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管理工作计划

2024-06-15

分层教学管理工作计划(精选13篇)

1.分层教学管理工作计划 篇一

分层教学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

我国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宜”;原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教学只要从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发展,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区,并不断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学情分析:

一直以来,“因材施教”的原则难以在实践中得到有效落实,既受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方法、教育手段的影响,也与教学上的“一刀切”密切相关,还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的教学模式的限制有联系。因此,对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进行改革就显得非常必要,而改革的最好方法就是分层教学。只有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才能真正达到“以学生发展为本”,因材施教的目的,从而调动教与学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均衡和谐发展,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发展,激励学有余力,学有所长的学生超前发展,同时创造条件,鼓励促进学习基础较差,学习上暂时存在困难的学生能在学习中获得成功体验,得到相应发展。

三、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及教学法建议

1、教学目标:培养学科尖子(语英挑战140分,数理化生挑战满分),为重点高校(211、985)输送合格的大学生,为国家培养卓越发展的人才。

誓创本一上线人数新纪录;誓创985高校录取人数新纪录;誓创清华北大新纪录。

2、教学要求:高于现行教学大纲,兼顾竞赛,高密度、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多强化、重综合、重自学、重创新、重扩展、促特长、求拔尖,减少基础题的讲解,适当增加能力题的梯度,提示知识内部联系与规律。

3、教法及学法建议:以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活动为主,逐渐变接受性学习为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发展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能力。

四、工作要点

(一)班级管理

1、以狠抓教学质量为核心,确立班级体和个人奋斗目标;

2、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凝聚核心,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3、在学生中培养竞争意识,倡导“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

4、跟紧靠实,强化班级纪律,因为纪律是成绩的保证。

5、力争做好每位学生的思想工作,使他们提高认识,不断上进。

6、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得到锻炼,加强班级凝聚力。

(二)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采取“集体导学,小组讨论,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针。根据新课标要求,瞄准考试大纲,立足学生实际,刚开始保持教学同步,夯实基础,熟练方法,拓展思路,重视能力培养。具体做法是:上课时合为主,分为辅;课后则分为主,合为辅。重点解决学生的弱科现象、粗心大意现象,强调规范答题,争做满分卷,建立以班主任为核心的教育教学团队,发挥团队的合作精神。

五、具体措施

(一)班级管理

1、让目标引导学生,促使学生养成不断挑战新高度、新目标的习惯。

如:语文英语可以挑战140分,数理化生可以挑战满分等,要教会学生平时不断的总结,不断地揣摩,不断地体会如何才能达到或逐步接近目标。

播放清华、北大、浙大、复旦等名校宣传片,让学生们具有强烈的向往北大清华等名校的愿望,老师们把对学生的高期望积极地或明或暗地转达给学生,让学生按照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

老师们要积极结合学生实际多谈心交流沟通,多挖掘学生的内部的潜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们要通过高期望给学生一有效的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学会自律,不断鞭策学生自己努力学习。

2、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和培养,凝聚核心,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是一个班级的顶梁柱,是沟通班主任和同学之间关系的重要纽带,火车跑的快不快,全靠车头带,班干部就是班级的“火车头”,班干部队伍建设是构建良好班级、形成良好学风的关键。

2.分层教学管理工作计划 篇二

近几年来,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飞速发展, 高职院校抢抓机遇, 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学生人数迅速增加, 然而随着高考人数的逐年下降, 高等院校的毛入学率逐年升高, 上大学似乎变得越来越容易了。这一现象已经给各类院校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直接的体现就是生源质量的不断下滑。尤其对高职院校而言必须直面生存的巨大压力, 一方面在生源争夺异常激烈的高职批次招生中将录取分数线一再降至历史的低点;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承受着这一录取区间生源的巨大分差带来的生源素质基础等一系列负面效应。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这也为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难得的研究机遇。

1 探讨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分层递进管理的现实意义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招生水平参差不齐, 各层次学生差异化增大, 以致于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教学和管理方面均出现难以掌控的局面, 不仅对后进生难以实施针对性管理, 甚至连一贯表现优异的好学生也出现自暴自弃的情况。因而, 实施分层次管理已经势在必行, 对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管理及其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以高职生为例, 作为高职院校的主体阶层, 高职生的录取批次与分数线可以客观地反映出高职生与本科生的差别。近500分的本科线与200分的高职线有着300分左右的差距, 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本科生与高职生之间的距离。他们没学好的原因虽然很多, 但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些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刻苦精神和学习自觉性, 而且这些因素还仍在影响着他们现在的学习。学习一旦没有兴趣, 他们身上的能量必然要释放在其他方面, 这也是构成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难度的首因。

1.1 从生源结构方面分析

高职院校生源组成复杂, 既有高中起点通过参加普通高考录取的高职生也有初中起点参加中考录取的五年一贯制学生, 还有学校升格为高职前就从未中断过的中专层次学生, 甚至还有技校生、成教生、自考生, 可以说高职院校群英荟萃、应有尽有。各类学生共享着同一个教育资源和环境, 生源水平的良莠不齐给高职院校无论是教学还是管理都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1.2 从生源心理特殊性方面分析

高职院校的学生是各类高校学生中最为特殊的种族, 他们或因家庭贫穷无法复学不得已来到高职院校, 或因基础薄弱无法使高考成绩上台阶而无可奈何上高职院校, 或因家庭不幸、身心缺陷等客观原因带着人生悲凉而选择高职院校, 又或是因为成绩一般, 在亲友劝说、看重技工就业前景的情况下带着矛盾、徘徊的心情来上高职院校。总之, 他们中大多数人都有一种挫折感、失败感, 自卑和自负交织, 激情和悲观缠绕, 孤独与急躁兼具, 喜悦与忧愁掺杂, 彷徨与期待同在。

1.3 从培养目标的特殊性方面分析

高职学生培养目标更强调应用性。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规定, 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 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 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 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简单地说, 高等职业教育和其他普通高等教育在培养目标上的主要区别在于:其他高等教育重在学历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更应重视职业教育, 实践教育。

综上所述, 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生源特点, 坚持分层管理兼顾因材施教的原则。由于学生入学水平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要坚持分层管理,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层次确定教育管理的目标、内容和要求。

2 探寻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学生管理工作对高校发展稳定和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起步较晚,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产生职业大学形态到90年代逐渐兴起的高等职业教育, 尽管高等职业教育短时间内在优势政策和优质教育投资环境的影响下得以飞速发展, 但在学生管理工作方面却仍然与本科层次高校有着不小的差距。究其原因是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将主要精力放在了诸如专业科目的设置、课程教学的调整和改革、专业师资队伍的打造以及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而占据学校发展建设重要位置甚至可以说是半壁江山的党务政工建设和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建设却没有得到与其重要性相匹配的研究和关注。

2.1 在校生复杂性成分对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主要影响

当前学生工作方法普遍滞后, 管理难度持续加大的问题日趋显著。众多高职院校一直以来仍停留在运用强制执行外部规章制度的方法来约束学生, 沿袭着过去中专教育时期严管高压的方式, 仍然使用中专、技校的管理模式一股脑的对各类层次的在校生进行管理, 试图通过强制的手段和机械式管理的思维模式达到监管学生的目的, 根本无视在校生自身的层次差异。这种陈旧的教育观念不仅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更加难以形成学生管理工作者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再加上生源质量的不断下滑, 学生的基础素质普遍低下, 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目标性不强, 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差, 不少学生生活行为不文明, 缺乏组织纪律性。再者, 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 贫困生较多, 对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也增添了很大难度。

2.2 自主创新意识的缺乏致使学生管理工作理念落后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对象是广大的在校学生, 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个体。长期以来,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理念从总体上依然未摆脱以政治管教为主的模式。一方面, 高职院校的管理工作仍以管理者为主体, 以管理制度为约束手段, 以管制为工作方法, 重教育者主导性, 轻受教育者主体性, 重共同性, 轻差异性;另一方面,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多数只是照搬照抄本科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 既没有彰显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 又没有体现高职学生的特点,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教育、管理、服务的功能。

3 探究分层递进式管理在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根据高职院校目前大、中专等各类层次并存的现状, 结合当前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 大体可按两个方面进行分层递进式管理划分:一是按学生层次类别划分, 可分为同层横向管理和跨层纵向管理;二是按教育阶段类别划分, 可分为层级阶梯式管理和长幼递进式管理。以学生的发展为教育管理的出发点与归宿, 对学生进行人性化的教育管理,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把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与学生管理工作结合起来、把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与学生管理具体工作方法结合起来、把学生教育管理的重点、难点与热点有机结合起来, 逐步形成以分层递进式管理为主, 多渠道管理为辅, 主、辅相依的学生工作管理新体系。

