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精选17篇)
1.防震减灾科普宣传 篇一
512防震减灾宣传标语 防震减灾的宣传标语
1、防灾人人抓,幸福千万家。
2、防灾事关你我他,减灾利国又利家。
3、防灾依靠科学,减灾依靠大家。
4、防震减灾,造福人民。
5、防治地质灾害,人人有责。
6、科学防灾,全民减灾。
7、关注生命,从防灾减灾日开始。
8、国家要科学发展,防灾要谋划先行。
9、加强防灾减灾,构建和谐校园。
10、加强防震减灾,关注生命安全。
11、拒绝灾害,远离伤痛。
12、加强应急管理,服务国计民生。
13、加强应急管理,建设幸福家园。
14、家事国事天下事,防灾减灾是大事。
15、警钟长鸣抓防范,积极防灾保平安。
16、居安当思危,防灾人为先。
17、科学防灾减灾,促进可持续发展。
18、科学防灾减灾,构建和谐家园。
19、平安幸福从防灾减灾开始。
20、普及防灾知识,关爱人类生命。
21、普及防灾知识,呵护人类生命健康。
22、普及防灾知识,弘扬减灾文化。
23、普及气象知识,增强安全意识。
24、普及三防知识,增强抗灾自救能力。
25、全面科学教育,全民实现防灾减灾。
26、防灾减灾,从我做起。
27、防灾减灾,构建和谐。
28、防灾减灾,利国利民。
29、防灾减灾,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30、防灾减灾,平安常在。
31、防灾减灾,人人有责。
32、防灾减灾,守卫我们的生命与家园。
33、防灾减灾,预警先行。
34、防灾减灾不落空,关注民生便有功。
35、防灾减灾大舞台,有你参与更精彩。
36、防灾减灾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37、防灾减灾践于行,和谐幸福见于心。
38、防灾减灾靠大家,和谐平安你我他。
39、爱心减少灾难,和谐拯救危机。
40、安全知识进社区,减灾意识入人心。
41、安全属于你我他,防灾减灾靠大家。
42、参与防灾减灾,构建和谐社会。
43、地球是我们的家防,灾减灾靠大家。
44、传播减灾文化,共创人类文明。
45、多一份防灾预案,少一分灾难损失。
46、防风防雨防雷电,气象科普是关键。
47、防护雷电莫侥幸,生命安全需重视。
48、防灾,未雨绸缪;减灾,莫失良机。
49、防灾减灾灭灾,靠你靠我和靠他。
50、防灾减灾灭灾;利国利民利家。
2.防震减灾科普宣传 篇二
一、我国防震减灾科普网站现状分析
1. 我国专门针对地震这种自然灾害开发的科普宣传网站很少
中国公众科技网科普网站导航是目前我国提供科普网站检索较为全面和权威的导航系统, 根据该导航系统提供的数据显示:国内科普网站按内容共分为22类总计538个, 其中综合性科普网站最多, 共有112个。而以灾害主题检索到的仅有中国地震科普网、创新技术博物馆、地震科普之窗、中国消防网4个, 其中只有中国地震科普网和地震科普之窗2个网站是专门针对地震这种自然灾害开发的科普网站[2]。这个比例与我国防震减灾事业的要求相距甚远, 也远远不能满足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需要。
目前我国现有的防震减灾科普网站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由各级地震部门建立的专业网站, 如中国地震局主办的中国地震科普网、福建泉州市地震局主办的地震科普之窗网站, 这类网站所传达的地震科普知识专业、全面和深入, 但网站数量太少;第二类是各大门户网站、综合科普网站中包括的防震减灾科普栏目, 如新浪网的地震科普新闻中心、中国科普博览网站的地震馆栏目等, 这类网站是在综合科普宣传中对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进行的常识性和基础性的介绍, 数量不多, 专业性与全面性都还有待提高;第三类是近几年来在建设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同时建设了相关网站, 如平湖市地震科普网就是在平湖师范附属小学建设的, 这种依托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开发网站进行科普宣传的思路很好, 但网站内容比较贫乏, 形式比较单一, 特色有待进一步挖掘。
2. 缺少结合小学生群体需求开发的防震减灾科普网站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 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 较2009年底增加733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 较2009年提高5.4个百分点。网民在年龄结构上呈现明显的低龄化趋势, 学生网民由2009年的28.8%上升到30.6%[3]。在我国数量不多的防震减灾科普网站中, 大多数是没有区分受众群体的大众网站, 对1.4亿学生网民这样一个庞大而特殊的受众群体来说, 除了依托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建设的网站以外, 目前还没有专门供他们使用的地震科普网站。可即便是依托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建设的网站, 不管是内容还是形式, 都与其他大众地震科普网站很接近, 并没有充分重视和开发针对他们特点的内容, 不能真正体现小学生受众的特殊需求。
二、小学防震减灾科普网站的研发是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发展的新要求
1. 小学防震减灾科普网站研发的重要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四十九条明确规定:“学校应当进行地震应急知识教育, 组织开展必要的地震应急救援演练,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这就要求学校要开展形势多样的防震减灾知识教育, 而网络科普作为地震科普中新兴的、影响较大的方式必将成为重要方式之一。
据调查和统计, 在地震灾害面前, 小学生是最易受伤害的群体之一。主要原因是小学生缺乏防震减灾知识, 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防御能力不强, 遇到地震惊慌失措, 使人员伤亡加大。汶川地震中地震科普示范学校的实例告诉我们, 有无防震减灾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 效果就是不一样[4]。因此, 积极开展针对小学生的地震科普宣传, 使其了解必要的地震知识, 掌握基本的防震减灾技能, 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小学地震科普宣传的重要意义还在于, 其不仅只是增强小学生个体的防震减灾意识和防震减灾技能, 还可以以其为核心辐射到家庭和全社会,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全民的防震减灾素质。
2. 利用小学防震减灾科普网站进行科普宣传的可行性
近几年来, 全国各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等法律法规和《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 开展了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活动, 这为科普宣传提供了很好的发展空间。而现在很多小学本身就建有学校网站, 这又为防震减灾科普网站的建设提供了技术平台。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学生网络学习技能的日渐提高, 通过科普网站来进行防震减灾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将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所重视。小学生好新、好动、好学、好胜, 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 可以通过网络这种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掌握逃生技能, 通过网络趣味问答、视频动画等方式吸引其对防震减灾知识的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防震减灾教育的效果。
三、小学防震减灾科普网站的内容设计与特色研究
1. 小学防震减灾科普网站的内容设计
小学防震减灾科普网站作为一个受众群体特殊的网站, 在其内容设计和栏目编排上既要考虑满足科普宣传的需要, 又要考虑受众的特点和需求, 真正做到易学、易懂、易掌握。本项目组认为小学防震减灾科普网站具体可以设计以下几方面的模块。
(1) 地震奥秘模块
这部分是对为什么会发生地震的介绍, 其中包括地球构造、地震成因、地震种类、地震预测等专有名词的介绍。可以通过对地震成因等画面的动画模拟, 使枯燥的理论直观化、形象化、趣味化。
(2) 地震来了怎么办模块
这部分是关于地震来临时如何保护自己的科普知识, 包括防震准备、逃生路线、自救与互救等。可以通过卡通人物动态模拟演示, 配以语音讲解等方式。
(3) 地震过后做什么模块
这部分是关于地震过后如何及时联系亲人和老师、如何自我调适和恢复心灵创伤的知识。可以通过漫画的形式, 指导小学生如何进行灾后的身心恢复。
(4) 地震历史博物馆模块
这部分是关于地震历史记录及地震人物等知识的宣传, 包括中国地震知多少、地动仪介绍等。可以通过三维虚拟场景展示中国历史上的地震, 使小学生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地震及地震的具大危害。
(5) 地震影视模块
这部分主要提供与地震有关的视频和动画片, 包括一些原创的地震科普动画, 同时满足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两方面的需求。
(6) 防震知识测试和竞赛模块
这部分主要为小学生设置一些趣味问题、竞赛活动、互动性强的小游戏, 包括地震常识、防震措施、逃生路线、信息传递、救助常识等方面。
2. 小学防震减灾科普网站的特色研究
小学防震减灾科普网站不同于大众科普网站, 在满足科学性与实用性的同时, 还要充分考虑孩子的需求, 调动其学习的兴趣, 让其在趣味学习中掌握防震减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本项目组认为小学防震减灾科普网站应该具备以下特色。
(1) 参与性与互动性强
小学生接受新事物能力强, 但注意力持续时间短, 如果只是被动地接受科普信息, 效果往往并不会很好。通过设计论坛、留言板等互动板块, 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适时开展在线科普知识竞赛等活动来活跃网站气氛, 可以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果。
(2) 融科学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于一体
科普宣传必须要考虑到小学生接受深奥科普知识的困难性, 要考虑到学校所在地地震灾害的实际情况, 充分利用文字、图片、声音、视频、游戏等多种表现形式, 利用三维技术等网络技术, 增强科普作品的趣味性、可读性和感染力, 给小学生以听觉和视觉上美的感受。还可以考虑利用网络游戏传播防震减灾知识, 但要注意游戏情节中的科普内容和科普分量, 以免知识氛围太重降低了学生对游戏的亲近度, 或游戏氛围太重而降低了科普的教育效果[5]。
(3) 开发具有特色的原创科普作品
科普网站要想具备自己的特色, 就必须要以受众为中心, 结合受众需求提供科普产品, 尤其是提供一定数量的原创作品。这些作品可以与学校情况紧密结合, 比如依据学校实际地形图设计的逃生路线动画、学校防震措施的科普科教宣传片、校园内模拟避震的网络游戏等, 这样既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又增强了科普宣传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詹正茂, 舒志彪.中国科学传播报告 (2008)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
[2]中国公众科技网.科普网站导航[EB/OL].http://site.91kp.com/web/Default.aspx.
