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天气的课件

2024-11-07

英语教学天气的课件(精选16篇)

1.英语教学天气的课件 篇一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种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即锋与天气之间的关系,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投影表格)引导学生复习冷锋和暖锋知识——在提问学生之后再投影答案内容。

冷气团运行

暖气团运行

甲(锋前天气)

(过境时天气)

丙(锋后天气)

冷锋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暖气团_

抬升

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

阴天、雨雪、刮风、降温天气

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

暖锋

冷气团后退

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

冷气团控制,气温低,气压高,天气晴朗

云层加厚,多形成连续性降水

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晴朗

师:影响我国天气的锋主要是什么锋?

生:冷锋。

师:冷锋在我国一年四季都有,尤其在冬半年。请举例说明哪些锋是冷锋。

生:冬季及秋末、初春的寒潮,北方夏季的暴雨,北方春季的沙尘暴,都是冷锋快速移动造成的。

师:“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是形容我国什么地区的什么天气?它是由什么天气系统造成的?

生: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是江淮准静止锋造成的。

师:梅雨季节过后的7、8月份,长江流域的天气又是另一番景象,往往是艳阳高照,天气晴热,又称“伏旱”,它又是由什么天气系统造成的呢?还有夏秋季节的台风,又是由什么天气系统造成的?

下面我们将继续学习另一种影响天气的重要天气系统: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

(板书)

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推进(新知识传授)

[教师精讲]

师:什么是低气压、高气压?

(板书)

1.低压、高压

(投影)教材图2.21

师:请大家看教材图2.21。

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的区域就是低气压。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的区域就是高气压。请你指出图中有几处高气压、低气压?说出高压中心、低压中心的气压值。

生:(观察指认回答)

师:很好。大家再看图,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高压脊,等压线上弯曲的各点连线叫脊线,好比地形上的山脊。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什么呢?

生: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低压槽。

师:对了。低压槽好比地形上的峡谷,等压线上弯曲的各点连线叫槽线。

我们再来了解什么是气旋和反气旋。

(板书)

2.气旋、反气旋

师:气旋就像江河中的旋涡,气流由四周向中心旋转运动;反气旋与气旋相反,气流由中心向四周旋转流出。下面请大家看图上的这个低气压。请两个同学到黑板上画出这个低气压的气流运动状况。

生:(两个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同时画图,要求每个学生根据以前掌握的知识在此图基础上画出南北半球低气压的水平气流运动方向)

师:(点评及方法指导:以北半球的低压中心为例,选取某一部位的一点,让学生画出此处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再让学生利用以前学习过的关于风向的知识,画出此点的风向;然后再由点及面,画出低压中心控制下的各个部位的风向,这样形成了一个逆时针辐散的平面气流图。学生掌握了方法,很容易理解高低压的气流状况,不必死记硬背)

北半球和南半球低气压的水平气流运动都是由四周向中心旋转辐合,因此低气压的水平气流运动都是气旋。北半球气旋是逆时针辐合,南半球气旋是顺时针辐合。北半球气旋东部吹偏南风,西部吹偏北风;南半球气旋东部吹偏北风,西部吹偏南风。

师:下面请大家看图上的这个高气压。请两个同学到黑板上画出这个高气压的气流运动状况。

生:(两个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同时画图,要求每个学生根据以前掌握的知识在此图基础上画出南北半球高气压的水平气流运动方向)

师:(同上—点评及方法指导—小结)北半球和南半球高气压的水平气流运动都是气流由中心向四周旋转流出,因此高气压的水平气流运动都是反气旋。北半球反气旋是顺时针辐散,南半球反气旋是逆时针辐散。北半球反气旋东部吹偏北风,西部吹偏南风;南半球反气旋东部吹偏南风,西部吹偏北风。

(动画演示)北南半球的气旋和反气旋的三维运动

师:请大家观察动画,总结填表。

(投影)学生讨论回答后分别显示答案

气旋

反气旋

成因

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运动时,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而成

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运动时,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而成水平

方向

北半球逆时针辐合,气旋东部吹偏南风,西部吹偏北风

南半球顺时针辐合,气旋东部吹偏北风,西部吹偏南风

北半球顺时针辐散,反气旋东部吹偏北风,西部吹偏南风

南半球逆时针辐散,反气旋东部吹偏南风,西部吹偏北风

师:低压中心气流不断辐合(气旋),越聚越多的空气将往哪里去呢?高压中心气流不断辐散(反气旋),空气将从哪里过来补充?(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设想与推断)

生:气旋气流从四周流入中心,中心空气_上升(上升气流),当气流升至高空时,又会向四周流出;反气旋气流由中心向四周流出,高层空气下沉补充(下沉气流)。

师:很好,大家观察很仔细。所以一个由气流垂直运动连接而成的低空辐合、高空辐散的环流系统,是气旋存在和发展的前提;而一个由气流垂直运动连接而成的低空辐散、高空辐合的环流系统,是反气旋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叠加补充投影)学生讨论回答后分别显示答案——垂直气流

气旋

反气旋

成因

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运动时,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而成

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运动时,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而成水平

垂直

方向

低压上升

高压下沉

水平

方向

北半球

逆时针辐合,气旋东部吹偏南风,西部吹偏北风

南半球

顺时针辐合,气旋东部吹偏北风,西部吹偏南风

北半球

顺时针辐散,反气旋东部吹偏北风,西部吹偏南风

南半球

逆时针辐散,反气旋东部吹偏南风,西部吹偏北风

师:请一位同学说一说低气压、高气压与气旋、反气旋的区别。

生:低气压、高气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

师:非常好。为了帮助同学们掌握气旋与反气旋,给大家总结了两个方法。右手定则:大拇指表示中心气流运动方向,四指表示水平气流运动方向。(右手表示北半球气旋和反气旋)左手定则:大拇指表示中心气流运动方向,四指表示水平气流运动方向。(左手表示南半球气旋和反气旋)

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活动,大家一起探究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的关系。

(板书)

3.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投影)P47活动2

[活动与探究]

探究课题:气旋和反气旋的差异及其天气

探究内容:

(1)从中心气流的运动状态看,气旋和反气旋有什么差异?

(2)假如空气中含有大量水汽,气旋控制下的地区会出现什么天气?请你解释其中的原因。

(3)请你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冬季和夏季反气旋控制下的地区可能会出现什么天气?

探究办法、过程:分组合作探究,总结提出结论。

探究结果:

(1)气旋中心的气流是辐合上升的,而反气旋中心的气流是下沉辐散的。

(2)假如空气中所含水汽量较大,气旋控制下的地区,会因空气上升容易凝云致雨,多阴雨天气。

(3)冬季,反气旋控制下的地区,可能会出现寒冷、干燥、晴朗的天气,还可能出现大风降温天气,甚至出现寒潮。夏季,反气旋控制下的地区,则可能出现炎热、晴朗的高温天气。

师:可见气压的分布导致空气的流动,气流的运动影响天气的形成。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对我国的影响很大,这些天气系统是怎样影响我国的?

生:气旋过境时,中心地区云量增多,常见阴雨天气。北半球气旋东部刮偏南风,因来自低纬气温高,水汽含量多,所以多云雨。西部刮偏北风,空气来自高纬,降水少,常出现大风降温天气。影响我国的气旋有温带气旋和热带气旋;我国全年都受温带气旋的影响,夏秋季节我国沿海常见的台风,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

生:影响我国的反气旋有: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太平洋暖性反气旋和温带大陆上的蒙古冷性反气旋,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太平洋暖性反气旋造成我国夏季炎热干燥如长江流域的伏旱;在温带大陆上的蒙古冷性反气旋,造成我国冬季寒冷干燥,如我国位于蒙古高原形成的

反气旋东侧,冬季多寒冷干燥的偏北风,在秋末、冬季、春初时节常会形成寒潮。

(过渡)师:台风,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伏旱和寒潮则是反气旋的杰作。下面请大家看教材第48页案例,一起来了解台风和寒潮。

(播放录像)台风

师:台风是气旋还是反气旋?

生:气旋。

师:台风作为气旋其特殊性体现在哪里?

生:位于热带,产生于洋面上,中心附近风力12级及以上。

师:台风与飓风是什么关系?

生:台风在太平洋上,飓风在大西洋和印度洋上。

师:台风的灾害由什么造成?

