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教育讲话稿(精选8篇)
1.民族团结教育讲话稿 篇一
文章标题:民族团结教育月动员讲话
同志们:
今年5月,是自治区第25个民族团结教育月。自治区党委决定,这次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为主题,认真总结20多年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经验,广泛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通过“三爱”主题教育,进一步坚定各族干部群众跟着共产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的理想信念,把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不断引向深入,为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是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有效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从1983年开始,自治区把每年的5月作为民族团结教育月。20多年来,我们紧密结合地区实际,以主题鲜明的内容和生动多样的形式,集中、广泛、深入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推动了地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今年,自治区把““三爱””作为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的主题,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各级党政一定要站在确保边疆长治久安、推进县域跨越式发展的高度,切实把“三爱”工作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认真总结和推广半个多世纪以来88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成功经验,广泛深入地开展““三爱”活动,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建设的丰功伟绩,大力宣传半个多世纪以来88县民族团结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大力宣传民族团结的先进典型,进一步增进县域兵地团结、军政军民团结和民族团结,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推进88改革发展稳定事业提供坚强保证。今天,自治区党委书记亲自做民族团结教育月的动员讲话,对全区开展以“三爱”为主题的第25个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进行动员部署。下面,我就如何贯彻好王乐泉书记的讲话和做好我县第25个民族团结教育月工作提几点要求。
一、提高认识,切实抓好第25个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
改革开放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下,我县民族方面是基本稳定的,为我县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必须看到,作为新疆多民族聚居区,长期以来,由于特殊的民族习俗、宗教信仰以及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造成各民族之间一些小的摩擦时有发生,加之疆内外乃至国外的民族纠纷、民族冲突仍然频繁,民族极端分子和民族分裂分子的串联活动从未间断等,使得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尤其重要。
在新形势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对做好民族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确认识和新形势下的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和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也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正确处理民族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实现和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党和人民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做好每年的“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十分重要。
二、着眼于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大力开展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新疆地处反分裂、反恐怖斗争前沿,国际政治斗争的风云变幻随时可能会对我们的稳定造成现实的、直接的影响。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全县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保持社会政治稳定的极端重要性,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维护新疆稳定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坚定不移地维护社会政治稳定。要密切关注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关注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各种因素,搞好军警民联防联治,及时妥善处理各种突发事件。要密切关注民族关系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化解和消除影响民族团结的矛盾和问题。
爱国主义历来是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在共同缔造、保卫和建设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伟大进程中,各民族人民生死与共,携手共进,共同开拓了祖国辽阔的疆域,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共同铸造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各民族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携手并肩,团结奋斗,才能走向共同繁荣富裕,这是历史和现实铸就的基本结论。在新疆,坚定不移地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建设边疆、保卫边疆,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就是最现实的爱国主义。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热爱祖国、振兴中华同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统一起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让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焕发出新的光彩。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反映了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
为准则,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要坚持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工程和长期任务,牢固树立“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的观念,坚定不移地维护祖国统一,捍卫社会主义制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继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增强全民的‘三爱’观念和民族团结意识,进一步奠定维护国家根本利益、保
卫国家安全的思想基础,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向心力、凝聚力。要有针对性地宣传新疆的历史特别是民族发展的历史,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观念,使团结、平等、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和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新型民族关系在新形势下不断巩固和发展。
三、加强领导,确保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扎实开展
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是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有效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各乡(镇)党委、各部门、各单位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把经济社会发展同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把民族团结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民族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制定政策措施,做到有明确的任务目标,有具体的实施计划,有完善的保障措施。当前,务必下大力气抓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月活动。各乡镇党委、政府要尽快召开专题会议,传达本次会议精神,按照县委下发的《第25个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安排意见》,制定出本党委的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安排意见,将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搞的有声有色,达到以月促年的目的。
同志们,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不断增强各民族大团结,对于促进88的改革发展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努力开创民族团结进步新局面,为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的而努力奋斗!
