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人教版)(13篇)
1.四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人教版) 篇一
一、风景特点篇
1、桂林山水——奇秀险、静清绿
2、双龙洞——雄伟、惊险、神奇
3、七月的天山——奇妙无比、引人入胜
4、大海——波澜壮阔
5、西湖——水平如镜
6、泰山——峰峦雄伟
7、香山——红叶似火
8、荷兰——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
9、乡村生活—自然和谐、充满诗意、无拘无束
10、乡下风景——独特迷人、优美恬静
11、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的山水天下第一(甲:第一)
12、、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小船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行驶, 人好像在画卷中游览观赏一样。
2.四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人教版) 篇二
1.通过阅读交流, 把握作品的主要内容, 感受卓娅和舒拉姐弟两位英雄的形象, 了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 激发热爱和平的情感;
2.理解作品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3.激发运用课内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实践的兴趣。
【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围绕“战争与和平”这一专题, 选取了四篇课文, 其中两篇是讲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外两个小英雄的故事, 另两篇课文以孩子的眼光关注国际形势, 表达对和平的渴望。本组教材把孩子们带到了惊心动魄的战争年代, 去了解战争给孩子带来的苦难, 聆听他们对和平的呼唤。四篇课文中都有许多句子蕴含着丰富的意义, 抒发了深厚的情感。
本课课型为单元拓展课, 是对本单元课内阅读的拓展和延伸。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 深化课内阅读内容, 运用课内阅读方法,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自觉进行阅读实践,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课在前面教学的基础上, 选择《卓娅和舒拉的故事》一书, 师生共读。本书主要介绍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两个青年英雄的故事。
【重点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对战争的认识多来源于书籍、影视作品, 要深切体会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必须深入文本, 感受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在教学中抓住关键的语句, 体会作者的表达, 把作品的内容与作者的表达结合起来, 让学生既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又切实提高语文能力。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也是语文教学引导学生实践运用的有效途径。
【学情分析】
战争对和平年代的孩子来说距离他们的生活经验较远, 学生对“战争与和平”类作品的阅读也较少。影视作品中, 战争题材的作品过分娱乐化的倾向正在消解这一严肃的主题, 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战争, 知道战争的危害和和平的可贵便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感悟文本中关键词句的表达, 体会文本表达的思想感情, 让学生受到教育, 这也是对学生很好的语文能力训练。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 复习方法
1.通过前面的学习, 我们知道本组课文的主题是什么?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在学习时, 我们在文中遇到了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你能举一两处给大家谈谈你是怎么理解的吗?
3.小结:我们在读书时遇到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要多读读, 多想想, 体会它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阅读收获。
(设计意图:本课是单元整体教学中的拓展课, 围绕单元学习主题, 让学生读整本书。本单元一个重要的学习目标是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本环节既回顾了本单元的教学内容, 又对学生在课内学习的方法进行了复习, 让学生自觉地将这一方法运用于整本书的阅读实践。)
二、走近作品, 把握内容
1.在明斯克公路86公里标记处, 耸立着一座纪念碑, 它是为纪念卫国战争中的“苏联英雄”卓娅而建造的。前段时间我们阅读了《卓娅和舒拉的故事》, 关于这本书, 你有哪些资料愿意与大家交流?
学生介绍后, 老师总结补充:这部小说以真人真事为原型, 记述了家喻户晓的苏联英雄姐弟卓娅和舒拉二人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作者柳·科斯莫杰米扬斯卡娅是卓娅和舒拉姐弟俩的母亲。
2.谁愿意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
学生用课内学过的方法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老师相机指导, 可借助书的目录提取相关信息。
(设计意图:阅读整本书涉及的信息量比较大, 在阅读时搜集相关资料有利于更好地理解书的内容。如了解作者、故事的背景等, 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整理, 形成深层次的认识。本环节意在梳理相关信息, 把握书的主要内容, 在学生心中建立整体印象, 为后面的精读和探究打下基础, 同时也是对学生概括能力的训练。)
三、走进作品, 感受形象
1.我们从小说的题目就可以看出本书的主要人物是卓娅和舒拉。谁能简单介绍一下他们?
2.小组交流:姐弟俩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请你先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一下他/她的性格特点, 然后从书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或片段加以说明。
3.小组上台汇报。 (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互动与评价)
4.学生边汇报边小结板书:从你们精彩的交流中, 我们仿佛看到姐弟俩的英雄形象, 这是因为作者通过语言、动作等方面的细致描写表现了他们鲜明的个性, 这些内容值得我们去仔细品味。
(设计意图:本环节按照整体感受人物形象来进行教学设计。在学生阅读、做读书笔记的基础上, 采用多种形式, 引领学生深入阅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阅读的主动性, 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通过具体的内容展现出来, 做到言之有物。学生既对本书有深入细致的阅读, 又在头脑中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四、品词析句, 感悟表达
1.同学们, 在阅读时总有一些句子让我们停下来仔细地回味。打开书, 看看你们读书时勾画的内容和做的批注, 再读一读。
2.学生展示读书笔记, 并通过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预设示例:
(1) 读了这段话后你有什么要与大家分享的吗?
(2) 这段对话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卓娅和母亲在大街上看到一张画着一位战士的招贴画, 下面写着“你用什么帮助了前方?”)
(3) 卓娅在心中决定了什么?她的母亲明白吗?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4) 这些句子让我们驻足回味, 作者是怎样写出卓娅的决心的?学生进行补充。
(此为一个片段的教学, 教师根据情况让学生更多地参与交流)
4.小结:我们通过对这些句子的品味, 人物形象在我们心中慢慢地鲜明起来, 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多好的姐弟俩啊, 但是因为战争, 他们却早早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教师补充战争给人类带来无穷灾难的相关资料。
5.联系我们学过的课文, 可恶的战争夺去了千千万万人的生命, 摧毁了无数个美好的家园, 制造了许多人间悲剧。为了维护和平, 制止战争, 我们能做点什么呢?
(设计意图:叶圣陶先生说:“一字未宜忽, 语语悟其神。”此环节在前面教学的基础上, 让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也是本单元训练的重点。这里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权, 教师要深入阅读本书, 做到心中有数, 引导学生细细品味, 让学生真正“得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
五、总结延伸, 拓展阅读
1.读完了《卓娅和舒拉的故事》, 你有哪些收获?你又学到了哪些读书的方法?
2.通过阅读, 让我们更进一步地认识到战争的罪恶、和平的可贵。我们每学完一个单元, 都要找找类似的作品读一读, 这样你就会有更多的收获。关于这一主题, 大家还有哪些书向同学们推荐呢?
(设计意图:单元拓展课所能选取的阅读材料是有限的, 激发学生持续的阅读兴趣和探究热情才是我们应该努力追求的。教师要整合课内外阅读, 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备课反思】
语文主题单元整合教学克服了传统单篇教学的弊端, 从整体上关照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 整体建构知识与能力体系, 让学生发现语文学习的规律, 提升语文素养。语文主题单元整合教学有多种课型, 本教学设计定位为拓展课, 根据单元主题, 选择课外读物, 巩固、延伸单元主题的学习。
在学习完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战争与和平”教材后, 师生共读《卓娅和舒拉的故事》, 搜集相关资料, 做读书笔记, 并在课堂上交流。在教学设计中, 笔者力图做到以下几点:
1.整体性。单元整合教学打破了传统单篇学习的模式, 以单元主题为统领, 建立单元内篇与篇之间的联系, 打通课内与课外之间的壁垒, 对单元主题进行多元建构。在单元教学整体构思时, 笔者结合单元“战争与和平”这一主题, 为学生推荐《卓娅和舒拉的故事》一书, 在拓展课中“将课外阅读与课内知识有机结合, 在重构的语境中扩展与延伸、联系与比较、发现与创造, 并不断反思”。[1]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除了主题这一纽带外, 还要兼顾单元的教学重难点, 实现课内知识的迁移、运用。把单元作为一个教学单位, 在整体观照下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连贯性。以单元为整体进行教学设计, 要科学划分各课时的教学目标, 于是产生了不同的课型。每种课型有特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但彼此并非是完全割裂的, 而是要尊重知识学习和儿童认知规律, 具有连贯性, 呈螺旋上升趋势。在教学设计中, 上课伊始先回顾课文, 复习课内阅读方法, 为整本书的深度阅读实践作了铺垫, 培养学生自觉运用课内学到的方法进行阅读。在教学的重点部分, 进一步深化对阅读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达成单元的教学目标。在所有课型的教学中, 单元教学目标是贯穿始终的一条线, 围绕这条线展开教学, 保持教学内在的连贯性, 才不会让教学信马由缰, 偏离方向。
3.语文性。语文教学实践中, 我们要研究语言文字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这种思想感情是如何表达出来的, 为什么要用这种语言文字来表达。“可见语感训练的文体沟通乃是语文教学的本真、本色与本质。”[2]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灵敏、准确的感受力, “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3]。在设计中, 笔者试图引导学生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等方面的细致描写来感受人物形象, 通过品味关键语句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通过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使课堂充满语文味。比如, “卓娅在心中决定了什么?她的母亲明白吗?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这些问题旨在让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 提升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
4.实践性。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是以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工具为根本任务的文化基础课程;而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工具, 根本途径是语文实践。语文课堂要为学生听说读写实践活动提供空间, 让学生获得多方面的语文经验, 形成语文能力。本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 开展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运用讲述、倾听、朗读、批注等多种形式, 搭建学生语文实践的舞台。学生语文经验的获得, 不仅体现在预设中, 还体现在课堂各要素交互作用下的创生和完善。所以设计还要有一定弹性, 选取的片段只是一种预设, 在教学中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处理。
参考文献
[1]范燕瑞.基于单元主题的课外阅读与教材整合的路径与教法研究——以沪教版中高年级语文教材为例[J].上海教育科研, 2015 (6) .
[2]张大文.我为什么提出“语文性”[J].语文教学通讯, 2013 (Z1) .
3.四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人教版) 篇三
《纪昌学射》一文是人教版四下第29课的一则寓言故事。这则寓言故事选自《列子·汤问》,讲的是纪昌拜飞卫为师学习射箭,飞卫告诉他先要下工夫练眼力,一是“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二是“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纪昌一一照做。等练好了眼力,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故事以生动的事例阐明了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学习这门技艺的基本功入手。
设计意图:
《纪昌学射》这则寓言篇幅短小、内容浅显,但人物个性鲜明,寓意深刻。文章中描写纪昌练眼力的句子描写生动,突出表现了纪昌的品质。这部分内容既是故事情节的重点,也是语言表达上的重点,应该说是人文精神与语言表达的结合点。因此,设计中,我引导孩子紧抓练眼力语句,在读读议议、品词品句中感悟纪昌品质,以此达到提升语言和人文的双重目的。感悟纪昌勤学苦练、认真刻苦、坚持不懈的品质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容易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到。但“只有练好眼力,才会射出百发百中的箭。”这一层寓意学生是较难感悟到的。于是,教学中我安排从飞卫的话入手,质疑讨论感悟寓意。但寓言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还可以体会到学习者的恒心和毅力、名师的指点对学习结果的重要的作用。于是,我便安排了这样的练笔:“因为纪昌(),所以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借此让学生感悟以上的道理。
教学目标:
1.自主认识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联系生活理解“注视”,结合语境理解“相当到家”。
2.在读读议议、品句析词中体会人物的品质、感悟“学习要练好基本功”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寓言的寓意。
2.结合重点语句,体会人物品质。
教学过程:
(一)积累词语,揭题导入
1.出示词语:百发百中 百步穿杨 箭不虚发
2.这些词语之间有什么联系?这节课我们也来认识一位射箭能手。板书:纪昌
(提醒昌的写法),齊读,——补充课题。
3.《纪昌学射》是一则寓言,我们不仅要读懂故事讲了什么,还要想想故事蕴含着的寓意。
(二)初读寓言,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通、读懂。
2.检查反馈。
(1)指名学生逐段朗读课文。
①指名学生读完第一自然段后,谁能把2句话连成1句话来说。
②指名学生读剩下的4段,随机正音,练读不通顺的句子。
(2)谁能来说说纪昌学射的过程?