生:狂风、暴雨和风暴潮。

师:我国是台风影响国家之一,台风能带来好处吗?

生:(合作、讨论、辩论)能,干旱季节带来降水缓解干旱,如7、8月份的江淮地区如有台风过境会带来降水缓解伏旱带来的燥热和干旱。

师:我们再来一起研究寒潮。什么是寒潮?

生:寒潮是指冬半年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

师:寒潮是不是一定带来降水?

生:不一定,如果当地原有暖空气比较干燥的话则不能形成降水。

师:寒潮与反气旋是什么关系?

生:反气旋的中心在高纬地区时,反气旋的东南、西南部分容易形成寒潮。

师:寒潮会带来哪些灾害?

生:冻害、大风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破坏牧场、严重的大雪和冻雨压断电线并可能折断电线杆、交通运输受阻等。(开放性的答案,应鼓励学生开拓思维)

师:我国的寒潮与冷锋有什么关系?

生:是高纬度的冷高压中心辐散出的气流向较温暖的低纬度地区快速运动,形成的大风、降温天气。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常见天气系统”中的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对每天的天气预报不再陌生,更希望同学们能够把所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指导生活。

练习:

(投影表格)由不同学生回答逐个填写

1.气旋、反气旋的比较

气旋

反气旋

定义

成因

中心气压

气流

方向

垂直方向

水平方向

天气

一般情况

对我国

的影响

示意图

(北半球)

2.我国北方地区,秋季经常在___________(气压)或___________(气流)系统控制下,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

答案:

1.气旋、反气旋的比较

气旋

反气旋

定义

低气压中心形成的大型空气“旋涡”

高气压中心形成的大型空气“旋涡”

成因

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运动时,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气流的运动方向发生偏转而形成“旋涡”

气流由中心向四周运动时,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气流的运动方向发生偏转而形成“旋涡”

中心气压

低气压

高气压

气流

方向

垂直

方向

上升

下沉

水平

方向

N——逆时针辐合

S——顺时针辐合

N——顺时针辐散

S——逆时针辐散天

天气

一般

情况

上升空气容易凝云致雨,多阴雨天气

下沉气流因升温不易冷凝,天气晴朗

对我国

的影响

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天气就是强烈的热带气旋

夏季,长江流域的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副热带高压

冬季,寒冷干燥的天气——蒙古高压

2.英语教学天气的课件 篇二

(一)调查对象

对全国31个城市历史天气情况进行统计。时间范围自2011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

(二)数据来源

中国天气网(www.tianqi.com)。

(三)天气因素

影响体育教学正常开展的天气因素有高温、雨雪、台风、低温、雾霾等,其中雨雪、高温、低温较为常见,因此,本次统计所涉及的恶劣天气包含:雨雪、高温、低温三种天气情况。依照教学经验与相关法规,高温标准为当日最高温度在35℃以上,低温标准为当日最低温度在0℃及以下。

二、研究结果

(一)不同气候因素对体育教学的影响

1. 雨雪天气

雨雪天气是体育教师最头疼的恶劣天气。雨雪将导致绝大多数的体育项目无法进行。一方面,雨雪后湿度上升,汗液蒸发极为困难,使机体蒸发散热作用不能有效发挥,加重了机体的热负荷;另一方面,在湿热环境中,皮肤潮湿、角质层浸汗而膨胀,更降低了出汗散热效率。此外,雨雪后的操场、运动场非常湿滑,学生在运动过程中非常容易摔伤。

数据显示,全国学校行课期间平均有16.78%的雨雪天。以初中学校为例,假设每班每周三节体育课,每学期18个教学周,16.78%的雨雪天气将每学期直接影响到9节的体育课,平均每生每学期有9节体育课受到雨雪天气影响,它不仅影响了正常的体育教学计划,更重要的是减少了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机会。

2. 高温天气

高温天气也是体育教师较为头疼的天气,高温会引起机体内热量积蓄增加,发汗明显增加,导致大量无机盐和水分的丢失,易导致学生脱水甚至中暑;同时,热环境下肌糖原消耗增加,乳酸生成增加,从而容易导致疲劳,造成学生负荷量过大等情况。调查显示,全国学校在行课期间仅有0.54%的高温天气,平均每学期受到高温天气影响的体育课为0.3节,可见高温不是影响体育教学的显著因素。

3. 低温天气

由数九寒天的低温导致的体温下降对人体的身体功能与运动能力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低温使氧气的运输能力下降,骨骼肌的黏滞性增大,动作灵活性和协调性变差,肌肉工作效率降低,增加了运动损伤的概率。本研究调查显示,全国学校行课期间,有20.83%的低温天气,每学期受低温天气影响的课程达到11节。低温天气虽不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却是体育教学中最常见的恶劣天气。

4. 雾霾天气

雾霾是雾和霾混合在一起的产物。凌晨、傍晚湿度达到80%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珠,附着在极小的灰尘上,对身体没有较大的伤害;相对湿度在70%左右时,空气中液化后的小水珠附着在大气中的烟、灰尘等形成了霾。当人呼吸时,雾和霾随之进入呼吸道,并附着在人体的下呼吸道及肺叶、肺泡中,对人体健康伤害极大。对于室外教学居多的体育教学而言,在重度雾霾天气时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二)不同地区受气候影响的差异

以雨雪天气作为唯一参考指标,笔者将全国受雨雪天气影响最大及最小的3座城市的情况统计出来,结果如下表所示。

全国各地区之间的恶劣天气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受雨雪天气影响最大的贵阳、海口、南宁等市,雨雪天气占30%以上,平均每三天就有一天是雨雪天;济南、石家庄、银川全年却只有35天左右的雨雪,不足6%。省会城市间雨雪天气的最大级差竟达到34%(贵阳:36.55%;银川:2.66%)。

三、结论

雨雪作为影响体育教学最直接的天气因素,在学校行课期间平均有16.78%的时间会出现,在个别地区该数字还在30%以上;高温对体育课的影响较小,仅有0.54%;低温天气虽然对体育课没有直接影响,但是20.87%的频率若不加以重视,也会影响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而不同地区之间的气候差异也很大,以雨雪因素为标准,贵阳等雨雪较多的城市要比石家庄等地的雨雪天气多出34%左右。

四、建议

在了解了气候对于体育教学的具体影响之后,我们在应对恶劣天气时,要变被动为主动,在恶劣天气来临之前按照应急预案的教学计划,科学、合理地安排相应的教学,保证教学计划的正常进行。

(一)统计出恶劣天气天数和影响的课时数

体育教师应在每学期开始前对本地区历史天气进行统计,计算本地区的雨雪、高温、低温等恶劣天气发生的频率。结合气候特点,估算学期、季度、月份受到恶劣天气影响的总课程数和每个班级可能受到影响的课程数。

(二)科学合理地制订体育教学计划

对学期中受影响的课程提前准备,针对某阶段受影响课程对应的教学计划来安排室内课程的内容。此外,体育教师应充分利用在室内上课时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向学生讲解在室外时较难理解的技术动作和规则等,借室内教学的机会,普及一些运动损伤、身体保健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在开展室外体育课时,素质练习也不易安排,安排得过多会影响到技能学习,太少又不会产生作用。力量、柔韧素质练习并没有开阔的场地需求,教师可以在恶劣天气时借助室内有限的场地和器材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

(三)开发恶劣天气下可使用的教学活动场地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恶劣天气时选择在室内体育场进行教学,没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尝试与周边临近的室内健身房、篮球场等进行合作。开发学校内可以利用的大块空地,轮流合理安排各年级、各班级活动的场地,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

综上所述,教师应从气候发生的概率角度,量化探究气候对学校体育教学的影响,就可以由目前被动地“应对”恶劣天气,转变为主动知晓影响之后提前采取“应急预案”,规范恶劣天气下的体育教学,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摘要:学校体育教学经常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制约了正常的体育教学秩序、形式和内容。笔者统计了全国31个城市的历史天气情况,从气候发生的概率角度,量化性地探究恶劣天气对学校体育教学的影响,旨在由目前被动地“应对”恶劣天气,转变为主动知晓影响之后提前制定“预案”,规范恶劣天气下的体育教学,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恶劣天气,体育教学,影响

