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2024-11-08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概述(精选13篇)

1.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篇一

2.3 干线(垂直)子系统

垂直干线子系统图

干线子系统应由设备间的配线设备和跳线以及设备间至各楼层配线间的连接电缆组成,在确定干线子系统所需要的电缆总对数之前,必须确定电缆话音和数据信号的共享原则。对于基本型每个工作区可选定1对,对于增强型每个工作区可选定2对双绞线,对于综合型每个工作区可在基本型和增强型的基础上增设光缆系统。

选择干线电缆最短、最安全和最经济的路由,选择带门的封闭型通道敷设干线电缆。干线电缆可采用点对点端接,也可采用分支递减端接以及电缆直接连接的方法。如果设备间与计算机机房处于不同的地点,而且需要把话音电缆连至设备间,把数据电缆连至计算机房,则宜在设计中选取不同的干线电缆或干线电缆的不同部分来分别满足不同路由干线(垂直)子系统话音和数据的需要。当需要时,也可采用光缆系统予以满足。

2.4 设备间子系统

设备子系统图

设备间是在每一幢大楼的适当地点设置进线设备、进行网络管理以及管理人员值班的场所。设备间子系统由综合布线系统的建筑物进线设备、电话、数据、计算机等各种主机设备及其保安配线设备等组成。设备间内的所有进线终端应采用色标区别各类用途的配线区,设备间位置及大小根据设备的数量、规模、最佳网络中心等内容,综合考虑确定。

2.5 管理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图

管理子系统设置在每层配线设备的房间内。管理子系统应由交接间的配线设备,输入/输出设备等组成,管理子系统也可应用于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应采用单点管理双交接。交接场的结构取决于工作区、综合布线系统规模和选用的硬件。在管理规模大、复杂、有二级交接间时,才设置双点管理双交接。在管理点,根据应用环境用标记插入条来标出各个端接场。

交接区应有良好的标记系统,如建筑物名称、建筑物位置、区号、起始点和功能等标志。交接间及二级交接间的配线设备宜采用色标区别各类用途的配线区。交接设备连接方式的选用宜符合下列规定:

2.5.1对楼层上的线路进行较少修改、移位或重新组合时,宜使用夹接线方式;

2.5.2在经常需要重组线路时应使用插接线方式,

2.5.3在交接场之间应留出空间,以便容纳未来扩充的交接硬件。

2.6 建筑群子系统

建筑群干线子系统图

建筑群子系统由两个及两个以上建筑物的电话、数据、电视系统组成一个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包括连接各建筑物之间的缆线和配线设备(CD),组成建筑群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宜采用地下管道敷设方式,管道内敷设的铜缆或光缆应遵循电话管道和入孔的各项设计规定。此外安装时至少应预留1~2个备用管孔,以供扩充之用。建筑群子系统采用直埋沟内敷设时,如果在同一沟内埋入了其他的图像、监控电缆,应设立明显的共用标志。电话局引入的电缆应进入一个阻燃接头箱,再接至保护装置。

2.7 光缆传输系统

当综合布线系统需要在一个建筑群之间敷设较长距离的线路,或者在建筑物内信息系统要求组成高速率网络,或者与外界其它网络特别与电力电缆网络一起敷设有抗电磁干扰要求时,应采用光缆作为传输媒体。光缆传输系统应能满足建筑与建筑群环境对电话、数据、计算机、电视等综合传输要求,当用于计算机局域网络时,宜采用多模光缆;作为远距离电信网的一部分时应采用单模光缆。

综合布线系统的交接硬件采用光缆部件时,设备间可作为光缆主交接场的设置地点。干线光缆从这个集中的端接和进出口点出发延伸到其它楼层,在各楼层经过光缆级连接装置沿水平方向分布光缆。

光缆传输系统应使用标准单元光缆连接器,连接器可端接于光缆交接单元,陶瓷头的连接应保证每个连接点的衰减不大于0.4dB.塑料头的连接器每个连接点的衰减不大于0.5dB.

综合布线系统宜采用光纤直径 62.5μm光纤包层直径 125μm 的缓变增强型多模光缆,标称波长为850nm或1300nm;也可采用标称波长为1310nm或1550nm的单模光缆。光缆数字传输系统的数字系列比特率、数字接口特性,应符合如下系列规定:

2.7.1PDH数字系列比特率等级应符合国家标准 GB4110-83《脉冲编码调制通信系统系列》的规定。

2.7.2数字接口的比特率偏差、脉冲波形特性、码型、输入口与输出口规范等,应符合国家标准GB7611-87《脉冲编码调制通信系统网络数字接口参数》的规定。

光缆传输系统宜采用松套式或骨架式光纤束合光缆,也可采用带状光纤光缆。光缆传输系统中标准光缆连接装置硬件交接设备,除应支持连接器外,还应直接支持束合光缆和跨接线光缆。各种光缆的接续应采用通用光缆盒,为束合光缆、带状光缆或跨接线光缆的接合处提供可靠的连接和保护外壳。通用光缆盒提供的光缆入口应能同时容纳多根建筑物光缆。

2.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篇二

1 综合布线系统的概念

近些年, 国内高层建筑的数量直线上升, 所有建筑物内部布线结构和各个建筑之间布线结构严重影响着信息的传送。从某种程度上而言, 综合布线系统并非软件系统, 其是选择有关标准的硬件配置, 利用划分模块的方法把语音装置和图像装置及数据装置等进行有效连接, 从而使一系列装置能够和建筑物内部或是建筑物外部有关信息进行联系, 实现通信的系统。其是一项相对独特的布线结构, 能够实现信息之间的传送。由于综合布线系统主要是利用划分模块的形式进行设计, 即综合布线系统主要由许多子系统进行有效连接构成。通常情况下综合布线系统要具备6个子系统, 并且对所有的子系统完成合理设计, 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出综合布线系统所具备的作用, 从而提升经济效益。

2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优势

2.1 可靠性

网络的综合布线系统主要利用高品质材料与组合压接的形式组成相对完善的信息通道。所有通道全利用专用仪器进行线路衰减和串音及信噪比的校核工作, 从而确保电气性能, 而采用星形拓扑结构能够使出现故障的线路不会影响其他线路的正常运行, 并且便于展开线路的维护和故障检修工作, 进而确保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

2.2 扩展性

网络的综合布线系统选取灵活的配置方式可以为运用的扩展提供相对较高的裕量。此系统利用光线与双绞线当作传输介质, 能够为各种运用提供适宜的选取空间。相对带宽要求比较低的运用, 选择双绞线, 然而针对带宽要求相对较高的运用要选择光纤至桌面的形式。而语音的主干系统通常选择大对数的电缆, 不仅可以当作话音的主干, 还可以当作数据主干备份, 同时数据主干选择光缆。

2.3 兼容性

网络的综合布线系统利用一致的电缆与配线端子排, 选取积木形式的接插元件, 这样能够满足各种生产单位的终端装置需求, 并不会出现装置与电缆的兼容性现象。

2.4 独立性

网络的综合性布线系统主要优势就是独立性, 在系统的底层利用物理布线, 和物理布线关系十分密切的就是数据链路层, 也就是网络逻辑拓扑的结构。然而网络层与应用层及物理布线不存在任何关系, 也就是网络的传输协议和网络的操作系统及网络的管理软件等多方面是相对独立的。

3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

3.1 电子监控系统布线

监控视频线的布线。布线要从摄像头开始进行布线, 依据走线的位置至PC或是硬盘录像机的相机位置, 通常要预留3米的长度[3]。一旦前端的监控摄像机和监控室的距离没有达到300米, 可以选择SYV75-596型号的同轴视频电缆, 如果超出300米但是在600米之内一定要选择SYV-75-7型号的视频线, 如果超过了700米, 就要选择光缆的传输模式。从而确保监控图像有一个相对良好的质量。监控控制线的布置方法。在监控系统中, 如果安装带台的变焦镜头形式的监控摄像头, 同时利用控制键盘和DVR完成控制, 这时在选取控制线时一定要依据监控摄像头和控制装置的距离进行确定。如果距离没有超过80米, 那么通信线缆的控制线就可以选择RVVP2x0.5的屏蔽线缆。如果距离超过100米时, 那么云台控制线可以选择RVV2X1.0的屏蔽线缆。

