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课程设计大学生论文

2024-08-11

道路工程课程设计大学生论文(精选10篇)

1.道路工程课程设计大学生论文 篇一

土木(道桥)10级《道路工程》课程实习任务书

1、讲授内容

(1)道路常见病害。

(2)道路施工技术

(3)调研报告的写作。

2.调研报告

根据以下几个主要研究专题方向及结合本课程学习知识,提交一篇调研报告。

(1)公路特殊地基的病害特征及处治新技术

(2)路基边坡稳定性的计算分析新方法和防治新技术

(3)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形成机理及配合比设计方法

(4)沥青路面水损害成因及防治新技术

(5)沥青路面全寿命设计方法及性能设计理论

(6)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的特点及设计理论

(7)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新技术

(8)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病害检测新方法及防治新技术 备注:提交实习报告和调研报告(3000字以上)。

标题:2号黑体;正文4号宋体。行距25磅。A4单面打印。

2.道路工程课程设计大学生论文 篇二

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设计基本概念

所谓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 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结构形式是将工作过程作为研究的出发点, 为完成工作任务而展开的有序的整合的教学计划, 从内容上特别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 相比原有的学科课程体系的结构来说是完全不同的结构形式。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是理论和实践教学一体化的现代工程教育模式。学生通过完成典型的工作任务实现了专业理论知识传授和实践操作技能训练的统一, 其实质是教、学、做的统一。

二、道路工程专业课程设计需求

道路工程专业主干课包括道路勘测设计、路基工程、铺面工程三门课, 这三门课都需要进行相应的课程设计, 按照道路工程设计工作过程, 先进行道路勘测设计, 在道路勘测设计完成后, 接下来再分别进行路基工程和铺面工程的设计。

1.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道路的纸上定线和道路平、纵、横几何线形设计, 使学生掌握公路路线的设计方法与过程, 对所学的道路设计理论和方法有一个实际的操作过程, 通过案例设计加深对道路规划设计理论和方法的认识和理解, 从而真正具备独立进行道路路线设计的能力。课程设计的内容是学生独立完成一段山区公路的选线、技术方案比选、道路平面线形设计、道路纵断面线形设计、道路横断面线形设计, 提交符合道路工程设计规范的设计说明书、道路路线的相关图纸和表格。

2. 道路路基工程课程设计。

路基工程课程设计是对路基工程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和深化, 通过设计让学生可以更加切合实际地和灵活地掌握路基的基本理论, 设计理论体系, 加深对路基设计方法和设计内容的理解, 进而提高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设计,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路基工程课程设计以教师提供的设计资料为主, 学生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 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地质条件、水文条件以及给定的交通条件, 完成特定道路的路基工程设计。设计内容包括:路基横断面设计图、路堤高度的确定、路堤填料、边坡设计、边坡防护、地基处理设计、沉降计算 (加固前后的沉降值变化) 、造价估算/公里、设计总结等。

3. 道路铺面工程课程设计。

根据老师指定道路的设计资料, 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地质条件、水文条件以及给定的交通条件, 学生按照铺面工程设计理论和相关规范, 完成特定道路的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地质条件、水文条件以及给定的交通条件, 完成特定道路的路基设计。设计内容为:分别按照现行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进行以沥青混凝土为面层的铺面结构组合设计以及各层厚度的确定 (在满足各个要求的前提下得到最薄的厚度值) , 并进行相关指标的验算;另按现行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进行结构组合设计, 并确定板的类型、平面尺寸和厚度等设计。按照道路工程设计的流程, 通常需要先完成道路线形的设计, 然后才能进行路基工程设计, 之后再完成铺面工程的设计。当前的课程安排, 虽然也是先进行道路路线的设计, 但是这三门课程设计所采用的设计资料由各科教师指定, 相互之间没有任何关联, 从而影响对道路工程整体的理解, 无法理解道路路线方案的比选对路基工程的影响, 路基工程的设计对铺面工程的影响。

4. 道路工程设计工作流程。

道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一般采用两阶段设计, 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接到任务后, 收集项目所在地1∶1万地形图, 了解项目所在地的地形、地貌;或者通过卫星图片了解项目所在地地貌。首先进行的是道路选线, 选线是在道路规划路线起终点之间选定一条技术上可行, 经济上合理, 又能符合使用要求的道路中心线的工作。不同的阶段, 选线重点不同。工可研阶段:在1∶1万地形图上选, 初选。施工图设计是在工可阶段上, 了解大致的路线走向后, 由粗到细, 在完成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的基础上, 采集外业资料, 完成道路平面、纵断面、横断面几何线形的设计。这个阶段可对应道路勘测设计的课程设计。在上述道路线形设计成果基础上, 结合项目所在地筑路材料情况, 拟定合理的路面结构。通常需考虑道路等级、交通量, 车种比例等相关因素, 路面结构组成分为面层、基层、底基层、垫层等组成部分, 完成铺面结构组合设计以及各层厚度的确定。这个阶段可对应道路铺面工程的课程设计。接下来, 依据道路线形“平、纵、横”文件和道路铺面设计成果, 结合外业调查的防护、排水情况, 进行路基设计。收集已完成路基设计表、工程沿线的地质水文条件, 路基顶面以上荷载考虑路面结构的恒载和运营车辆的活载, 首先确定路堤最小高度 (环保角度) 和最大高度 (初定4.0米) , 完成路基横断面设计。另外针对不良地质———滑坡、崩塌等, 以及特殊地质———软土、高液限土、膨胀土, 需进行特殊路基的设计, 完成特殊路基设计图和路基防护工程设计图, 即路堤边坡防护、路堑边坡防护 (植草、浆砌片石、喷锚) 的设计。这个阶段可对应道路路基工程的课程设计。

三、道路工程专业课程设计贯通设计

课程设计本着突出实践应用、强化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的指导思想, 以学生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相关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依据, 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 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核心, 基于职业工作过程中对知识、能力和素养需求设计课程设计内容。道路工程专业课程设计贯通设计采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理念, 根据道路工程设计的实际工作过程, 将道路工程专业课程设计分成三个阶段:道路勘测设计、道路路基工程设计、道路铺面工程设计, 根据道路工程设计工作过程安排课程设计顺序和内容, 对同一条道路进行相应阶段的设计, 并形成完整的道路工程设计文件。整个课程设计采用分阶段、分任务的方法, 明确每一部分的工作重点和任务, 明晰考核目标和效果评价, 并且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和汇总。

1. 典型道路的筛选。

首先根据各门课程设计的特点和需求, 结合地形、地质、水文、交通、工期、道路等级等条件, 筛选几条典型工程条件的道路, 初步选定一条山陵重丘区高速公路, 一条城市道路, 一条平原微丘区二级公路, 用于道路工程课程设计。在课程设计一次性将课程设计以道路工程设计任务的形式分派给学生, 并提供相关的背景资料、设计任务及设计成果要求。

2.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

首先进行的是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 将3~4条典型工程条件的道路设计资料及道路交通条件等分配给学生, 让学生按实际道路工程规范要求完成道路选线、道路平面圆曲线设计、缓和曲线设计、曲线的超高与加宽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 并形成规范的道路几何线形设计文件。要求学生保留课程设计的设计资料和成果, 以备下一阶段使用。需要注意的是, 这一阶段道路路线的设计成果非常重要, 要确保道路路线设计的合理性和准确性。首先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讨论、检查, 然后是教师检查指导, 及时纠正解答问题。重点对未达到要求的小组进行分析指导, 并进行评价给出成绩。

3. 道路路基工程课程设计。

第二阶段为路基工程课程设计, 老师不再重新提供课程设计资料, 只提课程设计的内容和具体要求, 学生在第一阶段道路几何线形设计文件和设计资料基础上, 补充相应地质、水文等资料, 结合路基施工周期、路堤最低高度按等要求, 对应完成路基工程相关设计, 并达到实际工程设计规范的要求等。

4. 道路铺面工程课程设计。

接下来为第三阶段的铺面工程课程设计, 同样教师不再重新提供课程设计资料, 而是使用已有的设计资料, 让学生按照现行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在上述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和路基工程课程设计成果基础上, 进行以沥青混凝土为面层的铺面结构组合设计以及各层厚度的确定 (在满足各个要求的前提下得到最薄的厚度值) , 或者按现行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进行结构组合设计。

5. 课程设计考核。

每个阶段课程设计任务按“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评价”和“工作任务技能训练评价”来进行自评、组评和师评, 评价在每一个课程设计的学习过程中和结束时进行, 给出相应课程设计的成绩。在学生完成最后一个环节的课程设计后, 最终应形成一份完整的道路工程设计文件。邀请校外专家组织对最终成果进行评价, 并和实际工程设计进行比较分析, 让学生体验真正工程环境。

道路专业的特点是应用性、实践性强, 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要求较高。道路专业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不可缺少的重要课程, 大力建设改革课程设计, 理论联系实际,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理论, 以“能力为本”、以“学生为本”,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着重培养学生具有适应工作岗位与岗位群需要的实践能力、专业技能、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严中华.行动导向课程开发职教师资培训教材·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职教课程开发与实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3.道路工程课程设计大学生论文 篇三

关键词:精品课程 建设 研究与实践

【分类号】U412.5-4

引言:《道路工程制图》是我院交通土建类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在工程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自2007年被学院确定为院级精品课程建设以来,课程组教师紧紧围绕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宗旨和目标,以课程培养目标为核心,对课程内容、教材、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实践,较好地解决了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之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矛盾,顺利实现了由传统教学模式向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极大地提升了教学效果。与此同时,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不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通过校企合作等途径,积极补充教学设备,购置教学模型,改善教学条件,建立了丰富的教学资源,经过课程组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道路工程制图》课程于2011年被甘肃省教育厅评为省级精品课程,课程负责人张世海老师也于2014年被为甘肃省教学名师。

1.建设思路

以交通行业道路、桥涵、隧道施工技术的发展为基本依据,按照施工企业各岗位要求,参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交通部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标准,结合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中心,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改革《道路工程制圖》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编写项目化教材,制定以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和课程整体设计,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以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工学结合的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为出发点,构建课程教学平台,建设课程教学资源库,打造一流的课程教学团队,实施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和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推行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式,将《道路工程制图》课程建设成为特色鲜明,资源丰富并在省内具有示范性的精品课程。

2.建设手段

《道路工程制图》精品课程建设采用武汉华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我院定制的精品课程建设平台,分为申报网站和课程网站两块,前者是静态页面,重点反映课程和教师的基本信息、教学视频、建设规划、政策支持、申报书等;后者是动态网站,可嵌入教学课件,视频、动画、三维模型等内容来满足教学需求,也可根据精品课程建设的需要随时添加项目或对已建内容进行修改和完善,从而实现课程资源的逐步完善和积累,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和创新。

3.建设项目

3.1课程内容建设

课程组教师多次深入行业企业和生产一线收集工程项目资料、现场咨询工程技术人员、认真听取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胜任岗位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共同分析现行教材存在的问题,并依据职业群、岗位面向和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讨论确定了课程应加强和删除的内容、课程的核心能力以及围绕核心能力的培养应增设的实训项目。最后,根据所需要的知识点和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原则,将课程内容整合为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投影的基本知识与空间想象构思能力、形体的表达方法和专业工程图等四个模块,共31个教学项目,并制定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整体设计。

3.2教材建设

教材是精品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施教学的有效载体,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证。因此,课程组教师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及教学特点,依据《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2-92),于2008年编写了适合我院学生特点的《道路工程制图》教材和与之配套的《道路工程制图习题集》,由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并在我院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等多个专业使用。2011年,在2008版教材的基础上,根据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整体要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依据岗位需求,对课程内容进行解构、重组与整合,紧密结合生产实际,以典型和常见的工程结构物作为载体,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重新编写了理念先进、结构合理、形态新颖、适合学生自主学习、体现工学结合、能力培养为主线、融“教、学、做”于一体的《道路工程制图与识图》教材和与之配套的《道路工程制图与识图实训练习册》,由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将知识与技能有机融入到项目任务之中,使学生在完成具体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三年的使用,效果良好。

3.3教学团队建设

教学团队是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灵魂,是课程开发、设计、建设和实施的主体,是保证课程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此,我们将继续提高团队成员的双师素质,选派教师到企业和生产一线参加生产实践,丰富实践经验;制定青年教师的培养目标、措施和制度,实行“导师制”,坚持开展一对一传、帮、带活动,对青年教师进行精心指导,由课程组定期进行听课、评分和指导;在参与教学的同时,鼓励青年教师继续深造,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课程组教师均通过了学院组织的首批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测评,双师比例达到100%。

3.4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设

课程组成员结合实际,在教学方法、手段上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在充分利用和完善现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并结合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大胆尝试启发式、讨论式、开放式、探究式、实践式等教学方法。

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如在讲解几何作图、基本规格、点、线、面及基本体的投影时,由于其作图相对简单,采用教师现场作图讲解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充分观察作图过程,明确作图步骤,从而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对于组合体的投影、剖断面图、标高投影和专业图部分,由于图形复杂,作图费时,且效果不够理想,采用多媒体课件组织教学,将构造物用三维视图形象地展示出来,让学生认识其构造和特点,使抽象的概念直观化、具体化,不仅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而且直观性强,能够用较少的学时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endprint

自始至终以“体”为中心,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把原来按照点、线、面、体顺序进行教学改为由体抽取点、线、面进行教学,由三维形体出发分析体上的点、线、面并绘制投影图,不仅符合认知规律,便于理解和记忆,更主要的是把点、线、面的投影与立体的投影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明确点、线、面的投影与立体投影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增强学生点、线、面投影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由线想面,由面想体的能力。

从高职学生的特点出发,有意识地设计课堂讨论、课堂训练等环节,引导学生心、手、脑并用,教、学、做合一,为学生开辟独立思考、自主活动的空间,不断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够愉悦地、积极主动地和精神饱满地进行听课和思考。从而改变了以往教学中学生不愿参与或被动参与和机械接受的不良局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以项目为载体,任务为驱动开展教学[3]。通过任务驱动法让学生身体力行获取知识与技能,自行完成学习任务,较好地实现了做中学,学中做;以项目为载体,让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共同完成项目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充分发挥每一个成员在团队中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明显。

