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应培养怎样的学生(共12篇)(共12篇)
1.学校应培养怎样的学生 篇一
家长如何配合学校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
惯
巩义市北山口镇白河小学
王培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人的一生整个学习生活最重要的基础,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习过程的质量和成效。正因为如此,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教师和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我们知道,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是学校和家庭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一名家长,应如何配合学校培养自己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1、培养孩子说话的习惯。能够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思想,说话流利、准确,不重复,逐步做到声情并茂。有空时我会问问学校里的一天发生的事,既有助于了解情况又有助于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训练。
2、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首先是读书时坐姿要端正,双手拿书或将书平放在桌上;书本与眼睛距离为30-35厘米(大约一尺),与视线夹角接近直角。读书时还要做到胸部与桌缘距离为6-8厘米(大约一拳的距离)。同时要逐步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好习惯。
3、培养孩子写字的习惯。写字时坐姿要端正,两臂平放桌上,眼睛与练习本的距离为30-35厘米(大约一尺),胸部与桌缘的距离为6-8厘米(大约一拳的距离);写字时还要把练习本放在胸部正前方;左手按住练习本一侧,右手握笔。握笔时食指较大拇指稍低,握点离笔尖3-4厘米(大约一寸左右)。
4、培养孩子计算的习惯。逐步养成细心计算的好习惯,做到计算之后要检查。因为我们家长文化水平不高,不可能一直帮他检查作业。培养孩子总结归纳的习惯。花一点时间整理一天所学内容,梳理一天所学知识。
5、培养孩子查阅、搜集、整理资料的习惯。学校有时提出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探究的学习方式也需要学生去查阅、搜集、整理资料。因此,家长尽可能抽时间陪他带着问题去图书室、阅览室、上网调查、了解、收集、整理有关的信息,丰富课程资源,丰富学习的内容,而不是代办。
6、培养孩子阅读自学习惯。自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学习过程而言,教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靠自己去解决。阅读是自学的一种主要形式,通过阅读教科书,可以独立领会知识,把握概念本质内涵,分析知识前后联系,反复推敲,理解教材,深化知识,形成能力。
7、做孩子学习的楷模。人们都说,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的确,家长的学习习惯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首先自己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
8、家校沟通,形成合力。学校每期都会举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家校沟通的平台,作为家长就应积极参加,详细了解学校、班级动态以及孩子们在学校的各种情况,并将孩子们在家庭中的表现反馈给班主任及学校,让家校双方都能及时准确地把
握孩子们的成长方向。每隔一定时间,应主动抽出时间与学校及班主任沟通,让我们的孩子在家校共同督促的合力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是孩子必备的素质,也是他们走上成才之路的基本保证。要想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必须持之以恒,发挥各方面作用,调动各方面的因素,积极配合学校督促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学校应培养怎样的学生 篇二
现代教育思想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 强调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 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这无疑是正确的, 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但由于有些同志对此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致使在教育实践中放松了对学生的严格教育, 严格管理, 甚至对一些违规违纪的学生, 都还要教育行政部门作出应允, 方可“采取适当方式进行批评教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这种偏差, 导致一些学生唯我主义倾向严重, 天马行空, 我行我素, 缺乏一种对社会行为规范的服从意识, 最终导致他们走向社会后, 难以适应社会, 乃至影响到他们的就业与事业的成功。因此, 培养学生的服从精神, 促进学生的社会化, 应当引起学校教育应有的重视。鉴于学校体育对培养学生的服从精神与促进学生社会化具有特殊的功能, 更加值得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对这一问题的特别关注。
二、促进学生社会化是学校体育的一项重要目标
通过体育促进学生社会化, 是世界各国学校体育所追求的一项共同目标。我国的学校体育也不例外。早在民国时期的体育课程目标就有“身、心、社 (群) ”的有关表述。新中国成立后, 历次体育课程改革, 对通过课程教学促进学生社会化, 如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自律精神、团结合作意识、勇敢顽强意志、良好的思想品德等等, 也都有诸多的表述。特别是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 更加重视通过课程教学, 促进学生社会适应的发展, 并把社会适应作为一个学习领域, 明确规定在《体育 (与健康) 课程标准》之中。
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百度百科”诠释:“社会在现代意义上是指为了共同利益、价值观和目标的人的联盟。”根据这一诠释, 我们可以理解为:一个人能否适应社会, 主要取决于他是否认同与遵从其所处的社会群体的共同利益、价值观和目标。人的社会适应发展过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人的社会化过程, 即“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 每个人必须经过社会化才能使外在于自己的社会行为规范、准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 (引自“百度百科”) 然而, 我们培养的一些学生, 社会化的程度却很低。现在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据说, 有些毕业生费了很大的力气才找到的工作, 试用期满后, 用人单位却不与其正式签约, 而不得不离开工作单位。究其原因主要并非专业能力的问题, 而是社会适应的问题。这些以我为中心, 自以为是、唯我独尊、目空一切、我行我素、自私自利, 不能与他人合作, 不遵守规章制度、不服从领导、不尊重同事等, 这不能不说是我们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一种失误。
学校体育实践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集体性。就学生体育学习的内容与形式来看, 集体性项目自不必说了, 如果离开了集体, 项目本身就不复存在了;而非集体性项目, 其教学与活动的组织形式也都离不开集体, 至于体育竞赛就更不必说了, 人们常说的“体育课堂社会”, 正是基于学校体育实践的集体性来说的。学校体育实践的集体性较之于文化课程教学的集体性, 体现得要更加复杂、更加强烈和更加鲜明, 对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团队意识、合作精神、遵规守纪, 促进学生社会化, 也就更加有效, 这是其它教育形式所无法取代的。因此, 促进学生社会化也就成了学校体育的一项重要目标。
三、“服从”是人的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前所述, 人的社会化就是要把外在的社会行为规范、准则, 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百度百科”指出:“个人为适应现在及未来的社会生活, 在家庭、学校等社会环境中, 经由教育活动或人际互动, 产生个人认同 (identify) 并接受 (accept) 社会价值体系, 社会规范, 以及行为模式, 并内化 (internalize) 至个人心里, 成为个人价值观与行为的准绳, 此过程谓之‘社会化’。”从社会适应的角度来分析, 社会适应主要包含对社会环境的适应和对人际关系的适应。对社会环境的适应, 主要是指个体的言行对社会 (含单位或部门) 的共同利益、价值观与目标的认同;对法规与道德的遵守;以及符合社会发展对人的合作精神、群体意识、责任感等方面提出的要求。对人际关系的适应, 主要是指个体在与他人或群体交往中能尊重、关心、爱护、帮助他人, 遵循人际交往的淮则。这里所说的“认同”、“接受”、“符合”、“遵守”与“遵从”, 实际上就是一种“服从”。可以说“服从”是人的社会化或社会适应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因为“社会生活要求每一个体服从基本规范, 任何一个群体, 不论其规模大小与层次高低, 都要求其成员遵守一定的规章制度, 完成其承担的工作任务, 以实现群体目标并维护团结。” (引自“百度百科”)
陆明先生在其《优秀员工必备的职业精神》一书中说:服从是一种美德, 是实现目标的客观要求, 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理念, 是员工职业精神的精髓, 是员工必须遵守的义务, 是热爱本职工作的体现, 是优秀员工的第一准则。一个人只有在学习服从的过程中, 才会对其机构的价值及运作方式有一个更透彻的了解。万轼先生在其《服从就是力量:整体的巨大力量来自于个体的服从精神》一书中指出:中外成功团体和个人都有一个共性——服从。个人服从组织, 组织服从社会, 使理念和行为达成统一, 在服从意识的推动下, 修炼个人素质, 增强团队力量, 促进团队发展, 提高团队的执行力和效率。[美]阿尔伯特·哈伯德先生所著的《服从》一书, 被誉为是“风靡全球著名企业的员工培训宝典”, 是“完成任务的学问”, 书中指出:大到一个国家、军队, 小到一个企业、部门, 其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完美地贯彻了服从的观念。
大家都知道, 一支强大的军队, 必须具有铁的纪律, 每一个官兵都以服从为天职。我们党之所以有力量, 就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 党员个人服从组织, 少数服从多数, 下级服从上级, 全党服从中央。这“四个服从”是建立党内生活正常秩序, 保证全党意志统一和行动一致的根本原则。
本文之所以引述上述诸多文献, 无非是想说明, “服从”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社会、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重要性。一个人想尽快地融入自己的团队, 尽快地适应社会, 就必须学会“服从”。
