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水浒传读书心得体会

2024-12-28

小学水浒传读书心得体会(共15篇)

1.小学水浒传读书心得体会 篇一

《水浒传》读书心得体会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108位好汉在梁山起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下面让我们一起通过以下的心得体会的范文一起来阅读这部经典著作。

《水浒》这部书,自成书以来,在我国广为流传,是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一部文学作品,影响极大且深。因此,正确评价《水浒》,对于批判地继承祖国优秀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用无产阶级的观点来看,《水浒》这部书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就其主流而言,《水浒》不管是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艺术水平上,都是成功的。

《水浒传》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个好汉从一起聚一义到梁山。受朝廷招安,再到战场大破辽国兵,最后把叛党一网打尽,却遭阴险小人谋害的英雄故事。读完这整整一本书。我的脑海里一直浮现出两个字,那两个字大家应该猜到了那就是忠和义。

忠,就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对朋友尽心竭力的帮助。宋江在有一种有一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宁死不屈,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被高俅之子的凌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这也是忠。在当今社会上, 我相信有许许多多的人都只能做到一个“忠”字,但是,能做到这个“义”字的人,只能用两个词来形容:寥寥无几、屈指可数。一个“义字”,包括了数也数不清的内容。《水浒传》中一百零八位好汉,为了兄弟为了朋友赴汤蹈火,在所不惜。就只是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或一个人的信誉或等等什么宝贵的东西去写。在现实生活中,给老人孕妇让座谁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是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相当大勇气,甚至是以命换命的决心。

义,可以解释为正义感。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可以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所以,我们应该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不要做一个没有正义感,贪生怕死的人。

这就是我写的水浒传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来看看。

在漫长的暑假中,我初读了四大名着之一——《水浒传》。它通过各种艺术手段,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人物典型,让我认识了在梁山聚义的一〇八名好汉。

首先,《水浒》全书贯穿了这样一条线,就是: 宋江领导的农民革命军,在以宋江为首的投降叛卖集团的控制下,是如何向他们的敌人━━封建帝王投降的,以及投降以后宋江一伙投降叛卖集团的可耻下场和李逵等农民革命战士的悲惨结局。使投降路线的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在人民的面前展现,从而增强了人们认识投降路线的能力。其间还穿插了李逵等农民革命战士同以宋江为首的投降叛卖集团的尖锐激烈的斗争。《水浒》的作者,通过这一条主线,阐明了一个真理: 投降主义路线是绝对行不通的!革命的人民,绝对不可以对于自己的敌人存有任何幻想和侥幸心理,革命必须进行到底!同时通过对宋江一心想着为宋帝当走狗,而经过千辛万苦地为宋帝效劳卖命,成功之后朝廷却赐御鸠将他毒死的经过的描写,又对宋江一伙投降叛卖集团的自讨苦吃的可耻下场进行了尖锐刻薄的讥讽和嘲笑。

《水浒》的作者,通过对梁山英雄一个一个是怎样被逼迫上山的经过的描写,又揭示了另一个真理: 乱自上作,官逼民反,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对于鼓动我国明清农民革命战争,不能说是没有作用的。

作者又通过对宋江等人“被逼”上山的经过和他们上山时的心理的描写,又为后来投降路线的产生和发展埋下了伏笔。

两种“被逼”上山,动机全然不同,这就阐明了围绕着造反与投降两条根本不同的路线所进行的激烈的斗争的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

《水浒》通过梁山人马攻官府、打恶霸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描写,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腐败无能,歌颂了农民革命军的力量伟大。

《水浒》抽象地、表面地肯定宋帝,说他是“有道明君”,而把国家政治的黑暗和腐朽、官府的无能说成是一伙“奸臣”作乱。那么,既然宋帝是一个“有道明君”,那为什么不理朝政,而去钻李师师的暗道? 国家政权为什么会被祸国殃民的“奸臣”把持,而忠于皇帝的“良臣勇将”反而被逼上梁山去造反? 这些情况,他既是“有道明君”,为什么又没发现,又没制止? 通过这些具体内容的描写,却又具体地、实质性地否认了宋帝。

2.小学水浒传读书心得体会 篇二

(1) 攻击不同于己方的言论 (学说、观点) , 那么它的危害也就会消失 (停止) 。

(2) 攻击不同于己方的言论 (学说、观点) , (这种行为) 是有很大危害的呀。

(3) 致力于别种学说 (这里应该是指有别于儒家的学说) 的研究, (对其进行适当地磨合改造) 那么它有危害的那些弊端就会消失了。

(4) 对别种学说进行研究, 是有害的呀。

杨伯峻先生采取是第一种观点的, 他翻译的原文是“批判那些不正确的议论, 祸害就可以消灭了”。其用以佐证的理由是:“《论语》共用四次‘攻’字, 像《先进篇》的‘小子鸣鼓而攻之’, 《颜渊篇》的‘攻其恶, 毋攻人之恶’的三个‘攻’字都当‘攻击’解, 这里也不应例外。”乃是“以本经用语例决之” (程树德《论语集释》) 的方法, 是比较可信的考证方法, 但是杨伯峻先生只将这种方法用了一半, 没用彻底, 在他的这种翻译中将“已”字解做“停止、消灭”的意思。我们来看看《论语》中“也已”二字的情况。全书共出现了六次, 分别是:

《学而》———可谓好学也已 (1.14第九页) ;《为政》———攻乎异端, 斯害也已 (2.16第十八页) ;《雍也》———可谓仁之方也已 (6.3.第六十五页) ;《泰伯》———其余不足观也已 (8.11第八十二页) ;《子罕》———虽欲从之, 未由也已 (9.11第九十页) ;《子罕》———斯亦不足畏也已 (9.23第九十四页) 。

除了第二条之外, 杨伯峻先生自己也全将其余五条看做语气词, 没有译出具体意思。那么“以本经用语例决之”的话, 《论语》里共用六次“也已”, 其他的五个都是语气词, 一般无意, 这里也不应例外。用“以本经用语例决之”的方法再进一步的话, 就可以得出我们上面列出的第二种解释了, “攻”解为“攻击”, “也已”解为语气词, 即“攻击他种学说, 这是很有害处的 (行为) ”。

程树德先生即采取这种观点, 也是笔者偏向接受的。其原话是:“《论语》中凡用‘攻’字均作‘攻伐’解, 如‘小子鸣鼓而攻之’, ‘攻其恶, 毋攻人之恶’, 不应此处独训为治, 则何晏、朱子之说非也。‘已’者语词, 不训为‘止’, 如‘末之也已’, ‘可谓人之方也已’, 其例均同, 则孙奕、钱大昕、焦循诸家之说非也。” (《论语集释》108页)

他这句话中提到了几位解释论语比较出名的人物, 程先生就是用这种以本书中的例子来证明本书中的例子的方法将他们一一都驳斥了, 算得上是最有信服力的方法。

何晏说:“攻, 治也。善道有统, 殊途而同归, 异端不同归也。”就是说研究和学习异端的学问有害, 即上面所列的第四种观点。受他影响, 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说:“范氏曰:‘攻, 专治也。”

至于第三种观点———研究“异端”的学说, 将其与自己所主张的学说相互磨合求中, 从而消除其中的害处弊端。其支持者以焦循、刘宝楠为代表。刘宝楠《论语正义》引用焦循的说法道:“焦氏循补疏《韩诗外传》云:别殊类, 使不相害, 序异端, 使不相悖。盖异端者各为一端, 彼此互异, 惟执持不能通则悖。悖则害矣。有以攻治之, 即所谓序异端也。斯害也已。所谓使不相悖也。”即是说, 攻治异端, 使相异之两端摩之而不异, 从而到达“斯害也已”的目的, 即“所谓使不相悖也”。他这是想利用儒家中庸的观点将孔子的形象善化, 是明显的尊孔抬孔行为。

笔者偏向于程树德先生所持的观点, 这可以从《论语》中所反映出来的孔子的言行形象得到论证, 且举出以下例子说明:

“子曰:多闻阙疑, 慎言其余。” (2.18第十九页)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 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9.8第八十九页) 慎言之人, 讷言之人, 四毋之人, 善扣两端之人, 岂轻易会去攻击异端之人?

