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新人如何度过3个月实习期

2024-11-13

职场新人如何度过3个月实习期(精选3篇)

1.职场新人如何度过3个月实习期 篇一

方法/步骤

1认真的工作态度最重要

小李去年毕业后被一家网络公司录用,她很珍惜这份工作,在试用期期间,她对工作上的每件小事都很认真负责,即使是很简单的工作,她也尽量做到尽善尽美。那时与她同时入职的还有一个名校毕业的学生,他总是觉得工作太简单,感觉自己不被重用,所以工作中的很多事情他都是抱着一种应付的态度去完成,试用期之后,小李顺利通过了,而那个名校毕业的学生被淘汰。

提醒:爱岗敬业是评价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很多用人单位考查大学毕业生最为看重的就是能否爱岗敬业,而工作态度是否认真是对一个人是否爱岗敬业一个很好的体现。所以应届毕业生在踏上工作岗位之后应该有爱岗敬业的精神,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即使是小事也应该努力将其做到最好。

2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

小徐在一家杂志社工作,刚刚参加工作的他对工作充满热情,加上这是他喜欢的工作,所以在试用期期间,他工作很积极,刚开始遇到不懂的他都会积极请教领导和同事,给原本工作气氛不大好的的办公室带来了几分生机。小徐的试用期虽然只有短短一个月,但是他的工作热情和积极的表现赢得了领导的认可,成功通过试用期,而且工作半年之后领导就给其加薪。

提醒:用人单位都喜欢有激情的员工,所以初涉职场的应届毕业生首先要对自己从事的职业感兴趣,激发自己的工作激情。有了激情,就会对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就会在短期内出成果,也就会被领导看中,按时转正并受到重用,对自己的职业发展也很有帮助。

3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试用期期间,职场新人除了在工作上要积极表现之外,同时也要处理好人际关系,尽快融入周围环境,和同事融洽相处。在这一方面,小林深有体会。她表示,刚刚踏入职场的时候,是身边同事的帮助才使她顺利度过了试用期。不过她表示,要得到同事的帮助,就需要和同事建立好关系,谦虚向同事请教,多和同事交流,这样才能尽快融入周围的环境。

[职场新人如何度过试用期]

2.职场新人如何度过3个月实习期 篇二

作为一个职场“新鲜人”, 要丢掉随性的休闲服, 把自己裹进硬板板的套装里;不能再肆无忌惮地大笑;对待同事热情但不要黏糊;工作要十二分地投入……一边念诵着各位师兄师姐的“工作经”, 一边幻想着明天第一天上班的情形。“嗯, 9点钟上班, 7点就得起床, 争取在8点半之前赶到单位。”入睡前我这样对自己说。

事实上, 我是7点钟起床, 却是在9点半到达单位的。在接连三天都迟到的情况下, 我惊恐地意识到, 自己所有的精力全在迟到以及应付不要迟到的惊恐中耗尽。而我还没有开始工作, 就已经担心这份工作保不住了。主任把我叫到他跟前:“说说你的理由。”“住的地方和单位之间没有直达的公交车, 每次我要倒两班车, 下车还要走20分钟才能到单位……加上路上塞车, 我肯定得迟到了。”主任哈哈大笑:“你三天都遇到了塞车, 对吧?”我羞愧地点了点头。“你知道原因所在吗?想想有什么解决的办法。”

为了不再迟到, 我买了一辆自行车代步, 在经历了几次“撞车事故”之后, 我终于摆脱了迟到的纠缠。等后来熟悉了环境, 我才发现, 从住处到单位其实有很多直达的公交车:离单位5分钟的路程, 还有地铁。而与同事熟悉后, 他们告诉我, 只要穿过一个小区, 就有一条直达我住处楼下的公交路线。得知这个消息, 是在我摸索了一个月之后。

进入新的工作环境, 要学新的东西, 要认识新同事……新问题真是层出不穷, 本就有限的精力再遇上各种繁杂小事, 只能是小猫缠线团, 越理越乱, 赵乱越烦。而幸好在我理不清的时候, 主任指了一条路。而如果我肯早一点求助于同事, 我的生活会不会变得更加清爽?

新来乍到

我是那种在陌生人面前, 如果他 (她) 不先说话, 我决不会先开口的人。认识我的人都说我“很内向”, 我一直都没觉得这种性格有什么不好, 因为这样可以不用委屈自己去附和别人。

工作第一天, 主任把我介绍给大家, 然后对我说:“有困难和问题, 可以找大家帮忙。”然后就走开了, 同事们也去各忙各的了。我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看看这个看看那个, 大家好像都很忙的样子。“打扰人家不好吧!”我心想。午休的时候, 大家结伴去吃饭, 他们聊各种有趣的话题, 我根本插不上嘴, 感觉自己就像一个透明人。

一周后, 主任把我叫到办公室, 问我这一周来有什么收获, 我只能老老实实地告诉他我当了一个星期的“沉默羔羊”, 还什么也不懂呢。“你不懂, 怎么也不问别人呢?”“我看大家都很忙, 不好意思打扰大家。”“你是怕打扰人呢还是怕问人呢?你不问, 你怎么知道别人不愿意帮你呢?”