①出示提示,指导练说。
纪昌向射箭高手飞卫学习射箭,飞卫让他练眼力,先练,后练。练好眼力,飞卫才教他开弓射箭。后来,纪昌成了。
(三)读读议议,感受纪昌
1.纪昌是如何练眼力的呢?自由读课文2、3自然段,画出纪昌练眼力的句子,并想想从中你感受到一个怎样的纪昌?
2.交流,出示句子:
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
(1)读读这两句话,句子中的哪些词让我们感受到了纪昌的勤学苦练,请你把它圈出来。
(2)理解感悟“注视、聚精会神地盯”。
①联系生活理解“注视”:平时你都注视过什么?
②比较纪昌的注视与我们刚才所说的有何不同:现在纪昌注视的是什么?
③创设情境,在朗读中体会时间的长。
④再读第二句,这聚精会神地盯又该怎样呢?
3.有句话叫做“功夫不负有心人”,纪昌的苦练收到了怎样的成效呢?
出示语段:
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
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1)男同学读纪昌如何练习,女同学读练习的效果。
(2)第一次练习得相当到家,怎么个相当到家?
(3)第二次练习,如果也用上相当到家,该怎么说?
(四)反观飞卫,感悟寓意
1.纪昌之所以能这么刻苦地练习眼力并取得成效,那是因为有老师的指导。请找出老师指导他的句子。
2.出示句子:
“你要想学会射箭,首先应该下工夫练眼力。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
“虽然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你的眼力还不够。等到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东西的时候,你再来见我吧!”
(1)谁学着老师的样子来指导指导纪昌。
(2)纪昌想学的是射箭,老师为什么要让他下工夫练眼力呢?
(3)指导朗读。
(4)学习射箭是这样,那要学习书法,或是学习其他本领,你又觉得该怎样呢?
3.纪昌按照老师强调的重点去学习射箭,终于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你们从中明白了什么呢?
出示练笔:因为纪昌(),所以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五)布置作业,拓展积累
1.把《纪昌学射》的故事讲给家长听,并与家长聊一聊从中得到的启示。
2.推荐阅读书目:《古文观止》《伊索寓言》
4.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复习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用现有的识字方法,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学会15个生字,理解新词;
2.复述课文主要内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讨论和想象,提高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然后完成课后第二题;
2.通过合作解疑,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疑,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略读。自由读课文,读通语句。
2.鼓励好同学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相机出示关键词。
(教师范读: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幺事情?)
3.请成绩一般的同学根据提示复述主要内容。对表达完整的同学提出表扬,发放进步星。
4.请学困生根据提示复述其中的一部分内容。只要敢于起来说,就应该表扬,发放进步星。
5.识字教学:学生自主识字后出示幻灯片,请学生将课后的15个生字归类,当堂学习掌握。
跟“手”有关的字:
跟“心”有关的字:
最容易记的字:
最难写的字:
自己练习组词写两遍,然后听写,改错。
三、让学生将自己读懂的内容改成问题,向其它同学提问。
学生问:“父亲”正面临的一个道德问题是什幺?
教师追问:没有道德的人会怎样做?
学生问:为什幺“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教师追问:汽车难道不是财富吗?
教师帮助学生举例:“父亲”为什幺中了彩还不高兴?教师要引导学生全面充分地说明理由和根据。
四、1.有感情朗读4-10自然段,体会“我”“喜悦--迷惑不解--高兴”的感情变化。
2.发挥想象,回答问题。
①库伯把汽车开走后,“我们”一家的心情怎样,体会人物对话。
②“父亲”不把汽车给库伯,结果会怎样?
③如果你是文中的某一个角色,又会怎样做?
3.将自己所说的内容写一写。
教后小结:
学生质疑,如何释疑?方法很多:过去传统的做法都是:教师释疑或学生释疑,其实,师生合作释疑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采用这种师生合作解疑的方法,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使生生互动起来;另一方面可以发挥教师的调控引导作用,使师生互动起来,从而营造一种和谐宽松的对话环境,使学生充分地参与到学习的活动中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后习题
5.四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期末复习题 篇五
jiāng yìng zūn yán pān dēng píng zhàng shāo wēi
( ) ( ) ( ) ( ) ( )
wān yán jīng zhàn wéi chí bēn chí kuǎn dài
( ) ( ) ( ) ( ) ( )
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6分)
逃难(nán nàn) 拮据(jū jù) 系 (jì xì)绳子
中(zhōng zhòng)彩 画卷(juǎn juàn) 走了一转(zhuǎn zhuàn)
三、我会在句子中找出反义词,写在后面的括号里。(3分)
1、这几天老师的工作繁忙,几乎没有空闲的时间。( )——( )
2、我们对人要真诚,绝不能虚伪。 ( )——( )
3、如果生活中能将心比心,人与人之间就会多了一些宽容,少一些埋怨。( )——( )
四、用把下面左右两边词语恰当地搭配。(8分)
最后的 成就 寸步不离地 吃着
感激的 买卖 津津有味地 唱着
巨大的 选择 静静地 跟着
亏心的 话语 满怀激动地 坐着
五、我会选词填空。(5分)
观赏 欣赏 玩赏
1、我静静地( )着优美的交响乐曲。
2、中外游客不约而同地来到令人神往的九寨沟,( )那美丽的山水。
3、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 )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
幽静 寂静
1、鱼群闪闪的鳞光映着雪水清流,给( )的天上增添了无限生机。
2、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声,使密林显得更加( )。
六、我会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端:①端正,不歪斜 ②东西的一头 ③项目方面 ④事情的开头 ⑤仔细地看 ⑥用手平正地拿着
1、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 )
2、他端详着这幅画,陷入了沉思。( )
3、他端来一把椅子,让我坐下慢慢说。( )
4、这次成功,对于他来说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七、照样子写句子。(8分)
例:刘洋天天早晨坚持跑步,所以她的身体很健康。
刘洋的身体很健康,是因为她天天早晨坚持跑步。
1.内洞一团漆黑,所以我们什么都看不见。
2.街道主任对居民很关心,所以受到大家的尊敬。
例:这片桃园真大。
这片桃园真大,一眼望不到边。
1. 这条标语非常醒目。
这条标语非常醒目,_________________。
2. 花坛真漂亮。
花坛真漂亮,__________________。
八、我会修改病句。(6分)
1. 今天的作业差不多全都做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我对母亲的教诲有了深刻的感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秋天的北京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我会填。(5分)
1、,白银盘里一青螺。
2、日出江花红胜火, 。
3、大漠孤烟直, 。
4、春江潮水连海平,
。
5、,带雨云埋一半山。
十、开心阅读。(15分)
一流风景胜地--漓江
桂林漓江风景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风景最美的岩溶山水游览区,千百年来它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墨客。桂林漓江风景区以桂林市为中心,北起兴安灵渠,南至阳朔,由漓江一水相连。桂林山水一向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绝闻名中外。
漓江风景区是举世公认的世界第一流风景胜地。这一带峰峦耸秀,碧水如镜,青山浮水,倒影翩翩,两岸景色犹如百里锦绣画廊。沿途景点目不暇接,景色无比秀美,单是那江里的倒影,就别有一番情趣。那水里的山,比岸上的山更为清晰,而且因为水的流动,山也仿佛流动起来。山的姿态,也随着船的位置,不断变化。
漓江景色之奇还在山光水色之变化,在清晨,在中午,在黄昏,各有其姿,变化万千。尤其是在春雨迷蒙的早晨,江面上浮动着一层轻纱般的白蒙蒙的雨丝,这时的山水就更具有一种朦胧之美。
1. 给加线的字选择恰当的意思,在上面画“√”。(2分)
犹如(1)如同(2)还
陶醉(1)喝酒过多神志不清。(2)沉迷,过分地爱好。
2. 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入括号。(4分)
(1)全世界一致认为。( )
(2)东西很多很好,眼睛来不及看,一时看不过来。( )
3. 用“--”画出描写水中倒影的语句。(2分)
4. 细读短文,填空。(4分)
(1)桂林山水以__________________四绝闻名中外。
(2)“漓江景色之奇”主要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给短文的主要内容选择正确答案,在后面画“√”。(3分)
(1)描述了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 )
(2)描述了桂林山水的“四绝”。( )
(3)描述了桂林漓江风景区的奇丽景色。( )
十一、作文。(30分)
题目:
,我想对你说
6.四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人教版) 篇六
四年级语文复习教案 第一部分:拼音
1.巩固汉语拼音,并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2.能准确地认读字母表,并能运用《汉语拼音字母表》查字典。
3.能看拼音写字、词和句子;掌握多音字、轻声字词,并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读准字音。训练重点:
拼音写词语;掌握多音字、轻声词语,并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读准字音。训练难点:
能看拼音写词;掌握多音字、轻声词语,并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读准字音。训练时数:一课时 复习训练:
一、汉语拼音知识
1、字母:
A a B b C c
D d
E e F f
G g H h I i J j K k
L l
M m N n O o P p Q q R r S s T t U u V v W w X x Y y Z z
2、声母(23个)b p m f d t n l ɡ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3、韵母(24个)a o e i u ü 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an en in un ün ang eng ing ong