参考文献

3.《水浒传》读书心得体会 篇三

读《三国演义》看到了一位位智勇英雄,了解一个个豪杰;阅《水浒传》,体会“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兄弟之情;看《红楼梦》那宝玉和黛玉的凄美爱情,同时又心疼那写出“冷月葬花魂”的美人;知《西游记》一心只向西天,路遇重重困难也永不放弃的决心。而我最感兴趣的,还是《水浒传》。

在《吴用智赚玉麒麟张顺夜闹金沙渡》中,我了解到了吴用的智慧。梁山为了拉卢俊义入伙,“智多星”吴用便利用卢俊义正躲避“血光之灾”的惶恐心理,暗藏“卢俊义反”四个字,广为传播,成了官府治罪的证据,最后把卢俊义逼上梁山。

这个故事便可看出,“智多星”吴用的为人机智善于谋略。所以凡事一经他策划,就没有办不成的。由吴用想方设法让卢俊义上梁山也可以看出,卢俊义的本领高强和品行端正。他不仅乐善好施,济人危困,名闻四海。

但卢俊义也是一个可怜的人。他身边从来都没有一个心腹,可以让他信任。卢俊义招安后被武功大夫,后被高俅用药酒毒伤,不能骑马,乘船时失足落水而死。这一个人的经历让人唏嘘不已。

4.水浒传读书心得体会 篇四

我们的社会很自然的少了一份爱,一份及其重要的爱——一份关怀。对于关怀,也许只必要一句简单的问候,或者是一个会意的浅笑,就能让人嬉皮笑脸,就让人感觉母亲般的关怀。不要太吝啬,一句问候,一个浅笑不会让你得到什么,只能让你的品德得到升华。

现在当我晓得为了未来奋斗的时间,我家的门也变成了三厘米厚的防盗门。这就像一条河,让我们和邻居的情感隔在天地两岸。这就像《礼记》里说的:“今大道即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5.水浒传读书心得体会450字 篇五

《水浒传》这本书主要写的是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位英雄聚集在梁山水泊。由于那时几乎是奸臣当道,官府贪污,于是疾恶如仇的他们决心替天行道,但宋江却接受招安归顺于朝廷,最后死伤大半……我不禁为他们感到痛心。

在那个元末明初的时代,人们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又有多少人愿意冒险起义呢?这些英雄们即使拎着刀,刀尖上流的也绝不是无辜百姓的血。他们杀恶济贫,还把兄弟情义放在了第一位,冒死也不出卖兄弟。但他们的“义”,并不是一味庇护,就像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朋友愿意对自己讲义气,但这不是偏袒,而是在你犯错误时,毫不忌讳地指出,有时会让你接受相应的惩罚,倘若没有让你意识到错误并改正,将会害了你。

有人说,宋江最后是因为屈服才接受招安,如果不招安,就不会死伤那么多兄弟,但我认为,如果不被招安,最大的可能是两败俱伤,朝廷不会让这样的一个对他不利的一群人存在的,那么老百姓也会跟着遭殃。英雄们即使在“官逼民反——不得不反”的时代,也毫不畏惧,宁死不屈,他们宁愿造反起义,也不愿当贪官的“奴隶”。虽然他们死伤惨重,但他们的精神将永不泯灭。

6.怎样巧读《水浒传》 篇六

妙招一:巧借板书理情节

板书一:

此板书有何妙用?它能帮助学生快速理清《水浒传》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细读《水浒传》,我关注到小说有个重要的写作特点:全文采用连环勾锁、散整结合的结构,一个人物引出另一个典型人物,最终形成梁山大聚义。人物如何引出人物呢?具体如下:

1王进怕被新上任的高俅高太尉陷害,携母夜逃至史家村,教史进武艺。史进与少华山强盗交好,被官府通缉,史大郎夜走华阴道,投奔王进处,在酒楼与鲁提辖喝酒。史进引出鲁提辖。

2鲁提辖帮助金氏父女,三拳打死镇关西。逃亡中,巧遇金氏父女,剃度做了和尚。花和尚大闹五台山,醉打金刚。花和尚大闹桃花村,救下快被桃花山抢逼为压寨夫人的刘太公女儿。花和尚与赤松林的史进相遇,两人火烧瓦罐寺,杀了假扮道士、和尚,养女吃酒的崔道成和丘小乙。来到相国寺,花和尚收服众泼皮,花和尚倒拔垂杨柳,并与陪同妻子烧香的林冲结为好友。花和尚引出林冲。

3高衙内看中林冲妻子,高太尉设计害林冲,于是林冲误入白虎堂,被刺配沧州道。在野猪林险些被薛霸、董超杀害,多亏鲁智深大闹野猪林,保全了性命。路经柴进庄上,林冲棒打洪教头。来到沧州牢城营,高太尉再次陷害林冲,才有“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林冲杀了陆虞侯,雪夜上梁山。梁山寨主“白衣秀士”王伦容不下林冲武艺高强,令其下山拿“投名状” (杀一人)。林冲遇到“青面兽”杨志,两人打斗,不分胜负。林冲引出杨志。

4杨志不愿在梁山入伙,原来他因为丢了花石纲(船沉没) 被免职。于是,杨志上京城花钱疏通,却被高俅批倒赶出来。身无分文,杨志卖祖传宝刀,泼皮牛二欲抢宝刀,杨志怒杀牛二。杨志主动自首,充军到大名府梁中书处,杨志与“急先锋”索超大战,不分胜负,两人同被梁中书重用。杨志引出晁盖、吴用等。

5梁中书欲送十万生辰纲给蔡太师。才有故事“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杨志丢了生辰纲,就开始“剪径” (做强盗)。恰好遇到被高俅捉拿的救下林冲的鲁智深,二人设计“智夺二龙山”,从此在二龙山落草。

6生辰纲丢失,蔡京命人捉拿贼人。何清何涛兄弟前往郓城捉拿晁盖,遇到宋江,宋江通风报信,私放晁天王。晁盖、吴用上梁山,王伦心胸狭窄,欲赶走他们。林冲火并王伦,晁盖成为梁山头领。吴用用计杀退官兵,救下被捉的“白日鼠”白胜。梁山派刘唐送信和黄金给宋江,不想,信和黄金都被阎婆惜发现,宋江“怒杀阎婆惜”,逃至柴进庄中,遇到武松。武松被宋江惊出一身汗,疟疾好了。晁盖、吴用等引出宋江。而宋江引出武松。

7武松回清河县找哥哥武大郎,在景阳冈连喝十八碗酒,才有“景阳冈武松打虎”。武松被清河县任命为武都头,并巧遇哥哥。武松出差。王婆贪贿说风情,潘金莲毒杀武大郎。武松得知真相,怒杀潘金莲、西门庆,为兄报仇,主动自首。武松被发配孟州。途经十字坡,假装被蒙汗药药倒,结识“菜园子”张青、“母夜叉”孙二娘。来到孟州牢城营,武松醉打蒋门神,帮助“金眼彪”施恩义夺快活林。武松帮张都监看家护院,被诬陷偷取金银财宝,得知真相,武松大闹飞云浦,杀了两名公人和蒋门神两个徒弟。返回张都监家,武松血溅鸳鸯楼,杀了张都监、蒋门神等。在十字坡他被孙二娘打扮成“行者”模样。途经蜈蚣岭,杀死假风水先生王道人,这就是“武松除恶蜈蚣岭”。武松遇到宋江,就去二龙山落草了。宋江引出花荣。

8宋江投奔花荣处,救下刘知寨的老婆。元宵佳节,宋江月夜鳌山前观灯,刘知寨夫人指认他为贼,花荣大闹清风寨,抢回宋江。后来两人都被慕容知府捉住,幸清风山好汉相救。“霹雳火”秦明攻打清风山,被山上人留宿,全家被慕容知府所杀,投奔清风山。宋江等多人投奔梁山,路遇父亲书信,不愿入山,回去时被抓发配江州。宋江引出戴宗、李逵、张顺等。

9在江州,及时雨会神行太保,黑旋风斗浪里白条。哪知“浔阳楼宋江吟反诗”被黄文炳陷害。宋江装疯,蔡九知府派神行太保送信,太保求助梁山,取得假信,事情败露,“神行太保”戴宗和宋江押赴刑场,多亏梁山众人江州劫法场,救下两人,同回梁山。宋江回去接老父,在还道村受三卷天书,宋公明遇九天玄女授密旨。上梁山后坐了第二把交椅。李逵见宋江父亲来山,思母心切,下山接母,专走小路,遇到李鬼,这就是“真假李逵”,杀了李鬼。李逵接回老母,专走山路,为母取水,母被虎食,“李逵沂岭杀四虎”,为母报仇。

板书二:

这则板书是从整体把握,可以把梁山如何先分后合、势力如何壮大、以及梁山与桃花山、二龙山的关系总结得清清楚楚。学生据此可以综观小说大略,廓清小说三要素之间的关系,有了这个大背景图在脑子里,读到小说的任何一个段落,立刻将其定位于图中,由点及面,可以全方位地赏析作者的写作妙处,还可以借此不断细化与补充,最终能够将作品烂熟于心,涵泳品味。

妙招二:巧借对比评人物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而人物是小说的核心。小说往往通过人物性格和命运来揭示小说的主题。前文通过板书设计,我们梳理了小说的主要情节,全面了解了主要人物的主要事迹。接下来,分析典型人物形象,我们一定要巧借“对比”手法。对比可以分为两种:同一个人的前后纵向对比和不同人物的横向对比。

