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最小公倍数》优选备课教案

2024-06-26

小学五年级数学《最小公倍数》优选备课教案(精选10篇)

1.小学五年级数学《最小公倍数》优选备课教案 篇一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最小公倍数》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81――82页及练习。

教学目标:

1、在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活动中,经历认识最小公倍数和用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的过程。

2、了解最小公倍数,学会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3、能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提高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对口令

师: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对口令,老师说一个数请你对出它的倍数1、对9、12的倍数。

2、对出一个数,它既是2的倍数也是3的倍数。

二、创设情境,感知概念

1、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教学

师:同学们,我们每周都会上微机课,老师想了解一下同学打字情况,那谁愿意介绍一下你一分钟能打多少个字呢?

请几位学生说说自己一分钟能打多少个字。学生打字的速度各有不同,教师可进行激励性评价。如:真不错,你一分钟能打这么多字;打得慢了点,没关系,只要你经常练习,一定会越来越快。

师:你们知道吗?我们的小伙伴红红和聪聪都是打字的能手,他俩打同样一份稿件进行了一次打字比赛。

出示教材上的情境图。

师:从两个人的对话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1:聪聪用了5/6小时。

生2:红红用3/4小时就打完了。

师:他们两个人谁打得快呢?请同学们当裁判,通过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来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并比较,教师巡视,了解通分的方法和结果。师:谁来说说是怎样比较的?谁打得快呢?

师:谁来说说是怎样比较的?谁打得快呢?

学生交流,教师进行板书。

生1:因为6×4=24,我先把和进行通分,都化成分母是24的分数,然后再进行比较。

5/6=5×4/6×4=20/24,3/4=3×6/4×6=18/24

20/24>18/24,所以5/6>3/4。

红红打得快。

生2:我也认为红红打得快。但是我把5/6和3/4进行通分,都化成分母是12的分数,然后再进行比较。

5/6=5×2/6×2=10/12,3/4=3×3/4×3=9/12

10/12>9/12,所以5/6>3/4。

……

如果学生只有分母是24或12的一种方法,教师要作为参与者介绍另一种方法。

师:现在请大家观察这两种方法,你发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学生可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概括一下,应有如下回答:

●相同的地方

(1)这两种方法都是先把5/6和3/4进行通分后,再比较大小的。

(2)两种方法通分时用的分母12和24都是6和4的公倍数。

教学预设

●不同的地方

(1)第一种方法,通分时用两个分数分母的积24作分母,第二种方法,通分时用4和6的公倍数12作分母。

(2)24是12的2倍。

……

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两种通分方法中,12和24都是6和4的公倍数。那么,4和6的.公倍数还有哪些?请同桌的同学合作,在老师发给你们的椭圆形纸片上分别写出50以内4和6的倍数,再圈出它们的公倍数。

学生自己找,教师巡视。

师:说说你们是怎么找的?4和6的公倍数都有哪些呢?生:我先找出4和6各自的倍数

4的倍数有:4,8,12,16,20,24,28,32,36,40,44,48,

师:如果让你继续找下去,4的倍数还有没有?用什么表示?

生:还有无数个,用省略号表示。

生:6的倍数有:6,12,18,24,30,36,42,48,

师:如果让你继续找下去,6的倍数还有没有?用什么表示?

生:还有无数个,也用省略号表示。

生:然后找4和6的公倍数有:12,24,36,48,……。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件。

师:观察我们找到的50以内6和4的这几个公倍数,想一想,如果继续找下去,48后面一个公倍数是几?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学生可能会说:

生:继续找下去,48后面一个公倍数是60。因为每两个公倍数之间都相差12,48加12等于60。

师:60后面还有没有?还有多少个?

生:还有无数个,用省略号表示。

师:有没有最大公倍数?

生:没有最大公倍数。因为4和6的公倍数有无数个,找不到最大的一个。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现在再来观察4和6的这些公倍数,没有最大的我们能找到一个最小的谁?

生:12。

师:还有比12小的公倍数吗?

生:没有了。

师: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做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这节课我们就来重点研究一下最小公倍数。(教师板书课题:最小公倍数)

师:我们对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有了一些认识,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公倍数?什么是最小公倍数?同桌的同学现互相说说。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概念(出示课件)让学生读一读。

师:刚才我们找了4和6的最小公倍数,现找了4的倍数,又找了6的倍数,最后找到4和6的最小公倍数。这种方法太麻烦,其实有一种更简便的方法――短除法(教师边说边板书用短除法求4和6的最小公倍数)

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与上学期我们学过的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书写方式一样。

板书设计:

2.小学五年级数学《最小公倍数》优选备课教案 篇二

知识与技能

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课文情境,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各国过年的习俗,能够简单的复述,体会民风民俗的丰富多彩。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了解不同国家过年的不同习俗,体会过年的快乐。

教学难点:

体会过年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学。

同学们:你们喜欢过年吗?你们都是怎样过年的?(说说我国的年俗)那你们知道其他国家的小朋友是怎么过年的吗?今天,我们就和小灵通一起到几个国家看看他们是怎样过年的,高兴吗?快快把书打开。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这么长的课文,如果读的时候遇到困难可怎么办呢?

(学生自由发言,引导学生运用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小朋友的方法真好。认真的读一读吧!

二、交。

1.同学们:小灵通都到了哪几个国家呀?他首先来到了哪个国家?谁愿意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小朋友看一看意大利是怎样过年的?这一段有三个生字,谁都认识了?当小老师教教大家。(出示生字:“期”“通”“夕”)你们记住了吗?能说一说你是怎么记住的吗?

2.(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识记,如期——期中、期末、第一学期;通——交通、通信公司;夕——《夕阳红》;“期”和“通”是形声字,可以根据形声字的规律识记。还可以通过减一减的方法记忆“夕”多——夕)

3.小组合作学习。

同学们:小灵通还到了哪几个国家?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国家去看一看他们是怎样过年的,并自己学习本段的生字,然后小组同学一起研究怎样记住生字,

4.小组汇报,交流识字方法;全班同学一起学习。

三、导

检查反馈生字掌握情况。

1.读一读下面的字,夕:(背景是太阳落山,晚霞满天的景象。目的是渗透字义)能组个词吗?(夕阳 除夕)钟:(背景是各种各样的钟,渗透字义,加深理解)谁能说一说怎么记住这个字呢?(引导学生用形声字的方法识记:“金字旁”是形旁表义,表示一种金属,“中”是声旁表音)。

2.出示其它生字,这些你都认识了吗?

小组比赛读;开火车读;男女生赛读等。

板书设计:

他们这样过年

期——期中、期末、第一学期;

通——交通、通信公司;

3.小学五年级语文《冰城》优选教案 篇三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记忆字形、理解词语,并在书上做简单的批注。

2、在学习任务单的帮助下,引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了解课文结构和主要内容。

3、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学习体会阅读景物的文章,不仅要关注作者看到的,听到的,还要关注作者的感受。

4、继续学习写景课文的阅读方法,感受哈尔滨景色的迷人和对勤劳勇敢的哈尔滨人的赞美。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解读课题。

1、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一篇写景的文章。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是冰城哈尔滨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出示中国地图,这里就是哈尔滨

为什么称哈尔滨为冰城呢?请你结合预习时对补充材料的了解说说原因? 学生交流补充材料:哈尔滨是中国的黑龙江省的省会城市,位于中国北部地区,这里冬季漫长寒冷,冬长夏短,四季分明。极端气温为36.2℃,最低气温为-41℃。结冰期长达190天,素有“冰城”之称。

二、检查预习、理清结构。

师——这样一座特别的城市给作者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相信大家通过预习一定有所了解了,请你用一句话来概括。

1、学习第1节

师引读——在作者眼里哈尔滨是一座人尽皆知的 美丽 城市,被誉为天鹅项上的 一颗明珠,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出示黑龙江省地图 哈尔滨是一座像明珠一样美的城市

2、我们发现这句话出现在课文的第1节,第一小节实际就是全文的总起句,通过预习我们知道围绕“美丽”,作者先介绍了哈尔滨夏季的美景,这对应的是课文的第2小节,接着介绍了哈尔滨冬天的美景,这是在课文的3---9小节,那第10节起什么作用呢?总结,呼应第一节。

▲总结—— 现在我们发现了这篇课文的结构顺序就是总分总,写景的课文一般都采用总分总的写作方法,条理比较清楚。

三、研读课文、学习2----9节

师——(指板书)我们知道课文主要介绍了哈尔滨夏天和冬天的景色,作者更爱哪个季节?从哪发现的?