4、整体认读音节:(16个)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in yun yuan ying
5、音节:每个音节最少要由三个成分组成,即声母、韵母、声调,如hái
6、音序:音节中第一个字母的大写字母,如hái的音序是H(音节是hái)
7、拼写规则:ü 拼j、q、x,两点要省去
二、看拼音、写词语。
三、多音字组词。
feng
tiao
hong 缝
调
烘
feng
diao
hong yun
xian
geng 晕
鲜
更
yun
xian
geng bu
zhong
hao 堡
重
好
bao
chong
hao zhao
tan
zang 朝
弹
藏
chao
dan
cang xiang
chong
降
冲
qiang
强
qiang
hua
哗
hua
sha
刹
sha
bian
便
pian
zhuan
转
bao
剥
bo
bo
泊
po
chang
长
zhang
xi
系
ji
bei
背
jiang
chong
zhuan
bei
第二部分:字词 目标定向:
1. 掌握本学期会写会认的生字。
2. 认准形、音,了解一字多义,并能正确运用到具体语言环境中。形近字会组词、能一字组多词。
3. 学过的词能读、写,积累词汇,并加以归纳和应用。4. 要能利用字典帮助理解词语。
5. 能在具体语言环境正确理解字词意思。训练重点:
1、掌握本学期的生字。
2、学过的词能读、写,积累词汇。
3、掌握并归类积累四字词语,并能正确填空。训练难点:
1、学过的词能读、写,积累词汇。
2、掌握并归类积累四字词语,并能正确填空。训练时数:三课时 复习训练:
第一课时 一、四字词:
红叶似火 色彩明丽 迷惑不解 狼吞虎咽 梦寐以求 走街串巷 将心比心 若无其事 见死不救 鱼贯而出 愚不可及 响彻云霄 欲出又止 随心所欲 枯枝烂叶 异想天开 机毁人亡 轻而易举 杂草丛生 以防万一 永驻人间 不速之客 花繁叶茂 不假思索 与世长辞 重见天日 傲
然挺立 怦然一震 月明人静 极目远眺 膘肥体壮 辽阔无垠 悠然自得 成群结队 鹅黄嫩绿 芽苞初放 胆大妄为 一丝不苟 融为一体 莫名其妙 信心十足 疑惑不解 无能为力 驱寒取暖 吉祥如意 挽弓搭箭 无恶不作 荣华富贵 下流无耻
1、AABB式:重重叠叠 斑斑点点 模模糊糊 飘飘悠悠 歪歪斜斜 磕磕绊绊 断断续续
2、AABC式:缓缓驶过 闷闷不乐 默默无言 栩栩如生 蒙蒙细雨 碌碌无为
3、ABAC式:多灾多难 多姿多彩 不折不扣 不慌不忙 百发百中 知己知彼
百战百胜 有始有终 自言自语
4、ABCC式:气喘吁吁 清香袅袅 兴致勃勃 生机勃勃 生气勃勃 怒气冲冲
5、含反义词:争先恐后 横七竖八 改天换地 房前屋后 天高地阔 此起彼落
恩将仇报 争先恐后 寸进尺退 有始有终 驱寒取暖 异口同声 天长地久 左顾右盼
6、近义词成语:狼吞虎咽 走街串巷 无遮无拦 生息繁衍 枯枝烂叶 下流无耻 多灾多难
7、数字成语:一本正经 二话不说 三心二意 四通八达 五彩缤纷 六神无主 七嘴八舌 八仙过海 九牛一毛 十全十美 百发百中 千军万马 万众一心 万紫千红
8、带人体部位的成语:面呈菜色 将心比心 随心所欲 夺眶而出 胆大妄为
赏心悦目 披头散发 笑逐颜开
9、描写人物神态:面呈菜色 疲惫不堪 神气十足 全神贯注 笑逐颜开
聚精会神 热泪盈眶 气急败坏 若无其事
10、描写人物外貌:骨瘦如柴 仪态端庄 披头散发
11、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鱼贯而出 扁鹊治病 鹅黄嫩绿 鹏程万里 狼吞虎咽
望子成龙 如虎添翼 汗马功劳 笨鸟先飞 胆小如鼠
12、描写景色的成语:形态万千 花繁叶茂 杂草丛生 色彩明丽 水:波澜壮阔 水平如镜 清澈见底 奔流不息
山:峰峦雄伟 奇峰罗列 拔地而起 危峰兀立 连绵不断 突兀森郁
13、出自成语故事: 手不释卷 鹏程万里 围魏救赵 四面楚歌 草木皆兵 风声鹤唳
14、出自寓言故事: 纪昌学射 扁鹊治病 画蛇添足 坐井观天 惊弓之鸟 守株待兔
15、与战争有关的成语:
知己知彼 百战百胜 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 出其不意 攻其不备 围魏救赵 声东击西 兵贵神速 突然袭击 神出鬼没 所向无敌
四面楚歌 腹背受敌 草木皆兵 风声鹤唳
16、形容意志坚定、不懈努力的成语:
雄心壮志 坚定不移 坚忍不拔 自强不息 聚沙成塔 集腋成裘
持之以恒 全力以赴 知难而进 无坚不摧
17、形容缺少恒心和毅力的成语:
知难而退 碌碌无为 一暴十寒 寸进尺退 有始无终 半途而废
ABB式:白皑皑 绿茵茵 红扑扑 香喷喷 黑糊糊 白茫茫 眼睁睁 红彤彤
笑眯眯 胖呼呼 金灿灿 轻飘飘 孤零零 泪汪汪 绿油油 齐刷刷
带有“看”意思的词:盯 瞅 瞄 望 见 瞧 盯着 遥望 瞧见 注视 察看 观看
带有“说”意思的词:讲 谈 聊 谈话 聊天 讲述 描述 议论 讨论 发言 回答
二、近义词:
观赏--欣赏 格外--特别 依据--根据 增加--增添 寂静--宁静 凉爽--清凉 好像--仿佛 精深--清湛 情况--情形 款待--招待 赞赏--欣赏 教导--教诲 鼓励--鼓舞 器重--重视 盘问--询问 奉献--贡献 卓越--杰出 流利--流畅 引导--引领 飞翔--飞行
瞬间--顿时 沉稳--平稳 领悟--领会 珍惜--爱惜 糟蹋--浪费 震撼--轰动 遵从--遵守 清晰--清楚 辽阔--广阔 朴实--朴素 率领--带领 奔驰--飞驰 照例--照样 争辩--辩论平常--寻常 信任--信奉 允许--容许 违抗--违背 祝贺--祝福 异样--异常 可怖--可怕 径自--独自 疑惑--疑问 坚毅--坚强 感触--感受 医治--治疗 敬佩--佩服 吩咐--叮嘱 坚硬--僵硬 充足--充分 灵敏--敏捷 严厉--严格 谦虚--虚心 思索--思考 情愿--愿意 揭开--掀开 隐蔽--隐藏 繁殖--繁衍 启发--启示 注视--凝视 弥漫--充满 珍贵--宝贵 照顾--照料 骄傲--自豪 居然--竟然 温暖--暖和 装扮--打扮 辛苦--辛劳 专注--专心 尊严--威严 遮掩--遮挡 责备--批评 固执--顽固 唯一--唯独 舒服--舒畅 伺候--侍侯 可恶--厌恶 悲惨--凄惨 饶恕--宽容 凶恶--凶狠
三、反义词:
扩散--聚集 增添--减少 善良--凶恶 朴素--华丽 僵硬--柔软
沉重--轻松 熟练--生疏 维护--破坏 权利--义务 不屈--屈服 无限--有限 遵从--违反 短暂--长久 清晰--模糊 惩罚--奖励 专注--分心 微弱--强烈 遮掩--裸露 荒凉--繁华 新鲜--腐烂 镇定--慌张 表扬--批评 笨重--灵巧 聪明--愚蠢 真诚--虚假 勤奋--懒惰 成功--失败 陌生--熟悉 容易--困难 危险--安全 简单--复杂 骄傲--谦虚 延长--缩短 犹豫--坚决 科学--迷信 微波--巨浪 蜿蜒--笔直 冷淡--热情 破坏--保护 寂静--喧闹 敏锐--迟钝 揭开--覆盖 宽敞--狭窄 提高--降低 和平--战争 糟蹋--爱惜 明白--疑惑 坚定--动摇 特别--普通平凡--伟大 错误--正确 漆黑--明亮 流畅--阻塞 消失--出现 公开--秘密 垂头丧气--昂首挺胸 歪歪斜斜--端端正正 花繁叶茂--枯枝败叶 迷惑不解--恍然大悟 知难而进--知难而退
第二课时
一、组词
拂()
彩()
蓝()
愈()佛()
睬()
篮()
愉()悔()
映()
缭()
尊()歉()
影()
嘹()
遵()微()
原()
建()
正()徽()
源()
键()
症()柔()
劳()
叼()
涛()抒()
唠()
叨()
祷()挺()
尝()
植()
适()艇()
赏()
值()
恰()
饮()
孤()
猎()鸥()吹()
抓()
蜡()区()
二、按要求将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波()壮()()()不解()()不堪()()不乐 面呈()()()()云霄 愚不()()磕磕()()胆大()()
三、关联词
1、并列关系:前半句和后半句各说明或描写一件事、一种情况或同一事物的一个方面。
既„„又„„ 爸爸给我买的这支笔既实用,又美观。一边„„一边„„ 小东一边看书,一边思考。
有的„„有的„„ 下课了,同学们来到操场上,有的跳橡皮筋,有的拍皮球。
2、因果关系:前半句说明原因,后半句表明结果,或反过来。
因为(由于)„„所以(因此)„„因为下着大雨,所以马路上的汽车行驶得很慢。
之所以„„是因为„„ 之所以马路上的汽车行驶得很慢,是因为下着大雨。
3、递进关系:后半句比前半句意思更进一层。
不但(不仅)„„而且„„ 他不但会唱歌,而且会跳舞。
不仅„„还„„ 小丽不仅诚恳地接受了批评,还坚决地改正了错误。
4、条件关系:前半句提出条件,后半句表示结果。
只有„„才„„ 只有多读多写,才能提高写作水平。
只要„„就„„ 只要你下定决心改正缺点,就一定能取得进步。
无论„„都„„ 无论刮风下雨,我从来都不迟到。
不管„„总„„ 不管去到哪里,我总是那么快乐。
5、转折关系:后半句并不是顺着前半句的意思说,而是转到相反的意思上去。
虽然„„但是(可是)„„ 虽然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我们还要注意节约。
6、假设关系:前半句假设出现了某种情况,后半句说明产生怎样的结果。
如果(假如)„„就„„ 如果我们小队最先爬到山顶,红旗就属于我们了。
第三课时
一、词语搭配。
指导()指挥()指明()指向()()的小花()的心情
()的小葫芦()的笑容 优美的()()的太阳花()的北风 年轻的()()的小鸟
健康的()心爱的()
()的节目
羡慕的()()的浪花
蓬松的()()的故事
可爱的()
二、把下列的词语搭配起来。
飘着 雪毯 金黄的 旗帜 铺着 银装 火红的 乐曲 披着 雪花 欢乐的 果实
三、选词填空。
盼望 渴望 希望 期望 愿望
1、我们不应该辜负老师和父母的()。
2、我的()是“和平之花”永远开放。
幽静 寂静
1、鱼群闪闪的鳞光映着雪水清流,给()的天上增添了无垠生机。
2、骑马穿行林中,只听到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声,使密林显得更加()。
四、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1、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
2、指因欣赏美好的情景而心情舒畅。()
3、清而透明,能见到底。()
4、几种物体融合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5、各种花竞相开放。()
6、在阳光下波浪显得十分明亮洁净。()
7、很少被人知道。()
8、熟练地操作。()
9、背地里轻轻地交谈。()
10、工艺技术高明的人。()
11、被弓箭吓怕了的鸟。()
12、失去许多同伴,无依无靠。()
13、生命力非常旺盛。()
14、形容十分担心害怕。()
15、看到的东西多、色彩繁杂,几乎把眼睛都看花了。(16、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17、捧着肚子大笑。()
18、用不着想,说话做事迅速。()
19、愤怒得不能阻止。()
20、应该有的都有了,非常齐全,不缺少。()
21、对人的感情很深厚。()
22、头脑发昏,眼睛发花。())
23、坚决地,毫不犹豫地。()
24、看见了就害怕。()
25、惊动了天地。()
26、一会儿看见,一会儿又看不见。()
27、俩人靠的近,互相低声说话。()
28、出于人们的意料之外。()
29、逝世、去世。()30、大街上和人道里。()
31、车马多,来往不绝。()
32、各种花木竞相开放,色彩鲜艳,枝叶繁茂的景象。(33、做事慌张,没有先后,没有条理的样子。()
34、由于寒冷而发抖。()
35、光彩极为鲜艳耀眼。()
第三部分:句子、标点
目标定向: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其作用。
2、能运用常用的关联词语。
3、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4、能按要求把句子写具体,进行简单的句式变换。训练重点:
1、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2、能运用常用的关联词语。
3、进行简单的句式变换。)
训练难点:
1、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2、能运用常用的关联词语。
3、进行简单的句式变换。训练时数: 三课时
复习训练:
第一课时
一、改句子
(一)问句改成陈述句:
1、不经过努力,学习能取得好成绩吗?
2、没有很好理解句子的意思,能读出感情吗?
3、巨大的石块能挡住小溪的奔流吗?
4、这朵花很好看,难道你可以摘了吗?
