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综合实践活动

2024-10-13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精选11篇)

1.浅谈综合实践活动 篇一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

晋城市阳城县第三小学卫向军048100***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很强的课程,它以其全新的理念、独有的形式、全方位的教育要求,在学科教学中令人耳目一新。但在目前的课程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如何有效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我们苦苦思索的问题。本人通过从事综合实践教学,不断在实践中探索,认为要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开展,应该注重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面向全体学生,加以正确的方法指导和评价,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字:实践兴趣全体指导评价

正文: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紧密贴近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由学生自主实践和探索,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全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书本,超越体系化的教材,超越封闭的课堂,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在开放的时空中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增长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实际体验,发展综合的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使儿童可以从他们自己的生活中选择感兴趣的问题作为研究学习的对象,自然地、综合地学习,这种学习是出于自己的兴趣而非老师强加的学习。这种全新课程的出现,对我们老师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同时也是一种全新的考验和挑战。这学期我们学校也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课,从学生课题的选择、到课题的申报、到课题的立项,再到活动的开展,最后到课题的结题,都有始有终,进行了全新的尝试。本学期我指导了高年级的《魅力布贴画》这一课题,在此我谈谈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选择要从学生实际和兴趣出发。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如何真正发挥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综合活动课题的选择尤为重要。提起研究人们好像总习惯把它与艰深、有学问等联系在一起,因而有些教师在看学生选择的课题时,往往会觉得幼稚可笑,但我们不要轻易加以否定。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从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自主地提出具有生命力的鲜活的活动课题,从而自主确定或选择。往往学生进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越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经验、贴近学生的兴趣、贴近社会现实,学生越能够较好地操作,越有积极性。就像我自己指导的《魅力布贴画》这个课题组,本组学生自己设计各种各样有趣的自己喜欢的图案,并动手制作美丽的布贴画,比较感性而且具体,学生的兴趣更大,积极性更高。这样就能保证综合实践的活动顺利开展。

二、综合实践活动中要面向全体学生。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面向少数学生培养特长的活动,而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活动。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给予每一个学生自主活动和表现自己的机会,鼓励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活动。在我们五年级进行布贴画时,一开始就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总是几个优秀的学生在忙乎,而平时成绩差、不太发言的学生好像并没有多少在参与,对这些学生应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照和积极的鼓励,使他们有机会、有信心参与到活动中来。后来蒋宇和林凯本同学在我和小组成员的鼓励下,也积极参与了制作了漂亮的布贴画。因此我们教师在研究过程中要注意不要只让几个优秀的学生控制和把持着局面,要让每一个人都对研究活动都有所贡献,让每一个学生分享和承担研究活动的权利和义务,体验获得研究成果的快乐。同时教师要多鼓励学生,不管是能力强的还是弱的学生,只要他们在自己的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就应该给予肯定,要知道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首肯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和鼓舞。

三、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不容忽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强调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不是学生活动的旁观者,而是学生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领导者,而且还要与学生共同开展探究实践的过程。教师的指导任务贯穿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对学生活动主题、课题确定的指导、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总结和交流阶段的指导。在整个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教给学生各种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比如我们在设计图案时,学生们虽然有兴趣,但是一头雾水,不知道应该设计什么,怎么设计。这是,必须发挥指导教师的引领作用:引导学生对所喜爱的图案进行分类,可以从水果、花朵、植物、动物、风景等方面进行设计;关于怎样设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临摹。这样,学生在设计图案时会收获喜悦。

再如,我们在学生的制作过程中发现了问题:学生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制作方法,导致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无从下手,耽误了时间、没有效率。这时,需要教师进行方法指导。所以,教师适时地进行方法指导,引导学生正确、有效地开张综合实践活动。

此外,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发现了很多快捷有效的方法,教师进行推广,这也是综合实践活动时学生的创新之举。

四、综合实践活动要重过程,而非结果。

综合实践活动的真正主体是学生,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各种有利于实践的环境,要关注实践的结果,但不要很在乎学生最后“作品”、“成果”的质量的高低,我们更应关注的是我们的学生实践了没有,我们的学生经历了没有;我们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他又是如何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的;我们的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何种体验;我们的学生在实践中是怎样与他人交往和合作的;我们的学

生在活动过程中是否产生了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会遇到哪些困难,会提出哪些问题,需要怎样的帮助,需要怎样的指点„„针对这些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探索和创新,而不是将学生的研究引向结论,往往很多教师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的主观经验和已有经验,强加给学生,这是我们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最要注意的一点。所以我们必须把活动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从而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重视评价方式,推动综合实践课的发展

当前,综合实践课虽已全面扑开,却没有受到领导和家长的重视。原因之一就是综合实践课的评价措施没有跟上来,它不像语文数学那样用分数来衡量。而实际上,有效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能提高学生的诸多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是一条能钓大鱼的长线,将会对学生终身受益。所以,我们必须重视评价方式,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真正受到领导、家长、及学生们的重视。

1. 评语评价。

评语评价主要是通过学生自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根据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取得的成果和表现状况,对其优点、学习态度和今后的发展情况用文字描述的方式来评定、激励。学生自评是评价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参与小组和班级活动中与人合作的态度,以及是否能认真参加,是否做出了成绩等。其次通过问卷调查,要求家长仔细观察孩子的变化,这样有助于家长搜集孩子发展的一切资料,家长在评价过程中也能体验到孩子的进步,认识到孩子的发展潜能,分享到孩子学习的成果。综合实践活动是师生共同探讨新知的过程,教师评价能使学生得到学习上的支持和帮助,也为教师的教学过程提供改善的依据。

2. 学生成长袋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重在过程的评价,建立“成长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评价方式。我们可以让学生建立自己的成长袋,要求学生将活动中的点滴情况记录下来放入成长袋。如设计的图案、制作的贴画作品、照片以及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成果、各类荣誉证书等,通过这些材料的积累,能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肯定自己的能力。同学之间也可以互相交流成长袋,这样既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也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与他人分享自我探索的体会和成功的喜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课程学习中的重要领域,综合实践活动的模式是多种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我们的任务是不断挖掘、开发、利用无限的课程资源,给学生创造广阔的,给生命自由

生长的空间,使我们的课程适合学生,而不是使儿学生适合我们的课程。我们坚信,只要以开放教育的思想,创新教育的理念,来进行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它定会展现其独特的魅力,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谢广田、蒋璐敏,《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11.2、邹立波;;综合实践活动科组建设的目标、建制与职能[J];小学德育;2010年24期

2.浅谈综合实践活动 篇二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践,教学资源,个性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提出, 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它的出现, 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新突破和基础教育课程形态的新建构, 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多元化、动态化的特点, 它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可和重视。下面, 笔者就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 谈几点体会。

一、加强学习, 理解课程体系目标

要把握好一项事物, 你首先就必须了解它。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 学生自主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 是基于学生的经验, 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 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往往以主题的形式进行探究实践活动, 核心价值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 它强调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如探究、调查、访问、考察、操作、劳动实践、服务、技术实践等, 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一门发展性课程, 能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 回归学生本性, 解放学生的个性是其基本价值追求。现在, 有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理解不够, 将综合实践活动理解为以往的中队活动, 对活动设计把握不准, 造成场面热闹, 劳师动众, 但却是带着学生走马观花, 不乏“作秀”之嫌。历史与实践证明, 学习不失为有效的办法。

