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在枝头已十分的散文(精选2篇)
1.春在枝头已十分的散文 篇一
春天的来临,使得生长在田间地头、路边河旁的嫩芽、野菜,又成为一些饭店餐馆和城里人餐桌上的新鲜与期待。
其实,人们吃野菜,热衷的是那一份返璞归真的田园风味,放心的是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还有,在人们看来,那些枝头上的嫩芽和田间山地里的野菜,浑身都浸透了春天的芬芳,口味苦也罢,涩也好,都被认为是一种另类而又别致的格调,抑或是情调。
近年来,我也凑趣地吃过好几回树芽子、山野菜,只不过不是买来的,而是回老家时自己采回来的。城里农贸市场上所卖的嫩芽、野菜,在我们村子里都有。城里没有卖的,有的在我们村子里也是有的。最早露头儿的野菜是荠菜。这也差不多是最“著名”的野菜了吧。《诗经》上就有记载:“甘之如荠”,看来古人早就吃过荠菜的。苏东坡和陆游大概也都喜欢挖荠菜、吃荠菜,苏东坡称荠菜:“天然之珍,虽小于五味,却有味外之美”,陆游说“日日思归饱蕨薇,春来荠美忽忘归”。郑板桥也曾作诗:“三春荠菜饶有味,九熟樱桃最有名。清兴不辜诸酒伴,令人忘却异乡情。”荠菜不仅是受人青睐的一味时鲜野蔬,更是漂泊的游子难以忘却的一份乡情。最美的景色是辛弃疾描述的:“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其实,荠菜花是很细碎的小白花儿,一节儿一节儿地往上开,在风中悄悄地摇曳着,并不怎么引人注意。作家张洁也写过一篇散文,叫《挖荠菜》,后来被选入了小学生的语文课本。起初读到时,我并不知道荠菜长得啥样子,后来比对着书上印着的图样,终于弄清楚了,原来我们村里村外有好多呢,而村人却叫不上它的名字来。早春二月末、三月初时,荠菜匍匐在地上,绿意中有掩饰不住的土黄色,一点儿也不起眼儿,而那时却正是它最肥嫩的时候,等到细茎上开出一串儿串儿的小白花时,荠菜就有些老了。荠菜剁碎了用来拌肉馅儿包饺子、蒸包子,味道新鲜别致得令人惊讶。
紧接着的,就是一种叫灰灰菜的野菜了。这种野菜从头年的秋天就在田垄上长出来了,一直猫了一冬天,看上去灰塌塌的,等到第二年的三月,大地回暖,它就来了精神,茎叶开始贴着地皮生长起来,只在边缘翘起来。灰灰菜的叶子很肥厚,只是上面有一层细密的硬拉拉儿的茸毛儿,也适宜用来做包子、饺子的馅儿。
这时节,杏花热热闹闹地开了,一两场春雨洒过之后,扫帚苗开始一片一片地拱出了地皮,青青的茎,绿嘟嘟的叶儿,迎风摇摆,很是可爱。等它们长到一拃多高的时候采来,在水中多揉搓几下子,一来可以去除一些青草气和土腥味儿,二来弄得绵软了口感会好些。扫帚苗和上白面,上锅蒸成“苦累”,蘸着蒜泥儿吃,既当菜又当饭,味道鲜气得令人直咽口水。
麦地里的“酸溜溜苗”,模样很舒展,嫩的时候采来就能生吃。我们小时候在麦地里拔草,常搜寻着吃,这东西酸得让人倒牙,弄得我们一个个都捂着腮帮子倒吸凉气儿。用它来做凉拌菜,不用放醋自来酸,清香满口,别有一番风味。
到了暮春时节,蒲公英、曲曲儿菜、大叶草、“猪耳朵”、马齿苋、野韭菜、小野葱儿也都陆续地蔚然成片了。这些野菜大都适合凉拌,尤其是蒲公英、曲曲儿菜,洗净了蘸上甜面酱吃,味道苦丢丢儿的,是很爽口的。
除了地里长的这些野菜,许多树的嫩芽也能采来凉拌着吃,比如柳树芽、花椒树芽等等。至于榆钱儿、榆叶儿,则更是嫩芽中的极品,和上玉米面蒸成菜团子、菜窝窝,吃起来分外香甜可口。这些能吃的嫩芽、野菜,都是在我小的时候母亲一一教我认识的。这些嫩芽、野菜母亲都曾吃过,但那是上世纪闹饥荒、挨饿的年代里的事了。母亲除了对这些野菜帮着饥饿的人们熬过艰难岁月心存感激之情以外,对它们的味道却始终不肯恭维。想想也是,过去吃这些野菜,是不得已而为之,为了活命,没办法的事儿。现在呢,纯粹是尝新鲜儿、换口味儿,那感觉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了。
春在枝头碗底香。春天里,吃一吃野菜,调剂调剂口味儿,回味回味生活,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2.春在枝头已十分 篇二
复旦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教授、博导,兼任《辞海》编委、古代文学分科主编。
禅宗史上有一个“磨砖作镜”的故事,说唐代马祖道一到南岳山般若寺怀让禅师那里修行,他把自己关在一个草庵里修习禅定,足不出户,苦苦用功。
怀让认为他的方法不对头,就拿了一块砖头在马祖的草庵门前死命地磨。
马祖被他吵得心烦,开了门问:“禅师,你磨砖要干什么?”怀让笑着说:“我磨砖是想做一面镜子。”马祖大觉奇怪:“磨砖哪能做成镜子呢?”怀让跟着说:“磨砖不能成镜,光是坐禅就能成佛吗?”
