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不良事件案例

2024-10-08

手术室不良事件案例(共11篇)

1.手术室不良事件案例 篇一

手术室预防不良事件安全措施

一、预防压疮的措施:

1、巡回护士在术前访视时评估手术患者的皮肤情况,根据评估结果,采取措施。

2、手术床单平整无皱褶,病人骨隆突处用衬垫衬托,防止受压,破损。

3、巡回护士术中注意帮助病人变换面部等受压位置,防止长时间受压。

二、预防物品遗留体腔的措施:

1、进入体腔的纱布、纱垫类物品有显影线,以防遗留术野。

2、严格落实手术器械敷料清点制度。

三、预防电灼伤的措施:

1、认真执行各种电器设备操作规程,正确连接导线,安全使用。

2、手术病人的皮肤不与金属床、头架、托盘等金属物接触,用辅料阻隔以防导电灼伤。

3、使用电刀中及时清除电刀头上的焦痂,防止因切割效果差加大电流而烫伤病人。

4、停止使用电刀时,手柄放在保护盒,防止放电击伤病人。

四、根据手术患者情况,应用变温毯,防止发生低体温。

五、预防肢体神经损伤的措施:

1、固定病人肢体时,用各种固定器或约束带将病人固定稳妥,保证舒适牢靠。

2、平卧位时,颈下垫软垫保护颈椎,上肢外展不超90度,膝关节、踝关节下垫软枕,防止神经肢体损伤。

3、截石位时,跨关节外展小于90度,尽量减少腿部支架对肢体的牵拉,关节加衬垫。

4、侧卧位时,胸部垫软枕,舒展健侧肢体,术中密切观察,及时调整,避免肢体、神经损伤。

六、手术结束,固定各种引流管,搬动病人时应注意保护,全身麻醉躁动病人应约束肢体,防止将引流管挣脱或拔出。搬动胸科病人时,先用血管钳离切口10cm处夹闭胸管,以防危险。

七、氮气、二氧化碳、氧气桶妥善存放,防止泄露,标识清楚。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防火、防震、放热、防油,避免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意外损伤。消毒液使用常规

一、洁肤柔手消毒剂使用常规:

1、洁肤柔手消毒剂为外科手消毒液,可杀灭肠道致病菌,化脓球菌和医院感染常见细菌。

2、使用前无需稀释,取原液5—10ml揉搓手及前臂至干燥,作用3分钟。

3、有效期24个月,至于干燥无菌柜内存放。

二、碘伏消毒液使用常规:

1、碘伏为含碘消毒液,能杀灭肠道致病菌,化脓性球菌和医院感染常见细菌。

2、可取原液5000mg/L,用于术前切口皮肤的消毒和针刺部位皮肤消毒,涂擦作用2分钟。

3、用于粘膜消毒必须经过稀释10—20倍,浓度为250—500mg/L,冲洗或擦洗2—5分钟。

4、有效期24个月,至于干燥无菌柜内存放。

三、含氯消毒剂使用常规:

1、每瓶含有效氯250mg,现用现配。

2、用于物体表面擦拭消毒。

3、使用浓度:普通感染病人使用浓度500mg/L,特殊感染病人使用浓度2000mg/L.4、有效期1年,至于干燥无菌柜内存放。一次性物品管理规定

1、所有的一次性无菌物品,必须从器械科领取,检验证件齐全,灭菌合格,任何人不能私自带一次性物品到手术间使用。

2、一次性物品领取后,储存于距地面≥20cm,距天花板≥60cm,距墙≥5cm的物品柜里,顺序排放,分类放置。按有效期的先后顺序使用。不得使用过期物品。

3、手术间无菌柜放置一定数量常用低值物品,由专人往手术间补充

4、高值物品由专人发放并登记,一次性物品必须一次性使用,不得重复使用。

5、特殊高值无菌物品,使用后巡回护士必须将无菌物品条形码粘到护理记录单背面。

6、使用前检查包装的完整性,如有漏气、裂痕、刮痕禁止使用。腹腔镜器械处理流程

腹腔镜器械用后流动水初步冲洗 ↓

内镜附件放入清水用小刷刷洗,擦干

至于酶洗槽中浸泡,用酶洗液冲洗管道

漂洗器械,并用高压水枪冲洗各管道及外表面

高压气枪吹干器械

手术病人对接工作流程

术前巡回护士用外用车接病人到手术室

将外用车推至手术室缓冲区,在隔离带外边固定好

器械护士将内用车推过来,与外用车对准连接好并固定

拉下对接开关,床板缓缓由外用车滑向内用车

拉开手闸,内外车脱钩,用内用车将病人推至手术间

手术室在职护理人员培训规划

主管护师

1、掌握新业务、新技术,具有较强的科研及管理工作能力,承担本科生、大专生、进修生的带教任务。

2、根据个人掌握情况进行轮转,并担任行政小组长。

3、精通手术室专科理论及技能。

4、精通及全面掌握各科手术的配合工作。

5、每年完成高质量论文一篇。

6、掌握各种复杂手术的配合。护师

1、掌握专科的手术配合,仪器的使用,并解决处理专科工作中疑难问题。

2、具有开展新业务、新技术的能力。

3、承担进修生、实习护生的带教及讲课任务,承担新护士的临床带教、讲课任务。

4、掌握专科理论及操作。

5、全面掌握手术室各项工作。

6、每年完成论文一篇。

7、掌握直肠癌根治术、全膀胱切除术回肠代膀胱术、动脉瘤夹闭、关节置换术、椎板护士

1、完成关节置换、胰十二指肠根治等重大手术的配合,掌握结肠切除、脾切除、乳腺癌根治、膀胱切除、前列腺切除、输尿管肾盂取石术、颅内血肿清除术、全肺切除术、食管手术、带琐碎内定固定术、脑膜瘤切除术等。

2、承担实习学生的带教任务。

3、参加院、自学考试的在职学习。

4、熟练掌握手术室专科业务技术,每年完成论文一篇。

5、基础练兵项目,以三基为基础,每年进行50项技术操作考核、基本技能、基础理论学习。

6、熟悉各科、各部位的手术切口。

7、麻醉的配合及对意外先兆迹象的认识。

手术清点记录单填写要求

1、填写手术清点记录单要客观、真实、准确、规范。

2、用蓝黑水笔正楷书写,字迹清晰,记录整齐无涂改。

3、手术清点记录单内容各项填写齐全,无空项。

4、清点记录单应当在手术结束后及时完成,由手术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签名。

2.手术室不良事件案例 篇二

1 手术相关不良事件

不良事件是指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损伤, 包括诊断治疗的失误及相关设施、设备引起的损害等。根据医疗不良事件的定义范畴, 手术相关不良事件是指医疗机构为患者实施手术治疗过程中, 由于各种不当操作引起的损伤, 无论是否给患者造成严重后果, 均为手术相关不良事件。

