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的得与失

2024-07-26

班主任工作的得与失(14篇)

1.班主任工作的得与失 篇一

主要内容: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得与失。

关键词:   工作中的粗与细,想与干,严与活,缓与急。

自工作以来,一直担任学校班主任工作。数年来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班主任是学校教育方针的贯彻和执行者,是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因此,班主任工作要求我们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勤思考.勤计划,勤安排,勤动手。下面就我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做法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工作中的粗与细:

在班级管理上,班主任提出整体要求不宜太多,太细,这叫做粗。这种粗一方面是集体中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得到的基本要求,它有益形成班集体。另一方面也给全体学生在形成班集体过程中留有创造与发挥的余的,有利于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正如英国斯宾塞在《教育论》中指出的:“记住你的教育目的,应该是培养一个能够自制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的人。”作为班主任不包办,不当“司令”,放手让学生去做,让学生在学中干,干中学,把班集体当作他们除了学习文化知识之外的培养各种能力的实验场所。但粗并不是撒手不管,放人自流,而是抽出更多的精力,细心的观察每一位学生,了解他们的特点,兴趣和爱好,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活动兴趣,使其个性得以发展。细,正是在粗的框架下的对粗的完善与丰富,也是因材施教,造就个性化不可缺少的。

二、工作中的想与干

教育有法,法无定法。作为班主任,不要拘束于传统的管理模式,要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笔者从事多年的班级工作,在实践中探索出:班级工作千头万绪,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才得以轻松。把权利发放到学生中去,实行班干部轮流值周制,学生值日制,人人参与班级管理。在我带上一届六年级时,一次别开生面的班会让我很受启发。我准备开一次班会,我只是大体讲了一下内容和目的,没有讲具体的要求和做法。到了班会时,我到教室感到很惊讶,会场居然布置好了,并且非常别致。于是我索性当一回旁观者,让学生们自己主持,没想到很生动,很有气氛,也很成功。当然一个班的学生不可能人人都是优秀的,俗话说:“十个指头有长短。”每个班级都有调皮学生和学困生,他们有的是思想差,有的是学习差,对于他们作为班主任不歧视他们,在教育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而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发挥学困生的特长和优势,让他们有自信心,树立远大的理想,正确对待人生观。同时让他们参与班级管理,时不时的开展一些有益的和有趣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困难中锻练。我班上有这样一个学生,学习很差,读六年级了连最基本的读写就不会,但是该学生喜欢体育,而且还有组织能力,于是根据他的特长和爱好,接纳 他到班委会,干他喜欢干的事,真奏效,他不仅管好了自己而且工作也很负责,学习也有了长进,期末统考成绩还比较优秀。通过这些事例,我发现教育是个长期探索的过程,只有努力探索才有发现,才有收效。

三、工作中的严与活

班主任工作中尊重学生,关心爱护学生是一种爱,严格要求学生也是一种爱,一种深沉的爱。所以对学生要严格要求,一丝不苟,不迁就,不放松。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并不是随时就板着面孔,给学生一种唯我独尊的架势。而是严在理中,严中有爱,爱在实处。用别人的话说:“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但在管理方法上要活,这是因为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他们的心理,生理等都有个性差异,即使同一个学生,由于环境与自身条件不同的变化,也会有所不同。所以班主任在工作方法上要灵活变通,做到因才使教,因人而异,因事而异。笔者在数年的班级工作中有喜,有忧,有酸,有甜,有苦,有泪,既长见识,又有收获,还有愧疚。有一次,我在处理一个犯错的学生时,由于自己当时的气愤和粗暴,也可以说自己太严肃吧,险些酿成不好的后果。从那以后我处处谨慎小心,遇事冷静,正确分析事情的原因。

四、工作中的缓与急

在班级工作中,班主任应该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在处理问题时针对学生的心态,做到缓的适时,急的恰当,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对个性倔强,自尊心强的学生应采取延长教育法,循序渐进,让他们自我思索,自我对比,自我反省,以达到他们内在驱动的目的。如果操之过急往往会使他们丧失学习和生活的信心。但在缓的同时必须把握分寸,当缓就缓,急时就得急。如,当学生做了一件好事时,就应当及时表扬和鼓励,这时如果缓了效果就不够理想了。我班有一个留守学生,父母外出打工,跟着爷爷奶奶,在家想怎样就怎样,在学校也极不听话,行为很差,在社会上惯摸,老师家长都无可奈何。但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是他改变了人生。一次他在上学的路上拾到了二十元钱,到校就主动交给了老师,当时我感到很惊讶,于是我乘机在学校广播,板报等大大表扬了他。收到了预想不到的效果,从此他变成了两个人,在也不是从前的他了。这就说明急得恰当,缓得是时。

总之,要当好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只有在平时的教育实践中探索和积累,认真总结结经验和教训,才能使班级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

[小议班主任工作的得与失]

2.班主任工作的得与失 篇二

1教学设计紧扣考纲, 教学推进由浅入深

在此过程中, 笔者希望通过教学达到一些师生的共同反思。

反思一:抓住学生“会而不对”的原因,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若指数函数f (x) =ax, 且f (2) =4, 则a=___。

又由指数函数的定义可知a>0, 且a≠1所以a=2

出这道题的目的是让学生牢记底数的限制条件, 这是学生在考试中最容易错的地方。本案例所反映出的会而不对和对而不全这两种现象在学生中普遍存在, 在这里教会学生学会在学习中总结的重要性。

反思二:反思基础知识, 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本练习的目的是复习函数的单调性, 让学生体会不等式与函数的内在联系, 学会把所学的知识串在一起, 便于记忆和运用。

反思三:利用2010年的高考题激发学生的激情, 促进解题策略的逐步优化。

(1) 求a的值。

这道题是2010年的高考题, 是一道提升练习。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对问题本质进行一定的探究, 有节奏地拓展试题所涉及内容的深度与广度, 既能达到做一题通一片的效果, 同时也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更可培养他们参加高考的信心。

2课堂气氛浓烈, 学生情绪高昂

因为教学课堂教学的效果以及学生的情绪、心理、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课堂气氛的影响, 在短短的一节课里如何“拨响思维的琴弦, 激起思维的浪花”, 这就取决于教师自身的素质, 同时也与教师课前的精心准备和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有关。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 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 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 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数学学习活动中, 努力使学生在这样一个生动愉悦的教学中, 自主地利用已有生活积累领悟理解。整节课我围绕“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突出了数学的研究课题。例如完成引入指数函数的性质时, 板演这个环节中, 我用描点法把图描了出来, 让学生自己总结指数函数的性质, 同时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操作能力。

营造浓烈的课堂风味, 调动学生的情绪, 对高三 (毕业班) 数学复习课的教学是很难把握的, 在紧张的升学备考阶段, 接受了这样的一节公开课, 为了让学生由于紧张的备考而绷得很紧的思维之弦得以缓解放松, 课前是需要颇费一番心思的。

3新课程理念凸显, 引领作用突出

目前, 正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具有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因此, 课堂上要多渗透学生的参与, 并做到对学生活动过程的评价, 让学生真正从老师的评价中体会到自己的变化和成长, 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自豪感、成就感, 这样才容易激发学生下一次参与的欲望和积极性, 使他们在数学课堂上释放活力, 让课堂绽放异彩。我在此次公开课中尽量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尝试解决, 多动脑筋勤于思考, 多参与活动表达交流, 让我的数学课堂由老师一讲到底变成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交流、主动解决问题, 从而在课堂中, 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 尽量多给学生练习的机会。例如小组间进行竞赛, 分任务完成老师提出的问题, 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公开课是面向大家展示的、供大家研究的课, 这种课尽管是面向大家的, 但不代表它就是标准的课。因此虽然这节课经过了精心准备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一些需要提高注意的地方。

1) 教学设计没有体现集体智慧, 把它完全看成是个人的任务。公开课的教学设计既要体现个人特色, 也要体现集体智慧。本来这是进校以来我的第二次公开课了, 和上一次公开课相比, 并未出现较大的进步, 原有的问题依然存在, 也暴露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原因有很多, 但第一次上课后没与同事交换意见, 而这次上课前也没有听取同行的意见, 匆匆上课, 这是本次公开课的一个缺陷。

2) 45分钟的公开课是短暂的, 但它所涉及的课本知识往往较多, 这就要求教师能适当的处理好教材, 突出重点, 不能面面俱到。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 讲课的内容要让大多数学生能接受, 并不是内容越多, 讲的越难效果就越好。本节课在内容安排上多了一点。当时只想到是高考班, 时间比较紧, 没想到学生的基础差, 接收较慢, 所以上课当中感觉时间不够, 更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练习。

3.《自然社会》的得与失 篇三

在新文化运动发端一百周年之际,李猛推出了他令人翘首以盼的首部中文专著《自然社会—自然法与现代道德世界的形成》。这部著作关注的是现代早期自然法学派如何从自然状态学说出发,围绕着以社会性为中心的人性学说,建构起一个人为的现代政治社会或现代道德世界。表面上看,这部以格劳秀斯、霍布斯、普芬多夫和洛克为核心论述对象的西方政治哲学著作,与一个世纪以前在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开始的那场文化运动似乎毫无关联。不过,在笔者看来,《自然社会》却与新文化运动遥相呼应,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对那场深刻改变了中国现代历史命运的文化运动的“另类”纪念。

