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培训模式

2024-09-06

校本培训模式(精选10篇)

1.校本培训模式 篇一

校本培训模式的初探与思考

云南省楚雄州双柏县第二中学

李莹涛

【摘要】:校本教师培训在教师教育中具有重要及独特作用;校本教师培训应从实际出发,按教师专业发展阶段,采取多种形式分期开展;在转变 培训观念的基础上,要建立和完善校本教师培训机制。【关键词】:校本培训 模式

初探与思考

教师继续教育中的校本培训是教师教育的应用模式之一。校本教师培训是以学校为培训基地,在上级培训机构的指导下,由校长、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充分利用校内外培训资源,直接服务于学校,服务于教师,服务于教学的培训活动。它以应用为目的,以教师素质提高为目标,培训内容适用于本校实际,并且以教师的实际工作状况来评价培训的效果。

一、教师校本培训模式产生的背景

教师校本培训模式对传统的培训观念有重大的理论突破,对充分利用学校培训资源,提高教师参训的积极性,加强培训效果的针对性、实效性、广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

背景一: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西方国家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回到校园,所形成的校本培训概念即美国的“学校本位”及欧洲的校本在职教育为我们借鉴后,正顺应了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宗旨:一切为了学校,培训在学校中,基于学校的教师。因而形成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主要在学校的组织下,立足于本校、本职、本岗的校本培训定位。

背景二:信息时代的到来.一方面是知识更新加快,打破了教师专业知识终生管用的格局,教师职业特色与社会因素不可能为每一个教师创造均等外出进修的机会和频繁集中培训的机会,因而校内培训不愧为最经济、最实 惠、最有效的学习。另一方面现代科技普及与应用,如多媒体、互联网等手段的应用,又为学校教师自主学习带来可能。

背景四:校本培训模式的理论依据(1)“学校文化”理论

教育社会学对作为一种“制度”、一种“社会组织”的学校的“组织文化”,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理论资料。基于一个学校的传统、风格、社会生态环境、社会期望以及校长的教育哲学、教师群体亚文化、学生亚文化等等而形成的“学校文化”,具有自己的独特性、传承性和排他性。任何一所学校都是具体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实体,它所具有的复杂性是其他学校的历史经验、现时体验和对未来的发展所不能完全说明的,也是理论上不能充分加以证明和诠释的。学校的一切创新与创造活动,都是与学校本身文化的独特性、个别化和多样性分不开的。(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的基本精神是强调学习发生在解决问题为目的的“真实情境”中,强调学习者凭自己的“经验”进行“意义建构”,强调社会性相互作用的“经验”进行“意义建构”,强调社会性相互作用的“对话”、“合作”、“人际互动”等等。教师无疑只有在学校工作实践这样的“真实性学习”中方能获得更的成长。(3)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新近兴起的“教师专业化”运动,对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态度、专业知识和能力等关系到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方面面给予了全方位关注。如教师的敬业精神、负责任的态度以及信念结构,离开了学校的具体任务和实践中的具体体验,它的“生成”就象纸上谈兵;教师新手与专家的比较表明,教师的知识不仅有量与质的问题,而更重要的是结构问题——教师所需要的本体性知 识、条件性知识、经验性知识和背景性知识,只有在具体的学校教育实践中能才真正整合;教师的能力形成和动态发展高度依赖于教学活动中的经验“类化”;教师解决问题的“范型激活”,是情境、问题和使用方法之间关系的整体……而目前提出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策略,如实践反思、行动研究等等,都只能在学校层面上展开。(4)教师教育理论

当今的“教师教育”正发生深刻的变革,有人提出要将“教师个人模式”转换为“学校教育改善模式”(今津孝次郎1994),从而引发了一系列新概念。教师的“培训模式”正在受到挑战,“开发模式”应运而生。强调教师主体性、个性化、深层开发,发展教师创造力和“拓展能力”的研究成果不断出现。它们都无一不突出学校以及学校教育实践在教师发展中的巨大作用。(5)学校建设与管理的理论

办“特色学校”的理论与实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学校的“正确定位”和“发展战略”愈益受到重视。“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建设的根本”的“人本”原理,更加注重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和潜能开发、强化他们的进取行为、引导他们“自我实现”。如何使学校成为“学习型组织”,教师继续教育的目标管理、动机激发、分类指导、工学矛盾、质量与效率、效果评估等问题,实际上只能倚重于“校本”才能解决。

从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实践过程看,有相当部分的学校在以往多年的教师继续教育中,主要的是重视教师显性技能训练,即基本功训练。基本功虽然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外功”,但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却是远远不够的。我国幅员辽阔,中小学数量多,分布广,中小学教师达千万之多,地区与地区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教师个体与个体之间,都存在着相当的差异,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由于地域分散,教师编制紧,工作量大,继续教育培训任务重,工学矛盾突出,加之经费短缺,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推进缓慢,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要想实现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全员继续教育培训目标,使所有学校的教师继续教育得以延伸与拓展,就必须学习借鉴别人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寻求一种既符合我国大多数中小学实际并能够有效克服当前中小学面临的诸多困难,又能保证培训质量的培训形式。而校本培训模式正是适应了这样的背景而被移植、逐步发展形成的一种全新意义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的校本培训模式更有助于达到培训对象的全员性,有利于实现全员性培训的目标;培训内容的整体性,使培训的内容与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实际结合起来;培训形式的多元性,多元性可以满足各类教师的不同需求;培训过程的实效性,按需施教,注重实效是我们校本培训的一大特点,培训过程的实效性,也表现为发展过程的有序性,也就是说对校本培训要做出规划,有步骤分阶段实施。

三、校本培训模式的特点

校本培训贴近学校实际,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针对性强,有利于解决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覆盖面广,便于实施全员培训,有利于满足不同层次教师学习需求,缓解工学矛盾,形成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在动力,提高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有利于加强教师间的协作和交流,增进团结与友谊,形成良好的校内人文环境;校本培训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人、财、物、信息等有限资源,充分发挥学校在继续教育中的导向、管理、监控、评估、激励等功能。其主要特点有:(1)时效性强

培训在教师任职学校,教师能够及时地将培训所获应用于教学实践;校 长等学校领导干部及考评小组成员也能及时地对教师进行检查、考核、评估,将考评意见及时通知教师;教师也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任教效果,便于对自己的教学加以改进。(2)针对性强

专门的教师培训学校对教师进行培训时,把教师当成了学生,从基本的教育理论到各科的教学内容、方法等进行系统的培训,也就是全面的培训,这样的培训有它的优点,但针对性不够,因为每一位教师都有他的优点、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而校本培训可以扬长避短,很好地解决这类问题。教师长期在学校任教,教师之间、校长与普通教师之间,每人的长处、短处彼此都十分了解。比如,年轻教师课堂经验不足,不能很好地把握上课的进度、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能很好地调动等,校长、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就可针对这些常规问题对青年教师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这些指导可以在课堂中、也可以在课堂外、办公室里。所以,这样的培训模式针对性强,在某些方面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尤其是在培训的内容上,可以视学校改革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和未来问题而灵活应变。此外,培训实施也可以做到灵活机动,既可针对教师个体培训,也可面向全体教师施培。(3)可操作性强

由于培训在本学校进行,校长以及开展校本培训的教师可结合本班的学生实际情况,本校的教学计划等开展培训,无论是从培训计划的制定,还是培训结果的考核、教师综合素质评定等,可以较容易地进行,其结果更真实可靠,减少了脱离本班、本校实际情况而产生的不确定性。

(4)亲融性强

一所学校的教师相互了解,沟通起来也就非常容易,在具体指导过程中,也就少了隔膜与距离,受训教师对培训人员所指出的问题更容易接受。从我国城乡大数中小学现阶段的情况看,校本培训比较符合我国地域分布广、学校与学校之间差异大、教师继续教育任务重、工学矛盾突出,培训经费短缺等实际。可见校本培训既有利于保证中小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又能满足广大教师在职培训提高的需求。因此,校本培训在我国中小学继续教育理论研究和培训实践中引起了人们相当的重视。

四、校本培训模式的运作与管理

1、转变培训观念,建立完善的校本培训机制。一些校长习惯上把教师培训看作是上级培训机构的任务,尤其是重点校依靠自身的优势,能从其他学校中把优秀教师“挖”过来,所以把培训教师看作可有可无的工作。所以,要转变校长的教师培训观。为了加快教师成长,必须建立以下四个培养机制:

科学的选拔机制---构建符合教师成长规律的选拔、培养机制,发现、培养潜在的青年骨干教师。

正确的导向机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集体舆论,建立和谐的学术交流关系创设互帮互学的良好的氛围,制定学校教师培训规划和培训制度等,使学校自身成为一个学习化的社会。

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调动教师的内在驱动力,开发教师的潜力,增强教师的自我发展能力。

合理的保障机制---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信息、时间和物质条件,帮助教师解决实际困难,解除后顾之忧,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与学习中。

2、组建校本培训资源。首先要充分发挥本校骨干教师的作用,他们有丰富的教育教学实际经验,这是重要的校本培训资源。通过本校骨干教师“传、帮、带”,指导青年教师成长。其次要借用校外培训资源,将当地大专院校、教育科研单位、进修院校以及外校的优秀教师请进校门,组成导学团诊断本校教师工作,进行提高指导性培训。

3、加强对校本培训效果的评价。目前对教师的评价主要是用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师的工作,所以必然造成教师加班加点,加重学生的负担。为解决这个问题,校本培训的评价目标,不是简单地为了区分工作的优劣,而是为了促进教师发展。从评价培训效果出发,要对教师发展进行全面评价和针对教师发展阶段进行全程评价。

对处于适应期的青年教师要加强对他们的职业道德的评价,考查他们的教学基本功,打下他们成长的教学基础。对处于发展期的合格教师则要评价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引导教师结合自身工作,自选科研课题,进行课题论证,开展实证研究。不要笼统地以论文发表的篇数和等级来区分教师的科研能力等。为了反映校本培训工作的效益,更为重要的是评价本校青年教师成长为各级骨干教师所需的时间长短,在教育教学实践与改革中所起的支撑作用和指导作用等。

4、加强对校本培训的管理。校本培训应与院校培训相结合。开展校本培训并不是要取代或削弱进修院校专门培训机构的工作,而是要二者相互结合,各自发挥自身的优势。校本培训是院校实施专门培训的基础,可以使教师有序地建构自身的经验系统,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而院校专门培训机构应加强对校本培训的管理,检查学校的培训规划,交流各校开展培训工作的经验,评估校本培训的效益,上级培训机构还要加强对校本培训的支持指导工作,承担起对高层次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

五、校本培训发展与思考

校本培训是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验过程中孕育的,许多理论问题和 实际操作方式都有待进一步探讨,一些影响课题深入发展的问题已经摆在我们面前,校本培训内涵的界定,即可否形成一种通用的概念的问题的研究;校本培训外延性即校本培训的广延性问题研究;校本培训规范性研究;校本培训周期性研究;校本培训与院校集中培训关系的研究;校本培训管理机制研究。参考文献:

(1)刘文修.教育管理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2)袁振国.新世纪教师教育丛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肖新发.教师培训的取向革新与走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1999(2).(4)周立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模式研究.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1999(2).(5)刘爱华,张济清.努力展校本培训模式研究,充分挖掘农村小学内部潜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1999(3).(6)张香莲.浅谈英国中小学师资培训.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1998(2).

2.校本培训模式 篇二

为促进我校校本培训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优化校本培训工作管理, 寻求一条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的捷径, 我校立足于“学校、教研组、教师”三级层面, 加大了对校本培训模式的创新力度, 并进行了一些探索。

学校层面

1.成立名师工作室

为了探索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模式, 传播优秀教育专家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充分发挥其示范、指导、引领作用, 为教师间的相互学习、合作搭建一个共同成长的平台, 进而带动学校整体师资水平的提升, 学校成立了以语文、数学、心理健康为研究内容的校内“名师工作室”。通过举办专题报告、案例分析、课堂研讨、行动研究等活动形式以及专业技能比赛、骨干教师评选等激励手段, 为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一个广阔的平台。

2.开设“水小讲坛”

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的作用, 我校成立了“水小讲坛”。“水小讲坛”是“名师工作室”活动的补充和深化, 让教师走上校本培训的讲台, 提供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就“教师的责任”“减负增效”等话题, 首先由校级领导、“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和教研组长进行主讲, 以后还将逐渐地由教师上台进行讲课, 让我们身边的“本土专家”发挥他们的作用, 展示他们的魅力。

3.以课题牵动教师参与

以研究课题的方式实施培训, 目的在于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的理论水平和教科研能力。从选题到制定研究方案、进行开题报告, 再到行动研究、撰写研究报告、推广研究成果, 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教师去学习去思考去研究, 而研究、思考、学习的过程就是教师不断提升自己教科研能力和业务素质的过程。同时, 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 可以牵动教研、科研、培训、管理工作的开展, 激活学校整体工作。为了找到一条适合我们农村小学减负增效之路, 我们发动全校教师进行“减负增效大家谈”的活动, 广泛征集教师的建议, 以此为基础和依据, 我们申报了常州市减负增效专项课题《农村小学活动课程的构建与减负增效的研究》, 目的在于通过课题研究, 让广大教师转变自己的思想与观念, 努力构建活动课程, 切实进行减负增效研究, 达到以课题牵动教师大参与的效果。

4.师徒结对

我校在每学年开学初, 就安排新教师与专家教师结对子活动, 使这种“一帮一”逐渐成为加速新教师成长的法宝。在管理过程中, 引导新教师从模仿老教师表层行为技能中揭示其深层教育教学理念, 从模仿老教师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老教师的思维模式, 最终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同时, 校长室、教导处在学期末对师徒结对工作实施量化考核, 表彰先进。长期的坚持, 让我校的青年教师快速地成长起来。近年来, 有多名青年教师参加了市级评优课和展示课, 受到了与会领导、教师的高度评价。

教研组层面

1.开展活动课程构建与减负增效的研究

教育家杜威指出, 学校课程应关注儿童的兴趣, 沟联儿童经验世界、社会生活, 启迪儿童的思维, 激发儿童探索, 在活动中获得经验, 使儿童成为社会所需的人。为此, 我校在全面打造“绿色贝贝”文化, 在自主开发“绿色贝贝”校本课程的基础上, 加强了教研组、年级组建设, 充分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课程。目前, 由教研组主持的“小哥白尼”科技节、“1+1”数学节、“七彩”语文节、“Happy English”等活动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欢迎。一份份活动方案、一场场精彩比赛无不包含着教师的智慧和汗水;一张张手抄报、一幅幅七巧板拼图、一口口流利的英语无不张扬着学生的自信和快乐。近两年来, 学生在省、市级各项活动中有百余人次获一、二等奖。

2.主题教育沙龙

教育沙龙的培训模式一直是我校校本培训活动的亮点。活动中, 我们以专题引领, 组织教师参与交流, 进行思维碰撞, 激起内心需求, 从而形成教育智慧, 提升课改的研究能力。“走进新课改”“关注流动儿童的行为习惯”“让你我在智慧间行走”“我为减负增效献计策”等主题教育沙龙获得市“沙龙组织奖”;“在新课程标准下怎样才是一节好课”“关注流动儿童的行为习惯”和“让你我在智慧间行走”等主题沙龙获得“优秀沙龙奖”。

3.开展“课堂提效”研究

教研组在组织教师开展了“如何实现减负增效”的理论学习的基础上, 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课堂研讨活动, 如, 青年教师汇报课、骨干教师示范课、课题研究课、教研组随机课等, 达成以实践课例为载体的“课堂提效”研究的目的。在研讨中, 我们立足于师生“教与学”的和谐, 双管齐下, 开展探讨活动。研究话题的逐步深入, 引导着教师由原来的关注自身的“教”向关注学生的“学”转型, 树立了向“课堂四十分钟要效益”的理念, 从而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教师层面

1.案例教学

通过对具体教育教学情境的描述, 引导受训者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研讨, 在研讨中转变教学观念, 改进教学方法。需要强调的是教案与案例的区别:教案展示的是如何完成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教学步骤环环相扣、教学内容节节相连;案例是对一个具体实际情境的描述, 描述的是教学实践, 展示的是教师、学生的典型行为。简单说, 教案是课前的安排、设想, 而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具体典型事件的再现和反思。

