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业发展论文(精选9篇)
1.物流企业发展论文 篇一
浅析钢铁企业物流的发展趋势
浅析钢铁企业物流的发展趋势
邓云才
钢铁企业物流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从原、燃料和辅料的供应,经过生产加工到钢材产成品的销售,以及伴随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及再利用的完整循环活动,包括物料和半成品在仓库与车间、车间与车间、仓库与仓库之间每个环节的流转、移动和储存(含停滞、等待)及有关的咨询管理活动,它由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等组成,是一个集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实物流为一体的供应链。
钢铁企业的物流成本占社会物流成本很大的比重。钢铁企业的物流量大,如果全国年产钢3.0亿吨,那么,输入和输出各种原、燃料、辅料、成品钢材和固体废弃物等的物流量是13.5亿吨(全国平均吨钢物流量4.5吨),企业内部物流量是33亿吨(全国平均吨钢物流量11吨),人们曾将其称之为“钢铁大游行”。这里的物流成本之大可想而知。
一.我国钢铁企业物流现状
我国钢铁企业物流的发展远远落后于社会物流的发展,而且整体水平不高。
1.在我国,钢铁企业物流是一个明显的薄弱环节。将企业物流看作企业生产关键和企业形象的只是少数几家龙头企业,总体上“物流还远未被企业领导和业务部门所认识”。企业物流管理不畅,时间、空间浪费大,物料流混乱,重复搬运,流动路径不合理,产品供货周期长,废弃物回收不力,不仅直接阻碍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而且占用大量资金。
2.钢铁企业物流的基础设施落后,物流效率低下。从运输方面看,我国许多企业的运输手段较单一,运输网络也不完善,重复、对流运输比率较高,有数字显示目前我国货运汽车空驶率高达37%,返空现象严重。另外,企业内部运输方式较少,铁路运输所占比重较大;仓库空间浪费大、保管不合理;大多数企业物料出、入库仍然由一些简易的机械设备来完成;很多企业的仓库仅具有传统的存储功能,还未向流转型转变。
3.钢铁企业物流的信息化程度低。由于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比较晚,不同利益阶层的人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存在着分歧。受财力、物力、人力等条件限制,一些企业的领导还不能接受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因而大部分企业还未能实施数字化的物流管理,先进的电子数据交换、自动识别和条码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等更无从谈起。这就使得企业无法对自己的物流进行即时监控,也无法实现与上游供应商和下游消费
企业的信息共享,更没有与社会物流合作的兼容接口。
4.钢铁企业缺乏专业的物流人才。物流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技术,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这就要求物流管理人员不但要熟悉整个工艺流程,而且要精通物流管理技术,掌握企业内部物流以及向外延伸的整条供应链的管理等综合知识。而我国现在具备综合物流知识的管理和技术人才严重缺乏,不能满足钢铁企业物流现代化的需要。
5.钢铁企业缺乏“第三利润源”的理念。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达国家的企业大都把竞争焦点放在生产领域,千方百计地降低物质资源消耗,获取企业的“第一利润源”;千方百计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取企业的“第二利润源”。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的生产企业把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的焦点从生产领域开始转向非生产领域,包括采购、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分销、售后服务等物资流通活动,以及有关的信息活动。但中国企业缺乏现代物流是“第三利润源”的理念,没有将物流看成为优化生产过程、强化市场经营的关键,而将物流活动置于附属地位,大多数企业将仓储、运输、装卸搬运、采购、包装、配送等物流活动分散在不同部门,没有纳入一个部门对物流活动进行系统规划和统一运作与管理。
6.钢铁企业缺乏协同竞争的理念。在“经济全球化”、“物流无国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顾客需求不断变化的环境下,美国的企业在与日本企业竞争时,尚感觉到了压力,他们纷纷实施归核战略——企业集中资源,培育其核心能力,大力发展核心主业,把主业做大、做强、做精,并在全球范围谋求物流外包或与全球的外部企业缔结战略联盟,以整个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国内、国际竞争。我国在快速多变的市场竞争中,单个企业依靠自己的资源进行自我调整的速度很难赶上市场变化的速度,因而企业必须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核心业务上、强化自身的核心能力,而将自身不具备核心能力的业务以合同的形式外包。
7.传统钢铁企业多数是按计划进行生产等活动,不重视订单管理的作用,导致了物料不能立即进入生产线,产成品也无法即时流通,即加大了库存量而占用大量资金,从而增加了企业的物流成本,降低了整体盈利能力。据资料显示,在英国,各种物流开支平均占货价总额的14.8%;在美国,各种商品的物流费用百分比最低占10%,最高可达32%;在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一般商品物流成本占商品总成本多在50%以上。现代企业的生产要求从按订单生产出发,选用准时化生产或生产资源计划或精益生产等生产方式,实施准时化采购和配送,将采购、生产、销售三者协调起来,达成与上游供应商和下游消费企业横向的双赢物流战略联盟,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
二.我国钢铁企业物流的发展趋势
企业物流是现代物流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钢铁企业物流只有与社会物流同步发展,人们才能真正感受
到现代物流的魅力。总体而言,钢铁企业物流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点。
1.钢铁企业要构筑一体化物流战略。任何一个企业只有与别的企业结成供应链才有可能取得竞争的主动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必须将物流活动纳入系统化的统一管理,一体化物流既提高上下游企业的服务水平又降低物流总成本,分享增值服务的利润,进而提高市场竞争力。
企业内部实现不了一体化,就谈不上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合作形成一体化供应链。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强化了上下游企业之间和企业内部各车间(厂)之间的关系,使物流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2.钢铁企业要与社会资源整合。经济全球化把物流管理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企业可以利用各国、各地区的资源优势,分散生产和销售。这样,现代企业的物流就能延伸到上游供应商和下游消费企业在内的各个关联主体。企业产成品中,除了涉及核心技术的产品是自己生产的之外,其他大多数原、燃料和辅料、中间产品都是由供应商提供的,企业这种少库存或零库存的实现需要一个强大的物流系统。物流社会化能使企业可利用的物流资源成级数倍增长,经过整合的虚拟物流资源减少了企业自身的基建成本,提高了物流设施的利用率,优化了资源配置,节约了物流费用。
3.钢铁企业要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实现企业的快速反应。企业的资源、生产、销售分布在全球市场上,市场的瞬息万变要求企业提高快速反应能力,使物流信息化、网络化成为企业实现其物流管理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物流信息系统增强了物流信息的透明度和共享性,使企业与上下游节点形成紧密的物流联盟。企业通过数字化平台及时获取并处理供应链上的各种信息,提高对消费企业需求的反应速度。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包括ERP、MRP、WMS(仓库管理系统)、BCP(条码印制系统)和RF(无线终端识别系统)等。企业通过互联网进行物流管理,降低了流转、结算、库存等成本。
4.钢铁企业物流外包与部分功能的社会化。在工业化高度集中的今天,企业只有依靠核心技术才能在竞争中存得一席之地。而任何企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在生产、流通各个环节都面面俱到,因此,企业将资源集中到主营的核心业务,将辅助性的物流功能部分或全部外包不失为一种战略性的选择。物流作为一个大系统,是由仓储、运输等多个功能要素整合而成的。企业经过资源重组、流程再造形成一个完善的现代物流体系之后,不仅可以满足本企业物流的需要,还可以将剩余生产力转向物流市场,从事社会化分拨物流,获取更丰厚的“第三利润源”。
5.钢铁企业要跨行业缔结战略联盟,以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竞争。大型企业要迅速从“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误区中解脱出来,不失时机地与合适的供应商、储运商等结成战略联盟,通过合作以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竞争,同时又实现互惠互利。要积极寻求与核心企业的战略合作,成为核心企业长期的、稳定的战略伙伴。结成战略联盟,实行供应链管理,以供应链参与国内、国际竞争,提高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和市场份额已是大势所趋。
“跨行业结盟,打造最优供应链”,宝钢集团和东风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由宝钢为东风集团提供汽车板剪切加工配送,以逐步实现东风汽车板采购的零库存。还与中船集团缔约结成战略合作伙伴。由宝钢集团上海浦钢公司向中船集团提供船用钢板20万吨,约占中船船板需求总量的三分之一。内陆钢铁企业纷纷与各大接卸铁矿石的港口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等。
6.钢铁企业要开拓全球性物流,寻求全球性市场空间。中国的企业要增强竞争忧患意识,在抓住国内市场的同时,要放眼世界,构筑全球化战略,以一体化的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在全球寻求资源采购、半成品生产和产成品分销,参与国际化竞争。在全球范围内,通过实现对上下游企业的快速反映,提高上下游企业的服务水平,降低物流总成本或供应链成本,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并在全球性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7.钢铁企业要设立专门的物流管理部门,进一步完善企业物流体制。钢铁企业内部属于物流业务的主要内容有:
——采购:采购方式,采购谈判,供应商管理等;
——仓储设施:仓库和堆场数量与地点的决策,仓库和堆场的类型与设备的选择;
——库存管理:库存数量的决策,库存物品保管;
——物料处理:散状物料的卸车、分堆、混匀处理,废钢铁料的拣选、打包、切割处理,产成品包装材料选择与包装设计等;
——运输:运输方式的决策,运输路线的选择,时间安排等,包
括采购运输、销售运输和企业内部仓库与车间、车间与车间、仓库与仓库之间的运输;
——信息管理:与物流有关的信息管理;
——供应计划:根据生产需求制定原、燃料和辅料供应计划。这