[3]CNNIC发布《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 2011-01-19.
[4]田力.由四川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引发的思考.四川地震, 2009 (3) .
3.防震减灾科普宣传 篇三
正宁县科协针对今年暴雨、洪涝、雷电、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多发的实际情况,自编了《灾害来临怎么办?》8开宣传彩页5?000多份,主要内容包括暴雨、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雷电、大风、火灾等自然灾害的预防和避险知识。在这次宣传活动中发放《灾害来临怎么办?》、地震应急自救互救手册、地质灾害预防科普知识手册、防灾减灾宣传挂图、防灾应急小册子、森林防火宣传手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等各类宣传资料8?960余份(册),摆放各类宣传展板20多块,接受群众咨询5?600余人(次),并及时将科协门前的科普宣传橱窗及全县各乡镇科普宣传栏的内容更新为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挂图。
这次活动采取发放资料、悬挂横幅、现场咨询等多种形式,倡导防灾减灾从我做起,旨在唤醒每一个公民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增强了公民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了自救、互救技能,普及了防灾减灾知识,为有效推动全县防灾减灾工作深入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高春妮 编辑:高新颖)
4.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工作计划 篇四
为了进一步普及防震减灾科学知识、增强防震避震意识、提高应急避险能力,以期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会”的目标,特结合学校实际制订2012-2013学年防震减灾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1、把防震减灾宣传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始终作为学校的一件大事来抓,为创建平安和谐新校园打下扎实的基础。
2、加强与祥云县地震局的合作,建立兴趣小组,培养一批防震减灾学生,并能在防震减灾知识中掌握扎实的知识和技能。
3、进一步完善校园网站,多制作地震多媒体课件,初步实现资源共享。
4、努力培养防震减灾科普小讲解员,培养他们的讲解水平和能力。
三、具体计划
1、继续利用校园广播系统、宣传栏、黑板报、主题班会等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并结合学生实际对最新地震及灾情等予以及时介绍。
2、大力完善学校网站,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发挥网络优势,积极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及时公布最新地震消息及学校科普动态,增加课件制作方面的研究。
3、以点带面,开设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第二课堂,利用电视、校园广播、图书、宣传栏和互联网等传媒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活动,进行地震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模拟演习,将防震减灾科普工作落实到实处。
4、每学期召开一次防震减灾主题班会,出版一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板报,举行一次自救互救演练,组织一次防震减灾知识讲座,观看一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图片或影片。
5、每学期举办防震减灾知识竞赛、知识讲座、模拟演练等不同形式的教育活动,普及同学的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6、邀请地震局专家来我校作地震科普知识科普讲座。
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的内容要丰富,形式要多样。学校与学生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结合起来,主要活动结合云南近年来地震多发生在春夏季节,选择在下学期有关重要纪念日进行,如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纪念日。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和互联网等形式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
五、积极探索,善于总结。
学校要积极探索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和措施,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并善于总结经验。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一年后,对优秀学员、班级进行表扬奖励。推广其经验,促进学校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工作的全面展开。
祥云县祥城镇银冠希望小学
5.防震减灾宣传标语 篇五
2、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
3、重大建设工程必须依法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
4、全面推进防灾减灾知识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
5、积极防御,努力保障经济建设地震安全
6、加强抗震设防管理,提高震害防御水平
7、防震宣传进万家家家幸福安康平安相伴你我他
8、积极加强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
9、依法保护地震监测设施与观测环境
10、尊重规律讲科学防灾减灾重行动
11、5月12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防灾减灾日”
12、灾害之前早预防灾害来了少伤亡
13、防灾减灾从娃娃抓起
14、和谐中华,共同的家园;防震减灾,共同的心愿。
15、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16、防震减灾,平安常在。
17、普及防震知识,弘扬减灾文化。
18、防灾事关你我他减灾利国又利家
19、生命无价,平安是福。
20、全民动员防灾,人人参与减灾。
21、参与防震减灾,构建和谐社会。
22、树立防震减灾意识,普及防震减灾知识。
23、家事国事天下事,防震减灾是大事。
24、灾难面前人人平等,注重预防人人有责。
25、防震减灾须抓好,社会安定最重要。
26、爱护地球,减少灾害,保护环境,共享和谐。
27、防震减灾重如山,全民携手保平安。
28、灾难可以预防,生命不可逆转。
29、防震减灾人人抓,幸福社会千万家。
30、珍惜生命,爱护环境,科学预防,减少灾难。
31、防灾减灾,从我做起
32、增强防灾减灾观念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综合减灾能力
33、群策群力防灾减灾,同心同德共建和谐
34、防灾连接你我他,安全和谐靠大家
35、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减灾技能
36、群策群力防灾减灾同心同德共建和谐
37、防灾减灾从我做起
38、防灾减灾人人有责
39、防灾减灾手牵手和谐中国心连心
40、防灾减灾构建和谐
41、防灾减灾人人参与和谐社会家家受益
42、手牵手积极防灾减灾心连心构建和谐家园
43、学习防灾减灾常识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44、防灾减灾系万家关爱生命靠大家
45、灾害无小事预防要及时
46、未雨绸缪防灾减灾全民参与共筑平安
47、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48、防灾连接你我他安全和谐靠大家
49、普及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6.防震减灾科普作文 篇六
走进大门,就看见了一个大屏幕,里面介绍了魏格纳对大陆漂移地理论和为什么会地震的原理。通常大地震前兆有:猫狗大叫、黄鼠狼、老鼠、蚂蚁大搬家、鸽子高飞等。地震发生时在学校中,最需要的是听从教师的指挥。在家里千万不能在慌乱中跳楼,这一点极为重要。其次,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也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面积小的厨房、厕所去暂避一时。如果,在街上行走,要注意因地震引起的高空坠落物砸到身上。因此在街上走时,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跑向比较开阔的地区躲避。
后面还有模拟的安全通道,一排排图文为我们介绍,上面也有火灾自我报护。
7.气象科普宣传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篇七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服务型、基础性的社会公益事业。农民是气象灾害防御的主体,提高农民应对防灾减灾的能力和意识是气象为农服务的一个重要目标。通过各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宣传,深入开展气象科普教育培训工作,加大气象为农服务的宣传力度,能够进一步把气象事业应用于服务“三农”中,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2农业气象灾害及其特点
农业气象灾害是由于不利气象条件的出现而使农业生产遭受损失的自然灾害,农业生产易受到某种或多种气象灾害的影响。加强农业气象灾害防灾减灾技术的推广是提高农民防灾减灾意识的重中之重,从而减轻由此带来的不利影响和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
我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气象灾害损失占所有自然灾害总损失的70%以上,农业是气象灾害防御的最薄弱环节之一。农业气象灾害主要包括暴雨(雪)、干旱、大风(沙尘暴)、低温、寒潮、高温、雷电、冰雹、霜冻和大雾等。气象灾害给我国农业发展造成极为不利影响,随着全球各种极端气候的不断出现,作为对气象灾害高敏感的农业来讲影响越来越大,造成的损失越来越重,严重威胁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气象灾害的预警与防御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也是气象灾害频发的地区之一。防御气象灾害,确保农业稳产增收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因此建立较完备的防灾减灾体系尤为重要。做好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和天气气候预测,积极开展农业气象、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农业气象科技成果利用等方面工作,可以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全方位的气象服务。
气象灾害对于农业经济影响巨大,做好气象灾害的预警工作,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对于减少生命财产损失有着重要的意义。农民对于气象知识的认识程度还不高,在生产中不能有效地结合气象信息进行生产安排,影响生产效率和农业生产。所以,加大气象宣传力度,可以扩大气象知识和灾害防治的普及面,提高人民群众对于气象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对气象信息的认识。
3.1加强气象信息员队伍的管理
加强对信息员的气象灾害防御科普培训力度,在全面培训的基础上,探索并不断壮大气象信息员队伍的长效机制,形成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新格局。
3.2完善农业气象服务
构建区、镇、村三级气象服务网络,将气象信息直接服务到农村和农业生产第一线,服务面覆盖全部行政村。气象服务内容增加农业防灾减灾等指导性措施,规避不利天气因素对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的影响,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提供准确及时的气象服务。
4加大气象科普宣传
气象与农业密不可分,合理地利用气象知识,可以做到趋利避害,实现农业丰收、农民增收。但是由于农村对气象科学知识相对缺乏,在农业生产中不考虑天气气候与气象灾害而造成经济损失屡见不鲜。因此,重视和加强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工作,帮助广大农民了解和掌握各类气象灾害常识和防御措施,是气象服务于“三农”的重要工作之一。要充分利用“世界气象日”、“全国科普日”、“防灾减灾日”等与气象、科普、防灾减灾相关的节日组织气象宣传活动,利用宣传挂图、影音资料、气象科普小册子、气象科普讲座、现场咨询服务、散发宣传材料、创办科普宣传专题节目、推广气象科普读物等形式大力宣传气象科技知识,让农民充分认识气象灾害的危害性,努力提高农民应用气象科技的意识和水平。
要不断完善农村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机制,不断完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同时不断加强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工作,切实提高农村灾害性天气防御意识和防御能力。
5结语
加强和完善农村气象服务是一项社会综合工程,农村气象科普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作,提高对气象科普工作的认识,努力创新气象科普形式,做好气象科普知识的宣传,不断拓宽气象服务领域,使气象科普能力不断提高,才能充分发挥好气象为“三农”服务的重要作用。
摘要:气象灾害是给农业生产带来不良影响的主要因素,气象防灾减灾是气象为农服务的根本目标。提升农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对于保障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至关重要,加强气象科普宣传,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不仅能提升农民的防灾减灾意识,还能够减少因气象灾害而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从而为农业生产提供有效的气象服务。
关键词:气象,科普宣传,防灾减灾
参考文献
[1]鲍文.气象灾害对西南地区农业的影响及适应性对策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32(1):59-63.