参考文献

3.《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教学设计 篇三

本节为中图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1第二单元第一节的第三部分,要学习两种重要的天气系统——气团和锋。气团是认识锋的基础,先要让学生了解气团的概念、分类及气团控制下的天气。需要强调的是,单一气团控制下的天气是晴朗的。气团这部分内容相对简单,所以此处不必花太多时间。锋是本节课的重点,应该让学生掌握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的形成和对应的天气特点。教师可用动画来演示说明。在演示动画时,尽可能让学生多思考,多讨论,让学生正确把握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的性质和天气特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让学生学会看天气预报,能分析平时的天气与哪种天气系统有关,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非常实用,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本节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真切感受到天气的变化,所以在教学时要紧密联系实际,这样便于学生理解相关内容,化难为易。

三、教学资源与策略

教学资源:多媒体、天气图教法:读图分析法、动画演示法、比较法、总结归纳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气团的概念、分类及气团控制下的天气;了解锋的概念及分类。(2)从气温、气压、降水等几方面分析各种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其天气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教材中的图文和观察、对比冷、暖锋形成及移动过程动态图,理解各种天气系统的天气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探究天气形成和变化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2)正确认识天气的形成和变化,树立辩证唯物的观点。(3)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学以致用。

五、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冷锋、暖锋的形成及天气特点。2. 教学难点:冷锋、暖锋的区别及各自形成的天气。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师:冬季已经来临,最近这几天我们咸阳的气温骤降,昨天室外的温度降至-9℃,还有大风,大家真的感觉到了冬日的严寒。那同学们知道这种天气是哪种天气系统引起的吗?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共同走进今天的学习内容。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两种重要的天气系统:气团和锋。

学生活动:学生聆听老师介绍并回顾这几天的天气状况,思考问题。(设计意图:结合最近几天咸阳的天气状况,提出问题,留下悬念,激发学生探究天气的兴趣和求知欲。)

(二)新知学习

1.气团

指导学生自学P42相关内容,思考:①什么是气团?②气团有几种分类方法?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将气团分为哪些类型?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问题,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带领学生分析冷、暖气团及海洋性气团和大陆性气团的概念。

(设计意图: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思考问题:冬季,从亚欧大陆移向太平洋的气团,按温度划分,属于什么气团?按湿度划分,属于什么气团?

(设计意图: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气团的认识。)过渡:在了解了气团的概念及分类以后,我们再来探讨与气团有关的天气特点。分两种情况,一是某地受单一气团控制,二是在冷暖气团相互取代的过程中。思考:这两种情况下的天气特点分别是怎样的? 过渡:冷暖气团相互取代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形成了第二种天气系统——锋。(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思维的严谨性和全面性。)

2.锋

指导学生自学P42相关内容,思考:

(1)什么是锋?(2)锋由几部分组成?(3)锋面附近的暖气团做上升还是下沉运动?为什么?(4)锋面附近可能会出现哪些天气?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脑意识。)演示锋的形成动态图,再次让学生观察锋的结构、冷暖气团的位置等信息。(设计意图:借助动态图,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锋的认识。

指导学生自学P42-43相关内容,思考:

(1)锋可分为哪三种类型?

(2)冷锋和暖锋中,分别是哪种气团的势力更强?导致锋面将向哪种气团的方向移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态思维能力。)看一看 猜一猜:展示兩幅锋面移动的动态图,让学生区分哪幅表示冷锋,哪幅表示暖锋。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通过两幅图的对比来区分冷、暖锋)

展示冷锋和暖锋静态示意图,思考:①冷锋和暖锋的锋面坡度有何不同?②锋前和锋后如何确定?冷锋和暖锋雨区位置有何不同?③冷锋和暖锋的图例符号是什么?符号指示的是什么方向?(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播放冷锋形成及移动过程动画,思考:甲地在冷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天气有何不同?

播放暖锋形成及移动过程动画,思考:甲地在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天气有何不同?(设计意图:动态形象地展示冷锋和暖锋过境前、时、后出现的天气现象,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总结:通常描述一个地方的天气特征,要从哪些方面进行?(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培养学生归纳知识的能力。)过渡:以上我们认识了冷锋和暖锋,接下来再来认识准静止锋。

请大家开动脑筋,思考:

①什么是准静止锋?②准静止锋过境时会出现怎样的天气?③准静止锋的图例符号怎样表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锻炼发散性思维。

展示一段有关江淮准静止锋的阅读材料,让学生了解这个准静止锋及对我国天气造成的影响。

4.锋与天气说课课件 篇四

一、说教材

“锋与天气”为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常见天气系统”的第一目。本部分内容对应的课标要求为“运用简易天气图,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大气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章分别从全球尺度和地区尺度认识这一要素。本章前两节介绍大气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大气环流与气候,本节从生活需要出发,讲述影响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因此,本部分内容在本章不可或缺。教材在呈现这部分内容时,叙事性课文和活动性课文并重,图文并茂,让学生对锋面系统有较直观的认识。教材中知识的铺垫也很到位,为学生扫除认知障碍。教材紧扣课标要求,对冷、暖锋过境的天气特点分析得很详细,方便学生预习和复习。

二、说学情

学生对天气现象虽不陌生,但对各种天气的成因并不了解,还不能从更加专业、科学的角度加以解释。但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强,很想探寻生活中地理现象背后的原理、规律,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心向。高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立体感较强,加上有初中地理、物理学习和本章节的两节知识做铺垫,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比的方法,自己分析、归纳出锋面系统控制下天气的特点并不是很难。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在锋面结构图上指出锋面、锋线和锋;能够借助简易天气图说出冷锋和暖锋在过境前、过境时及过境后的天气特点,并分析原因;能够结合示意图,说出冷锋和暖锋在锋面坡度、降水位置等方面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学习暖锋过境的天气,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更加科学、深刻地认识到不同天气现象背后的原因,进而体会到地理的实用价值和学习地理的意义。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简易天气图上判断不同类型的锋,并分析它们在过境前、过境时及过境后的天气特点。之所以将其确定为教学重点,一方面是课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简易天气图,这就要求首先能从中辨认天气系统,其次要根据其发展趋势分析某地区某时段的天气情况,以便为更舒适的生活或生产需要做好准备。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就是为了达到该目标。

教学难点:用所学锋面知识分析一些天气实例。之所以将其确定为教学难点,是因为学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可能在知识理解方面还有困难,要求他们立即学以致用、分析天气实例是难上加难;再加上天气现象的成因本身是复杂多变的,所以这成为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中教师只引导学生分析影响我国很典型的天气实例。

五、说教学方法

讲授法:在解释气团的特点及冷锋、暖锋影响下的天气实例时主要用讲授法。因为“气团”不是本节重点,不需要学生花大量时间去摸索,但它又是学习“锋面”的基础,所以教师要做讲解、铺垫。教师讲锋面控制下的天气实例,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刚接触时还不具备学以致用的能力。

启发式问答法:主要是在学习冷锋过境的天气特点时使用。这部分是本节的重点之一,由学生自主构建,才能理解得更深刻。但在刚刚接触时,让学生自己去分析,他们可能会有困难,因此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合作讨论法、角色扮演法:主要是在学习暖锋过境的天气特点时使用。由于教师已带领学生学习了冷锋,学生已掌握分析思路,因此这部分可以让他们小组讨论,然后请一个小组来表演。学生在活动时教师要做好讨论指导,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同时也督促全员参与。

六、说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以板书、板图为主,计算机多媒体为辅。计算机多媒体主要展示冷锋、暖锋形成的动画,一方面很生动,另一方面也方便表示锋面的移动过程。其它内容的教学主要采用板图和板书,一方面是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也能学画简单的示意图,板书是为了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

七、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提问武汉的气候类型,学生根据上节课的学习回答。引导学生认识气候是长时间内比较稳定的大气状况,而天气则是易变的,所以经常要关注天气预报。请一名学生模拟天气播报员播报此时的天气情况。学生将会从气温、阴晴、空气污染情况等方面播报,这时板书“气温”、“气压”、“风”、“阴晴”几个关键气象要素。然后教师说明天气现象与天气系统有着紧密的联系,引出本节课主题:常见天气系统之锋面。这样导课一方面实现前后内容的平稳过渡,另一方面从学生熟悉的天气预报入手,提高学习兴趣。