些业务大多数早已客观存在,只是分属于各个职能管理部门,如物资供应部门,运输部门,市场营销部门等,现在需要对这些业务重组,统一到物流部门实行系统管理。在物流重组中,要求企业对从原、燃料和辅料进厂、中间过程存储、到最终产品出厂交给用户的物流全过程,统一实施计划、组织、控制和管理,形成企业内部物流一体化。为此,企业要成立专门的物流管理机构,行使产前、产中、产后的物流管理职能,并对供应链实施具体的规划设计和组织管理。
综上所述,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使企业物流现代化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有远见的企业经营者应该清醒地认识企业物流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强化企业物流,为企业创造真正的“第三利润源”。(本院公用设施处)
2.物流企业发展论文 篇二
关键词:物流信息化,物流企业,创新发展
我国物流企业要想降低物流成本,就应该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充分利用现代各种信息,通过“信息流”来疏导“物品流”,通过发展物流信息化来准确配置物流,让物流企业的发展更具有目的性,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用,最大程度的降低物流综合成本。可以这么说,“传统物流+信息化”就构成了现代物流的核心。
1 物流信息化的内涵
我国物流发展已经进入到现代物流时代,现代物流的重要核心就是信息化,现代物流的管理需要大量丰富而准确的信息,任何信息的失真或者遗漏都对物流的整个系统产生很大的直接影响,影响系统运行的效率和质量,连锁反应则影响到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物流系统产生的效益来自于整体物流服务水平的提高和物流成本的下降。而这一切和及时、畅通的物流信息流辅助分不开。
物流信息化,即指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装备和信息平台等,围绕物流产品的生产、采购、运输、储存、保管、服务等物流全过程进行信息的采集、交换、传输和处理,实现物流产品的供求两方与储存方等的有效协调和无缝连接,构造出高效率、高速度、低成本的物流供应链,从而达到全面满足经济发展的目的[1]。现代信息化的物流采取信息化管理并采用自动化设备对商流和物流过程产生的信息进行收集和处理,并对物流信息进行分析和挖掘,最大限度地利用有效信息指导物流活动。信息流贯穿于物流活动的始终,起到了事前预算流通路径、即时监控输送过程、事后反馈的作用。
2 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国家统计局对我国物流企业近几年的发展做出如下结论:“近几年发展较快但是整体水平仍不高”,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还需要努力,还要向信息化方向多投入,其必要性有如下几点:
2.1 信息化为企业管理提供标准化的基础
在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中,两方面原因导致企业部门之间的沟通不畅,效率大打折扣:一是信息的发出方和接受方信息不对称,二是每个人的操作管理方法不一样。但在信息化的企业运作中,所有岗位的职能和权限已经被定义好,只需按照标准化流程操作即可。即使出现其它问题,依靠信息化系统也可以快速找出问题。
2.2 信息化是企业集团化运作的必要条件
物流企业信息化包括“五流”,那就是单证流,货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人才流,“五流合一”就构成了信息化的链条。将这几种流的信息通过数字化传递,即使身处异地办公,但是借助信息化手段及时共享这些信息,没有任何延误,没有空间距离,这为异地分工协作提供了最大的支持和保障。
2.3 信息化对成本核算的要求
一般企业的成本核算采用人工核算,这样做的缺点是工作量比较大,且准确性不高,同时人工核算和采用电脑核算相比,成本很高。但企业财务信息化以后,系统会收集所有的费用产生,根据其特点将其分门别类。管理层可以随时随地的查看财务数据,借助信息化系统分析问题,控制成本,做出调整,解决问题,保证企业的资金链,提高企业竞争力。
3 我国物流企业物流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和发达国家比起来,整体的水平和程度都不高,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的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直没有跟上世界先进水平。所以我们首先要认清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才能奋起直追先进国家的水平。目前,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 物流企业员工的信息化水平偏低
物流信息化的发展离不开系统的企业运作管理机制,但更离不开高素质人员的操作,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物流信息化人员的工作知识缺乏,技术不过硬。除此之外,企业没有规范的数据采集、数据录入及数据备份等管理要求,导致数据错漏、编补、差误,甚至某些基础数据根本就是无效的。一旦数据累积到一定程度,需要采用一些现代化信息处理手段为企业决策管理提供支持时,如数据分析预测、数据挖掘进行知识归纳等,却发现没有可靠的数据可用。
3.2 物流信息标准化问题
我国物流信息化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标准化问题,比如物流信息的不规范、不标准、不统一,这就给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信息交换带来难度,信息失真情况严重,资源得不到良好配置。因此,要想准确、高效、迅速的传递信息,必须加强对物流信息标准化的规范和研究。同时,还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运用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对物流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应用的全过程进行合理控制,从而提高物流的效率、效益以及决策分析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3 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不完善
现有物流信息平台的规模较小、效率较低。国内目前从事物流信息服务的公司、企业虽然很多,建立的物流信息平台也有不少,它们的技术途径包括电话、短信、寻呼台、互联等,也有部分市政府投资建设的物流信息项目,但普遍的特点是规模较小、效率较低,不能及时有效地为用户提供优质的物流信息服务。
3.4 物流过程的综合成本过高
在我国的物流企业中,我国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总体来说还比较低,这也导致整个物流过程的综合成本非常大,远远超过了发达国家。物流领域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和普及的程度还不高,发展也十分不平衡,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物流服务的需要。据世界银行的调查,美国的物流成本占整个GDP的9%左右,而我国的物流成本占整个GDP的25%。此外,我国的物流成本一般占总成本的30%~40%,而发达国家一般将物流成本控制在总成本的10%左右。
4 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的创新发展对策
4.1 强化培训和人才培养
物流企业实施信息化管理需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需要一支既具有计算机、信息技术专业背景,又熟悉企业管理的队伍,对于企业来讲,应专门成立物流信息管理部门,引进相关方面的技术人才。要求有具备熟悉服务对象的生产、经营和销售,熟悉物流服务组织、交通运输组织管理相关业务、统计学、运筹学、市场营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物流信息系统开发和维护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因此,企业应建立物流管理人才吸引和培训机制,吸引优秀物流专门人才进入企业,提高企业现有人员的科技素质,加强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和物流从业人员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是彻底改变物流领域信息技术水平落后的关键。
4.2 加强物流企业的信息标准化
物流企业的信息标准化已经是大势所趋,将要应用的领域也非常广泛。拿我国的汽车行业来说,我国的汽车企业物流包括运输、仓储、包装、配送、流通加工等多个环节,为了更好的利用资源,就需要信息系统把物流供应链上的各个伙伴、各个环节联结成一个整体,这就需要在编码、文件格式、数据接口、EDI、GPS等相关方面实现标准化,以消除不同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障碍。要实现物流供应链上下游单位之间物流活动的协调,根治上下游单位之间物流活动中的重复操作、准确性差、反应速度慢等问题,关键在于在上下游单位之间建立起快速、及时和透明的信息传递和共享机制,其基础就是物流信息标准化。
4.3 完善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是实现物流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桥梁。通过对各个区域内上下游单位的物流相关信息的采集,为生产、销售及物流企业等信息系统提供基础物流信息,满足企业对公共物流信息的需求,支撑企业各种功能的实现。通过信息平台,商品的生产销售企业可实现动态实时和可视化功能,实时掌握整条供应链动向。同时,物流企业也可通过平台实现与生产销售企业物流数据共享,实时掌握商品物流的流向和流量。上下游企业借助信息技术使整个供应链的数据交换速度加快,数据准确率增强,同时也提高物流企业对突如其来的变化的反应速度。
4.4 将企业物流活动与电子商务紧密结合
网络己经成为用户和企业,上下游企业间最大的沟通媒介。网络使企业的经营方式和用户的购买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这种变化使电子商务的应用呈现迅猛增长之势,电子商务己经成为现代物流运作的必要手段。电子商务为物流企业功能集成化、服务系列化提供了运作空间,减少了信息延误,提高了运行效率。在电子商务模式下,物流企业可充分利用互联网巨大优势建立信息系统和网络平台,提供更加完善的产品采购,配送和售后服务,促进生产企业更加贴近市场,与生产企业共创双赢模式。因此,要大力推动行业电子商务的建设,有效推动企业物流和电子商务的结合与发展。
4.5 加强对物流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政策扶持
物流企业的信息化作为一个年轻事物,要想在物流企业中发挥真正的作用,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扶持。政府管理部门要积极调整现行政策法规,理顺行业监管环境,适当放松政府的限制,给我国物流企业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政府需在以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拓宽教育和培训渠道,鼓励行业协会、企业和大专院校开展多方面多层次的培训工作,提高物流信息化人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信息素质;制定相关法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新兴信息技术研究开发;完善吸引国外专业人才的机制,学习国外先进的物流信息化建设经验。
参考文献
[1]王晗.现代物流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0,(17):72-73.
