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能人才调查报告

2024-10-17

高技能人才调查报告(精选8篇)

1.高技能人才调查报告 篇一

高技能人才需求调查问卷

尊敬的企业领导:

您好!为进一步提高我院办学质量,及时了解社会各界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信息,我们组织了本次问卷调查。

您的仔细填答,将帮助我们了解与您有着类似情况和想法的企业信息,及时调整本学院办学思路,提高教学质量,使我院毕业生能更好地为社会、企业所接受。调查结果只对数据作整体统计分析,您的回答我们将严格保密。

答题的方法是:请将符合您实际情况或想法的选项填在括号内,或补充写上相应的意见或建议。

衷心感谢您对本次调查的合作与支持!

南华工商学院金融系

2011年12月

一、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

1.从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来看,贵公司当前更需要的专业人才是(C)

A.硕士研究生及以上B.大学本科生高职高专生D.中专技校生

2.近三年贵公司招聘应届毕业生占所招聘人员的百分比约是(a)

A.25%以下B.25%-50%C.50%-75%D.75%以上

3.近三年贵公司招聘的高职高专毕业生占所招聘应届毕业生的百分比约是(a)

A.25%以下B.25%-50%C.50%-75%D.75%以上

4.贵单位一般是通过哪些渠道接收毕业生(e)

A.网络招聘B.学校推荐及学校举办的供需见面会C.人才市场招聘会

D.中介公司E.报纸广告F.毕业生自我推荐G.其它(请说明)___

5.从用人单位的角度看,下列哪些因素对大学生应聘成败的影响较大(排序前三项):(d)

A.学习成绩B.学校及学位C.工作实习经历D.各类资格证书或上岗证书E.个人综合素质与个人修养F.其他(请说明)______

6.在众多的应聘者中,相同条件下贵单位会优先选择哪类应聘者(c)

A.拥有各种资格证书B.拥有较好的外表气质C.有工作经验

D.学生干部E.专业对口F.其他(请说明)______

7.贵单位最关注毕业生的哪类学习成绩(b)

A.基础课成绩B.专业课成绩C.英语成绩、计算机成绩

D.实践、实习成绩E.(请说明)______

8.贵单位最看重的毕业生品质是(排序前三项):(c)

A.敬业精神B.诚实C.责任心D.积极主动

E.团队合作精神F.吃苦耐劳G.对企业忠诚H.其它(请说明)______

9.贵单位最看重的毕业生能力是(排序前三项):(b)

A.创新能力B.沟通能力C.学习能力D.协作能力

E.专业技能F.社交能力G.其它(请说明)_____

10.贵单位在招聘时对毕业生的毕业院校和专业的看法是(c)

A.学校与专业仅供参考,能适合工作岗位就行B.学校牌子更重要

C.毕业生所学专业更重要D.两者同等重要

11.您对目前毕业生的总体满意程度为(b)

A.很满意B.基本满意C.不满意D.非常不满意

12.您所了解的应届毕业大学生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d)

A.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脱节B.好高骛远,不安心本职工作

C.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D.缺乏踏实、勤奋、吃苦耐劳的精神

E.不愿意从基层做起F.缺乏行业特点的专业背景知识

G.实践能力薄弱H.其他(请说明)____________

13.贵单位试用期满后大学毕业生的通过率是(c)

A.80%以上B.51%—79%C.50%以下

14.导致试用期没有通过的原因(a)

A.实际操作能力差B.工作不积极C.缺乏职业道德

D.没有团队协作精神E.其它(请说明)_____

15.您认为用人单位招不到理想的大学毕业生,主要是(b)

A.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存在差异

B.许多毕业生的目标就业地域和职业过于集中

C.大学生综合素质不高

D.企业用人需求与大学生就业意向存在巨大差异

E.人才市场不健全,就业信息不对称

F.其它(请说明)_______________

16.您认为大学生最需要在哪些方面提高自己以符合贵单位的要求(排序前三项)(g)

A.专业知识B.合作能力C.责任感D.心理素质

E.职业道德F.实践经验G.综合素质H.其他__________。

17.您认为大学生的毕业实习时间多长比较合适?(c)

A.2个月B.3个月C.半年D.1年

18.我院目前对学生专业课程都有相应实训课程配套,您认为是否合理?(b)

A.不太合理,挤用了理论知识学习时间B.较合理,理论知识时间可以简化

19.为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我院每个专业已建有3-5个校外实训基地,如果我院希望在您企业设立实训基地,您是否愿意接受?(c)

A.愿意接受B.只要安排得当,愿意接受C.影响生产,不太愿意接受

20.如果我院同用人单位合作,对学生采取订单式培养模式,贵公司是否愿意合作?(a)

A.愿意接受B.若条件成熟,愿意接受C.不太愿意接受

21.目前很多高校实验室实行和企业合作共建,并以企业的名称及品牌命名,以达到互利目的,如果我院拟和您企业共建实验室,您是否愿意?(b)

A.这是扩大企业知名度的有效途径,愿意接受

B.条件不成熟,以后再考虑

C.投入与收益不成比例,不太愿意

22.要促进和帮助毕业生就业,您认为应该改进的是(a)

A.高校教育方式B.就业政策C.企业用人观念

D.应聘者的心态E.其它(请说明)________

23.贵公司目前主要需求哪类专业毕业生,什么原因?你认为哪些专业的毕业生存在过剩,什么原因?

营销..企业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贵单位对高校的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等方面有哪些建议?

在教育方面更应该加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贵单位愿意派公司经验丰富的企业管理人员参与我院有关新课程的开发与教学活动(c)

A.愿意B.不愿意C.视情况而定

二、企业背景信息

1.企业名称:恒安达会计师事事务所

总部所在地:广东省云浮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企业业务领域(从如下领域选择,并打√):

□ IT行业 □金融 □ 证券 □保险业 □建筑行业 □商业 □农业

□旅游业 □制造业 □√服务业 □流通业

□其他(请详细说明)__

3.企业性质(从如下领域选择,并打):

三资 □国企 □民企 □个体 □外资□事业单位

□其他_合资__

4.企业规模(从如下领域选择,并打√):

A人数:√□0-50□50—100□100—500□500—1000□1000 – 5000□5000人以上

B资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元人民币

5.贵公司现有本科及以上毕业生人数:(从如下领域选择,并打√):

□√10人以下□10-30人□30-50人以上□50-100人 □100人以上

6.现有人才资源:(%)

硕士以上_____2____人(%)大学本科____10___ 人(%)

大专_____8____ 人(%)高中及中专_____2人。(%)

7.贵公司现有新近大学生的基础工资级别:

□0-1000□1000-1500√□1500-2000□2000-3000□3000以上

再次感谢您的支持!欢迎到南华工商学院指导工作!

2.高技能人才调查报告 篇二

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有较高职业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在我国目前阶段, 高技能人才主要指受过一定教育, 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动手能力, 在关键技能领域有着精湛能力和技术, 并能独立解决此领域中的棘手技术性、操作性问题的社会复合应用型人才。他们是生产分工中的重要阶层, 是联系研发技术和产品生产的纽带, 是技术骨干和生产现场的灵魂 (赵欣、李美丽, 2011) 。

2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构成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 社会对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 对人才的要求也向着复合型、应用型和国际型转化。正确理解、分析社会亟需的高技能人才所需的职业能力, 有助于更快更好地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生职业能力是指从事现代职业的能力, 是心理、知识、素质、技能等在职业活动中的外在综合表现。1998年, 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课题《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 按职业分类将能力划分为三个层次:专业技能、通用能力和核心能力 (陈宇, 2001) 。因此, 结合调查研究, 我们认为高职生职业能力主要由基本职业能力、专业职业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构成。

基本职业能力是指从事社会职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的通用能力。它具有在社会不同职业和岗位之间普遍适用、通用和可迁移的特点。是一个现代职业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从业能力。专业职业能力是指从业者适应职业岗位的能力。这是作为一名岗位技术人员所必备的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专业岗位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 是指一种可迁移的、从事任何职业都必不可少的跨职业的关键性能力, 这是学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岗位变换以及创业发展等必须具备的能力。 (孙文学, 2005) 经过多位教育工作者的科学调查研究, 我们认为高职学生职业能力主要有以下内容组成。

基本职业能力主要包括: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一定的外语能力、自理和自律能力、责任感、基本的判断能力和辨别能力等。专业职业能力主要包括专业岗位知识、工艺流程掌握程度、工艺熟练程度、实践操作能力、检查维修技能、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及新设备的应用能力和推广能力等。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主要指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

3 调查方案

机电工程系是我院办学规模大、办学特色鲜明、社会影响力强的一个系, 始终以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 紧跟区域产业升级、科技创新需求, 以培养适应现代工业企业生产一线岗位的高技能综合型人才为目标, 开设了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12个专业与方向。

为了对高职公共英语服务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笔者以和机电专业有关的企业和我院机电专业毕业从业者为对象作调查研究。调查包括了解机电类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英语岗位能力要求以及机电专业毕业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中的英语能力要求。

调查的内容分为两个方面: (1) 机电类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及英语能力要求, 为职业英语课程发展和规划提供依据; (2) 调研机电专业毕业生的英语学习需求, 旨在了解机电一体化从业人员应具备的英语素质和要求。

从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 笔者主要通过参加人才招聘会, 对前来我院招聘机电专业毕业生的行业企业作调查, 通过现场访谈和发放问卷等形式, 了解收集相关所需信息。另外我们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联系我院往届机电类毕业生参与到本次的网上问卷调查, 共有来自江浙沪的三十多家机电类企业和120多名机电行业工作者参与完成调查问卷, 确保了本次调查的广度与深度。

经调查我们了解到, 机电行业专业从事生产制造和设计、产品销售、设备管理与维护类的人员缺口较大, 分别占招聘岗位的34.7%, 21.8%和19.8%。从和企业人事部门负责人的访谈中获悉, 很多机械企业急缺专业技术过硬, 且掌握一定英语语言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调查结果还显示, 周边大多数机电企业对高职毕业的员工现有岗位英语能力并不十分满意, 明确表达不满意者多达七分之一, 较满意及以上者占三分之一, 这说明高职英语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并不能完全达到社会和行业对毕业生的能力要求。课程改革任务非常艰巨。

根据对机电岗位英语能力要求的调查, 经数据统计后发现, (1) 企业对员工的英语专业阅读和翻译能力要求有不断加强的趋势, 这和机电制造业和国际接轨的趋势是分不开的。 (2) 企业需要高职毕业生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较好的英语能力完成网络搜索的专项工作任务。 (3) 由于这次参与调查的大部分企业主要市场还在国内, 所以对用英语英语开展产品销售的要求还不是特别高, 但据访谈获悉, 随着海外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以后对此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另外, 对于利用英语和外商进行基本沟通交流表现为是各企业对年轻职场从业人员的普遍期待。

调查数据以及访谈结果预示, 随着与国际贸易合作的不断加强, 企业尤其是一些大中型企业急需能完成技术专业翻译任务的优秀员工, 这对借助国外先进技术理念改进国内现有技术有现实用途。能看懂并准确翻译国外设备的操作说明, 甚至是原版外文专业技术文献资料的高技能型机电人才是他们求之不得的。对照我院近三年来的机电专业的毕业生英语素质和能力现状, 这些为本院高职英语课程体系改革提出了可靠依据和明确要求。除对企业发放问卷调查和访谈外, 我们还对学院120多名现在机电相关岗位服务的往届毕业生做了调查问卷, 共发放问卷125份, 回收有效问卷96份。调查数据显示, 64.5%的受访者认为高职英语重要, 28.4%的受访者认为不太重要, 而仅5.8%的受访者认为学不学英语无关紧要。因此高职英语在机电专业课程设置中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分析对机电从业者实际工作中岗位英语水平要求的调查, 我们可以发现, 58.6%的受访者认为应该具有一定的英语语言日常交流和应用能力, 32%认为专业材料的英语阅读能力比较重要, 24%的受访者认为专业翻译能力也不容忽视。这说明在教学实践中, 作为专业英语的基础, 公共英语更应侧重在职场情景下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的培养。在专业英语的学习中, 要重视专业外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提高。

4 结语

综上所述, 通过调查研究, 我们了解到了高技能人才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 机电行业企业对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英语技能的实际要求, 和机电行业高职毕业生的英语能力现状, 这将有助于我们为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和改革提供可靠依据。广大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要紧紧围绕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 思考英语课程的优化方案和有效实施途径。

参考文献

[1]陈宇.走向世界技能强国[M].北京:长城出版社, 2001.