交流——然而,我更爱哈尔滨的冬天。

1、学习第2节

(1)既然这么爱冬天,为什么作者还要花笔墨来描写夏天的哈尔滨呢?我们先来看看哈尔滨的夏天是什么样的?

(2)引读课文的第2小节,用一、两个词概括你对哈尔滨夏天的印象?

▲总结——是啊!夏天的哈尔滨都如此令人神往,这么美好,可作者却不满足,说他更爱哈尔滨的冬天,说明这哈尔滨的冬天在作者眼里美上加美,更有特色。原来作者描写夏天是为了衬托哈尔滨的冬天更好。

2、学习第3----9节

(1)作者怎样描述哈尔滨的冬天呢?快速默读读3----9节,用波浪线划出直接描写景色的句子。

句子1:然而,我更爱哈尔滨的冬天。一到冬季,哈尔滨就变成了冰的王国、雪的世界。地上、树上、格式的屋顶上覆盖着厚厚的白雪,到处是一片银白,远远望去,好壮观,好气派。

句子2、一到冬季,哈尔滨就变成了冰的王国、雪的世界。地上、树上、格式的屋顶上覆盖着厚厚的白雪,到处是一片银白。

▲总结——将作者看到雪景后的感受加上去,是文章更有血有肉,也提醒我们阅读写景文章时,还要关注作者的感受。

(2)你们发现了吗?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可3----9节中,只有第3节是在直接写景,其余几个小节都写什么?(人的活动)为什么要这样写?

(3)请你认真默读课文的4----9节,文中写了人物的哪些活动?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活动,边读边做书面批注。注意那些表达作者感受的句子。 边交流边指导朗读

▲总结——是啊,通过这些活动和作者的感受,我们体会到了哈尔滨人的快乐、勇敢、勤劳和智慧,而这一切美好都因为有了这冬天的雪作为背景,所以写景写事是为了表达对哈尔滨人的喜爱和赞美的。简单说写景写事就是为了抒发情感。

四、总结全文、学习第10节

师——课文学到这,你们喜欢哈尔滨人吗?把作者的骄傲,你的赞美大声读出来。 齐读最后一节

4.小学五年级数学《最小公倍数》优选备课教案 篇四

一,介绍作者,导入新课

⒈这篇文章的作者是 你还读过他的哪些作品

2,教师相机介绍作者的生平资料.

二,初读课文,解题

1,“黄昏”还可以用什么词语来表示

2,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描写的是哪里的黄昏

三,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2,默读课文,画出不懂的词语,句子.

3,师生交流不理解的问题.

4,学习生字.

重点区分:躁和燥,溶和熔.

四,作业:

1,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读词语,导入新课.

1,出示书后词语.

2,齐读课题.

二,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1,仔细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作者写了黄昏时哪些景物

(1)哪几个自然段着重描写了海浪 重点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

试着背诵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2)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风

(3)还写了什么 (夕阳和海鸥)

2,画出文章中作者想象的部分.

3,默读画出的部分,你能从中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4,学生交流有关的句子.

5,组织讨论:

(1)风在吹号.冲锋号!小波浪跳跃着,每一个都像大眼睛,闪着金光.

(2)愤怒地挣扎着的夕阳似乎在说:

(3)风把永生不灭的宣言带到了全世界:

三,再读课文,感受作者眼中不一样的黄昏.

四,试着背诵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

五,作业

5.小学五年级地方备课教案 篇五

备课人:郭洪燕 1.硕鼠•魏风(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硕鼠》,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把握《硕鼠》中,复唱的特点。

2、品味诗歌的语言,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及诗中所隐含的寓意。

3、运用诵读法,让学生品味诗歌语言的凝练

4、熟读并背诵。重点难点

1、品味诗歌的语言,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及诗中所隐含的寓意。

2、熟读并背诵。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板书“鼠”,齐读,思考:看到这个字,你会想到什么?

师在“鼠”字前加上“硕”字,齐读,思考:这个字什么意思?

猜想题目的意思。(大老鼠)

二、新授:

(一)、师范读,生听清字音,体会诗中节奏。(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拍)

(二)、生自渎,借助注音读通句子,读出诗的韵律来。

(三)、指读,生生互评。

(四)、默读思考: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生:在读的时候,我们发现它一共分为三章,三章结构上非常相似,句子大部分都是重复出现(重章、叠句、四言),只有几个词不同。

师总结:正是因为它是重章、叠句。所以读起来更有节奏感。

(五)、学生自己读,体会其节奏感,再全班齐读。

(六)、学习第一段:

第三课时

这篇诗经在讲什么?让我们一起先来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读。

2、逐句理解。

(1)“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A、这里哪个词难以理解,指出来。

“黍”:黍子,一种粮食;

“无”通“毋”:不要,不。

B、将第一句连起来,试着讲一讲。

生:大老鼠大老鼠,别在吃我的黍子。

(2)“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A、这里哪个词难以理解,指出来。

“女”通“汝”:你。

“贯”:侍奉。

B、讲解句式:

“莫我肯顾”:应为“莫肯顾我”(宾语前置)

C、将第二句连起来,试着讲一讲。

生:三年侍奉你,都不愿意对我照顾。

(3)“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A、这里哪个词难以理解,指出来。

“适”:舒心;

“逝将”:发誓要。

B、将第三句连起来,试着讲一讲。

生:发誓要离开你,到那舒心的地方。

(4)“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A、这里哪个词难以理解,指出来。

“爰”:才,才能。

B、将第四句连起来,试着讲一讲。

生:舒心的地方,舒心的地方,才能得到我的住所。

3、再读,边读边试着理解整句话。

4、背诵此段内容。

第4课时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二、三段。

用学习上段的方法,学习二、三段内容。

(八)、汇报,师适时点评。

(九)、全班齐读全文,背诵。

(十)、思考:诗中的硕鼠是不是就指大老鼠?

(不是,比喻贪婪成性的统治者,运用了“比”的艺术手法。)反思:

农民不堪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幻想美好的生活。《诗经》中说:“《硕鼠》,刺重敛也,国人刺其君重敛,蚕食与民,不修贪而喂人也。”

古今对比,珍惜美好生活,好好学习,将来为国家多做贡献。

2.黄鸟(《秦风》)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黄鸟》的原文及译文。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了解这是一首挽歌,描写的是什么。

第2课时

四、活动广角。

1、用这样的句式来写首小诗。

2、古代人奉行“,你认为这处观点对吗?说说你的理由。

五、成长阶梯。

做好自我评价和组内评价。

反思;让学生树立自己人生理想,奠定人生信念。

3.买椟还珠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书下注解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2.联系现实,探究寓意。重点难点:

1.借助书下注解和工具书读懂课文。2.多角度探究寓意。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好文言文字典。教学过程:

一、引入:什么是寓言?

寓言的特点是什么? 你熟悉的有哪些寓言故事呢?

二、请一位学生带读课文《买椟还珠》。

三、学生讨论,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解读懂课文。

请同学上黑板写出有哪些不理解的字是借助字典查到的。然后让学生进行逐句翻译,理解全文。

四、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人物点评,多角度探究寓意。争辩:支持楚人的做法和反对其做法的理由。怎么看待郑人“买椟还珠”的举动呢?

第2课时

五、联系现实,课外拓展。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买东西的话,作为消费者可以从这则寓言中得到什么启示?你会在什么前提下买下匣子,退还珠宝呢?假如你是个生产商,你又可以从中领悟些什么?推广开去,这则寓言还能给我们哪些启示?