[2]李静宇.物流信息化进入创新时代[J].中国储运,2011,(04):39-40.
3.物流企业发展论文 篇三
[关键词] 传统物流企业第四方物流途径策略
一、第四方物流的内涵
第四方物流(4PL)的概念首先是由安德森咨询公司提出的,它甚至注册了该术语的商标,并定义为“一个调配和管理组织自身的及具有互补性的服务提供商的资源、能力与技术,来提供全面的供应链解决方案的供应链集成商。”从概念上来看,第四方物流是有领导力量的物流提供商,它可以通过对整个供应链的影响力,提供综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也为其顾客带来更大的收益;它不仅控制和管理特定的物流服务,而且对整个物流过程提出解决方案,并通过电子商务将这个过程集成起来。
第四方物流实际上是一种虚拟物流,是依靠业内最优秀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技术供应商、管理咨询顾问和其他增值服务商,整合社会资源,为用户提供独特的和广泛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它集成了管理咨询和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能力,通过优秀的第三方物流、技术专家和管理顾问之间的联盟,为客户提供最佳的供应链解决方案。更重要的是,这种使客户价值最大化统一技术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运作,只有通过咨询公司、技术公司和物流公司的齐心协力才能够实现。
二、传统物流企业发展第四方物流的优势
第四方物流前景诱人,其门槛也非常高,要想进入第四方物流领域,企业必须在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具备较强的优势与能力,并且有能力通过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进入其他领域。传统物流企业能否进入第四方物流领域,既取决于其未来发展战略,又与其自身的条件满足第四方物流发展要求的程度有关。我国的部分传统物流企业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至少在以下四个方面具备了发展第四方物流的优势:
1.拥有一支稳定的物流管理人才队伍。传统物流企业经过多年的运营,已掌握了一定的为用户提供良好物流服务的管理经验,培养出一批精通物流管理和业务的员工队伍。经过培训提高,可以为传统物流企业发展第四方物流提供人才基础保障。
2.具有与相关企业合作的核心能力。传统物流企业多年来与生产商、经销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随着竞争和生存压力的增大,生产商、经销商以及其它物流企业,也希望有一个能够面向供应链的第四方物流公司,来对各方面的物流资源进行整合,以达到资源最优配置,在竞争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这些因素为传统物流企业发展第四方物流提供了业务保障。
3.具备较完善的电子信息网络。从硬件环境来看,随着我国互联网络建设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骨干线路已覆盖境内绝大部分地区,传统物流企业内部的内联网建设也具有一定的基础规模,并且多数已经能够与互联网实现自由联通。在软件使用方面,很多传统物流企业已开发或使用了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统,至少在某些物流环节已实现了与用户间的资源共享,有些甚至在尝试使用最新的电子商务信息平台。这些为传统物流企业开展第四方物流提供了技术保障。
4.传统物流企业具备发展第四方物流的物流基础设施。传统物流企业在为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同时,自身也在不断发展壮大。虽然发展过程以“各自为战”和局部发展为主,但同时也在某些物流环节上,拥有了一定的仓储、装卸、运输、流通加工等物流基础设施。这些将成为发展第四方物流的基础物质保障。
三、传统物流企业发展第四方物流的途径与策略
1.采用定制服务模式为新老客户服务。根据传统物流企业自身的优势和有利条件,开展第四方物流应采用服务定制模式,即第四方物流企业为客户服务时,应充分发挥作为与所有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及其他提供商联系中心的作用,通过对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及其他提供商的资源整合,以全面服务、供应链管理的经营理念,采用先进的服务定制模式,提供个性化的经营与服务,为新老客户提供物流服务。
2.以提供新的增值服务为中心,对整体发展进行统筹规划。第四方物流对于传统物流企业来说,还是个全新的概念,其服务的内容更多,覆盖面更广。传统物流企业间发展第四方物流的时候,不可盲目,不能贪大、贪快。需做好战略发展规划,循序渐进地展开,以开拓新的服务领域,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以求为用户提供“更快、更好、更廉”的物流服务。
3.需循序渐进地拓展业务。传统物流企业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明确目标,循序渐进地分步进行。如首先整合相关生产商、经销商以及社会上为生产商、经销商提供物流服务的一些物流企业,为客户提供物流服务;其次,利用JIT、VMI等现代物流技术,为客户提供即时化的物流服务;第三,可实现向全社会的物流需求者提供全方位的现代物流服务。
4.要注重先进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的充分应用。信息化是现代物流企业区别传统物流企业的核心区别,也是其成长壮大的必然要求。传统物流企业需重点抓好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在不断满足实际需要中发展,在需求和技术进步中逐步提高,形成物流信息平台,提高物流营运水平,为实现集约化经营,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5.高度重视规范化、标准化发展。需从“一开始”就站在较高的起点上,不能够走“先投产、再规范、再统一”的传统发展道路。为此,在开展第四方物流的过程中,要加强物流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不仅要制定科学规范的操作规程、管理制度,还要建立健全科学管理体制,不断提高物资专业人员的技术和管理素质,全面提高物流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田少平王超:锦程物流网.《浅谈第四方物流在电力物资企业的发展及应用》
[2]薛威等:《物流企业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4.物流企业发展论文 篇四
陶琴,王学峰
摘要: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的定位和战略的制定都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外资企业进入中国,想要在中国开拓自己的一片天地时,制定适合自身并适合当时环境的战略就显得尤为重要。国际四大快递业如今已在中国的市场各占一片天地,然而在进入中国市场前,他们除了拥有雄厚的资金等硬件条件外,还科学地运用了远瞻性的目光制定了符合自身条件的发展战略。本文通过总结FedEx、UPS、TNT和DHL做强的原因,从战略、业务核心、人才培养和信息技术方面分析四大物流企业的发展,意给我国国内物流企业一个借鉴,以期从源头上给国内的物流企业以战略启示。
关键词:战略指导;业务核心;人才;信息技术;启示
Abstract:In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the positioning and strategy are very important, especially for foreign-funded enterprises.When they want to open new business in China, formulating the appropriate and suitable strategic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The four major international express industries have their own outstanding achievement now.However, when they enter the Chinese market, they not only have huge amounts of money and other hardware, but also have th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which are far-sighted.This paper has aim to give view to domestic logistics enterprises a draw and give them some strategic inspiration by summing up the successful reasons of FedEx, UPS, TNT and DHL in strategic, core operations, personnel training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Key words:Strategic guidance;Core operations;Personnel training;Information technology;Inspiration
1国外著名物流企业的发展特点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政策的开放,外国物流企业纷纷把触角伸到中国。被《财富》杂志评为前四名的跨国快递公司:美国联邦快递(FedEx),美国联合包裹(UPS)、荷兰TNT邮政集团(TNT)和敦豪国际快递公司(DHL),也以实力雄厚、技术先进、效率高的优势迅速抢摊中国速递物流市场。
通过国际四大快递物流发展战略以及经验可以得知,虽然他们发展的路程有所不同,但是他们都无一例外地从战略指导、人才管理、突出核心服务和信息技术等以下几方面都做到了无可厚非。
图1
1.1科学制定战略性的指导思想
在外资进入中国市场以前,往往缺乏在中国的市场网络,这就要借助中国本土企业作为他们打开中国这扇大门的钥匙。自从四大快递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后,合资并不是其最终目的。在进入中国的早期,他们都选择中外运作为其进入中国的跳板,凭借中外运的中国市场打开其在中国的发展道路。在获得中外运中国内部的网络后,他们选择中小企业来走他们独资的欲望之路。
FedEx的定位是无所不包,全面发展。这也恰好的定义了联邦快递的位置;而UPS的定位是我们能够在任何地方、任何模式来处理任何货物。TNT的追求是Sure we can,使命是为客户在世界范围内递送货物与文件,并在这一过程中,提供超越顾客期望的服务;DHL推崇“First Choice”理念,“First Choice”即推行客户至上,递送最佳服务,让客户满意,并借此发展业务。
1.2重视企业文化,注重人才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在人才培养这一块,四大快递物流既有相同点又各有特别之处。