[2]曾小军,周军,丁建,等.气象灾害对江西柑桔生产的影响及防治措施[J].江西农业学报,2011,23(11):141-143.
[3]杜尧东,陈新光,王广伦.广东“三农”气象服务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广东气象,2006,28(4):1-4,29.
[4]蒋运志,周水明,李立兵,等.三农气象问题及其对策[J].广西农业科学,2009,40(5):592-594.
8.防震减灾科普宣传 篇八
他可以滔滔不绝地讨论防震关键技术,却在问及个人喜好时词穷。在他的言谈中,三句话离不开本行。他深为欣慰的是;重庆直辖以来,重庆市地震局在服务社会、服务公众方面取得了各项新进展,为重庆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好了保驾护航的工作。
震情第一,切实加强技术系统建设
重庆市位于中国南北地震带中段东侧,是一个中强地震频发的地区,地震活动具有震源浅、烈度高、震害严重且极易导致严重地震地质灾害等特点。据统计,近代和现代曾发生多次中强地震。重庆黔江历史上发生过61/4地震,形成的堰塞湖,是国内外罕见的典型地震遗址。近10余年来,渝北统景、荣昌县域等地相继发生过多次破坏性地震,造成数百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其损失远远超过国内其它地区同等强度地震导致的灾害损失。
1996年,重庆市被国务院确定为重点监视防御城市,三峡库区为重点监视防御区。2006年,重庆市再次被国务院确定为2006—2020年的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陈铁流与他所领导的局领导班子有一个共识,在防御地震的问题上,技术系统是关键,重点项目技术更新是关键中的关键。近年来,重庆地震局积极开展国内国外交流,并在资金和项目上加大了投入。2003年,开始实施“重庆市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建设,总投资2726.14万元。2005年,开始实施“三峡库区重庆段地震监测技术系统”建设,项目总投资2960万元。这两大项目的完成将新建或改造27个固定测震台,组建1个由16台测震仪组成的流动观测台网,建设18个信息节点,新建或改造40余项前兆测项。两大项目的建成对重庆地震的监测预报技术系统起到关键性作用。
项目筹建过程中,建台选址是非常重要的。陈铁流经常身先士卒,带领业务人员对构造背景、环境影响等进行踏勘,不顾雨天路滑,道路危险,奔波于坎坷的山路。为加强三峡库区地震活动的监测,重庆地震局在三峡蓄水156米前,就重点增上了8个流动监测台,为库区地震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地震局工作人员与水库中心的技术人员一道,就增强水库地震监测能力,增上地震设备、加强水库诱发地震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对如何深入开展下一步工作达成了共识。同时,还专门制订了针对库区重庆段蓄水的地震应急专项预案,安排相关震情跟踪,对库区地震活动及水库地震进行重点监视,捕捉前兆,组织制定地震灾害避难场所建设规划,并协调落实地震灾害避难场所的试点建设。
在理论上,经过全局的努力,国家西部开发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三峡重庆库区地震、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治技术研究”全面完成,2005年已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重庆地震研究》《重庆市地震构造图》等课题研究工作顺利完成。2006年《重庆市地震应急数据库系统》工程启动。此外,“重庆市主城区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害性评估”项目已进行论证;三峡库区流动台网已完成方案设计和设备联调,花卉园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试点也正在进行中。
未雨稠缪,科学谋划建和谐重庆
地震工作是极其艰辛的,每逢重大节日,陈铁流都要求地震局对监测系统和应急救援工作进行检查,安排好震情值班,作好应急戒备。长假期間,在岗地震工作人员无一例外地积极参加应急值班。在地震考察时山路崎岖,没有道路,稍有大意可能就会跌入万丈深渊,他们在那种非常偏僻而荆棘丛生的地方,风餐露宿,却能以笑面对。
团队的力量,让重庆地震局能够经受住各种考验,圆满完成各项任务。面对成绩,陈铁流多次强调,当前地震工作形势严峻,科学谋划才能创佳绩。
在建设和谐社会时期,经济建设的稳定,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是第一位的。目前重庆地震重点工作是以城市群和三峡库区的地震安全为重点,逐步实现由局部的重点防御向有重点的全面防御拓展,加快建立健全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尽快形成共同抗御地震灾害的新局面。
然而,重庆的防震减灾工作起步晚,处于“爬坡上坎、负重前行”的创业阶段,地震监测基础设施仍然薄弱,城乡建筑抗震能力参差不齐,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尚不健全。
同时,城市群的地震安全也不容忽视,重庆老城建设普遍没有抗震保证,加之,重庆主城区和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正处于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发展时期,城市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社会财富快速增长,地震造成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在日益增大。
在防震减灾的重大问题上,陈铁流还有更深层的谨慎和思考,从全国范围来讲,已有5年没发生7级以上地震,700多天没有发生6级以上地震,这是历史上极为罕见的,强震的平静何时打破?在何地打破?全国任何一个地震局都必须处于高度警觉和全面防御状态。陈铁流要求局里的地震工作者时刻保持警惕,必须紧绷震情这根弦,容不得半点的麻痹大意。否则,面对财产和生命的损失,将是难以弥补的过错和难以被人理解的愧疚。
9.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篇九
基本常识篇
1、地震有哪些前兆?
地震前兆包括微观前兆和宏观前兆两大类。常见的地震前兆现象有:1)地震活动异常;2)地震波速度变化;3)地壳变形;4)地下水异常变化;5)地下水中氡气含量或其他化学成分的变化;6)地应力变化;7)地电变化;8)地磁变化;9)重力异常;10)动物异常反应;11)地声;12)地光;13)地温异常等等。
2、地震前地下水有什么异常变化?应当注意哪些干扰?
地下水位升降及变色、变味、翻花、冒泡及温泉水温的突然变化等,都有可能是地震前兆。但是,地下水的变化是一种很复杂的现象,必须注意排除降雨、干旱、河水涨落、台风、人为抽水及灌溉、环境污染等多种因素的干扰。
3、地震前鱼类有哪些异常反应?
鱼类如鲶鱼、鲫鱼、青鱼、草鱼、鲢鱼、泥鳅、金鱼、鲨鱼及某些深海里的鱼均有反应。其表现为翻腾跳跃、狂游、成群漂游水面,有的发出叫声,有的呈昏迷状态,鱼肚朝天,甚至死亡。
4、哪些地面动物在地震前有异常反应?异常表现形式如何?
地震前,兔、猫、鸡、狗、羊、猪及牛、马、驴等大牲畜均有异常反应,大致有狂躁型和忧郁型两种。前者表现为狂吠、嗅地、乱咬、乱跑、乱闹,警犬不听指令,猪羊和大牲畜不进圈、不吃东西、闹圈,有的挣脱缰绳逃跑;后者表现为呆滞、不吃食。猫则惊恐外逃,乱抓乱闹,有的叼着小猫搬家,有的震前跑失,震后又回来。
5、是不是天气突然变化就一定要地震?
一般不是。在某些大地震前确有气象异常的记载,但气象与地震的关系是很复杂的,即使有某种关联也是比较间接的,而且只有在某些特殊条件下才能起作用。对一个地区来说,天气变化是经 常发生的,而破坏性地震却是少有的。有的人一见天气变化就以为要发生地震,这种担心是完全不必要的。
6、动物的生活习性发生异常是否就意味着一定有大地震来临?
不一定,因为引起动物生活习性异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动物生活环境条件的变化:比如天气变化、生存条件的改变、生物干扰、饲养条件的改变、环境污染的影响以及动物本身生理状态的变化等,都可能引起动物生活习性发生异常。另外人们观察错觉也可能认为有异常。我们要在识别真假动物异常的基础上再确定这种异常是否与地震有关。
7、地光有何特征?