在新文化运动中,有一场著名的“问题与主义之争”,争的是“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还是“必须有一个根本解决,才有把一个一个的具体问题都解决了的希望”。如果我们把“问题”与“主义”分别界定为“紧迫问题”和“根本问题”的话,那么就会发现,对于任何一个转型社会来说,始终面临着这两类问题的双重压迫。今天的中国相对于新文化运动中的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不变的是,中国仍然没有摆脱转型社会的历史身份。在这个意义上,问题与主义之争不仅仅是一段历史的回响,也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每个学者当然都可以在“紧迫问题”与“根本问题”之间做出自己的判断和取舍。但不管每个人的判断和取舍是什么,重要的是,研究紧迫问题的人要以他所认定的根本问题为指向,这样他对紧迫问题的界定和解决才不会误入“假问题”的歧途;同样,研究根本问题的人也要始终确认自己的研究与现实紧迫问题的意义关联,不然就很容易使其研究徒具形式感,流于空洞,大而无当。

《自然社会》很显然不是对紧迫问题的研究,那么在何种意义上,它是一项对根本问题的研究呢?它对我们理解当代中国面临的紧迫的现实问题又有何启发意义呢?我们仍然可以到新文化运动中去寻找线索。新文化运动的主旨是“四个提倡,四个反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如果从《自然社会》所关注的“现代道德世界的形成”的角度来看,新文化运动对民主和新道德的提倡具有更为根本的历史影响,对科学和新文学的提倡则更多地具有工具意义。科学重塑了人的世界观,进而摧毁了专制和旧道德的知识论基础;新文学则使新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深入人心,从而为民主和新道德的建立提供了观念基础。在这个意义上,《自然社会》与新文化运动讲述的是同一个故事—现代人如何斩断各种传统社会关系的纽带,首先变成一个孑然独立的全新的人,然后再在彼此自由平等的身份基础上,人为构建崭新的道德体系和政治社会。李猛喜欢举的一个例子是,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鲁迅在他的小说《伤逝》中,借女主人公子君之口反复讲过一句话:“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句话所表达的观念深刻体现了一个经过新文化运动洗礼的现代人对自己的根本道德处境的理解,而《自然社会》所研究的现代自然法学派的自然状态学说,恰恰刻画的就是这样一种现代人的道德处境。因此,新文化运动可以看作《自然社会》所着力阐释的那个具有普遍历史意义的故事的中国版本。

不过,这个故事的中国版本不止一个,或者也可以说,新文化运动所开启的由传统到现代道德世界的深刻转变今天仍处于进行时,而且在近三十多年的大变革时代中得到了一种加速度式的集中展现。当代中国许多紧迫的社会和政治问题,如利己主义盛行,家庭观念淡化,离婚率高企,集体主义道德教育失灵,人际关系冷漠,社会充满戾气,干群关系紧张等等,都与这个根本问题密切相关。因此,《自然社会》这部充满了缜密的历史文本分析的道德政治哲学著作,虽无只言片语论及中国,其实暗含了一种强烈的中国问题意识。至少在道德层面上,当代中国人已经在不同程度上日益接近某种自然状态,对某些人,可能是霍布斯意义上的自然状态,对另一些人,也许是普芬多夫或洛克意义上的自然状态。滕尼斯意义上的传统共同体解体之后,即便是一种机械性团结的社会也不会自动建立起来。我们的现代国家构建的目标,就是要让这些处于自然状态中、本质上彼此分离,甚至相互争斗的个体能够形成某种具有规范性基础的秩序。在某种意义上,《自然社会》就是要告诉我们,现代国家构建这个根本问题,其理论上的难点在哪里,薄弱环节有哪些。

《自然社会》勒口上所印的一段简明文字点出了全书的核心问题:“一个几乎上千年毫无危险的道德学说,为什么会在十八世纪突然点燃了革命的引线,摧毁了旧制度,建立了‘世界新秩序’?”正如李猛在全书第四章开篇就提到的,这个所谓的“布赖斯之谜”并不是一个新问题,很多现当代自然法研究者,如登特列夫和塔克,都提出过类似的问题。为什么作者会选择研究这样一个一百多年前就已经提出来的老问题?为什么这个所谓的核心问题直到第四章才第一次明确地提出来?这个问题与书名“自然社会”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我们先从书名“自然社会”说起。“自然社会”这个说法想要表达的意思并不是一目了然的,不过该书的副标题“自然法与现代道德世界的形成”给了我们理解的线索。如果“现代道德世界”指的是“社会”,那么“自然”这个修饰词就一定来自“自然法”。因此,自然社会就是指由自然法所形塑的现代道德世界。从这个题解中可以推知,全书的核心问题应该是,自然法是如何塑造了现代道德世界的形成的。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比布赖斯之谜更大的问题。布赖斯之谜只是突出了自然法在现代道德世界中所展现的前所未有的革命性:自然法并不是什么新生事物,早在古典时期就已经有了,在中世纪政治思想中还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为什么直到现代时期才爆发出革命的潜能?因此,布赖斯之谜是西方学者反思自己的思想传统时的一个典型的提问方式。

在笔者看来,《自然社会》形式上是在回答布赖斯之谜的提问,实际上却有一个更为宏大的问题意识,那就是从西方思想传统以外的视角来观察,自然法到底如何塑造了西方人对现代道德世界的根本理解。虽然这个现代道德世界已经全球化了,我们自己也身处其中,但是由于其在发端的时刻仍然是来自一个迥异于我们自身的传统,因此,我们仍然可以秉持一种外部的视角去观察和分析它的起源。这个视角的不同既表明《自然社会》关注一个世纪以前的老问题并不是简单地老调重弹,也表明这项研究的重点不仅仅在于自然法导致的革命性政治后果,更是在于自然法导致的现代人根本道德处境的彻底重构,以及根本政治问题的完全转换。由于本书的核心问题其实是书名副标题所揭示的问题,而不是布赖斯之谜本身,因此,对布赖斯之谜的提及迟至第四章才出现也就可以理解了。在这个意义上,该书勒口上的那句话多多少少是有一点误导性的。

nlc202309030856

不同的视角决定了《自然社会》在篇章结构安排上并没有直接从布赖斯之谜和自然法传统本身开篇,而是选择从自然状态学说入手展开上篇的论述。作者认为,自然状态学说是现代自然法学派的一个重大发明,正是这个发明与自然法思想传统的结合,才从根本上重塑了现代道德世界的基本面貌。作者抓住自然政治性与自然社会性这一关键区别,深刻揭示了古代政治与现代政治关于孤独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不同理解,并且提出了具有“非社会的社会性”的人如何建立社会的现代政治秩序构建难题。这一难题为中篇和下篇有关论述的展开提供了基本的线索和视角。格劳秀斯、霍布斯和普芬多夫是上篇的三个关键人物。格劳秀斯貌似是亚里士多德的现代传人,但他的自然社会性概念在自爱与社会性之间建立关联的方式,更依赖财产和所有权的中介作用,并且把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转化为一种自爱式的欲求。格劳秀斯已经与亚里士多德分道扬镳,而霍布斯则走得更远,他甚至否认人具有自然社会性,强调人生来就是反社会的,只有依赖主权国家和实定法才有可能建立社会。霍布斯使用他独具特色的自然状态概念解体了人与传统共同体的各种纽带,也解体了人的任何生活方式,每个人像地里长出的蘑菇一样被抛入这个完全丧失了伦理维度的世界,于是,政治的核心问题不再是政治生活本身如何有意义,而变成了国家机器该如何构建,国家权力该如何安排。李猛不无新意地指出,霍布斯意义上的自然状态在原则上是不可能真实存在的,虽然霍布斯确实提供了关于自然状态的历史实例,但那些实例的修辞意义远大于理论建构意义。正是由于霍布斯的自然状态原则上很难历史化,所以普芬多夫把自然状态历史化的努力就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普芬多夫完成了对格劳秀斯和霍布斯的伟大综合,把霍布斯的自然状态学说有效吸纳到格劳秀斯的自然法权框架中,从而使自然状态有可能成为一个和平化的、虽然是不稳定的道德空间。

