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公共政策学考点总结

2024-07-01

自考公共政策学考点总结(精选8篇)

1.自考公共政策学考点总结 篇一

领导科学

第一章 绪论

1.领导活动是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人来最初的领导活动在原始社会就有了。2.现代领导发展的基本趋势

1)决策工作专门化 2)领导主体集团化 3)领导方式民主化 4)领导方法科学化

3.斯隆——“现代组织之父” 4.孔子——《论语》 孙武——《孙子兵法》 司马光——《资治通鉴》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马基雅维利——《君主论》 克劳塞维茨——《战争论》 5.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在一定意义上标志着人来对领导活动的认识由经验上升为科学。6.现代领导活动及其发展规律是领导科学的研究对象。7.领导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第二章 领导与领导者、被领导者

1.【简答】领导认识的特征:

1)原则性 2)超前性 3)综合性 4)创造性 5)系统性

2.领导的行为方式和特征为标准,可分为原始简单领导、集权式领导、民主式领导、公仆式领导、专家式领导。

3.领导基础主要表现为一种综合影响力。

4.“领导就是服务”——邓小平同志对现代领导本质特征最深刻最精辟的概括。5.从领导要素角度看,领导就是服务,必须要处理好公仆与主人的关系。6.【简答】领导者的特征:

1)拥有职权 2)负有责任 3)提供服务 4)富于创新 5)多重角色

7.【简答】被领导者的特征:

1)服从性 2)受动性 3)对象性 4)源泉性

5)不担任领导职务或担任较低领导职务 8.什么样的被领导者才是“好的被领导者”?

1)服从领导 2)支持领导 3)监督领导

9.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

1)相互信任 2)相互促进 3)相互支持 4)相互转化 5)相互监督

第三章 领导的职能和原则

1.领导的一般职能

1)引导

正确地规划目标是引导的核心。正确地提出任务是实现领导的中心环节。

2)指挥

指挥一般可采取命令、说服、示范等三种方式。

3)组织 4)协调 5)监督 6)教育

2.当代领导的基本职能:

1)科学决策 2)选才用人 3)思想政治工作 3.领导的总原则:

1)党的基本路线原则 2)事实就是原则 3)民主集中制原则 4)群众路线原则 4.领导的基本原则

1)统一领导原则 2)分层领导原则 3)系统整体原则 4)权责一致原则 5)民主公开原则

6)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章 领导观念

1.现代领导的基本观念

1)政治观念 2)人本观念

i.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概念。ii.【论述】领导者树立人本观念的基本要求:

1.强化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2.坚持依靠关键人才的原则 3.树立人尽其才的观念 4.鼓励人才竞争的意识 5.倡导人文关怀

3)权利观念

i.【论述】领导者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念的基本要求:

1.对权利内容的正确认识

2.对权力来源和性质的正确认识 3.对权力行使原则的正确认识 4.对权责关系的正确认识 5.对用权监督的正确认识

4)法治观念

i.【简答】领导者树立法制观念的必要性:

1.法治观念是贯彻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 2.法制观念是切实依法行政的必要条件 3.法治观念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必要条件 4.法治观念是保障人权的需要

5)市场经济观念 6)改革创新观念 7)政绩观念

i.【论述】领导者树立科学的政绩观的基本要求:

1.明确什么是政绩 2.明确为了谁创造政绩 3.明确看待政绩的标准 4.明确怎样创造政绩

第五章 领导决策

1.决策的分类:

1)决策者在管理组织中所处的地位不同:高层决策、中层决策和基层决策 2)关系到全局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的决策: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 3)方案选择:最优决策和满意决策 4)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5)确定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和风险型决策

i.风险型决策与不确定型决策的区别在于。是否实现知道每个方案的各种结果出现的概率。

2.赫伯特▪西蒙提出了有限理性决策模式。3.林德布罗姆提出渐进决策模式。4.科学决策的程序:

1)明确问题,确立目标 2)集思广益,拟定方案 3)分析评估,选择方案 4)实施方案,反馈修正 5.科学决策的方法:

1)德尔菲法——匿名函询法 2)头脑风暴法 3)决策树法 4)试验决策法 6.现代决策体制:

1)信息系统 2)智囊系统 3)中枢系统 7.危机决策要求:

1)快速果断 2)高效准确 3)非程序性

第六章 领导用人

1.人才类型:

1)所从事的工作性质不同:理论型人才和实践型人才 2)自身素质不同:发现型人才和再现型人才

3)在社会活动中发挥的作用不同:组织型人才和操作型人才 2.【简答】选才用人对于现代领导的重要意义:

1)人才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带头者和推动者。2)人才是事业之本,是否正确地选才用人关系到社会进步、国家兴衰和事业的成败。3)人才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栋梁,正确地选才用人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起着关键作用。

3.人才选拔制度

1)选举制——群众投票表决

2)考选制——公开考试,根据成绩选拔 3)荐选制——推荐

4.人才的任职制度,在我国主要实行选任制、委任制和聘任制。

第七章 领导的思想政治工作

1.【简答】思想政治工作对领导工作的重要意义:

1)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调动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的一种重要手段 2)是领导过程中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即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也是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2.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

1)理论教育 2)政治教育 3)公民素质教育

3.思想政治工作的方针:疏导

4.(了解)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

1)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2)结合业务工作一道做的原则

3)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问题相结合的原则 4)表扬和批评相结合的原则

5)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相结合的原则 6)言传与身教相结合的原则 7)循循善诱、循序渐进的原则

8)思想政治教育和加强行政管理、严格组织纪律相结合的原则 5.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1)说理教育法 2)情感交流法 3)个别引导法 4)心理咨询法 5)榜样示范法 6)自我教育法

第八章 领导体制

1.领导体制的特征:

1)根本性 2)系统性 3)规范性 4)稳定性

2.矩阵式领导结构与事业部式领导结构 3.领导的层次与幅度:反比关系

1)领导层次:指组织系统中自上而下地实施指挥与监督权力级差数量。2)领导幅度:指一个领导者直接指挥的下属数量。4.【简答】领导体制的作用:

1)领导体制是领导活动有序开展的制度保障 2)领导体制是实现领导目标的重要手段 3)领导体制从根本上制约着领导主体 4)领导体制从根本上决定着领导绩效 5)领导体制关系到组织的前途命运 5.中国国有企业领导体制变迁:P160 6.领导体制的基本类型:

1)集权制与分权制:根据职责权限的集中与分散程度 2)完整制与分离制

3)“一长制”与委员会制 4)层级制与职能制

7.【论述】集权制与分权制的优缺点:

1)集权制优点:权力集中,政令统一,标准一致,能够统筹全局,兼顾各方;能够统一指挥,容易做到令行禁止,便于统一调度和配置资源,集中力量做大事。

2)集权制缺点:灵活性差,应变能力低,不容易估计特殊情况,不易因地制宜;难以充分调动下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容易使下属对上级领导产生依附性,容易导致独断专行和官僚主义。3)分权制优缺点反之。8.【论述】我国领导体制的改革

1)领导体制改革的原则:

i.法治原则 ii.公正原则 iii.系统性原则 iv.效率性原则 v.民主性原则

2)领导体制改革的内容:

i.领导权限划分的科学化 ii.党政关系的规范化 iii.领导组织机构设置的合理化 iv.领导制度建设的法制化

第九章 领导者的素质

1.领导者个体素质的基本内容: 1)政治素质 2)法律素质 3)能力素质 4)道德素质 5)知识素质 6)身心素质

2.【简答】提高和培养领导者个体素质的基本途径:

1)重视学习,在读书学习中提高 2)注重实践,在社会实践中锻炼 3)不断自省,在总结反省中完善 4)健全制度,在制度规范中进步

3.【简答】合理的领导集体素质结构的基本内容:

1)梯次的年龄结构 2)合理的知识结构 3)互补的能力结构 4)协调的气质结构

4.【论述】优化领导集体素质结构的途径:

1)转变观念是优化领导集体素质结构的前提

2)搞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是优化领导集体素质结构的基础 3)加强领导集体自身建设是优化领导集体素质结构的根本 4)改革完善领导干部管理制度是优化领导计提素质结构的保障

第十章 领导方法

1.领导方法:领导者为履行领导职能、得到领导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手段的总和。2.领导方法的重要意义

1)领导方法在领导活动中处于中介地位 2)科学的领导方法是提高领导绩效的推进器 3)科学的领导方法是现代领导的必备条件 3.领导的思维方法:

1)辩证逻辑思维方法 2)系统性思维方法 3)战略性思维方法 4)创造性思维方法 4.基本领导方法:

1)从实际出发,调查研究 2)按辩证法全面性要求办事 3)坚持群众路线 5.现代科学领导方法:

1)系统论方法 2)信息论方法 3)控制论方法

第十一章 领导艺术

1.领导艺术:指领导者凭借自身的影响力,在履行领导职责,完成领导任务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各种领导原则、领导条件、领导方法的技能技巧。