马祖一听,豁然醒悟,就拜在怀让的门下,后来成为禅宗的一代宗师。
磨砖的故事所要表述的道理,是禅宗的一个基本要旨:心外无佛,就是说每个人的心性就是佛性,成佛只在自悟本性。坐禅虽然也是修行的方式,但如果执迷于坐禅,反而可能找不到正确的路径。
唐代一位比丘尼写下的开悟诗,题名《寻春》,诗中用“寻春”比喻访道,描述了开悟的心灵经历,跟这个磨砖的故事有点相似: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岭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在各种思想学说中,真理性的东西总是外于、高于我们而存在,人需要作出各种努力,提升自己,才能接近它、获取它。在这样的认识中,普通人被预设为较低级的存在。
那位“寻春”的比丘尼,开始也是向外探求,她不辞辛苦,四处奔走。但尽管“芒鞋踏遍岭头云”,走遍山山水水,她还是找不到那个“春”。她失望了,疲惫了,无可奈何地回到她的住处。
为什么寻不到这个“春”呢?
因为在禅宗看来,世界的佛性和自心的佛性根本就是同一体,追求佛性不过是发现自我的“本来面目”。
只是人类的意识已经习惯于用对立的方法来看待万物,物我对立,善恶对立,是非对立,黑白对立,习惯了用概念代替和曲解实在的事物,习惯了在欲求的满足中体会“幸福”,因此真我佛性、“本来面目”被禁锢在深重的幽暗之中。当这一切被抛弃、化解以后,真我以其本来的澄明状态显现,这就是直指本心、见性成佛。
在诗中的表达,是“寻春”者无意间看到就在她的小茅庵的旁边开着梅花,顺手摘下一朵,放在鼻子下面嗅它的香气,感觉十分舒适——忽然抬起头来,这不是一树梅花全都开放了吗?“春在枝头已十分”!
按照修行者的描述,达到开悟状态是生命潜能和智慧的充分实现,是舒适地顺应生命之流,充满平静的喜悦。
这本来是一种难以言传的境界,但诗中用苦索不得、焦虑万分,忽然间发现满目是春的喜悦,传达了“悟”所达到的精神境界。
这首诗之所以特别被人喜欢,不仅在于它很好地表现了开悟的心理经验,还因为它所描述的精神历程具有更广泛的意义,不一定要佛教徒才能理解。
这里有一个问题:“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岭头云”的过程,只是个错误,因而是毫无意义的吗?“见性成佛”只需向内沉思,和人生的实践经验毫无关系吗?恐怕不能这样来理解。如果说“悟”表明认识自我与认识世界是同时完成的,那么也可以说,不经过认识世界,甚至不经过种种挫败、迷失,人也无从认识自我。
所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借用禅宗的顿悟经验,总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然要经过的三种境界。如“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第三层境界。词句本意是说那个遍寻不得的意中人,原来就在身边不曾注意到的地方。
王国维用来譬喻在经历各种周折与磨练之后,豁然开朗。这时智慧成熟,精神自由,人在他与外界的关系中,总是处在主动的地位,看待一切都很明了,应对一切都很从容。这意味着:最高的完成并不是外在目标的完成,而是自我的完成。
【春在枝头已十分的散文】推荐阅读:
《落花枝头》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09-17
十分文艺的乔迁新居贺词06-24
十分经典的励志名言说说07-21
十分整人的脑筋急转弯08-24
快乐的课间十分钟小学作文09-22
十分有意思的灯谜及答案10-06
最难忘的十分钟300字作文06-17
下课十分钟的小学作文500字08-13
小学四年级快乐的十分钟的作文09-26
关于老鹰捉小鸡的作文:课间十分钟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