2.教授新课

新课教学共有“认识气团”、“熟悉锋面结构”、“引导学习冷锋”、“合作学习暖锋”、“了解准静止锋”、“区别冷、暖锋”几个活动。

(1)认识气团。“气团”是学习“锋”的基础,所以要做铺垫。先让学生在教材P41第二段中勾出气团概念,然后教师解释其中两个关键词。“物理性质均一”指气团内部的温度、湿度差不多,因此受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比较单调,一般是晴朗的。“大范围”有多大?让学生看教材P37冬季的“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和夏季的“夏威夷高压”,它们都属于气团。基于这两点解释,一是让学生认识受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是单一的,与后面的锋作比较;二是让学生直观认识气团的大小。借助刚才图像,顺便认识气团的性质。引导学生回忆影响我国的气团,冬季主要是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大陆气团,夏季主要是来自太平洋的海洋气团,询问学生两个气团的温度、湿度是否一样,学生很快能总结出大陆气团冷而干、海洋气团暖而湿,顺利引入冷、暖气团,但教师要强调冷、暖气团是相对的。

(2)熟悉锋面结构。为了自然过渡,教师指出“受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是‘平和’的,但当冷、暖两个性质不同的气团相遇时就会发生‘交锋’,形成锋”,形象地将二者联系起来。先请学生阅读教材P41,找出“锋面”、“锋线”、“锋”的概念,在学生读的过程中,教师板图“锋的结构”,然后请一名学生在图中将“锋面”、“锋线”、“锋”标出来;紧接着提问学生锋面结构有什么特点,提示从锋面倾斜方向、锋面附近天气情况等方面回答。

(3)引导学习冷锋。过渡:由于气团势力不同,锋可以分为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教师播放冷锋的动画,让学生注意观察冷锋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认识锋前、锋后,这是进一步学习冷锋过境天气特点的前提,也直接影响到暖锋的学习,因此这个基础要打扎实。待学生有明确、清晰的认识后,让学生从气温、气压、风、阴晴方面分别分析冷锋过境前、过境时和过境后的天气特点。提问时要有提示,以免学生初次接触,不知如何下手;也可以先请地理基础较好的学生回答,以做示范。学生在回答时教师做表格式板书。最后教师列举受冷锋影响最典型的天气实例。

(4)合作学习暖锋。有了冷锋学习过程的铺垫,暖锋可由学生合作学习。学习的思路可参照冷锋的学习。待学生讨论完成后,请一个小组学生上台分别扮演冷气团、暖气团、城市并播报暖锋过境的天气情况,最后一名学生板书天气播报情况。形象的表演不仅可以辅助理解,还可以调节课堂气氛。

(5)了解准静止锋。过渡:当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时就形成准静止锋。这里着重向学生解释“梅雨”的成因。由于学生生活的武汉是受“江淮准静止锋”影响的典型地区,所以要做比较详细的介绍,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是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6)区别冷、暖锋。过渡:既然锋面系统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如何从图中判断是哪种类型的锋,进而预测天气?请学生看地图册P37“冷、暖锋比较图”,让学生从中总结冷、暖锋的不同。教师要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剔除非实质性的区别,引导学生主要从气团势力、锋面坡度、降水位置、雨区宽窄方面比较。这部分虽然不是本节重点,但它是判断天气的基础,所以要让学生学会认识天气图并识别冷、暖锋。

3.课堂练习

本部分内容学完可能所剩时间不多,可让学生完成教材P42“活动”。该活动的情境中蕴含着地理知识,通过此活动可以培养学生提取信息、交流表达等能力。

4.课堂小结

根据板书,指出本节学习的内容,并强调重点要掌握冷、暖锋过境的天气特点。本节内容比较充实,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可能是同等重要的知识块,所以小结时要指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指出重点。

5.板书设计

将黑板分为三部分,左边板书气团的相关内容和锋面结构示意图。中间用表格板书冷、暖锋过境的天气特点,因为这是本节重点。右边是讲“梅雨”时绘制简单的示意图和学习其它知识时用。

5.多变的天气教学反思 篇五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多变的天气,及天气预报,教材紧贴学生实际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天气及其影响;天气预报是本节课的重点,熟悉常用的天气符号,阅读分析天气预报图,是中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

所以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提前安排学生收听、收看天气预报,作好记录,多渠道搜集与本课有关的材料、趣闻、谚语等,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在师生的活动和交流中,升化对天气及其影响的学习和理解形成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意识。采用形象记忆法、联系比较法、动手绘图等方法记忆常用的天气符号,借助多媒体读懂卫星云图,学会分析简单的天气预报图,从而指导自己的日常活动,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真正体现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地理,学习对生活用的地理。

在师生的共同交流、学习中,本节课的教学任务顺利达成,教学目标基本完成,有成功之处,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不足之处:

教学环节设计得不够紧凑,有些知识点上处理过于仓促,没有及时给学生指导,部分学生在判断上不够灵活和准确。

授课中我的主导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还不够,没有调动全体学生回答问题、分析问题的积极性,这方面还需我今后不断加强自身的业务素质,有足够的能力灵活地驾驭课堂。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反思,我想在今后的地理教学中,我应善于抓住活动的本质,在活动之余尽可能地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消化和反思的空间,从而充分发挥每一次活动的作用,有利地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和思维水平的提高,使我的地理教学得到提高。

王永玲

6.与天气的英语词语 篇六

1. meteorology 气象学

2. atmosphere 大气

3. climate 气候

4. elements 自然力量(风 、雨)

5. temperature 气温

6. to be warm, to be hot 天气热

7. to be cold 天气冷

8. season 季节

9. spring 春

10. summer 夏

11. autumn 秋 (美作:fall)

12. winter 冬

13. frost 霜

14. hail 冰雹

15. snow 雪

16. thunder 雷

17. wind 风

18. mist 雾

19. cloud 云

20. haze 霾

21. rain 雨

22. downpour, shower 暴雨

23. storm, tempest 暴风雨

24. lightning 闪电

25. land wind 陆风

26. hurricane 飓风

27. cyclone 旋风

28. typhoon 台风

29. whirlwind 龙卷风

30. gale 季节风

31. gust of wind 阵风

32. breeze 微风

33. fog 浓雾

34. dew 露水

35. humidity 潮湿

36. freeze 冰冻

37. snowflake 雪花

38. snowfall 降雪

39. waterspout 水龙卷

40. dead calm 风平浪静

41. Indian summer 小阳春

7.雾霾天气对体育课教学的新影响 篇七

1 雾霾制约着室外体育课教学

雾霾天气是天气中纯净的雾气与空气中漂浮的PM2.5 的悬浮颗粒。当人们吸入到肺中会使人造成严重的呼吸道疾病。室外体育课要求学生在室外进行体育课锻炼, 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学生的呼吸系统在不断的运动, 整节课的运动量也在呈现出相应的规律, 这就使得学生吸入大量的雾霾, 造成呼吸道的感染。甚至在体育课教学中因为雾霾的影响, 体育课教学任务和量已经远远不能够达到相应的标准, 就会造成室外体育课教学的浪费。近年来国家因为雾霾原因也对室外体育教学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 体育课就此只有在室内进行教学。

2 雾霾影响体育课教学实质

因为雾霾, 几乎各地大部分的体育课教学都移居到了室内。体育课教学本来要求学生在上课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学生一些运动技能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运动量, 这其实就决定了体育课教学必须有一定室外教学场地, 然而雾霾也就使体育课彻底进入了室内, 虽然在室内也能够活动身体, 但是其运动量是远远不够的。雾霾还使得学生的课外活动减少, 甚至不能进行室外活动, 因此体育课教学逐步向理论发展, 这将会影响体育课教学。

3 防霾体育课的诞生

有人说雾霾就好像是一个气候现象, 来了一阵就会走。我不同意这种说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 我国的经济快速的增长, 随之带来的空气污染问题是严重问题。再加上雾霾是一个群体现象。雾霾、雨天、雪天等特殊原因都使的体育课大部分时间在室内进行。为了学生的身体健康, 体育课因为雾霾的影响又不能不上。因此防霾体育课是非常有必要的。常见的防霾体育课也就几种, 第一种就是在体育馆的教学, 这要求学校必须有一定的硬件设施能力, 这就使得很多县区学校达不到要求。体育馆教学随着经济能力增加会很快普及。第二种是带着防霾口罩进行体育课教学, 虽然防霾口罩能够使学生防住霾, 但是在运动锻炼中严重影响着运动效率。第三种, 在室内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开发多种有关运动的室内体育课教学, 让理论学习不要变的很枯燥, 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这着实的有一定难度。其实还有很多方法, 需要我们体育人进行积极探索。