3.1 同层横向管理是指在同一层次生员类别间进行的横向比较管理

以高职生为例, 同样是通过参加高考统一录取的学生, 但分差高达200分的录取分数区间却非常真实地反映了个体间的巨大差异。同一批次录取的生源中有的也许基础薄弱, 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较差, 刚刚达到录取分数线;而有的生源却在中学时期一直表现优异, 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才选择来到高职院校就读, 他们基础扎实、抱负远大, 即使仅录取在高职阶段也仍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博取将来更大的成功。不难看出, 同一生员类别间的个性差异是天然存在的, 面对此类情况应当更新教育管理方法, 立足学生实际, 兼顾学生个体差异性, 真正在教育、管理两方面做到因材施教和因材施政, 针对性的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可采取“抓两头争上游”的管理方法, 具体来说就是抓好先进和后进这两头, 一方面建立典型示范机制, 深入宣传, 扩大影响, 以先进事迹来鼓舞和感染同学们;另一方面, 狠抓个别不良典型, 进一步规范管理, 严守校规校纪的高压线, 要策略性地做好警示宣传工作。通过两个方面的管理, 影响和促进其他同学, 逐渐形成中间段绝大部分学生力争上游的良好局面。

3.2 跨层纵向管理是指在高、中职及各类学生并存的情况下采取的既统筹又有所侧重的学生工作管理办法

对是非分辨能力较弱, 尚处于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阶段的中职层次学生采取封闭式管理, 选聘年龄在40至50之间与学生家长年龄相当且细致耐心, 有丰富生活阅历和社会经验的人员担任中职生专职班主任, 实现中职层次的家长式管理;建立健全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档案;配发按层次类别区分的校牌或校园通行证, 严格规范在校生的校门进出, 分时段的控制在校生人流量。如中职、高职作息时间差、晚自习期间不得在校园街道逗留等等, 这些做法即可防止社会闲杂人员、不法分子进入校园干扰秩序或伺机作案, 又可避免各类在校生之间因为过度接触擦出“火花”, 营造一个平安清静的校园。

3.3 层级阶梯式管理是指全校上下通力合作, 各层级

间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把学生工作的困难和压力逐层逐级分解如将学生管理重心下移到学生宿舍, 对学生漏宿与晚归作如下界定与处理, 即:学生漏宿与晚归直接与“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挂钩。学生晚11时返校即为晚归;对一学期漏宿3次的学生直接给予综合测评不合格, 一学期超过3次或一学年超过6次无悔改者给予劝退处理。又如学校各层级之间相互配合, 完成“把好三道门”的工作任务:

(1) 二级院系要把好学生的寝室门, 抓好寝室内部管理, 大力开展标准化寝室创建活动;

(2) 宿舍管理部门要把好每栋寝室的大门, 加大查寝力度, 确保寝室内部安全;

(3) 保卫部门要把好学校的大门, 落实封闭式管理制度, 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3.4 长幼递进式管理是指按照在校生学习阶段和年龄层次规律制定的管理办法

具体推行年级组长负责制, 以高职生为例, 可根据高职辅导员的性格特点来制定学生培养和管理计划, 安排一名具有代表性的辅导员负责一个年级的主要班级管理等具体工作, 再辅以其他兼职辅导员协助。一年级新生的辅导员应由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纪律观念培养方面有丰富经验的老师担任;二年级将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对于高职生三年的大学生涯而言, 这一年无疑是承上启下的关键, 这个年级的辅导员应当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对学生言传身教, 将德育工作与专业理论课程相结合, 进一步强化同学们的进步意识, 激发和挖掘同学们的创造力和发展潜能。三年级辅导员应当由一直协助学校就业办开展学生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研究或者取得了中级以上职业指导师资格的老师来担任, 主要做好大三学生SYB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 对即将步入社会的学生实现良好过渡。

通过施行班级管理年级组长制度, 学生管理过程中的针对性教育得到进一步加强, 分时分段地把握住学生思想进度变化。学生按照递进式管理, 辅导员从过去的一个变成了三个, 并注重年级过渡的衔接, 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往各班级辅导员只能管得了自己所带班级的状况, 学生管理工作参与化程度大大提高, 同学们与老师之间的感情不仅不会因此淡薄, 反而会变得更加融洽。

4 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分层递进管理模式的启迪

总而言之, 高职院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分层递进式学生管理是必要的。首先是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对学生分层实施递进式管理, 以适应当前立体化、个性化的人才培养需要。从分层管理结构的设置上来看, 各层次在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自我约束力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各有侧重。其次, 新的学生工作管理模式不仅实现了管理育人的目标, 更为不同起点的学生提供不同的菜单, 确定不同的培养进度,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培养其特色, 使基础薄弱的学生全面发展, 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打造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的平台。再次, 分层递进式管理打破了旧的框架, 学风为之焕然一新。还应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激励机制, 让一贯表现较差的同学彻底改变破罐子破摔的态度, 在相互竞争中看到差距, 找准努力的方向。而各方面表现较好的学生也不敢怠慢, 随时防止被后来者迎头赶上甚至超过, 从而在学院上下形成一种空前良好的良性竞争氛围。

今后一段时间, 高等职业教育应当转变传统的学生管理观念, 从根本上杜绝“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管理风格。更加关注学生的共性、尊重学生的个性, 紧紧抓住当前发展的有利时机, 主动适应形势发展的目标要求,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更多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詹海朋.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模式的问题探讨——以安徽省为例[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03) .

[2]田路也, 袁晓.试析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06) .

[3]王政.以人为本, 构建高职院校学生工作新途径[J].商业文化 (学术版) , 2010 (06) .

[4]李建中, 韩彦峰.浅析学分制条件下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J].商品与质量, 2011 (S1) .

[5]曾学清.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协调性研究[J].企业家天地 (理论版) , 2010 (07) .

3.分层教学管理工作计划 篇三

关键词:新高考;专科班;教育;管理

自2011年实行新课改以来,2013年许多省市迎来了自新课改以来的第一轮高考变革,其中变化最大的是改变往年统一报名参考的方式,分成文科本科,文科专科、理科本科、理科专科等四种类别报名,并且,文科专科不考地理、历史、政治,理科专科不考生物、化学、物理。针对新高考的这一特点,为了确保本科的升学率,尤其是重本的升学率,不少学校都将高三学生分成了至少两个层次的班级,即本科班和专科班。平心而论,这一做法也无可厚非,不涉及教育的公平与否,更谈不上对部分学生的歧视。个人认为,这一做法恰恰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但正是这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分班,却出现一些不和谐的现象:本科班的学生就是老师眼里的“掌上明珠”,受到百般呵护;专科班的学生如破铜烂铁,弃之不惜。于是我们可以看到专科班的这些现象:学生迟到、早退等各种违纪现象层出不穷;课堂上有气无力,昏昏欲睡,自习课除了看电影还是看电影。没了追求,丢了斗志。失了灵魂般行尸走肉。看到这些,每个有良知的老师都会痛心疾首,似乎却又无可奈何。笔者认为专科班的管理得把握如下几点。

1 爱岗敬业,把每一个学生都当作自己的子女来对待,来教育,教他们学会 “关心”

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指导学生学会 “关心”。

人与人的交流不可避免的有其功利的一方面,而更要关注的是非功利的一面。学会关心他人以及获得他人的关心。获得尊敬是我们最基本的要求之一,也是人格完善的基礎。

学会关心,包括学会关心集体中的成员,同学、老师等。同学、老师与我们朝夕相处,作为集体中的个体,我们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应学会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弘扬“我为人人做贡献”的风尚。在实践中笔者采用了“实证法”利用班级或学校中家庭比较困难或不幸的同学的案例,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触发学生的爱心。还采用了奖励法,对于学生中能乐于助人、团结友爱的先进事迹和个人常常予以表扬和肯定。在班里举行了以“关爱”为主题的班会后,倡导学生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学会关心家庭,孝敬长辈,为家庭负起应有的责任。

2 组建好班级的管理团队,责任要明确

班干部的确定先是自己申请,再竞选,得票多的可以试用,试用一段时间后再次投票,合格就确定下来。不论成绩的好坏,不受任何条件限制,同学们都可以申请当班干部。我们是班长负责制,各方面的干部负责自己的那一块。

责任要明确,责任不明确会造成学生素质的整体下降。因为卫生委员分工很细,记的很清,谁不干或者干不好,老师马上就能知道,干得越好越有成就感,就越想干好;越差就会越差,破罐子破摔。素质就会整体下降。

管理学生要讲辩证法,不能一刀切,本科班专科班要有两套评价机制,学校对本科班、专科班已经分开量化,但一个班级之内,优差生也要有两套评价机制,否则,差生永远都不会有成功的体验,也可以说管理永远都不会成功。