[2]李俊峰, 金涛.以市场为导向构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特色课程体系[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2007.

[3]马庆发.中国职业教育研究新进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4]孙文学.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J].天津:中国职业教育, 2005.

3.高技能人才调查报告 篇三

[关键词]核心平台课程 岗位系列课 程 上岗与转岗 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黄崇本(1961- ),男,浙江浦江人,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教授,主要从事计算机教育、高职课程开发、数据库技术研究。(浙江宁波315012)

[课题项目]本文系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计算机类专业(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及系列课程的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YB04076)以及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项目“高职IT类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ygh194)的部分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5-0011-02

当前高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如毕业生的工作适应性和岗位针对性不强等,这些问题的产生是由高职教育课程设置不适合社会需要所引起的。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信息工程学院在教育部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建设推动下,形成了能力本位的“核心+岗位”课程体系和工学结合的“2211”人才培养模式(“2211”是指:2个学期的核心平台课程教学、2个学期的“1个主岗位+2个辅岗位”式岗位系列课程教学、1个学期的拓展课程与基于工学结合模式的专业综合实训、1个学期的毕业综合实践与顶岗实习)。经过五年的实践证明,该模式能较好地实现“既能上岗又能转岗”的高职教育目标。

一、能力本位的“核心+岗位”课程体系结构

其含义是指:第一,核心平台课程是指大类专业公共课程體系,主要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发展适应能力。第二,岗位系列课程是指根据岗位(群)工作要求和相应职业资格证书考核要求而设置的岗位系列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实际岗位工作能力。第三,每一个专业在核心平台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具体培养目标选择相应的岗位系列课程进行培养,核心平台课程和岗位系列课程共同建设、资源共享。

1.课程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根据大类专业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需要,设置核心平台课程群集,供不同专业共享;根据大类专业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需要,以“就业需要→确定岗位→确定能力(技能、技术)”为原则,设置岗位课程群集,供不同专业选择;一个专业可确立1个主要岗位和2个辅助岗位,不同专业岗位可交叉,但主要岗位不同专业要区别,岗位主次要分明。每一岗位技术(技能)能力由一个系列课程教学进行培养,形成岗位系列课程。

2.核心平台课程设置原则。核心平台课程设置必须依据大类专业职业岗位群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求,注重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发展适应能力,强调大类职业岗位初级应用能力的培养,强调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核心平台课程一般安排在第一学年完成,内容设置要求简单实用,同时还要考虑平台作用(基础作用)。

3.岗位系列课程构建原则。第一,明确岗位能力和技能体系。以就业岗位(群)要求确立岗位系列课程培养目标,依据岗位(群)所需的能力构建岗位系列课程的知识技能体系。第二,明确岗位系列课程的就业针对性。同一岗位系列课程应围绕岗位系列课程培养目标来确立其既有延展性又有独创性的知识技能结构体系;不同岗位系列课程间尽量减弱相互关系,适应岗位系列课程开发的独立性、可扩展性,满足不同岗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第三,提高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融合度。职业教育提倡实施双证书工程,一个岗位系列课程应尽量能高度融合一个职业资格证书的知识和技能要求。

4.岗位系列课程的三种结构。一是ABC课程结构:根据岗位能力要求和准备型课程思想,按照“核心平台课(A)+技术技能课(B)+综合实训课(C)”结构设置岗位系列课程,并同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衔接。二是阶段递进结构:根据岗位能力要求和初中高提升思想,按照“岗位能力课(初级)+岗位能力课(中级)+岗位能力课(高级)”结构设置岗位系列课程,并同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衔接。三是阶段并列结构:根据就业岗位要求和内容并列特性,按照“岗位工作1+岗位工作2+岗位工作3”结构设置岗位系列课程。

5.“核心+岗位”课程体系的内涵及特征。“核心+岗位”课程体系是一种扩展的“集群式”课程体系结构,即按大类专业设置核心课程集群(核心)和岗位系列课程集群(岗位),根据技术变化和市场对各职业岗位人才的需求情况,动态修改、增减部分岗位系列课程,也可以适当调整核心平台课。第一,就业导向为课程体系的建设目标。课程体系首先考虑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系列课程设置直接与就业目标挂钩;瞄准某种职业并落实到具体岗位,课程设置指向岗位需要,即根据职业岗位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来确定课程内容,使“能力本位”思想得到体现;大类专业核心平台课程应考虑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岗位系列课程应满足学生的即时就业需要。第二,岗位系列课程确定了课程体系的基本架构。首先对某行业或某类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进行分解,将其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设计为大类专业核心平台课程集群;再将该类职业范围内适用于各个具体职业岗位的技能设计为满足就业需要的职业岗位课程集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就是课程体系,基于“核心+岗位”的课程体系基本架构为:核心平台课程+1个主要岗位系列课程+2个辅助岗位系列课程+岗位拓展课程。第三,课程体系具备“适应性+针对性”的双重特征。适应性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大类专业核心平台课程的设置使学生能适应就业岗位在行业内的变化;二是岗位系列课程的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变化保持一致,体现出课程设置的适应性。针对性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岗位系列课程的设置与具体就业岗位能力要求保持一致,并与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衔接,体现出课程设置的针对性;二是岗位系列课程的设计充分考虑采用工学结合方式实施教学,实现高技能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体现出岗位课程实施的针对性。

二、工学结合的“2211”人才培养模式框架

1.“2211”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思想。根据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建立高职教育“123”创新思想,1个核心:以职业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提高学生就业的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发展能力。2个重点:一是核心技能培养;二是岗位能力培养。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践为导向,开展核心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发展能力;以工学结合为平台,开展岗位综合实训,培养学生岗位就业能力。3个结合: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课内外与校内外培养相结合;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

2.“2211”人才培养模式框架。在市场需求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根据“123”创新思想,构建面向岗位工作过程、以项目为核心的“核心+岗位”的课程体系。基于该课程体系,构建“2211”人才培养模式框架,如图1所示。具体说明如下:

“2”个学期的核心平台课程教学:主要进行校级公共平台课程与大类专业核心平台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行业职业素质和职业岗位初级能力;“2”个学期的“1+2”式岗位课程教学:主要实现1个专业主要岗位课程与2个专业辅岗位课程的教学。1个主要岗位课程根据工作过程分成多个阶段(或过程),如主岗位分成4个阶段,分布在2个学期完成;2个辅岗位课程分别分成多个阶段(或过程),如辅岗位分成2个阶段,每个学期完成1个辅岗位教学。“1”个学期的拓展课程与基于工学结合模式的专业综合实训:如计算机类专业的拓展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商贸类活动的能力,并根据学生兴趣选择相关课程;专业综合实训主要结合学生兴趣选择IT类岗位进行工学结合教学和岗位综合技能训练。“1”个学期的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主要进行毕业生产实践与相关毕业设计教学。

“2211”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具体表现。从时间上讲是指将3年教学时间分成4个教学阶段,开展“核心能力、岗位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从内涵上讲,“2211”不只是一个时间概念,实质是对学生的素质、技能及知识进行综合培养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其本质特征是校企两个育人主体在两个育人环境中培养学生做人、做事的本领,使培养的人才尽可能满足社会和用户的需求;让学生在实际生产、科技推广和技术开发岗位上接受训练,寓教学于实际生产、科技开发之中,达到学有所长、一专多能、毕业即能上岗工作的高职教育目标。

3.多样化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式。创新实践“2211”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多样化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式,主要包括:特长生培养(校内)、校企課程合作教育(校外)、专业综合实训(校内外)三类。第一,校内工学结合方式(特长生培养)。特长生培养采用企业真实项目、营造企业真实环境(工作室)、在双师型教师(或企业专家)指导下的“真题真做、工学结合”培养方式,开展项目开发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促进其个性发展与特长的发挥,满足学生创新、创业、就业教育的需要,推进工学结合。第二,校外工学结合方式(校企课程合作教育)。针对计算机类专业要真正实现“2+1”人才培养模式所存在的困难,结合基于“核心+岗位”课程体系的“221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取得的成果,实施校企课程合作教育。通过企业技术专家参与岗位课程建设、开展校企课程合作教育,企业实际应用项目开发等方面的互动,推进岗位系列课程在校外紧密型实习基地进行校企课程合作教育活动,实现“学生即员工、教学项目即工作项目、教室即工作室”的三统一,提高学生生产实习和项目实践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协作创新精神。第三,校内外工学结合(专业综合实训)。在第五学期后8周安排专业综合实训,主要在校内实训基地或校外实训实习基地进行,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管理。专业综合实训可采用下列四种方式:一是集体组织到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实训(“订单式”培养和校企合作培养),由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安排指导老师,严格按照企业项目运作模式进行专业综合实训;二是企业项目在校内组织完成实训(校企合作培养),引进企业项目,在企业项目负责人指导下,组织学生在校内按照企业项目运作模式进行专业综合实训;三是在企业进行个性化教育(个性化培养),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对口的企业,进行专业综合实训,并联系一位企业实训指导老师与校内实训指导老师共同负责实训期间的指导工作;四是校内组织学生进行专业综合实训(含特长生培养),除前三种方式外的学生,重新组班开展专业综合实训活动。

三、“2211”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设计

“2211”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设计包括“22”(前两年)阶段教学设计和“11”(后两个半年)阶段教学设计两个部分,如图2所示。“22”阶段教学设计必须紧紧围绕“实验、实训”这两个关键环节,以学校为主体,引入企业专家参与实践教学,实践基于“核心+岗位”课程体系;“11”阶段教学设计必须紧紧围绕“顶岗实习”这个关键环节,建立相应的顶岗位实习管理制度,充分利用企业教育资源,引入“双导师制”,提高学生实习效果,让学生在真实的工程环境和素质教育环境中学习做人、做事的本领。

“双导师制”首先根据企业的要求,由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共同拟订实习计划,明确培养目标、实习内容和考核标准,再由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实习过程,并对实习过程进行严格管理,最后由用人企业对学生的顶岗实习情况进行全面考核。考核根据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划分等级,达到良好标准的,给予学分认定。“双导师制”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学生顶岗实习,置身于岗位中,岗位针对性强。学生对实习企业的企业文化和工作环境都有真切感受,这对学生毕业后的自我设计和成长,以及个性化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双导师制”的实施需要校方的经济支持,对企业导师实行“双薪制”,即校、企双方共同支付企业导师工薪,这样才能保证“双导师制”的实施(见图2)。

通过对基于“核心+岗位”课程体系的“221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证明该模式能充分利用企业教育资源,便于实施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在真实的工程项目环境和素质教育环境中提高综合素质,能较好地实现“既能上岗又能转岗”的高职教育目标。2004~2008年连续五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5%以上,学生满意度和企业满意度都比较高。2005年,“基于IT类职业岗位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教学成果获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高职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与实践”教学成果获宁波市教学成果三等奖;2007年,计算机类专业核心课程“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参考文献]

[1]史国栋,眭碧霞,赵佩华.创立“基础平台+模块化菜单”新的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6(6).

