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伦敦大学校园生活环境

2024-08-14

英国伦敦大学校园生活环境(14篇)

1.英国伦敦大学校园生活环境 篇一

湖北理工学院环境学院学生会心理部

“感悟大学生活”主题班会策划书

一、班会主题:

感悟大学生活,适应大学生活。

二、班会背景:

告别中学,迈入大学校门,你们就开始了新的人生征程!大学,曾经是你们梦寐以求的乐园。如今,当大学生活正式开始之后,似乎又有了新的憧憬。来到这里既是一个阶段的终点,更是一个新的起点!来到新的环境。面对新的师友,开始新的生活,兴奋之余应该静下心来展望一下自己的大学生活。开学至今已有一个月了,大家或多或少的看到了学长学姐的大学生活,有充满感激、倍感珍惜的,也有唉声叹气、怨天尤人的,有埋头苦读的,也有花前月下的„„所有那些都是属于别人的,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生活需要自己去选择。人不仅会有梦想,而且能够自觉树立自己的目标,也能够主动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奋斗,并在行动之余不断追问人生的意义。

三、班会对象:

13级全体新生

四、班会时间:

2013年10月22日晚7:00~8:00

五、班会地点:

J2-108

六、具体安排:

1.活动前

⑴ 由心理部各成员到各个班级进行活动宣传工作。调动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为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⑵ 由环境学院宣传部、编辑部,协助完成该活动的海报、和新闻宣传工作。

2.活动开展

⑴ 到各班级统计、挑选有意愿表演的人员或团队,并做好登记,安排他们做好各自的准备工作。

⑵ 活动当天邀请校心理部到场并对班会加以点评。

3.活动结束

⑴ 表演结束后,由校心理部给本次班会打分。

湖北理工学院环境学院学生会心理部

⑵ 安排编辑部对活动的整个过程做好记录和跟踪,并写成新闻报道。

七、班会要求:

本次班会主题为“感悟大学生活,适应大学生活”,可在较为活泼的氛围下引导各位新生为自己的大学生活做一个规划。

1.板报内容要求图文结合,内容充实,黑板上要留有考勤。

2.班会期间不允许来回走动、吃东西、玩手机(班级内若有想录像拍照的同学,仅限1名)、睡觉等与班会无关的事。

3.所有未参加体育节活动训练的同学必须全部在场,有特殊情况的同学必须至少提前一天向班级心理委员请假

4.人员靠前集中坐好,物品整齐摆放在最后一排,桌上不能有任何杂物,并且保持教室地面整洁。

5.以班级为单位,每个班至少出一个节目,节目形式不限,可以是小品、朗诵、歌曲表演、舞蹈、相声等等。

湖北理工学院环境学院

心理健康部

2013年10月12日

2.英国伦敦大学校园生活环境 篇二

关键词:民族院校,校园景观,民族特色

校园景观作为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学生的学业和素质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大学校园规划需要结合自然设计、环境设计和健康设计[1], 一个优秀的校园环境应是多层次、多元化的[2]。而民族类院校校园景观环境由于其特殊的文化特征, 其景观除了应具有普通校园景观环境的特点之外, 更应体现民族文化背景下的多元性。如今, 我国提出“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 大力发展西部少数民族地区, 少数民族地区人才的培养也变得至关重要[3]。民族院校校园内景观环境的建设, 对具有民族文化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有积极地作用。目前, 国内已有大量针对大学校园景观建设的研究[4,5,6,7,8], 但专门针对民族院校校园景观的研究却甚少, 因此, 有必要对已建成的民族院校景观建设进行调查分析, 以了解该类院校在景观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为后期景观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及意见。

1民族院校校园景观环境的特征及内涵

1.1 民族院校校园景观环境的特征

一个优秀的校园景观应该具有满足环境育人的功能特征和提供开放交流功能的特征。民族院校是孕育民族人才的摇篮, 其校园景观环境不仅需要具备以上2 种特征, 更需要融入民族文化的特征, 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到景观规划中, 使学生能够认识、了解民族文化, 体验民族情感。

1.2 民族院校校园景观环境的内涵

民族院校的校园景观环境不同于其它的校园景观, 它具有更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 而这些民族文化的体现并不单单是表层刻字和树碑, 更多的是隐性的精神内涵。具体到校园景观中则是那些能促进人们产生对民族文化求知和探索的欲望和人们之间进行与民族文化相关的活动, 能引起民族学生归属感的场所。

2西南民族大学景观环境设计优点

西南民族大学由武侯校区与航空港校区2 个校区组成, 武侯校区面积约33.33hm2, 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的一环路;航空港校区面积约80hm2, 位于双流县机场路。在校园景观建设中, 2 个校区均为园林式校园, 绿化面积大约都为8 万m2。总的说来, 2 个校区的景观建设具有以下特征:

2.1开放空间数量多

开放空间是学生开展各种活动的场所, 校园中开放空间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一个学校环境的开放性。在航空港校区与武侯校区的校园景观中, 均有较多数量的开放空间。这些开放空间包括校园广场、面积较大的校园绿地及人行道等, 有很多学生在校园广场跳民族舞蹈, 并参与各民族的纪念活动。在梦云湖畔和映月潭的草地和邻近水的平台, 都会有众多的学生在此聚会游玩、增进感情, 这些开放空间为少数民族学生带来了更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

2.2 调节校园微气候

作为园林校园的典范, 武侯校区校园景观为学生的校园生活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起到调节校园内空气质量及为校园提供舒适环境的功能。航空港和武侯校区校园景观中种植着适合不同季节生长的植物, 常绿与落叶相结合, 乔灌草复式绿化, 速生与慢生相结合, 既强调了植物的实用功能和造景功能, 又增加了环境的生态效益。利用水生植物的水质净化功能与造景功能, 为调节校园微气候起到了重要作用。如图3。

2.3 具有时代特征

2 个校区的校园景观建设都结合了学校的文化气息与文人气息, 生动而形象的传达出一个时代的文化心理特征和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武侯校区的校园建设与当时的历史文化息息相关, 比如, 保留的邓小平同志的居住场所和为了纪念功勋卓越的革命前辈王维舟而建造的王维舟雕塑广场等, 这些场所不仅是时代文化的展现, 也为学生的晨读、休息提供了场所。航空港校区建于2003 年, 内部建筑和景观都通过现代的设计手法体现了当代的审美特征。

2.4 交往空间多样化

校园内交往空间种类多样, 一些交往空间与道路结合, 有的将人行道加宽, 有的与校园开敞空间结合, 成为了平时学生利用率颇高的多层次交往空间。从学生心理、生理及行为习惯的要求出发, 满足了民族院校的学生学习、交往、休息、运动、跳民族舞蹈等需求。例如, 武侯校区的维舟广场、航空港的腾飞广场、洗涤广场、梦云湖畔、银杏大道等都为学生开展各种活动提供了开放的空间, 同时“约会的地方”、映月潭等小型空间为学生的私密生活提供了场所。

3西南民族大学校园环境景观中存在的不足

3.1 承载民族特色活动空间较少

对于一个拥有56 个民族的高校来说, 民族活动是多种多样的。这些活动不仅仅是民族文化的体现, 更是少数民族学生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部分民族类高校的学生擅长歌舞, 每逢周末跳民族舞蹈的特别多, 然而能够承载这些歌舞活动的场所却屈指可数, 只有武侯校区的维舟广场、航空港校区的南大门和超市门口, 多数少数民族学生没有场所跳舞时, 会选择面积局限的空地甚至教学楼走道。

3.2 民族文化特色景观小品较少

拥有众多民族的院校, 民族文化丰富多彩, 校园中的民族文化景观对学生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不断感受着民族文化。在2 个校区的景观建设中, 具有民族文化要素的景观仅有民族团结碑和武侯校区南大门的雕塑, 校园中的民族符号体现民族特色的地方比较少, 学生难以在生活中找寻到民族文化的归属感, 也难以更深入地感受民族文化的内涵。

3.3 环境景观不够人性化

人性化的校园环境能够创造安全、舒适、和谐的氛围, 促进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的发展。可是2 个校区的校园景观设计不够人性化, 未考虑合适的交通流线以及比例和尺度, 在校园中随处看到很多草地在学生走近路时被践踏, 这不仅严重的破坏了生态环境, 也使校园中的文化环境不够雅观, 让人误以为学生的素质存在问题。

3.4 航空港校区校园风貌特色不明显

武侯校区的校园环境景观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与周边的锦里和武侯祠形成整体, 具有浓厚的历史风格和文化精神。而航空港校区由大量现代景观组成, 既缺少和武侯校区互相结合的文化风格, 也未形成自己明晰的景观风貌, 由此可以看出, 航空港校区的景观风貌特色不明显。

4建议

西南民族大学作为一个拥有56 个民族的高校, 具有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合格可用人才的责任。良好的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景观环境, 对培养该类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 结合以上的调研和分析, 本文对西南民族大学校园景观环境的后期建设与改造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继续发扬类似西南民族大学校园内部景观环境规划的优点, 使学生在生态环境良好, 拥有丰富的交往空间和开放空间中生活和学习。 (2) 建设更多开展民族特色活动的空间, 促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少数民族活动中, 在学校学习生活的过程中仍然拥有民族归属感。 (3) 适当建设更多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景观场所与小品, 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体验民族文化和民族风俗习惯。 (4) 通过对学生的观察, 合理地改造校园环境景观, 使校园景观更具有人性化的特点, 坚持一切为学生考虑的信念, 使学生的生活更方便。 (5) 合理地改善航空港校区的校园风貌, 促使校园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并与武侯校区的历史风格和文化精神互相融合。

参考文献

[1]戴任知, 沈守云.从景观生态学角度探析校园景观设计——以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东方红校区为例[J].现代园艺, 2013 (1)

[2] 彭蓉, 赵利毅.大学校园环境设计[J].吉林林业科技, 2005 (4)

[3] 蒋利辉, 冯刚.“一带一路”, 民族地区的重大战略机遇[J].中国民族, 2015 (5)

[4] 饶翔宇, 沈守云.大学校园景观的文化表达: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东方红校区景观设计为例[J].湖北林业科技, 2012

[5] 张春慧.大学校园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的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 2004

[6] 姜文杰, 德强, 李亮, 王红, 赵龙.高等学校生态校园建设探析[J].才智, 2015 (25)

[7] 卞素萍, 卢正凯.大学校园绿色景观建设的转向[J].建筑与文化, 2015 (9)

3.大学校园环境景观化设计理念初探 篇三

[关键词]大学校园 校园环境 景观化设计 景观理念

大学校园环境景观化设计的迫切性

大学校园环境是一个功能复杂的综合体,若只注重解决功能问题,还不足以成为环境友好型的校园设计。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校园环境不仅要为老师和学生们的学习及学术活动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为塑造学生的生活习惯、能力素质提供一定的场所背景,并且学校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综合能力的功能应大于其传播知识的功能,从而对大学校园环境景观化设计提出了新的迫切的要求。

“景观化校园”是指:为了满足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时代要求,在校园的规划设计中,以环境品质的提升为目标,以人本主义为立足点,实现校园环境、功能、经济、技术的优化,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环境。这里所谈及到的“景观化”是一个动词,景观化校园尊重自然,针对校园的自然环境、组织功能、营造空间、渲染氛围,减少对自然的人工处理及伤害,并充分利用自然的特色给予,体现校园环境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连续。

大学校园环境景观化设计的理念

1.以人为本的理念

大学校园生态环境景观化设计上要考虑以人为本,体现人性化、多元化和个性化。从《园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思想中,我们可以理解并且体验将有限的场地创造出无限的空间,追求一种空灵、俊秀、飘逸的诗情画意境域,这也是中国古典园林景观设计的最高境界。这种“天地人神合一”与自然求得有机融合的思想,在现代物质文明快速发展而且日益丰富的时期,人与自然日异隔离的现代社会将被赋予新的意义与内涵。

