吴继文,长春市净月潭第二林场,研究方向:林业。

7.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案 篇七

为了更好地保护好全区森林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植物检疫条例》、《四川省植物检疫条例》、《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林业部分)、《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四川省森林病虫害防实施办法》、《宜宾市森林病虫害防治应急预案》结合全区实际,制定宜宾市翠屏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应急预案。

1.适用范围

林业有害生物是指病、虫、鼠、杂草等对森林、林木、林木种苗、木材、竹材和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规定的其它森林植物的危害(以下称林业有害生物),分为一般性林业有害生物、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是指对林业有害生物的防范和除治。

2、工作原则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和“誰经营、誰防治”的责任制度。

3、灾害等级和处置责任

(1)根据《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管理办法》,全区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等级划分为特大灾害、重大灾害、一般性灾害。

特大灾害:发生林业有害生物中重度危害,面积在2000公顷以上,确认为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危害或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危害的为特大灾害。重大灾害:发生林业有害生物中重度危害,面积在500一2000公顷,发生疑似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危害或疑似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危害的为重大灾害。

一般性灾害:未达到重大灾害标准的为一般性灾害。(2)处置责任

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和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由区林业主管部门采样、送检,经市林业主管部门复核后,报省林业主管部审定,由省人民政府批准划为疫区。

一般性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认定和灾情预报发布,由区林业主管部门负责。

发生重、特大林业有害生物和一般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时,立即启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应急预案。区林业局负责防治的协调、组织实施。

4、应急机构

(1)成立翠屏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应急指挥部,由区人民政府分管林业的领导任指挥长,区林业局、区救灾办、区财政局、区公安分局分、区民政局、区交通局、区供销社等部门的领导为成员,负责重、特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应急决策指挥。

(2)应急指挥部下设技术组、防治组、物资保障组,其职责是:

技术组:由区林业主管部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负责制定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方案、防治效果检查、认定,实施防治的技术指导工作,收集上报防治信息。

防治组:由乡镇人民政府、郊区街道办事处和区林业、救灾、公安、交通等部门的有关人员组成。负责统一组织协调各防治单位开展防治工作、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区人民政府汇报防治情况。

物资保障组:由区林业、救灾、财政、供销等部门的有关人员组成,负责各项防治设备、药品和器具的统一调配。

在应急指挥部的领导下,各小组、各部门要密切配合,组织、协调和督促各乡镇人民政府、郊区街道办事处和防治单位按技术方案进行防治,防止林业有害生物的传播和蔓延。

5、应急措施

(1)发生重、特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后,在区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应急指挥部立即组织林业有害生物检疫部门及专业技术人员对灾害进行科学调查和会商,制定应急防治方案,采取生物、化学、物理和人工防治等有效技术手段进行防治和预防蔓延。实行化学防治的,施药要严格遵守有关规定,防止环境污染,保障人畜安全,减少杀伤有益生物。

(2)发生重、特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乡镇、郊区街道、国有林场等单位要立即组建防治队伍,在区林业局有害生物防治检疫机构指导下实行防治。

(3)跨行政区域发生重、特大林业有害生物危害,实行统防统治。

(4)凡在辖区内发生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或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疫情时,由区林业局组织专业人员及时查清情况,报告市林业主管部门和区人民政府。对疫情和疫区,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机构要加强检疫检查,防止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或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的传播蔓延。同时按照应急指挥部制定的防治方案,采取统防统治。

(5)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机构对疫区内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或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进行检查,对有害生物防治成效进行综合分析,出具监测报告。认定成效不明显的,还可能继续造成严重危害的,要制定进一步防治措施,继续进行下阶段防治;认定疫情已解除,报应急指挥部同意,经省林业主管部门报省人民政府批准疫区撤销后,终止应急行动。

(6)在重、特大灾害及疫情防治期间,区林业主管部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机构与乡镇、郊区街道林业站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7)对发生林业有害生物不防治的,由林业主管部门下达限期除治通知书,实施单位要严格按照通知书要求的期限除治林业有害生物。

6、宣传报道

(1)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和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发布。

(2)发生重、特大林业有害生物时,由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机构认定,报区人民政府统一向外公布。(3)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随意发布林业有害生物危害和疫情信息。

7、经费和物资

(1)用于防治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经费,原则上以各单位为主,同时各级政府也要安排专项应急经费。

(2)区、乡镇、郊区街道和防治单位,按要求配备防治设备,专项用于暴发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机构要加强技术服务与指导,确保机器、设备、仪器的正常使用。

(3)重、特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所调用的物资、设备等专项用于紧急防治,不得挪作它用,不准中间截留、调换。

8、附则

本预案称有害生物的中、重度危害是指发生区内的森林害虫的平均虫口数或有害生物危害程度达到按技术规定的指标,导致树木死亡或严重影响树木生长的有害生物危害。

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是指危害严重,防治困难的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包括外来的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和本地危险性有害生物。国家现公布外来有害生物有三大类:一类昆虫及螨类156种;二类病原微生物53种;三类有害植物24种,共计233种。公布的四川省本地危险性有害生物有竹杆锈病、松瘤锈病、云杉球果锈病、板栗瘿蜂、松褐天牛、香樟袋盾蚧、黑褐箬盲蝽、黄翅大白蚁、家白蚁、谷蠹、大小蠹属、光肩星天牛、松树皮象、油桐枯萎病。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是指局部地区发生的危险性大、能随森林植物及其产品传播的病、虫、杂草并由国家林业主管部门公布为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称为疫情,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区由省人民政府划定疫区的称为疫区。

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现由国家林业局公布的有19种。分别是:松材线虫病、红脂大小蠹、椰心叶甲、松突园蚧、杨干象、薇甘菊、苹果蠹蛾、美国白蛾、双钩异翅长蠹、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菌、松疱锈病菌、蔗扁蛾、枣大球蚧、落叶松枯梢病菌、杨树花叶病毒、红棕象甲、青杨脊虎天牛、冠瘿病菌、草坪草褐斑病菌。

四川省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补充名单共6种。分别是:毛竹枯梢病、油橄榄孔雀斑病、桉树焦枯病、杨干透翅蛾、加拿大一枝黄花、红火蚁。

8.林业有害生物目标考核自查报告 篇八

一、成灾率的基本情况1、2011年林业有害生物基本情况

2011年全县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达22.72万亩,其中病害发生面积为0.45万亩,虫害为8.75万亩,鼠害为13.53万亩。鼠害成灾面积1.3万亩,虫害成灾面积1200亩,成灾总面积14200亩,成灾率13.2‰。

按照,<青海省林业有害生物目标管理考核赋分表>成灾率各项得分20分。

二、无公害防治率

2011年林业有害生物工作开展情况

全县2011年共完成森林病虫鼠害的防治面积13.005万亩,虫害防治面积为1.67万亩,防鼠面积为11.035万亩,防病0.3万亩,全部采用的是无公害防治,无公害防治率达100%。