二、更新观念, 改变课堂教学结构

由于受旧观念的影响颇深, 很多老师在课堂上还是扮演知识传授者的角色, 于是乎, 经常可以听到任课老师的牢骚, 那么一点内容, 怎么能讲一节课呢。他们照本宣读知识, 当然只要用一点时间就会无话可说了。有的老师对于课程并不是一无所知, 对于课程的积极作用也知道一二, 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老师们仍旧走上了老路。目前, 教师大多数属于“知识传授型”, 表现在善于传统式备课、讲课和批改作业, 他们一旦离开书本, 离开教科书, 将变得无所适从, 面对学生将不知所措。对指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 显得力不从心。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 正在各校如火如荼地展开。它注重学生的亲历和实践, 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 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如果说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活”的课程, 那么他的课堂也应该是一个“活”的课堂。曾经看到一位老师总结了他们学校的做法:到自然中学自然, 到社会中学社会, 在劳动中学劳动, 在生活中学生活, 在研究中学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课程学习中的重要领域, 综合实践活动的模式是多种多样的, 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 我们的任务是不断挖掘、开发、利用无限的课程资源, 给儿童创造广阔的, 令生命自由生长的空间。使我们的课程适合儿童, 而不是使儿童适合我们的课程。

三、开发校本, 丰富课堂教学资源

纵观新课程, 它留给每位教师上课的空间更广阔了, 选择教材的权利更大了, 老师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教师要成为教学资源开发者、组织者、引导者。所以, 我们不要以为是没有东西可以活动, 而是有太多的活动我们没有机会来搞。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国家设置、地方和学校根据实际开发的课程领域。校本课程就是一笔很大的教学财富, 它是由地方学校根据地方特点, 学校实际, 自行设计的个性化课程, 可以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等方式, 对国家、地方、其它学校的校本课程进行再加工和处理, 使之变成更符合学生学习活动的需要。也可以是学校自行直接开发新的课程, 首先, 是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社区资源、学校资源;其次, 是要科学地分析学生的需求, 从而来开发能够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活动主题。

四、转变评价方式,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重点, 应在学生的发展层次和发展水平上, 应该是以过程性评价为主, 评价时应突出学习过程的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综合实践能力。它是一种以自我为参照物的评价, 很难用一把尺子来衡量。评价的主要途径有汇报表演、成果展示、答辩会、体会与反思等。评价的方式有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在操作中, 自我成长档案袋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评价方法, 老师可以帮助每个学生建立自己的综合实践活动成长档案袋, 以便深入地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 并能与他人分享自我探索的体会及进步的喜悦。

五、不断摸索, 逐渐形成“玩中学, 学中玩”的课堂教育新模式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我们了解到, 他们的天性就是爱玩, 他们对玩有着浓厚的兴趣, 特别是一些新的他们没有接触到过的而又听说过的事物, 他们对这些事物充满好奇, 自然而然兴趣高涨。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在理论中摸索, 逐渐形成了“玩中学, 学中玩”的课堂教育新模式。例如, 在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我们的动物朋友》一文当中, 我设计了4个环节。首先, 是创设情境, 走近动物。师扮演小白兔入场:大家好, 你们认识我吗?一句轻松的引言, 就让学生自然进入了预设的话题。此间, 学生纷纷发言表达自己与小白兔的亲近与温馨。一颗颗关爱之心在交流中绽开出纯洁的花朵, 这也为下面的学习交流奠定了情感的基调。其次, 是学生介绍, 了解动物。本环节主要是成果展示。学生进行成果交流的目的, 一是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收获;二是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体会自我价值实现的感受, 也为下一次活动提供情感上的动力。第三, 欣赏儿歌, 学写动物。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 是让学生在儿歌中感悟语言的美, 学会语言的运用, 并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最后引发共鸣, 保护动物。出示一些濒临灭绝的动物图片, 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激发他们保护动物的决心, 谈如何保护动物。

一堂课下来, 同学们自主发现了本来需要老师照本宣读的知识, 培养了探索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 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 再也不需要老师喊破喉咙来维持课堂纪律。一堂课下来, 学生还是感到意犹未尽。

通过教学实践表明,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给了学生一个学习和锻炼的广阔天地, 使学生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同时, 还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地发展, 它让学生真正地走向生活, 走向社会, 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郭元祥, 姜平.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现状与问题[J].基础教育课程, 2006.

[2]田景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述评[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2006.

[3]吴立峰.研究性学习的认识与实践[J].赤峰学院学报, 2006.

3.浅谈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篇三

[关键词]数学 综合实践活动 能力 活动经验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6-041

打造高效课堂,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就要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基本理念已深入人心。课堂教学就必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给学生搭建平台,让他们进行充分的数学实践活动,实现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学生的数学兴趣由枯燥向有趣转变;数学内容由单一向丰富转变。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不再是模棱两可的附属课;不再是新知识的传授的课;不再是没有教的必要干脆弃之不教的课;不再是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活动,因而对学生的操作不加以指导,放任自流的活动课;不再是内容繁多,没有重点,看似热热闹闹,华而不实的活动课。综合实践是小学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综合实践的机会,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等学习方式,去做数学、学数学、用数学。因此,一定要上好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一、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教育家杜威说:“一盎司经验胜过一吨理论。”活动是经验的源泉,没有实践活动的经验积累是无本之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经验是一种过程性知识,是学生经历大量的综合实践活动过程的结果。在数学综合实践教学中,教师要找准学生的起点,使学生的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紧密结合,让学生的生活经验数学化。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通过动手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量一量、摸一摸、数一数等活动。让学生集中注意力看一看,动脑筋想一想,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中来,进而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思维不能仅仅停留在感性经验的层面上,这样是无法获取理性经验的。要把那些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变为反思的对象,还需要经过学生的反思,进行数学化的深层次加工提炼,才能内化为学生自身的活动经验。教育家陶行知说:“我们要用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才能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才能成为我们知识有机体的一个部分。”因此,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要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去体验,在体验中反思,在反思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把数学活动经验的根扎得更深。

二、精心组织教学,培养学生能力

1.立足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问题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建立在综合性与实践性的基础上,这不同于一般的数学教学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应该以问题为抓手,培养学生从数学思维的角度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思考方法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比如在确定起跑线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因为学生已经有了在运动场上参加比赛和观看比赛的生活经验,又有长方形和圆的周长计算的知识储备。因此,这个活动不再是一个单独枯燥的学习新知的过程,而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的基础上的教学过程。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活动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数学中的问题生活化,把相应的周长计算问题转化成确定起跑线的问题;再把生活中确定起跑线的问题和数学中的周长计算建立起联系。这样,学生深深地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进一步了解了数学的价值,培养了自身的数学能力。

2.搭建实践活动平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不同于平常的数学课,重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在培养学生收集信息、调查总结的方法;重在培养学生以问题解决为主的探究能力。比如在“1亿有多大”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搭建一个平台,使学生通过猜测交流明白活动的主题,想办法验证,并用事实说话,研究1亿有多大。在活动中,小组合作商讨研究和交流方案,思想碰撞,再完善方案;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探究,汇报交流时又一次进行思维的摩擦,学生深入思考1亿有多大。通过自主探究、观察比较、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学生亲自实践、亲历体验、自主参与活动,从而把数学学习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得到长足的发展。

3.提供实践活动机会,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应贯穿整个数学课程之中。‘综合与实践是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和有效载体。”以前的数学教学,由于教材没有安排独立的章节和课时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少之又少,创新更是纸上谈兵、画饼充饥的举动。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比如在数字编码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综合与实践这一载体,充分利用学生收集的资源和教材中的资源,设计有层次性的活动,由浅入深,先解密汽车牌照的信息,再解密邮政编码和身份证号码的信息,最后开展编学号的开放性活动,培养学生求异和创新的思维。学生在实践中反思,在修正与完善中成长,在活动过程中创新能力自然得到培养。