4.高技能人才调查报告 篇四

为全面了解我市高技能人才队伍状况,加快推进高技能人才工作开展,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坚实合理的技能人才保障,我局于2010年底组织开展了全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综合调研。本次调研采取普查、抽样调查、查阅资料、实地考察、召开技工院校、职业培训学校和企业座谈会等多种方式进行,力求调研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一、我市高技能人才工作现状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日趋强劲,高技能人才工作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战略地位得到确立,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不断建立和发展,高技能人才数量快速增长,高技能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初步形成,高技能人才成长环境逐步改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贯穿高技能人才不同成长阶段的政策体系得以建成

我市先后制定和出台了《合肥市2005-2010年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意见》、《合肥市蓝领人才开发与引进计划》、《合肥市高技能人才评选奖励办法》等政策,明确了我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发、交流引进、评价使用等各个成长阶段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逐步建立起一整套高技能人才工作政策体系,为高技能人才工作开展提供了动力支持和科学指导。

(二)多渠道多层次的技能人才培养开发与交流引进制度得以建立

我市的技能人才队伍主要通过自身的培养开发和外部的交流引进两种方式来发展壮大:

在自身培养开发方面,我市统筹资源,多向发展,加强各类企业培训机构和院校培训机构的建设,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的积极性,初步形成了社会各级各界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办学格局,对技能人才开展订单式和定向式培养,推进校企合作模式,建立起面对企业在职人员、待转移就业和新成长的农村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等各类劳动者及其职业生涯不同阶段需要的职业技能培养制度。目前我市年培养各层次技能人才15万人,其中通过5所技师学院、1所高级技工学校、26家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开展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培训,年培养高技能人才1.5万人;通过27所技工院校、152家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开展中级工培训,年培养中级技能人才7.5万人;通过156家就业培训定点机构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和再就业技能培训,年培养初级技能人才6万人。其中农民工技能培训从2009年起成为民生工程,两年来,我市创新推出的“农民工技能培训券”工作模式效果显著,深受好评,在2009年中央巡回检查组视察我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成为我市的典型事例。2010年省委书记张宝顺同志在调研我市农民工培训定点机构省妇联巾帼家政服务中心的时,对培训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外部交流引进方面,我市充分发挥省内兄弟城市与本市在资源、产业和人才方面共享、相融和互补特点,不断巩固“省会劳务协作圈”、“皖北城市结对合作”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九市人力资源联盟”三大人力资源合作平台,积极开展城市间的劳务协作,优化人力资源跨地区合理配臵和有序流动;2010年卢仕仁副市长亲率我市多家重点企业,分赴河南信阳,湖北武汉、江西南昌等省外城市集体招聘,签订人力资源交流合作协议,搭建起与外省市人力资源合作交流有效平台。

(三)全方位覆盖的技能人才职业技能鉴定得以推广 完善政府指导、社会化管理的职业技能鉴定制度,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加强职业技能鉴定网络建设,全市已建成职业技能鉴定站(所)41家,主要分布在大型企业、行业协会、职业院校等,其中安徽新华学院职业技能鉴定站、合肥市万众技工学校职业技能鉴定站等已成为质量过硬、信誉良好、认可度高、具有行业权威的品牌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积极拓展职业技能鉴定规模,扩大职业院校毕业生鉴定覆盖面,推动企业职工参加鉴定,将新兴职业(工种)纳入鉴定范围,2005年至2010年底全市累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51.5万人次,核发职业资格证书46.5万人,2008年至2010年底全市累计开展专项能力鉴定1.7万人次,核发专项能力证书1.5万人,为各层次技能人才提供技能鉴定服务。

(四)科学合理的高技能人才评聘和使用机制得以初步建立

近年来,我们在江汽集团、省建工集团、供水集团、燃气集团等多家骨干企业进行试点,逐步推动我市企业建立起以职业技能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高技能人才评价新体系,创立起统一标准、自主申报、社会考核、企业聘用的高技能人才社会化评聘新机制,建立起就业与培训考核相结合、待遇与业绩贡献相联系、技能人才与技术职称相对应的使用新制度。

政府出台多项政策提升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在我市,明确被聘任的技师、高级技师可以享受中级、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同等工资福利待遇,高级技工学校毕业生视为高职高专同等学历,实行同等待遇。高技能人才被纳入政府特殊津贴评审和市拔尖人才评选范围。高级技师退休后与副高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同等享受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有关政策。企业正式录用的外地高技能人才,可直接办理户口登记手续,在子女上学、家属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本市居民同等待遇。2009年起建立技师和高级技师工资指导价发布制度,为高技能人才和用人单位协商工资待遇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参考。

(五)适应和促进高技能人才成长的环境得以优化 建立全市职业技能竞赛制度,从2004年开始,每年举办全市性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每两年举办一次综合性大赛,由日立、海尔、格力、江汽等大型企业承办,面向全市各行各业的在职职工和社会人员开展,有1千多家用人单位近20万人参赛,对竞赛获奖选手授予“合肥市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颁发奖金和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并积极推荐参加国家和省组织的竞赛活动,充分调动职工刻苦学习、钻研业务的积极性。

建立全市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制度,从2007年开始,每两年开展全市高技能人才评选奖励活动,评选对象为本市具有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或业内认可的高级工以上技能水平,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生产一线技术岗位职工。评出的获奖选手分别授予“合肥市技能大奖”和“合肥市技术能手”称号,奖励每人1万元和2千元奖金。

创立“中国·合肥技工节”品牌,从2008年起,每两年举办“中国·合肥技工节”,以 “尊重人才、崇尚技能”为主题,通过院校成果展、技能大师亮绝活、企业产品展、城市之间人力资源签约、技能人才招聘会、校企合作对接会、高峰论坛等系列活动,集中展示企业高技能人才的高超技艺和先进事迹、技工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教学成果和学生作品,进一步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社会氛围。技工节的举办在我市乃至全国都是首创,它既是技能人才工作交流展示的盛会,也是劳动者的盛大节日,创立至今得到了各级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参与,获得国家和省市多位领导的充分肯定,在2008年第一届技工节上,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刘丹副司长、省人社厅原朱勇厅长、市长吴存荣等领导亲临活动现场;在2010年第二届技工节上,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吴道槐、省人大副主任郭万清、省人社厅副厅长林海、市长吴存荣、市委副书记熊建辉等领导亲临活动现场。每届活动都吸引了几十家知名媒体和2万人到场,规模空前,成为我市乃至我省的技能人才品牌展会。

设立技能大师工作室试点项目,2010年在江汽集团、叉车集团、荣事达三洋、昌河汽车公司等大型知名企业中设立技能大师工作室试点项目,选派国家、省、市职业技能竞赛和评选表彰活动的获奖选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及其他有专业特长的高技能人才,集中开展技能研修、技术攻关、技能创新和带徒传技等活动,加速培养高技能人才和技能创新成果的传承推广。

(六)切实有效的高技能人才保障机制得以加强

组织领导方面,我市的技能人才工作一直由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组织部门牵头,我局具体负责,宣传、财政、教育等成员单位间各司其职,密切合作,共同推进技能人才工作。

资金投入方面,基于市委市政府对技能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对技能人才工作的财政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每年安排200万职业教育专项经费,用于技工院校建设和补贴实训设备,扶持和促进技工教育事业发展。市人才发展资金切块用于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发和奖励。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全市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全市就业专项资金中每年用于职业培训补贴不低于1500万。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市通过多种方式开展高技能人才工作,包括加大对技工院校的支持发展力度“培养一批人”,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孵化一批人”,举办技能大赛“赛出一批人”,开展高技能人才评选奖励活动“树立一批人”,举办技工节“推出一批人”,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动一批人”,还有建设蓝领公寓“留住一批人”,建立职教城“汇聚一批人”,等等,多管齐下,百花齐放,有力地推进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二、高技能人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对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认识不到位、看低技能人才的社会价值、认为技能人才不是人才等问题依然存在。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较低,重普教、轻职教,重学历、轻技能的倾向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普遍存在,导致很多劳动者不愿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不愿当技术工人、不愿走技能成才的道路。

(二)技工院校的生源障碍严重制约技能人才队伍的壮大

技工院校一直是培养优秀技能人才和合格技术工人的主力军,但是目前在招生方面遇到了很大的障碍:技工院校被拒绝进入生源地的初、高中进行招生,不能进入正常的对口渠道导致技工院校被不少学生和家长误认为是非法办学单位;开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技师学院和高级技工学校,没有和职业技术学院一同纳入高校招生范围,不能加入到高考选报志愿的院校行列,严重影响招生和办学发展。

(三)现行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有待革新

现行的院校教育教学模式和学制单一,教育教学内容不能很好地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跟不上企业技术革新和产品换代升级的速度,行业企业参与教学的良性机制尚未形成,产学结合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人才培养模式有待革新。

(四)企业对职工培训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到位

不少企业存在重使用轻培养、忽视甚至不愿开展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的现象,单纯依赖院校和社会提供培训服务,没有发挥企业应有的主体作用,绝大部分企业也没有按照国家政策要求(职工工资总额1.5%至2.5%)足额提取和使用职工教育经费。

(五)用人单位对技能人才的使用待遇政策执行不到位 为合理确定技能人才的使用和待遇,省市政府部门已在相关政策中予以明确,但在有的用人单位并没有得到落实。技能人才的工资待遇与专业技术人才的差距较大。

三、加快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精湛技能的人才,是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也是提升我市经济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因此,要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重要讲话精神,从我市经济建设对技能人才资源的需求出发,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在十二五期间采取有针对性、实用性的“蓝领人才16条”举措,加强对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统筹规划,推动技能人才工作观念创新、政策创新和机制创新,营造有利于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宏观环境,倾力打造技能人才大市和强市,努力实现技能人才总量与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相适应,技能人才结构与我市产业、行业发展需求相适应。

(一)充分发挥企业主体和院校基础作用,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

1、进一步加强企业在职职工培训。指导督促企业积极开展职工培训,将职工培训列入本单位中长期规划和计划,建立健全职工培训规章制度,努力提升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企业开展职工培训的费用从职工教育经费(占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中落实。

2、加快在企业建立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实训基地。在大中型企业中择优建立一批培训基地,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工作,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面向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技术工人以及具备条件的社会人员,开展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培养工作。充分利用企业培训资源,建立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为培养高技能人才提供实习实训服务。

3、建立更多的技能大师工作室。扩大试点范围,在大型和知名企业中新建更多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充分发挥技能大师掌握的丰富实践经验和绝技绝活的优势及模范带头作用,有效促进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产生积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保护和开发我市优质品牌。

4、充分发挥技工院校培养技能人才的基础性作用。鼓励和支持技工学校、高级技工学校和技师学院面向初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高职高专毕业生,开展中级技工、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培养。加强技工院校建设,提升办学层次,在现有规模上积极发展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和骨干名牌专业。

