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总结

2024-06-13

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总结(精选18篇)

1.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总结 篇一

经典细细品 书香吟中蕴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活动总结

时间:5月日6上午 地点:中心小学媒体教室

事情: 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一场不容错过的文化经典盛宴

“天道酬勤”,成功总是降临在有准备的人身上,这不,经过一年的经典诵读我乡老师们、学生们已在书香之气中浸润、陶冶,经典诗文信手拈来,侃侃而谈口吐莲花,诗情画意时时流淌,让我们带着一份期待与钦佩,如果用诗句来形容的话,这次的比赛活动可以分成三个美丽的版块,让我们领略到“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独特魅力。

本次活动由六年级的梁岳、朱振宇主持。婉约派”——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朱村小学的“诵读经典”由沉稳、大气的两位同学朗诵《追寻诗者的足迹》拉开了序幕,孩子们各个背得津津有味、兴致勃勃,《春夜喜雨》、《春雪》、《春晓》、《咏柳》、《早春》、《鸟鸣涧》、《绝句》等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春之古诗被孩子们朗诵得风生水起。让人耳边久久萦绕“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佳句。紧接着进行的《诗伴舞小池》让大家领略到夏的活泼、可爱。荷叶的俏皮,魅力。接下来,官庄小学的情景剧《一场考试》考出了经典的深入人心,经典的无穷魅力。

“鸳鸯蝴蝶派”——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未及喘息,大家从瑰丽壮美的唐风古韵一路走来,领略宋词的清新怡人,玉庙小学的诗吟诵《满江红》荡气回肠,中心小学梁岳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声情并茂,接着,中心小学翻开尘封的记忆,采撷一缕缕现代诗的芬芳,中心小学徐文慧、王焕勇的《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官庄小学的《黄河颂》等同样令人回味无穷、久久思索。

“豪放派”——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紧锣密鼓,“演绎经典”又闪亮登场——王程宇、陆赫故事表演《猴王出世》与朱村小学相声表演或铿锵有力的豪放版课本剧《甘罗十二为使臣》,孩子们大放异彩:你瞧!她们个个“身怀绝迹”,人人出口成章,现场欢声笑语、其乐融融。我们在嫣然一笑中感悟到了,品味到了诵读经典诗文中别有韵味的“传歌共绕梁、吹花送远香”之境界。

最后,由温主任作总结性发言,在他字字珠玑的话语中,不由得引起全体老师们无尽的思考——如何走入经典诗句背后的故事,真正挖掘诗中的内涵?用心体会作者的心境?如何辨析语文古诗课和古诗活动课的区别?……思考,回味,动容,又一次精彩的诵读活动落下了帷幕。

让我们静静地去体会《诵读经典诗文》呈现的绝美的“文化盛宴”吧!——缕缕古韵风,浓浓教师情。经典细细品,书香吟中蕴。

2.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总结 篇二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 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屈子赋离骚、陶潜诗田园、杜工部、李青莲、苏东坡、辛稼轩, 千古诗人各领风骚数百年。古代诗文诵读已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新风尚, 辽宁省灯塔市 (以下简称“我市”) 也借着这股东风, 先后举办了:“第一届小学语文学术年会”“中秋诗文诵读会”“新年诗文诵读会”等形式新颖, 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 这种把古诗文诵读与语文新课程改革相结合的做法, 深受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的喜爱。学生在活动过程中, 不但提高了语文知识的积淀, 还增强了表演能力, 一举多得。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 强调“学生能诵读古代诗词, 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 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它要求我们能“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少年时代记忆的内容往往能终生不忘, 而中华传统文化内涵深刻、意存高远, 让每一名学生品味这些脍炙人口、悲壮激扬的佳句, 让他们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大河中游弋, 是每一名语文教师应有的责任。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诵读得法, 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 而且与作者心灵通了, 无论兴味方面, 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因此, 诵读得法对于这项工作来说, 非常重要, 与圣贤同行, 与经典同在, 我们做好了准备。

一、让诵读之花开遍校园

辽宁省灯塔市沈旦堡镇中心小学 (以下简称“我校”) 近年来一直在校本课程中采用课外阅读以及古诗文诵读作为主要内容, 自编教材, 为不同年部的学生定下不同的诗文内容, 每当晨读和午读时间, 校园内都充满了悦耳的读书声。

(1) 激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只有发自内心热爱诗词, 才能读出韵律, 背出感情。激发学生的兴趣, 诗歌的背景资料是个非常好的切入点, 如背诵杜甫的《登高》, 诗前半首写登高所闻所见情景, 是写景;后半首写登高时的感触, 为抒情。学生只有了解了杜甫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才能激起兴趣, 学习诗的内容。还有些诗, 是有故事的, 如张继的《枫桥夜泊》, 张继赶考落榜, 返乡途中作诗《枫桥夜泊》, 没想到这首诗却使其名留千古, 而“寒山寺”也拜其所赐, 成为远近驰名的游览胜地。

(2) 正音。这是读好诗文的先决条件。古代诗文博大精深, 在阅读课外诗文篇目时, 我首先要求学生, 读准音节, 利用字典、课外书等工具, 把音读准, 正如朱熹先生说的: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 不可误一字, 不可少一字, 不可多一字, 不可倒一字, 不可牵强暗记”, 这样才能在读中体会诗词的含义。

(3) 诵读悟情。课外诗文的诗意不必像课内诗词那样逐字逐句地的理解其中的深意, 我最常用的做法就是品读。以多种形式练读, 如小组读、指名读、读名句比感情、轮读等做法, 正所谓“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个别难懂的地方, 只需教师点拨即可。

(4) 背诵展示。在熟读的基础上, 积极调动学生背诵的兴趣, 在多样背诵的同时使学生受到语感的熏陶, 在班级内开展朝代及诗内容连线比赛, 以及小组抽签背诵经典诗文比赛, 这样可使学生对一些名词佳句印象深刻, 对已经背诵熟练的古诗进行复习巩固, 不易混淆。

二、让诵读新风吹向舞台

我市及我校都对诗文诵读活动异常重视, 所以在诗文诵读表演方面, 也需要教师下足工夫进行编排。首先, 表演形式要配合诗的意境展开, 这样学生才能准确生动的表情达意, 在诵读中提升自身素质, 积累语文素养。如表演李白的《将进酒》, 这首诗是李白咏酒的诗篇, 极具个性, 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 三人登高饮宴, 气势潇洒。于是我编排学生进行饮宴场面的表演, 配合气势恢宏的吟诵, 效果非常好;再如表演徐志摩的现代诗歌《再别康桥》, 这是一首意境优美的诗歌, 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 对往昔生活的憧憬, 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 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于是在表演中, 我加入了配乐与舞蹈的元素, 两位女孩在透明伞下翩然起舞, 更加烘托出了那淡淡的离愁。其次, 表演中的朗诵比普通的背诵、吟诵更难, 除了要做到字正腔圆, 还要配合诗歌的感情, 或高亢、或委婉, 尺度很难拿捏。因此形式要多样, 如吟诵曲调隽永的宋词, 适合单人表演, 而边塞诗适合铿锵有力的齐诵, 我还把太极潇洒扇的武术表演融入到边塞诗的朗诵中, 学生朗诵时能配合动作发力, 韵律感强, 创意独特。

3.诵读经典诗文 铺就心灵之路 篇三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经典文化灿若星河,尤其是古代的诗词,更是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2000余年前,孔子谆谆切切、语重心长地教导年轻人应好好学诗、多多学诗;2000余年后,1999年,我们同样听到了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上的劝勉:“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着很多哲理。学一点古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同样是至理名言。

提倡和鼓励小学生吟诵经典,对提高孩子各方面素质、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都很有裨益。

