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省长在茶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2024-10-08

副省长在茶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精选9篇)

1.副省长在茶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篇一

副省长***同志在庆祝**省个体私营企业协会成立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副省长***同志

在庆祝**省个体私营企业协会

成立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年月日)

同志们:

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刚刚闭幕,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努力促进全省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新形

势下,今天,**省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召开20周年庆祝大会,这是全省个体私营业者的一件大喜事,我代表省政府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20年来,全省各级个私协组织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发展民营经济的战略决策,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服务民营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充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个体私营业者的桥梁纽带作用,政府部门监督管理个体私营经济的助手作用和民营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作用,为全省民营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此,谨向全省个私协系统干部职工和全省广大个体私营业者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伴随着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我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当前,已进入了较快发展的阶段,总量规模快速膨胀,聚集效应开始显现,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已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对增加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对增加**经济活力、竞争力起到了重要作用。截止今年6月底,全省个体工商户达到171.7万户,私营企业30.3万户,从业人员达到万人,注册资本4111亿元,全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上缴税金亿元,个体私营经济已经成为全省经济最具生机和活力的“闪光点”。

在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各级个私协组织发挥了积极作用,功不可没。尤其是党的十五大以来,党对发展民营经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省委、省政府把民营经济作为**经济的“亮点”。各级个私协组织与时俱进,抢抓机遇,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引导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努力把党的政策转化为会员的实际行动,帮助和解决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中的难题,在广大会员中开展了争创“光彩之星”、“青年文明号”、“文明诚信民营企业、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民营经济大调研、“红盾帮扶工程”等活动,先后举办了私营企业高新专利技术博览会、非公经济组织党建研讨会、WTO高级培训班、****民营经济南北论坛、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座谈会、民营企业人才招聘会,组织民企招商引资,等等,为促进我省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做出了贡献,赢得了广大会员的赞誉,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肯定。

当前,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全省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提出的总要求,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努力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开创新局面。省个体私营企业协会组织20周年庆祝活动,这是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总要求的很好的实际行动,通过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开创未来,动员广大会员和协会全体工作人员,更好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地履行推动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神圣职责。

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时提出的总要求,抓住机遇,奋发有为,创造新的业绩。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刚刚闭幕,大会制定的“十一五”规划纲要,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描绘出了宏伟蓝图。今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十一五”规划开好局奠定坚实基础、承上启下发展中非常关键的一年。要始终牢记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个体私营经济。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指出,“要充分发挥个体私营企业协会作用,加强规范和自律,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前不久,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的补充规定》又强调指出,“要加强对民营经济从业人员的教育、引导和管理。各级政府要强化对个体私营企业协会的指导,加强对个体私营业户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工作”。《**省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权益保护条例》明确授予个私协会“接受个体私营企业投诉咨询,协调处理有关投诉事项”等重要职责。各级个私协会要尽快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创新观念,创新思路,创新工作,推动协会工作全面升级。要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发展民营经济的战略决策,紧紧围绕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这一主题出主意、下功夫、做文章。要强化服务理念,始终把服务作为协会各项工作的核心,作为协会工作不断创新的主要内容,以服务为立会之本,以服务增强协会凝聚力,以服务树立协会新形象,以服务提高协会的社会地位。继续深入开展“红盾帮扶工程”活动。通过实施职能帮扶,政策信息帮扶,资金、人才帮扶,法律维权帮扶,项目科技帮扶,支持民营企业膨胀规模,争创名牌,扩大市场,做大做强。要加强对个体私营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推动文明诚信建设,与有关部门携手打造“诚信**”。要积极协助

组织部门抓好党团等组织建设,保证民营经济正确的发展方向。

新的形势,对个私协会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各级协会组织要应对新形势、新任务,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个体私营企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必须切实加强和改善协会自身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政治、业务素质过硬的干部队伍,实现自身建设好、作用发挥好、社会形象好的目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要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个私协会的工作,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充分的支持,不断改善协会的干部结构和办公条件,努力为其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要加强对个私协会工作的指导,支持其履行各项职责,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真正做民营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同志们,当前,我省民营经济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让我们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工作会议精神,抢抓机遇,开拓进取,为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为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社会主义新**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2.副省长在茶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篇二

一、对外贸易实现跨越式发展

我省对外贸易从边境小额贸易起步, 通过实施“以质取胜”、“市场多元化战略”和“科技兴贸战略”等重大战略, 呈现出进出口规模快速增长、品种结构不断优化、贸易行为日益规范的良好局面。2007年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173亿美元, 是2002年的4倍, 年均增幅30%以上。机电、医药、家具等高附加值产品以及本地产品出口比重不断提高, 外贸出口对全省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拉动作用更加明显;资源、能源类等战略物资进口数量大幅度增长, 仅2007年就进口木材1026万立方米、原油177.2万吨、化肥151.9万吨, 为保障国内市场供应和国家能源原材料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省委、省政府作出实施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重要决定以来, 全省对俄经贸科技合作三年迈出三大步, 2007年, 全省对俄贸易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大关, 达到107.3亿美元, 几年来累计在俄境内取得森林采伐权1200万公顷, 矿产资源开发权18个, 全国对俄经贸第一大省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二、对外开放的基础更加牢固

一是口岸和开发区建设成效斐然。全省共有国家一类口岸25个, 口岸数量仅次于广东省, 位于全国第二位。绥芬河等重点口岸实现了每周7天24小时通关, 口岸通关效率和便利化程度不断提高。全省5个国家级开发区、29个省级开发区以及60余个地方工业园区竞相发展, 已经成为当地吸引外资最多、新型工业发展最快、税收贡献最大的经济支柱。

二是企业主体的数量和规模快速增长。全省外贸企业由2002年的700多家增长到目前的近8000家, 前20强企业进出口额均超过了1亿美元, 经营范围由单纯的进出口贸易向投资和加工等多领域拓展。

三是国际客货运输通道建设扎实推进。先后开通了哈尔滨—海参崴、鹤岗—比罗比詹、佳木斯—比罗比詹、鸡西—乌苏里斯克国际客运线路, 规划中的三座中俄界江大桥以及密图铁路、前抚铁路均取得了积极进展。

四是对外经贸促进机制进一步完善。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关于推进对韩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促进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并将外贸发展金规模由3000万元增加到1亿元人民币;中、省直有关部门也积极出台政策、采取措施, 为全省对外开放营造良好环境。

三、竞争有序的内贸流通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

在商品市场体系建设方面, 多层次、多门类、多功能的商品市场体系不断完善。钢材、汽车、煤炭等生产资料市场初具规模, 为我省生产企业物资供应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心城市商业区建设各具特色, 一批商业街区闻名中外。中俄果菜、木材、工业品等批发市场搭建起对俄经贸的窗口和平台。社区超市、便利店、洗衣店等各类便民、利民网点快速发展, 方便了城镇居民多样化、个性化消费需求。同时, 农村市场建设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有力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在流通现代化建设和对外开放方面, 以连锁经营为代表的新型流通方式蓬勃发展, 规模不断扩大。配送、代理、租赁、拍卖、典当等经营方式逐步普及, 现代物流、电子商务起步发展。流通领域对外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快, 沃尔玛、家乐福、肯德基、麦当劳以及上海华联、大连大商、山东三联等国内外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先后来我省投资。新型流通方式的发展、企业所有制的转变、外部资本和经营理念的引入, 有效提升了全省流通业的水平和效率, 也不断改变着人们的消费方式和习惯。在市场运行监测和调控方面, 全省商务系统在城市生活必需品、重要生产资料和重点流通企业市场运行监测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通过市场监测、运行分析、预测预警等工作, 及时发现市场运行中的特点、问题和发展变化趋势, 为有效调控市场、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支持。在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和规范流通秩序方面, 在全省流通领域积极倡导诚信经营, 打造企业诚信品牌, 塑造良好的窗口形象和行业风尚,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特别是近年来开展的保护知识产权, 打击商业欺诈, 规范酒类批发零售市场、生猪屠宰市场以及商品展览市场等专项活动, 查处了一批大案要案, 使全省流通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当前, 我省正处在加快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 商务事业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凸显。发展开放型经济, 推动经济国际化, 是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确定的全省对外开放总体战略, 也是本届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钱运录书记指出, “要把全方位开放作为全面振兴的重要切入点, 大力推进对外开放战略升级, 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以对外贸易为基础, 以投资合作为重点, 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 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在不久前闭幕的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 栗战书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对商务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确定了200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4%, 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0%的目标。这表明, 省委、省政府对商务工作高度重视。全省商务战线的同志们要立足大局, 进一步解放思想, 明确思路, 振奋精神, 努力开拓, 确保各项任务目标顺利完成。

第一, 要创新发展思路。

当前商务工作的良好局面来之不易, 面对竞争愈发激烈的国内外市场, 要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目前高增长态势, 在继承的基础上, 必须不断地创新发展思路。要做到这一点, 必须实现四个方面的统筹发展:

一是统筹内外贸发展。省商务厅自2004年成立以来, 在政府管理体制上基本解决了内外贸分离的状态, 在内外贸结合发展方面也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仍有诸多领域需要去推进、值得去思考。栗战书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要进一步确立资源精深加工与发展新兴产业并举的发展方式, 充分发挥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 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和循环经济, 努力延长产业链条, 搞好资源综合利用, 实现多层次增值。以木材为例, 假如我省每年输出的木材没有一根是原木, 哪怕加工成板材, 加工成地板、家具等木制品, 也会很大程度地提高我省产值及税收。

二是统筹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发展。目前, 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十分迅速, 涉及商业服务、通讯服务、建筑工程服务、分销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医疗与社会服务、旅游服务、娱乐文化和体育服务、运输服务等广阔领域。近年来, 我省货物贸易持续快速增长, 服务贸易发展也很快。但我省服务贸易发展还有巨大的潜力有待发掘, 与做得好的兄弟省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有条件的地市要积极推进服务贸易发展, 这是我们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方向。本月初, 大庆服务外包产业园被商务部、信息产业部、科技部认定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区”。我们正在积极支持哈尔滨市争取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城市, 哈尔滨市有几个点值得推动。例如, 国家地理信息产业园特色鲜明, 发展很快, 在带动我省IT领域服务外包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得到了国家科技部、科学院和工程院的支持与认可。在平房建立的动漫与新媒体产业基地现在小有雏形, 前景良好。在医药服务外包领域, 许多世界大型医药公司将临床前及临床Ⅰ、Ⅱ、Ⅲ期的试验开始大规模转向中国和印度, 以降低新药研发成本。我们要抓住机遇, 迎头赶上。全国178个有资质的临床试验研究单位, 我省有5个, 主要集中在哈医大和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同时, 要鼓励省内商业、建筑、旅游、运输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 拓展国际市场;鼓励省内科研、教育、文化、体育机构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 逐步做大做强“龙江制造”与“龙江服务”。

三是统筹外贸和外资的发展。外贸和外资工作是相互促进, 相辅相成的。当进口商品达到一定规模, 在国内形成稳固的市场和需求后, 往往会吸引外商来直接投资设厂;外商投资企业产品在国内市场销售的同时, 也会出口国际市场, 带动对外贸易增长。因此, 外贸和外资工作都要围绕大局, 主动延伸, 实现良性互动发展。目前, 国家对外开放形势有了新变化, 以广东、江苏为代表的省份正在进行产业提档升级, 许多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企业纷纷北上, 这对我们来讲就是机遇。要争取把一批加工贸易企业吸引到我省来, 在扩大利用外资的同时, 促进对外贸易发展。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这方面工作, 切实抓好抓出成效。

