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损伤

2024-08-28

组织损伤(精选14篇)

1.组织损伤 篇一

在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更重视体育锻炼,参加锻炼的人日益增加。对于经常参加健身运动的人们来说,各种意外的运动损伤都有可能发生。而很多运动者在体育锻炼时没有进行适当拉伸活动也是造成运动损伤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在进行体育运动时要做一些预防措施来减少运动损伤的出现的机率是很有必要的。但是,运动损伤的发生只能预防,却不能完全避免,因此,对于在运动中经常出现的一些轻度的拉伤和韧带扭伤等软组织的损伤,如何正确、快速的处理,让伤者不因为处理不当而加重损伤变得十分重要。

当软组织受伤时,首先,进行冷敷。用冷水、潮冰或冰袋敷在患处表面。通过冷敷可以起到两方面的效果。其一,可以减轻疼痛,冻僵感觉神经系统而起到抗刺激的作用。其二,可以阻碍局部供应,减少损伤的组织流血,从而使损伤范围不再扩大。

其次,用具有弹性的绷带包扎伤处。包扎时必须均匀,否则会在压缩绷带的边缘形成“袋”形的肿胀。另外,还要经常检查压缩的情况,以保证血液循环不受影响。

最后,受到运动损伤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进行休息。但休息的时间应该适当,不能过长。运动损伤者可以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适量的缓和运动,这样可以加强身体的供血和新陈代谢,有利于损伤者更快的恢复健康。

2.组织损伤 篇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2011年4月-2013年4月入住的40例颌面部软组织损伤合并腮腺损伤的患者, 均无特殊临床表现。男28例, 女12例, 年龄16~48岁, 平均32.4岁。损伤原因:8例车祸伤, 7例跌落伤、12例刺伤、13炸伤, 其中24例急性损伤, 16例陈旧性损伤。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严重程度等资料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入院后, 仔细检查患者伤口, 对损伤情况做出综合评估。针对患者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 术后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不良反应。

1.2.1 急性损伤治疗

对患者采用局部麻醉后实施清创术, 清洗伤口, 剔除伤口内的异物, 并止血。如患者是单纯性腮腺损伤, 可采取逐层缝合的方法进行处理, 对于合并有腮腺导管断裂或面神经损伤的患者, 需转为全身麻醉手术, 找到断裂的导管, 分离3 cm, 将导管插入口腔内导管开口处, 将断端定位, 找到颞浅静脉, 取1 cm长度的颞浅静脉, 在显微镜直视下将端端吻合。当患者发生腮腺导管断裂时, 取一硅胶管 (直径与腮腺导管相近) , 插入腮腺导管口, 直到到达导管断裂处为止, 将导管吻合, 手术结束后, 将硅胶管固定。将咀嚼肌筋膜、肌层、皮下组织及面部皮肤用丝线缝合, 加压包扎, 完成手术。

1.2.2 陈旧性损伤治疗

如患者治疗不及时或者不恰当, 可造成腮腺导管瘘或腺体瘘。发生腮腺导管瘘时, 患者一般可因局部胀痛而在损伤3天后来医院就诊。当同时合并面神经的损伤时, 患者一般采取全身麻醉, 找出神经断端, 并将之游离, 用手术刀将断端附近的组织切除, 然后在显微镜直视下, 采用无张力缝合法, 将神经外膜端端吻合。当张力较大的时候, 可用耳大神经代替, 进行移植术。对于患有腮腺导管瘘或腺体瘘的患者, 应将腮腺导管分离出, 此时可看到清亮的涎液从导管近心端流出, 然后取一硅胶管 (直径与腮腺导管相近) , 插入腮腺导管口, 直到到达导管断裂处为止, 将导管吻合, 手术结束后, 将硅胶管固定。

2 结果

24例急性损伤患者经手术治疗后, 均达到治愈标准, 伤口愈合情况评判均为Ⅰ期愈合, 无红肿、无感染、血肿或坏死, 组织结构和功能修复良好, 无腮腺导管瘘、腺体瘘等并发症发生, 所有患者面神经损伤均在术后1年内达到治愈;16例陈旧性损伤的患者经过积极手术治疗后, 原有腮腺导管瘘或腺体瘘均达到治愈标准, 面神经损伤均在术后1年内达到治愈。所有患者与治疗前相比 (P<0.05) , 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颌面部软组织损伤在治疗时, 容易造成误诊、漏诊, 可能在治疗时仅对损伤部位进行组织缝合, 而未对断裂的腮腺、神经进行缝合, 造成后期的腮腺导管瘘、腺体瘘等多种严重并发症。因此对于颌面部软组织损伤合并腮腺损伤的患者, 术者应正确做出病情评估, 彻底清创, 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多器官组织损伤, 及时治疗, 避免出现严重并发症, 如患者的损伤是陈旧性伤口, 在做出正确判断后, 也应采取相应措施, 积极处理。对于发生腮腺导管瘘的患者, 可采用显微外科的手术方法, 将断裂的腮腺导管端端吻合, 但是由于损伤可造成局部组织的充血肿胀及粘连等, 在处理时, 操作较麻烦;如患者发生腮腺腺体瘘, 可造成涎液外漏, 阻碍了组织的正常修复。因此治疗时, 首先抑制腮腺的分泌功能, 再针对具体情况对症处理;如患者发生局部组织的严重感染, 可以考虑将腺体摘除[2]。临床上常用的腮腺区域的定位诊断方法主要是进行逆行美蓝染色造影技术, 其主要操作方法是将一直径与腮腺导管相近的特殊导管从口腔内的腮腺导管开口处插入, 注入造影剂进行定位诊断, 其显影效果好, 定位准确。在处理陈旧性损伤的患者时, 应针对组织受损时间的长短, 瘘管形成的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治疗, 如早期的外瘘, 多采用加压包扎的方法处理, 内瘘可行穿刺抽液的方法, 将液体抽尽后再行加压包扎, 如瘘管形成时间较长, 可采取封闭瘘管的方法, 或直接将腮腺腺体摘除[3]。

综上所述, 在治疗颌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患者时, 首先应及时判断患者损伤情况及是否合并其他组织损伤, 尽可能在损伤早期内进行缝合处理, 减少术后瘘管的形成, 在处理陈旧性损伤患者时, 可根据瘘管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严格把握腮腺摘除的适应证。

摘要:目的 探讨颌面部软组织损伤合并腮腺损伤的临床治疗。方法 选择我科2011年4月-2013年4月入住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4例急性损伤患者治疗后, 均达到治愈标准, 伤口愈合情况评判均为Ⅰ期愈合, 无腮腺导管瘘、腺体瘘等并发症的发生, 面神经损伤均在术后1年内达到治愈;16例陈旧性损伤的患者治疗后, 原有的腮腺导管瘘或腺体瘘均达到治愈标准, 面神经损伤均在术后1年内达到治愈。结论 处理颌面部软组织损伤合并腮腺损伤的患者, 应综合判断损伤情况, 做出及时正确的处理, 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颌面部,软组织损伤,腮腺损伤

参考文献

[1]张月平.射干麻黄汤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120例[D].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0, 1 (12) :441.

[2]王异.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观察[J].2012, 11 (1) :167.

3.软组织损伤综合护理56例 篇三

[关键词] 软组织损伤;冷敷;热敷;功能锻炼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6-117-02

在日常生活中,常因意外造成机体某部位软组织损伤,如足踝扭伤,肘及前臂、膝及小腿挫伤等。这些部位受伤后常表现局部肿胀、疼痛、触痛或有皮肤发红,继而转为皮下青紫、瘀斑,造成局部活动受限、功能障碍,病程较长,病情严重者2~3个月才能恢复,影响生活、工作或学习。笔者对56例四肢软组织损伤患者进行精心的治疗和综合护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就诊于笔者所在医院骨科的软组织挫伤患者56例,其中男性46例、女性10例;年龄15~68岁,平均(44.1±5.4)岁;足踝扭伤15例,肘及前臂挫伤20例,膝及小腿挫伤21例。致伤原因:下楼梯不慎踏空、走路、打球等,足踝扭伤居多;车祸易造成膝及小腿挫伤;冬季下雪路滑容易摔伤,造成肘及前臂损伤。

1.2 心理护理方法

患者入院后,由于损伤部位肿胀严重,疼痛剧烈,情绪较激动、易烦躁。护士应主动深入病室,讲解有关疾病知识、药物的治疗作用,讲解治疗成功的病例、安慰、鼓励、帮助患者,并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以取得他们的合作,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心情舒畅地接受治疗。