管理学生要细心观察,三思后行,要习惯于换位思考,遇到问题多从学生的角度想一想,绝不能搞一刀切。

3 努力营造合适的班级气氛,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成长的有力保障

在班级管理理念上,笔者主张这样一个理念:积极主动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懈怠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自学生来分班的第一天笔者就把这一理念灌输给了全班学生,这一理念一直贯穿于我管理班级的整个过程中。为此,笔者让学生设计了两套独特的掌声,一套掌声是用来鼓励自己的,另一套是用来鼓励他人的。学习上笔者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向老师提问,要问到切实的解决了自己的疑惑的时候才算真正的动了脑筋。纪律上笔者主张 “先专政后民主”,一个班级与部队一样必须要有铁的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取得胜利。

4 用班级独特的文体活动团结学生,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举行一些本班独特的文体活动或参加学校统一的文体活动,如果能让所有学生都参与,那么无论是什么活动都将取得极大的成功,作为班主任要全力提倡和组织,这是形成和谐的班级环境,产生班级向心力、凝聚力,培养集体荣誉感的绝好方法和机会。如果班主任仍一心强调学习,不组织参加这些活动,就等于自己在破坏所带班级的团结,削弱班级的凝聚力。笔者在班上组织了一些特别的活动,如:组织每天练字,在半期后进行一次书法比赛,每个学生都要来为大家上一堂课,内容健康向上即可,并且由班委会组织评比发奖。还进行3分钟即兴演讲,小组辩论赛,与其他班级进行篮球赛、足球赛、羽毛球赛等。通过这些活动,不但学生学有所获,也把学生紧紧的团结在班主任周围,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通过这些活动,在班级管理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5 给学生的情感一个宣泄的方式

在班级管理中,笔者给学生提供了情感渲泄的渠道──“你说我听”。笔者考虑到许多高中生不愿意面对面诉说隐秘,通过周记、笔谈或小纸条可能更易为学生接受。学生可以把自己心里的烦恼、忧愁用笔写下来,也可以在周记或小纸条上面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而笔者则是他们最好的听众。有问题或疑惑及时给予答复,或笔谈,或面谈。这种方法很受学生的欢迎。也使笔者及时发现了许多学生心灵中隐性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一方面笔者找个别学生谈心,一方面利用班会时间,向学生介绍相关专业知识,让学生通过看书学习学会处理成长中的烦恼、困惑。

总之,专科班的管理笔者认为只要有一颗爱心,辅之以正确的方法,再加上持之以恒的毅力,一定会收获满满。在2013-2014学年的专科班管理中,笔者努力让每一个学生成功,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笔者带的班上有学生44人,通过高考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有43人。仅有一人以1分之差落榜。一年的幸苦,一年的努力,能有这样的成绩,笔者认为已经很值得了。

4.分层教学工作总结 篇四

一、学生分层定级

根据《语文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结合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情况,从读写听说四个方面制定出A、B、C三个学习能力等级的标准,通过观察测试,再确定每个学生的语文学习综合等级。每学期结束,再对照标准和测试情况,重新定级。

二、课内分层教学

教师的教案分层设计,教学目的和要求均有一定的梯度,对C级学生侧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提高侧重于A、B级学生。把“掌握学习”的教学模式和“个别分化”教学模式结合起来,整个教学活动过程都体现分别施教、分层推进,使每级学生都能达到他实际能够达到的最好的学习目标。这里我就作业和批改的三步分层做示例:(一)步是分层布置。如C级学生只限于完成课文后的必做题,而A、B级学生则须完成选做题和补充的思考题。

(二)步是帮扶作业。课堂上完成内容和数量相同的练习时,A、B级学生完成后,按分配的任务去检查、督促、辅导C级学生。

(三)是区别批改。作业批改侧重A、C级,抓两头促中间。对A级重批,对B级重改,对部分C级学生采用面批。

三、课外分层指导

知识学习类的指导侧重于C级,语文活动类的指导侧重于A、B级。对C级学生的指导,突出“三抓”:一抓常规,培养学习习惯;二抓学法,通过个别谈心、集中示范,指导学习方法;三抓“纠错”,对典型的错误进行纠正强化训练。

对A、B级学生的指导,突出“三多”:一多读。创设条件,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营造语文学习氛围,拓宽学生视野。二多写。通过写读书札记、生活札记、日记等形式,激发写作兴趣,并鼓励学生多向报刊杂志投稿。三多活动。组织开展各类语文活动,如辩论会、读书报告会、各种竞赛等,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

针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差异,我采取的上述分别施教、分层推进的对策。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我体会到:要承认差异,要正视差异,要把学生之间的差异当作一种教学资源,并充分利用这种资源,推动各种层次学生的合作学习。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很大的潜能可以开发。

对学生分层以后,在备课时,便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备课。分层备课是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节课必须包含三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解决的问题。目的是在实际教学中能做到有的放矢,不至于使分层教学流于形式。

在分层备课时,先设置一个基本教学目标,这是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达到的教学目标,也就是保底目标。如基本字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基本片段的背诵。如在教学《七律长征》过程中,设置的一个目标是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七言律诗。在设计问题时,采取分三步走,逐层推进的方式。针对下层的学生,设计的问题较浅,容易在课本中找到现成的答案或内容。中层的学生,涉及的问题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在他们能力范围内能够解决的,上层的学生涉及的问题比较深,不局限于课本,有外延式的扩展。

通过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能充分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能使三个层次的问题都能得到解决。让他们体验到成就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如在备《老山界》一文时,对下层的学生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阅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表示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的词语。对于中层学生,笔者设计了一个稍有难度的问题:阅读课文13~19段,①运用课文中的词语,给选文归纳一个小标题。②根据选文内容,找出作

者的观景角度。对于上层的学生,要求他们精读课文23段:①体会以声写静的写作手法,并且进行模写。②要求学生从作者写景的四个角度中任选一个角度来体会作者如何表现红军战士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问题设计好以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主要抓住一点,即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提问时,主要以中层的学生为主,兼顾两头。对于中层学生的问题,如果要求上游的学生来回答,就往上导,在能力、情感、态度、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创新与实践能力提出要求,如果下层学生来回答,那就往下导,还可以适当降低难度,甚至可以帮助他们组织语言,让他们掌握最基础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有一个前提是要求我们教师自己清醒地认识到,所提的问题属于什么难度,最适合于哪一个层次的学生来回答,这是导的核心问题,把握得好不好会影响到教学效果和教学进程,这对于有经验的老教师来说,可能不是问题,对于年轻教师来说,有一定难度,这一点是需要注意的。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真正发挥好自己的主导作用,分层教学肯定能顺利实施。

5.分层教学管理工作计划 篇五

裕民县第一小学

杨丽娇

一、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在教学中,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目标,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和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1、学生分层: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先天因素、兴趣爱好、家庭条件等非智力因素,通过课堂教学、课余观察、家访查档及与其他学科教师的会诊交流等途径,在对学生一个月的全方位考查的基础上,按教学大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将学生依上、中、下按1:6:2的比例分为A、B、C三个层次:C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A层是拔尖的优等生。

2、备课分层: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设计教法,设计分层练习。具体做法:①了解差异,分类建组。②针对差异,分类目标。③面向全体,因材施教。④阶段考查,分类考核。⑤发展性评价,不断提高。

3、讲课分层进行: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分为:分层设疑──看书自学──尝试练习──教师分类指导──归纳小结──分层作业。上课时,分层提出思考问题、启发思维,分层钻研、尝试练习、分类指导,然后在教师指导下对本节课进行归纳小结,强化学习重点,强化分层训练,正确处理“优、中、差”三者关系,做到有同有异、有分有合、分合有致。

4、作业、练习分层:课内外作业,分基础题、综合运用题,基础题全体学生必须做。对差生应该强化练习,优生 “吃不饱”时,适当补充一些综合运用题,使不同类型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5、课内课外分层指导:因人因组而异,在对学生进行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生特长学生品质的指导,辅导时,对差生力求坚持面批面改,对优生加强检查督促和提示。对特长生细心呵护重点培养。

6、考核分类检测:每一单元学完后,安排一次过关考核,以课本习题为主,着重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根据A、B、C三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同一份试卷拟定出不同层次的单元测试题,提出不同的要求,供三个层次学生按规定要求自由选择完成,也可直接注明部分题只要求A层学生完成,部分题只要求C层学生完成。

二、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一)、准备阶段:2014.10——2015.10 主要工作:收集资料,明确研究目标,通过问卷调查确定分组的方法及实施过程.制定三年的课题计划,交论文一篇,培训心得体会两篇,个人教学随笔四篇。