按照,<青海省林业有害生物目标管理考核赋分表>无公害防治率各项得分20分。

三、测报准确率

1、测报准确率达到了下达指标

2、调查样方设置有代表性,数据来源科学、清楚,原始记录图不太完整(扣0.5分)。

3、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有完整监测计划。

4、监测覆盖率、测报准确率达标情况。

全年林业有害监测面积为93.3万亩,其中鼠害监测面积76.6万亩,杨树害虫监测面积6.7万亩,天然林食叶害虫监测面积2万亩,沙棘林监测面积12万亩,监测覆盖率达92%,测报准确率达91%,完成了目标管理指标。

5、发布的简报、虫情动态、预报警报等情况。

全年共发布林业有害防治信息13期,虫情动态8期。每期各印发30分,共印630分。

6、固定监测点设置数量、地点及监测对象

今年设置固定监测点15个,其中天然林食叶害虫监测点设置在和平乡拉雾台、寺寨乡阳坡湾、东峡乡灰条沟;杨树食叶害虫和庭园丽金龟,设置地点分别是东峡乡石崖庄、城关镇北极山、大华镇池汉大沟、锈斑楔天牛的观测点设在波航乡波航村。东峡乡新民村各观测点分别由各点的护林员或专职测报员担任观测任务,每个点根据林分类型选择2个不同样地进行观测,根据防治技术方案每年4月份和10月份进行踏查,对越冬代的虫口密度进行详查,以确定下的发生量,鼠害在全县设立观测点5个,分别是日月乡兔尔干村、和平乡小高岭村、刘家台村、波航乡浪湾村、大华乡巴汉村、申中乡大山根村、巴燕乡巴燕峡村。

按照,<青海省林业有害生物目标管理考核赋分表>准确测报率率各项得分19.5分。

四、种苗产地检疫率

1、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下达指标

2011年全县完成产地检疫面积2182亩,产地检疫各类种苗1024.92万株。产地检疫率100%。

2、产地检疫调查记录和汇总资料完整。

3、按规定签发《产地检疫合格证》或除害处理通知书 4、有种地、苗木繁殖基地分布资料

5、检疫员依法检疫,无检疫责任事故

按照,<青海省林业有害生物目标管理考核赋分表>种苗产地检疫率各项得分15分。

五、保障措施

1、林业有害生物目标管理指标纳入了政府责任状

2、政府部门和林业局主管局长每年对森防工作亲自部署、在防治过程中、防治结束时亲自检查。

3、每年的林业会议上,科学分解有害生物目标管理任务,并层层签订林业有害生物目标责任状。

4、实行限期防治通知书制度,完成了网络森林医院建设内容。

5、县财政部门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经费。

6、目标管理实行了自查、抽查、通报、并与林业其他任务一起实行奖惩制度。

7、完成国家林业局及森防总站安排的工作。

8、资金使用严格按照林业有害生物实施方案进行,项目完

成后并启请审计部门审计。

按照,<青海省林业有害生物目标管理考核赋分表>保障措施各项得分15分。

六、站务建设与管理

1、森防站有编制并配置专职人员。

2、档案齐全,装订成册,专人管理。

3、各类业务报表或上级要求上报的材料,上报及时,数据准确、不太规范。(扣0.5分)。

4、有健全的规章制度,有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

5、年内开展防治、检疫和测报培训2次。

6、实现了信息传输网络化,数据处理、证书签发等微机化管理。

7、标本室整洁。标本及时得到更新,完成下达的标本制作。

按照,<青海省林业有害生物目标管理考核赋分表>站务建设与管理各项得分9.5分。

9.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案 篇九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7-0102-1

1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生物或其他生物来抑制或消灭有害生物的一种防治方法。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以虫治虫,以微生物治虫,以鸟治虫等。它利用了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它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对人安全是农药等非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所不能比的。

2 生物防治的内容与方法

生物防治实际上就是利用害虫的天敌治理害虫。害虫的天敌很多,每一种害虫都有自己的天敌。

2.1 害虫的天敌主要有三类生物

(1)天敌昆虫,有寄生害虫卵、幼虫、蛹或成虫的寄生性昆虫;捕食性:昆虫如瓢虫、草蛉等。(2)食虫动物(蜘蛛类、蛙类、鸟兽类等)。(3)病原微生物(真菌、细菌、病毒、原生动物、立克次体、螺旋体等)。

2.2 以虫治虫

以虫治虫是应用最早、最广泛、最为成功的方法之一。我国解放以后,这方面的工作进展很快,在50年代利用澳州瓢虫防治吹绵蚧,利用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象,利用赤眼蜂防治蔗螟,都获得了巨大成功。从70年代起全国各地全面地开展了利用赤眼蜂防治多种害虫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防治对象有:玉米螟、松毛虫、松梢螟及其他果树、蔬菜害虫。赤眼蜂和肿腿蜂逐步进入工厂化生产。

2.2.1 松毛虫赤眼蜂防治油松毛虫 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din

-drolimidllats) 是国内利用较多的赤眼蜂,一般用柞蚕卵、蓖麻蚕、松毛虫等的卵繁殖,用以防治松毛虫、玉米螟、草果卷叶峨、梨小食心虫、白粉蝶等效果甚好。

赤眼蜂产卵于寄松毛虫卵内,吸收松毛虫的卵汁完成自己幼虫、蛹、成虫的发育全过程。松毛虫赤眼蜂的有效寄生半径为10-17m。

2.2.2 瓢虫 世界上记录的瓢虫有4200余种,其中五分之四左右是捕食性的,少部分是取食植物、取食真菌的。瓢虫主要用来防治棉蚜、介壳虫。

原雁北地区林科所利用红点唇瓢虫防治杨园蚧。红点唇瓢虫分布范围很广,成虫、幼虫都能捕食杨园蚧。成虫日均捕食杨园蚧29.04头。幼虫全期能捕食157头。在晋北一年发生2代,以成虫越冬,从每年的4月成虫开始活动至10月都取食杨园蚧。

2.2.3 蚂蚁 蚂蚁的种类很多,都是合剿群栖,食性很杂,大多数蚂蚁是捕食性的,在森林和草原中捕食害虫,成为抑制害虫的重要天敌。广东电白县用黑蚂蚁防治松毛虫。但是有些蚂蚁种类与蚜虫、介壳虫等共生,取食这些昆虫分泌出来的糖蜜,并不伤害这些害虫。

2.3 以微生物治虫

昆虫会生病,病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非传染性的疾病,如:缺乏食物而出现营养病,体内某器官功能失调出现代谢病;另一种是传染病,是由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引起的。

2.3.1 昆虫的病毒病 昆虫的病毒只有在昆虫的体细胞内才能生长繁殖,具有高度的寄生专一性。昆虫病毒经昆虫口服而感染致病,死亡虫体存在大量的病毒粒子,体色变的较浅或稍呈乳白色,有些呈靛兰色,表皮脆弱易破裂,流出含有大量病毒的液体。被同种昆虫吃下去就会感染致病。死于病毒的昆虫一般无臭味。