对比一:纵向对比

林冲在梁山泊英雄中排行第六。早年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待遇相当优厚,家庭相当美满,他与“造反”本来毫不相干,可是他出场不久就碰上一个大麻烦:妻子遭人调戏,林冲得知后立即奔赴现场,保护妻子,严惩流氓。可是得知这流氓乃是“本管高衙内”就“先自手软了”。此后他一再忍气吞声,总想息事宁人,不愿得罪顶头上司。先被高俅陷害,带宝刀误入白虎堂,被发配前往沧州牢城看守天王堂草料场,途中又遭高俅派的两个官差暗算,幸亏鲁智深在野猪林相救,才保住性命。他仍然忍辱负重,幻想服刑期满后,再回东京。一直到风雪山神庙,又遭高俅心腹陆谦放火暗算,这才奋起杀了陆谦,冒着风雪连夜投奔梁 山泊。上 了梁山以 后 , 他对当时 的领导人——气量狭隘、嫉贤妒能的白衣秀士王伦,也一再容忍,到晁盖等人劫了生辰纲上梁山遭到王伦拒绝时,他才奋起杀了王伦,扶晁盖坐了第一把交椅,奠定了梁山英雄事业的基础。在反对宋江招安时,林冲是非常果敢而坚决的,攻打高太尉,残忍凶暴。

通过前后对比,不难发现,林冲起初安分守己、循规蹈矩、忍辱负重,后来逼上梁山,变得精明果敢、残忍凶暴。林冲是《水浒传》中塑造得最好的人物之一,他与所有的好汉都不同,金圣叹称之为“上上人物”。

对比二:横向对比

纵向对比是内比,横向对比是外比,两种对比,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与运笔之妙。我们可以通过表格的方式,来进行横比,更加直观、形象。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可以设计好表格,让学生边读边填,细化阅读过程,深化阅读反思,最后再交流阅读心得,可以唤醒学生的深度阅读,有利于学生积累与内化。

妙招三:巧抓语言学经典

在品读《水浒传》中,对于语言的品析往往是用时最少的。高尔基说:“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水浒传》的语言是文学语言,我们要带领学生细细品味,进入作品营造的绚丽多姿的文学世界,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一定大有裨益。

品析一:发人深省的警世哲言

1长老又赐法衣,袈裟,教智深穿了。长老又与他摩顶受记,道:“一要皈依佛性,二要皈奉正法,三要皈敬师友∶此是“三皈。”“五戒”者∶一不要杀生,二不要偷盗,三不要邪淫,四不要贪酒,五不要妄语。”

2但凡饮酒,不可尽倍。

3常言“酒能成事,酒能败事”。

4自古“天子尚且避醉汉”。

5话说智真长老道:“智深,我有一个师弟,见在东京大相国寺住持,唤做智清禅师。我与你这封书去投他那里讨个职事僧做。我夜来看了,赠汝四句偈子,你可终身受用,记取今日之言。”智深跪下道:“洒家愿听偈子。”长老道:“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州而迁,遇江而止。” (选自《第三回赵员外重修文殊院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这些话乍看是对鲁智深讲的,教他如何做人、做事,极其符合各自的身份,充满了实践智慧。其实人生处处是道场,不必择时与择地,所做的每一件事,所遇的每一个人,只要发心,尽皆是我们修炼的合适场所。文学之妙,在于通过描绘这小说中的人物,教育一代又一代的看小说的人。

品析二:生动形象的打杀场面。

1林冲正没好气,那里答应,圆睁怪眼,倒竖虎须,挺着朴刀,抢将来,斗那个大汉。此时残雪初晴,薄云方散。溪边踏一片寒冰,岸畔涌两条杀气。 (林冲斗杨志)

2话说当日宋江阵中前部先锋,三队军马赶过对阵,大刀阔斧,杀得童贯三军人马,大败亏输,星落云散,七损八伤,军士抛金弃鼓,撇戟丢枪,觅子寻爷,呼兄唤弟,折了万余人马,退三十里外扎住。

3背后卢俊义赶来,童贯败军,忙忙似丧家之狗,急急如漏网之鱼。 (选自《宋公明两赢童贯》)

4宋江看时,却是“豹子头”林冲,来战王焕。两马相交,众军助喊,高太尉自临阵前,勒住马看。只听得两军呐喊喝采,果是马军踏镫抬身看,步卒掀盔举眼观。两个施逞诸路枪法,但见:

一个屏风枪势如霹雳,一个水平枪勇若奔雷,一个朝天枪难防难躲,一个钻风枪怎敌怎遮。这个恨不得枪戳透九霄云汉,那个恨不得枪刺透九曲黄河。一个枪如蟒离岩洞,一个枪似龙跃波津。一个使枪的雄似虎吞羊,一个使枪的俊如雕扑兔。 (选自《宋公明三败高太尉》)

这几个场面描写,或正面,或侧面;或急,或缓;或动,或静;或写外貌,或写景色;或白描,或粉饰,既有战争的血腥与残忍,也有战争的悲壮与激情;既有压迫反抗的狂欢,也有生命凋谢的黯然。仔细读来,各个不同,作者“同中写异”的深厚功夫,令人叹为观止。

品析三:影响后世的细节描写

牛二道:“怎地唤做宝刀?”

杨志道:“第一件,砍铜剁铁,刀口不卷;第二件,吹毛得过;第三件,杀人刀上没血。”

此等对话,买刀之人直奔主题,一问到底;卖刀之人不打诳语,条分缕析,出语实诚,充满自信。而且牛二之语有市井口语俚俗之气,杨志之语则四言对举,颇见文采,不愧是名门之后,有一种掩抑不住的贵族之气。后世武侠小说,称赞兵器锋利,大同小异,都扣这三者,既有先礼后兵的得体,也有咄咄逼人的杀气,究其根源,都得缘于《水浒》。

7.水浒传.读书心得 篇七

雷州市松竹中学 陈晓豫

本学期,按照学校的教学计划,我读完了《水浒传》一书,我觉得《水浒传》是我国最早的长篇小说之一。该书成书于元末明初,是一部描写和歌颂农民起义的伟大史诗。它以发生在北宋末年的宋江起义为题材,生动地叙述了起义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塑造了一系列农民起义英雄形象,直接鼓舞了封建社会人民大众对统治者阶级的反抗斗争。

该书运用纯粹的白话,达到了绘声绘色、惟妙惟肖的艺术效果,确立了白话文体在小说创作方面的优势,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地位,对后代文学具有深远影响,为历代所传颂。读罢此书,我觉得它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帮助,深受匪浅。

《水浒传》真实反映了农民起义的全过程,它由相对独立、完整的各个故事联结成一个整体。一百二十回的《水浒传》是由层次分明而又统一连贯的前、中、后三大段落组成。作者首先写了林冲、晁盖、武松、鲁智深以及宋江等人的故事,一方面反映了各种形式的“逼上梁山”,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各路英雄逐渐聚集,梁山队伍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

《水浒传》充满了官逼民反的悲壮和“替天行道”的豪情,是一曲“忠义”的悲歌。小说通过对宋江领导的梁山泊农民起义的全过程的描述,展现了北宋末年政治腐败、奸臣当道、民不聊生的社会面貌,在封建专制社会具有普遍意义。作为对社会全景式的描述,在政治的上层,有高俅、蔡京、童贯、杨戬等一群祸国殃民的高官;在政权的中层,有受前者保护的梁士杰、蔡九知府、慕容知府、高廉、贺太守等一大批贪酷暴虐的地方官;在此之下,又有郑屠、西门庆、蒋门神、毛太公一类胡作非为、欺压良善的地方恶霸。如此广泛的对于社会黑暗面的揭露,是随着长篇小说的诞生而第一次出现。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完全通俗口音写成的长篇小说,它标志着古代通俗小说语言艺术的成熟。《水浒传》的语言生动、活泼,极富表现力,充满生活气息。无论写人叙事,还是描景状物,其语言或细腻,或简洁,或夸张,或明快,都显得粗俊爽,雄健豪放。在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中,《水浒传》是运用日常口语达到炉火纯青艺术境界的典范。

8.水浒传读书心得 篇八

小说讲诉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将相聚梁山泊,并打着“替天行道”的大旗,劫富济贫,屡败官军,除暴安良,深得老百姓的支持与爱戴。后受朝廷招安,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最终全部就义的悲惨结局。

刚开始我很反感读《水浒传》,因为人物多,故事情节也多,加上我不喜欢打打杀杀的小说。于是我逼着自己慢慢看完第一章,竟深深地被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以及栩栩如生的好汉形象吸引住了。我欲罢不能地看完整本书,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好汉有“托塔天王”晁盖、“及时雨”宋江、“花和尚”鲁智深、“豹子头”林冲等等。

不过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就是<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了。那天,鲁智深约史进和李忠到酒楼喝酒。正喝得高兴,却听见隔壁有人在小声啼哭,脾气暴躁的他就叫酒保把哭的人叫来。原来,哭的女子姓金,她被郑屠强骗后抛弃,还让她还三千贯钱,那女子没钱,只好在酒馆卖唱。可这些天,酒馆里客人少,无法还钱,因此和父亲在房里哭。鲁智深听了金氏父女的遭遇后很同情她们,嫉恶如仇的他立马要替金氏父女报仇。第二天天刚亮,鲁智深就大踏步地赶到父女俩住的小店,给了那父女俩盘缠并打跑了监视父女俩的店小二,害怕店小二中途阻拦或是给郑屠报信,他又在店门口坐了两个时辰,思量父女俩走远了,才回过头去找郑屠算账。他先是戏弄了一番郑屠,弄得郑屠恼羞成怒,扑向鲁提辖。结果鲁提辖竟然分三拳将郑屠打得火冒金星、七窍流血、不省人事。他想:如果死了,须吃官司。就说:“你这厮诈死,洒家慢慢与你理会。”然后收拾东西大踏步而去。