2.根据授权的具体内容,可以分为刚性授权、弹性授权、惰性授权和模糊授权。

1)刚性授权:有明确的规定与要求,适用于重大事项的授权 2)弹性授权:只指示一个大纲或轮廓 3)惰性授权:不必要亲自处理的琐事

4)模糊授权:只要求做什么和达到什么效果 3.【论述】提高领导艺术水平的途径:

1)恪尽职守,保持领导艺术的先进性 2)运用现代技术,提高领导艺术的科学性 3)加强素质修养,增强领导艺术的创造性 4)总结实践经验,把握领导艺术的规律性

第十二章 领导作风

1.领导作风: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贯的态度和言行。2.【简答】领导作风的意义:

1)领导作风是实现领导性质的根本保证 2)领导作风是领导影响力的重要体现 3)领导作风是影响人民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要因素 4)领导作风是优化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关键环节 3.领导作风的基本内容:

1)思想作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2)学习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3)工作作风:密切联系人民群众

4)组织作风:坚持和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5)生活作风:;廉洁奉公,艰苦奋斗 4.不良领导作风的主要表现:

1)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作风 2)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作风 3)宗派主义作风

4)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作风

5.【论述】加强领导作风建设的途径:

1)加强理论学习2)注重教育培训 3)完善规章制度 4)强化考核监督 5)优化环境氛围

第十三章

1.2.3.4.5.领导绩效

绩效:指人们开展某项工作或从事某项活动所取得的成绩和效益。

效率:指在单位时间内所完成工作的数量,是取得的工作实绩与所用时间之比。效果:人的行为作用于特定对象和客观环境所取得的结果或直接成效

效益:实施某种活动所产生的价值,即活动的最终成果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简答】领导绩效的作用:

1)领导绩效是领导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2)领导绩效是衡量领导工作成效的重要尺度

3)领导绩效是评价、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主要依据 4)领导绩效是领导发展的驱动力 6.(了解)领导绩效考评的意义:

1)有助于明确领导活动的正确导向

2)有利于强化对领导者及其领导活动的监督 3)有助于推动领导制度的创新 4)有助于发现和培养人才 7.模拟考评法:

1)公文处理 2)模拟会议 3)即兴发言 4)情境模拟

选择题35’(单选1*25=25’ 多选2*5=10’)简答题25’(5*5=25’)

论述题25’(1*12’+1*13’=25’)案例分析题15’(1*15=15’)

2.自考公共政策学考点总结 篇二

1、什么是领导?马克思列宁主义领导观的要点有哪些?

特点:

2、如何理解领导活动的基本矛盾?

3、领导学与管理学的关系:

联系:

区别:

4、领导学的基础和领导的一般功能:领导学以领导艺术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5、领导的三层次结构:这一结构以领导现象为中轴,以领导活动的规律为中心内容,以领导艺术为提升领导水平的主要途径。1)领导学:提供分析领导现象,揭示其规律的基础性原理原则2)领导科学:提供实际开展的领导活动的理性分析方式3)领导艺术:提供具有典型性的领导活动的技艺总结。

6、领导在社会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1)领导是社会组织协调统一的保证2)领导贯穿于社会组织活动的全过程3)领导正确与否关系到社会组织活动的成败

7、领导者的三重规定性:职位、职权、职责

1)职位:领导者的职位是指权力机关或人事行政部门根据法律与规程,按规范程序选举或任命领导者担任的职务和责任。

领导者职务的特点:职位是以“事”为中心确定下来的;职位的设置有一定的数量规定性;职位本身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2)职权:领导者的职权是他行驶指挥与统御过程的支配性影响的实证条件。

职权与职位的关系:职权由职位派生出来,两者同质同量,职位与职权有对称关系,职权是法律认可与确认的权力。职权的范围:人事权、财权、组织性权力 3)职责:

内容:

政治责任,造成的客观影响;工作责任,岗位责任与领导责任;法律责任,起惩戒作用。

8、领导素质:指在先天禀赋的生理素质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实践锻炼、学习而成的,在领导工作中经常起作用的那些内在要素的总和。

特点:综合性,以政治修养为核心,全面协调发展;阶级性,服从本阶级的利益;层次性,高层确定大政方针,中层实现大政方针,基层执行合理指令;动态性,动因是社会实践情况。

9、领导素质在领导活动中的重要性:1)加强领导者的素质修养是领导者自我完善的需要 2)加强领导者的素质修养是有效实施领导职能的重要保证3)加强领导者素质修养是加强领导影响力的客观要求(构成统御权影响力的要素:品格因素、知识因素、能力因素、感情因素)4)加强领导者素质修养是提高领导艺术水平的基础

10、论领导班子素质结构的优化:领导班子素质结构就是一个多维的、动态的综合体。1)年龄结构:

2)知识结构:

3)智能结构:

4)气质结构:

11、西方领导体制的变迁: 1)家长制行政领导:

表现: 延续到19实际中叶 2)“硬专家”转行领导:经理层的兴起:

3)职业“软专家”领导: 4)专家集团领导:

12、我国领导体制的发展阶段、问题、改革措施:

发展阶段:1)1949—1956,厂长负责制(一长制)弊:忽视了党和群众的监督作用,出现个人独断,专行,党的监督和一长制对立起来,缺乏规章制度,出现党委包办代替现象。2)1956—1966,党委领导下的厂长分工负责制,《论十大关系》特点:党委实行大权独揽,小权分散,结果:以党代政,形成了党委书记一长制。3)1966—1976,国家领导体制受到损毁性摧残的阶段,1978年,明确提出党委领导下的厂长分工负责制,基本改变了党政主要领导由一人担任的做法,明确规定党委分使决策权,厂长负责管理权。4)1984年,厂长(经理)负责制:厂长是法人代表,对企业负有全面责任。党组织贯彻大政方针,做好企业思想组织工作,进一步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5)1993,实行公司合同制改革,做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

问题:1)权力:过分强调中央集权,地方分权少(权力集中)2)党政不分,政企不分

3)机构设置不合理,领导体制不健全 改革措施:1)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是我国领导体制改革的核心主题

2)优化党政关系,加强党的领导能力和政府的公共管理能力:转变党的领导方式,强化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加强政府的公共管理能力

3)在政令统一的前提下,适度分权:要合理划清中央和地方的职责权限;理顺政群关系;适度推行公共服务社会化改革,打破政府垄断。4)改革组织人事制度,优化国家公务员激励机制

5)努力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族化:决策系统包括的子系统(情报信息系统,参谋咨询~,决断~,决策执行~,监督~,反馈~,评价与奖惩~)

13、领导体制的含义、性质、作用: 含义:

性质:

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

作用:

14、决策的含义,作用: 含义:

广义的决策特征:创造性;目标性;优越性;实施性

作用:1)科学决策是一切行动和工作的先导,是事业成功的关键2)科学决策是组织成员形成共同的价值观的基础3)科学决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15、科学决策的内涵:是指按照决策的科学理论和健全的科学程序,运用现代科学的决策方法进行决策的活动。它代表着现代领导决策的方向,是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有机统一。

16、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的统一(关系):

1)决策民族化是决策科学化与决策法制化的前提和基础2)决策科学化又是决策民主化的必然要求和落脚点3)决策法制化是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可靠保障

17、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的措施与途径:

1)推进决策与执行的适度分离2)加强专家在决策咨询中的作用3)建立有效的决策回应载体;其关键在于建立一个公众→决策回应载体→决策部门→公众这样的回应系统

4)建立、健全公共决策机制:公共决策承诺制;公共决策复议制;重大决策听证制;决策法规回应制度

18、领导行为界定选择的特点:

1)客观条件允许范围内的有限性:指主体行为选择的具体时间、地点、条件的限制性。2)自期目的性:这是行为主体选择的内在动因。自期目的性是指主体需要、价值判断、道德调整、信息利用与转换等多种因素的综合。3)意志品质性:追求是一种意志品质,这种意志追求也是自期目的特点的延伸。因为不敢追求常常会影响自期目的的确立。4)权变性:人的行为的界定选择和客观环境是一种动态结构。它强调二者之间在动态中的适应性。5)结构性功能性优化:这是行为主体的界定选择的结构方式,即所决断的对象系统内诸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

19、领导活动中边界的含义及其确定的内容: 含义:

内容:

1)内在边界和外在边界2)可控边界和不可控边界

20、战略的含义、特点、作用:

含义:战略是一种重大的、带全局性的或决定全局的谋划 特点:全局性、长期性、层次性、稳定性

作用:1)战略决定着领导活动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 2)正确的战略是群体是群体成员共同的价值观的基础

3)正确地实施战略,有利于通过一系列具体工作去夺取领导活动的总体胜利

21、选才用人与领导工作的关系:

选才用人是实现科学决策的组织保政,是否正确选才用人的问题是关系到革命和建设事业兴衰成败的大问题。

22、人才的含义及特征:

特征:1)社会性:人才是社会的需求和社会评价的产物,人才的发展离不开社会 2)广泛性:人才广泛分布于社会各个领域

3)层次性:重视高层次人才 4)专业性:培养知识面较宽的人才

5)进步性:是指以特定的才能和专长为社会发展及人类进步作出贡献

6)动态性:在一定条件下,人才和非人才,各种类型和各种层次的人才,是可以相互转化

23、识别人才的方法与制度:

1)查阅档案与日常工作检查相结合 2)领导亲自考察和群众评议相结合

3)委任制与考任制相结合:委任制,主要是领导决定人选,依靠组织人事部门对干部考核,然后决定是否任用。考任制,通过考试发现和选拔一批能人

4)聘任制和选任制:聘任制,是用人单位通过签订契约和合同的形式招聘人才的制度。选任制,是依照法律程序,通过群众或群众代表投票表决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

24、正确的用人制度: 1)考核制和奖励制

2)交流制和回避制:

3)任期制和离(退)休制:

25、领导监督的含义与特点

两个方面:领导者对被领导者;被领导者对领导者 特点:1)领导监督在本质上的多方位制约性和强调性

2)领导监督的双向性和监督主客体的相对性3)实施领导监督的社会性和群众性 4)领导监督过程的公开性和监督结果的评价性

26、我国领导机制存在的问题与改革:

问题:1)监督机构监督力度不够,缺乏独立性

2)监督法规不完备,现行监督法规存在许多不足3)监督体制不健全,监督功能有缺陷 措施:1)必须完善领导监督的主体系统,保证监督机构的相对独立性

党和国家权力监督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执政党的监督;司法监督;行政机关内部的专门机关的监督;舆论监督;人民民主权力监督

2)扩大监督主体的权力,形成全方位的社会监督力量3)健全监督制度,加强领导监督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4)严格限制领导者个人权力,加强民主集中的领导体制

27、思想政治工作的含义、特征、作用: 含义:

特征:鲜明的党性;严格的科学性;强烈的实践性;普遍的群众性;广泛的综合性;一定的管理特性

作用:1)保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2)保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3)激励广大群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极性的重要保证4)开发人的潜能的重要途径

28、思想政治工作为什么必须坚持疏导方针:

1)思想政治工作是解决人的认识性、情感性问题的一种精神性的转化和升华的活动 2)人民群众具有通过自我改造和教育,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特点

3)不同性质的矛盾只能用不同性质的方法去解决

29、思想政治工作在领导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30、领导方法的含义,特征,重要性:

特征:领导方法的目的服务性;客观真理性;多层次性;动态变异性;具体相关性 重要性:1)领导方法是有效地完成任务的“桥”或“船”

2)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领导方法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31、领导方式:

32、领导效能考评的含义,意义、原则、标准: 含义:透过领导活动的效果对领导能力的考查与测评 意义:1)考评是在领导活动中贯彻“实践标准”的需要

2)考评是推动领导活动向更高程度发展的需要3)考评是实行“任人唯贤”用人政策的需要 4)考评是加强领导活动中民主监督的需要5)考评是提高领导水平和改善领导素质的需要 6)考评是改进和充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需要

原则:1)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原则2)直接与间接相结合的原则3)系统和环境相结合的原则4)显性与隐形相结合的原则5)主要与次要相结合的原则6)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原则 7)政治与业务相结合的原则8)稳定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标准:1)根本标准:

2)经济标准:主要目的就是尽量降低和压缩领导活动过程中的开支包括时间、精力损耗 3)效率标准:主要测定领导活动效果的最大化或者在产出水平不变的前提下,实现成本投入最小化

4)效益标准:关注的是领导效能、效率的正面社会效应和领导效果的质量

3.自考合同法的考点知识 篇三

篇一:合同法自学考试

自学考试《合同法》课程考试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目标

1、课程性质

《合同法》课程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律专业(本科段)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与其他民商法课程关系密切,是整个课程体系中应用性最强的课程之一。

2、课程目标

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合同法的原理和基本应用方法。具体:

(1)理解合同法律规范的理论基础和立法动机;

(2)熟悉合同法律规范体系;

(3)系统掌握我国合同法的基本制度;

(4)学会运用合同法的原理与规范分析解决实际案件、为经营管理服务;

(5)了解国内外合同法的发展动态。

二、考试内容

本课程的考试内容以考试大纲为依据,具体:

1、合同法概述,着重掌握合同概念与特征,合同分类,合同关系的相对性;掌握合同自由、诚实信用、鼓励交易等原则。

2、合同成立,着重掌握合同成立的要件,要约与承诺的要件、效力,要约与要约邀请的区别,确认书及合同成立的方式,缔约过失责任;区别合同的一般条款、免责条款和格式条款,合同形式,合同义务,合同解释的概念与原则,合同漏洞填补。

3、合同的效力,着重掌握合同生效的要件及生效与成立的区别,附条件与附期限的合同,效力待定合同,无效合同,可撤销合同,合同无效和撤销的法律后果。

4、合同的履行,着重掌握合同履行的原则与基本规则,双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合同保全的特征及代位权、撤销权。

5、合同的变更和转让,掌握合同变更的概念、条件和效力,合同转让的性质、分类、权利转让、义务转让及权利义务概括转移。

6、合同的终止,着重掌握合同终止的概念与种类,合同解除的概念、条件、程序与效力,清偿及代位清偿,抵销的概念、要件、方法与效力,提存的概念、原因、主体、标的、方法与效力,免除与混同。

7、违约责任,掌握违约责任的概念、构成要件及违约形态、违约主体,实际履行、赔偿损失、违约金和定金等违约救济形式,免责事由,责任竞合。

8、转移财产的合同,掌握买卖合同的特征、效力、标的物的风险负担与利益承受,特种买卖与互易合同,赠与合同与借款合同,租赁合同与融资租赁合同。

9、提供服务的合同,着重掌握承揽合同、建设工程合同,区别保管合同与仓储合同,区别委托、行纪、居间合同,运输合同的`当事人义务及联运合同中的责任承担。

10、技术合同,掌握技术合同的特征,价款的支付方式,技术成果相关权利的归属,技术开发合同的风险负担,技术转让合同的效力。

三、命题的原则

1、命题标准

坚持质量标准,注重能力考查,使考试合格者能达到一般普通高等院校同类专业同课程的结业水平,并体现自学考试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特点,在题量上保证中等水平的考生能够在规定的考核时间内完成全部试题的回答,并有适当的时间检查答案。

2、命题依据与范围

依据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合同法自学考试大纲》和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指定教材《合同法》(版,王利明、崔建远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3、考试要求

考试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

在试题中的不同难度要求的比例分别为:容易20%,中等偏易30%,中等偏难30%,难20%。

在试题中的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比例分别为:识记30%,领会40%,应用30%。

4、本课程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5、评分采用百分制,以60分为及格线。

四、《合同法》课程试题样卷

1、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项中仅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号填入括号中,错选、多选或不选均无分)

通过函电订立涉外经济合同的,一般以承诺的( )为合同生效时间。

A.发生日 B.口头通知日

C.到达日 D.书面传送或投递日

2、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以上符合题目要的,请将其代号填入括号中,错选、多选、少选或不选均无分)

以下应由债权人承担的清偿费用是( )。

A.当事人未约定的运费

B.受领迟延导致增加的费用

C.债权人请求改变地点增加的费用

D.合同约定的包装费

E.债权人要求改为航空运输增加的费用

3、简答题

简述预期违约制度。

4、论述题

我国合同法的诚信原则体现在哪些制度中?

5、案例分析题

2月,甲乙双方签订一份价值4万元的铝合金型材购销合同。合同约定乙方向甲方提供4万元的铝合金型材,交货日期为同年4月份,交货方式为供方送货,甲方预付定金8000元,违约金5%,合同中对型材的规格、质量等有明确要求。合同签订后,甲方依约交付了定金,而届时,乙方却未能交货,经甲方多次派人催促(花去差旅费500元),双方同意延期至同年6月份交货,而届时,乙方只交付了2万元的型材,甲方收货后,即存放仓库并继续催货。8月份,甲方从仓库取货使用,发现型材规格不符合同要求,遂要求退货,并要求解除未履行部分的合同,乙方既不同意退货,亦不同意解除未履行部分的合同。因甲方急需用材,从其他单位另行购进了4万元的同种型料,后甲方诉至法院。问:

(1)乙方已履行部分能否退货?

(2)合同未履行部分能否解除?

(3)定金如何处理?