四、学校体育如何培养学生的服从精神
首先, 教师要提高认识, 加强培养学生服从精神的自觉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 (以下简称《纲要》) 明确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作为教师, 当然要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促进学生社会化就是育人的重要内容。如前所述, “服从”是人的社会化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因素, 体育教师应当从育人的目标出发, 通过学校的各项体育活动, 自觉、大胆地培养学生的服从精神。
为此, 一是, 要深刻理解培养学生的服从精神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的需要, 教师应当提高责任感;二是, “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个性”, 与培养学生的服从精神都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不要把两者对立起来, 要像《纲要》强调的那样, 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统一”;三是, 千万不要把培养学生的服从精神与“树立教师权威”、“师道尊严”混同起来, 更不能以“服从”为名, 行压制学生之实;四是, 要求学生服从的内容必须符合法规, 符合育人的宗旨。
其次, 要克服学生的心理障碍, 提高学生“服从”的自觉意识
中小学生对待“服从”, 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 常见的:一是, 逆反心理, 学生自以为已经“长大成人”, 为了显示自己可以“独立自主”了, 家长、教师要我这样做, 我就偏不这样做, 不让我那样做, 我就偏要那样做;二是, 认为“服从”就是“听话”, 就是“任人摆布”, 就是“受制于人”, 就是“低人一等”;三是, 认为“服从”是一种“软弱的表现”, “有失人格尊严”。
据此, 体育教师要努力提高学生对“服从”的认知水平, 使学生能认识到, 养成服从的精神, 是使自己尽快融入集体、融入社会和未来就业与事业发展的重要条件。让学生明白, 所有的人都有一个服从的问题, 服从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维护社会与团队的最高目标与共同利益, 学生所服从的是教育法规, 是规章制度, 是组织纪律, 是培养目标, 是学习要求, 因此不存在高低贵贱、你强我弱的问题。服从既是一种责任, 更是一种美德。美国青年都以进入西点军校学习为荣, “服从”在西点人的观念中就是一种美德。日本国民高度的服从精神是尽人皆知的, 1994年第十二届亚运会在广岛举行, 6万多人观看开幕式, 散场后看台上见不到一片纸屑, 他们的这种美德赢得世界各国运动员的赞誉。
第三, 教育与督促学生自觉遵守学校体育的规章制度
为了保证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各级政府部门都制订了一系列的学校体育规章制度, 如要求学生要努力上好体育课;自觉参与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积极参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锻炼与测试;以及严肃认真对待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体育等等。学校除了制定相应的落实规章外, 还制订了自己更加具体一些规章, 如《体育课堂教学常规》《体育场地器材使用规则》, 以及大课间体育活动、班级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的计划安排等等, 体育教师应当向学生讲明与其有关的制度内容, 使学生明白具体应当怎样做和不能怎样做, 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能那样做?并在日常体育活动中引导与督促学生自觉遵守, 积极实践, 从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服从意识和自觉参加体育活动的责任感与热爱体育的精神。
第四, 在学校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品质
《纲要》强调, 对学生“要注重品行培养”。历次体育课程改革也都强调, 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体育 (与健康) 课程标准解读》指出:“体育道德是人们据以调节体育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在体育活动中, 积极参与, 履行职责, 遵守规则, 服从裁判, 团结同伴, 尊重对方, 是对学生体育道德的基本要求。这些基本要求实际上就是一种体育行为规范, 所有参加体育活动的人都要遵守和服从。但体育道德对学生体育行为的调节, 又不同于依据规则通过裁判来强制调节, 《解读》指出:“体育道德作用于人的内心, 它更多地是通过个人的道德判断和自我调节来影响人的体育行为。因此, 体育教师应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 结合学生体育学习的全部内容和全过程, 对学生的体育道德行为和作风进行严格要求、严格训练, 让学生时时处处受到良好道德风尚的影响, 让他们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学会识别什么是符合或违背体育道德要求的思想和行为, 从而养成自觉维护体育道德的良好习惯。”
第五, 令行禁止, 严格要求, 持之以恒, 养成习惯
要培养学生的服从精神, 还必须在日常体育活动中加强对学生的严格管理, 严格要求, 做到有令必行, 有禁必止。为此, 必须加强督促检查, 分清是非, 正确处理。但对违纪的学生不能采用粗暴的态度进行训斥、打骂、或变相体罚, 应当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并在体育实践中通过正误对比, 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服从的重要性与违纪的危害性。例如, 设计在体育游戏或体育比赛中, 有人不遵守规则, 不服从裁判, 而导致活动根本无法正常进行, 乃至造成混乱等等, 这样教育学生不仅容易接受, 而且也比较有效。必须牢记, 我们的目的是育人, 决不是整人。只要体育教师在长期的学校体育实践中持之以恒, 循循善诱, 就能使学生逐步养成服从的习惯。
第六, 教师要严于律己, 身体力行
“学高为师, 行为示范”, 作为一名教师, 凡要求师生都要遵守的规章制度, 如《体育课堂教学常规》规定:上课不得迟到、早退, 上课必须穿运动服装, 上课不得佩带首饰等等;又如《体育场地器材使用规则》规定:要爱护体育场地器材, 体育场馆不得随地吐痰与乱扔垃圾等等, 教师都必须严以律已, 做出表率。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心服口服地自觉遵守。
五、结语
促进学生社会化是学校体育的一项重要目标, “服从”是人的社会化的一个极其重要因素。“服从”是对社会共同利益、价值观、目标及行为规范的认同与遵从。“服从”是一种力量, “服从”是一种责任, “服从”是一种美德。“服从”将使一个人尽快地融入团队与尽快地适应社会, “服从”将引导人们走向成功。学校体育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服从精神。
3.学校应培养怎样的学生 篇三
关键词:民族音乐;教学;人文精神
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就种类而言可分为五大类,分别为民间歌曲、民间歌舞、民间说唱、民间戏曲和民间乐器;民间歌曲的数量更是多达30万首以上,可见我国民间音乐不仅丰富多彩,更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1]然而,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的程度越来越深,外来文化开始渗入我国传统文化,现代青少年的价值观被外来文化强势冲击,造成其盲目崇拜西方文化,轻视民族传统文化,领悟不了民族音乐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因此,如何将日常音乐教学中的文化知识与人文精神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增加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同时增强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目前面临的一个重大的问题。
1 人文精神在民族音乐中的重要性分析
人文精神是人类对自身尊严的维护、价值的追求和命运的关切,是一种人类的自我关怀。人们对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明高度重视,对人的全面发展和理想人格的塑造有重要的意义。人文精神不仅是某个民族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更深深影响该民族的物质文明建设,一个国家国民人文素养的水平,很大程度取决于国民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地位。因此,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迫在眉睫。
1.1 促进思辨能力的培养
思辨能力就是思考、推理、辨析能力,培养思辨能力,是主体意识对客观世界做出的积极反应,具有反思性、批判性和独立性的特点。人文思辨能力具有三个鲜明的特征:一是对人文的思考没有公认的、唯一的答案,具有较大的争议性;二是在思考人文问题的过程中,对所主张的观点进行辩护是维护这一观点的主要说理方法;三是思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鉴别和选择一个最佳的价值理念。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拥有自己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特点,正是由于这种差距使得每个民族在音乐风格和文化上也有不同的差异和特色。这些种类繁多的音乐构成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这种丰富的文化对提高青少年的人文思辨能力有重要的意义。[2]可以通过学习民族音乐直观地感受音乐带来的情感冲击,进而引发对人类自身的思考,从而促进思辨能力的提高。
1.2 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交流
我国拥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拥有自己独特的语音、文化和音乐等,每个民族的生活习俗和独特的民族特色也都在音乐文化中体现出来。因此尽管每个民族在文化差异造成民族冲突,但是音乐是无界限的,人们可以通过音乐文化嘉盛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可以通过音乐文化促进民族间的沟通,加强民族间、人际间的了解。许多民族音乐的学习蕴含着很多人文精神培育的机会,需要教师队伍真正领悟民资音乐的内涵并了解其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内容,最终在教学活动中教授给学生,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
1.3 给予学生人文精神滋养
民族音乐凝聚着不同民族的理想,反映着不同民族生活的习俗,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民族音乐题材广泛,风格鲜明,且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通过学习民族音乐,学生能够从这些多元的文化中提高自我反省能力和思辨能力,同时能在多元文化中审视自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文理想。