从这个故事我可以看出镇关西是个十恶不赦的恶霸,令人憎恨。而鲁智深却是一个拥有侠义之心,看到金氏父女有难就见义勇为、扶危济困的英雄好汉。再从他在店里坐了2个时辰,生怕店小二去追,更可以看出他不仅好打不平而且胆大心细。他是水浒英雄人物中深受人们喜爱的一位。

9.《水浒传》宋江形象探析 篇九

关键词:宋江,形象,忠义

在《水浒传》的一百零八位梁山人物中最复杂的一位,便只有宋江一人。在众多对《水浒传》人物的评判分析中,受到争议最多的人物便是宋江。作者在创作宋江这一人物时,把世间最好与最坏的人格品行都给了宋江,造就了宋江的复杂多变的形象。可以说,宋江是众多中国古典小说里被刻画得最为成功最为复杂,又十分具有艺术魅力的一个人物。

一、宋江的笼络之道

要说宋江如何一步步地成为梁山的头领,如何在梁山众人心中“扎了根”成为众人思想的引导者,和宋江在世间在江湖的影响力不无关系。在此,不得不重申“及时雨”这个称号给宋江笼络人才所带来的诸多便利。

首先,在《水浒传》诸多人物间的关系中,宋江和李逵的关系可以说是最复杂最重要的关系之一。李逵,在《水浒传》中也是最出彩的人物之一。在作者的塑造下,李逵成了一个胆大心粗、率诚勇猛、鲁莽好战的一位极具鲜明性格的角色。全书的第三十八回中,李逵第一次见到了一心想要投奔的宋江。从李逵肆无忌惮地直指宋江的直言“这黑汉子是谁?”“……我却拜甚鸟!”到“我那爷!你何不早说些个,也叫铁牛欢喜!”翻身躬拜。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在此间戴宗无意间为宋江拉拢李逵所搭的一个桥:“他便是你常说要去投奔的山东及时雨宋公明哥哥。”显而易见,这句话宋江听进去了,于是乎宋江便有了接下来的一系列相同的动作———巧借时机地“赠与”李逵银子。

回到宋江与李逵的第一次相见,便是李逵输了银子,在酒家借不到银子肆意吵闹惹来了戴宗和宋江的注意,到戴宗引见,李逵躬拜宋江。在全书中作者塑造的李逵的人物性格都是缺少理性、鲁莽、单纯的,简单地说就是一位“你给我一分好我便还你十分”的类型,加上对江湖上豪杰特别是“及时雨”宋江的盲目崇拜,作者就非常容易地给宋江搭了一座桥———收买李逵忠诚之心的桥。在李逵的心中,宋江下的第一场“及时雨”就是输了银子后宋江给予的十两银子:“铁牛拜我,且给你十两银子。”那李逵早拿在手中眉开眼笑道:“公明哥哥痛快……”或许在接到银子的那会儿李逵觉得宋江是个傻得“老子随便拜一拜就得十两,这银子忒好赚”的哥哥,却不知在接到宋江这笔十两银子的时候,李逵已经被宋江不动声色地拉入了笼络的“圈套”之中。作者安排李逵和宋江的第二次见面,是李逵得了银子又输不甘转身强抢赌友,以及宋江吃完酒无事和戴宗城中闲逛。在此,作者又给予了宋江一次在李逵心中树立高大形象的机会。李逵道:“今日在赌坊不想又输了哥哥的银子,铁牛猴急了,便做下这般事情来。”见李逵强抢别人银子还聚众打斗,戴宗喝道:“你这厮如何抢掠别人的银子?”宋江笑道:“贤弟,若要银子,只管找我讨要……”一个喝道,一个笑道;一个责怪你,一个理解你;一个一两银子都不给你,一个多少银子都给你;一个于你如寒冬,一个对你如暖阳,怎叫李逵不对宋江死心塌地?紧接着多次李逵输了银子向宋江讨要,宋江哪次不是和颜悦色眼皮不眨地拿出银子给李逵输,为此被黄炳文盯上差点失掉性命后也没埋怨过李逵一次。李逵内心愧疚,所以在之后宋江叫李逵往东李逵也绝不会回头往西,所以在宋江接受招安而不是拥兵自立后大闹东京要为哥哥挣个帝位,所以在宋江骗他喝了毒酒后依旧忠心也不怪罪于宋江。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大哥级”人物身边都有那么一两个死忠的小弟:刘备身后的张飞,岳飞身后的牛皋,宋江身后的李逵。

宋江的拉拢之道并非都这么“温和”。全书第三十四回中,宋江拉拢秦明的手段之果决残忍。在秦明攻打清风寨时,设计让秦明落入陷阱被俘,两军交战设计俘虏敌方将领这无可厚非。秦明被俘,当时正值寒冬腊月天,把秦明又是剥光衣服又是捆绑的还冻上一时半会。试想,一个平日里养尊处优的将领,数九寒天里剥光衣服冻得青头紫脸也饥肠辘辘的“贵人”,在遇到有人送温暖又是棉衣又是热酒的,心里再大的敌视也会慢慢地转化为感激,特别还听到说是“及时雨”宋江给的温暖。在秦明知道眼前人竟是宋江时,单膝跪拜:“久闻哥哥大名,今幸得见,秦明有礼了。”面对让自己备受折磨的敌人也恨不起来还对敌人给予的温暖受宠若惊,可见宋江的名声之大人气之高。当然,光靠简单的送温暖是笼络不了秦明的,所以宋江便使用了非常手段。在秦明攻打清风寨之时,燕顺听闻大惊失色,宋江想的却是如何设计收服秦明。“一员虎将,力大无比,有心降服,为己效力”,宋江脑中简单的四个词,便决定了秦明之后的人生。秦明下山后却发现有人冒充自己进城放火杀人还害得自己一家老小被杀,见到走向自己的宋江等人便想打,但在宋江说道此事乃自己指使花荣所为为的是接回你的一家老小,可不知还未接到他们就被杀了,无奈之下才做出放火杀人之事。放到其他人如此说,秦明不一定会信,可说的人偏偏是宋江———“秦明见宋江如此说便不可再追究了”。

纵观全书,不论宋江以狠以礼或以利的任何一种方式拉拢人才,宋江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想要得到的手下,偏偏这些或主动或被动上梁山的好汉们都对宋江生不起气来,更不要说有恨。

二、宋江的权位之心

《水浒传》一书讲述了北宋末年一群以“及时雨”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汉聚在梁山起义,以及起义后受到朝廷招安为朝廷效力四处征战的故事。在许多对于《水浒传》的简介中,不乏看到“以宋江为首”几个字,为什么偏偏是宋江,而不是林冲、吴用等人?除开作者以宋江为第一主角这个因素看,在《水浒传》这部著作所构造的世界里,除了宋江可以坐上梁山第一把交椅以外,再无第二人。

全书的第十八回,乃是宋江的第一次出场。宋江一出场,作者便一口气把“黑宋江”“孝义黑三郎”“及时雨”的名号陈列出来,为后文宋江上梁山并成为梁山一把手埋下了伏笔。宋江一出现在茶馆,茶博士便直道:“您来了,快里面请,位子给您留着呢。”在那个时代,除开官位阶级,能让人敬重的便是江湖地位了,所以才有茶博士的热情招待,才有在人来人往的茶馆里得到一个好位子。从此处,作者便为宋江日后成为梁山的头号人物埋下了又一个小小的伏笔。正是在这个茶馆,宋江的“起义招安”人生慢慢地拉开了帷幕。宋江在全书的第一次出场便遇到了公孙胜,公孙胜有着一身道术,能呼风唤雨、驾雾腾云。由宋江出场的第十八回中两人的谈话可以得到公孙胜是专门在茶馆等宋江的,因说出晁盖等人劫取生辰纲的事情引起了宋江的关注,进而得到了宋江的信任,为宋江之后的上山、起义、招安等诸多事情做出了铺垫。首先便是向宋江讲述仁宗年间洪太尉误放妖魔的故事,在宋江听得云里雾里的时候公孙胜便来一句:“这是天定,是押司出头的日子。”而宋江并没有严词拒绝公孙胜这天降的好意而是只道“我只是县衙一小吏”。

在《水浒传》这个世界里“义”是江湖好汉立身的根本,所以宋江在听到要从自家哥哥身上做文章起家的时候是惊恐的:一是不义,二是一旦失败便身败名裂。宋江是不甘愿冒险的。可公孙胜毕竟是个神人,“况且周天胸怀百万兵,自比诸葛孔明,天下各路英雄想尽办法要请他出山,有此人辅佐大事可成!”一下子便解决了宋江心中最担心的问题,“小梁王柴进也想请吴先生做谋士,不过吴用这个人眼光可不是一般的高啊。”这句话一出,宋江心里的最后一丝顾虑也悉数打散。这便可以得到为什么作者会给宋江安上好几个绰号,有孝有义也有忠。在《水浒传》的世界里,江湖豪杰甚至小官小吏们都推崇的是有孝有义的人物,从宋江几次死里逃生中也不难看出正是宋江的名号救了宋江的命,也是宋江的这些名号把他一步步推向了梁山首座。