4 站在讲台上的体育老师

雾霾中的体育教学要求体育教师不仅应该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 更应该在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能够让学生有一定的运动量。这就要求体育课教师和理论课教师一样在私下要对课程进行精心的设计。虽然室内教学是教师的基本功, 但是体育课教师因为自己的专业学习原因, 自己的理论水平本来有一定差距。加上在教师平时的理论学习过少。因此, 要上好一堂好的室内课也是很有难度的。

在教师的培训过程中, 我们注重过得的是教师的技能培训。虽然也对教师进行教育方法的技术的培训, 但是和专业技能相比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 在以后的培训中无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室外体育课停上问题, 我们都应该加强教师的讲课能力从而应对讲台上的理论学习。

5 总结

雾霾虽是制约室外体育教学的一个新因素。但是随着国家的大力支持, 和我们体育工作者的智慧, 这已经不是一个制约的绝对因素。出现雾霾这个气候因素, 也时刻提醒着我们老师应该时刻准备着为了学生的体育教学努力, 并且不断充实自己。

我们在为祖国经济感到骄傲的同时, 也对发展带来的问题感到叹息, 因此我们应该实时的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 让自己变得强大, 能够应对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小艳, 鞠昌华.雾霾情况下的体育教学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15 (3) .

[2]牟善武, 宗有智.浅析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教育实习现状[J].当代体育科技, 2013 (36) .

8.“天气和气候”教学设计 篇八

知识与技能:

1.记住天气的概念。

2.记住天气的状况与特点。

3.记住气候的概念。

4.记住气候的状况与特点。

5.利用地图的判断和运用,提高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57天气类型图及景观图,认识天气类型及其体现形式。

2.通过活动、图片等各种方式了解天气与气候的不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天气和气候的科学原理,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2.通过实例分析,体会自己体会,初步培养运用地理知识指导生活与生产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天气和气候的名称、特点以及体现形式。

2.教学难点:实记主要天气符号。

第二部分:教学程序的设计与安排

1.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播放视频《中央电台的天气预报》。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体会不同于身边的天气。

设计意图:利用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并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走入当堂内容。

2.天气与气候具有差异性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世界各地天气图),提问:为什么世界各地天气千差万别?

学生活动:观赏图片并思考,得出结论:各地天气和气候不同,使世界的不同地区出现不同的天气与气候。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思考,认识到天气与气候的多样性,从而过渡到天气与气候的不同的学习。培养从图片中提炼信息的能力。

(1)活动一:天气的特点、气候的特点

教师活动:展示表格,组织学生自学填表。

学生活动:

①天气:多变。

②气候:相对的稳定性。

设计意图:

①自主探究式学习培养处理具体地理问题的能力,并训练地理语言加工和表达的能力。

②通过比较,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逻辑思维的培养。

(2)活动二: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

教师活动:

①几个城市的预报情况。

②介绍这些符号的意思。

③提问:如何判断其他几种符号呢?(让学生继续探究)

学生活动:

①找出几种相似常用符号。(浮尘、扬尘、沙尘暴、强沙尘暴)

②它们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哪呢?如何区分呢?(突破难点)

设计意图:

①通过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②引导学生从具体事例的探究发散到一般规律的总结。

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提问:学习了天气与气候的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吗?

学生活动:根据所学内容,联系自身实际情况谈谈感受。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我总结总结实现知识的巩固和升华。从而渗透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课堂练习

教师活动:展示课堂练习题。

学生活动:练习巩固。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灵活运用当堂教学知识。

(作者单位 贵州省毕节地区纳雍县雍安育才高级中学)

9.多变的天气的教学反思 篇九

1、导出情景。在这节课中,我在导课环节简单粗糙缺乏情趣,没有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热情和欲望。常见的有问题导入法、设置悬念,调动思维符合初一年学生的思维特征。复习导入。温故知新,引出下节课知识的生长点,亲切自然。图表导入。“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地理图表具有形象、直观、易懂、信息量大等特点,因而利用地理图表导入新课也就成为地理课堂教学导入新课经常选用的方法之一。如在教学这课时,利用天气符号导入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使课堂气氛更活跃。

2、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景。新课标教学理念提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因此地理教学应该走向生活,地理教学要重视学生生活经验,重视对身边熟悉的地理事物使学生的学习贴近生活实际,融入课堂学习。可以让学生谈谈我们当地不同的天气情况,这样学生理解起来更容易。从学生亲身经历的由于天气而带来的困难引入,调动起学生的情感积极性,会产生很好的学习效果。

3、依托社会热点,创设情景。现代社会、信息传播异常快捷,对于社会热点问题,学生有了解的欲望,所以联系社会热点来创设情境,就满足了学生好奇的心理,深受学生欢迎。如:我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台风、暴雨、雷电、干旱、大风、冰雹、大雾、沙尘暴、低温冻害、泥石流、山洪等灾害时有发生,据统计我国每年有1.9亿人受到与水有关的疾病的折磨,有2000万人患上呼吸系统疾病。利用这些事例创设情景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0.《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 篇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使学生逐步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节目的习惯。2.过程与方法

借助多媒体设备,从感性的生活材料入手,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会、认识天气的特点,学会描述天气;通过组织游戏、角色扮演,让学生了解天气预报,熟悉常用天气符号,认识卫星云图。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通过对天气预报制作过程的学习,感悟合作精神的重要,并受到科学精神的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难点

1、重点:风向的判断、天气预报的要素

2、难点:天气预报的要素

(三)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的心理发展规律,我主要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具体采取了视听、讨论发言、小组合作交流、比赛、角色扮演等学习活动,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四)教具设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天气是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下面让我们开展一个描述天气的术语竞赛活动。[讲授新课]

(一)天气的概念和特点

活动设计一:

1、组织一个让学生写出描写天气变化状况的术语比赛。

2、让学生仔细看写出来的语句,又没有不是描述天气变化状况的术语。然后老师再补充一些学生没有想到的。

3、从黑板上选择恰当术语描述这个时刻窗外的天气状况。看谁说得最准确。然后看看今天的天气和昨天的天气是否一样?

4、想一想: 同一地点一种天气持续的时间长短怎么样?

5、指出 “东边日出西边雨”同类的术语,以上术语反映几种天气状况?出现的时间相同吗?地点相同吗?

6、请同学总结刚才的知识得出天气的特点

(承转)前面,我们共同完成了收集反映天气状况的术语,学会了使用恰当的术语来描述天气,总结分析了天气特点。下面请同学们再比一比。

活动设计二: 请学生参照课本图3.1,结合天气特点,简单构思一段你经历(耳闻目睹)的一次有较深印象的天气。

(过渡)我们经常谈论天气,是因为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那么天气究竟对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有什么影响?

(二)天气与人类的关系

[P43学生活动] 通过讨论与交流,根据自己的生活体会,结合实际,畅所欲言天气对我们生产和生活的种种影响。分组并引导学生从这几个方面进行交流发言(天气和工业、交通业的关系、天气和农业的关系、天气和人们生活的关系、天气和军事的关系等)[提问]天气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还不止这些呢,看哪位同学还有补充?

(过渡)由此可见,天气对我们的生产生活影响太大了,有时它是起积极作用的,有时它是起消极作用的。如果能够预知近期天气变化状况,那将给我们的生活生产带来极大方便。那么,如何知道近期的天气怎么样呢?

(三)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讨论]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交流获取天气情况的途径。学生会说出许多不同的答案:看电视、看报纸、听电台广播、通过手机、BP机订阅、打电话(121)、上网等等。在众多的途径中,使用和收听收看天气预报是最常见的。天气预报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1、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想一想]指导学生阅读图3.3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了解天气预报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请学生归纳总结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气象观测——接收数据——制成图表——得出结论——制作节目。

(承接)接下来,请同学们一起来收听收看中央电视每晚播出的天气预报,在此之前请同学们先思考下列问题:

①在天气预报节目中首先出现卫星云图,卫星云图中不同颜色分别表示什么含义? ②你认识常见的天气符号吗?