应用于害虫防治的种类主要有三个类别群:细胞核多角体病毒;细胞质多角体病毒;颗粒体病毒。由于病毒的专化性和极强的感染力。只能以同种昆虫进行活体培养来生产病毒制剂。

2.3.2 昆虫的细菌病 病原细菌是单细胞微生物,只能靠寄生或腐生生活。从昆虫体中分离出能致病的细菌有90多个种和变种。应用最多的是芽孢杆菌,如:苏云金杆菌。当昆虫感病后行动迟缓,食欲减退或烦燥不安引起败血症,死后的幼虫体颜色加深,迅速变为褐色或黑色,体驱软化失去原形,由此被称作“软化病”,而且产生恶臭味。

2.3.3 昆虫的真菌病 真菌是一类低等的、无叶绿素而营寄生或腐生生活的植物。能引起昆虫疾病的真菌有530余种,均称为虫生真菌。这类真菌,以其菌丝或孢子侵入昆虫体内,继而发出大量菌丝体,菌丝体产生孢子,可随风或水流进行再浸染。

被真菌侵染而死亡的虫体僵硬,体表满布菌和孢子。应用多的如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玉米螟都取得较好的效果。由于真菌孢子的萌发和菌丝的生长发育对气候条件要求比较严格,应用时机得当,才能收到好的防治效果。

2.4 以食虫动物防治

包括鸟类、爬行纲(如蜥蜴、壁虎、蛤蚧等)、两栖纲(青蛙、蟾蜍等)、哺乳动物(蝙蝠、獾、野猪等)。鸟类(啄木鸟、喜鹊、杜鹃等)在控制森林害虫上起着重要作用,鼹鼠、獾等也是森林害虫的重要天敌。山东在1972年报道一对大斑啄木鸟可以控制500亩林的各种害虫。有人观察到一只山雀一天食虫量相当于它的体重。

在我国保护和招引鸟类防治害虫就用的比较广。灵丘林场、金沙滩林场等学山东挂鸟巢招引大斑啄木鸟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具体做法:取直径17cm以上,50-60cm长的腐心木,于秋季(10月)挂在林地高度4-6m,用来招引大斑啄木鸟。

2.5 以激素防治

昆虫的内激素和外激素都可用于治虫。近年来推广应用的灭幼脲类制剂,是一种昆虫生长调节剂,抑制昆虫表皮几丁质的合成(松毛虫表皮的几丁质一般占40%左右),使幼虫在蜕皮时不能形成新表皮,因而变态受阻或畸形而死亡。

灭幼脲类对人畜安全,对天敌影响小,具有高效、低毒、长残效。山西省于1984年开始试用灭幼脲Ⅰ、Ⅲ号药剂,防治舞毒蛾、油松毛虫效果显著,舞毒蛾的虫口密度由每株31.08头,下降到0.24头。虫口减退率达99.2%。

10.林业绿化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探讨 篇十

1 林业生物灾害防治指导思想分析

在对林业绿化有害生物进行防治时, 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 以保护生态、优化环境和建设生态园林区域为最终目标, 坚持“预防为主, 科学防治, 依法治理”的防治方针, 遵循“重点突出, 分片防治, 联合防治”的原则。在林业绿化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 加强各部门之间协作, 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到防治工作中来, 明确责任制度, 谁经营, 谁防治。

在美国白蛾灾害防治措施中, 坚持以预防与治理并重, 强化监测、检疫, 实行以无公害防治为主的治理措施。防治过程中, 坚持以生物制剂农药普防第一代, 重点突出防治第三代, 有效结合专业防治 (飞机防治) 和群防群控, 通过实地考察, 压缩疫区范围, 降低美国白蛾密度, 减缓灾害的传播速度和扩散速度, 实现有效治理美国白蛾灾害的目的。

2 林业绿化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现有难题分析

近年来, 我国绿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 林业绿化面积在不断扩大, 与此同时, 病虫害也在不断增加, 为我国林业绿化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有害生物危害与灾情加重

有害生物在随着我国林业绿化面积的逐年增加而不断增加, 使越来越多的林业面积遭受生物的威胁。尤其是单一树种森林面积的增加, 给有害生物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滋生空间, 加剧了森林危害, 给园林管理人员的防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同时, 在防治有害生物时使用化学药物, 不久生物体内就会产生越来越强的抗药性, 大量繁衍, 威胁森立植被;种类不断增长的有害生物和一些罕见的物种, 同样加剧了工作人员的防治难度。

2.2 生物灾害潜在危险

合理的生物数量和种类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 一旦某一种生物大量繁衍, 便会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 严重威胁林业生产, 治理工作的难度可想而知。所以, 对于林业绿化有害生物的防治, 必须要加强预防为主, 将潜在的危险化解在萌芽状态。

2.3 虫害灾情反复

我国林业绿化有害生物防治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对于有害生物的根治还是有很多困难。没有被根除的有害生物, 依然会借势繁衍, 造成灾情的反复爆发。例如松毛虫、美国白蛾、杨小舟蛾等虫害就难以彻底性根除, 甚至一些虫害在一些地区年年都会爆发成灾, 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防治难度。

3 林业绿化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分析

3.1 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 是采用生物手段, 干预林业绿化有害生物, 从而达到虫害防治的目的。被广泛应用于林业绿化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但是, 生物防治技术也存在一定的缺陷。首先, 由于技术水平限制, 目前我国生物防治大多只限于对某一种生物实施天敌防治。要求虫害防治工作人员对病虫的生物特征和其天敌的生物进行详细的考察和研究, 在林间合理建立病害的天敌种群, 遏制病害的快速繁殖。在防治过程中, 建立种群不能给原有生态造成负面影响, 否则就达不到应有的保护林业的目的, 是虫害防治工作者面临的工作难题之一。

3.2 生态防治技术

生态防治是针对环境干预, 通过对有害生物和寄主之间的相互影响因素的变化实现对病虫害的防治目的, 它与上文提到的生物防治技术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例如, 对于美国白蛾的防治, 就是根据美国白蛾自身的生长周期, 在5月中旬, 7月下旬, 9月上旬, 即各代幼虫孵化末期, 针对这一时期的美国白蛾进行杀灭, 对于虫口密度较高的寄主树干进行树干打孔注药, 最好使用内吸性杀虫剂按照1:1浓度稀释注干毒杀幼虫。打孔和注药数量要充分结合树干大小的实际情况既定, 一般胸径5 cm打1个孔, 小于5 cm不打孔, 打孔方法及注药量:按角度45度打孔深3 cm、平均每孔能注药3毫升, 胸径每增加3~5 cm增加打一个孔 (注药量按每公分胸径1 m L计算:例如胸径10 cm的杨树需要注药10毫升那么就要打孔3个) , 最后将注过药的打孔用粘泥封住。防治效果非常好。