(二)、对比试验: 2015.10——2016.10 从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展开研究。将任务落实到每一个课题组成员,明确工作职责,密切合作,保证研究质量;按照设计的教学目标和方法开展教学;在试验基础上总结经验,及时发现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深入研究,形成理论.学生分层: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先天因素、兴趣爱好、家庭条件等非智力因素,通过课堂教学、课余观察、家访查档及与其他学科教师的会诊交流等途径。在对学生一个月的全方位考查的基础按教学大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将学生依上、中、下按1:6:2的比例分为A、B、C三个层次:C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A层是拔尖的优等生。对学生进行分层坚持尊重学生,师生磋商,原则上“进则上,退可下”。向学生阐明“分层递进”的思想,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分层递进”教学的目标定位在提高全体学生全面素质意义;同时向学生说明这种分层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随着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和智能的发展据情而变,动态平衡。

教学目标分层:在对学生分层次后,以“面向全体,兼顾两头”为原则,以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为依据,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将知识、能力和思想方法融为一体,合理地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并将层次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对于教学目标,可分五个层次:①识记②领会③简单应用④简单综合应用⑤较复杂综合应用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目标要求是不一样的:C组学生达到①-③;B组学生达到①-④;A组学生达到①-⑤。

课堂教学分层: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交流,要在努力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又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在安排课时的时候,以B层学生为基准,同时兼顾A、C两层。课堂教学要始终遵守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上升的规律,要求不宜过高,层次落差不宜太大。要保证C层“吃得了”,B层“吃得好”,A层“吃得饱”。

布置作业分层:对三个层同学的作业的布置有所不同:C层是基础性作业,B层以基础性为主,同时配有少量稍有提高的题目,A层是基础性作业和有一定灵活、综合性的题目各半。

课外辅导分层:教师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因材施教,给没有过关的C层学生补课,给A层学生增加次竞赛讲座。这样可进一步使C层学生“吃得了”,能奋发向上,A层学生“吃得饱”,能充分发展,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

单元考核分层:每一单元学完后,安排一次过关考核,以课本习题为主,着重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根据A、B、C三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同一份试卷拟定出不同层次的单元测试题,提出不同的要求,供三个层次学生按规定要求自由选择完成,也可直接注明部分题只要求A层学生完成,部分题只要求C层学生完成。

(三)、结题阶段:2016.10——2017.10 主要工作:组织研究试验成果,形成分层教学实施办法,撰写研究报告,申报试验成果

三、完成预期研究成果

1、分层教学要有视频、图片或录像课,两年内保证使各类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2、在课题实验过程中,教师学习、调查问卷、教师研讨等保留资料存档。

3、论文:把课题实验过程中的阶段性总结、论文、反思等编辑成册,争取在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

6.手术室分层管理培训计划 篇六

手术室是外科治疗抢救的重要场所,为了提高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保障手术安全、高效、顺利进行;为了提高手术室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提高手术配合的质量;现对照护理部护士分层次使用及管理规定,对N1-

1、N1-2的手术室护理人员制定了本专业的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具体计划如下:

一、N1-1护士培训计划

1.培训目的:掌握手术室护理基本知识、基础护理操作技术、手术室常用消毒灭菌方法及手术室护士素质要求。

2.培训方式:科室带教老师负责,通过幻灯讲解、模拟操作与一对一实际带教相结合。

3.具体实施:见附表一(备注:理论知识考核与操作技术考核均应合格,不合格者继续培训直至合格后进入下阶段培训)。

二、N1-2护士培训计划

1.培训目的:掌握手术室护理基本知识、无菌技术操作、掌握手术室器械护士的配合流程。

2.培训方式:科室带教老师负责,通过幻灯讲解、模拟操作与一对一实际带教相结合。

7.分层教学管理工作计划 篇七

在我国钢铁行业超常规快速发展之后, 全国钢铁产能已经开始过剩, 同时我国又面临经济全球化的压力, 钢铁企业间的竞争更是异常激烈。现代钢铁企业要在竞争中取胜, 提高服务水平、降低生产资金和生产成本成为关注的核心。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 国内钢铁企业基本都已经较好地使用了制造执行系统 (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 MES) 、企业资源计划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 以提高管理水平。然而, 实际运行过程中却存在种种问题。

在销售和需求管理方面, 由于没有合适的系统支撑, 全厂的季度、年度综合销售计划和生产计划只能进行非常粗略的编制, 由于编制难度较大, 因此较少进行调整。订单承诺和交期应答, 主要依赖销售人员和工厂计划员之间反复沟通获得。

在厂内生产计划管理方面, 全厂的合同计划排程和下达, 包括物流平衡和交期控制主要依靠合同计划员的人工经验, 由于MES或MRPII等工具都是基于无限产能模式, 对计划员的支持非常有限。实践证明, 这些生产管理方式, 在一段时间内, 确实能够比较好地适应钢铁行业的生产组织活动。但在准时交货和降低生产成本已经非常迫切的今天, 企业逐渐发现, 既有的ERP、MES确实无法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需要专门的计划和供应链方面的解决方案。

2 钢铁行业生产计划的分层体系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 各类供应链和排程优化系统逐渐发展, 目前已近形成了比较清晰和成熟的生产计划分层体系。在这个体系架构下, 供应链管理 (SCM) 和高级计划排程 (APS) 两个系统被研发出来, 并逐渐在一些钢铁企业实施, 并取得成功。

2.1 钢铁企业的计划层次和体系

如图1所示, 根据计划期的长短, 一般将钢铁行业的计划分层三个层次:中长期计划、短期计划和日计划。

图2则说明了不同计划期通常由哪些系统负责, 以及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

中长期计划属于决策层, 主要负责企业的营销计划, 其计划的时间跨度从4~16个月, 甚至更长。由于其更注重在销售层面的预测和计划, 因此其计划对象是分类比较粗的产品, 并且该层计划的主要目标并不是指导实际生产, 而是考虑一定的产能约束, 并建议在工厂级别排产是要考虑中长期计划的结果。该层计划通常需要构建SCM系统。

短期计划属于执行层, 主要负责企业的全厂全产线级别的生产计划, 其计划跨度从4周天到4个月。由于该层计划要直接指导全厂的生产物流, 因此其排产对象已经接受的订单, 并且是经过生产设计和质量设计的, 符合用于生产的明细质量、工艺要求。该层次计划通常需要构建APS的合同计划优化排程系统 (Order Planning System, OPS) 。

日计划同样属于执行层, 主要负责某1-2个生产厂、区域、工序或机组级别的生产计划, 其跨度为1-3天。该层的排产对象可以是生产合同或工单。该层计划即要考虑非常详细具体的机组工艺约束, 也要适当考虑交期和物流情况, 以便能够比较好的与短期计划互动和衔接。该层次计划通常需要构建APS的一体化作业计划排程系统 (Integration Planning and Scheduling, IPS) 。

由于钢铁生产的不间断性, 在工厂级别通常配备一天三班的调度员, 以监控和调整设备的生产。其中在优化层面比较有意义的是炼钢厂中炼钢-精炼-连铸工序的调度问题, 他的管理对象是炉次, 调度周期通常不超过一个班次 (8小时) 。该层次计划通常需要构建APS的炼钢调度系统 (Tapping Scheduling, TPS) 。

根据上面的论述, 我们也可看出, 根据排程特点的不同, APS也被分为三个层次, 他们分别是全厂合同计划层、工厂、工序作业计划层和机组调度层。

2.2 各计划层上信息系统间关系

SCM、APS、MES作为三个独立的系统, 都涉及计划的组织与安排, 但计划对象、实现方式、优化效果各有侧重与不同。

SCM根据订单需求进行企业中长期生产计划优化排程, 以年、季、月为优化周期, 旨在优化市场客户需求与企业生产能力之间的综合平衡, 通过企业中长期营销计划的优化, 最大程度满足客户需求, 发挥企业产能, 最终获得企业效益最大化。

MES与APS系统都涉及合同计划、作业计划, 对象虽然相同, 但是MES系统中合同计划与作业计划功能只满足基本业务需要, 以人机结合方式辅助计划人员完成合同计划和作业计划编制, 以及对计划的调整、确认和释放。APS系统中合同计划与作业计划功能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智能优化算法来实现, 计划编制效率高, 计划结果更加合理。

3 整体计划解决方案

3.1 SCM方案说明

SCM业务覆盖范围:从市场客户需求预测、收集开始, 经产能平衡优化、需求分配, 形成企业中长期销售资源配给计划, 指导客户订单接收, 实时给出订单交期承诺的应答, 以更好地支撑生产排程, 提高合同交货精度, 提升客户满意度, 从而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其核心功能模块包括需求收集、产能平衡、资源管理及订单应答, 所需要的主要基础数据来源于ERP的订单数据和MES系统的生产合同及物料数据。

需求收集主要协助销售部门针对客户需求进行预测及管理。产能平衡主要负责协助销售部门排定中长期生产计划、资源计划、库存计划。订单应答则负责排定配置计划、订单交期应答及交期承诺。总体功能架构如图3所示。