2.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

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作指导,将校园环境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谐调发展,把人类发展与维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尽可能利用乔木、灌木和花草进行复合型群落式绿化种植设计,以增加单位面积上的绿化量,提高场地范围内的绿地率,从而以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使其可持续的发展。

3.景观效果与生态功能相结合的理念

景观效果和生态功能此二者是需要统筹兼顾的,充分利用具有生态功能的园林植物进行营造。例如:用部分芳香型植物和部分吸收毒气强的植物,以来提高环境质量,杀菌除尘和净化空气,有利于师生身心健康。这样既架构了绿色植物空间景观,又与植物生态功能环境相结合。

4.整体绿化空间意识的理念

大学校园整体生态环境空间的建造离不开植物,植物是建造绿化空间的主要因素。从而做好平面绿化、垂直绿化及景观布景的同时,应在一些建筑天台布置屋顶花园,做屋顶绿化构成立体绿化和景观小品效果,形成整体绿化空间的园林景观。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后期的养护成本、设施的安全性。绿化设计应简洁明快,材料必须经久耐用和安全。近些年来国内很多地方拆巨资在进行绿化景观建设,但是由于后期养护经费花费较大,管理不及时、不到位,没过几年绿化景观就荒芜了,这些情况时有出现,均是在设计时未能细致考虑到后期养护成本的费用和所使用材料的耐久程度而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5.空间的组织与划分的理念

大学校园空间组织与划分理念的合理与否也十分重要。应依据不同层次需要组织不同活动空间。例如:学生生活区、学生运动区、教学区、教师生活区等等。根据各个区域景观化的需要使用不同的植物和园林景点来进行布置。为了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渴望,各种空间中景观设施的设置、材料质感的应用、景观环境的创造应充分考虑人们钟情于自然的心理需求。关注人的审美习惯,以园林山水或者景观山水布置景观,并赋予文化内涵以来表达思想感情。景观绿化植物配置应选择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园林保健植物,各种能消除疲劳的芳香植物。

6.生态环境艺术型学校的理念

要形成生态环境友好型和文化艺术型的大学校园生态景观环境,需要在布局上增設景观建筑、园林小品和带有艺术气息的雕塑以来强化校园环境的景观氛围。在绿化上以常绿树和阔叶乔木类为骨干树,适当穿插四季花卉和彩叶植物为基调树,在园林树木种植时,在平面上进退交错、在立面上高低错落有致、疏密有序,以形成优良的植物总体群落布局的景观效果,真正达到绿化、美化、净化、亮化、香化和静化,从而实现活泼、优雅、向上、宁静的校园景观环境。

结语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校园建设进入了新高潮,面对着发展的需要,各校都在进行着大规模的校园建设。除了在原有校园基础上改扩建以外,还纷纷在异地建设新校区。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对大学校园环境景观化设计理念的探索和总结,能够为大学校园的环境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景观化校园可缓解师生心理疲劳、释放工作和学习压力,通过环境的景观化处理使得校园在满足感官愉悦的同时,又可为校内师生提供娱乐、交流、休闲的场所,从而达到缓解压力、疏松心理的作用,既具有人文韵味的景观还得以寓教于乐的实现,这是校园的一种文化潜力,也是穆尔所提到的校园之——“场所精神”。正如“人创造了环境,环境又培育了人”,为满足知识经济的时代要求,在大学校园环境景观化设计的过程中,应以提升环境品质为目标,以坚持人本主义为基本,来实现校园环境、功能、经济、技术的优化,从而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大学校园景观环境。

参考文献:

[1]周云峰.高校校园景观化设计应用研究[J].科技信息,2006,(11).

[2]徐玉秀.论校园景观设计[J].国外建材科技,2007,(1).

[3]张斌.浅论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J].滁州学院学报,2006,(2).

[4]余健,罗卿平.校园景观设计的观赏与功用[J].华中建筑,2007,(25).

4.大学校园环境文化濡染作用的研究 篇四

[摘要] :校园文化是一种基于教学与生活的升华,在校园里很多时候都涉及到文化历史的熏陶,不仅仅在学习方面会有所影响,甚至在生活中也会略有涉及,因为大学校园是一个封闭式的大家庭,很大意义上来讲身边环境的熏染和因势利导都会对学生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所以促进大学校园环境的文化濡染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大学校园;

环境文化;

濡染作用;

具体研究 1.大学校园的文化濡染有哪些影响

1.1文化的濡染作用对大学校园环境有哪些影响

校园里的文化基调是一种校园文化素质的象征,这种文化底蕴不仅仅洋溢着大学生的人格魅力,同时也展现这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情操,与此同时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建立也有着一定的指向性意义。良好的大学校园环境濡染不仅仅能够陶冶大学生的情操,更能够磨砺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知书达理、明辨是非、积极向上的人格魅力。

并且,优秀的大学校园环境文化的濡染还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有着一定的约束作用,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及周边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高尚的文化情操都代表着一个学校的文化历史背景以及历史渊源,在不同程度上都对学生的教育意义有一定的导航作用,耳濡目染的就会对校园里的学生做出一些日常生活细节的楷模,让学生在下意识之间规范自己的言行,在不经意间就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的习惯,培养了优秀的大学作风。1.2文化的濡染作用对校园的影响因素

每一个学校都有具有自己的文化基调,这种文化基调的体现是一种精神文明建设的象征,在校园里,学生追求的是科学真谛以及学术方式,也是道德培养和自身素养的历练,只有良好的导师有针对性的教育才能在大学期间对学生因势利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优异的人生观、世界观,在大学的很多习惯在日后的生活以及工作中都会受益匪浅,这种文化对学生潜意识的引导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影响因素。

当然,如果大学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不彻底,或者不够有指向性作用,那么对学生的教育也是一点败笔,因为只有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历史,以及深远的文化背景才能真正意义上对学生有着指导作用,如果校园文化风气稍有负面影响,也会对学生的生活产生不必要的偏颇教育,尤其是有些学校不注意对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只是一味的关注学生的成绩,那么这种文化建设就会在时间的考验下败落,时间久了不仅仅会在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上表现出来弊端,还会在整个学校的校风校纪上有所体现,不利于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对

人性化教育自然会有所缺失,而且这种影响的深远意义是学习成绩永远不能够弥补的。2.大学校园为什么会受到环境濡染的作用 2.1大学校园在哪方面容易受到环境濡染的影响

古而有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就是指这种潜意识的变化,只要可以在生活中不定量的去融会贯通就会有成绩和显著的效果,这种日常生活中的引导是有水滴石穿的能力,不要只争朝夕,但求绵远流长。对于文化和修为是一种人格魅力的感召,是一种心理的文化底蕴,也是一个学校久而久之形成的风气,这种存在与灵魂中的精神境界是不能以分数来衡量水平的,这是一种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一种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在管理范畴之外的一种习惯的形成,在灵魂的升腾之间的道德修为,这不仅仅于外在形式的体现,更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这种温婉的气质就是学校的心态,不仅阳光,而且崛起迅速,更可以源远流长。

2.2环境的濡染是怎样对校园产生影响的

大学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是无形中的体现,所以一般容易受到校园环境濡染作用的方面多指潜意识可以模仿或者对自身言行有一定约束的事情。文化是一种潜意识里的概念,谁也不会用量化来衡量其究竟是有多少程度,但是这种概念却是最重要的,只有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以及习惯因势利导,渐渐的调整才能起到正面积极的作用。3.大学校园需要怎样的文化环境濡染 3.1哪些文化环境濡染对校园来讲是正面的

学校是一个净化人们心灵的地方,所以文化濡染的正面效果尤为重要。因为校园文化的濡染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只有培养良好的校园环境才能起到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像春风一样拂面而过,也像春雨一般为大地的复苏画上神奇的一笔,那种对学生的改变不是短时间就能看到的成效,而且欲速则不达,必须要循序渐进的慢慢融合,在日常的点点滴滴中进行对学生思想的灌输,才能在最终看到喜人的成绩,那种对学生的濡染就像微风轻轻略过,在水面荡起的一圈圈涟漪,当慢慢累积的文化环境能够为学生打造一片天地,能够让学生的文化底蕴厚积薄发,于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2环境文化濡染作用对大学校园的意义

大学是文化积淀的第一站,为了更好的传承中华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历史,为了更加凝聚中华的力量,让中华灿烂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培养更多的优秀儿女,让我国的文化建设更加辉煌,大学校园的文化环境濡染以及情操素养的培养历练是十分重要的。

为了营造和谐的集体,规范学生的言行,净化学生的心灵,在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个人素养以及自身的魅力,需要时时刻刻的注意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濡染,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大学里让学生们都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慢慢培养成一种温文尔雅的性格,最终营造一份属于自己的命运,掌控自己的人生。4.结语

综上所述,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良好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培养的,而是需要积淀星星之火,才能引起燎原之势,点燃学生的一身浩然正气,才能最终收获一种文化熏陶,一种精神层次的宝贵财富,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就是大学校园环境文化濡染的作用,也是大学校园生活的一种升华。

参考文献 :

[1]:王英;商万军;王永利;;以延安精神办学、以白求恩精神育人,实施志愿“双服务”工程——河北北方学院大学生素质教育模式的探索[A];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吴健;;创设发展小学生诚实守信品格的校园文化[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3]:陈媛媛,炊遂堂;当前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探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4]:孟根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论——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有机教育看[A];后现代哲学与生态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英国伦敦大学校园生活环境 篇五

校园园林环境分析调查报告

学校:河北工程大学

学院:

专业:

班级:

调查人: 学号:

指导老师:

调查时间:河北工程大学校园园林环境分析调查报告

摘 要

通过对河北工程大学校园环境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邯郸市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在今后环境的建设方面应遵循科学规划,并严格执行、因地制宜、创建节约型校园等原则,旨在塑造一个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和生态良好的园林式大学校园。

关键词 校园绿化;河北工程大学;校园环境;现状;发展方向

高校是高层次文化教育基地,是国家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高级专门人才的摇篮,是促进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之源。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校园应当安排得美观,成为一个快意的场合,对学生富有吸引力的地方”。可见,营造一个优美、舒适的校园环境不仅有利于广大师生的身心健康,更有利于人才的培养。校园环境不仅为学习及学术活动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为塑造学生素质提供一个好的场所。校园环境的优化有利于改善和提高教学质量,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陶冶情操,增强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意识。搞好校园的绿化美化,不断提高绿化质量和植物景观艺术水平,重塑校园人文景观和自然和谐的生态景观,创造一个以人为本、宁静优美的自然生态空间,才可为师生员工创造一种归属感、安全感、舒适感。

河北工程大学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区域的中心历史文化名城、“成语典故之都”——邯郸市,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河北省省属重点高校。河北工程大学主校区历史悠久,占地面积大,但其绿化不完善是校园环境最突出的问题。所以我对河北工程大学的园林环境进行了调查分析。概况

1.1 自然条件

河北工程大学位于邯郸市,其自然环境得天独厚,西倚太行山,东临滏阳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中部丘陵起伏,盆地交错;邯郸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风多干旱,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和凉爽,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13.5℃,最冷月份(一月)平均气温-2.3℃,极端最低气温-19℃,最热月份(七月)平均气温26.9℃,极端最高气温42.5℃,全年无霜期200天,年日照2557小时 ;自然植被类型可分为针叶林、阔叶林、灌丛和灌草丛、草甸、沼泽植被、水生植被6种类型,领春木和太行花为邯郸市特有的植物物种。

1.2 学校概况

河北工程大学校园位于邯郸市南面邯山区,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河北省省属重点高校。学校建有学士、硕士两级人才培养体系。现设有14个学院和2个教学部。是一所以现代工程教育为鲜明特色的河北省重点骨干大学,是河北省人民政府和水利部共建高校。随着河北工程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对邯郸市的影响也越发的明显。由于河北工程大学占地面积为2340亩,各类建筑面积89.6万平方米,其校园绿化建设直接影响着邯郸园林城市的建设。校园环境现状