1.3 冷热敷方法

患者受伤后48 h内应给予局部冷敷[1],而不用热敷。因热敷可使局部血管扩张,通透性增高,加重皮下出血和肿胀,从而加重疼痛,而冷敷的原理是:(1)可使局部血管收缩,血流速度减慢,血流量减少,血液粘度增加,有助于血液凝固,而控制出血。(2)冷敷还可控制组织细胞的活动,降低神经的敏感性减轻疼痛;同时冷敷可使血管收缩,通透性降低,渗出减少,减轻组织肿胀和疼痛。具体方法[2]:应用冰袋或水囊,先检验冰袋有无破损,然后取适量冰块,将其打碎放入冰袋内,如在冬季可放入适量的雪,同样可起作用,用毛巾将冰袋包裹,放于损伤部位,不要直接放于皮肤上,防止对皮肤的直接刺激,使患者不适。如果受伤的面积比较大,可根据情况放置多个冰袋,这样产生的效应较强,但应用的时间过长会出现继发性效应。所谓继发性效应就是用寒冷可以使小动脉收缩,但持续寒冷30 min至1 h后,局部会发生小动脉扩张10~15 min,因此一般冷敷30 min后给予1 h的复原时间。48 h内间歇冷敷一般重复28~36次,本资料中患者平均冷敷36次。建议老年人冷敷20 min,因为老年人的感觉功能减退,对冷的刺激反应比较迟钝,易发生冻伤。对冷过敏、心脏病及体质虚弱者应慎用冷敷,局部血液循环不良,冷敷后会加重血液循环障碍,可出现组织变性和坏死。因此应禁用冷敷。一般冷敷3~4 h后,疼痛可减轻而且可以忍受。在冷敷的过程中一定要观察患者的反映,一旦发现患者局部皮肤发紫,有麻木感,应立即停止使用冰袋,防止冻伤,冰袋的冰或雪融化后及时更换。否则效果不佳,在冷敷过程中要记录开始冷敷的时间和停止的时间,间隔1 h后在重复进行。

损伤48 h后应给予局部热敷,与冷敷相比也可缓解疼痛,但其作用机制不同[3]。热敷可增加肌肉组织和结缔组织的伸展性,增加关节的活动度,从而减轻因肌肉痉挛、关节强直所引起的疼痛;同时由于血液循环的改善,加速了组胺等致痛物质的运出和炎性渗出物的吸收,解除了对神经末梢的刺激和压迫,从而缓解疼痛。方法[4]:应用热水袋,检查有无漏水,然后将60℃~70℃的热水放入其中,约1/2或2/3满外裹毛巾放入患处。也可用“贮水式电暖宝”。此电暖宝更为方便快捷,不易发生烫伤,如果损伤面积较大的可用多个暖水袋,一般热敷30 min后也要给予1 h的复原时间,因为时间过长也会发生继发性效应,因用热可使小动脉扩张,但持续用热1 h后却引起小动脉收缩。建议老年人热敷水温可调至50℃,用热20 min即可,以防发生烫伤。损伤部位有金属移植物者,禁用热敷,因为金属是热的良导体,用热易造成烫伤。热敷过程中应记录开始及停止使用热敷时间,复原1 h后再重复进行。48 h后,损伤部位的疼痛可以忍受,为了不影响患者休息,热敷可在白天进行,每天可重复10~12次,本资料中患者平均热敷10次/d。损伤部位肿胀疼痛明显减轻后可停止使用热敷。

1.4 药物治疗[5]

损伤早期可口服沈阳红药(沈阳红药制药有限公司,Z21020597)2次/d,每次2片,服用7~10 d。同时肿胀部位涂抹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山东绿叶制药有限公司,H20020168)每日1次或多次。并用0.9%生理盐水500 mL加入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山东绿叶制药有限公司,H20003239)15~20 mg,静脉滴注1次/d,一般需要3~5 d,严重者可用7~10 d。红药有止血、止痛、消肿、化瘀的作用。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可起到抗炎、抗渗出、提高静脉张力、加速静脉血流、促进淋巴回流、改善血液循环和微循环,并有保护血管壁的作用。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也可迅速通过局部皮肤的吸收起到同样的作用。

1.5 康复指导

受伤后可将患肢抬高,利用重力的原理,以促进静脉和淋巴的回流,减轻肿胀疼痛,同时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6]。一般患肢可高于心脏水平20°~ 30°。软组织损伤后,根据肿胀程度,患肢应制动2~3周,在此期间应指导患者进行患肢肌肉自主地收缩和舒张,可起到促进静脉和淋巴回流的作用,从而减轻肿胀疼痛,还可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一般2~3次/d,每次15 min。2~3周后肿胀疼痛逐渐消失,可进行关节的伸屈活动,3次/d,每次伸屈20次,循序渐进,加大力度,增进强度。在锻炼期间关节可能再度出现轻度肿胀、疼痛,是正常现象。鼓励患者不要因害怕而拒绝功能锻炼,护士应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说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使患者配合治疗[7]。

2 结果

通过上述对软组织损伤疾病患者的治疗和综合护理,56 例患者全部出院。治疗时间最短3周,最长10周,平均(6.0±0.2)周。

3 讨论

软组织损伤不容忽视。应进行系统的治疗和护理,否则会出现不完全痊愈。曾有一例患者因打球不慎将足踝扭伤,经X线检查后无骨折,住院1 d经冷敷和用药后疼痛减轻。因准备高考自愿要求出院,后经跟踪调查出现不完全痊愈。

[参考文献]

[1] 张博,罗从风.骨科相关软组织损伤局部冷疗[J].国际骨科学杂志,2009,30(5):293-295.

[2] 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18-322.

[3] 孙晓霞,车艳辉,杨福娣.正确运用冷热疗法治疗软组织损伤的护理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09,17(4):120.

[4] 贾俊红,刘颖,赵凤珠,等.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256例的康复指导[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7):4168.

[5] 姜鹏飞,王培民.急性软组织损伤中医外治的研究现状[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86-87.

[6] 贾俊红,刘颖,赵凤珠.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256例的康复指导[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7):4168.

[7] 刘琼蓉.交腿皮瓣修复小腿复杂伤软组织缺损围手术期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4):3078-3080.

(收稿日期:2012-03-06)

4.组织损伤 篇四

二、ⅱ型变态反应

ⅱ型变态反应又名细胞毒性抗体反应,是由抗体与靶细胞表面的抗原相结合而介导。抗原可以是细胞膜自身成分,也可以是吸附在细胞表面的外源性抗原或半抗原,可通过不同的机制而引起细胞损害。

1.补体介导的细胞毒反应(complement mediated cytotoxicity,cmc) 特异性抗体(igm或igg)与细胞表面的抗原相结合,固定并激活补体,直接引起细胞膜的损害与溶解,或通过抗体的fc片段及c3b对巨噬细胞相应受体的亲和结合,由巨噬细胞所介导。此反应常累及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细胞外组织如肾小球基底膜,引起细胞和组织损害。

5.组织损伤 篇五

核心提示:【关键词】软组织损伤;中药;远红外;陶瓷;胶贴在骨科临床中,经常遇到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患者。2006年

【关键词】

软组织损伤;中药;远红外;陶瓷;胶贴 在骨科临床中,经常遇到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患者。2006年6月~2007年6月,我们以麝香追风膏为对照,将符合标准的6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平行对照的方法治疗观察,结果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情况

本组患者共686例,男375例,女311例;年龄12~69岁,平均36岁;均有慢性劳损病史。病程最短者1个月,最长者2年,其中踝关节组织损伤121例,膝关节组织损伤184例,颈、腰肌劳损206例,肩关节周围炎175例。治疗组340例,对照组346例。

1.2 治疗方法

正骨远红外胶贴由当归、川芎、红花、玄胡、没药等药物组成,经精选上药提取后,以医用载体胶作为载体,将正骨散方和具有产生远红外线的远红外陶瓷粉整合到医用载体中制成正骨远红外胶贴备用(15 cm×9 cm×0.1 cm)。分组及用药方法按照完全随机原则分组,平行对照给药,试验组用正骨远红外胶贴,对照组用麝香追风膏,根据患病部位范围、疼痛轻重确定敷药面积。每天1次,连敷7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冷感型正骨远红外胶贴具有消炎止痛、凉血降温功效,适用于慢性软组织损伤急性发作具有明显红肿、发热等炎症早期者,故主要用于踝关节、膝关节软组织慢性损伤、肩关节周围炎和腰肌劳损的早期等;温感型及热感型正骨远红外胶贴可以消炎、活血、温经止痛,适用于关节肌肉疼痛、肩酸腰痛及跌打、扭伤等具有明显炎症和疼痛者,主要用于肩关节周围炎、踝关节、膝关节软组织损伤和腰肌劳损后期。根据患者患病部位范围、疼痛轻重、瘀肿大小确定敷药面积,但不可直接用于伤口或皮损处。

结果

2.1 疗效评定标准

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骨伤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制订。临床治愈:症状消失、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有效:与治疗前比较症状和功能恢复稍有改善;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

2.2 治疗结果

治疗组160例采用冷感型正骨远红外胶贴治疗,180例采用温感型或热感型正骨远红外胶贴好及施治疗。痊愈215例,占63.24%;显效65例,占19.12%;有效45例,占13.24%;无效15例,占4.41%。总有效率为95.59%,见表1。

346例采用麝香追风膏治疗。痊愈159例,占45.95%;显效64例,占18.50%;有效74例,占21.39%;无效49例,占14.16%。总有效率为85.84%,见表2。

2.3 两组总疗效比较

按上述标准评定,两组治疗效果如表1、2所示,正骨远红外胶贴在对综合疗效的构成比、有效率和治愈率等方面,比麝香追风膏的综合疗效更为显著(P<0.05),提示正骨远红外胶贴在综合疗效方面比麝香追风膏更为突出。表1 正骨远红外胶贴临床应用疗效统计