三、提供广阔的探索空间,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是人们对数学理论与内容的本质认识,它直接支配着数学的实践活动。数学方法是某一数学活动过程的途径、程序、手段,它具有过程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数学思想是数学方法的灵魂,数学方法是数学思想的表现形式和得以实现的载体。小学数学教材体系有两条线索,一条明线——数学知识,一条暗线——数学思想方法。由于教材呈现形式的局限性,往往难以明确地展现内在的思想和方法,所以教师要深入分析:从怎样的材料出发,经过怎样的实践活动,最终要达到怎样的活动目的,领悟怎样的数学思想方法。正如日本数学家米山国藏所说:“在学校学的数学知识,毕业后如果没有什么机会去使用,一两年后很快就会忘掉。然而,不管他从事什么工作,深深铭刻在心中的唯有数学的精神,数学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推理方法和看问题的着眼点等,却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他们终生受益。”

总之,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目的是,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技能基础上,以动手操作为主,通过内容丰富的活动,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我们将继续研究,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使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真正在实践中学有价值的数学,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浅谈综合实践活动 篇四

潘磊任曦

[摘要]几年来,活动课程的实践在部分地区取得了初步的成果。然而,对活动课程的性质、目标、作用、教学内容和形式、教学手段和方法等方面,人们的认识还不很一致,实践中遇到不少困难。然而,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它既适应我国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要求,又呼应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在综合实践活动新课程实施初期,肯定会遇到方方面面的困难和问题,只要我们在实施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认识,努力克服上述多方面的误区问题,采取多种有效对策和措施,就一定能把新课程改革的这一难点真正变成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

[关键字]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农村;有效实施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意义

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中,明确确立了“活动课程”的名称并将它纳入到课程计划中,首次将“活动”正式纳入小学课程,构建了由“学科”和“活动”两部分组成的崭新的课程体系,这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举措,是现代课程理论的具体实践。[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中小学(3~12年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而且实施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学生、对教学都有很大的意义,主要是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彰显和发展了学生的个性,提高和发展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切实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2]

几年来,活动课程的实践在部分地区取得了初步的成果。然而,对活动课程的性质、目标、作用、教学内容和形式、教学手段和方法等方面,人们的认识还不很一致,实践中遇到不少困难。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农村地区实施存在的问题

(一)教研部门的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十分广泛,涉及自然、社会、自我三个领域,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个内容要素。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中,发现课程内容开发存在如下问题。

1、一些学校简单的将综合实践活动理解为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变成学科拓展,以学科教学方式实施甚至在教室里“教”综合实践活动。

2、一些学校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简单的分为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门课程分别进行开设,甚至出现以劳动课或信息技术课取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现象。

3、有些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缺乏了解,而将传统的班团队活动、科技活动、文体活动代替综合实践活动。

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得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的重视,认识还比较模糊、不到位,也没有很好的研究和具体安排。因此,学校教师无法从高层次上获得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了解,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设置这门课,好的教师还能自己摸索,差一点的老师就只是应付一下了,从而使这门课陷入“无教材、无课程标准、无教研员”的尴尬境地。

5、综合实践活动需要图书,需要信息技术、科学工具等硬件设备,需要各种社会力量(如科学馆、少年宫、相关科学技术部门等)的支持。但是,因为农村不具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硬件条件,制约了农村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5]

(二)学校教学方面的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其他的课程不同,学校拥有极大的自主权。这给学校提供了广阔的自由空间和挑战的机会,另一方面也给学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1、学生活动的安全问题,大家都知道,学生的安全问题在接连出了几次事故后国家非常重视,可能你的学校里在暑假期间要安排专人值班,甚至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还去检查了呢。学校和老师要组织学生走出校门搞活动,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安全问题,出了事情学校承担不起这个大责任,所以说学校有心组织活动却不敢轻易的搞。

2、课程开设。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开始实施到现在,依然没有引起学校的足够重视。部分学校仍旧不能按照国家课程设置的规定可是安排课时,因为学校没有及时建立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相关保障制度,致使综合实践活动课时被学科课程挤占现象严重。[3]

3、课程内容。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活动类型等方面缺乏整体规划,导致学生活动主题、活动类型单一片面,学生广泛接触社会生活实际的目标难以达到。

4、费用问题。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多多少少要有一定的资金作后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的越是红火,投入的资金就越多,学习的老师就有人发过这样的感慨:有钱的学校才能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而现在实行一费制,并且中央到地方要求都很严格,学校不能乱收费,就没有组织活动的额外的收费,通过学校财务支出却又困难重重,学校财务收归区教育局管理,学校没有便利条件没法随意支出这部分钱,通过正规渠道报销又要正式发票等票据,实在是不好操作。

(三)教师方面的问题

1、课程理念:由于许多指导教师缺乏专业的系统的培训,有的甚至没有参加过培训,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把握不准,导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盲目性。-2-

2、课程研究:一些教师缺乏研究意识,遇到具体问题不会通过理论学习、合作研讨、实践反思的途径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凭个人经验处理导致指导过程中出现偏差。

3、专业素养: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通常是兼任教师,由于工作任务重,无法分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研究与学习,所以参与新课程研究与实施的积极性不高,消极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现象在个别学校教师中存在。[4]

4、专业引领:缺乏高水平的、及时的专业引领,教师专业成长速度缓慢。教师还依旧陷在如下的误区里: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当作传统的课外活动;当作一种综合性的学习活动;当作学科中的探究性学习。

(四)家长方面的问题

农民认为孩子不用读书也能够种地、做小买卖,上学就是为了考学,为了跳出农门,多数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很难得到家长的支持。还有的学生回家跟家长描述一天的学习情况,家长就有感慨了:老师每天不务正业,领着孩子玩,甚至连作业也不知不了几道,没事拉着孩子做游戏、演小品,甚至不给学生批作业,让学生自己批改,还拿那么多的工资。你看家长的观念也需要转变,特别是一些文化水平不高的家长更需要时间转变思想。

三、保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农村有效实施的策略

在此针对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加强学校领导的重视,转变教师教学观念

学校领导是学校课程实施的先行者,应起带头、示范作用。因此学校领导首先必须正确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再带领教师们,转变教育观念,建立好组织好机构,确立教育意向。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满足学生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密切学生与生活、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技能

教师的教育思想是否得到真正转变,教育观念是否得到全面更新,教育模式是否得到更新,是否能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就在于培训研究的力度。所以无论是学校领导或教师,都应加强培训。

(三)加强课程实施的组织管理,为课程提供制度保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主要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具有许多新的特点,学校须从组织建设、人员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入手,从开发、实施到评价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全过程管理,以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实施。

(四)建立课程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反思与成长

评价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一环。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评价的作用和价值不在于对学生的活动结果做出肯定或否定的结

论,而在于促进学生发展。

对学生的评价,要加强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管理和档案管理,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或

发展报告书,将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完成的时间、质量及考评结果,记入学生的成绩档案,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综合实践活动考评要注重学生活动过程的表现。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采用现场评语的方式记录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行为、情绪情感、参与程度、努力程度等表现,并将其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基本合格四个等。在教师对活动做出评价的同时,通过讨论、协商、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激励学生自觉记录活动过程、投入到对问题的讨论和对成果的分享及思考中,主动审视自己的利弊得失,逐步完善自己的行动,拓宽自己的视野,达到自我反思、自我改进的目的。

对教师的评价,学校应制定相应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办法,以安全、顺利、有成效为目标。对教师制定评价要求:

1、不得以学科综合性学习简单代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得挤占或减少学时,凡违反课程设置要求的,要及时批评并纠正。