3.3 化学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办法可以结合病虫害的种类, 选择合适的化学药物, 其针对性较强, 因而被广泛应用于林业有害生物治理中, 是治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之一。化学防治方法多种多样, 可以根据不同种类病害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化学类制剂和药品, 配置出特定的药理学特性的杀虫剂或防治剂。化学防治方式是林业绿化有害生物防治中一种常见的防治方法, 大多数的生物病害都可以通过化学方式进行杀灭。现行的化学制剂必须要保证其低毒性不能毒害到其他生物物种, 还要保证虫害防治的高效性。在对林业绿化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 要不断提升化学防治的效果。在保证林业苗木生物安全的前提条件下, 根据病害的致命机理对其进行化学手段干预, 充分实现对林业内有害生物的持续防治, 是取得较好防治效果的有效方式。

例如美国白蛾防治过程中, 常用两种化学防治技术: (1) 对于片林和3行树以上郁闭林, 在各代幼虫网幕期采用烟雾机或背负式机动喷雾喷粉机超低容量喷雾施药。使用烟雾机施药时, 选择植物源农药1.2%苦, 将烟乳油与柴油按1:3~5的比例混合, 然后喷施烟雾。使用背负式机动喷雾喷粉机施药时, 选用25%灭幼脲Ⅲ胶悬剂用水稀释3~5倍进行超低容量喷雾施药。对4龄后的幼虫, 使用背负式机动喷雾喷粉, 选用触杀性强的1.2%, 烟乳油、1%阿维菌素乳油、溴氰菊酯等进行超低容量喷雾施药。 (2) 对于3行以下的行道树、村内四旁树和孤立木等, 在各代幼虫危害期, 采用常量喷雾施药。在4龄前的幼虫网幕期, 利用仿生制剂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 用担架式或手推式高压机动喷雾机稀释1 500倍进行常量喷雾或稀释500倍用车载式高压喷雾机进行低量喷雾防治。对4龄后的幼虫扩散期, 选择触杀性强的1.2%苦, 烟乳油、1%阿维菌素乳油等药剂按照稀释倍数的不同, 分别进行常量喷雾或者进行低量喷雾防治。

在美国白蛾防治过程中, 还采用了人工物理防治。包括: (1) 在美国白蛾各代成虫发生期, 结合幼虫的繁殖时间, 适时打开频振式杀虫灯, 诱导杀除美国白蛾; (2) 在美国白蛾各代成虫羽化初盛期, 对于趴在树上不擅于活动的成虫, 组织大量人工进行捕捉, 集中销毁会直接捕杀。剪除网幕方法, 在各代美国白蛾幼虫网幕期, 剪下发现的网幕, 装袋集中烧毁或者埋深。比较常用的方法还有在美国白蛾各代老熟幼虫化蛹前绑草把, 涂药环, 在越夏蛹和越冬蛹集中的地方, 组织人工挖蛹并销毁。

4 结语

探究林业绿化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对于林业生态安全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 要以科学、有效的组织保障措施作为辅助。首先, 要成立林业虫害防治组织指挥部, 建立相应的指挥协调机构, 对林业虫害防治做出科学有效的指导, 责任到人, 全面加强林业虫害的防治工作, 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 加大资金投入, 提升防治能力与防治管理水平;其次, 建立联合防治机制, 被虫害威胁的林业在岁园林绿化面积范围的扩大而逐步增多, 林业绿化有害生物防治已经上升为一个社会问题, 其防治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各部门之间全力协作, 互相交流防治经验, 共同推进防治工作更高效、更全面得进行;最后, 要加强防治队伍的专业性, 严格按照“统一部署、统一行动”的要求开展防治工作, 通过媒体、广告宣传, 鼓励全民动手, 营造共同防治的良好氛围。科学组织保障措施, 辅助先进林业绿化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高效有害生物, 实现林业绿化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人们对林业绿化有害生物防治技术问题越来越重视。生物灾害是危及林业资源的重要杀手, 要加强季节性和常规性的技术防治, 达到减轻或降低我国生物灾害的目的。但是, 目前我国林业绿化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还面临很多困难,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 探究关于林业绿化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措施, 对于现实生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由此, 结合美国白蛾成灾特点, 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

11.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案 篇十一

临翔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取得实效

临沧市临翔区采取强有力措施,切实抓好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治、检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区2008年共发生森林病虫害6.5万亩,其中:松毛虫3万亩,松叶蜂1.5万亩,华山松木蠹象1万亩;核桃枯枝病1万亩。防治面积5.76万亩,防治率达88.6%,其中:化学防治0.6万亩,生物防治2万亩,人工防治1.6万亩,其它防治1.56万亩。群众自筹资金开展核桃冬季涂白30万亩。为准确掌握核桃病虫害发生危害规律,在博尚、章驮、蚂蚁堆、圈内各建立一个100亩以上的监测调查点。据统计,全年全区共检疫种苗310万株,其中:核桃苗150万株,膏桐苗110万株,紫胶苗50万株,涉及苗木、花卉基地和绿化公司13个,检疫率达100%。实施调运检疫木材1882立方米,苗木27.35万株,观赏苗43株,观赏竹52丛,大树699株,药材5吨,调运检疫率达98%,检疫外来包装物(摩托车店)6个。(临沧市林业局陈德荣)

12.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案 篇十二

一、林业有害生物现状及存在问题

1.发生概况

我县现有林地面积10.2万公顷,主要树种有油松、侧柏、槐树、杨树、栎类等用材林和红枣、苹果、核桃、柿子、桃、梨等经济林。我县林木病虫害以杨树食叶害虫、杨树蛀干害虫、杨树病害、油松红脂大小蠹及经济林病虫害等为主,其他还有槐尺蠖、木橑尺蠖等。林业有害生物逐年上升,危害日益加重,松材线虫又兵临城下,对我县造林绿化成果构成威胁。

2、全县森防机构现状

我县现有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1个,全县有测报点10个,测报员79人,各林场及林业工作站至少有一名测报人员。各测报站点都能积极开展森防的各项工作,按时开展病虫情况测报,及时发布病虫情报,适时组织开展病虫防治工作,积级开展森林植物调运检疫和种苗产地检疫工作,逐步形成了测报,检疫,防治三个网络,但是,我县森防站建设及网络建设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基层森防人员不够稳定,对防治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测报、检疫设备简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测报、防治和检疫的质量;森防人员素质偏低,1

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测报,检疫,防治网络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3、仪器设备配备及设施建设

近几年,我县森防仪器设备逐渐增多,县森防站及测报站点配备了显微镜、解剖镜、电脑、黑光灯、昆虫采集工具等。但喷药器械偏少。

4、测报工作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

我县狠抓了森林病虫害测报工作。全县现有测报点10个,其中国家级中心测报点1个,配备专兼职测报员79人。为搞好此项工作,我县每年制定《宜君县主要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方案》,组织开展越冬前后及发生期病虫情调查,各测报点加大测报力度,及时调查虫情,为防治提供可靠依据。为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存在问题:一是用于测报的经费偏少,影响了测报工作的开展;二是测报设备手段落后,缺乏测报车辆;三是测报缺乏系统性,人员不足。