1.4 拓宽学生的人文知识视野
民族音乐是每个民族生活习俗等各方面的真实写照,每个音乐作品背后不仅反映着各民族思想感情和生活习俗,更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学生可通过学习民族音乐,深入了解作品的历史渊源、创作背景、传承方式等方面拓宽自身人文知识面,同时可提升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在当代学生素质教育中推行民族音乐,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传承祖国优秀得到民族文化。[3]
2 分析当前民族音乐教学存在的不足
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和师资力量的限制,当前民族音乐教学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2.1 对文化内涵理解不深入
现在的音乐教学活动主要在于对音乐作品的形态分析,导致学生缺乏对民族音乐的文化内涵的理解,忽视了音乐存在的真正意义。以熟知的《春江花月夜》为例,在常规教学中一般会重点介绍该曲的由来,然后进行曲式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能理解相关的作品分析知识,对该曲的真正深层内涵知之甚少。对该曲的文化渊源、特有的音乐传承方式、特殊的历史因素等知识更是不了解,这些重要的教学内容往往在实际教学中被忽视。
2.2 过于注重技术的培养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更注重学生音乐技巧的培养,使得学生被技术所牵绊,忽视音乐所蕴含的人文文化。调查发现,当前我国民族音乐教学中,通常只注重演奏技能的训练,甚至将掌握演奏技巧作为教学的唯一目的,导致教学过程枯燥,学生情绪被演奏技巧的掌握程度控制,很難在音乐中表达真实的情感。这种机械的训练方式导致学生过于担心在演奏中某个动作出错而带来心理负担,使学生无法享受民族音乐之美,也无法从中领悟人文精神。
3 民族音乐教学中培养人文精神的策略
3.1 更新民族音乐的认知观念
民族音乐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不仅将民族精神、民族审美情趣、民族心理和民族生活习性等因素融为一体,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时代风貌的写照。转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知观念,想学生介绍我国悠久的民族音乐历史和文化,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4]早在7000多年前我国祖先就创造了音乐,我国的音乐与由原来的实用功能转变为观赏性功能,同时也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民族音乐演奏技巧方面的知识,更应该注重向学生传授民族音乐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
3.2 深化民族音乐教学改革
要深入教学改革必须从教师队伍入手,提升教师队伍的师资力量和素质是首要任务。目前我国的音乐课程设置依旧较为传统,只着重培养学生的演奏技能而忽略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使教学目的有所偏离。因此,需要教师从培养自身音乐素养出发,深入挖掘和研究民族音乐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并在实际教学中体现出来,将其传授给学生,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的同时培养其人文精神。音乐素养包括教师对民族音乐理论知识、民族乐器表演能力、娴熟掌握民族音乐教学方法、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软件。从事民族音乐教学的教师必须做到“情感与技术并行”,不能只注重技术忽视情感表达。
3.3 加强民族音乐的推介
我国民族音乐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知识,将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介绍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民族音乐中作为我国上下五千年文化的一部分,它将一个民族精神、文化、生活习俗和审美情趣融合到音乐中,形成独特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一个民族社会历史和时代风貌。我国拥有许多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且各个民族音乐设计的题材非常广泛,风格鲜明。例如,《义勇军进行曲》通过慷慨激昂的曲风唤起人们的抗日高潮和爱国情怀;《白毛女》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之间的斗争,类似这些优秀的作品在我国民族音乐宝库中还有很多。正是因为这些丰富的民族音乐使我国的音乐内容极为丰富,涉及77种体制、乐种、乐器、曲种等,这些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财富,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将这些和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传授给学生,让其真正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激发其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
3.4 优化民族音乐教学环境,营造和谐教学氛围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课外活动越来越丰富,校方应借此开辟第二课堂,拓宽民族音乐教育的途径,加大民族音乐在校园的传播力度。例如,引导学生将民族音乐与街舞结合起来,促进民族音乐传播的同时提高写生的创造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准确抓住民族音乐与民族文化的关联,通过师生互动与交流,营造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加入到民资音乐传播队伍中,感受民族音乐的独有魅力,在把握和理解民族音乐艺术魅力的同时,提高艺术修为和人文素养。
4 结语
纵观整个民族音乐发展时可发现,我国民族音乐起源、发展和演变均源于民族生活习俗、审美情趣和民族文化中。我国民族音乐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因此,将民族音乐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传承下去是现代教育的重要任务。在民族音乐教学中,不可过于注重演奏技巧忽视音乐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培养,转变思想观念和教学模式,全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吴旦.民族音乐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育探究[J].音乐大观,2013(03):169.
[2]王有为.浅談如何在高校音乐鉴赏课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5):83.
[3]王新学,李四忠.论音乐在大学生素质培养中的影响——大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的关键因子分析[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310-315.
4.学校应培养怎样的学生 篇四
第一,直接任命的方法:新组成的班级的临时班委大多是用这种方法产生的。当然,考虑到具体条件的变化及班主任的工作作风不同,在其它一些情况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便于工作即时展开,但在干部选择上带有较人的偶然性,干部队伍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群众基础。
第二,民主选举的方法:公开唱票,竞争上岗。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干部队伍有一定的群众基础,符合大多数人的意愿,但很可能选出“好人型”的干部,票数虽多但办事不利。第三,前二者结合的方法:即可以由大家选出若干个候选人,由班主任从中选择;也可以由班主任提供若干候选人名单,由同学们从中投票选择。这种方法可以缓解前二者的不足,但在干部选择上仍带有一定的偶然性。
这三类方法各有利弊,如能针对具体班级的具体情况做出具体分析,那么采取哪种方法就皆无不可了。
其次,学到了如何培养和锻炼班干部的知识。
要加强干部的责任感,提高干部意识。如何能够使班干部对工作负责,自觉地主动工作。这是干部队伍建设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长抓不懈,制定班级“干部责任分”:谁负责的工作出现问题就要扣分,干部犯了错误要比普通同学加倍扣分。
采取多样方法,加强监督机制。在干部的使用上要尽可能发挥每个人的能力,在岗位人员配备上要敢于打破常规。可以采用一人多职,一职多人等方法:将原来一人负责的学委、宣委、体委扩展到几人,这样一方面使更多的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得到锻炼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干部之间的竞争,这就是所谓“一职多人”;而“一人多职”指的是:能力较强且具有多种才能的同学可以身兼数职,这样会极大提高干部的积极性,便于工作顺利展开。
我们知道,班干部毕竟也是名普通学生,任何人身上的缺点和不足干部身上都可能有。不论他们的工作多么出色,班主任的“过分信任”都可能导致各种失误。所以,必须加强监督机制。这不但有利于更好地完成工作及培养锻炼干部,而且也是保护干部的一种有效手段。我从别的老师那里学到了一个好的方法:成立学代会。学代会独立于班委之外行使监督的权力。这样,干部管理他人的同时,自身也受到监督。学代会的优点在于,它从建制上就与“纪律委员”和“监查委员”有着本质的区别,后二者只可能从名义上与班委分开,其本身仍然是干部,而学代会在行使监督权力的同时,本身却不是干部,不参加班委例会,不参与班委行使权力。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同流合污的可能;一方面,只可能加强班委自律,而不会给干部减权降低干部威信。
5.当代大学生应承担怎样的历史责任 篇五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怎样度过:每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致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致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我们都知道,每个人在有生之年总要承担一些责任:周恩来总理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己任;马克思选择“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作为敏感的当代大学生更应该要有一种担当意识,中华我不振兴谁来振兴!要有一种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当代大学生被标志为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也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力量源泉。因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如何承担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和努力实现自身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