③注意天气预报员是怎样播报城市天气预报的?(播放天气预报视频材料)(学生认真观看)

活动设计三:①学生浏览卫星云图,并回答在卫星云图上如何来观察天气情况(学生回答)②认识天气符号:分组讨论记忆天气预报符号的方法,认识常用的天气符号。然后进行一个认识天气预报符号的小比赛。

(过渡)这些天气符号组合在一起能够说明一日内的阴晴和降水情况,但不完整,还需要有气温和风向的说明。

2、天气预报的内容

学生阅读P45图3.4,分析归纳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阴晴、风、气温和降水)。指导学生判读:一天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风向、风力。

(承接)知道了天气符号就可以看懂简单的天气预报了,甚至有的同学可以做一名小小气象预报员了。

活动设计四:“争当小小预报员”

请同学们结合47页图3.7,以同桌为单位,练习播报2001年5月18日的天气情况。

[课堂小结]天气具有短时间内多变的特点,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有多方面的影响,而通过天气预报我们就可以预知这一切,关注天气预报,关注生活。

[巩固练习]

11.谈课件对小学英语教学的辅助作用 篇十一

1 视听结合,提高学习兴趣

可以说,导入新课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最初环节,也是最关键环节。而小学英语教学由于语言环境的局限性,部分地区课节不能保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而在这个关键环节适时适当地选用恰当的电教手段,既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的热情,又能够达到引人入胜的教学效果。学生自然的融入情境,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并加以应用。在生动,有趣,形象的画面及绘声绘色的配音中,学生很快便投入到了英语学习之中。更重要的是这种语言的学习,改变了以往学习的枯燥乏味,学生在趣味与实际操练中,水到渠成地接受,理解,掌握,运用,并形成了自己的知识。在知识反馈中,从学生语音,语调,表情的变化中我看到了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灵活性。多媒体以其声形并茂的优势,使学生在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中愉快地走进英语课堂。

2培养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Telephone》一课,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对话内容,首先把“Hold the line,please .”、“Whos speaking ?”、“Can you tell me todays homework ?”三句话及其相应的情景图片大屏幕依次展示,或采用视频的形式。利用图文并茂,声形并茂,视听结合的方法,渲染气氛,创造出对话的情境。然后让学生以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的形式,带着问题去自学,去讨论,去交流。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使他们积极思考,表达情感。这种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既学到了知识,培养了自学能力,交际能力,表演能力,又强化了记忆,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模拟语言环境,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例如《What time is it ?》一课是一篇关于时间的对话,且是本单元的总结课。学生对时间的几种表示方法容易混淆。

学生对整点、非整点、半点的表达方法非常容易混淆。如果单纯地以枯燥的语言去讲解,或者只在黑板上以板书的形式出现单调的公式,都不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反还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而借助多媒体生动形象的演示则不仅使学生对知识内容一目了然,更重要的是在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针对本课可以先展示给学生一句话:“What time is it ?”的声音课件,目的是使学生牢记以下回答的问话方式,接着分别以多种不同的形式展示几个表示时间的钟表的画面,并进行多次练习(钟的画面设计成卡通形,以符合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在学生充分掌握每一种时间表示方法后,再把表示时间的钟的画面在一个屏幕上同时展示给学生,并相应展示英语表达法,让学生自己分析、比较、记忆,并出示生活中的图片让学生搭配时间进行实际操练。整个教学过程遵循由部分到整体,由分散到集中的原则,学生在生动、形象的视觉感知中区分掌握时间的几种表达方法。这样,重难点不仅突出了,且更易突破。

三、灵活运用,优化听说

1优化学生的听说能力

人的语言能力是從模仿开始的。模仿是儿童学习语言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英语教学中,操作方便且易控制的电教媒体能很好地提供交际语言范例,可以满足小学生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直观感受能力。

2优化教师的课堂教学

12.面向教学的网页课件探讨 篇十二

一、为何要采用基于网页方式的教学模式

目前,比较普遍的多媒体制作软件主要有:微软的Office中的Powerpoint,方正奥斯,Flash,Authorware,VB,清华同方的Ark等等,这些工具在课件制作中各有优势。

但是,在Internet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网上海量的信息正逐渐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渠道,如何把这个技术优势应用于教学,尤其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综合分析过滤信息、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等,是我们教师应该思考和面临的问题。

我之所以采用网页方式建立课件,是因为首先网页饱含丰富的多媒体特性。其次网页具有多种形式的信息组织方式。再次网页的浏览方式简便。只要将做好的网页课件放在本地网络服务器上,通过教师机的IIS发布,学生地址栏中输入IP地址,所有的课件信息立刻会展现在你的眼前。最后它能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这种方式简化了教学过程,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如何做好课程网页的准备工作。

第一,教学设计的准备。

1. 确定教学程式。

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及教学习惯,确定教学过程及拟采用的教学程式,以便恰当地选择网页的组织结构,这是建立课程网页的第一步。网页是一个多媒体交互界面,在网页上信息的传递是通过超级链接来实现的。

2. 规范教学内容。

网页上的信息是以web方式存储的。在网页课件中,不仅可以书写传统的文字文本,而且可以包含诸如声音、动画、图形、图像、视频等多种格式的多媒体信息。还可以为超文本页面文件添加背景音乐、讲课录音、操作视频等。

3. 对于操作性强的科目,可以在网页课件上嵌入操作过程的视频,学生可以根据需要掌握学习进度。

第二,建立课程的网页。目前,网页的制作方法很多。你可以用Forntpage、Dreamweaver之类的网页设计应用软件来制作一个比较专业化的网页,你也可以借助像Javascript、ASP等之类的计算机高级语言编写一些应用程序并应用到网页的制作中,创建真正专业化的网页。

第三,在网络服务器上发布课程的网页。下面介绍在校园网环境中,发布网页的方法。升级教师机为“个人网络服务器”,发布课程的网页。如果你的客户机安装的是Windows XP操作系统,可以再安装Windows的“IIS”组件。这样,你的个人机就可以升级为一个“服务器”了。这时,再将创建的课程网页的所有文件拷贝到一个目录下,然后配置“WEB网络服务器”,发布这个网页课件。

三、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学生的基础和自学能力参差不齐.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因素。因为这种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仅仅是抛砖引玉者,基础好的、自学能力强的学生很欢迎这种教学模式,而那些基础差、自学能力差的学生就不知所措了,对此教师一定要加强对“差生”的辅导。

网页课件发布对教师机依赖性强,大多数教师机安装了教学广播软件,占用了80端口,容易让IIS和教学软件产生端口冲突。解决的办法是可以让IIS使用其它端口,如8080。

环境依赖性强,不利于学生脱机学习。网络环境是这种教学模式赖以实施的基础.离开了网络,学生很难进行必要的预习和复习。解决的办法是要求学生下载网页内容,让有计算机的学生可以回去浏览或上网浏览;鼓励学生充分利用业余自由上机时间浏览课程网页。

参考文献

[1]丁淼.网页设计与制作[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1,1.

[2]李勇帆.现代教育技术概论[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2.

13.《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反思 篇十三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1、学案教学体现了教学的有效性

本节课是一节复习课,为了提高复习效率,我采用了学案教学,设计好学案让学生提前回家进行复习并带有问题的参与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感觉到学案教学的确可以提高复习效率,而且使复习更有针对性。

2、反思性教学的有效性

平时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缺少预习环节和自我反思环节,于是在对本节课设计的时候我就在学案中设计了两个环节,一个是预习体会,另一个是课堂反馈,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完成整个的学习过程。预习体会是在课前完成的,可以帮助学生找出知识的遗漏点,并带着自己的问题听课,听课更具针对性。课堂反馈是在课堂上完成的,是学生在学习完本节课内容之后,通过简单的问题帮助学生进行反思。学生在课前和课后反映的比较好。

3、设疑导课,激发学生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采用视频导入,并让学生观看冷暖锋过境的动画,来自己分析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通过自己的观察,自己思考,自己回答,来解答课堂的知识点。 有针对文科生有拓展训练。讲练结合能够做到及时巩固。

4、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参与

本节课以多样的形式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如“知识整合”部分采用了提前预习,课堂学习的方法。对于冷暖锋示意图,采用了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图的方法加深印象。对于冷暖锋的判定,采用了讨论的方法使学生共同完成,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5、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兴趣

本节课遵循新课标“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理念,尽可能地挖掘教材中可以联系实际的内容,如:讲课时正好经历寒潮天气,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到处有地理,学好地理大有用处,增强学习的兴趣。