河北工程大学的主校区为东、西、中三大校区中最有历史一个,为老校区。从平面图上可以看出,中区有明显的规划痕迹,北大门、一号教学楼、图书馆及其中夹带的场地新建好的南大门都位于一条轴线上。轴线组团建筑左右又分别有大量建筑群,这些建筑共同组成了中区主体教学、科研、办公区。西校区的轴线位于西侧,与主校相隔一条马路,为新校区。主要有九、十、十一教学楼及三栋宿舍。而东校区为可信学院,有大型体育场及生活区。

目前,河北工程大学校园植被主要包括天然次生林、人工绿地阔叶林等,植物种类一般气候适于植物生长,可供选择的植物材料非常丰富。学校绿地环境主要是由道路绿化、集中组团绿地及建筑物周边绿化组成。经过多年的绿化保护,整个校园已基本被浓浓绿意覆盖,形成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校园植物配置基本形成了乔、灌、草相结合的绿化生态体系。其中发育较好的生态群落为中部的主校区鉴湖沿岸周边绿化,行政楼,教学楼,图书馆以及西校区绿化等,主校区的环境为建校初建设的,经过多年的经营现呈郁郁葱葱的景观,遮荫效果好,绿化在数量上达到很高的水平。比如目前校园的行道路种的法国梧桐,由于枝繁叶茂,已经形成了主校的一大特色。而东西两校区为新校区,环境建设起步晚,现有绿地在视觉上草地多、小树多、乔木的遮荫效果不好。

然而,我们通过细致校园植物景观的系统调查,结合校园的绿化生态规划建设,认为当前河北工程大学生态景观存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3校园植物景观生态配置存在问题及原因

3.1 缺乏校园植物景观的整体规划

通过调查发现,学校忽视了绿化的整体规划设计,3 个校区相互独立,没有做统一的规划,缺乏空间联系,基本上都是建设一块,设计一块,绿化一块,没有从整体着眼规划,导致校园植物景观布局凌乱,没有与校园的整体环境相协调。这个问题也是目前很多高校在校园建设中的通病。

3.2 校园绿化树种相对单调

从校园内绿化状况调查中发现,校园常用绿化树种较为单调,校园绿化中植物方面乔木过密,乔、灌、草搭配比例不合理,缺少景观上的层次设计。校园生态系统中植物群落单一造成的植物景观和整个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不够。乔木,灌木种类单一固定常用草本植物种类更少。虽然乔、灌木树种的数量和面积在不同程度地增加,但绿地群落结构中配置的树种种类变化不大,如常绿乔木树种大量采用的是雪松、柏树等树种,落叶类乔木最常见的是木棉、法国梧桐、杨树、银杏等,在灌木方面更是单一。另外,学校校园绿化对树种的选择上有明显固定性,片面强调选择单一品种,而不是依据生物多样性来选择植物品种。并且绿地中为师生提供的休憩、学习设施过少,不能够充分发挥绿地的使用效益。3.3 树种间的配置模式单

一、重复、杂乱

从调查现状看,整个校园绿地系统还停留在以量取胜,单纯地追求绿地绿化率的生态建设初级阶段;校园中缺少花卉和彩叶植物,景观季相变化单一,植物配置相对单一,且较为杂乱,各个区域缺乏鲜明的个性特征,有部分区域的绿化树种种植显得凌乱,没有充分利用现有空间,结果造成了明显的疏密差别,从而导致了显著的生长差异,观赏效果也差。3.4 校园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建设相对薄弱

通过调查看出,该校校园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建设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教学楼、行政楼,图书馆等主要建筑都没有相应的楼体绿化,对于利用垂直绿化来营造植物景观表现不突出,且随意性较强,而且屋顶绿化也没有得到相应的应用,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推广,况且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具有占地少、绿化面积大、生长快、绿化见效快、观赏效果好、适宜高层建筑等特点,是改善和提高校园环境质量、绿化率,美化校园的有效措施之一。在用地紧张、建筑容积率高、生态环境恶化的高校校园,引进适合当地环境气候的多种攀缘植物与地被植物,加强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可以降低墙面及室内温度,而且还能起到防火、防尘和改善环境等功能。

3.5环境绿化过度依赖人工保护

校园中的绿化植物都严重依赖人工灌溉,修剪,不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绿地管理维护工作也常常不到位,严重影响了植物的景观效果;且校园环境建设方面不能体现自己特色,缺少文化蕴含。

由于以上现状分析,河北工程大学在校园环境在近几年的建设中虽然取得较大的成就,但也产生了不少的问题。学校校园环境建设呈现简单的植物群落不仅导致了看得见的景观效果较差问题,更会导致其他问题的发生如病虫害蔓延,植物种间竞争加剧,生境恶化,生长停滞,群落出现退化等,这些都将使得植物群落的生态质量下降,成为建设生态校园的一大障碍。校园植物景观生态配置优化对策

根据河北工程大学的总体规划为依据,力求体现出生态校园建设的宗旨,即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坚持按照建设“生态型校园”的目标,从学校的校情出发,按照校园总体规划的要求,结合学校各个区域绿地景观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确保校园绿地率的前提下,通过有组织的规划与实施,突出提高学校绿地景观的品味和特色,以期将绿化、美化、彩化、香化融绿地于一体中,为师生员工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和休憩的环境空间,同时尽可能地满足学校有关教学、研究和实践活动的要求,形成具有河北工程特色的绿色生态景观,特提出如下解决问题的对策。4.1 校园主体绿化植物应该突出本校特色

学校绿化所选树种、花种要因地制宜,适合本地生长。树种选择既要适应生态环境,又要能体现传统文化,不仅要考虑到易成活、耐修剪、寿命长,又要顾及到物种的多样性,体现教育特色和地方特色,突出个性化。一般选择植物以乡土植物为主,部分可采用引种驯化成功的外地优良植物种类,尽量保留、利用名贵物种,构成特色植物;同时应处理好乔木、灌木、地被、藤本植物的搭配,丰富植被的层次结构,能够有效的增大校园总绿量;考虑观花、观果、观叶、观树枝、观树皮的引种,特别是观果植物的选择,如柿树、枣树、梨树等,不仅能够丰富植物景观,而且果实本身可吸引小动物,防止病虫害,增加动植物物种多样性,增强生态链的稳定性。同时建议给校内每一树种挂上不锈钢标牌,其上注明:中名、拉丁名、用途、产地等,可以使学生在课余时间能学到树木分类知识。

4.2 合理布局校园各区域搭配植物,形成层次清晰又富于变化的景观生态效果

在校园植物配植上,应根据其不同的生态习性,尽量做到乔、灌、地被相结合,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色、冬有绿,使校园内四季有景可赏。另外,还需要考虑校园植物的形态、高低、大小、落叶或常绿、色彩、质地等,做到主次分明、疏落有致,形成层次清晰又富于变化的景观生态效果。同时,校园生态建设要与人文相结合营造优美的植物景观,美的环境在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同时也陶冶着人的情操。现建议将校园主要区域的植物品种的选择及配植方法作如下布局:

1)教学区——教学区由图书馆、教学楼、实验楼、行政楼等组成。作为校园最主要的人流集散地,教学区呈现出以建筑围合的大广场(如五六教前的空地、建筑馆前)、大轴线的空间面貌,而植物在这一以硬质地面为主的空间里却还未完全发挥其生态与人文的双重效益。富有特色的植物景观的合理运用在为大面积人工建筑提供绿色背景的同时也起到了提高空气质量和改善局部小气候、丰富植物群落等作用。因此,在广场周围可种植银杏、海棠、龙柏、榆叶梅等观赏性高的乔木,其下配置月季等花草,形成美丽的立体林荫道。建筑基础栽植在不影响通行的前提下选用桂花、丁香、迎春等灌木。竹子、杜鹃、垂柳等可适量布置在建筑庭院中,形成幽静的学习气氛。在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的同时突出景观的季相变化,烘托春色,可选择与白玉兰、迎春、梅花、桃花等春季花木树种配置,突出秋色可栽银杏、元宝枫等秋色叶树种,夏景可选用紫薇、石榴等夏季花木,而金秋时节,桂花的甜香弥漫整个校园,使人倍觉神清气爽,更提高了学习效率。

2)生活区——学生和教工生活区的绿地使用频率高,是人与自然关系最为紧密的空间。其植物配置应将“以人为本”作为首要原则,宿舍休息区宜选用色彩淡雅幽静和兼具保健功能的植物,可采用一些能消除疲劳,大量释放有益身心健康因子的树群作为其主要特色,如上层植桂花、银杏等乔木,下层植丁香等灌木,再如槐树、桃树、小叶杨的复层群落。为了加强绿地的游憩功能,使学生更容易亲近自然,可将现有大面积单一景观草坪局部做可进入式硬化处理,同时结合种植一些色彩明快的开花灌木,以解决当前草坪景观单一和践踏过度而引起的草场退化问题。由于河源地区夏季炎热异常,可适当引入攀缘植物如五叶地锦、爬山虎、常春藤,绿萝等做垂直绿化处理,有效降低墙面温度,使室内凉爽宜人。

3)绿色廊道——校园道路对维持整个校园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道路绿地系统具有滞尘、杀菌、净化空气、降低噪音和提供阴凉的作用。校园现有道路绿地主要是以法国梧桐为主的行道树。行道树的选择最好才有具有本地特色的乡土树种,这样不仅能保证其生长良好,更可为校园创造独特的整体印象。可结合各功能分区的主题,在主、次干道分别采用不同树种,尤其在一些人行为主的道路,可种植观花树种,增加景观色彩的同时丰富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校园道路绿地两旁一般有 2~8m 不等的路旁绿地,应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将道路绿化和路旁绿地的绿化有机结合起来,配置成景观优美、层次丰富的乔、灌、草复层群落。在道路交叉口和校门等处可设立四季花坛或花带如红叶石楠、木槿、白玉兰等。丰富的植物层次和缤纷的色彩,成为整条绿廊中的一抹诱人的亮色,在为人们带来好心情的同时也将生态系统中底层群落保持水土、减少扬尘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建筑披上绿色的外衣,真正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

4.3 利用荟萃湖的自然水体,增加水生植物和滨水植物以丰富水体景观

鉴湖湖是校园环境中极其重要和不可替代的生态系统,它具有保持水源、、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可在鉴湖湖岸的圆形地带栽种荷花,湖中央用睡莲、王莲进行点缀,丰富水体色彩,并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湖上的岸堤上,可用垂柳和桃花间种,水岸边种植小叶黄杨、珍珠黄杨、贴梗海棠、丰花月季等,使水体的周边能四季有花,花团锦簇,从而形成由陆生到到水生的层次错落的环境。4.4 加强养护与管理,最大限度发挥园林植物的景观效果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园林环境是“三分建设,七分管护”,为使校园绿地可持续发展,并能获得长期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就必须加强校园绿地的养护与管理。种植后的养护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修剪整形、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树体的冲洗、自然灾害的预防等都是日常应做的工作。新植各种植物或换种、改种各种植物时,必须换土、施肥,以满足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使植物生长良好,也可减少后期养护管理的费用。新植、换植、改植的各种植物,要求是高质量的青壮年苗木,要求树冠丰满,树杆笔直,最好为假植苗,并能带土球移植,这样可以尽快成景,省工省费用,有效地提高苗木的成活率。总之,校园绿化效果如何,除了由植物的种植数量、种植面积及植物本身的生态组织和形态组织有关外,关键还要从园林景观效果的角度去把这些有生命的东西因地制宜地进行合理配置,极力打造出一个安静、幽雅、舒适、风景优美的生态校园。根据生物的多样性与校园景观的多样性,出于生态建设的需要,是稳定良好生态环境的具体内容之一,同时也构成自然景观。校园景观要有生气、活力,应建立在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校园绿化一方面要保护好园内原有的自然资源,并想方设法地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进行绿化美化。另一方面就是通过人为的手段对校园进行理想化的绿化改造使其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在这个绿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破坏了自然资源,一定要及时进行补偿,走自然化的道路,并建立校园人工生态系统,保证校园绿化景观效果能持续地发展。