四是统筹城乡市场发展。我省城市和农村市场发展还不很平衡, 在商业发展水平、销售网络建设、经营模式选择和居民消费理念等方面均存在不小差距。当前, 我省新农村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 城乡间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 这为城乡市场统筹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各级商务部门要将城市商业网点规划与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 通过城市商业带动农村商业发展, 通过开拓农村市场进一步壮大城市商业企业。

第二, 要树立全省一盘棋的思想。

当前, 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在发展对外贸易和现代流通产业方面积极性很高, 采取了很多支持政策, 形成了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但在这一过程中, 特别是在国际经贸合作中, 一定要顾全大局, 树立全省一盘棋的思想。

一是园区建设要有统一规划。我省各类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 再加上科技产业园区, 共有120个左右。这些园区和开发区如何定位发展, 如何形成自己的优势与特色, 如何建立起统一高效的招商工作格局, 如何起到经济发展龙头作用, 这是我们应该深入考虑的问题。各地园区发展规划一定要与全省构想统筹起来。比如,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 依托中国铝业集团公司和俄罗斯合资建设的三万吨海绵钛项目, 在佳木斯建设钛合金科技产业园区。钛合金应用广泛, 生活、医疗领域的高级眼镜架、心脏支架, 航天航海领域的卫星天线、海洋耐压壳体, 国防领域用的舰船、飞机、导弹、运载火箭等, 都大量应用钛合金。要沿着钛合金产业链做好招商引资工作, 力争建立起产值超过百亿元的园区。再比如, 哈尔滨平房区将依托东北轻合金和东安集团建哈尔滨铝镁合金科技产业园区, 我们每年销售大量铝板材和镁合金、铝合金初级产品, 如果能够引进一批镁合金、铝合金深加工企业, 那么哈尔滨市铝镁合金产业将会有一个跨越式的发展。关键是园区如何定向招商, 定向引企。

二是境外项目招标不打乱仗。对外经贸合作特别是境外大型项目招标, 各地、各部门之间乃至企业之间要服从大局, 协调配合, 切忌恶性竞争、搞乱市场。

三是贸易行为要讲究诚信。一个时期以来, 国外媒体大肆炒作中国产品质量问题, 这方面我们一定要注意, 因为我省相当一部分出口商品不是本省制造的, 监控起来有一定难度, 有问题的商品通过我省口岸输出后, 对我们会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因此, 商务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的教育和指导, 教育企业不但要追逐利益, 更要讲求信誉, 树立百年品牌;要盈利, 更要赢得消费者的信赖。

第三, 要扎实推进各项重点工作。

一是深入开展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这项工作要常抓不懈。当前, 俄罗斯东部开发和经济特区建设, 为我省推进对俄合作带来了新契机和亮点, 各地、各有关部门一定要深入调查研究, 切实把握机遇, 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二是着力构建多元化市场新格局。全省对外开放事业要再上新台阶, 取得新突破, 必须走贸易多元化之路。要深入推进对韩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工作, 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多渠道、畅通高效的沟通协调机制, 切实加强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以及金融、旅游等领域的互利合作。进一步拓展美国、欧盟、日本三大经济体市场, 同时扩大与南美、澳大利亚和中东国家的贸易规模。要充分发掘我省与以色列历史和文化上的联系, 做好经贸合作这篇大文章。要更好发挥“龙港”和“龙澳”经贸促进机制, 进一步提升与港澳台和东南亚国家的经贸科技合作规模和水平。

三是着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企业开展国际承包和劳务合作市场;支持企业开展境外能源原材料合作, 争取开发和储备一批新的林权、矿权和油气权项目;继续加快乌苏里斯克康吉经济贸易合作区建设, 吸引更多企业入区建厂, 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同时, 要积极吸引更多的省外企业落户我省, 我们不只要当通道还要当平台, 要把他们的技术、人才、产值和税收留在黑龙江。

四是积极推进市场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实施和执行, 实现城市商业功能区的科学规划和有序发展;大力推进“万村千乡”和“双百”市场工程, 扩大农村日用品现代流通网络, 提高连锁农家店的质量, 增强农家店的自我发展能力, 研究减轻农家店税费负担的政策措施, 通过两个工程的实施, 逐步改变我省农村消费不安全、不方便、不实惠的问题;进一步扩大面向居民吃、穿、住、行的社区家政、餐饮服务、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服务业, 方便居民消费;探索“超市+基地”模式, 支持龙头农产品流通企业直接向社区超市、便利店配送产品。

五是切实保障市场供应。保持市场稳定关系宏观经济大局, 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认真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 保持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全省商务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 通过加强市场监测和信息引导, 完善产销衔接和区域调剂机制, 确保商品市场平稳运行。

第四, 要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队伍建设事关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 事关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水平, 也决定着商务工作的实际成效, 一定要常抓不懈。这些年来, 商务战线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全省各级商务部门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 按照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标准, 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省政府第一次常务会议精神, 切实抓好贯彻落实;要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科技日新月异的新变化, 自觉学习, 跟上时代步伐;要结合当前形势任务的需要, 切实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科学管理的能力和服务大局的能力。要做好反腐倡廉工作, 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 树立起商务部门清正廉洁, 务实高效的良好形象。

3.副省长在茶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篇三

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提出“文化立市”,是审时度势、把握大势,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出发而作出的战略选择,根本目的在于全面提升文化建设水平,将文化的力量熔铸到蓬莱发展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为深入推进这项工作,要求由市政协牵头成立历史文化研究会,组织专门力量,分专题对蓬莱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深入研究和挖掘。经过精心筹备,今天历史文化研究会正式成立了。在此,我谨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历史文化研究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蓬莱有2100多年的建城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资源丰富。历史文化资源,是一笔珍贵的财富,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也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形象和品位。开展历史文化研究工作,就是为了进一步挖掘和丰富历史文化内涵,使我市的优秀历史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这不仅功在当代,更是利在千秋。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开展历史文化研究工作的重大意义

近年来,我们围绕打造“人间仙境、和平圣城”的城市品牌,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做好城市的功能开发,不断拓展城市空间,打造发展平台,实现城市发展由“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城市居住、旅游、教育科技、生态、产业承载等功能不断增强,为实现赶超发展奠定了基础。但随着发展的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在城市化加速推进的过程中,文化也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城市现代化不仅意味着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良好的生态环境,更要求拥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应该看到,在全球“文化制胜”的大趋势下,现代城市的竞争,实质上是文化的竞争。文化是维系现代城市生存发展、挑战国际竞争的生命力所在。因此,今后一个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是否具有自己的特色,是否具有吸引人才、技术、资本的独特性,也就是是否具有自己的独特文化。总的来说,文化对一个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从经济价值看,文化及文化力是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当经济发展到更少地依赖于制造业而更多地依赖于知识的时候,文化的经济价值就开始凸现,这集中反映在两点:一是文化在旅游业上的关键性作用。通常吸引游客首次到一个城市的主要原因就是这个地方的独特文化。可以说,旅游是依靠文化而活的,这就是文化在旅游业中的作用。二是文化作为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增长,其经济效益显而易见。在欧美国家,从事文化活动的就业者占全部就业人数的1.5--3.5%。在文化中心如英国的伦敦和美国的纽约,超过20万人在文化部门工作,占城市就业人口的5%。

第二,从社会价值看,文化是促进市民提高自身素质、建设文明城市的内部原动力。文化是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动力。没有文化的积累,人类社会是不可能上升到文明社会的。今后人类社会要不断向现代化方向发展,仍然要靠文化力的推动,这是普遍规律。譬如深圳,它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发展起来的新兴城市。短短20多年,由一个偏远的边陲小镇建设成了一个社会繁荣、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大都市,其成功就得益于独特的城市文化的构建。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有利于城市居民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发展,有利于广大市民文明习惯的形成,有利于社会文明风气的巩固,有利于文明城市的建设,有利于塑造美好的城市形象,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从生态效益看,文化对城市生态环境有深刻的影响。生态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城市生态环境是高度人文化的生态环境。现代人在“自然之主”意识的驱使下,错误地把城市化进程独立于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之外去加以考虑、规划和设计,结果导致了一系列具有时代特征的城市病: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蓝天、绿地、碧水逐渐被蚕食,城市和大自然日渐背离,城市人长期承受着心理压迫和精神桎梏感。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文化观念跟不上城市发展的需要。人们对城市和生态环境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物质层面上,而对文化观念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缺乏足够的认识,因而忽视城市文化建设。蓬莱作为人间仙境,既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更要有独特的文化氛围。而且我们的生态建设要围绕城市文化来进行。只有树立这种意识和观念,我们的生态建设才能上档次。

二、明确任务,立足特色,全力打造文化强市

历史文化研究是一个新课题,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文化是灵魂,是一个城市生存的基础和人民生活的精神支柱。一个城市是否具有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其文化资源、文化氛围和文化发展水平来衡量。我们提出“文化立市”战略,目的就是要把蓬莱建成文化硬件设施一流、文化事业欣欣向荣、文化产业比较发达、文化市场繁荣有序、文化品牌远近闻名、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化经济发展壮大、文化品位不断提升的城市。

(一)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展现城市魅力。历史文化资源是一个城市文化品位的重要表现,是一个城市文化个性的生动体现,也是一个城市成为文化名城的一种最独特的文化优势。像世界文化名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是欧洲文艺复兴中心,曾经产生过但丁、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一大批世界名人,它是一个完全靠历史文化资源而名扬世界的城市。一个城市,要提高影响力,凝聚人气,打响几个文化品牌是突破口,有了知名文化品牌,这个城市的文化品位一下就提升了。当前,蓬莱要打响自己的文化品牌,最重要是深入、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底蕴。我市有2100多年的历史,长期以来形成了以神仙文化、精武文化、港口文化、海洋文化、渔家文化等为主体的文化体系,这是我们的宝贵资源和财富,是值得我们为之自豪的。如古代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古代道教最兴盛的地区和全真派的发源地、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东方神仙文化的发源地、中国古代海上海防军事要塞、中国北方妈祖文化传播中心、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源地等。要充分挖掘这些能够体现蓬莱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文化资源,把它们打造成集旅游、经贸、文化于一体的、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4.副省长在茶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篇四

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 kj.Co m来源

同志们:

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会议,和大家一起商量我省的档案工作。

这些年来,我省的档案工作很有成绩。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各级档案部门按照国家档案局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认真履行档案行政管理和档案保管利用两种职能,全省档案事业在科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等方面有新的突破。实践证明,我们这支队伍非常不错,班子非常不错。上次陪同XX书记考察省档案局(馆)的时候,看到同志们发扬着一种好的精神,在工作中依靠自己的力量创新,做出了很好的成绩,创出了新路,尤其在档案保护技术研究方面获得了新型实用专利权。应该说,我们的档案工作为推进我省改革开放和跨越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值此新春来临之际,我谨代表省委、省政府,向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在档案战线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诚挚的问候,大家辛苦了!