表2 麝香追风膏临床应用疗效统计

讨论

慢性踝关节、膝关节损伤、颈腰肌劳损、肩周炎等慢性软组织损伤都是生活中让患者难以忍受的常见疾病。患者通常有疼痛酸困、发胀、发紧不适,甚至影响睡眠,影响工作,临床主要采用物理治疗、外用药、口服镇痛药或温经活血通络的中药进行治疗。近期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不良反应引起全世界的广泛重视,不少患者表现了明显的排斥。而且由于口服药有首过效应,部分药物经过肝脏代谢,使到达体循环的药量减少。因此现在的止痛方法多是内外联合,以局部治疗为主。患者如果通过外用药和物理治疗能够缓解病情,尽量减少使用口服剂或注射剂,这样在减少不良反应的同时也缓解了患者的经济压力。

祖国医学认为“筋喜温而恶寒”,正骨散药方是我院骨科使用了四十多年的经验方,经不断潜心研究,经验积累,总结出正骨散药方,选用当归、没药、红花、川芎等中药打成干燥粉末,用时调成糊状外敷患处具有活血止痛良好的疗效,至今仍受群众欢迎。但是,受时代和科技发展的局限,中医膏贴存在其先天的缺憾,软膏是以酒、面粉、麻油、饴糖、蜂蜜等作为赋形原料,其缺点是携带使用不方便、遇体湿易溶化而污染衣物,易发酵霉变而影响药效,阻碍了其进一步推广应用。

6.投掷运动损伤 篇六

投掷手榴弹与标枪,由于对肩、肘、腰、膝的要求很高,所以这些部位最易受伤,其中有的是一次伤,有的是慢性劳损伤。肩袖伤、付内侧副韧带、肌肉的捩伤,肘的骨关节病(投掷肘)最常见,多因投掷技术不正确,肩、肘、腰、腿在投出时未呈反弓形所致。膝伤最常见的是髌骨软骨病或伸膝腱膜炎,这主要是由于助跑末,一腿突然制动,使髌骨的软骨与股骨反复撞击或肌肉反复牵扯所致。此外,手榴弹投掷技术错误,还会发生肱骨的手榴弹骨折,受伤时常常合并桡神经麻痹。

铁饼运动员最易发生的创伤是髌内软骨病,髌腱捩伤及伸膝腱膜炎,这是由于掷铁饼时,经常需要运动员在膝半蹲位置支撑扭转用力所致。据统计,集训运动员每日要在半蹲位作模仿练习或试投约100-150次,局部的劳损程度可想而知。因而必须引起教练员的注意。

掷链球进最常见的损伤是斜方肌拉伤。

铅球运动创伤,常见的有掌指关节扭伤,指屈深肌腱拉伤,或因出生时球由指间滑出而致的蚓状肌拉伤。此外,左侧腰方肌也常因投出时腰的突然侧倾而拉伤。个别运动员为了加强腿的后蹬力量,过多地重复“膝的半蹲起”因而引起髌骨软骨病。根据上述情况,加强训练的组织方法,技术的讲解和准备活动,是预防此类创伤的主要措施。

短跑运动损伤

赛跑创伤比较少见。在短跑时常遇到的外伤有大腿后部屈肌拉伤、足踝腱鞘炎、跟腱纤维撕裂、断裂或跟腱腱围炎。赛跑时由于急停而引起的髂骨前上棘的断裂、踝关节与膝关节扭伤、母趾种子种子骨骨折等。有时也可以因为起跑坑未垫平而致伤。

中长跑外伤较少。但可以出现过度紧张现象。下肢训练过多,有时可出现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或骨折。长跑过程中摔倒可发生擦伤,但有时也可因倒在跑道的边沿上或道边的板牌上而发生骨折。也曾有人记载过钉鞋刺伤的病例。马拉松比赛时,由于距离过长,运动员常常发生会阴部及尿道口擦伤,膝外侧疼痛综合征,胫前肌腱鞘炎及足趾挤压伤。因此,应注意运动裤与鞋子的选择及路线的选择(应当选择柏油马路或土路,会阴部涂凡士林可预防磨擦伤)。跨栏最易发生大腿后肌肉拉伤(包括坐骨结节末端病)、腰痛及髌骨软骨病。所以应注意训练制度的安排,跨跳姿势的矫正,以及栏的安放位置及方向。

什么是肩袖损伤,应怎样处理?

肩袖损伤在排球、体操、游泳运动员中多发,对于体育健身参加者来说,若肩部的运动负荷过高或动作过猛,也易发生。在肩袖损伤的同时,往往伴有肱二头肌长头肌健损伤。其发生主要是由于肩袖(由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圆肌组成),在肩关节做背伸、转肩、外展及超正常范围的剧烈活动时,受到反复牵拉和与肩峰、肩喙韧带发生反复磨擦而引起的损伤。常见损伤动作有单杠、吊环中的转肩、棒球的投球、举重抓举时的突然背伸等动作。

肩袖损伤的主要症状有:肩外侧疼痛,并可以向颈部、上臂部放射;肩外展、或做肩从外旋迅速内旋的鞭打动作时,如网球的头顶扣杀,会使疼痛加重;肩在外展到60°~120°之间时,疼痛明显,而小于或超过这一范围时疼痛减轻,肩做外旋外展抗阻时,肩部亦出现明显疼痛;肩袖损伤时间较长时,还会有三角肌萎缩。

对于急性肩袖损伤,在急性期要求将上臂置于外展30°位置休息,减少肩部活动量,进行适当的肩部柔韧性练习,局部进行理疗、针灸、按摩、中药外敷或痛点封闭均有较好效果;另外要注意加强肩部肌肉力量,改进技术动作。长期保守疗法无效,可考虑手术治疗。

7.组织损伤 篇七

1 材料与方法

1. 1 实验材料

1.1.1动物

20~24 g雌性昆明种小鼠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

1.1.2主要仪器

60Coγ射线治疗仪 (加拿大产) , 普通光学显微镜 (日本Olympus公司产品) , UV-260紫外分光光度计 (美国Techcomp公司产品) , 超级恒温水浴箱 (30±0.2) ℃ (美国Thernofisher公司) , 离心机 (日本HITACHI公司, CF16RXⅡ型, 离心半径40 mm) 。

1.1.3主要试剂

硫酸锌 (ZnSO4·7H2O, AR, 成都金山化学试剂厂产品) 、无水氯化钙 (CaCl2, AR) , 高氯酸 (HClO4, AR) , Giemsa染料、甲醇 (AR) 、丙三醇 (AR) 。

1.1.4试剂配制

①Giemsa染液:0.8 g Giemsa粉在乳钵中充分研磨后溶于50 ml甲醇中, 溶解后加入5 ml丙三醇, 混匀后置于37~40℃水浴箱中保温8~12 h, 于棕色瓶中保存备用。临用时以1份Giemsa原液加9份磷酸盐缓冲液 (PBS:pH值6.4, mol/L) 配制成应用液。②白细胞稀释液:冰醋酸 (AR) 2.0 ml, 加去离子水 (应符合GB/T 6682二级水规格, 电导率≤1.0μS/cm) 至100 ml, 1%结晶紫数滴。③0.005 mol/L氯化钙:准确称取无水氯化钙0.555 g, 去离子水充分溶解后定容至1 000 ml。④0.002 mol/L高氯酸溶液:17.7 ml高氯酸 (AR) , 去离子水定容至1 000 ml。

1. 2 实验方法

1.2.1动物及其分组

20~24g雌性昆明种小鼠, 适应性喂饲后随机分成5个组:空白对照组、辐射对照组和3个加锌组。

1.2.2动物处理

3个加锌组动物分别用加锌饲料进行喂饲, 每公斤饲料中锌的加入量分别为30、60、120 mg, 自由进食。2周后, 除空白对照组外, 其余4组均以60Coγ射线进行1次性全身照射, 照射距离为80 cm, 吸收剂量为6 Gy, 剂量率为0.976 Gy/min, 照射后继续按前述方法喂养2天后处死动物, 测定各项指标。

1. 3 检测指标和方法

1.3.1外周血白细胞计数

眼眶取血20μl, 加入事先取好的0.38 ml白细胞稀释液中, 混匀后用血球计数板计数。

1.3.2骨髓有核细胞计数

处死动物, 取出一侧股骨, 将周围的肌肉和结缔组织剔除干净, 用2 ml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将全部骨髓冲出至试管中, 混匀后取0.1 ml加入0.9 ml白细胞稀释液充分混匀。血球计数板计数, 并计算每根股骨中有核细胞总数。

1.3.3骨髓有核细胞DNA含量分析

将一侧股骨取出, 除净周围的肌肉和结缔组织, 用10 ml 0.05 mol/L氯化钙溶液将全部骨髓冲出至试管, 置于4℃冰箱中30 min后2 500 r/mim离心15 min (离心半径=4 cm) , 弃上清液, 于沉淀中加入5 ml 0.002 mol/L的高氯酸溶液, 用胶头滴管吹打均匀, 置90℃水浴中15 min, 取出, 过滤, 滤液用UV-260紫外分光光度计于波长268nm处测定A值, 以A值代表DNA含量。