六、学生归纳,谈本节课的收获。

七、布置作业:发挥想象,撰写《新买椟还珠》。教后反思:

这是一堂气氛较活跃的课,但也是一堂缺点和问题多多的课。主要问题有如下一些:

1.学生朗读的部分太少,自始至终我算了一下只有一遍。

2.重要的文言实词强调的还太少。因为我们是住在小学里,我担心字词强调的太多加上讨论也许会来不及。从实际来看时间还比较宽裕的。

4.曾子杀猪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曾子杀猪》的原文及译文。重点难点;做人要讲诚信。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了解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四、活动广角。

1、展开你想像的翅膀,把这个故事讲给你周围的人听。

2、读读方框中的文字,从中受教育。

五、成长阶梯。填写好三个项目。教学反思:做人要讲诚信。

5.塞翁失马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塞翁失马》的原文及译文。

重点难点;世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应学会辩证的看问题。

一、导入 1.抢答成语:

学生看图说成语,比赛抢答——井底之蛙、画龙点睛、对牛弹琴、守株待兔、掩耳盗铃、亡羊补牢。2.导入新课: 刚才同学们看图抢答的这六个成语,均来自于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所谓寓言,通常采用借此喻彼的手法,通过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代的寓言故事《塞翁失马》,看看这个寓言假托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寄寓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

二.初读¬——读准确,读通畅

学习文言文,同学们可能感到有些困难。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途径。

1.学生齐读一遍课文。要求字正腔圆,即要求字音准确

2.老师范读,学生再读。要求读得抑扬顿挫(要注意停顿,要分出轻重,读出语气)。

第2课时

再读——通文意,理关系,析情节

要理解寓言故事,首先必须疏通文意,了解故事的内容。

1.通文意:对照注释疏通文意,在自读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如有不懂的问题可提出来,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解决。2.理关系: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

请指出“塞翁”、“善术者”、“其父”、“其子”、“父子”各指代谁?(如果能

启发学生自己提出,并由此引起争论效果就更好)

3.析情节:此故事情节可分为几个部分,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情节各部分的内容:失马——得马——折髀——相保

4.复述故事:采用比赛形式,让学生对照图片进行复述(创造性的复述)课文,以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和故事情节,为下面研读课文作准备。

四.研读——提问题,探寓意

这篇古代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塞翁失马得马、儿子折髀、父子相保的故事,那么这个故事寄寓了一个什么样的意味深长的道理呢? 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分组合作讨论来探究寓言的寓意。

1. 教师指示思考的角度

从寓言故事情节的发展来看,从塞翁对这件事的态度来看,从坏事和好事之间的关系来看。2.合作研讨,全班交流。学生可能研讨的角度:

(1)从寓言故事情节的发展来看(福祸得失的一系列变化说明了什么道理?)

讨论、点拨: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因为祸中往往隐藏着福的因素,福中也常常预伏着祸的先机。福与祸、得与失、好与坏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因此应当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从“塞翁”能沉着冷静的静观事情的变化来看(面对一系列变化,塞翁为什么能处变不惊?)

(紧紧抓住“塞翁”那三句话来思考。也可让学生读读那三句反问句,通过揣摩语气来达到目的。)

讨论、点拨:因为塞翁是一个“善术者”,能推测人事的吉凶祸福,他好像洞悉人间世事的变化之玄机,懂得祸福相依,利害相伴,且能转而相生的道理。因此,面对这一系列变化,他能处变不惊,沉着冷静,乐天知命,不因祸福而悲喜,不以得失为怀。正因为如此,我们认识事物应当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

(3)在“塞翁”看来,坏事能变成好事,好事能变成坏事,难道就不要一定的条件就可以转化的吗?

讨论、点拨:转化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如果胡人居住的地方没有马,坏事能变成好事吗?如果“塞翁”之子不喜欢骑马,好事能变成坏事吗?如果胡人不入侵边境,坏事能变成好事吗?“胡人居住的地方有马”,“‘塞翁’之子喜欢骑马”,“胡人入侵边境”,这些正是好事和坏事相互转化的条件。

由此我们可知:这则寓言通过假托“塞翁失马”的故事,寄托了这样

一个寓意——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也可以变成坏事,世上的任何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简要板书,见上)老师可以顺势点拨:这就是“塞翁失马”这个成语的意思。与此相关的有老子所说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还有俗语“塞翁失马,焉(安)知非福”。(黑体字板书)

第3课时

五.联读——联生活,谈体会

你是否也有过类似“塞翁失马”的经历?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这则寓言还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讨论、小结:

1.世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应学会辩证的看问题。

2.对待生活,我们应当积极乐观,不应消极悲观,应“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3.因为好坏、福祸、利害是相互转化的,在考虑问题时,我们应当考虑周全,处事要谨慎,要防患于未然。

4.要因势利导,变祸为福;要创造条件,把坏事变成好事。5.现实生活中,身处顺境时,我们不要沾沾自喜,要心存忧患,居安思危;身处逆境时,我们不要气馁,要安之泰然,处逆不惊.„„„„

六.积读——背课文,积成语 1. 背读课文。

2.积累成语。

请学生比赛列举含“马”字的成语,读记成语。板书设计:

塞翁失马

失马————得马————折髀————相保(祸)

(福)

(祸)

(福)

寓意:福祸得失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6.后羿射日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后羿射日》的原文及译文。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我们的祖先真是了不起!你若喜欢这个故事,就把它讲给你的家人听。

2、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读后有什么感想?与同学交流一下。

五、成长阶梯。认真填写。

7.千金求马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千金求马》的原文及译文。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在小组里谈一谈,你如何评价这位内侍的做法?

2、想一想,如果你是这位国君,你还有什么办法得到千里马?

3、把你知道的益智故事讲给大家听。

五、成长阶梯。认真填写。

8.赵威后问齐使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赵威后问齐使》的原文及译文。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查阅资料,思考一下,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君王与人民谁的作用大?是谁创造了人类灿烂的文化?

2、与你的小伙伴一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救助周围有困难的人。

五、成长阶梯。认真填写。

9.姜尚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姜尚的生平及主要事迹。教学过程:

一、阅读人物剪影。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姜尚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与同组的同学说说姜太公是怎样出山的?

2、让我们再去读一读有关姜太公的书,领略他的远见卓识吧!

3、在班上开个故事会,讲讲自己所知道的姜太公的故事。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10.管仲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管仲的生平及主要事迹。教学过程:

一、阅读人物剪影。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管仲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管仲的话既精彩又好记,试着背一背。

2、你对“终身之计,莫若树人”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在小组内谈一谈你的看法。

3、再去找一找资料,谈一谈你对管仲的了解。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11.孙武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孙武的生平及主要事迹。教学过程:

一、阅读人物剪影。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孙武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搜集孙武生平资料,在小组内开个交流会。

2、《孙子兵法》有十三篇,你最喜欢哪一篇?

3、从《孙子兵法》中选取一段,同学们合作演一演,重现孙武精神。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12.司马迁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司马迁的生平及主要事迹。教学过程:

一、阅读人物剪影。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司马迁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司马迁受了这么大的磨难,还写出了《史记》,对此,你有什么感受?

2、你对司马迁还有哪些了解?在小组里交流交流吧!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13.苏 武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苏武的生平及主要事迹。教学过程:

一、阅读人物剪影。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苏武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你还想了解苏武在北海的情况吗?那就赶快读读《苏武传》吧!

2、把你知道的苏武的故事讲给同学和家长听。

3、你还知道哪些有气节的英雄人物的故事?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第一课

怎样保护自己

备课人:郭洪燕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应对敲诈、勒索、盗窃等行为 2.引导学生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和防范能力

3.让学生认识到应对突发事件,不仅需要有效的方法,也需要勇气和智慧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利用身边发生过或学生听说过的案例引入,并出示教材提供的案例,提醒学生要提高预防各种侵害的警惕性,树立自我保护意识,遇到异常情况时机智地保护自己。

2.引导交流,学生还知道哪些类似的案例,结果如何?有何启示? 二.模拟体验

1.设定情景,让学生在设定的敲诈、勒索等情境中,通过个人思考、同桌交流等形式进行简单总结和归纳应对、保护的办法,教师根据需要进行点拨。

2.阅读理解,阅读“天天提醒”和“小学生自我保护歌”,了解抢劫易发生的地点及受害人群,理解和掌握正确应对危险的方法。

第2课时 三.讨论提高

1.小组讨论:在家里遇到盗窃分子,应该怎么办?