(二)缩句
1、数万名群众炽热的目光凝神注视着天安门。
2、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
3、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孩在湖边的大草地上尽情玩耍。
4、我们通过显微镜看到了不计其数的细菌。
5、国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徐徐上升。
6、我激动得流下晶莹的泪珠。
7、深蓝的天空挂着一轮金黄的月亮。
8、工人们在节日里仍然坚持劳动。
9、洪亮的钟声在空中经久不息地回荡。
(三)扩句 1. 小孩在玩。
2. 小婷看书。3. 她很高兴。4. 战士们冲向敌人。5. 太阳升起来了。6. 同许们踢足球。7. 狐狸欺骗了乌鸦。8. 爷爷爱看报纸。9. 建筑工人盖起高楼。10. 机枪喷出火舌。
(四)用因为„„所以连接 赶快停车检查,因为汽车出了故障。小红马上停步,因为她看见了红灯。
第二课时
一、补充句子
1、我虽然是第一次参加考试,2、无论到哪里,3、为了取得好成绩,4、只有不怕困难的人
5、即使现在条件很好,6、这家酒店不但坚固,二、把字与被字的互改(主动句改被动句)1. 地上的纸屑被我们捡起来了。2. 几把坏了的扫帚被我整修一新。
3. 凶恶的狼终于被追赶上来的猎人打死了。4. 炸弹把庙的后墙震坍了。
5. 茂密的树叶把阳光遮得严严实实。6. 战士们把来犯的敌人消灭了。7. 他看完了一本书。
8. 指导员的鲜血染红了那本书。9. 大雨淋湿了方小明刚买来的新衣。
三、用下面的词语造句。(1)偶尔„„
(2)有„„有„„还有„„
(3)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有的还好像„„(4)只要„„就„„(5)不是„„是„„(6)一„„就„„(7)除了„„还„„(8)为了„„(9)坚定„„(10)用尽全力„„(11)只有„„才„„(12)本来„„可是„„(13)虽然„„但是„„(14)无论„„都„„(15)不仅„„还„„(16)再三„„(17)既„„又„„
第三课时
一、修改病句
(一)缺少部分:
1. 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赶上来了。2. 光荣的成了中国共产党。3. 大家在操场上愉快地做。4. 我们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祖国。5. 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6. 盖起了一幢又一幢的高楼。
7. 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8. 老师和我们在操场哂纳感做老鹰捉小鸡。
(二)词语搭配不当
1. 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的学习成绩大大增加了。2. 这座桥不但坚硬,而且美观。
3. 我们热烈庆祝小红同学被评上“三好”队员。4. 小气象员坚持每天考察天气的变化。5. 我们一定坚持光荣的革命传统。6. 我们要端正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7. 上课了,徐老师举了不少有趣的例子和故事。8. 我们养成了饭前便后洗手的风气。9. 犯了错误,要决心改进。
10. 老师那慈祥的面容,亲切的教导是时时在我耳边回响。11. 姐姐最爱看舞蹈和音乐。12. 锯是鲁班发现的。
(三)重复
1. 大约有50个左右的人,参加了会议。2. 我们学校有一千多个同学们。
3. 弟弟拿着一束美丽、漂亮的花儿。4. 我才不怕这些坏蛋们呢? 5. 五颜六色的彩旗在空中迎风飘扬。6. 他是咱班最爱劳动的劳动积极分子。7. 我有另外别的打算。
8. 广场上挤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许多工人、农民。
(四)词序错误
1、妈妈只见在台灯下看书。
2、爷爷过的一生都是俭朴生活。
3、夏天的江南农村是一年中农事最繁忙的季节。
4、我们要发扬并继承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
(五)不合事理
1. 我的数学作业本全都做完了,只剩下一题计算还没算出来。2. 我可以断定,这件好事可能是咱班陈红做的。3. 这次期末考试,我班几乎根本没有不及格的同学。
4. 参加联欢会的,有工人、农民、解放军、学生、小学生和机关干部。5. 老师表扬了我,我的脸顿时红了,我就像一个大苹果。6. 战士们冒着大雨和泥泞小路向前进。7. 同学们的作业基本上都交齐了。8. 乌云和大雨从半空中倾泻下来。
(二)加标点符号
1. 我有一本 汉语成语小词典 它是帮助我学习的好老师
2. 列宁握住战士的手 高兴地说 你做的很对 小伙子 你对工作很负责任 谢谢
3. 小华对老师说 爸爸给我买了三本书 这三本书是 十万个为什么 海洋
秘密 和 西游记
4. 一天中午 我对弟弟说 我们学校要组织看电影了 我给你买了张电影票 弟弟歪着头问 真的吗 我挺胸说 咱说话算数 弟弟听了高兴得拍手跳了起来
5. 参加今天大会的有工人 农民 解放军 还有教师 6. 总攻开始了 军号声 枪声 喊杀声 立刻震动了山谷
第四部分:课文内容
目标定向:
1、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内容,《语文园地》的“读读背背”,形式可以是填空、默写。
2、能根据语境正确填写名言名句、歇后语、古诗、成语等。
3、能灵活运用课内外积累的好句。训练重点:
对要求背诵的课文内容,并懂得填空、默写;能灵活运用课内外积累的好句。训练难点:
对要求背诵的课文内容,并懂得填空、默写;能灵活运用课内外积累的好句。训练时数:一课时 复习训练:
一、复习课文的主要内容及重点句子。
二、背诵要求背诵的文段。
三、背默今个学期学习的6首古诗词。
四、背默日积月累里的名言、谚语、歇后语。
五、背诵四年级课外必背的古诗。
第五部分:阅读
目标定向:
1、学会阅读短文,读懂内容,完成练习。
2、积累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3、能感受作品中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4、懂得从文章中提一个有质量的问题,并解答。训练重点:学会阅读短文,读懂内容,完成练习。训练难点:学会阅读短文,读懂内容,完成练习。训练时数:三课时
复习训练:
第一课时
《桂林山水》文段选读练习
(一)我看见过波澜(nán lán)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有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xiá xá)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sì shì)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 一座座拔地而起 各不相连 像老人 像巨象 像骆驼 奇峰罗列 形态万千 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é wù)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1、我会在文中的括号内把不正确的读音划掉。(4分)
2、我会写出反义词(6分)
波澜壮阔()扩散()无暇()
3、我会给文中缺标点符号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3分)
4、我会根据读音组词(4分)
juàn()dǎo()
卷 倒
juǎn()dào()
5、我会给下列的形近字组词(3分)
瑕()棉()泰()
假()绵()秦()
6、这两段描写了漓江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2分)
7、用“像„„像„„”造句。(2分)
8、归纳:(6分)
(1)漓江的水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2)漓江的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9、这两段文章采用的修辞的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并用“ ”在文中画一个排比句。(3分)
10、我会缩写句子。(4分)
(1)漓江的水绿得像一块无瑕的翡翠。
(2)我们乘着木船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第二课时
《桂林山水》文段选读练习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云雾迷蒙,()绿树红花,()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1、根据读音组词。(2分)
jiān()mēng()
间 蒙
jiàn()méng()
2、在括号里填写合适词,这些词是 词。(2分)
3、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的诗句结尾,表达了作者的感情。(2分)
4、填空。(7分)
(1)“这样的山,这样的水”指的是。(2分)(2)这段话除了写山、水相依,互相辉映外,还写了、、、、这些景物。(5分)
第三课时 漓江
桂林的漓江是一条美丽的江。
春天,漓江岸边的树木又换上了新衣裳,小草也从沉睡中醒来,伸展着嫩绿的叶儿,在春风的吹拂下,正朝漓江笑呢!
夏天的漓江给人们带来了欢乐,许多人在江里游泳。江面上有红色的小船,颜色各异的游泳圈和五颜六色的游泳圈,真是色彩斑斓,为夏日的漓江增添了光彩。
秋天的漓江更加美丽。岸边上的一片片香蕉林虽然枯黄了,可香蕉树上却挂满了香蕉,这丰收的景色倒映在美丽的漓江里,真是美不胜收。
冬天的漓江也很美,虽然没有春天那么生机勃勃,夏天那么热闹非凡,秋天那么丰硕诱人,但它是那么纯洁,那么安静。漓江就像一条翠绿的带子,由远到近环绕着象鼻山、优波山„„使桂林的山水永远那么清秀、隽美。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6分)
沉睡—()安静—()丰收—()
2、读短文,补充词语。(6分)
色彩()()颜色()()热闹()()
生机()()美不()()丰硕()()
3、在短文中选自己喜欢比喻句、拟人句子抄下来。(4分)
比喻句:
拟人句:
4、短文的第1自然段与下文的关系是。(2分)
5、短文按 顺序描写了漓江的景色。(2分)
6、漓江一年四季的景色各有特点,选用文中的词语写下来。(8分)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7、读了这篇短文,你学到了什么?(或想到了什么?)(4分)
一流风景胜地--漓江
桂林漓江风景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风景最美的岩溶山水游览区,千百年来它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墨客。桂林漓江风景区以桂林市为中心,北起兴安灵渠,南至阳朔,由漓江一水相连。桂林山水一向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绝闻名中外。
漓江风景区是举世公认的世界第一流风景胜地。这一带峰峦耸秀,碧水如镜,青山浮水,倒影翩翩,两岸景色犹如百里锦绣画廊。沿途景点目不暇接,景色无比秀美,单是那江里的倒影,就别有一番情趣。那水里的山,比岸上的山更为清晰,而且因为水的流动,山也仿佛流动起来。山的姿态,也随着船的位置,不断变化。
漓江景色之奇还在山光水色之变化,在清晨,在中午,在黄昏,各有其姿,变化万千。尤其是在春雨迷蒙的早晨,江面上浮动着一层轻纱般的白蒙蒙的雨丝,这时的山水就更具有一种朦胧之美。
1.给下面的字选择恰当的意思,在上面画“√”。(4分)
犹如:(1)如同(2)还
陶醉:(1)喝酒过多神志不清。(2)沉迷,过分地爱好。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入括号。(4分)
(1)全世界一致认为。()
(2)东西很多很好,眼睛来不及看,一时看不过来。()3.用“ ”画出描写水中倒影的语句。(3分)4.细读短文,填空。(6分)
(1)桂林山水以__________________四绝闻名中外。
(2)“漓江景色之奇”主要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给短文的主要内容选择正确答案,在后面画“√”。(3分)(1)描述了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2)描述了桂林山水的“四绝”。()(3)描述了桂林漓江风景区的奇丽景色。()
第六部分:习作
目标定向:
整理本学期所写的八篇习作,要求学生能把自己想表达的意思写清楚,写时要注意语名通顺、不写错别字。训练重点:
整理本学期所写的八篇习作。强调写信的格式。训练难点:
要求学生能把自己想表达的意思写清楚,写时要注意语名通顺、不写错别字。强调写信的格式。训练时数:二课时 复习训练:
第一课时
一、《×××,我想对你说》
要求:
1、要有明确的中心,要有清晰的条理。
2、所写的内容要有真情实感。
题析:可以先叙述事件,然后针对事件诉说心里话。作文同说话,说自己最想说的话,心里话。写自己最想和别人说的话,就能写得情真意切,十分流畅,而且自己也想写、能写、会写,别人也爱看。
二、《大家都夸他(她)》
要求:
通过
一、两件事情来说明大家都夸他(她)的原因;内容要具体、完整,要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第二课时
一、《生活的强者》 要求:
1、写出自己的认识、思考和观点。
2、抒发的情感要真实。
题析:生活就像一叶孤伶的小舟,飘浮在茫茫人海中,有时也学会风平浪静,有时也会遇到惊涛骇浪,使小舟接受它的“洗礼”甚至“石沉大海”,但生活的强者是不会位居的,他们会扬起风帆重整旗鼓,他们会站在船头自豪的说:“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让我们用微笑拥抱生活,做一个生活的强者,踏上那无垠而又宽广的人生之路吧!„„写出你对强者的独特的、真切的、深刻的认识和感受吧!