《民族团结教育月动员讲话》来源于,欢迎阅读民族团结教育月动员讲话。
2.民族团结教育讲话稿 篇二
一、民族体育具有促进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的特质
1. 民族体育文化的乡土性
贵州各民族在悠久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积淀了丰富多样的民族体育资源, 直到现在, 仍然有相当数量的民族体育项目在村落中流行。这些优秀的民族体育项目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乡土性,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乡土社会的文化记忆和思维方式, 如果能够因地制宜地把各地区的流行体育项目以一定的方式引入到当地中小学, 经常性地开展这些民族体育项目的活动, 引导学生练习这些来自本民族、本地区的传统体育, 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中小学生的乡土文化意识, 积累中小学生对本民族的文化自尊以及他民族的文化认同, 再配合其他民族团结教育内容的教学, 对建构中小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会有切实的作用。
2. 民族体育项目的活态性
民族体育项目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手段的各种技术动作的组合, 不同于中小学校其他大多数课程教学内容。它的这种“活态性”特征和正处在身体发育和好动期的中小学生具有天然的相融性。在相对枯燥、刻板的课堂教学之余, 通过组织一些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可以让学生的身体和大脑得到积极的休息, 同时在热烈的活动气氛中学生的团结意识很容易被激发并表现出来, 潜在地强化了同学之间的情感联结, 这对于通常有着多民族学生共存的贵州省中小学的民族团结教育是有益的。需要说明的是, 民族体育项目有别于现代体育项目, 现代体育项目的核心价值思想是竞争, 民族体育项目则更倾向于娱乐和交流。因此, 相对于现代竞技体育项目, 如果以促进各民族中小学生间的团结为目标, 显然民族体育项目要更为现实和有效。
3. 民族体育传承方式的特殊性
民族体育既是文化又是有形的身体活动, 其传承方式具有双重性。把民族体育纳入民族团结教育体系的过程既需要让学生了解某种项目的起源、发展与变迁过程, 又要求学生以自身的智力和体力投入到项目的练习中来。这样, 在一静一动的传承形式中, 既可以生成并更新中小学生关于民族体育文化的知识系统, 提高他们对民族多样性和平等性的认识, 又可以在实际的练习过程中充分享受民族体育带给他们的乐趣。更有意义的是, 民族体育项目大多属于互动性的活动, 可以增加各民族的中小学生情感交流的机会, 这有利于消除中小学生间的民族隔阂以及建立民族互相尊重的意识。
二、利用民族体育促进贵州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应采取的措施
1. 拓宽思路, 把优秀民族体育文化编入中小学民族团结教材体系
2010年6月, 贵州省政府要求把《中华大家庭》《民族常识》《民族政策常识》《民族理论常识》系列中小学民族团结教材及教辅资料列入省教育厅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 并于当年9月纳入全省中小学课堂教学。从教材的内容看, 里面蕴含的民族体育内容较少。其实, 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的核心是培育中小学生民族自尊、互相尊重以及互相团结的意识, 教材只是实现意图的手段。因此, 只要是有利于中小学民族团结的资源, 都应该尽可能利用。鉴于前文所述优秀民族体育资源和民族团结教育良好的相融性, 而贵州省恰好又孕育了丰厚的民族体育文化遗产, 应该考虑在以后的民族团结教材编写过程中更多地编入民族体育文化。毕竟, 借助教材刚性、规范的力量, 民族体育对于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才能发挥更大的效用。
2. 更多频次地开展民族体育活动, 促进中小学生对优秀民族体育的认识和实践
近几年, 贵州省广泛开展了民族体育进校园活动, 对于挖掘、传承优秀民族体育文化, 促进学生民族凝聚力起到了不错的效果。但是值得注意的是, 这些带有仪式性的活动很大程度上具备的是形式上的示范意义。所谓“一开始轰轰烈烈, 接下来马马虎虎, 最后可能偃旗息鼓”。这种现象传递的一个重要信息是:优秀民族体育进校园活动频次还是太低, 难以保证民族体育在校园开展的持续性, 进而影响其预期作用。因此, 要让民族体育活动始终在学校教育中占据一席之地, 才能使其效益最大化。当然, 这里并不是强调要经常开展大规模的民族体育仪式活动, 而是可以采用多种多样方式, 如把民族体育项目融入中小学表演活动, 在体育课堂中融入适宜当地教学的民族体育项目等。
3. 开展民族体育师资的培训和交流
民族体育要在贵州中小学团结教育中开出美丽之花, 离不开民族体育师资。中小学生的世界观处于未定型阶段, 教师对于其价值观的型塑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如果中小学有更多的掌握一定民族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教师, 将对贵州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发挥重要纽带作用。根据当前贵州中小学师资的实际情况, 开展民族体育师资的培训和交流是必要的。一方面, 组织掌握较多民族体育知识技能的专家开展定期师资培训;另一方面, 拥有不同民族体育知识技能的教师间定期进行交流。通过培训和交流可以让贵州民族体育师资队伍的规模扩大, 同时丰富他们的民族体育知识和技能结构, 随之带入全省各中小学, 在广大学生中开花结果。
【注:本文系贵州省教育厅2009年大学生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9DXS018。】
摘要: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对于贵州全省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把贵州省丰富的民族体育资源引入中小学教学体系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民族体育具有的乡土性、活态性和传承方式的双重性都能够对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起到推动作用。应采取措施力促民族体育进入中小学校园, 其中包括优秀体育文化教材化、在校园中多频次开展民族体育活动、开展民族体育师资培训与交流等。
3.民族团结教育讲话稿 篇三
一、在思想品德课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必要性
在我们义务教育的小学阶段,扎实抓好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为重点内容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培养各族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提高各族学生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反对分裂的自觉性,增强各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任务,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的必然要求。让我们的娃娃从小就有正确的民族观,很有必要在小学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对学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二、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内容
从国家试行的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小学段阶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内容有:①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民族基本理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从历史的、世界的视野分析和探讨各种民族现象,进一步认识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的优越性。②知道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家庭,中华民族是我国56个民族的总称;初步了解56个民族的基本特征,地域分布及居住特点。③了解自己所属民族的分布区域、人口数量,以及语言、文字及主要的文化特点和风俗习惯等。④了解各民族的主要风俗习惯、了解各民族语言文字特点、知道各民族著名人物、了解各民族在文化艺术、科技等方面的特色与成就。⑤知道中华各族人民凭借勤劳、勇敢和智慧,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土,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和文化。⑥了解各民族之间应当平等相待以及各民族人民需要和谐相处,共同进步。⑦形成“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必要性的基本认识。