谈及责任,作为大学生这个知识分子群就应该努力读好书,以后可要报效祖国,为社会做贡献。但是,在不同的时代会出现不同的负责的意义。在当今的大学生就更多地关注于自身的生活或者说为人生着想:毕业后怎样才能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怎样才能让生活变得更美好,怎样才能过上自己梦想的那种生活···,社会历史责任感也就随之被淡化了。不过我个人认为,人们会这样想也是人之常情。一个连自己的生活都无法保证的人又谈何为社会,为国家做贡献呢?整天为生计而奔波又怎会有空闲想如何去报答社会呢?所以,我们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在这同时树立社会责任心,为回报社会,回报国家做出更好的贡献。当然,现在我们大学生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多读书才能怀才,才能把自己的心灵、思维、精神武装起来。
我们都知道,历史的教训是最有意义的。回望历史,展望未来,我们大学生才懂得树立历史责任感是多么的重要,而且大学生充满历史责任感是社会发展的需求,我们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接班人,应该在大学期间好好的学好专业知识,不断进行廉洁修身,为以后踏入社会做好准备,这也是我们大学生在大学负责的体现。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中国的近代史是一段屈辱的历史;一曲血与泪交织的乐章;一首全民一心、自强不息的赞歌。中国的近代史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从一个极度贫弱得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繁荣昌盛、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的国家。我们要时刻谨记历史的教训,要铭记这些为振兴中华而牺牲的英勇烈士。为了胜利地负担起建设祖国的责任,我们必须了解中国的国情,不仅要了解中国的今天,还要了解中国的昨天和明天。
要承担历史责任,大学生应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作为一名学生,必须用知识的力量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在大学四年里,没有读到自己应读的书,没有接触到自己应接触到的思想,这对大学生来说是巨大的浪费。当然,光有好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大学校园内乱扔垃圾,攀比之风,浪费资源,学术作假等陋习比比皆是。而马加爵、药家鑫等事件更是暴露了大学生存在的一些道德缺陷和伦理丧失现象。由此反映出,道德意识的培养对当代大学生来说真的是很重要。所以,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很迫切的,我们要给予充分考虑。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是当代大学生所需承担的主要历史责任之一。这就要求我们要关注现今多变的国际形势,关注国家的发展情况。要知道,一个真正有理想的青年只有将自己的命运和前途与祖国强盛、人民的幸福紧紧相连,努力将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奉献给他的那个时代,生命才有意义,青春的岁月才显得生动、精彩。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自觉的承担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6.学校应培养怎样的学生 篇六
《怎样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平坝区肖家中心学校
2016年5月
怎样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教学目的要求:
1、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怎样辅导孩子学习。
2、帮助家长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3、建议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感谢家长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前来学习。
二、教学。
(一)家庭教育
按照传统观念,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而按照现代观念,家庭教育则是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为了适应当代社会对家庭教育的需要,家长必须认真学习现代家庭教育理论,转变家教观念,提高家教水平。当前家长学校要着重抓好:
1.家庭教育观念的更新:传统的德育观念必须改变,如子女必须无条件服从家长,听话才是好孩子;不为人先,不为人后;“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不冒险)„„应该培养孩子的科学与民主、自立与自强、公平竞争与合作等精神。传统的重智轻德体,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实际水平的观念必须改变,应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学习知识与发展能力并重,重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人际关系协调能力的发展。
2.学习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①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不要要求太高,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揠苗助长,不仅无益,反而害之。②因材施教和全面发展相结合。既要重视孩子的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又要重视各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③态度一致,教育统一。家长的教育态度要一致,要一以贯之,而且要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和统一。④说服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⑤表扬奖励与批评惩罚相结合。⑥感情与理智相结合。⑦及时教育与持恒相结合。
(二)帮助家长们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1.家长的榜样作用。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师,是孩子首先模仿的榜样。父母的言行、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无时不刻地影响着孩子,可以说从孩子身上,我们总能找到父母的影子。
2.家长是有目的进行教育的实施者。孩子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家长的培养、教育分不开。古今中外众多名人成材的事例无不说明家庭和父母的作用。
3.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成长和学习知识的良好环境。这里说的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能够满足孩子生活学习必要的物质条件和适合的场所,可以说是良好的物理环境;由家长高尚的品德、健康的心态和不断进取的精神所营造的家庭氛围是良好的心理环境。
(三)建议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21世纪社会变化更加剧烈、科技发展更加迅猛,因此,一个缺乏独立性的孩子是无法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家长要树立现代教育观,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1.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2.培养孩子初步独立思考的能力。
a)创造机会,培养孩子自己拿主意作决定的能力。我国传统家教中十分注意培养孩子“听话”、“顺从”,却从不注意倾听孩子的意见。小到生活小事,大到孩子的发展方向,一概由父母决定,孩子缺少自己作决定的机会,这就不能培养他们的抉择能力。然而,自我抉择能力也是独立性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b)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家长在培养孩子独立性时,往往同时需要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毅力。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独立做事时,最关键的是家长自己要战胜自我。我们常见有的家长一见到孩子碰到困难,不是鼓励他去克服困难,而是立即代劳。还有的家长明知应要求孩子克服困难,坚持自己去做事,但只要孩子一哭一闹,立即心软而妥协,依顺孩子,从而前功尽弃。因此,为了孩子的未来,家长应下决心甚至下狠心,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和精神。未来是属于孩子的,孩子未来的路要靠他们自己去走,未来的生活要靠他们自己去创造。这一切都不是父母替代的了的,深爱孩子的父母们,让你的孩子从小学着自己走路吧!
(四)培养孩子成为机警的人。
如今,我们应该重视把孩子培养成为机警的人。这是因为机警不仅仅是人的一种对外界作出的迅速反应,更是成功者必须具备的“素质”。很难想象,一个稀里糊涂的“马大哈”怎么能搞出一番事业?!要让孩子成为机警的人,家长和教师的表率作用很重要。如果大人整天恍恍惚惚,做事丢三落四,那么要求孩子“机警”,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培养孩子机警,不妨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如,要求孩子上学时不要遗失书本或文具;上街购物得算清每一笔帐;去公共场所须谨防小偷窃去钱包;晚上就寝前应关好门窗等等。孩子是否机警,与责任心的培养也大有关系。一个有责任心的孩子,往往会自觉地时时留神、处处关注,尽量不出什么纰漏。再如,等孩子一人在家时,让朋友装成陌生人敲门,看孩子如何应付。甚至父母与孩子外出时,可有意与孩子走散,然后在远处关注孩子会作出什么反应。通过让孩子独立处理一些意外事件,也能培养其机警的素质。如,放学回家路上有生人想认识他(她)或给他(她)吃东西;外出游玩时小伙伴突然发病倒地;发现有可疑的人在家门口徘徊„„看看孩子能不能找到各种方法巧妙地应付。机警的孩子不仅善于保护自己,还会因此而充满自信。在孩子的“人生之舟”上,“机警”犹如加添的一面“风帆”„„
(五)怎样使孩子消除自卑感。
在现实生活中,确有许多孩子存在着对自己缺乏信心、瞧不起自己、总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无法赶上他人的自卑感。孩子的这种消极的心理状态,会使自己沮丧、孤僻,以至悲观、失望。那么,怎样使孩子克服自卑感呢?