可同时作者又把宋江描写成了一位胸怀大志的人,和许多其他的爱国诗人一样———壮志未酬。宋江也不甘心不明不白地沦为草寇,所以在杀了阎婆惜逃掉又被捉后,拒绝了晁盖等人的搭救,甘愿被流放江州,只等流放一完,重新开始。可天不遂人愿,在浔阳酒楼因壮志未酬功不成名不就,酒过三巡题诗两首,偏偏就被一心想找宋江错处但一直找不着的黄文炳逮个正着:“这厮无礼!他却要赛过黄巢,不谋反待怎地!”这偏偏可好,黄文炳这一下子的报复不仅丢了自己的性命,而且让作者借其之手把宋江推上了梁山。

在全书第四十回劫法场那一段,宋江、戴宗二人被晁盖等人救出,晁盖一句“恩兄不肯在山,致有今日之苦”,好似把宋江打醒了:既然苦心做个小寻常百姓不得志,那我何不如上那梁山一上?在向黄文炳报了血仇,草堂上,宋江在众人面前一跪:“……因守父亲严训,不曾肯住。正是天赐机会……如今情况由不得宋江不上梁山泊投靠哥哥,不知众兄弟是否愿随我前往梁山……”字里行间地就解释了不是我不愿意上梁山啊,实在都是因为家父从小的教导,我又是个孝的不得不从,今日之事多亏了兄弟们救了我性命我宋江无以为报,兄弟们也为了我闹毁了两座州城,恐怕今后兄弟们行事会更加艰难,如今我愿随同哥哥晁盖上山,不知道众位兄弟是否愿意随我一同前往。其实到这里宋江的话似乎看上去都没什么问题:我要上山,兄弟们要一起的便随我一道。可宋江的一句“如不愿去的,一听遵命。只恐事发,反遭……”你们随不随我上山都可,但要是某天被朝廷查到劫法场毁州城的事情有你们的一份,远在梁山的我未必能及时赶到护你周全。在宋江越加强势的心理暗示下,众人发觉不能回头去过之前的安稳日子,唯有上山一条路得以保住身家性命,“现今杀死了许多朝廷官兵,闹了两处州郡,……今若不随哥哥去同死同生,却投何处去?”最后再以李逵:“都去,都去!若是不随哥哥前往的,吃我李逵一斧,砍做两截便罢!”结束了这漂亮的一场心理仗:你们跟着我,我哥哥又是梁山一把手晁盖,我的性命也是你们救的,我宋江在梁山混的好了,不会忘记你们的恩情。简单地说,就是跟着我宋江有肉吃。所以,随宋江上山的好汉们占了梁山人数的一大半,也为宋江的“谋权”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宋江上了梁山之后陆续收买了诸多人心,也为梁山作出了许多贡献,隐约有超过晁盖的架势。晁盖眼见宋江快收服整个梁山,自己梁山首座不保,心一横打算亲自出马立功一件“……我须亲自出马攻打曾头市!”而后宋江说出:“哥哥是梁山之主,不可轻举妄动,还是弟弟我替哥哥去。”这下子就完全刺激了晁盖:你上梁山后所有大功之事都有你的份,我的首位日渐不保,若这次还是你去,只怕事成后我便得让位于你了。“贤弟,非我夺你功绩,你已下山数次,此次我非去不可。”可殊不知,晁盖这一去,真真是一去不复返了。晁盖中了箭性命堪忧,宋江见晁盖惨状拍板大哭:“哥哥不听我劝执意下山,才导致现在这个状况,……此箭若射在我身上,我也可替哥哥分担些许疼痛。”宋江不可谓不精明:一来表明了自己劝过晁盖但晁盖不听,所以才导致如此;二来也表现出自己对哥哥受伤的心痛,凸显了自己的大义大情。使得宋江在众人心中的地位又上了一个台阶。眼看着晁盖即将逝世,梁山首座唾手可得,偏生晁盖临死前说出了“杀史文恭者为梁山寨主”的话,哪怕晁盖丧事过后宋江暂领梁山寨主之位在未杀史文恭之前也是名不正言不顺。

当卢俊义捉着史文恭来到众人面前,宋江一见直念叨:“我且杀了你为哥哥报仇。”手起刀落遂率众人挖心祭奠晁盖。事后假意欲让位于卢俊义:“当初哥哥断箭立誓,捉史文恭者为梁山之主。”一个“杀”一个“捉”,宋江的心机之深。捉史文恭的是卢俊义,杀史文恭的乃宋江,现在宋江欲让位于卢俊义,当初晁盖死时都在场的众人却是不干的,众人只听了“杀”并不曾闻“捉”,李逵、刘唐、鲁智深等人在宋江的心理暗示下率众反驳让位之事,让宋江顺理成章地假借与卢俊义分别攻打东平、东昌二府之事,坐上了梁山首位。晁盖死后,梁山可谓是宋江一手遮天,一个新来的卢俊义要人心没人心要势力没势力,以此宋江并不害怕得不到梁山寨主之位。宋江提议攻打二府,无非是为了让一切看上去顺理成章,免背骂名。由此,宋江的招安之旅逐步展开。

纵观宋江的一生,一心追求忠义两全,未曾想到忠没有尽成也丢失掉了义。在儒家思想影响下的宋江,一生都追求着功成名就、名垂千古,无奈所处的社会奸臣当道以致郁郁不得志,一再的死里逃生刺激得宋江“铤而走险”由起义造反来得到国家朝廷的重视实现招安,进而实现自己的理想,施展自己的才华。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宋江造反起义;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宋江不顾兄弟劝阻接受招安;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宋江在牺牲了兄弟性命也被朝廷抛弃。“宁被朝廷负我不负朝廷”一直到被朝廷抛弃,可以说,宋江是一个悲剧性人物。

参考文献

[1]姬军.水浒系列之及时雨宋江[M].合肥: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伍守望.《水浒传》人物绰号的艺术特色分析[J].青年时代,2015,(20)

[3]王小虎.宋江人物形象分析[J].现代妇女,2014,(11).

[4]张香竹.《水浒传》中宋江形象的矛盾性[J].学术探索,2012,(1).

10.名著水浒传读书心得体会3篇 篇十

《水浒传》是一部非常经典的中国名着,与它相媲美的还有《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号称“中国四大名着”。下面是名著水浒传读书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名著水浒传读书心得体会

说到《水浒传》,大家一定都非常熟悉,它与《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并称为“四大名着”,由此可见《水浒传》的文学地位有多么地高。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篇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体小说,主要内容围绕着梁山泊的英雄好汉替天行道的故事。又被称为《忠义水浒传》,人们一般简称《水浒》,由施耐庵作于元末明初。全片讲述了北宋末年奸臣当道、官逼民反,梁山泊英雄聚众起义的故事,再现了封建时代农民起义发生、发展到失败的全过程。塑造了宋江、卢俊义、吴用、林冲、武松等英雄好汉形象。

在《水浒传》中,梁山泊的好汉们对应天上的星魁,分为三十六天罡和七十六地煞。一百零八位好汉个个身怀绝技,每个人还有一个响亮的称号,例如:及时雨宋江、豹子头林冲、智多星吴用、扑天雕李应......而在这一百零八个好汉中,我最欣赏的还是宋江。我觉得,宋江这个人物不能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英雄好汉。他既没有武松醉打蒋门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的威风,也没有黑旋风沂岭杀四虎、关胜降水火二将的英勇,他的声名远扬只在于他有着江湖上难得的义气。施耐庵之所以让梁山泊前首领晁盖死去后让宋江继位,是因为只有他才能让其余一百零七位好汉臣服。连脾气暴躁、难以服人的黑旋风也都心甘情愿地叫他哥哥。宋江将他的忠义展现得淋漓尽致,使得一百零八将上下一心。当然,光义气也不能坐稳梁山伯头领的宝座,还要有谋略,宋江的谋略有时连天机星吴用也赞叹不已,例如:攻下祝家庄、大败辽军等等这些功绩都是靠宋江的谋略才取得的。

而宋江的一生中最大特点就是他十分忠,而且这个忠已经到了愚忠的境界,导致在最后被高太尉等人害死。

宋江在故事里体现的忠、义二字固然可歌可泣,但是,在现在的法制社会里,像武松那样凡事用武力解决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因此,由于时代的变迁,我们只能用欣赏的角度去看这本书,万万不可盲目地学习其中的处事方法。

篇二:名著水浒传读书心得体会

《水浒传》是一部非常经典的中国名着,与它相媲美的还有《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号称“中国四大名着”。

《水浒传》它真实地描写了宋代农民起义,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阶级的罪恶。它以杰出的艺术描写手段,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和失败过程的一些本质方面,说明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

“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水浒》的主题曲粗犷豪放,是如鲁智深的关西大汉“吼”出来的一般。我执着的认为这首歌是专属于鲁智深的。正所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一遇到恶人为非作歹,他决不会袖手旁观。救金翠英,请保留此标记教头,救史大郎......他似乎一直是作为一个大侠,毫无顾忌地像人伸出援手,无论是萍水相逢的路人,还是一见如故的好友。这等的英雄气概、侠肝义胆,怎能让人不自愧弗如?正如金圣叹之赞:鲁达一片热血,直喷出来,令人深愧虚生世上,不曾为人出力!