一、陶冶情操,健全人格

经典诗文历经岁月淘洗,千锤百炼,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价值观念、人格精神、审美意识,流淌着历代贤达志士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悲天悯人的精神。经典诗文中蕴含着丰富的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因素,让孩子们在记忆的黄金期诵读这些经典,的确会对孩子人格的养成、情操的陶冶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诵读大量振奋精神、温润生命的诗文将使学生终身受益。我校开展诵读活动,其目的不仅仅是让孩子记住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我们在鼓励孩子背诵的同时,不忘帮助孩子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使孩子学到千古美文中诸多仁人志士的胸怀和操守。事实证明,古诗文诵读对孩子的道德、品行、性情、气质产生了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极其见效的人格熏陶教育。

二、 开发智力,提升素养

儿童时期是开发记忆力的最佳时期。怎样通过锤炼孩子的记忆力而开发其智力?大量的实践证明,让孩子在儿童时期诵读大量千古美文,做到熟读成诵,烂熟于心,是最佳的方法。当大量的语言文字的精神,通过反反复复诵读而深深印在学生的大脑里,其智力的发展就有了一个广阔的知识平台。当这种背诵成为一种基本的学习方式和习惯时,孩子的记忆力会得到很好的锻炼。郭沫若儿时与唐诗朝夕相伴,还有无数根底扎实、学养深厚的学者、作家、艺术家,终其一生持之以恒研读中国古典文学。

把经典的诗文传递给孩子,不仅可以开发他们的智力,还可以提升其语文素养,使孩子终身受益。我们惊喜地发现,在古诗文诵读的过程中,我校学生的识字量增加得特别快,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表现得更加明显。在诗文诵读中,孩子在无意识状态下自动识字,随着诵读活动的开展,识字量也水涨船高。古诗文朗朗上口、颇有韵味,孩子读起来易上口、易入心,有的孩子放学路上背,有的孩子饭前饭后背,有的孩子在玩中背,在背诵经典诗文的同时,也在无形中训练了孩子的记忆力和专注力。人们常用“私塾功底”来形容一个人的学问和语文修养。其实,我认为“私塾功底”说到底就是诵读的功夫。通过对经典诗文反复强化诵读,一个人可以养成良好的语感和阅读理解能力,可以为写作积累用之不竭的语言材料,厚积薄发。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这些儿时的积累慢慢就转化为伴随一个人终生的语文素养。

三、形成文明儒雅的校风

走近芙蓉小学的校园,文化氛围日渐浓厚,随处可见孩子们手捧古诗文集的身影,时时可闻孩子们珠玉落盘的诵读。这样的耳濡目染是可喜的:在诵读过程中,孩子们学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学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学到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则;在“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里,孩子们知道了该如何学习;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里,孩子们懂得了如何感恩;在“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里,孩子们学会了如何做人;在“众人拾柴火焰高”里,孩子们懂得了如何团结合作……

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读中华经典,做龙的传人,这已成为很多孩子学习经典的座右铭。在经典诗文的濡染下,儒雅的气质在孩子身上逐渐有所体现,班风班貌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一个纯净的心灵世界,一种对书香气息的天然热爱,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孩子们来说,都是他们生命健康成长中不可或缺的要素。经典诗文的诵读,好比一条铺满鲜花的心灵之路,它来自经典的精良营养,将源源不断输入孩子们正在成长的心灵。我深信,让孩子们置身于溢满书香的校园,今天诵读的稚子孩童,便是明日德才兼备的国之栋梁!◆(作者单位: 江西省万安县芙蓉中心小学)

4.中心小学经典诗文诵读比赛 篇四

(一)参赛时间:2009年3月18日

(二)参赛范围:1—6年级学生

(三)参赛形式:

初步定为现场比赛和评分的方式,主题自定,诵读表演形式不限,力求灵活新颖,可将吟与颂完美结合,有机融入多种表演元素,如:配乐、伴舞。建议各班学生广泛参与,以集体表演为主。

(四)比赛内容:

1.各年级语文课本中的古诗词和必读必背课文;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附录中所列的经典美文;

(五)评分标准

作品内容自选,诵读时要求脱稿,时间限制在5分钟。比赛采取100分制,其中:

1.选材内容(15%):选材内容符合比赛要求,要切实体现“中华美文”的特点,宜选择影响较大、流传较广、弘扬传统文化较为明显的内容;

2.参赛形式(20%): 形式灵活多样,融入多种表演形式,形式与朗诵内容紧密结合,相得益彰;

3.语言技巧(30%):普通话标准,发音准确,吐字清晰,声音圆润悦耳,语言流畅,音量适中,语速得当;

4.临场表现(30%):衣着得体,体态适当,表演到位,台风大方,感情充沛,感染力强,现场效果好。

5.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总结 篇五

导语:男生:尊敬的各位领导,女生:敬爱的老师们合:大家好!

男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女生:经典诗文,国之瑰宝。

男生:弘扬中华文化,女生:传承中华美德;

合:颂中华经典,做博学少年。

首:

女生:看她娥眉紧锁,女众: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男生:听他低吟愁怀。

男众: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今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女生:幽思才女莫向诉,亡国帝王恨可休。

男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且听老夫宽宽说。

众:“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笑吟且徐行。行仗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颔:

男生:“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女生:看今朝款款少年,意气风发,自信阳光。

众:“我微笑着走向生活,无论生活以什么方式回敬我。

男众:报我以平坦吗?

女众:我是一条欢腾的小河。

报我以崎岖吗?

男众:我是一座大山庄严地思索!

报我以不幸吗?

女众:我是一只凌空飞翔的燕子。

报我以不幸吗?

男众:我是一根劲竹经得起千击万磨!

众:

生活里不能没有笑声,没有笑声的世界该是多么寂寞。

什么也改变不了我对生活的热爱,我微笑着走向火热的生活!”

男生:“幼不学,老何为”,“幼而学,壮而行“;

女生:“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男生:是您的呵护,我们才能茁壮成长;

女生:是您扫净了一片蓝天,我们才能如此阳光。

合:所有爱我的人们啊,“《让我怎样感谢你》“?

众: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撷取一枚红叶,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亲吻一朵雪花,你却给了我银色的世界。

男生:是您无私的给予,使我们成长为睿智少年。

女生:是您谆谆的教诲,使我们稚嫩的肩膀勇于担当。

众: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尾:

男生:中华经典的铿锵音韵还在我们耳边回响。女生: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还在我们心头荡漾.男生:腹有诗书气自华,女生:胸藏万汇凭吞吐。

6.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总结 篇六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活动方案

为了努力打造“书香校园”,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加入到经典诵读的活动中来,“同经典相伴,与圣贤同行”,通过读经诵典陶冶性情,涵养气质,增强文化底蕴。同时促进我校学生普通话应用水平的提高,激发读书热情,加强学生对经典诗文的积累。现就比赛的具体事项安排如下:

一、活动主题:

诵读经典诗文,传承华夏文明。

二、活动时间与地点安排:

1、时间:5月21日早上9:00开始

2、地点:共进九年制学校操场

三、比赛形式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各班可集体参赛,也可个人参赛。

四、比赛内容:

1、必选:《弟子规》任选一段

2、自选:古代诗文一篇,现代诗文一篇

建议:篇幅不宜太短,时间3——8分钟为宜。

五、活动分工及人员安排:

1、组织机构:

组长:洪 凯

副组长:李焱军唐亚军

成员:全体语文老师

2、具体分工安排:

①评委组:李焱军李自猛刘平陈 艳顾苏英

杨行安朱兆东

②字幕组:朱兆东陈 娥宋玉凤郭 珊王 薇

张国清陈 锋黄 敏周 梅张 米

③场地:冯超

④宣传: 李自猛

⑤计分组: 沈显军胡高爽朱昶玮张海彦

⑥音响组: 闫涛李建谋

⑦协调: 张 婷摄影:冯 雳主持: 唐亚军 ⑧安保组: 周云峰唐德胜任永强何鹏勇 冯守军汪金祥丁义勇唐红军

⑨制奖组: 李增学尚福根

⑩后勤保障:陈精忠张海浪刘怀庆

六、比赛办法:

1、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表演比赛分“必选”和“自选”两部分。可配乐朗诵。(各班需提前两天将音乐上交到闫涛老师处)

2、比赛顺序采取抽签为序,赛前请语文老师选好诗文,认真辅导。

3、诵读表演比赛评分标准:

⑪普通话声,韵,调准确,语言流畅(4分);

⑫处理符合作品意境,感情丰富,有表现力(4分); ⑬现场效果好,包括语音语速,朗诵形式,整体配合,精神面貌等(2分)。

七、奖项设置及评审办法

1、本次比赛分小学部设一、二等奖各一名;三等奖两名。

初中部各设一、二、三等奖各一名。

2、诵读比赛采用评委现场打分制。(10分制)

朗诵篇目

班 级篇目指导老师

1、八一班《弟子规》(余力学文)

《少年中国说》

《雷电颂》李自猛

2、二年级《弟子规》出则弟

《悯农》二首宋玉凤

3、五年级

4、一年级

5、七年级

6、九年级

7、四年级

8、六年级

9、三年级

10、八二班《弟子规》(入则孝)《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相信未来》《弟子规》(余力学文)《李白诗两首 》《弟子规》(信)《我有祖国,我有母语》 《黄河颂》选段《弟子规》(出则弟)《满江红》 《我的祖国》《弟子规》(余力学文)《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渔歌子》《弟子规》(余力学文)《 念奴娇 赤壁怀古》 《盛世中国》《弟子规》入则孝 《三字经》《草叶上的歌》《弟子规》出则孝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7.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总结 篇七

中华经典诗文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价值,十八大以来,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华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最深厚的软实力”。这就需要我们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2009 年由教育部牵头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高校正式启动,并迅速得到响应。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和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桥头堡,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走进校园有利于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提升个人的人文素养,有利于培养浓厚爱国情操。

目前,高校学生普遍存在经典诗文的诵读不足。其主要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纳如下几点:首先,当前社会快餐文化盛行。大学生习惯性消费快餐文化,不再有足够的耐心沉淀自己,诵读一些中华经典的诗文,而是选择娱乐新闻、八卦新闻等等。从某种程度上,造成学生审美情趣不足,人文素质缺失。其次,互联网新媒体发展迅猛。互联网爆炸式的信息,使当代大学生降低了阅读的深度。新媒体的发展,使图像阅读变得流行,例如:电影、电视、游戏和动漫等,娱乐化的方式更符合学生的阅读习惯。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对经典阅读的习惯。最后,学生就业压力大。当前许多高校学生认为上大学仅是就业的敲门砖,因此更愿意选择有实际效应的内容阅读,迅速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经典诵读可以带给人们心理的启迪和思想的升华,然而却被大学生忽视,这也反映了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浮躁心理。因此,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亟待建设成为品牌项目并再高校中大力推广。

2013 年到2016 年本校举办本系承办的中华经典诗文朗诵大赛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也为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品牌的建设和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就着重从品牌建设及推广的意义、思路和方法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二、品牌建设及推广的意义

1、加强大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需要当代青年继承和发扬,而高校以其独特的优势,能够更好利用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对中华传统文化诠释。诵读的内容为中华经典的诗文,可以包括唐诗宋词元曲,也可以是四书五经中的经典篇章,或是现代经典诗词节选等等。这些都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部分,需要更好的继承和发扬。学生通过诵读活动,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实事求是的道德追求等来武装自己。

2、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语言只是文化的载体,仅仅会读文字,不代表理解其内涵。这就是所谓的识其一,不知其二,对于诗文只是文字性的处理,而不知道其所处的背景、环境及人物的性格,自然无法掌握诵读的感情。这就要求学生在诵读前,必须对诗文所处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关系掌握和理解,从而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知识,加深了学生的情感表达。例如,在朗诵《琵琶行》时,掌握当时的时代背景,是白居易遭受贬谪后在浔阳江头偶遇一年老色衰被抛弃的歌女,结合自己的遭遇创作而成。就会深刻理解诗文所表达的内涵,也就能够诵读出诗词中蕴含的愤懑之情。因此,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对诗文背后所蕴含的文化进行研究,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

3、增强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修养

部分高校教育只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传授,缺少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个人修养的教育。许多大学生在面对几个关系较好的同学时,可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表达自己的言论,而进入公开场合,面对众多陌生观众时,却无法流利的讲话,这种情况与现在大学的教学形式相关。课堂教学总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缺少主动发言和上台的机会,也就缺乏对于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而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可以很好的改善这种情况,学生利用诵读经典,不仅接触了传统文化,而且将经典语句潜移默化的转化为个人的表达,既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提高了文化修养。

三、品牌建设及推广的思路与方法

1、开发阅读资源,拓展诵读范围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围绕“中国梦·爱国情·成才志”为主题,因此,学生在选择文章时就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树林,内容很容易重复,例如,第二届大赛初赛时有4 位学生同时选择了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缺乏对诵读核心精神的理解,诵读的内容应该更为广泛。“经典”是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作品或著作。经典可以是古代诗词,也可以是当代散文,供给学生的选择范围应该是广阔的。在品牌建设初,咨询相关专业教师,列出参考书目供学生选择。通过活动,可以提供学生一个广泛阅读的平台,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提高学生参与度,扩大品牌影响力

活动的组织的成功,一部分在于学生的参与度。因此,在活动前期,就需要认真领会文件精神,制定详细的策划方案,此外就是加大力度的宣传。宣传的方式包括展板、海报宣传,还可以利用新媒体网络进行宣传。诗文朗诵活动不单纯是中文专业学生的专利,而应该鼓励各个专业的学生,积极参与其中,重新阅读经典,领会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提高人文素养。通过提高全校学生的参与度,扩大品牌的影响力。

3、开展相关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的形式可以丰富多样,竟可能的展现当代大学生精神风貌,热爱祖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的实现中国梦。诗文诵读活动可以通过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加以呈现,更能烘托出语言的感染力。此外通过前期开展的读书小组活动、语文读书竞赛活动为经典诗文朗诵活动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使大学生能够积极阅读经典,更全面的理解传统文化。

4、诵读教师队伍建设和专业指导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需要一批专业性强、责任性强和语言表达能力过硬的师资力量,以便更好的对学生进行专业性的指导。本项目教师均为普通话测试站成员,属于国家级、省级普通话测试员,对学生的语音语貌可以进行专业的指导和纠错,部分专业教师对于学生诵读的内容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品内涵,有助于诵读情感的表达。此外,学校可以以诵读活动为平台推荐相关指导教师参加国家或省语委的专业培训,增强教师专业能力,从而有效指导学生,提高学校整体诵读水平,为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品牌的创建和推广创造强有力的条件。

四、结语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品牌的创建和推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也是新时代发展和高校文化建设的需要。品牌的建设和推广需要高校重视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结合本校师生的实际情况,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最终才能顺利实现品牌的创建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危玉然.高校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品牌推广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42).

[2]赵先锋.论经典文学阅读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J].出版广角,2015.