3.5网络资源建设

课题组教师根据自身特点,结合精品课程建设和教学资源库建设的需要,开展教学资源库建设,内容包括电子讲义、电子教案、电子课件、视频库、动画库、习题库、模拟试题库、教学视频等,几乎涵盖了道路工程制图的所有教学内容,且具有形象逼真、色彩丰富、演示效果良好等特点,不仅为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奠定了基础,也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平台。目前,在原有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又对课程基本教学资源、拓展資源等进行了补充完善,正在参加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评选。

3.6实训基地建设

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而实践教学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技能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一方面深化校企合作,建设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另一方面积极争取资金,新建了《道路工程制图实训室》,补充组合体模型、定制钢筋骨架、购置全套的路线工程、桥梁工程、涵洞工程等标准图,开发了组合体测绘、读图和钢筋绑扎等实训项目,较好地满足了实训教学需要,强化了实训环节,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4.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近年来各校在精品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于推进课程建设与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存在“重申报,轻建设”的现象

申报成功之后,普遍投入不足,重视不够,精品课程网站的内容基本上还是申报时的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站部分教学内容过时、老化,教学理念未能与时俱进,原先不足部分也未及时补充,一些精品课程质量相对下降,已经不是现在意义上的精品课程,因此点击率低,几乎无人问津。

精品课程建设申请是愿景,建设是过程,成果是目的。我们不难发现,一些高职院校为了赶时髦或跟风,不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心血来潮就想尽办法申请,而申请通过后,在实际建设中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终因精品课程建设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时感到力不从心、困难重重而产生畏难情绪,致使不少高职院校在一时的利益权衡下打了退堂鼓,结果精品课程建设成了一片有人占而无人开辟的“荒地”。可见,要建设精品课程,非得下苦功不可,否则,将以半途而废、徒劳无功而收场。

4.2资源共享问题未能彻底解决

教育部已经连续3年发布文件,要求精品课程网站登录要取消密码、口令,然而仍有精品课程无法自由访问。此外,由于精品课程的建设单位担忧发生知识产权、版权的问题,当申报成功之后,立即拆掉某些原创性或精彩的电子资料,使得进入名义上的精品课程网站之后,未能访问到真正有价值的内容,不利于向精品资源共享课升级[4]。

很多高职院校的精品课程建好后,只是挂在了学校网站上,没有在校内开展有效的宣传和推广,更没有对外推广,使得真正把精品课程作为教学参考、学习辅导、课外拓展、自主学习来使用的人很少,大部分学生也不知道有精品课程,更谈不上享用这种资源,校际之间的资源共享也处于半封闭状态,客观上造成了职教资源的巨大浪费。

4.3与专业课程建设和实际教学联系不够紧密

如果仅把“精品课程”做成一种“精品”,就只能当作花瓶一样来欣赏,而建设精品课程的目的是建立适合高职、教育实用的课程,如果偏离了目标,建设起来的精品课程脱离了专业课程建设这一基础,就失去了精品课程所要求的结合教学和课程特色所要达到的目的,在教学中难以实施,久而久之,大家对所谓的精品课程也会产生抵触情绪,失去精品课程建设的真正意义。

4.4师资队伍不稳定,整体作用发挥不足,难以保证精品课程的持续改进与建设

师资队伍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但在精品课程建设的实际进程中,存在纸上拼凑教师团队,实际上孤军奋战的尴尬局面。为了满足申报条件,课程负责人到处招兵买马,网络符合条件的校内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把他们的工作简历、职务职称、教学科研、技术服务等情况填写在申报表上,形成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一旦申报成功,这个团队也就自然解散,不利于精品课程的持续改进与建设。

5.结语

精品课程建设是团队合作长期追求的目标,是高职教育教学的重头戏和排头兵,不仅关系到高职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而且也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本身的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学校各级领导和教学部门务必从学校长远发展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到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系统工程,需要院校领导和教师放眼未来,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吸收新的科技成果,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使精品课程始终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高水平。让精品课程拥有的教学资源转换为共享的资源空间,推动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不仅仅是精品课程建设本身,要根据课程建设和发展需要,积极开展向精品资源共享课转型升级工作,确保课程建设的连续性、示范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OL].(2006.11.16)

[2]戴士弘.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普荃. 省级精品课程《道路工程制图》建设的探讨[J]. 教育教学论坛.2013第十三期.188-190

4.道路工程课程设计大学生论文 篇四

一、道路勘测设计要点

《道路勘测设计》这门课简要来说主要是解决道路设计中几何设计(即对道路空间几何形状的研究)的问题。

道路是一种带状工程结构物,主要包括路基、路面、桥涵、隧道等工程实体,也是由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旅游风景区道路、机场道路、港口道路、国防公路以及其他特殊用途道路组成的道路系统总称。

其几何设计主要由技术依据、自然条件、交通特征(设计车辆、设计速度与运行速度、交通量、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道路网、道路建筑界限与道路用地控制,而该课程主要研究汽车行驶性能与道路各个几何元素的关系,以保证在设计速度、设计交通量以及地形和其他自然条件下,行车安全、快速、经济、舒适以及美观。

该课程分块着重介绍了道路勘探设计中至关重要的平面、纵断面、横断面、选(定)线问题。但是由于这种分块式讲解,让我对道路勘探设计的整体把握,总的设计先后顺序有些混乱,以下通过结合课本辅以其他资料的阅读来说明我对道路勘探设计的总的认识(不一定能够都正确)

我认为道路勘探设计包括在道路建项目的准备阶段,主要是可行性研究和设计部分。其过程为:

首先根据建设任务来确定线路方案。线路方案的选择是线路设计中最根本的问题,目的是结合线路的性质及其在路网中的作用、政治经济控制点、近远期交通量、主要技术标准、自然条件等因素合理地解决设计道路的起、迄点和走向。

其次是在路线基本走向确定的基础上,按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选定出一些细部控制点,连接这些控制点,即构成路线带,也称路线布局。

再次在选线布局阶段的“路线带”(或叫定线走廊)的范围内,按一定的技术标准,结合细部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比较确定出适合的导向线;参照导向线试定平面试线,和概略设计纵断面,并通过试定的平面、纵断面,以及横断面最佳位置等修正导向线;根据技术标准和结合平纵线形组合要求等具体定出道路中线(即定线)。

最后根据道路中线,结合平纵横设计的各自更细化的要求,建设要求等完成道路的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和横断面设计。

下面对该课程道路勘探设计的要点平面、纵断面、横断面的设计认识进行总结说明。

道路中线的空间位置为路线。路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作路线的平面,沿中线竖直剖切再行展开则是路线的纵断面;中线上任一点法向切面是道路在该点的横断面。

(一)、平面设计

道路平面线形设计,是根据汽车行驶的力学性质和行驶的轨迹要求,合理地确定平面线形三要素的几何参数,保持线形的连续性和均衡性,并注意使线形与地形、地物、环境和景观等协调。

平面线形三要素:直线、曲线、缓和曲线

虽然直线有短捷直达的美学效果、测设简单且汽车在直线走受力简单,方向明确,易于驾驶但是要控制好直线的最长和最短距离。过长直线,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直线难与地形相适应,产生高挖深填路基,破坏自然景观且过长的直线会使驾驶员感到单调疲倦急躁,易超

速行驶,对行车安全不利;而过短的直线,在同向曲线间易在视觉上形成反弯造成驾驶员操作失误而在反向曲线间又不利于由转弯方向改变的过度。直线最短距离按《规范》取。

而对于曲线则要注意横向超高坡度和圆曲线的最小半径。超高坡度设计要与汽车在该路上以设计最大速度行驶产生的离心力相匹配,最小半径则应在超高坡度的基础上与路面与轮胎之间的摩擦系数相适应,以便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直线和圆曲线直接连接,连接处的曲率将不连续缺少过度,不仅线形不美观,而且行车也不安全、不舒适,所以设计适合的缓和曲线也相当重要。

(二)、纵断面设计

纵断面设计线是由直坡线和竖曲线组成,而直坡线的大小由纵坡和坡长表示,所以纵断面的设计最主要就是处理好纵坡、坡长、竖曲线半径问题。

1、纵坡:纵坡应与汽车行驶时的动力因素、行驶条件和行驶阻力相适应,来控制最大纵坡。而设计时道路最大纵坡可根据《标准》来控制。

2、坡长限制。坡长越长,纵坡越陡对车影响也越大,这就要求控制最大坡长。可以按《标准》及《城规》对其进行控制并在过长坡长线上插入较小纵坡路段的缓和坡段。

3、竖曲线(道路纵断面的边坡处设置的竖向曲线)。根据缓和冲击、行驶时间不过短、满足视距要求这三个因素来确定竖曲线最小半径。

当然纵断面设计也应按照具体情况考虑爬坡车道及避嫌车道的设置与否与如何设置问题。(纵断面的设计方法与步骤:

1、拉坡前准备工作

2、标注控制点位置

3、试坡

4、调整

5、核对

6、定坡)

(三)、横断面设计

道路横断面一般由行车道、路肩(以及中间带、错车道、人行道、自行车道、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避险车道中的部分根据实际情况选用)组成。

在高度公路和一级公路中采用双幅多车道,在二、三级和一部分四级公路中采用单幅双车道,而在交通量小、地形复杂、工程艰巨的山区公路或地方道路以及地形困难的四级公路处采用设错车道的单车道公路。而在城市道路中则视情况在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及四幅路中进行选用。

车道和路肩是道路横断面中必不可少的两个方面。车道的宽度设计时应考虑汽车宽度和富余宽度,而路肩则根据设计目的可在未设置人行道的道路供行人和非机动车使用等的情况下采用进行铺装了的硬路肩;在没特别承重要求的情况下采用一般的土质或简易铺装的保护性路肩。路拱横坡度的设置也是很重要的一点,虽然路拱对排水有利,但对形成不利在设计时应兼顾考虑。中间带的话在有四条及以上的车道的道路是应该设置以便起到分隔上、车流,设置道路标志交通设施,美化路容等作用。

在道路曲线拐弯处,因为离心力的存在,应对曲线处进行平曲线加宽设计或者平曲线超高设计。前者可以满足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后轮偏向曲线内侧的需要而后者则可抵消或减小车辆在平曲线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当然在加宽和超高设计时都要进行过渡设计。

还有土石方的调配,在路基设计和施工中,应合理调运挖方作为填方进行作业。

当然在平面、纵断面设计时要同时兼顾好平、纵线形的组合设计问题以利于在满足汽车动力学和力学的要求前提下,能满足视觉和心里方面的连续、舒适,与环境相协调,并有良好排水条件的要求。(当然道路立体交叉设计、道路沿线设施、道路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等也很重要,但这门课对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上面展开说的那些,因此这几部分就不加赘述了)

二、总结

5.道路工程毕业设计论文摘要 篇五

研究数字图像的混凝土结构裂缝与砌体结构表面变形识别技术,关键在方法上进行突破,改进传统的识别技术与模式,才能不断提升公路的安全保障水平,适应新型城镇化、现代化发展新要求。因此,“基于数字图像的道路工程构造物开裂与表面变形识别技术”的研究非常及时,很有必要,并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论文针对数字图像的的道路工程构造物开裂与表面变形识别的关键技术及其工程化应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研究,改变了混凝土结构裂缝和砌体结构表面变形识别模式,实现了道路构造物安全检测手段与方法的突破与创新。取得了如下成果:

(1)论文以钢筋混凝土桥梁为混凝土结构裂缝研究对象,分析了裂缝的类型、发展、以及裂缝评估方法;以公路边坡为砌体结构表面变形研究对象,研究了边坡的灾害类型、稳定性分析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了基于数字图像技术的道路工程构造物开裂与表面变形识别技术,并进行了全新的总结,完善了道路工程构造物监测系统的内涵;较为完备的给出了桥梁裂缝和公路边坡监测系统的设计要点、摄像机布置原则、数据采集和传输的软硬件技术,提出了“3个主体模块和3个功能模块”的软件系统构架。

(2)论文系统研究了基于数字图像的钢筋混凝土桥梁裂缝检测技术,提出了Harris和SV结合的角点识别算法,能精确计算像素的物理尺寸;比较分析了图像预处理、图像滤波、边缘检测的有关算法,得出了用于桥梁裂缝检测的高精度、高效率算法。论文提出的基于数字图像的混凝土桥梁裂缝检测计算较准确,裂缝识别精度达0.1mm,可满足钢筋混凝土桥梁和B类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裂缝检测要求。

(3)论文提出了基于双目视觉技术的公路高危边坡表面变形监测方法,对双目视觉系统边坡表面变形监测的技术原理、系统软硬件集成、监测目标设置、摄像机的布设与图像采集、摄像机的位置和姿态参数计算等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对比,基于双目视觉技术的公路边坡表面变形计算较准确,计算精度达1cm,可满足边坡变形监测的要求,为公路结构物信息化管理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基础数据,对提高公路安全运营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6.道路工程课程设计大学生论文 篇六

2.1表层处理方法

对于软土地基的表层问题,下面是比较常见的几种处理方法:首先是表层排水法,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软土地基土质较好,但地基中的含水量较多的情况,通过表层排水法能够很好的解决软土地基的沉降问题。在进行城市道路地基施工之前,先在地表开挖一条排水沟,将地基中的水分排出地表,这样能够减少地基中的水分含量,为了保证城市道路建设完成之后排水沟还能发挥排水作用,在进行回填时可以采用一些透水性较高的材料,像砂砾等,这些材料既能保证水分的正常排出,同时又不会对地基的稳定性造成影响。然后是砂垫层法,这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适用于基层厚度较低的市政道路工程,且当其含水量较少时,砂垫层法能够保证路基水分的有效排出,同时还能有效控制地下水位的高度,保证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对于砂垫层使用材料来说,一般采用的是中砂或者粗砂,且其中的颗粒较大,但颗粒大小不能超过5(无单位?),含量需要低于5%,这样能够很好的保证砂垫层的排水效果。此外,为了能够保证施工阶段机械的正常通行,还需要在砂垫层表面上敷一层垫料【3】。

2.2深层处理方法

对于深层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其主要是针对那些厚度较大的软土地基,浅层处理方法无法有效的提高深层软土地基的强度和使用质量。下面对深层软土地基处理方法进行了简单的分析:首先是排水固结法,这种方法主要是为了解决软土地基中水分含量已经饱和的城市道路工程,在该处理方法中,主要采用的是垂直排水井来将软土地基中的水分进行排除,减少软土地基中的水分含量,提高软土地基的强度,保证城市道路的使用寿命。然后通过加压和抽水等操作将排水井中的水分抽出,减少软土地基的固结时间,增强其强度。通过这种处理方法能够大大提高软土地基的强度,保证其具有足够的荷载能力,维持城市道路的正常使用【4】。然后是水泥搅拌桩加固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水泥和水分以及土之间的化学反应,形成一种具有较高强度的凝胶体。在施工过程中,首先利用相关施工设备将水泥喷入到软土地基中,然后采用搅拌装置对混合物进行均匀搅拌,随着时间的增长,混合物会随着化学反应的进行而固化,形成一种具有较高强度和稳定性较高的凝结体。当前比较常用的有湿法和干法处理技术,下面介绍的是其中的湿法搅拌桩技术,该技术中主要是采用水泥作为施工的固化剂,然后通过相关施工机械对其进行搅拌。而对于水泥搅拌桩加固,根据软土中的含水量不同分为两种不同的方法,施工之前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3总结

综合上述所说,在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施工中,沉降问题的出现对我国的城市道路正常使用具有非常大的影响,为了保证我国城市道路的正常使用,保证人民的生命健康,提高城市道路的使用寿命,作者总结了当前比较常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但由于软土地基情况较为复杂,当前还没有非常有效的处理方法,相关研究者需要加强研究,提高我国城市道路工程的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于达,杨秋萍.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措施分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11:31-33+11-12.