水浒一百零八将,人物形象中令我记忆最深刻的是“花和尚鲁智深”。“花和尚鲁智深”是一位非常直率,暴烈如火,却侠骨柔情,杀却恶人为的是救穷苦人于水火的真汉子,英雄人物。透过那双眼,我们可以看到鲁智深凶顽粗野的外表下,是一个善良真诚的灵魂。旁人都只道他凶残成性,唯有五台山的智真长老有一双识人之慧眼,看出了他的慧根:“此人上应天星,心地刚正。虽然时下凶顽,命中驳杂,久后却得清静,正果非凡,汝等皆不及他。”他嗜酒吃肉杀人越货,但仍与佛有缘,只因他心存赤诚的真善。谁然他往往在人们面前表现出一副粗鲁,野蛮,可他到了冲锋陷阵的时候可毫不含糊,挥着62斤重的禅杖上阵杀敌。

鲁智深是一个清清白白的好汉,他一生中最看重的就是“侠义”二字,根本不屑那些凡俗之人苦追的东西。

篇三:名著水浒传读书心得体会

看完水浒传这本书,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108个梁山英雄好汉的英雄气概,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水浒传》是一部非常经典的中国名著,与它相媲美的还有《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号称“中国四大名著”.《水浒传》它真实地描写了宋代农民起义,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阶级的罪恶.它以杰出的艺术描写手段,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的发生, 发展和失败过程的一些本质方面,说明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水浒传》写英雄们走上反抗的道路,各有不同的原因和不同的情况,但是在逼上梁山这一点上,许多人是共同的.如阮氏三雄的造反是由于生活不下去,他们不满官府的剥削,积极参加劫取“生辰纲”的行动,从而上了梁山.解珍,解宝是由于受地主的掠夺和迫害起而反抗的.鲁智深是个军官,他嫉恶如仇,好打不平,因此造成和官府的矛盾,结果被逼上山落草.武松出身城市贫民,为打抱不平和报杀兄之仇,屡遭陷害,终于造反,勇猛地向统治阶级进行冲击.他是从血的教训中觉醒过来的.我读《水浒传》,最喜爱天雄星豹子头林冲。他生性耿直,爱交好汉,武艺高强,惯使丈八蛇矛。在梁山泊英雄中排行第六,马军五虎将中第二员,初充太尉府八十万禁军教头。因他的妻子被高俅儿子高衙内调戏,自己又被高俅陷害,在发配沧州时,幸亏鲁智深在野猪林相救,才保住性命。被发配沧州牢城看守天王堂草料场时,又遭高俅心腹陆谦放火暗算。林冲杀了陆谦,冒着风雪连夜投奔梁山泊,为白衣秀士王伦不容。晁盖、吴用劫了生辰纲上山后,王伦不容这些英雄,林冲一气之下杀了王伦,把晁盖推上了梁山泊首领之位。林冲武艺高强,打了许多胜仗。在征讨江浙一带方腊率领的起义军胜利后,林冲得了中风,被迫留在杭州六和寺养病,由武松照顾,半年后病故。林冲虽武艺高强,但有时却懦弱隐忍。

11.水浒传课文读书心得 篇十一

其中我最喜欢,最吊我胃口的则是水浒传,你明白我为什么喜欢水浒传吗因为水浒传讲述的故事发生在北宋末年,那时是奸臣当道,官逼民反,但各位好汉们还是为民打抱不平,拔刀相助。就是这样,各人的反抗变成了群体的抗争,而自从晁盖坐了梁山的第一把交椅,梁山泊便成了“不怕天,不怕地”的好汉的天下,而被百姓称为及时雨的宋江也在题了反诗之后上了梁山。宋江整顿山寨,广纳人才,三打祝家庄,大破高唐州,让水泊梁山威名大震。他还建起了忠义堂,高挂“替天行道”杏黄棋,并聚齐了一百零八位好汉,一齐劫富济贫、除暴安良,在当今社会上,我们许多人都没有他们这种勇气和志气,他们身上所展现出来的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缺失的。很多人看见这种,不仅仅不会觉得义气,反而有些人还十分害怕,我觉得我们学习上也要有这种精神,要敢于举手。

其实我们也很幸福,生活在和平年代,过着平静的生活,吃穿住不愁,让我们珍惜每一丝幸福吧!

水浒传课文读书心得4

在漫长的暑假中,我初读了四大名着之一——《水浒传》。它经过各种艺术手段,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人物典型,让我认识了在梁山聚义的一〇八名好汉。

在梁山聚义的一〇八名好汉都是被迫走上起义道路,这种逼迫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不甘忍受恶势力的压迫而奋起反抗,二是在起义军的逼迫下加入梁山好汉的队伍。这部小说反映了当时朝廷的迂腐,想必作者在写《水浒传》时心中充满悲愤,表达了他对朝廷的不满,才能把水浒人物刻画得如此生动,心理活动描述得如此详细,环境渲染得令人觉得身临其境吧!

我喜欢花和尚鲁智深的急中生智。他三拳打死郑屠,就在这大祸临头之际,鲁智深一面骂着:“你诈死,洒家慢慢和你理会。”一面“大踏步地”走了。假若把鲁智深换成我,我必须会傻站在原地,任别人把自我抓走的。

我也喜欢石秀敢作敢为、临危不惧的性格特征。卢俊义被绑缚法场,刽子手已举起屠刀,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前来打探消息的石秀大叫一声:“梁山泊好汉全伙在此。”从楼上跳下来独自劫法场。而我就没有这种敢作敢为的精神。有一年我过生日,请了许多小朋友吃蛋糕,吃着吃着,妈妈突然提议让我唱首歌,我却怯怯地摇摇头,心想: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唱歌哪里好意思啊。所以,我应当向石秀学习。

我还喜欢宋江。宋江在浔阳楼喝酒,说醉话以及在墙上题反诗,表现了他满腹经纶壮志未酬的苦痛。他是借着酒力来吐出心中的不快,也仅有在这种沉醉、狂放的状态中,他才能写出如此大胆的诗。

12.俄译《水浒传》绰号纠谬 篇十二

《水浒传》 中各色人物正是因其各具富于表现力的绰号致使其形象更加生动鲜活, 所以, 绰号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对 《水浒传》 的审美欣赏, 进而影响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认知。小心地发现值得推敲的绰号俄译, 忠实地发掘其背后的文化歧异, 这件走近真实的工作对于初学者自然勉为其难, 所以笔者只好量力而行, 从简单的归类入手, 尝试着学以致用。

《水浒传》 中各色人物正是因其各具富于表现力的绰号致使其形象更加生动鲜活, 所以, 绰号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对 《水浒传》 的审美欣赏, 进而影响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认知。推敲绰号俄译藉以发掘其背后的文化歧异, 对于初学者实在勉强, 笔者只好从简单的归类入手, 尝试着按其错误类型大体可分为兵器类、英雄人物类、身份类、体貌类、动物类、神话类。

兵器类的问题主要是译者对中国古代兵器理解存在偏差, 甚至不具备足够的区分度所致。例一大刀关胜被译为Большой меч 大的剑。关胜的兵器是一口青龙偃月刀。中国传统兵器中双刃为剑单刃为刀, 罗翁以剑代刀不啻差之毫厘, 谬之千里。例二双鞭呼延灼译为Стальной хлыст 钢铁般的皮鞭 (单数) 。呼延灼实为宋初河东名将呼延瓒嫡系后裔, 兵器为两条铜鞭。俄译一错于数量, 再错于材质。 例三没羽箭张清译为Стрелабезоперения 没有羽毛的箭。张清手抛飞石百发百中, 其中的“没”应读“mò”, 意在比拟汉代飞将军李广的射技。没有羽毛的箭是望文生义导致的南辕北辙。

英雄人物类是用英雄类比英雄, 要么意译根本无从理解其文化内涵, 要么直接音译名号, 对于文化内涵根本不予介入。意译错误例一, 小温侯吕方被译为Младший полко водец 小统帅, 根本没有表达出温侯真正对应的英雄人物吕布。音译错误例二, 小霸王周通被译为Малыйвастелин 小统治者, 这里的“小”绝非大小的小, 一如原著所言“尽道周通赛霸王。”音译错误例一, 小李广花荣被译为Мален ькийЛиГуан小的李广, 这样的音译难以体现其不输于李广的射技。音译例二, 病关索杨雄被译为ТощийГуань-со瘦的关索, 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赞》曾载“赛关索杨雄”, 根本不牵涉肥瘦的问题。