1.3.4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

取胸骨, 剔除周围的肌肉和结缔组织, 将骨髓全部挤出至事先滴有1滴小牛血清的载玻片上, 推片, 晾干后用甲醇固定15 min后用10%Giemsa染液染色15 min, 镜下观察、计数1 000个骨髓嗜多染红细胞 (PCE) 中出现微核的细胞数, 并计算微核出现率。

1.4统计方法

实验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组间t检验。

2 结果

2.1外周血白细胞计数

见表1。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辐射对照组和3个加锌组的白细胞计数显著降低 (P<0.01) , ②与辐射对照组比较, 加锌组外周血白细胞数量有一定增高, 中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682, P<0.05) , 低、高剂量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注:a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P < 0. 01;b与辐射对照组比较, t = 2. 682, P < 0. 05。

2.2骨髓有核细胞计数

见表2。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辐射对照组和3个加锌组的骨髓有核细胞计数显著降低 (P<0.01) , 中、高剂量组骨髓有核细胞数均显著高于辐射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1) 。

注:a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P < 0. 01;b与辐射对照组比较, t = 12. 053, P < 0. 01;c与辐射对照组比较, t = 11. 968, P < 0. 01。

2.3骨髓有核细胞DNA含量分析

见表3。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辐射对照组和3个加锌组的DNA含量显著降低 (P<0.01) , 与辐射对照组比较, 加锌组、120mg/kg剂量的DNA含量均显著增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1) 。

注:a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P < 0. 01;b与辐射对照组比较, t = 4. 775, P < 0. 01;c与辐射对照组比较, t = 3. 418, P < 0. 01。

2.4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分析

见表4。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辐射对照组和3个加锌组的微核率显著升高 (P<0.01) ;②与辐射对照组比较, 加锌组的微核率均有一定降低, 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注:a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b与辐射对照组比较:t=4.105, P<0.01;c与辐射对照组比较:t=7.029, P<0.01。抑制率=[ (辐射对照组微核率-加锌组微核率) /辐射对照组微核率]×100%

3 讨论

人类受照射后出现的健康危害, 来源于各种射线通过电离作用引起的组织细胞直接或间接损伤[5,6]: 直接作用将能量传递给生物分子, 引起原子电离和激发, 导致分子结构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 或作用于水引起水分子的活化和自由基的形成, 再通过自由基作用于生物分子, 当体内的氧化—抗氧化平衡遭到破坏时, 会引起细胞结构破坏和功能的丧失。有报道指出, 放射线可导致人体内白细胞显著降低, 细胞核异常, 血小板减少, 免疫功能降低等多种症状。亦有研究发现, 锌是维持免疫系统完整性的一种必需元素, 通过与氨基酸中硫和氮原子的共价结合, 在维系蛋白质三级结构和发挥其特定功能中起重要的生理作用[7]。锌通过调节DNA聚合酶等一系列酶活性参与核酸代谢的调控, 为细胞的周期变化、增殖以及活化所必需[8]。并且作为一种抗氧化剂, 锌可保护细胞的细胞膜免于氧自由基的损害[9,10]。本实验中, 60Co γ 射线6 Gy照射后, 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减少, 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 ( P < 0. 01) 。与辐射对照组比较, 加锌组60 mg /kg小鼠白细胞计数明显增加 ( P < 0. 05) , 说明在摄入锌后, 其造血组织的细胞增殖能力得到改善, 提示一定剂量的锌具有提高机体造血组织抗辐射能力的功能。

射线对机体骨髓造血功能的损害在国内外已有大量报道。本次实验中, 经60Co γ 射线6 Gy照射后小鼠骨髓有核细胞数量显著减少 ( P < 0. 01) , 但加锌组的下降趋势有所减缓, 其中60 和120 mg /kg剂量组较之辐射对照有核细胞计数有明显增加 ( P < 0. 01) , 且随加锌剂量的增加而升高, 进一步说明了锌对骨髓造血组织的保护作用。

DNA和生物膜是细胞辐射效应中最重要的靶, 电离辐射产生的自由基可直接攻击DNA, 引起DNA结构改变、功能异常和代谢紊乱、DNA降解增加及合成抑制等损伤, 最终导致细胞功能损害, 直至死亡。本实验中, 小鼠经6 Gy60Co γ 射线照射后, 骨髓DNA含量明显下降 ( P < 0. 01) , 辐射对照组小鼠骨髓DNA含量下降74. 8% , 加锌 ( 60 和120 mg /kg) 饲养后, 能明显提高照射后小鼠骨髓DNA含量 ( 均P < 0. 01) , 提示预防性给与锌, 可拮抗辐射对骨髓DNA合成的抑制作用, 而锌的辐射防护作用与其清除自由基有关。

8.处理软组织损伤,切记先冷后热 篇八

医生告知孩子父母,之所以会出现扭伤部位肿胀加重的情况,主要与他们的处理方式不当有关。一旦出现了跌打损伤的意外导致软组织损伤,如果马上对受伤部位进行热敷和按摩的话,只会加重患者病情,并不会起到任何辅助治疗的作用。

软组织损伤,别急着热敷

像上述这种处理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我们临床上遇到的也很多,不管什么原因导致的软组织损伤,首先想到的就是热敷。很多人都知道,热敷有利于舒经活络、缓解疼痛、加快血液循环,所以对于肿胀和疼痛有着很好的效果。无可否认,大家对热敷的作用理解得并没有错。可是却并不知道,软组织损伤后的热敷是有着非常严格的时间规定的,如果热敷的时间把握不对,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从而引起病情的加重。主要原因有:

1软组织损伤主要是由于外部原因如击打、撞击等或自身姿势不对、用力不均匀导致跌倒、扭伤等引起的受力部位皮下微血管破裂、黏膜出血、肌肉肌腱韧带撕裂、神经损伤、组织液渗出,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局部(包括皮肤和关节等部位)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如果在软组织损伤刚刚发生、正在发生出血、渗出的情况下就马上用热敷、按摩等方法进行处理,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那么就会加快损伤部位的血管扩张,血液循环会加快,组织液渗出、出血现象也会随之加重,后果就是肿胀的情况会越来越厉害,同时还会造成软组织粘连和局部功能的持续减弱,而且还极易增强疼痛感。

2为了能够消肿化淤、缓解疼痛,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先要止血和阻止组织液的渗出。那么有什么样的办法能够较快的达到这样一个目的呢?毫无疑问,最简单、方便和有效的办法当然就是冷敷。因为在发生软组织损伤后立即采用冷敷处理,这样可以达到使损伤部位的微血管收缩以减少出血、肌肉组织挛缩以减少组织液渗漏、局部损伤神经痛阈值增高以减少和缓解疼痛的目的。

3先通过冷敷的方法使软组织损伤部位血管收缩、创口闭合、出血和渗出停止后,这样才有利于减轻局部充血、抑制感觉神经,从而缓解症状。这个时候皮下或关节等软组织损伤部位活动性出血和渗出停止,那么肿胀面积不至于越来越大,疼痛也会越来越轻。在这种前提下我们再利用热敷等方法,促使损伤局部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环,促进淤血和渗出液的吸收,最终才能真正的达到消肿散淤、缓解疼痛、减少粘连和促进损伤愈合的作用。

组织损伤,第一时间应冷敷

一旦发生了急性的软组织损伤,最正确的处理办法就是先冷敷再热敷,但是冷敷和热敷的选择时间到底应该怎么确定呢?

在24小时内,最好是在受伤的第一时间马上使用冷敷的方法,可以较快地达到减轻组织创伤程度和促进组织修复的作用。我们平时冷敷用的材料最好是冰水或者冰水的混合物,其次是医疗降温用的冰袋,当然也可以用冰棒、冰淇淋等代替,冷水是万不得已的选择。每次冷敷的时间为15~20分钟, 每隔3~4小时一次。

最早必须在受伤24小时后才能够选择用热敷的方法,这时候可以选用热毛巾、热水袋、热盐、热蚕沙以及具有温热作用的理疗仪器如红外线仪等对损伤部位进行热敷处理,为了发挥最大效果以及避免烫伤,热敷材料温度不宜过高,一般45℃左右最合适,每次热敷时间为15~20分钟,每天2~3次。

最后必须提醒大家的是,这里所说的软组织损伤为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没有开放性伤口,也没有骨折、脱位等情况,最常见的就是急性扭伤,处理方法一定要遵循先“冷”后“热”的顺序,才能够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9.手腕损伤有哪些 篇九

1、桡骨远端伸展型骨折(科雷氏骨折)