其核心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建立一套支持中长期需求与销售计划的系统管理平台, 并能适应不断扩张的业务需要;

●统一用户的需求管理, 建立灵活柔性的需求收集及分析体系;

●在统一管理模式的前提下, 实现制造基地内部及多个制造基地之间的产能、物流与资源平衡;

●使用优化排程模型, 提升产能平衡的精确度和准确度;

●支持多制造基地产品的资源分配、并提供智能的订单应答方案, 以快速响应客户订单要求。

●支持开盘作业流程, 在开盘作业的整个过程中, 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

3.2 APS方案说明

宝信APS系统是一种基于供应链管理和约束理论的先进计划与排程工具, 包含了大量的数学模型、优化技术。在计划与排程的过程中, APS综合考虑企业内外的资源与能力约束, 通过优化模型, 实现企业生产管理的全局优化目标, 提供企业管理者在生产计划管理方面的决策支持。系统涵盖了钢铁企业复杂的生产环境下进行合同计划与作业排程的需求, 所有的模块都采用先进的基于约束的运算规则和优化算法。同时, 系统提供丰富的参数配置方式, 使得系统用户只要通过参数设定即可满足不同工厂的实际需求。宝信APS的系统架构如图4所示。

生产计划排程是一个多层次的计划过程, APS主要是对生产指导作用最强的中期计划、短期计划和产线排序三个阶段分别推出了OPS、IPS和TPS三个模块, 功能定位与相互关系如图4所示。

MES为APS系统提供合同信息、合同欠量信息、材料申请信息、轧制计划信息、板坯信息、热卷信息等数据, APS系统主要向MES系统提供合同计划信息、合同与物料匹配关系、炼钢连铸计划信息、热轧计划信息。

4 结语

目前, 国内一些钢铁企业已经开始实施SCM和APS。绝大部分系统实施后, 有效地解决了销售和计划层面的各类问题。宝信软件作为钢铁行业MES、ERP的主要软件供应商, 依托多年来专注于钢铁行业的深厚背景, 以及对国内管理模式的深刻理解, 形成了一整套钢铁计划体系的解决方案, 并且已经在国内多家钢厂实施,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对于提升我国钢铁行业信息化的水平, 增强与国际先进企业的竞争力, 都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文明, 苏冬平.宝钢供应链管理中的综合销售计划模型[J].宝钢技术, 2003 (10) :33-37.

[2]李霁坤.基于SCM建立钢铁企业产销一体化管理[J].冶金经济与管理, 2008 (04) :26-28.

[3]魏震, 何浩然.MES炼钢动态调度系统的研究与应用[A].WCICA2006[C].Dalian China:IEEE, 2006, 7166-7170.

[4]魏震.宝信制造业执行系统BM2中的高级计划排程[J].自动化仪表, 2008, 29 (02) :13-16.

[5]孙裕.MES合同计划排程的研究应用[J].自动化仪表, 2010, 31 (10) :35-37, 41.

[6]周维, 魏震.MES高级计划排程APS之炼钢调度TPS解决方案[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2010 (09) :49-53.

8.浅谈语文分层教学研究的“分层” 篇八

【关键词】语文教学;分层实验;教学效果

语文科分层教学研究,其“分层”,是指三个方面:一是根据学生语文水平、语文学习能力来划分层次,提出相应的学习指导意见及研究性学习要求;二是在学习内容上,按照教材研读、教材的拓展性内容研读、语文学科相关的文学文化背景及有关的专题式研读这样三个层次来实现学习上的逐步开发、分层递进,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培养能力,提高语文学习水平;三是语文知识教学及思维训练上的层次性,从整本书的知识与训练要求,到单元、课文,一直具体到语段和字词句,形成一个从大到小的语文知识要素及思维训练系统,通过一个个小层次的具体知识要素及训练着力点,形成一个由宏观到微观的语文知识学习系统和思维训练系统,从而形成学生最基本的语文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要搞好语文科分层教学研究,我觉得首先要做好下面几个“分层”:

(一)目标分层

现行教材的特点之一是具有“弹性要求”,“上不封顶”,“下要保底”。这一弹性要求又与它的另一特点“明确教学目标要求”相联系,这为分层次教学在把握目标上提供了依据。因此,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的同一阶段,应确立不同的培养目标,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优等生要进一步拓宽视野,发展思维,提高能力,创造性地完成语文教材的学习任务;中等生能够较好地掌握语文教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独立思考,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差生能掌握语文教材最基础的知识,基本能完成课堂教学的学习任务。具体操作应是这样的:

1.A层学生目标:“放手走”,一步多梯,通过理清基础知识,“交叉”、“综合”求发展,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应用性。能举一反三,以这种“转化”求创造性适应、活用知识,培养他们优秀的心理品质、科学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顽强的生存能力等。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知识由迁移达创新,让知识更飞跃,形成学生素质。

2.B层学生目标:“中速递进”,一步两梯,理清基础知识,引导并形成思维。如知识交叉,能熟练运用知识。重点培养思维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达到“举一反三”的水平,使学生知识完成再次飞跃。

3.C层学生目标:低起点、小步子、小坡度,缓步潜行,一步一梯,解决基本问题。激活他们的思维,让他们获得一般发展。

(二)学生分层

这是实施分层教学的第一步。教师首先要对全体学生进行科学的摸底调查,按照学生的测试分数、智能、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归类建档。可大致把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分层情况不能明确告诉学生,而是先采取隐性分层的做法,否则会对各个层次的学生产生负面影响),A层为优生,B层为中等生,C层为差生,各层人数约占33%。分层教学中的学生的层次并非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学生积极性、能力、成绩等的变化呈动态变化的。其结构形式,主要以学生的“自我感觉”和“自我定位”为前提,引入竞争机制,在一定时间内适当调整层次,激励学生你追我赶,力争上游,既活跃了课掌教学气氛,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2006—2007学年度我校的分层教学实验班高一(1)班,第一学期共有52人,A、B、C三层的学生分别是17人、18人、17人;第二学期共有51人,A、B、C三层的学生分别调整为17人、18人、16人。

(三)教学分层

语文课堂中实施分层教学是以班级教学为主,小组教学为辅。总的原则是教材、进度、课时数、教学手段及教学活动形式等方面基本统一。一般而言,共性问题采用班级教学解决;反映不同层次个性的问题则采用分组教学。分类指导则指对于中等以上学生,教师要提出明确具体的学习任务,着重培养他们的独立学习能力;对于低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多加辅导,并多创设机会让同组中的学生加强学习合作,让优生多帮助差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分层教学实施具体过程如下:

1.备课的层次化。在备课时,要突出层次性,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基础和认知能力,围绕主体参与这个中心,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尽可能做到使差生“跳起来摘果子”,让中等生吃好,优等生吃饱。备课时教师要充分学习大纲,钻研教材,以落实“三基”为根本,分析学生,精选题目,突出小型综合;注重分层训练,重点突出A、B两层的标准,C层注重技能,提高速度。在语文分层教学中应采取相应而又适宜的教学策略:如根据个别差异设立不同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实际增删不同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差异允许不同学习进度。总之,在备课时一定要做到内容与学生的协调性,为成功组织实施分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2.授课的层次化。分层教学法,采取“大班导学,小组议学,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针。根据备课要求,授课着眼于B层中等学生,实施中速推进,课后辅导兼顾A、C优差两头,努力为差生的达标创造条件。具体做法是:上课时合为主,分为辅;课后则分为主,合为辅。做到对A层学生少讲多练,让他们独立学习,注重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其解题的技能技巧;对B层学生,则实行精讲精练,重视双基教学,着重在掌握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上下功夫;对C层学生则要求低,坡度小,放低起点,浅讲多练,查漏补缺,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时进度以A、B两层学生的水平为标准,上课以A、B两层的要求为公共内容。课堂提问要注重层次性,具有启发性,及时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用,让学生“不跳得不到,跳一跳抓得到”,只要努力,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课堂教学形式也要灵活多样,积极引发各层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四)作业、练习、反馈检测分层

分层练习是分层施教的重要环节之一,课堂教学效率要提高,教师就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运用练习对学生学习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矫正。教师在设计练习或布置作业时要遵循“两部三层”的原则,“两部”是指练习或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三层”是指教师在处理时要具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第二层次为变式题或简单综合题,以B层能达到的水平为限,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技能,实现知识的内化;第三层次为综合题或探索性问题,主要供学有余力的A层学生练习,使学生的学习优化。第二、三两层次的题目为选做题,这样可使A层学生有练习的机会,B、C两层学生也有充分发展的余地,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行分层练习和分层检测,有助于教师正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开展个别教学活动,有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如在讲授《项脊轩志》时,我设计的作业是,1.必做题:(1)掌握文中的字的读音和通假字;(2)理解文中的实词的意思;(3)基本上能串讲课文大意。2.选做题:(1)掌握文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2)掌握文中词的活用情况;(3)掌握文中的文言文特殊句式;(4)用现代汉语改写课文;(5)对课文写法试作评析。这样的作业贴近学生的实际水平,具有一定的针对实效性,而且能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求知欲望,特别为学有余力的A层学生创造了发挥潜力的余地。