身份类主要问题是中国古代官职或身份在俄国很少有对应的很准确的, 译者大多采用归化策略, 但归化翻译许多身份对应不上, 异化又很难解释清楚。例一智多星吴用被译为вездочёт星占家, 吴用叫智多星是因为精于谋略而绝非擅长占卜, 归化理解上失误得可笑。 例二行者武松被译为Странствующий монах 流浪的和尚, “ 行者”为带发修行者, 仅指武松掩人耳目的扮相, 实际既非“流浪”更非“和尚”。例三船火儿张横被译为 Лодочный фонарь船的信号灯, 更令令人哑然失笑。宋代把艄公叫“火儿”, 既不是信号的意思, 更不是灯。至于其他丑郡马宣赞被译为 Безобразныйзять丑女婿、圣手书生萧让被译为Чудесный п исец 神奇的抄写员更令人啼笑皆非。

体貌类的问题体现在译者对其绰号中含有对人物外貌描写的词把握得不准确。例一豹子头林冲被译为Барсоголовый 长着雪豹脑袋的, Барс雪豹一词的准确度实在值得商榷。例二九纹龙史进被译为Девятидраконовый九条龙, 遗漏了纹身这一更为信息。

动物类问题既有对绰号中出现的对动物的修饰语翻译不准确, 更有将绰号中的主体直接误判为动物。例一浪里白条张顺被译为 Белая лентав воде 水中的白色条带, 实际上条应是鲦的假借, 张顺一身白肉, 在水里行似白鲦, 显然不是字面的白色条带。例二一丈青扈三娘被译为Зелёная змея 青蛇, 龚开曾以“一丈青”称燕青, 不难发现一丈青实际上赞扈三娘身材高挑的。

神话类的绰号往往采用音译, 读者根本无法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信息。例一玉麒麟卢俊义被为Нефритовый цилинь 玉制的麒麟, 施耐庵以传统仁兽麒麟为卢俊义绰号意喻其“忠义”, 俄读者何从知道цилинь为何物?又何从洞悉其后的文化涵义?同样, 立地太岁阮小二被译为Бессмертный 永垂不朽的、短命二郎阮小五被译为Недолговечный 寿命短的, 芸芸俄国众生又何从知道他们身上附着的有太岁、二郎神的气质。

绰号实际是一种历时态累积成长中的文化生态。早在先秦即已发韧, 只是到宋元以后随着市井文学的发展才大放异彩。这样一种民间文化的积淀下形成的语言, 自然有着丰厚的社会生活、人生动态及其精神层面的烙印, 它反映了富有时代特色的心理倾向和审美情趣。作为外来文化解读的译制过程, 如果仅从形式上着眼难免流于浅尝辄止, 并无多大文化意义。就典型的俄译 《水浒传》 而言, 正是在绰号的文化喻意、感情色彩等方面, 统而概之, 在绰号背后蕴藏的文化内涵的解读上还存在很多可供改进的空间。

参考文献

[1]胡六月.论汉英翻译中地方色彩词汇的空缺问题[D].中央民族大学2008.

[2]李丽.以《飘》的两个中译本为例论文化因素对翻译策略的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2007.

[3]杨清波, 杨银玲.专有名词的汉译与译者的素养[J].上海翻译.2012 (04) .

[4]李秀英.《史记》在西方:译介与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 (04) .

[5]李逸津.世纪之交的俄罗斯汉学─文学研究[J].俄罗斯文艺.2002 (05) .

[6]唐艳芳.时代背景与译者主体的互动——论赛珍珠《水浒传》英译选材的主体性[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7 (05) .

[7]朱文武, 娄凌云.语用等效与文化信息传递的矛盾——对赛珍珠《水浒传》英译本评价的思考[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01) .

[8]孙建成, 温秀颖.后殖民语境下《水浒传》英译本的文化特征——登特-杨新译本批评[J].外语研究.2008 (02) .

13.名著水浒传读书心得 篇十三

《水浒》作者虽然并没有着重叙述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他只把高俅“发迹”和宋徽宗结合的一段故事,安置在长篇结构的开端。作为全书的引子。然而,高俅和宋徽宗结合的简史,正是宋代封建统治集团腐烂生活的写照。它预示了在以这样一个皇帝和这样一个“帮闲的破落户,没信行”的宠臣为代表的统治集团的狼狈为奸的统治下,人民将陷入怎样一种水深火热的痛苦生活里去。此后,在《水浒》故事情节的发展里,高俅一直是作为封建统治集团的代表人物出现的.。不仅林冲,杨志、鲁智深,是直接由于他的迫害逼上梁山的,而且贯串全书,高俅始终是作为水浒起义军的镇压者而展开活动。可见,安置在长篇结构开端的高俅的简史,也部分地概括了这个时代的历史生活的面貌。

当然,在《水浒》的故事情节里,水浒义军起义的宏大的历史背景,并不只是通过这一特事件而展开的,而是通过不同人物的不同遭遇,向整个社会伸展开去,描绘了宋代社会生活的复杂面貌,显示出不同阶层的人物,怎样在他的被迫害的独特的遭遇里被逼上梁山的不同道路。水浒梁山的英雄们,出现在作者笔下的栩栩如生的性格,并不完全是农民,这里面有渔民、流民、城市贫民、手工业者、猎户、小商人,也有下层的知识分子、行脚僧、流浪江湖的道士,封建官僚和军事机构中的小官吏、小军官,甚至有不少中小地主也参加了这支起义军,真实地反映了宋徽宗封建王朝的腐朽统治,以及贪心官污吏、土豪劣绅的种种欺凌和压迫,是怎样地遭得普通人民以至于中产阶级都生活不下去,而只有铤而走险了。这幅通过艺术形象的活动而展开的广阔、复杂的社会画面,是多么生动地向读者揭开了这个历史时期的全部生活面貌。

14.《水浒传》读书心得 篇十四

《水浒传》读书心得范文

不必说宋江和小旋风柴进的仗义疏财,也不必说武松漂亮的醉拳,吴用的足智多谋.单说天真烂漫的李逵,他颇有些野,一身鲁莽庄稼汉和无业游名的习气,动不动就发火,遇事不问青红皂白,总是一说二骂三打.结果不是吃亏就是后悔,但是却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种英雄气概,有一种愿意为兄弟两肋插刀的仗义,他这一点让我尤其感动.《水浒传》长篇章回小说.一般认为作者是元末明初人施耐庵.从明代到现在说法概有三种:一是施耐庵作;二是罗贯中作;三是施、罗合作.《水浒传》引用一句广告词,那是“男人的世界”,但其中并不是没有女人.最有名的几个恐怕是潘金莲,王婆,阎婆惜,潘巧云,再者就是顾大娘,母夜叉孙二娘,一丈青.前四人可谓从古至今都是反面教材.三个女人,三个奸夫淫妇的事情,施耐庵却写的各不相同活灵活现.首先出场的是阎婆惜.古语云:有其女必有其母.阎婆不是一盏省油的灯,为了报答葬夫之恩,同时为女儿找个好靠山,把女儿嫁给一个黑矮的“国家小公务员”——宋江.女儿在她手中只是挨的下半辈子的东西,看她对宋江的那句话:“是谁挑拨你?我娘儿俩个下半生就靠押司”明明白白说出了她的心计.阎婆惜与张三私通,她怎么能不知道.只是见宋江有月余不来,恐断了衣食之路,才硬拉宋江来会阎婆惜.且看她缠着宋江的那段话就知道她的手段了.因此,施耐庵称其为“老虔婆”,其实恰当.现在来说说千古名人潘金莲.她被迫嫁给一个“三寸丁,枯树皮”的武大郎,况且还是呆子一样的人,那幸福自然毫无可言,又有那王婆和西门庆联合设计,怎么能不入套,至于后来杀武大郎,那也是骑虎难下,说到这,我对那王婆是恨之入骨,只为那么一点钱,就拆散他人夫妻,又害人性命.可是,她察言观色的本领你不得不佩服.单说给西门庆的茶,便知道耍起计谋,先是酸梅汤,往后是和合汤,再来是“浓浓的点两盏姜茶”,再后来便是“宽煎叶八茶”.再看她为西门庆谋划如何得到潘金莲,“从一分光,一直说到十分光.”后来的事态也是按她的计划一步一步实现的.接着再看她设计怎样处置武大郎的,一条一条说得有条有理.也多亏她是女人,若是男人,有她这般谋略和心态,恐怕又会有一个奸臣了.至于潘巧云,我不想说太多,因为我对她没有半点同情之处,其父是个善良的人,其夫是个忠义之人,她却是如此,实在令人不齿!

至于一百零八将里的三位女杰,都是英雄人物.我想,作者写她们只是点缀而已,或是像男人一样,杀人放火,打家劫舍,像男人一样生活,说不定还是希望男女平等思想的最早启蒙呢!