二、《节日》 要求:
可以介绍你所熟悉的节日,可以说说你最喜欢的节日,当然也可以写在你节
7.四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人教版) 篇七
一、导读系统的内容与特点
1.“写在前面”是导读系统的特点
对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对语文学习并没有太多概念,但“写在前面”给了学生一种提示。七年级教材的“写在前面”,是用导语直接同学生对话,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材和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写到新学期又开始了是学生承接小学阶段后的又一次开始,表明语文学习是一个延续不断的学习过程。写到语文的学习范围,主要围绕人生、社会、自然进行学习,并提到课文、综合性学习两大重点内容,表明上册的学习学生要着重注意课文和综合性学习。每一个单元选取了一篇文章作为代表,进行典型的案例摘要,从各个领域出发,感受不同价值取向的内容,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放大了语文学习的世界。同时,强调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语文源于生活,语文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与生活密不可分,学生要注重课内外的语文学习,要善于积累,要重视一点一滴的语文学习。最后说明语文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语文是基础学科,学习其他学科也是在学习语文,各学科之间是一种相互交织的关系整体。
这样的写在前面,既总结了初中生之前对于语文的学习,也很好地向学生介绍了初中语文学习生活的各方面,使学生在学习之初就对语文学习有了较好的把握。
2. 七年级上下册各单元的导读特色
单元导读系统为课程打开了一扇窗。七年级上、下册涉及的范围比较广,七年级上册从人文、学习、自然、人生、未来、科幻角度出发;七年级下册从成长、爱国、为人、艺术、探险、动物角度出发。七年级上册和下册的学习一个从家庭出发,另一个从国家出发,弘扬了“国家”的主题意识。上册围绕自然界,下册围绕动物界;上、下册第五单元都是关于探秘,一个是科学探索另一个是探索自然。七年级上下册教科书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联系密切,并共同构成一个整体,体现了知识的广泛性、严密性、整体性。单元导读系统是教学的舵手,单元中简简单单的两段文字清晰地表明了单元学习的方向,为教师教学指明目标和方向,同时也为学生的初步学习明确了内容,并确定了单元特色。
3. 课文导读系统
课文导读是每篇课文的引子,高度概括了课文内容,为课文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大的方向,这一部分既是对课文的引入也是对学习课文的要求。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莫怀戚的《散步》中:“一家人一起散步本来是很平常的事情,然而这平常的小事,体现了温馨的亲情。一家三代人散步时,出现了矛盾,终归于和谐。这个故事,是对中华传统美德中“孝顺”“慈爱”观念的形象诠释”[2]。该导语既是对课文整体的概括,也表明这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诠释。这样的导语会使人产生联想,散步的当时是什么情况,为什么会出现矛盾,主人公又是怎样处理这些矛盾?会给人以一探究竟的感觉,所以这样的导语设置具有提示作用,比起直接阅读课文要好得多。
二、插画的内容与特点
插画是教科书中为课文所配的图画,它在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把握上具有一定积极作用,还能够加强学生的理解,便于记忆。根据图画在教科书中的位置,大致可分为书面扉页后插画和课文中的插画。
1.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下册的插画介绍
七年级上、下册的书前插画主要有人物肖像(作者、主人公)、课文的情节图、风景图、动物图、漫画等。文中插图主要是作者肖像、主人公肖像、情节图、风景图等。插画的安排是根据初中一年级学生心理接受程度而设计,对于初中生来说,其理解能力还不够强,还处于形象思维的思考阶段,繁多的语言文字会造成他们阅读困难,对于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也有一定难度,所以,在阅读课文中设置一些简单的插图能缓解理解压力,提高学习效果。七年级课文中的插图设置都是简单的线条为主,生动活泼,辅助了阅读内容。不仅会吸引学生的眼球,更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缓解文字带来的巨大冲击。
2. 插图与阅读相匹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课文的插图不是每篇都有的,哪些课文需要配备插图,插图放在课文中的哪个位置,都值得研究。如人物肖像类,编写者为突出作者、关键人物、主人公会配有简单的插图,便于加深学生对人物的真切感受和记忆。如冰心的《观舞记》虽然是一篇略读课文,但编者却为课文配有插图。这是一篇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的课文,如果只看课文,我们无法想象到舞者有多美,无法感受异国风情的动人,但配有插图,一看便知,学生也会在头脑中有整体的舞者轮廓,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语言特色,产生共鸣,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和交流。插图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有利,插图对于理解和感知课文内容来说,是一把利器。又如《看云识天气》扉页安插了关于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的图片,这几张图片十分生动形象,胜过了语文课本里的千言万语,清晰明了的插图加上作家的经典叙述,将教师、学生、文本连接成一个整体,减轻了学生的理解压力,也减轻了教师用语言空洞描述的压力。
三、注释的内容与特点
注释或称注解,注释力求简单明了、便于理解。语文课文的注释包括题目注释、生字注释、词语注释、文言文注释,主要是知识性的,能够辅助学生理解课文,有助于教师的教学,体现教学要求的需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教材编写提出了建议:“教材应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语文知识、课文注释和练习等应少而精,且具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3]。这就要求注释要具有启发性,启发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提高效率和效果。注释虽然是语文教科书中很小的一部分,但语文教科书却因它的存在而变得有趣和有意义。
题目注释:如“七年级下册的《社戏》选自《呐喊》(《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有删节。“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的名称,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这是关于题目的注释,交代了浙江绍兴的一种地域文化。鲁迅是通过社戏的一系列特色活动,表现出对童年快乐生活的回忆和留恋。这样的注释会使学生在阅读之前有一个理解,读完之后才会恍然大悟,完善对主题的理解。
生字注释:如“盔甲”古代军人打仗时穿戴的护身战衣,头上戴的叫做“盔”,身上穿的叫做“甲”。“羸弱”瘦弱。“告罄”指财物用完。“砭骨”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觉非常冷或者疼痛非常剧烈。生字词的注解,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扫清障碍,对于学生快速掌握课文内容有较大作用,同时对这些词汇进行识记,还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积累优美词汇、专业词汇,提高学生的写作和口语交际水平。
词语注释:[那些坏家伙]指占领阿尔萨斯和洛林的普鲁士军队。[金溪]地名,现在江西金溪。[四眼狗]对戴眼镜人的戏称。这些词语都是阅读课文中特有的词语,有地名、书名,还有许多作者自创的词语,如果不加以注释,学生无法知道它在课文情景中的特殊意思,因此,词语注释增加了语文阅读的趣味性。
文言文注释:[尝]曾经。[异焉]对此(感到)诧异。[扳]通“攀”,牵,引。文言文注释主要是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成语等。文言文注释能够使学生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词汇的规律,形成系统完整的基础词汇体系,对于今后学习文言文课文有较大帮助。
一篇课文中有许多生字词,注释帮助学生理解个别词汇的含义,帮助学生疏通文意、积累词语。课文中的陌生词语并不止一个,但我们不能逐个进行注释,如果全部进行注释,势必会加重师生负担,注释是一个量的积累过程,一点一点的积累,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积累和语文表达水平。
四、结束语
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助读系统,通过导读、插画、注释三部分来发挥它的作用,成为教科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助读系统的帮助下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助读系统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方向;插画增加了阅读的审美性,减轻教师的课堂压力;注释增加了学生词汇的积累。总之,助读系统是语文教材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助读系统作为语文教材的四大系统之一越来越受到教学编写者的重视。助读系统是一种辅助系统,为更好地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以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参考社会各方面的意见,使其内容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助于语文教学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初中,七年级语文,助读系统,人教版
参考文献
[1]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19.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2013年版七年级上下册[Z].
8.四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人教版) 篇八
[关键词]单元 整合 备课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1-064
语文教学要真正还学生“轻负高效”的学习面貌,教师就要整体把握内容,获得阅读感受,迁移学习方法,拓展课外阅读,从而寻觅出一条省时高效,深受学生喜欢的学习路径,培植学生语文学习的动机与能力。
一、聚焦核心内容
人教版语文二下第六单元的课文,故事内容生动有趣、感人肺腑,既有绘声绘色的人物语言、动作的描述,又有惟妙惟肖的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确定这单元的核心教学内容需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学段目标
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突出强调了以识字、写字、朗读为教学要义,侧重考查学生能否通过朗读和想象等手段,大体感受作品的情境、节奏和韵味。低年级课文教学无须太多理解,教师要把力气花在指导学生识字、写字、朗读以及适当的积累运用上,要创设各种机会,设计有趣、有效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自主识字、有效朗读、规范书写、积累词句,并能在课内有效运用。
因此,有了课程阶段性目标的指引,就可以将语文课程的“是什么”转化成语文教材的“教什么”,从而确立起以识字、写字、朗读、积累为核心内容的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价值体系。
2.单元导语
核心教学内容的选择不仅要有学段意识,更要有指向这一组课文的教学共性。而“单元导语”就好似一个瞄准器,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它体现了编者意图,是教与学的出发点、着力点。第六单元是一组关于写人叙事的文章,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展现人物的品质。单元导语在主题上立意鲜明:“从古到今,有许多品质优秀的人。有的人十分谦虚,有的人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有的人孝敬父母、关爱他人……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做品质优秀的好少年。”导语提供的信息与课文内容前后呼应,导语的指向也奠定了学习的基调:抓住“人物的优秀品质”,推敲人物的言行与内心活动。其实质就是让教材心理化,让教材更具可教性。因而,单元导语是不可忽略的备课要素。
3.文本特质
核心内容的确定要考虑学段目标、单元主题的统领,实施顶层设计,但同时要兼顾每一个文本的特质。这就好比木工制作家具时,虽“胸有成型”,但用料、美工、做法,仍需细细考究、独具匠心。一个文本有其独特的价值内涵,它的意义是在某个领域中被确定的,关键就要看教者能否从纷繁复杂的语言现象中抽丝剥茧,摄取精魂。如《画家和牧童》一课,故事在塑造戴嵩这个人物时用了这样的语言进行生动的刻画:“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足见戴嵩声名远扬。再看:“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表现了戴嵩轻车熟路、深谙绘画之道,画技不凡;还有:“围观的人看了,纷纷夸赞。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画活了,画活了……”这样形象直观、立体化的语言,凸显了戴嵩画技的高超,是开启儿童理解与想象最好的媒介。好的故事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转折,赫赫有名的画家居然也会有出错的地方,当牧童公开指出戴嵩的错误时,大画家虚心接受的态度为故事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就是基于文本特质的个性化的言语结构,其对比、冲突的情节铺展深入文本内核,也使得戴嵩的形象跃然纸上、深入人心。
仔细研读本单元其他几篇课文,都有这样意想不到的情节变化和精彩的语言描写。如《我为你骄傲》,围绕事情发展的顺序组织文脉,两张便条的构思还原了故事蕴涵的人性之美,“像兔子一样飞快地逃走”“很不自在”等“言语秘妙”的发现强化了儿童的内心体验,实现了现实中的我与文中的“我”的精神相遇,自然形成了对言语所蕴涵的语用意义的理解。故事,正因为有了有趣的情节才有了耐人寻味的意义。故事的核心价值在于情节和语言。
二、整合教材资源
从资源入手,领悟编者情感,是准确把握教材重难点,设计有效教学的依据。本单元围绕“人物品质”,分别在导语、插图、泡泡语、课后练习以及小资料中体现了编者的价值取向。如每篇课文的“泡泡语”就是很好的对话素材。像“大画家戴嵩多虚心哪!牧童敢向大画家提出意见,也很了不起。”这样的对话指向人物的客观评价,体现了文本的精神主旨。“老奶奶为什么要写‘我为你骄傲’呢?”“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这些学习提示提纲挈领,叩击着文本的关键点,直面文本的核心内容,完全可以拎出一条统整全文主线的关键问题,从而引发认知冲突,展开言语交际。而每篇课文的课后练习均围绕“朗读”或“默读”这一训练目标展开,从内容和形式上凸显了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整合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因而,这个单元的设计落脚点为:利用“泡泡语”设置问题情境,展开对话过程,确立读、悟、习的课堂教学基本结构,联动学生个体、语言实践与人文思想的相互融合,让学生在识字、朗读与表达中有所启迪,有所收获。
三、优化教学设计
1.情境解词:言语积累结构化
情境解词即根据词语构造规律或者几个词语间的内在联系,融合文本具体语境,借助情境化的教学手段刺激学生记忆,由此建立起新旧知识间的联结,扩展记忆容量,促进学生的词汇积累,构建形象灵动的词语教学。
第一组词:纷纷夸赞 称赞 赞扬(选自《画家和牧童》
(1)同样是夸赞的意思,课文连续用了几个近义词,你能找出来吗?
(2)三个词语意思相近,但有一点不同,谁知道?
(3)“纷纷夸赞”表示很多人夸戴嵩,“纷纷”表示多的意思。那如果表示不停地夸奖别人,可以用AABC的词语形式说吗?
(4)齐读:连连称赞 啧啧称赞 频频称赞……
第二组词:走走停停(选自《三个儿子》
(1)你们来读,老师来演。这桶水到底沉不沉?看你们怎么读。
(2)沉吗?你从哪儿看出很沉?(学生自由交流,聚焦“走走停停”)
(3)怎么看出走走停停就是表示水很沉呢?(联系课文内容)除了关注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再看词语的结构,有什么发现吗?