7.道路工程课程设计大学生论文 篇七

精品课程建设现在已成为改革教学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某门课程的建设工作, 达到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资源、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同时也通过对该课程的建设, 使之在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上, 甚至是教学管理、网站建设、试题库开发研究和教材优化整合及电子教材建设等方面有所改变, 使之更加适合当前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接受方式、多元化的展示该课程内容, 将理论与实际实现很好的衔接。

1. 精品课程概述。

精品课程一般自上而下分为三级结构, 即:国家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校级精品课程。所谓国家级精品课程, 是指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和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1]由此可见, 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程之间并没有显著性的区别。三者的区别仅限于: (1) 对申报者的职称要求不同。申报国家级精品课, 对负责人的要求是有教授职称;申报省级精品课, 对负责人的要求是有副教授职称;申报校级精品课, 对负责人的要求是有讲师职称。 (2) 申报的级别不一样。 (3) 经费拨付的主体不同。 (4) “含金量”不一样。无论属于哪一级的精品课程, 相关专业教师、教材、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授课对象等都没有区别。许多高校已将各级别的精品课程建设列为院校重点科研项目进行研究与探索。

2.《道路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建设概述。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于2007年被评为国家示范院校, 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交通部关于实施高职示范性院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精神, 我院将十数门课程作为校级精品课程来进行建设和研究。其中:《道路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是2010年学院指定的校级精品课程, 通过组建专业教学团队, 对原有教材存在问题的分析总结, 按照精品课程的建设思路和程序进行了相关工作, 结合我校“工学结合”的办学思路, 确实将教学定位为“学中做, 做中学”, 大胆改革教学思路, 并根据实际情况组织编写了《道路工程制图与识图》教材, 该教材被评为云南省2011年“十二五”指定规划教材。在相继完善了电子教材和电子课件的基础上, 又丰富了该课程的资源库建设, 增加了试题库, 学生自测题, 学生自学指导, 课程教学录像等网上资源, 于2011年申报省级精品课程获得认可, 成为云南省为数不多的省级精品课程之一。

二、课程建设的几个方面

1. 教材建设。

“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它推动了以职业岗位核心技能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构建和以工学结合为思路的项目化课程开发。《道路工程制图》作为我校公路学院所有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 建设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资源、教材则成为新的教学体系之所亟需。之前用过很多本科或专科的制图教材, 感觉跟我校的办学宗旨衔接不融洽, 要么理论性太强;要么没有实际结合公路工程的实际情况, 而是从画法几何方面来介绍制图的国家标准和规范贯彻的情况。鉴于这些情况, 课程建设团队决定从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来自编教材。2006年《道路工程制图》课程开始列为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精品课程建设科研项目, 课程负责人及项目组的教师们就已经开始着手编写与精品课程建设教育理念相匹配的教材。2010年该课程评为院级精品课程, 2011年该课程评选为省级精品课程, 自编教材《道路工程制图》在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公路学院所有专业开始试用, 每年接近1000册的用量, 是我院的道路与桥梁专业、隧道与地下工程专业、建筑材料专业、公路工程管理和公路工程造价专业等所有专业的必修课程。同年, 《道路工程制图》教材评选为云南省普通高校“十二五”规划教材建设项目。本教材在使用期间通过反复的修改与完善, 于2012年5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规划教材, 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为了更准确的体现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 新出版的教材更名为《道路工程制图与识图》。从2011级和2012级两届学生试用的情况看, 该教材打破传统教材的束缚, 将岗位核心能力培养、素质拓展作为教材编写的逻辑主线, 实现“技能”和“知识”并轨, “运用”与“学习”结合, 注重实用、易用易懂。新教材既紧密结合国家现行新规范与技术标准, 打破先“点”后“线”再“面”最后到“体”的教学模式, 把点、线、面作为体的几何要素直接融入到体的教学中, 并辅以大量工程案例、图片、动画、视频。教材中物体的选取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 均为常见的几何体和工程构造物, 形象、生动、直观;能有效帮助“做、学、教”, 对实际工作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充分体现了“工学结合”、体现“定单式培养模式”即给定一个工学任务目标内容, 然后将所用到知识链接起来进行讲授, 之后根据所学完成该单位的工学任务。主要是针对公路工程职业岗位能力要求, 按照从单一到综合、从简单到复杂的具体工作过程将道路工程制图相关工作岗位中的典型工作整合为六个工作任务, 分别为:工作任务一:制图基础知识认知, 工作任务二:基本体的投影绘制, 工作任务三:组合体的投影绘制, 工作任务四:道路路线施工图识读, 工作任务五:路基、路面结构工程图识读, 工作任务六:桥、涵施工图识读。与传统教材共十五个章节, 按点、线、面、体顺序进行相比, 新教材无论是编写形式还是内容组织上都有较大的突破和创新。以工作任务呈现, 学习目的和职业岗位核心技能更加明确。很多理论知识都紧紧围绕这六个工作任务展开学习, 而把每完成一个工作任务的所需理论支撑融入其中。对于公路工程中常见工程——路基路面工程所涉及的工程图, 以往传统教材几乎没有涉及, 比如路基排水系统工程图、公路防护及加固工程图等相关专业常见的工程图。但这些工程图的识读又是相关工作岗位的核心技能, 非常关键。为此, 在新编的教材中增加了这一任务的学习, 也就是工作任务五——路基、路面结构工程图识读, 使教材内容更具适用性, 教材结构更加完整、严谨。新教材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采用双色印刷 (见图1) , 投影和重要内容用等红色, 在教材68页图3-3切割的画法中, 切割后形成的平面P的三面投影分别用红色表示, 学习者画图和读图时能根据颜色的提示, 容易地找到对应切割线投影, 物体的层次感增强。

新教材的编制是完全符合精品课程建设要求的, 也使教师教学更加立体形象, 同时“色彩鲜明”, 学生课余也爱翻翻“书”了。

2. 教学团队和人才培养方面。

师资队伍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点, 特别是具有合作精神的教学团队和梯度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精品课程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自2002年9月起, 我院就从专职教师队伍中挑选9名教师成立工程制图教学团队, 团队负责人具有副教授职称, 教授该门课程已有近20年经验;整个团队中有副教授2名, 副高级工程师3名, 其余均为讲师职称;教学团队中所有教师全部具有研究生学历;平均年龄32岁。在长期的教学研究中形成了一种稳定的、合理的师资队伍, 无论从年龄、学历等方面均有较大发展潜力。因此, 精品课程建设中要形成自己特色的和特有的、爱岗敬业、团结合作、业务素质高的教学团队。工程制图教学团队每学期都积极组织和鼓励团队教师结合教育教学改革中所遇到的深层次问题进行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的研究, 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同时, 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采取“老”带“新”, 即由一位老教师带领一位新教师, 老教师从备课、讲课、辅导、批改作业等各个环节上悉心指导青年教师, 共同参与申报和参加科研课题研究, 撰写学术论文, 参与《道路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新教材和配套习题集的编写工作。青年教师虚心学习, 跟随老教师进入课堂听课, 课下仔细揣摩, 研究教学方法和探讨授课方式的优劣, 逐渐成长为教授该课程的主力军, 笔者还被推举参加了“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 并获得优秀奖。在精品课程的建设中,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和关键, 一支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治学严谨、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双高的师资队伍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 直接关系到教学改革的效果和教学质量的高低[2]。在今后, 教学团队和其师资队伍的建设中, 不仅会考虑师资数量, 还要重点考虑师资队伍结构建设、梯队建设、师资素质建设等方面的因素, 并以教学促科研, 以科研促教学, 为道路工程制图课程的发展齐心协力创造美好明天。

3. 教学改革和资源建设方面。

先进科学的教学手段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工程制图教学团队在自编教材的基础上, 按照课程的目标和任务, 对制图课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 进行了全面整合和大胆的改革。每一个工学任务单元都要精准的目标定位, 都明确告知该单元学习者要达到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如第五个工学任务单元——路基、路面结构工程图识读, 其知识目标为: (1) 认识路基横断面结构; (2) 描述路面结构的组成、作用及其图示特点; (3) 阐述道路排水系统及防护工程图的图示特点。能力目标为: (1) 能识读路面结构工程图; (2) 能初步识读道路排水系统及防护工程图。[3]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明确, 教师在授课中知道如何把握, 学生也能对这一单元该掌握些什么, 达到什么要求有个清楚地认识教师在授课时主要是根据本课程特点, 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 采用多种方法和多种媒体进行教学, 在教学方法上已摒弃了旧的“满堂灌”, 初步建立起一个以学生为中心, 以教师为主导的新教学方式。传授知识以课堂讲授为主, 辅助课堂讨论、习题课、上机实验、学生小组模型制作、分组讨论学习心得、课堂模型实体测绘等多种形式, 充分体现“做中学”教学理念。同时教学效果评价, 注重的是过程评价, 重点为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另外:通过网络技术, 呈现给学生丰富的教学资源, 学生在网上可通过电子教案、电子课件, 学习指南、自我测试等进行自主学习。给学生提供了拓展学习的教学资源 (包括道路工程制图国标, 各种工程构造物的设计图, 相关的学习参考书等) , (动画及视频可登录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进行检索www:cchve.com.cn) , 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还积极推进多媒体教学, 生动形象的反映本门课的投影、剖切等教学内容;让学生明确每一任务单位该掌握什么, 学会什么, 达到什么程度等, 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展望

道路工程制图课程虽然目前已是云南的精品课程之一, 但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比如:教师在课件的制作中可以将计算机软件技术充分应用到其中, 利用PowerPoint强大的动画设置来实习工程制图中的图形动态演示, 将全剖、半剖、旋转剖及阶梯剖等更加生动形象的展示出来;利用CAI绘图软件进行建模, 将整个工学任务的最终成果一一进行展现, 让学生置身于模拟的道路桥梁实景中, 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专门开辟模型陈列室把学生做得好的U型桥台模型, 钢筋盖板涵模型等模型进行展示, 充分发挥其动手能力, 提高学习积极性等。

精品课程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 其任务难度大, 是一项实实在在的系统质量工程, 对于全国性示范高职院校来说, 无论是国家级也好, 省级精品课程也好, 其建设的好坏不仅关系着学校的教育改革是否成功, 关系着教育教学的质量是否过硬, 也关系着人才培养的质量, 要充分发挥现有精品课程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应不断地实践和总结, 不断改革和创新, 群策群力来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工作,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提升教师素质, 完善团队合作为社会不断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网[EB/OL] (.2003-02-10) [2011-01-18].http://www.jpkcnet.com/new/xinwen/news-detail.asp?news-ID=32.

[2]方刚.《地图学》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的探讨[J].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1, (3) .