总结

6.英国伦敦大学校园生活环境 篇六

本实验目的: 掌握校园周边环境噪声情况, 通过仪器监测, 对所处高校的声环境质量做出一定的分析。

监测点的布设: 本实验选取长安大学渭水校区作为研究对象.在校园内选取4 个不同功能要求的位置作为测点:测点1 选择南门临街处, 测点2 选择操场中心, 测点3 选择图书馆广场中心处, 测点4 选择9 号楼中心处。

2 监测方法

(1) 采用定点移动测量法。

(2) 每个测点每20 秒读取一个瞬时A声级, 共计读数100组。

(3) 保持声级计距地面1.2 米高度, 保持每次测量的位置和高度保持不变。

3 测量仪器和数据处理

仪器型号为HS5671A型噪声频谱分析仪

对原始数据并加以分析, 计算等效连续A声级;整理累积分布声级L10、L50、L90。 结合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对噪声进行分析和评价。

4 测量结果: (单位:d B)

监测地点:测点1 (南门临街处)

监测时间:2015年11月8日14时00分至15时06分

Leq=63.00, L10=67.1, L50=56.6, L90=47.5

主要噪声源:建筑施工, 交通噪声 (公交、高铁) 、行人

监测地点:测点3 (图书馆广场)

监测时间:2015年11月8日15时38分至16时11分

Leq=52.75, L10=59.7, L50=49.1, L90=44.9

主要噪声源:施工噪声 (辅) , 人流 (主)

监测地点:测点4 (9# 宿舍楼后公共绿地处)

监测时间:2015年11月8日16时15分至16时49分

Leq=53.14, L10=57.7, L50=51.6, L90=48.1

主要噪声源:来往人流、学生活动发出的噪声监测地点:测试点2 (东区操场中心处)

监测时间:2015年11月8日17时0分至17时33分

Leq=53.83, L10=56.1, L50=53.4, L90=51.0

主要噪声源:飞机、运动的同学、周围施工噪声、校外车辆

5 数据分析

(1) 南门临街处, 其起伏噪声的峰值为67.1 分贝, 背景噪声值为47.5 分贝, 该地的环境噪声波动大, 在测量时, 不时有泥头车、公交车从路边经过, 导致数据的峰值监测值非常高。该地区的连续等效A声级为56.6 分贝, 超出文教区域的噪声规范标准1.6 个分贝, 已经属于轻度声污染区域。

(2) 图书馆前广场中心处, 其起伏噪声的峰值为59.7 分贝, 背景噪声值为44.9 分贝.实际测量时 (连续等效A声级为49.1 分贝可看出) , 图书馆前广场的整体环境比较安静舒适的, 由于图书馆周围在施工, 导致偶尔产生一些较大的噪声。

(3) 9# 宿舍楼后公共绿地处, 其起伏噪声的峰值为57.7分贝, 背景噪声值为48.1 分贝, 从数据上看到, 该地的噪声波动并不大。 由于处于宿舍楼之间, 同学们的居住场所, 此时的主要噪声源仅来自于过路的同学们所发出的言语交谈声。

(4) 东区操场中心处, 其起伏噪声的峰值为56.1 分贝, 背景噪声值为50.0 分贝, 从数据上看出, 作为一个发噪单体的运动场噪声的波动值和峰值似乎偏低, 可能与测量时间为周末傍晚, 运动场内的人数不多有关。 且整个体育场是开放式露天体育场, 聚声效果强。

6 声环境评价总结

从整体角度上来看, 长安大学渭水校区的整体声环境还是符合规范标准的, 但是连续等效声压级对偶发噪声不明感, 所以单单从数据上看是感觉不出那种存在的短频却经常出现的噪声。 由于位于西安的北郊三环, 为工业经济开发区, 不难解释, 学校的南门有高铁穿过, 偶发噪声对正常教学干扰大, 且学校的周边尚在施工中, 噪声大。

以下为一些对周围声环境的改善措施的建议, 希望能够奏效:

(1) 可在学校的外围墙处 (紧挨教学楼这一区域) 设立声屏障 (有条件设混凝土墙) 。 也可考虑构筑绿化带 (例如德文式堤)

(2) 适当考虑将教学楼与宿舍楼的窗玻璃改为双层中空玻璃, 防噪降噪。 同时也满足保温要求。

(3) 建议在宿舍楼与宿舍楼之间多种灌木以及一些乔木, 除了起到声屏障的作用以外, 还可以达到调节局部环境气候和改善居住舒适度的作用。

(4) 建议在体育场的内部做一些吸声处理 (例如在雨篷部分的张拉膜上使用吸声材料, 在体育场看台的下边的石材表面做吸声处理) 从而从噪声源处减少噪声。

参考文献

7.英国伦敦大学校园生活环境 篇七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新媒体是通过数字信息来体现的,它超越传了统意义上的媒体特点,结合人际传播方式与大众传播方式,完美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播,在新多媒体环境下如何建设大学校园文化是当下高校需要考虑的议题。

一、新媒体的界定与特点

(一)具有开放性特点。信息技术之上,不断向前的媒体形式就是新媒体,是根据开放特性下的媒介融合产物,对于新媒体的生长状态就是开发性,对于信息的生产在到传递的整个过程中的开放性,让把关人作用无存。

(二)具有交互性特点。新媒体环境下传送信息人员与接收信息人员之间都具备信息的控制权,作用可以良好的实现信息的实时双向交流互动,是具有较强的交互性作用。

(三)具有虚拟性特点。新媒体的发展主要依赖于网络技

术,网络就是具有虚拟性的,而存在与网络终端的主体都是以虚拟的网络身份进行交流和互动的。

(四)具有个性化特点。对于新媒体来说,它可以根据每一个个体的不同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项目,比如通过固定IP地址、手机号码、QQ号码等,信息传播者可以根据自身意愿实现向个人或全体发展信息的目的,在新媒体时代的今天,受众也比较利于享受个性化的信息化服务项目。

(五)具有娱乐性特点。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可以良好的迎合人们的休闲娱乐时间,可以将娱乐节目与游戏通过视频与音频的形式随时呈现在人们生活中,这样可以良好的缓解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但是也有较多因娱乐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在新媒体环境下建设大学校园文化的良好策略

(一)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传统创新是基

本原则。传统在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是基础、是创新的良好动力,在大学院校文化建设中这一原则也是非常适用的。在新媒体环境下,要以传统与创新为原则对大学校园文化进行建设,确保大学校园文化可以向正确的方向健康持续的发展。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发展的主力军就是大学生,对于大学生的支持和配合是新媒体大学校园文化传统创新中离不开的这样部分,必须要以学生对主体性原则进行建设,可以良好的引导学生自愿参与积极性,并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将创造力良好的发挥出来,这样对于校园文化创新也给予了年轻向上的活力。在新媒体的有力条件下,可以运用声音、影响、文字等手段,让学生对增强思想文化的理解,让学生可以良好的展现自身个性特点,在建设校园文化时要良好的利用新媒体的功能,将文化宣传功能、信息沟通功能、教育与培养功能良好的发挥出来。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虚实结合。在大学校园中新媒体带来一个高度的开发的信息传播系统,信息的类型较多,有些不良信息也会混在其中被传播进来,所以对于大学来说要将虚拟环境中的不足进行良好的弥补,减少不良信息的出现。大学校园要将新媒体检修从新定位,找到适合校园的新媒体发展的良好起点,要符合大学生的生活,并对广大大学生的需求进行分析,将报道内容设为学生需要的信息内容,让校园新媒体的影响力更加扩大。

(三)大学院校文化适应新媒体时代的保证是加强校园新媒体队伍的建设。现今大学院校新媒体的发展存在的问题多数由于欠缺宏观战略规划,建设的队伍比较薄弱。建设一支专业的校园新媒体队伍可以良好保证为高校大学生建立传递信息和提供与他人交流的平台,建设新时期的校园文化,并且发挥有力作用,要通过不同的途径,良好的培养、建设出一支掌握新媒体知识、具有网络时代气质、拥有新媒体制作技能的现有文化建设队伍,可以良好你的保障在新媒体环境下校园文化的健康持续的发展。

结束语: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为大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环境,也是大学校园和社会的新的机遇与挑战,大学校园在建设中要与时俱进,良好的探索新媒体发展的规律与特点,良好的提高大学校园文化传播的有效性和时效性,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8.英国伦敦大学校园生活环境 篇八

本文对青岛大学校园环境噪声进行了监测和分析,绘制了校园等声级图,结果表明其噪声主要来源是校园周围宁夏路、香港东路和青大一路的交通噪声,核心教学区噪声达到GB3096-93中的1类标准要求,污染较轻,这主要得益于合理的`校园布局、大量的绿化面积、体育馆等建筑物和隔音墙的建设.

作 者:楼迎华 崔良 高华梅 韩新 作者单位:楼迎华,高华梅,韩新(青岛大学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山东,青岛,266071)

崔良(即墨市环保局,山东,即墨,266200)

9.英国伦敦大学校园生活环境 篇九

香港城市大学的校园生活多采多姿,学生自发组成的社团超过70多个,包括学科联会、文艺、体育、科技和创意等多方面的兴趣团体。另外,也有由大学成立的管弦乐团、中乐团、合唱团、辩论团队和屡创佳绩的运动代表队。学生可按个人兴趣参加这些团体的活动,尽展所长。此外,城大又主办多项大型活动和培训计划,如「领导才能发展」、「学生大使」、「社会服务」以及与世界各地学府订立的交流计划等,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培训机会,迈向全面发展。 校园环境

香港城市大学位于九龙塘的校园总面积共15.6公顷,当中包括教学楼、康乐楼、蒙民伟楼、方润华楼、郑翼之楼、学术交流大楼、桃源楼、综合运动场馆,以及两座高级教职员宿舍(南山苑、德智苑)及学生宿舍。根据城市大学公布,共有7,556位毕业生,当中包括3,037位学士毕业生、2,869位副学士毕业生、1,253位硕士毕业生、130位哲学硕士毕业生及70位哲学博士毕业生。而大学提供课程方面,至,学校共提供145个不同课程,包括31个副学位课程、56个学位课程及58个深造学位课程。商学院最近获得AACSB国际认证,AACSB于修订其认证标准後,城大商学院是首批获认证的商学院之一,也是迄今为止大中华区获此国际认可的第三家大学,能够获得AACSB国际认证,标志了商学院获世界认许的最高成就。

学校原来的成立目的,在於培育各工商机构的中层管理人才。今时今日,城市大学的`不少学科都在香港很有声望,如其创意媒体课程�p应用中文,及其翻译课程等。

香港城市大学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现有900余位分别来自22个国家的教师,其中9位乃世界级院士、逾500名持有海外知名学府的博士学位、150名曾于海外的大学担任专职教研工作。

主校园 九龙塘达之路83号(供副学士、资助副学士、资助学士课程、硕士课程、博士课程之用)

专上学院

九龙塘校舍:九龙塘达之路蒙民伟楼6楼(供自资副学士课程、学士衔接课程之用)

德福分部:九龙湾伟业街德福花园商场(供毅进课程、自资副学士先修课程、小部份副学士课程之用)・中侨教学中心:旺角山东街47-51号中侨商业中心10楼(供毅进课程之用)

神学院教学中心:旺角弼街56号基督教大楼7-9楼(供自资副学士先修课程之用)

始创资源中心:旺角始创中心10楼(供自资副学士先修课程、毅进课程之用)

专业进修学院

金钟教学中心:金钟道统一中心8楼(供文凭课程、高级文凭课程之用)

环保楼教学中心:九龙塘达之路赛马会环保楼(供文凭课程、高级文凭课程之用)

尖沙咀东教学中心:尖沙咀东么地道77号华懋广场2楼(供文凭课程、高级文凭课程之用)

石硖尾教学中心:九龙塘石硖尾伟智街5号(原址本为嘉智学校)(供毅进课程、文凭课程、高级文凭课程之用)