2.师生共同总结并展示讨论结果,教育学生遇到异常情况,一定要沉1着冷静,机智灵活地寻求帮助或自我保护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校园暴力,学会必要的应对措施 2.引导学生认识语言暴力的危害,规范个人言行 3.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和纠纷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以学生为源,从“我”导入

师:从这些案例中你等到了什么启示?(远离校园暴力,正确处理暴力事件)

二.掌握方法,反思自我

1.展示“校园暴力”定义,阅读、理解:

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校园内外、由学生、教职员工或校外人员针对学生生理或心理实施的、达到一定伤害程度的侵害行为

2.问题:如果遇到校园暴力,我们应该怎么办?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几位同学是怎么做的

(1)刘强拿着足球在操场上完,由高年级的大同学要抢他的球。刘强灵机一动,装出很害怕的样子,讨好的说教师里还有一个新买的足球,要把那个新的送给他们,大同学就放他走了

第二课时

案例分析

一 放学时,李刚在校园一角被几个高年级的学生拦住要零花钱,李刚说钱放在教室里,并劝他们不要这么做,然后趁他们不注意,跑到老师的办公室里。课间,王园高兴地踢着毽子,高年级的同学向他要,她装出要跟她们一起玩的样子,然后用眼神暗示旁边的同伴同学,让同学赶快去告诉老师。结果,老师及时赶到解决了问题。问:这几位同学的处理方法得当吗?谈谈自己的看法 怎样避免打架斗殴?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加以概括,并板书:(1)不要帮同学出气打架(2)不要“以牙还牙”懂得谦让 什么是语言暴力?语言暴力会给人带来哪些伤害?

二(1)

语言暴力,就是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的语言,或者使用肮脏污秽、奚落挖苦、刻薄侮辱的语言,使他人的的精神和心理遭到侵犯和损害

(2)

讨论:语言暴力的危害

师总结:丧失生活的勇气、厌学、逃学、犯罪、自杀等

师:请同学们自我反思,有没有发生过语言暴力的情况? 三.拓展延伸,加深认识

读读下面两个案例,想想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将你的看法写出来 1.杨岳是个非常要强的孩子,家庭条件也很好,学习成绩始终是年纪里的前几名,唯一让他头疼的是自己的给在很矮,班里的同学总是以此取消他“小不点儿”。为此,他很生气

2.张小力将同学王天刚新买的MP3借去一个多星期,王天刚要

求张小力还。张小力说:让我再听一周吧。王天刚不同意。无奈之下张小力只好归还了MP3,心理却很不痛快。放学后,张小力叫来几个人,强行扭住王天刚,把他推进了女厕所。王天刚急了,同张小力打起来

.饮食与健康(第一节)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饮食与健康的关系,掌握一定的饮食卫生常识 2.引导学生检查在积极的饮食习惯,了解不良饮食习惯对身体的伤害,掌握纠正不良饮食习惯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科学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一日三餐

3.在调查、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使他们树立关注饮食健康、关爱自我、珍爱生命的意识。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谈话(课件提供故事图片、教师讲述、学生观察):南太平洋到过——瑙鲁,面积仅十几平方千米,人口仅6000人左右,这座岛上有取之不尽的鸟粪,这些上等有机肥,每年出口可赚取上亿美元的外汇。丰厚的收入使到过居民过着富裕的生活。在这样一个吃穿无忧的国家里,高血压、心血管、中风和糖尿病的发病率均居世界首位,人的寿命平均不到50岁

2.提问:同学们猜一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学生交流

4.教师小结: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瑙鲁人没有好的饮食习惯。看来饮食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今天,我们一起研究《饮食与健康》

第一课时

探究学习活动一:交流自己的饮食习惯,探究习惯的优劣

1.谈话:我们都知道,食物我是我们生存的条件,也是健康的保证,你能说一说平时你都喜欢吃哪些食物,不喜欢哪些食物?为什么?

2.学生交流 3.小组讨论

(1)

如果你喜欢吃的食物就天天吃,不喜欢吃的就不吃,这种做法对吗?说说你的理由

(2)

你认为周围朋友的饮食习惯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为什么?

第二课时

(第二节)

活动二:研讨洋快餐的利与弊

1.谈话:你们吃过洋快餐吗?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能常吃吗?为什么喜欢吃洋快餐呢? 2.学生交流

3.提问:你能根据你的经验和收集到的资料说说常食洋快餐对我们身体健康会有哪些影响吗? 4.学生讨论并交流

5.教师小结:花花绿绿的洋快餐口味确实鲜美,但是常吃会导致高血脂、糖尿病等各种疾病,常吃洋快餐是一种不良的饮食习惯 活动三:调查生活中的“垃圾”食品

1.谈话:你知道这些食物中,哪些食物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为什么? 2.学生交流

3.提问: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食品是“垃圾”食品?食用它们会对人体造成哪些危害?怎样做可以使我们免受这些食物的伤害?请根据你课前的调查,先在小组内讨论,小组汇总记录后选出发言人在班级交流 4.小组讨论 5.班级汇报

6.教师小结:看来,原本在我们生活中不应该存在垃圾食品,而有些商家或我们自己满足我们的“食欲”,而在食品中添加了许多不宜添加的化学物质,使得原本有营养的食物变成了“垃圾”食品,从而危害到我们身体健康

活动四:了解不当的储存加工及食用食物方法对健康影响

第三节

1.谈话:生活中我们的家人及朋友在储存、加工及食用食物时常常

有如下的现象,请同学们根据你的了解谈谈这样的做法是否会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为什么? 2.学生交流

3.提问:生活中你还发现人们的那些储存、加工及食用食物的做法会使食物成为我们健康的杀手?请同学讨论后,将你们的结果告诉大家

4.学生讨论 5.小组汇报

6.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以列举实例的方式交流了很多不当的储存、加工及食用食物的方法对健康的危害。生活中我们一定要记住这些科学饮食常识,另外也要做到饭前洗手、正确使用餐具进餐不说话,要注意良好饮食习惯的养成

第四节

合理安排一日三餐

1.谈话:科学饮食很重要,我们要合理地安排我们的一日三餐、保证我们身体发育每天所需要的营养,这样我们的身体才能健康成长。请同学们根据你多收集到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如何科学、合理的安排我们的一日三餐,并为自己或家人制作一份科学、合理的三餐计划 2.小组交流 3.班

三.拓展延伸——案例研讨

1.谈话:生活中许多人不注意饮食小节问题,例如常有人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等。请同学们想一想一下做法存在哪些饮食卫生

问题,这些同学的做法会对身体造成怎样的伤害呢,原因是什么? 2.学生分析

3.教师小结:看来饮食安全无处不在,生活中我们不但要重视食品卫生问题,而且要重视饮食习惯和行为的细节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 四.课外实践

课后围绕今天学到的饮食卫生常识办一份宣传报,让更多的人了解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性

吸烟、喝酒有什么危害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懂得吸烟、喝酒危害严重,让他们从小就应杜绝烟酒。

2、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珍爱生命。教学重点:让学生懂得吸烟、喝酒的严重危害。教学难点:让学生从小就应懂得杜绝烟酒。教学形式:辩论式。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引入课题

师:给学生看几张有关吸烟、喝酒的图片,问:“你们看图上的这些人在干什么?”