这次会议传达学习了全国档案工作会议的精神,对前五年的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对新一年和“十一五”的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安排。希望大家按照全国档案工作会议的要求,按照省档案局的部署,很好地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做好档案工作的重要意义

档案是全面反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发展变化的历史记录。人类自有文字以来,人们就在经济社会活动中使用并保存文字记录。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形成了一种专门工作,这就是档案工作。档案记载着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反映了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对人类文明的传承、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好材料;档案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工具和载体,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档案是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的钥匙,是各项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我们要认识和把握社会前进的规律,这些规律到哪里去找呢?除了考察当前的实践以外,还要从历史的传承当中去加以认识,加以深化。历史的东西靠什么呢?就靠我们的档案。社会科学就在这些历史资料和现实的比较研究中来认识规律,发现规律。所以,无论是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还是政治文明的建设,我们的档案工作都具有重要作用。正因为如此,党和政府一直都很重视档案工作,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对我们的档案工作评价很高。总书记强调:“档案是全党、全国人民各方面活动的真实记录,是各项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它不仅对深化改革、发展经济、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国民素质有促进作用,而且对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我们一定要在工作实践中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

档案是历史的产物,四川有几千年历史,历史档案极其丰富,保存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仅省档案馆馆藏就超过百万卷。这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信息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和无形资产,在国家和地区间的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人把它与能源、原材料等资源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我们有如此丰富的档案资源,加强开发利用,对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推进跨越式发展目标的实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原创文秘材料,尽在文秘知音wm338.com网。所以,我们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档案工作的重大意义,认清形势,紧跟时代,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优质服务,不断开创档案事业发展新局面。

二、积极推进全省档案事业健康发展

去年11月中旬,学忠书记带领省委、省政府的相关领导到省档案局(馆)调研,学忠书记代表省委、省政府对我们档案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我省档案资源很丰富,也很珍贵,档案工作很有成效,全省档案工作者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并明确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档案部门,要严格贯彻执行《档案法》,充分利用档案资源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搞好档案馆舍建设,抓好重点档案抢救,加强档案队伍建设,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学忠书记的讲话,对我们做好档案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其精神,并认真抓好落实。各级档案部门要把学忠书记对档案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把省委、省政府对奋战在档案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的亲切慰问,迅速传达到基层和干部职工中。把省委、省政府对档案系统的关心、关怀、支持转化为动力,以更大的决心、更扎实的工作,把我省的档案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档案法》的要求,切实加强对档案事业的领导,把档案事业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大力支持档案部门依法履行职能。

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四点:

一要加强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和专门档案馆的建设。没有建档案馆或者档案馆已成危房的市县,必须加快把档案馆建设好。二要加大对档案工作的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切实帮助解决档案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档案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三要加快档案现代化建设。这主要指的就是档案信息化建设,这是档案工作迈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是同级人民政府的信息公开场所,要大力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特别是要积极应用电子信息等现代技术,把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的服务工作搞好。四要努力推进档案工作的规范化管理。设区的市级档案馆,档案工作水平要达到省一级标准,区级档案馆,档案工作水平要达到省二级以上标准。原创文秘材料,尽在文秘知音wm338.com网。要加强档案馆库房防火防盗系统和温、湿度监控系统的现代化管理,确保档案的安全。因为历史资料对温度、湿度等要求很高,稍有不慎就可能毁了这些档案。所以这几年来,省委、省政府下决心对清代档案进行了强制性抢救,还将开始对民国档案的抢救。防火的问题要做到防护措施到位,防护设施完好,防护责任落实,三者缺一不可。一定要按照档案保管的严格要求,确保合理的温湿度,确保防火各项措施的落实。

三、档案工作要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好务

保管档案的目的是为了利用档案。档案不仅要记载历史,传承文明,更要为当前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这就是我们先辈所说的“经世致用”。用经济学的术语说,这才叫做“实现了价值”。关于如何搞好服务,提出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要充分利用丰富的馆藏档案资料,深入挖掘和开发利用涉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各种档案,大力推进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党委、政府制定政策、作出决策提供服务。第二,要根据社会的需求,拓展档案服务新领域,创新档案服务方式,通过已公开的现行文件,为社会各界提供便捷、高效的档案信息,为推进政务公开服务。第三,要继续抓好清代档案的抢救工作,为国家纂修清史服务。第四,要按照“举旗帜,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的总体要求,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档案部门在领导班子调整中,每个领导成员都必须坚持党性原则,顾全大局,切实搞好团结协作,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

同志们,今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整个“十一五”期间是我们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的档案工作者肩负历史重任,大有可为。希望大家本着“对历史负责,替未来着想,为现实服务”的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振奋精神,扎实工作,为四川发展新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文 章

来源莲山

5.副省长在茶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篇五

同志们:

在全省人民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新形势下,省科协、省文明办联合召开全省社区科普工作会议,总结经验,表彰先进,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进行部署。首先,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获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与会代表并通过你们向全省广大社区科普工作者致以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刚才,梁明同志代表省科协和省文明办对我省近几年的社区科普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对下一步的工作进行部署,我完全赞同。下面,我就加强新时期的社区科普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要充分认识加强社区科普工作的重要意义

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科普工作。早在1992年,省委、省政府确定每年6月为全省“科技进步活动月”,在全国率先开展全民性科普教育活动。最近,省政府颁布了《广东省建设创新型广东行动纲要》,提出大力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和科普宣传工作,全面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这些重大政策措施,为全省科普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的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正处于经济社会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关键时期。我们应清醒看到,我省经济增长还存在着依赖高资金投入和高资源消耗,部分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等严峻问题。同时,我省人力资源质量不高,公民科

学文化素质总体水平偏低,城乡不科学、不文明的现象时有发生,已经成为制约我省发展的瓶颈之一。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公民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因此,大力加强科普工作,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意义重大。

社区作为特定区域内居民生活的社会共同体,是构建和谐社会、普及科学技术的基础阵地。党的十七大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建设工作,我省社区管理、社区文教、社区科普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社区在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密切党群关系、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和促进公众素质提高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新形势下,加强社区科普工作,是建设平安和谐社区、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科技需求、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创新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社区科普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加强社区科普工作作为建设创新型广东、全面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重要内容,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开创社区科普工作新局面。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努力提高社区科普工作的成效和水平加强新时期的社区科普工作,必须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以提高社区居民科学文化素质为根本出发点,通过广泛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社区科普活动,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尚。为此,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区科普工作,促进科学发展观在社区居民中的树立和落实。要面向社区居民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宣传节约能源资源,宣传科学健康的生活理念,普及保护生态环境知识,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自觉地用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为指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科技需求。以社区居民的科技需求为导向,采取群众易于理解、乐于参与的方式,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促进社区科普宣传教育活动与群众学习科学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提升生活质量的要求紧密结合,使社区科普活动成为群众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

三是要坚持与社区文明建设相结合,不断创新社区科普活动方式。社区科普工作要纳入到社区文明建设规划和工作部署中,与创建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家庭的活动紧密结合,与社区建设、社区教育、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紧密结合,充分发挥社区组织在科普宣传教育中的主动性、创造性,加强社会力量的联合,不断创新社区科普工作内容和方式。

四是坚持依靠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发展壮大科普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广大科技工作者尤其是离退休科技工作者传播科学知识的重要作用,积极搭建科技工作者与公众交流、互动的科普活动平台。要关心科普工作者、志愿者的学习、生活,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较好的条件,对在科普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要大力宣传、表彰他们的先进事迹,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加强领导,为社区科普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加强科普工作,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基础工程。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科普工作的领导,将科普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建立健全科普工作领导机构,完善有关政策措施,及时研究和解决科普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为科普工作创造较好的环境条件。各级科协和文明办要责无旁贷地承担起组织、推动社区科普工作的责任,加强与科技、宣、教、文、卫等部门和有关人民团体的合作,鼓励和支持各级学校、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力量广泛开展各类社区科普活动,充分发挥现代大众传媒的引导作用,积极探索和建立适应群众需求的社区科普工作运行机制。要重视和加强社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工作手段,充分发挥各级科技馆、科学中心、博物馆、文化馆、科普教育基地的科普教育作用,深入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进社区、进家庭。要加强宣传社区科普活动的成果,积极营造有利于社区科普工作发展的良好环境。

6.副省长在茶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篇六

一 切 为 了 抢 订 单

——在12月出口形势分析会暨全省抢抓

出口订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广东省副省长

万庆良(2010年1月24日)

一、2009年我省抢抓订单成效怎么样? 一是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全面飚升。二是各类企业全面增长。三是主要市场全面回升。四是各市全面飘红。

二、当前抢抓订单形势怎么样? 当前我们抢抓订单既有机遇、更有挑战:

机遇有三:一是欧美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暖带来的订单。二是国际贸易和对外投资温和回升带来的订单。三是东盟等新兴市场带来的订单。

挑战有四:一是出口回升的基础并不牢固。二是国际金融体系受损带来的影响。三是贸易保护主义进入高发期。四是国际初级产品和能源资源性产品价格剧烈波动。

三、2010年抢抓订单工作怎么抓? 重点要做到“三抓、三抢”:

(一)抢时间。

(二)抢市场。

(三)抢内销。

(四)抓服务。

(五)抓创新。

(六)抓合作。

东 风 万 里 春 来 早

——在对外口有关单位2009年工作总结交流会上的讲话提纲

广东省副省长

万庆良(2010年1月18日)

第一句话,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累得人憔悴 总体来说,过去一年工作有五个特点:

一是干劲足。二是思路新。三是措施实。四是合力强。五是效果好。

第二句话,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数万数梨花开 借今天这个机会,我对全会精神作个传达:

(一)全会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形势。

(二)全会部署了今年工作。

(三)全会明确了今年对外口的工作重点。第三句话,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一)抓转型,增强创造力。

(二)抓创新,增强竞争力。

(三)抓品牌,增强影响力。

(四)抓沟通,增强协调力。

(五)抓务实,增强执行力。

(六)抓学习,增强推动力。

开 足 马 力 下 南 洋

——在广东企业走进东盟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广东省副省长

万庆良(2010年1月4日)

一、开足马力下南洋,必须明确好处是什么?

我认为,主要有五大好处、四大基础:

好处一:有利于挖掘东盟消费潜力,积极抢占市场。

好处二:有利于延伸我省产业链条,增强产业竞争力。

好处三:有利于充分利用东盟的资源能源,增强我省可持续发展能力。

好处四:有利于推动广东企业“走出去”到东盟发展,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

好处五:有利于扩大进口东盟的相关产品,丰富群众生活。

对政府、对企业来说,深化与东盟合作,既有五大好处,也具备四大基础。

基础一:经贸合作密切。

基础二:交通往来便利。

基础三:资金技术雄厚。

基础四:人缘商缘相通。

二、开足马力下南洋,必须明确机遇抓什么?

当前重点要抢抓五个机遇:

(一)抢抓政策的机遇。一是用好货物贸易协议。二是用好服务贸易协议。三是用好投资协议。四是用好原产地规划。

(二)抢抓扩大进出口贸易合作的机遇。一是力促双方贸易扩大。二是力扩东盟市场份额。三是力扩出口。

(三)抢抓资源能源开发合作的机遇。

(四)抢抓境外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的机遇。

(五)抢抓扩大境外投资合作的机遇。

三、开足马力下南洋,必须明确服务做什么?

(一)突出建立健全加强与东盟合作的政策机制。一是加快制定与东盟合作的指导意见。二是进一步完善责任落实机制。三是抓紧推进泰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建设的有关工作,更好地服务广东与泰国的交流合作。四是完善与东盟地区华侨华人的交流合作机制。

(三)突出搭建多层次、多形式的交流合作平台。一是要加快筹备建立广东——东盟双边企业家理事会。二是推动在条件成熟的地方建设广东产品展销中心或广东产品商贸城,研究探索在有条件的国家设立广东经贸代表处。三是2010年要在东盟国家有计划地组织举办一些经贸洽谈会、推介会、交易会、展销会和专题论坛。

(三)突出抓好招商引资、招人引智。

(四)突出抓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政策宣讲。

(五)突出优化金融、法律、信息等便利服务。一是优化金融服务。二是优化政策服务。三是优化外事服务。四是优化信息等服务。五是优化权益服务。

(六)突出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一要加强协调引导。二要加强行业自律。三要加强沟通对接。

比 学 赶 超 争 上 游

——在10月份全省进出口形势分析会议上的讲话

广东省副省长

万庆良(2009年11月21日)

一、比学赶超和谁比、比什么?