他们都从人才的培训、员工的激励、上下级沟通和对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这几方面进行了投入。与此同时,FedEx主要培育以人为本的团体文化,塑造共同的团队目标,并且接近50 %的支出用于员工的薪酬及福利。[1]UPS完善的“职业发展规划”(CDP)备案制,为UPS很好地储备了一批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TNT积极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在中国正式启动了大学生实习项目。兼职培训师制度是DHL非常有特色的一项人才培养制度,即各部门的业务好手自愿联合起来组成兼职培训师队伍,使员工的专业素质提高,专业知识得到更新。
1.3拥有出色的核心业务
核心是企业的重点,也是企业的招牌,更是企业利润的来源。为了树立品牌、创造更多的利益,企业往往会集中力量发展自身的核心业务,而国际四大快递更是如此,在发展的过程中,很好的显现了自身的优势,又避免了业务上的交叉。
FedEx的核心在物流能力方面,而基本物流和增值物流是它的主要核心业务;UPS则致力于快递和供应链整合,为客户提供供应链方面的全程服务。[2]TNT到现在为止主要集中在物流和快递这两块,优势在于提供综合的物流解决方案,包括汽车物流中的整车物流和零部件进出口物流。[3]现在仍然为合资状态的DHL进行着全方位的四面出击。
1.4具备精湛的电子信息技术
作为快递业这样一个高速度的行业,信息技术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信息技术使得全球网络化,提高了快递物流业的运转效率。
FedEx不断启用先进的无线移动技术来提高无线通讯设备水平。接下来,FedEx又连续启用了新技术,包括:渗透计算技术、通过公共移动电话网络实现高速数据传输和蓝牙、无线局域网络等小范围无线通讯系统等等。UPS平均每年投资10多亿美元,建设技术基础设施。除在亚特兰大UPS设立了全球数据中心,UPS还建设了长达50万英里的UPSnet全球电子数据通信网络。TNT物流利用其IT专家的意见和在一个市场部门中取得经验,来为其他部门重新设计完整的供应链。TNT自己研发的系统包括Lyra和Matrix供应链技术。DHL可以提供一系列强有力的新的rr集成方案。DHL的EDI权限中心可以进行数据的快速交换,交换频率是由客户决定的,还为客户提供了标准的XML API设备。[4]表1为四大快递物流在以上4方面的异同。2中国物流业的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物流业处于快速增长期,物流总需求增长很快,物流企业快速成长,物流业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水准提高。物流业发展对于提高国民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作用日益明显。但是,物流业发展到现阶段,还存在一系列问题:[5]
2.1物流产业发展仍然而临着较大的市场需求约束
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过程的一系列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组织的自我服务完成。这种以自我服务为主的物流活动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和延迟了工业企业对高效率的专业化、社会化物流服务需求的产生和发展。
2.2专业化物流服务的方式有限,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虽然我国物流业近几年有了较快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很多方面还不尽人意。除少数企业以外,大多数物流企业技术装备和管理手段比较落后,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健全,大大影响了物流服务的准确性与及时性。
2.3物流管理不统一,阻碍了全国性综合物流体系的建立
目前我国现代物流业起步不久,物流市场管理与行业管理还没有理顺,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地方保护主义依然存在。这种局面造成了企业物流活动很难达到必须的经济规模和预期的投资回报,致使物流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增长乏力。
2.4物流研究相对落后、物流专业人才短缺,是物流产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相比较而言,我国在物流研究方而非常落后,从事物流研究的大学和专业研究机构还很少,企业层面的研究和投入更微乎其微。企业的短期培训仍然是目前物流培训的主要方式。
3国外物流业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结合我国物流业的现状和四大快递的发展经验,可以得出,我国物流企业应该从几方面进行借鉴和改进。
3.1把握市场动态,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
市场开拓过程贯穿于企业整个发展过程,但是制定在企业发展前。从国际四大快递整个发展历程来看,无不体现了步步为营、战略性明确的特点。作为外资企业进入中国,他们稳扎稳打,充分利用中国的资源,获取最大的利益。作为中国本土的快递物流企业,应该利用自身在地理和政策上的优势,克服物流企业小而杂的弱势,审时度势,把握市场,做大做强。
3.2重视人才的培养,加大人才培养的投入
人才是企业的主体,是企业的灵魂。国外在对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首先国内物流企业应该针对性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使员工个人逐步具备向更高职位发展的条件,这主要参考职位的性质和企业的需要。其次应该加强人才入职之前的培训,可以参考四大快递采用的轮岗的方式,以确保其在正式上岗前对公司的所有业务环节都有直接的体验,对所有专业知识都有了解。再次,可以采用人性化的激励机制,激励是企业文化的一链,良好的激励机制可以提高企业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作为本土企业,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来激发人才的潜能是非常必要的。
3.3突出核心优势,促进全面发展
俗话说的好,集中力量,有的放矢。一个企业的资金是有限的,尤其对于国内的一些小企业来说。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目标就是如何利用这有限的资源创造最大的利润。国际四大快递在核心业务上做得非常出色,它们分别集中力量发展自身的核心业务,这样既避免了企业业务交叉而造成的不良竞争,也最大化地为企业创造了利润。对于中国的一些中小物流企业来说,这点就显得尤为重要。尽量减少由于业务分散而导致的资金浪费,以点带线,以线促面,从而带动整个企业的发展。
3.4加大信息投入,提高信息在企业发展中的含量
技术方面主要是指构建物流信息平台,应用高科技的电子技术。国际四大物流企业等一些高效率运转的物流企业,都离不开他们的技术性。通过他们的官方网站,客户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随时随地查到他们的货物的具体位置,以及关于手续的一切情况。中国物流企业应该在技术方面加强基础设施的投入,小型的私有物流企业也许没有这个实力,但是作为国有大型物流企业,应该每年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技术的改进与革新。
表1四大快递物流的异同分析
战略指导 人才培养 业务核心 信息技术
FedEx FedEx—中外运—大田—独资 团体文化和目标、岗位流动、激励和沟通 基本物流和
增值物流 无线移动技术、IT技术、技术创新、渗透计算技术、无线通信等
UPS UPS—中外运—杨子江—独资 培训投入、职业生涯规划和CDP备案制 快递和供和
供应链整合 全球数据中心、UPSnet等
TNT TNT—中外运—超马赫—独资 人才培训、投资于人和上下沟通 物流和快递 系统可视化、Lyra和Matrix、供应链技术等
DHL DHL—中外运(中外运敦豪)入职培训、轮岗、兼职培训师、激励和沟通 四面出击 rr集成方案、EDI权限中心、IT方案等
参考文献 周 密、袁 霓.联邦快递:打造高绩效团队的诀窍.中国劳动,2005.06
郑卉荃.UPS全球快递的先锋.消费日报,2007.01.18第C02版TNT:量身定制的服务.现代物流,2006.01
5.物流企业发展论文 篇五
摘要:我国加入了WTO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提高物流水平,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本文对照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企业物流的运作模式和中国企业物流的现状,提出了中国企业物流的发展战略。关键词:企业物流、运作模式、供应链管理、发
摘要: 我国 加入了WTO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提高物流水平,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本文对照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企业物流的运作模式和中国企业物流的现状,提出了中国企业物流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企业物流、运作模式、供应链管理、发展战略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纷纷在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上下功夫。为了以较低的交付成本、更好的物流服务在国内、国际市场中赢得竞争优势,物流战略越来越成为企业总体战略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一、中国企业物流的运作现状
1、物流研究缺乏综合性,物流理论研究的两大领域———物资流通和交通系统,不论是物流战略规划还是物流经营管理理论的研究,都从研究者固有的立场和视角出发,片面地强调某个局部的功能要素,缺乏综合性,导致了人们对物流认识的偏差。直到2001年4月,物流的第一个基础性国家标准《物流术语》才正式发布。对于适合 国情的物流理论尚缺乏深入研究,同时部分理论研究与实践严重脱节,理论成果的可操作性不强。
2、企业物流的管理手段落后,在企业物流管理上,很多企业还停留在纸笔时代,有些企业虽然配备了电脑,但还没有形成系统,更没有形成网络,同时在物流运作中也缺乏对EDI、个人电脑、人工智能/专家系统、通信、条形码和扫描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