《自然社会》的中篇从布赖斯之谜切入,开始深入细致地耙梳自然法传统的历史变迁,特别关注其如何完成了从客观法秩序到主体性自然权利的焦点转换。作者指出,自然法概念虽然脱胎于希腊传统,但是其在古代道德和政治哲学中并不十分重要,自然法思想实际上是在拉丁传统中才发展成熟的。托马斯·阿奎那将希腊思想中的自然之理与罗马法传统和基督教的自然法观念相结合,成为自然法学说的集大成者。托马斯与格劳秀斯对自然法理解的最大不同在于前者主要将其视为法权概念的客观的自然秩序基础,而后者则主要将其视为人身属性或人身能力这种主体意义上的法权。从主体性权利的角度理解法权概念至少从中世纪教会法学家那里就已经开始了,后来马西留、奥康和热尔松等人都为法权脱离古典德性学说的畛域,凸显个人可自由支配能力的含义做出了贡献。但是只有现代自然法学派才真正使主体性权利的思想彻底摆脱了中世纪自然秩序的形而上学框架,成为现代道德哲学的核心概念。自然法权的内涵由客观意义到主观意义的焦点转换为解答布赖斯之谜提供了重要的思路,但这个多少有点老生常谈的梳理并不是《自然社会》中篇关注的首要问题,而只是为后面的分析提供一个知识背景。李猛最关心的是,由于现代自然法学派(也许除了霍布斯)期待自然法能够为自然状态提供伦理维度,进而为政治社会提供规范性基础,因而就会比主要把自然法当作人的自然实践倾向的托马斯,更加强调自然法作为法的规范性和约束力。从托马斯开始,自然法的约束力就依赖于它的自然可知性。苏亚雷斯综合之后,自然法的可知性变成愈发突出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自然法作为真正的法的地位就难以建立。自然法的开端和基础在哪里?无论是格劳秀斯和霍布斯诉诸自爱和自我保存的世俗原则,还是普芬多夫诉诸上帝统治人类的宗教原则,都无法成功地说明自然法义务的真正源泉,因为他们都不能解决普通人的自然理性是否可以直接认知自然法的问题。洛克试图通过批判天赋论来为道德知识奠定全新的基础,但是他的哲学努力实际上事与愿违,反而从根本上动摇了人们对自然法的认知信念,从而使现代道德世界的义务论基础变得岌岌可危。

既然从理论上无法为政治社会确立一个先在的道德基础,那么只能采用霍布斯的思路,使国家权力与道德规范基础同时产生。于是,《自然社会》下篇首先就来分析霍布斯的契约建国论。不像后来的普芬多夫和洛克,霍布斯的契约建国是一次完成的,通过同一组权利让渡行为,政治权力和原初契约的规范性义务同时得以产生。霍布斯还创造性地提出了代表理论来解决人为政治权力的统一性问题,国家的统一性最终是通过主权者(君主)自身的人格统一性得到实现的。但是问题也恰恰出在这里,主权者同时具有自然人格和公共人格,他的自然人性会给这个人为政治秩序带来诸多不便,导致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冲突。当主权者掌握了绝对权力时,这种不便和影响便有可能是致命的。洛克正是在这个地方对绝对王权理论提出了深刻的怀疑。受普芬多夫两阶段建国论(统一契约和臣服契约)的启发,洛克也提出了一个类似的双重契约建国论。在第一阶段,每个人与每个人缔约走出自然状态,形成政治社会,也就是形成被称为人民的集体道德人格。在洛克的政治理论中,人民是真正的主权者,只在两个关键时刻出场行使权力:一个时刻是政治社会刚刚建立的时候,人民要行使制宪权,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确定国家的宪制形式,把国家权力以信托的方式交给统治者(这个过程也是洛克契约建国论的第二阶段);另一个时刻就是统治者违背了人民的信托,导致政府解体的时候,这时人民要行使革命权,推翻实施暴政者,建立新政府。这样,洛克就第一次使自然法学说彰显出革命的底色,使革命问题取代政体问题成为现代政治的核心问题,并且使革命褪去了造反叛乱的负面消极色彩,而带有了约束政府权力的积极宪政意义。

洛克的政治理论已经成为现代政治社会自我理解的基本范式,而他的整个政治理论都建立在自然法的规范性基础之上,但是,对自然法原则的哲学论证却已经成为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自然社会得到了“社会”,却失去了“自然”。“当自然法已经不再能充当‘我们的星与罗盘’时,谁能在荒凉的大海中看见我们日渐远离的陆地?”全书最后一句话提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问题:现代道德和政治世界的规范性基础本来是由自然法提供的,当自然法的义务基础被釜底抽薪,我们已然建立起来的政治社会实际上处于某种缺乏根基的漂浮状态,需要新的理论奠基来使我们重新得到脚踏实地的安定感。可是,这个新的规范性基础在哪里?如何才能从理论上把握它与我们的生活理想之间的关系?

nlc202309030856

关于自然法权的研究是二十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战”结束以来西方学界的老生常谈,已经产生了许多经典著作。李猛不仅非常熟悉这个研究传统,而且有意识地与其展开对话。比如,面对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对现代政治思想的极有影响的诠释,李猛力图纠正“从古代政治到现代政治就是从自然正当到自然权利”这一宏大叙事的片面性,努力表明现代自然法学派一方面使自然法权彻底摆脱了中世纪自然秩序意义上的形而上学框架而变成了主体性自然权利,另一方面又非常有意识地要从主体性自然权利出发来为现代政治社会建立义务论的基础。《自然社会》中篇的整个分析都在致力于揭示现代自然法学派理论构建的义务论导向及其面临的认识论上的根本困难。作者特别希望纠正人们对霍布斯理论的偏重功利主义的解释,消除“霍布斯缺乏规范性思考”这样一种误解。《自然社会》把超过三分之一的篇幅贡献给霍布斯,通过细致入微的文本比较和阐释,重塑了一个极为注重规范性思考的霍布斯形象。这不仅是对施特劳斯宏大叙事的纠偏,而且有破有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因此,有学者评论《自然社会》精细分析有余,宏大叙事不足,似难成立。

当然,从形式上看,《自然社会》并没有为精炼表述自己的宏大叙事留出适当的位置,而让这种主旨性的立论在很大程度上湮没在无数精深细致的文本分析中,从而容易给读者留下这只是一部细密的思想史梳理,甚至结构有些松散的印象,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就学术著作的标准写法而言,全书的宏旨首先在导论中抛出,最后在结论中升华。就此而言,《自然社会》可谓与众不同,既没有结论,也没有通常意义上的导论。本书的导论是对《鲁滨孙漂流记》做了一篇极为睿智的政治寓言解读。这一安排实际上是双刃剑。好处在于,以一种生动而又富有启发意义的方式接引读者进入对现代政治思想的几个关键主题(如孤独与恐惧、劳动与宗教、战争与安全、财产与主权、理性与激情)的思考。但这样做的代价就是,导论没有更清楚地交代出作者的问题意识、独特视角、研究背景、结构安排上的考虑、论证线索的展开等等,反而需要读者再来解读这篇对政治寓言的解读。作者的本意可能是让读者的阅读体验能够有一个比较轻松惬意的开始,结果却给读者从总体上把握正文部分艰深的学术讨论带来了更大的困难。结论的缺乏也有类似的效果。现在的结尾读起来有点戛然而止的味道,如果增加一个简明的结论,是不是更有助于引导读者思考我们该如何面对自然社会规范性基础不稳固的困境呢?

在研究方法上,作者坚持政治哲学的纯文本分析或逻辑分析,并多次强调政治哲学的系统分析具有不可替代的好处。例如,作者在梳理主体性权利思想发展史时指出,虽然像奥康这样的思想家对主体性权利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他总体上仍然没有突破客观法权的概念框架,完全的突破只有到现代自然法学派那里才得到实现。如果只对政治话语渊源做历史研究,而缺乏整体的政治哲学分析,则容易忽视这一点。又如,斯金纳等学者基于语境主义的政治思想史研究方法,提出霍布斯在《利维坦》中主张对主权者的事实服从,而非法权服从。对此李猛指出,霍布斯的建国契约同时结合了相互让渡权利的契约和单方面让渡权利的赠予,主权者并未参与契约订立,但却获得了未来臣民对其服从的义务,未来臣民的权利赠予也是他的应得之物,主权依靠个体彼此之间的义务,以及个体对主权者的义务,得到了双重保障。因此,他批评斯金纳等人的解释“在根本上误解了霍布斯政治哲学中现代人为国家的道德性质”。这是从严密的文本分析出发对近来流行的剑桥学派语境主义研究结论的批评,表明在方法论上语境主义不见得比纯文本分析更优越。尽管政治哲学的逻辑分析有其显而易见的长处,但它相对于各种语境主义的历史研究也有一个明显的不足,就是不能说明政治思想转变背后的历史原因。

然而毫无疑问,《自然社会》是迄今为止中国学者对现代早期西方政治思想做出的最有分量的、具有国际水准的研究著作。无论是知识性的增益,还是思想性的启发,都将使读者获益匪浅。

(暑中写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诚信楼)

4.教学工作的得与失 篇四

张占玉

回顾半学期的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仔细想想,发现有很多的不足和薄弱点。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打下基础,将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反思如下:

成功之处,体验欣喜

一、根据新课标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平时教学中做到认真的一个是精心设计教案,体现素质教育思想,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逐一分析每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接受知识的能力和情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二、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通过品读、想象、描述,感受语言文字美,拓宽学生思维,引导探究性学习,课堂上通过学生质疑,引导再解疑,从而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本的兴趣。

三、重视课前预习工作,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加强学生思维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课堂上运用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评价方法,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

五、与家长及时联系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加强家长联系过工搞好学生的学习。不足之处,有待改进

一、全班有四分之三的学生必将努力,能按照要求完成作业,少部分同学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习不够用心理解能力较差,家长打工顾不上孩子学习,基础知识不扎实。