5、大力推行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技工院校紧密结合企业岗位需求,与企业共同制定培养计划,推行“订单式培训”、“委托式培养”,实现从招生、培养、实训、就业等全过程、全方位的校企合作,使学校的专业设臵和对高技能人才培养更加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企业为技工院校教师实践、学生实训实习提供场所。鼓励企业选派优秀技术人员担当技工院校实习指导教师或兼职教师,鼓励优秀学员直接参与产品生产和技术攻关。

(二)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科学的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

6、推进职业技能鉴定改革。完善职业技能鉴定制度,实行政府指导下的社会化管理体制。加强职业技能鉴定网络建设,建成一批质量过硬、信誉良好、认可度高、行业权威的品牌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积极拓展职业技能鉴定规模,扩大职业院校毕业生鉴定覆盖面,推动企业职工参加鉴定,将新兴职业(工种)纳入鉴定范围。建立健全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保证体系,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完善考核鉴定程序,规范考核鉴定行为。加强命题管理,建立题库,保障考核鉴定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7、完善高技能人才社会化考评办法。按照“统一标准、自主申报、社会考核、企业聘任”原则,推行高技能人才社会化考评制度。加快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考核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进一步突破比例、资历、年龄、身份等条件限制,对掌握高超技能、做出重大贡献的企业骨干人才,可破格或越级参加技师和高级技师考评。

(三)加强高技能人才的交流与引进,完善高技能人才使用激励机制。

8、大力引进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鼓励和支持企业引进高技能人才,充实我市高技能人才队伍。通过人力资源交流、人才信息共享、劳务协作等方式,促进企业引进外地乃至境外优秀高技能人才。进一步落实企业正式录用的高技能人才享受本市居民同等待遇。

9、加强对高技能人才的就业服务工作。完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服务功能,为高技能人才提供及时有效服务。加强高技能人才市场需求调查、分析和预测,及时发布高技能人才供求信息,为培训设臵专业、企业招聘人才、高技能人才合理选择职业提供信息服务。开设专门服务窗口,为高技能人才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劳动合同鉴证、社会保险关系代理、代管档案等一站式服务。

10、建立高技能人才使用与待遇相联系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工资指导价位制度,企业依据工资指导价位合理确定高技能人才工资待遇。继续将高技能人才纳入政府特殊津贴评审和市拔尖人才评选范围,继续执行高级技师退休后与副高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同等享受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有关政策。尽快实现技师和高级技师的企业职工享受相应中级和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待遇。

(四)积极开展选拔表彰活动,优化高技能人才成长环境。

11、建立健全职业技能竞赛制度和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制度,继续每年举办全市职业技能竞赛,每两年开展全市高技能人才评选奖励活动,充分发挥竞赛和评选活动的选拔和激励作用,充分调动职工爱岗敬业、争当技术能手的积极性,引导更多的劳动者走技能成才之路。

12、扩大“中国·合肥技工节”品牌效应,继续举办技工节系列活动,更好地展示技术工人的风采和培养成果,促进技能人才的培养、开发与引进,搭建更广阔的合作平台,有力地促进校企合作与地区间的人才交流,加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与省内外的联系,交流合作,共同发展。

13、建立首席技师选拔制度。建立技能大师库,定期开展首席技师选拔活动,对象为本市各类企业和社会组织中具有技师以上职业资格,在本行业、领域中贡献比较突出、影响带动作用大、得到业内广泛认可的一线技能岗位高技能人才。对获选的选手授予“合肥市首席技师”荣誉称号,颁发荣誉证书,在管理期间,每人每月享受政府津贴。

(五)强化高技能人才工作的保障机制。

14、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统筹协调的工作体制。建立全市高技能人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组织部门牵头,人社部门具体负责,宣传、人社、财政、经信委、公安、教育等有关部门参与,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宏观指导和组织协调,定期研究解决高技能人才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开展高技能人才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紧密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高技能人才工作。

15、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多渠道资金投入机制。加大对高技能人才工作的财政投入。在人才发展资金中安排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资金,用于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发和奖励,且资金安排比例逐年增长。市职业教育专项经费每年有一定比例安排用于技工院校建设和补贴实训设备等投入。

5.高技能人才调查报告 篇五

辽宁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7年2月17日

在全省高技能人才工作会议暨高技能人才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2007年2月9日)

苏树林

同志们:

这次全省高技能人才工作会议暨高技能人才表彰大会,是省委、省政府在辽宁老工业基地进入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高技能人才工作会议和省十次党代会精神,回顾总结“十五”以来全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经验,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高技能人才工作做出全面部署。同时,对我省功勋高技能人才、有杰出贡献高技能人才、技术能手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先进单位进行表彰。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刚才,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克强,省长张文岳等省领导亲切会见了会议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对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对大家寄予了殷切希望,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下面,我就进一步做好我省高技能人才工作再讲几点意见。

一、从加快辽宁全面振兴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高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人才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必须依靠技能人才的劳动和创造。作为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技能人才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对于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辽宁作为我国“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老工业基地,素有共和国装备部之称,不仅为全国提供了大量的工业装备和原材料,还向全国各地输送了大批高技能人才,有力地支援了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当前,辽宁老工业基地已进入全面振兴的新阶段。去年10月,省第十次党代会明确了今后五年全省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确立了建设国家新型产业基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辽宁三项重点任务。提出要“充分发挥我省已有的产业优势,重点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和高加工度原材料工业。着力发展基础装备、通用装备、成套装备、运输装备和国防装备,提高装备制造业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使我省成为国家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高加工度原材料工业基地”。完成好党代会提出的各项任务,重振辽宁老工业基地雄风,迫切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各级各类的专门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全省深入贯彻落实人才强省战略,紧紧围绕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这一主题,以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科技成果转化力为核心,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为重点,适应我省新技术装备制造、新型原材料生产和相关产业的发展需要,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在生产、服务领域一线工作,具备精湛专业技能,在关键环节发挥重要作用,能够解决生产难题的高技能人才;初步形成了以企业行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互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高技能人才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高技能人才正在成为推进辽宁全面振兴不可缺少的骨干力量。

在充分肯定我省高技能人才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与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我们面临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战略高度来充分认识和深刻理解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把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作为加快推进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内容,采取有力措施,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开创我省高技能人才工作新局面。

二、从健全机制入手,进一步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步伐

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关键是要从实际出发,切实抓好培养、选拔、评价、使用、激励和保障等环节工作,逐步形成有利于高技能人才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最近,中央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就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为我省推进高技能人才工作,进一步发挥高技能人才在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中的重要作用指明了方向。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观,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出发点,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发展为宗旨,统筹社会培训资源,尽快建立起培养和选拔体系完善、评价和使用标准科学、激励和保障措施健全的高技能人才工作新机制,逐步形成技能劳动者比例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基本格局,为辽宁全面振兴源源不断地输送各类高技能人才。

第一,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高技能人才的成长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只有遵循高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不断创新培养方式,才能形成人才辈出的新局面。要针对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不断完善以企业行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互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重点培养全面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所急需的装备制造、机械加工、冶金钢铁、石油化工等领域的高技能人才。要以企业行业为主体,依法建立和完善职工培训制度,开辟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多种途径。建立技师研修制度,鼓励企业依托车间班组,通过岗位培训和技术交流等形式,促进职工刻苦钻研、岗位成才。积极支持、推动和弓J导非公有制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结合各自实际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调整教育结构,整合承担高技能人才培养任务的各类培训资源,进一步规范职业院校办学方向和培养标准,逐步适应企业技能岗位的要求。支持和鼓励职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参与技术革新和技术攻关,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不断提高运用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运用新技术创造新财富的能力。在充分发挥现有教育培训资源作用的同时,依托大型骨干企业(集团)、重点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建设一批示范性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带动全省高技能人才培养整体水平不断提高。第二,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建立和完善高技能人才考核评价、竞赛选拔和技术交流机制。健全和完善高技能人才考核评价制度,重点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积极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进一步突破年龄、资历、身份和比例限制,加快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要结合生产和服务岗位要求,强化标准,健全程序,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符合高技能人才特点的业绩考核内容和评价方式。要结合实际,积极探索高技能人才多元评价机制,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依托具备条件的大型企业,逐步开展高技能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开展各种形式的岗位练兵和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为发现和选拔高技能人才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高技能人才参与国内、国际职业技能交流活动,展现风采、提高技能、加快成长。

第三,建立高技能人才岗位使用和表彰激励机制,激发高技能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大力实施“新技师培养带动计划”,加快培养大批适应全面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需要的知识技能型、技术技能型和复合技能型高技能人才。同时,通过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推进现代职业培养模式的建立,促进初、中级技能人才的培训,带动全省职工队伍技能素质的提高,尽快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梯次合理、素质优良、新老衔接、充分满足辽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人才队伍,实现整个技能人才队伍协调发展。鼓励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探索建立高技能人才带头人制度,不拘一格选人用人。要引导企业在工资待遇、分配、奖励等方面,实行向技术岗位和一线技能人才倾斜的政策。引导和鼓励用人单位完善培训、考核、使用与待遇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允许国有高新技术企业探索实施鼓励优秀高技能人才创新创造的收入分配制度。以政府奖励为导向,企业奖励为主体,辅以必要的社会奖励,对做出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进行表彰和奖励。目前,我省已建立了高技能人才政府奖励制度,对评选出的有杰出贡献高技能人才给予政府津贴,并逐步建立首席技师制度、完善技能竞赛选拔制度,为更多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各市、县(市、区)也要建立相应的技能人才奖励制度,不断提高高技能人才待遇和社会地位。

第四,完善高技能人才合理流动和社会保障机制,促进高技能人才科学配置和有效保障。在进一步落实好高技能人才社会保障权益的同时,做好高技能人才在不同所有制单位、不同行业和跨地区流动中社会保险关系的接续工作,逐步突破部门、行业、地域和所有制限制,引导高技能人才向辽宁全面振兴的重点项目、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配置流动。加强高技能人才相关理论研究、人才信息库和技能成果信息库建设等基础性工作。通过制定和落实各项政策,引导用人单位坚决摒弃用学历、职称、资历:身份选人的条条框框和论资排辈的陈规陋习,健全和完善高技能人才评聘与能力业绩挂钩的政策机制。在这里,还要特别强调一下,要认真研究防止高技能人才流失的问题。高技能人才是企业的宝贵财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是由市场机制调节完成的,人才的流动也是正常的。但非正常、盲目随意的流动对发挥技能人才作用、实现技能人才资源开发效益具有很大的影响,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一方面,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依法维护用人单位和高技能人才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流动服务体系,鼓励人才交流和社会各类职业中介机构为高技能人才提供相应服务,促进高技能人才按需合理流动。另一方面,企业也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防止高技能人才盲目外流。高技能人才对于广大职工具有很强的导向示范效应。作为高技能人才,不仅在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上要高人一筹,在思想道德、职业操守上也要为人表率。要教育引导高技能人才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理想信念,树立符合时代精神、适应企业需要的职业道德和工作理念,培养和弘扬良好的思想和工作作风。同时,全社会都要关心高技能人才、重视高技能人才,坚持靠事业留人,靠感情留人、靠待遇留人,为高技能人才成长提高、建功立业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使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在辽宁实现全面振兴的大业中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