术前不良事件包括手术错误 (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手术方式) ;仪器设备使用不当;手术体位不当等。术中不良事件包括:术中低体温;皮肤烧伤;切口感染;冰冻标本送检错误;物品准备不足;物品清点错误;用药及输血错误;设备故障延误手术;护理文件书写错误;手术室火警等。术后不良事件包括:病理标本丢失、混淆、变质;皮肤压疮;管路滑脱;患者坠床、碰伤;转送途中监护不当;与病房护士交接不清等。

手术室围术期护理工作包括从患者决定手术入院、接受手术以及麻醉苏醒后直至患者出院全过程。因此手术相关不良事件涉及从手术的准备、进行、结束、直至病房交接全过程的各个阶段, 同时还涉及病房护士、手术室护士、麻醉医生、手术医生、相关技术人员以及手术室卫生员等诸多人员, 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可能引发相关不良事件, 甚至造成医疗事故, 导致医患纠纷。因此只有识别不良事件的发生过程及其常见原因, 才能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切实保证患者安全。

2 手术相关不良事件及预防策略

2.1 手术错误

坚持手术患者的访视制度:术前1 d由该手术巡回护士根据手术通知单认真填写术前访视单, 携带至病房进行访视, 详细了解患者既往病史, 对术中高危操作起到有效提示和防范作用, 确认无误后让患者签字。认真执行手术患者的交接制度:手术当日由手术室护士与病房护士认真填写手术患者交接本, 采用双向核对法交接手术患者及术中所需物品 (如X线片、术中用药等) , 按照病历查对手术名称、麻醉方式、有无过敏史等, 检查手术部位的标识, 核对腕带信息;对小儿、危重、昏迷、意识丧失的患者, 交接时要与家属再次核对确认;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巡回护士三方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离开手术室前根据手术安全核查表每阶段的内容, 由麻醉医生主持逐项核对无误后签字确认, 以确保正确的患者、正确的部位、正确的术式和正确的术中管理。

2.2 仪器设备使用不当

做到定人定期检查, 责任到人, 各种电源要保持完整和干燥, 防止破损和漏电现象。电刀烧伤:正确、安全使用电外科负极板, 避免造成患者意外伤害。患者不得携带金属物品及可活动的义齿, 术前清洗拟贴部位的皮肤, 必要时剃去过长的毛发。使用电刀前将负极板粘贴在患者大腿及臀部等肌肉丰富处, 靠近切口部位, 避免受压;安置体位时, 避免接触到手术床金属的部分, 同时避免其自身皮肤间的接触。术中应将电刀笔置于器械护士视野中, 不用时放于专用布袋中, 以免术者误按开关发生烧伤;术中及时制止医生不正确的操作, 以免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腔镜手术使用高纯度二氧化碳, 防止与其他气体混合, 致腹腔内遇热爆炸。

2.3 体位不当引起的并发症

防止手术体位安置不当而致神经、关节等部位损伤。根据手术部位正确摆放手术体位, 侧卧位固定髂棘时, 避免约束髋部致股骨头移位, 造成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俯卧位头部接触马蹄形头架的位置不当可导致视网膜受压而失明;头托固定头颈部时, 眼部放于头托凹陷处, 避免眼睑接触头托, 压迫眼球, 致眼睛受损;截石位时, 两腿外展角度小于130°, 固定膝部、腘窝处时应用套筒状约束带, 不可环形缠绕膝部, 损伤腘窝神经及腓总神经;皮肤消毒铺单前, 检查升降台的位置, 太靠近手术区域时使第三、第四助手站立地方狭小而推挤搁手板上患者外展的手臂, 导致手臂外展过度而损伤臂丛神经。

2.4 术中低体温

低温环境, 低温血液制品及液体的输注, 麻醉剂对体温调节的抑制作用, 二氧化碳气腹, 体腔开放, 全身麻醉, 手术时间延长, 手术创伤大及出血量大, 大量补液均是术中低体温发生的高危因素。预防性、针对性采取保暖措施, 手术室的温度维持在22~24℃, 术中液体输注以室温输注;关注手术时间, 巡回护士应给患者实施主动加温措施, 有效避免术中低体温的发生;全身麻醉期间出现低体温是由于体温调节作用削弱, 肌松剂的作用使肌肉张力降低, 热量丢失, 所以应认真对待全麻患者的保温, 使用加温的液体、血液制品、冲洗盐水, 手术结束后加强保暖措施。

2.5 病理标本的管理

当前存在的问题:标本处理不规范, 如手术标本未放固定液或固定液未浸没;存储器未加盖, 导致手术标本腐败或风干;管理流程中责任不明确, 无专人专职管理, 无明确核查交接制度, 导致标本丢失及相互混淆;电话报告冰冻切片易造成结果误传。建立完善的标本管理制度, 规范手术标本的保存、登记、送检等流程, 有效防止标本差错。

2.6 手术物品清点

手术物品清点是手术安全的重要措施, 物品清点记录是术中的重要医疗文书。 (1) 清点时机:手术开始前, 关闭体腔前, 手术结束后对所有需要清点的物品进行清点。 (2) 清点方式:台上、台下2人同时出声进行“唱点”2遍, 及时记录, 防止错误。 (3) 清点范围:清点的目的是防止物品遗留, 有可能遗留体内的物品都要清点。 (4) 物品的完整性:清点数量只是一个方面, 检查物品的完整性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只有将两方面结合起来才能有效防止物品遗留。 (5) 手术间的清扫:手术没有结束前所有物品不要移出手术间, 包括垃圾。

2.7 用错药物及血液制品

主要存的风险因素是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执行口头医嘱、手术台上使用无标签的药物、输注血制品的时机及方法不当。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是杜绝用错药物及血液制品的关键。