5、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

几年来,我们认真贯彻执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检疫条例》,强化了森防目标管理工作,继续推行了森林病虫害限期除治制度,完善了防治、测报、检疫三个网络,主抓了油松、侧柏、杨树、槐树苹果等树种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了油松红脂大小

蠹,松材线虫、杨树食叶害虫、杨树蛀干害虫槐树害虫、苹果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特别是近几年来,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使我县主要森林病虫害的危害得到有效控制。通过开展卓有成效的防治工作,使我县主要林木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保护了我县造林绿化成果,促进了我县生态环境建设。为了搞好森防工作,县森防站每年印发病虫情报和防治技术资料,积极督导开展防治。县林业部门积极筹资备药,主要领导亲自抓防治工作,技术人员不辞劳苦,深入发生区调查虫情,指导防治。我县采取了群众防治和专业队防治相结合,重点防治和一般防治相结合,限期防治和自觉防治相结合。对主要通道绿化树木、退耕还林树木、天保树木、防护林树木进行了重点防治。同时利用电视台、广播等形式进行宣传发动,指导开展有效防治。成立防治督查小组,对防治情况进行督查,对防治不力的单位,责令限期除治,进行电视曝光。保证了林木的正常生长,有效地保护了我县的造林绿化成果。

存在问题:(1)病虫害发生面积居高不下,发生种类繁多,红脂大小蠹等病虫害危害日益严重,若不及时开展防治近几年有大面积暴发成灾的可能性。

(2)人工林面积不断增加,且人工林多为单一树种、单一结构的纯林,生态系统非常脆弱,病虫害同步增加。

(3)长期不合理的使用化学农药。病虫害暴发后,一味依赖化学农药,不仅杀伤大量天敌,使病虫产生抗药性,而且造成森林生态环境恶化。另外,防治手段不能适应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客观要求,缺少符合林业特点的防治药剂和药械,防治效率较低。

(4)防治工作始终处于被动救灾的状态。几十年来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大多数是围绕救灾而展开的,没有在防灾控灾上下功夫,防治工作始终处于被动局面。

(5)用于防治工作的经费短缺,用于防治的仪器设备偏少,人员偏少,影响了防治工作的正常开展。

6、防治服务体系建设及标准站建设情况。

我县不断加强防治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完善森林病虫害防治体系建设,层层有森防服务人员,利用多种形式搞好技术服务,每年举办培训班,推广森防新技术,积极开展经济林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确保有虫不成灾。

7、科技成果及新技术应用情况。

我县太安林场开展的《油松红脂大小蠹防治新技术》项目,已积极申报铜川市科技进步奖。

我县积极组织森防新技术推广工作,开展了杨树食叶害虫综合防治技术推广,油松红脂大小蠹病虫害防治新技术推广。

二、全面提升森防工作的对策措施

1、正确处理好森林资源培育和保护的关系,充分发挥森防工作在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和造林绿化成果中的作用。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把病虫害防治贯穿于森林资源培育的全过程,在森林培育过程中,在营林的各个环节如选种、育苗、选地、造林、经营、抚育及采伐中,注意保障树木的健康生长,减少病虫来源,协调各生物间关系,提高树木抗性,是实施森林病虫害由被动防治为主动防治的根本途径。

2、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一是要完善营造林的有关标准和方法,从制度上保证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贯穿于林业生产的全过程,逐步实现森林有害生物的可持续控制;二是切实加强监测预报工作,健全和完善主要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办法,加快各级测报点建设速度,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网络;三是加大检疫执法力度,抓好无检疫对象种苗繁育基地建设,依法建立森林植物检疫检查站,堵塞漏洞,严防危险性病虫的传播蔓延。

3、搞好预防是实现可持续控制的基础,必须由重除治向重预防转变,以营林为基础,综合性营林措施是防治病虫害的治本之策,要强化预防工作,实行综合治理,把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贯穿于林业工作的始终,逐步实现森防工作的“四个转变”,切实把森防工作的重点转移到预防工作上来。

4、进一步加强以监测预警、检疫御灾和防治减灾为主要内容的森防体系建设,提高我国森林病虫害的防灾、控灾、减灾能力。一是加快建设监测预警体系,健全森防体系建设,坚持常年监测与定期普查相结合、部门监测和群众监测相结合,实现监测数据处理现代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二是建立健全检疫御灾体系,要健全各级检疫机构,加强检疫检验设施、除害处理设施、隔离试种苗圃、检疫信息系统建设。三是完善防治减灾体系,加强机动施药设施建设,加快防治器械的更新换代;支持生物制剂和天敌的生产;建立完善社会化防治服务体系,提高防治服务和技术指导水平。

5、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要坚持“三生态”和生态效益优先的基本方针,转变传统防治观念,树立森林健康新理念,将推进无公害防治、防范有害生物入侵、确保生态和森林食品安全作为防治工作的战略重点。要采用生物技术创造的高抗性且高产的良种和壮苗。充分运用生物多样性及多项生态学研究成果,建立起以生物控制为主导,综合应用其它多种控制技术,达到最经济、最有效和持续控制为目标的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体系,以获得最高的生产力。

6、应加强森防法规宣传,普及森防法律法规知识,提高全社会对森防工作的认识;不断建立健全森防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森防执法力度,严格执法,把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从靠行政手段转变到依法管理、依法防治上来,要对重大危

险性病虫害推行防治通知书制度,提高除治工作的强制性;坚持依法行政,提高执法人员整体素质,强化执法监督。

7、加大森防科研和成果转化力度,必须通过加强宣传、培训和示范等推广工作,使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要增加科研工作的经费投入,多渠道筹措科研经费;要组织科研、教学、生产和管理部门的专家联合攻关,应用先进技术,研究解决森防关键性问题。进一步提高森防工作的科技含量,真正发挥科学技术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8、将森防工作作为地方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纳入各级行政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要定期开展检查,掌握森防工作开展情况,目标完成情况,并及时通报。对完成好的要通报表扬,并给予资金奖励;对完成差的,要通报批评,并核减防治经费。

13.关于林业有害生物有效防治的分析 篇十三

1 导致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频发重要因素

1.1森林的昆虫与微生物系统受到影响

其实森林就是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 在森林内部所有的动植物之间都要达到平衡状态才可以保证森林环境的健康发展。但是, 现阶段森林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的破坏, 导致森林系统已经无法维持其平衡的状态, 使得大量有害生物得不到抑制, 开始大量的繁殖, 最终引发了森林灾害。

1.2林木品种单一使得大量有害生物繁殖

我们一直都在强调林木种类的多样化发展, 这样才可能保持森林系统的良性循环, 能够有效的减少生物虫害的暴发。但是, 根据对当前林业发展的研究发现, 我国森林破坏日益加剧, 天然森林面积不断缩小, 人工林逐年增多, 其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就是林木种类单一, 这样一来就会给有害生物以可乘之机, 给它们创造良好的繁殖环境, 从而引发大面积生物虫害的暴发。