三、在思想品德课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
在小学思想品德课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其目标就是要使各族学生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民族问题基本理论及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学习理解,促进56个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相互交流、继承和发扬;引导各族学生对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伟大祖国历史的认识,不断增进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增强各族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责任感;具备在社会交往中正确对待和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素质;不断提高巩固和发展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自觉性,促进各民族的共同进步和祖国繁荣昌盛。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民族政策,按照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重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加深我们小学生对民族团结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引导我们的孩子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和民族观;加强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教育;不断提高各族学生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自觉性,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掌握知识、培养能力与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相结合;过程、方法与目标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统一要求与体现各民族和地区的特点相结合;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情感,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巩固,注重实效。
四、在思想品德课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1.我们的小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密切配合,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自然资源,从孩子们所在地域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要通过地域性民族特点的介绍,使孩子们知道家乡的民族特色、风俗文化,关心本地区民族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变化,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同时,通过对各地区民族特点和发展现状的了解,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各民族人民的力量,不断增强孩子们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2.融合多种教育资源,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各学校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如博物馆、纪念馆、文物古迹等,建立民族团结教育基地,有效配置文本资源(如图书、报纸、杂志、照片、地图、图表等)和音像资源(如电影、电视节目、录像、VCD、磁带和各类教育软件),开展好民族团结教育。
3.除课堂教学主渠道外,采用多种形式和途径开展学校民族团结教育,不断提高民族团结教育的效果。要充分利用班会、团队活动、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等方式,组织开展民族知识、绘画与手工、演讲、民族歌舞等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体验式教学活动;定期表彰民族团结先进校、班集体和个人;组织师生参观互访,促进各民族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4.民族团结教育讲话稿 篇四
老师们、同学们:
今年5月是自治区第30个民族团结教育月。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坚持不懈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提高各族师生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自觉性,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教育系统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健康发展,今天在第30个民族团结教育月到来之际我们同霍城县江苏中学一起举办联谊活动,学校已经下发了实施方案,为认真做好今年的民族团结活动各阶段、各环节工作,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坚定信心,不断增强创建活动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前提和保证。县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和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始终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大事来抓,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主题,坚持不懈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促进民族团结,双拥共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创建和“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五观”等主题教育,加快双语教育教学的发展,大力培育和宣传民族团结先进典型,各族人民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支持、相互谅解,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才会取得显著成就,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维护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积极贡献。
开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创建活动,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大举措。我们应当而且必须肩负起这一历史重任,我们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去实现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这一目标。
精神文明建设、平安和谐校园创建等工作结合,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协调推进;与城乡共建、社区共建、军民共建、对口扶贫和资助困难家庭、困难学生等结合,进一步深化民族团结模范单位创建活动。创建中,要突出发挥少先队、团队、党员队伍的作用,以点带面,带动全体师生思想上形成共识、行动上形成合力,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扎实的工作作风,认真做好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的工作,确保创建工作圆满完成。
5.民族团结主题讲话稿 篇五
你们好!