此处为松质骨,易碎,骨折后,在桡骨远端及腕部有明显肿胀、压痛及畸形,拍摄X光片可以确诊。

2、腕舟状骨骨折

以足球、篮球、排球、体操中多发,因为腕背伸撑地而引起损伤。损伤后症状往往不重,很像腕关节扭伤,在腕关节外侧仅有轻度疼痛和肿胀、压痛,腕背伸疼。

3、月状骨脱位和月状骨周围脱位

损伤后多有典型的腕背伸、掌侧隆起畸形,还可出现手指不能完全伸直,拇指、食指及中指感觉迟钝现象。

4、腕急性创伤性滑膜炎

10.组织损伤 篇十

龙血竭是百合科植物剑叶龙血树的含脂木材经提取得到的树脂精制而成,主产于我国广西、云南和海南。其性温、平,味甘、咸,无毒,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收敛止血、软坚散结、生肌敛疮、补血益气等功效,是一种传统名贵中药,内含多种成分,药用价值极高,近年来其临床应用已引起国内外学着的重视。2008年6月~2011年5月收治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263例,使用龙血竭胶囊(或肠溶片)治疗,经随访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263例中,176例,女87例,年龄3~75岁。其中扭伤69例(26.2%);挫擦伤128例(48.7%);碾压伤66例(25.1%)。车祸伤96例,殴打伤77例;开放伤83例,闭合伤180例,复合伤33例。对合并有骨折、明显脏器损伤者除外。

治疗方法:首先对有开放性损伤者行彻底清创缝合术,并结合抗感染治疗;对所有伤者予内服龙血竭胶囊(或肠溶片)治疗,其中51例并给以龙血竭粉末加栀子粉,以凡士林或95%乙醇调敷患处,外加纱布或塑料薄膜轻松包扎。

结 果

伤处3~7天完全消肿止痛者112例(42.5%);明显减轻者147例(54.8%);效果不明显者4例,占1.52%;总有效率达98.48%。其中出现皮肤过敏(药疹)3例。

讨 论

龙血竭药效独特,是“活血之圣药”(《本草纲目》),“跌打损伤”之要药,其化学成分以酚类化合物为主,还分离检测出了挥发油、多糖、甾体及甾体皂苷类、萜类、烷烃类、酸类、酯类及植物防卫素等化合物130多种。酚类成分是其主要的生理活性成份,其中又以其黄酮类化合物为主,具有抗心律、软化血管、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消除体内自由基、抗衰老、增加机体免疫力等多种生理活性[1]。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龙血竭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炎作用,它能增加红细胞膜流动性、延长LDL氧化修饰延迟时间、降低正常小鼠血中丙二醛水平、抗微粒体脂质过氧化、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龙血竭的主要成分总黄酮可明显降低血黏度和血细胞比容,缩短红细胞及血小板电泳时间,提高血浆中环磷腺甘酸水平,降低环磷鸟甘酸的含量,并能使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提高,缩短优球蛋白的溶解时间,显著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的形成[2],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但它又能促使血小板在血管破口处聚集,从而影响内源性凝血系统的凝血因子,起到收敛止血的作用,故龙血竭在血症治疗方面具有双向调节作用;龙血竭中的酚类和甾体皂苷等成份,具有改善机体微循环、增加心脏冠状动脉流量、调整机体新陈代谢、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脂代谢和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龙血竭含有的植物防卫素,具有抗真菌、祛腐生肌作用,能有效控制创面感染促进创面愈合;其含有的龙血竭皂苷则具有强大的抗炎镇痛作用,并能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另外还有一定的抗衰老、抗肿瘤作用。临床上对外伤、炎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消化道疾病、皮肤病、骨科疾患等均有治疗作用,临床报道较多的是治疗冠心病、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外伤、宫颈糜烂、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过多、痔疮、褥疮、高脂血症、糖尿病足、复发性口腔溃疡、慢性结肠炎等疾病。

软组织损伤是指各种急性外伤或慢性劳损以及风寒湿邪侵袭等原因造成人体的皮肤、皮下浅深筋膜、肌肉、肌腱、腱鞘、韧带、关节囊、滑膜囊、椎间盘、周围神经血管等组织的病理损害,一般软组织损伤要在2~3周时间才能恢复。受伤后1~2天,局部组织缺血,急性无菌性反应强烈,大量组织渗出水肿,治疗应以制动、冷敷、止血消肿、镇痛和缓解炎症反应为主。之后1~2周内则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为主。机体创伤是体内氧自由基生成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氧自由基除加重创伤的直接损伤,还可引起多系统功能损害[3],因此,创伤后机体内拮抗氧自由基的主要体系-总抗氧化能力(TAO)的大小,对病情的发展和转归起重要作用,而用龙血竭后TAO有显著提高,故治疗效果明显。机体受损伤后血糖会升高,而应用龙血竭治疗后血糖逐渐下降[4]。血竭中含有促进免疫器官发育和免疫细胞增殖的成分,故有利于炎症的消除及组织的修复;而抗炎及促进表皮修复作用,与其可改善局部微循环、抑制血小板凝集和降低血液黏度等药理机制有关[5]。本组急性软组织损伤263例均口服龙血竭治疗,有的患者结合龙血竭粉末加栀子粉以95%乙醇或凡士林调敷外用,总有效率达98.48%,而且大大缩短了损伤修复愈合的时间。本组病例服药后多未诉特殊不适,仅4例出现过敏反应,以药疹为主,血常规、血小板及尿液检测结果也未见异常改变。笔者认为急性软组织损伤可以尽早使用龙血竭治疗,除非合并内脏破裂出血、明显血管断裂、骨折等较严重情况。栀子具有解热、消肿功效,可加速软组织愈合,已经临床研究证实。它和龙血竭一起外敷,利用酒精的挥发性能,使药物成分经皮肤毛孔快速渗透吸收参与血液循环,促进组织的修复愈合。

参考文献

1 刘芳,戴荣继,邓玉林,等.龙血竭化学成分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10,21(15):1437-1438.

2 文东旭.龙血竭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1,32(11):1053.

3 陈瑗,周汶.自由基医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68.

4 王贵红,李江琳,郑兰东,等.龙血竭胶囊治疗软组织挫伤230例[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26(19):1770.

5 王锦亮,李兴从,江东福,等.云南血竭的化学成分及抗真菌活性[J].云南植物研究院,1995,17(3):336.

11.组织损伤 篇十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8例病人中, 男20例, 女8例;年龄20岁~60岁, 平均36岁;上肢6例, 下肢22例;致病原因:急性皮肤软组织损伤6例, 皮瓣坏死伴感染8例, 固定游离植皮皮瓣6例, 陈旧性烧伤4例, 慢性骨髓炎合并创面经久不愈2例, 糖尿病性溃疡2例。

1.2 材料

选用山东威高牌VSD材料, 由3部分组成:①一次性VSD负压引流敷料是由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制成的医用泡沫敷料, 内含有多侧孔引流管。②生物半透性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对皮肤无刺激, 还具有分子阀门功能的单方面透气功能。③三通接头和中心管道吸引或其他持续负压引流装置。

1.3 治疗方法

①创面准备:检查创面皮肤和创腔的损伤、坏死、感染、渗液等情况, 彻底清除创面的坏死组织、脓液、异物等。②设计VSD敷料:根据创面或创腔的大小、形状裁剪或拼接VSD敷料, 覆盖填充创面或创腔, 必要时缝合固定VSD敷料。③贴膜:在VSD敷料外覆盖生物半透膜, 覆盖范围应超过创面边缘3 cm以上, 保持创面或创腔的封闭性。④连接负压装置:将引流管连接负压装置, 负压有效的标志是VSD敷料泡沫 (PVA) 明显瘪陷, 薄膜下无液体集聚, 负压一般调整在125 mmHg~450 mmHg (1 mmHg=0.133 kPa) 。⑤持续负压引流7 d ~10 d[2], 拆除VSD敷料视肉芽生长情况采取下一步治疗。

2 结果

本组28例病人中, 急性损伤的12例病人10例直接愈合, 2例行游离植皮;8例感染病人以及4例陈旧性烧伤病人经一次封闭引流后, 创面无渗液, 有新鲜肉芽组织生长再次行游离植皮而愈;慢性骨髓炎合并创面经久不愈2例, 1例一次治疗后创面缩小而直接缝合, 另1例再次清创封闭引流后行皮瓣移植而愈;2例糖尿病性溃疡经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和清创封闭后, 二期游离植皮而治愈。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健康宣教

VSD技术原是德国Ulm大学附属创伤外科医院的创伤外科医生Fleischmann等[3]首创, 我国裘华德[4]1994年首先引进, 该项技术由于设计理念的科学创新, 将以往的点状引流改变成面状引流, 在临床使用中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方法, 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缩短了病程, 降低了住院费用, 并且避免了许多医疗纠纷。但该项技术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时间不长, 病人对此项技术认识不足且单次费用较高, 病人一时难以接受, 因此, 术前的健康宣教很有必要。另外, 应该指导病人术后加强营养支持,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 有利于创面的愈合和再生;加强病人术后活动时对引流管的保护意识, 勿牵拉、受压并始终保持低位, 必要时通知护士指导活动等。

3.1.2 心理护理

绝大多数病人对手术有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 其根本原因在于对手术治疗的方法和结果了解甚少以及对VSD技术知识和原理不了解。另外, 这类病人因为创伤较重、病程一般都已很长, 加上组织已经感染或坏死, 对于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没有信心, 心理负担很重。所以在手术前首先应该耐心地向病人讲解手术的方式、VSD技术相关知识和原理、此类手术在目前临床上的开展情况, 介绍本科室以往的治疗经验及成功的病例, 或请术后康复的病人介绍亲身体会和康复效果, 使病人消除术前的恐惧心理, 取得病人的主动配合。