8.小鹰路道路工程路面设计探析 篇八

工程概况

阎良区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干、湿、冷、暖分明,年均气温为13.1℃,极端最高气温41.9℃,极端最低气温-17℃,土壤最大冻深0.45m。年平均降水量530mm,多集中在在7、8、9三月,夏季多雷雨,冬春两季较干旱。

小鹰路拟建场地位于石川河一级阶地,揭露地层主要为全新统冲洪积黄土状土,该区域地表径流稳定,水源补给主要为大气降水。拟建场地黄土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湿陷等级为Ⅰ级(轻微)~Ⅱ级(中等),压缩性一般为中等偏高。拟建场地观测查明地下水埋深约8.5-12.3m,相应水位标高为374.08-370.54m,场地土质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

小鹰路道路工程为新建工程,主要呈东西走向,西起研发环路,东至迎宾路,道路全长2145.713m,规划红线宽度分为30m和40m两段,其中研发环路至高科路段红线宽为30m,长度为281.293m;高科路至迎宾路段红线宽为40m,长度为1864.42m。道路分别与研发环路、高科路、研发七路、创新西路、创新大道、高新路、工业二路、工业三路和迎宾路九条规划路相交。

道路工程路面设计

1.路面设计原则

路面设计应根据使用要求与气候、水文、土质等自然状况,结合实践经验进行路基路面综合设计,遵循因地制宜、合理选材、方便施工等原则的基础上进行。

(1)车行道路面设计

车行道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线100KN(BZZ-100)为标准轴线,路面结构采用沥青路面,设计年限为15年。

具体结构组合如下:

机动车道(宽7.5m)和车行道(宽11m):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上面层,7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下面层,洒透层油1kg/m2,20cm二层碎石基层(重量比8:17:75,7d无侧限抗压强度≥0.7MPa),30cm石灰土底基层(石灰含量10%;7d无侧限抗压强度≥0.6MPa),总厚度62cm。路表设计弯沉值Ls=32(1/100mm);竣工检测抗滑技术标准:路面竣工验收摆值≥45;构造深度TD=0.2~0.4mm,石料磨光值PSV≥35。

(2)非机动车道路面设计

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上面层,6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下面层,洒透层油1kg/m2,20cm二灰碎石基层(重量比8:17:75,7d无侧限抗压强度≥0.6MPa),20cm石灰土底基层(石灰含量8%;7d无侧限抗压强度≥0.5MPa),总厚度50cm。路表设计弯沉值Ls=36(1/100mm);竣工抗侧抗滑技术标准:路面竣工验收摆值≥45;构造深度TD=0.2~0.4mm,石料磨光值PSV≥35。

2.压实度要求

(1)车行道路面结构层的压实度要求

沥青混凝土面层压实度≥95%;

基层压实度≥97%;

底基层压实度≥95%。

(2)人行道的压实度要求

C30普通水泥混凝土彩砖5cm,M10水泥砂浆2cm,C20细粒式混凝土5cm,石灰土15cm,总厚度27cm。

3.路面材料

(1)AC型

密级配热拌沥青混合料,设计孔隙率3~5%,现场压实孔隙率<8%,压实度>97%。

密级配粗型沥青混合料AC-C,宜选用为抗滑面层。

(2)SMA混合料

设计孔隙率为3~4%,宜用改性沥青并掺入纤维稳定剂,抗车辙(温度稳定性好),疲劳强度高,耐久性好,宜选用为抗滑面层。

(3)开级配抗滑面层(OGFC)

设计孔隙率>18%,适用于年平均雨量>800mm地区的磨耗层和排水表面层。

4. 基层与底基层的评价指标

(1)半刚性基层

(2)柔性基层

密级配沥青碎石(ATB) 孔隙率4~6%

半开级配沥青碎石(AM) 孔隙率12~18%

开级配沥青碎石(ATPB) 孔隙率18~24%

(3)刚性基层

贫砼、水泥剂量8~12%,28天抗弯,强度为2.5~3.5 MPa,28天抗压强度为12~20 MPa。

5.道路平面线性指标

道路平面线性指标与汽车行驶特性有密切关系。根据道路平面线性三要素的特征,建议本次道路工程路面设计可以布设缓和曲线。

道路工程两边街区景色、绿化的人性化处理是本次道路工程规划建设的亮点之一,直线技术指标可以适度放宽,参考执行,同向圆曲线之间直线的最小长度不宜大于6Vm,根据机动车形式特性,由直线段驶入第二圆曲线时,车速应减至转弯速度或0,可以根据下式计算出最小直线长度。

式中:V为机动车时速(km/h);a为制动减速度,,

—附着系数;f—滚动阻力系数;i—道路纵坡度,可取0值;—汽车车轮惯性力的影响系数;—发动机飞轮惯性力的影响系数;ik—变速箱速比。

可以将机动车的有关参数代入上式,得到道路同向圆曲线之间直线最小长度Smix,并进行取整处理便可得到道路平面线性指标。反向圆曲线之间如插设直线,其长度主要考虑为设置超高和加宽缓和段的需要以及驾驶人员转向操作的需要。技术指标见表5。

结束语

在进行小鹰路道路工程路面设计时,为了减少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病害,应提高路基强度,控制不均变形,改善路基潮湿状态,提高路床刚度,改善土壤提高路床CBR值,设计采用E0=50~100 MPa。采用密级配沥青砼(AC型),上面层、中面层可酌情采用C型级配,调整结构层厚度与最大公称粒径之间关系。此外,为了改善半刚性基层结构的使用质量,宜重视混合料的变形和稳定性方面的性能,选用骨架密实性级配,控制水泥含量,设置改性沥青应力吸收层和下封层,基层表面洒布透层沥青。

(作者单位:陕西水利水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9.道路工程课程设计大学生论文 篇九

【摘要】山地城市由于地形地貌及地质等自然条件的约束,道路系统独具特色,道路规划与道路设计也存在一些鲜明差异。在道路规划和实际建设过程中,山地城市有别于平原城市,需要研究探索出现的诸多问题和制定对策,以达到道路规划与设计的协调统一。

【关键词】山地城市;城市道路;规划;设计

作者简介:陈星斗(1974-),男,四川南充人,曾任职于重庆市规划局,现任职于重庆保税港区开发管理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重庆交通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工学硕士,注册城市规划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会员

对于城市道路规划与工程设计,在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中,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确定交通发展战略和城市公共交通的总体布局,落实公交优先政策,确定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和主要道路交通设施布局;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根据交通需求分析,规定各级道路的红线、断面、交叉口形式及渠化措施、控制点坐标和标高[1],规划设计人员一般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等规划规范进行规划设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有关规定,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城市道路技术参数是规划管理部门进行城市道路项目具体规划管理的法定依据。在城市道路工程进入项目层面进行项目设计时,需要开展城市道路设计。在开展道路设计时,设计单位依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等工程设计规范要求和控规确定的城市道路技术参数,对道路平面、纵断面、横断面、路面结构、边坡、桥隧结构、交叉等方面进行工程设计。对于平原城市,由于道路多为直线、地形起伏不大等原因,城市道路一般都能够按照控规确定的道路规划参数进行设计,并满足工程设计规范要求。但是对于山地城市,由于其地形高差大,沟壑纵横,山峦起伏,地质地貌也十分复杂,规划的道路网络通常依山就势,呈现出自由式和组团式布局的特点,道路在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因为与控规编制时所依据的设计规范不同、设计深度要求不同、项目所在区域建设内容综合配合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很难满足控规所确定的道路技术参数,比如重庆、攀枝花等西部山地城市,以及青岛等一些东部城市。笔者在本文中将对山地城市道路规划与工程设计存在的主要差异进行一些探讨。

1山地城市道路规划与工程设计在规范方面存在的主要差异

笔者通过梳理道路设计规范和道路规划规范,现将两者存在的一些主要差异阐述如下:

1.1平面线形

缓和曲线:系曲率渐变的曲线,一般采用回旋线,以使与汽车由直线进入圆曲线时行驶顺畅,不存在曲率突变。加宽:按道路设计规范,当圆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250米时,应在内侧加宽,其加宽值经过计算确定,并在两端设置加宽缓和段,以适应行车转弯时的横向宽度需求。平面线形方面的差异,导致控规成果既有可能圆曲线和直线在半径、长度等线形方面不能满足设计要求,也有可能在道路宽度等方面不能满足设计要求,从而致使道路设计与控规成果有很大的差异。

1.2纵断面

由于变坡点设置、坡度、坡长、合成坡度、平均坡度等方面的不同,实际设计标高与规划道路标高会有较大出入,影响规划道路本身和周边地块高程。

1.3横断面

实际设计横断面可能会超越控规确定的道路宽度,或者只有缩减控规确定的道路宽度。

1.4平纵横断面线形协调方面

在道路设计中,需要按规范进行平纵断面的协调设计,如平曲线和竖曲线应尽量重合,以避免所产生的.视线诱导突变和排水困难;平曲线和竖曲线大小要保持均衡;避免在凸型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型竖曲线的底部,设计小半径的平曲线和反向曲线的变曲点,否则会引起视线诱导错误而引发危险;在一个平曲线内,必须避免纵断面线形的反复凹凸,即避免规划多个变坡点等等[2]。而上述原则,在规划规范中没有要求,规划设计通常没有考虑。

1.5其他交通设施方面

道路设计规范对停车港、展宽段等设施均有直线和缓和曲线长度、转弯半径大小等方面的技术要求,而规划规范没有详细的设计技术要求。因此,在道路设计时,这些设施的平面线位将会与控规确定的平面有一定出入,从而影响道路本身和周边地块用地。

2山地城市道路规划与工程设计在其他方面存在的主要差异

2.1工程地质方面

在规划设计阶段,没有进行工程地质勘探,也基本无法考虑工程地质对道路的影响。而在道路设计阶段,因为工程地质勘探,可能会造成道路方案重大变更。笔者曾在重庆某一地区开展道路设计时,先按规划道路进行设计(图3中实线所示),在K0+700-K0+850段有高挖方,将产生四级边坡,防护工程量巨大。同时,地质勘探表明该路左侧山体属于顺层地质,道路将位于顺层中间,将会较高切割顺层岩层,极易出现滑坡等地质灾害。因此,规划道路在设计阶段出现了工程量和地质等方面的问题,最后,通过调整道路平面线形和道路设计标高,线路向右偏移约30多米,既使得道路平面位于山体底部,又使得设计标高与岩层标高相适应,从而不切割岩层,保障了道路安全,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调整该条道路设计,将引起该路和涉及周边规划道路的规划参数调整。

2.2土石方方面

在控规阶段,道路主要依据地形制定规划标高,没有进行道路和周边地块的土石方详细测算。但是在道路设计阶段,一般不仅会对道路本身土石方平衡进行设计,还会综合周边地块开发性质进行一定区域的土石方平衡设计。比如,一般而言,对于工业仓储等需要地块平整的土地,需要考虑其场平土石方,对于居住地块,由于开发商的开发模式和建筑形态具有很大不确定性,一般不考虑其场平土石方。在综合了道路土石方和地块土石方情况后,出于经济考虑和工程实际需求,道路设计标高可能会对控规道路标高做出较大幅度的调整。

3道路规划与工程设计存在差异的对策探讨

由以上不难看出,在山地城市中,道路规划与道路设计在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主要原因是设计时所依据的规范不同以及设计深度不同。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道路规划主要是依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规范规定进行路网系统的规划,而这些规范规定并没有对道路平面、纵断面、横断面提供设计层面的具体技术性规范性要求。同时,受设计阶段、编制费用、技术力量、软硬件设施等方面的限制,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道路规划不可能达到道路设计深度。但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道路参数相比较地块性质、容积率、绿地率等指标,其恰恰又具有外部控制性、精确性等特点,在规划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规划管理日趋精细化、精准化和程式化的今天,这就形成了目前道路规划在山地城市中的最大问题,即规划成果不能达到具体项目规划管理要求的深度,导致在山地城市实际道路建设和规划管理中,经常需要用道路设计成果来修正控规,增加规划管理流程,并增加了修改规划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经济成本等不必要的社会成本,造成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为了尽最大努力消除道路规划与工程设计存在的差异,从而实现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笔者试图提出以下对策以供探讨:

3.1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增加工程设计部分内容

山地城市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阶段,可以增加道路网络工程设计部分内容。该工程设计内容包括道路工程设计和片区土石方平衡设计。在道路工程设计部分,增加片区地质初步勘探,对每条道路进行工程设计,包括平纵横设计、交叉口设计、边坡设计等内容;在片区土石方平衡部分,对道路、周边地块进行土石方平衡综合考虑,修正道路设计标高。道路工程设计与片区土石方平衡两者应紧密配合,相互协调。

3.2研究制定山地城市道路规划规范

重点对道路平面、纵断面、横断面等方面研究制定道路规划规范,可在道路设计规范的基础上,适当提炼简化,并适当放宽标准,以便道路设计时有充分余地,而不致重新按程序调整控规道路规划引起时间成本、经济成本、人力成本等社会成本的无谓增加。但是,这种方法可能会浪费部分道路沿线用地,造成用地利用不经济,因此,需要出台灵活的用地管理政策。

4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山地城市地形地貌地质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与平原城市存在很多不同,本文仅对道路规划与工程设计存在的差异进行了探讨。我们还需要对山地城市中竖向规划、地形适应性、建筑物与交通设施关系、滨水临山地区等很多独具特色的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便于形成完整的山地城市规划体系。

参考文献

10.道路工程课程设计大学生论文 篇十

项目编号: 招 标 人: 代理机构: 项目名称: 申请人(盖章): 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代理人(签字或盖章):

日期: 年 月 日

目录

第一章、编制说明 第二章、工程概况

第三章、施工组织设计的针对性、完整性 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 第五章、拟投入的主要物资计划 第六章、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计划 第七章、劳动力安排计划

第八章、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第九章、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第十章、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第十一章、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第十二章、施工总进度表或施工网络图 第十三章、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附表一:计划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附表二:劳动力安排计划表

附表三: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表 附表四: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附表五:临时用地表

第一章、编制说明

一、综合说明

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现场实际条件和充分理解设计图纸的基础上编制的,是我公司为高速、安全、文明、低耗承建本工程,全面实现甲方要求和设计图纸提出的各项要求做出的慎重承诺。我们将充分发挥公司优势和成熟先进的工程施工技术,科学地组织交叉作业,精心施工,严格履行合同,以一流的项目管理,一流的工程质量,一流的文明施工,一流的安全措施,一流的工作效率,一流的服务水平建设本工程。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要求、严格制度、严格管理、严格责任,真正做到每项工作质量达标,每道工序质量受控,每个分项工程质量创优,每项服务业主满意,以过程精品铸精品工程。我们对工程质量负有终生责任,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将该工程做好。

多年来,我公司对承揽的工程不论规模大小、时间长短及造价高低,都采用高于相关工程项目要求的工艺方案施工,要求分项工程合格率100%,单位工程合格率100%,单项工程一次交验率100%,优良率不低于95%;公司在每竣工项目中,都有多个工程获市、省、国家级优质工程奖;工程质量管理达到公司质量目标和质量保证手册标准。

根据以上要求,我公司组织有关的技术人员,认真会审图纸,参照国家行业标准的量化施工标准,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及施工方案来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

二、编制依据及执行的主要法律、法规和规范

1.本工程招标文件、设计图纸、招标答疑及招标工程量清单等资料;

2.本公司组织的工地自行考察资料; 3.市场和社会调查资料;

4.公司类似工程生产经营能力、经验和资料; 5.根据本公司的ISO9001国际质量标准相关文件; 6.*******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相关规定; 7.国家相关法规及规范

我公司在本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中全部采用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相关技术法规。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对于暂无规范和标准可执行的项目,则以我公司企业标准为依据。在本工程施工期间,若有新的适合本工程的国家标准出台,则执行新的标准。

三、编制原则

1.确保工期原则:本工程的工程量较大,工期较短,围绕工期要求采取各项技术和管理措施,以确保本工程如期完工。

2.确保质量原则:按照招标文件要求,我公司将严格按照国家规范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格。在保修期内,我们将随时提供优质服务;即使保修期满后,非属我公司施工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我公司也将尽力予以解决,满足业主的一切合理要求。