6、讲练结合,习题设计有层次性

因为是复习课,所以在课堂上除了对知识点的复习外,就是要能够解决问题。在习题设计上,分别设计了“基础巩固”“应用提升”“直击高考”几个环节,问题由浅入深,既可以满足学业测试水平的难度要求,

不足之处:

1、本节课最大的遗憾是在时间分配上没有安排好,出现了前松后紧的情况,以至于“直击高考”和“课堂反馈”内容没有完成,使教学过程不完整。

2、学生在平时太缺乏课堂探究的机会,已经养成了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的习惯,喜欢老师把知识都总结出来,自己只要记下来就万事大吉,不愿也不会动脑,懒得动脑,这种教学方式只能扼杀学生的创造思维,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更加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让他们会学习,从而达到爱学习的目的。

3、在设计反思性教学过程中,有部分同学对“预习体会”不知道怎么去写,也看出平时学生在预习环节上的缺失,应该在以后的教学上提高重视。

4、提问学生的面还是有限,应使课堂上的学习真正地面向所有的同学,真正实现每一位学生都有收获、有兴趣、有动力。

5、导入采用了《海尔兄弟》的视频虽然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是针对高二的学生,可以采取一些更具高度的导入方式

6、由于知识点多,显得时间紧张,导致个别知识点强调不够到位。

14.《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设计 篇十四

一、课标解读:

1.运用简易天气图或天气系统结构图,分析高、低压等天气系统特点;

2.用案例---------台风、寒潮等说明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及危害;

3.结合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说明其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二、教材内容分析:

“气旋与反气旋”是大气中最常见的运动形式,也是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天气系统,这部分内容是本节,以至全单元的重点和难点。本课只是给学生一些“入门”的基础知识,并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理解大气运动的主要形式──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和天气特点,掌握简易天气图及分析对应的天气情况。

2.判读、绘制气旋和反气旋的示意图及其天气图;学会识读简易天气图,听懂天气形势预报;

4.理解锋面气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 5.了解台风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及危害。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课件演示、做手势辅助及学生动手等方法,让学生尝试运用空间模式和对比分析法,分析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原理。

2.通过读图分析比较,让学生理解锋面气旋的形成及天气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天气系统的学习,了解天气系统对全球各地天气变化影响,认识地理要素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2.注意重点联系我国的天气现象,通过阅读天气图,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树立应用知识为生产生活服务的观念,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一)教学重点:

1.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天气特点。2.锋面气旋的形成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二)教学难点:

1.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状况与差异; 2.锋面气旋的理解。天气图的判读。

(三)教学疑点:“锋面气旋” 两侧冷暖锋的成因。

四、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

2、比较分析;3.列表法;4.案例分析;5.探究式学习法

五、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肢体辅助教学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旋转的水涡危险四伏,旋转的空气是否也会大难临头?同学们是否知晓获有所感知呢?学生发言讨论

【教师】(多媒体演示美国著名飓风----)

那么,旋转的空气为什么旋转,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对天气又有哪些影响呢?(二)老师讲授

一、常见的五种气压场类型:

①高气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的地区; ②低气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的地区; ③高压脊:从高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如同地形上的山脊; ④低压槽:从低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如同地形上的峡谷; ⑤鞍:两个高压或两个低压之间区域,如同马鞍形。【学生】读图分析:图中气压的空间分布类型主要有哪些?

五种基本气压场类型:①高压②低压③高压脊④低压槽⑤鞍

【教师】这五种气压场类型中影响深刻且范围大的是高压与低压,因此,接下来让我们详细的了解高压与低压是怎样形成的,有何特点与差异,对天气有哪些影响?

(多媒体演示):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及其天气示意图

1.气旋和反气旋:气流、气压与大气运动、天气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①气旋:中心气压低,气流辐合上升,北逆南顺,水汽易凝结,多阴雨天气,气温日较差小;

②反气旋:中心气压高,气流辐散下沉,北顺南逆,水汽难凝结,多晴朗天气,气温日较差大; 2.气旋和反气旋不同部位的风向:

规律1:①北半球气旋与南半球反气旋各部位所吹风向为:东部—偏南风,南部—偏西风,西部—偏北风,北部—偏东风。即“东南西北风,往后退一风”。②北半球反气旋南半球气旋各部位所吹风向为:东部—偏北风,南部—偏东风,西部—偏南风,北部—偏西风。即“东南西北风,往前进一风”。规律2:南、北半球的反气旋与同半球的气旋相反;南半球的气旋与北半球的气旋相反,南半球的气旋与北半球的反气旋相同;南半球的反气旋与北半球的反气旋相反,南半球的反气旋与北半球的气旋相同。

3.气旋和反气旋不同部位的天气:(北半球)【探究活动】

1.从中心气流的运动状态看,气旋与反气旋有什么差异?

2.假如空气中含有大量水汽,气旋与反气旋控制下的地区会出现什么天气?请你解释其中原因。

3.请你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冬季和夏季反气旋控制下的地区可能会出现的天气。

【思维拓展】

三、锋面气旋(北半球为例)

①高压脊线上气流以辐散为主,不易形成锋面。

②低压槽线上气流以辐合为主,易形成锋面。

四、台风及其危害

1.台风:西北太平洋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强大的热带气旋。2.形成条件:广阔热带副热带洋面,温度在26℃以上,地转偏向力。3.结构与天气

4.分布:西北太平洋上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其他海域:西印度群岛,澳大利亚东海岸,印度洋也有发生习惯上称为飓风。

5.危害:风暴潮、暴雨、大风、巨浪、土地盐碱化、洪涝(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

七、课堂小结:学生完成

八、板书设计(略)

九、反馈练习:题单

【教学反思】:

15.也谈课件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篇十五

关键词:课件制作,英语教学,课件运用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使用课件, 既能便利地创设语言情境, 加大信息量, 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那么, 课件的使用有哪些值得教师注意的地方呢? 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把好课件制作关

1.在充分把握学生实际需求的基础上 , 设计有针对性的 课件。

尽量避免套用现成的多媒体课件, 努力做到自己设计和制作课件。选用或制作媒体课件素材时, 要注意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视听能力和兴趣爱好等。初中生的思维比较单纯, 每节课的任务相对简单;高中生已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任务相对繁重, 所以不同年级段的授课课件, 需要考虑加入不同的多媒体表现形式。例如:初中阶段可以常常穿插动画、歌曲, 而高中生则可以多些图片文字元素, 否则有可能阻碍教学目标的实现, 甚至给教学活动带来负面影响。所以, 教师制作的课件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内容是否有针对性十分重要。

我在制作人教新课标必修1 Earthquake一课的课件时, 因为学生对汶川地震印象深刻, 我从网上剪辑了许多报道导入课件中, 学生顿时议论纷纷, 都以积极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达到了良好的导入效果。

在制作课件时, 要注意留出空白, 多给学生主动参与及创造的机会。布鲁纳曾说:“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在制作课件时, 要深刻牢记学生的主体地位, 引导学生不断地进行语言训练, 从而理解并掌握教材, 最终达到自如地使用英语思考和表达的境界, 避免让学生处在被动灌输的格局, 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巧妙设计课件, 吸引学生注意力。

所谓巧妙设计, 主要在于切入教材的角度和知识输入的思路, 而不是追求花哨热闹。有些教师在制作课件时, 几乎每张幻灯片都会配上一些与所教知识毫无联系的音乐或文字, 甚至幻灯片的切换方式也变换不同的动画效果, 令人眼花缭乱。这样的处理反而会干扰学生, 不仅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还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 教师在设计制作课件时, 应该自然地在课件中融入自身的风格。如果课件的内容新颖且知识含量适当, 就会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 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这样既体现自己独有的教育思想, 又让学生易于接受, 保持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辅助”本意。

教师要注意, 课件设计力求简洁明了、美观大方。例如, 我在制作课件时, 大多采用浅色背景, 字体基本采用蓝色或深绿色, 看起来清晰明快、和谐优美, 既可以保护学生视力, 又可以较成功地抓住学生的关注。

二、把好课件运用关

1.结合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合理选用课件。

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及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才是课件使用需要突破的关键。教师必须充分把握教学大纲和教材, 密切考虑教学内容与多媒体功能有没有互融, 是不是必须使用课件教学;如果需要, 在课堂流程中选择哪一个阶段和占多少比例;是不是达到了最佳教学效果。在高中英语教学中, 词汇的讲和练, 新语法句法的介绍, 精读文段的背景导入等, 课件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听力与写作环节, 就没有必要一定运用多媒体课件。