8.诵读经典诗文 提升语文素养 篇八

关键词:经典古诗文;语文素养;诵读

一、开展诵读经典古诗文的可行性、合理性和必要性

1.可行性

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的沧桑,虽然文字的形状、读音、语法均在不断发生变化,但是这种变化没有出现断层,演变轨迹清晰可循,被很好地传承下来。自隶书出现后,汉字的结构基本上固定了下来,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以后,统一和规范了汉字的读音,这使得今天的学生阅读2000年前的文字变得容易可行,不需要像学习外语那样从零开始。

2.合理性

汉字不仅在形式上保持了古今的高度一致性,在字义演变方面大部分的字词意思变化也不大(差异大的也有不少)。诵读经典既可以促进词语数量的积累,又可以加深对词语的理解,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经典古诗文所承载的内容广泛,既有讲述朝代更迭的鸿篇巨制,如《左传》《史记》;也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片言只语。

3.必要性

处于小学阶段的少年儿童,机械识记占优势。尽管此时进行诵读往往只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但随着知识的增长、人生阅历的积累,必然出现“反刍”现象。

二、诵读经典古诗文的着眼点

1.诵读经典,重点在读

(1)文字读准。学生读准字音是诵读经典的第一步。在古诗文中存在大量的生僻字、通假字等,这些字词的语音读法非常重要。我们可以先让学生通过工具书自行解决,或对整体文章通读一

遍,教师从中发现学生的错误加以纠正,最后老师再范读一遍。

(2)文句读顺。即朗读时需要作出正确的停顿。这里提到的停顿,并不是标点间以及句末的停顿,而是在较长的句子中间需要加强语气,提升语调进行停顿。(3)文章读懂。古文中需掌握一些语法规律,例如铿锵顿挫的音韵把握、抑扬起伏的语调掌控、优美含蓄的语言领悟等,大多数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当然,要想正确吸纳文章的精髓,只有在反复吟诵中仔细琢磨、领会,才能去体味古代语言的美。

2.诵读经典诗文,提升审美情趣

(1)欣赏四季之美。农耕时代,往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物候的变化中展现出先人的智慧。春天万物复苏,百花争艳;夏天细雨绵绵,浓情蜜意;秋天秋风阵阵,果实累累;冬天白雪皑皑,大地沉睡。这里有先人们与自然的促膝交谈,为我们留下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歌。

(2)发现生活之美。①发现勤学的美。《三字经》中字里行间皆反映了中华传统美德。如车胤囊萤与孙康映雪,反映了勤学的魅力。②发现人际之美。如论语中“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③发现哲学之美。如《草》蕴含着春天万物复苏,小草充满生命力。但小学生难以领悟其中的哲理,需教师点透。

3.诵读经典诗文,有利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文章写作中引经论道,经典必将成为素材。

4.诵读经典诗文,丰富学生想象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三、诵读经典古诗文的几点探索

1.诵读古诗文应当做到“三定”,即定内容、定时间、定形式

小学阶段经典诵读适宜从《三字经》《千字文》等句式较短、内容较浅显的经典开始,逐步过渡到《声律启蒙》以及《论语》等。期间穿插安排课标要求背诵的古诗词和课文。学校可以按照年级段设定诵读篇目,为照顾不同学生的兴趣,可以设置必背和选背、会背和会读等不同要求的篇目。

诵读古诗文需要长时间的坚持方能见到成效。早晨和下午的课前、晚上睡前这三个时间段易于老师和家长的监督。老师和家长要督促学生诵读任务日日清。双休日和寒暑假适合用来巩固一周或一学期的内容。

2.诵读古诗文应当做到“三进”,即进家庭、进课堂、进考核

家庭不仅要为孩子的诵读提供书本、场所、时间等方面的保障,更应当注重将学生诵读的内容外化,通过语言、行为等去践行。比如,结合母亲节、重阳节进行“孝”的教育;通过春节等传统节日感受祖国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

诵读活动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生背诵的环节上,尤其是随着诵读内容难度的提升,教师适当的辅导必不可少。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为学生进行诵读提供指导。

诵读经典古诗文应当纳入考核范畴。形式可以借鉴社会上某些兴趣班的考级模式(当前书法已经有统一的等级考试)。学校统一设置诵读能力级别,各级别要求完成对应的诵读任务。为使考核更加客观,并减轻语文老师的工作量,可以考虑家长考核、学生考核、教师考核三方结合的形式。适当的考核不仅肯定了学生诵读的付出,也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在现代教育理念中,我们不妨尝试开展经典诵读,希望在学生成长的黄金期,让他们接触到最纯最美的精神食粮,促进其语文素养的形成。

参考文献:

黄桂梅.诵读经典古诗文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J].成才之路,2010(14).

作者简介:汪道玉(1979—),男,本科,小学高级教师,从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近20年,愿意在语文学科工具性、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9.经典诗文诵读朗诵比赛的主持词 篇九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领导,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华夏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今天我们走进唐诗宋词,用普通话。弘扬民族文化,传承华夏文明。今天我们用普通话诵读经典美文,营造书香校园。

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隆重举行“学校举行经典诗文朗诵比赛。” 男:四月的校园,因古诗词的勃发而浪漫。

女:四月的课堂,因古诗词的朗诵而精彩。

男:一曲曲动人心弦的诗词歌赋,传送着五千多年的悠久。

女:一章章绝仑美奂的经典佳作,鼓荡着我们仰慕先哲圣贤的情怀。男:今天,我们相聚在经典诗文诵读的情景中,去感受世中学子的质朴和纯真。

女:今天,我们耳闻目睹四月校园的诗情春潮,去品味畅游诗林书海的那份旷达的激悦和情感的澎湃!

请欣赏第一乐章——卜算子 咏梅七律

二、男: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描写亲情友情的经典之作,犹如星

汉之灿烂。

女:在我们的师生之间,以童心和挚爱去诵读亲情、友情的场景又是

如此的动人心弦

男:古诗人的情感,似血浓于水,或缠绵、或豁达;

女:校园师生的真诚,则情重如山,或深似海,或美如花。

男:下面就让我们共同吟诵感人至深的诗篇,回味真情暖透的校园。男女:就让我们一同鉴赏那至诚至爱的佳作,感悟师生心灵的对话,信步在和谐的校园。

请欣赏第二乐章——七律 长征(1935.10)

三.男:千百年来,皎洁宁静的月亮一直是人们讴歌赞诵的最美丽的主题。

女:无论是满月的明媚、半月的迷离,还是高月的皎洁、落月的缠绵。男:无论是楼上月的徘徊、镜中月的清丽,还是珠帘内的流照、砧石上的幽光。

女:都在让我们飞越时空,去聆听同一轮明月下千年的故事,去寻觅同一轮明月下美丽的传说……

请欣赏第三乐章游子吟

四.男:在中华五千年的浩瀚历史中 ,古诗文就像是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在文学艺术的星空中熠熠生辉

女:而她的源头就是<论语><孟子>等经典着作.男女:让我们撷取几朵浪花,共同领略它的哲思,它的博大精深!请欣赏第四乐章《经典放歌》

……

尾声

男女:尊敬的各位们、同学们:

男:经典诗文浩如烟海。华夏文明光辉灿烂。

女:让经典滋润我们的青春,让书香伴随着我们成长!男女:让我们祝愿:中华经典,绽放校园!

10.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总结 篇十

各班委: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民族语言文化素质,在广大师生中广泛兴起热爱祖国语言文字、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在亲近中热爱中华文化,在热爱中弘扬中华文明,由我校语文组,校团支部联合举办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将于本周内举行。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宗旨:

经典诗文是中华优秀文化的产物,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宗旨在于贯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要求,引导广大同学亲近欣赏、领略体验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的凝聚力、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导和教育广大同学自觉接受悠久文明的洗礼,思想道德的熏陶,加深对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高人文素质。

二、比赛内容、要求及时间:

比赛内容: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

比赛要求:每班选送3-4人参加比赛

比赛时间 :4月9日下午

三、评分标准

作品选用要反映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要切实体现“中华经典”的特点,具有鲜明时代特色、长远影响力、具有较高的思想和艺术价值的作品。作品内容要健康向上,为学生所喜爱,体裁主要是古今散文、诗歌,宜于诵读。

1、作品自选,诵读时脱稿,时间限制在 5分钟以内。诵读时可加音乐伴奏,由选手自备。

2、作品诵读形式不限,可以有古诗吟唱、独诵、合诵、情景剧穿插等等。诵读时须用普通话。

3、比赛采取10分制,其中:

1)、作品内容(15%):选材内容符合比赛要求,宜选择影响较大、流传较广、有益于青少年成长和素质培养的散文、诗歌或其他文学作品;

2)、节目形式(15%):形式灵活新颖,令人耳目一新。配乐与所朗诵篇章要意境吻合,节奏和谐;