3.精心施工原则:联系公司实际情况,全面发挥优势:根据本工程的施工要求,我公司发挥本公司的管理优势,强化计划管理,做到施工队伍的准军事化管理,应用最先进的施工技术,精良的加工设备,完整的检测手段来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与服务。

4.遵守设计意图原则:依据招标文件及施工图纸等资料,结合施工内容、规模、功能等要求,经专业技术人员反复分析,为此本工程遵照设计师的思路,遵守设计图纸各部位的设计要求与节点进行施工配套,从而达到高标准、高质量的施工效果。

第二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介

1、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

3、工期:******日历天, 计划开工日期:***年****月***日。

4、质量标准:合格。

二、施工范围:本次刷黑改造设计起于***,终于***,道路长***米,为改造工程。

1.路面刷黑改造;○2.沿线检查井提升加固。具

三、施工内容:○体施工内容详见施工设计图纸及招标工程量清单。

第三章、施工组织设计的针对性、完整性

我公司针对本工程施工的特殊情况,有针对性的组建项目班子,并且入选一旦经过建设、监理单位确认,全班人选将处于启动状态,未进场之前可根据设计要求积极为本工程做好开工前的准备工作。为 按质、按时完成合同赋与的责任和义务,公司针对该工程严格实行“项目法”施工,新组建一个由公司技术经理亲自挂帅,公司副总工程师任技术负责人,由公司优秀的项目经理组建的项目经理部,负责具体施工管理。

通过对现场的踏勘及详细研读设计文件、图纸,利用我单位人员、设备及丰富的工程施工经验等诸多优势,拟对本工程施工作以下规划。

一、项目经理责任制

为确保工程的质量、工期及安全文明施工等各项目标能按预定的计划完成,本项目项目法施工的管理模式,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

二、管理组织的建立

为加强对黄石市情人路维修改造工程项目的管理,我公司组建了黄石市情人路维修改造工程项目经理部,对工程施工全过程的质量、安全、进度、成本以及文明施工等负责。公司已委派经验丰富、管理水平高且具有国家二级项目经理资质的李娟同志担任本工程的项目经理,以从公司选聘部分经验丰富、理论扎实且有同类工程经验技术人员组建而成项目经理部。

根据该工程施工工期紧、质量要求高的特点,项目部将成立由生产、技质安、材料、设备、成本和生活后勤等职能部门组成的施工管理班子,做到分工明确、各负其责、互相协作、紧密配合,形成有效的管理层,在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的指导下,负责对本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成本及文明施工实施决策、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对各生产施工要素实施全过程的动态管理。

本项目部将施工现场管理划分为四部、四条线进行管理,在现场设立综合办公室。项目部下设技术质安部、工程部、成本部、物资部。技术质安部由项目总工程师领导,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日常工作;工程部由生产副经理领导、计划部和物资部由各部门主任领导。

2、四条线管理体制

1.生产线:在生产副经理的领导下,对施工范围内的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等进行管理、协调、调度,编制与调整各级施工计划,对各阶段施工进行测量放线,以及按规范要求进行试验检验,计量管理。负责对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临时用水、用电进行管理协调。作好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等一系列管理工作。

2.技术线:在项目技术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对施工范围内的○工程技术进行管理,组织解决现场施工中的技术问题,参加质量事故的处理,提出技术处理方案;编制施工方案及作业指导书;负责科技成果以及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推广应用;作好施工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汇编及交档工作;作好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及有关各方的技术沟通以及协调工作。

3.质安线:受项目技术负责人领导,对施工范围内的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检查与控制;与生产线与技术线有效配合,及时收集与反馈质量信息,督促落实,按处理方案对施工中出现的不合格项进行整改;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临建、消防保卫等进行综合管理。

4.成本核算及后勤线:经营部负责工程核算、工地成本控制;○物资部负责工程材料供应,办公室负责办公用品、职工生活、工地保安工作,以及公关、接待与对外协调等工作。

3、项目部的运行

项目经理应组织项目部各职能部门制定项目的各项规章制度,检查执行情况和效果,并根据反馈信息改进管理。

项目部岗位的设置,要贯彻因事设岗、有岗就有责任和目标要求的原则,明确个人岗位的责、权、利和考核标准。

项目部负责该项目的施工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工期和安全文明生产等各项目标的全面实现,对分包人的作业活动有权进行指导、帮助和检查;分包人应按项目经理部的要求,通过自主作业管理,正确履行分包合同。

三、质量保证体系

在该工程施工中,我们将按照ISO9001-2000标准的组织施工,公司建立以总工程师为首的质量监督检查组织体系,横向包括各职能机构,纵向包括公司、项目直至施工班组,形成质量管理网络,基础上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总负责,项目技术负责人中间控制,项目质检员基层检查的管理系统,对工程质量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员的控制。

1、推行施工现场工程组织管理负责人技术管理工作责任制,用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认真的工作作风严格要求自己。正确贯彻执行政府的各项技术政策,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正常的工程技术秩序,把技术管理工作的重点集中放到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建设工期和 提高经济效益的具体技术工作业务上;

2、建立健全各级技术责任制,正确划分各级技术管理工作的权限,使每一名工程技术人员各有专职、各司其事,有职、有权、有责。

3、建立施工组织设计的施工方案审查制度,开工前,将我公司技术主管部门批准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工程师审核。对于重大或关键部位的施工,以及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我项目提前一周提出具体的施工方案、施工技术保证措施,以及新技术新材料的试验、鉴定证明材料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4、建立严格的奖罚制度,在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组织有关人员,根据公司有关规定,制定符合本工程施工的详细的规章制度和奖罚措施,尤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奖罚措施。对施工质量好的作业人员进行重奖,对违章施工造成质量事故的人员进行重罚,不允许出现不合格品;

5、建立健全技术复核制度和技术交底制度,在认真组织进行施工图会审和技术交底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对关键部位和影响工程全局的技术工作的复核。工程施工过程中,除按质量标准规定的复查、检查内容进行严格的复查、检查外,在特殊、关键工序施工前,必须对关键的检查项目进行严格的复核。如建筑物轴线坐标和高程;基础的土质、位置、标高、尺寸;梁、板、柱混凝土模板的尺寸、位置、标高,以及预埋件(管)和预留孔的位置;混凝土的配合比和钢材、水泥的试验成果资料;以及其它需要复核的项目,杜绝重大差错事故的发生;

6、坚持“三检”制度。即每道工序完后,首先由作业班组自检、再由项目经理组织有关施工人员、质检员、技术员进行互检和交接检,隐蔽工程在做好“三检制”的基础上,请监理工程师审核并签证认可;

7、实施混凝土浇筑令签发制度。混凝土浇筑前,混凝土施工员必须向项目提出签发“混凝土准浇证”的书面申请,经项目经理审查确认已具备浇筑条件后,签发“混凝土准浇证”,否则不得开机进行混凝土工程施工,申请签发“混凝土准浇证”时必须递交以下资料:

(1)“混凝土准浇证”申请报告;

(2)由工程监理和质量监督单位现场代表共同签证的混凝土浇筑部位的各隐蔽项目的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3)由各专业技术主管共同签证的“专业工程完工会签表”;(4)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钢材、水泥、骨料的质量检测报告及合格证。

四、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1、项目经理的职责

是公司派驻现场的全权代表,是公司各种政策的具体实施者,是安全、文明施工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科学合理地组织和管理生产各要素,协调与业主、监理、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设计单位等的关系,解决现场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2、项目技术负责人的职责

负责项目的技术管理工作;负责建立项目的质量保证体系,对质量保证体系的运作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制定 安全文明施工的相关措施。

3、生产经理的职责

负责现场的生产管理,协助项目经理做好人、财、物的合理调度,搞好现场的文明施工工作,解决生产中的各种具体问题。是安全文明施工的直接指挥者。

4、预算员的职责

负责及时地向业主报告现场工程量的完成情况并结算相应的工程款;负责对合同的管理,对违约行为进行索赔。

负责对工程成本的管理,及时向项目经理传递有关工程成本的信息,以便项目经理能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5、内业技术员的职责

在项目技术负责人的指导下,完成各项具体的技术工作:编制施工所需的技术方案、分项工程作业指导书;办理工程的设计修改和技术变更核定手续;处理现场施工中出现的一般性技术问题;负责编制施工进度计划;负责工程技术档案资料的收集、审查、整理和保管工作;负责及时办理隐蔽工程验收的相关工作。

6、工长的职责

施工工长对施工项目的质量工作负直接责任,做到不违章指挥,及时发现和处理质量隐患。参加图纸会审、施工方案的讨论,把质量工作作为首要任务来抓,组织各专业施工人员严格按图纸、施工方案、技术规范、施工安全操作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敦促相关人员认真处理。对发生在本项目内的质量事故,及时报 告主管部门并保护好现场,负责组织按商定的方案处理。参加本工程的质量检查、质量事故的分析处理。是工期、质量、安全、成本等目标的具体组织实施者。

7、材料员的职责

负责工程所需物资的采购供应、现场仓储等工作,协助搞好现场的文明施工。

8、质量检查员的职责

认真贯彻执行上级质量方针、政策,负责各工序施工中的质量监督检查工作。严格按质量验收规范,检查和验收工程质量,及时制止不按图纸和规范施工的行为。深入现场,对质量隐患提出口头或书面整改意见,并敦促落实,对质量缺陷按上级规定进行罚款处理。及时作好检验批、分项工程、子分部工程、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记录。组织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查清原因和责任,提出处理意见。作好本项目质量事故统计台帐和相关报表。

9、安全员的职责

监督各级安全技术交底工作的开展情况并检查交底的执行情况;监督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作好文明施工的各项具体管理工作。

10、取样员的职责

负责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的取样和送检工作,及时传递有关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的质量信息;

11、测量员的职责

负责工程定位测量、标高控制等工作。

12、资料员的职责

负责各种文件、工程设计图纸、设计变更等资料的收发与保管,按照工程档案移交标准,及时收集整理和归档;根据工程进度,及时向监理单位报送各种报审表、申请表、报验单等。

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

(一)、路面花岗岩板拆除兼外运施工

一、施工准备:普工30名,电稿40台、风镐20台、铲刀50把,汽车10台、洒水车1台,等。

二、施工步骤

拆除石材面层(花岗岩板附着砂浆粘结层清除(不得在施工现场清除)→石材面层运至施工方材料堆放场→清理石材砂浆粘接层→拆除并清理后的面层花岗岩外运至黄石港青山湖指定堆场

三、拆除施工

(1)用风镐,水钻,电稿等施工机械将石材面层及粘接层拆除,并配合手锤及撬棍进行细部拆除处理,一块一块拆。严禁采用淘掘或推到的方法。

(2)一般情况下当天拆除后晚上运,要求当天拆的物品当晚要基本运完,尽可能的不要给现场留有物品。

(3)由于花岗岩板附着砂浆粘结层,业主招标清单规定不得在施工现场清除,则由施工方工人对拆除的板材(含砂浆粘结层)先运至 施工方材料堆放场,在材料堆放场由工人对板材附着砂浆粘结层进行清除,然后人工再装车,自卸汽车运至业主指定的黄石港青山湖指定堆场。

四、拆除注意事项:

1)、要分清拆除对象,对于哪些使用,哪些不用的要做好标识。

2)、要确保所有带电设备材料均不带电,在拆除过程中,先检查是否带电,确认无误之后方开始拆除。

3)、拆除时尽量小心,避免重物坠落,砸伤人员,对于配电箱柜、电缆及电缆桥架等,必须首先采取措施,进行架设或者吊设。

4)、搬运时也需要注意,避免碰撞伤人。

5)、所有拆除材料需要做好标识,统一保管,特别是电缆等需要分清规格型号,待处理。

6)、运输车辆进、出现场均禁止鸣笛.急刹车,严禁在人行道、非机动车道上停车。

7)、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废油、废弃物等,由随车人员回收,禁止扔在现场内。

8)、从工地大门至主要街道弯处随时派人检查,防止因车遗洒。

五、旧料处置过程中应注意的几点:

1)、分清旧料的范围,拆除交底中要明确各种不同处置材料的堆放场地,避免混淆。

2)、严格旧料出场登记手续,针对不同处置方式,提供相关处置单位人员签认,保证不随意出料,每车出料都有据可查。

3)、旧料处理是一个持续拆除施工阶段的过程,为保证施工现场施工场地和文明施工拆除下来的材料必须及时运出现场,及时登记,实行动态管理。

(二)人行道块料维修施工

1、施工工序安排

拆除施工(现状损毁花岗岩拆除)→基础碾平夯实→石材面层施工

2、拆除施工

(1)用风镐,水钻,电稿等施工机械将石材面层、粘接层、垫层拆除拆除,并配合手锤及撬棍进行细部拆除处理,一块一块拆。严禁采用淘掘或推到的方法。

(2)一般情况下当天拆除后晚上运,要求当天拆的物品当晚要基本运完,尽可能的不要给现场留有物品。

3、基础处理

用蛙式打夯机将松动、下沉的路基碾平、夯实。

4、石材面层施工

(1)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试排→刷水泥浆及铺砂浆结合层→铺石材板块→石材缝清理

(2)操作工艺 1.基层处理

○将地面垫层上的杂物清净,用钢丝刷刷掉粘结在垫层上的砂浆,并清扫干净。

2.试排

○结合施工现场实际尺寸,把石材板块排好,以便检查板块之间的缝隙,核对板块与原石材地面的相对位置。

3.刷水泥素浆及辅砂浆结合层

○将石材用喷壶洒水湿润,刷一层素水泥浆(水灰比为0.4-0.5,不要刷的面积过大,随铺砂浆随刷),并开始铺结合层干硬性水泥砂浆(一般采用1:2-1:3的干硬性水泥砂浆,干硬程度以手捏成团,落地即散为宜),厚度控制在放上石材板块时宜高出面层水平线3-4mm。铺好后用大杠刮平,再用抹子拍实找平(铺摊面积不得过大)。