4.自考公共政策学考点总结 篇四

福建自考“工商行政管理学概论”考点(15)第三节工商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

本章主要是以单选题、多选题为主。但也不排除和其他章节结合出简答和论述题。

(一)工商行政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了解)

1、在1999年以前,我国的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是一种“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分级管理体制。

条——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系统;

条条——上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下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纵向领导;

块——各级地方的横向系统;

块块——地方各级政府对同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横向领导。

2、在1998年底决定对工商行政管理体制实行重大改革,对省以下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实行垂直管理体制。

(二)工商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

1、工商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涉及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机构改革;二是领导体制改革。

2、领导体制改革是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

3、垂直管理新体制的基本框架

工商行政管理由“块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分级管理向“省以下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垂直管理”转变,涉及机构管理改革;编制管理改革;干部管理改革;财务管理改革。

[例题1]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是()(2010.7单选)A.机构改革 B.领导体制改革 C.财务管理改革 D.人事管理改革

猎学网-为学员提供最优质的教育服务

更多福建自考请访问:http:///zikao/

[答案]B [解析]本题只是针对本节的细节部分出题,所以在学习本节的时候不要忽略细节部分。

[例题2]工商行政管理垂直管理新体制的改革内容有()(2011.4多选)A.领导体制改革 B.编制管理改革 C.干部管理改革 D.财务管理改革 E.机构管理改革 [答案]BCDE [解析]本题只是针对本节的细节部分出题,所以在学习本节的时候不要忽略细节部分。

5.自考公共政策学考点总结 篇五

2试36.乐府⑴乐府本是上古掌管音乐的行政机关。⑵汉代乐府有采集民歌、组织文人制作以及负责演唱等职责。⑶魏晋之后,人们把乐府演唱的诗歌也称之为乐府,于是,“乐府”又成为诗体的名称37.建安七子⑴“七子”之名,首见于曹丕《典论·论文》。⑵指建安时期的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⑶前期作品主要反映**的社会现实,抒发忧国忧民情怀,后期主要表现建功立业的抱负38.上官体⑴初唐以上官仪为代表的一种诗风、诗体。⑵以“绮错婉媚”为本,有重视形式技巧、追求声辞之美的倾向。⑶在唐诗发展史上,它上承杨师道、李百药,下开“文章四友”和沈、宋39.元白诗派⑴中唐时期,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的一个诗歌流派。⑶诗风平易,但有公式化、概念化的痕迹,有流于苍白说教的倾向。40.《庄子》散文的艺术特点。⑴奇幻谲诡的想象。⑵人物形象的出神刻画。⑶细腻逼真的描写。⑷谐趣和讥刺横生。1.《离骚4》的艺术特点。⑴浓烈的激情和奇幻的想象。⑵峻洁纯美、独立不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⑶比兴手法的拓展。⑷结构、语言方面的特点。前实后虚,回环往复,抒情写志通彻淋漓。既采用民歌形式,也吸收散文的笔法,成为一种句式长短不拘、韵散相间的新的文学形式。语言上,双声叠韵比比皆是,还吸收楚地方言入诗。42.简述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境界及其成因。⑴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贡献,就是创造了情味极浓的冲淡之美的艺术境界。⑵形成原因:一是陶渊明心境的平和散淡。二在于诗人语言的平易质朴43.简述大历十才子的诗歌艺术特色。⑴擅长五言律诗,诗风大致相近,没有强烈的个性表现。⑵诗意尖新,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偏重于工整精炼。⑶诗歌词语的选择,往往带有凄清、寒冷、萧瑟乃至暗淡的色彩。⑷喜用白描手法。44.试论阮籍《咏怀》诗的艺术成就。⑴阮籍《咏怀》诗有一种意蕴深沉之美。①用深刻的哲理思索观照人生。②受玄学思想的影响。③艺术表现方式上,用典颇多,多用比兴、象征烘托意象渲染气氛,来表达自己深切情思。⑵阮籍《咏怀》诗有一种清逸玄远之美。这是因为,阮诗中常常出现一个清虚空灵的庄子式的理想世界。⑶阮籍《咏怀》诗,融哲理、情思与意象于一炉,意蕴深沉,清逸玄远,不但成为正始时代诗歌的高峰,而且创造了抒情组诗的新形式,开后代左思《咏史》组诗、陶渊明《饮酒》组诗之先河。45.试论杜甫诗歌的“诗史”性质。⑴以时事入诗而含热泪深情。①创立“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乐府,以时事入诗。②以时事入诗却含有泪水和深情。③借记事以抒情,将记事与叙事两种形式结合起来,从而使得杜诗具有“史诗”性质。⑵尖锐细密的观察力与惊人的写实手腕。写实手法不仅体现在直接深刻反映现实的作品里,也充分表现在家事诗、自传诗和纪行诗中。

3试题36.献诗说⑴汇集《诗经》作品的重要渠道。⑵“献诗”说产生于先秦时期。⑶所献之诗,或有公卿列士所自作。37.左思风力⑴“左思风力”最早见于钟嵘《诗品》。⑵指左思诗歌继承建安风骨,笔力雄健,刚健有力。⑶借古人之事,抒个人怀抱,使咏史诗有了新的飞跃38.大历十才子⑴中唐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十才子之名,最初见于姚合《极玄集》。⑵指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翊、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⑶其诗多唱和、应制之作,歌颂升平、吟咏山水隐逸。39.唐传奇⑴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说。因裴铏的小说集《传奇》而得名。⑵它是在六朝志怪小说的基础上,融合历史传记、辞赋、诗歌和民间说唱艺术而形成的新体小说。⑶唐传奇已开始运用虚构手法,艺术上较六朝小说更成熟。标志着文言小说文体的完全独立。40.简述楚辞产生的原因。⑴与楚声、楚歌有直接的联系。⑵与楚国民间“巫歌”关系紧密⑶楚辞中充满着楚地风物的描写,使用着地道的楚地方言等,自不待言。⑷南北文化共同影响的产物。41.《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⑴富有雄辩色彩。①把握对方心理,善于引导对方投入到自己设置的机彀中来。②气势丰沛,是非鲜明。⑵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说理42.简述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⑴创造了一种山水诗的结构模式。⑵在其局部景物描写中,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把握以及非常具体的画面,表现出某一景观的情思韵味,朝着景物与情思交融的方向发展。⑶对山水景物的声、光、色都有生动的描绘43.简述杜甫诗歌创作的写实手法。⑴以时事入诗而含热泪深情。①创立“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乐府,以时事入诗。②以时事入诗却含有泪水和深情。③借记事以抒情,将记事与叙事两种形式结合起来,从而使得杜诗具有“史诗”性质。⑵尖锐细密的观察力与惊人的写实手腕。写实手法不仅体现在直接深刻反映现实的作品里,也充分表现在家事诗、自传诗和纪行诗中。44.试论曹操诗歌创作的艺术成就。⑴开创了文人“拟乐府”诗歌创作的全盛局面。曹操多用乐府旧题,叙汉末实事,自他首开以乐府古题自作诗的风气之后,建安诗人遂风起仿效。()而且启发了后人,如杜甫“即事名篇”的新题乐府,白居易的“新乐府”等,都是沿着曹操直面现实人生的写实方向发展起来的。⑵有一种悲凉沉雄的艺术风格。曹操的诗歌特别能表现出他的个性,有领袖人物的宏大气魄,本色质朴抒情浓郁,表现了他高远的志向、坚定的信心、卓越的毅力和雄伟的气势,悲歌慷慨,气韵沉雄。如《短歌行》。45.试论韩愈的“古文”成就。⑴韩愈把自己的单行奇句、上继先秦两汉文体的散文称之为古文,他以宏大的气魄和创造力冲破了当时各种文体的固定格式,从内容到表现手法,全面地发展了许多有别于经史著述的短篇散文体裁,使之成为文学散文。⑵韩愈的古文在各类文体的创新上有突出的贡献。⑶反对佶屈聱牙地拟古,主张文从字顺。善于从口语中提炼语言,同时也善于借助古人有生命的语言。⑷在文体革新与语言改造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雄深雅健、猖狂恣睢的艺术风格。

6.自考汉语言文学 训诂学笔记自考 篇六

一、训诂的功能:汉代人去读先秦或更早的典籍,已略有困难;而到了唐代,一般人对两汉、先秦的典籍,就更不容易懂了。所以,在阅读和研究古代文献时,就需要首先扫清文字障碍,减少语言隔阂。

二、“训诂”这两个字连用,始于汉代的《毛诗诂训传》。唐代的训诂学家孔颖达在《诗经。周南。关雎》的疏中对“训”和“诂”分别作了解释。他说: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

三、《毛诗诂训传》,是毛亨为《诗经》所作的传注,简称《毛传》。“传”是一种发明经典大义的体例。“春秋三传”有左丘明的《左传》、公羊高的《公羊传》、谷梁赤的《谷梁传》。毛亨注释《诗经》虽有叙事,但却以解释语言为主,所以叫《毛诗诂训传》。

四、孔颖达的意思是说,诂和训,是解释语言的两个不同的法则:

(一)“诂”是解释“异言”的。所谓“异言”,就是同一事物因时代不同或地域不同而有不同的称呼。因时而产生的异言,也就是古语。因地而产生的异言,也就是方言。对因时而异的古语,用当时的今语去解释; 对因地而异的方言,用当时的标准语(雅言)去解释,这就是“诂”。