3.2 网络布线系统

配线的子系统一般由工作区有关信息插座模块和电信室配线装置等构成。配线的子系统只能在同一个楼层完成布线系统的设置, 其中水平线的一端和管理子系统进行连接, 另外一段和工作区中子系统的有关信息插座进行连接, 这样便于用户利用跳线连接所有的终端装置, 进而实现和网络的有效连接。通常情况下, 水平子系统中电缆的长度一定要不超过90米, 同时信息插座一定要在内部进行固定连接。在主干子系统方面而言, 其主要由设备室到电信室的主干电缆及光缆等构成。主干子系统通常是指在主配线架到楼层配线架间的缆线与配套装置所构成的系统。在两端的设备间通常要设置子系统, 或是在管理子系统及所有楼层的水品子系统的入口处设置, 从而实现所有楼层电信室和设备室及引入口装置间的有效连接, 这样就可以完成主配线架和楼层配线架的有效连接。一般情况下, 主干布线系统利用大对数超5类或是6类的双绞线。在充分考虑可扩展性或是创建千兆网络, 就一定要利用光线。在进线间的子系统方方面而言, 其通常是建筑物外部的通信与信息管线的主要入口位置, 能够当作入口装置与建筑群的配线装置的安全场所。而进线间一般是室外电缆与光缆引进建筑物内部成端及分支、光缆等的位置。同时其还可以提供很多家电信业务进行经营应用, 一般情况下会设在地下一层。在管理子系统方面而言, 其一般设置于所有楼层的设备室内, 主要由配线架和理线器及接插软线等多种设备构成, 可以完成配线管理和功能的转换, 实现水平子系统与主干系统的有效连接。另外, 管理主要是对设备室、工作区总配线装置及缆线依据相关规模完成表示与记录, 通常包含的内容有管理的形式和色标及交叉连接等多方面。

4 结束语

局域网是一项相对典型的网络应用, 其在网络最后100米的建设中运用比较普遍, 可是作为网络建设的主要基础设备建设, 网络的综合布线并未十分重视, 尤其是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形势下, 多种高频通信装置的诞生, 设备间的电磁辐射与电磁干扰十分严重。对此, 一定要充分利用网络的综合布线系统处理电磁的干扰问题。

参考文献

[1]林隽生.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中水平布线双绞线的计算[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0, 21 (1) :53-54.

[2]张宏庆, 张言荣, 王改政, 赵法起, 李向东, 张宜.智能建筑综合布线技术[M].北京: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 (11) :21-46.

3.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篇三

关键词信息回路;定向脉冲发送及接收技术;485总线;端接操作评价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81-0105-01

建设智能城市与智能化建筑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网络工程综合布线是整个信息化建设的基础。综合布线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技能课,而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学校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没有一套好的实训教学系统训练学生的能力。国内公司的相关产品只注重110配线架的网络布线实训,却忽略了网络综合布线系统中的另外两个基础端接部件—RJ45配线架和墙壁网络信息插座,无法形成完善合理的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脱离了实际工业应用背景;另外,目前的产品没有对学生端接操作进行评价的系统,使教师不能准确掌握学生的实验情况并进行评价,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因此,本文基于485总线的网络工程综合布线端接实验智能辅助教学系统的研究与实现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将会弥补国内相关教学仪器的多项空白。

1研究技术路线

本项目是以单片机、485总线网络、实时成绩评价系统为基础的网络工程综合布线端接实验智能辅助训练系统装置的研究设计与功能实现。针对网络工程综合布线端接最常见的三个模块:110配线架、RJ45网络配线架及墙壁网络信息插座,本项目利用110配线架底层压线槽的一一对应关系,利用标准压线模块、大对数通讯线缆构成信息判断回路;利用通过改造RJ45配线架PCB电路板,构建RJ45网络配线架每一线芯端脚至本项目主板的排线式联接,从而形成信息判断回路;利用可插入墙壁网络信息插座模块接口的双绞线联接器插头,将墙壁网络信息模块端接槽、模块接口、双绞线联接器连接为一个整体,从而形成信息判断回路。信息回路的有效构建将为系统的整体开发提供可能。

研究技术路线如下:

1)根据网络工程综合布线课程要求及《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2-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国家标准要求,设计制作满足项目要求的110配线架、RJ45网络配线架及墙壁网络信息插座的信息回路装置;

2)设计制作基础端接器件端接实验台测试控制电路板。在网络工程综合布线课程端接实验中,实时有效的端接正确性提示是实验顺利进行的保证。针对110配线架中一一对应的上侧端接架的50个压线凹槽及下侧端接架的50个压线凹槽,共计100个端接测试点,12端口RJ45网络配线架中一一对应的信息回路发送端及接收端各96个,共计192个端接测试点,墙壁网络信息插座中一一对应的信息回路发送端及接收端各8个,共计16个端接测试点,根据网络工程综合布线课程实验训练要求及满足《ANSI/EIA/TIA-T568A》、《ANSI/EIA/TIA-T568B》、《ISO/IEC11801》标准,本项目以单片机及移位寄存器为核心,移位循环向端接器件的一侧(以下简称信号发送端)发送排它性信号编码(即循环发送:000……000+2n{n∈1,i},i=端接测试点数/2),在端接器件另一侧(以下简称信号接收端),系统通过分析收到的报文编码,得出端接实验正确性结果,并通过LED阵列进行正确性提示。

3)设计制作485总线网络。为了有利于教师实时掌握各实验组的状态,提高实验效率,本项目将各实验小组的端接状态数据实时回传至教师计算机控制台。

通过拨码开关为每个实验组的每台端接实验仪设定唯一的站点号,使得教师控制台能够准确确定各个实验组。485总线逻辑“1”以两线间的电压差为+(2-6)V表示,逻辑“0”以两线间的电压差为-(2-6)V表示,不易损坏接口电路的芯片,且该电平与TTL电平兼容,可方便与TTL电路连接;RS485接口是采用平衡驱动器和差分接收器的组合,抗共模干扰能力增强,在总线上具有多站能力,用户可以利用单一的RS485接口方便地建立起设备网络,且数据最高传输速率为10Mbps,能够满足本项目数据传输的需要。

4)端接实验智能辅助评价。为了评价学生端接实验的效率,本项目在教师控制台设立网络工程综合布线端接实验在线评价系统软件。

本项目通过485总线网络将端接操作实验数据传输至教师机,并分班级、分组次保存到数据库中,教师可实时掌握本次实验的进展,实时与历史数据对比,实时评价每个学生的端接操作,及时了解学生端接实验端接速率、正确率及不良端接状态分类比率等,极大提高实验效率。此外,本项目通过为不同端接器件的端接难度、端接数量设定标准,使学生可以实时看到自己端接实验的得分状况及错误分类情况,有利于学生端接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提高实验效率。

2结论

基于上述的研究技术路线,我们将以单片机、485总线网络、实时成绩评价系统为基础实现网络工程综合布线端接实验智能辅助训练系统:设计制作110配线架、RJ45网络配线架和墙壁网络信息插座的信息回路装置及端接实验台测试控制电路板,并通过485总线网络将端接操作实验数据传输至教师机,实时评价每个学生的端接操作,及时了解学生端接实验端接速率、正确率及不良端接状态分类比率等,极大提高实验效率。

参考文献

[1]ANSI/EIA/TIA-T568A.

[2]ANSI/EIA/TIA-T568B.

[3]ISO/IEC11801.

[4]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4.网络综合布线实验报告心得 篇四

网络安全要从两方面来入手

第一、管理层面。

包括各种网络安全规章制度的建立、实施以及监督

第二、技术层面。

包括各种安全设备实施,安全技术措施应用等

按照你的描述 首先我提醒你一点

安全是要花钱的 如果不想花钱就你现有的这些设备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制定并实施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包括服务器以及个人主机安全管理、包括个级别权限管理等等

二、制定并实施网络安全日常工作程序,包括监测上网行为、包括入侵监测

三、从技术层面上,你那里估计是一根专线接入后用交换机或者无线路由器DHCP分配IP地址供大家上网,这样的话你做不到上网行为管理,你需要一台防火墙进行包过滤以及日志记录或者作一台代理服务器进行上网行为管理并进行日志记录。

四、局域网内计算机系统管理 包括操作系统防病毒 更新补丁等工作 堡垒往往是从内部攻破 内部计算机中毒主动向外发送数据,造成泄密 这已经是很常见的事情所以做好主机防护很重要。

当然 如果您有钱 黑洞系统 入侵监测 漏洞扫描 多级防火墙 审计系统都可以招呼

最后提醒一点 那就是 没有绝对的安全 安全都是相对的

你需要什么级别的安全 就配套做什么级别的安全措施

管理永远大于技术 技术只是辅助手段

具体有什么问题 请更新问题 我会再来回答 或者用Baidu Hi来联系我

只是我不定期在

________________

怎么网络安全

1。

安装好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并及时更新。

2。

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不去点击一些不良网站和邮件。

3。

定期杀毒,及时给系统打好补丁。

4。

学习网络安全知识,远离黑客工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网络安全学习内容

1。

防火墙(正确的配置和日常应用)