(4)哦,两个叠词相加强调了水很沉很重,妈妈拎得很辛苦。我们再来想几组AABB形式的词。
(在学生自由交流的基础上,出示“园地六”中六组同样形式的词语,指导学生读中积累)
低段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对词语的理解要设法从字面的抽象解释转化成具象的演绎,让机械孤立的语词扎根文本、触及内心。如艺术化、表演式、联想式的解词方式,都试图从词语本身抽取其特点、本质或者基本的东西,联结组块,产生聚合,以此来丰富学生的积累,促进学生言语的发展。
当然,本单元识字模块也可采用情境化手段,通过课题、图片、游戏、语境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归类识字,并通过排列组合等游戏进一步强化形声字的特点,引导学生依据特点区分形近字、同音字,掌握辨析方法,提高汉字使用的正确率。
2.情境对话:言语理解立体化
案例:《三个儿子》
(1)小朋友读书真认真!那么,在课文中你看到了几个儿子?用手势告诉我!
(2)答案是一个儿子的同学,和课文中的老爷爷想到一块儿去了。看,老爷爷也是这么说的——
(出示:“三个儿子?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3)这样说,妈妈可不同意啦,明明是三个儿子,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再去书中找一找,三个妈妈分别是怎么说的?
(4)根据学生回答,依次板贴关键词:A既聪明又有力气 B好嗓子 C没什么特别
(5)孩子聪明又有力气,嗓子好听,最高兴的当然是妈妈了,想想妈妈会怎么夸自己的孩子呢?(引导学生加上提示语入情入境地读)可是第三个妈妈却没什么可说,想想她此时的心情,也来加个提示语读一读。
(6)这不是三个儿子吗?明明是三个呀,你们怎么说只有一个呢?是和老爷爷一样眼花啦,糊涂啦?(不是)是被第一个儿子迷住了?(不是)是被第二个儿子的歌声陶醉了?(不是)难道是他?什么特点都没有的,是他?(是)为什么?
至此,教师由“泡泡语”延伸开一条清晰的教学主线,在感悟“三个儿子”和“一个儿子”的矛盾与统一后,再以“议儿子”“赏儿子”“悟儿子”的大写意、叠加式的结构组织教学,顺势把情感体验引入朗读实践中,以期达到语言、表情、心理三位一体的朗读效果。在最后一个环节的“悟儿子”中,结合第8自然段的表演读,再铺设一个情境对话的玄机:“哎哟,好辛苦啊,三位妈妈,此时你心里在想什么?你看,他来了——”出示第三个儿子的做法。“明白了,明白了,你们看到的一个儿子原来就是他!此时,这位妈妈还会像你们所说的是垂头丧气地说吗?是失望地说吗?那你就在这位妈妈面前,用上提示语夸夸他的儿子吧!”自然而宽松的因势发展,集中而完整的训练主线,形成了简约而丰盈的课堂效果,为学生的言语理解提供了立体化的场景。
同样,本单元另几篇课文都可以构建情境对话的言语实践板块。如《我为你骄傲》可聚焦两张便条的内容来引发故事冲突:一张被水打湿了的便条上到底写了什么?老奶奶为什么要给小男孩写便条?上面写着“我为你骄傲”吗?《画家和牧童》可围绕故事结局“一个著名的画家却向一个牧童拱手致谢”来设置问题悬念,引发认知冲突,激起话语诉求。《玩具柜台前的孩子》可创编故事结尾:当售货员阿姨再次见到小男孩时……话题的建构要不断策划“唤醒、满足与转化”学生内心需要的语文活动,这样才会扎实活泼地帮助学生建构他们自己的情感、思想和语言。
3.语境推衍:言语表达整体化
语文课重在学习语言表达。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要达到规范妥帖,教材就是最好的例子。
案例:《画家和牧童》
(1)戴嵩的画技真是高超,你看,商人在称赞,教书先生在赞扬,我们来分角色读一读。
(2)随机点拨:这位商人,你为什么要连说两个“画得太像啦”?(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形式)
(3)你觉得怎样的画才是“绝妙之作”呀?(板书:绝妙之作)
(4)如果你当时也在场,你会怎样夸赞他呢?别急,我们先去词语“加油站”加加油。出示其他词语——“上乘之作,神来之笔,活灵活现,出神入化,栩栩如生”,请小朋友用上这些词语夸一夸戴嵩的画,大家可以自己夸,也可以学学课文里的样子夸。
(同桌练习——指名夸——全体起立夸)
(5)看的人都在夸,这就是——(板书:纷纷夸赞)这么多人称赞他的画,可见他的画画得太好了。难怪说——戴嵩是唐朝著名的画家。
这一个夸赞的场景从侧面烘托了戴嵩画技的卓越。教学时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一个继续推衍的语境,让学生经历当下文本的生活,抒发自己的情怀,成功地“破译”由形式和内容组合成的语境信息,逐渐丰满对人物的认识并积累内化为有效的语言,实现言语表达训练的整体优化。
9.四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人教版) 篇九
一、特殊词语
ABB:气冲冲
眼睁睁
黑黝黝
齐刷刷
绿油油
红彤彤
黄澄澄
AABB:结结实实
兢兢业业
口口声声
明明白白
和和美美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简简单单 ABAC:大智大勇
人山人海
若隐若现
十全十美
惟妙惟肖
无边无际 ABCC:神采奕奕
生机勃勃
书声琅琅
硕果累累
死气沉沉
逃之夭夭 天高地阔:天南地北、左邻右舍、南辕北辙、东张西望 月明人静:风号浪吼、东张西望、东摇西摆、月朗星稀
二、多音字
踏:tà踏步 应:yìng呼应 嚼:jiáo嚼舌 绿:lǜ绿草
剥:bāo剥皮
圈:juàn羊圈
和:hè应和
huó和面
tā踏实
yīng应该
jué咀嚼
lù绿林
bō剥夺
quān圈套
hé和气
huò和药
juān圈起来
hú和牌
三、辨字组词
篷(帐篷)率(率领)觅(觅食)般(一般)协(协调)幸(幸福)序(顺序)棚(马棚)瞧(瞧见)棚(大棚)率(效率)现(出现)搬(搬家)谐(和谐)辛(辛苦)续(陆续)绷(绷带)焦(焦急)
率(率领)耸(耸立)塞(边塞)昼(白昼)蚕(养蚕)耘(耕耘)肺(肺腑)畔(湖畔)垠(无垠)摔(摔倒)耷(耷拉)赛(比赛)尽(尽头)蛮(蛮横)耕(耕种)沛(充沛)衅(挑衅)限(限制)shì:装(饰)、城(市)、(事)故、(是)否xīn:温(馨)、(辛)苦、(新)年、(心)脏 xié:和(谐)、皮(鞋)、(协)调、倾(斜)mì :寻(觅)、乌云(密)布、甜(蜜)、(秘)密
四、近义词
时令—季节照例—按例 率领—带领和谐—协调
倘若—如果辛苦—辛劳独特—特别华丽—瑰丽 思考—思索遮掩—遮盖犹如—仿佛柔软—松软欢快—欢畅 柔美—柔媚
阻挡—阻止
无限—无边 雪白—洁白和谐—融洽
丰满—丰盈
端庄—庄重
闪烁—闪耀
悠然—悠闲寄住—寄居远眺—远望 绿—青 傍—靠肥—胖倘若—如果 独特—特别 赞许—赞赏悠然自得—悠闲自在 此起彼落—此起彼伏
五、反义词
傍晚—清晨 好友—敌人舒缓—急促
微弱—强烈 严肃—亲切柔软—坚硬 欢快—忧伤
朴素—华丽
独特—普通
赞许—批评
雪白—乌黑天然—人工赞许—批评闲—忙 昼—夜 肥—瘦悠然自得—疲于奔命
六、词语搭配
(晶莹)的细汗(丰满)的穗儿(碧绿)的草原(成群)的骏马(深深)的野草
(辽阔无垠)的原野(白色)的绵羊(金色)的晚霞(漆黑)的夜晚(浓绿)的麦叶(红扑扑)的脸蛋(舒缓平稳)地行驶(密密)的嫩荚(跳动)的音符(欢快)的哨声(金黄)的油菜花(雪白)的萝卜花(天然)的运动场(甘甜清凉)的滋味
(挂)在房前(进入)梦乡(竖着)旗杆
(住着)小小的房屋(投下)一片浓荫(驾)着小船(翻)跟头(喊)渴了
(开往)城市(恢复)了平静(闪烁)着光芒(攀上)棚架(传)得很远(搭)瓜架(种)南瓜
(剥开)叶片(换上)了新装(擎起)了穗儿(爬上)屋檐
七、课文分析
第20课:《乡下人家》
1、文章按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
作者还通过对动植物拟人化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热爱乡村生活的情感,如“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纺织娘在月明人静的夜里,便唱起歌来,都体现了作者喜爱乡村生活的感情。
2、在介绍农家别有风趣的装饰时,运用了什么手法? 答:“装饰”本指在身体和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之美观。这里采用而来对比的手法。指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把农家小屋装点得色彩明丽,亲切可爱,质朴自然。
3、作者为什么说“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呢?
答:它们不像城市里的花有漂亮的花瓶来衬托,有美丽的彩纸来包装,农村的花是那样简单,那样朴素,但朴素是最自然的,最自然的往往是最美的。
4、“探”改成“长”“冒”好吗?为什么?
答:不好,因为“探”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表现了竹笋想迫不及待地看看这个世界,充满了勃勃的生机,让人感觉到竹笋的无比可爱。其他两字则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5、写鸡群觅食时运用了怎样的手法?
答: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如“大踏步地走来走去”,再现了宁静、和谐的农村生活画面。
6、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它们也从不吃惊。此处表现了小鸭子怎样的情态?
答:从“游戏”中读出鸭子们生活得很自由、很快乐;从“从不吃惊”中知道了这种自在、轻松、和谐的场景在农村是很常见的。
7、乡下人家的晚餐有什么特点?
答:将近晚上,红霞辉映,晚风轻拂,倦鸟归巢,在这奇妙的大自然的怀抱里,人们边享用晚饭,便闲话家常,好不惬意。写出了农村生活的淳朴和闲适。
8、秋天到了,纺织娘…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拟人。把纺织娘的叫声写得比催眠曲还优美,渲染了乡下人家睡梦的甜美,衬托了秋夜的祥和美丽。
9、作者描写了哪些乡村美景?
答:作者描写的景物主要有:房前顺着棚架爬上屋檐的碧绿的藤蔓;门前空地上依着时令开放的美丽的鲜花和屋后伴着春雨从土里探出头来的嫩笋;觅食的鸡群,嬉水的小鸭;乡下人家在门前的树阴下边吃晚饭,边闲话家常,其乐融融,夜里伴着纺织娘美妙的歌声甜蜜地进入梦乡…
10、你知道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的吗?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答:文章是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的。从“但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株竹”“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秋天到了”这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11、《乡下人家》通过瓜藤攀檐、鲜花轮绽、雨后春笋、鸡鸭觅食、院落晚餐、月夜睡梦六个画面,描绘了一幅独特、迷人的乡村风景,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村活,表现作者对乡村生活和乡村景色的喜爱之情。第21课《牧场之国》
1、课文为我们描绘了荷兰牧场白日的辽阔无际,宁静和谐和夜晚的祥和寂静,神秘含蓄,让我们看到了荷兰牧场和运河交错的独特地形,看到了荷兰蓝天,碧草,牛羊组成的优美迷人,自然和谐的景观,所以作者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既是作者在向人们介绍荷兰的特点,更是对荷兰的美景发出的赞叹。本文语言生动,形象传神,比喻,拟人是本文语言上的一个突出特点。
2、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本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这句话是文章的总起句、句子紧扣主题,开门见山,点明了荷兰的独特之处。
3、写牛吃草时运用了怎样的写法?作用是什么?
答:“专注“指专心注意,这一句用了拟人的手法,让人感受到牛无论吃草还是站立时,都像一个人在深沉含蓄、不时地琢磨问题,可见整个低地是何等的安静。
4、介绍牛吃草一般的顺序是怎样的?