(二)“训”是道形貌的。所谓“道形貌,就是对文献语言的具体的含义,进行形象的描绘、说明。

五、近代学者黄侃先生对“诂”、“训”二字的解释,反映了训诂学进一步发展后所具有的新的含义。‘诂’就是‘故’,‘本来’的意思;‘训’就是‘顺’,‘引申’的意思。黄侃先生对‘诂训’的解释,说明他已有了词义的系统的观点。在解释词义的时候,首先要推求它的本义,即可以推溯的最原始或最核心的意义,然后沿着词义发展的线索,找出它不同的引申义。这样才能完成对一个多义词词义系统的解释。比如(诗经。大雅。大明),毛亨不把“京”解释作“京师”,而解释作“大”。他的意思说,“京师”的意思,是从“大”这个本义里引申出来的。

六、训诂学是在发展中经过不同的阶段逐步建立起来的。那时的训诂方式主要是注释书(包括传、注、疏、笺等)。毛亨所作的系统解释《诗经》的《毛诗诂训传》,就是这种训诂最典型的样式。在这种随文释义的训诂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另一种训诂的方式。也就是从注释书中,把被解释的语言单位抽取出来按照一定的原则加以编纂,形成了类似后代字(辞)典的训诂专书。《尔雅》始见于汉武帝时,共有十九篇。

东汉许慎所作的《说文解字》是一部文献语言学的专著。

《尔雅》曾被称为“训诂学的鼻祖”,其实它不过是汉儒采取传注所作的训诂札记。它将古代注释(以《毛诗诂训传》为主)中曾经有过同样训释的词归纳到一起,再依它们意义的类别加以分编,是一部我国最早的训诂资料集。

《说文》根据“部首”将文字的形体分为五百四十部,用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法则来解释字形,又用以形说义的方法来解释字的本义,用“读若”和形声声旁来说明字音。

七、清代研究训诂的学者有两个派别:一派是以惠栋、江声为代表的“钩沉”之学。这一学派以辩识古训、疏明古义为主,目的是运用语言文字学来阐明古书上没有弄明白的理论问题和具体问题,使学者能进一步理解前代的训诂。另一派是以戴震为代表的“创新”之学。如训诂学家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俞樾等都属于后一派。张揖的《广雅》

八、传统的“小学”(古代专门研究语言文字学的一种学问)分成了三个互相有分工又有联系的门类:文字、音韵、训诂。这三个门类的总合,就是我国粗具规模的传统语言学。所以我们今天谈到“训诂”时,往往有两个不同的涵义:一个是包含在古代注释和训诂专书中的文献语言学的总称。它的研究范围还不甚明确。另一个则是与文字学、音韵学互相并列的以研究语义为主要内容的传统语言文字学的一个独立的门类。

九、那么,文字,音韵,训诂这三个门类如何分工?

文字学,传统语言学的文字之学,着重在识别汉字的字形,从字形出来辩明音、义,研究汉字形体的发展,从而达到归纳汉字造字法则的目的。

音韵学,传统语言学中的音韵学,着重在研究不同时期汉语语音的体系和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汉语语音的变化。切韵,等韵,古韵之学,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训诂学:语言所含的思想内容是它的核心。传统的训诂学着重研究词语的思想内容和感情色彩,词的意义系统和词语之间分化派生的关系,词的产生和发展变化。当语法学和修辞学还没有独立出来的时候,这两个门类的内容,也是包含在训诂学中的。如果简要地说,文字的研究偏重于形,音韵的研究偏重于音,而训诂的研究则偏重于义。这三个门类的研究虽有以上的分工和侧重,必须相互联系和贯通。

十、(训诂分析题)《诗经,郑风,女曰鸡鸣》:“弋言加之,与子宜之。”《毛诗诂训传》说:“宜,肴也。”《郑笺》:“所弋之凫雁,我以为加豆之实,与君子共肴也。”肴是煮熟可吃的肉,引申啖食熟肉也叫肴。《说文,肉部》:肴,啖也。可知《毛传》、《郑笺》训肴,就是训啖。《说文,宀部》“宜”训“所安也”,则是根《诗经,周南,桃夭》中“宜室”“宜家”所作的训诂。可见屋里有饭吃可以有“安”义,屋里有肉吃,也可以有“安”义。这就说明,在作训诂时,研究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是不能脱离字形的分析的。

十一、《诗经,邶风,北门》:“王事敦我”。《毛传》:“敦,厚也。”《郑笺》:“敦犹投 ”。从表面上看,好像《毛传》和〈郑笺〉彼此矛盾,作出了两个不同的训诂。从声音线索来寻求,就可以把两个训释统一起来。〈毛传〉读“敦”为“堆”字。郑玄则读“敦”为“丢”,义为搁置,所以以“投 ”解之,意思是都抛在我身上其实也是堆的意思。所以毛,郑的两种注释并无矛盾,只不过各取不同的方言来训释罢了。

十二、训诂的内容:甲、保存在注释书和训诂专书中的训诂内容。

1、解释词义:战国时的荀况在《正名篇》中“名闻而实喻,名之用也。累而成文,名之丽也。用丽俱得,谓之知名”。荀况所说的“名”,就是今天语言中的词(古代称实词为“名”或“字”。郑玄说:“古曰名,今曰字,其实一也。”)

训诂首先要揭示词的概括意义。这种概括的词义必须是客观的,绝不能主观臆断、凭空推测。在解释词的概括意义时,训诂学家不但注意到词义的客观性,同时还注意到词义的系统性,也就是首先解释词的本义,然后沿着引申线索,说明它的引申义。这是训诂中解释多义词的基本方法。如《诗经,小雅,六月》:“比物四骊,”《毛传》:“物,毛物也。”又《小雅,无羊》:“三十维物,尔牲则具。”词义在其概括性的基础上,还有其灵活性。如,江淹《别赋》:“若乃秋月如,秋露如珠,明月白露,光阴往来。与子之别,中心徘徊。”在这里,作者用明月和白露来说明别离的时间、环境:秋夜月明之夕,人在花间月下告别,在月光照射下,只见微风摇曳着花枝,露水在叶上滚动。作者用“光阴”二字来进一步描绘当时的状况。“光阴”在这个具体的语言环境里是一对反义词:光是亮,阴是暗。“光阴往来”是指月光和露珠交相照映,徘徊往来,乍明乍暗的情境,以衬托出告别时心中的徘徊不舍之情。

十三、分析句读:句读:我国古代文章断句的符号和方法的名称,相当于今天标点符号的作用。如《礼记,学记》篇把分析古书的句读列为教学和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它说“一年视离经辩志。”“离经”就是判断文章的句读:“辩志”就是审明文章的思想内容。

十四、郑玄断句“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暨”形容日光偏射(《说文,旦部》:暨,日颇见也)。“讫”当作迄,迄,直行也。这段话的前三句说的是日光所照的方位:日初升于东海,西照流沙,偏射于朔暨,南暨。然后说,凡日光所临照之处皆行其声教。(唐代陆德明写过一部〈经黄释文〉。)

十五、《基传,哀公十七年》:卫侯贞卜。其繇曰:“如鱼称尾衡流而方羊裔焉大国灭之将亡”隋代刘炫认为卜辞的文句应该押韵,其实贾、刘的断句都是错误的。第一,繇辞是韵文,第二,“裔”和“焉”的词义怎么分析,他们把当成语气助词,因而断句是错误的。清初顾炎武在《左传杜解补正》里强调,应当把“裔焉大国”读为一句。因为“裔”的本义是衣边,后裔的“裔”就是衣边义的引申用法。在声音方面,“裔”“界”“介”是一声之转;在意义方面,衣边。田界,介画也是互相会通的。“裔”字在此处是用作动词的,“裔”就是“介”。“焉”字则和“于”的声义相同,是个介词。“裔焉大国”即“介于大国”。“灭之将亡”是说卫侯将被大国所杀,国家也要灭亡。后来卫果为晋所灭。唐代张守节的《史记正义》也没有正确的理解“取舍”和“类”的含义。

翻译:《史记,伯夷列传》:岩穴之士取舍有时若此,类名湮没而不称,悲夫!译:没有权势的人,他们的行为很多是跟伯夷、颜渊一样高尚的,却大都没有被历史所称道,以致姓名,事迹都湮没无闻,这是多么使人悲痛的事啊!