2.8 手术中压疮的护理对策

由于手术过程中无法改变患者体位缓解局部组织压力, 且术中伴有出血、皮肤潮湿, 随时改变皮肤的应激能力, 因此手术患者是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压疮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为1%~11%, 而手术患者则高达4.7%~66%。压力、摩擦力、剪切力、潮湿均为引起压疮的主要危险因素。手术患者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 身体某一部分的皮肤持续承受体重的压迫, 当受压时间大于4 h极易引起压疮。另外, 手术床垫过硬、体位架安置不当、使用约束带过紧等情况, 使患者局部皮肤缺血缺氧, 易于发生压疮。还有患者自身因素, 如年龄、体重及手术室特异性因素如麻醉、手术时间过长、再灌注损伤等。因此在思想上要重视, 通过有效的针对性的措施减少压疮的发生。在术前访视时对患者进行全面详细的评估, 制订预防计划, 选用合理的体位护理器具, 保护受压部位的皮肤、保持患者体温, 有效降低压疮的危险因素;加强术中观察, 将术中压疮的发生率降至最低, 提高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

3 小结

3.手术室不良事件案例 篇三

PDCA与质量管理工具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A 在等级医院评审中,根据PDCA各阶段实施的情况用()个等级来进行表达 a PDCA循环四个阶段包含了八个步骤,其中第一步是()

A PDCA循环的步骤4中,明确对策时常使用()的方法进行对策的确认

B PDCA循环中的P代表()

B 以下哪项不属于PDCA循环的特点()

C PDCA循环的步骤2查找原因,方法错误的是()

C PDCA循环的步骤1中,对查检表设计要领和注意事项的认识,错误的是()C 柏拉图的原理主要是遵循的是()法则

D 对策实施PDCA表不包含以下哪项内容()D 柏拉图分析的目的是()

护士配置与病人安全高效管理

A 护士不合理配置的不良后果不包括以下哪项

A 被认为是阻碍医疗服务实施的最严重因素

B 以下哪种药物最好制定单独防范措施()

B 内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作用主要是()

C 外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作用主要是()

C 手术数纱布的物联网主要是为了避免()

D 以下哪项属于不可预防的医疗损害()D 护士合理配置是指()

D 以下哪项属于管理问题而导致的医疗事故()

4.护理不良事件 篇四

一、2013年护理不良事件汇总:

项目 护师例数

护士例数

合计 医嘱执行漏签字

0 2 2 多收费 1 8 9 漏费 2 9 11 执行错误医嘱 3 9 宣教不到位 0 4 4 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75 78 患者投诉 0 1 1 违纪处罚 1 4 5 未及时更换消毒液

0 1 1 给药错误 0 1 1 漏测血压 0 6 6 比率

8.3% 91.7% 130例

二、事件类型图表分析:

0 ***0医 嘱执 行 漏 签 字 多 收 费 漏 费 执行 错 误 医 嘱 宣教 不 到 位 护 理文 书 不 规 范 护师护士 急诊科护理不良事件图表1

急诊科2013年不良事件图表2

2013年急诊科共上报护理不良事件11项,合计130例,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发生例数最多的是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其次是执行错误医嘱,护士发生率较高,护师发生率明显低于护士;其他不良事件包括多收、少收等。

三、原因分析

1、护士不认真,责任心不强。

2、汉语水平较低、理解能力差,对护理文书书写规范虽然进行 了学习,但仍不能准确掌握。

3、查对制度流于形式、查对不仔细,错误的遗嘱不能及时发现。

4、对护士工作站系统操作不熟练,不了解收费标准,医嘱录入 后未核对,造成少收费或多收费。

5、在护理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工作中没有认真落实病人交 接班制度、健康教育宣教不到位、观察病情不仔细

6、护士长现场督导不力,对一些经常犯的错误重视程度不够

四、整改措施:

1、认真组织全科护士认真学习护理核心制度,严格执行医嘱查对制度。执行医嘱时必须严格遵守“三查七对”制度,确保医嘱执行准确无误。

2、科室定期组织培训学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不定时抽查护士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核心制度做到人人掌握,严格落实查对制度和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3、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制度,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针对危重病人悬挂安全警示卡,防止因护理人员疏忽大意而发生意外。

4、各项护理措施实施到位,健康教育达到预期效果,病人对相关疾病知识能基本掌握,降低护理风险。

5、严格执行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定期召开护理不良事件分析会,对阶段时间内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讨论,达到安全警示作用。

6、护士长加强管理,提高护理人员对急救药品、器械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急救物品做到专人管理,定期检查维修、保养,抢救物品、药品处于备用状态。

2012年急诊科护理不良事件案例成因分析

总结

一、2012年急诊科护理不良事件汇总:

事件类型 例数 比率 液体外渗 1 10% 漏执行医嘱 2

20% 发错药 1 10% 用药宣教不到位 1 10% 护理书写不规范50% 合计 100% 2012年全年共发生护理不良事件10例,液体外渗1例,漏执行医嘱2例,发错药1例,用药宣教不到位1例,护理书写不规范5例。

液体外渗医嘱漏执行发错药 宣教不到位护理文书错误

0 123456液体外渗 漏执行 发错药 宣教不详 文书不规范 1 1 1 1 5 1 护士护师

2012年急诊科护理不良事件10例,发生例数最多的护理不良事件是护理文书不规范,其次是医嘱漏执行,其他不良事件包括液体外渗、给药错误等。

按发生不良事件当事人职称分析,发生例数最多的是低年资、低职称护士。

二、原因分析:

1、病例书写不规范,不完整。

2、巡视病房不到位,观察不认真。

3、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查看医嘱不仔细。

4、责任心不强,专业知识欠缺,常用药物基本药理不知,未很好的与病人沟通。

5、上班期间会客,没有巡视病房,造成液体外渗。

三、整改措施:

1、严格按照《病例书写基本规范》书写病例,组织学习培训。

2、加强巡视病房,认真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各管路是否通畅,观察到位,确保患者安全。

3、认真落实查对制度,医嘱查对做到班班查对,下班查对上班医嘱,护士长每周参加大查对。

4、加强护士理论、技能知识培训,提高护士业务水平,做好患者的用药、宣教工作。

5、上班期间严谨会客,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

急诊护理风险分析及防范

急诊科护理工作的特点是工作量大、涉及面广、风险性强。急诊科患者病情危重、复杂、变化快、病死率高,加之患者家属对突发事件难以接受,对病情变化难以理解,易发生各种纠纷。因此,培养急诊科护士必要的应急能力、熟练的抢救技术、敏捷的处事方法、良好的沟通素质,对于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医疗纠纷、提高医护人员的自我防范意识、保障医护人员的自身安全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急诊科存在的护理风险分析