3、企业缺乏“第三利润源”的理念,世纪六七十年代,发达国家的企业大都把竞争焦点放在生产领域,千方百计地降低物质资源消耗,获取企业的“第一利润源泉”,千方百计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取企业的“第二利润源泉”。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生产企业把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的焦点从生产领域开始转向非生产领域,包括采购、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分销、售后服务等物资流通活动以及有关的信息活动。但中国企业缺乏现代物流是“第三利润源”的理念,没有将物流看成为优化生产过程、强化市场经营的关键,而将物流活动置于附属地位,大多数企业将仓储、运输、装卸搬运、采购、包装、配送等物流活动分散在不同部门,没有纳入一个部门对物流活动进行系统规划和统一运作与管理。
4、企业缺乏协同竞争的理念,在“经济全球化”、“物流无国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顾客需求不断变化的环境下,美国的企业在与日本企业竞争时,尚感觉到了压力,他们纷纷实施归核战略——企业集中资源,培育其核心能力,大力发展核心主业,把主业做大、做强、做精,并在全球范围谋求物流外包或与全球的外部企业缔结战略联盟,以整个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国内、国际竞争。我国 在快速多变的市场竞争中,单个企业依靠自己的资源进行自我调整的速度很难赶上市场变化的速度,因而企业必须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核心业务上、强化自身的核心能力,而将自身不具备核心能力的业务以合同的形式外包。
二、中国企业物流的发展战略
1、加强物流学科建设,加快人才培养,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2002年物流本
科教育方面,我国 以专业的形式出现或者是以专业方向的形式出现的大学至少有40所;有50多所高校开设了交通运输和交通工程、电子商务专业等与物流相关的专业。一些高校已经意识到了物流人才紧缺的现状并开始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物流教育经验,物流研究机构也相应出现,这一切已经成为物流专业人才和学科体系的支撑,但进一步加强物流学科建设,解决理论和实际结合问题,加快人才培养,仍是 我国 高等教育物流专业建设的当务之急。
2、加快物流标准的制定,建立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物流标准化问题进行统一协调、规划、管理。物流标准化是以物流为一个大系统,制定系统内部物流设施、机械装备、专用工具等的技术标准,包装、仓储、装卸、运输等各类作业标准以及作为现代物流突出特征的物流信息标准,形成全国以及和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体系。
3、创造现代物流发展的良好环境,中国企业要按市场规律构筑适合自己的一体化物流战略,离不开完善的宏观环境和外部环境。中国政府要加强和完善物流法律、法规建设;应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等;要为物流企业、物流服务企业在跨地区经营的工商登记、办理证照、统一纳税、交通管制、进出口货物查验通关等方面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要扶持、引导物流企业、物流服务企业引进先进装备,改善物流设施,进而提高物流绩效和物流服务水平;要积极鼓励和扶持有一定基础的大型货运企业或储运企业完善服务功能,实现向物流服务企业的转变,推动第三方物流服务市场的形成;要健全社会保障和就业机制,促进生产性和流通性等企业更多地使用社会化物流,既提高经济效益又提高社会效益。
4、加快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综合物流中心的建设,是提高物流综合效益的核心。大型综合物流中心,是指多功能、高层次、集散功能强、辐射范围广的社会化物流中心。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综合物流中心在地区经济发展中极具重要作用。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关键在于资金的筹集,企业除调集自有资金外,重点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以多种方法吸纳资金。
5、积极使用高科技物流设备,改善物流管理技术,在积极发展物流的同时,应大力推广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专用车辆、先进的装卸、仓储技术等。引进国外物流管理技术,有助于我们破除只盯着眼前的既得利益、把精力放在低水平的扩张及对本部门的垄断保护等方面落后的观念,从而缩小 我国 物流业与现代物流的差距。
6、提高服务质量,树立良好信誉,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经营信誉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物流企业要向管理要效益,在员工中牢固树立用户至上的经营观念,建立一套严格的业务规则和制度,在抓好内部机制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物流企业要特别注意树立经营信誉,扩大在社会中的影响。
6.物流企业发展论文 篇六
一、现状
1.企业物流的管理手段落后。在企业物流管理上,很多企业还停留在纸笔时代,有些企业虽然配备了电脑,但还没有形成系统,更没有形成网络,同时在物流运作中也缺乏对EDI、个人电脑、人工智能/专家系统、通信、条形码和扫描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
2.企业缺乏“第三利润源”的理念。中国企业缺乏现代物流是“第三利润源”的理念,没有将物流看成为优化生产过程、强化市场经营的关键,而将物流活动置于附属地位,大多数企业将仓储、运输、装卸搬运、采购、包装、配送等物流活动分散在不同部门,没有纳入一个部f3对物流活动进行系统规划和统一运作与管理。
3.企业缺乏协同竞争的理念。我国在快速多变的市场竞争中,单个企业依靠自己的资源进行自我调整的速度很难赶上市场变化的速度,因而企业必须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核心业上、强化自身的核心能力,而将自身不具备核心能力的业务以合同的形式外包。
二、发展趋势
企业物流的发展趋势有以下4个特点。
1.一体化。
企业物流一体化就是将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较低的营运成本满足顾客的货物配送和信息需求。它的核心是物流需求计划,它将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与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整合,使现代物流在商品数量、质量、种类、价格、交货时间、地点、方式、包装及物流配送信息等方面都满足顾客的要求。一体化物流就是把顾客需求放在第一位,它除了提供优质物流服务外,还承担促进销售、创造顾客需求的功能,分享增值服务的利润。例如海尔集团,它以JIT采购、JIT材料配送和JIT采购、JIT配送和JIT分拨物流来实现同步流程,实现了在中心城市8小时、区域内24小时、全国4天以内
配送到位。
2.社会资源整合。
企业可以利用各国、各地区的资源优势,分散生产和销售。这样,现代企业的物流就能延伸到上游供应商和下游消费者在内的各关联主体。企业产成品中,除了涉及核心技术的零部件是自己生产的之外,其他大多数零件、原材料、中间产品都是由供应商提供的,企业这种少库存或零库存的实现需要一个强大的物流系统。例如Dell,它每天要求美国联合邮包服务公司从它在奥斯汀的工厂运走1万台电脑,并从索尼在墨西哥的工厂运走同样数量的显示器,再由美国联合邮包服务公司将电脑和显示器连夜配套送交顾客,Dell则通过网络对全程的物流服务实行即时的管理和监控。物流社会化使企业可利用的物流资源成级数倍增长,经过整合的虚拟物流资源减少了企业自身的基建成本,提高了物流设施的利用率,优化了资源配置,节约了物流费用。
3.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实现企业的快速反应。
企业的资源、生产、销售分布在全球市场上,市场的瞬息万变要求企业提高快速反应能力,使物流信息化、网络化成为企业实现其物流管理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物流信息系统增强了物流信息的透明度和共享性,使企业与上下游节点形成紧密的物流联盟。企业通过数字化平台及时获取并处理供应链上的各种信息,提高对顾客需求的反应速度。
4.企业物流外包与部分功能的社会化。
在工业化高度集中的今天,企业只有依靠核心技术才能在竞争中存得一席之地。而任何企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在生产、流通各个环节都面面俱到,因此,企业将资源集中到主营的核心业务,将辅助性的物流功能部分或全部外包不失为一种战略性的选择。例如,Amazon公司虽然目前已经拥有比较完善的物流设施,但对于“门到门”的配送业务,它始终都坚持外包,因为这种“一公里配送”是一项极其繁琐、覆盖面极广的活动,不是其优势所在,它的这种外包既降低了物流成本,又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就业现状
物流专业就业前景:未来5至7年我国将需要大批专业物流管理人才。随着我国物流快速发展,我国物流专业人才十分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物流发展的瓶颈。近几年,虽然全国普通高校开设物流专业的已增至100多家,但仍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企业需求。
据有关方面调查物流专业人才已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目前毕业的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已经成为市场抢手人才,同时,我国物流正在和国际物流融为一体,熟悉国际物流运作的人才更显不足,这一专业作到三证互认,因此就业前景还是乐观的。当然还要取决于自己的综合能力。
7.福建民营物流企业发展浅析 篇七
关键词:福建,民营物流,发展,对策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物流在社会和人们的生活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福建地处中国东南沿海, 与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比邻, 与宝岛台湾隔海相望, 随着福建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正式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 福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这给从事物流行业的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拒统计, 福建物流企业有数千家, 当中民营企业占大多数。这几年, 随着物流市场的扩大化, 国外实力雄厚的物流企业也开始进入这个分饼的行动中来。面对国有物流企业与国外大中型物流企业的两面夹击, 福建民营物流企业该何去何从呢?