翻译:《左传,僖公四年》: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 第一,从语法结构上看,“不虞”是主要动词,而这个动词的宾语不是“君之涉吾地也”,而是“何故”。第二,从上下文看,这句话不是疑问句,而是质诘句,并且是表达了严厉的责问口气。联系上文“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这段话意思是:楚齐距离极远,就连马牛风逸的小事都连及不上,我君绝对料想不出你们派兵伐楚的缘故。十六:分析句读的注意几点:首先,断句读必须结合上下文。其次,一个句子是语法结构的具体体现,必须用语法规律说明句子的构造。再者,句子还反映了语言的情态和感情色彩,这在分析句读时,也是不可缺少的因素。

十七:翻译:《邶风,柏舟》:微我无酒,以敖以游。译:并不是我没有酒去遨游用以忘忧。

十八:翻译:《大雅,常武》:王命卿士,南仲太祖。译:周王在太庙任命南仲为元帅。

十九:阐述语法,两汉时期的训诂学者已把汉语词汇分析为:词,事,名,三类。

二十:翻译:《召南,行露篇》:厌yi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毛传》:“岂不,言有是也。” 译:路上那潮湿的露水使人厌恶,只有那些早夜而行的人,才会满身沾上这种可厌的露水。(用以比喻,“没有失礼就不畏强暴”。

二十一:48,《卫风,河广》:谁谓河广,曾不容刀? 曾:即现代汉语的“怎么”。《方言》“訾,何也。”

二十二:用虚词确定句型。《庸风,帝冻》:乃如之人也,怀昏姻也,大无信也:不知命也。《毛传》:“乃如是淫奔之人也。”“淫奔”解释“怀昏姻”

二十三、,《郑风,扬之水》:扬之水,不流束楚。《毛传》:“激扬之水可谓不能流漂束楚乎?” 毛亨告诉我们这七个字是一句,而且是反诘句。它用散文来注解,于是就用增加虚词的方法来补足原文所要表达的情状。

二十四、说明虚词在句子里使用的位置。“其”字在《诗经》里就有在句首,在句中,在句尾三种不同用法。如

1、《卫风,伯兮》:“其雨!其雨!杲杲出日”。这两句诗是从农民期待降雨的心情来比喻盼望丈夫回来的殷切思念。意思是说:下雨吧!下雨吧!可是云彩里又钻出明亮耀眼的太阳。这是语气助词用在句首的例子。

2、《庸风,帝冻》“朝剂于西,崇朝其雨。”意思说:“一清早西边升起了虹,今天整个早晨都要下雨吧!”这是用在句中的例子。

3、《小

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意思是说:“夜里什么时候啦?是中夜。”这是用在句末的例子。

二十五、为了帮助读者正确地理解词不达意义和句意,训诂书有时是必须分析句子的语言结构的。

二十六、《诗经,小蚊》:维迩言是听,维迩言是争,《毛传》“争为近言”是语序的解释。

《左传,昭公十九年》:私族于谋而立长亲。杜预注:于私族之谋,宜立亲之长者。这也是解释语序的。

二十七、《左传,哀公十三年》谚所谓“室于怒,市于色”者,楚之谓矣。杜预注:言灵王怒吴子而执其弟,犹人忿于室家而作色于市人。这是用解释语序的,是用常见的语法结构形式来说明特殊的语序的。杜预的意思是说,“室于怒,市于色”按一般的语序应为“怒于室,色于市”(在家生了气,到街上去发作)。

二十八、56页,简答:语序的作用?第一种,是借助语序表示客观事物在主观感触上的先后。如《孟子,尽心》篇“若崩厥角稽首”,一般的语序是“厥角稽首若崩。”这里的“若崩”放在句首,是重点强调声音,也就是先“缘耳而知声”,次“缘目以知形”。第二种,为了重点突出,紧接上文,而颠倒语序。如《左传,公元年》:“为吴太伯,不亦可乎!犹有令名,与其及也。”杜注:言虽去犹有令名,胜于留而及祸。接正常的语序应是“与其及也,犹有令名”。这里因为劝说申生应该权衡利害,远离晋国,所以在提出“为吴太伯”之后,就紧接着强调这样做“犹有令名”,而把“与其及也”这种不利的做法放到期其次的地位。第三种,为了协调声律而改变语序。如《诗经,小雅,节南山》:弗问弗仕,勿罔君子;式夷式已,无小人殆。这里本应该说:“无殆小人”。因为“殆”与“已”“子”“仕”谐韵,所以变换了语序。二

十九、清代训诂学者往往是在分析语言结构的基础上去订正前人的错误注解。

十、翻译:《小雅,棠棣》:原隰裒矣,兄弟求矣。《毛传》:求矣,言求兄弟也。译:原、隰虽然是人们聚集的场所,但人们所求的是兄弟。翻译:61页,《小雅,吉日》漆沮之从,天子之所。译:从漆沮那里驱赶禽兽,把禽兽赶到天子的猎场去。

十一、说明修辞手段:如《小雅,车攻》:萧萧马鸣,悠悠旆旌。《毛传》:言不欢哗也。这里运用了烘托的修辞手段。

十二、66页翻译:上奏畏却,则锻炼而周内之。翻译:“周内”就是织文绣花的意思。这就是说,“吏治者”在上奏狱辞时,还怕上面批不准,就像冶金那样对狱辞加以千锤百炼,又像织绸那样细针密线地加以弥缝。

十三、71页,阐述表达方法:比如《诗经,庸风,柏舟》:“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毛传》:“天谓你也。”孔颖达《毛诗正义》申述毛义说:“先母后天,取其韵句”。又如《礼记,祭统》:“天子亲耕于南郊以共齐盛,夫人蚕于北郊以共冕服。”郑玄注:“纯服亦冕服也,互言之尔。纯以见缯色,冕以著祭服。”据郑说,“冕服”即“纯服”,皆谓祭祀的礼服。凡祭服之制,一方面必须是黑色,一方面必须戴冕,此“互文备义”之例。又《礼记,文王世子》:“诸父守贵宫,贵室;诸子诸孙守下宫、下室。”又曰:“诸父诸兄守贵室,子弟守下室,而让道备矣。”郑玄注:“贵者守贵,*.上言父子孙,此言兄弟,互相备也”。

十四、清代俞樾《古书疑义举例》 黄侃先生《古书文句异例》古今词言表达情状差异很大,分述于下:第一,古代叙事的文章,大体分为“记言”,“叙事”两类。

1、记一人之语中加“曰”字。如《左传,哀公十三年》;

2、记二人之语省“曰”字。如《礼记,檀公》;

3、记言中有叙事。如《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第二,古人引书或记言,往往有引文不全和录语未竟的情况。如《周易,同人》。第三,又有“省略之例。”第四,与省略相对立的是复用和连类并称。

十五、78页名词解释:断章取义:此言赋诗不泥其本义,而借古人的话说自己的意思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81页,连类并称:指两个字或词的义类相因而牵连之,但所指只取其中一词之义。

83页,反义词对举,则是连用词义对立、矛盾的两个词,但只强调矛盾的一个方面。

十六、串讲大意,汉代注释家解释古书体例,往往在解释词义之外,再串讲文章大意,他们把这种解说方法叫“章句”。流传到现在的以“章句”为名的注释书,有后汉赵岐的《孟子章句》和王逸的《楚辞章句》

十七、86页,《周南,关睢》: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毛传》:“窈窕,幽闲也。淑,善;逑,匹也。言后妃有关睢之德,是幽闲贞专之善女,宜为君子之好匹。”毛亨的解释是:如果有这样德美兼备的女子,应当成为君子的嘉偶;应当用琴瑟之音以谐好;应当有钟鼓之音以相乐。

十八、93,分配析篇章结构,《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史记,孔子世家》说过:“定公五年……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

十九、97省略.乙保存在文献正文中的训诂内容。存在于周秦古籍正文中的诠释文字,实际就是训诂方法的开端。它的体例,约有两种类型:其一,是以训诂的形式出现的正文。这是很明显的训诂方法。其二,是以正文形式出现的训诂。

十、训诂的方法:

1、以形说义。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辩识声读的专书,名词:“以形说义”,是指通过字形的分析,来了解字所记录的词的本义,即体现在造字意图中的基本词义。

第一笔意与笔势的问题。“劂意”即字形中反映出的词义,也就是笔意。“笔势”只有较早的文字,才有笔意和笔意相对,是发展的结果,文字符号化了,字形与字义的联系逐步隔断了于是变成了笔势。四

十一、122页,《说文,十二卷下,民部》这说明,在运用以形说义的原则时,必须以笔意为据。如硬拿笔势说义,则会穿凿附会,走向廖误。第二,异形和数义的问题。这些不同的形体也能统一在同一本义或相互有关联的意义上。《说文解字》中往往是将不同形体的重文统一起来的。

2、因声求义。晚近章炳麟、黄侃两先生在总结前人文献语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又把训诂学进一步提高到“语言学”的理论上来。128页,简答,如何利用声音来求义呢?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是解决同音替代问题,排除通假造成的形、义分离现象,求得本字,以便更好地运用以形说义的原则;第二,是解决方言词的问题,求得方言词声音变化的轨迹;第三,是推求语源,解释某些词诠释命名的由来。