3)、语言技巧(40%):普通话标准,发音准确,吐字清晰,嗓音条件较好,声音圆润悦耳,语言流畅,音量适中,语速得当,配合默契等;

4)、临场表现(30%):衣着得体,体语适当,表演到位,台风大方,感情充沛,感染力强,现场整体效果好。

四、奖项设置

比赛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四名,三等奖六名,另设纪念奖。

备注:各班将参赛选手名单及参赛曲目于4月8号送至203办公室,并进行抽签决定比赛顺序。

2010年4月6日

11.小学语文经典诗文诵读策略探析 篇十一

你从先秦走来,一路且歌且行,直到今天……《诗经》是你的源头,唐诗是你的顶峰,你在中华文学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你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心中留下了抹不去的印记……

【引子】

3岁,我知道了“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9岁,我爱上了“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15岁,我日日流连于“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18岁,我为“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而感动落泪。

在诗词的世界里,我一路成长,一路高歌,义无反顾选择汉语言文学这条道路。大三时,为了应付考试,我曾在3天时间熟记90首诗词,过后,却忘得无影无踪。那时起,便意识到:读诗是从小培养的习惯,不可急功近利。是啊,幼时浅吟低诵着的那些经典诗词至今记在心上;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日后的背诵只能靠不断地回顾复习支撑着不会忘。我也深刻体会到了“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含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心理学家指出,兴趣是在过去的知识经验愉快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使人乐于积极而持久地接触,认识某一类新事物的一种意识倾向。经典诗文诵读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

首先,在诗文诵读过程中,作为老师,应做好表率。想让学生出口成章,老师必须有过人的创作本领,储备丰厚的诗文底蕴,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浓厚诗文气息的课堂,以自己所作所言感染学生,影响学生,让学生“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

其次,不少诗词在创作或流传过程中都有一些有趣的背景故事。在学生背诵这些诗歌的时候,我会适时地插入这些有趣的小故事,以激发他们的诵读兴趣。如:在引导学生诵读曹植的《七步诗》时,我给学生讲了曹植的哥哥曹丕因嫉妒弟弟的才华,害怕他和自己争夺曹操传下来的王位,曾命令弟弟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来,否则就用非常严酷的刑罚来处治他,这首诗就是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来的;在诵读《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时,我告诉学生,苏轼曾经被流放到离家很远的地方,中秋节也不能回家,但是,看到天空中的明月,他非常想念自己的弟弟子由,就写下这首词寄给了自己的弟弟,以此寄托自己对弟弟的思念。这些有趣的小故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诵读这些诗词的兴趣。

此外,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十分注意联系传统节日让学生诵读经典诗词。中秋月圆,我与学生共同吟诵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重阳登高,我向他们推荐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清明踏青,我同他们共读杜牧的《清明》。我们在不同的节日诵读不同的诗词,在诗词中感受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学生既背诵了古诗,又了解了中国传统节日的来由。

【环境装点校园,诵读展现经典】

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对于孩子们诵读经典也是非常重要的。“让每一块墙壁都说话,让每一寸土地都育人”,这是教育的真谛。校园里,每个教室门口都张贴了名诗名句,让学生时时刻刻与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等古代著名诗人对话。校园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流露出浓浓的诗意,传统经典诗文的诵读成为随时随处皆可行的事情。

昔日孟母三迁,今天家长们为了让孩子进入一所好的学校想尽办法,这些都说明了环境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啊,人类的所有的活动都离不开环境的作用,周围的任何环境都会作用于人的感官,引起人的某种特定的心智活动。由诗文塑造的校园环境,由诗词装点的墙壁走廊,让孩子们在古典儒雅的环境中享受诗文诵读的别样乐趣。

【丰富诵读形势,诵演结合】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爱上阅读,享受阅读,我们学校将每年的四月份定为“读书月”。今天的四月,我们不但开展了一系列阅读活动,还开展了诗文诵读展演活动。孩子们将自己喜欢的诗词搬上舞台,或诵或唱、或演或跳,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表演欲望。为了这次活动,他们牺牲了很多休息时间,但却乐在其中。我曾不止一次问过只有7岁的他们“喜欢用休息时间排练这个节目吗”,他们的回答是“喜欢”。足以看出,他们对这种活动形式的热爱程度了。通过这次的演出,孩子们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又上了一个台阶。

【诗文诵读小明星】

“诗文诵读”活动的开展,自然离不开学校领导们的重视与支持,我们学校给每个年级配发了相应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书中的诗文都是依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设计,读起来朗朗上口,很快便能背诵。每天,都会有一个诗文小老师给孩子讲解他所喜欢的诗中的意境和作者信息等内容,让孩子们充分了解诗文的创作信息。但是,我从未给孩子解释过诗意,诗文本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美,换成现代白话解释,便失去了它的美感。俗语到: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孩子们反复诵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意思便内化于他们心中了。此时,过多的释义反而不利于他们理解。

针对诗文诵读的情况,学校会在每学期期末选出“诗文诵读小明星”,鼓励学生们向他们学习。这一做法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上有个叫陈金旭的小女孩,上学期已经将《中华经典诗文诵读》(一年级)的内容基本背诵。这学期,她选取了一些经典长诗,如《琵琶行》《春江花月夜》等篇目背诵,被古诗滋养的她在很多方面表现出不一样的聪明与智慧,也成为全班学生学习的榜样。现在,我们班的学生都愛上了读诗,有些孩子甚至在课间时会问我“老师,我可以在教室读诗吗”。一年的时间,达到这种效果也是当初的我没有想到的。

12.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总结 篇十二

诵读经典古诗文在中小学已开展的如火如荼, 且具有一定的成效。但据调查, 目前我市的中职学校90% 的学校尚未开设这一活动。中职学校虽然重点是培养技能型人才, 但中职学生普遍文化底蕴浅, 而他们三年后是要走上工作岗位的, 而岗位职业素养是要求从业者在“做人”中“做事”, 因此, 人文素养的培育迫在眉睫。

我校中职学生的课余生活并不丰富, 大多数同学把早读时间和课间时间用来收看电视节目、玩手机、上网玩游戏等。校园广播站播放着流行歌曲, 学生精神萎靡, 上课昏昏欲睡。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看到的是, 在各种各样的信息中, 有许许多多的不良信息, 侵蚀着这些对于是与非、美与丑、荣与辱的认识还比较粗浅的中职学生。为此, 笔者结合我校开展诵读经典古诗文的活动, 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经典作品选读原则

中华经典包括《弟子规》《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孝经》《唐诗宋词》等启蒙学读物, 但是在具体内容的选择上, 由于这些古文经典都是以文言文形式出现的, 其内容和形式毕竟离我们现代生活已经相隔太远, 也存在一些封建糟粕的东西, 所以在诵读内容的选择上应有所取舍。首先我们选择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利的, 内容积极向上的经典篇章让学生诵读;其次, 选取比较简单的, 易于背诵的经典材料来诵读。对于读经活动来说, 要让学生对诵读经典产生兴趣, 就要求学习内容具有可读性, 要有文学性、艺术性。因此那些缺乏文采、说教性太强的内容我们可以不选取。

二、学科整合, 融为一体

(一) 诵读与语文课的整合

在每次语文课前的3 分钟, 由学习委员带领大家读经诵典, 一年后可积累160 多首古诗词。在语文课堂上, 根据古诗词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 播放适当的音乐, 能为课堂注入无限的艺术魅力, 让学生随着音乐节奏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 引发审美愉悦, 使枯燥的学习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如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 全诗慷慨豪放, 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 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执着追求。诗歌感情跌宕起伏, 大开大合。如果只是一味枯燥的讲解, 学生是不会精准地把握这种感情基调的, 如若配上音乐背景, 学生就会读得酣畅淋漓, 同时诗歌的鉴赏能力也逐步得以提升。根据学生喜爱流行的歌曲的特点, 把古诗词的学习延伸到课外, 定期以歌唱比赛的形式展示自己的诗文积累, 还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语文课上借助音乐的外衣学习经典, 学习积累经典的任务得以高效地完成, 确实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二) 诵读与艺术课的整合