2。

系统安全(针对服务器的安全加固和WEB代码的安全加固以及各种应用服务器的组建,例如WEB MAIL FTP等等)

3。

安全审核(入侵检测。

日志追踪)

4。

网络工程师,CCNA课程(网络基础知识。

5.网络综合布线工程协议书 篇五

甲方:

乙方: 天日计算机维护中心

甲、乙双方本着精诚合作、平等互利的原则,经友好协商,就综合布线工程达成如下协议,双方共同遵守:

第一条:合作范围

乙方为甲方提供全部综合布线的设计与施工,甲方同时配合乙方上述产品的现场制作工程及安装调试。在协议期内,乙方将向甲方提供旨在使甲方协议范围内设备保持正常办公网维护应用的各项维护服务。

第二条:合作期限

合作期限自2007年月日至200年月日,共天

第三条:收费标准、结算方式

1、收费标准:

材料费:

节点费:

2、结算方式:甲方签订本合同当日以现金预付总价款的30%为定金,工程验收后余款以现金一次性付清予乙方

第四条:甲乙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一)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负责提供必要的协助。

2、负责维护工程期间保障乙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财物保管。

3、甲方应按约定如期向乙方费用,愈期3天无故不支付,则按每天5%的标准向乙方支付滞纳金。

(二)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1、乙方工作人员在甲方场所工作期间,应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自觉遵守甲方的规章制度,配合甲方管理人员的安排。

2、乙方必须根据甲方要求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相关作业.3、甲方有权根据乙方活动内容及质量提出合理建议,乙方需积极与甲方进行协商,并根据协商结果作相应调整。

4、应在协议约定时间内完成合同内容中的所有工程项目,如因不可抗力因素阻碍活动进行,经甲方同意后可中止活动,已安排提供服务的活动项目费用需照常支付费用

第五条:违约责任

1、乙方未能按合同规定时间保质保量完成相关作业,则均属违约,应给予甲方经济赔偿,赔偿金额按合同法有关规定执行

2、若甲方未能够按期付款,则按合同法规定给乙方5%滞纳金

3、本协议委托内容确定以及费用总额、委托变更、中止、解除和提前终止需双方书面确认。如任何一方违约,违约方须赔偿对方

第六条:其它

1、本协议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本协议中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并另行签定补充协议。

3、本协议自签定之日起生效。

6.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篇六

1 网络技术与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1.1 网络技术

当前利用的网络技术主要有3种,这3种分别是异步传输的网络技术、铜线与光纤的分布式数据接口技术和快速以太网网络技术。从这3种技术的应用来看,分布式数据接口技术的完善性和成熟度较高,所以在目前社会中的应用比较广泛。此种技术的管理能力强大,但是成本相对较高,而且和ATM技术的兼容性较差。异步传输技术主要利用的是光纤设备,而以太网网络技术的扩展性良好,适用范围较广。

1.2 综合布线系统

所谓的综合布线系统,主要指的是一种综合的结构布局系统。此系统的发展和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利用此系统,可以满足现代化市场通讯应用的要求,所以在利用了模块化和压接的方式之后,利用此系统就能够构成一个综合性的网络结构,利用这个结构,可以实现范围内的数据媒体资料的传播,实现办公的自动化。

2 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和设计等级分析

2.1 综合布线系统特点

综合布线系统有着两方面的突出特点。第一是此系统的经济优势显著。在此系统的建设中,无论是利用何种方案进行建设,其成本都较低,更为关键的是在低成本下,系统的功能性不会受到丝毫的影响,所以此系统的竞争力较强。第二是综合布线系统克服了基本布线系统简单化的缺陷,增强了基础设备的功能性,这就使整个系统的功能在基本布线系统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2.2 综合布线系统等级分析

综合布线系统在进行实际布线时,有3个明确的等级,分别为基本型综合布线系统、增强型综合布线系统和综合布线系统。基本型综合布线系统对于系统配置较为严格,其工作一般是由若干独立的工作站合力完成。增强型综合布线系统相比于基本型系统,无论是功能还是工作效率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而综合型综合布线系统则是3种系统中功能最为强大,系统运行效率最高的系统。利用综合布线系统可以处理更多的数据资料传输。

3 当前网络技术和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分析

3.1 综合布线方案为全双绞线结构

全双绞线结构是目前综合布线系统的主要方案。在此方案中,作为基础的是双绞线结构,以太网的网络技术在方案中的应用,会发挥更高的优势价值。这种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此种设计方案的管理更加便捷,而且整个方案中利用到的设备和元件都较为便宜,所以方案的经济性优势显著;第二,以太网网络技术的成熟度比较高,在利用此种网络技术进行数据传输和交换时,可以不再利用人力的辅助,也就是说可以实现数据传输和交换的智能化。

3.2 采用ATM技术为基础的综合布线方案

利用ATM技术进行综合布线也是目前比较实用的一种布线方案。在此方案中,利用的主干网是光纤或者电缆。在进行布线时,一般是在布线边缘设置双绞线,这种方案利用的网络技术就是ATM技术。此种方案在利用的过程中有两个突出的特点:第一,此方案在整体布线时所消耗的成本比较低,所以经济性较为突出;第二,此系统简化了整个系统的结构,使系统运行的效率有了较大的提升,而且此系统对以往的布线方案缺陷也进行了纠正,所以此系统的利用价值较高。

3.3 采用快速以太网的综合布线方案

利用快速以太网进行综合布线也是一种重要的布线方案。这种方案通是对两个以上的方案进行有机结合。在此方案中,垂直的子系统采用的是光纤,而其他的子系统则采用的是双绞线。此方案采用的网络技术是快速交换式的以太网。综合各方面而言,以太网的利用使系统的造价成本大大降低,而且在网络传输中的效率会有明显的提升。此种方案最为突出的优势就是方便系统和设备的升级,在持续利用方面的优势显著。

4 结语

网络技术的利用范围正在不断地扩展,在深化技术认识时,积极地推进网络技术和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研究,可以进一步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实现综合布线系统功能的完善和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汪金龙.浅析某学校学生宿舍楼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14).

[2]郑兴华.浅谈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设计[J].商,2013(5).

[3]赵艳彬.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设计[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3(11).

7.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篇七

关键词:综合布线;教学方法;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06-0182-01

《网络综合布线技术与工程》课程紧密结合工程实践,针对岗位要求,以真实项目为导向,将典型工作任务分解为具体能力,通过理论讲授与实训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带领学生完成网络综合布线工程中主要的工作内容。课程建设是一个不断丰富和提升的过程,应当根据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不断推动课程内容与形式的发展。

一、教学内容的设计

《网络综合布线技术与工程》是一门实践课与理论课紧密结合的课程,在教学内容设计上有效的做好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学时分配,其内容上主要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是理论课授课阶段,通过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完成,使学生掌握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的基础知识,它包括了网络系统结构和综合布线系统结构,综合布线产品,综合布线的相关标准,综合布线设计方式和规范,综合布线系统安装规范和技术,综合布线从设计到施工安装到测试验收的工作流程。

第二是实践教学阶段,通过在实验室动手操作完成,使学生得到操作技能的基本训练。包括参观综合布线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图和布线图的绘制,双绞线跳线制作与测试,数据和信息模块的端接,机柜安装与线缆管理,配线架端接,常用布线工具的使用,光纤熔接与端接,铜缆光缆的测试。

第三是工程项目教学阶段。通过实际工程项目的引入,按照施工企业的组织模式和管理模式来运行,在学生中产生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在实际工程中如何处理、解决问题,把理论内容有效的与工程项目结合在一起,加深理解、巩固课堂所学内容,使同学们掌握布线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技术的教学要求,实现了课堂教学与职场岗位间的“零距离对接”。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为培养学生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施工管理、测试与运行维护岗位职业能力,实现与企业岗位工作“零距离对接”,本课程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设计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第一节课上,将学生分成若干组,一般3-4个人一组。首先提出问题,引出本次课要做的项目,然后将任务布置下去。同时,给学生讲授一些相关的基础知识,让学生带着问题和目的自主来听课。然后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查找相关资料,设计方案,完成项目,最后撰写项目报告并答辩。在整个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对学生的设计学习过程进行监控、验收评价设计项目、对共性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展示和点评优秀作品。在此过程中,学生对课程的知识和应用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得到有效的锻炼,并积累项目方案设计经验。整个教学主要围绕着这一方法进行。