1.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每个孩子都有一定的长处,也都有他的短处。作为家长,在生活当中要注意并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和点滴的进步,并不时失机地给予肯定和表扬。孩子认为自己有优点,也能取得一定的成绩,便会增强取得更大更好成绩的信心和希望了。
2.不要贬低孩子。我们有些家长爱用大人或“神童”的标准去要求孩子,达不到要求就以侮辱性的语言讽刺、嘲笑孩子,数落他的短处,故意贬低孩子。经常受到这种斥责的孩子往往自信心受到强烈冲击,时间久了,就会在不知不觉当中接受家长的暗示,承认自己的素质差,慢慢地就失去了信心。因此,要帮助孩子克服自卑感,家长首先要改变对孩子的看法,要用家长的信心去鼓舞孩子的信心。
3.不要滥贴“标签”。不管你的孩子表现如何,都不能随便作出“没有出息”之类的负面判断,也不能任意给孩子贴上“窝囊废”之类的灰色标签。因为这非但起不到教育的作用,还会使孩子形成错误的自我认识,孩子的自尊心也会受到伤害,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十分不利。
4.要满足和引导孩子的表现欲。自我表现欲是青少年时期最主要的欲望之一。当孩子的自我表现欲受到压抑时,就会产生自卑感。但不要单纯抽象地用貌美、聪明、学习成绩好等来展现孩子的自我表现欲,而要尽可能地在具体的不同层次的其他孩子身上让自己的孩子看到自己特有的优势,从而满足自我表现欲。
5.要重视孩子每次成功的经验。要教育孩子重视自己每一次的成功经验。成功的经验越多,孩子的自信心也就越强。平时要注意教导孩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量力而行,不可好高务远,以免挫伤成功的积极性。
6.要注意扬长避短。要让孩子知道,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付出的越多,收获的就越多。同时要让孩子明白,在生活
当中具有多种才华和非凡能力的人只是少数,人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要采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要扬己之长,避己之短。这样,就能充分发挥长项,取得更大的成绩
(六)父母应怎样引导孩子学习。
1.布置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如果希望孩子喜欢读书,那么,家中应该有书、杂志、报纸。孩子在书香环境中成长,自然会喜欢接近书,喜欢看书。但是,这个环境还必须是简化了的,不能太嘈杂或是一下子提供太多的学习刺激,以免孩子无法专心地学习。
2.用正面的语言和亲自示范的方式来教导他。如果您希望孩子学习一种好的行为,那么您最好使用正面的语言,明确地告诉他所要做的行为,例如告诉他“我们应该„„做”,而不只是批评他、责备他做得不对。然后再亲自示范正确的动作来教导他。如果孩子说会,那么就让他做给你看,再指导他正确的方式。
3.不要打扰他的专心。孩子专心在做某一件事时,不要去打扰他。第一件事还没完成之前,不要叫他做第二件,也不要让他做太多或做一些超乎他能力的事,否则,孩子在匆忙、心急的情况下,很容易就会养成放弃的习惯,怎会有始有终呢?
4.孩子一起游戏。从游戏中可以训练他的一些基本能力。有时也可以将复杂的学习活动分成几个简单的步骤,引导孩子一步一步去完成。
5.多鼓励他。只要孩子有好的行为,有一丁点的进步,哪怕他的表现不如我们的理想,我们也要鼓励、赞赏他,使他保有学习的原动力。
7.学校应培养怎样的学生 篇七
阅读有很多种, 就体裁而言, 有诗歌、散文、杂文、小说和戏剧等多种阅读;就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而言, 阅读量最多的要首推小说。为了使被各门功课追得焦头烂额的学生从阅读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有必要对中学生的课内外阅读予以指导。在具体指导时要求学生必须首先做到科学安排时间, 分清各学科学习与课内外阅读的关系, 然后再就小说的阅读予以以下几方面指导:
一、指导学生阅读小说时要有正确的选择和目的
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对他自己各方面的影响非常大, 只有好读、乐读才会有收获, 而读书的目的不仅仅是消遣, 更不是为了寻求故事情节和感官的刺激, 所以, 要选择得到社会认可的、有价值的优秀作品, 以汲取高质量的营养。课程标准在附录二“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明确提到的名著有十四部, 而中国的只有五部, 其余九部都是外国的。提名尽管并不能完全说明什么, 但能提到名的书应当是阅读的重中之重。一部优秀的作品可以归纳成三个字:感 (感动人) 、知 (让人有所知) 、信 (让人信服) 。善于读小说的人会把小说当成认识人生、认识社会的手段。因为优秀小说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社会性、人文性。好的人物形象能感动人、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 如世界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保尔, 就曾是千千万万青少年心中的楷模, 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青年。而小说的社会政治作用也不容忽视, 正如马克思所说“现代美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 他们在自己的卓越的描写生动的书籍中向世界揭示的社会和政治真理, 比一切职业政客、政论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揭示的还要多。”另外, 优秀小说不是死板教条, 而是一种艺术的美。在这种美的享受中, 人们可以认识社会和人生, 受到教益与熏陶。
二、指导学生阅读小说时要抓住人物形象, 理解作品意义, 并从中学习语言的艺术
人物形象是小说艺术创作中心,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富有典型性, 既概括了一定阶级的本质特征又有鲜明的个性。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塑造具有典型性的人物形象是作家反映现实的重要手段。如阿Q的捉虱子、揪辫子、龙虎斗、摸尼姑、偷萝卜、画圆圈等, 都是具有典型性格的阿Q在其“精神胜利法”支配下的所作所为, 通过这个人物的悲剧, 不仅总结了辛亥革命的失败教训, 而且让我们看到了阿Q严酷的文化生存环境及他“非人”的生存方式和自我把握方式, 看到了阿Q的个体性格积淀着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 看到了阿Q不只是反映了本民族的Everym an, 还反映了所有文化
时机包括时间和机遇, 时间优化要尊重国人的时令特点, 时机优化要充分把握重大纪念日和校内外发生的具有影响的重大事件所提供的活动机遇。第四, 方式和方法优化。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方式和方法没有定式, 以条件允许、师生欢迎、效果最佳为选择的标准。特别是要不断地创新, 只有创新才有吸引力。
弱势国家的Everym an的文化人格的普遍性。中外名著的重要艺术成就就是成功地创造了许多具有社会意义的典型人物, 这些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 带有浓烈的时代气息, 具有广泛、深刻的社会意义。再如中国四大名著中的主要人物曹操、诸葛亮、宋江、林冲、宝玉、黛玉、王熙凤以及唐僧、悟空等等无一例外。然而, 事实上很多学生在阅读后只能说出一些凌乱的“人物形象”, 而且显得语无伦次。对此, 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使用“人物形象”分析四步法“, 即解决四个问题: (1) 是什么样的形象。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对文章内容及文学形象全面地、立体地把握, 进而准确地概括出某一形象。如《祝福》中的祥林嫂可以概括为“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 (2) 性格特征是什么。性格特征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多种。祥林嫂的性格概括为”勤劳、善良、质朴、顽强, 但在旧社会她不但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反而成为一个被践踏、被迫害、被愚弄、被鄙视的人物, 以至被旧社会所吞噬“。 (3) 作者是怎样刻画的。小说里刻画人物的方法很多, 有肖像、行动、语言、心理、场面、景物等描写方法。 (4) 这个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是什么。这一步要结合创作背景来分析概括, 进而总结出主题, 如上面提到的阿Q。另外, 阅读过程中要注意学习作者的语言运用艺术, 像钱钟书的《围城》最成功的就是比喻艺术, 其比喻的诡奇、新鲜、丰富多彩、妙语连珠已达到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境界。
三、指导学生弄清小说描写的环境, 加深理解环境与人物的关系
小说的环境是指作品中所描绘的时间、空间等自然环境和人物活动的历史背景、人际关系等社会环境。这两种环境的描写对人物刻画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为环境影响人, 环境考验人, 环境造就人。如《呐喊》《彷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旧中国广阔的社会历史画卷, 是辛亥革命的失败, 是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是几千年封建文化孕育出的国民的愚昧、迟钝、麻木, 是觉醒者的抗争, 是知识分子对人生道路的苦苦探索, 是革命者的前仆后继。
四、指导学生掌握小说的情节
故事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的历史, 是人物性格发生、发展的依附。只有把握小说的情节才能把握人物性格形成发展的过程, 为人物形象分析提供依据。读者也由小说的人物、情节获得思想上的收益, 调整或改变自己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正是新课标的理念, 即对话理论。也就是作者与读者之间体现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 使阅读行为成为人与人的对话与交流关系, 让阅读小说的过程成为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创造的过程。比如著名短篇小说《项链》, 通过借项链、丢项链、还项链等复杂、曲折的情节, 不仅使读者逐渐看清主人公那种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资产阶级思想, 而且应能对这种人生追求做出正确的评判, 从而在未来的人生中选择一条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之路。