古贤圣人的经典名篇, 虽然积淀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但历史久远, 离学生生活太遥远, 单纯的背诵记忆, 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怎样让学生爱上枯燥乏味的经典作品呢?将经典的古诗词插上音乐艺术的翅膀, 如演唱岳飞的《满江红》, 李白的《将进酒》……还可以把《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改编成街舞的说唱词。学生们在欢快的音乐、舞蹈中积累了经典古诗文, 充分体现了艺术教育与经典诵读的完美结合。

(三) 诵读与班队活动整合

班队会活动并非常规的课堂教学, 它的关键是“活动”, 而经典诵读教学的特殊性又决定了它难以拥有常规课堂教学时间, 我们除了在实验班利用早读、课间、课外等时间开展, 还融入了主题班队会活动。如我校开展的“学会感恩”主题班会活动, 引入《三字经》部分内容:“香九龄, 能温席。孝于亲, 所当执”。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 替父亲暖被窝, 中职生更应懂得感恩父母, 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体谅父母, 少让他们操心, 多为他们着想, 多与他们沟通, 多为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 体会父母的艰辛, 尊重父母的劳动, 做到不浪费, 不乱花钱, 培养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在感悟中华国学经典的同时, 领悟做人的真谛, 这比班主任在班队活动中空洞说教更具有教育意义, 且更有说服力。

三、挖掘节日内涵, 展示传统魅力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响应教育部、国家语委“诵读经典名篇, 挖掘节日内涵, 展示传统魅力”的号召, 我们借助学校广播站这一平台, 每周二诵读《三字经》, 每周四诵读《弟子规》, 并先后做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一系列特别专题栏目, 其目的就是营造富有中华经典特色的育人氛围, 让诵读经典古诗文的热情辐射到整个校园。

四、教师文化涵养的提升

在指导学生诵读、监督、评价过程中, 教师们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古诗文素养得到了有效的发展, 教育理念也得到了提升。他们认识到进行古诗文诵读的研究, 不是追求一种时尚, 也不是一时冲动, 而是一种根植于心的理念。

经典诗词已经犹如一条河流浸润在学生们的心田, 提升了学生的人文内涵和思想道德境界。这一活动也推动了我校的特色文化建设, 营造了书香校园氛围。通过诵读经典古诗文的实践与研究, 我们探索与构建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实践活动模式。培养了学生对文学的兴趣爱好,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 从而全面提高整体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曹韧, 师钦, 曾佐希.高考考点突破——古诗词鉴赏强化[M].北京/兰州:中国书籍出版社, 兰州大学出版社.

[2]于漪.语文教学谈艺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

13.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总结 篇十三

开始语:

(男)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

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的瑰宝。

(女)它就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

它又如春日的百花,散发着馥(fù)郁的芳香。(男)诗的语言,典藏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

诗的声音,演绎着不朽历史的风骨铿锵(女)诵读经典,我们寻找万里河山的广阔

对话圣贤,我们感受千年文字的力量(合)“经典润心灵•书香溢校园•2014洛阳54中学学生经典诵读展演”现在开始。

1、春雨沙沙,那是追逐春的脚步;蛙鸣鸟啼,那是吟诵春的诗篇。远离故乡的思念,在抬头望月的刹那,浸满了诗人整个的心田。唐诗里有乐,唐诗里有苦,唐诗是祖先在向我诉说。请欣赏古诗词歌舞表演《读唐诗》。

2、中国的方块字,博大精神;中国的诗词歌赋,抑扬顿挫;中国的书法,洒脱放达,纵横驰骋。我自豪

我是中国人,我自豪

我是中国人,接下来请欣赏七二班带来的朗诵《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3、这是我国文人屈原写的第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橘树为喻,表达了自己追求美好品质和理想的坚定意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六年级同学 表演的《橘颂》。

女:走进经典,我们走进生活的四季。

男:走进经典,我们走进人生的四季。下面,请欣赏诗朗诵《四季古诗》,表演者三一中队,大家欢迎。

5、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国学经典经久不衰,中华经典《弟子规》就是镶嵌在传统文化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共读中华经典,聆听古书诗韵。请欣赏一年级同学带来的《弟子规》

6、范仲淹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幼年丧父,少怀大志,勤苦为学,后中进士。他的散文及词作俱佳。著作有《范文正公集》。请欣赏八一班带来的诗朗诵《岳阳楼记》

7、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用简明易懂、琅琅上口的词句,来对少年儿童进行启蒙教育。接下来让我们透过清脆的童声,来感受四一中队诵读的《三字经》!

8、甲:孔子一生从事教育事业,创立了私学。乙:相传弟子三千人,贤人七十二。甲:智者乐水。乙:仁者乐山。

合:掌声有请二年级一班同学朗诵《论语》片断。

9、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明天的祖国谁来建?试看我有志的中华少年!请欣赏七一班带来的诗朗诵《中华少年》。

10、甲:我们是祖国的希望。

乙:我们是民族的未来。甲:传承文化是我们的责任。乙:弘扬经典是我们的义务。请欣赏《中国梦》,表演者五一中队。

11、接下来请欣赏由腾飞班带来的《我的南方和北方》

12、五千年岁月塑造了你,秦砖汉瓦装扮了你,你是黄土地上的民族,中国,一个响彻世界的名字,请欣赏诗朗诵《我的祖国》,表演者:三二中队

13、青春是一首歌,青春是一幅画,下面请欣赏八二班的诗朗诵《致青春》。

14、我们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它的名字叫中国。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母亲,她的名字叫中国。让我们对祖**亲深深的爱化为一腔炙热的爱国心,祝愿它前前程似锦、!繁荣昌盛!下面请欣赏春雷班诗朗诵《祖国颂》。结束语

(男)金色的童年,阳光灿烂,童年时光我们亲近中华经典。(女)金色的童年,如梦如幻,校园内外我们诵读中华经典。(男)中华经典的千年音韵,仿佛还在我们耳边回响。

中华经典的万世情怀,似乎还在我们心头荡漾。(女)吟诵经典,让民族的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

吟诵经典,让华夏文化撑起我们人格的脊梁(男)丝丝管弦,演不尽古风的流光溢彩(女)悠悠书声,诵不完古韵的悠扬铿锵

(男)愿中华诗文艺术之花永远芬芳(女)愿五千年文化的血脉永久传承

14.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上的讲话稿 篇十四

“中华颂·2010经典诵读大赛”讲话稿 各位同学,各位评委,老师们:

在这丹桂飘香,硕果盈枝的金秋时节,在庆祝祖国华诞62周年即将来临之际,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中华颂·2010经典诵读大赛”,通过诵读形式来讴歌我们伟大祖国的光辉历程,来表达我校全体师生对祖国美好的祝福。

同学们,经典文化已经浸透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颂读经典,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高文学修养;能启迪我们智慧,点燃我们为实现自己的崇高理想而努力拼博的信念;能增强民族凝聚力,表达我们对祖**亲的无比热爱之情。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学校要通过这次活动,营造浓浓的读书氛围,激发师生的读书兴趣,让我们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感悟祖国语言文学的博大精深,建设书香校园,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同学们,请用你们高亢的声音,昂扬的激情一起来吟诵我们亲爱的祖国!

祝同学们比赛圆满成功!