师:下面,老师来做一下调查:家里有人吸烟、喝酒的同学请举手。

看来,会吸烟、喝酒真不是件稀罕事,吸烟、喝酒有没有危害呢?今天的这节课会给同学们带来明确的答案。

二、分析调查,明确辩题

师:你们认为吸烟、喝酒是好是坏呢?看来,同学们对吸烟、喝酒行为是好是坏的意见不太一致,那就让我们一起到“小小辩论台”上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吧!(大屏幕出示:小小辩论台——正方观点:吸烟、喝酒没什么,觉得很酷!反方观点:吸烟、喝酒有严重危害!)师:正反两方你赞成哪一方呢?请赞成正方的同学坐到一、二组,赞成反方的同学坐到三、四组。

(摆出“正方”“反方”辩论牌,学生做出选择,迅速调整座位。)师:好,彼此观点非常明确,我们再来关注一下辩论规则(大屏幕出示:尊重对方意见,注意倾听)下面请分组讨论,准备展开辩论。

第二课时 展开辩论,认清危害

师:时间到了,都准备好了吗?辩论正式开始!哪一方先说? 师:刚才,正反双方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正方同学坚持认为吸烟、喝酒很酷,理由是:酷劲十足、休闲放松、增进友谊。而反方同学则认为吸烟喝酒坏处多,理由是:危害健康,引发事故,诱发犯罪。

四、转换视角,重建认识

师: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大家都很难说服对方,现在让我们听听专家们对此有什么看法。

(大屏幕出示:吸烟、喝酒危害多:

1、吸烟、喝酒影响身体健康。

2、吸烟、喝酒降低人的免疫力。

3、吸烟、喝酒导致学习退步。

4、吸烟、喝酒引发事故、诱发违法犯罪。)

师:吸烟、喝酒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危害呢?烟中、酒中到底有什么东西会伤害人体呢?让我们再来听听白衣天使的看法。

(大屏幕出示:

1、香烟在燃烧时,释放出二、三十种有害物质,不但害已还害人,吸烟等于慢性自杀。

2、酒精极易损害神经系统,使脑细胞受到损伤并直接危害身体健康。)

五、特别提示,温馨关怀

大屏幕投影《公共安全教育读本》第57页“班主任总结”“班主任提示”和第58页“特别提示”几个内容。有书的同学读书,没书的同学看大屏幕,老师找学生朗读。

六、课堂小结,畅所欲言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吸烟、喝酒有什么危害了吗?谁能说给大家听一听?那么你该怎么做呢?

七、当堂检测,加深认识

每人写一段告诫青少年杜绝烟酒的公益广告语,用上今日所学知识

5、安全伴随我成长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卫生知识和急救技术,学会保护

自己。

2.通过表演,巩固并拓展学生对“自护”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3.通过活动,形成学习、宣讲安全知识的氛围,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

二、活动时间:1课时

三、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主题。

1、师:亲爱的同学们,美丽的夏天到了,大家想不想到郊外去郊游呢?那么,同学们,如果我们去郊游,我们最最需要注意的是什么?假如有同学在郊游的时候不小心擦伤了,怎么办呢?

2、学生交流,教师小结:我们最最需要注意的是安全,假如有同学不小心摔伤了,可先用盐水冲洗伤面,再用消毒棉球扶干,然后用碘酒涂擦伤面,再用酒精球涂擦。轻者不必包扎,重者盖上清毒纱布包扎,包扎最常用方法是把绷带的尾端对半剪开,而后打结。今天的这节安全教育活动课,我们将一起来讨论一些安全方面的问题,让同学们学会自我保护。

(二)安全知识抢答,学会自我保护

1、为全面深入地推动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大力降低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率,切实做好中小学生的安全保护工作,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国家教委、劳动部、公安部、交通部、铁道部、国家体委、卫生部1996年初联合发出通知,决定建立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制度。

我国把每年的哪一天定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每年3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2、路口的交通指挥信号有哪些?

(有红、黄、绿三色的交通灯,红灯表示停止,黄灯表示准备,绿灯则表示通行。)

3、自护小常识:如果你不小心烫伤了手,该这么处理?

(处理方法:对轻度的烫伤,可用清洁的油类、酱油或牙膏,涂抹在伤面上。)

4、如果因不慎,你身上被火燃着,你是顺风跑,还是逆风跑?

5、如果你在炒菜时,油锅突然起火,在你面前放有三种东西:锅盖、灭火器和水,你采用哪种方法处理?

6、刚吃过晚饭,亮亮就吵着要爸爸带他去游泳,这样对吗?为什么?

第一课时 情景表演,巩固拓展能力

片断1:炎热的夏天,放学回家的路上,一位同学发生中暑。救护方法:立即将病人抬到阴凉的地方,让患者仰卧,解开衣扣,可同时用扇子扇风,帮助散热。可用清凉油擦患者的太阳穴,也可用凉水轻轻地喷洒。

片断2:回到家中,小刚发现奶奶因煤气中毒而躺在地上,他连忙用学校学到的急救办法对奶奶进行急救。

抢救方法:将病人立即移到空气流通的地方,同时打开门窗,解开衣服的扣子,再给病人喝点醋,最后拨打急救电话“120”。

片断3:一群快乐的小学生在上学的路上,不小心碰到一根带电的电线,怎么办呢?在这危急关头,孩子们用自己的聪明智慧解决了问题,保护了自己。

急救办法:用木棍将触电者挑开。特别提示:不能用手直接去拉触电者的身体,以免传电。结束语

6.小学五年级数学《最小公倍数》优选备课教案 篇六

科目:数学 年级:五年级 课题: 长方体的表面积 课时:第一课时 教者:任园琴 时间: 2017/3/30 教学目标:

1.在操作、观察活动中,探索并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 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结合具体情境,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难点:

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含义;理解并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体,正方体模型。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老师手里拿的是粉笔盒,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什么体?(长方体)那么它有什么特点呢?

2.如果我想做一个长7cm、宽5cm、高3cm的粉笔盒,需要多少硬纸片呢?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二.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回顾上节课长方体的平面展开图,有什么特点。(长方体的平面展开图有三组对应的面,且相等。)

2.小组合作,结合书中的主题图,尝试着计算制作这样一个张方体需要多少硬纸片(7cm、宽5cm、高3cm)。

3.教师巡视、指导。4.小组汇报、教师总结:

因为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可以把长方体6个面分为三组,按组

求面积后再求和,所以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7×5×2+7×3×2+5×3×2也可写成(7×5+7×3+5×3)×2。

5.结合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那么正方体的表面积又该如何计算呢?

6.小组展开讨论、总结:

因为正方体的6个面全是正方形且相等。所以正方体的表面积是:棱长×棱长×6。

三、巩固练习,增加记忆

1.学生独立完成试一试和做一做第一题。

2.对接受能力差、掌握不好的同学个别指导。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集中讲解。

3.继续完成做一做2、3、4题。检查学生掌握情况。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复式折线统计图,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五、作业设计

教材P19页4、5、6题。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叫做它的表面积。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 长方体的表面积是=(长×宽+长×高+宽×高)×2 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叫做它的总面积。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教学反思:

7.小学五年级数学《最小公倍数》优选备课教案 篇七

写字

二槐斋

从左到右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从左到右”的书写顺序,以及此顺序的汉字结构规律。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安定课堂秩序,检查学习用品。复习检查:

提问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复习撇、以及竖弯钩、横折钩的写法。讲授新课:

板书课题:从左到右。

讲述从左到右的汉字书写习惯:

从左到右是指一个字的书写应从左边的笔画开始。因为我们习惯用右手写字,眼睛是从左向右看,所以先写左边的笔画就不会挡住自己的视线。出示范字:

亿 讲解分析范字: 儿:

竖弯钩紧贴竖中线的左侧。川:

一短竖要在竖中线上。第三笔为悬针竖,是此字最长的笔画。比:

左边小右边大,竖弯钩紧贴竖中线右侧。亿:

为左右结构,左右各占一半,但右边的横折弯钩写得稍大些。学生习字:

学生习字,教师巡视指导。课堂小结:

小结课上所学的内容。

指出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从左到右~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安定课堂秩序,检查学习用品。复习检查:

提问上节课课堂内容。

复习土字旁,木字旁,提手旁。讲授新课;