二、教学调控不够灵活有效,学习机智有待提高。今后在这方面要加强学习。

三、在今后的教学中,朗读指导和训练还可以再强化一些。

5.大学的得与失 篇五

曾也无数次幻想过大学生活,十二年的寒窗苦读,在那被视为天堑般的高考的无形压迫下也顶住了压力,忍受住了那暗无天日般的高三生活。曾也想过,不为前途,只为结束那如青灯黄卷般的“苦行”,只为积压了三年的苦累在最后那刻的释放,甚至觉得世界末日也不过如此。大学,似乎并不只是一个地方,好像这个词承载了太多太多。因为它,能体现那十二年的价值,而或许在这之前我们从未想过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样的未来,走的是什么样的路。用自己所学的专业来比喻一下,就像是系统给我们默认了一个方向和目标,在这之前,我们这些用户没有足够的权限去查看和选择自己的未来。所以所有的努力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取得那权限的所有权,去运行自己想要的程序。

离开了家人,我们就如那游子般飘荡在这广袤无垠的天地中,这天地很大,太大了,大到有时候会害怕它的广度和深度。小时候仰望星空,看到的只是碗大的天,长大一点后,看到的是井大的天,当有一天求学它乡后,却发现自己无法去定义所看到的星空了。

其实,这天还是那天,这星还是那星,只是自己变了,物是而人非了。家人父母所安排的路终究有一天会走到尽头,去明白自己真的热爱追求的是什么才最重要,不能走自己的路就不能真正的成长,更别提成器。

大学里,才真正明白,优秀的人太多太多了。学习上,有学霸,生活中,有风云人物,有焦点人物。每一个地方,每一个细节,都有人在努力。有时候,呆呆的望着别人,却唯独漏了自己。很多时候,忙啊忙,却不知道自己忙什么。到了学期末才恍然过来还有试要考啊,这不是“天堂”吗,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烦恼呢?到后来发现自己好像什么都没有一样,就如梦一场。花了很长时间才明白,我只是生活在大学中,并不是拥有了大学。

到了大学,整个人是属于自己的,好像是自由了,但却像断了头的苍蝇,无处可飞。今天决定在学业上下一番功夫,却发现自己生活上一团糟;明天想要拾掇下自己,又发现功课给落下了;因为这些苦恼了,想放松一下吧,却发现好像自己就没认真坚持过。又说到感情生活,是啊,大学里最美好的也莫过谈一段纯粹的恋爱了。但缘分这种东西谁又能说的清,它就如同参禅悟道一般不可说出来。或许冥冥中还是会有些定数的吧,到最后算来算去那还是随缘吧。大学终究也只是人生的一段过场,或许它美丽,但也如烟花般易冷,如繁花般也有过尽时;或许它也清苦,就如同苦行僧般的修行,尝过的是酸甜苦辣,五味杂尘。但这并不是我们的终点,它或许就像入海口的海港一样,我们是将要启程入海去拼搏的帆船,它给我们最后一段的保驾护航。在大学里,我们得到了自由,却因此失去了自我。因为放纵了自己,所以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将面对那茫茫大海前找到自己,好好正视自己,然后沿着属于自己的方向远行。

比起中学时的纪律严明,大学里太多的时候是free style,后来在一次次想要好好做点什么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自律比他律更严更苦。或许这就应是我们本来的生活吧,一个人终究要展翅翱翔,不管有没有准备好,不是要被迫做什么事,而是应该要去做什么事。穷则要独善其身,才能达而兼济天下,不管有没有天下为公的大德大志,首先是得独善其身,否则谈什么理想和人生。

所以,这是成长的历程,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总有一段路是那么的泥泞难行,若是这些磨难是一碗苦的不能再苦的中药,那我也得毫不犹豫的将其喝尽。

若说这些磨练是大学带给我们的而也是成长所必须的话,那大学同时也赠给我们了一些珍贵的礼物,就如同我们得珍惜的那可能是最后一段的同学情。或许我们都曾因为各自的事情而忽略了同学间的情谊,但这种情谊却真实存在着,一寸情堪比一寸金。我们从五湖四海而来,短短四年相聚,却又要各自奔东西。远飞的大雁终究要还乡,但沿途的风景却不会忘。正所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一份美好也要懂得珍惜。

6.强势领导的得与失 篇六

一个成功的领导者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对照美国大选,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外向、健谈、善辩、有掌控力、善于与人打交道。一谈起成功的领导人,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乔布斯、马云这样的,外向、强势、有掌控力。其实这是一个偏见,因为很多一样成功或更成功的人,可能会很内向、柔和且不具有攻击性,为什么我们看不到他们,就是因为从性格上说,他们不想让我们看到。一个强势的领导人天生具有“领导像”,这种领导具有的领导气质可以使他在逆境中奋进,创造属于自己的传奇,他们的优点主要在于:

1、源于自己内心一种强烈的驱动,他善于制定并描绘愿景,并能够把愿景传达给团队,由此打造一个卓越的团队。

2、具有很强的鼓动性和个人魅力,能够团结一批人向一个目标奋进。

3、具有领袖气质,善于用政治手腕掌控人心。这种领导即能让下属不感觉疏远,也不会让下属过于接近自己,以保持一种神秘的掌控力。当然,他们的缺点也非常突出。

一是固步自封,难以改变。一个强势领导人一旦形成定见,轻易不会改变。这就是所谓的“偏执”。如果这种偏执的方向正确,那么组织会获得巨大的成功(如苹果),如果这种偏执的方向错误,会给组织带来巨大的灾难(很多,却不为人所知)。

二是剥夺下属的思考力,不会培养接班人。现在很多爆得大名的老板或职业经理人,人们都会很怀疑一件事,他们离开的话,这个组织还能不能继续辉煌?三是王权思想严重,最终结果是下属都围绕着他去转,而不是围绕着组织的绩效转。山东某知名新能源集团,其一下属公司原来在外地办公,活得风生水起。可是自从被老板叫到总部基地办公后,公司立刻乱象丛生,据子公司负责人讲,其主要精力都用来应付老板让老板高兴,哪里还有精力去考虑公司事务。不独有偶,该集团另一外省子公司负责人曾感叹:“为什么我们还活得比较滋润(比其他子公司)?就是我们离老板远一些,不经常被‘关照’。”

一个领导人,无论内向还是外向,无论强势还是中庸,因为身居高位,往往会被自己的心以及自己的下属蒙蔽。只有那些能够真正反躬自省、不断自我更新的领导人,才是成功的领导人。

7.班主任工作的得与失 篇七

一、奈达的功能对等

1964年, 《翻译科学探索》出版, 书中第一次提出了“动态对等”的概念并和“形式对等”加以区分。在他看来各种语言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存在差异所以“形式对等”很难实现, 而“动态对等”则追求与原语信息最接近的翻译即可。1969年, 奈达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中再次定义说:“动态对等就是译文读者对译文所作出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所作出的反应基本一致”。这里的动态对等就是指功能对等。由于“动态”这个词的表达被误认为是单纯具有影响力的行为, 所以常常很多人会认为如果一个译文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即满足“动态对等”。为了消除这种误解, 1993年奈达用“功能对等”代替了“动态对等”。所谓“功能对等”, 意思就是翻译不追求文字上的逐字逐句对应, 而是使原语文本和目的语文本在意思和精神上实现最大程度的对等, 这就使得目的语读者的地位实现了提升。根据功能对等的程度, 奈达提出了两个层次:最高层次的对等和最低层次的对等。最高层次的对等要求目的语读者在阅读译文时能和原文读者阅读原著时有相同的理解方式和欣赏水平。然而这只是一种理想境界, 两种语言欣赏差异较大时更不可能达到。最低层次的对等指译文读者通过对译文的理解想象原著读者对原著的理解和欣赏, 这是功能对等的最低标准, 低于这一标准的译文都是不合格翻译。基于这两种功能对等形式, 译者应以原著的精神为基础, 但又不拘泥于语言结构的对应。

二、译者的原则

由于历史发展和文化背景的差异, 世界上没有两种语言是完全相同的, 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实现词汇的完全对等是不可能的。但为了在译文中完美再现原文的文化和精神, 译者应该采取一些策论尽量减少两种文化的差异, 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 译者应该尽自己最大努力创作出既能够体现原文精神与文化特色的译作又能符合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 实现最大程度的体现原著语言文化。

第二, 若形式和意义不能完全兼顾, 译者应舍弃形式对等, 改变原著的语言形式以实现原文的文化和精神。

第三, 形式的改变仍不能达到满足再现原文文化时, 可以采用“重新创造”的方法解决语言差异, 使原著和译文实现意义对等。“重新创造”也就是用目的语解释和阐述那些只有在原著语言才有的词语和表达。

三、功能对等理论的意义

自从20世纪40年代, 奈达把翻译放在不同的领域中研究并且总结出了许多翻译理论和观点, 其中“功能对等”、“等效论”和“读者反应论”最受西方学者以及东方学者关注与研究。长期以来, 直译和意译两种翻译方法的争议一直是中国翻译界关注的热点。直译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忠实原文”并且译本要在形式上与原著对应, 这就忽视了原语的文化传递;而意译强调“译文优雅”以及目的语的功能, 忽视了对等原则。然而直译和意译的主张者关注的重点都在于文本。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将翻译的重点从文本转向读者, 从注重信息的传递转向读者的反应。功能对等翻译理论调和了西方和中国的翻译学者长期以来相持不下的直译和意译之争。总结来说, 功能对等理论解释了许多之前的翻译理论解释不了的现象, 对翻译理论的未来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但是,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实行起来有很大的困难, 具有局限性。