五、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把握小说主题
小说的主题是作品的灵魂, 文学作品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全员参与, 全方位配合;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统筹协调,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建设优秀和谐的校园文化, 培养新型合格人才。
(南阳市第五中等职业学校)
长期以来, 我们的语文教育是服务于生存需要的教育, 是一种功利性的教育, 它以知识、技能教学为主, 以实用文章教学为主要内容,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人们越来越需要用较丰富的文学情感来调节在激烈的经济生活中的快节奏, 用较高的文学修养来抵御不健康文化的侵袭, 用较犀利的文学艺术眼光观察世界, 用较锋利的文学艺术手法改造社会。这就使文学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 越来越成为中学语文教育的重点、热点, 同时也成为了教学的弱点、难点。
长期以来, 对文学作品的“教”, 陷入了一种模式化的泥潭中, 教师给学生传递的是一些概念性的、僵化的形式。教师在课堂上, 无非是分析思想内容, 分析艺术形式, 讲解写作背景、作者生平、作家风格、基本常识、中心内容、主题思想、人物形象、思想感情、语言特点、结构形式、情与景的关系、表现手法等等, 甚至用公式去套:如本文通过……叙述 (描写、塑造) ……表达 (提示、表现、抒发、赞美、批判) ……我们并不是说这些内容不能用 (这些常识性、技术性的内容是文学作品阅读、鉴赏、评价中不可或缺的手段) , 而是说不能用这些内容去代替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 教师不应该在“教”的过程中给作品贴上“标签”, 再教学生“辨认”, 或者把学生们赶进教师的“陷阱”里, 因为这些毕竟还不是文学教育的深层次的东西。文学作品的教学必须经过学生的“内化”, 而不能作为一种外在的、附加的东西硬塞给学生。薛毅先生在《文学教育的悲哀》一文中有这么一段话:“那套阐释体系也能把经典作品讲偏讲歪, 讲得味同嚼蜡, 刻板无趣, 仿佛全世界所有的作品都可以用反对封建主义、批判资产阶级、同情人民大众诸如此类的大词概括, 再加上阶级局限、消极面, 就万事大吉, 天衣无缝了。里面就是没有人, 没有人的丰富感情, 没有对人的处境的体验、同情、理解、悲悯。教师教学生高高在上, 指手画脚, 像上帝一样审判芸芸众生。他们说, 《项链》是批判资产阶级的虚荣心, 是批判享乐主义腐朽思想。这样一来, 那个女主人公活该倒霉。这样一来, 安娜·卡列尼娜、包法利夫人大概也都是自作自受。我们无法体会小人物的辛酸处境, 无法理解小人物的挣扎和被命运作弄的悲哀, 我们连起码的同情心也没有得到培养, 那套阐释的体系反而摧残了我们本来可能有的同情心。”这种教育现状决非个别而是较普遍的现象, 作为第一线的教师, 笔者对此是深有感受的。
我们知道, 文学是人学, 表现人性、人情、人道、人权和人生, 表现人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和情感, 文学教育应该给学生打开认识人生、自然和社会的天地, 展示鉴赏真、善、美的审美领域, 创设陶冶情操、完美人性的艺术环境。一个人性的形成, 人格的完美, 离不开情感的熏陶, 审美的体验。很难设想, 一个心灵狭
彩。如果在阅读中不引导学生体验这种感情, 阅读的功能就减少了许多。因此在指导阅读中强调,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重视感受和体验, 整体把握, 善于从饱含作者思想感情的作品中透视其灵魂。如读鬼怪故事《聊斋志异》, 就应从作者塑造的不同人物身上体会到爱恨怨愁, 从而抓住不同的主题。像讽科举的《司文郎》、刺朝政的《促织》、说婚姻的《阿宝》、道人情的《二商》等。
六、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
阅读, 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 它包括感知、理解、联想、想象、鉴赏、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的过程。其中有认读、理隘、思维单调、情感枯竭的人会是一个有健康个性和健全人格的人, 因此, 文学教育, 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可以做得好的, 而应该引导学生、调动学生的经验去对作品作个性化的解读, 去感受去感悟作品。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教学的指导意见是这样的:“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带有更大的个人色彩, 作品的文学价值, 是由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学生阅读的过程, 其实就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情感、眼光、角度去体验作品, 对作品作出反应, 对作品中自己特别喜爱的部分作出反应, 作出富有想象力的反应。在阅读鉴赏过程中, 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标准”中强调的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是教师鼓励学生对文学作出个性化的解读, 强调的是学生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 不是教师的“教”。
建构主义观点认为, 课本知识是一种关于种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假设, 而不是解释的“模板”, 科学知识包含真理性, 但却绝不是正确的最终答案。这些知识在被个性接受之前, 对个体来讲毫无意义可言。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的东西交给学生, 不能用我们对知识的正确性的强调作为让学生接受它的理由, 不能用权威来压服学生。学生对知识的接受, 只能靠他们自己的建构来完成, 以他们自己的经验、信念的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 以此来决定自己的学习的取舍性与取舍度。所有学习者都是以学习者现有的经验 (即认知的预结构) 作为学习新知识、新经验的生长点, 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土壤上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作为教师, 不能无视学生的预先经验, 不能把新知识作为一座凌空飞架的桥梁, 高架于学生的经验水平之外。知识是不能通过教师“教”给学生的, 而是来自于学习个体内部通过新旧经验的作用而建构的。教师的作用是帮助这种建构的完成。
文学是一种艺术, 艺术的特点在于它有个性, 甚至有它的多义性和不确定性。这种个性的、多义的乃至不确定性的东西, 决不是用一些统一的大概念能概括得了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而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做的却正好相反, 千千万万个读者只有一个路瓦栽夫人, 只有一个鲁四老爷, 只有一个王熙凤, 个性化的东西被概念化了, 文学性被政治化了, 人性人情的东西被理性化了, 审美的意识被格式化了, 难怪我们的文学课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
那么, 文学课应该怎么上呢?这个问题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得清的, 也没有也不能有一个统一的模式,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不能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我很赞成作家张炜的说法, 除了一些文学基本常识等技术性的部分外, 课堂的分析、由分析而产生的一个又一个结论是不应太多的, 最好的文学课就是把它办
解、记忆、技能、速度五个横面;认识、理解、评价、创造四个纵面。所以, 教师要因文制宜、因人制宜, 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方式和方法阅读不同的作品, 诸如:精读、略读、速读、默读、朗读、比较性阅读、质疑问难、查阅资料等等。
8.学校应培养怎样的学生 篇八
关键词:职校美术教学;技能培养;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6-00-01
职业学校的办学理念一直以来是以市场为依托,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技能,培养具有较强实操能力适应市场需要的学生,职业教育中的美术教育要针对职校这一特点精心设计,在培养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多作努力,使培养的学生能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具有立业、创业的能力,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学中要求创新、求实效、求特色,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成为对社会有用之才。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本人认为职中美术教学中把握以下几个方面,对提高职业美术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技能有一定的实效。
一、职业美术教学要更新观念
职业学校的美术专业是培养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工人或从事美术工作的实用型基层美工,而不是培养设计师和美术专家,因此,在教学中也必须立足于这个基本点,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在美术教学的设计阶段,要注重必要的设计理论教学,摆脱以往的说教式教学模式,将专业基础课与设计实践相结合。教学的实操阶段,以学校的设计室为依托,以典型的實例为蓝本,让学生边临摹边创新,培养学生技术水平能力。教学的见习阶段,根据用人单位对学生的专业需求,增设专业就业指导课与相关的课程。