板书课题:从左到右。出示范字:

师生共同分析范字的结构。讲解分析: 坏:

此字的最后一笔要左顾右盼撇竖的交叉点,否则“不”字会斜。材:

“才”比“木”长,撇要注意穿插的部位,且要有力度。批:

可以认为是左中右结构,中间部分略小。抄:

此字要注意“少”字四笔画之间的联系,主笔撇特别注意方向。学生习字:

学生习字,教师巡视指导。课堂小结。

从左到右~~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安定课堂秩序,检查学生的坐势。复习检查:

提问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复习左右结构,及偏旁。讲授新课:

板书课题:从左到右。出示范字:

师生共同习读范字的笔顺。

学生自己分析范字的结构。讲解: 记:

言字旁的书写要注意位置和方向,竖弯钩要稍大些。加:

强调横折钩的起笔位置,以及和撇的倾斜度。“口”的经营也非常之重要。对:

书上“又”的点画嫌小,可以稍大些,但要让出“寸”中点的位置。动:

“力”如同“加”中的“力”,注意撇和横折钩的斜度。学生习字:

学生临习,教师巡视指导。课堂小结;

小结本课学习内容。

指出习字中存在问题。

从左到右~~~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安定课堂秩序,检查学习用品。复习检查:

提问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三点水和二点水等偏旁。讲授新课:

板书课题:从左到右。出示范字;

(1)冲

汪(2)学生唱读范字的笔画顺序。(3)学生分析字形结构。讲解: 冲:

“中”的口部左竖往右斜,横折往左斜。要求学生注意,且竖画一般用悬针竖。次:

注意“欠”字的起笔位置,看清两撇的自然弯度,撇画要伸展。学生往往无捺脚。

以上两字的左右结构都是左小右大,要看清在田字格中所占的比例。汽:

注意三点水的写法。

横折弯钩,横要向右上斜,弯钩不可过大。汪:

“王”字的三横不一样长,请学生注意。学生习字;

学生临习,教师巡视指导。课堂小结:

小结本课所学习的要点。

指出纠正学生在临习中存在的问题。

从外到内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汉字书写中从外到内的书写顺序以及范字的结构规律。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安定课堂秩序,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品。复习检查:

提问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复习横、竖、撇、捺、以及横折钩、横折弯钩等。讲授新课:

板书课题:从外到内。讲解从外到内:

从外到内是指一个字的书写,应先把外面的框架写好,再写里面的部分。这样容易把字的结构组合得更合理。出示范字:

师生共同唱读范字得书写顺序。

分析字形结构。讲解: 内:

左竖要直,横折钩不可往左倾斜,一般情况下第三笔撇再竖中线上起笔。匀:

与“内”不同得是横折钩略往左倾斜。(3)凡:

横折弯钩较大,故首笔撇得起笔要注意位置让上。风:

也要注意撇得起笔位置。学生习字:

学生临习,教师巡视指导。课堂小结:

小结本课学习的要点。

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

从外到内~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安定课堂秩序,检查学习用品。复习检查:

提问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复习同字框和门字框的写法。讲授:

板书课题:从外到内。出示范字:

间 讲解: 同:

除外框正确地书写外,要注意里面部分地均匀分布。网:

外框与“同”的外框略宽,为两个“人”让出位置。闲:

里面的“木”捺改成点,且竖一般在竖中线上。间:

注意“日”的大小适中。学生习字:

学生临习,教师巡视指导。课堂小结:

小结本课学习的要点。

指出纠正学生在习字中存在的问题。

先外后内再封口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汉字书写中先外后内再封口的书写顺序,以及范字的书写规律。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安定课堂秩序,检查学习用品。复习检查:

提问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复习横折等基本笔画的书写规律。讲授新课:

书课题:先外后内再封口。出示范字:

师生共同唱读范字的笔画顺序。

分析字形特征。讲解: 四:

首笔竖要往右斜,横折要往右斜,注意宽度。田:

起笔及横折同“四”相同。园:

注意大口框的书写,里面部分的布白要均匀。固:

大口框同上。学生习字:

学生临习,教师巡视指导。课堂小结:

小结本课内容。

指出习字中存在的问题。

先中间后左右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汉字书写先中间后左右的书写顺序,以及范字的结构规律。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安定课堂秩序,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品。二。复习检查:

提问上节课的教学要点。复习竖钩等基本笔画。三。讲解新课:

1.板书课题:先中间后左右。

2.讲解:

先中间后左右是指先写字的主体部分,再写 的左右两边,这样字就容易得平衡稳妥。

3.出示范字:

师生共同唱读书写的笔画顺序。

分析字形特点。

4.讲解: a)小:

左右点注意宽度。b)山:

注意竖折的倾斜度的折的长度,最后一笔也应有一定的倾斜度。c)水:

横撇,以及撇捺与竖钩的关系。d)业:

两竖的间距应注意,最后一横宁长勿短。四。学生习字:

学生临习,教师巡视指导。五。课堂小结:

小结本课学习的要点。

指出习字中存在的问题。

“兵”和“然”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兵”和“然“的结构规律,以及正确书写的方法。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安定课堂秩序,检查学习用品》 复习检查:

复习提问上节课学习的要点。复习侧点、撇点、以及撇、横等。讲授新课: 板书课题:“兵”和“然”。出示范字: 兵

然 分析讲解: 兵:

字底由撇点和侧点组成,上合下开,这样组合叫“其字脚”,书写时要注意两点的呼应。然:

由八个点组成,注意八个点的不同形态相互间的联系。教师示范:

强调平撇的书写,注意字脚两点的呼应。

然字的字脚联飞点,要注意点与点之间的联系。学生习字:

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课堂小结:

小结本课学习的内容。

指出习字中存在的问题。

横折弯钩和“凤”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横折弯钩的正确书写方法,以及“凤”字的结构特点的写法。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安定课堂秩序,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品。复习检查:

提问上节课学习的要点。复习横折钩等基本笔画。讲授新课:

板书课题:横折弯钩和“凤”。出示范字:同上。讲解分析: 横折弯钩:

先写短横画,略上扬,到转折处稍顿转向左下方,约成40度时再往右下转,到作钩处略顿向上一提,尾尖。凤:

呈梯形,左右下角分别向两边伸展,里面部分居中,不可太大。教师示范:

横折弯钩不要写成横折折钩,也不要写成横折钩。凤的第一画撇的起笔要注意。学生试写:

学生试写,教师巡视。

分析学生的作业。学生习字:

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课堂小结:

小结本课学习的要点。

指出并纠正学生在临写中存在的问题。

提点和“江”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提点的正确写法以及“江“字的结构和书写规律。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安定课堂秩序,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品。复习检查:

复习提问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复习侧点、横的书写方法。讲授新课:

板书课题:提点和“江”。出示范字:

卡片:提点和江。讲解分析: 提点:

状如短提画。(2)“江”:

左面由两个侧点和一个提点组成三点水,且不在一条竖线上,相互间要有呼应。教师示范:

讲清“江”字中三点水的位置。学生试写:

学生试写,教师巡视。学生习字:

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五:课堂小结:

小结本课的学习要点。

指出习字中存在的问题。

横斜折钩、横折钩和“月”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横斜折钩,横折钩以及“月”的正确写法。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安定课堂秩序,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品。复习检查:

提问上节课学习的要点。复习卧钩和横折弯钩等。讲授新课:

板书课题:横斜折钩、横折钩和“月”。出示范字:同上。分析讲解: 横斜折钩:

先写横画,略上扬,到转折处稍顿转向左下方,约成40度时再往右下转,到作钩处略顿,向上钩出。横折钩:

横短,竖折长,竖向下部分宜直长。月:

字形窄而长,中间两个短画分成三个空间要大小合理。教师示范:

示范时要与其它笔画作比较。学生试写:

学生试写,教师巡视。学生临习:

学生临习,教师巡视指导。课堂小结:

小结本课内容。

纠正习字中存在的问题。

竖钩、弯钩和“子”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竖钩、弯钩和“子”的正确书写方法。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安定课堂秩序,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品。二.复习检查:

1.提问上节课的教学要点。2.复习竖提等基本笔画。三.讲授新课:

1.板书课题:竖钩、弯钩和“子”。2.出示范例:同上。3.分析讲解:

(1)竖钩:

先写一竖,当竖写到尾部时将笔锋一提,随即用力向左平推出锋。钩出的部分要做到“平、锐、满”,即钩的上边线要平些,出锋要尖锐,钩的形体饱满。

(2)弯钩;

起笔轻,运笔先略向右弯,最后出钩。

(3)子: 用弯钩,横画宜稍长。

4.教师示范:

教师师范,边讲解。四.学生试写:

学生试写,教师巡视。

分析学生的作业。五.学生临习:

学生临习,教师巡视指导。六.课堂小结:

小结本课学习的要点。

纠错,表扬。

横折钩和力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横折钩的书写方法以及“力”的间架结构。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安定课堂秩序,检查学生学习用品。二.复习检查:

1.提问上节课的学习要点。2.复习竖钩和弯钩的书写方法。三.讲授新课:

1.板书课题:横折钩和“力”。2.出示范例:同上。3.分析讲解:

(1)横折钩:

横长,竖折短,竖向下部分宜略向左弯。

(2)横折钩2:

横与竖长短相仿,竖向下部分略向左弯。

(3)力:

要安排好主笔斜撇,此笔画上部出头宜短,下部宜弯而长。

4.教师示范:

示范时要讲解》 四.学生试写:

学生试写,教师巡视》 五.学生临写:

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分析学生在临习存在的问题。课堂小结:

小结本课学习的要点。

指出存在的不足,表扬优秀。

横钩和宫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横钩的书写方法以及宫的肩胛结构和方法。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安定课堂秩序,检查学生学习用品。二.复习检查:

1.提问上节课的学习内容。2.复习横折钩的书写方法。三.讲授新课:

1.板书课题:横钩和宫。2.出示范例:同上。3.分析讲解:

(1)横钩:

先写一横,这正右边偏上,行到尾部作钩处略顿,轻轻向左下方钩出,尾尖。

(2)宝盖头的两点是竖点和垂点。横钩要长,能盖住下面的部分,两个“口”上小下大。

4.教师示范:

边示范边讲解》 四.学生试写:

学生试写,教师巡视。

分析学生的书写情况,纠正错误。五.学生临习:

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六.课堂小结:

小结本课的学习要点。

展示学生的优秀作业,集体讲评。

永字八法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永字八法,并掌握永字八法的正确书写方法。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习用品,稳定课堂情绪。二.复习检查:

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要点。2.复习横钩的书写方法。三讲解新课: 1.板书课题:永字八法。2.出示范例:永 3.分析讲解:

(1)第一笔:

“永”字第一笔是点。这在“永字八法“中不叫点,把它另外取名称“侧”,意思是说这一点的姿态不是直的,也不是平的,而是以侧取势的。前人对于这一点解说很多,有的说,要像猫头鹰蹲在树上的样子,有的说要像从高山上扔下的石头一样,来势猛,笔力足,要“侧锋峻落,回锋收笔”等等。(2)第二笔:

是短横。“永字八法”把它引伸为长横,叫做“勒”,说是像马口中的横铁,两端扎着绳子,愈收愈紧,含蓄有力,逐步顿挫地把笔锋运送过去。

(3)第三笔:

是竖。把它改称为“努”。这一笔特别劲捷而有姿态,不是直僵僵地像一根木头,要求胸腰挺起直中见势。

(4)第四笔:

是钩。把它叫做“踢(代)”。写时要驻锋提笔,突然踢起,力量集中在锋尖上,好象踢脚一样,要把身子微微一蹲,迅速有利到一脚踢出。

(5)第五笔:

是平挑,叫做“策”,是比喻用马鞭策马的样子,要轻快有力,一鞭子下去,立刻收回来。

(6)第六笔:

是撇,叫做“掠”。下段要稍肥,力要送到尖端,像人用梳子梳长发的样子,要取势长而用力均匀,把梳子送到发梢,也有人一“燕子掠水”来作比方的。(7)第七笔:

短撇,叫做“啄”。如鸟啄物,有力迅速。

(8)第八笔:

是捺,叫做“磔(zhe)”。好象一把斜角的刀,写时要使笔毛尽量铺开,出锋处要收紧。

4.教师示范:

边示范边讲解。四.学生试写:

教师巡视指导。

分析学生的书写情况,纠正错误。五.学生临习:

学生习字,教师要巡视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七.课堂小结:

小结本课学习的要点。

8.小学五年级数学《最小公倍数》优选备课教案 篇八

11-20的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的大小比较以及十几加几(不进

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口算。

单元教材解读本单元是认识了10以内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10—20各数,它是认数的继续和发展,对引导学生建立初步数感有重要的意义。学生掌握好本单元知识,也为后面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对多位数的认识打下基础。因此,指导学生加强学具操作,深入理解数的意义,切实掌握好本单元的知识非常重要。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认识11-20各数,并能正确地读、写。

2、在数物体个数的过程中,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认识数位“个位”和“十位”;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了解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结合具体实例,能正确口算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加减法,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4、经历用2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形成初步的估计意识。

教学重难点:

1、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的个

数;认识11-20各数,并能正确地读、写。

2、在数物体个数的过程中,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认识数位“个位”和“十位”;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了解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结合具体实例,能正确口算

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加减法,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本单元编写的主要特点:一是注重在操作中感知。为了初步建立数的概念,教材强调学生手、脑、口并用,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二是倡导计算方法多样化。在计算教学方面,教材充分尊重学生,提供多种策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教学准备:图片、小方块、学具、计数器

教学时间:共3课时信息窗一“迎接海鸥”1课时信息窗二“喂海鸥”2

9.小学五年级数学《最小公倍数》优选备课教案 篇九

时间

主备人

年级

五年级

科目

数学

教研主题

创设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

课题

《找次品》

学习设计

一、学习内容: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第134页例1、例2。

二、教材简析:

《找次品》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现实生活生产中的“次品”有许多种不同的情况,有的是外观与合格品不同,有的是所用材料不符合标准等。这节课的学习中要找的次品是外观与合格品完全相同,只是质量有所差异,且事先已经知道次品比合格品轻(或重),另外在所有待测物品中只有唯一的一个次品。

“找次品”的学习,旨在通过“找次品”渗透优化思想,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优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运用它可有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本节课以“找次品”这一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归纳、推理的方法体会运用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观察、分析、推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画图、推理与合作交流验证等学习方法,探究找次品的策略,能够借助抽象记法对“找次品”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经历由多样化到优化的思维过程。

2、通过讨论、探究、逻辑推理等活动,寻找次品的优化方法,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经历数学方法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提炼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学习重点:

经历观察、猜测、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

五、学习难点:

体会解决问题有多种策略,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学会运用最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

六、教具准备:小圆形卡片若干个、每小组一张记录纸

七、学习设计:

一、初步认识“找次品”的基本原理

1、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出示南昌七城会的图标,介绍情况:会徽创意的含义是通过运动、力量、激情、由既似运动场跑道、又像吉祥的彩虹勾构出数字“7”,生动表达第七届城运会的深刻内涵:彩虹横跨,放飞和平,喜迎八方来宾,友谊和希望在这里相聚,鲜花锦簇,神采飞扬,展示出体育竞技的搏击与魅力,以红、绿、黄三色渲染,彰显出南昌这座充满希望的革命历史名城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地域特征。飞鸽将带着南昌的蓬勃发展和第七届城运会热烈、欢庆、祥和、团结、圆满的信息飞向全国,飞向世界、飞向千家万户。

二、初步认识“找次品”的基本方法

小组合作:从5个乒乓球中找出较轻的次品,至少用天平称几次一定能找到?(课件展示)

(合作要求:用5个圆片当乒乓球,在稿纸上画出简易天平。你们是怎样称的?称了几次?)