四、功能对等的局限

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的翻译理论都有其各自的价值, 但没有完美的理论, 都有其局限性,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也是如此:

1) 功能对等理论过于关注译文的可读性方面, 而使其适用性受到限制。例如在文学翻译方面, 过于注重译文的可读性会导致译文的简单化, 原著的文化特点和艺术性不能很好的展示给读者, 这对于文学翻译来说并不适用。因此要求译者在文学翻译中不仅要关注译文是否可读还要关注语言形式, 否则即使是易读的译文也不是好的译文。

2) 功能对等理论还忽视了隐藏在原著中的历史、文化和意识形态等因素。为了使目的语读者达到和原著读者一样的欣赏水平, 原著的这些因素会被忽略甚至可能被译者抛弃, 这被称为一种翻译缺失现象, 译者也没有遵循忠实于原著的原则。

五、总结

通用的翻译理论体系并不存在。奈达也没有说过他的理论适用于任何翻译活动。因此需要我们辨证地看待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的原则, 对之后的翻译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但是, 我们也应该看到该理论的局限, 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取其精华”,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学习, 在实践中发现更多有价值的东西, 并进一步完善我们的翻译理论。

参考文献

[1]Nida.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2]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

8.中国防洪的得与失 篇八

中国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受海陆环流、东亚季风和热带气旋以及三级阶梯的影响和控制,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总体减少。汛期连续4个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80%,尤其在主汛期更为集中,一些地区7~8月份的降水量可占全年的50%~60%。

中国三分之二以上的国土受不同程度洪涝灾害的威胁。其中,七大江河中下游和沿海平原占国土面积的8%,约80万平方公里,这里土地肥沃、雨热同期、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目前集中了全国二分之一的人口、三分之一的耕地和四分之三的GDP,是我国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精华之地,同时也是受洪水威胁较为严重的地区。 降水时空分布严重不均、社会经济在洪水威胁区高度集中决定了中国是世界上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自古以来,洪涝灾害就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历史上有“治国先治水,治水即治国”的名训。据历史记载,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的2155年间,全中国发生较大洪水1092次。

黄河在历史上更是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1933年黄河大水,下游两岸堤防决口50余处,受淹8600平方公里,受灾人口364万,死亡1.8万人。1939年海河大水,受灾人口近900万,死伤1.3万人。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高度重视防洪工作,防洪减灾取得巨大成效。

因洪死亡人口大大减少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条件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中国及时启动了长江干堤和荆江分洪区的建设。1954年江淮大水,长江中下游发生了超过1931年的历史特大洪水,中国通过荆江分洪区及临时措施的运用,保住了武汉,避免了毁灭性灾害的重演。

1931年江淮大水,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沿江5省受淹农田9895万亩、受灾人口3514万、死亡人口27.9万,其中长江干堤溃决口导致水淹武汉4个月之久,最大水深丈余,只有0.5平方公里未被水淹,死于洪水及次生灾害者达3.26万人。 与1931年大水相比,1954年江淮大水后,沿江5省的受淹农田面积减少了52%,受灾人口减少了46%,死亡人口减少了88%。 之后,国家继续加强防洪工程体系建设,尤其是1998年大水之后更是投入了大量资金,防洪工程体系的标准和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目前,大江大河可以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大洪水,中小河流可以防御5~20年一遇的一般洪水,城市防洪按50~200年一遇建设,重点海堤的设防标准为50~100年一遇。2016年,尽管太湖发生了历史第二高水位的流域性特大洪水,但工程险情很少,没有造成大的洪涝灾害。

据统计,因洪灾死亡人口已从上世纪50年代的年均8571人降为2010年之后的年均999人,2015年仅为319人。因洪灾倒塌房屋从上世纪50年代的年均240万间降为2010年之后的年均75万间。

1950年至今,共实现防洪减灾效益4.6万亿元,减淹耕地1.8亿公顷,减免粮食损失7.6亿吨。中国的防洪减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防洪工程体系都包括什么

防洪工程体系是防洪减灾的基础和根本保障,防洪工程体系主要包括堤防、水库、蓄滞洪区、分洪河道,以及河湖整治工程和调控洪水的水闸。 沿江河湖海或分蓄洪区、围垦区等修建堤防阻挡并约束洪水泛滥,是人类最早采用也是目前各国普遍采用的防洪措施。

目前,中国共修建加固堤防41.4万公里,其中5级以上堤防27.5万公里。 在河流上修建防洪水库,通过调蓄洪水来消减下游河道的洪峰流量,达到保护下游的目的,同时还可以起到供水、发电和改善航运等作用。

目前,我国有水库9.8万座,总库容9323亿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库756座,中型水库3938座。 在沿河中下游的低洼地区设置蓄滞洪区,通过分蓄洪水、降低下游河道的洪峰流量和水位,保证下游堤防和保护区的防洪安全。同时,需要控制蓄滞洪区的发展,建设必要的防洪避险安全设施,运用后按照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条例进行补偿。目前全国有重点蓄滞洪区98处,蓄滞洪区总面积3.37万平方公里,蓄洪容积1074亿立方米。 除此之外,利用原有或人工修建的河道,分流超额洪水,通过清淤疏浚、岸线治理、河湖连通等,增加河流行洪和湖泊蓄滞洪的能力,也是防洪工程体系的一部分。 防洪时,首先发挥堤防和水库的作用,然后根据洪水量级和防汛预案适时启用蓄滞洪区。

遇超标准洪水,还需要根据防御方案采取特别临时分洪措施,保证重点防洪区域和对象的安全。

防洪有何短板

但是,目前中国的防洪工程体系依然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例如,堤防尤其是中小河流及圩垸堤防的安全隐患多,警戒水位低,汛期险情重,巡堤查险和抢险的压力和投入极大;大江大河和重点防洪城市没有全部达到规划的防洪标准,流域控制性防洪水库仍需建设,江河滩地和湖泊侵占开发严重;中小河流防洪标准和能力低,洪涝灾害损失重,占因洪灾死亡人数的比例高;海堤防洪能力偏低,达标建设任务重;数百万座小塘坝泄洪及工程安全隐患多,防洪风险大;尽管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中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但由于数量有9万多座,投入仍显不足,仍存一定的隐患和安全风险;蓄滞洪区现有1600万人,发展控制难度大,避洪安全设施建设滞后,启用损失高、难度大,同时蓄滞洪区的数量仍显不足。

除了防洪工程体系,防洪非工程体系的建设同样值得关注。 洪涝灾害可以通过工程建设得以有效控制和减少,但不可能完全避免。

nlc202309091411

世界各国的防洪减灾实践证明,防洪非工程体系是有效减少洪涝灾害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监测、预报、预警、调度、应急预案体系、规划和技术标准体系、政策法规制度体系等。

目前,中国防洪非工程体系存在的薄弱环节主要包括:降雨、山洪、城市内涝的精准预报预警水平不高,流域防洪工程体系联合优化调度的应用水平仍需提升;应急抢险专业技术和装备不足;社会公众的风险及自觉避灾意识薄弱,应急预案的精细化程度和可操作性仍需提高,江河超标准洪水应对存在一定不确定性;洪涝灾害危险和风险区划基础工作需要加强,防洪排涝规划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适时修订完善,规范人类活动、减少人为灾害等方面的立法、执法力度仍需加强。

约半数城市防洪能力未达国家标准

城市是流域防洪的重点保护对象,一般通过提高城市段防洪堤的标准,实现重点保护城市的目标。 《防洪标准》规定,一般防洪城市的洪水设计重现期为20~50年一遇,比较重要的城市50~100年一遇,重要城市100~200年一遇,特别重要的城市大于200年一遇。

据2012年国家防办的统计资料,全国有防洪任务的637座城市中,尚有约半数的城市防洪能力未能达到国家防洪标准。其中,与大江大河密切相关的31座重点防洪城市和以省会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城市为主的54座重要防洪城市,共有26个达标,达标率仅31%。今后一段时期内,继续加强城市防洪工程体系建设仍是保障城市防洪安全的重要任务之一。 城市内涝是强降雨导致城市积水成灾的现象。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全国351座城市的专项调研,2008至2010年3年间,有62%的城市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内涝,其中超过3次以上的城市有137座,57座城市的最长积水时间超过12小时。 2012年北京特大暴雨洪涝灾害造成79人死亡、损失116亿元;2013年余姚大水,大部分城区受淹,损失惨重;2016年更有武汉、新乡、邯郸等多座城市严重内涝。

内涝四大原因

城市内涝有多方面原因,主要包括四点。

首先,暴雨超过城市排水防涝设计标准是城市内涝的主要原因。长期以来,我国城市的排水防涝标准偏低,如我国《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2011年版)规定,雨水管渠暴雨设计重现期一般采用0.5~3年,重要目标一般采用3~5年,暴雨设计重现期约为发达国家的一半。受气候变化和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近年来城市暴雨频次和强度呈增大趋势,许多城市发生了历史罕见或者超过历史纪录的特大暴雨,远超设计标准,如2016年的武汉、新乡、邯郸等城市。加上城市排水和排涝标准不够协调、对超标准涝水出路的安排不足或缺失,城市内涝必然发生。