如工艺美术专业,许多职校工艺美术专业在人才培养和就业的关系上出现了严重的脱节。许多经过培养的专业人才没有找到合适的就业单位,招生人数也在逐年减少,有的中职学校由于学生就业难,索性把工艺美术专业改成了高考升学班,背离了职业教育所倡导的“以市场为需求,以就业为向导”的办学宗旨。通过调查发现,许多职校在该专业的人才培养与就业方面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问题。有的学校不能安置学生对口就业,有的学校在课程设置上不注重技能的培养,学生所学知识不适宜就业岗位的需求,有的学校学生对就业岗位满意率较低,所有这些问题制约了中职工艺美术专业的发展。根据当前的现状,工艺美术专业在人才培养与就业问题上要转变思想观念,重新进行教育目标的定位,积极改革教学内容,拓宽就业渠道,使工艺美术专业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站得稳、立得牢,健康发展。
二、职中美术教学要体现职校特色
在中职美术专业传统的培养模式中,班级上课制、师徒制一直是历年来沿袭不变的教学模式。有的学校教学资源匮乏,实验实训设施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与课程的要求,课程设置单一或繁杂,教学内容陈旧,导致了人才培养的发展与实用空间,有的中职学校甚至在既无师资又无实训设施的条件下,盲目开设此类专业,致使该专业在办学过程中向其他专业分流,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因此,教学内容要根据专业特点有所侧重,为学生走上社会立业、创业服务。如幼师专业美术课教学中知识与技能的传授面可广一些,但深度上不要作太高的要求,重点在儿童画、想象画、命题画以及基础性的素描、水粉、水彩、国画,还有手工制作也很重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工民建专业,着重美术欣赏,重点是建筑艺术的赏析,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侧重素描、几何形体训练、透视知识的讲解,建筑画、环境艺术设计等。营销财会专业着重书法课,练习楷书、行书,毛笔、硬笔兼顾,美术欣赏及美术常识性的知识、技能。为学生未来就业,走上社会服务。
三、建立实训基地,强化实践训练
在美术专业教学过程中,语言的讲授是让学生掌握美术方面的理论知识,示范与观摩是让学生对绘画、工艺的表现方法有直观的了解,但实践训练才是技能获得的主要途径。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指导为依托,改变长期以来偏重课堂传授的方法,加大实践课教学比例,多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各专业教师加强沟通,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推进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要建立学生社会教学实训基地,与各类设计公司、装饰公司、广告公司、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的教学实训实践基地合作关系,与企业大胆尝试共同完成课程内容。这样不但能为企业培养有潜力的后备人才,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学习的机会,也可以使实践教学的各环节得到保障、落实和发展。比如动漫设计专业的学生,第一学期在学校完成相关的基础课,第二学期可以直接参与到企业设计生产当中去。全面锻炼学生配合协作、语言表达、适应社会的能力及独立解决设计课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增加了教师与企业的沟通,更对学生的实践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四、增强学生创新能力
对于美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造型能力的培养,还要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让学生根据一面极其破旧墙壁上斑驳的印迹,找出可视的动物形象;让学生为我校设计学校标志;让学生运用废旧材料进行旧物改造等等。这些训练活动都能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能很快适应就业岗位,而且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美术专业的教学内容要以培养技能为根本,充分体现培养目标,按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相互渗透的原则,适当增加实训比例,改革一些俗套、老化、不适应就业发展的教学内容,应积极适用反映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的课程与教材,积极研究和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现代电脑技术及校内外课程资源等,更好地促进教学。
9.学校应培养怎样的学生 篇九
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 周祎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的两种不同形态。人文精神所追求的是满足个人和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即是求善。而科学精神如梁启超先生所言,“有系统之真知识,叫做科学,可以教人求得有系统之真知识的方法,叫做科学精神,”即是求真,集中体现为追求真理,崇尚创新,尊重实践,弘扬理性。在人类社会的改造建设中二者并重,才能保证发展实践的正确取向和成功。今天我们要讨论注重培养哪一方,是将二者放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学校教育”来进行讨论的。
我方认为学校教育应注重培养科学精神,理由如下:
1.我国国情决定了学校教育应注重培养科学精神。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有的发达国家或成功转型的发展中国家经验表明,产业转型升级必须要有科学素养的高素质和高技能的人才作为基础。如今我国科技发展处于快速增长期,但仍存在人才总体质量不高、一流科学家和创新团队缺乏、重大原始性创新成果少等严重问题,而长期忽视科学精神培育是其中重要原因。胡锦涛主总书记曾说过:“科学精神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一个民族进步兴盛必不可少的精神。”“少年强则国强”,所以学校教育注重科学精神的培养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石。
2.教育属性决定了学校教育应注重培养科学精神。
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教育决定着一个人社会化的水平和性质,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基地。美国之所以创造发明多、获诺贝尔奖金的科学家多,与美国的学校教育注重培育青少年探索求知、开拓创新等科学精神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区别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它具有职能的专门性、作用的全面型、内容的系统性、手段的有效性。科学精神的培养很大程度上需要专门的人员、依赖教学的硬件和人员组织,而人文精神的培养是贯穿于人生每一个阶段的,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培养人文精神,所以学校教育应注重培养科学精神。
3.学生需求决定了应注重培养科学精神。
正如中国科协制订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所指出:“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而且多年停滞不前,对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羁绊和影响逐步显现。相对于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教育状况而言,科学精神的培育尤为严重落后。” 科学精神不是科学知识,有了科学知识,不等于就有了科学精神;传授了科学知识,也不等于就培育了科学精神。我们的学生缺乏对科学道德和科学品质的培养,缺乏面对生动活泼的现实问题,远离了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导致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很欠缺,因而需要学校加强对科学精神的培养。
10.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灵感 篇十
数学灵感是人脑对数学对象结构关系的一种突发性的领悟.在解答数学难题时,通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尽管从多角度、用各种方法去进行探索,但百思不得其解.可正在“山穷水尽疑无路”之际,灵感出现了,从而创造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的境界.
灵感与创造思维、灵感与数学发现究竟有何联系?我们可看看下面几位数学家的数学灵感与数学发现的情况.
法国数学家笛卡儿,早就有把相互独立的代数与几何结合起来的愿望,经过长时期的思考,但未找到合适的方法.16随军服务时他仍在思考.11月9日,在多瑙河畔的诺伊堡,他几天来整日沉迷在思考之中而不得其解,入睡后连作数梦,梦中迷迷糊糊地想到引入直角坐标系的方法.第二天,也即是11月10日清晨,醒后立即将梦中所得加以整理,终于创造了解析几何学,笛卡尔获得了成功,但他酝酿时间为1617~1619年,约为两年的时间.
法国著名数学家庞加莱在谈到他发现富克斯函数的变换方法时回忆说:“1880年有一次我离开当时居住的卡昂去作一次由矿业学校主办的地质考察旅行.旅途的奔波使我忘掉了我的数学工作,抵达库特塞斯后,我们乘公共马车到各处去转转,正当我跨上踏板的瞬间,脑子里突然出现了一个想法,即我曾用来定义富克斯函数的诸变换跟非欧几何中的诸变换是一致的.”庞加莱回到住址后,马上把这一结果加以证明.这是在长时间紧张工作之后,思想放松时灵感的突然闪现,是经过了约一年时间的苦思之后才获得成功的.
被称为数学王子的高斯为证明某一算术定理,曾苦思冥想达两年之久,后来突然得到一个想法,使他获得成功.高斯回忆说:“终于在两天前我成功了……像闪电一样,谜一下解开了.我自己也说不清楚是什么导线把原先的知识和我成功的东西连接起来.”尽管解开这个谜的想法是突然来的,但高斯本人经过两年的艰苦努力才为这个成功的到来做好了准备.
由以上对三位数学家数学灵感的出现而导致数学发现的描述,可以看出这种在长时期持续劳动后的某时刻出现的“突然领悟”是一种非逻辑的高层次的创造活动,亦即灵感思维活动.