1.1 社会因素所致的风险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要求普遍提高,意识也明显增强。患者要求有良好的医疗环境、先进的医疗设备和优质的服务态度;对抢救和治疗效果期望值过高,对医疗护理的高风险和不稳定性缺乏了解;基本医疗保险政策的细化程度不够,卫生资源的分布和匹配的合理性存在某些不足,导致患者家属心理不平衡;社会舆论与媒体对医疗机构服务的特殊性宣传不够,个别不良事件影响了卫生系统的形象,致使部分患者在看病时持怀疑态度,不信任医护人员。故意制造纠纷。

1.2 医院条件欠缺所致的风险急诊科患者多,护士缺编,长期超负荷工作,使工作效率下降;医疗条件差,抢救仪器设备不全,急救物品、药品准备不充分;抢救和留观患者不能及时收住院,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急诊护理队伍的年轻化,技术力量薄弱,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差;这些都是导致纠纷的隐患。

1.3 科室管理因素所致的风险1.3.1 各项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各级护理人员的职责、抢救工作制度、三查七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危重患者的管理制度、急救设备的管理维护制度等等落实不到位。医务人员医疗行为有章不循,对危重患者抢救不及时,极易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

1.3.2 抢救仪器没有处于备用状态抢救仪器在危重患者的抢救中提高了急救护理水平,同时也增加了许多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如抢救仪器无专人管理、摆放凌乱、违反操作规程、设备故障等都是导致护理纠纷的隐患。

1.3.3 抢救记录不规范,缺少自我保护意识主要表现在抢救危重患者时,只注重抢救措施、速度、效果,忽视了抢救记录,有的抢救记录不全面、过于简单、时间有错误、病情变化时未及时记录甚至涂改,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抢救记录不能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据。

1.4 护理人员因素所致的风险1.4.1 急救经验不足引发的风险近年来急诊科护士趋于年轻化,素质参差不齐,低年资的护士急救经验不足、病情观察不细致、操作技术不熟练、对患者病情缺乏正确的判断力,容易出现工作上的失误;有的护士对患者的提问不能耐心解答,引起患者及家属的不满。导致护患纠纷。

1.4.2 违反操作规程引发的风险在临床上有很大一部分操作是由护士独立操作来完成的,如:急诊护士的分诊、护送危重患者外出检查、输液、输血、给药、使用抢救仪器等等,这些都是医疗护理过程中必须采取的措施,但是由于违反操作规程,会给患者造成不良的后果。

1.4.3 护理职业损害引发的风险急诊患者病情危重,需要马上救护。不能确定患者是否有传染病,如:肝炎、艾滋病等,在急救过程中接触患者具有传染性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时不注意个人防护,不仅造成自身感染,还会成为传播的主要媒介。

1.4.4 护士心理损伤引发的风险急诊科护士长期处于喧哗紧张的工作环境,面对各种急救患者,精神高度紧张,工作中易产生厌倦情绪;面对不同病种、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素质的人群,护士是暴力发生的最危险人群。这些会对护士的心理、身体、工作质量造成影响。

1.5 患者因素所致的风险急诊患者起病急,病情重,具有突发性、不可预见性,且普通存在急躁、忧虑、恐惧心理;由于患者基础健康水平和机体免疫力不同,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患者和医务人员接触时间短,无法全面了解病情,相同疾病的不同症状、不同疾病的相同症状都会影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有赖于患者的密切配合和支持,患者有冒险行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合作的态度和消极的求生欲望,都会使护理风险上升。

2、对 策

2.1 医院各部门要支持急诊工作急诊科设一线、二线值班人员,24 h待命,随时处于应急状态。当大批患者来诊时,值班人员应立即通知医务处(院总值班),迅速启动医院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各就各位进行抢救治疗。急诊科制定了突发大批车祸患者的应急预案、突发传染病患者的应急预案、突发集体中毒的应急预案等,在抢救患者时整个科室工作协调、人员互助,可大大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医学|教育网搜集。

2.2 加强法律知识学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护士要增强法律意识,谨言慎行,做到知法、懂法,用法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特别是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管理办法》等与护士有关的法律知识有所掌握,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强化法制观念和证据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

2.3 健全落实各项规章制度2.3.1 健全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预防差错事故的必要条件,是正常护理操作的保障。护士必须纪律严明,坚守岗位,随时处于应急待命状态,具有团队精神,在护理操作中循章守制做好抢救工作。

2.3.2 及时总结经验护士长和护理业务骨干总结工作经验,针对急诊科的工作特点,我们总结出了科室存在的2O余种护理风险及应对措施,供护士学习和借鉴。如:危重患者外出检查、住院途中发生窒息、心跳骤停;医疗护理文书丢失或记录失误;分诊漏诊;各种抢救操作的损伤;给药错误;抢救仪器不到位;医务人员损伤及感染;医疗护理纠纷;工作人员应急能力低下;服毒患者的再自杀等等,这些都汇编成册以便参考使用。

2.3.3 制定可行措施根据科室特点制定具体措施,使护理安全工作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对于护理操作中高风险的项目,如吸痰、洗胃等要履行告知义务;要将进行的每项护理操作的目的、风险因素告知患者及家属以达到配合的目的,同时也满足了患者及家属知情的需要,最终目的是降低纠纷和投诉的发生.护送危重患者到手术室、重症监测室、病房后,急诊护士要与接诊护士详细交接并签字。

2.4 强化科室管理意识2.4.1 抢救仪器的管理急诊科抢救仪器多,全部由护士使用操作,每台仪器要有专人管理,每周检查一次,包括各部件的完整、运转情况以及清洁消毒和保养,发现故障立即通知护士长和设备科。要求全科护士都能熟练使用各种抢救仪器,掌握除颤仪、呼吸机、心电监护仪、吸痰器、洗胃机、头部降温仪的性能及操作规程,并将这些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提供给护士学习。

2.4.2 护理文书的管理急诊护理文书是护理人员为患者进行抢救治疗、实施护理及病情动态变化的记录,是护士执行医嘱实施抢救治疗的主要依据。护士在记录过程中一定要体现出及时、客观、清楚、准确、完整,不得涂改。内容包括:患者就诊的时间、病情,采取的急救措施及效果、病情的转归等等,这些文书要妥善保管,漏记、错记等都会造成日后争议的法律问题。