综合目睹者的描述可知,地光的形状有条带状、片状、球状、柱状、闪光状和弥漫状等。颜色有蓝、红、白、黄、橙、绿等,此外还有一些是复合色光,如银白色、白紫色、绿青色等。地光的持续时间也不相同,多数可持续几秒钟至几分钟,极个别的也可持续到半个小时左右。地光是地震前大自然向我们发出的警报,当观察到这种地震前兆后,应立即采取防震措施,减少生命财产的伤亡和损失。
8、地声是临震信号吗?如何根据地声的特点判断地震的大小和震中的方向? 地声一般出现在震前几分钟、几小时,几天或几十天内。实际上临震前几分钟内出现者居多。所以地声确是一种临震的信号。当听到地声时,大地震可能很快就要发生了,所以可把地声看成警报,应该立即离开房屋,采取紧急防御措施,避免和减少伤亡损失。根据地声的特点大致能判断地震的大小:一般说,如果声音越大,声调越沉闷,那么地震也越大;反之,地震就较小。
9、利用动物异常进行地震预报,应注意什么?
动物异常并不是一概由地震引起的,还有其他干扰因素需排除,即季节、气候、生理活动、疾病、动物生活环境的改变等。所以我们要对动物异常反应进行综合分析后,确认是震前反应时,才能用来预报地震。
10、怎样识别地震谣言?
1)不是政府正式向社会发布的地震预报;2)把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说得非常精确;3)说国外“XX专家”、“XX报纸”、“XX电台”已预报了我国要发生地震;4)说“XX地震办公室”,“XX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己发布了的地震预报;5)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地震谣
11、若政府已发布地震短临预报,家庭应做哪些震前准备工作?
1)撤离易损易倒老旧房屋;2)选好相对安全的避震空间;3)清除床下、桌下,楼道杂物以利避震和疏散;4)将高大家具与墙体锚固一起,以免震时倾倒伤人;5)取下高架重物和阳台围栏上的花盆杂物以免震时掉下砸人;6)将有毒、易燃、易爆物品搬到室外;7)将卧床移离窗户旁、大梁下;8)准备防震包:9)开一次家庭防震会讨论和约定避震方案。
12、防震包内应准备什么物品?
应准备食品、水、常用药品、手电、手机及铁锤等小型工具。
13、地震时,为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城镇居民首先要做的是什么? 应该切断电源、燃气源,防止火灾发生。为了能在地震、火灾面前更加积极、主动、科学地采取各种防范措施,同学们应自觉学习各项防震防火安全知识,树立防灾减灾责任感,提高地震灾害、火灾中自救互救能力,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一、面临地震,如何做好防震减灾?
假若地震时你正在室内,如离门窗较远,暂时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是较安全的。另外,也可以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较小的卫生间等处暂避。如果你在教室里,要迅速抱头、闭眼、蹲到各自的课桌下。躲过主震后,迅速有秩序撤离,撤离时千万不要拥挤。撤离时注意保护头部,最好用各种柔软物品护住头部。
假若地震时你正在室外空旷的地方,这是最庆幸的事情。如果在建筑物密集的地方,最好将手或书包等柔软物品护住头部,尽可能做好自我防御的准备。并迅速离开变压器、电线杆和围墙、狭窄巷道等。
二、发生险情时,如何救助?
地震中被埋在废墟下的人员,应用手巾、衣服等捂住口鼻,避免被烟尘呛闷窒息,还应尽可能清除压在身上的各种物品,最好朝着有光线的地方移动。无力脱险时,尽量减少气力的消耗,坚持时间越长,得救的可能越大。此外,外面的人废墟下的声音不容易听见,因此要等到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救或敲击墙壁等。
三、防火应注意什么?
预防火灾的措施很多,同学们首先要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
1、不玩火。有的同学对火感到新奇,常常背着家长和老师做玩火的游戏,这是十分危险的。玩火时,一旦火势蔓延或者留下未熄灭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
2、不吸烟。吸烟危害身体健康,又容易诱发火灾,要遵守学生守则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坚决杜绝吸烟。
3、爱护消防设施。为了预防火灾,防止火灾事故,教学楼、宿舍楼都设置了消防栓、灭火器、消防沙箱等消防设施,还留有供火灾发生时人员疏散的安全通道,要自觉爱护消防设施,保证安全通道的畅通。
四、火场逃生方法
1、身处火场,要保持冷静,尽量迅速观察、判明火势情况,明确自己所处环境的危险程度,迅速查明疏散通道是否被烟火封堵,针对火情,做出正确判断,选择最佳的逃生路线和方法。
2、如逃生必经路线充满烟雾,要用湿毛巾或衣物捂住脸部,防止或减少吸入有毒烟气,并低姿势或葡匐前进。
3、选择逃生路线,应根据火势情况,优先选用最简便、最安全的通道。如楼层起火时,先选用安全疏散楼梯、室外疏散楼梯、普通楼梯等,如果这些通道已被烟火切断,再考虑利用楼顶窗口、阳台和落水管、避雷线等脱险。
4、有时,楼梯虽然已着火,但火势不大,这时可用湿棉被、毯子等披裹在身上,从火中冲过去,虽然人可能受点轻伤,但可避免生命危险。在这种情况下,要早下决心,不要犹豫不决,否则,火越烧越大,就会失去逃生的机会。
5、如果正常通道均被烟火切断,其他方法都无效,火势又逼近,也不要仓促跳楼,有可能的话,先在室内牢固的物体上拴上绳子,如无绳子也可用撕开的被单连接起来,然后,顺着绳子或布条往下滑,下到安全楼层或地面上。但必须保证安全系数和绳子或布条有足够的长度。
6、如果时间来不及,需要跳楼时,可先往地上抛一些棉被、床垫等柔软物品,以增加缓冲,且应注意不要站在窗台上往下跳,可用手扒住窗台或阳台,身体下垂,自然落下,这样,既可保证双脚先着地,又能缩短高度。
7、学会使用求救信号,除了拨打手机之外,也可从阳台或临街的窗户向外发出呼救信号,比如向楼下抛扔沙发垫、枕头和衣物等软体信号物。夜间则可用打开手电、应急照明灯等方式发出求救信号,帮助营救人员找到确切目标。
五、撤离注意事项:
1、熟悉本班、本宿舍的疏散的方案和路线,按事先指定路线疏散
2、快慢结合(快:出班出宿舍快;慢:进入楼梯或拐弯要慢)
3、就近(靠门靠窗先撤,边走边排边排边走)
4、避让(下楼梯不拥挤,行进时不抢、推前面的同学)
5、若是地震时,应等主震过后再迅速撤离,疏散时应贴着墙壁走
10.防震减灾科普宣传 篇十
1,减轻灾害共创和谐2,防灾减灾,守卫我们的生命与家园。
3,群策群力防灾减灾,同心同德利国惠民。
4,防灾减灾须抓好,社会安定最重要。
5,有备无患平安相伴
6,警钟长鸣抓防范积极防灾保平安
7,无论春夏与秋冬,积极防灾不放松。
8,汲取教训,依靠法治,积极防御,共促和谐。
9,学习防灾减灾常识 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10,加强防灾减灾,共建平安山西。
11,普及防灾减灾知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
12,学习减灾知识营造安全家园
13,增强青少年的减灾意识
14,尊重规律讲科学防灾减灾重行动
15,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城市综合防护能力
16,防灾意识时时刻刻 和谐社会年年岁岁
17,防灾减灾靠大家 和谐平安你我他
18,平安生活,需要我们防患于未然
19,月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防灾减灾日”
20,加强防震减灾法制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法制保障能力
21,防灾减灾系万家 关爱生命靠大家
22,防森林火灾,保绿色家园,筑生态屏障。
23,防御自然灾害,减轻灾害损失
24,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奉献爱心情系灾区。
25,防灾减灾从我做起
26,防灾减灾人人参与 和谐社会家家受益
27,献出我们真情爱心,全力支援灾区人民。
28,防灾事关你我他减灾利国又利家
29,减灾知识进课堂安全意识传万家
30,防灾减灾大舞台 有你参与更精彩
31,依法保护地震监测设施与观测环境
32,落实减灾责任,加强减灾教育
33,莫道防灾要花钱,减少损失加倍还。
34,灾害之前早预防灾害来了少伤亡
35,树立防灾 认识,增强防灾技能。
36,防灾减灾从娃娃抓起
37,安全属于你我他 防灾减灾靠大家
38,防灾求得平安在 减灾换得幸福来
39,防灾连接你我他,安全和谐靠大家。
40,安全属于你我他防灾减灾靠大家
41,减少灾害利国利民
42,传播减灾文化共创人类文明
43,重大建设工程必须依法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
44,积极加强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
45,全面加强防灾减灾工作,提高公众安全防范 认识。
46,全民携手防灾减灾
47,持续发展须防灾,以人为本要减灾。
48,积极防御,努力保障经济建设地震安全
49,加强防灾减灾,共建和谐山西。
50,防灾减灾靠大家和谐平安你我他
51,用法律落实防灾措施,强责任提升减震效能。
52,防震减灾,造福人民
53,未雨绸缪防灾减灾 全民参与共筑平安
54,牢记汶川唐山地震教训,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55,群策群力防灾减灾同心同德共建和谐
11.防震减灾科普宣传 篇十一
开展生命教育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让学生认识生命,懂得生命,珍爱生命。我校也开展了多样的生命教育形式,如:认识毒品,交通法规,防震减灾等方面的生命教育。由于我校是上海市地震科普特色学校,因此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是我们学校生命教育中的一个常规项目。