三、加强领导,为做好高技能人才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党的领导是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从全面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高度,切实加强对高技能人才工作的领导,努力创造条件,营造良好环境,推动高技能人才工作健康发展。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同志,要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将高技能人才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统筹考虑本地区、本系统高技能人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强化督促指导,做到经常过问、定期研究和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各地区要将高技能人才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省高技能人才工作协调小组要认真履行职责,进一步完善高技能人才工作的协调机制,相互支持,密切协作,切实发挥好对全省高技能人才工作的宏观指导、政策协调和组织推动等职能作用,形成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组织部门宏观指导,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要进一步加大对高技能人才培养资金的投入,逐步形成政府引导、企业支持、社会参与、个人出资等多元化的高技能人才培养资金筹措机制。要加强舆论宣传,建立高技能人才新闻发布制度,组织开展高技能人才技能竞赛、成果展示、先进典型事迹巡回报告等形式多样的专题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方针政策,大力宣传高技能人才在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和构建和谐辽宁中的重要作用和突出贡献,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引导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中介组织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积极支持高技能人才工作,共同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

同志们,今天下午的会议主题鲜明、日程紧凑、内容丰富,开的非常成功。这次会议结束后,请与会同志及时把会议精神向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汇报,紧密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各地各部门要组织力量,广泛深入地搞好调查研究,进一步摸清本地区、本行业高技能人才队伍状况,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研究制定有效措施,在全省加快形成高技能人才层出不穷、活力竞相进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的新局面,为实现辽宁全面振兴的宏伟目标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

新春佳节即将来监,提前给大家拜年,祝同志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

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 为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服务

(2007年2月9日)

鲁 昕

同志们: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和全国高技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省委、省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省高技能人才工作会议。省委、省政府已经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刚才,克强书记、文岳省长到会看望了大家,克强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高技能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一会儿,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苏树林同志还要作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学习贯彻,把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要求和部署落到实处。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十五”以来我省高技能人才工作简要回顾

“十五”以来,我省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坚持以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为主题,以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科技成果转化力为核心,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为重点,围绕现代装备制造业、新型原材料工业、现代服务业、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加快培养了一批生产服务一线的高技能人才,初步形成了以行业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互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高技能人才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

1.高技能人才政策有了新突破。省委、省政府在《关于在老工业基地振兴中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若干政策规定》和《2004—2010年辽宁省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中,将高技能人才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围绕培养、选拔、评价、使用、激励、交流、保障等各个环节,逐步落实政策措施。特别是明确规定技师、高级技师在工资、养老福利等方面,可享受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待遇,对有杰出贡献的高级技师实行了政府津贴制度。去年,省委组织部、省劳动保障厅联合表彰了50名有杰出贡献高技能人才,每名高技能人才。将连续三年享受政府奖励,使高技能人才的政治地位和社会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社会影响。2.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上了新台阶。以实施《职业教育振兴计划》为载体,我省职业教育坚持规模、结构、质量统筹协调发展。通过调整职业教育布局结构,不断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有效解决了过去职业学校布局分散、规模小、重复投入、办学条件差、教学质量不高、办学效益低下等问题。与2000年比,中等职业学校数量由915所调整到553所,职业教育校均在校生规模由384人增加到1047人。组建了焊接、数控等十大技工培训集团和100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师学院增加到18所,高级工以上高技能人才的年培养能力达到了12万人。3.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更趋科学。进一步完善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的技师、高级技师社会化考评体系,以职业院校为基础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和新职业国家统考制度,带动了高、’中、初级技能人才梯次成长,畅通了高技能人才成长通道,总鉴定量达到了130万人次。通过完善政策,做好服务,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强化了国家职业资格的引导功能,为劳动者就业成才提供了技能导航,为社会培训和就业提供了对接服务。

4.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得到新发展。实施了.“三年三万名新技师培养计划”,技能劳动者的素质结构得到了改善。实施新职业、新职种国家统考以来,新职业高技能人才数量年均递增50%,已成为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亮点。我省高级技术工人、技师数量比“九五”末期增加了一倍。初步建立了社会培养、院校培养、企业培养和企校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四条通道,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辽河油田采油高级技师束滨霞被国务院评为全国高技能人才十大楷模之一,沈阳鼓风机集团的制齿工高级技师徐强成为最新一期全国中华技能大奖20名获得者之一,沈阳鼓风机集团作为我省优秀培训单位在全国介绍了经验。在去年10月举行的全国铣工大赛中,沈阳金杯技师学院的石满龙获得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是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直接领导下,各部门大力支持、协同配合的结果,也是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广大干部职工勤奋工作、开拓创新的结果。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尽管我省高技能人才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高技能人才仍然严重短缺。目前,我省技术工人中高级工以上的所占比例为11.2%,技师、高级技师仅占2%,与发达国家高级工以上35%左右的比例相比,差距很大。预计“十一五”期间,全省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缺口达50万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缺口10万人。高技能人才分布失衡,沈阳、大连等大中城市所占比例较大。供需矛盾突出,高技能人才的数量、结构和素质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需求不相适应。高技能人才的短缺,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成为新的社会热点。二是全社会尊重高技能人才的氛围尚未形成。从社会层面上看,“重学历、轻技能”的现象还没有根本扭转;从企业层面看,企业只使用、不培养的情况较为普遍;从政府层面看,高技能人才工作还需摆上更重要位置。在政策和导向上,高技能人才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待遇不高现象比较普遍。三是社会及公共财政投入机制缺失、缺位。企业教育经费难以落实,依法征缴措施不力;高技能人才培养投入不足,制约了高技能人才工作的开展。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采取切实措施逐一加以解决。

二、积极推进我省高技能人才工作

“十一五”是我省实现体制机制创新、经济结构优化 升级、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向政策更加完善、培养更加高效、选拔评价更加科学、使用流动更加市场化、激励和保障机制更加健全方向迈进的重要时期,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着许多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在这种形势下,只有高端启动,加大力度,加快速度,适应我省建设国家新型产业基地和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的实际,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培养一大批有绝活的能工巧匠,特别是制造、加工、能源、环保等传统和高新技术领域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以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带动中、初级技能劳动者队伍梯次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由于高技能人才短缺而形成的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阻碍产业升级的“瓶颈”问题。为此,我们必须从大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贯彻省委、省政府人才发展战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抓住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技能培养、考核评价、岗位使用、竞赛选拔、技术交流、表彰激励、合理流动、社会保障”8个环节,落实高技能人才政策,加快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相结合的多元化职业技能教育和培训格局,建立农民工职业技能和高技能人才成长的科学评价体系,统筹兼顾,全面推进高技能人才工作。

1.充分发挥政府在高技能人才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是把我省人口和就业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的主要途径。各级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在宏观管理层面培育市场、引导市场、纠正市场失灵,营造高技能人才开发培养、选拔使用、引进聚集的政策、机制和环境,在规划指导、政策引导、搭建平台、机制建设和价值导向等方面,认真履行政府职责。

一是加强规划指导,明确工作任务。结合我省高技能人才“十一五”规划,明确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引导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及社会组织按照规划要求,合理确定和适时调整培养方向和培养目标,确保高技能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十一五”期间,全省平均每年要培养高级技工8万人,培养新技师2万人,力争到2010年,我省技术工人初、中、高的比例由2005年的5:4:1达到3:4.5:2.5,高级技术工人以上高技能人才达到100万人,其中高级工达到80万人,技师达到18万人,高级技师达 到2万人,整体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各市和各部门要按规划要求,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按照“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城乡劳动力统筹开发服务、为就业服务、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服务”的原则,制定各地区、各行业和各部门的高技能人才工作计划,落实责任,保证规划的按期高质量完成。各地区高技能人才工作计划要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结合起来,坚持市场导向、需求牵引、政府推动、社会促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做好高技能人才工作。

二是加大公共投入,完善投入机制。健全政府导向投入、企业法定投入、个人自愿投入、社会补充投入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多元投入机制。建立公共财政支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的投入机制和投入增长机制,发挥政府公共投资的示范作用,引导社会资金加大投入,将政府资源与社会资源紧密结合,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投入的绩效评估与追踪问责机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设立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对高技能人才的评选、表彰、招聘引进和师资培训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在国家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专项经费使用时,对高技能人才培养成绩显著的职业院校给予择优安排,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在支持实训基地建设中的导向作用。结合技师学院、高等职业院校师资素质提高计划,建设2个高技能师资培训示范基地。实施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工程,重点建设50所以上中职院校、10所以上技师学院和高职院校。各地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加大高技能人才基础投入,有重点地建设一批社会化、开放式、高标准的公共实训基地,为全社会提供高质量实训和职业能力评价服务。要落实高技能人才工作经费,对高技能人才师资培训、教材开发、教研教改、远程培训和现代培训技术开发和应用、信息平台建设等工作,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

三是建立激励机制,完善奖励措施。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原则,积极探索和完善高技能人才激励的长效机制,使每个技能劳动者都享有广阔成才途径和平等发展机会。各类企业要大力推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深化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突破年龄、资历和身份限制,创新选拔、使用高技能人才工作机制。对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要参照相关规定确定其合理的收入水平,在政治地位、经济待遇、个人荣誉等方面加大激励力度。在岗位测评和确定岗位薪酬时,要充分考虑技能和贡献水平,’实行技能津贴,拉开技能与非技能、低技能与高技能的分配档次。研究制定高技能人才年金制度、补充医疗保险制度。落实技师、高级技师和首席技师享受中级、高级技术职称和相应职务待遇,真正实现高技能人才的价值。坚持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按照以企业奖励为主、政府奖励为辅、社会奖励为补充的原则,对高技能人才进行奖励。引导和督促企业完善高技能人才收入分配政策。对高技能人才在聘任、薪酬、带薪学习、培训、休假、出国进修等方面制定鼓励办法。允许高技能人才通过参加科技攻关、技术革新、成果转化等获取应得报酬。允许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实行特殊津贴和技能参与分配制度。r各地、各部门可根据实际需要,为获得突出贡献技师、高级技师和技术能手称号的高技能人才建立个人培训账户,主要用于其自身培训深造、带徒传技、同业交流、技术创新等活动。建立和完善政府奖励制度,今后除每三年评选一批有突出贡献的技师和高级技师外,还要对培养高技能人才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学校和单位进行表彰和奖励。

四是落实税费政策,完善捐赠办法。落实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提取政策,对没有能力开展系统职工培训以及未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的企业,按照《职业教育法》的相关规定实行职工教育经费统筹,用于统一组织高技能人才的集约培训。要抓紧制定完善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对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捐赠免税政策,可不受现行税制捐赠支出税前扣除比例限制,取得捐赠收入的机构也可不作为一般经费性收入,同样享受免税待遇。