2、一般活动写好整个教学过程的教学设计(方案),和完整的活动记录,包括研究计划、数据处理表、访谈表、社会调查表、开展的照片和作品展等。

3、对教师承担综合活动课程教学的质量进行评价,并对成绩优异的教师要予以表彰。

4、活动安全保障措施到位,取得大多数学生的满意。

(五)加强对农村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农村虽然没有城市的资源那么丰富,但有农村的特色,也有农村的资源,如劳动技术、农作物、乡村传统习俗等。学校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势,突出农村特色,找出自己学校办学的亮点,关注农村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多样化的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农村孩子全面发展的校本课程建设。总之,各学校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挖掘校内外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现实生产、生活中所蕴含的可利用的教育资源,注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整合与贯通。

(六)加强校间的交流合作,提高课程实施的效果

由于农村教师自身素质比较低,面对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大多数教师都无从下手。而学校间的合作与交流能吸收别人的成功经验,缩短自己的探索过程,有利于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效果。因此,学校间可以选择一些条件比较好,不同类型的学校,比如村小、中心小学等,建立实验基地,精心组织,大胆探索,使其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典型,然后各校组织学习观摩,并进行合作交流,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借鉴,从而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效果。

(七)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为课程的实施创造条件

学校一方面可以加强校内、外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家长对学校实施新课程的认识,从而积极关注和大力支持配合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全社会理解、支持综合实践活动,主动争取社会、家长的积极配合,探索建立学校、家庭、社区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机制。另一方面,学校还可以加强和改善与社区各方面的联系,充分利用社区有关机构和环-4-

[6]

境等地利资源,同时利用有关机构的研究人员、社会知名人士、社会教育热心人士、素质较高和教育背景良好的学生家长等人和力量,协助对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指导,强化学校的指导力量,为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创造有利的条件。

(八)发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主导作用,推进课程的实施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发挥在课程改革中的统领、协调作用。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纳入管理范围,帮助学校领导和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指导学校切实地落实课程计划中的要求,并且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管理,包括教师管理、课程实施的督导以及评价等几方面。教育行政部门还要积极创造条件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会在农村学校迎来新局面,素质教育会得到全面的推进。农村小学通过各方努力,更好地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保证达成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客观地要求广大中小学教师发挥主体性、创造性,提高和发展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并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基础。[7]

(九)加强沟通,争取社会和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学校应积极与家长沟通交流,让家长理解学校教育的改革和目的,从而支持校方的教育教学工作。

总之,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有赖于教育的发展,科学化的教育决定与科学化的课程,课程是教育功能的集中体现,是实施教育目标的手段,是发展学生身心的重要途径。新的课程计划打破了单一的学科课程模式,将“活动”和“学科”共同纳入课程体系,在以“学科”为主的同时,“活动”成为课程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它既适应我国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要求,又呼应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在综合实践活动新课程实施初期,肯定会遇到方方面面的困难和问题,只要我们在实施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认识,努力克服上述多方面的误区问题,采取多种有效对策和措施,就一定能把新课程改革的这一难点真正变成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只靠课堂上传授知识,已经比能满足培养21世纪接班人的素质要求了,而活动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靠活动课程。为了实现教育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提高全民素质,多出人才的宗旨,让我们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是活动课程成为促进全体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王纬.浅谈农村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策略[N].甘肃高师学报,2004(6)

[2]吴伟青,洪河条.农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N].教育探

索,2004(8)

[3]徐辉,徐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调查及分析[N].今日教育,2004(5)

[4]张俊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现状与反思[N].中小学教师培训,2004(9)

[5]谢广田,李红,蒋璐敏,朱旭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11),61-70

[6]郭元祥,沈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83-91

5.浅谈综合实践活动的家校合作策略 篇五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洛溪新城小学

方坚荣

[内容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打破课程与学生生活世界的隔离屏障,倡导学生走出校园,走入社会,开展广泛的社会调查及参观访问等活动,借以了解现实,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是缺乏独立性、活动组织能力较弱的儿童,他们的活动必须有成人陪同和监督,学校和教师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必须采取一系列的策略推动家校合作,保障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本文结合相关案例,浅谈综合实践活动的家校合作策略。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 家校合作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打破课程与学生生活世界的隔离屏障,倡导学生走出校园,走入社会,开展广泛的社会调查及参观访问等活动,借以了解现实,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是一群从六七岁至十一二岁的儿童,他们天真活泼,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但因为年龄小,他们缺乏独立性,活动组织能力较弱,他们的活动必须有成人陪同和监督。由于学校教师数量有限,活动只能寻求家长的支持与帮助,而且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也是素质教育的一贯追求。因此学校和教师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必须采取一系列的策略推动家校合作,保障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本文结合相关案例,浅谈综合实践活动的家校合作策略。

一、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前的家校合作策略

1、学校以书面形式向家长提出活动建议。

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前,学校可通过书面形式,向家长阐发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并对家长主要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1)适当关心孩子的活动开展情况,既不要包办代替,也不要不闻不问,更不要压制了孩子刚萌芽的思维火花、创新火花。

(2)家长通过即时评语记下孩子的活动足迹以及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意见或建议,并直接和学校老师联系。

2、学校分年级召开家长会进行活动动员。

在综合实践活动开始后,学校可分年级召开家长会,并为家长做专题讲座,使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有进一步的了解。

3、学校及时向家长反馈活动开展的情况。

在综合实践开展的各个阶段中,学校可在校报上逐次刊登有关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使家长了解到活动的进展,激发家长对活动的兴趣,从而给予孩子更多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家校合作策略

1、综合实践活动的家校合作,需要教师创设条件让孩子与家长交流,反馈活动成果。

一次,某班开展了主题为“探究洛溪新城食街饮食文化”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们积极响应,分小组探究各地风味饮食,对食街的店铺进行实地采访、调查,制作食谱,烹调菜肴„„一些平日不声不响的学生在这次活动中也表现得兴致勃勃。考虑到这种类型的活动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指导教师设立了活动记录本,让学生记录下每次开展活动的过程,再让家长在本子上写上评语,家长们是这样写的:

“在这次活动中,张丽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很大的提高,那天我带他们小组去食街的红灯笼湘菜馆采访,没想到平时内向文静的她,为了完成采访食客的工作,居然敢在大庭广众面前滔滔不绝,真让我高兴!”

“我原本对孩子的综合实践活动不感兴趣,认为这是不务正业。可看到平时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孩子,为了制作出美味的菜肴,居然要求我带他去市场买菜、教他炒菜,并迅速学会了我教的一道菜,我开始感受到综合实践活动对孩子的非凡意义,对综合实践活动产生了兴趣,尽我所能去配合孩子完成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开展以来,我发现孩子学会了观察生活中的许多小事,学会了关心周围的人或事物,那种独生子女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也逐渐淡化了。”

“综合实践活动让孩子学会思考,让孩子更热爱生活。”

“孩子的摄影技术、绘画能力、写作能力,都在活动中得以提高,让我欣慰!”