其次,快速城镇化和规划设计建设不当加重了城市内涝灾害。快速城镇化使城市地面硬化的面积和比例升高,不透水地面显著增多,2012年约为1981年的6倍,导致降雨入渗减少、产流增多、汇流加快,增加了排水防涝系统的压力;城市建设侵占河湖水域或低洼地区,导致雨洪调蓄排泄能力降低,同时,这些低洼地区原本就是蓄涝场所,加上排水防涝规划不周、建设滞后,已成为内涝积水的多发易发区;城市污水排放增多,增加了排水防涝系统的基流和压力。上述因素导致排水防涝系统的峰值流量和排泄总量增加,加重了城市内涝灾害。

另外,城市下凹立交桥排水系统设计不周,往往导致桥下汇水量过大、易严重积水影响交通,地下停车场、地铁、地下商城、地下通道等的防涝措施不足或缺失,也易发生内涝灾害。 再次,外洪顶托使城市内涝灾害更为惨重。受排涝能力增加和江河湖泊侵占等影响,同样降雨条件下河流洪水位和高水行洪的时间增加,加上海平面上升和地面沉降的影响,城市涝水外排受外洪顶托的影响增大,内涝外排历时延长,使城市内涝灾害更为惨重。

最后,城市暴雨内涝监测、预报预警和涝水调控的精准化水平不高,应急预案的覆盖面、精细化程度和可操作性存在不足,宣传教育不够、公众的风险意识和自觉避灾意识薄弱等,也是城市内涝灾害严重的原因。 因此,要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必须从多方面入手,需要科学编制规划,增强规划的约束力;落实主体责任,加快工程达标建设;加强监测预警,做好应急超前准备;完善应急预案,减轻内涝灾害损失;加强运行管理,确保排涝设施功能;强化科普宣传,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作者单位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9.高三政治教学的得与失 篇九

本学年,是我第一次经历高三教学,压力很大。在这一年的教学中本人认真研究高考考纲和高考试题,探索高考动向;认真备课,上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学生的成绩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但学会知识,更学会做人,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现将本人在本期教学工作中的经验与体会小结如下:

一、教学心得

1、倡导合作精神,开展自主探究。

教师是合作者、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课堂上应尊重学习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整节课,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甚至解决问题教师只是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加以引导,有时鼓励学生提问。为此,我们教师应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放弃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多看、多问、多想、多讲、多行。重视每一位同学的见解,赏识他们每一点进步的思想火花。

2、调整好心态,提高应试心理水平。

人在良好的健康心理状态下,能够适应外界的变化情况,充分发挥其身心潜在的能力,创造性地进行学习。要取得优异成绩,必须及时调节自己的情绪,纠正心理上的偏差,消除焦虑、紧张

等心理失常状态。在考试中经常出现这样情况,越是考题简单,有些学生越会掉以轻心,考试成绩并不理想,反而失去了考题难度偏低这一优势。只有那些心理素质好,细心、有耐心、基础扎实的同学才会成为真正的赢家。

3、抓住中档题,提高学习信心,提高得分率。

政治学科考试中档题约占60%,也就是有60分这样的题目,这类试题对基础知识要求较高,而能力层次一般,对于经过系统复习的考生来说,应该是不能出现问题的。这就要求考生要根据《考试说明》规定的知识点一个一个落实,形成网络,要有足够的实间看书,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要掌握解题的一般要求和方法。

4、技巧培训和综合训练

技巧培训是提高复习效果的重要的环节。近几年来,政治试题高考基本理念变化很大,但是,题型基本稳定。可以归纳基本题型答题的基本模式和基本技巧。如审题技巧包括审材料,审问题,审题眼,审答案,通过朗读材料,读出试题答案等。又如五子法(戴帽子——切入语非常重要,点题,观点明确;标号子——能分段就分段,能分点就分点;采点子——术语到位;扣料子——扣住题眼,引用材料。挖坑子——多角度思考),八字法(理论、实际,正面、反面),扒皮法(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等等都是值得试用的方法。

必要的训练是提高复习效果的重要手段。经过对基础知识、重点热点、技能技巧的学习和培训,然后,集中进行模拟训练,巩固和提高复习效果,做到全面掌握,融会贯通。训练分成三个阶段,基础阶段、学科内综合、学科间综合。政治学科在学科间综合学习和训练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要及时、准确地把通过政治学科所感悟和研读出的重大时事问题展示和分析给地理与历史学科,让学生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去把握重大时事问题,做到政治、历史、地理三个学科有机的给合。

5、心理辅导与考前的讲话

大考进行考前的心理辅导是相当必要的。克服考前和考场恐惧心理,加强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于学生的考场发挥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让学生把知识准备、物质准备、心理准备结合起来。要让学生了解一些考场的基本知识,考场的基本经验,要告诉学生如何走进考场,如何面对试卷,如何面对难题。特别是遇见从未谋面的材料和问题,应该如何处理。

6、教师要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

美国学者波斯纳曾提出过这样一个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试想一下,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具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因此,作为教师必须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着眼于自己教学行为的改进,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通过自己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自我觉察,来达到或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效能。例如,我们可以对每份教过的教案,进行认真的回顾并诊断,开出教与学的“病历”,并且对这些“病历”进行分析、交流,最后发现并提出解决这些教学“病历”的对策。又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平时我们还可以利用进修、观摩、交流等渠道多听其他教师的课,并争取与他们进行对话交流,学习他们的教学思想,分析他们是怎样组织课堂教学的,他们为什么要这样组织课堂教学,同时与自己的课进行比较。通过这样的反思分析,从名师的教学艺术中得到启发,得到教益。

二、存在的不足。

1、夯实基础的方法稍有欠缺。

跟以往一样,这届高三采取课前小考的形式,考上节课复习过的教材的基础知识内容,但几次下来,效果交不好,学生的灵气没了,相反把学生“记死”了,应该通过习题的形式来督促检查他们,如果早发现这一学情,那么他们的基础往右会掌握得更扎实、更灵活。

2、对学生缺少“逼、压、跟”的态度。

教师的很多想法是好的,可是为什么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原因就在于有贯彻却没有落实。例如对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对知识归纳整理的效果检查方面,教师和学生缺乏较真的态度,没有紧跟的意识,于是学生也就和老师打起了“太极”,得过且

过,致使后进生越落越远,班级两级分化的现象严重,最终也制约了班级整体成绩的提高。

3、正确对待模拟题及其他信息

进入高三复习后,各种各样的试卷、资料铺天盖地而来,特别是到最后,各地的交流试卷很多。对此,我觉得要有选择地利用,但不能依赖于外来试卷,更不能心存幻想,抱有侥幸心理,对学生进行题海战术,使复习既浪费时间而又效率不高。对模拟题要进行再加工,在借鉴的基础上提高和升华,这样,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复习的效率。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把好的做法继续发扬光大,不足之处要努力学习,克服不足,让自己更快成长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政治备课组

刘芳

10.语文检测中的得与失 篇十

一、本次检测说明

本次检测知识面比较广,难易程度适中,能够较好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考试内容大致分为三大板块:基础、积累;阅读、理解;习作、运用。

二、取得成绩的原因

通过测查,从学生的答卷来看,识字与写字、阅读两部分答得比较理想。“看拼音写词语”这一项的得分率比较高。学生的拼读、选字、组词出错较少。词语积累不错,“把词语补充完整” “词语搭配”得分率较高,反映出平日教学抓得紧,能够夯实基础。本次监测,优秀率50.3%,及格率98%。整个班级对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牢固,准确率达到98%。课内阅读答得也很理想,大多数学生对学过的内容能灵活运用,不背死书,能抓住要点来回答问题,有一定的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三、本次监测的得与失

从学生的答卷来看,选择恰当的词语及选词填空两部分答得不太理想。有的同学对关联词语掌握得不够好,词语之间搭配不当,乱填一起,准确率在82%。还有的同学对杰出人物优秀品质的词语掌握的不够好,课文内容掌握的不够扎实。作文方面,及个别学生作文内容还是不够丰富,语句不够生动形象。

四、整改措施

(一)课内知识的掌握

11.欧美城市反恐的得与失 篇十一

谁能料到,这一年的11月13日,巴黎再遭重创,系列恐怖袭击给巴黎撕开了新的伤口,这座有着太多辉煌的城市眼下正以其最不希望的方式吸引着全球目光。

自美国9·11恐怖袭击以来,全球的反恐战争历经14年仍处于“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尴尬状态,欧洲和美国在城市反恐方面究竟有哪些经验和教训?