答:第一段是按照“总---分---总”的顺序介绍的。最后一句是对前面具体描写牛群活动场面的总括,描绘了一幅精致壮观、色彩明丽的画面。
5、从“膘肥体壮”这个词你感受到什么?
答:这里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宜放牧,而且这里的人民擅长放牧,所以骏马匹匹膘肥体壮。
6、为什么说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写马表达了什么感情?
答:没有牧人的吆喝,没有对食物的纷争,没有强敌的进攻,骏马是这无边草原上尊贵的主人,它们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生活,任意驰骋在这丝绒般的碧绿草原,骏马和草原是这样的和谐。体现了草场与骏马的和谐之美,其中也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7、用拟人手法写绵羊、猪群、小鸡、山羊等动物有什么好处?
答:这样写更富有情致,同时也写出了它们的安闲与悠然自得,表现出它们就是这个世界的主人。
8、分别找出一个描写人、奶牛和自然共同点的词语。
答:人:默默无言;奶牛:严肃沉默;自然:寂静。可以看出此时的静谧与沉寂。
9、为什么说荷兰是“牧场之国”?从哪里可以看出?
答:从以下四个方面可以看出:第一:荷兰牛群众多,生活自然,再加上丝绒般的草地,色彩明丽,非常壮观。第二:荷兰有成片成片的原野,一望无垠,平坦而宽阔,是骏马生活的天堂,没有牧人的吆喝,无拘无束,就连那些小动物也是如此。第三:从动物们的生活就知道,荷兰不仅是奶牛的王国、骏马的王国,也是牲畜们自由生活的王国。第四:晚霞消逝,夜幕降临,挤奶工开始工作,一切都显得无声无息。正因为荷兰三分 之一的土地都是牧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所以人们才说荷兰是“牧场之国”。
10、作者为什么四次提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答:因为作者对荷兰充满无比的喜爱和赞美,他心中的千言万语在课文中只汇成一句话“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是一条清新柔和的线索,将课文各个自然段的内容紧密地练习在一起,这句看似简单的话却表达了作者对牧场之国最淳朴、最真挚的情感。
第22课《古诗词三首》
(一)《乡村四月》[宋]翁卷
诗意
绿遍山原白满川,山陵和原野一片绿色,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子规声里雨如烟。
只有听见杜鹃鸟不停地在蒙蒙细雨中叫着。乡村四月闲人少,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农活,没有人闲着,才了蚕桑又插田。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1、《乡村四月》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2、前两句是怎样写江南初夏的景色的?
答:树木葱郁,水光映天,色彩明丽动人。蒙蒙细雨中,杜鹃啼鸣催耕,由静入动,现出了活泼的生机,寥寥几笔就把江南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
3、“才”和“又”两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这两个字不言忙而忙却显现出来,写出了农民劳动的繁忙紧张,也写出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之心和赞美之情。
4、结尾处诗人为什么不直接说人们很忙,而说“闲人少”呢?
答:诗人不正面直说人们太忙,却说闲人很少,故意说得委婉一些,舒缓一些,为的是在人们的一片繁忙紧张之中保持一种从容悠闲的气度,与诗歌前两句互相呼应。
(二)《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诗意
昼出耘田夜绩麻,白天锄地,夜晚搓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农家男女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各有自己拿手的本事。童孙未解供耕织,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也傍桑阴学种瓜。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靠近桑树的下面学着种瓜。
1、《四时田园杂兴》描写了乡村农人耕织以及儿童学大人样子劳动的情景,展现了农家夏忙的场面。赞颂了农村劳动人民的勤劳,表达作者对天真、可爱的劳动人民的喜爱。
2、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这两句是怎样具体写农村田园生活的?
答: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乡村里男耕女织,日夜辛劳的情形,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敬重之情。
3、“学”字表现了什么?
答:一个“学”字,使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写出了农村儿童从小喜爱劳动,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三)《渔歌子》[唐]张志和
诗意
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附近,白鹭展翅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桃花夹岸的溪水中,鳜鱼肥美。青箬笠,绿蓑衣,头戴青斗笠,身披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儿不想回家。
1、《渔歌子》借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桃花,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
2、西塞山前的江南水乡是什么样的?
答:桃花盛开,白鹭飞翔,碧波粼粼,鳜鱼跳跃,清新、秀丽,一派秀丽宜人的水乡风光!
3、“不须归”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了渔翁在这优美的景色中忘情山水,陶醉于自然的悠然自得。第23课《麦哨》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以生动有情趣的笔调抒写着乡村孩子快乐的童年,在声声麦哨里,孩子们勤劳地割草,快乐地嬉戏,嘴馋地吮吸,表现了乡村浓浓的欢乐。展现了乡村孩子天真、纯朴、可爱的形象,全文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情趣。教学中了解作者在写作的构思方面采用首尾呼应的方法,中间的叙事与写景,相得益彰地体现农家的快乐,以朗读来体现儿童的天真快乐。
2、写孩子的脸蛋用比喻的手法有什么好处? 答:这个比喻句把“孩子们的脸”比作“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这样形象生动的语言,产生了一种意境美,写出了孩子们面容的稚嫩、可爱、美好。
3、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这句话该怎么理解呢? 答: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将一个五彩缤纷的田间世界再现出来,字里行间也透露着一种丰收的喜悦。
4、“擎”字好在哪里? 答:与“举、托”等字相比,“擎”字更显出果实的丰满,突出麦子的自豪与献礼般的郑重,表现了丰收的喜悦。
5、写“天然的运动场”用了什么手法?
答:用对比、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草地的茂密、柔软,这样的运动场是农村特有的,是城市运动场无法比拟的,也表明作者为乡村孩子们有这样“天然的运动场”而感到由衷的高兴。
6、孩子们吹着麦哨,为什么这么高兴?
答:乡村的孩子们生活在田园之中,他们是如此贴近大自然,他们开心地、无拘无束地在田野中玩耍、嬉戏。他们的童年是幸福而又快乐的。
7、作者围绕“麦哨”描写了哪些“乐”与“美”的画面?
答:第一:孩子们衣服美:“白竹布衬衫小凉帽,绣花兜肚彩头巾。”第二:田野里花果美、丰收乐:“前几天,田野里还是鹅黄嫩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第三:小伙伴游戏乐:“男孩子跑到铺满青草的土坡上面,翻跟头…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第四:茅茅针滋味美:“…一股甘甜清凉的滋味很快从舌尖直沁肺腑!”
8、乡村的生活是如此的欢快,让人不由自主地陶醉其中,这仅仅是因为乡村景色宜人吗? 答:乡村生活令人陶醉不仅仅是因为乡村景色宜人,更重要的是这里的老人家健康长寿,孩子们聪明可爱,夫妻们恩爱美满,邻居们和睦相处。乡村的景色是宜人的,乡村的人们更是美好的,他们的美是内在的:朴实、热情、善良、纯真。美丽的景色和这些可爱的乡亲们构成了一幅欢快、柔美、和谐的画面,使人难以忘怀。
日积月累:
10.四年级下册人教版期中复习考卷 篇十
1、把0.32扩大到它的10倍,只要把0.32的小数点向右移动( )位,因此0.32×100=( )。
2、把3.012的小数点去掉,它的值就( )倍。
3、0.265里有( )个十分之一,( )个百分之一,( )千分之一。
4、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 ),乘法分配率律用字母表示( )。
5、三角形按角分类,可分为( )、( )和( )。
6、( )和( )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7、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 )。
8、a+b+c=a+(b+c)运用了加法的( )律。
9、由( )条线段( )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从三角形一个( )到它的( )画一条( ),( )和( )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10、某地平均每10千克海水含盐0.3千克,则1000千克海水含盐( )千克。
11、三角形有( )条边,( )个角,( )顶点,一个三角形有( )条高。
12、三个连续的自然数,中间的一个数是n,最小的一个数是( ),最大的一个数是( )。
13、仓库里有一批水泥,运走5车,每车n吨,还剩m吨,这批水泥有( )吨。
14、已知11×375=4125,根据已知算式直接写得数。
3.75×1.1=( ) 37.5×110=( ) 0.375×11=( )
二、我是公正的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
1、a×4可以写成a4。 ( )
2、由三个角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 )
3、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
4、x²一定大于2x。 ( )
5、用三根长度分别为5厘米、5厘米和11厘米的绳子可以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
6、等边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 )
7、在一个平行四边形里,只可以画出一条高。 ( )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图形不可以单独密铺的是( )。
A.长方形 B.正六边形 C.圆形
2、一个三角形至少有( )锐角。
A.1 B.2 C. 3
3、a×a×1可以简写成( )。
A.2a B.a² C.1a²
4、把0.026扩大到原来的( )倍是26。
A.10 B.100 C.1000
5、下面小数能简写的有( )个。
0.2100 0.0001 10.020 10.001 0.045 13.60
A.3 B. 4 C. 5
6、贝贝今年a岁,乐乐今年b岁,贝贝比乐乐小,五年后他们相差( )岁。
A.a—b B.b-a C.b-a+5
7、a²与( )相等。
A.a×2 B. a+2 C. a×a
8、甲数是a,乙数比甲数的3倍少b,乙数是( )。
A.3a-b B.(a-b)÷3 C.(a+b)÷3
9、用三根木棒围成一个三角形,现在有两根长度分别是2cm,5cm的小棒,第三根的长度可能是( )cm。
A.22 B.5 C.7
四、神机妙算
1、口算
45×4= 10×87= 48÷4=
5a×8b= 7a+8a= 125×8=
8×m= 5a+6b= 22×400=
2、怎样简便怎么计算
8×(29×125) 121+64+79+46
101×27-27 130÷25÷4
3、求下列各式子的值。
当m=5时。
5m+18 60-4m
五、操作题
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标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腰并画出梯形的高。
六、解决问题。
1、一个等腰梯形的菜地,它的周长是64米,上底是12米,下底是20米,腰长多少米?
2、修路队要修1800米长的公路。
(1)平均每天修m米,5天修了多少米?
(2)当m=125时,还剩多少米没有修?
3、学校购进篮球、排球和 足球各5个,篮球47元/个,足球30元/个,排球23元/个,共需要多少钱?
4、一本故事书小明要12天看完,前5天每天看18页,后七天每天20页。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5、一个等腰三角形,它一个角的度数是36°。它的另两个角的度数是多少?