一、福建民营企业面临的发展机遇
1. 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的整体辐射效应为福建民营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海峡西岸经济区, 主要指台湾海峡西岸, 以福建为主体包括周边地区, 南北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 东与台湾岛、西与江西的广大内陆腹地贯通, 具有对台工作、统一祖国, 并进一步带动全国经济走向世界的特点和独特优势的地域经济综合体。
海西经济联系网覆盖闽粤赣浙20个城市, 分别为福建的福州、厦门、泉州、漳州、莆田、宁德、南平、三明、龙岩、浙江的温州、丽水, 衢州, 广东的梅州、汕头、潮州、揭阳, 江西的鹰潭、上饶、赣州、抚州市。从2006年全国“两会”把福建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去, 这为福建民营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与台经贸和各项交流项目的不断扩大, 福建成为两岸经贸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地区, 截至2009年底, 大陆累计批准台资项目79743个, 实际利用台资492.8亿美元。其中在闽落户的台资投资项目共计10091项, 累计吸引台资216.36亿美元, 占比43.9%。两岸贸易的蓬勃发展, 使得物流需求显直线上升形式, 这位民营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而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位于福州市东南部海域。东临台湾海峡, 距台湾新竹港仅68海里, 是祖国大陆距台湾最近的县份;北面、西面和南面分别与长乐市、福清市和莆田市秀屿区隔海相望。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重点推进六大区域建设:产业发展区、国际旅游发展区、商贸合作区、现代物流港区、科技文化产业区、城市发展区。
平潭综合实验区设立有利于加强全方位招商引资、建立新的产业链条区域、加强两岸商贸合作区, 使其形式“产业做强、规模做大、功能做优、环境做美”的要求, 提升人口和经济的聚集度, 使之成为拓展海西沿海城市话格局的新增长点, 为其经济的发展添砖加瓦。
2. 福建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民营物流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由于经济快速发展, 近年来福建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快构建衔接顺畅、便捷高效、绿色和谐的海西高速公路网;铁路已形成4条进出省通道, 加快建设快速干线铁路。温福铁路通车、福厦、龙厦、厦深、向莆等快速铁路的建设。依托福州港务集团、湄洲湾港口开发公司、厦门港务控股集团三大主体, 分别加大力度, 开发福州、湄洲湾、厦门三大港, 打通港口集疏运通道, 改善港口和内河航道通航条件。机场建设取得新进展, 现代综合交通网络不断完善。交通设施和条件的不断推进, 福建民营物流企业在发展上具备了强有力的基础做支持。
3. 跨国物流企业的进入促进了福建民营物流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转变
目前, 以Fed Ex、UPS、TNT、DHL这四大跨国物流企业巨头静静盯住中国这个市场。跨国物流企业资金雄厚、规模大、业务能力强, 突出特点是业务附加值高, 能提供高质量的综合物流服务。这些大型国外物流企业的进入促进福建民营物流企业改变其原有方式, 提高其服务水平。在激烈的竞争中, 只有转变起经营方式才能在优胜劣汰中站稳脚跟。
4. 福建省政策扶持为福建民营物流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操作平台
近几年, 福建省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和《福建省“十一五”现代物流发展专项规划》。在其规划中, 明确指出保障物流用地、确保物流通畅、拓宽融资渠道。一直以来, 福建民营物流企业面临着用地困难、车辆流通过程中收费过高、资金周转困难。政府的优惠政策给相关物流企业吃了定心丸, 让他们能够向规模量化、产业质化、服务优化转变。
二、当前福建民营物流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1. 物流专业人才匮乏, 物流发展受限
在物流业快速发展的今天, 物流专业人才奇缺成为制约我国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物流业跨越性的发展随之需要一大批高层次、高技能、创新型、复合型和领军的物流人才及其人才储备。虽然各高校紧跟社会变化设置物流专业, 但在客观上只是杯水车薪, 初级的物流人才缺乏实践性, 中高级人才发展有限, 制约了物流业的发展。如何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实现物流人才实践性、理论性、创新性的培养成为发展物流教育的一大难题。物流人才职业发展的提高、实现机械化, 薪酬的配比性成为企业储备物流人才所必须考虑到的问题。
2. 资金短缺, 融资困难
民营企业起步晚, 普遍存在规模小、运输布点少、运营成本偏高、固定资产少, 抗风险能力低的问题。首先在民营物流企业中, 大多数企业没有机械化的装卸设备, 基本靠人力装卸搬运, 这样造成成本过高, 企业本身现金流就有限, 在没有配套的专业化管理下, 导致服务质量差, 形成付出多收益少的局面。而要改变其现状就需要大笔资金的投入。二是现资金来源最主要是向银行进行贷款, 由于国家对银行贷款考核严格并且随着这几年利率的不断攀升, 给自身基础就薄弱的民营物流企业增加了融资的困难。福建省众多物流企业希望在融资上能给他们一个宽松、平等的环境。三是民营物流企业未能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资金管理制度, 资金在循环上不能做到良性运转。
3. 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不高, 物流信息技术普及率偏低
首先, 福建省民营物流企业普遍存在专业化程度低, 无法形成物流一体化和现代化。“散、小、弱、差”是福建省民营物流企业突出的弱点, 民营物流企业在组建过程中, 骨干企业和龙头企业屈指可数。除了少数知名的企业外, 大部分企业服务能力和品质都偏低, 导致顾客反馈差, 使得民营物流企业在市场上口碑下降, 无形中与国际物流企业形成鲜明的对比, 造成恶性循环。使得近几年国际物流企业进军福建市场时, 出现收购民营物流企业现象, 轻松占据本有的市场份额, 使得本国的竞争力下降。二是物理信息化较弱, 其中存在大量问题, 如观念、管理、标准化问题等。观念问题:认为建立信息化是浪费资金, 是赶“时髦”, 除非万不得已, 不会用物流信息系统。管理问题:民营物流企业组织结构建立在专业分工的基础上, 业务流程不清晰, 管理模式和组织形式无法适应现代化管理需要, 规则存在很大的人为性和随意性。在对企业内部物流信息系统总体规划上没能形成整体性。福建省很多民营物流企业, 没有配备配套的信息化管理, 建立自己的信息平台, 与外界进行沟通的工具还是停留在初期的电话、传真上, 使得物流服务效率低下, 准确率不好, 没有形成良好的信息凭证。标准化:企业管理人员认为标准化会降低生产效率, 多头管理导致物流行业标准化矛盾突出, 部门之间、地区之间、企业之间信息格式不统一, 接口不统一, 阻碍了物流信息化市场的发展。
4. 民营物流企业价格竞争激烈
竞争力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企业明白进行物流外包能给其带来空间利润, 使得自己能够更专注于产品的研发和创新。大量业务的进入使得物流企业的市场活跃起来, 从事物流业务的人员增多, 品种也多样, 从单一的运输到报关、代收费等增值业务的扩展。民营物流企业想在市场这块肥餐中分得一份羹, 各民营物流企业用降低成本来迅速占领这个市场, 降低成本带来了服务低下, 破坏了市场本有的竞争机制。市场占有率固然重要, 但牺牲服务质量来提高占有率是不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三、福建民营物流企业发展对策
1. 培养物流人才
物流行业如火如荼地发展, 人才需求量骤增, 而福建在物流人才上缺口重大。首先, 福建省需要引进一批物流专业的中高级人才, 满足物流企业中综合能力人才缺乏的现象。二是在福建省高等院校开设物流专业, 培养物流专业人才。由于物流专业在实训环节投入巨大, 使得很多高校更愿意投入成本低、收益高的专业, 使得物流专业的开展受阻, 政府应加大在其模块教育的投入。三是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 形成“产、学、研”机制, 培养实操能力强、适应力高、能吃苦的物流从业人才, 而非在教育中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育, 在温室中培养花朵, 应与企业联合办学, 并在校企合作中完成岗前培训。
2. 创造良好的内外部金融环境, 加大对民营物流企业的扶持力度
首先, 保证资金的使用安全, 加速周转和增值, 在内部建立财务管理制度, 财务人员应参与物资购销合同的审核;资产的分配、使用应严格按照资金计划继续, 并且进行严格的各项资金审核制度;资金回笼, 财务人员必须自始至终进行监控, 避免产生坏账。建立资金定额管理;搞好资金筹划, 提高资金使用率。二是进一步强化物流产业的地位, 将其纳入各级政府的长期发展规划中, 并为其提供体制、政策和法规保障。政府应每年都拨出专项资金作为国家、省扶持物流项目建设的地方配套资金, 配套资金应按财政体系分级负担, 支持物流项目的建设, 给民营物流企业建立良好的外部环境。三是政府与金融机构签订合同, 对于合格企业应放宽贷款额度, 加速民营物流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3. 提高专业度, 物流信息化
首先, 建立起标准化、国际化服务理念, 加快自有传统模式的转型步伐, 同时改变其人海战术, 投入自动化设备, 达到节约成本, 提高其服务质量和效率。二是应提升民营物流企业的管理理念。让民营物流企业管理者认识到物流专业化和信息化对效率提高的好处, 并且积极投入到建设中去。三是对于民营物流企业来说, 应优化其管理模式, 建立起健全的、规范的绩效评估体系, 并根据具体自身情况进行优化。对福建民营物流企业来说, 物流的信息化的建立需要企业自身立足长远, 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 坚持走信息化道路, 构建属于自己特色的物理信息系统。并且加强与政府部门、信息化设计商的沟通和协调。