2.反思总结

教师反思性教学实践是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 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效果等问题, 从而不断更新教学观念, 改善教学行为, 提升教学水平, 促进专业发展, 成为“反思型”教师。我们要求教师定期写反思日记或教学随笔, 每学期写一份教学反思总结。反思型教学既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循环往复过程, 更是从经验型教师走向研究型教师必须经历的过程。

3.教师主动发展

我校结合实际, 根据青年教师的要求, 适时地成立了“青年读书小组”, 学校提供资金购买了《让每个孩子都成功》等书籍, 每周一次集中交流, 大家畅所欲言, 在交谈中得到了提升。之后我们又成立了“青年教师主动发展小组”, 为小组成员购买了《英才是怎样造就的》等书籍, 一股学习的风气在我校已经形成, 我校也因此被常州市教育局评为“学习型组织”。

3.创新校本培训模式的探索 篇三

为促进我校校本培训工作健康有序发展,优化校本培训工作管理,寻求一条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的捷径,我校立足于“学校、教研组、教师”三级层面,加大了对校本培训模式的创新力度,并进行了一些探索。

学校层面

1.成立名师工作室

为了探索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模式,传播优秀教育专家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其示范、指导、引领作用,为教师间的相互学习、合作搭建一个共同成长的平台,进而带动学校整体师资水平的提升,学校成立了以语文、数学、心理健康为研究内容的校内“名师工作室”。通过举办专题报告、案例分析、课堂研讨、行动研究等活动形式以及专业技能比赛、骨干教师评选等激励手段,为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一个广阔的平台。

2.开设“水小讲坛”

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的作用,我校成立了,“水小讲坛”。“水小讲坛”是“名师工作室”活动的补充和深化。让教师走上校本培训的讲台,提供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就“教师的责任”“减负增效”等话题,首先由校级领导、“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和教研组长进行主讲,以后还将逐渐地由教师上台进行讲课,让我们身边的“本土专家”发挥他们的作用,展示他们的魅力。

3.以课题牵动教师参与

以研究课题的方式实施培训,目的在于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的理论水平和教科研能力。从选题到制定研究方案、进行开题报告,再到行动研究、撰写研究报告、推广研究成果,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教师去学习去思考去研究,而研究、思考、学习的过程就是教师不断提升自己教科研能力和业务素质的过程。同时,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可以牵动教研、科研、培训、管理工作的开展,激活学校整体工作。为了找到一条适合我们农村小学减负增效之路,我们发动全校教师进行“减负增效大家谈”的活动,广泛征集教师的建议,以此为基础和依据,我们申报了常州市减负增效专项课题《农村小学活动课程的构建与减负增效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课题研究,让广大教师转变自己的思想与观念,努力构建活动课程,切实进行减负增效研究,达到以课题牵动教师大参与的效果。

4.师徒结对

我校在每学年开学初,就安排新教师与专家教师结对子活动,使这种“一帮一”逐渐成为加速新教师成长的法宝。在管理过程中,引导新教师从模仿老教师表层行为技能中揭示其深层教育教学理念,从模仿老教师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老教师的思维模式,最终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同时,校长室、教导处在学期末对师徒结对工作实施量化考核,表彰先进。长期的坚持,让我校的青年教师快速地成长起来。近年来,有多名青年教师参加了市级评优课和展示课,受到了与会领导、教师的高度评价。

教研组层面

1.开展活动课程构建与减负增效的研究

教育家杜威指出,学校课程应关注儿童的兴趣,沟联儿童经验世界、社会生活,启迪儿童的思维,激发儿童探索,在活动中获得经验,使儿童成为社会所需的人。为此,我校在全面打造“绿色贝贝”文化,在自主开发“绿色贝贝”校本课程的基础上,加强了教研组、年级组建设,充分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课程。目前,由教研组主持的“小哥白尼”科技节、“1+1”,数学节、“七彩”语文节、“HappyEnglish”等活动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欢迎。一份份活动方案、一场场精彩比赛无不包含着教师的智慧和汗水;一张张手抄报、一幅幅七巧板拼图、一口口流利的英语无不张扬着学生的自信和快乐。近两年来,学生在省、市级各项活动中有百余人次获一、二等奖。

2.主题教育沙龙

教育沙龙的培训模式一直是我校校本培训活动的亮点。活动中,我们以专题引领,组织教师参与交流,进行思维碰撞,激起内心需求,从而形成教育智慧,提升课改的研究能力。“走进新课改”“关注流动儿童的行为习惯”“让你我在智慧间行走”“我为减负增效献计策”等主题教育沙龙获得市“沙龙组织奖”;“在新课程标准下怎样才是一节好课”“关注流动儿童的行为习惯”和“让你我在智慧间行走”等主题沙龙获得“优秀沙龙奖”。

3.开展“课堂提效”研究

教研组在组织教师开展了“如何实现减负增效”的理论学习的基础七,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课堂研讨活动,如,青年教师汇报课、骨干教师示范课、课题研究课、教研组随机课等,达成以实践课例为载体的“课堂提效”研究的目的。在研讨中,我们立足于师生“教与学”的和谐,双管齐下,开展探讨活动。研究话题的逐步深入,引导着教师由原来的关注自身的“教”向关注学生的“学”转型,树立了向“课堂四十分钟要效益”的理念,从而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教师层面

1.案例教学

通过对具体教育教学情境的描述,引导受训者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研讨,在研讨中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需要强调的是教案与案例的区别:教案展示的是如何完成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学步骤环环相扣、教学内容节节相连;案例是对一个具体实际情境的描述,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展示的是教师、学生的典型行为。简单说,教案是课前的安排、设想,而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具体典型事件的再现和反思。

2.反思总结

教师反思性教学实践是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效果等问题,从而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促进专业发展,成为“反思型”教师。我们要求教师定期写反思日记或教学随笔,每学期写一份教学反思总结。反思型教学既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循环往复过程,更是从经验型教师走向研究型教师必须经历的过程。

3.教师主动发展

我校结合实际,根据青年教师的要求,适时地成立了“青年读书小组”,学校提供资金购买了《让每个孩子都成功》等书籍,每周一次集中交流,大家畅所欲言,在交谈中得到了提升。之后我们又成立了“青年教师主动发展小组”,为小组成员购买了《英才是怎样造就的》等书籍,一股学习的风气在我校已经形成,我校也因此被常州市教育局评为“学习型组织”。

4.校本培训模式 篇四

——校本培训自查总结报告

教育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形势呼唤着新的教育。近年来,我校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立校之本、兴校之源,坚持把教师的校本培训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努力使学校成为专业化教师发展的基地、名师成长的摇篮。

一、领导重视,分工明确

为了使继续教育工作落到实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成立了校本培训领导小组,起草制订了学校远、中、近期(五年规划及每年、每学期)的校本培训实施方案、计划及管理制度,定期指导、检查校本培训活动开展情况,并及时小结、改进。校长陈卉芬亲自担任组长,教学副校长及教导处负责培训人为副组长,协助校长抓好教师培训工作,教导处其他成员及各教研组长任组员,负责安排校本培训的具体内容和日程,组织开展各项培训活动,资料归档等。

领导的重视、明确的分工,使校本培训工作制度化、科学化,有力保证了校本培训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制定计划,组织实施

在计划中,突出确定了培训的内容和操作的具体方法。围绕教育观念的更新,以优化教学过程、实施素质教育为主要内容,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为重点,以专题讲座、交流研讨、案例分析、互评反思、教育教学活动为主要培训形式。并在实施中做到了“五个落实”:即①有统一的学习时间②固定的培训地点③专门的负责人员④每项

培训必须有内容、目标、效果及学习材料⑤每位教师培训后有学习笔记、培训体会、教学案例。

三、集中培训,共同提高

在培训中对所有教师提出要求。

(一)全员性培训做到“五个结合”

1.实施“读名著,学名师”工程,同教学实践相结合学校每学期要求每位教师至少读一本“教育教学名著”,做到边学习、边理解、边应用。教师们通过学习,结合实际写出 了各种《案例》和《学习随感或反思》,每个《案例》大都能抓住典型事例,《案例分析》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学习随感或反思》既有理论,又有感有发,自学笔记详实、具体,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2.综合素质培训和师德建设相结合在培训中,我校注意把培训工作同师德建结合起来。一是抓学习,采用集中学习和个人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对教师的师德理论培训;二是抓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师德演讲、为学生献爱心、组织教师观看专家和先进人物做报告、视频等。同时,制定了师德评估细则,坚持每学期进行自评、学生评、互评和总评,并和优秀教师评选挂钩。四是树典型。经过评估,树立师德典型,使教师学有样板。