五是健全评价体系,强化质量督导。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是推进高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高技能人才管理工作的基础和依据。要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要求,始终坚持市场配置技能人才资源的改革取向,坚持国家职业标准与企业岗位要求相结合、专业评价和企业认可相结合的原则,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为重点,注重提高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加强制度建设、技术开发和运行保障,依法实行职业技能鉴定,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按国家要求修订完善现有职业标准、鉴定规范,吸纳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对新兴职业和复合技能岗位,抓紧制订新标准、新规范,做好技术基础工作。改革创新高技能人才评价方式,对不同类 型高技能人才的评价,都应按照科学性的要求,进行全面客观、公正、权威的评价。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评价,要突出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关键生产难题能力的考核,并增加新技术和新知识的要求。对知识技能型人才的评价,应根据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突出新技术、新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要求。对复合技能型人才的评价,应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的要求,强化综合考核和多技能考核。要搞好院校资格认证,做到学校教学与国家职业标准的有机衔接,开发相应的课程标准,使学生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能够获得相应职种的职业资格证书。要在职业院校中组织开展预备技师试点,强化企业和院校对高技能人才培养和评价的责任,缩短人才成长周期。六是健全工作机制,树立价值导向。各地区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建立组织部门宏观指导、劳动部门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高技能人才工作机制,将高技能人才的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要把高技能人才规划的实施和推进情况,纳入对各级政府的绩效考评体系。进一步明确各地、各部门的责任,强化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共同推进高技能人才工作。要建立专项工作调度和通报制度,完善工作监督考评制度,强化工作进度考核,保证目标和任务落实。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应将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和实施情况,作为企业经营管理者业绩考核的内容之一,定期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要在全社会树立正确价值导向,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舆论氛围。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鼓励高技能人才成长的方针政策,宣传高技能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突出贡献,引导人们摒弃鄙薄职业教育、轻视技能劳动的旧观念,树立技能型人才是宝贵财富的理念,像尊重、重视、关心高层次人才那样尊重、重视、关心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成长。

七是完善公共服务,优化人才环境。服务体系建设是创造、优化环境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要打破部门、行业、地域和所有制限制,鼓励高技能人才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区间,通过兼职、定期服务、技术攻关、项目引进等多种方式实现合理流动。要建立高技能人才技术服务信息发布制度,引导高技能人才按市场规律合理流动,扩大高技能人才的同业交流。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完善高技能人才公共服务职能,搭建公共实训平台,面向社会和企业开展公益性、公共性高技能人才培养服务。

2007年要以辽宁经济发展支柱产业急需、技能含量较高、投入和维护成本较大的培训项目为主,在中心城市重点建设好1—2个布局合理、设备先进、师资一流、面向社会、体现公益性、具有示范导向作用的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与职业院校间建立起顺畅的沟通联动机制,进一步发挥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的桥梁作用,提供专业化、信息.化、社会化人才交流服。务,定期发布高技能人才供求、工资指导信息,发挥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职业院校要根据公布的信息,调整培养方向和专业设置,保证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始终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要求,实现培训与就业的有效对接。搭建技能竞赛交流平台。进一步加强全省各类职业技能竞赛的管理,按照统一标准、统一政策、统筹规划规范运作的原则,通过岗位练兵、技能竞赛、先进操作方法演示、技能革新项目推广等多种形式,健全竞赛、表彰、奖励的长效机制,促进高技能人才的脱颖而出。

2.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的主体作用和职业院校的基础作用。企业和院校是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充分发挥这两方面的作用是高技能人才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一是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企业是技术创新、培养和使用技能劳动者的主体,是聚集高技能人才的载体。从本质上说,高技能人才工作是与企业发展密切联系的一种集教育与经济为一体的活动,企业需要技能人才,又为技能人才成长提供了用武之地。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首先要强化企业对高技能人才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企业是最大受益者,企业花在劳动者身上的钱,会从企业竞争力的增强、赢利能力的提高上得到回报。维护和保障好劳动者生存权、发展权既是法律的规定和企业的责任,同时又是激发劳动者岗位奉献、保持无限创造力的源泉,也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良好成长性的生存之道、发展之道。是否重视包括高技能人才在内的各类人才的培养、使用,是衡量企业战略管理水平的一个标志。经验表明,注重培养、善于使用高技能人才的企业往往都是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其次要完善企业培养使用高技能人才的工作体系。发挥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鼓励、引导、支持企业利用自办技工学校或职工培训基地,结合生产经营实际,有计划地培养高技能人才。要依托行业力量,完善社会培训体系,整合社会培训资源,不断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社会化、市场化水平。要通过开展“名师带徒”、设置“首席技师”活动,发挥掌握高超技术或绝招绝技的技术带头人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培养后备高技能人才。要依托车间班组,在关键岗位或技术攻关中培养和形成一批技术能手。要通过岗位练兵、岗位培训等形式开展企业或行业技能竞赛,选拔技术尖子,并为他们创造深造条件,发挥典型带动作用。第三要形成企业培养、使用高技能人才的激励约束机制。保障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应得利益,保障企业人力资本投入的正当回报。完善相关法规制度,惩戒侵害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使用利益的违规行为,依法保障高技能人才切身利益和有序流动。

二是发挥院校的基础作用。职业院校是技能劳动者先期培养和持续提高的基础。要深化院校培养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培养制度、体系或模式,采用新的培养理念、技术手段和管理办法,着力解决高技能人才培养中与市场脱节、质量不高、体系不全、体制不活的问题。继续重点建设冶金行业、焊接专业、数控机床操作专业、金杯汽车、模具专业、电工电子专业、交通汽运工程专业、仪器仪表专业、机械加工专业、煤炭行业等10个技工培训集团和100个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发挥其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基础和带动作用。职业院校要注重提升培养对象的综合素质,着重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继续发展和创新能力、胜任当前职业的能力、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使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成为企业欢迎、市场认可的高技能人才。

三是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企业使用与院校培养应该相辅相成、互为条件。校企合作是非常重要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形式,要依托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围绕辽宁产业升级和企业生产需求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开展校企合作,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实现企业与院校合作共赢。鼓励发展“订单培养”,院校要紧贴市场变化、企业要求和国家职业标准设置开发专业课程,根据企业生产技术和工艺变化调整更新教学内容。多渠道选拔充实高技能人才师资队伍。各地要在强化现有高技能人才师资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发现、选拔优秀师资,充实高技能人才师资队伍。要面向行业、企业和高校选聘一批具有丰富生产实践经验和技术专长的技师、高级技师、有关专家担任兼职教师。要组织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教师定期到合作企业参加生产实践,参与企业技术改革,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生产发展最新动态,更新知识技能结构,提升专业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鼓励企业成为院校的实习基地,院校成为企业的培训、继续教育基地,提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成才率。要通过对毕业生跟踪管理和开展晋级培训等形式,建立学校、企业和学员之间持续培训和密切合作的机制,走出一条有别于学历教育模式的技能人才培养新路子。

三、关于2007年高技能人才工作

1.制定落实高技能人才工作配套政策。继续完善高技能人才工作的各项政策,制定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建设、高技能人才岗位使用和表彰激励、高技能人才合理流动和社会保障、高技能人才工作资金投入和基础性工作、高技能人才成长氛围等六方面配套政策,各牵头部门和责任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2007年要将配套政策制定落实到位,促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健康有序发展。2.把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同推进普惠制就业培训和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结合起来。普惠制就业培训要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根本要求,以整合培训资源、加强培训就业对接为原则,以二产业专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为重点,以强化实训手段为主要方式,以完善政策、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保障,以增强劳动者市场就业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因地制宜地根据市场需求,实施“下岗失业人员技能再就业计划”、“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和“能力促创业计划”,把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与普惠制就业培训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利用培训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形成就业导向、政策扶持、社会参与的运行机制。3.实施“新技师培养带动计划”。鼓励各类企业结合生产实际,充分发挥企业培训基地作用,完善企业培养技师办法,总结、推广行之有效的技师培养经验,实现企业培养技师的制度化、规范化。积极推进职业院校培养预备技师试点工作,整合优质培训资源,强化教学管理,实现院校培养预备技师经常化、科学化。4.实施“高技能人才技能竞赛”活动。完善省、市技能竞赛办法,选择技术复杂、通用性强、从业者多、影响较大的工种,特别要选择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急需的高新技术职业和新职业开展技能竞赛。劳动、教育和工会、共青团、妇联要发挥各自优势,统筹协调,积极组织省级高技能人才技能竞赛,形成竞赛和评选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省里将组织两次技能大赛,省财政厅要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

5.实施“高技能人才师资培训项目”。没有一流的师 资队伍,不可能培养出合格的高技能人才。要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为中心,以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为重点。建立有利于教师资源合理配置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长效机制,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优化高技能人才师资队伍,建设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各地区、各行业要结合全面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制定高技能人才师资培养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和相关要求。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师资继续教育制度和企业实践制度,加快培养一批有创新能力的“双型师”教师,并以此带动整个职业培训教师队伍的梯次发展。通过实行固定岗位和流动岗位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设岗和用人办法,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在制定专业教师在职培养计划时,要具体规定每年脱产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并把到企业和生产服务一线进行实践作为教师提职、晋级的必要条件,其他教师、管理人员也应定期到生产服务一线进行实践和调研。2007年要完成高技能人才师资培训2000人次,重点提高生产实习指导老师和“双师型”教师的技能水平。

6.实施“促进高技能人才培养创新项目”。加强高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研究,重点对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以及导师制、学分制等培养方式进行研究,为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理论支撑。重点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教材建设,围绕辽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制定高技能人才培养教材开发计划。发挥十大技工培训集团作用,重点抓好装备制造、加工、建筑、能源、环保等传统产业和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领域高技能人才培养教材的开发。加强教研信息交流,开展教学质量督导,总结吸收国内外优秀教学成果,积极推广应用职业教育优秀教学法。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教研工作机制,通过进修、内训、交流等方式提升教研队伍的研发能力。

7.实施“高技能人才实训装备标准化建设项目”。加强高技能人才实训设施设备建设。对标准化设备进行评审、认证和推荐。省市都要多渠道筹集资金,重点扶持46个装备制造、石油化工、交通运输、信息技术等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以及现有职业院校的品牌专业。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实训设备更新和改造,切实提高设备利用率,不断提高高技能人才实训水平。鼓励高技能人才培养机构采用标准化实训设备、仿真模拟设备及相关课件开展技能教学和实训。

8.实施“高技能人才信息化建设工程”。以省、市、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信息环境设施建设为基础,以建立高技能人才信息交流平台为核心,以服务于企业和劳动力市场需求为重点,以高技能人才调查统计和需求预测为基础,以辽宁省人才数据库为依托,按照“统一规划,分级建设;统一部署,分步实施;统一软件,整合资源;.统一标准,规范建库”的原则,以省人才数据库为统一规范的建库标准,逐步完成省级、市级高技能人才数据库和有条件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数据库的建设,实现与省高技能人才数据库的对接。

9.搞好技师学院、技工学校的基础建设。要引导、鼓励、支持技师学院、技工学校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就业为宗旨,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课程和教学,指导职业培训机构进一步强化就业导向的办学方向,深化教学改革,突出能力训练,打造技能就业品牌。充分发挥技师学院、技工学校的基础作用,将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今年上半年省政府要专门召开技师学院、技工学校工作会议,进行工作部署。

6.高技能人才工作参考 篇六

一是强化教育培训。制定《潍坊市审计局2008至2010年审计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立足实际、分层施教、注重效果,在加强政治理论培训的同时,深入开展经济责任审计业务培训。采取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请进来与送出去、集中培训和个别授课、重点培养与普遍提高相结合方式,利用现场、网络、院校等多种资源,对经济责任审计人员进行多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立体培训,有力提升了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二是推行自助选学。按照《潍坊市审计局关于推进全市审计工作科学转型的实施意见》,引导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紧跟形势发展需要,增强忧患意识与责任意识,努力提升自身素质,促进自身科学转型。经济责任审计人员将个人兴趣与专业学习有机结合,采取个人自学、脱产学习、委托培养等多种方式,积极参加在职教育、继续教育,考取各类相关专业技术资格,提升了文化水平和学历层次,实现了知识更新与储备,拓宽了思路和视野。