农民工子女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因为他们正处于于接受教育和发育身体的关键期,这一时期能否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对于稳定社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我校,农民工随迁子女和本地学生生活在同样的环境,接受着同样的教育,但是无论在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心理上还是有着一定的差异。
有些农民工随迁子女学生行为偏差,敌视社会,漠视生命,有着很大的因素是在于对于他们生命教育的缺乏和不重视。因此,校园里开展对农民工随迁子女的生命教育科普知识普及,对学生明确生命的可贵、提升人格的尊严、凸显人本的价值、注重抗力的增强等方面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目前我们学校大约有一半左右是农民工随迁子女,其中也有不少同学来自四川、贵州、河南、河北等地,这些学生中也有一些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失去了自己的朋友和亲人,这场浩劫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了地震的可怕,以及面对它时的无能为力。
中国是地震多发地区,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惨痛经历已经给了很多人深痛彻骨的回忆,又一次唤起了中国人民即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时隔34年的悲痛。虽然上海地震发生概率相对较低,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没有防震减灾的忧患意识,古语有云:居安思危。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的惨剧恰恰给了我们一个警示,也更深切地让我们认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本着对生命教育的任重道远,我校在学生中积极开展防震减灾的科普知识,提高农民工随迁子女学生防震减灾意识,从课堂,校园乃至街道小区等范围各个方面渗透普及,具体做法如下:
1依托课堂教学,普及防震减灾知识
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在地理、生命科学等科目中,适当的加入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如日本一课中的介绍,说到日本近现代发生的一些地震,日本人防震减灾的方法,又如海陆的变迁一课中了解地震集中高发的地区,地震产生的原因等方面来了解地震。
我校开设了防震减灾拓展课,每个学期向各个年级的学生介绍地震方面的知识,地震发生的原因,地震的大小,国内外著名的大地震,同时介绍地震后自救互救等等科普内容,并随时向学生介绍世界各地实时发生的地震,同时为配合拓展课教学,编写了符合我校学生学情的校本教材,让学生更透彻的了解地震。
2开展校园防震减灾活动,加深学生防震减灾意识
单纯的课本知识其实并不能满足防震减灾生命教育的深化,还需要从感官上、行动上进一步体验。
我校从2007年起,与宝山区地震局联合建立了校园防震减灾的鹦鹉观测房(见图1),配备了相应的观测仪,常年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和记录,实际了解地震发生前动物的反应。2011年更是从北京请来了相关的专家和老师,安装了一套新型的防震减灾设备(见图2),指导学生进行鹦鹉喂养、电脑数据采集等工作。每学期组织不定期举行防震减灾演习活动,模拟地震来临时的状况,让学生身历其境的感受地震发生时候的紧张,并且组织迅速撤离活动。
每学期组织学生出一期关于地震科普知识的黑板报评比、地震科普小论文等竞赛,每年5月12日进行校园科普宣传工作,观看地震影片,纪录片等,并建立校园防震科普网站,有专人定期维护和更新网站内容,扩大影响面,提升学生对地震的认知。
3进行社区街道科普宣传活动,扩大影响力
我校除了在5月12日在学校内进行宣传活动外,每年暑假的7月28日,与宝山区地震局联合行动,组织学生在街道社区等人群相对流动比较大的地区,向周围居民进行地震科普活动的宣传和介绍。教师和学生一起制作了有关于地震的科普宣传报,到目前为止已经有约5年历史了,成为我校一项生命教育常规活动,在周围地区也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并致力于将防震减灾变成一种全民意识。
课堂、校园、街区三个层面的扩展,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融入到校园生命教育中,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生命意识。
这几年来,我校在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宣传,获得了较大的反响,地震科普网站和地震监测房也在区县内有较高的知名度。
当然,我们做的这些对于生命教育来说还远远不够,防震减灾只是生命教育的一个部分,是让学生树立生命教育意识的一个抓手,通过防震减灾,认识生命教育。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生命教育的意识,笔者认为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亲历现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多组织学生参观地震展览馆,发生地如汶川地震区遗址,或者是其他生命教育相关的校外活动,甚至可以组织学生作为志愿者参加保护生命珍爱生命的活动,让学生能亲眼目睹,亲身感受,亲自去体验生命的重要和可贵。
(2)深化演习。由于某些因素,相对而言校园演习活动相对较为简单,笔者认为可以开设相关的医疗救护学习班,设立相关的课程,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一点简易的医疗操作,如:包扎、止血、人工呼吸、心脏复苏等紧急医疗手法。向学生普及常用的医疗救助知识。也可以成立学生的医疗救护小组,深化演习方式。
(3)借鉴国外。不少学校现有的课程教材中生命教育的内容比较单一,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针对性、指导性尚不明确;对学生生存能力的培养,缺乏有效的操作性指导;部分教师受传统观念影响,对青少年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发展的理解和指导存在观念上的误区;对生命教育资源缺乏系统有机的整合。我们也可以借鉴在这方面做的相对较好的国外生命教育的内容,如日本在防震减灾方面的生命教育,加快学校教育的改革,从生理、心理和伦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生命教育,引导学生善待生命,帮助学生完善人格、健康成长。
(4)教师队伍。生命教育其实不仅仅是对学生而言,对教师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生命教育不仅是学生的教育也是老师的学习。教师队伍中可能也有个别的对农民工随迁子女存在着蔑视和不尊重,因此完善教师的人格,加强教师队伍的生命教育也是我们需要的。建立一支有着生命教育意识的教师队伍也是生命教育的一个方面。一支有着生命教育使命感的教师队伍,才是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保证。
(5)心理教育。汶川地震后,不少专家前往灾区为了重建孩子们的健康心理进行心理援助。可见,心理教育对生命教育而言的重要性。强健的体魄是需要的,而完善的人格更是重要的。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对农民工随迁子女学生也要适时的进行心理方面的辅导和教育。
⑹家庭社会。当然,光有教师,学校进行生命教育是远远不够的,生命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密切的配合,共同参与。生命教育是整个社会的合力。我国的生命教育尚处于萌芽阶段,组织学生、家长、社会人士共同参与我们的生命教育活动中进行广泛参与,充分发挥社会、家庭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推动学校生命教育的发展。
如果说第一代的农民工进城的目的只是为了赚钱讨生活,那么对于他们的子女来说,有着更高的理想和追求,而这个城市对他们的接纳度,他们在这个城市的存在感,以及在城市能否立足能否被容纳,更是他们在意的方面。
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教会学生珍爱生命,更要启发学生完整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生命教育不仅是告诉学生关注自身生命,更要帮助学生关注、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
参考文献:
[1] 何仁富.生命教育引论[M].北京: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
[2] 朱永新.灾后,教育需要做什么[EB/OL].新华网
[3] 冯建军.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施[J].思想理论教育,2006(21).
[4] 李晓东.关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
[5] 杨润勇.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政策及其执行中的问题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6(8).