1.3外来生物的侵害

外来生物的侵害是影响林业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 也会引起大面积虫害的发生。根据相关数据统计, 目前我国由于受到外来生物的侵害, 对森林资源造成的经济损失已经超过了560 亿元, 危害性极大。外来生物侵害对我国林业资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2 个方面:直接性的破坏, 这些外来生物直接破坏我国的森林资源, 比如近几年频繁发生的美国白蛾就是典型的外来生物;外来生物的进入会使得我国森林内部有害生物的天敌不断减少, 有害生物会因此而得到良好的繁殖空间, 从而严重影响到我国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针对林业有害生物的有效防治措施

2.1树立良好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理念

要想做好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 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 树立起良好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理念, 只有坚持科学合理的理念, 我们才能真正切实做好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现阶段针对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主要思路是“科学防治、依法治理、促进健康”, 这也是现阶段我国林业防治工作的重要任务。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 我们要着眼于长远利益, 以保证林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为重要思想, 加强对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 使林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落到实处。

2.2加强对有害生物的预防

做好有害生物的预防工作要从外来生物着手, 做好对外来特种的检查, 杜绝那些威胁到我国森林安全的外来生物的引入。严格执行我国关于物种检疫方面的相关规定与要求对外来生物进行严格的检验, 尤其是那些缺少天敌的有害生物, 更是坚决不允许进入我国的森林环境。

2.3提高我国林业自身的抵抗能力

对林业有害生物进行有效防治的另一个措施就是提高自身的抵抗能力, 从而避免有害生物对我国林业造成严重破坏。要想提高林业自身的抵抗能力,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在进行人工林种植的时候要做好规划, 考虑到长远发展, 保证树种的多样化, 采取多种树木混种的办法, 切莫只有单一树种, 这样可以保证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完整。

3 针对有害生物的防治技术应用

3.1化学药剂

这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一种方法, 也是见效最快的一种方法, 虽然有一定的效果, 但是也会起到不良的作用。因此, 我们在使用的时候要慎重, 要了解它的适用范围, 尽量减少其对有害生物天敌的破坏。

3.2物理方法

这种方法其实很简单, 就是采用人工捕捉、阻隔法以及诱杀法等, 以达到防治有害生物的目的。此种方法简单易用, 不会对森林资源造成破坏, 但缺点是效果差、效率低, 不能做到立竿见影。

3.3生物方法

生物防治方法就是利用有害生物的天敌或是寄生微生物来起到防治有害生物的效果, 利用这种方法不会对森林环境造成破坏, 其缺点是如果利用不好, 一些外来生物会对森林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综上所述, 我国目前面临着较为严峻的有害生物防治任务, 在防治过程中要运用科学的方法, 保证生物的多样化, 维持森林系统的生态平衡, 使有害生物得到有效性的防治, 从而实现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卫民, 蒋海涛.黔西南州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特点和防控对策[J].贵州林业科技, 2010 (1) :45-48.

14.瑞丽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浅析 篇十四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浅析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3-0115-1

1 瑞丽市自然地理概况

瑞丽市位于祖国西南边陲,地处东经97°31′39″-98°07′08″;北纬23°50′36″-24°10′14″,是320国道终点,东连潞西市,北接陇川县,西北、西南、东南三面与缅甸毗邻。全市土地总面积1020km2,森林覆盖率为58.2%;有林地总面积47556hm2,其中经济林类的阔叶树面积684hm2,橡胶树面积4402hm2;林分类的阔叶树面积23529hm2,栎类面积16531hm2,杉类面积1333hm2,思茅松面积428hm2,云南松面积2hm2;竹类面积647hm2。

2 瑞丽市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情况

通过开展的“德宏州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发现对瑞丽市森林造成危害的生物很多,植物有薇甘菊、紫茎泽兰、马樱丹、飞机草、白茅草等;动物有红蜘蛛、蚧虫、天牛类、步甲虫、竹象甲虫、荔枝椿、竹蝗、竹鼠等;病害有柑桔和柠檬溃疡病、柑桔和柠檬疮痂病、炭疽病、煤污病、藻斑病、杉木根腐病等。但危害最严重的是薇甘菊和松材线虫病。

3 瑞丽市主要森林有害生物发生危害原因

3.1 林农对森林病虫害为害的严重性认识不足

瑞丽市目前除了对松材线虫病进行综合治理外,还有其他林业有害生物虽造成一定的危害却没有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薇甘菊从前几年的3000亩危害发展到今年的近60000亩。

3.2 大面积人工纯林的营造给病虫害泛滥创造了条件

相关职能部门的营造林设计过程中,对营造混交林的设计没有引起重视,虽然有林业有害生物的危害,但还在大量营造纯林。

3.3 病虫害防治水平落后,经费不足

致使许多林农使用剧毒化学药剂,造成许多天敌灭绝。

3.4 我市的邊境口岸线长,工作范围广,任务重

检疫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制约了植物检疫工作的全面开展。

4 防治对策和措施

4.1 薇甘菊防治对策与措施

对生长在水沟、水渠、道路边的薇甘菊,由于统计面积困难,采取雇用临时工除治的方法除治;对于生长在林缘上的薇甘菊,采取雇用临时工除治的方式除治;对危害可以采伐的人工杉木林的薇甘菊,动员采伐掉受害部分林木除治薇甘菊,按实际危害面积及危害程度补助60-120元/亩。面积大无资金购买高价除草药的可先购买草甘磷、二钾四氯等低价格除草剂2000倍液喷治,不让其开花结实,以减少来年种子发芽重新造成危害。

4.2 松材线虫病防治对策与措施

为减少损失,保护全州和全省松林资源的安全,将我市已经发生松材线虫病的松林区划为除治区,至今尚未发生松材线虫病的松树林区划为重点监测区,实行分区施策,综合治理。

4.3 除治区非病死树的清理及除害处理

4.3.1 非病死树的采伐 对除治区范围内的松树,在清理完病死树之后,于除治当年的2月底前,按要求,从北向南、分批进行了全部皆伐的任务,采伐期间,每亩的采伐量与当天的除害处理量相适应,并做到当天采伐的迹地当天清理干净,当天进行除害处理。

4.3.2 非病死树的除害处理 对除治区的病死树虽然进行了清理,但由于鉴别技术的限制尚不能做到100%的清除,因此对除治区的非病死树采伐后进行了除害处理,方法是将枝桠和原木分开处理。

4.3.3 除治区伐桩的处理 处理方法:病死松树和非病死树的伐桩都不超过地面5cm,采伐后用刀在伐桩上面砍几刀,并喷施了适量虫线清水剂,然后用土覆盖10cm以上并压实。对松林内已经存在的伐桩(因偷砍盗伐或其他原因留下的)凡高于5cm的进行了伐除,并对伐桩做了如上处理。

4.3.4 松墨天牛的监测和防治 搞好松材线虫病的常年监测。在除治区和监测区,除按要求搞好每年松材线虫病的2次普查外,还利用踏查巡视的方法,每个月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发现病死树利用GPS测定坐标绘于图上,并及时予以伐除和除害处理。利用诱捕器和引诱剂进行监测,在天牛羽化期每隔100m设置了一个诱捕器,定期检查诱捕天牛的数量,并对诱捕的天牛进行了解剖、分离、镜检,确定其携带松材线虫或携带松材线虫的数量。

4.4 综合治理成果

在除治过程中,瑞丽市松材线虫病除治领导小组宣传动员协调组,加大宣传力度,在全市范围内用广播宣传、放录像的形式进行宣传,使广大林农及群众支持除治工作;逐步掌握我市森林病虫害生物学特性,摸索出一套适合本地区防治的新技术,为林业生产安全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振宇,解焱,等.中国外来入侵种[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2]任玮.云南森林病害[M].云南科技出版社,1992.