三是着力引进人才。对新进经济责任审计人员,争取组织人社部门支持,在坚持“逢进必考”原则的基础上,按照经济责任审计专业化要求,重点引进财会、金融、工程、管理、计算机、法律等核心专业背景人才,尤其是既有高学历、高职称,又有实际工作能力的高层次专业人才。近年来,公开考选的10多名经济责任审计人员,具有基层工作经验和专业背景人员占90%以上。

四是加强实践砺练。在审计实践中,对经济责任审计人员建立审计导师制,由科长或审计组长担任导师,“一对一”传、帮、带经济责任审计实务。对年轻同志敢于交任务、压担子,规定经济责任审计人员内原则上要担任审计组长或主审一次以上,促进他们创造性开展工作,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素质、增长才干,提升把握宏观、服务大局、加强研究分析的能力和水平。同时,组建经济责任审计研讨小组,让每个经济责任审计人员在实践砺练中,注重总结提炼经济责任审计的经验、做法,积极探索经济责任审计的组织方式、审计方法、评价办法,不断推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走向深入。

五是完善培养机制。制定实施《潍坊市2009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完善经济责任审计人才培养机制。一是实行约束激励和业绩考评机制。建立以职责为中心、业务能力为标准、工作实绩为导向的经济责任审计考核评价体系,将考核结果与个人考核挂钩。二是实行定期轮岗交流机制。经济责任审计科室人员与其他业务科室、综合科室人员之间定期交流任职,激发工作活力,促进一专多能,培养“全科”人才。三是实行公开选拔任用机制。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选拔优秀人才走上经济责任审计中层岗位。四是实行人才关爱机制。创建积极向上、拼搏奉献、团结和谐、拴心留人的工作氛围,真心实意从政治、工作、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关心、爱护经济责任审计人员,增强他们的责任感、自豪感和凝聚力。

六是实施高端发展。以中办、国办《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为引导,贯彻落实审计署等三部门《关于加强审计机关公务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意见》,制定《潍坊市审计局关于建设高层次审计人才队伍的实施意见》,围绕高精尖人才培养战略,在全面提高审计队伍整体素质的同时,选拔培养一批意识超前、知识面广、业务精通、英语熟练、具有较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在审计及科研工作中发挥骨干作用的专家型、复合型、专业化和青年骨干经济责任审计人才,从而以高层次人才培养带动整个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经济责任审计“铁军”。

信息3:内江:投资2亿 兴建人才“集散地”

11月6日,投资2亿元、占地面积100亩的内江市成渝经济区人才交流中心正式开建。据悉,项目建成后,可带动内江、川南及周边地区的招商引资和人力资源交流、汇集,助推内江打造成渝的“人才集散地”。

扩大规模集聚人才

11月16日,内江市人力资源市场服务大厅显得十分冷清。除几名工作人员在整理资料外,大厅里没一个招聘企业或求职者。

内江市人力资源市场服务大厅是该市最大的人才市场,近千平方米的服务大厅,能同时容纳166个企业和400名求职人员。“但除了周二和周五的招聘会外,平时来的人很少。”工作人员说。

“人才市场规模小,招聘会的影响力有限,全市的人才招募也受到很大限制。”内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务办副主任张贵说,相比其他市州,内江正规的人才市场数目少,规模小,平均容纳人数为200—300人,根本不能满足全市日益扩大的用工需求。

“成渝经济区获批后,大量人才将涌入成渝两地,人力资源成为各地发展的必争资源。”张贵说,居于成渝腹心的内江,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皆优,近年来,全市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富士康、巨腾国际等大型项目落户,未来三年员工需求将达20万人。

但是,据内江市统计局对全市百户企业的用工调查显示,近五成企业存在员工紧缺现象。内江人力资源不可谓不丰富,400万的人口,劳动力有177万人。但其中有114万人去了深圳、江浙等沿海城市务工。“待遇不高,工种不对口”,是本地企业招不到工的主因。

如何帮助本地企业解决 “用工荒”?如何集聚人才,在融入成渝经济区的过程中占据主动?这些问题一直压在内江人的心头。

立足本地增强辐射

“以目前的形式来看,仅立足于内江本地区远不能满足招募需求。”内江市副市长陈朗认为,作为成渝经济区“椭圆城市群”的最中心,内江完全可以立足本地,吸纳区域内及周边省市的企业、务工人员,快速形成一个人才集散地,然后根据本地企业、区域内企业的需求,进行合理调配。

“立足内江,面向川南,辐射成渝,延伸周边城市”--这是内江市成渝经济区人才交流中心的定位。

成渝经济区人才交流中心包括人力资源交流市场、高级技工学校、农民工技能培训基地,并配套建设师生公寓食宿中心、宾馆、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农民工返乡创业小额担保中心。其中,配套建设的可容纳5000人的三至四年制高级技工学校和农民工短期培训基地,预计每年可培训15000人,缓解本地企业的“用工荒”问题,同时向成渝地区输送各种对口人才,成为成渝的人才“集散地”。

“中心由内江与深圳跨区域合作兴建,可让内地与沿海互联互通,实现资源共享。”张贵说,此举既可促进内江的招商引资,又能引导更多劳务人员来内江谋职。

内江成渝经济区人才中心建成后,可同时容纳招聘单位500家,求职人员5000人,届时将举办大中专毕业生专场、职高毕业生专场、退役军人专场,解决企业大规模人力资源招募难题。

信息3:大连:检校合作培养高层次检察人才

12月8日上午,大连市检察院与大连海事大学联合办学签字仪式在大连海事大学举行,此举标志着检校合作、开办在职法律硕士研究生班工作正式启动。

近年来,大连市检察机关始终重视检察干警专业素质的提高。针对工作需要和干警个人需求,积极组织开展多种业务培训活动。积极鼓励干警在职攻读法律硕士,更新知识结构,拓展学科领域,增强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大连检察机关具有法硕研究生学位的干警已达全部干警人数的15.1%。

大连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刘伟表示,检察机关与高校合作,检校互助,优势互补,是提升检察干警法学理论水平、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有益尝试。他希望大连海事大学以高层次、实务型法律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突出合作办学特色,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兼顾检察实务,从传授知识向提高能力、从以学科为中心向以问题为中心倾斜,使教学更加贴近检察工作的岗位需要。与此同时,利用学校优质的教师资源,为全市检察干警开办高端讲座。信息4:培养“两加一推”所需高层次创新人才

贵阳医学院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 培养“两加一推”所需高层次创新人才

12月5日,贵阳医学院学位授权三十周年庆典暨第二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在筑举行。自1978年恢复高考后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至今,贵阳医学院开展研究生教育已有3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30年。

贵阳医学院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培养我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所需要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为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医疗服务。自1981年至今,学校获得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个一级学科专业硕士点,二级学科博士点从原来的1个增加至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从28个增加至40个,二级学科专业硕士点从18个增加到24个。全日制在校研究生由1978年首批8名硕士生、2004年首批5名博士生,发展到目前的2011级497名硕士生、10名博士生,在校研究生总数达1454人。1978年以来,学校培养毕业的3008名研究生多数已成为我省医药卫生行业及其相关行业的领军人物或学术骨干。33年来,贵阳医学院“以人为本”理念植根医学教育,办学以教师为本、育人以学生为本的意识深入人心;质量意识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创新教育始终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始终把服务社会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研究生教育不但面向科学前沿,更面向国家发展的需求。

在分析当前形势、审视自身不足的同时,贵阳医学院提出从四方面进一步推进研究生教育:加强导师育人职责,培养高素质人才;加强医科院校的软环境建设;从制度层面落实助研、助教、助管等“三助”工作,着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推进管理体制改革。

中关村,因人才而生。没有“中国互联网建筑师”亚信科技,我们“触网”的时间表会推迟;没有“星光中国芯”的缔造者中星微,我们的电子产品仍会大量植入进口多媒体芯片;没有“众里寻他”的百度,我们无法便捷地在中文网络世界“冲浪”„„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循着“海归”人才创业创新的轨迹,中关村的“跨国人脉”隐约可见。

中关村的优势,首先在其智力资源高度集中的比较优势。目前中关村核心区拥有以清华、北大为代表的32所高等院校、206个国家及北京市科研院所、6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55个国家工程中心或工程技术中心,全国近四成的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承担了1/3左右的国家“863”项目、“973”项目及近千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如今在中关村示范区,高素质从业者逾百万,博士、硕士约12万人,“海归”人才过万人。人才资源的创新潜力迸发,当初靠的是“带头吃螃蟹者”破釜沉舟的勇气,今天则亟须更充分的制度性保障。

2月5日,贵阳医学院学位授权三十周年庆典暨第二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在筑举行。自1978年恢复高考后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至今,贵阳医学院开展研究生教育已有3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30年。

贵阳医学院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培养我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所需要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为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医疗服务。自1981年至今,学校获得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个一级学科专业硕士点,二级学科博士点从原来的1个增加至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从28个增加至40个,二级学科专业硕士点从18个增加到24个。全日制在校研究生由1978年首批8名硕士生、2004年首批5名博士生,发展到目前的2011级497名硕士生、10名博士生,在校研究生总数达1454人。1978年以来,学校培养毕业的3008名研究生多数已成为我省医药卫生行业及其相关行业的领军人物或学术骨干。

信息2:6成中小企业缺人才 高房价加剧人才流失

深圳市人大常委会第34次会议公布了关于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报告显示,在我市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力量的中小企业,目前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其中,大多数受调查企业将人才匮乏问题列为其面临的头号问题,其中6成以上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面临技术研发人员短缺。

7.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思考 篇七

1 高技能人才培养必须走集约化培养之路

目前, 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途径大致有三种:第一种, 企业自己培养, 按部就班晋升方式。以机电类工种为例, 无规定学历者, 由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按部就班晋升到高级技师, 按国家正常晋升时间测算, 需用时28年。这期间, 有相当长时间属于传统式的师傅带徒弟进行技能传授, 徒弟的技能高低往往取决于师傅的技能。徒弟学到的技能往往是师傅单一的技能。第二种, 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方式。一个员工在企业实践若干年之后, 按国家职业标准要求进行社会培训, 其专业理论与操作技能须经考核鉴定双合格后, 才能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由于时间紧, 任务重, 对长期从事单一的专业 (工种) 岗位或因生产需要而转岗的工人来说, 突击学习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困难比较大。因此, 这种方式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途径受到学员、设备、场地、师资、教材、时间和技能鉴定手段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 特别是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的系统性较弱, 后劲不足, 不能适应市场和企业对高技能人才数量与质量两方面的需求。第三种, 由职业院校进行集约化培养方式。对大中专学生或初、高中毕业生经过2-6年时间的专业培训, 达到国家相应高级职业资格的要求。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 既然是教育, 那么就必须遵循其教育规律和特点。如同人们的认知水平积累一样, 技能的培养与教育也需要有一定的时间的积累。为此, 职业院校要为学生构建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文化理论知识、思维能力和基本素质。同时, 职业教育又是以就业为目的的, 所以专业设置、专业教学层、教材、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要遵循市场规律的内在要求来办事。职业教育本身具有强烈的职业属性, 所以, 高技能人才培养必须面对市场, 根据职业岗位所必须的技能, 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技术技能、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只有将教育规律与市场经济规律很好地结合起来,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才能在把握质量的前提下, 提高培养效率。

2 高技能人才培养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第一价值取向)