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民族团结从我做起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这首宋祖英的爱我中华表达了我们所有中国人的心声:民族团结! 我们就需要懂得保护和平之花,首先就是民族之间要团结。作为年轻的我们要下定决心:一定要成为一名好孩子、好学生、好公民,保护祖国和平,增强民族团结,为祖国版图上增添更美的颜色。
一个祖国的建设不仅仅只靠一个人,要靠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双手来建造, 我们青少年的学习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们建设祖国和弘扬民族精神的能力也增强了,在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在1988年的奥运会上,我国乒乓球队的队员们战胜了对方后,使我国获得了参加奥运会以来的第一块乒乓球金牌,也使得乒乓球成为了我国的国球,这不就是在建设祖国吗?还有就是在奥运会上,在男子110米栏冠军刘翔在直径跑道上战胜了黑人,为我们全亚洲争了光还为我国争了光,这不也实在建设祖国吗?
是呀,祖国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生存的支柱和力量的源泉。我们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我们应该加倍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们要继承这伟大的民族精神,让民族精神在我们身上发扬光大。我们要记住责任,发奋学习,努力拼搏,热爱祖国,振兴中华,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每件事情做起。要想长大后成为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我们应该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爱国信念,学习科学知识,掌握报国本领,培养优良品德,锻炼强健体魄,从各方面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时刻准备着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强大和振兴贡献力量。
“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就是力量”,无不说明团结的神力,团结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的结晶,是实现宏伟目标的源泉。 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追求的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风气。 没有科学工作者的团结互助,全国协作大攻关的精神,就不会看到两弹一星的飞天。没有中国女排的互相合作和拼搏精神,中国女排就不可能在赛场上获得前无古人的“五连冠”雄踞女排之颠。
无数的历史事实证明,无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团体,还是一个家庭。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作为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团结,学会宽容,了解团结的重要性,让团结时刻伴随着我们永不逊色。
6.民族团结座谈会讲话稿 篇六
今年以来阿勒泰地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地区”,福海县在积极申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示范县”,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由焦晓凡书记任创建领导小组组长,成立了专门的创建办公室,抽调专人开展民族团结创建工作,6月29日,我县通过了全国民族团结模范县的公示,县上在近10天,开展的四次创建工作安排会和推进会,出台了《福海县民族团结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民族团结教育宣传工作实施方案》、《民族团结进步村(社区)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企业、机关、学校、村(社区)、站所、宗教场所的实施方案》、《福海县齐干吉迭乡民族团结创建工作推进方案》、《返乡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方案》、等8个方案,昨天上午又召集各党政一把手就民族团结工作开展及推进情况进行了安排布置,7月底,国家民委到阿勒泰查看创建情况,应库丽努专员的邀请,要到福海县来观摩,8月20号左右地区要召开民族团结创建推进现场会,所以时间紧、任务重。
今天我们乡在这召开民族团结创建、宣传工作动员会,就是让各行政村、各单位、站所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单位主要负责人亲自抓,下来后,迅速成立创建领导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创建方案,报乡创建办,每个星期各村和站所要报一条创建工作信息;各村要与当前维稳工作、我乡创建自治区优秀平安乡工作及“三民”工作相结合,组织开展符合本乡、本村实际的民族团教育活动,如民汉村联谊座谈、知识竞赛、讲述身边民族团结故事、文艺表演等,充实民族团结创建载体;各村、各单位要积极申报创建地区级、县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精神文明建设示范村,确保到20**年底,我乡的创建率达到90%以上,要把创建活动与“五好”宗教场所、“五好”宗教人士等活动结合起来。积极树立民族团结、道德模范等典型,及时与乡宣传办沟通,以电视、网络、广播等媒体宣传报导典型事迹。
今年地区将对各县的民族团结创建工作分别纳入综合目标、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建设、“五好”基层党组织、“双拥”、美丽乡村建设六项考核的重要内容。我们乡也结合实际,抽调干部成立专门的民族团结创建办公室,会同党政办与绩效办每个月对各村、各站所、各单位的民族团结开展创建情况进行督查和通报,严格按上级要求进行工作的督查落实,对进行通报的给予扣分,单位受到县级以上民族团结工作表彰的进行加分,与年底评优相挂钩。