学术楼: 学术楼原称城大专上学院大楼,总面积40,000平方米,坐落于校园内综合运动场馆后的斜坡上,配备资源中心、设计室、电脑室、语言实习室、学生饭堂、课室、演讲厅、影音室及多用途活动室,原计划于4月启用,让所有城大专上学院的学生使用,不过最终只限舒缓资助学士课程及九龙塘就读自资副学士课程的学生之用。学术楼(二)于7月落成,8月启用。邵逸夫创意媒体中心。

香港城市大学申请条件:

1.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且实际高考成绩(原始分,既不含任何加分)达到本科第一批重点录取线的高考生;

2.英语成绩以150分满分达120分(含120分)或以上;

10.书香校园 环境育人 篇十

■ 创设和谐优美的校园环境

学校每一个角落的布置都应该具有教育意义。建设书香校园,教学环境的设计就应该体现书香气息。近年来,我校做了诸多有益的探索。

1.建立班级图书角

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学校给每个班配置了书柜设立班级图书角。各班还制订了管理规则,要求学生按规则取阅,实现图书漂流,好书共享。期末各自认领回书籍,新学期重新推荐。这一举措把图书的选择权交给了学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弥补了图书馆资源不足的缺陷。

2.主题艺术品展览

为了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艺术与人文素养,我校在每层楼道按照中国画、版画、西方油画、世界浮雕壁画、书法等艺术门类,分别选出艺术史中的经典作品陈列展示,每幅作品附有作者生平和作品风格特色简介。学生经过楼道,仿佛置身于艺术长廊,感受着艺术的魅力。

3.名人名言專题展览

在教学楼的楼梯间,学校精挑细选了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集中展出,并利用国旗下讲话进行解读。它们富含哲理,给学生以启迪和滋养,给人以信心、力量和希望。

4.精心设计文化标识

文化标识作为一种信息载体,对于烘托校园文化氛围、彰显学校魅力,起到重要的作用。由启功、欧阳中石等名家题写的校名、校训,是学校校园文化的精神积淀;精心设计的校旗、校徽、校服、校刊是学校校园文化的标志;全新的校园网,体现出三帆中学的文化品位和书香校园的特点,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窗口;印有学校特殊印迹的宣传折页、信纸信封、纪念品、便签纸、手提袋等物品,是学校校园文化无处不在的标识。

5.整体规划校园建设

我校在校园改造工程建设中,根据和谐优美的书香校园环境的要求,将核心位置规划为图书馆,按照专业化、人性化的要求,设立开放阅览区,建设“三色帆”书屋,增加藏书数量,把图书馆建设成书香校园的圣地、师生阅读的殿堂;规划设置一批功能教室,满足学校基础型、丰富型、发展型、专长型课程的要求;依托专业机构,精心设计中心花园,使之与书香浓郁的校园文化融为一体。

■ 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我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在师生中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使师生在书香浓郁的校园环境中,心灵得到滋养,情操受到熏陶。

1.制定初中阶段阅读的目标与要求

我校制定了初中阶段学生的阅读目标,根据课程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列出书目,明确要求,分不同的阶段让学生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

2.开展书香浓郁的系列活动

书香校园的建设,需要靠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去支撑。为了让师生在读书活动中开阔视野,体验阅读的乐趣,我校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书香班级”建设。包括:建设班级图书角;班级形象展示活动,学生通过开设讲座,介绍和分享读过的好书;召开读书主题班会,分享读书的心得;规定班级阅读时间,早晨到校后,组织学生晨读。在学年总结评选中,学校设立“书香班级”及“阅读之星”评选项目,“书香班级”要求班内有固定的读书时间、场地、读书交流活动、班级图书角,“阅读之星”的评选,要求每人写一份年度阅读报告,由班主任和语文教师联合推荐。

系列专题活动。艺术节:每两年一次,期间除各项艺术活动展示外,安排艺术书籍主题阅读活动和艺术讲坛。科技节:每两年一次,期间除科技小制作等项目展示外,安排科普书籍主题阅读活动和科普讲坛。诵读诗文比赛:编印校本教材《诵读诗文选》,每年安排一次诵读诗文比赛。

文化名人进校园活动。学校每月开展文化名人进校园活动,邀请知名作家、学者到校开设讲座、签名赠书等,让学生和名人面对面交流,感受大家风采。近年来,诺贝尔奖获得者伊瓦尔·贾埃弗、著名学者钱理群、“奶酪之父”斯宾塞、畅销书作家中国问题专家多丽丝·奈斯比特和纪连海等学者、作家先后应邀到校讲座,受到学生们的热烈欢迎。

教师同读一本书活动。多年来,我校坚持开展“教师同读一本书”的活动,统一购买推荐书籍,形成教师学习共同体,并就阅读的书目开展学习交流或者阅读沙龙研讨。除此之外,教师还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学科内学习交流,形成了良好的阅读和研讨氛围。

家长学校系列讲座。为了保证家长学校的质量,学校开设课程,聘请孙云晓、闵乐夫、关鸿羽、宋少卫等一流的教育专家利用家长会或周末开设讲座。活动深受家长欢迎,家长学校已经成为三帆校园文化的一个品牌。

3.搭建书香校园交流平台

学校组织师生创办校刊《启航》,集中刊发师生作品,同时,开辟专栏发表学生的读后感、读书笔记等,每期印发全校师生;校园网开设书香校园板块,报道书香校园各种活动;广播站和电视台设立读书时间,由学生选书荐书;鼓励各班编辑班刊,建设班级书香校园阵地;编辑校刊《积累》,鼓励教师阅读、发表作品。

■ 在书香校园中健康成长

在学校全方位的努力下,我校书香校园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校园充满浓郁的书香气息,读书逐步成为师生的一种生活方式。据初步统计,我校各班图书角藏书量大多在200本以上,每名学生都能主动地从班级图书角借阅书籍,汲取营养,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大大增加。

书香校园建设对师生带来深远的影响,学生、教师和家长都深有感触:

学生感言——

(1)身边的同学感染着我,班级图书角的图书吸引着我,和蔼的老师激励着我,于是我便融入到了这个充满书香气息的班集体。

(2)如今,每个人到校之后都会捧起一本书津津有味地读着。不时地有人露出一笑,有人皱下眉头,谁也不忍心破坏教室里这份难得的宁静。因此,人人都享受了读书的快乐,也为彼此创造了一个安静的环境。

教师感言——

(1)学生在书香校园中快乐成长,拓宽了阅读视野,积累了写作素材,在心态和气质上都正静悄悄地发生着喜人的变化。

(2)早自习前,走进三班,不自觉地放轻脚步。学生们各持一书,都在仔细品读。很享受也很感谢这片宁静,在匆忙的节奏中,这种集体安静的力量,让学生能从容开始一天的学习。

家长感言——

升入初中后,女儿在阅读上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阅读了大量的好书,还经常和我讨论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我发现,女儿在阅读的浸润中变得越来越知书达理。

我校书香校园建设为学生开辟了一条通向心灵深处的道路,学生借助一本本优秀的书籍吸收大师们的思想光辉,慢慢地播下爱的、善良的、诚实的种子。作为教师,我们静静地等候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看那一颗颗被书香浸润的心灵慢慢成熟!我们的学生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成长在书香弥漫的三帆校园中!□

11.英国伦敦大学校园生活环境 篇十一

一、引言

高校校园景观作为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提升综合素养的软环境之一越来越受到重视。校园对生活于其中的学生们来说, 就是与他们关系密切的“栖息地”。这个“栖息地”不但具有基础的教学功能和生活功能, 而且还负载着更为深层的东西。它可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外显的形式之一。因此, 校园景观的生态质量和美学品位的高低, 直接决定了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品质的高下, 这已经是不可辩驳的共识。而大学生作为高校的主要群体, 除了享用已有的校园景观外, 能否对自己求学期间“栖息地”的景观建构有所作为呢?这取决于他们对待校园景观的基本美学观念的转变或提升。

二、提升大学生环境美学修养

20世纪初, 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先生就提出了“五育”[1]并举的教育方针, 美育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蔡元培的美学思想产生于德国留学期间, 主要受到从康德到立普斯的近代德国美学的影响。他主张全面美育的观念, 其中涉及艺术美、社会美和自然美。美育的过程伴随人们的一生, 即“一直从未生以前, 说到既死以后。”他认为, 美育的施行离不开相应的场域, 即所谓的“审美场”。而“审美场”则与我们现在所言之环境大大地相关, 以胎教的场所为例, 便需要特别用心地营造。下文所引关于公立胎教院的设想, 充分说明了他对环境美的重视。“公立胎教院是给孕妇住的, 要设在风景佳胜的地方, 不为都市中混浊的空气、纷扰的习惯所沾染。建筑的形式要匀称、要玲珑, 用本地旧派, 略参希腊或文艺中兴时代的气味。凡埃及的高压式, 峨特的偏激派, 都要避去。四面都是庭园。有广场, 可以散步, 可以作轻便的运动, 可以赏月观星。园中杂莳花木, 使四时均有雅丽之花叶, 可以悦目。选毛羽秀丽、鸣声谐雅的动物, 散布花木中间;须避去用索系猴, 用笼装鸟的习惯。引水成泉, 勿作激流。汇水成池, 蓄美观活泼的鱼。室内糊壁的纸, 铺地的毯, 都要选恬静的颜色、疏秀的花纹。应用与陈列的器具, 要轻便雅致, 不取笨重或过于琐巧的。一室中要自成系统, 不可混乱。陈列雕刻图画, 都取优美一派;应有健全体格的裸体像与裸体画。凡有粗犷、猥亵、悲惨、怪诞等品, 即使描写个性, 大有价值, 这里都不好加入。过度刺激的色彩, 也要避去。备阅览的文字, 要乐观的、和平的;凡是描写社会黑暗方面, 个人神经异常的, 要避去。每日可有音乐, 选取的标准, 与图画一样, 刺激太甚的、卑靡的, 都不取。”[2]

这些对胎教院环境的设想, 不可避免地带有他本人的美学喜好, 但不管怎么说, 都可称得上是安静、舒适、优雅、灵动的美好栖居空间。那么, 按照终生美育的逻辑思维, 各级校园环境的设计也应类似以上的情形。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 人们都在相当早的历史时期中就产生了基于自身文化传统的环境美学意识, 而真正在大学教育中实施有关环境美学的教育却只有极为晚近而短暂的历史。蔡元培对于环境美的设想, 仅是作为其美育的一部分, 环境美的重要性是与艺术美和社会美等同的。因此, 沿袭这样一种认识, 我国的大学自“美育代宗教”的思想普及以来, 纷纷设置了美育课程。但遗憾的是, 人们对环境美学的关注却始终被湮没在对艺术美学给以巨大热情的洪流之中。当下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中, 虽然提出了大学生一般美育素质的培养, 但由于专业分类过细, 审美教育往往流于形式, 得不到真正的落实。即使在与美学和艺术密切相关的系科中, 由于传统课程设置的惯性和学术研究的偏狭, 环境美学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时至今日, 我国相当多的综合性大学甚至专业艺术院校的美学课程仍然没有脱离20世纪初时的框架, 环境美学依然没有从一般美学中得到强化以至独立出来成为一门单独的课程。对环境美的重视, 虽然在蔡元培的美育思想中有所体现, 但事实上在近一个世纪的历程中, 没能充分发展和强化。这一缺憾必然导致当代大学生的环境美学修养十分薄弱而苍白。他们的专业课程成绩或许不差, 但对待环境的基本道德伦理态度却难以令人满意。其表现为缺乏对环境之美的敏锐感知, 缺乏对自然景观和人类之间关系的正确审视, 缺乏对栖息环境的终极伦理关照和责任感, 更缺乏通过自身努力改造、美化和维护校园景观的内心动力。

中国大学生环境美学教育的迟滞与国内环境美学的学科发展水平有着紧密的因果关系。环境美学所涉及的基本审美范畴离不开自然,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经在其著作《判断力批判》中对自然美作过最敏锐的分析。在阿多诺眼中, 康德是最后那批看不起完全人工的、与自然强烈对立的传统艺术的美学哲学家之一。康德曾这样认为:“如果一个曾经充分具备着鉴赏力, 能够以极大的正确性和精致来评定美术作品的人, 他愿离开那间布满虚浮的、为了社交消遣安排的美丽事物房屋而转向大自然的美, 以便在这里, 在永远发展不尽的思想的络绎中, 见到精神的极大的欢快, 我们会以高度的尊敬来看待他的这一选择, 并且肯定他的内心具有一美丽的灵魂, 这种美丽的灵魂不是艺术通和爱好者根据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就能有资格主张他们也具有着。”[3]