4.铺砌石材板块

○1)板块应先用水浸湿,待擦干或表面晾干后方可铺设。

2)先在水泥砂浆结合层上满浇一层水灰比为0.5的素水泥浆(用浆壶浇均匀),再铺板块,安放时四角同时往下落,用橡皮锤或木锤轻击木垫板,根据水平线用铁水平尺找平,铺完第一块,向两侧和后退方向顺序铺砌。板块与墙角、镶边和靠墙处应紧密砌合,不得有空隙。

5.缝隙清理 ○石材铺贴完毕后,对石材缝隙进行清理,除去杂物。(3)质量保证

1面层所用板块品种、规格、级别、形状、光洁度、颜色和图案○必须符合要求。

2面层与基层必须结合牢固,无空鼓。

○3石材板块挤靠严密,○无缝隙,接缝通直无错缝,表面平整洁净,图案清晰无磨划痕,周边顺直方正。

(4)成品保护

1输石材板块和水泥砂浆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碰撞污染。

○2铺砌石材板块过程中,○操作入员应做到随铺随用干布揩净石材面上的水泥浆痕迹。

3在石材地面上行走时,找平层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不得低于○1.2MPa。

4石材地面完工后,应在其表面加以覆盖保护。○

(三)测量放线

1、测量概况

本工程纵断面高差变化不大,平面弯道、线路中线、边线、道牙等曲率变化也不大,但测量精度要求极高。平纵断面组合情况良好,线形流畅,视觉诱导自然。

测量先行是施工管理中的要求,测量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我公司在工程施工管理中,历来注重测量管理工作。除建立两级测量复核制度外,对本工程还将成立专职测量小组,以确保测量工作高效、优质。我司计划派遣两名优秀测量工程师,配备一台多功能尼康全站仪,两台BJ2高精度水准仪(1台备用),全程监控跟踪测量,另外在机械综合施工队要求配备一名专职测量员,配合项目部 测量工程师进行测量控制工作,其余各施工组要求有一名兼职测量员,配合测量工程师(如立前视、标识控制点等)跟进测量工作。

2、测量工作程序

开工前对业主和设计单位移交的导线点和水准点进行闭合复测,复测合格并经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方能施工。

测点交接→测点复测→建立施工导线网,布水准控制点→测定排水管线桩→局部放样

3、控制系统的建立

针对本标段的工程规模及特点,建立现场平面及高程控制系统,以便于施工全过程中进行测量的控制。

(1)平面控制系统

采用导线测量方法建立一级导线平面控制系统,系统布设以甲方提供的控制点为导线起始方向,沿本工程外围采用测角精度为2秒,测距精度为2mm+2ppm测距仪或全站仪,布设一环形闭合导线并联测甲方提供的控制点。导线点的位置应通视条件良好,间距50~100m,并保护好定位桩。

(2)高程控制系统

建立以导线点为基础,等级为四等的高程控制系统,采用高等级水准仪由甲方提供的水准点将标高引至各导线点上。

4、放线控制

本工程的放线控制主要项目包括以下几方面:线路中线、井中心的平面、高程控制;

(1)施工流程

根据导线、高程控制点放出道路的中线,纵向每隔10米设置一中桩和一对边桩,用水准仪在中桩和边桩上分别标记填挖高度,在路床平整后,根据纵坡和路拱纵向每隔离10米设置高程控制点控制基层面的标高。

根据道路中线放出侧平石边线,设置边桩,在路口圆弧测设中,在保证准确度和精度的前提下,为施工方便可采用市政部门较为通用的“中央纵距离法”。

根据施工图每10米设置侧石顶面标高控制点,通线进行铺砌,平石则根据图纸纵坡每隔10米或在锯齿型边沟变坡点设置高程控制点。在边线每隔10为设边桩,并标盲基层和面层面的标高,设立标志牌,联合侧石顶面线控制的横坡及面层的高程。

(2)施工方法

1.在本工程开工前,会同监理对业主及设计单位提供的平面坐○标及高程控制点、网进行闭合复测,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快与相邻工程的测量控制点、网进行联测,测量记录及结果由业主及监理审核签认后方可进入正式施工。

2.根据已有的高级控制点、网,结合各条施工线路走向及需要,○加密布置施工控制网,施工控制网各点之间应保持良好的通视状况,以方便随时进行闭合复测,所有的测量记录及结果应在报送监理审核签认后方可使用。

3.做好各施工控制点的保护工作,竖立明显的标志牌,以防止○ 损坏。

4.根据施工控制点测放出中线控制桩位置,并进行各部位水准○测量。

5.路基施工采用线路中线桩控制,并根据线路曲线的特点,加○密至5m一点作控制,以确保曲线段线型流畅。

(3)保证测量准确度和精度的措施

1.施工中应尽量保护所有标志,对施工中不移动的中桩及距中○级较近的中线水准固定点用石堆或浇注砼或其它措施予以保护。对于施工中无法保留的标志和水准固定点,将其移至路床范围之外。

2.施工期间应定时对导线,高程控制网进行复测,保证其位置○没有发生位移。

3.具体测量方法和使用的仪器以简练、实用、保证精度为原则,○建立复核制度,复核人员可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查。

4.路基施工后,为便于铺筑路面,要进行路槽的放样。在已恢○复的路线中线的百米桩、十米桩上,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测量各桩的路基设计高,然后入样出铺筑路面的标高。路面铺筑还应根据设计的路拱线形数据,由施工人员制成路拱样板控制施工操作。

(四)检查井井盖井座加固及安装

一、施工流程

1、基坑开挖

基坑为圆形,直径2m,以井中心为圆心画圆,在二层沥青上采 用切割锯切缝,风镐破除水稳基层,至二层沥青标高下35cm。破除范围应小于基坑尺寸,且不得扰动路面结构,严禁产生隆起或裂纹;基坑预留边缘部分采用人工凿除,保证坑壁整齐、圆顺。基底应清理干净,混凝土浇筑前应用水冲洗、湿润。

2、井筒施工

井筒全部采用预制井筒,基底井周部分采用低标号C15混凝土填实、找平。应考虑井口高度与加固混凝土的关系,保证井口直接安装钢筋骨架。

3、钢筋加工、安装

骨架安装应与井口位置吻合,保证底部保护层厚度,骨架应牢固,检查井钢筋井圈结构采用 “悬吊支座一体浇筑成套技术”进行施工。

4、内模制作、安装

制作牢固、适用的圆形井口模板,并便于安装和拆除,采用0.5mm厚铁皮制作,保证井口尺寸与混凝土外观质量。铁皮内模以井口和井框限制加固尺寸并起到稳固作用。

加固时将井盖与井框卸开,待拆除内模后再安装。

5、浇筑混凝土

采用C30水泥混凝土,浇筑至二层沥青路面标高下5cm,与一层沥青路面平。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振捣应充分,至砼表面泛浆、不再冒气泡为止,混凝土施工完毕后覆盖塑料布洒水养护。

6、施工沥青混凝土

混凝土终凝后,应将表面浮浆拉毛,涂刷沥青透层粘油。采用人 工摊铺沥青混凝土,小型压路机碾压。在保证检查井盖与路面衔接平顺,提高行车的舒适度。待底面层摊铺后采用反嵌法处理,安装检查井井盖时,顶高度控制在比设计高程高出2mm,并与路坡保持一致。待顶面层沥青摊铺时直接与井盖接顺。

(五)沥青混凝土施工

一、沥青下封层施工

1、采用的沥青标号和品种应满足合同文件及技术规范要求。

2、采用的集料必须清洁、干燥、无风化、无杂物,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耗性;集料的最大粒径与封层度相等,最大与最小粒径之比不小于2;符合粒径规格的颗粒含量,不少于80% ;其它技术指标应满足部颁规范的要求。

3、选择在干燥和较热的季节施工,在雨季之前半个月结束施工。

4、施工工序应紧密衔接,沥青洒布长度与石料摊铺相配合,避免喷油后等待较长时间才摊铺集料。

5、碾压应在摊铺后立即进行,并在当日完成;用DD-110双钢轮压路机碾压,每层混合料应在摊铺的全宽范围内初压一遍,并按需要进行补充碾压以使表面集料均匀嵌入;碾压速度控制在2km/h以下,碾压3-4遍。

6、根据实际情况,养护一定天数,并将表面多余的材料清扫干净。

二、混合料的摊铺

1、下面层沥青砼,采用基准钢丝调平,使标高、纵、横坡度符合设计要求。上面层沥青砼采用滑移式基准梁调平法。

2、沥青砼下面层摊铺:

1).下承层的检验与准备,铺筑沥青砼下面层前,基层质量应得到监理认可,并且肖扫洁净,表面无污染、杂物。经检验合格并得到监理认可方能铺筑沥青砼下面层。

2).分隔带路缘石、填土等已完成。

3).测量放样:放出两侧的支撑杆,间距为10m,每200-300m为一段,抗拉力应不小于150KN,同时正确放出基准钢丝的标高,并固定在横杆上,由专人进行核查。

4).摊铺机就位后,应先预热15-20min,使熨平板的温度在65℃以上,按试验路段提供的松铺系数(一般为1.15-1.20)计算出松铺厚度,调整熨平板高度,在下面垫木块,厚度与松铺厚度相等,使熨平板牢固放在上面,并调整好熨平板仰角。

5)将摊铺机的电子感应器置于基准钢丝上,调整手摇臂升降杆使传杆器升降指示灯全部熄后,打开开关开始铺筑。

6)当两台摊铺机梯队摊铺时,调整摊铺机,使纵向接缝迭3-5cm,前一台靠近中央分隔带先行,中央分隔带一侧走基准钢丝,并同时采用自动横坡仪真控制横坡,后一台摊铺机在纵向接缝附近采用滑靴调平,结合自动横坡控制仪,使其拱坡平顺,前后两台相距15-20m。

7)摊铺机接料斗适当涂上防粘液,料车对准摊铺机料斗中心,距摊铺机约30cm左右空档,摊铺机迎上推着料车前进,在坡度大的 地段,料车挂低速档与摊铺机同步前时,检查沥青混合料的到场温度,摊铺温度不低于110-130℃。

8)拌和设备的生产能力与摊铺机摊铺速度相适应,保证摊铺过程的匀速、缓慢、连续不间断,中途不得随意变速或停机。摊铺过程中螺旋布料器应均衡地向两侧供料,并保持一定高度以保证熨平板后的松铺面的平整和混合料初始疏密程度的稳定。

9)摊铺过程中熨平板根据铺筑厚度,使振夯频率与振幅相配套,以保证有足够的初始压实度。⑩摊铺过程中,由专人检查铺筑厚度及平整度,发现局部离析,拖痕及其他问题应及时处理。(4)上面层沥青砼路面采用滑移式基准梁进行调平,施工方法、程序与下面层基本相同,只是标高控制手段不再用基准钢丝而采用滑移式基准梁。

三、沥青混合料的碾压

1、沥青混合料采用一套设备半幅一次碾压成型方法。根据试验段提供的资料、配合压实机具,选择压实组合方式及碾压速度、遍数等。

2、沥青混合料压实分为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分别采用不同型号的压路机。碾压应慢速、均匀进行。

3、初压

1)初压主要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初始密度,起稳定作用,根据实践证明,采用较高温度,碾压能收到较好的压实效果。

2)初压采用DD-110双钢轮压路机,一般碾压二遍。

3)初压的顺序:压路机由肩一侧压向路中心,或由低侧向高侧碾压,后轮应重叠1/2轮宽,靠路缘石附近留出20-30cm采用小型振动压路机或振动夯板压实。

4)碾压时压路机的驱动轮向着摊铺机方向,防止混合料发生摊移或产生拥包。

5)初实尽量减少喷水,防止沥青混合料降温过快。

4、复压

1)、压主要解决密实度问题。保证沥青混合料温度不低于120℃时压实效果较好,并紧跟初压之后进行;

2)复压采用轮胎压路机碾压,轮胎气压不小于0.7Mpa,后轮应重叠1/2轮宽;

3)复压的顺序与初压相同,复压遍数根据试验段确定的施工工艺参数实施,一般为6-8遍;复压速度也由试验段提供,一般可采用4km/h。

5、终压

1)终压主要是消除轮迹,改善铺筑层的平整度,碾压时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控制在90℃以上为宜。

2)终压采用英格索兰DD-110双钢轮振动压路机,一般不用振动,碾压至无明显轮迹为止,一般为3-4遍;终压速度采用2.5-5.2km/h。同样由试验路段提供。

3)终压的顺序与初压相同,碾压终了温度不低于80℃。

4、碾压注意事项

1)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是保证沥青面层质量的重要环节,应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及碾压步骤;为保证压实度和平整度,初压应在混合料不产生推移、发裂等情况下,尽量在摊铺后温度较高时进行;初压严禁用轮胎压路机,以确保面层横向平整度。

2)压路机应以缓慢而均匀的速度碾压,压路机的适宜碾压速度随初压、复压、终压及压路机的类型而别。

3)为避免碾压时混合料推挤产生拥包,碾压时应将压路机的驱动轮朝向摊铺机;碾压路线及方向不应突然改变;压路机起动、停止必须减速缓行。对压路机无法压实的死角、边缘、接头等,应采用小型振动压路机或手扶振动夯趁热压实;压路机折回不应处在同一断面上。

4、要对初压、复压、终压段落设置明显的标志,便于司机辩认;对松铺厚度、碾压顺序、碾压遍数、碾压速度及碾压温度应设专见风使舵检查。

5)路面冷却至40℃以下方可开放交通。

6、接缝处理

横向施工缝,全部采用平接缝,应用3m 直尺检查,平整度超过3mm时将超过的端头切除,并切成垂直面,将路面上及接缝面清洗干净,并涂刷一薄层粘层油;接头处20-30cm内用新铺热沥青混合料覆盖,使原铺筑面有一定的温度(一般应60℃左右),便于新旧面的相互结合;碾压时用双钢轮压路机进行横向压实,从先铺路面上跨缝逐渐移向新铺路面。

7、检测

1)每天正常按规范规定项目及频率进行沥青混合料的试验检测,以指导生产,并指导生产,并进行试验资料汇总,进行动态管理。

2)部颁标准和业主有关规定的项目及频率,进行成型路面的检测,如压实度、厚度、标高、弯沉值等,对路段进行质量评审。

第五章、拟投入的主要物资计划

一、材料的进场计划

由我单位采购的材料,将从我单位合格材料供应商中选择供货商,采购时报请业主和监理进行价格比选或认质认价。采购程序概括为:材料计划申请→材料选样→建设、监理单位样品确认→进场报验→现场使用,确保实现对业主工程质量的承诺。