3.2 术后护理

3.2.1 常规护理

正确连接负压引流管装置, 妥善固定管道, 保证引流管通畅在位, 使负压维持在适当的范围。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 及时观察引流物的颜色、性质及引流量的变化, 加强基础护理、饮食护理和功能锻炼。及时更换引流瓶, 在更换时为防止引流管内的液体回流, 应先夹住引流管, 关闭负压源后更换引流瓶, 及时提醒病人和陪护人员尽量不要牵拉、压迫、折叠引流管, 维护好负压引流设备。

3.2.2 引流管的观察

观察各引流管的接头是否良好, 引流管有无受压、扭曲, 管内有无液体的流动。若无液体流动, 且负压存在, 引流管的管形存在, 则可能堵管;若无液体流动, 且负压不存在, 无管形, 则可能存在漏气。如果引流管在肢体的屈侧, 应该用垫枕, 使创面悬空, 避免受压, 有利于通畅引流。另外, 如果引流管内出现黄色或黄绿色等液体说明坏死组织或污染物在被引流中, 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一旦发现引流管内有大量新鲜血液被吸出, 应立即停止负压吸引, 马上通知值班医生, 并仔细检查创面有无活动性出血, 必要时压迫敷料止血处理。

3.2.3 局部敷料的观察

敷料应被密封, 富有韧性, 显现管形。如果敷料鼓起, 引流管管形消失, 说明引流管堵塞, 可给予生理盐水反复冲洗, 畅通管道。另外, 还要考虑负压源的异常, 此时就需要根据具体原因来处理;如果敷料干结变硬, 可能是因为密封不严, 致使敷料变硬, 也可能是创面渗液很少或已经被吸引干净, 可以通过重新注入生理盐水使敷料回软, 再次接通负压装置检查有无漏气情况。

4 体会

VSD技术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在国内临床使用以来, 其对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在许多学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优于传统方法, 该技术可防止创面污染并有效避免了交叉感染, 持续的负压吸引能使引流区创面内渗液达到“零聚积[5,6]”。并且可以刺激肉芽组织快速和良好的生长, 是一种简便而又理想的治疗皮肤软组织损伤和感染等治疗方法。另外, 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 病人的生活质量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因此, 认为术前科学合理全面的有关VSD技术知识和原理的健康知识宣传, 就显得格外的重要, 只有取得了病人的充分理解和信任并得到病人的全面的配合, 才能取得手术和功能康复的最佳效果。

摘要:对28例行封闭负压引流术 (VSD) 的皮肤软组织损伤病人的护理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介绍了术前、术后等方面的护理经验和方法。

关键词:封闭负压引流,皮肤软组织损伤,护理

参考文献

[1]Fleischmann W, Becker U, Bischoff M, et al.Vacuum sealing:Indi-cation.technique, and results[J].Eur J Orthop Surg Traumatol, 1995, 5 (1) :37-40.

[2]徐琰, 姚文章, 黄显凯.负压封闭引流 (VSD) 治疗损伤感染创面的临床观察[J].创伤外科杂志, 2001, 3 (4) :311-312.

[3]Fleisehmann W, Strecker W, Bombelli M, et al.Vacuum sealing astreatment of soft tissue damage in open fractures[J].Unfallchiru-rg, 1993, 96 (3) :488-492

[4]裘华德.负压封闭引流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32-82.

[5]刘三风, 刘志豪, 戴志波.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VSD) 对各种复杂创面修复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 2009, 15 (6) :66-67.

12.人体损伤鉴定标准 篇十二

本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有关规定,运用医学及法医学的理论和技术,结合检案实践经验,在归纳、衔接原《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和《人体轻微伤的鉴定》条款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补充、调整并划分等级而制定,为人体损伤程度评定提供科学依据和统一标准。

本标准参考了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的国际分类,以及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残疾分级原则和基准。

本标准参考的有关标准有:司法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制定的 《人体重伤鉴定标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和司法部制定的《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人体轻微伤的鉴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程度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的《中国实用残疾人评定标准(试用)》等。本标准的附录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司法部提出。

本标准的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参加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鉴定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科学信息研究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四川大学基础医学和法医学院以及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法医技术室、山东省人民检察院技术处、南华大学医学院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军、朱广友、范利华、刘爱阳、张力、周伟、舒永康、邓振华、肖明松、邱胜冬、邹志虹、熊平等。

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人体损伤程度评定的原则、方法、内容和等级划分。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致人重伤的”、(含“造成严重残疾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的“造成轻微伤害的”损伤程度评定。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时应引用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GB/T15499-1995 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

GB/T16180-1996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

GB 18667-2002 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总则

3.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运用医学及法医学的理论与技术,结合检案实践经验,在归纳、衔接原《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和《人体轻微伤的鉴定》条款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补充、调整,为人体损伤程度评定提供科学的鉴定依据和统一的等级划分标准。本标准按照各部位解剖学损伤和功能损害顺序分述编排。

3.2 人体损伤是指身体结构完整性遭受破坏或者功能(包括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出现的差异或者丧失。本标准将人体损伤程度分为重伤、轻伤、轻微伤三等。

3.2.1 重伤是指使人肢体残废或者容貌毁损;丧失听觉、视觉或者其他器官功能;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重大伤害的损伤。

3.2.2 轻伤是指使人肢体或者容貌中度损害;听觉、视觉或者其他器官功能部分障碍;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中度伤害的损伤。

3.2.3 轻微伤是指使人肢体或者容貌轻微损害;听觉、视觉或者其他器官功能轻微或者短暂障碍;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轻微伤害的损伤。

3.3 按照损伤严重程度由重至轻依次分为重伤一级、重伤二级、重伤三级;轻伤一级、轻伤二级、轻伤三级;轻微伤一级、轻微伤二级,共八级。

3.4 损伤程度评定

3.4.1 应当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以致伤因素对人体直接造成的原发性损伤及由损伤引起的并发症或者后遗症为依据,全面分析,综合评定。

3.4.1.1 对于以原发性损伤及其并发症作为评定依据的,评定时应以损伤当时伤情为主,结合损伤的后果或者结局为辅,综合评定。

3.4.1.2 对于以容貌损害或者器官(脑、听器、视器等)、肢体功能损害作为评定依据的,评定时应以损伤的后果或者结局为主,结合损伤当时的伤情为辅,综合评定。

3.4.2 损伤与既往伤、病并存

3.4.2.1 对于损伤与既往伤、病并存,应当综合分析损伤在导致现存后果中的作用,将损伤在导致现存后果中的作用分为完全作用、主要作用、相等作用、次要作用、轻微作用和没有作用。

3.4.2.2 对于对称性器官、四肢的一侧健康器官与对侧非健康器官并存,在一侧健康器官遭受损伤,在对其进行损伤程度评定时,应说明由此而产生的对人体健康损害的加重,以及损伤程度较双侧健康器官中的一侧遭受损伤的后果相对加重;在一侧非健康器官遭受损伤,在对其进行损伤程度评定时,应说明由此而产生的对人体健康损害的加重,以及损伤程度较双侧健康器官中的一侧遭受损伤的后果相对减轻;双侧器官同时遭受损伤,按上述原则进行评定并说明。

3.4.3 对于2处(种类)以上的损伤应当分别进行损伤程度评定,并说明由此而产生的对人体健康损害的加重作用。

3.5 损伤程度评定时机

3.5.1 应当参照本标准的具体条文规定,视损伤程度评定主要依据的不同情况,结合司法实践分别进行评定。

3.5.2 凡是以原发性损伤为主要评定依据的,原则上在3个月以内进行。

3.5.3 凡是以容貌损害或者器官(脑、听器、视器等)、肢体功能损害为主要评定依据的,须观察、检测损伤后果或者结局的,一般在损伤后3个月至6个月以内进行;凡是疑难、复杂、一时不能确定损伤程度的,可以在治疗终结或者状态稳定后6个月以内进行。

3.5.4 对于涉及容貌损害或者功能损害未到损伤程度评定时机的,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根据原发性损伤及其并发症直接对照标准做出预检意见(结论)并对有可能出现的后遗症加以说明;必要时可待到损伤程度评定时机时进行复检,做出鉴定结论。

3.6 鉴定人条件

3.6.1 鉴定人应当由具有相应专业的法医学鉴定资格的人员担任;也可由司法机关指派、聘请的副主任医师以上的人员担任。

3.7 鉴定人权利

3.7.1 有权要求委托方提供鉴定所需材料。

3.7.2 有权了解与鉴定有关的案情,查阅案卷,调阅病历,勘查现场等。

3.7.3 有权向当事人询问与鉴定有关的问题。

3.7.4 有权依照医学原则对被鉴定人进行身体检查和进行必要的特殊仪器检查等。

3.7.5 有权因专门知识的限制或者鉴定材料的不足而拒绝鉴定。

3.8 鉴定人义务

3.8.1 遵守操作规程,全面、细致、科学、客观地进行检验并作记录。

3.8.2 正确及时地作出鉴定结论,解答委托机关提出的与鉴定有关的问题。

3.8.3 依法回避,依法出庭参加诉讼,保守案件秘密和个人隐私。

3.8.4 妥善保管委托鉴定的有关材料。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

4.1 重伤一级

4.1.1 原发性脑干损伤持续性昏迷状态伴去大脑强直

4.1.2 继发性脑干损害持续性昏迷状态伴去大脑强直,或者伴去皮质状态

4.1.3 损伤遗留四肢瘫(三肢以上肌力2级以下)