情报先行挫败阴谋

几年前,法国情报机构在反恐方面曾经是英美效仿的对象。2001~2012年间,美国遭受了9·11恐怖袭击、伦敦经历了7·7爆炸案,而法国避免了在其本土上受到任何重大的极端分子袭击,曾经被誉为欧洲的“反恐重地”。

那段时间,英国、美国和其他国家代表团经常派人去巴黎参观学习法国人是如何反恐的。在9·11事件后,法国曾为美国迅速提供了深入了解“基地”组织及恐怖分子的一系列有效情报。

如今,情况发生了变化。法国情报系统遭遇了“历史性惨败”,饱受诟病。

而与此同时,英国首相卡梅伦11月16日接受英国广播公司采访时透露,英国情报部门在过去6个月里,阻止了7起针对英国的恐怖袭击,不过这些预谋的袭击比巴黎此次遭遇的规模要小。

英国也一直是恐怖分子的“重点关注对象”之一。

2005年7月7日,交通早高峰时段,4名受“基地组织”指使的英国人在伦敦3辆地铁和1辆巴士上引爆自杀式炸弹,造成52名乘客遇难,700多人受伤。

那次恐怖袭击之后,英国痛下决心“防患于未然”,加强了在情报搜集和追踪方面的力量,在与恐怖分子及“基地组织”的长期对抗中,逐步积累了丰富经验。之后的十年里,尽管数次面对恐怖袭击的威胁,英国都做到了“情报先行”,及时挫败了恐怖袭击阴谋。

2006年8月10日,英国情报部门成功阻止了一起堪比9·11的大型恐怖袭击。一名美国官员透露说,按照计划,恐怖分子打算将自制的液体炸弹装在一个饮料瓶里,然后放到手提行李箱中,神不知鬼不觉地分别带上大约6~10架飞往美国的飞机。当飞机飞行到美国城市的上空时,他们便用伪装成iPod播放器的遥控装置引爆炸弹,届时纽约、华盛顿、旧金山、波士顿和洛杉矶这五大城市就会陷入火海之中。但英国情报部门在最后的12小时内及时控制住了所有恐怖分子,避免了灾难的发生。

情报部门在粉碎这些恐怖袭击阴谋中功不可没。卡梅伦近日表示,英国政府将增加安全部门预算,允许英国军情五处、军情六处和政府通信总部在目前的12700名员工的基础上再增加1900名,增加幅度约15%。

相比之下,法国的情报部门曾暴露出不稳定、频繁更换、反腐机构职能重叠的问题。

法国前总统萨科齐在2008年对情报部门进行了改革。以往,法国的情报部门一直由总理负责,改革后,法国的情报工作完全由总统领导,政府将从情报管理工作中退出。换句话说,“法国情报委员会”将成为情报工作的核心管理部门,负责人是总统。

“国家情报委员会”把法国6大情报和安全机构负责人团结在一起。这两个委员会的主席都由总统担任。在这6个部门中,出镜率较高的是“对外安全总局”和“对内安全总局”,后者即国内中央情报局。

同时,法国总统府新设立的“情报协调官”走马上任,其主要任务是协调和指导各部情报工作,并将总统的指令传达给相关部门。该官员被称为“总统府情报先生”。

尽管作了一些调整,但法国情报和安全部门的协调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从“查理周刊事件”到此次恐怖袭击,均证明了法国在情报追踪、武器控制方面还有很大不足。

改革反恐机构和制度

除了英国,美国近年来的反恐也颇有效果。自9·11恐怖袭击至今,美国没有再发生此类事件,重要原因是美国对恐怖主义的警惕大大提高。政府这些年来不断投入资金加强及提升安全措施,对各个机构进行改革,加强掌握恐怖分子网络情报的能力。

2001~2011年的10年间,美国政府为反恐投入4000亿美元在各种新的安全措施上。同时,美国的反恐相关法律也逐步完善。比如,9·11之后,美国通过了《爱国者法案》和《航空及交通安全法案》以及《防止生物恐怖袭击法》等法律。

美国现有16个情报机构,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为总协调机构。情报总监统领所有情报机构,取代中央情报局局长成为美国情报界“盟主”。美国的情报总监是9·11独立调查委员会建议设立的,也是美国几十年来最大的情报改革措施。情报总监位高权重,监督全美情报机构运转,中情局局长需要向其汇报工作,而情报总监每天向总统汇报情报工作。

而在法国,信息监听监控方面有颇多法律限制和争议。按法国1991年的一项法律规定,情报机构不能合法地跟踪汽车或对公寓进行监听。直至2015年6月,法国国民议会才通过了备受争议的情报搜集法案。

此外,法国情报部门近年来也面临着资金短缺、人员短缺等问题。以前法国面对的恐怖行动往往只涉及十多人,但目前需要对付的是涉及上百人策划的恐怖行动,人力明显不够用。

法国情报官员指出,24小时监控1个恐怖袭击嫌疑人需要15~20个情报人员,如果追踪1000人,则需要1.5万~2万人,但其情报机构的员工仅有几千人。

复仇难以替代反思

尽管法国和美国在巴黎恐怖袭击后加大了对ISIS占领区的打击力度,但重要的一点是,悲痛掩盖不了理智,复仇难以替代反思。

从法国近年来的外交政策来说,北非是法国传统的势力范围,在那里法国协助美军推翻了利比亚的卡扎菲政权。而“管杀不管埋”的政策使得利比亚成为无政府状态,让叙利亚也陷入内战之中。

在旧秩序被打破,新秩序却迟迟没有建立起来时,伊斯兰极端势力却浑水摸鱼趁机坐大。ISIS制造出欧洲现代历史上最大的难民危机,让数百万人背井离乡,不惜冒生命危险横渡地中海;同时这些极端势力也把法国作为报复的目标。

就在《查理周刊》遇袭前两天,奥朗德在接受电台采访时还称,他“后悔”法国在两年前没有干涉叙利亚局势的发展。而在巴黎发生连环恐怖袭击前一周,法国宣布将部署包括“戴高乐”号航母在内的海空力量,参与打击ISIS的行动。

在“袭击-震慑”的经典恐怖主义理论中,拿法国开刀在实施难度上比袭击美国本土要容易得多,毕竟那里本来就有10%的恐怖分子与民众同文同种,便于藏匿。

另一方面,本土年轻人激进思潮的形成,也成为法国以及比利时等国家必须反思的难题。目前,巴黎系列恐怖袭击的最新调查显示,多名袭击者来自比利时,警方还逮捕了另外7名嫌疑人。

有评论显示,按人均来算,比利时向叙利亚和伊拉克输出的圣战分子要多于其他西欧国家。根据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的极端化和政治暴力国际研究中心2015年1月发布的数据,估计大约440名比利时人已经加入了中东地区的一些极端组织,按人口均值算,这一数字是法国的两倍、英国的4倍。

比利时当地官员分析说,造成这些问题的因素包括年轻人失业率高、一些年轻的穆斯林对现实不满以及受到有关圣战宣传的影响。像许多欧洲的圣战分子一样,这些人是“城市帮派”的副产品,他们厌恶西方社会,很容易接受极端思想。

对于这些现实的因素和由此带来的问题,法国也好,比利时也好,都必须从根源上进行反思,包括外交政策的走向、全球反恐的联合,以及从国家制度上对年轻人、外来移民等的帮助。

12.班主任工作的得与失 篇十二

首先我们先说说与时俱进的闪光点。这次比赛大会的组织者提高了武术理论方面的要求, 在运动员比赛前要进行武术知识问答, 动作满分100分, 理论满分10分, 加起来就是运动员的总成绩。这种方法不但可以增强运动员对武术理论知识学习的积极性, 还可以脱掉人们视武术人是四肢发达、只练不学的莽夫的偏见, 还让观众朋友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了解, 可谓一举三得, 值得推广。

比赛中的配乐也是这次比赛的亮点。原本武术表演是不允许配乐的, 提倡保持武术原汁原味的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为了迎合市场, 拉回观众, 从武术的形式上做了一些包装, 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有的配乐恰如其分, 非常成功, 他们根据武术对练过程中的快慢起伏, 配上了乐感震撼的打击乐或行云流水般的弹拨乐, 大大提高了对练的视觉冲击力, 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武术氛围。令人遗憾的是, 这其中竟有风马牛不相及、不知所云的荒唐之作, 武术对练居然用上了京剧《智取威虎山》的曲子, 运动员在单皮鼓、拍板、大锣、小锣、京胡、小三弦、唢呐、汤锣等戏曲乐器中你来我往的打个不停。更滑稽的是, 运动员的动作随着鼓点和拍板有着快慢急缓的节奏, 让人难辨雌雄, 分不清是武, 是戏, 还是舞。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此次比赛, 从技术的运用上来说基本还可以, 能够体现武术攻防的特色。但也有不尽如人意的瑕疵。在看一场双刀进双枪时感受颇多, 运动员们的三人对练可以说非常精彩, 不论是力道、速度、弹跳力和身法表现都非常完美, 俩运动员持枪扎另一人时, 枪枪到位, 惊心动魄, 观众惊呼声不断, 万万没有想到, 就在快结束时“奇迹”出现了, 一个运动员竟然以终极格斗中的地面 (十字固) 技术收场。这样的拉郎配显得生硬而别扭。

从武术的技击技术方面来看, 在武术对练中最大的缺失和遗憾, 就是武术的技法太单一, 没能体现出中国拳的特色。诸如八极拳的挨、傍、挤、靠;太极拳的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形意拳的刚、猛、脆、炸、起落、伸缩;八卦掌的摆扣成圆、以斜打正的技法。既然我们练的是武术, 表演的是武术, 就应尽可能地把武术特色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地步才行。

13.人生的得与失作文 篇十三

记得参加上学期的“数学手抄报”比赛,要求用素描纸画,听同学说校门口的小卖部里有卖,我便在一个空闲的下午去买。

那天,我轻快地走在去小卖部的路上,嘴里还哼着小曲,到小卖部向老板娘付了钱,她从装满纸的包装袋里随手抽出了一张,也许是她手太粗了吧,我清楚的看见那是两张!可我不知如何是好,还是独吞了吧,下次就不用买了。回家的路上,我的脚步沉重,走一步地都在抖动,周边的花香和鸟鸣早已忽略到千里外——我该怎么办呢?