2.5 加强业务培训,确保护理工作质量2.5.1 加强基本业务的培训集多专业护理技能于一身是急诊护士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加强护士培训包括:法律意识、服务礼仪、沟通技巧、急救新技术等,提高护士的服务质量和救护水平,通过每月进行的护士业务学习、护理查房、定期培训和考试,使护士掌握危重疑难病例的观察要点、护理要点及处理方法,培养护士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有计划有目的地将急诊抢救护理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予以总结_3】。认真做好急诊护理的每个环节,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2.5.2 加强急救技能的培训对急诊护士要进行专业化、规范化的急救技能培训,使其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危重患者急救技术等。如动静脉穿刺、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简易呼吸器、气管插管、心肺复苏术等,提高抢救成功率。护士长督促低年资护士加强专业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高年资护士要做好传、帮、带工作。对常用急救药品的使用、其药物的作用机制、常用剂量、使用方法、毒副作用都要熟练掌握。

临床给药护理不良事件归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朱纯敏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1.19.049 凡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窒息、烫伤以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均属护理不良事件[1]。各类护理不良事件中,用药错误的发 生频数占首位 [2-4],而用药错误后果复杂,法律风险大。药物 治疗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护士作为药物治疗的直接执行者和观察者,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处于第一线,为防止用药错误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各医院采取了各种防范措施,如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特别是低年资护士;加强过程管理,实行双人查对,反问式查对制度[5] ;根据 工作量的不同,采取弹性排班 [6] ;更新护理人员用药知识[7] 等。我院护理部根据各临床科室上报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根据具体的原因修订、制定防范措施,现将我院在给药治疗中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包括没有损害但可能引起损害的护理意外事件)进行归因分析及不断制定的改进措施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2010年9月共上报护理不良事件98起,其中给药相关不良事件共35起,占35.71%,发生频数占首位,对35起给药不良事件进行分类,对护理差错发生者的工作年限、发生时间段进行列表统计分析。2 结果(表1,表2,表3)表1 35起给药护理不良事件分类 类型 1.药物用错患者,患者身份识别错误2.加错药、用错药 3.输液未结束或仍有静推药,提前拔针4.忘皮下注射药物、少输一袋液体5.用药剂量错误6.用药时间错7.输入过期溶液8.溶液浑浊 9.空气进入血透管路10.多加一份药物 11.静滴液体更换到膀胱冲洗管路12.过敏反应未及时处理13.输液严重渗漏 14.未做皮试给患者用药合计 差错次数构成比(%)1028.56617.14617.1425.7125.7112.8612.8612.8612.8612.8612.8612.8612.8612.

8635100 表235起给药护理不良事发生者工作年限 工作年限 1.实习生 2.1年内轮转护士3.工作2~5年护士4.工作5~10年护士5.工作10年以上护士合计 发生人次 构成比(%)410.261128.201743.59410.2637.

6939 100 表335起给药护理不良事发生时间 班次1.日班 2.中晚连班 3.中班(17:00~23:30)4.夜班(23:30~07:30)合计 差错次数构成比(%)2262.86617.14411.4338.

5735 100 3具体原因、环节问题分析3.1 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3.1.1 未核对患者身份 表1显示,患者身份识别错误,致 药物用错患者10起,其中,相邻床位患者身份搞错4起,迁床后至患者身份识别有误2起,名字相似1起,其他无任何诱因3起。3.1.2 未仔细核对药名 表1显示,加错药、用错药6起,其 中5起因为药名相似未核对出来,如阿奇霉素和阿奇霉素磷酸二氢钠;泮托拉唑和潘托拉唑;另1起为输液瓶贴未写药名全称,导致用药错误。3.1.3 未核对输液执行单、输液卡或核对不仔细 表1显 示,6起输液未结束或仍有静推药物未注就提前拔针。6起差错中,2起为临时输液输液卡未及时挂到床边;1起为1年内见习期护士听家属说输液已全部结束而拔针;1起为护士在加最后1瓶液体,另一个护士看输液篮内已无液体未核对输液卡就拔针;1起是实习护士听到呼叫铃声见输液蓝内液体没有,核对了输液卡,见所有液体已有签名和执行时间就拔针了,拔针后发现输液袋内液体是满的,该实习护士机械工作,核对执行单不仔细,未查输液袋内液体是否滴完就拔针。1起漏注静脉推注药物是未核对输液执行单。3.1.4 未严格查对医嘱 表1中漏一袋输液液体、忘皮下注 射药物、多加一份液体以及用药时间错,均为医嘱查对不严。其中3起为转抄输液贴未有第二人核对,另1起为夜班护士漏皮下注射药物,除未严格执行医嘱查对制度外,下班前未仔细检查本班工作完成情况。· 29·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年第8卷第19期(上半月版)