(二)案例法:教学中根据所讲授的内容尽量选择有代表性、实用性的案例来进行分析讲评,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参与讨论,教师起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问题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学习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知道所学习的知识在实际工程中可用在那些方面。这种教学方法旨在从特殊到一般,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能力。在教学中采用案例分析,可以让学生结合熟悉的各种设备的故障检修方法。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更有兴趣,相应的对内容的理解就更为深刻。

(三)直观教学法:通过电子教案、电子课件、动画演示、投影、录像、图片等现在教育技术手段展开理论教学,将复杂的原理用简单的、感性的方法展现出来,并选取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例讲解,有效地使难以理解的概念简单化、形象化,充分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四)讨论交流法:课程教学中,以小组为单位,将网络与综合布线工程中关键性或不确定性的技术问题拿出与学生讨论,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给学生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知识、集体解决问题。

(五)激励教学法:实训过程中,经常采用小组之间竞赛的方法,竞赛的结果记入形成性考核成绩。鼓励团队合作精神和培养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做”三位一体教学法: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都广泛常采用这种方法,即边教边学,边学边做,边讲解边实践的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的直观性,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达到了教学做合一,无论是理论学习,还是操作能力训练都收到很好效果。

在教学方法采用多种形式的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老师与学生角色互换、学生上讲台与老师一起讲、企业工程师讲授等形式,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单向灌输为师生良性互动。既传授了知识又教会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独自思考的方法。

三、在教学上,建立的过程考核的方法,注重对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的方面的考核

根据课程的特点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考核;考核以能力考核为核心,综合考核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方法能力、职业素质、团队合作等方面。课程的教学评价采用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效果评价。

教学评价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对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能力的评价。(2)对学生劳动过程组织能力适当评价。(3)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及职业道德进行评价。

(一)学习过程评价:学生是否完成了活动任务,有无抄袭现象发生,是否及时完成了作业,对学生应具备的能力要定期检查,可以采用提问、撰写分析报告等形式。

8.展望智能网络综合布线的“明天” 篇八

随着信息化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型企业网络、互联网、数据中心等对智能网络综合布线的提出更高的要求,当前智能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是布线行业满足上述用户需求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Actassi 智能布线系统是施耐德电气最新开发的新一代智能型电子配线系统。是公司完整业务架构:中低压电气、工业自动化和控制、楼宇自动化与安全、电能检测与控制、关键供电与制冷、智能终端(综合布线与住宅智能化)以及服务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公司倾注于能源与基础设施、工业、数据中心与网络、商业楼宇与民用住宅领域的一个新的VDI解决方案。更是公司“善用其效、尽享其能”理念在VDI领域的体现。

Actassi 智能布线系统由多个部分组成,分别是:ID-Tracer智能配线部分、F2“超强”电缆,ID-3多色跳线,以及颇具科技美感的多种终端。当用户选择Actassi系列作为智能网络综合布线解决方案时,便开始在智能科技的“ 蓝色海洋”中自由遨游了。在这里,连接方式完全以用户为中心,安全稳定、功能强大,雅致且简便易用。Actassi智能网络综合布线系统采用别具一格的理念,让智能科技所赋予我们的网络和生活无穷乐趣!

1 ID-Tracer智能配线方案DD您配线时的理想方向标

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要求IT专业人士面对网络规划和操作时,必须快速地做出反应。而这些IT专业人士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为新建的或新选址的行政中心、企事业办公大楼、各类数据中心、大学科研机构、卫生医疗行业、机场码头、国防军队等等建立大型的IT 基础设施,并考虑到重组时网络管理的变化的复杂性。

在数据中心、大楼设备间、楼层配线间等,在配线架、局域网控制器和软件几个方面,Actassi的ID-Tracer智能配线方案可以保障在这样的大型动态网络中,实现高效且可靠的远程配线和管理。

ID-Tracer智能配线架系统由ID-Tracer智能配线架、局域网控制器、ID-Tracer软件以及相应的附件组成。ID-Tracer智能配线架的性能完全符合并超越TIA/EIA 568B对6类布线性能部件的要求。可透过ID-Tracer软件在有效连接的同时,对端口ID进行动态标记,最高可显示5位数字,即可以达到10点规模的标示能力。该智能配线完全符合TIA/EIA-606A<电信基础设施的管理>的管理思想,通过多种颜色变化来实现有效管理,同时配合应用功能图标,以达到标定信道传输类型。LED动态标记完全符合绿色环保节能的要求,具备节能休眠模式。同时LED标记可以根据环境的实际情况,可以设定不同亮度。

局域网控制器完全根据布线工程实际情况,一个42U机柜中只需要一个。 局域网控制器的系统设置简易实用, 且配有内置电源。可确保网络管理员通过ID-Tracer软件界面,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进行实时的移动、添加、变更操作。

ID-Tracer软件界面非常简单友好,只须简单培训,用户即可掌握使用。该软件设有管理权限,可以通过在线修改或直接导入的方法进行动态标签标示以及信息点应用状态的描述。具有实时检测功能,对配线架各端口的状态进行连接和中断的显示。同时具有搜索、定位以及纪录历史的功能,以便网络管理人员及时掌握网络状态。大型动态网络如配备ID-Tracer智能配线方案将会大大减低IT基础设施的管理成本。

2 F2 Cat6 UTP“超强”电缆DD传输实力和安装关怀源自深刻内涵

在信息系统传输过程中,智能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性能将会影响到网络的传输性能。而一个智能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的性能质量是取决于包括合理的设计、产品的品质、安装工艺的水平和用户的路由环境等因素。智能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的各个部件性能和安装是保证布线系统性能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性能的低下以及安装质量低下时,均会导致系统故障。线缆的品质和安装是部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会出现线缆严重弯曲和承受应力降低的情况,Actassi“超强”F2 Cat.6UTP线缆的结构、材料、工艺、厚度的设计和选择正是保障这两个方面。

首先Actassi “超强”F2 Cat6 UTP 线缆传输性大大优于GB-50311/12、TIA/TEA-568B以及ISO/IEC-11801版标准对六类线缆的性能要求。

在六类电缆推出之前,数据铜缆的结构变化主要表现在单个线对内部结构的改变以及线对之间几何位置的改变。在网络向千兆应用过渡的过程中,厂商们试图通过对超五类的改进来适应网络的要求,但实践证明是有一定障碍的。网络对带宽的要求更高,意味着线缆的产生、安装环节的任何不当之处均可导致布线的性能无法满足高速网络的全部要求,

六类数据线缆的十字隔离技术是目前广大用户比较熟悉的一种电缆结构,也是布线厂家目前普遍采用的技术。

目前这种结构得到广泛认可。但它不是目前六类线缆的最优选择。随着网络应用的速率越来越高,对铜缆布线系统的性能要求也越严格。最近几年开发出的非对称带尾翼十字架结构的电缆可以有效改善电气性能。十字隔离带尾翼技术就是一种有益的新探索,它可以有效抵制机械外力的影响。在数据铜缆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引导下,现在一种新型六类非屏蔽电缆最新的电缆结构已经涌现出来。

它是非对称带尾翼十字架结构电缆的优化版。更严格的讲它结合了对称十字隔离架的技术和尾翼技术的优点。F2电缆结构的真正意义是Firm & Flexible (坚固而灵活)。十字隔离架的技术可以很好保证线对之间的物理隔离,而尾翼技术可以有效抵制机械外力的影响。特别要注意:隔离架并非沿线缆平行方向延伸,而是成螺旋状的,这种结构可以保证无论在安装前、安装过程中还是安装后都保持一致的线对分隔。

3 ID-3 Cat6 跳线---管理的奥妙就在可换的色彩组合

智能网络综合布线有别于传统布线的一个显著区别就是跳线的使用。看似简单的跳线在智能网络综合布线系统中起着网络的移动、添加、变更等物理操作的功能。虽然通过跳线的跳接来实现,但在一个整理完好的布线系统中,更换、移动跳线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若要在一个管理不规范的布线系统中,那最让人困扰的就事如何区分、寻找你要的跳线。使用彩色跳线,可以精确地识别服务,最大限度地减少增加、移动和改动管理中的错误。但彩色跳线还是需要插拔跳线来实现上述功能。 Actassi的ID-3跳线可以免除以上烦恼。为您提供完全符合TIA/EIA-606A规范的色彩管理技术,并且无须真正移动、添加、变更跳线。因为ID-3清晰的多色标记方式具有高达36 种颜色组合,只要改变颜色即可达移动、添加、变更的功能。到用户无须再花费宝贵的时间,一条一条地拔下线缆来寻找一条跳线。