下个星期,县领导分成五个组分别到各乡乡督查民族团结创建工作,希望各村、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制定好民族团结的创建工作方案和计划,并扎实开展创建、宣传、教育等工作,以好的成绩、良好风貌、浓厚的民族团结氛围来迎全国、地区、县的考核。
7.民族团结教育讲话稿 篇七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学校民族教育指导纲要》和省、市《关于全面开展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通知》精神,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 积极营造民族团结的教育氛围, 学校围绕“民族团结教育”主题, 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一、坚持做到“三个落实”, 确保民族教育工作的实施
1. 落实组织管理机构
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 副校长、德育主任、少先队、任课教师、班主任为成员的民族教育领导小组。明确分工, 责任到人。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 总结反馈近期工作情况, 商讨下一步活动方案, 对于好的做法和现象给予及时表扬并进一步推广。
2. 落实课程, 分层教育
根据市教育局要求, 我校将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纳入到课表之中。低年级以《中华大家庭》教材为主,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来了解各民族的生活风俗, 以及民族文化;中高年级学生主要进行《民族常识教育》。为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学校提出“五结合”方针, 即民族教育与德育相结合;民族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民族教育与活动相结合;民族教育与家庭相结合;民族教育与网络相结合。
3. 队伍上落实
(1) 对教师进行理论培训, 宣传党的民族政策, 使教师理解民族团结教育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对教师进行思想培训, 明确民族团结教育的指导思想、任务和目的。对教师进行业务培训, 结合实际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组织少数民族教师召开“座谈会”,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让他们为学校的发展出力献策。
(2) 组织相关科任教师, 学习有关民族团结教育所包含的内容、学习原则, 丰富业务知识, 使之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有机渗透。
二、在学生之间开展活动
1. 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工作, 增强学生民族团结的观念
利用每周一升旗仪式, 介绍少数民族的文化、生活风俗;利用班会和校会的时间, 向学生宣传民族团结的政策, 宣传少数民族英雄的事迹。通过这些形式, 学生们学到了许多民族知识, 加强了对少数民族的印象, 培养了民族团结的观念。全校形成了一股“民族团结”的浓郁氛围。
2.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学校组织了以民族团结教育为主题的黑板报、手抄报比赛, 评选出优秀小报在走廊展出。班队活动更是各具特色:有的通过紧张激烈的知识问答增加对各民族语言文字和生活习俗的了解;有的则以有趣的民族团结小故事让学生认识到各民族之间应平等相待, 和谐相处。学生们通过活动了解到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 知道自己所属民族的分布区域、人口数量、语言文字及主要的文化特点和风俗习惯等。
3. 各学科老师有机渗透民族团结教育
例如:音乐课上, 学生学唱民族歌曲, 学跳民族舞蹈, 积极学唱、传唱民族团结歌曲, 以此来充分展现各族人民团结统一、共创和谐的精神面貌。
4. 开展手拉手互助活动
我校对少数民族的学生, 特别是那些家庭比较贫困的学生, 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了更多的关爱。比如学校给贫困的学生每学期减免一些学杂费, 开展学生手拉手献爱心等活动, 使他们进一步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立志好好学习, 将来报效祖国。
5. 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外活动
如学唱少数民族歌曲, 学跳少数民族舞蹈, 学画民族风情画;开展民族知识讲座、民族英雄故事会, 组织学生观看优秀的少数民族影视片;组织师生收集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少数民族服饰等。学校先后举办了“我心中的少数民族英雄”“少数民族风情绘画大赛”“少数民族歌曲大赛”“少数民族手工艺作品大赛”“少数民族知识竞赛”。
6. 开展“争做民族团结大使”的活动
要求学生做到“七个一”, 即“参加一次民族团结教育主题班队会、了解一个民族团结的英模、讲一个民族团结的故事、唱一首民族团结的歌曲、写一篇民族团结的作文、介绍一处少数民族风光, 做一次民族团结宣传员”。
8.民族团结教育讲话稿 篇八
内容摘要:民族团结教育直接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是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对小学生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不仅可以增强中华民族向心力、凝聚力,也是当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关键词:利用资源 民族团结 教育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少年儿童能否牢固树立民族团结意识,直接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的命运。所以,在学校大力宣传民族团结教育,让少年儿童从小就在心灵深处塑造民族团结意识和民族精神,对于增强中华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维护各民族团结意识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我校是一所加授藏语文的全日制“双语”小学,拥有2000多名师生,生活着藏、汉、回、蒙等少数民族同胞,特殊的环境,使得民族团结教育成了重中之重。