例如人教新课标必修2 culture relics一课中, 黑体印刷的单词短语是重点内容之一。我把这些重会立刻出现, 还可以看到有关高考例题。这就使得以前几个课时都完成不了的比较乏味的内容, 不仅能吸引学生的兴趣, 还能大大节省课时, 起到突出教学重点、深化教学内容的作用, 真正做到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以课件为媒介, 充分让学生“动”起来。

学者特瑞赤拉总结说:“……人们通过视觉和听觉获得的信息占所获得的所有信息的94%……”有了比较形象的多媒体课件的辅助, 教师在英语课堂上要尽量将学生调动起来, 带领学生去听、去看、去说。一方面将多媒体课件的演播和教师的讲解结合起来, 做到演播适时、讲解恰当。另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创设语境, 还课堂给学生, 激发他们参与交流和使用英语的热情。

每一次的阅读教学, 我都穿插预测和听力训练, 先展示课件中的相关图片要求描述, 再口头提出几个问题, 让学生有目的地带着问题听录音, 接着在大屏幕上出现与课文有关的问题, 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思考, 找出问题的正确答案 (将这些答案按顺序组织在一起, 恰好就是这篇文章的大意) , 然后要求学生以这些问题为线索复述课文, 以此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听力能力, 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切实地减轻了学生课后作业过多的负担,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把“减负”工作落到了实处。

16.英语教学天气的课件 篇十六

关键词: Authorware;课件制作;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07)15-30866-02

The Research in Teaching for the Making of Courseware by Authorware

JIA Li-ping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Linfen 041004,China)

Abstract:The making of courseware by Authorware is much more efficient in normal college, and it’s much mor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ccording to practical teaching’s demand and its existing problems in this course teaching, and finally, on the basis of teaching practice, the teaching content, the teaching concept and the teaching method of this course teaching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Authorware; Making of courseware; Teaching; Practice

1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给计算机辅助教育(CAE)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何改变传统培养人才的模式,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环境进行教育和教学,是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问题。新时代对未来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掌握本专业的文化知识,而且还要掌握用计算机技术教学的本领。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过程中,高质量的课件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如何帮助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尽快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是当前CAI的重要任务之一。

《Authorware课件制作》是师范类院校开设的一门课件制作课程,它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是一种基于图标(Icon)和流线(Line)的多媒体开发工具。然而由于目前《Authorware课件制作》教学的课时少、学习内容多的矛盾,发现学生普遍认为学完后不仅理论基础掌握不扎实,而且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多媒体课件能力差的状况,本文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出发,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以改进和提高《Authorware课件制作》课程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2 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部分高等师范院校在《Authorware课件制作》教学中多采用传统的讲授法,照本宣科,脱离不了教材,做不到因材施教,尽管结合一些上机实践操作来巩固和熟悉课堂上所讲的一些知识点,但这些操作练习比较零碎,也不系统,使学生不能掌握各个知识点间的联系,以及课程整体的连续性和相关性;传统的讲授法偏重知识的灌输,理论和实践联系不够紧密,学生上机练习的题目一般针对课程中以章节划分为主的知识点、缺少一些连贯性和系统性,学生不能灵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无法锻炼学生处理实际的、具体的和复杂的问题,这与该课程的宗旨相背离;教师的教学方法单调,以教师讲授为主,没能联系学生现实生活中感兴趣、关心的话题和所学专业,使课堂教学显得枯燥无味,因此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的理论知识不会灵活使用,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

3 教学内容分析

《Authorware课件制作》课程教学内容概括如下:(1)理论知识包括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学习理论、教学模式以及多媒体课件设计过程的基本知识,重点是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教学设计和脚本编写;(2)Authorware编辑环境的相关知识以及制作课件的基本技术,重点是图标工具栏中各图标的功能及用法,一些常用菜单命令的功能;(3)制作课件的高级应用技术包括模块技术、ActiveX控件技术、网络应用技术与外部数据库数据连接等。

Authorware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是一种基于图标(Icon)和流线(Line)的多媒体开发工具。然而制作完整的多媒体课件是一项需要以合理的学习理论为指导,分析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编写脚本、框面设计、素材搜集,制作课件、调试运行等一系列工作。在调试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需要向前回溯分析属于哪一个环节的问题,根据要求进行修改。

因此,通过实践教学对教学内容重新组织,将理论知识渗透到实践教学中,以实际问题求解为主线索来组织和设计教学内容,通过案例教学和案例分析,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问题分析、设计和实现的能力,在实践中强化创新意识。

例如,通过“介休绵山旅游”这个案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显示图标、等待图标、擦除图标、群组图标的功能使用,特别是图文并茂效果的制作。除了线性介绍这些关于绵山的知识,并拓宽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还有没有别的更好的方法来制作这个案例,学生们讨论得出结果:(1)可以用分类方法,将其按照类别介绍,从而引入交互图标中下拉菜单响应类型的功能和使用,学生们完成此案例的制作;(2)还可以用超链接的方法,引入框架图标,介绍如何建立超链接,第一步是定义热字样式;第二步将该样式应用到选定的文本上,将其定义成热字;第三步是为定义过的热字建立超链接;(3)可以用交互图标中按钮相应类型来实现,等方法。

在拓宽案例方面,可以在深度上延伸,也可以在广度(横向)上延伸,例如,让学生根据教学目标要求,自己发挥想象力,可以联系自己本专业相关知识和感兴趣的话题,开展制作课件。

介休绵山旅游资料的总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4 教学理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倡导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的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教学应采用“学教并重”,既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更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既注意教师的教,又注意学生的学,把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调动起来。通过这种教学思想来优化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以便培养出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根据这个教学理念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合二为一,达到“教学相长”的最佳效果。

5 教学方法

整个教学过程采用案例教学进行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和实验教学深化理论教学。

案例教学是指教育者本着理论与实际有机整合的宗旨,遵循教学目的要求,以案例为基本素材,将学习者引入一个特定的真实情境中,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双向和多向互动,积极参与,平等对话和研讨,从而重点培养学习者的批判、反思意识及团体合作能力,并促使学习者充分理解问题之复杂性、变化性、多样性等属性的重要教学形式。

美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泰勒曾指出:“只有学生能确定生活中所遇到的情境与学习情境之间的相似时,才较有可能运用他所学过的东西。”

案例教学法所运用的实际材料具有较强的完整性、典型性,操作的过程具有规范性和系统性;案例在案例教学中占居中心地位,完成传授知识与技能、培养能力、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等任务。案例教学的方法有案例讲解法和案例分析法,案例讲解法主要用于应用性很强的案例,强调教师的讲解作用;案例分析法主要强调学生的参与性,通过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能力。

采用案例教学法给师范院校数学专业大二学生讲解Authorware中交互图标的功能和使用时,首先分析学习者特征,具备数学专业知识和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然后确定学习目标,交互相应类型属性的设置;再根据学习内容精选案例,要紧密联系学生的专业和现实生活中熟悉或感兴趣的话题,例如,制作一个随机出两位数加、减、乘、除法运算题的课件;让学生思考讨论后,教师再对案例进行详细讲解,并对学生们的讨论结果进行客观地评价;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交互图标还可应用到其他哪些方面,并要求课后完成该功能;此外,上网找一个关于交互图标使用的案例进行分析,积累一定的经验和技巧。在教学中应坚持指导与辅导、教师演示与学生操作相结合。

实验教学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的能力。实验教学以问题求解为主线索,针对每个教学单元的重要知识点,精心设计有代表性、难易搭配的上机实验作业,这些作业不仅包括教师布置的拓宽案例实验,而且包括要求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设计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综合实验。

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优秀作业评选,要求评选为优秀的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讲解,从而实现优秀作业资源的共享和优秀课件制作思路和技巧的交流。

6 结束语

针对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经过调研、分析课程教学内容、寻找合理的教育理念支持,以案例教学进行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解决课时少和内容多的矛盾;以实验教学深化理论教学,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仇芒仙,等. Authorware实用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26-229.

[2]杨威,等.信息技术教学导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52-54.

[3]鲁书喜.多媒体技术课程案例教学法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7,(4):57-58.

上一篇:刑释解教人员帮教档案下一篇:库房管理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