多色标记方式大大简化了跳线选择和库存的困惑。特别设计的护套,可有效保护RJ45接头,延长跳线使用寿命;配有多种长度,给予客户更多的选择,同时也能满足工程布线及用户端的方便管理。

原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副主任委员王炳南先生曾经说过:“国内布线有一个很典型的坏习惯,就是跳线不采用原厂产品,而代之以用余料做跳线。对施工来说,这样确实节省了成本,而且许多用户也有意无意地放纵了这种行为”。但实际上,这种行为产生的后果非常严重。对网络产生各种莫名的隐患。

4 精美终端――科技与美学的人性化结合

随着人们的工作时间越来越长,舒适度和人机工程学逐渐成为了工作场所内最关注的话题。办公室、会议室、酒店客房几乎是每个工作人员每天活动的场所。Actassi集科技美感与强大功能与一身的系列终端产品,能够确保用户的个人数据与语音信息的实现即时连通,从而能够快速、高效地开展工作, 无需再为那些杂乱无章的跳线、接口消耗精力。

4.1 墙面、桌面多角度信息插座

工作场所的墙面安装、桌面安装、地插安装是通常的三类模式。Actassi墙面安装面板和信息插座整合了Flexiport和PlanuShut设计。信息插座可以自由转动,它可以保证跳线合理的弯曲,以确保系统性能;PlanuShut技术的信息模块并有Lead frame技术,性能完全满足并超越GB/T-50311/12、TIA/EIA-568B对六类连接件的性能要求。不仅在业界达到IP42工业保护等级,并且具有防潮湿的功能。

桌面多角度信息插座可以直接安装到现代办公家具上的圆形预留孔中,简洁方便。阻燃的聚碳酸酯材料确保了其超长的耐用性。延长护夹可以保护线缆和信息模块的端接,即使信息插座的转动和旋转也不影响连接的可靠性,同时将会大大改善工作区的人机工程界面。

4.2桌面网络集线器

用户们也许常有这样的经历:会议室里开会期间,信息端口无法支持多人使用,互相借用,信息跳线、电话跳线、电源线最终有些混乱。你也许会蜷曲在会议室的桌子下,在混乱的跳线中摸来摸去,只为能够找到一条跳线,或是把跳线连上你的电脑。这样的事让人无比沮丧。

Actassi的时尚设计、充满现代感的结合网络交换功能和四条跳线功能的桌面网络集线器, 它可以帮助用户轻松地找到所需的跳线,并将那些不必要的线缆隐藏起来,使用了这种集线器,会议室跳线混乱局面必将大大改观。另外也会解决信息端口无法满足多人使用的要求。时尚的设计外形能够完美地与现代的会议室融为一体,绝对提升会议环境的整体形象。更重要的是纠缠不清的跳线通过Actassi桌面网络集线器,整洁的会议桌将呈现在您面前。

4.3桌面跳线管理器

出差在一座陌生的城市中,客人发现所入驻的酒店可以令人们轻松方便的发送电子邮件,告知家人和同事,他已经安全顺利地抵达这里,还有什么可以比这更让他欣喜的呢?

9.浅析智能网络综合布线新技术 篇九

光网络的智能网络综合布线作为光网络的一个发展趋势,已经被业界所认可。随着ASON技术的逐渐成熟,具有智能网络综合布线特性的光网络设备也 已开始在某些运营商的局部网络进行试用和实验。对于大部分运营商 来说,尤其是一些老牌的传统运营商,光网络作为基础网络,经过多 年的建设和发展,规模已非常庞大。

如何合理地在传统光网络中引入ASON技术,实现光传输网络向智 能化的平滑演进,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作为网络的运营者,智能网络综合布线的具体实施要综合考虑许多方面的因素,如网络的现状、未来业务 技术的发展以及建设的成本等。

中兴通讯作为多年的光网络设备的制造商和供应商,从ASON技术 出现以来就一直进行跟踪和研究,尤其是在ASON如何在光网络中应用 方面投入很大的力量进行研究。光网络的智能化演进要考虑以下几点。

目前可商用的ASON产品主要基于SDH,对于VC4颗粒的智能化业务 调度较为成熟;而对于VC12颗粒的智能化业务调度还有很多不确定性, 比如连接数的大量增加对设备计算能力、稳定性带来的挑战以及对传 送平面的低阶交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等。未来电信网络中的业务将逐渐向分组化方向发展;基于VC的业务 所占的比例会逐渐降低。在光网络智能化演进的同时,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ASON的优势以 及如何和原有的传统光网络高效结合,实现平滑过渡。

如何提高投资回报率?

基于对以上问题的考虑,中兴通讯认为光网络的智能化演进应分 为以下四个阶段,这里我们将网络的层次按照典型的模型进行划分, 即干线网、城域核心层、城域汇聚层、城域接入层。光网络的智能化首先从干线网开始,然后逐渐向下延伸,因为干 线网络的业务颗粒较大,基本上以VC4业务调度为主,且对业务的保 护恢复要求较高,容易组建MESH网络。

在汇聚/接入层是否实现基于VC12的智能化业务调度,现在来看 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要求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因此如果采用从 骨干层到接入层的全网ASON建设思路,具有很大的技术风险和投资风 险。

ASON的目标和最大优势是实现SC交换式连接,交换式连接需要UNI 接口的支持。UNI接口是客户设备和智能光网络之间的接口,从广义 上来看,非智能的传统光网络也可看作智能光网络的客户设备,因此 在光网络智能化的演进过程中,在光网络内部引入UNI接口实现智能 区域和非智能区域的连接,不仅可高效融合ASON网络和传统光网络, 最大限度地发挥ASON的优势,实现真正的SC交换式连接,而且可进一 步全面验证ASON实际应用的稳定性和成熟性,

第一阶段 干线网逐步智能化

ASON技术经过了测试和试验网的验证,首先在国家干线、省级干 线网络进行规模实际应用,进一步验证控制平面的成熟稳定性。

第二阶段 城域网可通过UNI接口接入智能骨干网络

经过第一阶段,骨干层面的ASON网络已经规模建设完成,控制平面已经成熟,其稳定性也获得验证,一些客户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 等也可通过UNI接口接入智能骨干网络,但从整个光网络来看,智能骨干网和非智能传统网络之间结合较为松散,整个网络的效率较低, 许多边缘节点的业务配置仍然需要管理平面的干预,使得ASON的优势 没有完全发挥,因此更好地利用UNI接口,实现由SPC向SC的过渡,成 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尤其对于一些中小城市,其城域网络规模较小, 智能化的必要性暂时不大,时机也不成熟,在这些城域网中提供UNI 接口和智能骨干网相连接成为最好的选择。这样不仅高效利用了骨干 网的智能特性,提高了整个网络的效率,也使网络的层次更加清晰, 管理维护更加方便。

对于一些特大城市来说,其业务量大,传输网络规模庞大,核心 层节点较多,智能化的需求逐渐迫切,而ASON技术也经过第一阶段的 发展逐渐成熟,在某些大城市的城域网核心层实现智能化将使网络的 效率、安全性等进一步提高。

第三阶段 城域汇聚/接入层网络通过UNI接口接入智能核心层网络

经过第二阶段的发展和应用,UNI接口已经成熟,并得到了广泛 应用。这个时期,智能网络综合布线进一步向纵深发展。一方面,ASON继 续向中大城市的城域核心网发展延伸;另一方面,城域汇聚/接入层 网络或其他客户接入设备可提供UNI接口,接入核心层的ASON网络。ASON 的技术在网络中得到了全面应用。

第四阶段 城域汇聚/接入层网络实现智能化

ASON的应用继续扩大,进一步向城域汇聚/接入层网络延伸。中兴通讯认为这一步能否实现、是否有必要实现,现在来看还存 在很多的疑点和不确定性,要求我们耐心、紧密地跟踪和研究。随着 时间的推移以及技术和市场的发展,我们将看得更加清楚。

10.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篇十

1 客专调度所CTC系统网络总体技术方案

1.1 CTC系统广域网方案

客专调度所CTC系统与铁道部调度指挥中心CTC/TDCS系统和车站CTC系统采用广域网连接。广域网分为骨干网和基层网, 骨干网由铁道部调度指挥中心与各客专调度所等节点组成, 基层网由客专/铁路局调度所及基层站段等节点组成。

客专调度所CTC系统广域网需求至少包含3个层次的广域网:

(1) 客专调度所至车站级的广域网;

(2) 铁道部中心与各客专CTC中心间、各客专CTC中心相互间及与各相关铁路局TDCS中心间广域网;

(3) 客专调度所与无线闭塞控制系统 (RBC) 、临时限速服务器 (TSRS) 等其他系统的广域网。

客专调度所CTC系统广域网结构见图1。

1.2 CTC系统局域网方案

客专调度所CTC中心局域网由核心层及用户层组成, 核心层采用10 000 Mb/s的高速网络, 用户层采用1 000 Mb/s交换式以太网。局域网应采用双网结构, 各级局域网应能实现集中监测, 分权管理, 并应支持远程管理。

核心层网络是整个局域网的核心设备, 主要提供与各个接入层网络之间、与广域网之间的高可靠性连接。CTC核心层网络与各接入层网络之间通过万兆链路互联。

2 客专调度所CTC系统广域网实施方案研究

2.1 客专调度所至车站级别的广域网

客专调度所CTC系统需设置2台核心路由器, 以实现调度所与车站设备的连接。

原则上按每400 km左右设1个调度台、5~7个车站通道环回中心考虑, 按照主备通道+迂回通道的方式构建基层广域网, 在此提出车站通道汇聚后通过信道化155M CPOS (相当于63个2 Mb/s) 接入调度所CTC中心, 取代以往的2M数字同轴通道接入方式, 避免了采用大量2M同轴通道及相关协议转换器、防雷、通道质量监督等设备。

按照客专调度所规划年度内接入的客运专线及车站数量, 通过计算, 客专调度所CTC系统每台核心路由器需配置4个信道化155M模块 (相当于252个2M端口, 2个端口初期启用, 另2个预留扩展) 、2个千兆局域网上连接口。每个客专调度所要求通信专业从通信机房至信号客专CTC机房提供8个155M CPOS光通道, 初期应用4个, 预留4个。

2.2 与铁道部中心、邻局、邻客专中心间的广域网

对于客专CTC系统与铁道部中心、邻局TDCS、邻客专中心CTC间的广域网接入方式提出以下2种实施方案。

2.2.1 方案一

客专调度所客专CTC系统、普速TDCS/CTC系统分别各配置1套外部连接路由器实现与铁道部中心、邻局TDCS、客专所CTC网络接入 (见图2) 。普速TDCS系统同样配置一套类似的接入网络。

优点:客专CTC中心与普速TDCS中心分别按需与铁道部中心、邻客专中心、邻普速中心网络连接, 使本客专调度所客专CTC系统与普速TDCS/CTC系统间关联度最小, 综合布线方便, 系统设计、施工、维护界面均清晰。

缺点:若单独设置1套路由器与铁道部中心、邻局客专中心、邻普速中心网络连接, 经初步测算, 此方案单个路由器2M端口不少于64个, 路由器设备档次提升, 系统投资较多。

2.2.2 方案二

客专CTC系统、普速TDCS/CTC系统共用2对外部连接路由器, 一对实现与铁道部中心、邻客专中心CTC系统网络接入;另一对实现与相邻普速TDCS系统网络接入 (见图3) 。

优点:各铁路局至客专CTC系统、普速TDCS系统间的通道可共用 (前提是使用同一通道传递与2个系统的接口信息) , 通道总量上可减少部分2M数字通道接入数量。

缺点:客专CTC系统、普速TDCS系统界面不清晰, 系统维护界面不清晰;依据铁道部有关文件要求:客专CTC系统、普速TDCS/CTC系统需独立组网, 共用1套对外通信局域网后, 还需考虑2个系统间的网络安全隔离, 需增设网闸等设备用于2个中心的安全隔离。同时, 此方案增加了客专机房与普速机房间综合布线量, 系统间接口复杂。

2.2.3 推荐方案

客专CTC系统、普速TDCS系统应独立组网, 并最大限度减少2个系统网络的耦合度, 确保系统界面清晰, 保证网络安全。此外, 在铁道部中心、邻局等各外部中心与客专CTC系统及普速TDCS/CTC系统通信中, 通道容量也需一定预留, 通信通道也应独立, 统筹考虑上述因素, 认为方案一较好。

2.3 客专调度所与GSM-R、RBC、TSRS等其他系统的广域网

2.3.1 与GSM-R系统的广域网

原则上每个客专C T C系统与所在地GSM-R中心间设置1对接口服务器, 双方通过专用的2M数字通道进行通信, 并在本侧设置网闸/防火墙, 保证网络的安全性 (见图4) 。

2.3.2 与TSRS、RBC系统的广域网

客专CTC系统与TSRS、RBC间的广域网接口方式相似, 以与TSRS的广域网接口为例进行分析。

客专CTC系统与TSRS接口设于客专调度所, TSRS可能设于RBC中心, 也可能设于某个车站。CTC-TSRS接口通信服务器实现与TSRS接口, 要求采用高可靠专用接口服务器, 冗余配置。目前, 各客运专线并不是采用同一厂商的列控系统, 列控系统一侧一般是每条客专线都配置1套/多套TSRS服务器, 多套TSRS服务器情况下, 应要求列控系统通过1套TSRS-CTC对外接口服务器实现与CTC系统接口。目前CTC一侧一般对应1套TSRS-CTC接口服务器, 均配置1套CTC-TSRS接口服务器, 即接口服务器间是一一对应关系, 同时按照铁道部要求需单独配置网闸设备。

客专CTC系统与TSRS系统间的广域网接口方式有2种方案, 方案一为目前已开通项目应用的接口方式, 方案二为新提出的解决方案。

(1) 方案一:1套CTC-TSRS接口服务器对应1套TSRS-CTC接口服务器 (见图5) 。

优点:每套TSRS-CTC接口服务器与CTC-TSRS接口服务器一一接口, 各接口服务器接入网络间相互独立, 各外部接入系统间相互独立, 系统界面清晰, 各线接入时对既有系统影响较小。

缺点:每套TSRS-CTC接口服务器需与CTC-TSRS接口服务器接口, 需单独设置网络设备, 系统维护不便, 且需要按接口服务器数量设置网闸, 系统综合布线相对复杂, 线缆量大。

(2) 方案二:多个TSRS-CTC接口服务器通过共用接口路由器与CTC-TSRS接口服务器接口 (见图6) 。

优点:各系统共用外部接入局域网, 系统设备配置简单, 网络安全设备配置较少, 系统布线结构清晰, 布线量少。

缺点:不同项目、不同厂商的TSRS与CTC间接口通过1套路由器和交换机组成的接入局域网, 网络上未实现相互隔离, 因此存在系统故障等情况下责任不清的问题。CTC-TSRS接口服务器属于实时控制接口设备, 每500 ms需与TSRS侧保持通信, 多个TSRS接口共用网络后, 将导致系统通信量增大, 可能影响实时通信。此外, 接入网络路由器、交换机的配置档次较高, 投资也不比方案一节省。

综合考虑已实施线路的技术成熟程度, 以及系统网络间安全隔离的需求等因素, 认为方案一较优。

3 客专调度所CTC系统局域网实施方案研究

客专调度所CTC系统局域网采用双网结构, 分为核心局域网和接入局域网。核心层网络是整个局域网的核心设备, 主要提供与各接入层网络之间、与广域网之间的高可靠性连接;接入层网络按照设备分布区域及功能分别设置, 包括服务器接入层、调度大厅接入层、维修及复示终端接入层等, 提供接入层和核心层网络之间的可靠性连接。客专调度所CTC系统局域网结构见图7。

3.1 核心层

CTC中心机房设置核心层局域网设备, 设双套冗余核心交换机, 负责各配线间交换机、各中心机房列头柜交换机、各中心机房各工作站接入交换机的汇接, 以及与核心路由器的连接。每个客专CTC中心设置双套核心交换机, 每台交换机至少提供64个万兆光端口。

3.2 接入层

接入层网络交换机采用带万兆端口的交换机, 实现与核心网络的可靠连接。

(1) 中心机房接入层 (服务器、后置工作站) 。

服务器、后置工作站是中心整个系统的数据核心, 部署于中心机房内, 分列部署, 每列设置2台带万兆端口的千兆列头接入交换机, 构建该层的局域网, 实现该层服务器间及该层与核心层、其他接入层设备间安全可靠、高速的连接。