作者简介:
王文华,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杨行中学教师。
12.防震减灾科普宣传 篇十二
1 加强地震科普宣传, 提高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
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 是一个地震多、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 震害严重的国家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 我国先后经历了昆仑山、汶川、玉树等20余次中强度破坏性地震灾害, 特别是发生在人口稠密区的汶川、玉树两次大震, 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为了避免和尽可能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提高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是一项非常重要且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针对公众防震减灾意识淡薄、避险自救能力不高的现状, 扎实有效地开展好宣传教育工作。一要抓好各级领导干部培训, 切实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应急指挥能力。二要深入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的“四进”活动和地震科普示范校创建工作, 努力构建专业教育、培训与科普教育相结合的科普宣传教育体系, 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三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宣传载体, 开展地震科普知识咨询、讲座、竞赛活动, 并通过建立活动站、科普基地等多种形式, 大力普及防震抗震、避险逃生、自救互救知识, 增强全民防震减灾意识, 提高全社会防震抗灾能力。
2 落实法律法规, 全面做好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工作
鹤岗市位于依舒断裂、青黑山断裂、黑龙江断裂所切割成的三角形区域内, 域内嘟噜河、鹤立河等次级断裂纵横交错, 是省政府确定的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由于城市人口、财富以及经济和社会活动的高度集中, 城市地区一旦发生中强度以上地震就会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 触发灾害链引起连锁反应而导致深远的社会经济影响, 这就使得位于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城市的潜在地震灾害风险日趋复杂, 不断叠加增大。面对当前全球的震情形势, 鹤岗市十分重视防震减灾工作, 始终把抗震设防作为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事关落实党和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的一件大事, 坚持把做好抗震设防作为防震减灾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市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五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黑龙江省防震减灾条例》、《鹤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将抗震设防要求纳入基本建设审批程序的通知》、《鹤岗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抗震设防工作的通告》等法律法规, 将抗震设防纳入基本建设审批程序, 配合地震工作部门全面做好我市抗震设防工作。
3 强化抗震设防监管, 不断提高城乡建设工程抗震能力
唐山地震表明, 地震导致建 (构) 筑物倒塌、生命线工程被毁是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主要原因, 凸显了城市地震安全的重要性。为此, 提高城乡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能力, 是有效防御地震灾害的关键。要依法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监督管理, 积极做好重大工程和易产生次生灾害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 从工程建设的规划选址、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各个环节着手, 增强重大建设工程和易产生次生灾害工程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发改、规划、建设、国土资源、住房保障等部门要密切配合, 严格把关, 把抗震设防要求作为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工程设计、施工审批和颁发产权证书的必备内容。同时, 要认真做好地震活动断层探测、地震小区划等基础工作, 搞好城乡建设防震减灾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要高度重视学校、医院、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和生命线工程的地震安全, 依法提高抗震设防等级。扎实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 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愿,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 结合农村泥草房改造、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 进一步扩大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示范范围, 建立健全农村防震抗震技术服务网络, 组织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技术培训, 加大抗震节能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使用工作力度, 提高农村地区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
4 完善地震应急管理机制, 增强应急处置和救援能力
地震是一个突发性灾种, 且袭击的对象是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一旦发生巨震 (如唐山地震) , 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的齐心协力, 上下联动, 全力攻坚, 才能有效地开展抗震救灾。因此, 建立科学完善的地震灾害应急管理机制, 是应对地震突发事件的重要前提, 同时也是有效减轻人员伤亡, 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 迅速安定民心、稳定社会和恢复家园的重要措施。必须通过政府的有效协调, 建立围绕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多部门联动协同机制, 并建立相应的信息沟通和数据交换渠道。加速地震现场应急指挥系统建设, 构建科学统一的地震应急指挥平台, 加强部门、军地、社会应急协同演练和保障能力建设等。各级地震工作管理部门和重要行业部门, 要加强应急指挥机构和应急指挥系统建设, 进一步完善地震应急预案管理和备案制度, 建立地震应急预案数据库, 指导有关部门修订行业地震应急预案, 强化应急准备, 进行经常性的地震应急检查和演练, 进一步提高各级各类预案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要加强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建立跨系统、跨行业、跨区域的地震应急联动机制, 拓展救援行动范围, 配备必要的装备, 加强培训和演练。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地震应急救援演练, 加强对学校、企业、商场、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地震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知识技能的培训和指导, 不断提高全民应急避险救助能力。要进一步加强对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力度, 规范已建成的室外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规划建设室内永久避难场所, 做好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性能鉴定, 为大震巨灾后灾民安置做好充分准备, 真正使避难场所成为地震后的“保命”、“救命”场所。要加强地震应急区域联动机制和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 强化地震应急救援力量和物资储备, 全面提高我市地震应急救援能力。
5 运用地震科技手段, 提升地震综合防御能力
13.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征文 篇十三
5月12日,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这是一个令人悲痛欲绝的日子,汶川大地震,它带走了多少人的生命,拆散了多少幸福的`家庭,使多少个孩子因此成为孤儿,使多少人因此将孤单一生。时光不能倒流,我们也无力改变这个事实,只有坚强面对,才能在这个悲痛的关头挺下来,勇敢地活下去。
其实,地震发生前,会有一些预兆:比如牛、马等牲畜会挣脱缰绳疯狂地往外跑;正在冬眠的蛇会涌出洞外;蜜蜂会惊飞、逃窜;狗会狂吠,还有一些家畜会出圈,到处窜跑;老鼠成群结队搬家„„这些预兆可以让人们提前知道可能要发生地震,如果发现这些动物有这些反常现象,必须先辨别真假,再向地震局报告,以防在先,及早撤离。
当地震发生了,还有很多自救的方法。例如:地震了,你被压在废墟的底下,这时候,你不要盲目乱动,要冷静,先把手抽出来,慢慢地挪动废墟,先保持呼吸顺畅,再想办法呼吸,喊人员来救你。如果发生地震时你在家里,必须马上钻到坚硬、并且没有倒塌的小房间中躲避,以免砸伤。还有,要贴着坚固的墙壁或在门口蹲着,在房子倒塌后,再求生,要避免被弄伤。如果在野外,一定要避开陡崖,防止掉下山。还有要预防山体滑坡,以免滑下去。如果在学校,一定要听从老师的指挥,躲到课桌下,注意保护头部,如果在上体育课,要避免高大的建筑物,不要被
砸伤。如果在电影院,要躲在观看椅底下避震,要避开挂在天花板上的灯、空调的悬挂物,用东西保护头部,听从指挥人员指挥撤离现场。在超市发生了地震,要避开玻璃柜,避开货物、广告牌、灯等物品。如果在公共汽车内,要躲在椅子底下或蹲下,要稳住重心,扶好扶手。
14.防震减灾宣传工作总结 篇十四
一、高度重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接通知后,我局高度重视,庚即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防灾减灾宣传日(周)活动,并成立宣传活动领导小组,详细分解任务到各部门,明确各部门职责,各负其责,全力做好宣传活动的前期准备工作。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