康德之后, 对自然美的关注却在美学史的发展历程中一度缺失。德国哲学家阿多诺[4]指出:从谢林[5]开始, 美学几乎只关心艺术作品, 中断了对“自然美”的系统研究。自然美从美学中消失的原因, 是由于人类自由与尊严观念至上的不断扩展所致[6]。

在阿多诺的美学思想中, 艺术理论不应放弃对自然美的探究, 他提出:“在人与自然相互对立的同时, 两者也相互依赖:自然有赖于调解性和客观化了的世界的经验, 艺术则有赖于自然, 也就是这位调解性的顶头的全权代表。因此, 对自然美的思考, 是任何艺术学说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7]。

当下, 环境美学的出现是建立在自然美学发展的逻辑基础之上, 它不仅超越了艺术美学, 并且超越了自然美学。环境美学的研究始于19世纪60年代中期, 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现在正在不断地拓展, 逐渐从理论的思辨中脱出而走向实际的应用。加拿大美学家阿诺德·伯林特这样指出:“环境美学可能是应用美学这一重要的新生研究方向一个最显著的焦点。很多学者从纯粹的理论问题转向了对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的人类实践问题的研究。他们正在考察与研究美学的观点如何影响环境设计、广告、产品设计、室内装潢、服装时尚、园艺、烹调、流行文化甚至是社会关系的, 并且他们试图指导这些概念的实际应用。”[8]

环境美学的学术地位和实用价值日渐凸显, 它反映了后工业时代的人们对所处环境的重新审视, 对人类与环境之间关系更谨慎的斟酌。围绕环境美学的国际性会议从1994年到2003年已经召开了5次, 影响日益增强。2010年, 在北京召开的世界美学大会上, 环境美学已经成为美学领域的重要议题之一。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 即使西方发达国家, 在环境审美的研究历程中, 也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停滞期。我国则从20世纪初才开始重视相关研究领域, 并开展与西方的接触和交流。当下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以及高校校园景观的综合性营造, 如何加强大学生环境美学的基本素养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般美学教育固然还可以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存在, 但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审美走向深化的需求。以艺术为中心建构的美学理论固然对环境美学理论模式的构型功不可没, 但它在解释关于当前人们面对自然生态、社会、生活方式等问题时已然力不从心。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 在掌握扎实的学科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 更应该在综合人文素养上走在社会群体的最前列, 而方能在走向社会后学以致用, 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 环境美学的教育正当其时, 应成为高校审美教育拓展、延伸的突破口。

三、环境审美模式与校园景观审美批评

同传统美学相比, 环境美学可以被看成“应用美学”。加强大学生环境美学的教育, 有利于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进行实际运用。以校园景观的审美为起点, 便可以改变学生陈旧的审美思维, 培养更为全面、深刻的审美视角或审美价值观。大学校园景观作为一个栖息地, 典型地体现出环境要素的“综合性”。这种环境囊括动植物、岩石、水体等造景元素, 这类事物尽管由人改造, 但依然在发挥着自然的生态演化功能, 因而, 同样可视同为自然环境, 具有自然环境的作用。各种类型和功能的建筑、艺术陈设则为纯粹的人工环境。环境的概念在此得到延展, 已经不仅指涉自然环境, 也包括建筑等人工构造物。正像芬兰学者约·瑟帕玛所说:“自然可以被人工构造物整合, 尤其是建筑, 它在最大程度上开拓和阐明了环境的特征。”[9]

景观审美批评影响着学生们对环境采取何种审美模式。加拿大学者艾伦·卡尔松通过深入地研究, 对现代环境审美模式给以了梳理。他以自然环境的欣赏为例, 分析了对象模式、景观模式、自然环境模式、参与模式、神秘模式、唤醒模式等十种欣赏模式[10]。可见, 环境对象的欣赏角度之多, 这已经突破了传统美学中艺术的欣赏模式。我们不妨通过下表来认识一下这些模式的理论核心[11]。

以上模式为我们展示出鉴赏自然可能出现的多种向度, 这些向度的具体采用或许分别与审美主体的爱好、专业背景、生活阅历、性格、情感、思维深度等状况相关。显然, 环境审美的主体已经不仅仅限于深谙艺术欣赏法则的那些群体, 而是波及到社会成员的全部。因为一般而论, 不管有没有接触过艺术理论或是艺术技能, 人们或多或少地总带有自己关于美的观念或标准, 都可以对环境作出自己的审美评价。环境美学的教育意义在于通过学习这门学问, 拓宽个体对环境审美的视域, 从而通过不同的角度获得独特的、新颖的美感体验。从这一层面上说, 环境美学不仅适合学习美学、艺术等学科的同学, 同时也适合学习其他人文和自然科学的同学, 即环境美学可能的接受者可以囊括整个大学生群体。在不远的将来, 他们将走向社会, 将环境美学扩散到更广大的社会层面。

以上以自然环境为例, 作了简要的解释。校园景观作为综合性景观, 同时也离不开艺术和建筑等要素, 他们与自然环境构成了一个整体。不管是单一的校园环境组成要素, 还是校园景观整体, 环境美学所涉及的诸多模式同样可以运用。以对象模式和景观模式来说, 实际上是汲取了艺术欣赏经验的营养。在卡尔松看来, 这两者也可以归入艺术欣赏模式中, 因为我们将审美对象——自然环境给社会化了, 并为它们创造了接受规范。但环境美学毕竟不同于艺术美学, 卡尔松认为:“既然在艺术欣赏的新模式前提下, 艺术中严肃的、适当的审美欣赏是通过艺术史传统和艺术批评实践这些知识在认知层面上加以塑造的;那么与之相类似, 在自然中为了实现严肃的、适当的审美欣赏, 它也必须通过自然史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在认知层面上加以塑造。”[12]

在具备环境美学素养的基础上, 大学生尤其是综合性大学的学生, 会自然地依据自身所具有的自然和科学背景对校园景观进行各向度的审美鉴赏, 从而作出批评。关于环境批评, 约·瑟帕玛指出:“如同存在独立和专门的艺术批评一样, 也存在独立和专门的环境研究和环境批评。它部分属于建筑研究, 但建筑研究致力于视觉意义的分析;在环境中, 必须考虑全部感官领域。”[13]

这就要求环境的审美欣赏, 已然不能局限于单纯的视觉艺术形式的考虑, 而要扩展到人们的所有官能, 环境批评的视角将大幅度扩展。那么, 环境批评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呢?约·瑟帕玛进一步解释说:“批评的任务是对一个对象的描述、阐释和欣赏。它是多方面多层面地探讨一个对象, 帮助其他受众获得一个对对象的印象, 将他们的注意力引到某些必要的方面, 指引他们提出适当的问题。这不意味着另一个受众必须得出同样的结论, 而是一位专家提出他的分析依据并将此确立为与对象相联系的被检验和被考察的对象, 而与对象并置。在对同一对象的讨论中, 环境批评家也批评和考察彼此的作品, 提出不同的内行观点。与其他批评一样, 环境批评中没有什么是自明的:一切都是用作某个任务和目的, 用作阐释的基础。阐释并非最终结果, 而是论证他支持什么和反对什么的前提。”[14]

基于上面提到的爱好、专业背景、生活阅历、性格、情感、思维深度等不同, 大学生在对校园景观的环境批评产生一定差异是必然的。批评的结果可能是积极的赞美和褒扬, 也可能是消极的批判和厌恶。这并不能简单地被视为一种矛盾, 因为来自每一个方向的声音都有其产生的合理基础, 校园景观的完善必须接受来自不同群体或个体的态度、意见或建议, 因为大多数校园景观并不是美玉无瑕的。事实上, 任何一家大学都不缺少学生对学习、生活、娱乐和休闲等环境的抱怨之声。批评的价值在于它能够为校园景观的决策者、建设者和管理者指出其疏忽之处, 有利于将校园景观进一步完善。

四、大学生参与校园景观建构

大学生一旦具备了环境美学的基本素养, 在对校园景观给以审美批评的同时, 也可以身体力行地做一些实际的工作, 参与校园景观的建构。这是环境美学教育开展所应产生的积极效应。

(一) 合理的校园景观诉求

大学校园景观是全体师生的栖息地, 应该充分听取他们对于景观建构的呼声。学生是校园为数最多的使用和鉴赏主体。然而, 我国当下的国情却决定了当代大学校园的景观建设规划阶段, 常常是高校决策层 (甲方) 和设计方 (乙方) 来决定, 恰恰缺少了作为校园主要栖息者的学生的意见。如果说, 校园的初步规划建设体现了决策者和建筑专业人士高屋建瓴的宏观视角, 那么校园景观从雏形到成长、再到完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期间却离不开与使用者之间的磨合。任何设计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在校园景观的成长过程中, 决策者应虚怀若谷, 接纳学生们关于环境改善的合理建议。譬如, 不少校园的花园路径设计, 尽管可能本着美的原则, 或许也考虑到人的行为心理, 但多少还会有缺憾。常见到绿地草坪上的“捷径”痕迹, 从一个方面看或许是学生们的行为素养问题, 但这也的确说明设计中的不完善。环境美学素养的提升, 或许会促使学生采取与校园景观管理和维护者对话或建议的方式, 来有效地修正或弥补这种缺憾。不仅是路径, 学生栖息地范围内的所有景观和设施, 都会得到学生的评价。学生可以从环境美学的角度出发, 建议学校增加宿舍区的绿化面积, 。学生所喜爱的植物类型, 以及时环境中的色彩搭配、休闲设施的安置等提出意见。将这些合理的诉求反映给校方, 应该会得到相应的关注, 以促进景观质量的改善。因为这正是设计活动不断优化的过程, 如果没有使用者的评价反馈, 所设计的校园环境的功能和形式便不会得到快速的提升和修正。

(二) 维护校园景观的审美品质

大学校园景观的审美品质首先建立在规划设计的基础上, 其次, 环境要保持较高审美品质, 还需要持续不断的修正和细心的呵护。尤其就校园景观的呵护而言, 大学生作为主要的使用主体应该负有相应责任。大学校园中的图书馆和教学楼以及用心经营的园林和绿地是人员汇集的场域, 由于公众的视线和舆论, 学生在这里常常能够有意识地约束自己的动机和行为, 不做乱扔废品、随地吐痰和随地大小便等有损环境审美质量的事。而真正体现出环境美学素养高低的, 恰恰是校园中人迹较少的地方。这些地方因为多数时间内远离人们的注意, 虽然没有被人用心经营的美观形式, 但却也可能充满一种寂寞的野趣和自在的美感, 让人置身其中, 感受到自然中生命的细微变化和精彩。令人遗憾的是, 这些地方却常常到处是遗弃的饮料瓶、塑料袋、食物残渣、安全套, 甚至弥漫着排泄物的异味。原因是由于人迹罕至, 这里反而成为大学生情侣耳鬓厮磨的理想场所, 而环境美学修养的缺失, 使他们既不注重个人行为, 也不关注对环境的爱护。某大学教工宿舍旁有一处近乎废弃的操场, 虽然已失去主要的活动功能, 但多年来却是退休教职工晨练的主要场所。不幸的是, 每天都陆续地会有几队学生在此踢足球, 结果将本已脆弱的草坪破坏殆尽, 他们丝毫没有考虑到植被需要一定的恢复期。这最终导致操场一到春秋季风大之时便到处沙尘弥漫, 严重损害了校园景观的美学品质。而大学生若具备了较高的环境美学素养后, 环境维护意识就成为自身的思想属性, 便会做到自觉地呵护校园中任何角落, 而不是碍于面子, 只去保持个别场所的表面风光。