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认同,是促进家校合作,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必要前提,有了家长的支持和监督,活动才得以顺利进行。

2、综合实践活动的家校合作,要让家长在参与中体验孩子的成长,促进亲子关系。

针对需要外出活动的小组,教师应该联系学生家长,让有空的家长在双休日能抽时间陪同自己的孩子一起去活动,借此更深入地了解综合实践活动和孩子们在活动中所发生的变化。

五年级某班一个小组正在进行“请到我的家乡来——名称广州”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小杨负责的是查找广州的西汉南越王墓、六榕寺、镇海楼、陈家祠几大古迹的资料,他打算周末去这几大古迹实地考察,拍摄一些照片给同学看。考虑到小杨的出行安全问题,指导教师给小杨的妈妈打电话,希望她如果有空就陪小杨一起去,家长应允了。后来杨妈妈告诉老师,小杨在去之前还上网查看地图,根据各景点距离的远近设计了一番路线,他设计好早上先在地铁三号线夏滘站乘车到客村站换二号线,到达越秀公园站后,先参观镇海楼后再去对面的西汉南越王墓餐馆,参观完毕后在中国大酒店附近的麦当劳用过午餐,打车或步行至中山六路附近的六榕寺参观,再前往公园前地铁站乘车到陈家祠参观。整个参观路线安排得有条不紊,顺利完成了考察活动。杨妈妈在在小杨的活动记录本中的评语是这样写的:“我感受到了他的独立能力,他开始对许多事物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真棒!这次活动也是一次独特的亲子活动,使我与儿子的感情更加融洽。”

3、综合实践活动的家校合作,要让家长在亲身实践中与孩子一起成长,增长知识。

在活动中,教师们意识到家长们已逐步重视家庭教育的功能,但对家庭生活本身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却认识不深。于是,很多教师启发学生让家长帮助自己从家庭生活中寻找问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以此促进家长与学生共同思考家庭生活中的探究题材。

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发现了很多有价值的课题,如某校四年级一个班开展了“营养早餐知多少”的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一个班开展了“吸烟的危害”的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一个班开展了“小手牵大手,文明大家守”的综合实践活动,这些活动的主题都是学生这家长共同思考发掘出来的探究题材。

在对孩子的指导中家长也增长了知识,并开始慢慢注意了解孩子的思想,努力为孩子营造健康的家庭生活氛围。如一个家长参与“吸烟的危害”主题活动后这样写评语:“没想到孩子们对大人吸烟这么反感,吸烟的害处真多,为了给孩子创造健康舒适的家庭生活环境,我以后要把烟戒掉!”

6.浅谈综合实践活动 篇六

息烽县三田小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重体验、重过程、重方法的课程,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出成果,在成果展示中促提高。成果展示,记录着学生活动的历程,克服困难的足迹,也记录着学生活动风采。展示成果,能再一次激起学生的探索兴趣,让学生在展示中回顾:再认识、再体验、再反思,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综合实践课的情感。因此,认真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成果展示课,能带给学生鼓励、希望,激发学生学习综合实践课的兴趣。下面我就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成果展示课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的展示的形式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类型有小课题研究、参观与考察、社会参与和社区服务等,这些课题研究的成果展示形式有;实验展示、观察日记、调查报告、结题报告,作品或模型、小发明与小制作、设计图等;活动中的照片及录像带、调查报告、开讨论会或演讲;现场制作、收集的资料展示、写好的倡议书、办一份小报、形式适宜的文艺演出,如我上的《认识绿色食品》属于小课题研究,我就选用了日记、心得,收集资料、演讲等形式来展示。

二、从不同的角度来展示,充分发挥学生的长处

成果展示要以交流、激励为目的。依据学生特点,采用个性化的展示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长处,尽可能让学生体验成功。例如我在上《认识绿色食品》这一主题活动的展示课时,对于语言表达能力好的2个学生,让他们讲讲一学期的收获与反思,尽可能让其多说;对于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我就让他们2人一组,每组做一个菜,边做边讲,讲做法,讲吃了对人身体的好处,让其多做;写作能力好的学生,让他多展示自己的日记和心得,对于同一主题,我们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展示和活动。

三、展示的范围不同 展示形式也不同,依据材料特点,指导学生采用最优化的展示形式。成果展示的材料可以分为静态和动态的。有些学生的成果展示材料是静态的,如我在上《认识绿色食品》

这一主题活动的展示课时,就用了静态材料2篇日记和2篇心得、学生收集的绿色食品标志;而有的成果展示材料则是动态的,如我在上《认识绿色食品》这一主题活动的展示课时采取“口头汇报他们一学期的收获与反思”、“现场做菜”等。如《走进秋天》的展示活动中,用学生制作的种子画《美丽的秋》,《剪纸艺术》让学生进行现场剪纸展示。另外,成果展示的范围不同,采用的方式也可不同,按范围可分为对内展示和对外展示两种形式。对内展示是指向本组、本班、本校进行成果展示,可采用的形式有班级辩论会、知识竞赛、制作展、墙报站、交流会等;对外展示是指向家长和社会进行成果展示,可采用的形式座谈会、宣传会等。如我在上《认识绿色食品》这一主题活动的展示课时就是对外展示。

四、展示活动的评价

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成果展示挖掘其隐性价值。“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目标之一,其目标的达成不是靠简单的灌输、告诉等接受性教学方式获得的,而是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体验、实践等方式逐步生成的。如我在《走进中秋节》的展示活动中,就引导学生交流在采访中遇到了那些的困难,你是如何解决这些困难的;把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件事说给大家听听,小组所研究的问题进行不下去怎么办?这些隐性价值目标的挖掘与深化,更能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教育价值。所以学生展示完后,教师要正确的评价,总结出学生闪光的地方。如我在上《认识绿色食品》的展示活动时,当学生把自己亲手种出的黄瓜再做成菜展示在大家面前的时候,我叫家长、老师、同学品尝一下再评价,这样才达到良好的评价效果。

7.浅谈综合实践活动 篇七

综合实践课程作为一门新型的课程, 与其他学科相比, 没有现存的教材, 没有固定的模式, 没有专业的师资队伍, 目前的师资状况不容乐观, 以兼职教师为主, 他们如果不接受科学的培训, 不经过正规系统的再学习过程, 是不能胜任实践课程的教学工作的。

二、综合实践课程教师的培训策略

1. 用集中培训的方式, 对所有实践课程教师进行系统培训, 提高教师对这一学科的认识, 树立信心

第一步讲授实践课程的产生背景、具体目标;第二步讲课程的具体实施, 涉及到课程的定义、特点、主要内容等;第三步讲课程的活动方式、开展形式、活动时间及课时安排等;第四步介绍教师在实践课程中的地位, 以及如何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等内容;第五步讲国外实践课程开展的情况及采用的方式。通过培训, 很多教师对这门课有了深入的认识和实践的热情。

2. 抓典型, 深挖掘, 通过案例教学提高教师执行能力

案例教学是一种独一无二的教学形式, 它在理论与实践的沟壑之间架设了一道桥梁。可见, 在实践课程中运用案例教学的方式来培养教师是非常有效的。案例不是信手拈来的, 而是事先经过精心选择和提炼处理的。在案例的选择上, 我们本着以下的原则来进行:所有案例均为主题式研究案例, 即都是围绕着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来创设主题、深入研究。另外, 在选择案例的过程中, 我们要兼顾到三种不同类型的案例。一种是学生对某个问题了解得比较深入全面, 我们则可在案例中对学生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探究, 以积累成功的经验。第二种案例是学生对问题和现象的探究并不十分透彻, 但案例中对教师的指导策略和指导方向描述得较为明晰和全面, 此类案例对受训教师而言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借鉴意义。第三种可利用的案例则将学生在课程参与和实践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和情绪变化表现得细致入微, 所以教师在案例研究中可以对学生心理有一个透彻的认识。在实际培养过程中, 我们采用讨论的方式, 对案例进行分析。首先判断案例是从哪个视角来写的, 然后站在作者的角度理解问题, 并“介入”到案例的生成、演进过程中, 体会案例实施者的思考方式、思维重点和行动策略, 理清每个案例的研究方式、研究过程。通过这种讨论的方式, 参加培训的教师对应该选择的重点问题以及应该采用的思考方式和对策都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