3.综合素质培训和新课改相结合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教师素质的综合展现,为了把培训工作落实处,我校以新课改为中心,坚持边培训边实验、边研究边开发,利用每双周一下午第三节课后为业务学习时间,学校组织教师通过看光盘、看视频、听讲座、学习典型课例,引导教师进行积极地探讨。坚持开展每学期进行的 “五个一”评选活动(每人设计一篇优秀教案,上一节素质教育创新课,承担一项科研课题,写一篇科研论文,出一份体现新理念的试卷),并结合自学的教育书籍,在课堂教学上进行运用,听课教师依据创新课堂教学评析标准填写评价,进行互评反思,共同解决课改中的困惑。在此基础上,我校还派出大量教师到省、市、区内开展优质课观摩活动,进行课堂升华,找出课堂闪光点,推广典型课堂经验。积极组织推荐教师参加各级教学大赛,涌现出一批在市级课堂教学评比中获得好成绩的优秀青年教师,特别是2008年,我校徐丽、胡国文、陈中苗、易莉霞、黄丽、王正国、付琴、胡震宇等9位老师获得很好成绩,胡国文、胡震宇、刘立波获得区“教坛能手”、“教坛新秀”荣誉称号;2009年徐丽老师在武汉市小学综合实践学科评优课大赛中获得二等奖;2010年付琴、付如萍、易莉霞老师在省级说课、教学竞赛中分别获得二、三等奖,2012年江夏区“课内比教学”我校刘秀娟、邬吉会、王正国老师分别获得二等奖,易莉霞、胡国文、徐丽分别获得三等奖等,教师教学技能水平的提高,有力地推动了我校整体从而使我校的术科教学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浓郁的教研氛围,调动了教师们的学习兴趣,使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都有了不同程度地提高,有力地推进了教改的进程。

4.综合技能培训与教育科研相结合为了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在培训工作中,我们把培训的内容同本校承担的教研课题结合起来,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如集体备课、上优质课、示范课、研讨课、说课、评课等)。80%的教师投入到了课题研究中,加大了教育科研力度。教师的科研能力不断增强,教育观念不断更新。多位教师的论文分别在国家、省、市、区级获奖。

5.综合素质培训同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近几年我校加大了对现代教育设备的投入,构建了多媒体教室、微机室,并采用集体培训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办法,加强对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目前,我校50岁以下的教师均会使用课件上课、上网查阅资料,70%的教师会自己制作课件。我校教师在电教活动中,电教论文获奖率逐渐攀升。

(二)开展课内比教学活动:1.听示范课;2.与骨干教师开展师徒结对活动;3.上互动课。即把这一层次的教师组织在一起进行听课、说课、评课、反思,对每一个细节进行自评、交流、讨论,使每一次上课都有新的进步。经过培训,这些教师的教学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

(三)骨干教师培训走培研结合之路

骨干教师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对骨干教师的培训又是一项复杂而难度大的工程,为了在培训中做到因人而异,各得其所,使其不断提高,发挥其示范和辐射作用。

四、建立机制,科学评估

为了加强培训的管理工作,我们建立了“校本培训制度”、“校本培训登记考勤制”,详实地记录了教师参加培训的情况。并把教师完成继续教育情况纳入教师的年度考核之中,对师德不达标的教师在综合评优中采取“一票否决”。对于在培训中表现突出,成绩优秀的教师,学校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

五、规范管理,成绩显著

我校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在不断吸收先进学校的经验和自身的不断探索下,校本培训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教师受训率达100%。2000年我校被授予湖北省50强学校;02年被评为省教改学校和教改实验学校;湖北省教育科研实验学校;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课题实验学校;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研究单位;05年我校被市教育工会授予“教书育人示范岗”学校;06年被评为“区语言文字示范校”;09年学校被评为市“语言文字示范学校”和“武汉市首批素质教育特色学校”,同年被评为“湖北省语言文字示范校”;2012年3月我校被区语委评为“语言文字先进集体”;“十一五”期间我校均被区教育局评为“教科研先进单位”;2011年我校被评为区“江夏区校本培训示范校”等荣誉。教师学生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频频获奖。现在我校有市级学科带头人1人、区十大名师1人,区级学科带头人3人,区优秀青年教师4人,初步形成了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勇于创新、综合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

新世纪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此项工作中我们将站在时代的前列,下大力气把教师综合素质提高工作引向深入,为振兴教育、为培养和造就二十一世纪的创新型教师续谱新篇!

5.校本培训模式 篇五

在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向前推进的浪潮中,我校与时俱进,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以校为本,不断加大师资培训的力度,努力建设一支师德修养高、教学理念新、创新意识强、综合素质高的专业化教师队伍。立足校情,立足学科教学,按照“全员参与,讲究实效、按需施教、科学管理”的十六字研修方针,积极探索校本教研新路。

一、转变教师培训的方式,提高校本培训的实效性

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转变广大教师的思想理念,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使他们能够积极投身于教学改革的洪流中。为了进一步适应改革的新形势,强化师资整体素质的提高,我们依照教育局《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精神,采取务实高效的措施,对教师进行系统培训,促进其思想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加速转变。

1、加强对《意见》的研读、理解和实践

我们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教育局《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意 见》,帮助教师进一步理解和感悟,领会《意见>的精神实质。学校利用业务学习时间统一组织教师认真系统地研读“导学议练”的教学方法及语文教学应把握的“记读议写评”“增减放延”的九字方针,掌握基本教学步骤与方法,引导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把握和运用,努力实践《意见》中提出的各项要求。学校还定期组织教师深入课改先进学校听课,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改革研讨会、现场会等,不断提升广大教师课改理念,提高教师的课改能力,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2、对教师进行实践和实战式的培训

我们采用充分利用一线实际教学的形式,对教师进行实践和实战式的培训。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实例、观看优秀课例光

碟及参加教研活动后进行研讨、交流,适时培训的形式,不断提升教师的课改理念,并通过课堂的实际教学加以理解运用。以此,把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引向深入。

我们还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县教师进修校组织的暑期教师实战式培训,力争出色完成进修校交给的出课任务。培训时要求教师一定要按时参加,无特殊情况不许请假。听课时认真做笔记。开学后学校认真检查了教师的听课笔记,并针对培训情况做了详细的总结。学校要求任课教师要结合本科教学的实际,把暑期培训中学到的好的教学方法应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以全面提高教学水平。

3、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不断提高教师的教改能力

伴随着远程教育资源的引进,网络教研已成为一种着有实效的新型的教研形式。我们鼓励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课堂、远程教育光盘和绥棱教育信息网等网络平台,与县内及外地教育同行进行沟通、研讨、交流,并积极参加县以上业务对接、知识竞赛等活动。学校把教师网上参与教研及发表教育教学论坛的情况,列入到了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考核中,每月都要及时总结教师网上发表论谈的情况,进行汇总,并张贴出来。以鼓励教师参与论谈的积极性,促进教师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同时,我们还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把教育局下发的远程教育光碟分发到老师手中,要求教师在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时,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吸纳精华,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另外,学校每周每班都安排了两节远程教育课,通过听网络课堂教师讲课,与网络课堂师生互动等多种形式,进行网络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同时鼓励教师自学教育教学书籍及教育经典名著,并认真做笔记,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教师业务自学笔记不少于一万五千字。年终教师结合对教育大家的学习情况每人撰写一篇心得体会。学校把教师参与网上教研及参加教育论坛的情况列入教学工作

考核中。同时,我们还对教师进行运用信息技术及远程教育方面的培训,4、加强典型教师的培养,充分发挥帮带作用 一所好的学校,必须有一批骨干老师的群体,通过发挥 典型、示范作用,引领学校不断向前发展。因此,我们狠抓了骨干教师培养、管理、使用制度的落实。安排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子,要求每周至少深入其课堂听课一次,并进行评课、交流、指导。骨干教师每学期至少要上一节观摩课或示范课,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学校还实施了“一托二”培优工程,校领导及骨干教师每人都确定培养目标,通过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参与教学研讨活动等,进行跟踪培养。并要求这部分教师在教学改革中,要争当排头兵、领头雁,率先更新观念,课堂教学改革走在前列,在学校组织的教科研活动中要勇挑重担。另外学校积极给骨干教师创造外出培训学习、不断提升自我的机会,促使他们迅速成长,成为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