主要材料及设备在使用前考虑材料的生产、运输及送审检验提前定货,在使用过程中根据堆放场地情况分批进场,以保证施工需要。

1、主材的进场计划

第一批主材应在施工人员入驻前进场,在施工前1-2天完成材料交付与甲方的审核、检查、审查等工作,甲方检验合格后将材料运至施工现场的临时仓库内,作好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二、材料的采购、检验和使用原则

1、特定材料采购前必须与业主、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四方一道看样、比选,并经业主书面审定、认可后方进行购买。我方技术员应积极协助业主优选材料,对主材的选用严格把关。

2、对所购材料和设备,必须保证质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同时向业主提供材料样品及有效的质量保证书及检验资料。

3、采购的材料和设备进场前,必须先行自检,再报验。检验不合格的,不准使用。

4、建立以项目经理监督,材料员负责的材料采供组,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及质量体系规定进料,严格材料进、出场手续,健全材料管理制度,按计划采购、供应。

5、贯彻执行质量体系采购控制程序,建立合格供货商名册,从合格供货商处长期获得质量优良、价格合理的物资。

6、所有现场材料、半成品均执行质量体系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程序,分门别类堆放,并按先进先用原则进行使用。

7、工序作业前,对材料进行复验(核查现场材料质量及原始报告),若属不合格,立即禁止使用,搬离施工现场。

三、材料的储存与管理

1、材料在施工中的储存:

1)材料入库要办理入库手续,填写入库单。入库单一式三份,现场技术工程师和材料员各一份,留底一份。

2)入库要建立台帐,要做到日清周结,每周盘点,帐实相符。现场材料作好防火、防盗、防雨、防损坏措施。

3)材料领用要办理材料出库手续,出库单一式三份,现场技术工程师和材料员各一份,留底一份。出库单须有项目经理、材料员、施工班长签字后方可进入材料室领取材料。

4)完工用料进行场清,余料必须及时回收,并办理相应手续。5)工程的废旧材料属公司财物,须由项目部报公司批准后统一处理,任何人不得擅自处理,否则按《公司工程管理制度》严肃处理。

6)材料库由专人保管,负有全权责任,其他人员不得擅自入内。7)总公司财务部每周进行清查、盘点。

2、材料在施工中的管理:

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这是现场材料管理的开始,为材料管理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提供必要的条件。其主要内容如下:

a.了解工程进度要求,掌握各类材料的需用量和质量要求。b.了解材料的供应方式。

c.确定材料管理目标,与供应部门签订供应合同。d.作好现场材料平面布置规划。

e.作好场地、仓库、道路等设施及有关任务的准备。

2)施工中的组织管理工作:这是现场材料管理和管理目标的实施阶段,其主要内容如下。

a.合理安排材料进场,作好现场材料验收。b.履行供应合同,保证施工需要。

c.掌握施工进度变化,及时调整材料配套供应计划。d.加强现场物资保管,减少损失和浪费,防止丢失。e.组织料具的合理使用。

3)施工收尾阶段:施工即将结束时,现场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有:

a.根据收尾工程,清理料具。b.组织多余料具退库。c.及时拆除临时设备。

d.做好废旧物资的回收和利用。

e.进行材料结算,总结施工项目材料消耗水平及管理效果。

3、材料供应保证措施:

在保证工程施工工期、质量的情况下,根据我公司以往工程经验及实际情况,为保证材料供应,本工程我公司将采取以下措施:

1)从管理组织上予以保证

实现严格的项目责任制,以项目经理为主要责任目标。现场各施工单位,无论是土建、安装、装饰都由项目经理统一组织协调。各工种设专业工长,建立专业工长责任制,与项目经理签订责任书。明确每个人责、权、利

2)从供货渠道上予以保证

“货比三家”在签订合同后,工序施工之前,组织有关人员了解市场,熟悉市场。当出现材料供应紧张时,及时联系第二家、第三家,保证工程进度。

3)从机械设备上予以保证

为确保材料按照制定时间到场,配备足够的机械设备、选用机械性能好的机械设备。加强机械管理,保证机械完好率。

4)从资金上予以保证

本工程在资金上,由公司统一调度、安排。本工程资金充足,保 证专款专用,不挪为他用。

第六章、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计划

一、施工机具的选择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计划抽调公司最好最先进的筑路机械设备投入本工程施工,并根据工程需用随时调配补充。

1、路基施工机械:本工程拟投入压路机6台,50型装载机2台,平地机2台,自卸及载重汽车共12辆,洒水车1辆,沥青洒布机2台。

2、搅拌机械:现场在适当地点设搅拌站集中拌制,沥青采用厂拌法拌制,配备100T/h沥青砼拌和站,拌和机械1套,上料机械1套,同时配备自落式搅拌机2台,作现场少量砼的搅拌,工程用砂浆采用2台砂浆搅拌机作现场搅拌。

3、沥青砼运输及路面施工机械:沥青砼的运输采用专用的沥青砼运输车5台,沥青砼路面用摊铺机2台浇筑,2台光轮压路机压实。

4、其它的施工机械:在铺装阶段的施工机械根据施工机具需用量情况及现场进度要求分批组织进场,并做好保养和试运转等工作,一些常用的机械及设备配件要有一定数量的储备,以便及时更换,保证各种施工机械正常运转。

5、主要的机具使用计划:进入本工程的主要机械设备使用计划详见见附表。

二、主要机具使用计划

计划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详见附表一。

三、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1、机械设备和机具需配备专业人员进行管理。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机械设备的进出场计划,在施工过程中如对起重设备和特殊过程使用的设备调整须报请原批准部门批准。负责填报《机械设备交接验收单》、《设备维修检验表》、《设备检修情况记录表》、《机械设备盘点登记表》;

2、各项目部应依据《全国统一施工机械台班费用定额》及《保养、修理技术经济定额》结合实际情况,做好机械定期保养工作。日常要坚持“十字作业”法,即:清洁、紧固、调整、润滑、防腐,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使机械设备在施工过程中始终保持完好状态。

3、机械操作人员,尤其是特殊工种作业人员都有必须经过安全操作技术培训考核,持证上岗,非机操人员严禁上机。机操人员必须听从施工人员的正确指挥,严格实施《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负责填写《机械设备运转记录》表和《机械设备履历书》并做好日常的维修保养工作。

4、属于特殊过程的施工机械设备,须送具有检测资格的检验单位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5、重大事故发生后,须于24小时内用电话或电报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然后再补报事故报告。处理事故要坚持“三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没有分析清楚不放过;干部、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不放过。

6、凡无证操纵各种机械设备,一经查实,罚当事者100元,如属领导者责任擅自使用无证操作者操作机械设备罚领导100元。并予以通报批评。

7、需要购置机械设备,必须结合生产实际,并从技术和经济等到方面进行可行性论证,按程序报请批准之后方可办理。

8、积压的机械设备以及由于磨损严重已不能使其达到使用和安全要求或无改造价值需报废的设备,必须报请领导批准后方可办理报废手续。

9、按照上级部门下达的设备保修计划对设备进行保修,并做好记录。

第七章、劳动力安排计划

一、施工劳动力投入的原则及管理要求

1、为确保工程顺利进行施工,在本工程劳动力组织时,将从劳务公司中抽出具有良好的质量和安全意识强的、技术素质高的、身体健康,且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一线操作工人安排进场施工,施工人员进场前统一经过公司劳务技能及质量、安全技术等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挂牌施工。

2、施工劳动力的投入按工程施工进度的需要,逐步到位,做好思想动员和采取经济措施使得春节休假期间保证足够劳动力,以确保工程施工进度。

3、本工程劳动力组织及投入均由劳务公司根据项目月度劳动力 计划表,在本公司内部进行合理调配,确保项目部对各种劳动力的需要,确保施工进度计划能够按期完成。

二、施工劳动力组织的要求

1、施工组织主要分为人员组织、机械设备组织、材料组织、运输组织、协调组织等五部分,这些组织内容安排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整个施工的生产过程能否顺利完成。

2、人员组织

主要分二大类:施工管理层及施工劳务层二大类。1)管理人员配备

我公司在施工管理、协调控制能力上都有很大的优势,且在施工管理层人员组织上更是有广泛的选择,在组建本工程项目管理班子时,我公司将选派曾施工过类似本工程结构形式的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项目管理班子进驻现场直接参与本工程的建设和管理。

我们将配备齐项目班子,根据本工程的规模和特点,项目经理部拟定采用直线职能式的管理模式。项目经理部设工程施工部、工程技术部、器材供应部、质量安全部和办公室等职能部门。在生产组织上,施工管理部设综合工长和各专业工长,由他们具体组织施工实施。此模式具有职责分明、指令畅通、管理高效的特点。

项目各部门的职能:

工程管理部:测量放线、劳动力管理、施工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具体实施与控制。

工程技术部:编制施工方案、施工技术管理;计划与统计;测量 控制定位;钢筋、木工翻样、材料试验。

质量安全部:制定各项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实施全过程的质量、安全监控。

器材供应部:材料的采购、保管、发放;机电设备的维修、保养、管理以及操作人员的管理。

综合管理部:工程预决算;劳动工资管理;财务成本管理;工程合同管理。

办公室:对外协调、理顺关系;现场保卫、后勤、卫生。在项目领导班子的配备上,我公司将选派一级项目经理担任本工程项目经理,项目机构设置详见:第四章节中的施工组织及项目管理。

2)劳务人员的配备

劳动力是工程具体的实施者,因此劳务人员是工程实施的关键。在本工程中,我公司考虑全部采用合同制劳务人员,与我公司长期合作的劳务队伍,素质良好,技术高,并且能按施工进度保证施工人员的数量要求。

目前我公司已经通过招标确定本工程劳务队伍,现在已经作好充分的准备,包括操作人员、操作机具、必要的劳务培训和入场手续,随时准备进入本工程。

3、劳动力组织的准备

1)建立施工项目领导机构

根据工程规模、结构特点和复杂程度,确定施工项目领导机构的人选和名额;遵循合理分工与密切协作、因事设职与因职选人的原则,建立有施工经验、有开拓精神和工作效率高的施工项目领导机构。

2)建立精干的工作队组

根据采用的施工组织方式,确定合理的劳动组织,建立相应的专业或混合工作队组。

3)集结施工力量,组织劳动力进场

按照开工日期和劳动力需要量计划,组织工人进场,安排好职工生活,并进行安全、防火和文明施工等教育。

4)做好职工入场教育工作

为落实施工计划和技术责任制,应按管理系统逐级进行交底。交底内容通常包括: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和月、旬作业计划;各项安全技术措施降低成本措施和质量保证措施;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要求;以及设计变更和技术核定事项等,都应详细交底,必要时进行现场示范;同时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遵纪守法教育。

4、施工劳动力组织投入的数量

本工程的施工劳动力按以下三类进行组织: 1)专业性强的技术工程类

根据工程上岗进度要求,确保工程正常施工,主要包括机械维修、机械操作、普工、现场电工、电焊工、气焊工、绿化工等工种,这类工种均经公司劳务培训中心培训、考核合格后,持有相应上岗证,其平均技术等级为5级。

2)普通技术工种类

这类工种主要有木工、钢筋工、混凝土工、砌墙泥工、粉刷泥工、防水工、水工、电工、管工、通风工、绿化工等,平均技术等级为4级,公司将派曾经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劳动力进场。

3)非技术性普通工种类

这类工种是我公司长期施工的配合长期合同制工人,且具有一定的技术、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素质。

5、劳动力安排计划表详见附表二。

第八章、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工程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施工单位的形象和声誉,为此,一定要使全部施工人员在思想上、组织机构、劳动组织、技术措施等各方面严格把关,针对工程中易出现的各种质量通病,狠下功夫,预防为主,坚决杜绝各种质量通病的出现。

一、质量目标:合格。

二、材料进场及二次检验制度

三、入库

1、根据工程预算材料用量和施工进度计划,编制物资采购计划报上级部门审批。

2、项目经理部根据经营处的物资采购合同采购材料,如工程急需或其他特殊原因需在名录以外选择分承包方,则必须进行评定,并报上级部门审批,批准后方可采购。

3、构件、材料、零配件入库存前,材料员要对物资材料名称、生产厂名、数量、质量等级、规格、进场日期等进行核查,必要时会 同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共同验证并开具验收单据,做好材料进场原始记录,同时还要作好跟踪记录。

4、对于无质量保证文件或资料不完全的,材料规格、数量短缺或持怀疑待定待验的构件材料,材料员有权拒收,不得输入库存手续。

5、对经检验发现不合格材料,材料员应及时采用书面形式向供货单位报告,做好不合格品记录和标识,并上报上级部门经批准后,降级使用、调换或输退货手续。

6、所有进场入库存物资必须附有质保书或合格证,并按《关于检验与试验项目的规定》中“检验与试验项目一览表”的要求进行检验,检验批量、用于何处并由检验人员签字。

7、顾客提供的产品材料也应验证入库存,并填写“顾客提供产品进场记录”。

8、因工程急需材料,须紧急放行的要报上级部门批准,同时等特送检的结果。

9、对进场材料的检验和试验状态进行标识,以标明四种状态中的那一种状态。

四、保管

1、现场库存外材料应按总体平面布置要求分类堆放整齐,库存内储存保管的材料要因地制宜搭设架空层分类摆放,保持室内整洁,标识清晰。

2、不同的零配件和材料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保护、保 养,及时清洗、上油、防止挤压破损,防止锈蚀、变质。

3、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品应单独存放,并备有消防措施,库存内严禁吸烟等违章现象发生。

4、所有材料都须按规定设置标识牌,书写标识所用材料应不易脱落,标识牌的尺寸应地而宜。

5、材料应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和各种台帐,填写好材料保管时细表格,来料原始凭证要妥善保存。