3. 找焦点, 选主题课题研究, 增强教师的问题解决意识

实践课程的教学方式有很多, 包括以课题探究为主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强调实际应用的设计性学习活动、以社会考察为主的体验性学习活动、强调社会参与的实践性学习活动等。实践课程的内容也非常丰富, 有研究性学习、信息应用、劳动与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在这些活动中, 研究性学习应该处于整个课程架构的核心位置, 课题探究也将成为对任课教师的最佳培养方式。因此, 在实际的培训过程中, 我们要求教师自己设计研究主题, 选取研究角度, 组织相关人员参与, 并通过自主探究对研究主题作出科学论证, 得出较成熟的结论。由于实践课程教师的培训过程突出强调了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 因此在培训中注重提高教师的科学人文素质也是十分必要的。实践课程教师应当具备的一些能力恰恰是处于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所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因此, 从这一意义上讲, 教师要想从思想和行动上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完全可以尝试从接受实践课程培训这过程入手。

4. 学中做, 做中学, 通过师生共同实践赋予课程无限生机

经过初步培训的教师在各自的岗位上

(1) 加强教师的人格修养是师德建设的关键。教师是师德建设的主体, 是提高师德水平的内因。培养出高水平、高素质的学生, 不仅取决于教师的学历、学位、学术水平, 还取决于教师师德修养, 所以充分调动教师加强自身修养至关重要。对教师的人格提出要求, 进行规范, 这不仅是由教师的主观愿望决定的, 而且更取决于经济社会发展对教师人格的必然要求。这种趋势是可以通过教师自觉地努力和追求来实现的。

师德建设上的以“教师”为本, 首先表现在教师自身要自爱、自尊、自重、自律, 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人师表”。“师表”是教师人格力量的集中体现。教师只有具备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 才能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才能通过主观上的积极努力, 使自己成为治学严谨、学识渊博的拥有高尚人格的教师。

教师人格的修养与形成, 除了主观上的积极努力与不懈追求之外, 也离不开学校教师集体所提供的客观环境。从教师人格的形成上看, 教师集体则是这种人格形成的最为重要的外部条件。所以学校要尊重教师的意见和建议, 增加“情感投资”, 体现人文关怀, 要从工作实践的比较与评价, 教师间取长补短的相互切磋, 教育教学经验的交流与研讨等等, 为教师人格的形成提供必要的环境, 促进教师培养和形成严于律己、追求上进、自强不息的人格精神, 并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

(2) 促进教师深入生产实践, 提高实践教学能力。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化, 职业学校的教学重点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成为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环节中的重中之重。实践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为此职业学校要落实《教育部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要求, 安排相关教师到企业、到生产的第一线实践, 并建立教师到

企业实践制度情况的跟踪督导, 逐步完善以企业实践为重点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通过实践使更多的教师成为既懂专业理论、又会实际操作的“双师型”人才。同时加大从企事业和社会招聘教师的工作力度, 千方百计提高职业学校教师水平。

职业学校的教师更要切实转变教学观念, 应按照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思想教育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实践教学与生产产品相结合的原则, 实施实践教学的科学化管理, 以便正确处理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职业能力培养的关系, 正确处理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学习与职业技能训练的关系。

中等职业学校不仅要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不断改善实习实训基地条件, 而且要改革课程设置, 使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生产劳动实际和社会实践, 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比如积极推进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满足实习实训教学的需要。要加强校企合作, 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势, 共建实训基地等。

(3) 教师要有终身学习, 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要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的发展目标, 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更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适应形势要求, 坚持开拓创新, 与时俱进, 不断进行知识更新、技能更新, 达到充实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以适应和满足现代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

总之, 只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 搞好中等职业学校的师德建设, 塑造一支综合素质高的教师队伍, 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 中等职业学校也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张家口机械工业学校)

摘要:本文根据当今课外作业的现状, 结合教学体会, 阐述作业改革的思路, 以培养学生对作业的兴趣, 增强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

关键词:基础性;开放性;实践性;合作性;自主性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使其承载了太多的期望和社会责任, 教师扮演的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为人师表的角色。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 就要甘为人梯, 就要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 学校和社会把升学率的要求、考试的压力等直接转嫁给了老师, 光设置和批改课外作业这一项就耗费了老师的大量精力。

《教育大辞典》对“课外作业”是这样表述的:根据教师要求, 学生在课外时间独立进行的学习活动, 在教学活动中占有一定比例。课外作业是学生学业的一个有效补充的部分。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有助于巩固和完善学生在课内学到的知识、技能, 并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的能力和学习习惯。

由此可见, 作业的布置是教学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作业的布置不但是复习和运用知识的有效手段之一, 而且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小小的作业本涵盖了学生的许多信息, 如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独立思考探究的能力和学习态度等。不通过作业这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 学生就很难将理论与实践、知与行统一起来, 也难以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 也谈不上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更谈不上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状况了。

一、课外作业的现状

在新课改的今天, 人们关注得更多的是课堂教学改革, 却普遍忽略了对课外作业设置的探究和改革。目前课外作业仍是以题海战术为主, 其特点是:

1.形式和功能单一

许多教师喜欢布置简单重复的课外作业, 如抄写名词解释和笔记等, 缺乏针对性和研究性, 作业成了没有实效的虚无的摆设。学生在完成这些作业时, 都是忙于应付, 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新课改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亲自带领学生进行实践课程的学习, 以课程切入点为主题设计, 指导学生确立选题, 鼓励学生从自己熟悉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教研员也多次下校, 和教师、学生一起探讨、交流, 最后确定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点的选题。

在研究的过程中, 教师亲自参与实践, 发挥指导作用,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式学习。很多综合实践活动还大大开发了学生的情商潜能。通过组织这类活动, 我们发现, 实同时感到枯燥乏味, 没有起到实际理想的效果, 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

2.作业的负担过于沉重

教育行政部门规定, 初中课外作业量不超过1个半小时。但事实上, 学生的作业负担远远超过这个标准, 学生除了要完成课外习题外, 还要完成《一课三练》《同步练习》等大量作业, 最后导致的结果是学生要么抄袭他人的作业、要么请人代做、要么发帖求助, 有的甚至开始不交作业, 从心里开始厌恶作业, 直至对作业完全失去信心, 造成了恶性循环。

二、科学布置作业

1.基础性作业

教师要注意选择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习题, 使学生可以触类旁通。另外在选编题目时, 可以采取多种方式灵活呈现, 力图促进学生在练习活动中积极调动思维。比如在讲七年级上册《国土与人民》中的“省级行政区域”这一问题时, 我们可以这样设计作业:老师设计一幅拼图, 让学生比赛看谁拼得又快又准。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就上来了。当然这个作业如果用现代多媒体教学, 设计动画, 用动画呈现中国地图轮廓, 让学生将各个省份拖进轮廓, 效果可能会更好。

2.开放性作业

给学生布置的作业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布置,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找到答案。开放性作业的选编还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品格。例如在讲“社区”这个问题时, 可以让学生回家调查一下自己居住的社区, 分析一下社区的特点, 并分析生活上有哪些方便和不便, 对于不便提一下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样一来学生就会以社区小主人的身份深入社区进行调查, 就能更深切地理解“社区”的概念, 并且培养了学生关注社会的意识。

3.实践性作业

实践性作业不仅有利于开放学生的智力, 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多元认知能力。如暑假作业的布置对老师来践课程教师水平的提高不应仅仅依靠理论学习, 而应把重点放在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其研究能力的提高和教学水平的飞跃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就是一门实践的课程, 而实现课程目标的根本要求就是教师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5. 通过成果展示推动教师不断创新

实践中, 教研员应该不断给教师创造学习和提高的机会, 搭建展示其实践成果的舞台。在公开展示和竞争合作的氛围中, 教师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实施能力都有说是鸡肋, 既然发了就要做, 做了就要改, 老师和学生都累。但是如果暑假作业能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结合学生在假期中比较兴奋, 比较难静下心情做传统作业的特点,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学习效果肯定是不错的。比如暑假时, 可以让学生在去外地旅游 (无条件的学生可以在家附近寻找与历史有关的东西) 的过程中, 用DV记录所看到的历史古迹, 边拍边作解说。等到开学时, 大家把作业都交上来, 让学生互评谁拍得最美, 解说最到位。这样, 既开拓了学生的眼界, 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还增强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4.合作性作业