3.1.5未严格查对药物的剂量表1显示,2起用药剂量有错,其中1起医嘱氯吡格雷75mg(进口)口服,而药房发的是国产的氯吡格雷25mg,护士未仔细核对剂量,就给患者服下。另1起为儿科护士药物剂量计算错误,造成少加10倍剂量。3.1.6 未核对溶液的有效期 表1显示,输入过期溶液1 例,1袋10%葡萄糖溶液,有效期为2008年12月,而在2009年1月3日给患者输上,虽未有不良反应,但造成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极度不信任,引起纠纷。3.1.7未核对溶液的质量 表1显示,1起溶液浑浊而给患者输入。3.2 未严格落实输液巡视制度 表1中空气进入输液管理,输液严重渗漏、过敏反应未及时处理均为巡视制度落实不严。输液渗漏造成患儿整个手背、前臂肿胀,护士在巡视时未发现患儿离开输液区域,事先未做好家属的宣教工作。过敏反应未及时处理1例,患者局部发红发痒,未及时发现,至局部皮疹、瘙痒严重才发现予以处理。另1例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输液巡视不及时,空气进入管路,机器报警才发现,至患者情绪紧张不满。3.3 管道无标识 表1中显示,1起静脉滴注液体更换到膀胱冲洗管路,除护士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外,未有醒目的管道标识也是安全隐患。3.4 年轻护士责任意识不强 35起不良事件中,有28起当 事人为工作5年内护士。表2显示,39位事件当事人,5年内护士(包括实习生)32例,占82.05%。表1中未做皮试就给患者用药事件,是因为一工作3年的护士,核对医嘱时,发现皮试结果未签,未问清皮试是否已做,就在医嘱上签了“阴性”,安全责任意识极差,另一位输液护士,核对输液医嘱上皮试结果后,未询问患者皮试是否已做,就给患者输上了液体,所幸未造成不良后果。4防范对策 4.1通过安全知识培训、差错分析,强化护士安全责任意识4.1.1 增强安全知识的教育 各科室每月对护士进行安全 知识教育,如各科制定《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患者安全目标》等,增加护士安全护理知识。4.1.2 增加法律法规、核心制度的学习护士长定期组织科 内人员特别是年轻护士,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及核心制度作为轮转护士出科考核以及其他护理部组织的理论考核考试内容之一,保证人人知晓。4.1.3 加强对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 科内对发生的不 良事件及时进行原因分析,讨论防范措施;每月在护士长例会结束后,进行安全工作会议,对本月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汇报科室分析的原因及讨论的防范措施,以及护理部提出的改进措施等,并要求将会议内容传达到各科每个护士,全院一起分享经验教训,防止发生同样的错误。安全管理小组定 期检查护士对本科发生的不良事件及整改措施的掌握情况。4.2 增加查对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频度,强化护士查对意识安全管理小组每月3次下病房,跟随各班工作,检查护士在各个环节中查对制度的执行情况,护士长例会上通报检查结果,并对当事人进行相应处理,通过连续5个月的检查,护士查对意识增强,使查对成为一种习惯。4.3加强用药知识的培训,提高护士业务素质4.3.1 请专家授课 请药剂科主任给护理人员讲解本院常 用药物的理化性质、不良反应、用药注意事项等,共讲课3次,每次2.5~3h,使护理人员了解了相关方面的知识。4.3.2 学习药品说明书 药品说明书具有法律效应,各科收 集本科常用物品说明书,认真学习,特别是新药,对药品的药理作用、常用剂量、用药方法,作为晨会提问内容之一,要求人人掌握。对非本科室常用药物发药前一定要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有疑问及时询问相关医师。4.4增加标识、标记的使用,减少差错隐患4.4.1 防止溶液过期 大液体按批号顺序放置,每周查对有 效期,1月内过期的溶液,贴上红色醒目标识,并将以上措施补充到药品质量管理标准内,科内质控员每月进行检查,安全管理小组抽查。4.4.2 防止溶液通路错误 针对静脉滴注液体更换到膀胱 冲洗通路,我院加制了“膀胱冲洗”(粉红)、伤口冲洗(大红)、鼻饲(白色)三种醒目标识,防止溶液输入通路发生错误。4.4.3 防止静推药物未注,提前拔针 静脉推注药物的瓶贴 一律用红色夹子夹住,放在输液蓝内,防止丢失,也起到警示作用;在最后一袋液体上,贴上另一个静推药物瓶贴,拔针之前可提醒护士,还有一支静脉推注药物要执行。在给患者输液时,告知患者和家属今天有几次推注药物。4.5修订、制定工作流程、工作制度,规范护理行为4.5.1 患者身份查对制度、流程的修订 查对制度中,增加 了“必须两种方法核对患者身份”[8],其中一定要核对患者住 院号,且要求床头卡住院号一定要醒目。清醒患者核对姓名时,一定要让患者复述姓名,防止患者未听清而答应护士,造成错误。对昏迷、危重、小儿、70岁以上老人、听力障碍患者使用腕带核对患者身份。根据迁床后发生的多起差错,制定了《迁床流程》,防止患者身份搞错及其他差错的发生。4.5.2 溶液的质量、剂量查对制度的补充 根据护士漏查溶 液剂量、质量等项目的问题,修订了输注药品安全管理制度,规定了查对的顺序,防止遗漏,一查药名,二查浓度,三查剂量,四查溶液质量,溶液质量检查包括一挤(输液袋)、二照(对光)、三倒转、四复照。4.5.3 防止液体未输完提前拔针等相关流程的修订 增订 了《更换补液流程》、《拔液体流程》等,规范护理行为,防止差错发生。

为了使病人及时得到运送和救治,在拨打120时要注意:

1、确定对方是否是医疗救护中心。

2、在电话中讲清病人所在的详细地址。如“XX区XX路X弄X号X室”,不能因泣不成声而诉说不全,也不能只交待在某厂家旁边等模糊的地址。

3、说清病人的主要病情。诸如呕血、昏迷或从楼梯上跌下等,使救护人员能作好救治设施的准备。

4、报告呼救者的姓名及电话号码,一旦救护人员找不到病人时,可与呼救人联系。

5、若是成批伤员或中毒病人,必须报告事故缘由,比如楼房倒塌、火车出轨、毒气泄漏、食用蔬菜中毒等,并报告罹患人员的大致数目,以便120调集救护车辆、报告政府部门及通知各医院救援人员集中到出事地点。

6、挂断电话后,应有人在住宅门口或交叉路口等候,并引导救护车的出入。

7、准备好随病人带走的药品,如衣物等。若是服药中毒的病人,要把可疑的药品带上;若是断肢的伤员,要带上离断的肢体等。当然不要忘了尽可能带足医疗费用。

8、疏通搬运病人的过道。

9、若在20分钟内救护车仍未出现,可再拨打120。如病情允许,不要再去找其他车辆,因为只要120接到你的呼叫是一定会来救护车的。

5.治安不良事件上报 篇五

一、患者基本情况(不涉及患者,此项不填)所在科室: 住 院 号:

性 别: 年 龄:

职 别:工人/农民/学生/现役军人/国家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职员/企业管理人员/个体经营者/退(离)休人员/自由职业者/无业人员/其他

临床诊断:

二、事件基本情况

报告日期﹡: 年 月 日 时 分 事件发生日期﹡: 年 月 日 时 分 日期类型:工作日/周末/节假日

事件发生的场所﹡: □门诊 □急诊 □住院 □手术麻醉 □产房 □医技科室 □公共活动区 □院内其他场所 □院外其他场所 □场所不明

事件经过﹡: 具体描述事件情况 事件级别﹡: 事件分类﹡:扰乱公共秩序/偷窃/骚扰/走失/侵犯隐私/窃婴/他杀/恐吓/使用违禁品/管制药品遗失/放射性物品丢失/其他