4. 建立公平健全的价格竞争机制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物流的需求显井喷式发展, 服务业竞争激烈, 市场必须建立在一个良好的竞争机制下, 抑制价格战、垄断现象的出现。民营物流企业间的低价竞争路线会随着各种成本的上涨, 进入两难境界, 民营物流企业应走差异话路线, 走好自己特色的服务。相关政府部门应出台一个指导价格, 企业可以上下浮动, 但不能超过一定范围, 用良好的机制来规范市场。
参考文献
[1]黄小晶:《2010年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
[2]福建省“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
8.电子商务环境下发展企业物流 篇八
关键词:网络;电子商务;物流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步入二十一世纪,以计算机网络及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电子商务迅猛发展起来,迎来了一场新的产业革命。从简单的企业静态网站、网上商店,发展到现在的企业门户网站,电子商务已经可以实现网络意义上的电子贸易谈判、签约、收付款、纳税等基本的贸易活动。电子商务离不开实体物流的支持,它可以对物流过程实施信息管理和控制,大规模集成物流中的所有供应链环节,从而达到物流的快速、高效和低成本。
一、物流电子商务的功能
电子商务与物流结合的优势是变革传统信息传递方式,使信息通讯成本大幅下降,而发展成为企业现代商贸的主流形式。
电子商务经济是零距离经济。通过电子数据的网络传输消灭了信息流的距离,使传统的信息传输效率提升发生了质的飞跃。
电子商务促进了开放式网络商务市场的产生。具有网络电子商务特征的新型交易方式的产生,打破了传统的由于空间、时间等的限制而造成的贸易封闭,形成开放式的网络化贸易市场,这意味着企业间的竞争是网络性的,使市场经济环境变得的公开、公平、透明。
电子商务引发了社会经济和贸易模式的变革。企业传统的生产模式、交易方式、营销方式、生产组织方式及物流的运作等在电子商务下面临着全新的要求。
二、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的现状
受网络安全问题、社会商业信用问题、网络支付等问题的制约,我国多数企业电子商务还处于信息发布、收集、交流阶段,由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成本高、建设周期长、后期维护麻烦等的制约,造成企业电子商务物流的基础设施不完善,新技术、新装备应用较少。企业自营物流的占大多数,导致专业物流代理服务得不到充分利用,集成化供应链管理、自动化立体仓库、全自动分拣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电子商务物流新理论新技术还不能得到广泛应用。从供应链角度看,我国大部分企业物流功能单一,服务范围窄,外向协作能力差,在物流供应链服务上满足客户在时间性和服务质量方面差距较大。电子商务物流环境落后也造成了电子商务物流服务需求不足,企业订单与合同的正式签订、支付以及配送基本在网下进行。
三、发展电子商务物流的制约条件
为了实现电子商务物流功能,企业及其相关贸易各方应建立或实现各自配套的电子商务及物流系统,各子系统要实现全面的对接。完整的电子商务物流系统除了交易双方外,还要有银行或金融机构、政府机构、认证机构、配送中心等构成。为了提高区域电子商务物流的效用,必须建立高效快速的物流配送中心,实现物流资源的集约利用。在电子商务物流系统的建设方面要求:
(1)在贸易区域内建设有可供使用的公共电子商务平台,包括公共服务和企业门户网站;
(2)各企业建设有各自的电子商务子系统,并可以实现与公共电子商务平台的对接;
(3)在公共电子商务平台上能提供与贸易活动有关的相关服务,如政府的报税系统、金融机构的资信系统、产品或服务标准的认证检验系统、商务保险系统等,而且各自系统要求相对独立并有较高的系统保密、安全要求;
(4)能够实现电子商务平台与物流系统的对接,保证电子商务意义上的实体物流的实现。
(5)具有完善的电子商务政策、法律、标准和规范,包括:税收、电子支付、知识产权、保护、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权保护、电子商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网上交易的法律规范等。
(6)有充足的电子商务和物流人才从事电子商务物流工作。
电子商务物流中的物流部分和电子商务部分一般是不能相互替代的,电子商务离不开与传统实体物流的有效衔接和运作,电子商务物流下贸易的完成则需要一系列的交易安全条件。
信息安全:由于技术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网络间数据的传输、交换和处理易遭到窃听、截取和篡改,网络和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质量问题也使电子商务物流涉及多方面的安全问题,如:电子支付安全、信息安全、货物安全、商业秘密、网上知识产权与网上隐私权的保护、电子合同的认证、网上打假等。一个安全的电子商务系统必须有一个安全可靠的通信网络,并保证数据库服务器的绝对安全,以防止黑客盗取信息。
物流安全:电子商务物流中由实体物流的交易顺利完成与否依赖于实际的物流操作,如物流配送要求实体物流能够保证安全、准确及时地将货物送达到顾客。物流配送体系的不健全则会严重阻碍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其快速、便捷的优势就得不到发挥,往往成为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瓶颈。
四、对企业传统物流经济价值的重新审视
电子商务系统中的物流信息经济价值的产生,促使企业要从整个供应链角度重新审视物流的经济运行状况,以作出物流决策;
电子商务扩大了企业的客户范围,同时使贸易竞争透明化,这对传统企业批量经济下的定制生产的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迫使企业追求更广泛的供应链联盟的缔结及更深入的专业化合作;
企业市场竞争将更多地表现为企业联盟的竞争,企业的经济思考更多的要从原有的实体经济逐步转移到以物流信息经济和联盟合作经济为主;
物流经济从由供给经济向需求经济转变。企业要考虑如何在相关的各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有效地分配物流信息资源,追求的目标是如何更好地提高对客户的服务水平,用更低的物流成本、更快的市场响应速度,来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客户服务。
电子商务物流发展到一定阶段,企业在对人、财、物进行资产管理的同时,网络经济的信息资源和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对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大,创新智力和信息人才的管理是企业的持续成长的重要要素。
五、电子商务物流下的企业策略调整
1.企业发展战略调整
电子商务下的企业要从原来的以生产制造为主,独立研发技术,争取产品或行业垄断,转变到网络经济条件下及时捕捉市场信息,快速占领市场,获得先机优势,发展联盟体,成为行业专业制造的一员。这样企业要进一步生存和发展,就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争取在产品制造技术、制造质量、服务质量等方面获取领先优势。
2.企业组织结构调整
电子商务提高了信息资源的可得性,要求企业调整组织结构、优化其物流资源配置。由于网络使贸易的服务半径加大,在时空经济的影响下,企业的生产、销售的相关组织结构在地域分布上较传统更加广泛,这样事业部、项目组织等分散型组织结构得以发展。企业组织经济和网络业务的细化分工和专业化也会导致虚拟部门的大量出现。为了适应客户对产品及服务的需求,提高从订货到交货的物流反应速度,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还会更多地向着小型化、网络化、扁平化、柔性化和分立化等方向发展。组织结构除了在实体方面产生这些变化外,在组织及成员的特性上则要求具有快速的行动能力、高超的管理和执行能力,良好的跨地域、跨文化的团体合作与协调意识,具备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变革意识,强调乐于竞争与和谐发展相统一的战略意识。
3.客户服务的调整
在销售和客户服务方面,企业允许客户以电子商务的方式定制与产品使用服务配套的物流保障和服务。随着这种定制服务竞争越来越成熟,客户对产品及服务的要求逐步上升,由网络可实现的服务项目越来越多,这些都会对企业的产品质量、交货速度、服务质量和效率等各个方面提出新的要求,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管理经营目标和理念,使其朝着注重个性服务、生产和管理人性化、产品服务以需求为主等方向发展。
4.生产经营上的调整
通过电子商务网络企业可以获得用户定制产品的需求信息,据此安排生产制造活动,电子商务联盟使企业将产品制造向供应链下游转移成为可能,同时企业可以快速响应客户的产品定制需求。
电子商务物流下生产商可以直接面对销售终端,节省代理商佣金和中间成本和费用,以拥有更多的价格优势。对某一行业而言,与生产企业结成联盟关系的专业区域性销售代理商和服务商将不断成长,来完成企业产品对供应链终端的一系列服务。在上述条件下,企业物流活动为统一性质的实体流动过程,所以分散、效率相对较低的传统供应链上的批发零售物流将逐渐被取代,而专业化程度较高并具有较好的规模运营经济的物流中转、配送、加工中心等快速发展。
六、 结论
发展企业电子商务物流是企业竞争的必然结果,是现代经济社会的大势所趋。它需要大力发展社会公共电子商务物流服务资源,同时企业要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地改造传统的经营思想、管理模式、工作流程等,以提升电子商务物流水平,适应时代发展。
作者单位: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徐冰.论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的影响[J].企业经济,2006,8:182-183.