11.学校应培养怎样的学生 篇十一
关键词:小学;阅读教学;学生主体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体,教师的教学活动必须要以尊重、落实学生主体地位为根本前提。”那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究竟应当如何更好地践行新课标关于“学生主体”的理念呢?笔者认为,可以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生主体的阅读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通常倾向于在学习过程中依据自身的主观喜好决定对某一科目学习的主动程度。从小学生上述的心理认知特点出发,笔者认为,要想使所教小学生真正实现对语文阅读篇章积极、主动、富含热情的学习,首先应想方设法增强学生对阅读篇章的主观阅读喜好,即所谓的阅读兴趣。这其中,结合阅读篇章的具体内容,灵活而恰当地为学生创设科学的阅读情境,不失为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方法。
例如,在“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阅读教学过程中,笔者不是一上来就向学生讲解该阅读篇章的段落构造、文章主旨等知识要点,而是首先为学生精心创设了如下实验情境:即一手拿着一团棉花,另一个手则拿着一定重量的铁块,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同时放手的话,究竟是手中的棉花先落地还是另一个手中的铁块先着地,抑或是同时着地。在学生好奇及惊叹的目光中,两手中的棉花以及铁块在脱离手部之后,同时落到了教室的地面上。当学生对这一实验现象还持有浓厚探究兴趣的同时,我趁势向他们点明:“其实,有一篇文章也涉及老师刚才所做的这个实验,这就是‘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下面,让我们一起对这篇文章进行阅读,看看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如此一来,教师可以借助这一实验情境的创设,在激发学生主体阅读兴趣、集中其阅读专注力的同时,轻松将学生带入“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阅读学习中,从而为该篇章的阅读教学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学习基础。
二、组织阅读竞赛,调动学生主体阅读的积极性
每个社会个体都有一定的争强好胜心理,小学阶段的学生同样也不例外。教育实践更是表明,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利用”学生内心的积极竞争心理,也能使他们以更加积极、主动的状态更快、更好地融入特定的篇章阅读活动中。从小学生的这一主观心理特点出发,并采取与之相契合的阅读教学策略,也不失为尊重学生主体,真正面向学生主体开展阅读教学的重要体现。
如,在《蓝色的树叶》这一阅读篇章的教学中,笔者就特意为学生设计了一项别开生面的文章朗读比赛,要求学生对该篇章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如,在李丽“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这一句子的朗读时,要注意读出谦和、礼貌的语气;在林园园“我还没画完呢。”这一句子的朗读中则要读出林园园吞吞吐吐、并不愿意将自己的绿铅笔借给李丽的神态……并规定朗读的最深情并茂的学生可以得到一定的奖励。如此,这种略带竞争性的比赛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有感情朗读活动的热情与积极性,他们的朗读学习过程充分体现了他们主动融入阅读学习的积极状态,真正起到了一举多得的良好教育教学效果。
三、运用科学评价,尊重学生主体的独特阅读感知
不少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搞所谓的“一言堂”,当学生关于阅读篇章的理解稍有不同或者偏差时,立马就对其进行坚决否决甚至是冷嘲热讽。殊不知,这种将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抛于九霄云外的落后教育模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阅读想象力的发展,更是严重挫伤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与积极性,可谓弊端重重。
对此,笔者认为,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不能再像以往一样占据原本属于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应当将阅读的主动权与主体权充分交到学生手中。这其中对学生的阅读理解与感知进行赏识性的科学评价作为一个有效的切入点与突破口。以笔者自身为例,我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就会经常给予学生正面的肯定与激励,像“你的想法很新颖”“你的阅读理解效果很好,非常快地就找出了阅读篇章的主要信息”等。这种带有赏识性质的评价很好地保护了学生进行阅读学习的积极性,也使得他们自觉将自身的阅读状态由以往的“老师要我读”向“我要主动读”的状态进行调整与过渡。
总之,传统阅读教育模式未能充分做到尊重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没有有效调动学生关于篇章的阅读兴趣与积极性,更谈不上收获良好的阅读学习效果。因此,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当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而巧妙地为其创设恰当的阅读情境、组织积极向上的阅读竞赛、采用科学的阅读评价语言,相信这都将在真正做到尊重学生阅读主体地位的同时,进一步推动其阅读水平与能力的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程大妹.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J].成功教育,2013.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名称: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行动研究,课题批准号:GS[2015]GHB0023)。
12.学校体育中怎样发展学生的个性 篇十二
一、发展健康个性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人们把体育等同为运动, 视体育的过程为单一的运动技能、技术学习过程, 并由此树立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 导致了我国体育教育质量的明显缺陷:学生身体素质水平不高, 体育能力不强, 体育意识淡薄。但新课改以来学校体育越来越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尊重学生个性, 把发展学生个性列为体育与健康教学的任务之一, 提倡发展学生个性, 并使其逐渐完善化, 将其看做提高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我们也要看到近年来“放羊式”体育教学现象的出现, 致使学生的体质没有提高, 个性也没有得到发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笔者认为是对新课改理解的偏差和社会环境造就的。
有些体育教师认为新课改是学生想进行什么运动就让他进行什么运动, 如有的学生想打篮球就给篮球, 有的学生想打排球就给排球等。教师就像器材保管员, 课堂一散盘沙, 又怎么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个性的发展呢?再有学生在运动中造成了损伤, 家长往往要体育教师承担责任, 教师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这样一来“放羊式”教学就产生了, 以至于出现一批性格偏激、人格不健全的学生, 谈何发展学生个性?由上述内容可知, 在一定教育目标的指引下,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 施以相应的教育, 发展健康的个性十分必要。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愉快地接近和探索某些事物而进行学习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发展个性中最突出的问题, 也是搞好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 有兴趣才能主动积极地学习, 获得期望的效果。否则, 学习效果不佳, 个性也会受到抑制。但是, 应该看到, 兴趣只是学习动机的一个条件, 而不是学习本身, 更不是学习目的。如果把兴趣作为目的, 就会妨碍体育活动的开展, 更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人的理想就得不到升华, 那会导致教育的失败。所以我们既要重视兴趣而又不能为兴趣而兴趣, 沦为兴趣主义。而应该根据学习任务与兴趣本身的变化规律加以诱导, 达到发展学生个性, 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的目的。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符合兴趣变化的基本规律。首先, 学生的兴趣由盲目性到指向性。兴趣之初常常带有盲目性, 生物冲动成分居多。对各种运动都感兴趣, 经过多次实践, 活动的动机由直接转入间接, 兴趣便出现指向性, 对某一项或某一类运动感兴趣。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分析, 针对不同的爱好特点, 来发展他们的兴趣, 引导他们认识活动的意义, 提高其意识性, 使兴趣向高层次发展。其次, 学生兴趣由转移性到稳定性。学生的兴趣是广泛而又变化着的。他们常常被新鲜事物吸引而对原来感兴趣的事物产生厌倦。经过一定的条件刺激 (如训练与教学) , 会引起心理定势, 兴趣由泛化趋向集中, 由波动转到稳定。据此,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选择兴趣, 并给以必要的强化, 使兴趣稳定地向上发展。最后, 学生兴趣是由可塑性到可控性。兴趣是可以培养的。经过多次条件反射 (心理上的) , 对事物可以由无兴趣到有兴趣。对学生不感兴趣的项目, 要因势利导, 充分培养他们的兴趣, 对学生感兴趣的项目, 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 可引导他们熟练地掌握一、两项锻炼身体的运动项目, 并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 使他们终身受益。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学生能力的培养, 是体育教学中重要的一环, 在体育教学中, 应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组织能力、运动能力、创新能力和与社会相适应的能力。为了发展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 要经常让学生参加实践锻炼。例如, 在推行的大课间活动中可安排学生轮流组织与示范, 并管理好某一年级或某一班。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轮流带准备活动或组织游戏。在运动项目的练习中, 尽量以配对形式进行, 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自己先掌握好技术动作, 而且要帮助保护其他同学掌握好动作, 并要求练习后学生自己进行小结, 不断提高。在每年学校组织的各类体育比赛中, 教师只拟定好竞赛规程和相关比赛的规则, 具体比赛由体育骨干和体育爱好者组织实施, 比赛中出现的问题, 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去解决, 比赛结束后, 也让学生进行总结, 看在组织比赛的过程中哪些地方做得好或者还有哪些不足, 从中吸取经验, 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组织能力。在体育教学中, 应重视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和发展。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 教学中要根据不同年龄、性别、不同身心发育水平等个体差异区别对待, 让学生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不断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 并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内容和身体素质练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不断提高学生运动能力。体育运动是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 因此我们要十分重视学生在实践中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为了充分挖掘这些能力,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掌握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 充分发挥他们的探索精神, 并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在准备活动中, 让学生自己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准备活动, 并在课堂上分组进行练习, 可以发现学生们设计的准备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再如在组织学生学习障碍跑游戏时, 教师只对越过障碍的方法作介绍, 于是多种男女站位次序和各种码放障碍次序都出现了。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 通过体育活动, 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应变能力及坚强的意志力。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满足现在学习、生活和今后工作的需要, 使他们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 能照常学习、生活和处理各种问题, 并能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
四、处理好个性和共性的关系
在体育教学中, 要正确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不要非此即彼, 偏执一端。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统一要求, 保证质量标准, 同时又要照顾个体差异, 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能力基础上, 身心都得到充分的发展。通过体育运动的艰险性、技巧性和趣味性来培养学生的自强不息、勇于战胜困难、不畏艰险、团结友爱的优良品质。教师还应该坚持教书育人, 随时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 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体育教学中, 要充分发挥班级集体的凝聚力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 重视个人目标与共同目标的结合。无论是在课堂还是在课外, 师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帮助, 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在教学过程中, 既要考虑集体又要考虑学生个人, 决不能为了个别学生个性的发展, 而让“放羊式”教学蔓延下去, 影响课堂教学, 完不成教学任务。
【学校应培养怎样的学生】推荐阅读:
怎样培养学生的自尊心09-10
怎样才能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09-02
《怎样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读后感11-18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01-01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