(一)通过多种形式营造良好氛围
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宣传画、编写黑板报、举办主题班会、开展科普专题讲座、举行避震演练等,为宣传周创造良好氛围。
(二)开展集中宣传活动
5月12日,防震减灾局会同县科协在城区若水公园开展防灾减灾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宣传活动,活动吸引了不少过往群众前来取读资料和咨询了解,活动共发放《防灾减灾知识问答》、《防震避震常识》宣传读本及传单1320份,接受群众咨询150人次。
(三)完善应急预案
围绕上级部门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增强乡村社区综合减灾能力要求,下发文件至村、社区一级,按要求制定村、社区地震应急预案,健全减灾应急组织体系,积极开展“示范社区”和“示范学校”创建活动,为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荥经中学授牌。
(四)开展防灾减灾宣传“七进”活动
将各类防灾避险、自救互救基本技能等知识编印成册,送往机关、乡村、社区、学校、企业等,纳入“七进”宣传普及教育内容。
(五)组织全县各中小学校开展应急演练活动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应对地震等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和校园稳定,按照地震应急预案,各校按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分别组织开展了包括避震、震后紧急疏散、自救互救等事件在内的地震应急疏散避险演练。防震减灾局应邀前往严道一小等学校观摩了的演练活动。通过学校开展的地震应急疏散避险演练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广大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了应对地震等突发灾害事件的防御应急能力。
(六)加强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监管
日常工作中强化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等政策法规的宣传,今年已办理抗震设防备案16件。
三、取得的成效
15.防震减灾科普宣传 篇十五
关键词:三峡库区,防震减灾,现状调查
1 引言
三峡库区村镇建筑具有分布较为广泛、数量大、单体建筑面积小、布局分散的特点, 特别是库区农村经济水平整体偏低, 建房资金不足;村镇建筑大都以自建为主, 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因此长期以来都没有纳入国家行政管理中, 一般都不进行或者很少进行抗震设计, 其减灾能力较为低下;大量的农民作为建筑方, 缺乏抗震基本常识, 抗震意识不强, 不愿在抗震设防方面投入资金;农村建筑技术人员未经培训, 施工机具简易, 技术水平低下, 建房过程不受相关部门监管, 导致房屋质量相对低劣, 特别是偏远的山区。为此, 我校课题研究组, 深入村镇现场, 通过和村镇建设管理人员、村民以及相关研究人员进行讨论分析, 结合实地调查和讨论分析, 基本掌握了村镇建筑抗震的现状。并由此提出了相应抗震减灾的措施和建议, 以提高建筑的质量和功能, 推进村镇宜居工程。
2 调查结果及分析
2.1 人员组成及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 主要采取两种方式, 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 实地调查主要集中在三峡库区腹心万州区附近, 即万州、云阳、奉节、开县、巫山、巫溪、忠县、梁平, 其余部分区县主要是对本专业高年级学生培训后再深入现场调查;问卷调查主要针对湖北省的宜昌、恩施州等地。
在实际调查中, 调查人员主要是专业老师和高年级学生组成, 通常是老师带队, 并配备几名学生组成, 主要是对采集村镇建筑的实际情况, 再结合问卷面对面地交流, 收集有关信息。问卷调查, 主要根据三峡库区村镇建筑现状防震减灾实用技术调查问表, 和村镇居民详细深入地沟通后再调查, 尽可能保证问卷的质量。通过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 并分析村镇建筑的抗震减灾现状, 结合现行标准和规范, 运用相关理论, 给出抗震减灾的措施和建议。
2.2 调查结果分析
(1) 规划及选址。调查结果如下图1所示, 可以看出大部分村镇建筑没有经过设计, 都是随意选址或者简单地考虑一些自然条件 (抑或风水术) 就开始修建。
(2) 结构形式与特点。调查显示, 库区村镇民居房屋式样较多, 但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木结构、生土结构、砖混结构和轻钢结构, 其调查结果如图2所示, 可以看出:砖混结构占绝大多数, 特别是近十年中, 农村新建的房屋基本上是采用此种体系。这种结构竖向采用砖或者石、砌块等砌体承重, 水平构件采用预制板或者现浇板作楼层面分隔, 多为2—4层, 在集镇常做成底框或者框架结构形式, 在偏僻的乡村常建成砖木结构形式;在上世纪80—90年代, 库区村镇建筑多采用生土结构, 采用土坯墙作围护墙, 木结构承重坡屋顶、小青瓦。生土结构一般为单层, 房屋高度不超过5.0m;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或较早时候, 库区村镇建筑中存在木结构, 现保留较少, 其承重的骨架为全木, 护墙为竹篱笆或者木板, 屋面多采用小青瓦屋面;最近几年, 在村镇建筑中有很少部分民居采用简易钢结构形式, 常常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管为骨架体系, 屋顶多为坡屋顶的钢屋架, 屋面用轻质彩钢板铺盖。这种结构也往往作为农房屋顶加层采用。
村镇建筑占地面积大多为100m2左右, 以3开间为主。多层砖混楼房, 有的占到70%以上, 部分经济条件较差的则以单层房屋为主。据调查, 村镇民居中的砖混结构大部分为近10年所建, 目前在建房均为多层砖混, 这种主导体系也是今后重点关注的对象。
(3) 建筑结构选型、材料选用及构造措施。三峡库区主要以丘陵、山地为主, 本次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覆盖了相关地区。调查可知, 建筑场地条件一般较为平整, 宅基地常坐落在强度较高的中硬土或者岩石上, 软土地基较少, 地裂、地陷、流沙和滑坡等隐患较少存在。在基础上, 多采用条形基础, 如条石、实心砖砌条基或者混凝土条基, 较少采用桩基础, 基础埋深一般在1.0m左右, 地基条件好的埋深约0.6m左右, 地基条件较差的基础埋深随之加大, 一般为1.2m左右, 底部常铺设砂子作为垫层, 上部设置地圈梁, 形成整体。
建筑材料上多就地取材, 常常采用烧结粘土砖 (实心砖和多孔空心砖) 、木材、混凝土和预制混凝土板。混凝土骨料选择多以本地材料为主, 水泥、粗骨料和细骨料常常在本地选择, 比如万州, 水泥常常选择以前的本地产“新田”、“万州”牌水泥, 近年一般选择科华水泥, 粗骨料常用长江边的卵石或本地产碎石, 细骨料多采用河沙、山沙, 少量选择长江特细砂。在混凝土制作中一般采用现场拌合。混凝土、砂浆制作中其配料称量带有很大的随意性而非按配合比执行。
墙体多采用粘土实心砖、多孔砖或者煤渣砌块砌筑, 为节约用料, 墙体厚度180厚或者空斗墙较多。库区的气候条件冬冷夏热, 但墙体的保温和隔热等节能措施措施基本上没有。墙体中柱子多采用砖砌、钢筋混凝土柱, 在极少地区存在木柱的情况, 墙体纵横向拉结上, 较少设置构造柱及钢筋, 整体性较差。
楼地面多以预制钢筋混凝土板为主, 存在混凝土的标号不足、钢筋配筋过小的现象, 在早期的生土结构和木结构中, 村镇房屋地面常为素土夯实或者三合土拌实, 其粘聚性、耐久性和防水性能较差, 楼面常为木板拼接。屋面多以平屋顶、坡屋顶为主, 坡顶中骨架结构体系中选择木结构或者砖砌, 屋面常用现浇楼面或者采用青瓦铺面。在部分平屋顶上, 设有水池、花园等附属设施, 并作为粮食晾晒场所, 其防渗、荷载设计等方面存在不足。
在门窗设置上, 过于追求气派的通窗和落地窗, 导致墙体被削弱严重;追求大阳台导致悬挑尺寸过大;洞口门上过梁配筋不足, 两端支撑长度不够。在楼梯选择, 一般房屋的两端或者中部设置双跑的板式楼梯, 楼梯存在踏步过高、宽度过小、休息平台宽度、平台下支撑不够;梯梁配筋不足、钢筋位置错误等现象, 楼梯间窗洞口设置随意且楼梯间常悬空, 设柱较少或者不设柱的现象极为常见, 楼梯间的整体性较差, 抗震性能脆弱。各处泛水处理不当甚至不加处理等现象随处可见。
(4) 设计与施工。根据调查和走访情况 (图3所示) , 库区场镇前期已建房屋, 没有设计的占55.56%, 通过非专业人员 (无设计资质) 简单画图示意的占24.44%, 在房屋的重要部位 (基础、墙、梁板) 进行设计计算的不到10.00%, 完全按照规范进行勘察设计的仅占10.00%。由此可见, 在勘察设计环节上, 村镇建筑急需提高, 避免由于设计水平低下或者设计缺陷造成抗震防灾水平的降低。
在施工方面, 其统计情况如下图4所示:没有资质的包工头承包的占44.44%, 由于包工头承包后组织农民工修建, 缺乏专业施工技术人员指导, 并且在监管上存在漏洞, 其建筑质量得不到保障;专业的施工单位参与建设的占21.11%, 其房屋质量较好;私人自行施工建设的占15.56%, 这类建筑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且在建设过程中易发安全事故、质量事故, 其进度计划、文明施工等方面几乎没有, 应引导并杜绝;其它方式的, 比如私人自行施工与包工头结合或专业施工单位与私人自行施工结合的占18.89%。在施工技术上, 由于包工头承包和私人自行施工方式较多, 其技术一般得不到保证, 一般为了片面地追求进度导致房屋修好出现质量事故, 比如屋顶保温隔热不到位、卫生间漏水、楼地面泛鼓掉碴、梁柱变形过大等现象时有发生。
3 三峡库区村镇建筑抗震减灾措施与建议
根据实地和问卷调查, 结合前述调查结果, 通过分析和参考规范, 提出三峡库区村镇建筑抗震减灾措施与建议:
(1) 加强抗震设防意识。抗震设防意识薄弱, 这是库区村镇建筑抗震减灾能力低下的重要原因。由于历史上, 三峡库区是一个地震发生频率相对较低的地区, 人们未经受过较大地震的考验, 应加强对地震认识, 居安思危, 培养防灾减灾意识。
(2) 加强抗震设防措施。由于历史、经济、知识水平等方面的原因, 在库区村镇建筑抗震设防措施缺乏或者不到位的房屋较多, 特别是2000年以前建造的房屋。这类房屋抗震能力弱, 地震发生时容易倒塌, 是导致村镇“小震致灾”的主要原因。对已建房屋的震害进行评估, 不能居住的给予撤除, 需要加固的在专业人员设计、指导下施工。对新建的房屋, 从源头加强抗震设防措施, 如慎重选址、合理进行结构方案布置、恰当的构造措施。
(3) 规范设计与施工, 保证工程质量。引导村镇建设过程中采用国家出版的新农村建设的图集, 或者推行设计院设计图纸, 保证设计的质量。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 并配备专业易懂的书籍如建筑工人施工技术, 建筑工人施工图阅读等, 对施工人员实行执业资格考核。
(4) 统一规划房屋建设, 健全监管体制。由专业人员统一规划村镇建设, 充分考虑房屋间距、道路设置、人员疏散、抗震救灾等问题, 排除安全隐患。加强和健全监管体制, 使工程质量得到保证, 如钢筋配置合理、砂浆强度达标等, 保证墙体的质量和整体稳定性。
(5) 大力发展经济。三峡库区地处腹地, 移民较多, 工业相对落后, 以农业为主, 农村地区的经济相对落后, 收入较低, 经济拮据。为了节约建房资金, 往往购买一些劣质建筑材料, 在施工中偷工减料, 存侥幸心理。通过加强工农业发展, 实施“万元增收”项目, 让广大村镇经济条件得到改善, 使建设资金得到一定的保证, 在材料等方面保证抗震水平。
参考文献
[1]周云等.防灾减灾工程学[M], 中国建筑工出版社, 2007.p41.