(三) 丰富校园景观的类型和内涵

大学生在具备环境美学素养后会采取行动, 自觉地增加校园景观的丰富性。他们不仅会有意识地采取各种方法装点自己的宿舍, 也会别出心裁地扮美校园的各个角落。在一所综合性大学中, 建筑、环境工程、艺术、材料、生物、农林等专业的学生皆可利用业余时间有效地组织活动, 为校园景观的美化作出自己切实的贡献。新型植物、花卉的培育和种植, 建筑模型和公共艺术的展示, 水体的净化和生态保护等, 都是改善校园景观十分可行的办法。

景观的丰富性既包含具体的物质性营造和改善, 也涉及人文性。优美的自然和建筑景观固不可缺, 介入主体得体而优雅的行为举止, 也是校园中一道重要的风景线。环境美学中的参与 (介入) 模式要求人们将自身融进环境之中, 作为其中的一分子, 而不是强化人类中心主义。遵循这种理念, 在静谧和谐的景观中应该是静静地体验、同化和感悟。这样, 花园中的阅读、休憩和轻声交谈将取代放肆的喧叫、追逐和打闹。纵观世界上给予我们美好体验的校园景观, 它们无不充满着学子们优雅的言行和浓郁的人文情怀。

五、结语

环境美学启迪我们再度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造空间的关系, 环境美学的诸多审美模式反映出这种思考逐渐走向纵深。对大学生而言, 当然应该了解传统美学, 但却不应就此止步。环境美学的出现应和了人类在新的生存时空中所担负的责任和义务, 是对未来人类的生存方式给予的不同层面的探索。毫无疑问, 大学生群体作为未来世界的生力军, 理应具备深刻的环境美学意识。在对环境美学的理解、接受和运用过程中, 校园景观给他们提供了最常见的审美场域, 同时也可以让他们积累多维度景观建构的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五育分别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

[2]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3.154页, 155页

[3][德]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宗白华译.北京:商务引书馆, 1964.144-145页

[4]西奥多·阿多诺 (Theodor Wiesengrund Adorno1903.09.11-1969.08.06) , 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音乐理论家, 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的主要代表人物, 社会批判理论的理论奠基者。

[5]弗里德里希·威廉·约瑟夫·冯·谢林 (Friedrich Wilhelm Joseph von Schelling, 1775.1.27-1854.8.20) 德国哲学家。

[6][7][德]西奥多·阿多诺.美学理论[M].王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113页, 110页, 110页

[8][10][美]阿诺德·伯林特.环境美学[M].张敏, 周雨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1页, 1页

[9][13][14][芬兰]约·瑟帕玛.环境之美[M].武小西等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65页, 113页, 115页

[11][加拿大]艾伦·卡尔松.环境美学——自然、艺术与建筑的欣赏[M].杨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6.17-25页, 9页

12.英国伦敦大学校园生活环境 篇十二

中华民族素以“文明古国”和“礼仪之邦”著称,文明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其文明状况直接关系着未来社会的文明程度。文明礼仪,既是大学生道德素质和个性修养形成的表现,也是社会文明进程发展的展示形式,因此,对和谐校园环境视角下的大学生文明礼仪进行调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通过对大学生文明礼仪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有目标地提出大学生文明礼仪的当前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1 当代大学生文明礼仪现状分析

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文明礼仪现状,笔者进行了社会调研,对武汉市武昌、汉口以及周边地区的普通高校大学生(a组)、社会大众(b组)、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c组),实际发放问卷a组495份,回收489份,回收率为98.8%,其中有效问卷485份,有效回收率97.97%,b组、c组各发放问卷250份,收回有效问卷190份和228份,有效回收率分别为76%和91.2%。各组男女比例见图1。在回收的有效问卷基础上,对大学生当前的文明礼仪进行了分析。

1.1 当代大学生都能明确礼仪的重要性,关心和了解高校文明礼仪

98%的同学认为,礼仪是非常重要的,当被问及“个人礼仪方面,您最注重的是哪方面”时,调查结果见图2。

c组对企事业单位员工进行了调查,他们中的很大部分也是从大学生出身,96%的员工认为礼仪很重要,管理层职工尤其注重员工文明礼仪的质量,首先96%的员工知道并且对大学生文明礼仪有所了解,并且有79%的.员工做过文明礼仪教育,企业员工中对是职业才能重要还是文明礼仪重要的回答上,占44%的认为文明礼仪更重要。并且通过调查,所调查的企事业单位都存在不同的员工礼仪缺失现象,更重要的是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企事业单位在进行招聘的时候更注重了招聘礼仪方面。

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都能意识到文明礼仪的重要性,而且在礼仪方面有个人注重的侧重点,同时,难以忍受一些不文明的现象,诸如吸烟、衣冠不整、打架、说脏话、乱丢垃圾等等,具体调查结果见图3。

通过以上几个问题的调查研究,数据表明,在大学校园中,大多数学生能够认识到文明礼仪的重要性,明确文明礼仪对社会行为的影响。

1.2 当代大学生难以“知行合一”,存在不文明礼仪现象

(1)不遵守公共秩序。当问及“您在教室、图书馆、餐厅有占座的行为吗?”时,其结果见图4。

(2)缺少基本礼仪道德和言语不礼貌。对于餐厅中有学生将饭菜倒掉的行为,有9%的同学认为,那是自然现象,有56%的同学认为是饭菜不可口,35%的同学认为该行为是一种浪费,应该加以制止。b组调查中,16%的社会大众认为他们生活周围的大学生常有同学之间打架斗殴的现象发生,且有72%的社会人发现大学生情侣在公共场合有亲密举止的行为,有24%的社会众人在公共场合发现大学生有随手扔垃圾的现象,针对“您了解的大学生在说话一激动时是否会出脏话”这一问题,其调查结果见图5。

(3)大学生就业中的文明礼仪缺乏。大学生的社会表现是学校教育的一个缩影,所以本次调查中,c组对企业单位中的大学生进行了文明礼仪的调查,结果确强差人意。调查显示,82%的大学生员工觉得目前公司企业员工不文明的现象多,在单位里迟到早退的现象普遍,结果见图6。

以上数据表明,当代大学生对于文明礼仪上,“知行”存在着差异,一方面表现出对文明礼仪的的了解和关心,但行为上并没有做到“知行合一”。

2 当代大学生文明礼仪缺失的原因分析

任何行为和言语的产生都有其根源,而影响这些言行的因素有涉及很多方面。在众多影响因素中,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影响以及自身感知对文明礼仪的结果起着主导作用。大学生的文明礼仪的缺失,主要反映在家庭教育环境的缺失、学校教育的方法欠缺、社会的负面效应的影响以及自身素质修养的不足等方面(见图7)。

在家庭引导方式上,当代父母将孩子视为掌上明珠,使孩子逐渐养成“以我为中心”的意识,同礼仪的核心思想——尊重、关爱他人、严于律己是格格不入的,从而使其在思想品格上过早地出现某种缺陷,形成一种对礼仪的抵制性;学校教育方面,由于学生课余时间基本都用在学习书本知识上,与他人、社会缺乏必要的、充分的交往与接触,所以礼仪修养的不足难以暴露于世,而当他们步入开放的大学生活阶段,缺乏礼仪教养就显露无遗,大学里的礼仪文明教育难以引起当代大学生们的重视。

在人们充分享受物质文明的成果时,精神文明的缺失伴随而来。大学生们对传统的社会伦理价值标准的认同度普遍降低,表现出反社会规范行为, 如违纪行为的泛化,酗酒打架屡见不鲜,对顺手牵羊的偷盗行为不以为然等等,传统的道德思想和现代生活方式的交叉并存,使大学生群体感到无所适从。同时,也存在着大学生的一些礼仪行为在一些缺乏礼仪规范的社交中暂时吃亏,或被认为犯傻而不被理解。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影响大学生礼仪修养的积极性。

3 当代大学生文明礼仪的引导和教育的对策

3.1 加强教师的榜样作用

高校教师肩负着“传道授业,为人师表”的重任,一方面在讲台上传授知识,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进行文明的熏陶,而课间的时候,教师的言行又常引起学生的关注和评论,从而使得教师的一举一动对学生有着极大的示范性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作为高校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礼仪素养,尊重并爱护学生,言行举止得当,于无声中将文明礼仪传递给学生,为学生的言慎身正真正起到榜样作用。

3.2 设置礼仪课程,加强文明教育

高校可将文明礼仪教育纳入教学大纲体系,使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社交礼仪修养的理论知识,并相应地开设实践课堂,促进学生达到“知行合一”。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交动机,鼓励学生勇于交往,引导学生在社交中能恰当地遵守和运用礼仪的原则和技巧,引导当代大学生把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的道德品质和礼仪修养。

3.3 开展评比评奖活动,建立激励机制

13.美化校园环境 保护校园生态 篇十三

保护校园生态

实施学校:夏邑县高级中学 实施年级:高

一、高二

辅导教师:孙庆军

代贵升

苏国强

一、活动背景

1、综合实践活动是我国新课程计划规定的小学3~6年级、初中和高中阶段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必修课,也是国务院确定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配套政策规定实施的一门课程。它集中体现了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核心目标,是新课程的亮点,也是新课程的难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有效性实施状况,直接反映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成效。综合实践活动看似与高考无关,实际上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和提高很多种在书本中、课堂上无法得到和提高的能力。

2、学生通过对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的学习,就可以了解到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危及人类社会的发展及人类和各种生物的生存(很多物种濒临灭绝或已经灭绝)。保护生态环境是地球上每一个人的责任,作为一个高中生也要为保护环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保护环境要从身边做起,通过保护美化校园生态环境,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让学生了解校园环境的现状。引导学生认识改善校园环境的必要性,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2、让学生在美化保护校园环境的过程中,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从而提高他们的拉动力,使他们养成珍惜劳动成果以及良好的卫生习惯,自觉维护校园环境,保护校园生态。达到提高学生环保意识的目的。

3、在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体会到学校学生管理的艰辛,从而养成自觉遵守学校纪律的好习惯。

4、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动手能力、劳动能力、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活动准备

1、确定活动内容:

(1)校园卫生、生态状况调查(2)开展学生值周综合实践活动

2、制定活动方案:

首先进行校园卫生、生态状况调查,根据调查情况,确定开展学生值周综合实践活动。并制定可行性方案。

四、活动过程

1、校园卫生、生态状况调查

调查:由一、二年级各班卫生委员组成调查小组进行调查。结果:由于校园里的各种花草树木有专门的园丁管理,所以校园生态良好,各种花草树木生长繁茂。但是卫生状况存在着一些“脏、乱、差”的现象。比如,教室前后、教室内有随地吐痰、乱扔纸屑的现象;餐厅内外有剩饭剩菜随地抛洒的现象;宿舍内有臭气刺鼻,东西乱摆放的现象等等。

2、上报学校领导

把调查情况及活动方案上报学校领导,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提出“上下齐抓共管,共创文明校园。”和“校园是我家,美化靠大家。”的指导思想。学校并为此成了了专门领导小组,由韩好典校长亲自任组长,辅导教师及政教处有关人员任组员并具体负责活动的开展。

3、制定活动口号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口号是,“我为大家服务一星期,大家为我服务一学期。”

4、确定活动对象及方式

参加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对象为高中

一、而年级的全体同学。活动的方式是,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卫生值周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

5、严明纪律

参加活动的同学参与学校管理,以学校管理人员的身份出现,他们必须以身作则,己正方能正人。因此要求值周同学必须严肃认真、态度端正,坚守工作时间,不准随便打闹,擅离岗位。都要佩戴标志,服从辅导教师安排。

6、明确职责

(1)明确值周班级职责:

①值周班级的班主任协助辅导教师和政教处有关人员对值周学生进行教育、分工、检查和考核,值周结束后,班主任写出值周总结交给辅导教师。②值周班级的班长负责协助学生和班主任及辅导教师做好值周工作,不分配具体劳动任务。