5、与实验校结对子,整体提高教师的素质

为了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推动教学改革的进程,我校教师与县龙头学校实验小学教师结成互学对子,利用每周二、周五两个上午取消教师坐班制的时间,组织教师到实验校听课学习并与他们进行座谈。回校后分科组织教师对听课情况进行汇报、研讨、交流。通过结对互学,老师们受益匪浅,他们努力把学到的好的经验、做法应用到自己的实际教学中,推进了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也促进了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6、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过硬的基本功是课改成功的必要条件,多年来学校一直坚持教师基本功训练,要求教师每天写一板粉笔字在教室门前展出,每周写一页钢楷,每月写一本字帖,学校每月进行教师钢楷展览,定期进行教师基本功竞赛:学校每学期都要组织进行教师钢楷比赛、教师粉笔字比赛、教师才艺展示、课改故事大赛等活动,以整体拉练教师,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二、大力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学改革不断深化

1、加强集体备课

为了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的改革,我们改变了以往的备课方式,通过加强集体备课,来促进教师教学方法的交流,推动课堂教学的改革。坚持每周二语文、科任,周三数学备课日,业务领导跟踪参与备课制度。集体备课在教师个人备课的基础上进行,对教师个人备课环节进行研讨,集思广议,对不能体现课改理念,不能体现“导学议练“教学思想的环节进行大胆取舍。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形成个性化的学案。要求教研组长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确定中心发言人,做好备课记录。教师个人备课,要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熟悉教材的知识结构及所教知识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作用,能创新性地处理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全面调整备课的角度,变“教案”准备为“学案”准备。使教师从根本上明确什么是“学案”,什么是“教案”,通过集体备课整理出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促进学生能力形成的学案设计来。强调集体备课时,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充分的预设,使所设计的“学案”具有可操作性。教师在教学中,对“学案”进行二次设计,使其更符合教学实际,更具有可操作性。

为了检查集体备课的效果,除了加强集体备课的检查指导外,我们还搞了年组教研课的抽签展示活动。在头一天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第二天抽签确定讲课年组和主讲人。课后对照集体备课的学案,进行反思研讨。这项活动从开学初我们就坚持了,效果非常好,对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性,推动“导学议练“教学思想进入课堂,深化课堂教学的改革,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

开展校本教科研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化,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

为了促进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我校积极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开学初,我们结合暑期教师进行的实战式培训,深入新任学年,教新教材的教师的课堂听课,检查教师对新课标、新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情况,同时反馈暑期培训的实效性。

为了使 “导学议练”教学方法在高年级的课堂中得以充 分落实,我们除了利用教科研活动时间,系统学习“导学议练”的教学方法外,还组织教师到中学听了落实“导学议练”教学思想的观摩课,回来后分科组织了座谈,并研究了结合小学特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导学议练”教学思想的一些方法。接着又两次安排教导处的两位主任为老师们出落实“导学议练”教学思想的研究课,课后又组织了研讨活动,使任课教师对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导学议练”的教学思想有了感性的理解和认识,并努力把它落实到课堂中。

为了不断深化课堂教学的改革,整体拉练广大教师,学校在教育局、进修校领导的亲切关怀指导及组织下,五月中下旬与中学一起召开了一次大型的“自主互动、展示创新”教学法研讨会暨教学开放日活动。全校十四个教学班共出了四十七节课,并把几年来学校在教学改革中所做工作的材料进行了展示。并展出了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一些特色作业:低年级的铅笔字书法集锦、学生动手操作方面的一些特色作业等。中高年级优秀作文集锦、优秀手抄报集锦、学生填写的读书卡、预习本、学生的数学日记等。开放日当天全县城乡各小学都有教师前来听课。与会听课教师达二、三百人。会议闭幕式,由教师进修校辛校长主持,刘局长、李局长都亲临会场做了重要讲话,他们对学校的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

学校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做了具体指导。此次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整体展示了学校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一些成果,鼓舞了老师们的士气,这次开放日活动,对五小教师也可以说是一次非常有效的实战式培训,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推动了教学改革地不断深化。

为了更好地落实课标精神,构建自主探究的学习型课堂,依照教育局《意见》精神,推广应用“导学议练”的教学方法,本学期我校又开展了“研、讲、评”教学大赛活动。比赛把年组集体备课的过程纳入到评比的环节中,年组教学设计也做为比赛的一个方面。将抽签确定讲课类型。要求主讲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情况,对年组集体备课的学案进行个性化调整、修订,在此基础上进行课堂教学。课后教研组要依照课前预设的学案结合主讲教师的课堂教学,针对“导学议练”的教学方法及学校各科的教学模式,进行反思研讨。以此,提高年组集体备课的实效性,并不断提高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使“导学议练”的教学方法逐步走进我们的课堂。同时构建一种和谐、融洽的研讨氛围,通过年组教师的积极参与、集思广益,将集体备课落到实处,通过做课展示课堂教学探索的成果,并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通过评课,提升广大教师的课改理念,在相互切磋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这次教研活动,既有个人精彩的课堂教学的展示,又有团队精神的具具体体现,更有集体智慧的再现与升华。此次实战式培训,对我校教师来说是一次拉练,尤其是当堂集体备课、评课环节,充分展示了我校教师的风采,促进了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本学期我们还积极组织全体语文教师参与教师进修校组织的网上教学设计的评比活动。主抓学科的业务领导同四年组的语文老师一起认真编写第一单元的教学设计,力争体现我校单元整合的教学特色。积极参与网上对各校教学设计的评比,组织教师认真观阅,年组集体研讨,并及时将评课结果上传到进修校的教研专栏中。广大教师在参与评阅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课改理念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教学设计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3、语文教学积极落实““记读议写评、增减放延”九字方针 依照《意见》精神,语文学科加强了阅读和作文教学,在“记读议写评、增减放延”上下工夫。在四五年级进一步开展了单元版块教学的实验,在上学期初步探索的基础上,本学期通过单元预习课,典篇引带课,作文讲评课,体现单元的整合,与“导学议练”的教学方法紧密结合,扩大学生的阅读、写作量,体现语文教学的“增减延放”。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通过鼓励学生填写课外读书卡及课前预习本,写好小练笔,定期评选年组优秀作文,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等,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4、抓好分层教学的尝试研究

依照教育局《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精神,我校着手开展了分层教学这项工作的尝试研究。

他们先从四年数学组开始尝试实验,充分考虑到了一个年组学生存在的差异,综合考虑每个班,每个学生的智力、非智力因素,运用模糊学的方法,把全年组学生分为短期的A B C三个层次班,并依据群体学生的差异,因人而异地制定分层教学、分层评价方案,并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学习指导,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在集体备课中,年组任课教师依据学生的原有认知,设计 出不同的学案,C班重点体现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放手让学生当小老师,师适当点拨;A班体现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夯实,师多做引导;B班充分体现小组间的合作学习,通过生生互助学习,促进共同提高。

在检测题的设计上,A班学生完成基本题,B班学生完成基本加综合题,C班学生在此基础上再加上一些有利于思维发展、创新能力培养的提高题。对同一道题,也可以有不同的要求。练习中,教师要鼓励并创造条件让低层学生向高层次突破,体现弹性,激发学生求知欲。

为了反映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充分发挥考试的评价、导向、激励功能,使各层次的学生,特别是学困生,能体验到成功 的快乐,使之以学为乐,不断进取。在考试测查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出不同的测试题,学困生做基本大纲题,中等生加综合题,优生再加提高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测试中都能充分发挥各自的水平和能力。允许在测试中未达标的学生在一星期内再进行第二次平行性达标测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通过分层教学实验,在完善学困生认知结构的同时,缩短了 班与班之间学习成绩差距,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都在不同基 础上得到明显提高。确保优等生“吃得好”,学困生“吃得饱,使 学生的学习兴趣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学生间合作精神得到了培 养,学困生改变了不良学习习惯,自信心得到了加强,学习成绩都 有一定幅度的提高,也赢得了家长们的高度评价。

现在此项实验我校还在进一步研究中,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断 探索,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绩。