这种合作的渠道也可分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 学生与小组的合作, 学术与家长的合作, 学生与社会的合作。合作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 从而自觉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 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大胆发表有创见性的体会和看法。例如, 教师可以多布置些亲子作业, 可以布置让家长带孩子参观博物馆的国宝展厅。在此过程中, 让他们挑选出印象最深刻、最感兴趣的一件国宝, 用照片拍下来, 然后附上一份国宝小档案, 写明感兴趣的原因及国宝的历史渊源, 然后全班交流。这样就让作业成为学生与家长智慧整合的成果。既增进了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情感与沟通, 又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巩固了知识, 弥补了传统作业机械死板、枯燥乏味的缺陷,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5.自主性作业

这可以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性, 让他们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去查找资料。如可以出一题:“你最喜欢清朝的哪一个皇帝?”这样不但巩固了课堂知识, 丰富了学生课外知识, 还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新课改下的课外作业设置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只要能更好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我们都可以去尝试。

(深圳市体育运动学校)

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8.浅谈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究 篇八

关键词探究;课外生活;边缘化

语文实践活动,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动手制作、社会调查等形式开展实践活动来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是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部分。它能够陶冶学生情操,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思维,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因此我们必须在抓好语文课堂教学的同时,认真上好语文实践活动课,使语文实践活动真正地“活”起来、“动”起来。

一、利用生活素材,拓宽学生视野

“社会即生活”。综合实践活动虽然不同于日常生活,但又不能与日常生活完全割裂开来,我们应该充分挖掘身边的资源,要求学生留意生活,观察生活。在讲授《济南的冬天》一课时,为帮助学生加深对冬天的印象,课前我组织学生观察冬天,带学生走进多姿多彩的大自然,让学生对冬天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回到课堂后,先让学生们谈谈自己看到的冬天,然后再学习课文,并让学生们用笔写出自己心目中冬天,不经意间,学生已将感性的认识与抽象的文字联系在一起,将具体形象的事物与生动丰富的语言融为一体,并将冬天映在了脑海里。

二、转化教师角色,体现学生价值

在语文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是教学的主体。在教师具体指导好活动的各个环节,设计科学合理的活动程序后,放手让学生“活动“。在活动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元旦春节晚会我做主”的综合活动,让学生走向社会参观访问。活动筹备阶段,可以到小饰品店看一看,问一问,了解丰富多彩的饰品的价格及其制作方法;询问一下长辈有关春节的风俗习惯,经过学生三天的努力,搜集到很多本地的民风民俗。活动实施阶段,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和筹备元旦、春节联欢晚会,先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设想,在交流中互相启迪,开阔思路。给足学生时间让其制作饰品,并要求学生写出简洁的设计说明,写清设计的饰品名称、制作方式、象征意义等。最后,用丰富多彩的饰品装饰教室,布置晚会现场。整个活动过程井然有序,充满乐趣。这一系列活动促进了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既增加了社会历练,又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量。

三、组织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几个步骤

1.明确探究主题

以七年级学生为例,由于他们刚进入初中学习,对于问题意识淡薄,教师有必要精心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引发学生思考问题,以利探究主题的形成。主题探究有很多种方式:可根据学生学习、生活中普遍存在却熟视无睹的问题引导讨论,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也可以通过组织参观访问或引导观察、实验,使学生发现问题,形成探究的主题,还可以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发思考,从中发现并提出问题等等。

2.组织学生自主探究

这一阶段的活动大多以小组合作形式展开,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内容。在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自主性学习。增强学生自我意识,勇于参与活动,积极动手动口动脑,体现出“动”的特点,并将“动”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能活学活用,举一反三,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例如《网上读写与交流》综合实践活动,首先是班级活动。在引导学生正确的网络观念后,学生共同搜集有关网络交流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探究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和方法来对待网络,对待网络交流。通过这样的讨论,很多新颖的想法应运而生,比如怎样有效地开展在网络中的自我保护,怎样有效地避免网络诈骗,怎样避开不良网站,同学们都进行了交流。

3.感受体验价值

结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必须遵循“亲历体验、自主合作、深度探究”的原则,学生自主参与问题探究与解决的全过程,亲身体验探究的艰辛、收获的喜悦。如《保护野生动物》这一主题活动,学生经历了:确定主题,制定计划——自主探究,解决问题——自行设计活动方式——完成活动的自主评价这样一个过程。在上述特定的过程中,学生积极进取,实实在在的收集、处理各种信息,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主动与人交往、合作、分享在活动中获取的宝贵情感体验。有位学生写道:“通过这次活动,我明白了在我们周围对小动物的虐待行为还时有发生,我们应该保护小动物,和他们很好的相处。因为他们很可爱,是我们这个世界不可缺少的美丽。这次活动也让我认识到动物的保护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不是一个人就能做到的,它需要我们全社会的人行动起来,共同关注,共同保护我们人类的朋友。”这种独特的体验,正是学生自己亲历所得,这是任何说教形式都无法企及的教育效果。

4.构建评价体系

针对学生情感、态度、兴趣等内隐性因素,涉及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自我评价表,强化评价的感性认识,教师根据观察学生活动中的表现,指导学生,以便学生能够深入的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以促进学生自我反思的行为,这也有助培养学生敢于和善于发现问题,并发表个人见解的优良个性品质。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是每位教师必须面对的新课题,有着全新的理念和操作方法,为了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和深入的探究。

9.浅谈综合实践活动 篇九

浅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yincai

个性品质,或称为非智力因素,具体表现为人的兴趣、情感、意志创造、精神等。科学家爱因斯坦说“优秀的品格与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更为重要,智力上的成就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优秀的的人才固然离不开高智商,但个性品格影响着一个人的成就,而课堂教学教学往往束缚了学生的亲身体验,学生学习的空间只局限于课堂,他们的眼界小小,局限于书本,教室,也不利于老师个别,因材施教,学生的个性得不到良好地培养,而现在的学生

10.浅谈综合实践活动 篇十

总结

我校进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是在启动新课程实验的背景下开始进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本次课程改革新设置的一门必修课,一本教材,没有教参,课程资源要靠师生共同去开发,如何实施要靠教师去探索。我们边学边做边研究,摸着石头过河,在艰难中起步。现在回想期间艰难探索的历程,酸甜苦辣尽在其中。如果说我校综合实践活动已经初见成效的话,我觉得主要得益于以下几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一、专题讲座,学科——理论先行

如何使教师们很快地熟悉综合实践活动,这门新课程中的“新”课程,了解它与传统的语文、数学学科有着很大的不同,首先要求教师认真学习理论,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了解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性质、特点、目标、内容、原则、评价及管理。鉴于此,上学期初,我们对全校教师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学生成长的绿洲》专题学习讲座,并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实施做了周密部署,使教师对本课程有了系统的认识和了解,同时还组织任课老师认真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为此项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学校还组织教师登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专题”,及时捕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发展的新理论、新动态,学习其中的优秀案例,借鉴成功经验,为学生自主活动、教师学习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提供帮助。

二、结合校本,整合创新——积极行动

(一)整合学校特色,创新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课要有生命力,要凸显特色,就得与校本课程、学校特色结合起来,所以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又一大特色是:制定凸显学校特色的活动设计方案。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我校教学特色。我们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创建了两个标准化的多媒体教室,并开通了校园网,电脑进教室,实现了“班班通”。教师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时,有意识地将计算机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机地整合,使课堂小天地连接着网络大世界。如