128页,名词:通假,就是在用字时不写本字而取另一个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

130页,识别古书中的通假现象,以声音为线索,区别本字和借字,是非常必要的。如《庄子,逍遥游》: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这句话“野马”,晋人司马彪注:野马,天地间气。《楚辞》里的“愈氛雾其如磨”,磨:尘埃; 马:磨;

131页,《战国策,齐策》: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所谓“美女充下陈”就是在阶下充满

了载歌载舞的美女的意思;陈的本字是墀。

十二、134页,第三,推求语源的问题。前人早有“声训”之说。所谓“声训”,就是从声 音线索推求语源的方法。

翻译:《召南,行露》:何以速我狱。《毛传》:“狱,确也”。翻译:“为什么跟我打官 司(招我于狱)”。

138页,章先生的《文始》:是运用因声求义的方法来阐述语源、疏明语言发展变化的专著。

140页,汉代末年刘熙写的《释名》,大量运用“声训”。他一方面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 解释词义的来源,探索词的命名的意义,另一方面广泛地综合了各地的方音,分辩它的发音部位 和方法,来探索词义的特点。__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是清代训训诂学杰出之作。《说文,草部》:若,择菜也。

十三、146页,1、古代文献语言与后代书面语言,既有差异亦可互相沟通。《说文》未收

录。如《说文,阜部》:“堤,唐也。”其实“堤”与“唐”的义界不同,“堤”指拦水的建筑

物,“唐”指蓄水的洼下之空唐。如《大戴礼记》:“鱼跃拂池。”拂池就是擦到水塘的边涯。

2、古代文献语言也有保留在现代汉语口语中的,把二者联系起来加以考察,更是疏通训诂的必要

方法。如《说文,酉部》:“滥,泛齐,行酒也。” ‘行酒’者,是普普通通的酒,并非嘉 酿。

150页,考察古代社会,第一,与词义发展有直接联系的是社会生活。比如,“玉”这个词,本来是一种又光泽又洁白的石头名称。“玉”字的词义便从“美好的石头”发展为一切最美好的

品物标志,引申成为“标准美”的意思了。

152页,如“洒”,“洗”这两个字。从音读和词义上来看,“洒”就是今天所谓用水洗除泥 垢的“洗”。如:“涤,洒也”:“沫,洒面也”; “浴,洒身也”; “澡,洒手

也”; “洗,洒足也”。颜师古《汉书注》“洒音信”,可见“洒”与“讯”也是同音同义 字。

十四、154页,洗手是除垢的动作,打扫房间也是除垢的动作。《管子,弟子职》里

“洒”,“ ”,“讯”都可以训泼水。今天“洒”只读Sa,是泼水,“讯”变为定期涨

水,而“洗”则为用水涤垢了。

155页,鸟的“振讯”是用以去其尘垢,就像人弹冠去其尘埃,抖搂衣被去其灰土。因此,振 讯也是除垢的动作。

156页,社会生产也直接影响词义的发展。如《说文,衣部》:襄,《汉令》解衣耕谓之

襄。:“解衣耕‘是一种种植农作物的方法。在天气干旱时,把又干又硬的土皮扒开,然后用表层下湿润的土播种撒籽,再用表层的土覆盖上去,以待其发芽成长:古代管这种播种方法叫”襄“,其作用是保持墒情。

162页,与社会生产直接有关系的,是古代科学文化的发展。如《诗经,豳风,七月》这首诗里,有两种计算年月的方法:一种是用“日”来表示月份的方法,一种是用“月”直接来标志的方法。

十五、171页,训诂的运用。一,运用于古代文献的注释工作。如《论语,阳货》:时其亡也而往拜之。这句话是说孔丘不愿结交阳货,又怕失礼,所以当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去拜见他。这里的“时”如何讲?有人主张“时”是“伺”的假借,意即“窥测”。这个说法比较牵强。一则,“时”与“伺”古代同韵而异纽,“伺”又是很晚出的字形,古代“伺”只作“司”,商鞅变法有“收司连坐”之语,“收司”即“纠伺”,可证“伺”古作“司”,如以“时”假借为“司”,就更不妥了。二则,意思上也有勉强之处。举例:首先,推求古音的正确读法。根据章炳麟先生《二十三部音准》和黄侃先生的《古本音》,“时”的古音读dai,与“待”同音。二字均从“寺”得声,声符相同。其次,文献中其他例证,证实先秦确有“待”假借为“时”的习惯用法。

1、《尔雅,释宫》:“室中谓之时,堂上谓之步,门外谓之趋”。这是讲人在宫中的动作。“时”即是“待”,今写作“呆”,即“停留不动”。

2、《庄子,逍遥游》:“犹时女也”。司马彪注:“时女犹处女”。即“待于室中之女”。“处”、“待”都是呆着,可证“时”即“待”。

3、《尔雅,释宫》:“鸡栖于弋为,凿垣而栖为埘。”则“埘”亦“时”的后出字,“埘”即鸡居处待止之所,可证“时”,“待”二字之关系。再次,“待”有“等待”之义。如《左传,襄公三十年》,《谷梁传》,《公羊传》也记载这件事,《左传》“待姆”的“待”和“女待人”的“待”,均义为“等候”,《左传,文公十五年》:“立于朝以待命”这个“待”也当“等候”讲。“时其亡”的“时”的“等候”义,就是假借这个“待”而产生的。四

十六、184页,通过训诂了解和研究古代社会及其科学文化。所以甲骨文“女”字象两臂背缚跪倒这形。由此可见,妇女在这种家庭中,是与奴隶或牲畜同等看待的。《说文,人部》:“,慎也”。“ ”与“服”乃一语之变。《礼记,曲礼》:“纳女子于诸侯曰 酒浆,于大夫曰 洒埽。”

四十七,190页,运用于工具书的编纂。我国最早的字典是许慎的《说文解字》。它首创了用偏旁部首来统帅文字形体的编排方法。汉代人释词的方法可以归纳为三种:第一,互训。互训是用同义词相互解释的一种释词方法。如《尔雅,释诂》“疑,戾也”。这是根据《诗经,小雅,雨无正》“靡所止戾”和《大雅,桑柔》“靡所止疑”这两句诗而得出的。如《计经,小雅,皇皇者华》里的几句话中的“咨诹”,“咨谋”,“咨度”,“咨询”都当“访问”讲,所以这里都是同义词复用。这种互训,只是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它们有相对的同义,并不等于它们在一切环境中绝对同义。__ 194页,第二,推原。训诂解释词义的另一种方法,是根据词的声音线索,探索词义的由来。这种方法叫推原。

195页,第三,义界。用一句或几句话来阐明词义的界限,对词所表示的概念的内涵作出阐述或定义,这种方法叫义界。义界与互训的比较:互训只能对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相对同义的词进行比较,并不能说明词的概括意义。用义界的方法来训释词义,对帮助人们了解词的概括含义,是更为行之有效的。如《说文解字,旦部》:暨,日颇见也。这就是用义界的方法来训释“暨”。“颇”是偏斜的意思。又如《说文解字,车部》对“辍”的解释:“辍,车小缺复合者”。“辍”的本义不是停 止,而是行车中途发生障碍,修理修理还可以继续前进和意思。如《说文解字,部》对“达”字的解释:“达,行不相遇也。”凡是中途遇到任何事物都会有被阻止的可能。走一条路而没有相遇的事物,自然是通达的了。

197页,《说文,见部》‘不毛之地’解释“不长庄稼的荒芜之地”,并不是连草也不长。

四十八,198页,运用于指导阅读和语文教学。《曹刿论战》“败绩”纯指车不能行。如《礼

记,檀弓上》:“败绩”就是车不能循迹而行,故辙乱而颠覆的意思。名词解释:

1、句读:26页 我国古代文章断句的符号和方法的名称,相当于今天标点符号的作用。

2、断章取义:78页,此赋诗不泥其本义,而借古人的话说自己的意思,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3、连类并称:81,指两个字或词的义类相因而牵连之,但所指只取其中一词之义。

4、反义词对举:83,则是连用词义对立,矛盾的两个词,但只强调矛盾的一个方面。

5、章句:84,汉代注释家解释古书体例,往往在解释词义之外,再串计文章大意,这种解说方法叫章句。(流传到现在的以“章句”为名的注释书,有后汉赵岐的《孟子章句》和王逸的《楚辞章句》。

6、以形说义:119,是指通过字形的分析,来了解字所记录的词的本义,即体现在造字意图中的基本词义。翻译:

1、《史记,伯夷列传》:岩穴之士取舍有时若此,类名湮没而不称,悲夫!