6.城关一小校本培训体育培训教案 篇六

教学内容:队列队形(横队、纵队、散开、解散、立定、稍息、跨立、看齐、向右(左、后)转、报数、(原地踏步走、齐步走、跑步走)变立定,齐步走变跑步,跑步变齐步走。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基本掌握队列队形的动作要领。

2通过交流将队列队形应用于教学当中。

重点 :(原地踏步走、齐步走、跑步走)变立定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师到操场宣布内容。

难点:口令的下达,出脚的统一。解决难点的办法:分解练习。重复练习。

二组织交流。

1、讲解示范动作要领。

横队,左右并列组成的队形,横宽大于纵深。纵队,前后重叠组成的队形,纵深大于横宽。散开,前后左右一臂散开。立定动作要领:

要领: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度;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两臂下垂自然伸直,手指并拢自然微曲,拇指尖贴于食指第二节,中指贴于裤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两眼向前平视。

口令:稍息

要领: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全脚的三分之二,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脚。携枪(筒)时,携带的方法不变,其余动作同徒手。稍息过久,可以自行换脚。

口令:跨立。

要领:左脚向左跨出约一脚之长,两腿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落于两脚之间。两手后背,左手握右手腕,拇指根部与外腰带下沿(内腰带上沿)同高;右手手指并拢自然弯曲,手心向后。携枪时不背手。

看齐;

保持立正动作不变,头迅速向右看齐,看右同学的腮部并通视整列队形。迅速移动向右看齐。

向右、后转动作要领:

要领:以右(左)脚跟为轴,右(左)脚跟和左(右)脚掌前部同时用力,使身体协调一致向右(左)转90度,体重落在右(左)脚,左(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右(左)脚,成立正姿势。转动和靠脚时,两腿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向后转向后转体180度,其余动作同向右转。

原地踏步走动作要领: 要领:两脚在原地上下起落(抬起时,脚尖自然下垂,离地面约15厘米;落下时,前脚掌先着地),上体保持正直,两臂按照齐步或者跑步摆臂的要领摆动。

口令:齐步——走。

要领:左脚向正前方迈出约75厘米,按照先脚跟后脚掌的顺序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贴于食指第二节;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自然向里合,手心向内稍向下,拇指根部对正衣扣线,并高于春秋常服最下方衣扣约5厘米(着夏常服、水兵服时,高于内腰带扣中央约5厘米;着作训服时,与外腰带扣中央同高),离身体约30厘米;向后摆臂时,手臂自然伸直,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行进速度每分钟116-122 口令:跑步——走。

要领:听到预令,两手迅速握拳(四指蜷握,拇指贴于食指第一关节和中指第二节),提到腰际,约与腰带同高,拳心向内,肘部稍向里合。听到动令,上体微向前倾,两腿微弯,同时左脚利用右脚掌的蹬力跃出约85厘米,前脚掌先着地,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大臂略垂直,肘部贴于腰际,小臂略平,稍向里合,两拳内侧各距衣扣线约5厘米;向后摆臂时,拳贴于腰际。行进速度每分钟170-180步。

口令:立——定。

要领:齐步、正步和礼步时,听到口令,左脚再向前大半步着地(脚尖向外约30度),两腿挺直,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左脚,成立正姿势。跑步时,听到口令,再跑2步,然后左脚向前大半步(两拳收于腰际,停止摆动)着地,右脚取捷径靠拢左脚,同时将手放下,成立正姿势。踏步时,听到口令,左脚踏1步,右脚靠拢左脚,原地成立正姿势(跑步的踏步,听到口令,继续踏2步,再按照上述要领进行)。教学方法:讲解示范法。

讲解示范法结合法。

分解示范法。

完整示范法。

重复练习法

小组讨论法

容易犯错的动作:

7.校本培训模式 篇七

目前,很多校本培训还停留在表面,为培训而培训。要实现培训的有效性,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1. 聘请专家讲座

专家往往能够高屋建瓴地从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入手,深入浅出地解决教师在专业发展中的困惑,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利用集中业务学习的时间,聘请专家来校讲座,可谓一举多得。如我们曾专门聘请湖南师范大学的刘铁芳教授就《师德修养与专业成长》 作了专题讲座,教师受益匪浅,会后还积极讨论并写下很多感想。

2. 抓骨干教师培训

骨干教师是学校一切教育教学工作的领头羊,对他们的培训更是培训工作的重中之重。骨干教师要具有“长、宽、高”的立体形象。“长”就是一技 之长,要成为所 教学科的 带头人; “宽”就是知识面要宽,不但要精通所教学科的知识,而且要了解其他学科知识,做到一主多副,成为“全面手”和“大百科”; “高”就是政治觉悟高、情操品德要高。为此,学校要建立骨干教师的培训档案,从德、能、勤、绩上对他们提出高标准、严要求,并鼓励他们创独特的教学风格,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教学特色,也让其他教师将领略理想的课堂教学的风采看成是不懈努力的方向。唯有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才能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3. 建立网络培训

网络培训打破了时空限制,可以让教师随时随地进行交流。学校要拓宽资源,为校本培训营造良好环境和条件。如打造网络资源开发室、开设教师论坛等,教师可以将课件、上课视频相互分享; 可以围绕某个专题,展开互动交流,让大家共享、共议、共思、共辩。除了通过网上发帖、跟帖进行交流,还可以请专家在线直接答疑解惑。这种互动使教育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教师把困惑与问题、成功与经验进行梳理与交流,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水平。

4. 完善 “青蓝工程”

在校本培训开展中, “青蓝工程”这一传统形式得以进一步完善。能者为师。在课堂教学方面,老教师是师傅; 在课件制作或网络等方面,青年教师可以是师傅。在教科研培训中,师徒可以共同承担同一科研课题,在研究过程中,相互合作,共同受益与提高。通过传、帮、带,年轻教师虽然参加工作不久,但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年轻教师不仅在教学上独当一面,而且教学也会形成自己的特色,充分发挥资深教师示范课的“传、帮、带”的作用。

5. 教学案例研讨

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关键在于实践性知识的不断丰富和实践智慧的不断提升。编制《视频教学案例集锦》是一 种不错的案例研讨方式。具体作法: 第一步,随堂拍摄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 让教师自己看录像剖析教学行为; 第二步,随堂拍摄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让教研组的教师观看录像,集体对该教师的课堂及其专业发展进行剖析,推选出本组优秀的课例录像; 第三步,在教研室组织集体讨论的基础上,随堂拍摄教师的优秀课例,汇集教师课堂教学的精彩片段,编制《视频教学案例集锦》, 作为教师学习的资源。

6. 校企教师交流

除了请进来,我们还大胆地鼓励教师走出去。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让专业教师深入青苹果数据中心、湘计算机厂等著名企业学习和参与指导,充分了解市场的需求,回来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同时再请企业专家来校讲课, 让学生提前感受企业文化。这种模式加快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为校本培训增添了新的血液,效果好。

总之,通过校本培训使每位计算机教师能掌握一门以上的专业技能,同时拓展边延学科,力求一专多能,使师资队伍结构更趋合理,为中职学生的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教学服务和职业技能,符合市场和企业需求,使他们尽快成为一名现代职业人。

摘要: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教师的专业知识需要不断地更新,才能适应新课程的改革,这就要求我们着眼于校本培训,充分利用校本培训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本文从计算机专业角度阐述了如何建立有效的校本培训模式。

8.网络环境下校本培训模式的构建 篇八

关键词:校本培训;模式;网络环境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08)22-0071-02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校本培训活动已经越来越受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视,但一些基于传统的教师培训方式的弊端日趋明显,并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归纳一下,主要存在以下三种弊端:大规模、运动式的教师培训,有些形式主义;长周期、面授式的教师培训使工作和学习时间难以合理安排;缺乏互动的灌输式教师培训,收效甚微。因此,当前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校本培训模式研究,是克服传统的校本培训弊端的需要,是新课程改革环境下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需要。

一、网络环境下校本培训的优势

网络环境下的校本培训是指在教育行政机构或师资培训组织的指导下,学校以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为基本出发点,围绕学校教育教学发展和改革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依托开放、动态交互的网络平台,创造性地利用网上教育资源而开展的校本培训活动。[1]其中,学校是继续教育的主阵地,教师是自组织培训学习的主体,而网络则是继续教育的载体。开展网络校本培训,可以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提高学校“校本培训”的实效。概括起来具有以下优势:

1.使培训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传统校本培训中存在的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工作和培训学习的时间矛盾。网络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使每个教师都可针对自己的特点,采取满足个性学习需求的方式接受培训内容,不再有“计划型”培训所带来的诸如学习时间、学习内容等方面的种种限制,即便仍然有计划存在,也不必用同一步调学习相同内容。

2.加强了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

传统的培训过程中教师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很少有参与互动交流的机会。网络创设了一种相互交流、信息共享、合作学习的环境,教师在网络环境中不仅接受培训,同时也在表达,他们可以随时与其他教师交流,也可以向培训教师请求指导,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这种互动式的学习,调动了教师的学习主动性,加强了教师之间的交流,对提高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3.提高培训的管理水平

传统的培训管理者无从获知教师是否真正参与了学习、效果到底如何,培训容易流于形式。而网络平台提供的强大的数据库系统,可以准确记录每位教师的学习情况,如登录时间、次数、发表文章篇数等,这些数据有利于学校管理者对教师整体培训情况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

二、网络环境下校本培训的一般模式

网络环境具有信息海量存储、信息表征多元化、信息交流突破时空限制、信息资源可共享和信息实时更新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校本培训的模式呈现出多种形式。本文就相关的网络环境下校本培训模式进行了归纳整理,就每种模式的基本内涵、实施步骤加以说明,以便开展具体培训时更好地选择。

1.专题培训模式

网络环境下专题培训模式与一般的培训模式是不一样的,传统的专题培训模式是“专题讲座——多媒体——提交心得体会”,而网络环境下专题培训模式是由本校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组成的专家小组,根据本校教师状况和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难点、热点问题,确定专题发布于网络上供教师自行下载学习讨论的培训模式。

专题培训模式的具体操作方法是:

(1)培训者确定培训专题,并制作成讲座文稿或录制成录像,发布于校园网络上,留下一些能引发教师思考的问题;

(2)教师在学校限定的日期前下载文稿或在线观看专题录像,认真学习后就培训教师留下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与其他教师交流意见;

(3)培训者参与网上的交流互动,并给予适当指导。

2.教学案例培训模式

教学案例是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实例,它常常与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实际教学活动中常见的疑难问题和容易引起困惑的事件有关。网络环境下基于教学案例的培训模式可以共享大量优秀案例,这些案例可以是本校的,也可以是网络上的,通过对案例的学习和讨论可以促进每个教师研究,分享自己或别人成长的经验,积累反思素材,在实践中自觉调整教与学的行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能。

其操作过程如下:

(1)学科备课组组长提供典型的案例,该案例可以是本学期教过的也可以是没有教过的,但必须能反映一定的问题;

(2)学科教师浏览案例,发表自己的看法;

(3)撰写自己的教学案例,要求每位教师按照案例的基本结构,把自己经典的教学故事撰写成案例;

(4)调研收集同事的教学案例,备课组组长选择一些典型的案例在集体备课时讨论。

3.教师博客培训模式

教师博客(Blog)是一种信息化网络交流平台,是教师撰写研究日志、教育叙事和教学反思最好的电子载体,有助于教师将零散的工作记录,上升为系统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意义上的认识,并以网络化的形式呈现,帮助其他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吸收经验教训,少走弯路,快速成长。

教师博客培训模式的实施步骤一般为:

(1)教师定期撰写网络反思日志,对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困惑进行剖析,并提交到网络数据库;

(2)其他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自行选择浏览,学校管理员也可以推荐一些点击率比较高的、有较高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网络日志供大家学习借鉴。

4.课题研究培训模式

课题研究是促进学校发展,促使教师综合素质提高的有力手段。然而以往学校的课题研究一旦申请下来往往变成了少数几个申请人的“专利”,大部分课题组的成员对课题的进展情况不闻不问。网络环境下课题研究培训模式要求每位教师都要成为课题组中的一员,都要承担一定任务,并定期汇报自己研究的进展情况。通过课题研究,可以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课题研究培训模式的具体实施步骤为:

(1)公布当前学校申请的国家级、省级或市级课题,并将总课题分解成若干个子课题,由每位教师自主选择子课题,再向学校申报;

(2)学校在网络上公布每个子课题组成员的名单,并开辟专用栏目供课题组成员之间交流研究心得、提交研究成果,课题负责人负责拟定课题实施计划,将任务分配给教师,要尽量使每一位教师均有课题任务;

(3)教师领取任务展开研究, 并在网上展示阶段性成果;

(4)子课题负责人负责总结评价,并提交本课题组的研究成果给总课题组。

5.即时聊天培训模式

即时聊天培训模式是指借助当前流行的即时聊天工具(如QQ、MSN)建立一个集体聊天室,来即时传递培训信息、共享交流的培训模式。 以QQ为例,目前大部分的教师都有QQ号,学校可以通过收集每位教师的QQ号,建立一个以交流信息为目的的QQ群组。通过这个群组,学校可以发布一些课程改革方面的最新动态、政策法规等信息,这对教师即时准确地把握教育教学方向是非常有帮助的。

即时聊天培训模式的具体实施步骤为:

(1)学校组建QQ群,发布信息;

(2)教师通过登录QQ来获取信息,交换意见。

三、结束语

9.暑期校本培训心得 篇九

高二英语组毛露

为期五天的暑期校本培训,我的收获比感触多。每一位老师的讲座都以鲜活的实例、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打动了我的心,这一次次智慧火花的迸发,使我大开眼界,耳目一新,在一次次的经验智慧滋润熏陶下我可以反思自己以往教学中的成败,也让我深深地感到与优秀者同行,着实令人乐忧参半。乐的是有这么多经验丰富,教育方法独到的前辈在身边我可以随时讨教,丰富提高自己;忧的是,只要我少少打盹懈怠就会一落千丈再也赶不上,这使我压力山大。作为一名经学经验严重不足的年青教师,实际教学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感谢学校开展这次培训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机会,也给我带来了很多反思。一·做一名有责任心,学生敬仰佩服的老师,我准备好了吗?

让学生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是我一直追寻的教育梦,为着这个梦我曾多次的质问自己我是一个有责任心,真心爱学生把学生的健康成长当做使命的老师吗。周竹生在释放教师正能量一文中对真正有责任的教师进行了诠释:“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在孩子够不着的时候,出力托一把,甘为人梯;在孩子跌落的时候,出力垫一把,甘当基石;在孩子出偏的时候,出力拉一把,甘当围栏;在孩子遇险的时候,出力挡一把,甘当盾牌,以自己的身体去阻挡凶险,义无反顾,在所不辞”。

离开大学校园不久的我虽然再一次踏进校园,一切都那么熟悉又令人兴奋,可是角色却进行了转换,稚嫩的脸庞,不够沉稳周全的处事方式,浅薄的教学实践造诣,和面对困难时难免会有的沮丧和不知所措都让我觉得我离“责任心”和“敬佩”二字遥遥难及。在做教师一年的时间里,我过多地关注孩子的分数,并以唯独的此项衡量学生在学校表现的标准,当孩子在学习中感到百般苦恼时我缺乏及时洞察的敏锐度,或是在发现问题时苦于没有正确合理指导方式而不了了之;虽然有着过硬的专业知识水平,但在如何组织教学,如何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果上,还感到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对教材重难点的把握和处理教材的方法不得当,导致我传授给学生的知识过繁,加重学生消化掌握知识的负担。

“It has been a long way to go for me to be a teacher of responsibility.Anyway, what really matters is what to do next.”我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只是现阶段我还不知道如何成为一位有责任心让学生敬仰佩服的老师。我坚信只要我本着对自己,对学生家长负责的态度,时刻督促自己,前方的路不会太坎坷。学习的机会到处都是,只要我锲而不舍,让自己成为一个学习型的老师,不断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博文众识,对自己的教育人生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规划(虽然我还不知道如何规划)。尊重每一位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掘每一位学生的潜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幸福地健康地成长;要像爸爸妈妈一样呵护孩子,关爱孩子,帮助孩子。教他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引导他明白道理,帮他探索世界奥秘。(虽然目前我还不知道具体的该怎么做,不过我会不断学着做)。二·让课堂高效活波,我做到了几何?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花费在学校接受知识的过程中,高效的课堂对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绩是硬道理,分