在多年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中,本人就如何充分利用有效资源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做了积极探索,积累了点滴经验。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民族团结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民族团结教育,是实施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保证。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表现民族团结的课文,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中的《难忘的泼水节》一文,就表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边疆少数民族—傣族群众的关怀。教学时,我根据语文新课标的要求,以及这篇文本的特点,科学确定教学重难点,通过精心设计,将民族团结这一主题渗透到教学各环节,使学生对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周总理主动关爱少数民族、维护民族团结有深切体会。
1.“在对话中渗透民族团结教育”。学习过程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与同学老师交流的过程。教学时,我让学生观看视频,从泼水节的热闹情境中激起他们对学文的兴趣,引发学生对总理的初次“对话”,走近总理,走进泼水节;品读课文时,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体会总理与傣族人民在一起的欢快、幸福与难忘,从而感受到国家领导人对少数民族的尊重和民族团结的重视。这一切都在教师、学生、文本间的对话中完成。
2.“在朗读中渗透民族团结教育”。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学生是独立的个体,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因此在学生通读课文的过程中,我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充分地去读。通过默读、品读、引读、看图想象读等手段,让学生感悟傣族人民难忘总理与他们在一起的快乐、幸福时光,同时也会感受到总理对少数民族的体贴和爱戴。例如,在学习第2自然段时,先由学生自由读,体会热闹的场面,再让学生看课件—火红的凤凰花、赛龙舟、敲象脚鼓,结合具体情境再次体会喜庆的场面,然后带着感受再读课文,逐步引导学生由读通到读懂,再到有感情的朗读,落实读的训练目标。学生经过了多种方式的读,自然会达到“水到渠成”之效果。
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民族团结教育
近年来,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着力提升文化场力的效应。本人也积极响应学校号召,把校园文化建设渗透到班级文化建设中。一是每天利用中午休息时间,用班级的大屏幕对学生普及民族知识,播放民族团结故事,讲述各民族地区风景名胜、特色美食等趣事趣闻,让学生在休闲中了解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二是利用一月一期的板报这种有效的宣传工具,宣传民族服饰、风俗习惯、民族歌曲、民族英雄、民族节日等民族常识,使学生了解自己以往所不知道的相关知识,很多学生看后,感触良多,深受教育;三是在班级墙壁上悬挂伟人、名人、民族英雄画像和格言警句,用“墙壁文化”激励学生从小树立爱我中华、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四是在班级教室张贴班训,四面墙壁悬挂自己绘制或书写的民族故事图画及名人警句,大力创建班级民族教育文化,将民族团结教育播撒到每个学生的心中。
三.在学校常规活动中,渗透民族团结教育
民族团结教育不仅仅限于课堂教学,从学生认知的特点出发,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课外活动,不仅能拓宽民族团结教育的途径,更会提高学生接受民族团结教育的效果。于是,本人结合学校组织开展的“六个一”活动:“学唱一首民族歌曲,讲一个民族英雄故事,看一部民族故事片,做一份民族团结手抄报、开一节主题班会、答一份民族知识竞赛题”等活动,认真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充分发挥文体活动的德育载体功能,在“传唱、演讲,看电影、办报纸、开班会、答试题”的过程中,使“民族团结、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民族精神在同学心中扎根。多种形式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又创设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给民族团结教育的深入开展注入了活力。
总之,民族团结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可一蹴而就,而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大工程。只有在少年儿童情感的培养和熏陶中,充分发挥学校的关键作用,重视营造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就一定能够实现民族大团结、大发展、大繁荣的良好局面。
【民族团结教育讲话稿】推荐阅读:
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总结10-10
民族团结教育心得推荐10-10
国旗下讲话稿民族团结10-30
民族团结教育基础知识07-30
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计划08-22
学校民族团结教育领导小组11-04
2024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领导小组07-15
三年级上册民族团结教育计划07-31
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计划20108-01
镇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总结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