4.1.4 损伤遗留截瘫(肌力2级以下)伴排便及排尿功能障碍

4.1.5 损伤遗留非肢体瘫的重度运动障碍

4.1.6 颅脑损伤致智力障碍,智商评估参考值在20以下,日常生活完全依赖,社会功能损害(极重度),言语功能丧失,持续6个月

4.2 重伤二级

4.2.1 原发性脑干损伤或者继发性脑干损害持续性昏迷状态

4.2.2 损伤遗留四肢瘫,肌力4级以下

4.2.3 损伤遗留两肢或者三肢瘫,肌力3级以下

4.2.4 损伤遗留单肢瘫,肌力2级以下

4.2.5 损伤遗留双手大部分肌瘫,肌力2级以下

4.2.6 损伤遗留双足全肌瘫,肌力2级以下

4.2.7 损伤遗留非肢体瘫的中度运动障碍

4.2.8 特殊皮质功能障碍出现完全感受性(感觉性)失语或者混合性失语

4.2.9 颅脑损伤致智力障碍,智商评估参考值在(21-34)之间,日常生活明显依赖,社会功能损害(重度),言语功能严重受损,不能进行有效的语言交流,持续6个月

4.2.10 颅脑损伤致精神病性障碍,精神病性症状致使经常出现危险或者冲动行为,对自身或者他人人身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社会功能损害(重度),持续6个月

4.2.11 损伤遗留排便和排尿功能障碍(重度)

4.2.12 外伤性晚期癫痫,经规范药物治疗1年,仍难以控制发作

4.2.13 损伤遗留平衡功能障碍,睁眼行走困难,不能并足站立

4.3 重伤三级

4.3.1 头皮撕脱伤面积75c㎡以上,完全离体

4.3.2 开放性颅骨骨折伴硬脑膜破裂

4.3.3 颅底骨折伴脑脊液漏持续4周以上,或者伴伤侧面瘫,或者伴伤侧听觉障碍

4.3.4 脑挫(裂)伤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和阳性体征

4.3.5 第Ⅱ-Ⅻ脑神经损伤引起相应神经功能严重障碍,经6个月不恢复(本标准另有规定的除外)

4.3.6 颅内出血出现脑受压症状和阳性体征

4.3.7 颅脑损伤后3周内影像学显示:幕上血肿量达30mL(颞区血肿量达20mL),或者幕下血肿量达10mL

4.3.8 慢性颅内血肿有手术适应证

4.3.9 外伤性脑蛛网膜下腔出血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和阳性体征

4.3.10 重要周围神经干不完全损伤伴有客观体征的灼性神经痛

4.3.11 损伤遗留单肢瘫,肌力4级以下

4.3.12 损伤遗留一手大部分肌瘫,肌力3级以下

4.3.13 损伤遗留双手大部分肌瘫,肌力4级以下

4.3.14 损伤遗留一足全肌瘫,肌力3级以下

4.3.15 损伤遗留双足全肌瘫,肌力4级以下

4.3.16 损伤遗留非肢体瘫的轻度运动障碍

4.3.17 特殊皮质功能障碍出现完全表达性(运动性)失语、完全性失用、失写、失读或者失认

4.3.18 颅脑损伤致智力障碍,智商评估参考值在(35-49)之间,日常生活需要帮助,社会功能损害(中度),持续6个月

4.3.19 颅脑损伤致精神病性障碍,精神病性症状明显,日常生活需要帮助,社会功能损害(中度),持续6个月

4.3.20 颅脑损伤致记忆障碍,记忆商数评估参考值在35分以下,日常生活需要帮助,社会功能损害(中度),持续6个月

4.3.21 外伤性晚期癫痫,经规范药物治疗1年,能控制发作

4.3.22 外伤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4.3.23 外伤后脑脓肿

4.3.24 外伤后脑积水有手术适应证

4.3.25 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和阳性体征

4.3.26 外伤性颅内动脉瘤有手术适应证

4.3.27 外伤性脑梗死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和阳性体征

4.3.28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

4.3.29 外伤后下丘脑综合征

4.3.30 外伤性尿崩症

4.3.31 损伤遗留排便或者排尿功能障碍(重度),或者遗留排便和排尿功能障碍(轻度)

4.4 轻伤一级

4.4.1 头皮血肿继发感染,或者有手术适应证

4.4.2 头皮锐器创,创口累计长度20cm以上

4.4.3 头皮钝器创,创口累计长度16cm以上

4.4.4 头皮锐器创、钝器创兼有的创口累计长度18cm以上

4.4.5 头皮撕脱伤面积50c㎡以上

4.4.6 外伤性头皮缺损面积24c㎡以上

4.4.7 颅盖骨凹陷性、粉碎性骨折,凹陷深度1cm以上

4.4.8 慢性颅内血肿

4.4.9 臂丛上干、下干或者束损伤

4.4.10 上臂高位正中神经、尺神经断裂

4.4.11 高位坐骨神经断裂

4.4.12 特殊皮质功能障碍出现非完全性失语

4.4.13 颅脑损伤致智力障碍,智商评估参考值在(50-69)之间,日常生活基本自理,社会功能损害(轻度),对言语的理解和使用能力受到损害

4.4.14 颅脑损伤致记忆障碍,记忆商数评估参考值在(36-49)分之间,日常生活基本能自理,社会功能损害(轻度),持续6个月

4.4.15 颅脑损伤致人格改变,社会功能损害(中度),不能继续从事职业劳动,经常出现危险和冲动行为,持续6个月

4.4.16 外伤后脑积水

4.4.17 外伤性颅内动脉瘤

4.4.18 外伤性脑梗死

4.4.19 外伤后颅内低压综合征

4.4.20 损伤遗留排便或者排尿功能障碍(轻度)

4.5 轻伤二级

4.5.1 帽状腱膜下血肿蔓延整个头皮

4.5.2 头皮锐器创,创口累计长度14cm以上

4.5.3 头皮钝器创,创口累计长度11cm以上

4.5.4 头皮锐器创、钝器创兼有的创口累计长度12.5cm以上

4.5.5 头皮撕脱伤面积35c㎡以上

4.5.6 外伤性头皮缺损面积15c㎡以上

4.5.7 颅盖骨凹陷性骨折

4.5.8 颅盖骨粉碎性骨折

4.5.9 颅底骨折

4.5.10 脑挫(裂)伤

4.5.11 颅内出血

4.5.12 外伤性脑蛛网膜下腔出血

4.5.13 脊髓挫(裂)伤、出血

4.5.14 桡神经深支断裂

4.5.15 低位正中神经断裂

4.5.16 低位尺神经断裂

4.5.17 腋神经断裂

4.5.18 特殊皮质功能障碍出现非完全性失用、失写、失读或者失认

4.5.19 颅脑损伤致边缘智力,智商评估参考值在(70-86)之间,日常生活或者社会功能受损

4.5.20 颅脑损伤致记忆障碍,记忆商数在(50-69)分之间,日常生活或者社会功能受损,持续6个月

4.5.21 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

4.6 轻伤三级

4.6.1 帽状腱膜下血肿,或者骨膜下血肿

4.6.2 头皮锐器创,创口累计长度8cm以上

4.6.3 头皮钝器创,创口累计长度6cm以上

4.6.4 头皮锐器创、钝器创兼有的创口累计长度7cm以上

4.6.5 头皮撕脱伤面积15c㎡以上

4.6.6 外伤性头皮缺损面积8c㎡以上

4.6.7 颅盖骨线性骨折,或者外伤性颅缝分离0.2cm以上

4.6.8前庭神经损伤出现眩晕,平衡功能障碍

4.6.9第Ⅱ-Ⅻ脑神经损伤,引起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本标准另有规定的除外)

4.6.10 损伤致双侧嗅觉功能丧失

4.6.11 颅脑损伤致人格改变,社会功能损害(轻度),情绪不稳,易激惹,不能保持正常人际关系,持续6个月

4.6.12 颅脑损伤出现短暂的意识障碍,清醒后表现为木僵、假性痴呆、缄默等症状,社会功能损害(重度),持续6个月

4.6.13 肢体单一重要周围神经(桡、正中、尺、胫、腓总神经)不完全损伤

4.7 轻微伤一级

4.7.1 头皮擦伤面积40c㎡以上

4.7.2 头皮下血肿累计面积20c㎡以上

4.7.3 头皮创,创口累计长度4cm以上

4.7.4 头皮撕脱伤

4.7.5 外伤性头皮缺损

4.7.6 头部损伤出现短暂的意识障碍

4.7.7 颅脑损伤后神经症样综合征,日常生活或者社会功能受损

4.7.8 损伤致嗅觉功能障碍

4.7.9 外伤影响脊髓功能,短期内完全恢复

4.7.10 肢体周围神经损伤

4.8 轻微伤二级

4.8.1 头皮擦伤面积5c㎡以上

4.8.2 头皮下血肿

13.运动损伤理论教案 篇十三

一、教学内容: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二、教学任务:

1、了解运动损伤的概念及发生原因;

2、对常见的运动损伤掌握简易的处理方法(重点加难点)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用具:黑板 多媒体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在上体育课或是课外活动的时候有没有受过伤啊,受伤后又是怎样处理的呢? 生:有,说说自己处理伤病的方法。

师:揭示今天要学的课的内容,出示一组运动员受伤时的课件图片,学生看完图片后回答问题。师:同学们你们看了这组图片后认为这些运动员都是那些部位会受伤? 生:头部,脚踝,膝盖„„

(二)、课的内容:

师:出示课件,讲解什么叫运动损伤及分类。〈一〉、运动损伤的概念和分类:

1、定义: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损伤统称为运动损伤。

2、分类:按伤后皮肤或粘膜完整分: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按伤后病程阶段分: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按受伤的组织分:肌肉损伤、肌腱损伤和内脏损伤,按受伤的轻重分:轻伤、中等伤和重伤。〈三〉、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 师:我们了解了什么是运动损伤及其分类,那为什么会发生运动损伤呢,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认真思考一下?