事件发生的原因:具体描述 不良后果﹡:有(具体描述)/无 医疗纠纷﹡:有/无

三、补救措施

四、当事人基本情况(有明确当事人请写出;无明确当事人,此项不填)

所在科室:

岗位类型:医疗/医技/护理/行政/后勤/其他 职 称: 工作年限: 当事人所处的状态: 睡眠不足/体力不足/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工作超负荷/工作压力过大/过度紧张/受到恐吓/同事间不和、纠纷/生病/服用药物:(可填写)/当班/非当班/临时替班/非本岗位/脱离岗位/夜间值班/其他状态描述:(可填写)

五、报告者基本情况(此项为选填)上报科室:

6.护理不良事件 篇六

------个人分析

2013-9-29,7:45,因本人疏忽大意,草率行为,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办事,没认真做好三查八对,错将急一床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组药水错用给了急二床曹令广患者身上,当时可能正处於快交班状态,急二床的中心静脉压值不太准确,想忙着把急二床的中心静脉压测准,好晨会交班。当时家属告知没有药水,我就急忙冲进了治疗室,核对了药物,确没核对瓶签,直接把药水挂上了急二床患者。直到白班责护发现,当时药物已经全部输完了,庆辛患者没有出现不良反应,与责护班商量后,立即上报给护士长。给予相应的处理。

其实,事后自己觉得也很害怕,从事医务工作是和生命再打交道,是神圣而又容不得半点差错,可是却在最基本应该做的也疏忽了。我们是医务人员,自己很清楚如果把消炎药用在一名过敏患者身上,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由此事件,自己也深刻反省了自己。责任心欠缺,我心里也敢到十分愧疚。如果能多问一句,多说一句,多想一下就可以避免这样的差错了。三查八对不仔细,没核对姓名,没核对床号,没核对剂量,并且上药水之前没询问患者姓名。及时再忙也不能乱了分寸,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其实当时如果自己忙不过来,可以寻求P2班协助帮忙。

7.护理不良事件成因分析 篇七

一、护理不良事件项目

病人识别错误

二、发生护理不良事件人员结构

新上岗护士:陈延延

三、护理事件后果

及时改正未造成后果

四、发生不良事件的原因

1、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具体表现在用药查对不严,如给病人进行治疗时只喊床号,不喊姓名,更换液体时未做到床号、瓶签、输液卡三对照。

2、由于低年资护士较多,工作经验不足,查对制度落实不认真,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3、护士不严于职守,责任心不强,工作时思想不集中,态度不严谨,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4、护士消极倦怠心理极易引起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由于护理工作平凡琐碎,技术与服务要求高,精神高度紧张,思想压力大,易引起护士消极倦怠情绪。

5、护理质量安全小组督导力度不大,对重点环节、重点人群疏于管理,对新上岗护士培训不到位。

五、不良事件的预防措施

1、认真学习护理核心制度,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熟知确认患者身份的方法和程序;至少使用两种核对患者身份的识别方式,禁止仅以房间才床号作为唯一的识别依据。科室组织人员细化学习查对制度执行流程。

2、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制度,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对重点环节和重点人群加强管理。

3、科室加强对新来科人员的培训教育,重点加强对本科疾病的培训及护理核心制度的培训,不定期抽查。

4、护理人员积极调整心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减轻紧张和焦虑。护理质量小组及时对护理人员进行疏导,减轻护士心理压力,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做好护理工作。

5、学习相关护理法规,了解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了解自己和病人的权利义务,做到有据可依,有法可循。

6、严格执行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护士在工作中出现不良事件,应立即通知护士长,逐级上报,制定整改措施,纺织类似事件发生。

7、护理质量安全小组严格督导,保证护理安全。

十四病区护理不良事件典型案例成因分析

一、护理不良事件项目

观察巡视不及时、护士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知识缺乏

二、发生护理不良事件人员结构

新上岗护士:侯春鹤

三、护理不良事件后果

及时改正未造成后果

四、发生不良事件的原因

1、不严格执行护理规章制度和违反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如:静脉注射药物外渗引起局部组织红肿、热痛;没有及时处理和回报给护士长,另外新来院的护士工作经验少,且对化疗药物知识缺乏,认识不到化疗药物外渗造成的危害。

2、低年资护士工作经验不足,对一些专科知识、基本常识、操作规程掌握不牢固,工作流程不熟悉,对某些药物在不同途径的治疗目的和效果不了解,对发生的病情变化不能及时判断而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3、分级护理制度执行不严格,表现在不按时巡视病房,观察病情不仔细。

4、护理健康教育实施不到位,未达到预期效果。

5、护理质量安全小组督导力度不大,对重点环节、重点人群疏于管理,对新上岗护士培训不到位。

6、严格执行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护士在工作中出现不良事件,应立即通知护士长,逐级上报,制定整改措施,纺织类似事件发生。

五、不良事件预防措施

1、严格执行护理分级制度,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重点环节和重点人群加强观察。

2、加强对新来科护士加强培训和监管,加强科室常用药物的学习,不定期抽查。严格掌握“三基三严”,夯实理论基础。

3、各项护理健康教育落实到位,达到预期效果,健康教育与护理措施做到护理人员人人掌握。

4、提高护士安全防范意识,对一些特殊用药有安全警示,认真落实操作前、中、后查对。

5、护理人员积极调整心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减轻紧张和焦虑。护理质量小组及时对护理人员进行疏导,减轻护士心理压力,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做好护理工作。

6、学习相关护理法规,了解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了解自己和病人的权利义务,做到有据可依,有法可循。

7、严格执行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护士在工作中出现不良事件,应立即通知护士长,逐级上报,制定整改措施,纺织类似事件发生。

8.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总结 篇八

——2014年第一季度

2014年第一季度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12例,事件由五个临床科室报告。报告及时、效果明显,促进相关流程再造,提高相应环节质量,保障质量安全。

一、事件统计分析

本季度合计上报12例,由临床科室、影像科上报,具体科室上报分布情况见下图,报告数量最多的科室为四区,报告5例,其次为十一区、一区、七区、九区、影像科,这与科主任负责管理、科室人员自觉主动密切相关。

本季度发生的不良事件为II、III、IV级事件(具体分布见上图),均未引起医疗纠纷、差错、事故,各科室在事件发生后及时处理,均保障了医疗安全。医务科对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并积极整改的科室给予奖励。