数决定成败,上课是一门艺术,学生就是老师的一件件艺术品,艺术品的好坏直接反应了老师授课的水平。聆听了优秀教师魏志红,张军和蔡杰关于扎实做好课前准备,如何规范课堂学生学习行为和如何提高课后辅导的有效性,我深感自己做得远远不够,更为重要的时我学到了一些创造高效课堂的策略和方法。课前准备是高效课堂的保证和前提,只有把每一节课当做公开课来认真准备,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备课件,让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和现代化教学条件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产生共鸣;制定严格的课堂规则并恩威并施地执行;及时合理地布置作业,让学生学有所练,所练即为所需,高效利用课外时间都是我应该在课前要认真考虑的因素。另外,上完一节课很容易,上好一节精致优质的课却很难,如何规范学生的课堂的学习行为,课上关注学生的听课状态和效率也是不可忽视的课堂细节。张军老师用自己的亲身实战经验告诉我首先要制定详实可行并矢志不渝地执行的课堂细则,例如,上课要认真做笔记,因为老师会不定期检查并向同学和家长进行反馈;上课就像煮水饺一样,老师不能只顾完成教学任务还要关注自己下的“水饺”熟了没有,学生在不在吃,在吃的学生能不能吃的下,爱不爱吃。课上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精神状态,适时提问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然后不要低估自己,相信自己一定能处理好就是取胜的关键。

三·在与学生沟通交流中,我真诚宽容吗?

沟通是架设学生与教师有效交流的桥梁,在学生的成长中,不光光只有成绩值得我们关注,站在学生的角度,安静倾听并给与鼓励指导性的建议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深远。由于对高中阶段的孩子心理发展不够成熟,心理发展和身体发展部均衡,情绪波动大,往往承受比成年人更大的压力的特点不了解,在开展平时的导师制工作中,方法太单一生硬,简单地理解为和学生聊天就是和学生真诚的交流。在实际的工作中,我发现不同的孩子性格各异,有很多孩子不会轻易地相信老师,更不愿意和老师畅所欲言,可能是我们的沟通目的都太过功利性,都是关于如何提高分数的话题,无形中给学生增加了压力,倍增无趣。真正的教育史不留痕迹的,我想沟通也是如此,不如学学余来山老师与学生亲近如朋友兄弟,唤阿山代替老师来的零距离;时刻以如父如子的教育情怀,重疏而不堵的教育策略,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李静老师循序渐进地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学生真心沟通,以一个慈母的姿态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帮助他们树立目标,排解焦躁情绪,走进学生的心中,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是我做不到的也是我今后努力要去做的。

10.校本培训所思所想 篇十

随着教师这项职业的专业性越来越凸现,教师培训也更趋于科学性、系统性和规范性。集中培训、教研培训和校本培训作为职后教师培训的三大主要方式,校本培训则以它的针对性强,更能解决教师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而受到基层学校的认可和重视。

一、明确校本培训的几个特点

1.校本培训必须立足于教师的本职岗位,这是教师校本培训的显著特征。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解决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解决如何让学生全面发展等都属校本培训范畴。

2.培训的目标、培训的内容、形式都有极强的针对性。校本培训可以根据学校教师队伍的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班主任教师或不同的备课组、学年组,由于教师的层次不同,工作内容不同,需求也是不一样的,小范围的交流研讨使得校本培训能更灵活、更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校本培训要科学,要系统,要有规划,教师成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师培训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学校要对教师培训有系统的思考,找准切入口,不能说今天发现老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有待提高,就搞一次校内的赛课,明天发现教师的科研能力弱,就进行这方面的培训,学校混乱,教师忙乱,培训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所以校本培训要帮助教师明确发展目标,并逐步引导他们尽快成长。

4.校本培训要和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市区的重点工作紧密结合,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不断地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

二、践行校本培训的几种模式

1.教育专家、优秀教师来校讲学,学校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

2.组织同一学科或同一教研组的教师进行交流,互相切磋教育经验,共同研讨教学大纲、教材、教学计划以及教学方法,达到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目的;

3.发挥本校优秀教师中有教育教学经验的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帮助中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4.组织教师听优质课、示范课、观摩课等来学习教学技能、教学方法,以及教师之间互相听课,然后再进行交流、研讨等来提高教学效果;

5.组织专项的研讨会、交流会、教学沙龙等,创造机会让老师们多参与,多思考,多分享,多提升;

6.校际之间的观摩、交流与互助,校本不能局限在自己校内,功夫做在校内,视野却要开阔,不然就成了闭门造车,对老师的帮助也不大;

7.课题牵动,紧紧围绕学校的课题研究,把学校的大课题分解细化成若干个小课题,提高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利用网络,充分利用方便、快捷的网络资源,组织教师通过uc、qq群、校园网及远程培训等开展网上学习。

三、关注校本培训的几个重点

1.校本培训之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永远不变的工作重点,校本培训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关键,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和专业能力的提升是队伍建设的两项重要内容。引导教师树立良好的职业追求,强化责任意识,把这份职业当成神圣的事业去追求,是师德建设的目标。而分层培养、共同提高则是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以及班主任教师因为他们在对待问题的认识程度上,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上存在着差异,所以就决定了不同层面教师的培训内容、形式、手段和策略也要有所区别,如:青年教师可能更侧重于日常的班级管理、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准确把握教材等方面;骨干教师则侧重于积淀深厚教育理论功底、把握学科前沿知识、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等方面。只有做到因材施培,才能收到良好的培训效果。

2.校本培训之教学实践。课堂教学是教师工作的主阵地,解决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掌握技能技巧,也是校本培训的主要内容。集体备课是一条重要途径,学年组、学科组之间大胆进行教学研究,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勤写教后随笔与反思。新课程要求教师向学者型、研究型转变,引导教师养成主动探索、自我提升的习惯,教育案例、教育叙事、课后记和经验总结等都属反思系列;掌握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习兴趣是

3.校本培训之小课题研究。“教室既研究室,教师既研究者”,教育科研离我们很近,就是解决我们身边的问题,是一种行动研究,和专家们进行的理论研究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现在倡导小课题研究,小课题研究的特点就是人员少,范围小,时间短,见效快。帮助指导教师确立自己的小课题,也是校本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确立小课题的前提是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思考问题,还要善于分辨问题,因为有些问题它只是个问题,不能成为课题。比如,某个学生经常迟到,是不是问题?肯定是,可是你能把它作为一个课题吗?显然是不能的。再如,一些同学经常完不成作业,是不是问题?能不能立个课题?答案是肯定的。只有教师养成了研究的习惯,才能使校本培训的地内容更加具有研究性,同时也提升了校本培训的质量。

4.校本培训之特色建设。学校的历史积淀不同、文化氛围不同、办学思想不同就会导致学校的办学特色不同。特色学校的校本培训一定也是为学校特色建设服务的,同时反过来还能促进学校文化、办学特色的形成。例如,我区以香滨小学、香安小学、秋实中学和风华中学为代表的学校成功引领了我区特色办学之路。怎样才能把学校特色做大、作强,逐步形成特色学校这需要积淀,需要过程,需要全校上下的齐心努力,也需要校本培训在这方面的侧重和引领。我们期盼着更多的特色学校在我区开花结果。

四、坚持校本培训的几步管理

1.制定学校的教师培训规划,规划是长远的,宏观的,可以三年,也可以五年,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制定,是体现方向性的。规划应包括校本培训的目的、可以提供的资源、培训的实施以及评价,培训活动的要求与程序、教师的时间安排、学校各层级人员的职责等;

2.撰写(或学期)校本培训计划,要具体,具体到每个月,每一周要培训什么,包括培训的时间、地点、形式、内容、人员组成、主讲人及课时的安排等。计划可以根据情况及时修改和完善;

3.发挥教师主人翁的责任意识,让所有教师全面了解、参与讨论、修改学校的培训规划和计划。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并及时进行调整,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

4.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培训计划的实施,也就是说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如:校本培训制度、集体备课制度、班主任培训制度等等,同时各项培训要统筹安排,统一协调,提前公布培训的时间,地点和参与的人员这些都是校本培训顺利进行的保障;

5.培训过程中要做好详细的培训记录,如,教师的签到簿、会议记录、培训讲稿、教师的培训笔记、影音资料及反思心得等;

6.培训经费的使用要有明确的记载,如:购买图书、外出考察、请专家讲座、表彰奖励等,每一笔经费的使用都要进行登记;

上一篇: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下一篇:房地产经济论学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