从那以后, 遇到不懂的问题, 我就虚心向大家请教, 心想:如果A拒绝了, 也没有关系, 我还可以问B嘛。后来我发现, 很少有人会拒绝对别人进行帮助。我也一直记得主任的话:“学问, 要学就要问。你现在年轻, 有问题问别人, 没有人会笑话你。如果等到10年、20年之后, 再问人家, 结果可想而知了。”话虽然很简单, 但道理很通透。“对不起, 我新来乍到, 请大家多多帮助。”请不忘经常使用这句话!当然, 自己分内的事, 不能以寻求帮助之名让别人去做。

遭遇嫉妒

与我一同进入公司的还有欣然, 她与我的性格截然相反, 开朗活泼, 一来就吸引了大家的关注。如果谁出去办事, 主任说:“带上她们吧, 也让她们学习学习。”一般大家都会选择欣然。这个时候, 我觉得自己胃里就开始泛酸了。欣然在我眼中一下子变得危险起来, “她会不会说我的坏话?这样下去, 我会不会过不了试用期就要走人”?我开始提心吊胆地过日子, 也开始窥视欣然的一切活动, 她跟谁说话了, 说了什么等等。我也开始想各种方法, 想着怎样让大家讨厌她。

直到我与欣然合作一个策划时, 我发现, 我们的合作简直无懈可击。她想出梗概, 我马上会添枝加叶;我细心, 适合出谋划策;欣然善交际, 出击就交给她……我俩成功地完成了那项任务, 我也和欣然成了很好的工作伙伴。欣然告诉我, 我一直是她心中的“假想敌”。看着我惊异的表情, 她笑着说:“不过, 我不是真的想与你为敌, 你是我的目标和榜样。”试用期过后, 主任本打算二选一的, 但由于我俩的突出表现, 最后两人都留了下来。

渐渐地, 我明白了, 同事应该像同一战壕的战友一样, 大家一起克服困难, 把工作做好, 这样公司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3.职场:新人,尽快度过心理断乳期 篇三

职场:新人,尽快度过心理断乳期

。新大学毕业生走上社会时,部分已毕业一两年的职场新人却仍未从心理上真正“毕业”:怀念大学时代美好生活,对职业前景焦躁不安……面对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角色转换,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希望“新鲜人”积极调整心态,尽快度过毕业后的心理断乳期。

在市级机关工作的小陆,去年毕业于本市某知名高校,一年中她几乎每个月都要回一趟母校。毕业初期,怀着对公务员工作的向往,小陆干劲十足。可是她渐渐发现许多工作无法按照自己意愿进行,和领导、同事的关系,也远比学校里复杂。郁闷时,她更怀念大学生活,感叹好日子已一去不复返。去年毕业于北京某知名高校的小顾在一银行数据中心任职,每天和大量数据打交道。枯燥乏味的生活,和大学时代的理想相距甚远。他不甘于平庸,却又无法改变现状,变得焦躁不安,不少年轻人反映,毕业一年后同学重聚,大家都有一种“迷惘”的感觉:工作不如意,抱负无从实现,不知是该跳槽还是考研重回学校。

用人单位对尚未“心理毕业”的年轻员工也抱怨多多。同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曾对百余家用人单位做过调查,逾半数单位表示:同等条件下,他们更愿意把重要项目交给至少有3年以上工作经历的员工;刚毕业的员工往往目标定位很高,实际表现却不尽如人意。

毕业后仍把大学当“娘家”,这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现。专家认为,现在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的人生轨迹均由父母设计,独立处理问题的经验较少。虽然参加了工作,但潜意识里仍把自己当学生,角色还未完成转换;竞争日益激烈,也导致年轻人心态浮躁,急于攀比出成绩。同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陈增堂认为,“耐得住寂寞”是每个独立的社会成年人必经的一关。职业初期人人都有理想抱负,但最后真正成就大事业的,反而是最初沉得住气、甘当配角的人。期望一开始就脱颖而出,非但不实际,反而会增加适应期困难。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徐小姐也毕业不久,当初择业时就对该行业的职业发展规划有所了解,现在一天天的平凡工作让她乐在其中。在她看来,这正是接近职业理想的途径。她认为大学生在择业前,最好对自己的未来应有大致规划,就业签约时全面衡量,否则从事一份完全不适合自己的工作,难度自然大得多。

上一篇:心得体会五比五争五创下一篇:三年班主任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