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上课不举手发言

2024-09-06

反思上课不举手发言(共2篇)

1.反思上课不举手发言 篇一

上课专心听 发言先举手

三、学习目标:

1.知道上课用眼、用耳、用脑的重要,初步学会专心听讲的方法。

2.懂得上课发言要先举手、后发言,初步养成发言声音响亮的习惯。

四、学习重点:初步学会专心听讲的方法。

五、学习难点:初步养成发言声音响亮的习惯。

六、学法指导

任务一:初步学会专心听讲的方法

活动 一

激情明理导行

我们小朋友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有的小朋友会用眼睛来学习,有的小朋友却不会用眼睛来学习。为什么?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

(1)游戏明理:“小小照相机”。

教师请两位同学到讲台前,一位同学用眼睛看老师,另一位背朝着老师,眼睛看不到老师。教师拿出一张卡片,上面写着:“我是小学生”。请这两位同学讲讲卡片上写了什么字。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一位小朋友讲得出,另一位讲不出?(学生讨论)归纳:我们的眼睛就像一架小小的照相机,它能把看到的东西印在脑子里。因此上课要学会用眼睛,要把所学的知识一点一点拍下来印在脑子里,使脑子里的知识越积越多。(2)怎样才算会用眼睛呢?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 老师写字,眼睛看着黑板; 同学们发言,眼睛看着同学;(3)训练用眼“听”指挥。

教师用不同内容训练学生用眼,如老师讲话、同学发言、翻书朗读等。

眼睛眼睛很重要,学好本领少不了。老师讲课看老师,同学发言看同学。看图看书要仔细,边看边想动脑筋。认认真真学本领,学会用眼顶要紧。(4)出示耳朵模型(或板画)明理。

耳朵和眼睛是好朋友,眼睛是人体的照相机,耳朵就是人体的录音机,它能把听到的声音都录在脑子里,所以我们也要学会用耳朵来学习。

(5)怎样才算会用耳朵呢?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 老师讲课用心听,同学回答仔细听。边听边想动脑筋,认认真真学本领。(6)训练用耳听。

教师在教室的各个方位讲话,请学生听后回答讲了什么,看看学生是否听得清。(发言的学生要大声讲,讲清楚)任务二:发言先举手,声音要响亮。活动一:

①讨论:我们会用眼睛也会用耳朵,上课想发言应怎么做? 归纳:要想发言先举手,得到老师同意后,起立站正大声讲。没有请到,就放下手,认真听别人讲。这是对老师、同学尊重和有礼貌的表现。②示范举手。

小朋友写字、翻书用右手,举手应该用左手。左手臂肘抵课桌,左手举起,五指并拢,手放下时不发出声响。③举手姿势训练,教师巡视,纠正动作。④小试验明理。

教师请坐在前排、发言比较轻的学生讲一句话,请后排同学讲讲是否听清楚。

得出结论:上课时老师请你发言,就应当迅速起立,大声回答声音一定要响亮。

出示儿歌,请学生跟老师念: 声音要响亮,态度要大方。一句一句讲,要讲普通话。⑤发言训练

老师提简单的问题,请学生回答,进行评议。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知道了上课怎样用眼睛、耳朵、嘴巴、脑子来学习,希望大家能按要求去做。我想我们一定能学好本领,成为一名爱学习的好学生。

七、练习设计;

1.教师可以把上课怎样用眼、用耳等儿歌分别写在大黑板的左(右)角,让学生在打预备铃时读读,以指导行动。2.教师要及时表扬上课用眼和用耳的同学。

3.对举手的姿势和说话方面,教师要严格要求,在举手和让学生回答问题前都要及时提醒,没有做到的要重做,对说话声音轻的要强化训练,形成习惯。初步养成发言声音响亮

2.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的反思 篇二

作为教师最令人痛心疾首和尴尬的事莫过于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这样既影响教师讲课的情绪,又影响教学效果、教学进程。其实我们静下心来,认真反思就会不难发现,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我个人认为,主要是因为学生对你所讲的内容不感兴趣或者因为教师说话的语速太快他们听不懂你所传授的知识。出现这种情况,先不要着急,更不能训斥学生,因为这样做会适得其反,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和僵化,会进一步影响以后的教学,因为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成功教学的要素。教师要首先进行自我反思,主要从自身找原因,这堂课你是否经过精心设计,是否在教学设计的某个环节上出了问题,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所有的教学环节是否都能经得住推敲,教学设计上是否有漏洞。课堂语言是否精炼、得当,语言是否有感染力和亲和力。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抑扬顿挫,说话的方式是否具有吸引力。有句话说得很好,教师要具有文学家的修养,艺术家的才华,演讲家的口才和诗人的激情。

此外教师的板书也很重要,如果是能写出漂亮和飘逸的黑板字,在加上独具匠心的板书设计,肯定能吸引学生,漂亮的字会给学生一些美的享受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人常说,字是人的门面,做为教师能写一手好字,也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

作为教师除了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加强其它方面素质的培养和锻炼。要经常看一些课外书籍,要不断地进行充电,补充自己头脑中的知识,要从别的书籍中汲取营养,要让头脑风暴来得猛烈些。

要使自己头脑中的知识保持常新常活,不能总是吃老本,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要降下身子来经常向别人学习和请教,从别的老师哪里求得真经,尤其是要向一些名师学习。把他人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东西,他山之石,可以采玉。

教师除了靠过硬的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让学生信服,还要靠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气质修为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熏陶学生。千万不要小看这样外在的东西,一枝一叶总关情。

上一篇: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设下一篇:背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