15.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案 篇十五

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

找文章到更多原创-(http:///)

为了有效防治、及时控制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的危害,保

护森林资源,巩固造林成果,最大限度的减少灾害损失,确保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植物检疫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松材线虫病预防和除治工作的通知》、《***省林业厅突发性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应急预案》和《***市突发性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1重大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概况说明

1.1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使我国生态环境和经济建设遭受严重破坏。我国森林植物种类繁多、生态系统类型复杂。随着全球经济、贸易的大幅增长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几率逐年增加,对我国林业及经济建设构成严重威胁。从20世纪40年代以来,先后有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红脂大小蠹、薇甘菊等十分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传入我国并造成严重危害,外来有害生物每年的发生面积达2000万亩,造成上千万株树木死亡,使我国的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在一些地区甚至形成了生态灾难。

1.2我县防控林业有害生物面临形势严峻。我县分布各种林业有害生物200余种,全国35种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在我县分布5种。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核桃举肢蛾、核桃小吉丁虫、板栗雪片象、杨树天牛、松毛虫、森林鼠兔害等每年发生危害面积在15万亩左右,造成经济损失1000多万元,对我县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我县虽然没有松材线虫病发生,但与我县毗邻的湖北省是松材线虫病疫区,特别是国内疫区生产的木制包装材料、电缆盘等松木制品频繁流入我县,增大了松材线虫病人为传入的风险性;我县分布的油松、华山松均为松材线虫病的易感病树种;加之我县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属松材线虫适生区,松材线虫病发生机率很高。

1.3我县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预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部分乡镇领导对林业有害生物的危害性认识还不到位,没有将预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任期目标责任制;二是监测普查工作不到位,疫情不能及时发现,势必贻误除治有利时期,造成严重后果;三是检疫把关不严,如松材线虫病疫区松科植物、松木及其制品非法流通、加工利用现象屡禁不止,疫情通过人为因素扩散蔓延的现象可能性较大,给森林资源安全造成重大隐患;四是没有形成重大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防控应急机制。

2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应急工作的原则

2.1指导思想

对林业有害生物要采取积极应对,有效监测,快速反应,科学治理。以维护生态安全和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健康为目标,全面落实各级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健全我县对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的应急防治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拔除,防止其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森林生态造成危害。

2.2遵循的原则

2.2.1坚持统一领导,属地管理,政府组织,全社会参与的原则。各级政府是林业有害生物预防和除治的主体,在政府的领导下,积极组织动员有关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参与预防和除治工作,齐抓共管,相邻乡镇要相互配合,实行联防联治。灾情出现后反应迅速、程序规范、措施果断、处置科学,实行人员统一指挥、资源统一调度、信息统一发布的应急机制。

2.2.2坚持预防为主,严格检疫,全面监控的原则。在抓好全面监测普查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入境检疫和重点区域的监测预报工作,做到全面预防和除治统一规划,同步实施,实现林业有害生物的持续控灾减灾,彻底扭转重治理、轻预防的被动局面。

2.2.3坚持分类指导,科学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根据全县森林资源种类和分布进行科学区划,实行分类指导,制定目标任务和对策措施,要突出预防保护的重点,确保重点区域生态安全。

2.2.4坚持依法防治,规范管理的原则。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是以《植物检疫条例》、《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等法律为依据,坚持依法预防,依法除治,防止扩散蔓延。

2.2.5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科技含量的原则。在林业有害生物预防和除治中,积极推广应用先进实用的监测、检疫、检验和防治技术,提高我县整体技术水平,使防治工作过程规范,管理科学。

2.3总体目标

最大限度阻止和预防重大林业有害生物传入我县,一旦出现疫情,立即启动防治预案,争取在当年拔除疫点,使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建立和完善各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领导指挥机构和管理机构,组建防治专业队、质量监督队和技术服务队,保证重大疫情或灾情发生后,能够立即

启动处理系统。

3重大林业有害生物事件的确认和分级

林业有害生物是指影响森林、林木、种苗及繁殖材料、竹子等正常生长发育并造成严重损失的森林病原微生物、昆虫、杂草以及其它有害生物。其中包括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红脂大小蠹等外来林业有害生物。

常发性林业有害生物:指某些林业有害生物在林中常年维持较高的种群数量,经常造

成严重危害。

偶发性林业有害生物:指有些林业有害生物一般年份在林中种群数量较少,但个别年份由于偶然出现可促使其大量发生的有利因素,或由于人为造成有利其生长、发育的条件,而猖獗危害。

间发性林业有害生物是指有些大面积成灾的林业有害生物几年大发生一次,形成间歇消长或周期性猖獗危害的现象。发生危害划分归常发性林业有害生物。

3.1事件的确认

发生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疫情或灾情,一级事件由省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进行确认,二级事件由市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进行确认,三级事件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进行确认。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确认为重大有害生物灾(疫)情:

国外(含境外,下同)新传入我县的林业有害生物;

国家级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在我县新发生疫情;

其他本土林业有害生物连片成灾面积达到2万亩以上。

3.2事件的分级

根据危险程度,将疫情或灾情分为三个等级。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可确认为一级林业有害生物灾(疫)情事件:

3.2.1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发生林木病虫和人身交叉感染的事件;

3.2.2国外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新传入我县的事件;

3.2.3偶发性林业有害生物连片突发成灾面积达到5万亩以上,危害程度中度以上发生面积占总发生面积50;

3.2.4常发性林业有害生物连片突发成灾面积达到15万亩以上,危害程度中度以上发生面积占总发生面积60的。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可确认为二级林业有害生物灾(疫)情:

3.2.5国家级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新传入我县的灾(疫)情;

3.2.6偶发性林业有害生物连片突发成灾面积达到3万亩以上,危害程度中度以上发生面积占总发生面积50;

3.2.7常发性林业有害生物连片突发成灾面积达到8万亩以上,危害程度中度以上发生面积占总发生面积60的。

3.2.8林业鼠(兔)连片发生面积达15万亩,被害株率10以上的发生面积占总发生面积40的。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可确认为三级林业有害生物灾(疫)情:

3.2.9国家级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出现新疫情点事件;

3.2.10偶发性林业有害生物连片突发成灾面积达到2万亩以上,危害程度中度以上发生面积占总发生面积50;

3.2.11常发性林业有害生物连片突发成灾面积达到5万亩以上,危害程度中度以上发生面积占总发生面积60的。

3.2.12林业鼠(兔)连片发生面积达5万亩,被害株率10以上的发生面积占总发生面积50的。

4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重点区和对象

4.1防控重点区

根据我县森林资源分布状况以及林分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区域,将具有特殊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的区域(自然保护区等)列为重点防控区,其余为防控区;将人流、物流频繁,林业有害生物容易传播的较敏感地域及场所列为重点监控区范围,实行分类施策。

重点防控区:***、***、***等几大林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以及其它风景游览区。

重点监控区:城区公园、绿化用地、苗圃、苗木、花卉交易市场;全县各级交通干线防护林、采种基地、母树林;各木材加工、销售场所;全县各厂矿企业、农电建设改造工地及周围地区;其它人为活动频繁地区。

4.2防控对象

我县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名单附后)。

5重大林业有害生物指挥系统和部门职责

5.1指挥系统

发生三级以上重大疫情,由县政府统一领导,县人民政府成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指挥部,主管副县长担任总指挥,成员单位由林业、计划、财政、公安、交通、邮电、工商、武装等部门组成。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林业局,按照指挥部决策,指挥疫情控制工作。

5.2部门职责

5.2.1林业部门:要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发挥组织协调防治工作的职能作用。

5.2.1.1灾情发生后,迅速核实疫情,做好疫情的监测、预报,开展调查研究,做好防治前期准备工作;

5.2.1.2组织专家对疫情进行危险性综合评估,提出是否启动应急预案的建议;

5.2.1.3诊断疫情,划定疫点、疫区和保护区,提出封锁意见,并参与组织实施;

5.2.1.4组织划分隔离区,建立道路检疫检查站,杜绝疫木流出;

5.2.1.5组织应急救灾队伍,由专家及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

5.2.1.6监督、指导对疫区内疫木的伐除、疫木除害处理和疫点周围媒介昆虫的防治;

5.2.1.7依托财政支持,建立防治物资储备库,及时提供救灾设备、药剂、药械及其它物资的供应;

5.2.1.8评估疫情危险程度和防治所需资金,编写安排资金使用计划;

5.2.1.9组织对疫区及周围群众宣传相关的防治技术知识,动员、组织社会力量参加到防治工作中。

5.2.1.10对启动预案的防治效果进行评估。

5.2.2计划部门:负责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计划和资金安排工作。

5.2.3财政部门:负责协调安排资金,保证防治经费及时、足额到位,加强防治经费的管理和监督。

5.2.4交通、邮电等部门:负责协助林业部门,对出入境内的疫木及包装箱等可能携带疫情的材料,严格查验植物检疫证书;协助检疫人员对货物进行检疫工作,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5.2.5公安、工商部门:协助做好疫区封锁、带疫木产品的除害处理和销毁,禁止疫木非法交易,要配合林业部门加强对木材经营、加工单位的监督管理。

5.2.6军队及武警部队:在做好本辖区内林业有害生物的预防和除治工作的同时,积极支持、配合地方开展防疫工作。

6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应急措施

当疫情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时,必须启动上一级应急指挥机构的应急措施。

当接到疫情报告后,县森防站立即派专业技术人员会同乡镇林业站赶赴现场,调查灾情发生面积、受灾程度等,根据其生物生态学特性进行危害程度分析,提出疫情等级意见立即上报县林业部门。属于三级灾(疫)情的,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对灾(疫)情直接进行确认;属于二级灾(疫)情的,由县级林业管部门提出等级意见,由市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对灾(疫)情进行确认;属于一级灾(疫)情的,由市、县两级林业管部门提出等级意见,报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对灾(疫)情进行确认。

6.1三级疫情应急工作程序

三级疫情确认后,灾情所在乡镇林业站即提请启动乡镇疫情控制应急预案,经县林业主管部门核准后,县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应急机构针对灾害程度和传播扩散程度做出封锁、隔离以及采取防治措施等有关决策;根据决策,疫区乡镇政府组织有关单位,实施应急防治措施,迅速扑灭灾情。

6.2二级疫情应急工作程序

当确认二级疫情后,由县林业主管部门提请启动县应急预案,迅速组织专业人员到达现场,分析发生趋势,提出应急处置具体措施,组织制定应急处置操作规程,加强对除治现场的监督检查,确定技术责任人,保证除治质量。县指挥部协调各成员部门开展应急工作,保障应急处置所需的物资、经费和其他需要,并及时向上一级指挥机构报告有关情况。

6.3一级疫情应急工作程序

当发生一级疫情时,在启动县级应急预案的同时,报市级林业主管部门启动市级应急预案,落实防治措施,扑灭疫情。

7保障系统

7.1物资保障

建立各级防控物资储备库,储备库应设在交通便利,具备储运条件,安全保险的区域,储备农药、药械和其它物资设备。

7.2资金保障

县、乡镇各级财政每年要储备病虫害救灾所需资金,用于防治器械、疫情处理、监控所需。

7.3技术保障

县林业局组织本级森防森检业务技术人员,负责对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进行研究、防治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工作。

8其它事项

8.1各乡镇人民政府参照本预案,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本辖区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应急预案。

8.2每当发生重大有害生物事件后,要对该预案进行重新评估和修订,使其不断充实和完善。

8.3从事营林、育苗、木材加工、经销的所有行为的单位和个人都应当履行本预案的规定,并执行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为落实本预案所做出的规定等。

8.4未经县林业主管部门许可,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以任何形式对外发布疫情信息。

8.5对违反本预案规定,相关单位在防治工作中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8.6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开始实施。

***县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名单列表

***县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有:松材线虫病、红脂大小蠹、美国白蛾、黄斑星天牛、杨干象、杨干透翅蛾、日本松干蚧、苹果绵蚜、苹果蠹蛾、梨圆蚧、枣大球蚧、杏仁蜂、松疱锈病、松针红斑病、松针褐斑病、冠瘿病、杨树花叶病毒病、毛竹枯梢病、杉木缩顶病、猕猴桃溃疡病、板栗疫病、柑橘溃疡病、银杏大蚕蛾、松毛虫、松阿扁叶蜂、栎粉舟蛾、松黄叶蜂、松针蚧、核桃叶甲、核桃举肢蛾、核桃小吉丁虫、芳香木蠹蛾、黄须球小蠹、板栗雪片象、油松球果小卷蛾、松梢螟、栗实象、栗瘿蜂、杨树溃疡病、云斑天牛、橙斑天牛、泡桐丛枝病、板栗溃疡病、华山松球果角胫象。

上一篇:成功的名言给自己打气下一篇:选修四期末检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