2010年10月28日

大英县通仙乡中心学校2010年秋季学期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安排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精神,以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进一步提高全体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推普参与意识,促进推广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向纵深发展,使普通话在校园内的普及程度进一步得到提高。具体活动安排如下:

一、时间:

2010年10月28日上午(星期四)

二、地点:学校内操场(旗台)

三、比赛方法:

1、每班选出一至二名学生参赛。

2、由参赛选手自已任准备一首诗歌或散文。

3、分年级组进行比赛。

4、评分方法:10分制(详见评分标准表)。

5、奖项:一、二、三、四年级(组):

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五、六年级(组):

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七、八、九年级(组):

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2名

四、评委:

吴宇飞

陈遐昌

张小娟

陈东升

陈栋梁

杨小菊

五、统计分:蒋和平

李红伟

六、会场布置

:税正波

蒋文全

七、主持人:税正波

15.诵读经典诗文如何做到学以致用 篇十五

一、分类诵读,加强积累

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 小学生只有背诵大量的古诗文,实现 “量”的积累,才能充分地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培养人文精神。在小学阶段积累更多的古诗文,不仅能启迪人的心智,而且能净化人的心灵,丰厚人的文化底蕴。语文课程的新理念告诉我们:阅读教学要注意三个层次:感悟、积累、运用。作文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加强“双积累”、“两结合”。由此可见而积累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今天的人不愿谈背诵。因为一谈背诵,就有“死记硬背”的嫌疑,怕给人留下“死脑筋,不转圈儿”的印象而受人轻视,遭人嘲笑。所以,即使有哪位切实体会到了背诵的好处,也只能假读书之名而行背诵之实,绝没人敢公然承认“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可是我们不难看出,任何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必须死记硬背一些东西。我们还没听说人类历史上有谁能够不记忆知识而有所创造,有所发展。一切的创造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知识储备基础上。知识储备哪里来?记忆是最重要的渠道。

我们学校进行经典诗文的诵读,最初读的是“增广贤文”。此类古诗词,短小精悍,字字珠玑,常常是一字惊人。千锤百炼的诗句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和内容,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但整本书,句与句之间,没有内容上的联系,学生在诵读初期,就因为诗句没有连贯性而影响了诵读的速度,影响了诵读的信心。为了找到有效的诵读方法,我把有关的句子归类,让学生抄到“好词佳句”本上。如孝敬父母类的有“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珍惜时间的有“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热爱学习的有:“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与思,毁于随”“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教学中,通过先分类,然后通过引导学生领略诗韵、再现诗境,从而达到激情诵诗、积累背诗的目的,达到语言文字训练的最佳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分类的诵读,学生积累的经典名句速度快了,记忆提高了。那精练的词句、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和谐的意境等多种鲜活的知识营养犹如吃下很多味道甜美的东西,化作强大的精神能量充实到学生的体内,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诵读的意义。可以说颂读经典诗文可以让孩子心性宁静而志远,给孩子打下深厚的文化根基,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记忆能力,在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同时也养成了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把握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引用经典名言

众所周知,中华古诗文是我国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从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泱泱大国的诗风词韵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古诗文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更是语言文字训练最丰厚的载体。怎样在完成语文教学的时候让学生灵活运用积累的名句?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

《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位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好好活下去的感人故事,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本课语言通俗易懂,内容丰富,感情真挚,无论是从能力还是情感上,都是学生学习的一篇优秀课文。在课文的结尾,有那么一段话“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讲解完课文后,我让学生反复研读这段文字,让学生思考“从这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有学生说:“我懂得了这位母亲不仅是伟大,而且很坚强。把自己的身心全部投到儿子身上。即使自己已经病入膏肓,也仍然不断地鼓励儿子要好好活着。”也有学生说;“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妈妈的爱比天高,比海还深。尤其是文中妈妈说的一句话:‘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让我特别感动。”为了让学生运用经典概括自己的感受,我引导学生:“能在谈自己感受的时候引用一些经典名言吗?”

思考片刻,学生答到:“这位母亲不仅是伟大,而且很坚强。为了使儿子重新燃起对生活的热爱。即使自己已经病入膏肓,仍然不断地鼓励儿子要好好活着。真可谓‘鸦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早知道母亲那么早离开我们,我应该好好对待母亲”。还有的学生这样答:“‘早把甘旨勤奉养,夕阳光阴不多时’,妈妈的爱比天高,比海深,如果母亲在世时我不要母亲那么费心就好了。”

另外,在《田忌赛马》一课中,学生也能用“成名每在穷苦日,败事多因得意时”一句经典名言概括秦魏王的失败。真可谓“短小精悍,字字珠玑,一字惊人”。把握课文的主旨,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经典名句,难道不能达到“用以促学”的目的吗?

三、创造条件,让学生灵活运用经典

“语文水平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句话用在经典名句的运用上,我觉得也很有哲理性。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一直运用以下的方法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运用经典,体会经典的魅力。

1. 古诗自配乐诵读

在古曲新唱流行于网络、影视的今天,我在上语文课的时候,把古曲新唱的方法运用在语文教学上,如在讲授《赠汪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背诵此古诗,我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曲调来给此诗谱曲。学生不但能唱出来,还以独唱,合唱,小组唱的形式来体现自己的创作。

2. 以旧创新成就新诗

在我们的眼里,写诗也是一项知识含量很高的工作,而在十一二岁的孩子眼里,更觉得写诗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在“旧诗的基础上稍加改动,成就自己的新诗”,这就是我对学生“作诗”的要求。要知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哪怕你只改一个字,也是你自己的作品。在如此低的要求下,学生的“大作”纷纷出炉。虽然在我们成人看来,那些根本称不上“诗”,但如此一鼓励,在班级上一展示,不但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古诗,诵读古诗,而且激发了学生创作的勇气,实现了“太空上行走一小步,就是科学一大步”的伟大宏图。

3. 习作过程运用名句

要使文章有文采,并有文化底蕴,其中一个重要而有效的方法就是恰当地运用古诗词的名句为己所用。把古诗词名句贯穿文中,利用它的独特魅力来修饰语句。在习作指导的过程中,我鼓励学生根据文章需要,在文章的开头、中间或结尾,视情用上合适的经典名句。

如我班学生邱琳婷在《别了,母校》一文的开头是这样写的: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我已经是一名六年级的学生,即将毕业,心存离别的不舍。舍不得,教育我们,为我们付出很多心血的老师;舍不得,轻深似海的同学们,舍不得,我们那快乐的日子。古诗词这一源头活水,汩汩地给学生的习作注入甘甜的芳醇。不但使文章更加生动,还可以为学生写作找到了强有力的后盾。而黄嘉莹同学在《别了,母校》一文中,在刻画了老师之后是这样结尾的:顿时,一股暖流涌上心头,窗外刺骨的寒风呼呼地刮着,但我的心里暖烘烘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就是黄老师,用心血和汗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国家栋梁的黄老师。如此写法,用古诗词结束全文,利用它富于哲理加以总结的特性,为文章增色不少,给人以美感,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在古诗这片姹紫嫣红的百花园里,古往今来,多少人为之倾倒,为之陶醉。 “ 腹有诗书气自华 ” ,引领孩子徜徉在古诗的海洋里,结合教学实际,诵经典、用经典,在“诵”中加强记忆,在“用”中提高兴趣,何乐而不为呢?

16.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总结 篇十六

校领导致辞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在这“书声朗朗,书韵留香”的岁月里,为了培养同学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活跃思维,陶冶情操,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促进学校人文发展,提高办学品位和办学特色,结合我校实际,我们在此隆重举行“书香中起飞、阳光下成长”经典诗文诵读比赛。在此,我代表学校领导班子向精心组织这项活动的老师们和刻苦认真训练的同学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各位老师和同学们道一声:你们辛苦啦!