7.百折不挠学自考 篇七

我是一名中专生而且是学会计的,我也曾经担心,学英语能否跟得上班里的其他同学,然而,事实上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其实只要真正付出了,必然就会有所收获。在这里学习的一年中,我也积累了不少学习经验,我认为,学英语我们首先要认识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靠的是平常的日积月累,坚持早上晨读,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也是相当重要的。我们决不能忽视这个环节,当然,平常多读读英语杂志、报刊来丰富词汇和句子对于阅读和写作也非常有帮助,为了让每一次国考都有十足的信心,必须仔仔细细把课本弄懂、记熟,这样才会百战百胜。总而言之,学英语,念自考要的就是你的持之以恒。

在这几次国考中,我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平时放松,考前突击,是注定要失败的。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那段没有国庆假日和周末的日子,虽然有点辛酸,然而我也感到欣慰。在自考这艰辛和幸福交织的路上,也许文凭是我最初目的,然而一路走来,勤奋地学习,收获的是一种快乐,更是一个坚强的自信,是永不言败,永不放弃的精神,我的自考之路还有很长,但为了实现我的人生之梦,那种壮丽的理想境界,我会不断奋发向上的。

8.自考公共政策学考点总结 篇八

二试6新感觉派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小说的一个流派。代表作家有穆时英、刘呐鸥、施蛰存等。中国新感觉派受20世纪20年代日本新感觉派等外国现代派的影响。新感觉派小说的内容多表现半殖民地大都市上海的生活百态,着重是对畸形病态生活的描写,以快速的节奏和多变的画面表现现代都市光怪陆离的生活,刻意追求主观感觉印象,在形式技巧上花样翻新,但部分作品存在悲观颓废倾向7九叶诗派是20世纪40年代国统区出现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穆旦、辛笛、陈敬容、杜运燮、郑敏等9人。九叶诗派的特点是:既忠于时代和现实,又忠于艺术创造,较多吸收西方象征诗派、现代诗派的表现手法。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在他们的诗里得到较好的结合为什么说《朝花夕拾》具有传记意义?《朝花夕拾》是回忆性散文集,记叙了作者从童年到中年时期的一些生活片断。贯串全书的人物形象是“我”——作者。“我”从充满童心的孩提时代,到身受封建家长制、封建教育对心灵的损害而萌生反叛思想,去异地走异路,成为革命民主主义者,其间的生活道路、思想变迁、性格志趣,历历可见。9.简述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棠棣之花》、《南冠草》的基本思想。宣扬“舍身报国”的爱国精神。宣扬“把人当成人”的民权思想。宣扬“除掉暴君”的革命思想。40.文学研究会“问题小说”的特点是什么?广泛地涉及各种社会问题,而其中最受作家关注的,则是对人生意义这一生存的根本问题的思索和探究。作家关心社会、注视现实,有探究人生的创作热忱和社会功利意识,表现了他们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心。)10以《八骏图》为例,论述沈从文对现代都市文明的嘲讽与批判。沈从文对现代都市文明嘲讽与批判是其短篇小说思想上的一个显著特色。《八骏图》是讽刺知识分子的代表作,作品叙写作家达士与其他七位专家同来青岛讲学与休假,一一揭露他们的伪善、矫作、假正经与假道学。作品批判了中国文化的“阉寺性”问题,即有七情六欲的正常人却恪守“道德”、奢谈文明、压抑自己的人性,以至形成近于被阉割过的寺宦观念。作品的深刻之处在于,批判达士之流自相矛盾的荒唐言行。论述艾青诗歌创作的独特风格对多灾多难的祖国、民族、土地尤其是农村劳动人民的爱,感情真挚深沉;既有“忧郁”的感情色彩和“漂泊的情愫”,又充满了对光明的热烈向往、追求和火一般燃烧的热情;意象鲜明、想象丰富、比喻新鲜、具有诗情画意;以散文式的诗句自由抒写的自由体形式

三试1南国社(1)南国社是20年代初成立的话剧团体。(2)田汉先后创办《南 国》半月刊、《南国特刊》和南国艺术学院等。(3)开展话剧运动主要 在1928年至1929年,公演两期四次,全部演出田汉创作的剧本。(4)是一个以浪漫主义倾向和感伤情调为其鲜明风格的话剧团体。13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1930年成立于上海,1936 年因形势变化而解散。左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作家的组 织,先后出版刊物《北斗》、《萌芽》等十几种。(2)左联的主要成员有 鲁迅、茅盾、夏衍、田汉、丁玲、张天翼等。(3)左联的成立推进了革 命文学运动的发展,突破了国民党的文化“固剿”,创作了《子夜》 等优秀作品,对中国革命和新文学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但也存在 “左”的倾向。13简述以徐志摩、闻一多为代表的新月诗派对白话新诗的贡献。答:(1)提倡新格律诗,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诗坛的无治状态。(2)丰富了新诗的格式,巩固了白话诗的地位,为新诗的成熟 作出了贡献。14语丝社散文的特色。答:(1)提倡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于“任意而 谈,无所顾忌”的同时,又不失其含蓄蕴藉、稳健持重的风度。(2)融合英国随笔和中国古代笔记的笔法,形成语丝文体。15简析茅盾小说《腐蚀》中赵惠明的形象。答:(1)茅盾的长篇小说《腐蚀》以1940年至1941年的重庆 为背景,通过对主人公赵忠明这个内心复杂的人物的刻画,强烈控 诉了国民党的特务统治。(2)赵慧明的性格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堕落,另一方面又没 有完全泯灭人性,企图走一条自新的道路。作品揭示了人性中真善 美与假恶丑的搏斗,塑造了一个较为立体的艺术形象。16试论巴金《家》中觉新的思想性格及其悲剧意义。答:(1〉觉新是一个懦夫,但又是一个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悲剧 性命运的懦夫。他是行将崩溃的封建家庭制度的产物。(2)他同情其他牺牲者,但只能把同情咽进肚子里。他所受的 封建教育和个人的道义责任,使他无法像觉慧那样,大胆地反抗这 个封建家庭。(3)他处处维持着这个渍烂的家庭,甚至为缓和冲突而不得不 去做帮凶,他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4)觉新的悲剧是封建未世一部分知识分子的悲剧,这一形象 对于现代中国某些知识分子说来,是具有很大概括力的。17老舍的代表作《骆驼祥子》在艺术上取得很高成就试加以具体论述。答 :(1)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上,小说善于用丰富、多变、细腻 的手法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变化。(2)在结构上,以祥子逍遥的一系列事件为主干,以祥子的‘三起三落“组织情节,紧凑集中,布局妥帖。(3)在风俗景物描写和语言运用上,具有鲜明突出的”京味儿“的特色。

四试18.象征诗派(1)中国现代的象征诗派,是指”五四“文学革命后以李金发 为代表的新诗流派。李金发在这时期连续推出三本象征诗集,以象 征的意象表现内心的感觉、情绪。(2)同时,后期创造社穆木天、王独清、时也致力于象征诗创作,各自出版象征诗集。18.论语派论语派是20世纪30年代的一个现代散文流派,以创办 《论语》半月刊而得名,尚有《间世》、《宇宙风》等刊物。主要 人物是林语堂。(2)提倡幽默、闲适、小品。19.简述周作人小品散文的艺术风格。答:(1)取材广泛,不拘一格,具有趣味性和知识性。(2)恬淡从容,真率亲切,笔调流畅,舒徐自在。(3)简素质朴,庄谐并出,”简单味“之外的幽默味、苦涩味。20.简析张恨水《啼笑因缘》的艺术特点。答:(1)巧妙的情节架构。多角恋爱故事中穿插了军阅霸占民女和侠女除奸的情节。(2)将缠绵啡恻的言情小说和惊险紧张的武侠传奇融于一炉, 又将传统幸回小说体式和西洋小说新技法融为一体。21.简析穆旦诗中的“我”。答:(1)穆旦诗中的”我“是生活在混乱而黑暗的现实中的分 裂、残缺、矛盾而痛苦的”我“。2穆旦的”我“深深植根于中国现实之中,在社会人生的现 实中探讨个性,在个体生命的展开中体验现实的显著特色。(3)穆旦的”我“充满了深沉的内省与思辨的力量。22.以《家》为重点,试论巴金《激流三部曲》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思想价值。答:(1)完整描述了封建大家庭在时代风雨中崩溃灭亡的历史。(2)以呜风、梅、瑞珏等人的系列悲剧,来对封建大家庭 的专制、礼教道德的腐朽罪恶进行深刻揭露、批判。(3)塑造了觉慧、觉民、淑英等一批青年叛逆者的形象,表现 他们在时代潮流影响下的觉醒和在反抗封建专制家庭斗争中的成 长,以及离开封建家庭走向社会的反叛行为。(4)成功塑造了富有思想意义的觉新的形象,借以批判在反封 建斗争中的懦夫思想与退让行为。23.试论丁玲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在人物塑造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答:(1)塑造了一些真实可信的艺术形象。(2)写地主富农的阶级特征而不脸谱化。(3)写农民的革命性而不回避他们的思想弱点,刻画他们在斗 争中成长。(4)深入揭示农村各阶层人物在土改运动中的内心世界和思想 变化。

上一篇:电动车火灾防控工作总结下一篇:投资型企业入职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