15.《水浒传》中的佛教寺院 篇十五

根据张弓《汉唐佛寺文化史》和萧默《敦煌建筑研究》, 佛寺在中国的发展历经三个阶段:宫塔式、塔楼式和廊院式。宫塔式, 以塔为寺院中心, 四周围以僧房, 乃天竺早期寺院形制的存留。塔楼式, 是佛塔在汉族建筑的影响下产生的, 这种寺院以“重楼”为中心, 绕以宽敞的“堂阁”, 之间以“阁道”连通。廊院式, 即以院落的形式将各种佛教建筑组合起来。中国现存的寺院多是这种结构。《水浒传》中的寺院也大部分是廊院式, 但有的寺院还能见到另外两种形制的残留, 如第八十四回时迁所烧蓟州城中的宝严寺, “廊下有法轮宝藏, 中间是大雄宝殿, 前有一座宝塔, 直耸云霄”, 后文又提到塔中可藏身, 且烧起来“似火钻一般”, 可见, 此座宝塔应是木结构的塔楼, 宝严寺便具有塔楼式和廊院式的双重特点。

《水浒传》中出现的寺院, 可以分为两种:一是规模较大、僧人众多的名剎, 如五台山文殊院、东京大相国寺等;二是规模较小、僧人寥寥的庵堂, 如第一百一十八回时迁探路时所见的庵堂等。下面, 笔者择其要者, 根据各寺院在书中出现的顺序, 首先介绍形制布局, 其次考证源流, 其中规模较小者, 则存而不述。

1. 五台山文殊院。

《水浒传》第四回, 鲁达同赵员外来到五台山文殊院, 但见:“山门侵翠岭, 佛殿接青云。钟楼与月窟相连, 经阁共峰峦对立。香积厨通一泓泉水, 众僧寮纳四面烟霞。老僧方丈斗牛边, 禅客经堂云雾里。白面猿时时献果, 将怪石敲响木鱼, 黄斑鹿日日衔花, 向宝殿供养金佛。七层宝塔接丹霄, 千古圣僧来大剎。”这段文字, 将五台山文殊院的主体建筑作了较为详细的描写。可以看出, 这座寺院由山门、佛殿、钟楼、经阁、香积厨、僧寮、方丈、经堂、七层宝塔等部分组成。其与现存寺院在格局上还是有区别的, 最明显的一点就是钟楼与经阁相对, 这是唐宋禅寺的特点之一。明清以降, 鼓楼取代了经阁的地位, 钟楼、鼓楼相对才成为寺院的基本布局, 而经阁则移到了寺院的最后面。今天成都市文殊院及昭觉寺, 都是这种布局。

五台山文殊院是一座大寺, 书中称“山上有一个文殊院, 原是文殊菩萨道场, 寺里有五七百僧人”, 可见此寺的规模非同一般。那么, 这座文殊院在历史上是否实有其寺呢?笔者检索五台山佛教文献, 发现有七座叫做文殊院的寺院, 分别是唐代的大文殊寺、文殊寺, 五代的西文殊寺、文殊寺, 明代的文殊寺, 清代的大文殊寺和文殊寺。其中, 与《水浒传》中描述最相近的, 当是唐代的大文殊寺。《五台山佛教史》附录一《五台山历代寺庙概览》之唐代大文殊寺:“在五台山灵鹫峰上, 唐僧法云创建, 初名真容院, 明永乐间改为今名, 俗名菩萨顶, 万历、康熙年间重修。有梵文、藏文藏经。”大文殊寺现存天王殿、大雄宝殿和文殊殿, 山门前有木牌楼, 一〇八级石阶等。《水浒传》第四回:“智深再回僧堂里取了些银两, 揣在怀里, 一步步走下山来。出得那‘五台福地’的牌楼来看时, 原来却是一个市井, 约有五七百人家。”据此, 我们可以推知, 这个大文殊寺, 应该就是《水浒传》中文殊院的原型。

2. 东京大相国寺。

《水浒传》第六回:“智深提了禅杖便走, 早来到寺前。入得山门看时, 端的好一座大剎!但见:山六高耸, 梵宇清幽。当头敕额字分明, 两下金刚形猛烈。五间大殿, 龙鳞瓦砌碧成行;四壁僧房, 龟背磨砖花嵌缝。钟楼森立, 经阁巍峨。幡竿高峻接青云, 宝塔依稀侵碧汉。木鱼横挂, 云板高悬。佛前灯烛荧煌, 炉内香烟缭绕。幢幡不断, 观音殿接祖师堂;宝盖相连, 水陆会通罗汉院。时时护法诸天降, 岁岁降魔尊者来。”从这段描述中, 我们可以想见大相国寺的规模, 其布局与上述五台山文殊院相似, 亦是典型的唐宋禅寺。其中, 值得注意的有两点:一处是“当头敕额”。胡三省注《资治通鉴》云:“敕额者, 敕赐寺额, 如慈恩、安国、兴唐之类。”这是政府对佛教进行管理的一种方式, 取得了敕额, 寺院才具有合法性。而大相国寺在北宋是皇家寺院, 举行祈雨、祝寿等仪式基本都在此寺, 故“当头敕额字分明”一句, 自非虚言。另一处需要注意的是“水陆会”, 即水陆堂, 是举办水陆法会的场所, 在禅宗寺院中占有重要地位。大相国寺地处繁华的东京, 与世俗联系紧密, 佛事盛行, 故必有水陆堂。而前文所述五台山文殊院, 虽然也是一座大寺, 但因地处偏远, 举办大规模的水陆法会不太可能, 水陆堂的规模应该也不大, 甚至不设水陆堂, 因而书中并未提到。

3. 蓟州宝严寺。前文已提及, 兹不赘述。

4. 润州金山寺。

第一百一十一回:“张顺再来江边, 望那江景时, 见金山寺正在江心里。但见:江吞鳌背, 山耸龙鳞。烂银盘涌出青螺, 软翠堆远拖素练。遥观金殿, 受八面之天风;远望钟楼, 倚千层之石壁。梵塔高侵沧海日, 讲堂低映碧波里。无边阁, 看万里征帆;飞步亭, 纳一天爽气。郭璞墓中龙吐浪, 金山寺里鬼移灯。”润州, 即今江苏镇江。《元丰九域志》卷五:“金山寺在扬子江中, 寺记云:金山旧名浮玉山, 唐时有头陀挂锡于此, 因为头陀岩, 后断手以建伽篮, 忽一日于江获金数镒, 寻以表闻, 因赐名金山。”金山寺的水陆法会极负盛名, 元丰年间, 金山寺住持佛印了元禅师, 主持海商出资的水陆法会, 规模盛大, “金山水陆”名扬天下。民间传说《白蛇传》中的“水漫金山”, 指的就是此寺, 这也使得金山寺在中国几乎妇孺皆知。金山寺至今香火旺盛, 是镇江著名的旅游景点。

5. 杭州六和寺。

此寺出现在《水浒传》第一百一十九回, 书中并未对六和寺的形制作出直接描述, 但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以下信息:第一, 此寺毗邻钱塘江, 寺中即可看到钱塘江的潮信。第二, 寺中或附近有六和塔, 虽然今已不存, 但从文献记载中还可略窥一斑。《咸淳临安志·佛塔》:“六和塔在龙山月轮峯, 即旧寿宁院。开宝三年, 智觉禅师延寿始于钱氏南果园开山建塔, 因即其地造寺, 以镇江潮。塔髙九级, 长五十余丈, 内藏佛舍利, 或时光明焕发, 大江中舟人瞻见之。后废, 已而江潮汹涌, 荡激石岸, 舟楫沈匿。至绍兴二十二年奉旨重造。二十六年, 僧智昙捐市钱及募檀越, 因故基成之, 七层而止, 自后潮为之却, 人利赖焉。”可见, 六和塔不仅具有宗教职能, 亦能防治水患, 造福众生。

《水浒传》的作者, 历来众说纷纭, 本文仅从书中佛教的角度, 并不能考证出《水浒传》的作者到底是谁, 但可以提出一些有益的资料。如第三、第四回, 鲁达从雁门县到五台山的行程, 据书中所言, 雁门县至七宝村, 有十里多路, 七宝村至五台山, 有三十多里路, 据此推算, 则雁门县至五台山, 最多不会超过五十里路。但经笔者测量地图, 雁门县距五台山至少有一百华里, 从七宝村去往五台山, 早晨出发, 不可能“辰牌已后”便到山下。这说明《水浒传》的作者对五台山地区的地理情况并不了解, 至少没有亲自走过这条路。并且, 书中智真长老、智清长老, 皆为高僧大德, 但于佛教史籍中并无记载, 恐是作者虚构的人物。然而, 作者对金山寺、六和寺周围的地理环境却是相当了解, 并在第一百一十九回提到了径山大惠禅师, 教史上确有其人, 法名宗杲, 《大明高僧传》卷五有传。综合以上材料, 可以看出, 相对于北方, 作者对南方的佛教情况更加熟悉, 这说明作者的活动范围应该在南方。

可见, 研究《水浒传》中的佛教, 不仅对佛教研究是有益的, 对文学亦有一定的帮助。

注:本文为河北师范大学校内青年基金项目, 项目编号W2010Q01。

参考文献

[1]崔正森.五台山佛教史.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0.

[2]马蹄疾.水浒资料汇编.中华书局, 1977.

[3]张十庆.中国江南祖宗寺院建筑.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

[4]张弓.汉唐佛寺文化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上一篇:山东汉通律师事务所下一篇:假期中一件有意义的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