11.四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人教版) 篇十一
教材简析
学生在二年级时,主要通过具体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和步感受了排列组合的思想的方法。本节课是搭配问题的延续和提升。教材选取学生熟悉的内容,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学习排列组合的内容,更加系统和全面,重在引导学生用更简洁、更抽象的方式把思考的过程和结果表达出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新课标提出的要求。
教学内容
初步感受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教科书第102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掌握寻找简单事件的组合数并用符号表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养成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2、让学生经历从众多表示组合的方法中,体验数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最优化。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难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不重复,不遗漏以及符号化思想。
教具准备
课件、图片、答题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的名字叫小红,星期六是小红的生日,她打算和几个小伙伴到数学乐园里去玩。一大早,妈妈就给她准备了几件衣服,请看(课件出示几件衣服)这些衣服漂亮吗?(漂亮)有几件上装?几件下装?(2件上装,3件下装)。如果一件上装和一件下装搭配在一起是一种穿法的话,你觉得小红一共有几种穿法?(学生说)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入手,以谈话的方式展开,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自然地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这样的导课轻松自然,直奔主题。】
二、主动参与,探究新知
1、探究搭配的方法
师:小红的这五件衣服,到底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呀?请大家两人为一小组,用学具卡片(两件上装、三件下装)摆一摆,看一看到底有几种不同的穿法?摆好后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样搭配的?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了解、指导)
2、汇报展示搭配方法
师把教具卡片贴在黑板上
师:请小组里的代表上讲台把自己的搭配方法介绍给大家,谁愿意?(请三四名学生代表到黑板上操作并口语表达自己的思路),预设:①先固定上装,再用2件上装分别与3件下装搭配,一共有6种搭配方法;②先固定下装,再用三件下装分别与2件上装搭配,一共有6种搭配方法。
师:刚才几个同学展示并表达了自己的搭配过程,结果都是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那你比较喜欢刚才哪位同学的描述?为什么?(生答)
小结:所以我们在搭配的时候,要按一定的顺序,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板书:有序→不重复、不遗漏)其实呀,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再次走进了数学广角,学习数学广角里面的知识搭配(板书:数学广角→搭配)。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摆一摆,动嘴说一说,让学生具体形象地感知搭配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的思维习惯,并训练学生用语言表达数学思维的能力。】
3、寻找简捷的表达方式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用学具卡片摆出了五件衣服的6种搭配方法,如果我们现在没有这些學具,你们能通过什么方法找出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吗?(请同桌交流、讨论一下)
(学生汇报方法)
(学情预设:可以用文字表达,用符号代替,可以连线……)
师:请大家在答题卡上把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下来,再列式算一算,有几种搭配方法。
(生记录、计算,师巡视、了解、指导)
请三四名学生上台投影展示说明自己的记录方法
预设1:有序,用文字表达
灰短袖—花裙子 灰短袖—长裤 灰短袖—包裙
蓝长袖—花裙子 蓝长袖—长裤 蓝长袖—包裙
3×2=6种
预设2:有序,用符号表达
① ② A1 A2
B1 B2 B3
3×2=6种 3×2=6种
师: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生答)
小结:同学们,我们在搭配事物的时候,要想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一定要有顺序地进行搭配。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对比学生的作业,感受有序思考的好处,深化有序思考的意识。在描述记录的方法中,渗透“符号化”思想。】
三、巩固新知,实践应用
1、早餐的搭配
①操作并列算式
师:小红看到大家这么热心地帮她搭配衣服,她真高兴,她穿上了自己最喜欢的一套衣服,出发前,要填饱肚子呀!瞧,妈妈已经给小红准备好了早餐(课件出示早餐),这些早餐有什么特点?(上面两种是喝的,下面4种是吃的)合理的早餐应该是一种饮料配一种点心,饮料和点心只能各选一种,这些早餐,有多少种不同的吃法呢?请大家在答题卡上用你喜欢的方法进行搭配连线,并列出算式。
(学生在答题上记录,列算式,师巡视、了解、指导)
②展示作业
请两三个同学展示作业并介绍自己的方法。
师:如果再加上一杯果汁,一共有几种搭配?你能直接列算式吗?同桌说一说,指名答,3×4=12(种)
2、照相搭配
①课件出示图片,引出问题
师:同学们,为小红的早餐找出了8种不同的吃法,小红感谢大家,她匆匆地吃了早餐就出发了。和小伙伴汇合后,他们一路蹦蹦跳跳地很快便来到了数学乐园,还没进门,他们便碰见了多久不见的好朋友聪聪、明明。他们4人都想单独和聪聪、明明分别合拍一张照片,一共要拍多少张照片?
②现场表演、操作
老师请4名学生当小红和小伙伴,请2人当聪聪和明明上讲台,再请学生上台操作怎么照相。
③请学生列出算式,2×4=8(张)理解两种方法:一种是2个4张,一种是4个2张。
师:通过照相,我们又巩固了有序思考问题的方法。照完相,小红和小伙伴高兴地进入数学乐园玩去了。
【设计意图:目标达成练习,强化学生有序地思考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有序搭配的方法,进而抽象到直接列式计算。】
四、课堂小结
你在这节课中有什么收获?你学到了什么?(学生谈)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概括表达能力】
师进行全课总结。
五、布置作业
1、课本102页“做一做”第1题;
2、课本105页第6题。
教学反思:
12.四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人教版) 篇十二
作为刚工作两年多的新教师, 小学教育给我的感觉是:上课很赶, 孩子很躁, 老师很累。教育不是让人增长见识, 学习本领吗?这本是快乐的事啊!可现实为什么会这样呢?可能这不是一个三言两语就能言明的问题。以下, 我仅就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材为着眼点, 谈几点感想。
首先, 四年级语文, 每册有必读课文32篇, 所选课文多为名家之作, 或文字优美可倾心一读, 或道理深刻可为之一悟。但有一点却十分碍眼, 在每一课课文开篇第一页下方介绍作者时, 上下册课文竟各有十三篇课文赫然标着“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改动”课文占整课文总数的40.7%。语文到底是名家名作荟萃, 还是编者改编故事集呢?有时真替人教社担心, 万一要是行文作者较起真来, 真不知人教社会惹来多少文字官司。以上册第9课《巨人的花园》为例:对照《巨人的花园》和原著《自私的巨人》, 无论是人物形象的刻画, 景物场面的描绘, 还是情节发展的走向, 改动是很大的, 较《巨人的花园》而言, 原著《自私的巨人》内涵更加博大精深。为适应教学的需要, 对原著进行适度地修剪可以理解, 但如果借此大刀阔斧, 捉刀相向, 对原著进行“面目全非”式的裁减, 这就不免令人费解了。就如对《自私的巨人》的改写, 一个貌似自私其实心地善良的巨人, 被改成了外表任性、内心冷酷的形象, 而后又突然“顿悟”, 痛改前非, 读完之后总不免给人一种突兀的感觉。
其次, 我还发现一个怪现象:比起讲道理、谈理想、介绍型的“大”文章, 孩子更愿意学小故事、小动物类 (如上册第四单元有关小动物类的文章) 的“小”文章;比起正儿八经的必读课文来, 孩子更愿意学习园地的日积月累、趣味语文等不打紧的“闲杂”文字。是孩子们胸无大志、不愿思考, 还是我们的教材没有投其所好, 深入他们的内心呢?我想答案无疑是后者。既然小学生是儿童, 那么他们的读本就必须是儿童文学, 这才是他们所关注, 所在乎的, 这样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使他们乐学善思。不然就会造成:什么都说了, 其实什么也没说的后果。如下册第十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课文介绍了黄河变化的过程、变化的原因及其治理的方案。立意很明确, 就是告诉读者要有环保意识。行文不仅用了很多的专业术语, 全无半点儿童味, 阅读提示还列有一问:为治理黄河出出主意。且不说孩子能否看懂, 有没有兴趣去看明白, 治理黄河, 这个从古至今都困扰当权者的超大难题, 要是写书都能写出几百本, 一个乳臭未干、尚未涉世的孩子能提出什么有效建议呢?这是一个既不能深入, 更不能浅出的问题。黄河于中华民族而言所承载的东西太多太多了, 远不止环保一主题。立意可不可以不这么高远, 语言能不能儿童化些呢?记得叶圣陶先生主编的《开明国语课本》也有一篇以黄河为题材的课文。该文借用童话形式, 赋予黄河以生命的律动, 可读性强, 这样的黄河才能真正流进孩子的心中和血液中。
再者, 全册教材内容过多, 老师普遍反映语文课内容过满。以一学期20周 (除去半期考和复习等, 其实一般只有18周左右) 正常授新课为例, 一周六节语文课, 在理想状态下, 整学期下来也就120课时。一个单元平均以13课时为记, 共8单元, 仅教授新课就需104课时。每个单元仅剩余2课时。那这2个课时要解决什么问题呢?要对每个单元的测评考及订正讲评;每课一练的讲评及二次甚至三次订正……于是, 为了完成正常的教学进度, 抢占技能课, 拖堂延时, 追赶进度就成了常事, 而这些, 对于正常健康的教育而言, 损害是不言而喻的。
此外, 我们似乎还应关注教材选材上的功利性, 关注小学生存在两套语言系统。依我之见, 很多课文是什么都对, 什么又都不对;教材的时代性 (如上册第29课《呼风唤雨的世纪》, 现在都21世纪了, 还在谈20世纪, 有明显的滞后性) ;个别有争议性的篇章 (如下册第9课《自然之道》, 向导如果把小海龟不是抱向大海, 而是抱回龟巢的话, 不就既救了那只探路的小海龟又能使其他小海龟不会得到错误信号, 不破坏自然之道吗?这些都是我班一个孩子所言) ;每课朗读要求标准的精确性和可操作性 (几乎从头到尾每篇课文的朗读要求都是有感情地读课文) 。
13.四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期末复习卷 篇十三
6.9-6= 0.9+0.6= 1-0.09= 0.9+0.1= 2.7+2.2=
0.2+0.8= 0.7-0.7= 5.5+11= 1.3-0= 9.7-7=
0.2×8= 12.5×8= 6.2+0.04= 2.5×0.4= 1.41×1000=
0.6×0.7= 6-0.7= 6.4+4.6= 0.04×0.3= 5.18+3.02=
二、填空题。(共25分,1—6每空0.5分)
1. 6.09的6在( )位上,表示( )个( ),9在( )位上,表示( )个( )。
2.把“1”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1份用小数表示是( ),也可以用分数表示( )。
3.0.4里面有( )个0.1, 0.025里面有( )个0.001。
4.0.050的计数单位是( ),它含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5.三角形两边之和( ),两边之差( )。
6.折线统计图中的点表示( ),线表示( )。
7.一种上衣降价x元后是100元,原价是( )。
8. 4个百、5个十、3个十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
9.0.3×0.4×0.25=0.3×(0.4×0.25)运用了( )运算定律。
10.小数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
11.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是36°,另一个锐角是( )。
12. 540克=( )千克 7元8角3分=( )元 9吨40千克=( )吨
3米6厘米=( )米 7吨33千克=( )吨 99分米=( )米
13.在○里填上“<”、“>”、“=”。(6分)
7.9○8.2 0.09○0.12 5.7○5.8
3.61米○362厘米 284克○0.284千克 5.3米○532厘米
三、判断题.(6分)
1. 3.368中的两个“3”所在的数位虽然不同,但是表示的意义相同。( )
2. 小数的位数越多,这个小数就越大。 ( )
3. 小数点的后边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 )
4. 3.4时=3时40分。 ( )
5. 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加法。 ( )
6. 2.7和2.9之间只有一个小数。 ( )
四、选择(每空1分,共5分)
1. 1.76□≈1.76,□中的值最大是( )
A、5 B、4 C、9
2. 大于0.6而小于0.7的小数有( )个。
A、9 B、0 C、无数
3. 两个数的积是0.42,如果两个数同时扩大10倍,积是 ( )。
A、42 B、4.2 C、0.42 D、0.0042
4. 由2、4、5三个数字组成的最大的两位小数是 ( )
A、4.25 B、2.54 C、5.42
5. 8080.80这个数( )位上的零可以去掉。
A、百 B、十 C、百分
五、计算(28分)
1.用竖式计算。(8分)
5.08×0.65= 54.68-12.8 =
80.4×0.35 = 19.92+420.26=
2.脱式计算,能简算的就简算:(8分)
15.89-(5.89+6.98) 0.8×3.9×1.25
4.87×2.34+4.87×7.66 1.87+0.26+6.13+1.74
3.解方程(8分)
5.34+X=26.7 5X-1.5==13.5
15+2X=45 X÷0.6=4.5
4.列式计算。(4分)
(1)一个数比2.02与3.28的和多1.3,这个数是多少?
(3)2460减去52与26的积,差是多少?
六、解决问题。(26分)
1. 小胖带了50元钱去联华超市,买学习用品用去了19.37元,零食用去了15.63元,还剩下多少元?(5分)
2. 淘气全家五一假期开车去北京游玩,车速90.5千米/小时,行驶了4.5小时到达目的地,算一算他们共走了多少千米?(5分)
3.水果超市购进10吨水果,已经运回了7车,每车装1.25吨。还剩多少千克没有运?(5分)
4.一个滴水的水龙头一天要浪费约43.2千克水,一个漏水的马桶一天要浪费约956.4千克的水。照这样计算,一个漏水的水龙头和一个漏水的马桶10天一共要浪费多少千克的水? (5分)
【四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人教版)】推荐阅读:
2018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资料10-08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08-12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07-10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06-20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四)教案06-14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复习提纲语文11-03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08-12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计划10-20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总复习资料11-09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乡下人家 教学设计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