(五)课外辅导分层

l.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集体辅导主要面对中等生,以巩固学习目标为目的,针对课堂上大多数同学感到困难的重难点问题,仔细加以解决。个别辅导主要是兼顾优生和差生,分别给他们“吃小灶”。如古代诗歌赏析,要求优生不仅理解内容,而且能赏析诗歌的写作技巧等;对后进生,要求其了解诗歌的内容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是基础。

2.课内辅导与课外辅导相结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其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的指导都因人而异。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个别点拨、个别启发和个别纠正是必要的,也是应该的。课堂解决不了的问题,应该在课后及时解决。对差生要面批、面改。而优生要加强检查、督促。

9.分层教学管理工作计划 篇九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也不可能存在两个能力完全相同的的孩子。”在日常活动教学中,我们所面对的孩子相互间是有一定差异的。所谓幼儿间的差异指的是幼儿由于受先天条件和后天环境教育影响所反映出的个体差异。因此,教师在组织开展各项教学活动时,应首先在教学设计上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位幼儿都受益。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教法,更重要的是备幼儿。因为一个班的幼儿虽然年龄层次、智力发展水平相当,但除了这些共性之外,我们还必须看到每个个体都是独特的,教师一定要正视幼儿身上的个体差异,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幼儿,使每位幼儿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各项活动中去。在我担任的语言和艺术活动中,分别存在着一些个体有差异的幼儿,为了尊重幼儿个体差异,关怀并促进每个孩子身心和谐发展,我制定了如下分层教学的方案。

一、个体差异分析

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成长节律,每一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心理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也是千差万别的,因此,成人必须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应根据每个幼儿的心理特点进行分层次、个别化教学。这就要求成人要给予幼儿充分的活动自由,让孩子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蒙台梭利认为,好的教育就是顺应儿童天性的教育,其根本目的在于服务于儿童,为他们提供良好的适宜的环境,满足他们的需要,发挥他们的能量,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查找原因,提出改善措施。

《纲要》指出:“幼儿园应在各项活动的过程中,根据幼儿不同的心理发展水平,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更应注意根据幼儿个体差异,研究有效的活动形式和方法,不要强求一律。”在我班的语言活动中,在语言能力方面有较大的差异,有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很强,事情阐述很清楚,并能积极的和别人交往;有一部分孩子缺乏自信(如晓明、晨晨等),不主动表达,不愿意表达(如文凯、豪杰等),不会说普通话,或说普通话时夹杂着方言(如锦波、经旗等),和别人交往时不是很积极,不注意倾听别人说话,表述时语言有轻度结巴和大舌头的现象(如舒雨、祥云、晓刚),在朗诵儿歌或讲述事情时有一定的困难,不能准确的把老师交代的信息传达给父母(如学智等)。在艺术活动中:音乐方面,然、正确的声音唱出自己熟悉的歌曲,还能随音乐做简单的舞蹈动作。有一部分孩子不会听前奏、间奏,唱歌没表情,时常跟不上节奏(如婉欣、先浩等),不能随音乐的变化做动作,或不能完整的随音乐的变化做动作(如忠奇等),跳舞时动作存在不协调现象(如晓濛、艺馨等)。美术方面,大部分孩子能认真欣赏哥哥姐姐作品,能在欣赏过程中形成和表达自己的看法,能认识和区分颜色,能画出简单的物体形状,在涂色活动中能掌握正确的涂色方法,均匀的涂色,但有一些孩子在操作过程中,坚持不到最后,表现出耐心不够(如少锋、灏阳等),还有部分年龄偏小的幼儿不能很好的区分颜色,涂色时粗心大意,没有规则,东涂一笔,西画一下,马虎完工,也不能按老师的要求进行简单的绘画(如绍杰、子豪等)。

二、采取措施

针对我班幼儿在语言和艺术方面存在的个体差异,结合幼儿自身的特点,我采取如下措施进行分类教学。

(一)语言方面

1.营造宽松氛围,让幼儿“有话敢说”。良好的师生关系和亲密的同伴关系是促进幼儿沟通交流的前提,民主、宽松、愉快的活动氛围是谈话活动有效保证。教师应真诚平等地同孩子交流,耐心倾听有差异幼儿的每一句话,不断鼓励、支持他,对于他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要给予肯定及表扬,帮助他树立自信心,并努力营造宽松氛围。幼儿在民主、友爱的氛围中无压力、无拘束,自然就“有话敢说”。

2.创造练习机会,让幼儿有更多的实践。俗话说“孰能生巧”,对于语言能力较差的幼儿,教师可通过小组交流、与好朋友交流等形式,为每个幼儿提供尽可能多的交流与练习的机会,并且对他们每一次的参与,教师都要及时给予积极的肯定。

3.以好带差,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会说话”。对于学前期的孩子,模仿、效仿能力很强,因此榜样的作用是对他们很重要,教师除了自己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给幼儿做好榜样外,可以采用以好带差的方法,让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小朋友和语言表达能力差的小朋友在一起活动、学习,用榜样效应去影响他们,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会说话”。

(二)艺术方面

1.提供平等的表现机会,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都有表现的舞台,鼓励幼儿“开口”。选择一些贴近幼儿生活,内容与文字有

趣,歌词内容能用动作表现,且有重复、发展余地的歌曲;选择一些不同题材、不同性质、适应多种演唱形式的歌曲。选择一些简单的、易被幼儿模仿的内容,让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合拍的做动作;选择一些适合存在个体差异的幼儿的基本动作和舞蹈动作;让幼儿从简单的学起,如拍出唱过的简单歌曲的节奏、拍出语言的节奏感。选择一些幼儿喜欢听的歌曲;多让幼儿欣赏各种具有“音乐性”的自然声音。

3.对幼儿的指导适时恰当,让幼儿大胆表现,让幼儿按照自主愿望加以肯定和分析,并给予创作上的提示和帮助,并及时注意幼儿的兴趣点,让差异幼儿的表现都能如愿以偿。在美术练习的难易程度上,灵活掌握,让幼儿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并对其每次的进步给予鼓励和肯定,不断地培养其信心和耐心。也尽可能运用多种方法和形式画意愿画,以提高幼儿的观察、想象与创造能力。

10.分层教学管理工作计划 篇十

摘 要:近年来全国教育教学改革如火如荼,走班分层教学模式也是教育教学方式改革其中之一,而走班教学模式下的行政班级管理也带给许多班主任老师困惑和思考。下面就班级管理实施办法进行一一阐述,希望能给需要的老师带来些许帮助。

关键词:走班分层教学;行政班;班主任管理;心理健康;主题班会

先来说说在走班体制下行政班班级管理中遇到的现象。行政班全班47人,其中16人在我所授课的教学班里,其余31人我不带他们的课,作为班主任要展开一系列的管理工作,在时间和精力上都面临极大的挑战。另外,班里只有7人在本班教室上英语和数学课,那么班里的卫生保持和公物损坏管理也很失控。跑操完后直接要走班上课,卫生打扫速度稍有不及时,就影响第一节上课老师的教学时间。早上收作业也容易乱,有走班科目也有不走班科目,发作业也容易发丢,等等。最重要的是,想要具体了解班里每一个孩子的学习、心理状况都有时间和不亲自代课的困难。

针对以上问题,我从管理方向着手制定制度并分配了任务:

针对班级劳动卫生方面:首先,制定日常劳动卫生表,四人一组,责任分工明确,时间界定为10分钟。组长负责开关门、窗,负责擦抹工作(擦黑板、讲桌、窗台、饮水机、书柜)。扫地一人,?C鸥涸鹕?教室和摆放扫把、簸箕。拖教室地面,专门一人负责并且负责摆放拖把。楼道的清扫专门一人负责。其次,制定周五下午大扫除卫生表,要保证室内室外卫生人人有责,人人有活,留有4名机动人员是以防临时开会或学生会的学生有事。如无事临时发生,就去做好人好事,为老师们打扫办公室或帮老师换水。