第一,与全国比。从占全国的份额比,......与兄弟省市比,......从吸收外资比,......。

第二,与我们自己比。一方面,比出了成绩。另一方面,比出了差距。

第三,各市之间比。从进出口总量比,......从进出口增速比,......从降幅收窄情况比,......从出口增速比,......从进口增速比,......从利用外资增速比,......。

我认为,关键还是要从五个方面查根源、作比较。

一是比思想认识境界。

二是比政策资金扶持力度。

三是比抓工作落实的力度。

四是比优化服务程度。

五是比减轻企业负担的程度。

二、比学赶超怎么比,如何比?

一是突出抓重点大户。二是突出抓口岸服务。三是突出抓进度督查。

在具体工作中,重点在五方面比学赶超:

(一)比订单,争市场。

(二)比帮扶,争作为。

(三)比服务,争先进。

(四)比转型,争升级。

(五)比谋划,争上游。

万庆良副省长在全省旅游扶贫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9年10月10日)

增城旅游业发展取得了如此显著的成果,我认为可以将其经验归纳为6个优先:一是观念优先。二是规划优先。三是特色优先。四是机制优先。五是推介优先。六是富民优先。

一、旅游扶贫成效显著

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有力促进欠发达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推动了旅游业迅猛发展。

(二)有力促进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了发展环境。

(三)有力促进欠发达地区招商引资,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四)有力促进欠发达地区农民就业,带动了群众脱贫致富。

(五)有力促进欠发达地区人才素质提高,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二、旅游扶贫责任重大

(一)国际金融危机在给我省旅游业发展造成冲击的同时,也给欠发达地区实现旅游业新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

(二)省委、省政府大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对欠发达地区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要求。

(三)我省积极试行国民旅游休闲计划、加快推进全国旅游综合改革区和旅游强省建设,为欠发达地区加快旅游业发展提供

-6-了重要契机。

三、旅游扶贫大有可为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重点要做到“五个着力”,实现“五个新突破”:

(一)着力强化政府主导旅游业发展地位,在优化欠发达地区旅游发展环境上取得新突破。

(二)着力扶持旅游扶贫重大项目建设,在培育欠发达地区旅游精品上取得新突破。

(三)着力创新旅游扶贫形式,在提高旅游扶贫实效方面取得新突破。

(四)着力加强旅游宣传推介,在促进欠发达地区旅游招商引资方面取得新突破。

(五)着力加大旅游人才培训力度,在提高欠发达地区旅游产业素质方面取得新突破。

全 力 决 战 四 季 度

——在三季度全省进出口形势分析会上的讲话

广东省副省长

万庆良(2009年10月10日)

一、决战四季度,必须看到成绩、坚定信心

从中央层面看,......

从全省出面看,......

从中直单位看,......

从各地层面看,......

从企业层面看,......

二、决战四季度,必须查找差距、认清形势

(一)政策瓶颈尚待进一步突破。

(二)政策落实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发展环境亟待进一步改善。

(四)机关作风有待进一步转变。

(五)后危机时期政策有待研究。

三、决战四季度,必须围绕“三保”、全力冲刺

(一)围绕“三保”在查找不足、自查自纠上下苦功夫。

(二)围绕“三保”在突出重点、狠抓重大活动上下苦功夫。

(三)围绕“三保”在确保政令畅通、提高政策效率上下苦功夫。

(四)围绕“三保”在深入企业、服务企业上下苦功夫。

(五)围绕“三保”在督促检查、奖优罚后上下苦功夫。

(一)围绕“三保”在推动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上下苦功夫。

抢 抓 时 机 扩 订 单

——在8月份全省进出口形势分析会上的讲话

广东省副省长

万庆良(2009年9月18日)

一、认清形势、危中寻机

(一)要准确认识世界经济形势,看到向好趋势。

一是世界经济正开始走出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美欧日等

-8-主要发达国家经济企稳并缓慢回升。

二是世界贸易作为世界经济发动机的作用不会改变。

三是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区域内贸易发展。

(二)要准确认识我国经济形势,看到发展之机。

(三)要准确认识我省外贸形势,看到希望所在。

二、抢抓时机、扩大订单

目前企业抢抓订单仍然面临不少制约因素,主要包括六个方面:一是中小外贸企业融资难。二是贸易风险加大。三是汇率波动的担忧。四是贸易摩擦呈上升之势。五是招工和引进技术人才难。六是部分税费负担仍然比较重。

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抢抓订单:

(一)用好政策,激励企业扩订单。一是政策宣讲要到位。二是政策兑现要到位。三是政策瓶颈问题解决要到位。

(二)办好活动,助推企业扩订单。一是要认真筹办好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率团出访日韩、澳大利亚和越南等国的经贸活动。二是要精心策划好今年内剩下的100多场经贸活动。三是要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高交会等,利用好广东易发网、网上交易会等平台。

(三)应对风险,保障企业扩订单。一是组织企业开展金融风险、外贸风险、汇率风险和信用保险等业务知识的培训,帮助企业提高风险意识,提高企业防范风险和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能力水平。二是建立出口风险信息搜集和快速预警机制。三是把握国家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的有利时机,鼓励企业参保出口信用保险,提高出口信用保险覆盖率。四是健全完善公平贸易工作体系,重点是预警机制、应对机制,及时指导、帮助企业应对贸易摩擦和贸易风险。

(四)转型升级,力推企业扩订单。一是要扎实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二是要推动企业自主创新。三是要加大自主出口品牌培育力度。四是要筹备好几场重点活动。

(五)优化服务,支持企业扩订单。一是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主动送服务下基层进企业。二是简化工作程序。三是加强合作,形成促进企业扩订单的强大合力。四是完善外经贸奖励方案。五是省外经贸厅将派出三个督导组,每月到有关市督查。

二、抢抓时机、扩大定单

(一)用好政策,激励企业扩订单。

(二)办好活动,助推企业扩订单。

(三)应对风险,保障企业扩订单。

(四)转型升级,力推企业扩订单。

(五)优化服务,支持企业扩订单。

万庆良副省长在7月份全省进出口形势分析会上的讲话

(2009年8月21日)

一、回头看,我们逐月逐月抓进度有序推进、成效初显

(一)千方百计抢抓订单。

(二)加快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三)大力推进招商选资。

(四)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加快“走出去”。

(五)深化粤港澳紧密合作。

(六)全面优化政府服务。

二、抬头看,我们逐月逐月抓进度任务艰巨、形势严峻

(一)世界经济复苏仍然前景不明,国际贸易形势仍不明朗。

(二)我省外经贸回升的基础尚不稳固,总体形势仍然严峻。

(三)企业抢抓订单、扩大出口仍然面临不少困难。

三、向前看,我们逐月逐月抓进度必须迎难而上、真抓实干

(一)狠抓重点地区。

(二)狠抓重点产品。

(三)狠抓重点企业。

(四)狠抓重点市场。

(五)狠抓重大活动。

(六)狠抓重要载体。

(七)狠抓重大政策。

(八)狠抓解决问题。

劲 可 鼓 而 不 可 泄

——万庆良副省长在上半年全省进出口形势分析会上的讲话

(2009年7月20日)

一、领会精神鼓干劲

(一)全会回顾总结了上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二)全会对下半年转变作风抓落实、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

(三)全会肯定了我省外经贸工作并进一步提出了明确要求。

二、冷静总结鼓干劲

上半年我省外经贸的发展情况,我认为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一是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风吹;二是竹外桃花三两枝,-11-春江冷暖粤先知;三是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冷静总结、认真回顾上半年的外经贸工作,我们着重做到“五个抓”:

(一)抓扶持保稳定。一是认真落实国家各项外经贸政策。二是我省制定一系列扶持措施。三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二)抓服务增信心。一是优化企业服务。二是优化金融服务。三是优化通关服务。四是优化审批服务。五是优化贸易摩擦应对服务。

(三)抓落实保增长。一是每月召开形势分析会抓落实。二是召开现场会抓落实。三是明确责任抓落实。四是突出抢抓出口订单。五是办好经贸交流活动。

(四)抓转型增后劲。一是着力推动出口产品转型升级。二是着力推动加工贸易升级转型。三是着力推进市场结构转型。四是着力推动利用外资结构转型。

(五)抓协调增合力。一是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的沟通协调。二是加强与港澳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三是加强省直、中直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四是加强省市的协调配合。

三、咬定目标鼓干劲

第一,在保企业保市场保增长上下功夫。

(一)围绕重点抓订单。一是狠抓重点市。二是狠抓重点产品。三是狠抓重点市场。四是狠抓重点企业。五是狠抓重点活动。

(二)见骨见肉抓落实。一是狠抓政策落实。二是狠抓涉及省内层面问题的解决工作。三是跟踪落实推动解决涉及国家层面的问题。

(三)心系企业抓服务。

(四)应对风险抓保障。

(五)真刀真枪抓督查。

第二,在促调整促转型促创新上下功夫。

(一)以提高附加值为目标加快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二)以“三自”为突破口着力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三)以招商选资为抓手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四)以对外投资合作为载体大力拓展发展空间。

(五)以深化粤港澳台及与东盟合作为重点加快融入世界潮流。

冷 眼 向 洋 看 世 界

——在全省应对国际贸易风险研讨会上的讲话

广东省副省长

万庆良(2009年7月14日)

一、冷眼向洋看世界,就是要正确认识当前我省面临的国际贸易风险

(一)反倾销表面上看是打击低价倾销,实质上是对我资源禀赋优势的削弱。

(二)反补贴表面上看是针对政府补贴行为,实质上是对我产业政策和经济管理方式的挑战。

(三)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表面上看是技术标准问题,实质上是规则的博弈。

(四)美国337调查表面上看是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实质上已经沦为排斥对手的竞争手段。

二、冷眼向洋看世界,就是要正确认识当前应对国际贸易风险的重要意义

第一,应对国际贸易风险是保市场、促出口的需要。

第二,应对国际贸易风险是保企业、促就业的需要。

第三,应对国际贸易风险是保环境、促转型的需要。

三、冷眼向洋看世界,就是要正确防范、积极应对、主动作为

(一)在强化角色定位上下功夫,树立“三种意识”,积极应对国际贸易风险。

(二)在加强协调配合上下功夫,着力形成应对国际贸易风险的共同合力。

(三)在加强机制和制度建设上下功夫,着力健全完善应对国际贸易风险的长效机制。

(四)在加大支持帮扶力度上下功夫,着力为应对国际贸易风险提供坚实保障。

(五)在加强队伍建设上下功夫,着力为应对国际贸易风险提供智力支持。

(六)在促进外经贸转型升级上下功夫,着力提高外经贸核心竞争力。

见 到 骨 头 见 到 肉

——在一季度全省外经贸形势分析会上的讲话

广东省副省长

万庆良(2009年4月15日)

一、见到骨头见到肉就是要在止血止跌上下硬功夫

第一,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第二,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冷暖粤先知。