指名汇报,同时用课件演示。

根据学生的回答用图示法板书学生的操作步骤:

5(2 2 1)→2(1  1)2次

5(1  1  1  1  1)2次

观察思考: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到这个次品呢?(板书:一定    至少)

小结:在5瓶乒乓球中找到一个次品有2种方法,从这儿我们可以看出,用天平找次品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三、归纳策略,体会最优

(1)出示例2:在9个网球中有一个是次品(次品重一些),你能用天平把它找出来吗?至少需要几次要就一定能找出这个次品来,可以怎么称?

师:称之前,我们要先想想怎么分。注意听好要求:以四人为一小组,利用手中的学具进行操作,然后把你称法用快捷记法记录下来,在小组互相说一说。比比看,哪个小组想的方法最多!

教师巡视指导。

(2)请学生展示方法并说明,教师帮助整理称法。

(3)课件出示:

9(4,4,1)4(2,2)2(1,1)……3次

9(3,3,3)3(1,1,1)……2次

9(2,2,2,2,1)2(1,1)……3次

9(1,1,1,1,1,1,1,1,1)……4次

(4)师:从9个网球中找出1个次品,至少要称几次,一定能找到?(2次)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会选择哪一种方法?为什么?

生:第2种,因为它最简便。

师:好,我们来看第二种方法。它是把9个网球分成了几份啊?(3份)第一种也是分成了3份,为什么称的次数要多一些呢?

生:因为它没有平均分。

师:为什么平均分成3份,称的次数最少呢?(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观察第一种和第二种方法,称一次后,次品所在的范围,通过比较得出平均分成3份的方法最好!

板书:平均分成3份

四、猜想和验证

(l)提出猜测:那么,当物品的数量是3的倍数时,是不是只要平均分成3份的方法都能保证找出次品而且所需次数一定最少呢?我们来猜一猜。

(2)学生猜想:不一定或一定。

(3)要验证猜想我们应该怎么办?

10.小学五年级数学《最小公倍数》优选备课教案 篇十

1.了解诗歌大意,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2. 抓住重点诗句,体会游子望月怀人的思亲之情,并能找出类似的诗句,和同学交流。

3.学会借景抒情类诗歌的分析方法。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2.学会借景抒情类诗歌的分析方法,体会游子望月怀人的思亲之情。

教学难点

学会借景抒情类诗歌的分析方法,体会游子望月怀人的思亲之情。

教学方法

设置情境,师生共同披文入境,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引导学生把情感体验充分表现出来。

学生学习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了解作者

唐代王建,与当时的著名诗人张籍齐名,两人创作诗歌的风格相似,并称“张王乐府”,后人称为“张籍王建体”。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一首王建的诗句《十五夜望月》。下面,请全班同学一起朗读一下这首诗,朗读时记得把作者和朝代加上。(板书:十五夜望月 王建)

二、读出“望”之画面美(板书:画面美)

八月十五的夜晚,诗人望月,望到了哪些景象呢?

1.“白”

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月光如水、澄澈透明、清冷之感,使人不由会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让人仿佛置身于静谧清美的意境之中。

我们仿佛看到月光像流水一样倾泻下来,地上仿佛满浸着清澈透明的水,树的影子照在地上,随风婆娑,仿佛是水草在摇曳。(板书:白)

2.“栖”

正常的语序应该是“鸦栖树”,但为了押韵,诗人调整了语序。

主要应该是听出来的,而不是看到的。因为即使在明月之夜,人们也不大可能看到鸦鹊的栖宿;而鸦鹊在月光树荫中从开始的惊惶喧闹(周邦彦《蝶恋花》词有句“月皎惊乌栖不定”,也就是写这种意境)到最后的安定入睡,却完全可能凭听觉感受出来。

王维“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我们仿佛听到乌鸦等小鸟一开始被明亮的月色所惊动,扑楞楞地展翅欲飞,声音喧闹,逐渐声音低落下来,最后终于没有声音。

“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炼,既从侧面写了月色之皎洁明亮,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板书:栖)

3.“湿”

夜已深,露水重,庭院中的桂花湿润了。突出桂花在露水中已浸润之久,也表明露水轻盈无迹。

我们仿佛闻到庭院中弥漫的桂花的清香味道。“月中桂子落,天香云外飘”,传说人间的桂花树是广寒宫里那棵桂花树的种子落到人间后生长出来的。那么人间的桂花香了,广寒宫里的桂花也应该香了吧。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带给读者的是十分丰富美妙的联想。(板书:湿)

4.诗人望月,望出月光如水,望出冷露无声,望出桂香飘逸,望出天上人间。画面有声有色有味,清美静谧,清雅隽永。

三、读出“望”之情感美(板书:情感美)

月出东山,诗人在望,乌鸦入睡,诗人还在望,桂花湿润,诗人仍在望。从这个“望”中你能读出诗人什么情感吗?

“秋思”,秋天的情思。说得很含蓄,点而不露。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征客无归日,空悲蕙草摧。”

“相思阻音息, 结梦感离居。”

秋思:秋天,天气转凉,大雁南飞,花木凋零,万物萧条,身处在异乡的游子感受到这一切,感慨一年又匆匆流逝,而自己仍在漂泊,仍不能与家人团聚。这首诗中,夜深露重,诗人却久久不肯睡觉,从这个“望”中你能感受到诗人怎么的心情?

秋思,秋天思念亲人的孤寂伤感之情。(板书:秋思)

四、读出“望”之表达美。(板书:表达美)

但我们从诗句中能直接读出诗人这种怀人的愁绪吗?没有,诗人表达得很含蓄很美。

1.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两句的意思。

今夜,中秋的晚上,月亮这么明亮,所有的人都在看月,赏月,不知道这怀人的愁绪会落到哪一家。

在外的游子思念家人,家里的人思念在外的亲人,这浓浓的愁思啊,到底会落到哪一家呢。

言外之意:再怎么落,难道还有我的愁思深吗?

不直接抒发自己的怀人愁思,而是用委婉的疑问语气,使自己的情感表达更蕴藉深沉。

这种表达情感表达方法含蓄隽永,耐人寻味。这叫间接抒情。(板书:间接抒情)

也有一种情感表达方法,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叫直接抒情,或直抒胸臆。

两种情感表达方法各有好处。

2.“落”

诗句中还有一个动词,用得不同凡响,新颖别致,让人眼睛一亮。这个词语能否换成“在”?

“落”:理解词语先思考什么意思,再联系诗句意思,品味词语在诗句中的具体意思,并与平常的用法作比较看好在哪里。

运用拟人的手法,化无形为有形,给人以动的形象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起洒落人间,用得不同凡响,新颖别致。(板书:拟人)

五、读出“望月”之情结美

1.按老师的要求说出诗中的词语或诗句。

直接表达月光如水,澄澈透明;从声音这个角度侧面表现中秋夜晚之宁静;突出诗人望月之久,表现孤寂之情;用委婉的疑问语气含蓄表达自己愁思之深。

2.事实上,月亮在中国人的眼里,尤其是古代中国人的眼里,是浪漫的多情的美丽的。看到月亮,有许多美妙的感受、联想就会自然而然涌上心头。淡淡的月光,浓浓的情愫,无论世事变迁,沧海桑田,它,依旧恒悬于黑幕上,照在所有爱月之人的心上。于是,成就了一种淡泊叫“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成就了一种乡愁叫“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成就了一种惆怅叫“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成就了一种伤情叫“杨柳岸,晓风残月”,成就了一种安慰叫“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更成就了一种祝福叫“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们寄情于月,月亮,也就承载着人世间种.种情思,如诗一样,悬挂在天空之上,悬挂在古人与我们之间,也悬挂在你我之间。

3.课后请同学们搜集有关月亮的诗句,注意写出作者及作品名。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李白)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望月怀远》 (张九龄)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霜月》 (李商隐)

六、板书设计

十五夜望月

王建

画面美:白 栖 湿 情感美:秋思

上一篇:政法干警面试热点:网上信访受理平台下一篇:个人摄影展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