针对走班纪律方面:1.早上和下午早到十分钟,上交各科作业以及各科改错作业,这样既不耽误上操时间,也可以为第一节课留有课前整理的时间。2.配合走班的科目英语和数学安排每个教学班的负责人来收、发作业,这两个同学同时也负责外出走班孩子们的管理,比如纪律、卫生及保护公物等一系列事务。这样班主任老师也可以及时了解班里学生的具体情况,并且能及时处理突发事件。3.不走班的科目的组长及课代表尽量不要与前面10个孩子重合,这样可以避免学生事务太多而忙不过来耽误老师交代的事务。4.早操和间操班里都只能留值日生,病假生一律在操场上观操,顺便可以呼吸新鲜空气,晒太阳补钙(特殊病号除外,不能吹风晒太阳的孩子或者腿脚不利行者),这样做可以避免学生在班里聊天,耽误其他孩子打扫卫生,更可以杜绝有的孩子在教室里抄作业、补作业的现象。5.针对娇气或偷懒的男女生要耐心在班会上分开进行心理、生理健康知识教育,来消除压力或不良认知。

针对班级骨干力量的培养方法:经过与学生沟通,了解到班里的所有孩子小学六年都没有担任过班长,所以培养并且发现班级管理者需要一个学期的时间。

首先是班长、纪律委员、学习委员和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1.采用自愿报名、大家推选并征求本人同意及各科教师的推荐,最后综合考虑的方式来确定培养对象。2.最好定下来4人,男女均可。每人担任值周班长2周,并做好工作记录。3.为避免班主任老师重复交代一样的工作,要交代每个值周班长写班长工作得失总结,并且传递下去,这样可以减轻班主任工作量,也可以培养这几个孩子的自我反思能力和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学习风格。4.最后根据四个孩子的表现和进步情况,如顾全大局,有管理气质,自律性强,做事认真有原则,并且聪慧有创造力,确定为班长、纪委、财务管理员及学习委员。

其次是小组长、各课代表、劳动委员、体委及板报宣传委员的培养。1.各科课代表的人选首先尊重各科老师的意见,只要是他们已经看好要选的学生就全力支持(尽量不让这些学生当小组长,忙不过来,易工作失误),如果有重合,再征询学生本人的意愿,最后定下来。注意:有包庇他人、徇私和忘记发本子或作业情况的,给两次机会,第三次立即换人。2.劳动或体育委员的选拔不必学习特别优秀,但一定是有原则和特长的,他或她能够坚守规定,头脑清楚。试用阶段一定要多角度讲制度的要求以及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如何来应对,特别要给予相信、支持和放权,让他们尽情施展管理能力,多给他们展示随机应变的机会。即使有处理不当的事情也不能在班里当着其他同学的面训斥,最好单独私下进行交流。3.宣传委员要负责板报工作,安排之前要先锁定写字好看和有绘画特长的孩子,然后让他们自我搭配4人一组完成。最好先定一个负责人,3次轮下来就可以知道谁画得好,谁有能力管理好这项工作。对板报宣传的学生要交代清楚内容和色彩搭

配,注明班级和办报人员。特别要留一手,给学生安排任务务必要在学校要求的期限前留一些时间以防不合格时有时间整改。4.各组的小组长的人选要从普通大众学生入手,目的在于熏陶一种“班级是我家,创建良好班级学习氛围,传递正能量人人有责”的思想。务必要给孩子讲清楚,小问题我们可以改正,例如慢一点,本子没有放正等,但是,徇私舞弊,没有交作业的学生不上报名字或者自己作业没交也没写名字的,要在班里通报批评一次,再有一次类似错误就撤换组长。

总之,作为班主任,我们要有一颗童心、同心、爱心、耐心,要相信孩子们都有一颗上进心,只要我们精心引导、乐意付出,他们就会感受到并且深受鼓舞,春暖花开。

参考文献:

11.实施分层管理 推进有效教学 篇十一

一、以人为本,让学生成为具有个性的人

教育的改革,首先是观念的更新。教育是关于人的工作,应该以人为本,我们实施的分层教学的实施,应该基于有效教学的理念,以生为本。以生为本是根据人本主义理论学原理提出来的。它要求我们把学生看成教育的本源,把学生放到教育教学的第一位。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源,是第一性的,知识依赖于物质而存在。在教育领域,学生是教育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没有学生,就无所谓教师,无所谓教育及其一切派生物。

以生为本要求我们把学生看成鲜活的、具有丰富个性的人。我们知道,个性构成共性,个体组成集体,集体的素质不可能脱离学生个体特性诸如个人的思想、情感、兴趣、爱好、知识、能力等等而存在,只有那些有个性的个人才能自由结合成为有机的集体。从教学实际看,教育人口的激增,不仅意味着学生数量的激增,也意味着质量上的多样化。“儿童每天来到学校,是以形形色色的个性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因而,教育过程的方式也不应该是千篇一律的。著名教育家赞可夫在《教学与发展》中提出了“使包括后进生在内的全体学生都得到一般的发展”。分层教学着力“从儿童个性出发”,并以“个性充分自由的发展”为目的,反对教育的划一化、僵硬化,坚持发展个人的特点、强点、闪光点,充分发挥不同层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其不断认识、追求、探索、发现和完善自我,充分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让每一名学生都成为具有丰富个性的人。它可以发挥不同学生的不同潜质,使我们的教育过程更加富有成效,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享受成功,彰显个性。

二、合理分层,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度的发展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来的。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把握“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学生的发展。此外,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也认为:“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因此,我们认为,合理的分层施教,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基于有效教学理念下的分层教学对学生的分层活动不应只停留在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上,还应有效地引起、激发和启动学生一系列的内部发展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思考和自主合作探究,完成相对其现有知识水平而言更高层次的知识水平。这种知识水平是经过学生的努力可以达到的。让学生跳一跳,能够到。对学生分层时,不能仅以分数作为划分依据,还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态度、兴趣爱好、心理健康、发展潜力等各方面的因素,而且不能一层不变,要做到能上能下。对有较大进步的学生可让他升高一个层次,对退步较大的作降级处理,把组际的合理流动作为一种外在刺激,并通过教师的不同期望激励学生积极地投入环节的学习活动,保护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实现一种和谐的、动态的平衡,让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得到充分发展。

三、异步发展,让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地成长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学习成绩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这两者都是不断发展、调整的。如果各因素都处于积极状态,就会进入最佳发展期,出现突变性,释放出潜在的能力,从而实现跳摘果实。为此,要对各层次的学生实施“对症下药”,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课堂活动程序,使能飞的飞起来,能跑的跑起来,该扶一把的扶一把;或鼓舞其学习信心,或培养其学习兴趣,或调整其学习方法,或纠正其学习习惯,或改善其学习环境,从而达到人的最高发展。同时,还将努力克服分层教学给学生带来的不必要的心理问题。我们的分层要在动态中进行,灵活把握 ,做到显性分层和隐性分层相结合 ,教师意见和学生意见相结合。总之,分层只是一种手段,其真正目的是在教学活动中为每一个学生不断创设一种适合自己发展的平等、自主的教学环境,健康、和谐的心理环境,为学生提供积极的情感支持、充分的学习机会和自主的活动探索,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增加向上一层次递进的动力。随时鼓励一部分顺利达标的学生,积极向高一层次的目标努力,实现层次间和谐的动态流动。

12.分层教学管理工作计划 篇十二

一、学生分层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的第一步就是对教学对象进行分层,这也是影响分层教学质量的关键性因素。我们之所以提出分层教学这种新型教学法,正是由于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影响,初中生在性格特点、学习方式、能力习惯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而这些差异也是导致学生之间语文水平逐渐增大的主要因素。为了改变初中语文教学中两极分化的现状,教师必须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分层。一般来说,我们通常将全体学生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主要是针对在语文学习中感到吃力,难以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这部分我们简称为基础层。第二层次的学生主要特点是能够按部就班完成学习任务,但在学习中对教师指导依赖性较强,这一层次我们可以称之为发展层,而第三层次主要是指学习领悟性较高,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即拔高层。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对教学对象进行分层的依据并不仅仅是语文成绩,我们分层的目的在于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可以说,这种分层是短时间内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变化及时调整,也就是说,分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过程,具体分组情况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灵活把握。另外,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实施不同方式的指导,主要可通过一对一、自主互动和特别指导的方式进行。

二、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该反映分层教学的核心理念,教师要灵活机动的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具备针对性的目标,总的来说就是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在因材施教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明确教学目标包括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和培养人文素养三个方面,这也正是我们常说的三维教学目标。我们知道,教学目标的制定是根据《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进行的,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在遵循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对课程标准中所涉及的要求进行适度的降低和提高。例如教师在给基础层的学生设立目标时,教学重点应放在要求学生掌握基础语文知识,完成基本学习任务上,对于课程标准中设计的拓展延伸要求可以暂时降低,当基础层的学生在分层教学法的引导下能力有所提升时,再调整教学目标,制定更具挑战性的目标。众所周知,教学目标指导整个教学活动,起的是“导向”作用。因此,目标分层也是应用分层教学法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教师应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学生个体的智能优势组合,设立“量其力所能至”的目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跳一跳,够得着”的状态,要避免走入将学生之间在学习成绩上的差距等同于其自身能力的差距的误区,同时要排除个人情感因素,对待学生必须一视同仁,将教学活动面向全体学生,这也是帮助学生实现成绩稳步提高,能够循序渐进的发展自身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三、内容分层