(2) 中心机房周边, 维护、管理、复示终端接入层。

中心机房周边接入层设置带万兆端口的1 000M网络交换机, 实现该层设备间及该层与核心层、其他接入层设备间安全可靠、高速的连接。

(3) 调度大厅接入层。

调度大厅设置带万兆端口的1 000M网络交换机, 分别部署在调度大厅内, 负责该层设备间及该层与核心层、其他接入层设备间安全可靠、高速的连接。

(4) 其他楼层接入层。

其他楼层接入层设置带万兆端口的1 000M网络交换机, 实现该层设备间及该层与核心层、其他接入层设备间安全可靠、高速的连接。

4 系统综合布线实施原则探讨

4.1 系统综合布线实施原则

客专调度所CTC系统机柜种类、数量众多, 布线种类、数量大, 在此提出由CTC系统总配线柜、列头网络柜等构成光纤网络骨架, 由机柜至列头网络柜超六类线/光纤接入构成的光纤/超六类局域网综合布线系统。提出综合布线原则如下:

(1) 机房内综合布线采用下走线方式;机房间布线采用上走线 (楼道吊顶内) 方式。

(2) 机房内数据线、电源线不同径路引入机柜;机柜内数据线、电源线分侧引入设备。

(3) 各类数据线按照初期设备配置预留50%~100%;

(4) 核心网络交换机的端口布线应按照满配考虑, 其他各接入交换机的配线可按照设计端口数量配置。

(5) 机柜内设备一般允许布置4台PC服务器, 最多不超过6台, 设备高度不超过机柜高度的60%。

(6) 原则上机房内部的光缆布线采用多模光缆;机房间、楼层间的光缆采用单模光缆。

(7) 原则上机房内设备与核心网络间的配线需先汇聚至总配线区;所有与通信、RBC、TSRS、GSM-R、调度大厅等外部系统接口的线缆需先经过总配线区汇接。

(8) 原则上应用服务器、通信服务器、局间接口服务器、TSRS/RBC接口服务器等各类服务器尽量分类设于同一列, 以保证各柜配线需求基本相当。

(9) 原则上多计算机切换器 (KVM) 系统的配线经过刀片机箱自配的交换机直接与核心交换机互连。

(10) 电源工业连接器开关数量及容量不小于机柜设备最大配置时的标称功率。

(11) 电源线缆的规格应满足机柜设备最大配置时的标称功率。

4.2 系统综合布线结构

客专调度所CTC系统综合布线结构见图8和图9。

5 结束语

通过对客专调度所CTC系统网络总体技术方案、各类广域网、局域网的实施方案进行分析比选, 提出建议方案:客专调度所CTC系统、普速TDCS系统与铁道部、邻客专中心、邻铁路局TDCS中心广域网建议采用各配置1套外部连接路由器实现接入的方式;CTC系统与TSRS、RBC系统的广域网建议采用CTC侧1套接口服务器对应TSRS/RBC侧1套接口服务器方案。同时, 对系统网络综合布线 (包括同轴、光缆、超六类线) 提出实施原则。

参考文献

[1]运基信号[2009]676号列车调度指挥系统 (TDCS) 、调度集中系统 (CTC) 组网方案和硬件配置标准 (暂行) [S]

11.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 篇十一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21世纪的建筑业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智能建筑已成为代表建筑高科技含量的代名词,人们居住条件的提高和办公环境的改善,无疑对建筑物的智能化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综合布线系统是一个能够支持用户选择的语音/数据/图形图像应用的网络布线系统,为其智能化的实现提供了一个完美的物理链接平台。在对系统进行配置,以适应更先进的技术需求,满足快速变化节奏的同时,将把大厦的远期投资控制在最低限度内。

一、需求分析

综合布线系统是酒店智能化系统的信息网络基础,本设计注重系统的质量、科学性、先进性、可靠性及安全性,易扩展,同时本设计兼顾考虑酒店的应用特点,将来发展的需要。因此,在系统设计和产品选型中重点关注布线产品的质量、布线系统的模块化、以及系统的安全性、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

酒店综合布线系统的目标是:以系统规范为指导,以具有当前国际领先水平的综合布线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为支撑,建立一套统一规划、高度集成的布线系统,为酒店计算机网络系统数据、图像及控制信号提供统一的传输线路、设备接口和高质量的传输性能。全面实现酒店计算机通信网络的通讯、办公、管理手段的智能化、集成化,把酒店计算机通信网络建成一个高起点、高标准、功能设施一流、且具有高开放性和平滑升级性的网络平台。同时,该布线系统兼顾了计算机网络系统未来的发展要求,提供15年保证;在酒店大楼增加新系统时,对新设备提供信号传输的支持。

作为酒店智能化系统的基础平台-综合布线系统将为整个酒店的语音通信、宽带数据、图像联网、酒店管理系统及网站建设提供高质量的传输通道。酒店大楼内的各个功能区通过高性能的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连接起来,组成一套具备高传输带宽的、结构化的信息高速公路。

二、系统功能

本设计提出的综合布线系统实现了酒店设备的网络物理层上的相互联系,满足系统间信息共享的要求,为酒店集中管理以及与Internet的连接建立了基础设施。具体来说,,本方案设计的布线系统可以支持以下各类应用及设备。

话音:程控交换机、电话、传真、卫星通讯、电话会议、语音信箱等。

数据:快速以太网、千兆以太网、1.2GATM、TCP/IP、INTERNET、INTRANET等。

视频:闭路电视监控、电视会议、可视图文、自动控制等音、视频和控制信号。

需要指出的是视频、射频、公共广播、自动控制等系统技术方面,设计理论和多个项目的实践已证实采用的结构化布线系统可达到与传统布线方式同等的传输质量和传输距离;但在工程造价方面,由于结构化布线系统要配备专用的适配器,以至工程造价将会有很大的提高,故本设计只提供了高性能的传输链路,在技术发展造价降低时,或有此类需要时提供坚实的支持。

三、系统设计依据及设计原则

酒店智能化系统工程-综合布线工程整个布线系统选用星型结构,从插座至楼层配线架,最后通过数据/语音主干线缆统一连接至相应的数据和语音机房,以便于集中式管理。系统机房设置在酒店一层,系统水平布线满足小于90米的布线标准要求。数据水平部分采用超五类双绞线传输,语音水平部分采用电话线传输;数据干线子系统采用光缆传输,语音干线子系统采用大对数电缆传输。如果把结构化布线系统看作是一条信息高速公路的话,那么,越是高级的路况,车速能提高得越快。这种高速率,不是单靠提高汽车的档次来实现,而是由构筑的信息奔驰“路面”通畅快速来完成的。本设计方案既满足用户目前的应用环境,又能支持未来21世纪高速宽带应用。

为了满足酒店现在和未来10年至15年发展的应用,以及可能会根据不同的机型选择不同的适配器来构架整个计算机网络。因此,采用了开放式的布线设计作为解决方案。结构化布线系统采用星型结构,以便实现各种网络逻辑拓朴结构。

1.设计原则

(1)先进性。布线系统的设计目标决定了系统必须采用先进的方法和设备,即要反映当今的水平,又应具有发展的潜力。由于布线系统是一项在规定时间内投入运行的工程,因此系统所涉及的技术必须是成熟和先进的。

(2)开放性。布线系统应具有开放性。一方面布线系统能适应不同功能的要求,同时又能支持不同厂家相应的设备。

(3)实用性。布线系统在现在和将来能适应技术的发展,实现资料和语音通信。

(4)灵活性。布线系统应能满足灵活通用的要求。

(5)模块化。布线系统中,除固定于建筑物中的线缆外,其余所有接插件均是模块化的标准件。

(6)扩充性。布线系统是要能扩充的,以便将来要扩展时,可以方便地将设备扩充进去。

2.设计依据

(1)EIA/TIA-568 民用建筑线缆标准

(2)EIA/TIA-569 民用建筑通信信道和空间标准

(3)EIA/TIA-607 民用建筑中通信接地标准

(4)GB/T 7427-87 通信光缆的一般要求

(5)IEEE 802.3 总线局域网国际标准

(6)TPDDI 铜线分布式资料接口局域网标准

(7)ATM 异步传输网标准

(8)RS232,X.21,RS422 RS485等异步和同步标准

四、各子系统设计方案

1.连接方式

E:设备 C:连接点 T:终端设备

2.设计等级

综合布线系统为了满足高质量的高频宽带信号,所以在设计时,参照综合型设计标准,综合型设计标准适用于建筑物配置标准较高的场所,采用有线非屏蔽双绞线的组网方式。

3.结构化布线系统的结构

根据需求,结构化布线系统分解成以下五个模块进行设计。

(1)工作区子系统(2)水平布线子系统

(3)管理子系统(4)主干子系统

(5)设备子系统

4.工作区子系统的设计

工作区布线子系统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联机(或软线)组成, 它包括装配软线、适配器和连接所需的扩展软线。