第三,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

二、见到骨头见到肉就是要在解决问题上下硬功夫

(一)问题主要有哪些?主要涉及八大类。

(二)问题涉及的单位有哪些?主要有国家有关部门、省政府有关部门、各市政府,还有一部分问题的提出缘自企业对政策缺乏了解。

(三)问题解决得怎么样?全部得到回应,部分已经解决。

(四)未解决的问题有哪些?主要是老大难问题和出现的一些新问题。

三、见到骨头见到肉就是要在落实措施上下硬功夫

(一)狠抓政策学习、政策宣讲、政策落实。

(二)狠抓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

(三)狠抓优化服务、主动服务、贴心服务。

(四)狠抓资金扶持、金融扶持、信贷扶持。

(五)狠抓减轻税费、减轻负担、减轻压力。

(六)狠抓重点会议、重要事项、重大活动。

(七)狠抓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工作。

(八)狠抓目标落实、责任落实、检查落实。

解决问题抓落实

千方百计保增长

——在全省进出口形势分析会上的讲话

广东省副省长

万庆良(2009年2月16日)

一、问题是什么?要头脑清醒,认清保增长的严峻形势

一是从进口和出口情况看:

二是从出口市场看:

三是从贸易方式看:

四是从产品结构看:

五是从地市出口情况看:

六是从出口主体看:

七是从优化服务看:

二、工作抓什么?要干字为先,狠抓保增长的重点环节

(一)力保出口订单抢抓在手。

(二)力保重点市场的出口份额。

(三)力保重点市出口稳定。

(四)力保重点企业出口稳定。

(五)力保重点产品出口。

(六)力保进口稳定。

三、服务做什么?要落实机制,形成保增长的强大合力

(一)落实外经贸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二)落实建立广东外经贸信息平台。

(三)落实财税金融支持机制。

(四)落实外经贸运行监测机制。

(五)落实进出口公平贸易工作机制。

7.副省长在茶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篇七

首先,非常高兴,十分愿意,参加今天的会议。说高兴和十分愿意有三点原因:一是运管工作和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日常起居必不可缺,每个人都和运管的服务或者管理对象有关系,哪个人没有坐过出租车,哪个人没有坐过公共交通工具;二是我分工联系交通运输工作后,非常需要了解和听取运管方面的工作情况,向在座的各位学习,这也是联系这块工作必不可少的学习机会;三是运管工作是当前经济转型的重要保障,起到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纽带作用,从08年金融危机至今,经济迅速复苏和我们运管线上的全体职工大力支持和努力是分不开的。其次,是向大家表示感谢,感谢对我所联系工作的支持和帮助。第三,是向大家表示歉意。主要是对运管工作平时关心、支持和帮助相对欠缺,但是这里表个态,凡是今后需要我支持,需要我协调,需要我落实的事情我义不容辞,一定会抓好。

下面,受王建满副省长的委托,从政府的角度,如何做好运管工作谈三点意见,供大家交流探讨。

一、重点突出,创新发展,“十一五”浙江道路运输工作成效显著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抗震救灾、雨雪冰冻灾害、奥运安保、世博安保等一系列严峻考验,全省人民不畏艰难险阻,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扎实推进“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顺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综合实力持续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民主法制不断健全,各项事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水平明显提高,为“十二五”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特别是2010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27100亿元,“十一五”期间平均增长11.8%,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1800元;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4895和2608亿元,比2005年增长1.3和1.4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359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实际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303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实际增长8.4%。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省人民众志成城、克难攻坚的结果,也倾注了全省广大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干部职工的心血和汗水。

“十一五”期间,全省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按照省交通运输厅的要求,以“一转三创”为主线,着力推进三大建设,打造畅通浙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走在了全国前列。“十一五”全省道路运输工作成绩,可以概括为“五个注重”:

(一)注重理念引领,道路运输工作走上科学发展轨道。五年来,全省道路运输管理部门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正确把握交通运输发展阶段特征,努力把道路运输纳入科学发展轨道。一是思路清晰准确。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一转三创”的总体工作思路,确定了转型发展的工作主线,坚持理念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牢牢把握道路运输行业是服务行业这一本质特征,推动全省道路运输事业实现新发展。二是理念创新领先。在全国率先提出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理念,有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提出客运线路服务质量招投标,完善线路发展模式;在全行业开展信用考核,基本建立全省道路运输市场信息体系;深入分析道路运输信息化建设,提出“整合、应用、服务、效益”发展理念;提出“政府做交换、市场做交易”理念,推进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等。实践证明,这些思路和理念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和道路运输发展客观规律,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道路运输行业科学发展提供了指引,指明了方向。

(二)注重新型业态,道路货运转型步伐明显加快。加快物流业发展是优化浙江省产业结构,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全省道路运输系统按照王建满副省长坚决抓、坚定抓、坚持抓的指示精神,深化现代物流业发展。省政府与交通运输部签署共同促进浙江交通物流业发展会谈纪要,使我省成为交通物流业发展试验先行区,并且成功构建了“三个体系”:一是形成物流节点网络体系。形成了以物流园区为核心、物流中心为骨干、配送中心为基础、农村物流站点为补充的物流节点网络体系;全省布局5个部省共建基地和11个省级、56个市级重点扶持物流基地,并对连接重点物流基地的集疏运公路、水路新改建项目给予扶持。二是形成物流龙头企业体系。形成了服务国际物流、区域物流、配送物流的龙头企业体系,共培育12家省级和106家市级物流龙头企业,累计完成投资超过60亿元。其中A级物流企业167家,数量均位居全国第一。三是形成物流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被列为省部共建试点示范项目,16个省级运输管理部门与浙江签订信息平台共建协议。同时,由我省牵头发起的东北亚物流信息服务网络正式成立,秘书处落户杭州,标志着浙江物流信息化建设走向了国际,形成了“多方、多省、多国”共建局面。

(三)注重统筹协调,道路运输网络体系逐步完善。城乡统筹,交通先行。城乡交通一体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五年来,按照中央关于“逐步形成城乡公交资源相互衔接、方便快捷的客运网络”和我省“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的要求,全省道路运输行业加快向农村延伸,努力为农村居民提供方便快捷、安全舒适的乘车服务。一是全力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通过公司化、公交化改造农村班线,因地制宜发展山区特色班线,加快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十一五”以来,全省有2200余个行政村新开通农村客运班车。“十一五”末实现全省班车通村率91.6%,城乡客运一体化率48.6%,分别较“十五”末提高7.2%和13%。二是积极推广“嘉善经验”。借鉴推广作为全国统筹城乡交通科学发展示范的“嘉善经验”,保障建立统筹机制,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调节;保障公交公益性特点,坚持服务群众;保障使用统筹方法,坚持因地制宜;保障统筹客运、物流网络,坚持方便百姓出行;保障建立客运政策,坚持城乡统一标准,加快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造。

(四)注重规范建设,道路运输市场秩序保持稳定。五年来,全省道路运输市场秩序保持稳定,环境进一步改善。一是企业信用考核制度全国率先建立。在全国率先建立是非常不容易的。“十一五”末,全省所有客运企业、危险货物运输企业、驾培企业、检测站和36%的客运出租车企业、22%的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三级以上货运企业、二级以上客运站、二类以上维修企业均纳入了考核体系。纳入考核的企业由“十五末”的132家扩大到“十一五”末的4264家,五年累计评定出AAA级企业5173家,标志着道路运输市场信用体系初步建立。二是举报投诉制度保持畅通。2007年建立了“四访合一”的举报投诉机制,使违法违章的举报投诉案件得到迅速查处或纠正。2010年,全省信访3.7万件、上访人数719人次,分别比“十五”末下降4.4%和0.6%;“96520”受理服务咨询电话19.7万个,比“十五”末增长6.1%。三是专项整治行动效果明显。开展了“天网一号、二号、三号 ”等非法营运专项整治行动、非法涉烟运输专项整治行动、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全省共投入稽查力量380万余人次,查获无证营运车辆5万余辆。特别是进一步加强了对出租车行业的管理和服务。推进出租汽车信息化示范工程,制定出租汽车服务信息系统建设指导意见,开展出租汽车承包机制探索研究,加快出租车服务区建设。

(五)注重改造提升,道路运输保障能力迅速提高。五年来,全省道路运输运力结构进一步优化。一是道路运输工具逐步提升改造。全省高等级客车、旅游客运包车、道路货运重型车辆、厢式车、专用车的比重均大幅提升,其中高等级客车增加78%,厢式车增加458%,运输装备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运输服务水平和运输安全得到显著改善。二是道路运输保障能力大幅提高。重点物资运输和春运等重点时段旅客运输得到有效保障,建成了覆盖全省的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网络;在抗击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和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重特大自然灾害中抢通保运,为抢险救灾作出了重要贡献。圆满完成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国庆60周年庆祝活动、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残亚会等重大活动的运输和安全保障任务。

五年来,全省道路运输系统广大职工充分发挥了艰苦奋斗、务实进取的良好作风,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模范。在此,我受王建满副省长委托,代表省政府向所有为运管事业默默奉献的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认清形势,服务大局,科学谋划“十二五”浙江道路运输工作

“十二五”全省道路运输工作要实现新发展、新跨越,就必须认清形势,认准定位,认清问题。

(一)认清形势,把握发展新阶段。从国际看,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经济增长模式面临深度调整,制约世界经济增长的因素增多。从国内看,“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我省看,我省经济发展进入加速转型期,社会建设进入整体推进期,体制改革进入攻坚突破期。从交通看,是交通建设高潮的持续期、综合交通的整合期、交通物流的提升期和发展方式的转型期。因此综合判断,浙江道路运输行业处于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

(二)认准定位,把握发展新方向。要紧紧围绕中央提出的“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科学发展走在前列,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全面建成”这个总体战略来确定浙江道路运输工作的战略定位。一是要成为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的先行官。今后五年,我省人均GDP从7500美元向10000美元迈进,工业化程度进一步提升,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社会消费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加快进入“小汽车社会”,这必然产生巨大的运输需求。因此,要把道路运输业作为先导性基础产业,率先发展,加快发展,实现经济社会与交通运输的动态平衡。二是要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先行官。以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运力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进程中走在前列。三是要成为建设小康社会的先行官。未来五年,人们对道路运输发展将会有更高的品质期待,不但要求通达、便捷,还要求绿色环保、平安舒适。道路运输作为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大行业,服务千家万户、各行各业,这更要求我们进一步在安全、质量、环保、行业管理等方面下功夫、树形象,为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三)认清问题,明确发展新目标。当前全省道路运输工作的最大问题是“通而不畅”,没有真正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通行的能力和效率还不高,还不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主要原因在于:在交通结构上,不同交通方式之间、城乡交通之间、区域交通之间发展不够协调,省际交通、城内外交通之间衔接不够顺畅;在产业层次上,运输生产规模大,但增值服务能力低下,尚未完成向现代物流业的转型;在服务能力上,物流、贸易和金融、信息服务功能有待融合,道路运输智能化、人性化服务水平仍不高。针对这些问题,必须善于统筹兼顾,抓住主要矛盾,突出主要目标,集中精力、集中火力、集中时段干大事、抓要事、办实事。今后一个时期,浙江道路运输工作聚焦的目标就是解决“通而不畅”的问题,要最大限度地做到“人便其行、车畅其道、货畅其流”,以人民群众对“畅通”的满意度来评判道路和运输事业发展的成功度。

总而言之,“十二五”时期是浙江道路运输事业发展的黄金期,我们必须保持善抓机遇、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坚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工作要求,全力开创浙江道路运输科学发展新局面。