五、发放

1、按材料预算控制各类材料发放量。

2、根据领料单发料,其中水泥、花岗岩块等物资由施工员签发限额领料单,材料员照单发料。

3、领、发料时要做到双方共同过磅、检尺、点数、检查品种与质量、填写原始记录。

4、根据材料性质应遵循先进先发、后进后发的原则,以避免材料长期存放而变质。

5、入库物资原则上不允许外借,杜绝先用后领或用白条代替领料单的作法,特殊情况由项目经理批准方可实施。

六、人员控制

1、在项目上,我们将教育广大职工,加强质量意识,并通过人员,设备和施工过程加以落实。本项目的施工和管理人员都应服从、支持业主及监理工程师的指导,并且积极支持配合,共同把质量大关。

2、本项目将建立高效、可靠的质量保证体系。管理人员各负其 责,又相互合作,使工程在严格的质量监督下顺利进行。

3、为了使质量管理经常化、制度化,本公司建立了质检工作制度,由专职质检工程师负责监督施工质量,其内容涉及施工过程的各个方面。具体有以下四个环节:

1)定期质量自检:在工地负责人的带领下,一般每月组织有关质检员对所施工的工程作一次全面的质量自检,填写质量自检报告,对不合格的施工项目,除要研究制定补救施工、进行返工外,还要以书面形式反映出来。

2)日常质量管理和自检工作:由工程技术人员负责每道工序的自检工作并做好检查记录,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及复检,重点工序如浇砼时实行质检员旁站监督。工程施工中要严格把好材料关,材料进场前一定要抽样,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场,并要在使用中随时抽查,并收集好材料合格证及检验报告等资料。施工中要加强与监理工程师的联系,提高监理工程师的督促职能。

3)填写质量月报表:收集各种自检记录、资料、报告,填写本企业和监理要求的各种质量月报表,及时上报。

4)提交本的质量工作总结和下计划:年终要以事实为依据,对本单位有关质量检查和管理工作进行全面详尽的总结,并且提交出一抓好工程质量的设想。

4、为保证按规范施工,我们将从教育做起,提高执行规定的自觉性,质检科根据技术规范要求,编写实施性单项技术标准和验收标准,针对性地下发到施工班组,作为施工依据;参照设计图和下发的 标准实行自检制度和定期检查制度,消除影响质量的因素,不符合标准的坚决返工。

5、实行质量标准与经济效益挂钓,项目经理部组织质量、技术、计划等有关人员对已完成人员对已完成工程持数量和质量进行认真的核查,验收,评定出优良、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分别按102%、98%、不计价处理,不合格的进行返工,达到合格要求后按98%计价。

6、根据各分项工程的特殊性,针对容易出现问题的工序建立质量管理点,找出影响质量的原因后建立相应的对策,加强质量预控法,从准备工作、技术交流、施工过程、施工质量评定、资料整理等五个部分提出质量预控方法,从准备工作、技术交流、施工过程、施工质量评定、资料整理等五个部分提出质量预控方法,从施工管理、施工人员、施工材料、制作、安装、设备机具方面编制因果分析图和对策表。

7、设备保障:我们将调进公司先进的设备、仪器保障本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控制。

8、测量仪器:我们将调入高精度仪器进行测量。这些仪器完全可以满足本工程质量测量控制的各项精度要求。

七、过程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测量放样

测量放样是施工中的重要环节,为做好这项工作,我们将做好以下几点:

1)首先制订好切实可行且能满足精度要求的测量放样方案,安排具有专业知识和经验丰富的专职测量技术人员按拟定好的方案进行测量工作。

2)所有测量仪器在投入使用前都进行校正,全站义、经纬仪必须交有检验资质的部门进行检验校正。

3)放样时先将设计提供的测设基准资料和测量标志按国家二级测量标准恢复定线测量,将测量成果提交监理工程师核查后,以此作为施工放样的依据。对所有的标志加以保护,并定期复测。

4)施工放样不仅要使结构的中心线符合设计要求,还要考虑到整个路线、构造物的中轴线及外轮廓线连续、顺直、美观。因此要经常连续测量,校核各部分的中轴线和外轮廓线,将偏差控制在允许范围以内。

5、平面控制:根据监理工程师核查后的平面控制桩,用平面三角网法,加放中心桩,经二次校核无误后,方可以此作为放样的后视点。

6、高程控制:根据监理工程师核查过的水准控制桩,按二等水准仪测量标准进行加密后,再按四等水准仪标准引到各部位。对施工放样的水准点加以保护并经常校核。

2、材料的进料和保管

1)所有外购材料要有出厂合格证,在地料前采集样品,附以出厂日期、批号、取样日期等,送工地试验室进行检验,并及时向监理工程师上报试验结果,不合格的产品决不能进场,材料进场后要及时 抽检,不合格的材料决不能用于工程中。

2)凡是进库的材料要分门别类按要求存库保管,易锈、怕潮、怕晒材料应置于特别的库记,做到下垫上盖。对当地的砂石材料,采购或开采前应进行各项技术指针试验,所有技术指针合格后再订货或开采。

3、沥青混凝土控制标准 1)基本要求

a.沥青混合料的矿料质量及矿料级配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b.沥青材料及混合料的各项指标应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每日应做抽提试验。

c.严格控制各种矿料和沥青用量及各种材料和沥青汇混合料的加热温度。

d.拌和后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无粗细料分离和结团成块现象。

e.基层必须碾压密实,表面干燥、清洁、无浮土,其平整度和路拱度应符合要求。

f.摊铺时应严格掌握摊铺厚度和平整度,避免矿料离析,要注意控制摊铺和碾压温度,碾压至要求的密实度。

2)外观鉴定

a.表面应平整密实,不应有泛油、松散、裂缝、粗细料明显离析等现象。

b.搭接处应紧密,平顺、烫缝不应枯焦。

c.面层与路缘石及其他构筑物应接顺,不得有积水现金象。

八、工程质量回访和保修

1、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由公司每月进行一次质量回访工程竣工后每三个月进行一次质量回访,如遇特殊气候公司还会进行专门的回访,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保修。质量回访结束后要填写《工程回访调查表》,报上级部门和质量部门备案。

2、工程交付使用时,应向顾客提交《工程质量保修书》和《工程质量修理通知书》。

3、工程保修范围:工程承包合同所规定的期限内工程分部分项出现质量问题,以及不符合规定要求都在保修范围内。

4、工程保修期限:一般按国家及行业规定的保修期限;特殊工程保修期限与顾客在合同中共同议定;若顾客要求,可进行保修和期限外的相应范围。服务过程结束要形成服务报告。

第九章、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本工程安全施工目标:重大伤亡事故发生率为零,轻伤事件发生率控制在2件以内。施工现场建立安全施工管理体系,确保整个施工过程中安全无重大事故,杜绝一般事故。具体如下:

一、安全施工管理体系及管理措施

公司安全保障体系见附图。

1、安全生产责任制

1)项目经理是该项目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安全员在项目中行使监督检查权。

2)项目部必须制定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员、安全员的各项目成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2、安全管理

项目经理在组建项目班子的同时应当建立相应的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机构---安全领导小组。其职责: 1)组织落实国家、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及规定的贯彻实施,结合施工生产情况制定本部安全管理规定办法等。

2)组织研究本部安全生产中较大(重)的隐患问题。3)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措施计划。

4)组织定期或不定期安全生产分析,每周不少于一次。

5)组织进行事故分析、明确责任,提出处理意见及预防事故重复发生措施。

6)评选表彰安全生产先进班组和个人。

3、安全教育管理

1)按《工程项目人员持证上岗的有关规定》中安全教育要求进行。

2)班组长实行每天工前“喊话制”,每次不少于3-5分钟、工前教育使大家明确施工任务,安全注意事项,并配合施工生产工艺、季节特点进行教育,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3)凡从事专业工种的工作人员必须经考核验证,持有关部门认 可的证件方可从事特殊工种作业。

4、安全技术交底

1)实行逐级书面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明确施工任务。

2)两个以上工种配合时,施工员要按工期进度,定期不定期地向有关班组长进行交叉作业的书面安全交底。对劳务队要对其承包项目进行详细的书面安全技术和现场安全制度交底,做到责任清、任务明。并将交底材料返回安全员一份督促执行。

3)班组每天工前要对工人进行施工要求,作业环境的安全交底,即执行前喊话制度。

5、安全检查管理

1)项目部每旬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每周进行一次安全生产形势分析会(内部法定日),对当周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按照上级及本部的规定予以处理和解决。

2)项目部必须每天至少要巡视检查一次。

3)各级组织或人员对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都必须按照“定人、定时间、定措施”的三定原则进行整改。

6、工伤事故调查分析报告管理

1)事故发生后,必须立即逐级上报,重伤多人事故发生后应保护好现场迅速抢救伤员并由经理部领导用快速的办法将事故情况报送给公司本部及市劳动局、所在区人了检察院及有关单位。

2)事故的调查和报告。轻伤事故:项目部经理负责提出处理意见,并采取预防事故重复发生措施;重伤以上事故由上级有关部门主 持事故调查工作。

3)伤亡事故的调查处理程序:事故发生后,要严格保护好现场,因特殊需要改变现、原状时,现场领导和在场人员共同负责弄清情况,做出标志,记明数据,画出现场圈;有关单位和人员必须如实提供情况及资料,不准隐瞒,不准拒绝;调查组召开事故分析会,分析原因,确定事故性质和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制定防止事故重复发生的措施并上报公司;事故现场的恢复,轻伤现场恢复由项目部队理同意,重伤以上的事故现场恢复,经公司所在区劳动部门的同意。

7、文明施工管理

1)工程项目必须做好各项文明施工管理工作。

2)进入施工现场的一切人员必须遵守制度,维护现场容貌,堆物码料、布置机具设备必须严格执行平面布置。

3)作业人员要严格按照分片包干责任区履行职责,操作部位活完料净,工完场清,垃圾清运及时。

4)场区围护材料要符合要求,道路通畅,排水措施良好,无积水现象。

5)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建筑成品,半成品各种市政设施,不得乱写乱画。

6)各种材料(的管理和使用符合制度要求,分类分规格堆放整齐并有标志牌,水泥库要有防晒防潮措施。

7)各种机械设备必须坚持“三定、三检、四勤”挂牌制,机操人员持证上岗。

8)食堂、办公室、宿舍、厕所等生活设施必须清洁卫生,物品摆放整齐,无蝇、无异味。厕所要采取水冲式并有专人清扫,严禁随地大小便。

二、设置必要的消防设施。

1、安全施工措施

1)施工用电

a.配电箱的电缆设套管、电线进出不混乱、大容量配电箱进线加滴水弯。

b.电缆线绝缘性好,无老化、无破损和漏电。c.电缆线须架空敷设,并用绝缘子固定。d.电缆线接头不受拉力并符合绝缘要求。2)现场照明

a.现场一般采用220V电压。危险潮湿场所和手持照明灯具均须符合安全电压的要求。

b.碘钨灯固定架设,灯线不得靠近灯具表面,严禁使用花线,导线不得随地拖拉或绑在脚手架上。

3)机械进行检修前,须断开电源,如搅拌机检修、拌仓清理,须先断开电源,并悬挂“正在检修,禁止合闸”的警示牌等。

三、沥青路面

1、沥青操作人员均应进行体检。凡患有结膜炎、皮肤病及对沥青过敏反应者,不宜从事沥青作业。从事沥青作业人员,皮肤外露部分均须涂抹防护药膏。工地上应配有医务人员。沥青操作工作服及防 护用品,应集中存放,严禁穿戴回家和进入集体宿舍。

2、沥青洒布车作业:检查机械、洒布装置及防护、防火设备是否齐全有效。

3、采用固定式喷灯赂沥青箱的炎管加热时,应先打开沥青箱上的烟囱口,并在液态沥青淹没火管后,方可点燃喷灯。加热喷灯的火焰过大或扩散蔓延时应立即关闭喷灯,待多余的燃油烧尽后再行使用。喷灯使用前,应先封闭吸油管及进料口,手提喷灯点燃后不得接近易燃品。

4、满载沥青的洒布车应中速行驶。遇有弯道、下坡时应提前减速,尽量避免紧急制动。行驶时严禁使用加热系统。

5、驾驶员与机上操作人员应密切配合,操作人员应注意自身的安全。作业时在喷洒沥青方向10m以内不得有人停留。

6、沥青洒布机作业:工作前应将洒布机车轮固定,检查高压胶管与喷油管联接是否牢固,油嘴和节门是否畅通,机件有无损坏。检查确认完好后,再将喷油管预热,安装喷头,经过在油箱内试喷后,方可正式喷洒。

7、装载热沥青的油涌应坚固水得漏油,其装油时要低于桶口10cm。向洒布机油箱注油时,油桶要靠稳,在油箱口缓慢向下倒油,不得猛倒。

8、喷洒沥青时,手握的喷油管部分应加缠旧麻袋或石棉绳等隔热材料。操作时,喷头严禁向上。喷头附近不得站人,不得逆风操作。

9、压油时,速度要均匀,不得突然加快。喷油中断时,应将喷 头放在洒布机油箱内,固定好喷管,不得滑动。

10、移动洒布机,油箱中的沥青不得过满。

11、喷洒沥青时,如发现喷头堵塞或其他故障,应立即关闭阀门,等修理完好后再行作业。

12、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1)作业前,热料混提升斗、搅拌器及各种称斗内不得有存料;

2)配有湿式除尘系统的拦和设备其除尘系统的水泵应完好,并保证喷水量稳定且不中断;

3)卸料斗处于地下底坑时,应防止坑内积水淹没电器元件;

4)拌合机启动、停机,必须按规定程序进行。点火失效时,应及时关闭喷燃器油门,待充分通风后不规则行点火。需要调整点火时,必须先切断高压电源。

5)液化卸点火时,必须有减压阀及压力表。燃烧器点燃后,必须关闭总阀门;

6)连续式拌和设备的燃烧器熄火时应立即停止喷射沥青。当烘干拌和筒着火时,应立即关闭燃烧器鼓劲风机及排风机,停止供给沥青,再用含水量高的细骨料投入烘干拌和筒,并在外部卸料口用干粉或泡沫灭火器进行灭火。

7)在机后应清除皮带上、各供料斗及除尘装置内外的残余积物,并清洗沥青管道。

上一篇:在教育家的智慧里呼吸 读书心得下一篇:初中教师师德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