③在活动中,对不能及时到岗或不参与值周及因值周不认真而出现失误造成不良后果的班级,将扣除班级考评分,并通报批评。

④值周班级的班主任要在下周一班主任例会上,将值周情况进行总结。(内容包括:值周情况、存在问题、值得发扬和推广的方面等。)

(2)明确值周学生职责

①全体值周学生必须服从分工安排,按时到岗,不迟到,不擅自离岗。②按照检查评分标准,认真检查评分,及时公布、总结检查结果。③发现问题及时告知班主任和辅导教师并上报政教处以及时处理。

④值周结束及时写一份值周总结,评出优秀活动组,总结优缺点,提出工作建议。

⑤不徇私情,公平公正,对班级负责,对学校负责。

⑥每位值周学生负责自己岗位区域的卫生清洁,制止自己岗位区域内的在校生违反“日常行为规范”的行为,做好记录,交给辅导教师。值周结束写出个人值周总结交给辅导教师。

⑦值周学生按要求领取、登记、交还卫生工具、值勤标志,工具、标志损坏或丢失由个人赔偿。

⑧值周学生在值周期间要各负其责,严禁脱岗、串岗,值周学生的违纪现象将按相应校纪处理。

7、合理分工 根据活动需要,对值周班级的全体学生进行分工。主要分为以下几组:(1)清洁区组

学生起床后,所有班级由各自班级的值日生到各自分工区域进行认真打扫。早饭后清洁区组开始例行职责,负责检查落实各班清洁区的值日情况。根据要求做好量化积分。其余时间做好保洁工作。另外,对破坏花草树木及校园卫生的行为及时制止、批评并做好记录。

(2)流动值勤组

该组负责协调各组活动,检查各组人员是否在岗及值勤情况,对劳动量较大的组进行及时援助和人员的调配。对突出的问题及时与政教处或辅导教师和班主任联系。活动结束时,督促各组把工具、标志收齐及时交还。

(3)教学楼组

负责教室以外,教学楼周围(如教室走廊、窗外等)的卫生检查,并做好记录。注意,每层楼由一人负责,不准集结成群,以免影响上课。

另外还负责在升旗、上操等集体活动期间检查各班人数,并做好记录。

(4)宿舍楼、餐厅组

该组主要负责以下几项功能工作:

在三餐开饭时间,在宿舍、校园、餐厅、校门口等处值班,检查学生是否有进教室、宿舍吃饭,是否有学生乱扔食物包装、乱倒剩饭菜、浪费食物等不良想现象,如有发现及时制止,并做好记录。

上午和下午对宿舍楼道、楼梯、洗手间等认真打扫,完成后,配合宿舍管理员检查各宿舍内卫生并打分,在宿舍布告栏公布结果。

下晚自习后,督促个寝室学生及时就寝,对违纪学生制止、批评、记录、扣分并及时公布结果。

8、应用表格,强化程序,量化结果

为了在活动的过程中,强化活动的程序,量化活动的结果,特制作了以下六种表格:

分工表:要求班主任在值周前做好充分动员,按表格要求对全班同学进行分工。

值周班工作量化积分评估表:表中提出对值周班级的班主任及学生的工作要求,并对值周情况对值周班级评分,作为本周班级量化积分的依据。

评估表:由辅导教师对本组值周情况作出评价后,再有值周组组长签述意见后交政教处。

积分表:由个值周组根据所负责的部分对各班量化积分。要求公平、公正、合理、准确,扣分要有理有据,并能够向被扣分班级解释清楚。教学楼组扣分要求著名每一节迟到、早退或缺课人次。宿舍扣分要注明班级、宿舍号、床号及扣分原因。

个人总结表:要求每人一份,可写通过一周值勤的感受、收获等。反馈表:将各值周组前一天扣分情况填入此表,并送到对应班级,以便班主任及时了解本班扣分情况,并及时做出处理。

9、活动上岗时间

各组在上午上第一节可前、下午第二节课后,到达辅导教师值班地点,按辅导教师安排到指定地点值勤。上午值勤时间为第一、二节课,下午为第三、四节课。执勤期间,不经辅导教师允许,不得擅自离岗。检查积分应于当晚或第二天早操前统计好,并于第二天上午第一节课前交给扣分班级班主任。

五、活动结果

(一)领导及教师的体会

对于本次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和教师的最大体会就是:校园环境更加优美,学生素质进一步提高。这是和领导班子的正确决策,班主任教师的大力支持,辅导教师和政教处有关人员的辛勤努力,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社会有关人士的理解分不开的。使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成效非常显著。

首先,校园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今的夏邑高中,一改往日的“脏、乱、差”的面貌,从南门到北门,从教学区到生活区,从教学楼到办公楼,从花园苗圃到亭台雕塑等等,任你走到校园的角角落落,也难寻片纸垃圾!教室内,桌椅摆放一条线,宿舍内,被子叠放整齐,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宿舍楼窗明几净。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那么井然有序。

其次,达到了环境育人的目的。这项活动的开展,先是顺应了先是管理的全员性原则,让学生明白了先是管理是先是自己的事情。在管理实践中强化了学生的自主自律意识,提高自我教育能力,培养了健康的个性。再是顺应了学生管理的主体性原则,抓住了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希望独立做事,体验成功的“成人”心理,让他们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 来,做学校的主人。这样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主人翁意识,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学校,而且大大促进了学生身心的自主发展,培养了自立、自强意识,形成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组织的作用,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了学生的权利,培养了学生的人际交往,相互交流的能力。

第三,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劳动意识、服务意识、美化校园的意识等等,提高了学生的思想素质,让谈、他们明白了作为学校的一份子,要从自身做起,从校园整个大环境做起,替别人考虑,替整个大环境考虑。

14.英国伦敦大学校园生活环境 篇十四

一、加大资金投入, 改善硬件设施, 打造坚实的物质环境

物质环境是指校园内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影响的一切物质条件的总和1。主要有校容校规、教学科研设备、校徽、雕塑, 建筑等以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校园设施。

1. 校容校貌的建设

首先, 从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角度出发, 在文化设施与场所方面加强。校园建筑建设既要实用美观, 凸显出育人功能, 又要科学地布局教学、科研和社会活动的场所。其次, 加大资金投入, 注重校园内涵式建设, 融入人文关怀理念, 将思想和文化寓于校园规划和设计之中, 充分利用富含人文精神的雕塑或誓言警句等物质景观, 营造出高雅、庄严的学术气息氛围, 使学生被良好的物质景观所熏陶, 影响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第三, 突出校园标志性建筑建设, 陶冶学生的高尚品格。标志性建筑简单明确地表现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 加强与该校相关的标志性建筑设计与建设, 反映出该校师生的精神面貌和价值追求。

2. 校园基础设施建设

文化基础设施是开展各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物质基础, 既可以满足大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需求, 又可以给学生无声的教育。首先, 加大对教工的工作环境和学生的学习环境设施建设的投入, 例如:现代教学设备、实验仪器设备、图书馆的藏书、校园网络基础设施的配备。各种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 对大学生良好品德的建立, 积极向上的气质人格和科学的价值观形成有着积极的作用。其次, 要完善校园网络, 做到校园网全面覆盖, 确保寝室、多媒体教室、图书馆的网络供应, 了解国内外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最新信息。

二、动员全体师生, 建设优良学风, 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

文化环境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学生在校园内生活, 每天都与文化环境这本“无言书”进行着交流, 受到影响。积极向上、与时俱进的文化环境, 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1. 加强校风建设

继承优良历史传统, 立足于学校发展的实际, 以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为核心, 提炼出富有特色的大学精神。大力倡导认真学习, 奋发图强的良好风气, 鼓励学习刻苦, 成绩优异的大学生, 营造浓郁的学习气氛, 建立良好的学习风气。使学生在一个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文化环境中, 不断地激励自己努力学习知识, 提高自己的能力, 促进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2。

2. 优化课堂环境

首先, 作为教育者应该发挥其主导作用, 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及时把握国家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调整, 本专业最新的理论成果。其次, 应该在教学方法上改进。以互动式教育为主, 与学生进行双向的交流, 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 让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魅力。同时, 应该积极地倡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 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三、全面积极参与, 信息及时反馈, 搭建和谐的制度环境

校园制度环境作为约束大学生思想品德行为的重要保障, 建立科学的制度体系, 健全各种校园奖惩条例, 对于规范大学生的言行, 维持良好的教学次序, 起到积极的作用。

1. 多方参与、集思广益, 优化校园制度

校园规章制度的建立要本着和谐, 民主、平等的思想观念。满足大学生多方面的精神需求与学校的发展, 学生、老师、管理者、后勤等多方对校园制度进行商讨。协调各方的意见, 制定出以人为本的校园制度。根据高校的实际, 合理地调整、更新校园制度。及时废除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完善各种奖惩制度、奖学金评选制度、人才培养制度, 教师的聘任制度、教学评价制度和信息反馈制度。

2. 互相监督、及时反馈, 落实校园制度

建立科学的监督机制, 保证各项制度的顺利实施。在这些过程中, 与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结合起来, 形成大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3。学校的发展以制度为保障, 以人文关怀为首要。合理的管理制度能有效规范师生行为, 整顿校园风气、提高管理效率、促进学校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推动高校工作的顺利开展。良好的校园规章制度的建立, 要求在管理中体现人文关怀, 使广大师生感受到关心和爱护, 从而督促自己进一步提升和完善, 主动挖掘自身潜力, 自觉为建设校园环境奉献力量, 进而促进学校的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四、坚持以生为本, 加强教育指导, 构建融洽的人际环境

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能催人上进还能形成一股凝聚力, 优化人际环境, 使学生在融洽的人际关系中健康地发展。构建和谐的人际环境, 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 进行人际和谐观教育

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4。人际和谐观教育就是教育学生用全局的观点来看待和理解整个社会关系, 而校园环境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因此, 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就有着极大的意义。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者, 就更应该让学生懂得这个道理, 通过自我的学习和训练, 掌握必要的人际关系能力。其次, 青年学生要努力提高自身交往素质、交往的适应能力和交往处理能力, 能够做到与他人融洽地相处。

2. 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指导

大学生在行为上出的问题, 大部分是由于心理出现问题导致的。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应该注重心理健康指导, 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讲座的方式去帮助有困难的大学生, 引导他们克服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努力建造与他人融洽的人际关系, 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乐观、开朗、活泼、大方的性格特点,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其次, 设立相关的专项资金支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 形成通畅的预防、治疗、教育的心理诊疗工作, 为学生营造健康良好的心理环境。

五、加大网络监督力度, 加强大学生网络教育, 营造育人网络环境

构建校园网络环境, 是拓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渠道, 通过网络载体的形式, 利用现在大学生最常使用的网络, 扩大覆盖面, 增强影响力, 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1. 学校加大对校园网络的监管力度

可以在网络服务器和计算机上安装绿色上网过滤软件, 通过技术手段及时过滤或删除低俗、淫秽、暴力、反动的信息, 使校园网络处在可监控的状态, 保证校园网络安全、健康地运行5。其次, 要积极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类网站的知名度。学校各级基层党组织要致力于创建网络教育阵地, 使之成为紧密联系学生的窗口, 同时要建立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平台, 充分发挥其渗透式教育的功能, 使大学生及时了解网站、关注网站。第三, 高校要丰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加强网站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2. 进行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可以多组织一些网络知识讲座与选修课, 将网络应用到课程的学习中去, 加强大学生的网络素质教育和道德教育, 加大对学生的引导, 提倡健康上网, 提高大学生的辨别能力和自控能力, 培养以文明健康的方式使用互联网的习惯。高校的网络教育工作必须现代化、信息化, 必须致力于提高学生处理信息、分辨信息、选择信息、综合利用信息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飞.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及其优化[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 2010.

[2]梁爱强.营造良好育人环境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J].经济师, 2007 (05) :126-127.

[3]张勤勤.浅析如何培养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J].学理论, 2013 (17) :326-327.

[4]陈佩.主体论视角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路径的构建[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 (02) :37-40.

上一篇:习主席引用古诗词下一篇: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农业信息化建设需求调研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