三、积极作为,再创佳绩,为“十二五”浙江道路运输事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开好局,起好步,对确保“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施,全面完成“十二五”各项目标任务意义重大。对于今后五年和2011年交通工作的具体任务,张平平局长已经作了全面的部署,这里我重点讲五个问题。

(一)着眼于整合发展,着力于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交通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无缝衔接、零换乘,满足“人便其行、车畅其道、货畅其流”的要求。因此,要加快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有机衔接、安全环保的综合运输体系,提高综合运输优势和效率。一是以规划引领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必须以规划为指导,做好整体布局和有效衔接。要认真编制综合运输体系规划,讲究统分结合、衔接紧密。在总体发展规划的指导下,抓紧组织编制好各类专项规划,形成相互衔接、布局合理的交通运输规划体系。二是以枢纽联结综合运输体系。加快推进城市交通主枢纽建设,加快都市圈、城市群范围内重点城市的节点建设,以枢纽为联结,发挥轨道交通、快速公交等在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中的骨干作用,统筹城内交通与城外交通,促进各种运输方式顺畅对接,有效缓解拥堵现象。三是以场站衔接综合运输体系。要以城镇化加快建设为契机,推进客货运一体的中心镇场站建设,发挥场站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衔接中转作用。

(二)着眼于提升发展,着力于推动现代物流体系建设。要把浙江物流业发展成为产业关联度高、集聚功能强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一是提升物流信息平台。以数据交换平台、公共应用中心、免费通用软件为重点,进一步加快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加强与港口、铁路、民航等部门信息平台的对接;扩大东北亚物流信息网络应用范围和覆盖范围,开展信息互联互通试点工作,推动物流信息化标准建设。二是提升物流基地建设水平。实施物流站场建设推进和规范工程,重点推进部省共建物流园区建设;继续加快省、市重点物流园区和配套集疏运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园区集装箱物流项目,积极推行“园区港区一卡通”;总结推广义乌国际物流园区、传化“公路港”等建设经验。三是提升物流企业发展质量。建立物流龙头企业大项目交流合作机制,引导物流企业通过重组、合作、并购等方式做大做强,提高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水平;推进12个省龙头企业和22个市龙头企业的物流发展项目;积极开展甩挂运输试点,探索多种甩挂运输模式。此外,要进一步加快农村物流体系建设,引导农村各类物流资源整合,加强城乡之间物流网络对接,加快建设农村公共货运站。

(三)着眼于统筹发展,着力于加快城乡运输一体化建设。统筹城乡客运资源配置,提高农村客运班车通达率,鼓励城市公交向城市周边延伸覆盖。一是大力实施城乡交通统筹行动。在总结提升嘉善经验的基础上,推动各地贯彻落实《关于推进城乡交通统筹发展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进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强化政策保障、安全保障和技术保障,提升城乡交通统筹发展水平。二是大力完善城乡交通统筹机制。逐步破解二元管理体制和政策差异,推动农村客运班线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发班、统一服务;丰富小件快运、特色配送、货运专线等多样化农村物流配送形式,完善机动车惠农快修服务网络。

(四)着眼于创新发展,着力于提高道路运输保障能力。深入实施“科技强交”战略,统筹推进创新能力建设、重大科技研发、成果推广应用和标准化建设。一是走信息化发展道路。抓好以电子政务为主体的道路运输行政管理和服务系统,推进数据共享开发利用;抓好以物联网技术应用为引领的出行服务系统,运用新一代通信、射频识别、卫星定位、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提高公路出行的公众信息服务水平;抓好以传感和相关信息技术为支撑的道路运输监管、应急保障系统,基本建立全省联动的市场信用体系、应急保障、经济运行分析等信息平台。二是走低碳化发展道路。积极发展低碳道路运输体系,开展低碳交通城市试点工作,鼓励混合动力、替代燃料运输工具的发展,促进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探索建立绿色交通发展机制,推广应用节能、环保、循环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降低车辆的空驶率。

(五)着眼于和谐发展,着力于加强运输安保体系建设。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监管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一是加强安保机制建设。加快道路运输基础设施、安全监管、专业救助、治安防控、协调机制建设,逐步实现管理规范化、监管法制化、手段现代化、人员专业化、应急高效化。二是完善安保保障措施。落实道路运输安全责任,加快建设安全运输和应急保障综合服务系统,完善公路安全应急指挥系统,健全应急预案,加强应急运力和物资储备;推进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建设,努力做到事故量和伤亡人数持续下降。

同志们,今后一个时期的全省道路运输工作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各级道路运输管理部门要进一步落实工作职责,加快职能转变,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从积极创造条件,给予最大支持,加强互动,形成工作合力。王建满副省长和省政府对全省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寄以厚望,希望同志们坚定信心,胸怀大局、继往开来,开拓奋进,努力推进浙江道路运输事业再上新台阶,为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再立新功、再创辉煌!

8.副省长在茶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篇八

副省长、省应急委副主任 刘昆(2011年2月22日,根据记录整理)

同志们:

2010年是全省应急管理工作巩固提高,当好全国应急管理工作排头兵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年,也是我省顺利完成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各项任务的决胜之年。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总结交流应急管理工作经验,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任务。刚才,省政府应急办主任纪家琪通报了2010年全省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综合考核情况;广州、清远、潮州市和省科技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气象局的负责同志分别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介绍了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很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各地、各有关单位要认真学习借鉴,取长补短。下面,受省委副书记、省长、省应急委主任黄华华委托,我讲三点意见。

一、推进应急管理工作给力,为建设幸福广东作出积极贡献

2010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省应急委的部署,我省深入探索应急管理工作规律,不断完善应急管理体系,顺利完成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各项任务,打造了应急管理“广东模式”,丰富了应急管 理“广东经验”,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完善,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不断提升,全省应急管理工作基本实现了常态化、基层化、社会化、科学化、有序化和法制化,得到了国务院办公厅、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及兄弟省(区、市)的高度评价。

(一)在应急管理法制建设上开拓创新,全省应急管理法制化水平实现大提升。2010年是我省应急管理法制建设年,《广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省应急管理法制工作上新水平。《条例》中的一系列制度创新,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华建敏的充分肯定。省政府全力开展贯彻实施《条例》十大工程,通过召开电视电话会议、新闻发布会、举办专题研讨会、研讨班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提升了各级领导干部依法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能力,增强了公众依法防范与应对突发事件的意识。如深圳市在全省率先举办学习《条例》专题讲座,积极推进应急管理地方性法规起草工作;珠海、汕头、佛山、河源、汕尾、惠州、中山、江门、湛江、茂名、肇庆、清远、潮州、揭阳等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条例》宣传活动,大部分地级以上市以及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环境保护厅、农业厅,广东电网公司等单位对领导干部、应急管理人员和企事业单位负责人进行了专题培训;东莞市以任务分解的形式对市有关单位、乡镇(街道)等贯彻实施《条例》近20项工作的职责进行明确。省安全监管局制订了一系列安全生产应急管 理规章制度,加大对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

(二)在应急平台体系建设上攻坚克难,全省应急指挥水平实现大飞跃。一是狠抓省应急平台建设。在各地、各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省政府应急办举全办之力,采用“倒计时”方法,加班加点,全力确保省应急平台、省应急指挥中心11月10日正式启用,实现了省领导同志提出的“省应急指挥中心作为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备用指挥中心”的目标,受到第16届亚运会组委会、亚残运会组委会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国务院办公厅对此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全国一流、亚洲先进”的广东省应急平台、广东省应急指挥中心再一次为全国应急管理工作发挥表率作用。二是狠抓全省应急平台体系数据库建设。我省先后出台《广东省应急平台体系数据库建设方案》、《广东省应急平台体系数据库规范(试行)》,加大应急平台体系所需数据收集、整理、挖掘力度,顺利完成省应急平台数据库第一阶段建设任务。三是狠抓应急平台互联互通。各地、各有关单位特别是试点单位积极开展应急平台建设,全省已有深圳、河源、揭阳等19个地级以上市,省安全监管局,省地震局、气象局等18个省应急委成员单位应急平台实现与省应急平台互联互通。随着全省应急平台体系建设进度加快,我省应急指挥水平明显提升。

(三)在值守应急上开拓创新,全省突发事件信息报送 工作实现大突破。一是信息报送更加及时准确。各地、各有关单位信息员、值班员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政府系统各项值班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基本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报送突发事件信息,及时跟踪续报事态发展和领导批示落实情况,为全省科学预防和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发挥了重要作用。如茂名市共聘请2600多名基层信息员队伍,对镇级信息员全部进行业务培训,信息报送更加及时高效;省民政厅在全省范围内推行灾害信息员资格认证制度,建立起1.8万多人的灾害信息员队伍,灾情信息报送效率进一步提高。在这里我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在座各位的共同努力下,2010年我省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8次受到国务院办公厅月度全国突发事件信息报告情况通报表扬,居全国省(区、市)第一位,包括2010年在内我省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连续4年得到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二是信息报送质量进一步提高。各地、各有关单位更加注重把握敏感性、突出性问题,更加注重捕捉预警性、苗头性、深层次信息,更加注重挖掘信息的潜在价值,为国家、省、市领导同志科学决策提供了准确依据,充分发挥了“耳目”和“参谋”作用。如省公安厅实行情报信息每日研判制度,对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重点地区、行业、人员和重点问题进行综合研判,有效实现了由被动反应向及时预警转变;省地震局不断健全地震灾情速报人员网络,全面提高地震速报能力。三是信息报送机制不断健全。省及广州市等大部分地级以上市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突发事件隐患评 估与防范对策会商会,总结辖区内本季度突发事件基本情况,评估下一季度突发事件隐患,提出防范措施,明确突发事件信息报送重点,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的针对性和效用性进一步提高。如湛江市制订了信息报送工作考评实施办法,对信息接报、研判、编报等工作进行考评。

(四)在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建设上锐意进取,全省应急管理科技化水平实现大提高。一是发挥应急管理专家作用,打造应急管理科学决策平台。各地、各有关单位不断健全“行政专家”和“业内专家”相结合的科学决策机制,积极组织专家参加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宣教培训、应急处置和调查评估、应急管理课题研究等工作。如省卫生厅组织专家撰写《紧急应变——甲型H1N1流感防控实践与探索》,研发突发事件信息紧急报送和新闻报道检索系统等,全面提升卫生系统科学应急能力。特别要强调的是,第一届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专家顺利完成3年聘期内各项工作任务,为全省应急管理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二届应急管理专家在继承、提升中产生,近期省政府将举行隆重的成立大会,黄华华省长届时作重要讲话。二是建设突发事件应急技术研究中心,打造应急管理科技攻关平台。省政府应急办联合省科技厅组建了10个省突发事件应急技术研究中心,组织省应急管理专家承担应急管理科技攻关项目,我省应急管理相关理论和技术攻关能力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科技水平进一步提高。三是兴建应急产业园,打造省应急产业发展平台。我 省以东莞市为试点,全力推进应急产业园建设。工业和信息化部调研组多次到我省调研应急产业发展情况,充分肯定我省在加快应急产业发展方面进行的有益探索。四是成立省应急管理学会,打造凝聚应急管理专家智慧的开放式平台。全国第一个应急管理学会——广东省应急管理学会挂牌成立,为应急管理专家、社会各界参与应急管理工作尤其是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搭建了创新平台,在全国反响强烈。广州、珠海等市也积极推动成立应急管理学会。