[2]崔泓.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5,10:70-71.
[3]曹智.析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现代物流业发展[J].管理探索,2005,7:61-63.
Develop Enterprise Logistics under E-business Environment
Lin Jun
(Tai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Abstract: Utilize e-business and logistics theory, paper analysis the enterprise logistics and its property under e-business environment. At the same time, it is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business management, and the strategy change of development enterprise logistic is discussed.
9.物流企业发展论文 篇九
关键词:煤炭企业;物流体系;物流信息系统
中国是煤炭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煤炭在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中占主导地位,其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比例达到70%。煤炭在我国的用途十分广泛,既是燃料,又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我国的煤炭产地主要集中在以山西、内蒙古为中心的北方地区,而煤炭的消费地大都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沿海和南方地区,除了东北产区的煤炭能够自给自足外,其他产区的煤炭都要进行外运。
与此同时,煤炭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等辅助材料的运输量也随之增大。据统计,仅我国煤炭的运输量就占到全国铁路和水路年货运总量的40%左右,因此煤炭物流在我国流通领域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1煤炭的行业需求
煤炭主要用于电力、钢铁、化工、建材等工业及部分居民的生活领域。
1.1电力行业
电力是我国消耗煤炭的第一大户,其消费占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的一半以上。火力发电一直是我国最主要的发电方式。至,全国火电、水电、核电在全部发电量中所占比例由大到小依次为83.3%、14.4%、1.9%。而燃煤发电又一直是火力发电的主要方式,长期保持在90%以上的比例。
1.2钢铁行业
钢铁是发展国民经济与国防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制造各种机械设备以及运输业、建筑业及民用设施的基本材料。钢铁行业的煤炭消耗包括炼焦用煤和燃料用煤。我国的钢铁行业是焦炭消耗的第一大户。20,钢铁行业消耗焦炭量占我国焦炭消费总量的86%左右。至年,我国钢铁总产量达4.89亿t,占全球产量的40%,大约消耗煤炭4亿t,其中消耗焦炭量约2.5亿t。
1.3化工行业
化工行业的煤炭消费主要集中在化肥制造业和基本化学原料业。在化肥制造业中,煤炭消费量大都集中于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合成氨的能源消费量占化肥制造业全部能源消费量的90%以上。
1.4水泥生产行业
煤炭是水泥生产的主要燃料,又是水泥生产的原材料之一。
煤炭质量不仅影响水泥熟料煅烧的产量质量,而且也关系到水泥生产成本的高低。因此,对煤的质量要求较为严格,特别是煤的发热量、挥发分、灰分这3项指标。截至2007年底,我国水泥总产量达到13.6亿t,居世界第一,约占全球总产量的48%。目前,我国建材行业每年煤炭消耗量在3亿t以上,约占我国年煤炭总消费量的10%。
2煤炭物流业的发展瓶颈
从长期来看,“北煤南运、西煤东送”的.格局不会改变,煤炭外运出省的趋势不可避免。但目前我国煤炭物流系统尚未完全建立。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制约煤炭物流业发展的问题逐渐显现。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1)煤炭运输成本高。目前,煤炭运输主要以铁路为主,而铁路运力已趋于饱和,无法满足运输需求,增量部分需采用公路等其他运输方式解决。由于限制超载、过路费、燃油价格上涨以及煤炭运输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扬尘污染环境等因素,造成成本增加,提高了煤炭运输的成本。
(2)物流企业体制问题。煤炭物流企业体制不合理,机制不健全、不灵活,大锅饭现象仍然很严重。配送及运输部门的积极性、效率明显不如社会上的流通运输单位,提送一次货物的周期长、费用高、效率低。
(3)地区性基础设施差异。煤炭的生产地和消费地的基础设施存在严重的差距,制约了煤炭配送的效率,也提高了煤炭配送的成本,从而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4)物流配送行业专业技术人才少。作为煤炭企业管理及配送人员,既要思想素质高、责任心强,又必须同时懂得财务管理、煤炭生产、设备性能及综合信息技术管理等专业技术知识,但目前物流配送行业具备以上条件的专业技术人才较少。
3煤炭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进行煤炭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能够有效地消除煤炭企业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障碍,提高煤炭企业管理效率,保障企业数据安全,同时又能有效地减少库存资金,并为煤炭企业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煤炭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包括物资计划管理、物资采购管理、物资库存管理、网上查询管理等。
由计划管理、合同管理、入库管理、出库管理、统计查询、基础信息维护等子系统组成。煤炭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可基于Web GIS技术开发,也可以基于网络技术开发。基于Web GIS技术开发的煤炭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可实现企业与不同地域的经销商、合作伙伴和最终消费者之间的信息沟通,进行实时的信息交流和数据交换,提供电子地图和空间数据库支持,优化订单处理流程,降低订单处理成本,提高订单处理效率,保障订单数据的安全,从而提高企业服务水平,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基于Web GIS技术开发的煤炭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其主要的技术特点如下:(1)先进性。Web GIS系统架构分为B/S结构和C/S结构,也可以采用两者混合架构。如果采用B/S结构,则可以在较小投资下,迅速建立起覆盖物流网络的信息网络,并且随着物流网络的延伸而延伸,不需增加投资。
(2)稳定性。系统可在Windows XP、Windows 2007等操作系统上稳定运行,并具有强大的容错和纠错能力。
(3)直观性。能以图文形式直观地表现企业仓库的地理位置及属性信息,并可对物资存储和运输做出最佳路径分析和空间叠置分析,以直观的形式展示分析结果。
(4)易用性。系统界面直观、友好,操作人员只需经过简单培训,就可熟练使用。
(5)安全性。系统提供多种有效的安全保密机制,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或非法侵入;在信息访问和交换中确保数据的安全、保密,按访问级别控制用户对信息的访问权限。
【物流企业发展论文】推荐阅读:
物流企业管理论文07-11
铁路物流 物流企业如何制订管理制度08-29
物流企业创业方案06-08
物流企业管理08-06
物流企业实习日记10-22
物流企业物流操作员毕业生实习总结11-23
京东物流企业战略06-14
降低生产企业物流成本06-20
企业物流工作总结07-07
企业物流实习报告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