——在多媒体网络教室里,五年级学生正在教师引导下点击鼠标,打开“http://www.jxol.net/yyzdwyn/index.htm”进入“《音乐之都维也纳》专题学习——走进维也纳”。随着舒缓轻柔的音乐,配着优美清晰的多媒体画面,教师引领着学生走进“音乐之都维也纳”,了解奥地利风景如画的地理环境,欣赏连绵不绝的维也纳森林,风姿卓越的蓝色多瑙河;瞻仰造型逼真的音乐家雕像;聆听着巴赫、莫扎特、肖邦等音乐家的旷世杰作天籁之音;流连于金碧辉煌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陶醉于气势磅礴高雅热烈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随后让学生们交流对这座音乐之都的总体印象。

——四年级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网上搜索,《走进菊的世界》综

合实践活动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欣赏中国名菊的风姿绰约,品评菊花美名的诗情画意,感受给菊花命名的喜悦兴奋…… 思维在点击中跳跃,情感在欣赏中升华,个性在交流中飞扬,无拘无束,跨越中外的网络课堂成了学生们综合实践活动的乐园,放飞个性驰骋想象的天堂。

(二)结合校本教材,展示多彩活动

我校组织教师利用假期编写了《启蒙》系列校本教材。这六册校本教材选取了一些千古传诵的名家名篇,让孩子在记忆的年龄段积累这些古诗文,培养他们对语言的感受、领悟和想象能力,帮助他们加厚和刷新人生的底色,提高文化品位,增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我们也围绕校本教材开展系列综合实践活动:一年级“《三字经》诵读比赛”;二年级“小小成语摘录卡评比”;三年级“《弟子规》表演背”;四年级“趣游古诗园”;五年级“名言警句书签制作”;六年级“古诗新唱”等。在这些学生们喜闻乐见的读读,背背,画画,演演,写写,唱唱活动中,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古文化,从中积淀古文的形式,受到思想的熏陶,更重要的是丰富多彩的活动给了学生一个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展示自己个性的舞台,回忆七彩童年的一段经历。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令老师们刮目相看。

(三)围绕地方特色,开展系列活动

我们在充分利用学校的已有设备的基础上,加强与当地企事业单位等活动基地建立长期联系,开辟校外活动基地,发挥社区教

育优势,加强学校、家庭与社会三者之间的联系。

三月,为了让学生深切的体验母爱的伟大,体验母亲十月怀胎的艰辛,在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学校开展了“护蛋体验活动”。每个学生当一周“鸡妈妈”,写《护蛋日记》和《给妈妈的感恩信》,争当“护蛋英雄”,从护蛋体验中感受母亲养育自己的不易,懂得孝亲敬长的道理,从和母亲的互动交流中,促进沟通,学会感恩。

四月,为了配合校大队部“看家乡新貌、寻家乡名人、做校园小名人”方案的实施,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了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与探索活动,1、参观家乡名企业——江苏省名企业苏青集团;

2、瞻仰家乡名址——张大烈纪念馆;

3、调查家乡名河——富贝河;

11.浅谈综合实践活动 篇十一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主要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课程,相对于其他科目综合活动课更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实践求知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生动有趣、科学的引导对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在综合实践课中教师应调整自己的角色,让学生有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综合实践课能够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地。下面就谈谈我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几点体会:

一、激发学生自信,肯定学生能力

在学习中,有部分学生每当遇到自己认为有难度的事情时,没尝试便选择放弃,直接说自己不会。这时,如果教师气急败坏地训斥或批评学生,自然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同时也给其他学生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平心静气地鼓励学生,对学生说:“老师相信你是有能力做好的,试试看好吗?”并给学生适当指导,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二、尝试练习,增强学生的兴趣

在综合实践课中,成功对于学生能够坚持学习、增强学习的兴趣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了成功的经验,学生即使在学习中遇到挫折,往往也归结于自己努力不够,他们一心想获取成功,因此当失败时反而促使他们更加努力直到成功为止。但是,另一方面,从来没有体验过成功的学生往往因此失去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失败的次数越多,学生创作或制作兴趣便越低。所以,教师应多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如,在教学五年级综合实践《纸的世界》一课时,我采取鼓励大家多尝试,克服困难,小组合作,讨论设计一个有创意的纸艺术品,并鼓励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学会发现,尝试创新,并在小组内自由发挥创意,用纸张叠出各种不同形状的物品,把尝试与练习交给学生自由发挥。事实上,经过多次尝试,学生慢慢嘗到了甜头,兴趣产生了,自信心增强了。通过自己的手也能折叠一些较复杂的东西,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三、寓乐于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爱玩爱动是少年儿童的天性,而游戏则是儿童自由表现最明显的形式,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经过认证,认为自由表现和游戏是一致的。心理学家福录倍尔更是认为游戏在儿童方面是人类发展的最高表现,因为只有游戏才是儿童心灵的自由表现,是儿童最纯洁且纯精神上的产物。因此,即使是五年级的学生,他们还是爱玩爱动的,所以,寓乐于教,在游戏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有效的途径。

在五年级《生活中的艺术》中,我利用游戏方式,让学生以四人小组的形式利用课前准备好的鲜花和水果,比赛谁插得花好看,谁拼得水果拼盘更诱人,然后让学生评选出自己心目中的最具创造性的作品。结果,学生的情绪空前高涨,动手创作,积极参与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课后很多学生都对我说:“老师,我们太喜欢这样的上课形式了,以后都这样上课就好了。”

四、鼓励学生发表心中的想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教学气氛,这样既可以保证基本教学任务的完成,也可以培养学生优学乐学的能力。再者,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营造师生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要重视学生求知需求的体验,给学生自由辩论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当然,在上课的过程中,还要紧密联系综合实践课教学实例,重视学生的自我操练、独立研究。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及时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当学生遇到难题时点拨他们解决疑问,使课堂逐渐形成一种积极思考、勇于探讨的热烈气氛,优化课堂效率。

学生在实践获得的知识是感性的,需要经过加工提炼才能升华为理性知识。自由辩论和科学的引导是实现这个转变的一条重要途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自身所学的知识,对实际操作进行分析,充分讨论,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允许、鼓励学生自由、充分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在辩论的过程中,鼓励每个学生试图通过自己观察到的现象,根据以往积累的知识,得出自己认为正确的结论。通过推论辩证使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渐转变为理性认识,从而达到实践的目的。

五、放飞思维的翅膀,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在综合实践教学中,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能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下放飞自己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并通过开放的课堂氛围帮助并鼓励学生挣脱束缚学生思想和行为上的绳索,乐学、乐思、乐动,并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能力。再者,这样的课堂气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和科学实践能力,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中心主旨,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促使学生在自主设计、自己动手实践和自由辩论中积极思考。

六、理论联系实际,创设真实的环境让学生亲历活动过程

我们知道综合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光说不做,教学实践只局限于课堂,这样的教学模式只能让学生停留在知识的表面,无法深入,只有真正融合在社会实际生活中,感性认识才能转化为理性认识。因此,在综合实践课中,我们更应该注重的是让学生亲历活动情景,体验活动方法,在活动中形成认识,发展自身能力。在活动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创造实际情景的时空,让他们在实践中获得体验,并要求学生在活动中及时进行总结。只有这样,学生在活动才能实实在在“动”起来。因此,课堂上我们应该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各种有利于实践、体验的环境。

总之,通过综合实践课教学,让学生自主设计、自己动手、充分讨论、认真总结,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是一项有益的尝试,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作者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十一小学)

上一篇:2021坚持中考中学生话题作文下一篇:照片的故事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