生:回答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不注意,意外,马虎„„ 师:出示课件讲解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

1、认识不足,措施不当。对运动损伤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积极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2、准备运动不足:

A、不做准备活动就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易造成肌肉损伤、扭伤;

B、准备活动敷衍了事,在神经系统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尚未达到适宜水平; C、准备活动的内容不得当;

D、过量的准备活动致使身体功能不是处于最佳状态而是有所下降。

3、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缺乏经验、思想麻痹、情绪急燥;或在练习中因恐惧、害羞而产生犹豫不决和过分紧张等。

4、体育基础差、身体素质弱,或动作要领掌握不正确,一时不能适应体育活动的需要,或不自量力,容易发生损伤事故。

5、不良的气候变化。如过高的气温和潮湿的天气,导致大量出汗失水;在冰雪寒冷的冬季易发生冻狎或其它损伤事故。

6、组织纪律混乱和违反活动规定也是造成伤害事故的原因。〈四〉、常见的运动损伤与处理

师:同学们发生运动损伤后我们应怎样及时做出处理呢? 生:抹药水,清洗伤口,止血„„

1、擦伤(皮肤表面受到磨擦后的损伤)

处理:A、轻度擦伤:伤口干净者一般只要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即可自愈。

B、重度擦伤:(首先需要止血)冷敷法(讲解)、抬高肢体法、绷带加压包扎法、手指直接指点压止血法。

冷敷法:可使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降低组织温度抑制神经的感觉,因而有止血、止痛、防肿的作用,常用于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2、鼻出血(鼻部受外力撞击而出血)

处理:应使受伤者坐下,头后仰,暂时用口呼吸,鼻孔用纱布塞住,用冷毛巾敷在前额和鼻梁上,一般即可止血。

3、扭伤(当关节活动范围超过正常限度时,附在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腱、肌肉撕裂面造成)

重度扭伤处理:应先止血、止痛。可把受伤肢体抬高,用冷水淋洗伤部或用冷毛巾进行冷敷,使血管收缩,减轻出血程度,减轻疼痛。不要乱揉私心动,防止增加出血。然后在伤处垫上棉花,用绷带加压包扎。受伤48小时以后改用热敷,促进淤血的吸收。

4、挫伤(在钝重器械打击或外力直接作用下使皮下组织、肌肉、韧带或其它组织受伤,而伤部皮肤往往完整无损或只有轻微破损。)处理同。预防:避免剧烈运动中的碰撞

(6)、课外拓展:

1、在体育课练习中,不小心摔倒,把腿磕破,膝盖流血严重,怎样处理?

2、在打篮球的过程中,起跳落地时,将踝扭伤应当怎样处理?

(7)小结体育锻炼中要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要做到:

1、加强思想教育,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思想

2、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3、认真做好准备活动

4、合理安排训练和比赛

5、加强易伤部位的练习

6、加强医务监督工作

(8)作业:思考题:

1、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有哪些作用?

2、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3、预防运动损伤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4.组织损伤 篇十四

1. 解剖结构

踝关节是人体弹跳启动器和落地缓冲装置, 属于滑车关节, 由胫骨及腓骨的远端和距骨三节骨构成, 胫骨下关节面, 内踝关节面和腓骨外踝关节面共同形成叉状关节窝, 胫骨下端底部关节面, 与内踝关节面连成一体, 共同与距骨相连构成距骨滑车关节面, 踝关节有六条三角韧带, 这些韧带依附在踝关节上, 起着连接、支持、保护和加固作用, 内侧三角韧带, 自内踝呈扇形向下止于舟骨, 距骨和跟骨。外侧三条韧带, 前为距腓前韧带, 中为跟腓韧带, 后为距腓后韧带, 均起于外踝, 向前下后分别止于跟骨和距骨。

2.运动机理

足的运动通常都由距上关节和距下关节协调活动, 使足关节共同完成跖屈、背伸展、内收、外展、回旋、环转等多方向运动机能。

损伤的机理

1. 从解剖学角度来看, 踝关节韧带中胫腓联合韧带纤维

细密而又有弹性不易受伤, 故大多数踝关节韧带损伤主要集中于外侧副韧带的距腓前、距腓后及跟腓韧带。距骨关节面前宽后窄, 当足前屈时窄部与关节窝松动, 足可以作内、外收展运动。内侧三角韧带较强, 外侧的距腓前、后韧带较弱, 因此, 内翻比外翻的活动幅度大, 落地时足踝屈肌力量大, 易产生足自然内翻和外侧先着地, 在踝关节松动情况下, 外力较大时极易受伤;外踝骨明显低于内踝, 在足前屈时, 内翻幅度大, 运动中, 当运动者腾空落地时, 足就处于跖屈内翻位, 如果遇到外力或落到高低不平的地面上, 又缺乏自我保护的应变能力, 就会以足的外侧着地, 导致足内翻, 造成扭伤。

2. 起跳和落地时冲击力过大或对抗中引起的损伤:踝关

节负荷加大、落地时缓冲不好或者踩在其他队员脚上, 足过度跖屈内翻, 造成外侧韧带的损伤。

3. 准备活动不充分或内容与运动的结合不好, 神经系统

和其他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没有充分动员起来的情况下, 就投入紧张的正式活动, 导致肌肉的力量、弹性和伸展性都比较差, 也缺乏必要的协调性, 易发生踝关节损伤。

4. 注意力不够集中, 自我防护意识不强。

损伤处理

1.损伤应急处理按照中医理论的整体观、平衡观、系统理论、经脉学说, 局部的损伤, 会影响机体整体功能, 踝关节软组织闭合性损伤的应急处理, 要把握局部的机理, 即踝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包括血管、结蒂组织、神经纤维等会因过度被动伸展而出现损伤。如毛细血管破裂, 肌腱肌纤维撕裂, 形成组织水肿、出血, 造成疼痛、局部肿胀, 活动受限等症状。所以, 局部冷敷和部分限制血液流通, 可用凉水间断性冲洗、抬高伤肢、局部加压包扎等, 也可结合药物处理, 比如云南白药喷雾剂, 阻止或减少受伤组织的血细胞和组织液渗出, 24小时限制活动。严重者可口服云南白药、三七片、七厘散、九分散、伤痛宁片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等药物。

2.踝关节损伤的治疗原则, 按照中医的整体原理, 活血散瘀消炎, 促进局部血循环, 加快机体恢复。常见的做法有;24小时后局部热敷、按摩等, 再结合中药外用药品红花油, 伤湿止痛膏以及结合中药局部熏蒸热浴等疗法。

中药熏洗黄柏30延胡索12木通12独活9白芷9木香9血竭3加减。用于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早期有红肿热痛者。对于中期有肿胀疼痛者拟采用活血生新方:宫桂15生川乌9生草乌9生南星9乳香9没药9木香9木通9续断15土鳖9红花12刘寄奴9。煎好药后, 先熏后洗, 每日1~2次, 每次约半小时, 每副药可用2~3天, 注意防止烫伤。

3.物理疗法伤后热浴、按摩、热敷、必要和适当的踝关节活动-比如绕环, 行走等, 以促进局部血循环。

预防

结合组织结构和损伤机理, 对运动者进行必要的知识宣传和安全教育, 加强局部的韧带弹性和韧性、活动前的局部预热以加快血液循环, 促进局部温度, 以及加强局部韧带力量是关键。具体做法:加强活动, 局部的活动范围的锻炼是必要的, 活动前的预热;必要的力量训练;加强活动比赛中的自我保护意识;避免过度疲劳;活动前场地器材的安全检查;对手之间的道德意识, 即自我保护与相互的保护意识等。

总之, 踝关节的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 遵照中医的自然疗法和一般手法, 进行预防和康复, 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运动解剖学》, 体育院校通用教材.N.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2.

[2]《运动生理学》, 体育院校通用教材.N.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3.

[3]《运动医学》于葆等, N.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6.6.

[4]赵俊先, 中医理论与免疫学理论认识观初探《陕西中医》J.2008.29 (5) 578-580.

上一篇:个人代收款委托书通用下一篇:国际劳动节吉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