16.国外如何防灾减灾 篇十六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国家强制性洪水保险体制的国家。早在1968年,国会就通过了《国家洪水保险法》,并于次年制定了《国家洪水保险计划》。1973年,美国国会又通过《洪水灾害防御法》,对《国家洪水保险法》进行修改,并把洪水保险计划由自愿性改为强制性。1979年起,该计划归属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统一管理。
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还组织绘制了洪水保险图,规定在行洪区内不准建任何建筑,在非行洪区内可以修建建筑物,但修建前必须购买洪水保险。
美国把全国划分为13个流域,每个流域均建立了洪水预警系统,每天进行洪水预报,最长的洪水预报是3个月。短期预报由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向社会发布,中长期预报一般不向社会发布,仅限于联邦政府内部公布。在全美2万多个洪水多发区域中,3000个在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的预报范围内,1000个由当地洪水预警系统预报,其余由县一级系统预报。
此外,美国还利用先进技术,对洪水可能造成的灾害进行及时预测,发布警示信息,逐步建立以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系统(R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为核心的3S洪水预警系统。
近几十年来,美国政府还致力于采取以雨水直接回收为重点的工程措施。如在美国加州富雷斯诺市兴建了渗漏区地下回灌系统,在芝加哥兴建了地下隧道蓄水系统等。美国还在其他许多城市建造了由屋顶蓄水池、井、草地、透水地面等组成的地表回灌系统,收集的雨水可直接或经适当处理后用于冲厕所、洗车、浇绿地、消防和回灌地下等。科罗拉多州、佛罗里达州、宾夕法尼亚州还制定了《雨水利用条例》,规定新开发区实行强制性的就地滞洪蓄水。
英国应对具体灾害的一个主要原则是,灾害发生后一般由所在地方政府主要负责处理,以便最快捷地提供救援受困人员、阻止灾害扩大等所需的资源、人力和信息。
伦敦建立起了紧急规划长官负责的紧急规划机构,平时负责地区危机预警、制定工作计划、举行应急训练。
伦敦消防和应急策划局是这个城市应对火灾、地震等各种灾害最重要的力量。该局在每个社区设立24小时值班的消防站,能够随时提供多方位的救援措施。2003年起,该局每年发表一份《伦敦安全计划》,为未来一年的城市灾害处理制定细则。
该局还与负责医疗急救的国家健康服务体系签订协议,建立了两个机构之间的通信交换系统。该局对数万户家庭进行了防灾能力评估,并在82%的伦敦家庭中安装火灾报警系统。
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大震发生半小时内,首相和各省厅主要负责人要在首相官邸组成危机管理中心。气象厅负责提供各种灾情预报。消防人员、警察和自卫队组成的救援队可应当地政府的要求,立即投入紧急救援活动。电力、煤气、自来水公司、通信、交通等部门都有各自的防灾机制,地震发生时既可各自为战,又能统一行动。
日本把预防和应对危机看得同等重要。去年5月,日本中央防灾会议出台了《东海地震对策大纲》。东海大地震震源位于骏河湾周边地区,从历史上看约100至150年发生一次,现在到了随时可能发生的时期。
17.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材料 篇十七
传出过轰隆声,但比第一次要轻微很多,也没明显震感。“但部分房屋裂痕有增加现象。”村民们说,这里以前并没发生过地震,“去年5、6月份的时候也听到过响声,不过没有震过”。
据了解,目前,当地政府已启动了相关预案。此外,地质勘察专家也正在对这次小型地震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对震区进行持续观测。
地面成了抖动的簸箕
当地村民介绍,当天20时许,他们在家中突然听到地下发出轰隆的一声闷响,接着感觉到地在颤抖。“就像簸箕抖动的感觉。”一位姓姚的村民说,大约两秒钟后,颤抖停止,但地下还有相对轻微的“哗啦”声断续传出。
另一姓夏的村民则说,他刚睡下不久,就被这阵晃动震醒,接着迷迷糊糊听到两个儿子在楼下喊:“地震了,快跑,房子都震裂开口了。”
姚姓村民说,她和老伴跑出屋子后,看到门口的水泥院坝中多了几条数米长的裂缝。其中一条,宽约1厘米,直接穿过了门外的水泥柱子。
据介绍,住在相距4公里外另一山顶上的村干部罗某,也感受到地面晃动。很快,他就接到田坝组、东坝组、中山组村民打来的电话。
◎延伸阅读
40多名工人
井下大逃亡
“最初,大家以为是山谷中的煤矿放炮产生的影响。”当地镇政府一位干部说,但当干部们赶到后发现,山谷中的煤矿当天并没有放炮作业。
一位姓黄的村民说,事发时,他正在村子下方峡谷的一间煤矿井下约400米处作业。“突然从地下传来了巨大闷响,整个巷道内立即粉尘弥漫。”他说,他大喊了一声“快跑”,转身就向井口狂奔。
“大约用了5分钟,我就到了井口。”出井后,看到只有两名工人跟了出来,他又折返井下,通知其余工友迅速撤离。
当时煤矿井下有40多人在作业。在异常发生后,他们在黄某的引导下,均在半小时内安全撤离。
工人们告诉记者,当天井下确实没有放炮作业,而且事后大家下井检查,也没有发现井下设施受损。“放炮不会有这么大的威力。”黄某说,凭他在井下作业两年多的经验,“这声巨响,不是几十公斤炸药同时爆炸能制造出来的”。(本报记者黄黔华)
贵州剑河县发生1.8级地震,为何“响动”这么大?
来源:贵阳晚报;记者 黄启旺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30日
■核心提示:
10月23日凌晨,剑河县发生一场震级仅为1.8级的地震,当地有震感,而理论上3级以上的地震才能被感觉到。
省地震局相关人士介绍,贵州的地震多为浅源地震,在喀斯特山区,较轻的震动容易引发岩崩;而在全省范围地震的分布上,则呈现“西频东弱”的特点。
地质特殊小震易灾
10月23日凌晨,剑河县发生一场震级为1.8级的地震。事发时,省地震监测台凯里监测点监测到地震波信号,震源深度为6.1千米,由于这一级别与3.0级的预警标准相去甚远,工作人员只是在地震局内部进行通报。
省地震局工程师唐德龙介绍,“从理论上讲,1.8级的地震,只有我们监测中心知道,居民是感觉不到的”。可是为什么剑河当地会有震感?“喀斯特地形可能是居民感到震感的主要原因”。唐德龙解释说,剑河当地河流较多,地质构造复杂脆弱,而当地村民的自建房屋,多数也考虑不到地基的承受能力。
贵州属于喀斯特山区,地震多为浅源地震,即使较轻的震动也容易引发岩崩。喀斯特地貌的地质结构中的岩石,以屑岩较多,软硬相间,地震会加剧山体松垮。2010年,贵州贞丰、关岭、镇宁交界的地震,导致6人死亡、9人受伤,虽然震级不大,但也把一座山震垮了。彝良地震为5.7级,算不上是大地震,却造成了81人死亡,近千人受伤,还有70万余人受灾。
地震分布西频东弱
研究数据显示,1308年到2011年的近7百年间,贵州共记录到 3 级以上地震 120 次,其中3级至3.9级地震 79 次。贵州最早地震的记录是1305年发生在现铜仁石阡。自1819年以来的百年间,6级以上地震有3次,即1819年贵定的6.0级地震,1875年罗甸的6.5级地震,1948年威宁的5.8级地震。
省地震局的专家门根据贵州地震平面分布和控制地震的构造的差异,将贵州地震平面分布划分为 3 个区:A 区为威宁—晴隆区,B 区为遵义—贵阳区,C区为铜仁—榕江区。A 区和 B 区的分界为垭都—紫云断层(带),B区和C区的分界为松桃—独山断层(带),两个边界断层(带)在平面上呈倒“八”字型。
贵州有记录以来80%的地震位于约占贵州国土面积约20%的A区,主要分布在威宁、水城、晴隆、六枝、盘县、兴义、贞丰、罗甸等几个区域。1948年10月9 日的5.8级(有学者认为应定为6.0级)地震发生在威宁西部。晴隆附近有多次5级以上地震发生,垭都—紫云断层也经过这里。1875年6月8日发生的6.5级地震,震中在罗甸县,紧邻紫云县和望谟县。
B区占贵州国土面积约60%,贵州有记录以来的15%左右的地震分布在这个区域。其中最典型的是1819年9月14日发生在贵定的6.0级地震。
C区约占贵州省国土面积的20%,贵州有记录以来5%左右的地震发生在该区域。该区还没有纪录到6级以上地震发生,但有学者认为该区域存在发生中强地震的地质背景。
省地震局王尚彦局长表示,贵州的地震分布,具有“西频东弱”的特点。全省的地震分布呈西部和西南部地震密度和强度较大,中部和北部次之,东部和东南部相对弱些。数百年来的省内地震发生记录,为如今研究分析地震规律提供了可靠证据。
地震可监测难预报
省地震监测台网中心有16个监测站分布在全省。这些监测站一旦检测到地震波,会立即将信号传达到台网中心。因此,台网中心的工程师只要发现电脑屏幕上平稳而有序的波形,突然增大振幅,就意味着可能发生了地震。
“但监测和预报完全是两码事。”王尚彦表示,包括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内,绝不敢说自己已具备预报地震的能力。一个“准确”的地震预报,必须包括基本准确的时间、地点、震级三大要素。2011年日本3·11地震发生后,他曾赴日进行考察。福岛东海岸的防波堤号称创
下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能对抗8级地震引发的海啸——五六米高的浪头根本无法越过防波堤,而事实上,“3·11”地震引发的海啸实际浪高达12米,远远超出预计。
既然地震难以预报,因此如何将灾害降到最低则成了重头戏。王尚彦说地震局的工作,除建立监测站点监测震情外,另外一个工作重心是防震减灾。相关统计显示,在陆地上发生的地震中,95%以上的人员死亡是由于建筑倒塌导致。因此,我国对工程性抗震的重视力度日益加强。对于机场、水库、油库、大型桥梁等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对血站、医院这些关乎“生命”的特殊机构,必须经过地震安全性评价,并由省地震安全评定委员会下发行政许可。
贵州剑河县23日发生1.8级地震,省地震局专家赴现场调查
来源:贵州省地震局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30日
贵州省地震局台网中心测定: 2013年10月23日04时04分,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北纬26.7度、东经108.8度)发生1.8级地震,震源深度6.1千米。地震发生后,剑河县由县委办牵头,组织县科技局、国土资源局、安监局和教育局组成的工作组于上午9时出发,赶赴现场进行调查核实。省地震局也派专家赶赴震感明显的南寨乡调查。
经走访调查和现场勘察,这次地震使南寨乡的柳富村、广丰村、中富村、上白都村、下白都村、展留村、白路村、九龙村、懂达村、柳社村、南包村、柳寨村、反寿村、展莱村、中云村、中寨村、反皓村、绕庆村、白俄村等18个村有震感。当地居民反映,南寨乡10月23日凌晨4.02分、4.04分、4.25分、4.35分、4.39有5次震动,每次都发出很大的轰鸣声,当地居民纷纷起床,跑到室外。
这次地震造成了一些房屋开裂,但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推荐阅读:
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申报材料08-21
防震减灾科普活动实施方案11-18
如何做好我市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10-25
中小学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06-15
南阳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申报表11-16
防震减灾演练方案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