(五)在应急队伍建设上推陈出新,全省应急救援力量实现大发展。一是推进空中救援队伍、水下救援队伍建设。我省除继续加强防汛抗旱、抗震救灾、森林消防、海上搜救等14类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建设外,全力推进建设“实战型”的空中救援队伍、“实用型”的水下救援队伍,各项相关工作有序开展。卫生部目前已选定省疾控中心组建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卫生应急队伍,选定省第二人民医院组建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卫生应急队伍。国家应急救援队伍作为我省应急救援力量的有效补充,进一步提升了全省应急救援水平。二是推进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出台了《广东省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组建方案》,从2010年开始用两年时间,在不改变现行管理体制的前提下,依托公安消防部队组建覆盖省、市、县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如佛山市禅城区举全区之力建设包括1支大队、25支中队的基层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江门市在乡镇(街道)一级通过镇级财政全额负担、受 益企业分担费用等方式组建专职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依托基层干部、民兵和治安联防队员等组建兼职综合应急救援队伍;阳江市出台了《阳江市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三年规划》、《应急救援大队建设标准》等。三是推进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先后出台了《广东省应急志愿者队伍组建方案》、《广东省应急志愿者管理办法(试行)》,全力打造一支“着装统一、训练有素、服务专业、经验丰富、反应迅速、覆盖全省”具有“广东特色”的应急志愿者队伍。各地、各有关单位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工作有序推进。

(六)在应急管理宣教培训体系建设上独辟蹊径,全省应急管理知识实现大普及。一是在全国率先开展“百人百场”应急知识宣讲活动。省政府应急办会同省教育厅举办了以“应急管理在心中,和谐幸福在广东”为主题的广东省“百人百场”应急知识宣讲活动。据调查表统计,直接受众超过200多万人,公众对活动效果的满意度达92%。各地级以上市高度重视宣讲活动,积极做好宣讲活动现场布置、信息发布、宣传报道等工作,深圳、佛山、河源、梅州、东莞、江门、阳江、茂名、清远、揭阳等市被评为先进宣讲点。二是在全国率先传唱应急管理之歌。我省继2007年在全国公开征集广东省应急管理标志、宣传口号后,去年在全国率先公开征集《广东省应急管理之歌》。委托省音乐家协会对入围歌曲进行修改完善,形成《永不放弃——广东省应急管理之歌》,经省应急委主任、副主任审定,省府办公厅发文要求 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传唱,全面提升公众的应急意识。如珠海市组织“四进”文艺宣传队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在全省率先唱响应急管理之歌;梅州市在中小学生、青年志愿者、应急救援队伍中广泛传唱应急管理之歌,营造了浓厚的应急文化氛围。三是在全国率先依托应急办网站开展应急管理网络培训。充分发挥省政府应急办网站作用,借助网络优势,广泛开展应急管理网络培训。省政府应急办网站防灾减灾模拟体验馆荣获省首届网络文化精品技术创新奖;梅州市、县两级政府应急办均建立了应急管理网站,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应急管理工作人员和公众进行网上培训。四是在全国率先开展应急管理境外培训。省府办公厅(省政府应急办)会同省委组织部在加拿大UBC大学联合举办了第一期应急管理领导干部培训班,开创了全国应急管理国外培训先河。目前,我省已形成了多层次、高密度、封闭式的“走出去、引进来”应急管理培训模式。

(七)在应急管理交流合作上敢为人先,国际、省际、省内应急管理实现大联动。一是加强省内应急管理合作。珠江三角洲地区,粤东、粤西、粤北等4个片区应急管理联动机制不断完善,省内应急管理区域合作成效显著。二是加强泛珠三角区域内地省(区)应急管理合作。在我省倡议和推动下,泛珠三角区域内地9省(区)合作各方在应急管理培训、应急管理联动机制、应急预案和演练、学习交流等方面共同实施了一批应急管理合作项目。韶关、肇庆、清远、云浮等市与湖南、江西、广西等省(区)的相邻地级以上市建立了应急管理联动机制。根据各方要求,我省在暨南大学应急管理学院举办了一期为期5天的泛珠三角区域内地省(区)应急管理工作研讨班,提升了区域应急联动能力。三是加强粤港澳台应急管理合作。我省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保安局、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保安司和台湾消防设备师(士)协会在广州市共同主办了首届粤港澳台应急管理论坛,为国内各省(区、市)开展应急管理区域交流合作树立了典范。粤港澳三地举行的海上搜救联合演练,有效提升跨区域协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粤港澳三地社会各界对此给予高度评价。四是加强应急管理国际合作。经国务院办公厅推荐,商务部经济技术交流中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办事处选定我省参加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早期恢复和风险管理”项目;中德灾害风险管理项目专家组选定我省参与中德灾害风险管理项目的重要子项目——地方政府风险治理与预案优化试点,其中,深圳、河源市作为我省重点试点市,取得经验后在全省推广。特别是省政协副主席徐尚武带领省应急管理考察团赴南非、肯尼亚和新加坡考察、学习交流应急管理工作经验,进一步密切了应急管理国际合作关系。一年来,以色列、德国、日本等国家应急管理考察团相继到我省交流学习应急管理工作经验。

二、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有力,为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成功举办保驾护航

2010年,我省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显著提升,妥善应对了强台风“凡亚比”、特大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成功处置了揭阳普宁市“2〃26”烟花爆炸事故、北江部分河段铊超标事件等事故灾难,有效防控了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公共卫生事件,及时化解了东道物流公司事件、深圳富士康公司员工跳楼事件等社会安全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突发事件的发生,减轻了各类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特别是广州、佛山、东莞、汕尾等承担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举办任务的市及省政府应急办等省有关单位全力做好涉亚应急管理工作,为成功举办两大国际性的体育文化盛会发挥了重要作用。

——预防为主,科学防范涉亚突发事件发生。一是百分之百开展涉亚风险隐患排查。相关市及有关单位结合本地区、本系统工作实际,认真开展能源、交通、水资源、公共卫生等12个方面风险隐患的排查,实现了风险隐患可防可控。二是百分之百建立涉亚应急预案体系。省政府应急办积极督促指导有关市、有关单位建立健全涉亚应急预案体系,确保做到“一风险一预案”、“一场馆一预案”、“一区域一预案”。如广东检验检疫局专门制订进口食品、马匹检疫应急处置预案和操作手册,确保了涉亚口岸应急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三是百分之百开展涉亚应急预案演练。相关市、相关单位积极开展涉亚应急预案演练,有效提高了应急力量的协调联动能力和实战水平,确保了涉亚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聚精会神,全力以赴参与亚运保障工作。一是建立健全涉亚应急管理体制。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总指挥部和广州市应急委依托现行应急体系,整合服务场馆团队、专业部门和市(区)政府应急办力量,形成“统一指挥、专业处置、协调联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二是保障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备用指挥中心运转有序。省应急指挥中心作为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备用中心,从11月10日正式启用后,组织专业力量,24小时保障正常运转,实现广州亚运会各比赛场馆实时监控录像、广州市亚组委指挥中心视频会议系统与省应急平台、国务院应急平台无障碍互联互通。三是加强亚运期间值守工作。各地、各有关单位加强值班人员配备,实行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期间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保证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及时处理。如海关总署广东分署与广州海关联合启用“海关亚运安保值班室”,实行双人联合值班制度,加强各口岸值班备勤和值班检查。四是依托专家为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安全举办提供决策建议。省政府应急办组织省应急管理专家分别为亚运气象保障、红火蚁疫情防治、传染病风险评估、安检安保有关工作规范制订等出谋献策,为比赛场馆安保工作出招指路。广州市积极邀请专家学者为427期涉亚应急管理 培训班授课,累计培训约22万人次。

——反应迅速,有效处置北江部分河段铊超标事件。亚运前夕,广州市主要水源地北江部分河段出现铊超标事件,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府分管领导带领省政府应急办、省环境保护厅、水利厅等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紧急处置。相关市、相关单位全力以赴,通力合作,处置工作及时、科学、成功,确保了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顺利举行。一是首次实行现场指挥官制度。为建立科学高效的事件处置机制,根据《广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有关规定,省政府在成立处置领导小组的同时,在清远市成立前方指挥部,按照现场指挥官制度要求,总指挥(副总指挥)全权负责现场处置工作,提高了事件的处置效率。二是同步组建事故处置专家组。为建立“行政决策”与“专家决策”相结合的科学决策机制,在成立处置领导小组、前方指挥部的同时,省政府应急办连夜从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专家库抽调环保、水利、水质等方面应急管理专家组成专家组赶赴清远市,在前方指挥部领导下开展工作。三是加强统筹协调。在事故处置期间,省、有关市政府应急办充分发挥“统筹、协调、补不足”的作用,第一时间报告事件最新进展情况,第一时间督办有关单位落实领导同志的决策部署,第一时间协调省内外相关专家、抽调设备设施支援现场处置工作,有力、有序、有效保障了沿江群众用水安全。

同志们,近年来,我省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有目共睹的 可喜成绩。由于突发事件“日新月异”、成因复杂,我省应急管理工作仍面临着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薄弱环节。突出表现在:应急平台体系建设任重道远,2011年底实现国家、省、市、县(市、区)及有关单位应急平台互联互通尚须加大工作力度;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任务依然艰巨,亟需组建“实战型”的空中救援队伍,“实用型”的水下救援队伍,“复合型”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应急资源未能充分整合,联动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各地、各有关单位务必保持清醒头脑,面对成绩不骄傲,面对问题不回避,采取更加有力措施,把我省应急管理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开拓创新用力,推动我省应急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2011年,我省应急管理工作务必要按照省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要求,继续开拓创新,加快全省应急平台建设,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这个核心,以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建设为突破口,以应急管理综合能力评估考核为抓手,以加强应急保障能力为重点,不断完善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健全突发事件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在提升科学预防和有效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上下功夫,不断完善应急管理“广东模式”,确保实现黄华华省长在省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健全突发事件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的目标,全面提升应急管理工作 水平,继续当好全国应急管理工作排头兵。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进一步抓好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省府办公厅(省政府应急办)要会同省发展改革委,根据省委十届八次会议通过的广东省国民经济社会“十二五”规划建议要求,抓紧编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并制订具体实施意见。各地也要结合本地实际编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统筹指导今后五年的应急管理工作。

二是要进一步加快地方应急管理法制建设。各地、各有关单位要认真按照省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条例的通知》(粤府办﹝2010﹞50号)要求,采取措施深入贯彻实施《广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尽快出台各项配套制度,不断深化应急管理法制建设;要加强执法力度,确保有法必依。

三是要进一步推进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试点单位作用,以点带面,加快全省应急平台体系建设进度,2011年6月底前,实现国家、省、市及有关单位应急平台无障碍互联互通;2011年底前,力争实现国家、省、市、县(市、区)及有关单位互联互通。

四是要进一步提高值守和信息报送水平。加强值守检查,确保值守到位、通信畅通;拓宽信息报送渠道,加强研判,定期通报突发事件信息报送情况,提高突发事件信息报 送时效和质量;完善突发事件隐患评估与防范对策会商机制,进一步提高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的针对性和效用性。

五是要进一步健全应急管理保障体系。抓紧出台配套文件,健全长效规范的应急保障资金投入和拨付、监管制度,加强各地及相关单位应急设备和装备配置;认真探索建立包括募集应急管理基金等在内的多元化筹资渠道;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试点,建设应急物资区域性物流中心。

六是要进一步提升应急管理区域合作水平。借助推进与联合国、德国等合作项目,加强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深化与泛珠三角区域内地其他8省(区)和重庆市,港澳地区的应急管理合作,推进与其他兄弟省(区、市)之间的交流合作;充分利用每年一次的粤港澳台应急管理论坛,积极推进与台湾地区的应急交流与合作,通过省应急管理学会,完善粤台应急管理合作机制。