职业院校具有鲜明的办学方向和特色, 都是将“职”或“技”写在自己的招牌上。

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造就一大批服务于生产、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所谓“一线”、“应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都是强调就业能力这一个核心。从培养目标出发, 职业院校必须致力于专业与企业岗位需求的紧密结合, 必须致力于专业 (工种) 职业技能的基本性和专业性的结合, 必须致力于把握今后几年市场 (企业) 对高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和发展趋势, 必须致力于研发市场 (企业) 所要求的专业 (工种) 群, 必须致力于高、新技术的引入和掌握, 必须致力于“高技”、“绝技”传承与创新。职业院校区别于普通本科院校最明显的特征, 在于侧重职业技能教育, 强调理论教学为应用服务, 突出动手能力的培养。要比较好解决就业问题, 就必须加快职业教育的建设和加强职业技能的培养。职业院校当义不容辞地承担这一历史重任。

就业能力培养是职业院校实施职业教育的功利所在。以就业为导向 (第一价值取向) , 就是要始终坚持以职业教学活动为主线, 根据就业的需要设置专业 (工种) , 制订和实施教学计划, 组织教学, 进行职业技能鉴定。总之, 培养就业能力是职业院校的重要职责乃至首要任务。衡量一所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质量不仅仅在于有一流的师资、一流的设施和设备, 还在于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市场的认可的高质量学生。为此, 职业院校毕业生质量的高低, 最有发言权的是用人单位, 是市场。因为市场 (企业) 标准既简单又残酷, 不受欢迎的“产品”, 即使“质量”再好, 也可能是“废品、次品”。所以说, 就业是职业院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

3 高技能人才培养必须坚持面向社会需求开门办学

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办学宗旨, 职业院校培养适应社会 (企业) 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必须建立起较为广阔的校企合作平台, 与企业合作办专业, 合作办班, 为企业“订单培养”。在这一点上我院根据自身实际条件, 走出了一条“两头在外” (技能提高在外、就业在外) , “一头在内” (基本理论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在内) 的成功办学之路, 受到社会、家长、学生三方面的肯定。学院与众多企业签订协议, 合作办学, 实行“订单培养”。校企合作有利于拓展多层次、多专业 (工种) 的空间, 以企业需求为目标, 设置专业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有利于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协调, 有利于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标准相协调, 有利于教学资源的综合利用。

4 高技能人才培养必须坚持复合型技能与综合职业素质相结合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向综合职业素质发展, 精一门专业技能, 会几门相关技能, 走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之路。在强调共性技能达标的同时, 也要创造条件使个人绝技得到创新和发展。为此, 对职业资格鉴定也应由单一工种逐步向复合工种转变, 由就业型向创业型转化。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快速发展, 在用人上既越来越细化, 又越来越强调综合能力了。职业资格鉴定必须以产业界的需要、生产和技术实际设置考核目标。过去, 传统产业都具有鲜明的行业特性, 技能考核都有代表性的典型零件, 从易到难, 考核等级也依次上升, 行业之间相互独立的多, 相互联系的较少。以车、铣、磨、刨、钳工种为例, 都有完整的考核系列, 这些规范性考核虽能以标准来考核个人的单一操作水平, 却往往很难考核出一个人的基础素质和综合能力, 经常发生数控车床操作工专业和车工专业的毕业生不会磨车刀, 钳工专业的毕业生不会磨麻花钻等问题, 学生在校学到的单一技能往往与产业界要求和需要相距较远, 或根本不适应高新技术的发展。所以, 我们要非常注重能力的培养:一是突出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紧密结合;二是注重专业经验与专业智能的紧密结合;三是强调培养目标与企业岗位职业标准紧密结合;四是传承技能技巧与推广先进技术应用紧密结合;五是检查知识的运用和技能技巧的掌握水平紧密结合。从这个意义上说,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必须着眼于人的后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面向社会, 贴近市场, 贴近生产, 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技术装备教育“今天”的学生, 为“未来”服务。

总之, 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首先, 教育思想观念需要进一步转变和更新, 要认真落实职业教育发展观。要使高技能人才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需要做的工作很多, 要对专业建设和发展科学定位和高标准、高起点谋划, 形成以专业建设为龙头, 以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 以教育质量为生命线, 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发展思路, 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高技能人才。

摘要:通过对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紧迫性、走集约化培养之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需求开门办学、复合型技能与综合职业素质相结合等几个方面的阐述, 探索了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所面临的问题和担负的责任。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8.“导师+模块”炼就高技能人才 篇八

浙江公路技师学院的公路施工与养护专业在2011年被确定为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为培养出满足公路及桥梁勘测设计、施工管理、试验检测、养护管理等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该专业创新了“导师制+模块制”人才培养模式,为道路桥梁建设输送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高技能、可持续发展”的一线技术人才。

创新模式为模块制夯实基础

公路施工与养护专业是浙江公路技师学院办学30多年来的主干专业,也是浙江省的品牌专业。近年来,随着浙江省轨道建设、公路建设逐步发展,行业对人才要求进一步提升。“我们现在培养的学生不仅是施工员、技术员,更是高精尖的技师人才。”系主任毛刚说。

那么如何培养高、精、尖技师人才?该专业提出了“导师制+模块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所谓“导师制+模块制”是指学生经过四年专业学习后在第五年将之前所学到的知识分为多个综合性的模块进行分组学习,培养优秀技师。每组10名学生,1名导师,每个模块持续学习1个月。

由于在整个模块学习过程中,导师的作用在于关键点的指导和帮助,再加上模块知识综合性强,所以要求学生有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了避免学生在高级工阶段的基础知识学得不扎实的问题以及知识点死记硬背等弊端,提高学生在技师模块中的学习效率,公路施工与养护专业探索出了一种全新的“4+2”课堂教学模式,即4节理论课加2节提问课。任课教师在前4节课上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后面2节课则交由学生自主提问,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再由教师统一解答。

这一模式的最大亮点在于“逼着”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原先“填鸭式”的课堂模式中走出来,化被动为主动,从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在模块学习阶段奠定自我学习的基础。王迎春老师对此深有体会,她说:“以前每次我上课的时候,学生都是觉得事不关己,只要到考试前背背知识点就够了,结果根本没有理解知识。‘4+ 2 模式的实行,既可以‘逼着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也能让我在解答问题过程中带领学生一起重温知识点。”

至今已经完成5个模块学习的一名学生就是“4+2”课堂教学模式的受益者,这种学习锻炼了他的自主学习能力。他告诉记者:“其实,刚开始接触到这样的课堂模式时,我觉得很痛苦,因为我们都习惯了‘听讲,并不擅长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是等我进入技师培养阶段,不管是模块学习,还是小组合作都需要自主学习和主动合作,老师只在一些难点和疑点上进行点拨指导,这时才觉得‘4+2课堂模式让我受益匪浅。”

万丈高楼平地起,要培养一个具有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就如同建造一栋大楼,必须夯实基础。要想在后期的模块学习中游刃有余,必须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精英团队为导师制保驾护航

师资强则学校强,大学之大不在于有大楼,而在于有大师,技工院校“双师型”教师就是大师。师资的作用不言而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导师队伍,是“导师制+模块制”人才培养模式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

浙江公路技师学院利用现有师资引进人才,打造了一支集教师素质和专业能力于一体的“双师型”导师制队伍。他们不仅能够从事专业理论教学,还能进行专业技能指导;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是技能实习的示范者。一些导师还在技能大赛中获得过优异成绩,如该校毛刚老师和姚浩刚老师曾在全国交通教育系统院校师生技能竞赛中分别获得了教师组第二名和第九名的好成绩。导师们还积极参与行业各项工作。一起完成了浙江省公路管理局安全培训教材的编写、完成了浙江省养护公路工题库的开发以及协助企业完成造价清单和定额计算项目的制作。所有的导师都具备高级以上职称,具备高级技师职业、公路行业考评员资格,同时具备交通行业造价师、检测工程师、建造师等从业资格。

导师们除了能够在课堂上把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外,技能水平在行业也属于专家水平,还能带领学生到企业的施工现场参与工程项目的建设实践。不久前,路桥系的专业导师王莲娣就带着几名技师层次学生一起去了宁夏银川参与一家企业工程项目的造价工作。

公路施工与养护专业今年把40多名学生分配到各个施工现场,通过从事基础性的专业工作进行现场实地学习。在实习现场,每个点都会有专门的带队师傅,为了实现课堂教学和现场的无缝对接,每个施工现场都配备了指导教师,每个老师在指导一个项目之前都要先了解项目情况,并学习相关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这就要求老师自身必须具备强大的理论知识体系和实践操作经验。同时,还要求部分老师跟学生一样驻点学习,清楚了解企业的施工过程和管理,进而运用到平时的教学中。

他们是技师,更是老师。在“导师制+模块制”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导师们精益求精,严控每一个环节。从学生的态度和基础能力开始把关,“系里有个学生在第一次考核时只考了27分,后来补考了两次,一次35分,一次50分,像这类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要被淘汰。”毛刚说。为了提高学生的危机意识,增强学习积极性,模块培养中还制订了淘汰原则,除了淘汰态度不端正的学生,还有两类学生:一是态度上认识到位,但缺乏实际行动的;二是态度和行动都到位的,但实际能力欠缺的。淘汰制度就是为了提高学生危机意识,增强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导师们始终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第一位,把往行业输送名副其实的技师放在第一位。

师资队伍力量的强大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正是有了这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双师型”教师的保驾护航, “导师制+模块制”才成为人才培养模式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严格评价提高人才契合度

“导师制+模块制”是一种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它以培养高精尖的道路桥梁工程技师人才为目标,争取为交通事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高技能、可持续发展”人才。为了提高人才与行业的契合度,该模式除了着力提升学生的技术能力,还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它以分组合作的形式要求学生共同完成某一个工程方案,除了提升方案水平,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处理组员之间的人际关系以及学会协调沟通。

在这个模式中还有一套完整而又严格的评价体系。要求学生每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后都需接受导师理论和实践的双向考核。以浙江省目前正在建造的道路工程为基础做一个工程标准化建设方案,参加每月一次的答辩,答辩过关后才能进入到下一个模块学习。在所有模块学习结束以后,学校邀请行业权威人士参照企业模式要求对学生的技师能力做一个评定,作为学生毕业后拿到技师等级工证书的依据。

真金不怕火炼,只有同时具备精湛的技能和综合素质较高的毕业生才能在行业中发光发彩。因此该模式通过实训化和小组化的形式,完善教学器具和设备,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在2012年的全国交通教育系统院校师生技能竞赛中,浙江公路技师学院试验工代表队延续了从2008年开始三次蝉联团体赛一等奖的出色成绩。

检验一种培养模式是否成功,关键看培养的人才就业质量如何。已毕业3年的耿哲在去温岭市一家大型市政工程公司工作后不久,就参加了2个大型项目的技术管理与合同计量管理工作。他说:“正是学校这种创新人才培养方式锻炼了我的能力,让我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让我能够在进入公司后不久就迅速地融入到工程建设中。”公司领导非常信任他的能力,愿意把一些大型的特色文化工程全权交到他手中。

去年刚毕业的吴思露如今已是浙江省第二测绘院的正式员工。回想在学校的日子,她表示很怀念也很珍惜,导师们严格的评价标准和认真的态度,以及和同学们分工合作完成一个工程方案时的点点滴滴都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说:“学校的模块化、小组化学习教会了我跟别人分工合作,懂得同事间共同协作对完成工作的重要性。”

上一篇:创建百姓放心医院汇报材料下一篇:绩效考核实施办法(12.22日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