我明明知道自己错了可却又不承认,反而怀着侥幸的心理往家走。一到家我就把这件事告诉了一向满面春风慈祥可亲的奶奶,奶奶的笑容收敛了,她变得严肃,她和老板娘是好朋友,况且奶奶这人拾金不昧,我立刻意识到奶奶生气了,便说好话。

奶奶没读过书,讲不出什么大道理,却认真地说:“做人不可以这样的。下次别再这样了!”奶奶有几分想让我道歉的意思,可我走到她家店门口,就怎么也不敢踏出最后这一步了,我羞愧得连头都抬不起来,我当初是怎么想的呢?虽然这只是一件小事,但这是表现自己品行的最好时机!我为什么偏要在关键时刻掉链子呢?

我是一个贪婪的人,从小就为自己想要的而不择手段;为没得到的悲痛万分,我只会从别人那索取,不懂得无私奉献。现在我终于懂了,人生中的得与失并不重要,重要在于你的品格。像塞翁失马,我就要学习那种精神,我要改,我要把侥幸心理抛得远远的,让实事求是重新回到我心中!

14.高考物理三轮复习的得与失 篇十四

2014年的高考已经结束,但是对在这一年中所经历的高三物理备考过程的得与失的思考还没有停止。历届的高三教学都要围绕高考进行,从第一轮复习到最后冲刺都要扣紧高考的考查内容和命题形式进行复习与练习。我们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备课组经过充分酝酿,反复讨论,确立的总体复习思路是:立足课本,狠抓基础,紧扣大纲,对不同类别学生,因材施教,注重学法指导,重视培养学生能力,决不搞题海战术。而现在回忆今年的高三复习真是得失并存,感受颇深。

首先,是有所得的部分。

第一轮复习是跟着书本,步步为营。我们降低起点,紧扣大纲,立足书本,对概念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使学生全面扎实地掌握物理基础知识。特别是高一力学部分,就像上新课一样把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重新梳理一遍。我们计划通过第一轮复习,既要按照高考要求复习到位,又要让高

一、高二没有学好物理的学生能重新学习。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在会考复习结束后,不再进入光学和近代物理的新课的学习,而是趁热打铁直接进入高三一轮复习,这样最大的好处就是学生可以在已有的会考复习中知识的巩固上得到提升和加强,所以我们在会考复习时就有意识的埋下一些伏笔,然后采用“滚雪球”法滚动复习,既可使学生掌握的知识能前后连贯起来,又可降低前面知识的遗忘速度。对不同类别班级,我们采取不同教学目标,因材施教进行复习,一方面提高要求,强化训练,另一方面对基础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让他 1

们掌握基本知识,建立信心,循序渐进地学好物理,从而使整体成绩大面积提高。对少量学有余力的学生,适当开点“小灶”,让他们吃饱吃好。

不在《大纲》以外的部分花时间和精力,集中精力突破基础的掌握,指导学生考到哪学到哪,考多深学多深,集中精力提高复习效率。

第二轮复习是专题训练,走出教材。我们分“力和运动”、“电与磁”、“热与能”、“光与原子”、“物理实验”五大块进行专题复习。每大块按不同角度设计多个专题,既全方位立体化整理各大块知识体系,又合并、类比、归纳总结各大类问题的研究方法。

例如:力学部分,我们把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类比,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类比,研究应用这两个定理、定律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技巧。把物体平衡、牛顿定律、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振动合并,研究应用牛顿定律和其他知识综合解题的思路、方法和技巧。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指导,训练,全面提高复习质量。

第三轮复习是整体规划,回归书本,学会对知识的重组、整合、归类。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掌握检索、迁移、演绎、推理等学习方法,形成能力。

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复习中的练习,大部分是针对某个单元或某个专题的练习,学生事先就得到提示:要应用该单元或该专题的知识,所以,学生普遍感到比较顺手。可是到做综合练习时,不少学生就手忙脚乱,同样前面做过的简单的习题,不知道用什么知识去解,所以不少学生小考试都能考得比较好,一到大考试就考不好,而且还产生了心理负担,对于这种情况我们的做法是:一开始的综合练习适当降低难度,让学生有足够

时间分析题意,选择适当的知识来解决问题,逐渐提高他们的综合解题能力,然后逐渐适当增加难度,提高解题速度。

对于热点问题,一方面要拓宽学生知识面,另一方面也让学生知道,热点问题并不复杂,主要考查阅读理解、捕捉信息等能力和一些基本物理知识,只要把它转化成一定物理模型,就比较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于较复杂的综合计算题,一般有多个过程,要运用多方面知识进行分析求解,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对学生的要求并不高,要求他们注重分析物理过程,解题规范,对于并不难的综合题,要尽量减少失误少失分,对于较难的综合题,要尽量列出得分点多得分,避免空白题,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较满意的成绩。

我们备课组共14人,发挥集体力量,加强集体备课尤为重要,团结奋进,全力以赴,共同攻坚。除了平时随时提出问题及就有关内容进行讨论外,我们做到教学目标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单元检测统一。

在明确复习思路及目标要求的基础上,我们分工协作,各负其责,苦干加巧干,完成复习内容,并且达到高考要求。在每一次检测、测试后都做仔细的质量分析,做到知己知彼,查缺补漏。

高三阶段的复习是个系统工程,必须抓住每个环节,从细微之处入手,靠自身主动投入,加强针对性训练。

1、认真研究《考纲》,明白考什么

我们的复习,一则使知识条理性、系统化、更趋巩固。二则是用学过的知识、方法解决具体问题,获得成就感。再则也是为了面对高考,这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所以,一定要认真学习《考纲》,明确复习方向。所以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认真研读了《考纲》,然后带领学生一起认真仔细地领会《大纲》精神,明确要考些什么,做到目标明确。

2、仔细解研近年考题,知道考什么

我们不但要明白考什么,而且还要知道考了什么。凡是复习到每一个章节、每一个知识点,就搜集近几年来相关考题(特别是经典题),带着学生一起仔细解析和研究一遍,体验和感受高考试题赋予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的考核要求,分析解决常规题、典型题的切入点,知道考查重点、考查能力要求、研究相关试题可能存在的命题空间,达到以少胜多的有效复习效果。并在后期按知识块把近三年的高考真题汇总,给学生进行练习。

3、注意呈现规律,估计会考什么

通过《大纲》解考题,注意近年来考题呈现的规律,关注重点题型,热点考题,进而估计可能会考什么。但要注意复习思维不能受到限制,而只关注主干知识。

带领学生复习的过程中,在加强训练的同时,还要重视解题的规范化。因为这是造成失分的重要原因之一。首先,让学生多看历年高考试题提供的参考答案的解题过程,体味图示、文字、公式在解题中的有机穿插和衔接。其次,自己在解题时逐渐模仿。譬如:假设待求物理量;相同物理量有不同的含义要用下标加以区分;应用物理公式、定理、定律,列物理方程等都要冠以相应的名称和列式依据。对于多过程、多状态的物理问题,尽量用图示加以说明,使人看了一目了然;所有的物理量必须有单

位,必要时对计算结果的物理意义加以探究讨论等。

细节决定成败。细节

1、重视物理过程。整个复习阶段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过程一清二楚,物理过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题的隐患。题目不论难易都要尽量画图,有的画草图就可以了,有的要画精确图,要动用圆规、三角板、量角器等,以显示几何关系。画图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更精确地掌握物理过程。有了图就能作状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状态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间断的,而动态分析是活的、连续的。

细节

2、笔记本(备忘本)。上课以听讲为主,还要有一个笔记本,有些东西要记下来。知识结构,好的解题方法,好的例题,听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记下来。课后还要整理笔记,一方面是为了“消化好”,另一方面还要对笔记作好补充。笔记本不只是记上课老师讲的,还要作一些读书摘记,自己在作业中发现的好题、好的解法也要记在笔记本上,就是同学们常说的“好题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笔记本要经常看,要能做到爱不释手。

反思高考复习,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一:时间掌握上前重后轻。

因为学生基础较差,所以在一轮复习上时间花费过多,存在过多过繁现象。教师惟恐学生不能掌握每一个知识点,惟恐漏掉任何一个重难点,结果导致有时出现满堂灌,致使学生缺少自主支配时间,而且面面俱到,生怕遗漏,导致后两轮复习时间紧张,较仓促。

二:选题选材上还要精益求精

在专项能力训练中,练的题过多,甚至有时出现大搞题海战术现

象,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技巧偏少,导致事倍功半,收效不高。

三:教学反馈和补偿不够及时

关键原因在于在一轮复习中,教师不能充分发挥和尊重学生主体性,教师讲的过多,包办过多,不能真正贴近时代,贴近高考,贴近学生。

四:学生应变能力的培养还应进一步重视。

因此,在高三总复习中要想到、做到,尽心尽力,这样才不留遗憾。而题型一切皆有可能,只要知识在我胸中,要有平常心,要有自信心,要审清题意,要学会变通。教师的选题应从难度上降下来,将精力放在对知识点的落实和方法的整理上。

上一篇:浅谈加强和创新城市管理下一篇:公选环保局副局长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