七是要进一步深化应急管理宣教培训工作。依托暨南大学应急管理学院,通过邀请先进国家知名应急管理专家学者前来授课等形式,组织应急管理干部培训;通过分期分批选派应急管理领导干部到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学习培训的方式,拓宽国际视野;借助省政府应急办网站,继续推广应急管理网络培训;推进应急救援综合培训基地建设,全面提升应急救援队伍及志愿者队伍的综合能力。

八是要进一步推进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尽快出台《广东省应急管理工作考核办法》,每年对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 应急管理工作进行考核;抓紧出台加快全省应急管理示范区建设指导意见,着力推进应急管理示范区建设,每个地级以上市在2011年上半年至少建设一个应急管理示范区;迅速出台全省应急避护场所建设规划、加快全省应急避护场所建设指导意见,全面推进全省应急避护场所建设。

九是要进一步推动应急管理产业发展。充分利用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推动建立应急产业体系,加快应急管理产业发展;出台加快全省应急管理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编制应急管理产业指导目录,积极培育应急管理产业龙头企业;依托行业协会、专业认证机构等力量,推进建设应急产品认证中心,研究制订应急产品技术标准。

十是要进一步弘扬应急文化。举办“永不放弃——广东省应急管理之歌”歌咏大赛,营造应急文化氛围;推动拍摄反映我省应对突发事件的专题影片,传播应急文化;鼓励各地、各有关单位,各级各类学校自愿选送项目,通过举办“应急管理之夜”专题晚会,共同传承应急文化。

同志们,建设幸福广东,应急保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全省应急管理部门的同志应继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奋发有为,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作出应有的贡献。

9.副省长在茶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篇九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同志们:

11月19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全国推广家电下乡,这是当前扩大内需的一场‚及时雨‛,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新举措,更是落实中央‚三农‛政策的惠农之举,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安徽被列为第二批家电下乡推广省,更是我们不可多得的又一发展机遇。对此,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金山书记、三运省长做出明确指示,省政府专门制订了《安徽省家电下乡工作实施方案》。今天,省政府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进行部署,目的就是统一思想、细化部署,确保各项工作要求落到实处,把这件惠及千万百姓的好事办好。刚才,省商务厅和财政厅就家电下乡有关具体工作作了说明和安排。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家电下乡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家电下乡是根据我国消费结构特点,针对农村消费者定向研发、生产、销售指定的家电产品,由财政部门给予一定资金补贴的农村家电推进工程。这既是一项含金量很高的扶农、惠农举措,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民心工程。

其一,家电下乡是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举措。十七大提出,促进经济增长要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消费排在第一位。2007年我国人均GDP已达到2461美元,但消费群体能力差异较大,需求不足和消费不能实现的现象并存,因此,消费空间极为广阔。事实上,消费对我国GDP的贡献正在显著增加,2007年我国11.4%的GDP增长中,消费对GDP的贡献率7年来首次超过投资(消费、投资、出口的拉动分别占4.4%、4.3%、2.7%)。安徽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78%,而县以下农村市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仅占全省的25%,除了我省农民收入低的客观因素外,也反映出我省农村市场有待进一步开拓,农村消费潜力有待进一步释放。开拓农村市场需要寻找消费热点,而家用电器正是当前农村新兴的重要消费热点。2000~2007年,我省农民每百户家庭的彩电、冰箱和洗衣机保有量分别年均增长13.7%、22.7%、16.2%,而同期城镇每百户家庭彩电、冰箱和洗衣机的保有量年均增长仅为3.4%、2.0%、1.9%。2005~2007年, 我省农民每百户家庭手机保有量年均增长16.5%,而城镇居民每百户家庭手机保有量年均增长10.8%。这说明农民对家电的消费愿望日益旺盛、需求趋热。所以,家电下乡,对农民购买家电给予补贴,既是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现实之举,更是刺激农民消费积极性的长久之策。根据山东等地试点情况和我省农民购买意愿抽样调查测算,彩电、冰箱、洗衣机、手机四类家电下乡产品,预计在我省的年销售额可达20—30亿元,对农民的补贴资金为2.6—3.9亿元。这是中央送给我们的‚金娃娃‛,一定要紧紧抓住,并把它落实好。

其二,家电下乡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由于长期以来受城乡二元结构影响,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等问题相当突出。近日,温家宝总理就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门撰文强调,“必须统筹城乡发展,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现科学发展,关键要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气力、用更多的力量,解决好‘三农’问题”。实施家电下乡,在增强农民消费能力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特别是在农村普及彩电和手机,不但可以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还可以帮助农民了解国家政策、获取市场信息、学习生产技术,促进农民增收,使农民尽早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当前,全省上下正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是‚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人民群众得实惠是学习实践活动的根本落脚点,也是检验学习实 践活动成效的标准。可以说,家电下乡其实就是送实惠下乡,我们的党员干部要切实把做好家电下乡工作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一个载体、一项具体实践,真正体现‚让人民群众得实惠‛的基本要求。

其三,家电下乡是当前拉动内需保增长的有力抓手。全球金融危机正由发达国家向新兴国家扩散,由金融领域向实体经济蔓延,国际市场需求低迷,我国出口受阻,经济增速下滑已成为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在当前有效需求不足的严峻形势下,消费、投资、出口这三驾马车,都要‚快马加鞭‛。尤其是要扩大内需,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在外需放缓的背景下,扩大内需是‚保增长‛的必要手段,也是抵御外部冲击的重要基础。我国内需不足最根本、最深层次的原因是农村居民的消费不足,只有7亿农民这‚一大块‛的消费需求得到激活与满足,内需才能真正、持久地得以扩大。据有关部门估算,目前占全国人口70%的农民,只消费了全社会30%的商品,农村消费市场的启动,可以拉动中国30年的经济快速增长。大家知道,中央出台了十条措施,2010年底前将投资4万亿拉动内需。11月25日我省也出台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15条意见。家电下乡既是扩大投资的方向,也是扩大消费的重要途径。农村的房子建了,但基本消费与城市相比缺样还很多,家电下乡无疑是 刺激消费最直接的手段。最重要的是,家电下乡恰好满足了农村消费者日益强烈的消费升级愿望,体现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此外,在目前形势下,推行家电下乡还有利于消化家电行业过剩产能,有利于企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帮助企业应对危机、度过难关,可谓是一项经济得发展、企业得效益、群众得实惠的‚多赢‛之举。因此,我们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把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家电下乡的各项任务落实到位;要从加快发展的角度,充分发掘和把握其中蕴涵的机遇,把家电下乡当作扩大内需保增长的一个有力抓手,认真做好各项工作。

二、服务至上,牢牢把握家电下乡工作的关键环节 家电下乡是一项系统工程,《安徽省家电下乡工作实施方案》已经作出了详尽的安排,能否取得实效,关键看实践。对我省来说,这也是一项全新的工作,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我们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完善,在实践中寻‚真经‛、求‚正果‛。这里,希望大家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第一,产品要对路。产品对路,农民才会欢迎。安徽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山地、丘陵、平原自然条件差异较大,农民生活和消费偏好迥异,加之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造成各地消费能力有很大差异。据统计,我省最富的县区农民纯收入约是最穷县区农民纯收入的3.4倍。所以,家电下乡必须符合当地农民 的消费需求,不能千村一面,生搬硬套。对此,家电企业要加强调研,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群体,因地制宜,因地施策,组织好家电产品生产和市场销售,切实为当地农民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

第二,市场要有序。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是做好家乡下乡的重要保障。各地、各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为家电产品的销售创造良好的环境。对那些假借‚家电下乡‛旗号,进行虚假宣传,借机销售非家电下乡产品,扰乱市场、误导消费者,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坚决依法查处,并及时在新闻媒体曝光。要重点关注乡镇一线销售网点,深入了解农民的反映,切实掌握第一手资料。对可能挫伤农民消费积极性的隐患,一经发现,要立即整改。各有关部门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借鉴外省的经验和教训,不断完善措施和办法,保障家电下乡工作顺利实施。

第三,程序要便捷。要牢固树立‚服务至上‛的理念,切实为农民朋友申报补贴提供便利的渠道。商务、财政、金融等部门和相关企业要加强研究,从方便农民消费者的角度出发,进一步研究优化补贴申报兑付流程,完善机制,简化程序,切实为农民开通‚绿色通道‛。对农民的补贴申请,要及时审核、快速拨付;申报材料不全或不符合要求的,要一次性地及时告知申报人,不要让农民跑冤枉路、花冤枉钱。第四,资金要管好。补贴资金是国家的钱,‚一分一毫‛都要用之于民,这是铁的纪律。各地要严格执行财政部《家电下乡补贴资金管理办法》,并制定本地区配套制度或实施细则,明确管理、拨付、发放补贴的具体职责和操作程序。要强化责任,加强监督,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督管理制度和实时监控机制,确保补贴资金专款专用。要建立投诉举报制度,及时受理社会各界的投诉和举报,并通过电话、走访等方式了解农民领取补贴情况,严肃查处截留、挤占、挪用和骗取补贴资金等违规违法行为,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农民手中,充分发挥家电下乡政策资金的杠杆作用。

三、强化领导,确保家电下乡工作顺利实施

家电下乡工作是一项由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实施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职能部门,事关千家万户农民的利益,是对我们践行‚执政为民‛理念的一次检验。各地、各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加强协作,积极配合,共同把这件大事办好、办成。

第一,要建立强有力的工作班子。省政府建立全省家电下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我担任召集人,省商务厅、省财政厅、省委宣传部、省经委、省公安厅、省信息产业厅、省工商局、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省质监局、省农村信用联社等11个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统筹负责全省家电下乡工作。各地也要成立家电下乡工 作领导机构,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难题。要抽调精干人员,组织得力的班子,专司这项工作。要加强调研,从本地实际出发,尽快研究制订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工作方案。

第二,要建立高效有序的工作机制。各相关部门要自觉服从大局,强化配合,形成工作推动合力。尤其是各级商务、财政部门要加强与宣传、经委、公安、信息产业、工商、税务、质监、农村信用联社等部门和单位的联系和沟通,及时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宣传部门要组织做好家电下乡工作的宣传;经委和信息产业管理部门要指导企业做好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公安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市场秩序保障和安全维护工作;工商部门要加强对销售企业和销售网点的指导、服务,保障产品流通;税务部门在依法征税的同时,要从有利于产品下乡、方便农民购买出发,研究制定相关的措施和办法;质监部门要加强质量跟踪检查,确保让农民买到放心的商品;农村信用联社要协助做好补贴资金对农户的发放工作。

第三,要积极争取农民朋友的支持。家电下乡工作能否真正‚惠‛农,农民说了算。农民欢迎不欢迎、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既是检验我们工作的唯一标准,也是我们做好工作的法宝。当务之急,是要采取多种形式,迅速打一场宣传仗,尽快让广大 农民了解政策、明白政策,积极参与,迅速形成家电下乡工程的浓厚氛围。要通过多种媒体,立体展示各级政府推进家电下乡的决心和诚心,既要让群众听到声音,又要看到图像,还要见到实例,千方百计确保家电下乡工作扎实推进。

同志们,凡事重在开头,贵在坚持。为期四年的家电下乡活动大幕已经拉开,成败系于在座的诸位。我们要集中精力,全心投入,把中央家电下乡惠民工作做好,为改善农民生活、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出新的贡献!

上一篇:护理三集内科试题下一篇:初中数学知识复习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