二、事件原因分析

第一季度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发生后,各科室均完成事件个例原因分析、处理、评价持续改进措施,在此,只针对发生较多、特殊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进行分析。

(一)冲动事件分析

本季度报告的冲动事件5例,主要原因:1、医生病情评估不到位,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执行不到位,未识别有攻击风险的患者。2、患者受精神症状支配,3、护士对有被害妄想、命令性幻听等高危病人关注度不够。4、未严格执行风险评估制度。

(二)、病人逃跑、出走事件分析

本季度报告精神科病人逃跑事件2例,综合科病人出走1例,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医院因素

医护人员因素

医院娱乐设施不全

病情评估不到位

探视制度不规范

护士责任心不强

奖惩制度不完善

宣教、疏导不到位

检查制度不健全

病人多、工作繁忙

病态心理支配,自感病室如地狱

后勤人员安全

防范意识差

生活单调、苦闷

思念家人

担心工作、经济困难

后勤因素

患者因素

三、整改意见

个例持续改进措施见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综合分析,提出以下几点整改意见:

(一)、不良事件报告管理方面

1、科主任加强科内人员培训,负责完成每月不良事件质控,在报告数量、质量上强化指标;

2、医务科加强督导,鼓励科室上报;

(二)不良事件报告内容方面

1、加大医院环境安全及医疗隐患排查,对报告的不良事件追踪落实,消除隐患;

2、落实病情评估制度、医师三级查房制度、巡视制度、探视制度、健康教育制度,加强院科两级督导;

3、加强后勤工作人员培训。

医务科

9.2016年不良事件总结 篇九

2016 年不良事件总结及分析为进一步增强医务人员安全意识,消除安全隐患,提高服务质量,降低和防范医疗风险,确保医疗安全。现将本不良事件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持续改进措施,使广大医务 人员认识到自我防护重要性,增强防范意识,确保自身安全。要求全院医务人员从不良事件中汲取深刻的教训,做到举一反三,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具体总结工作如下:

一、不良事件总结 本发生针刺伤不良事件 例,其中医生 例,护士 例。其中在处理医疗器械被刺伤 例,回套针帽 例,处理医疗废物 例,患者不配合 例。

二、不良事件原因分析

1.医护人员某些操作不规范。2.个人防护意识不强。3.患者不配合。

三、防范措施

1.加强培训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

2.规范操作行为避免针刺伤

3.提倡安全注射

10.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篇十

1.建立不良事件报告登记本和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登记表,内容包括:皮肤压疮、患者跌倒、导管滑脱、意外伤害、用错药、打错针等护理事件。

2.一旦发生不良事件后,当事人应立即向护士长报告、护士长及当事人第一时间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安抚工作,积极采取补救措施,以减少或消除由于不良事件造成的不良后果。

3.护士长及时组织人员对不良事件进行调查,针对具体情况,组织科室有关人员开展讨论,进行原因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制定防范措施,并进行详细的记录。同时填写《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登记表》,记录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过程、后果、处理及防范措施,上报科护士长和护理部。

4.科室在组织调查护理不良事件过程中,应当专人保管相关病案和资料,任何人不得涂改、伪造、隐藏、丢失,违者按情节轻重予以严肃处理。

11.护理不良事件记录 篇十一

一、普外科:

2011年4月2日午间(周六)普外科新护士魏木子,在依诺与丹参酮二A 接瓶时发生了药物凝集反应,新护士魏木子起码的常识知识,继续想办法(更换输液器、加压)输注已起了化学变化的药物近一小时,下午李小蕾(老护士)上班后看到此情况,说病人“你还输啊?”----。处理一团糟---

教训与原因:

1、新护士知识匮乏。

2、管理者安全管理能力欠缺,平时工作中教育的不够。

3、缺乏起码的护理安全意识。

4、护理事故易发时段。

5、新护士、新护士长。

6、工作能力差的多---

二、儿内科:

2011年6月11—14日儿科相继发生输液发热事件五起,涉及到三名患儿,三种抗生素,达立欣两起,夫西地酸钠两起,头孢米诺一起。教训与原因:

1、医嘱反复下同种药物护士没有坚决拒绝,未坚持原则。

2、新护士长经验不足、认识程度有限。

3、原则性不强。

3、对输液中发热反应的处理缺乏常识性知识。

三、泌尿外科:

2011年6月 XX 日实习护士 XXX 错将 XX 误当成 XX给病人换上,静点进去3ML是发现及时取下,教训与原因:

1、实习带教未遵守放手不放严的原则。

2、起码的查对制度执行上存在极大地隐患。

3、输液巡视卡制度的执行流于形式。

3、新护士长。

4、事情发生在护理事故易发时段。

四、肿瘤外科:

2011年6月26日下午16:30(周日)一名实习护士独自给一名重危患者换液体时,两组液体同时拿的,只看了第一瓶、只查对了第一瓶,把两瓶液体分别给病人连接上了,结果第二瓶液体不是给病人的。一直输到液体完了病人家属发现了。换错的药事甘草酸甘,次病人也有此药。

教训与原因:

1、起码的护理查对制度没去执行。

2、凭想当然。

3、实习带教未遵守放手不放严的原则。

4、输液巡视卡制度的执行流于形式。

3、新护士长。

5、事情发生在护理事故易发时段。

6、护士长外出开会。

7、交接班制度执行流于形式,夜班护士未对病房正在输液的液体交接。

五、神经内科:

相近连续发生两起病人自行拔出尿管,造成尿道损伤的不良事件,均发生在夜间。

教训与原因:

1、夜间是护理是事故已发期。

2、防范措施未到位。

3、新护士长,4、新护士值班时。

六、感染科:2011年11月23日中午入住一52岁疑似出血热病人,责任护士接待、告知、输液,夜班护士接续两组液体,病人胃区不适遵医嘱肌注了胃复安,晚九点三十液体输液结束,拔针后护士一夜未在进入该病房,期间医护几次进病房时门、窗都锁、封着,医护都提示不要封窗、锁门。次晨四点二十分护士到病房采血叫门四次进屋后发现病人已死亡多时。教训与原因:1.责任护士安全告知签字不全,输液巡视卡签字不全,有一组液体未点完换下后未再给点。2.各项告知不详细,流于形式倾向严重。

上一篇:考研英语易混淆词汇比较记忆下一篇:驻村干部公众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