我们城关小学几年以来一直积极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我们把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营造“与经典同行,与圣人为伍”的校园文化氛围,培育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育人环境。我们举办这项活动,就是要让书香溢满我们的校园,让经典滋润我们的心田,让好书伴随我们成长,让经典美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的生活有诗意,心中有诗情。这次比赛,是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次展示,也是对各班开展“祖国好,家乡美”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的一次大检阅。

老师们,同学们,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希望每一位师生都加入到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的行列中来,希望通过这次比赛,提高同学们普通话表达能力和朗诵水平,进一步激发全校师生读书的兴趣与热情,使大家在诗文诵读中沐浴传统文化的恩泽,受到中华语言文化美的熏陶,受到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能让同学们感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与精深,心灵受到真、善、美的洗礼和熏陶,从而为我们的人生奠定厚实的文化底蕴。

经典浸润人生,书香溢满校园,这是我们城关小学不懈的追求。我们学校是有着悠久历史,富有文化底蕴的学校,在新的时期,我们更应该让校园沐浴在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的阳光中,愿同学们在经典诗文的滋润下,健康幸福地成长。

今天,让我们在这里敞开心扉,诉说大家的心里话!让我们以美妙的语言,抒发最纯真的感情!让我们用豪迈的激情,歌颂美好的生活!让书香、书声弥漫在温馨的校园中,让文化伴随着每一位同学成长!愿我们的人生更精彩!

同学们,请用你们最高亢的声音,最昂扬的激情去书写亮丽的人生,在诵读中一同感受中华经典诗文的魅力。

17.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活动方案 篇十七

诵读比赛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中华经典美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瑰宝,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不朽教材。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从小了解民族文化传统、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良好品质,按照县语委办的通知精神,学校决定开展“中华经典美文”诵读活动。

二、活动目的:

为了进一步推进语文课程改革,促进新课程改革下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倡导阅读传统经典,在诵读中亲近中国文化,在亲近中热爱中华文明,在热爱中创新传统思术想,在创新中弘扬民族精神”,丰富我校的校园文化生活,营造书香校园,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培养学生对优秀文学作品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进一步领会汉语言文学的艺魅力,宋家初级中学特举行“漫步书林 享受阅读” 中华经典美诗文诵读比赛活动。

三、活动主题:

“漫步书林 享受阅读”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活动

四、活动时间:2012年3月16日至4月16日

五、参赛要求:

七到九年级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初赛,每班两个节目(最多三个节目)。每班必须在4月6日前上报参赛节目名单参加学校个人诵读比赛。诵读篇目自选语文篇目(优秀经典诵读书目),不拘一格,要求紧扣主题,形式多样,精神饱满,突出个性,注重实效。参赛时间每个节目控制在2-4分钟,如需配乐请自备。

六、活动组织

1、组织领导:宋家初级中学教务处、政教处。

2、组织实施:宋家初级中学团支部、语文教研组

七、评分标准及办法:

1、遵守纪律,上下场迅速、有序。(1分)

2、作品主题鲜明突出,内容健康向上。(1分)

3、诵读时脱稿,朗诵熟练,声音洪亮。精神饱满,姿态大方。(1分)

4、吐字清晰,普通话标准,能很好把握朗诵节奏。(2分)

5、正确把握诵读内容,声情并茂,朗诵富有韵味和表现力,能引起观众共

鸣。(4分)

6、诵读形式富有创意,整体呈现生动,富有表现力(如配以适当乐曲或以

其他富有创意形式的朗诵),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1分)

7、计分办法:本次评选采取10分制,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所有评委分数的平均分为参赛队(队员)最后得分。

八、主持人:谈际兵陈杰

九、奖项设立

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优秀奖两名

十、评委

汪进春曹文彬吴世奇崔丽张静

记分算分: 钱从林

附:流程

1、主持人报大幕词。

2、宣布评分标准。

3、介绍评委。

4、正式比赛。

5、宣布比赛结果及发奖。

6、结束有序退场

宋家初级中学团支部、语文教研组

2014年4月16日

附:主持词

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夏读书,日正长,打开书,喜洋洋。秋读书,玉露凉,钻科研,学文章。冬读书,年去忙,翻古典,细思量。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18.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总结 篇十八

一、初步朗读,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是诵读教学的常规工作,主要在老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完成。这一环节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关注背景,知人论世

诗歌是现实生活的写照,一个时代的风貌都会在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上打上烙印。因此,只有把诗人及其作品放到广阔的时代背景上,才有可能看到其诗歌艺术的奥秘。如李白生活在盛唐,因此他的诗歌多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抒发的是“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豪迈情怀,诗风以浪漫飘逸为特色。而杜甫主要生活在安史之乱之际,战争频繁,社会动荡,因而在他诗中多抒发“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老病孤愁,风格多沉郁顿挫。

(二)抓住注释,提取信息

课文注释有时很短,却可以帮助我们深刻理解的理解课文。这些注释,有的给我们介绍了诗人的写作背景,有的介绍了作者的经历,有的交代了诗人的创作动机或创作经过,有的则直指诗人的情感基调。这些注释对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至关重要,因此,解读古诗文时一定要仔细阅读。

(三)按照停顿规律,合理断句

四言诗一般读成“二二”拍,如《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五言诗每句“二一二”或“二二一”拍,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七言诗一般“二二一二”或“二二二一”拍,如杜甫的《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二、老师范读,学生正音

教师范读古诗文,情必须到位,意一定要深刻,音必须读准。因此,只有教师上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深刻理解诗歌的内容,范读时,才能声情并茂地将文中所表达的深情传达于外物,起到示范、感染学生的作用。同时,教师还要时时充当导演的角色,从停顿、语速、句调等方面给学生做出点拨,指导之后,学生再读课文,一定会比前一次诵读有长足的进步。

三、细读诗词,细节品味

初读之后,就要对诗词进行细节的品味。

(一)品味关键词、关键句

古人写诗作词,讲究锤炼字面。这些词或者用以翻出新意,或者借以增添情趣,或者靠它加强形象性,或有助于铸就诗词的意境等等。例如,杜甫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其碧柳、春色、黄鹂本是春光美景;但在这些表达美景的词汇前,却明明白白地嵌着“自”“空”等字眼,点出其景色虽好,却无人踏赏,写出了英雄的寂寞,更写出了诗人的孤愤。关键句,古人又称之为“警策”,是理解诗文主旨的关键所在。如鉴赏张先的《天仙子》,只要抓住“云破云来花弄影”这一句具体分析,作者运用拟人修辞,将云、月、花人格化,用“破”“来”“弄”等动词,写出了月夜之景的美丽与动感,抒发了作者伤春、孤寂之感。总之,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是诗人用以表现思想内容,反映思想感情的最基本手段。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时,要学会品味关键词,并玩味推敲,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所抒发的情感。

(二)品味关键意象

意象是诗歌最为基本的元素,只有抓住作品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才能真正地鉴赏古代诗歌作品。如陶渊明的《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借“菊花”意象,将菊花素雅、淡泊、超凡脱俗的形象与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十分自然地联系在一起。

四、反复诵读,把握情感

只有反复诵读古诗文,才能读出古诗文的感情。在指导学生诵读时,应适时地交给他们一些具体的诵读方法。比如,在音调强弱方面,表示悲壮、快乐、斥责,或慷慨的文句,句子的头部应加强;表示不平、热忱或确信的文句,句子的尾部宜加强;表示庄重、满足或优美的文句,句子的中部宜加强。要让学生学会用古诗文的内容和感情来判断韵律的轻重缓急,含有敬畏、沉郁、悲哀、疑惑等情味的文句,宜缓读;含有确信、愤怒、惊愕、怨恨等情味的文句,宜急读。只有这样诵读古诗文,才能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从而真正意义上与古人进行情感对话。

五、课后巩固,强化背诵

充分利用早自习时间,在熟练诵读基础上,加深对古诗文思想内容和情感的理解,逐渐达到背诵的程度。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古诗文诵读活动,调动学生参与古诗文诵读的积极性,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积淀。如通过“千古美文”朗读比赛、诗词短剧表演赛、古诗文知识比赛、诗词配画等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同时,每周让学生抄一首古诗文或写一段阅读心得体会。以此增加学生在传统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总之,我国古代诗词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古诗文诵读教学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积淀,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为此,我们努力要做的,就是通过古诗文教学,让学生从小就诵读经典、浸润书香。

上一篇:校园体育节闭幕式主持词下一篇:参观印刷厂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