J45暗装式信息插座与其旁边电源插座应保持20cm的距离,信息插座和电源插座的低边沿距地板水平面30cm。如图3所示。

图3暗装式信息插座与其旁边电源插座距离示意图5.水平布线子系统的设计

这是一个主要由水平非屏蔽双绞线组成的系统,水平非屏蔽双绞线由管理区的配线架出发,通过金属线槽、管道、桥架从地面或天花板延伸到指定位置上,然后与插座模块端接,每一个插口均为RJ45制式。设计中保证单条水平双绞线的最长距离不超过90米。水平布线子系统考虑数据采用超五类UTP信息模块、语音采用RJ11信息模块。语音部分水平布线采用三类四芯电缆设计。

2011-05-21 11:02回复

搬砖中

sparkie3

正式会员5 3楼

6.水平线缆路由设计

走廊的墙角顶上应安装有金属桥架或PVC电线管,进入房间时,从桥架或PVC电线管引出以PVC电线管暗装方式由墙壁而下到各个信息点。

7.管理子系统的设计

管理子系统由每层弱电井内的壁挂式机柜、配线架与跳线组成。通过跳线将通讯线路定位或重定位到楼层的不同部位。其中水平线缆端接数据和语音均采用24/48口RJ45型模块式配线架,保留5%的余量用于今后的扩展。采用110式卡接式配线架连接语音主干,采

用机架式光纤端接箱连接数据主干,配置相应的数据点的数据跳线和110-RJ45语音跳线,并设置标准电源插座,以便安装相关网络交换设备。

8.设备间子系统的设计

设备间子系统由分配线间和主配线间组成。语音主干采用110式卡接式配线架,数据主干采用机架式光纤端接箱,所有设备均安装在19英寸标准机柜内,交接区应具有良好的标记系统,交接间的配线设备采用色标区别各类用途的配线区,并设置标准电源插座,以便安装相关网络交换设备。

9.主干子系统

干线子系统是综合布线系统的神经中枢,一端始接于计算中心的总配线间,另一端则终接于各个IDF分配线间。主干线缆到各个IDF完成主干的接续。将工作站区子系统、水平布线子系统、管理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主干子系统五个子系统集成在一起,就形成了完整的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主干子系统使用大对数双绞线电缆、光缆实现设备室与各管理子系统间的连接。其中语音主干采用三类大对数非屏蔽UTP双绞线铜缆,数据主干采用室内多模光纤。

五、展望

随着新标准、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不断出现,国内对智能建筑集成化的要求会不断提高,随着全球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强烈。这就导致具有楼宇管理自动化、通信自动化、办公自动化等功能的智能建筑在世界范围蓬勃兴起。而综合布线系统正是智能建筑内部各系统之间、内部系统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硬件基础。楼宇综合布线系统是现代化大厦内部的“信息高速公路”,是信息高速公路在现代大厦内的延伸。相信,我国智能建筑集成化的发展趋势将会更快的向国际化接轨。

参考文献:

[1]刘化君.综合布线系统.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及延辉.网络综合布线基础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12.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管理制度 篇十二

为了保证正常的教学与实训秩序,保证实训设备的高效使用,特制定如下管理制度:

一、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为教学和实训场所,学生未经授课教师允许不得入内;

二、禁止将食物、饮料及其它与实训工作无关的物品带入机房;

三、禁止在实训室内追逐、打闹及大声喧哗;

四、实训期间未经授课教师许可不得乱摸或启动实训设备;

五、学生进行实验前,首先检查仪器是否有损坏,接通电源,检查是否运转正常。发现仪器有故障者,立即向教师或管理员报告,严禁擅自处理、拆卸、调整仪器主要部件。

六、未经同意,不准擅自改动仪器设备的连接线,不准擅自移动或拆卸任何仪器设备,不准擅自把仪器设备拿出室外使用;

七、正确使用计算机及网络设备,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当设备发生故障请立即向管理人员报告,以便得到妥善的处理;

八、实训室内设备、工具、耗材应分类放置在规定地点;

13.浅析网络综合布线课程的教学 篇十三

因此, 为了培养学生的基础操作技能, 积累学生的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我们认真分析了学生的特点和课程特点, 结合我院教学条件, 对教学进行整体设计, 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 以求很好的融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1 教学理念

整个教学秉承以锻炼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本位, 改学生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主要体现在课程内容和实践教学的选取组织安排上。

2 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一门新兴的课程, 它涉及计算机、通信、建筑等领域, 因此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操作能力, 对计算机网络及通信基础知识也有一定的认知。

因此, 该课程是在学生学习了计算机应用、Auto CAD、计算机网络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专业技能课。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能熟练掌握网络综合布线工作区、水平干线子系统等六个系统的设计, 熟练根据具体要求和施工现场审核施工方布线图及工程预算, 熟悉网络工程施工标准, 使学生具备网络组建和网络布线方面的实践能力。为学生后续学习《局域网的构建》、《网络故障检测与维护》和《路由器交换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进行网络系统工程、网络组建和网络布线等相关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3 教学模块设计

本课程的教学不再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分开, 而是在专门的综合布线实训室采用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将理论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 真正实现“教、学、做”合一。教学根据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展开, 划分为四个教学模块, 模块的教学顺序是基于工作过程的先后次序设计的, 同时兼顾学生的认知规律, 从简到繁、由浅入深, 并突出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3.1 综合布线系统建设标准与规范模块

主要教授学生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结构, 综合布线系统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综合布线六个子系统的详细设计规范等内容。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结合实际案例、图片和实地参观, 让学生认识网络综合布线系统, 深化对相关标准和规范的理解。

3.2 综合布线系统具体施工模块

以课堂实训形式, 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操作技能。如布线材料认识, 布线图绘制, 常用布线工具的使用, 测试工具使用, 跳线的制作与测试, 信息模块的制作与信息插座安装, 管槽敷设技术, 线缆敷设与配线架端接技术, 光纤熔接。

3.3 综合布线系统组织与管理模块

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 结合实际案例开展课堂教学, 教授学生网络综合布线工程组织与管理的流程、工程文档书写规范、工程监理等内容。通过课堂作业形式, 让学生动手整理材料, 更好地理解工程文档的书写规范。

3.4 网络综合布线工程测试与验收模块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生动教授学生工程测试的技术要点与规范, 工程验收的范式及验收文档书写规范等内容。通过课堂实训方式,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更好地理解相关测试标准和方法。

4 教学方法设计

课程的学习情境设置, 由简单到复杂。学生的技能水平, 由新手到能手。每个学习情境按照“认知、设计、实施、检查和评价”五个步骤进行教学, 采用项目法、演示法、现场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主动参与到教学当中, 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4.1 开展项目教学

我们把每个教学模块划分为小的项目, 每个项目均体现了相应的职业技能, 将要讲授的知识融合在项目中。再把学生进行分组, 每个小组的学生对要完成的项目任务进行讨论、研究, 明确其中有关的知识点, 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时限对所学知识体系的建立。在教学中突出体现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

4.2 演示教学

通过展示实物或教具演示, 向学生讲解设备功能、安装和制作方法, 并让学生跟随教师动手操作来加深对教学内容的掌握。例如, 在讲授布线设备和材料时采用实物教学, 在讲授跳线制作、配线架端接等安装技术时, 采用示范教学。在教学的同时,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师生互动式等方法的融合, 使课堂气氛活跃, 激发学生的动手欲望, 培养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4.3 现场教学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综合布线系统结构, 理解各模块的含义, 经常组织学生参观、学习和参与综合布线工程施工。在讲授综合布线系统结构时, 组织学生到学校网络中心的现场教学;也可安排学生参与学习内部建筑的网络综合布线, 参与实际施工建设。通过现场勘察、讲解、动手演练, 使学生将基本理论知识和现场工程实际情况结合, 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深化了教学的综合效应, 使学生真正具备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 实现了课堂教学与岗位的对接。

5 结束语

学校培养的人才可能达不到社会所需的标准, 学校教育也无法取代学生在实践工作中所积累的经验, 我们能做的是尽可能的缩短差距, 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方式, 以大量实训贯穿整个教学, 提高学生综合布线的能力。今后, 我们也会在实际教学中不断的改进, 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网络综合布线是一门实践性和技能性要求较高的课程, 是我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必修专业课, 为学生将来从事和网络相关的工作奠定基础。本文主要探讨如何有效的进行教学, 使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

上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下一篇:国培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