内容分层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最关键,同时也是难度最大的一个教学环节。教学内容的深浅多少都是分层中需要认真考虑的因素。孔子说:“唯上知与下愚,不移,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这句话充分体现了教学内容分层的思想。教师应该根据学习者的资质来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使学习者更加容易接受,这也是我们对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进行分层的原因。首先,教师要明确内容分层是在集体教学框架下的一种变革,它并等同于复式教学,内容分层的关键在于引导中上水平即发展层的学生实现循序渐进的发展,同时又能带动后进生,引导优秀生实现个人进步。我们以课堂提问为例,提问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门艺术,它可以搭建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有效的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教师设计的问题也应具备一定层次性,达到“层层递进”的效果,同时问题要给学生带来一定启发。在学习李白的《行路难》一文时,文中引用了几个典故,例如“闲来垂钓碧溪上”,引用的是姜尚被周文王重用一事,有学生提出疑问,引用这个典故有何作用?老师可以提问:“这个典故是讲什么内容的?它是在何种情况下被引用的?”等,这样教师在教师的启发下得知《行路难》中李白借此次典故表达自己不甘消沉,继续追求的信心。学生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将语文课推向高潮,形成热烈的课堂气氛。这也是达到分层教学,兼顾全体的有效途径。

四、结语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的主要目的,为了达到这一效果,教师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探寻更加符合初中生特点的教学措施,落实因材施教的教育观念,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文学素养,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感受语文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贾洋洋.浅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应用[J].小作家选刊,2016(15).

13.分层教学管理工作计划 篇十三

省级规划课题实施计划

一、研究方法:

1、实验法。应用实验法来研究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对学生认知领域、技能领导、情感领域的影响,并通过一系列量来反映。

2、行动研究法。运用行动研究法来研究教师在实践活动中的作用,研究学生对实践活动的兴趣、态度及方法。

3、经验总结法。运用经验总结来建立教学实践活动的资料库。

4、结合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测量法、统计法等研究方法,确保研究过程科学合理。运用观察法是及时获得并积累感性材料、验证假说的必要手段;运用调查法以获取全面的研究资料;运用个案法对个体的发展进行跟踪调查,及时改进研究措施;运用测量法和统计法对研究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

二、研究内容及其预期目标

㈠、研究内容:

1、依据大纲设定各层面的要求

由于学生的个别差异,例如有一部份学生作为学习的迟钝者,他们的智力特征包括:缺乏概括能力、记忆的容量小、注意集中时间短以及只能集中于学习情景的某一方面而忽视其它附带内容。所以对他们要求只要掌握教学大纲中一些了解、认知、识记的内容,而那些应用、综合对他们来说超过了他们的心理承受力,而这些只能在前面掌握的基础上适当地提高。而对于高智商的学生则要求在掌握以上内容基础上进行综合和应用,发展创新能力。所以,依据大纲设定各层次面的要求,能使教者知道做什么,是本次研究的最重要内容。

2、在课堂上渗入分层的思想

设立备课组,分工备课,在备课中尽量有照顾好、中、差三档的内容,1

也就是注重基础,发展能力,渗透发散性思维以及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

3、在作业、练习、考试命题上渗入分层思想

作业、练习中进行分层设计,能使学生感觉到作业自己能独立完成,且有思考的余地。每次考试命题中设计A、B两张试卷,A卷适宜中档生和学优生进行测试,B类只适宜学困生,以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心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课外进行分层辅导

由于差生理解、思维、表达、记忆等能力一般比较低,所以单靠课堂落实分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要求对差生进行有的放矢进行课外辅导,且及时掌握差生的反馈信息,再及时辅导。当然对于一些能力比较高的学生单靠课堂的落实也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课外进行一些学习兴趣小组,以及专题讲座和各种发展能力的优化辅导也是非常必要的。

5、分层次进行评估和考查

当然由于分不同层次,每个层次所掌握的知识和进展的程度都不一样,所以对各层次进行科学的评估和考查是一个课题的重要环节。

㈡、预期目标

1、构建适应本校本年级学生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

2、改革将把良好的学习心理和科学的学习方法的培养作为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支点,努力开发学生学习潜能,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3、实验将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有利于激发教师在教学中以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以科研为动力克服教学中的难题,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教学艺术水平,形成具有独自教学风格的高素质教师。

4、探索符合“会学、学会”教学思想的课堂教学模式,彻底摆脱同步化教学模式。建立起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分类推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很好地发挥主体意识和个体优势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5、建立与课堂教学改革相适应的教学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

个性发展的作用,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

三、研究的步骤(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2007.9---2008.3)

1实验内容:

1.1、成立课题组,对课题进行论证,制订研究方案。

1.2、组织相关教师学习理论。

1.3、进行实施前测,全面调查学生素质水平。

1.4、分组,确定对照班和实验班。

2、具体安排:

2.1、2007年9月——2007年11月30日,修改课题实验方案,调整研究人员,制定第一阶段实施计划。

2.2、2007年12月1——2008年3月30日,继续按照分工,展开对各子课题的研究,结合当前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初步探索各分层要素的具体分层办法,形成经验文章。撰写课题第一阶段研究总结。

(二)、实施阶段:(2008.3---2009.6)

1、实验内容:

1.1、按课题方案的要点目标等开展研究,制订各阶段研究工作计划。

1.2、具体实施课题研究,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

1.3、在初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课题阶段性总结评估。对课题方案进行修改、完善。

1.4、在阶段总结评估的基础上,调整、规划下阶段课题研究工作,继续开展研究。

2、具体安排:

2.1、2008年4月1日——2008年8月,修改课题实验方案,调整研究人员和研究力量,制定第二阶段实施计划,学习第二阶段研究计划.收集实验前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资料。初步按照分工,展开对各子课题的研究,初步探索并确定“分层教学”研究的主要方向,形成经验材料。

2.2、2008年9月——2009年2月,继续按照分工,展开对各子课题的研究,结合当前教学的各个环节,进一步探索“分层教学”各研究对象的具体实施办法,形成经验文章。

2.3、2006年3月——2006年6月,课题阶段汇报活动。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收集有关资料,撰写课题第二阶段研究总结。

(三)、总结评估阶段:(2009.6---2010.6)

1、实验内容:

1.1、总结和学习第一、二阶段的研究成果,对照实验方案,参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精神,对“分层教学”成果进行自评,找出不足之处。

1.2、对前两个阶段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使之完善,并写出研究总结。

1.3、继续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运用“分层教学”法研究成果,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估。

1.4、形成最终研究成果。

1.5、收集、整理整个课题的研究资料,撰写研究报告和归纳整理研究成果。

2、具体安排:

2.1、2009年7月1日——2009年11月30日,对照实验方案,参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精神,对分层教学研究成果进行自评,找出不足之处。调整研究人员和研究力量,制定第三阶段实施计划,学习第三阶段研究计划,收集实验前学生的能力、学习兴趣等相关资料。

2.2、2009年12月1日——2010年1月20日,继续学习有关教学理论,按照分工,对各子课题进行补充、总结性研究。开展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形成经验材料。

2.3、2010年1月21——4月30日,整理教师论文集暨课题组第三阶段研成果集。

2.4、2010年5月,课题阶段汇报活动,邀请教导处领导指导课题管理工

作。

2.5、2010年6月,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收集有关资料,撰写课题第三阶段研究总结,形成课题《研究工作报告》、《研究成果报告》、《优秀教案集》、《学生活动设计集》、《论文集》等资料,进入课题结题阶段。

四、课题组织及人员分工

范学忠:学校教导处主任,中学一级教师,县级骨干教师,全面主持本课题的研究工作,负责组织召开课题组成员研讨会,制定课题研究的有关制度,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李福:学校数学教研组组长,中学一级教师,县级骨干教师,负责本课题在数学学科的实施,负责课题的有关调查工作和调查报告的撰写,并负责课题资料的积累。

王静:学校语文教研组组长,中学二级教师,负责本课题在语文学科的实施,并负责论文、课题的实施方案的撰写,课题资料的积累。

李文涛:学校英语教研组组长,中学二级教师,负责本课题在英语学科的实施,并负责论文、课题实施方案的撰写以及课题资料的积累。

安冬霞:学校政史教研组组长,中学二级教师,负责本课题在政史学科的实施,并负责论文的撰写,并负责课题资料的积累。

程明银:学校化学教师,中学一级教师,负责本课题在化学学科的实施,并负责论文的撰写,并负责课题资料的积累。

上一篇:酒店三定管理制度下一篇:骨干教师高端研修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