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指导课教案---走进成语天地(共7篇)
1.阅读指导课教案---走进成语天地 篇一
第1课
走进新天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小学阶段美术学科学习的内容,认识相关的工具材料。
2.通过看看、说说、画画、玩玩的形式,培养学生对儿童美术作品欣赏和学习使用各种相关美术工具材料的能力,大胆尝试油画棒、彩色水笔的几种基本用法。
3.培养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评价的情趣,养成爱护和正确使用美术工具材料的习惯,为学习美术打下良好的基础。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堂小学新生开始美术学科学习的始业教育课。一年级新生在幼儿园时期已进行了一些美术活动,也多少接触和使用过油画棒、彩色水笔等美术工具材料,对美术绘画、手工等造型手段也有了一些尝试。本课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对小学阶段的美术学习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和印象,对相关的美术工具材料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尝试,让学生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为学习美术打下良好基础。
本课用两页的版面展示了反映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内容的儿童代表作品,有纸版画、彩色水笔画、水粉画、线描画、水墨画、布贴画、纸艺和陶艺等,让学生通过看看、说说,欣赏儿童作品的美丽创意,感受作品的有趣好玩,从而引导学生对小学阶段的美术学习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和印象,初步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评价的情趣;同时,通过活动图片和作品引导学生知道更多的美术活动形式,如写生、创作、想象。同时,用另两页的版面展示学习美术的相应的工具材料及着重介绍油画棒、彩色水笔的一些基本用法,启发、引导学生进行初步尝试,并在画画、玩玩的尝试过程中,养成爱护和正确使用美术工具材料的习惯,激发学生进行美术活动的兴趣。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美术课的学习内容和工具材料,培养学习美术的兴趣。难点:培养学生养成评价作品的习惯及正确使用美术工具材料的习惯。课前准备:
(学生)一幅自己创作的画或一件手工作品、彩色水笔或油画棒一套、画纸(教师)一只装有优秀儿童美术代表作品和各种工具材料的“百宝箱”:形式多样、能反映小学段美术教学内容的作品(如学生的作品画册或成长袋),相关美术资料图片(课件或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
1.展示、交流,激发兴趣。
(1)出示我国彩陶上的绘画杰作或法国史前绘画的拉斯科洞穴壁画的图片,引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2)启发谈话:我们小朋友会画画、会做手工吗?能展示一下你的作品吗?教师启发学生展示自己带来的美术作品,简单评述自己的作品,并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别人的作品,同时进行简单的评价。让小朋友互相了解、互相学习,初步熟悉美术课的学习内容。
(3)教师出示“百宝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2.欣赏、感受各种作品,了解学习内容和相关材料。
教师从“百宝箱”中逐一展示儿童代表作品,通过多媒体教学或观看展览的形式,让学生猜猜、看看、说说和评评,自然、生动地讲授小学段的美术课学习内容,也可通过相关作品欣赏,重点了解本学期的学习内容。
(1)出示各种形式的手工造型作品。
结合书本、课件、图片,让学生欣赏更多的手工造型作品,如纸艺、橡皮泥、陶艺、废旧物创意造型等等。教师可进行相关制作演示,让学生认识手工造型作品及相关材料。(2)展示绘画造型作品。
结合书本、课件、图片,让学生进行“连线游戏”等活动,欣赏更多的绘画造型作品,如纸版画、水粉画、水墨画、线描画和贴纸画等。同时出示相应的绘画制作工具,可结合讲讲有关工具的发明等。
(3)出示学生参加美术活动的图片或进行直观演示,帮助学生了解学习方式,培养学习兴趣。
3.了解油画棒、彩色水笔的用笔,激发想象。
(1)结合课本和儿童作品,出示油画棒、彩色水笔的绘画作品,让学生看看,并说说对这两种作品的不同感受。
(2)让学生学习油画棒、彩色水笔的各种用笔方法,用油画棒、彩色水笔尝试画出不同的点、线、面。
(3)可出示米罗绘画作品,如《太阳与鸟》等,启发学生想象点、线、面可画成什么,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地想象。
4.大胆尝试、表现。
让学生尝试彩色水笔和油画棒的用法,画一幅点、线、面组合的绘画作品,并像米罗一样进行想象,同时给画取个题目。
5.展示、评价、交流。
(1)让学生分组张贴自己的绘画作品,布置一块展板进行展览,并让学生互相观摩、学习,养成评价、交流的习惯。
(2)用讨论的形式启发学生怎样正确使用彩色水笔、油画棒。
6.总结、拓展。
(1)出示思考题:你知道本学期美术课学习什么吗?你会使用哪些工具?你喜欢学习什么样的美术内容?
(2)教师可出示以往学生的画册或成长袋,可布置拓展性的作业:准备一本绘画本,让学生回家继续尝试油画棒或彩色水笔的用法,画画自己喜爱的东西。
(3)布置下节美术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准备的工具。
第2课
有形的世界
教学目标:
1.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物体,直观地感受和认识各种常见的基本形,初步认识各种形状,了解生活中的物体由各种基本形组合而成。
2.继续学习油画棒和彩色水笔涂色、画线的方法,学画各种基本形及简单的组合形,画画身边的物品和景象,并尝试用撕纸的方法,借助基本形及组合表达自己对形的感受、记忆,以此来培养学生对形的感受力、观察力,提高学生对各种形的描绘能力和撕贴等造型能力。3.激发学生用各种基本形去观察、描绘生活中的不同物体的兴趣,培养对形的审美感受力。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堂认识基本形的造型课。课本用一页多的版面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各种具有不同基本形的物体,有圆形的钟、方形的魔方等常见的基本形及心形等各种有趣的形,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各种基本形,激发学生观察基本形的兴趣;重点让学生观察、思考与探究上海浦东建筑物的基本形,提高观察、感受基本形的能力。
课本中也继续向学生展示了用油画棒画基本形及涂色的方法,同时展示了用彩色水笔画的和彩色纸撕贴基本形的儿童作品,让学生欣赏、揣摩、学习多种表现方法,提高构图造型能力。.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基本形,并用基本形画或撕贴身边的物品或景象。
难点:用基本形去观察、理解生活中的由基本形组合的物体。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水笔或油画棒一套、彩色纸、收集一些生活中具有基本形的物体的图片或实物(教师)各种生活中的具有基本形的物体及其图片、基本形模具一套、生活中的基本形课件 教学过程:
1.趣味导课,初步感受基本形。
触摸、猜谜和画画,趣味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个装有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物体的纸盒或袋子,让一位学生上来摸一摸。
(2)拿出这三个常见的基本形物体,让学生猜猜写在上面的谜语,谜底是一些基本形明显的常见物体。
(3)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常见的基本形物体,并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这些形状。2.结合生活,深入观察,感受不同基本形的特征。
(1)让学生按小组观察实物的各种基本形,深入感受各种基本形及特征。(2)让学生在教师准备的模具中找出与实物相对应的基本形,并说说特征。
(3)结合“生活中的基本形”课件,说说有关基本形的有趣故事,让学生感受生活中更多的基本形及特征。
3.抓住特征,探究表现方法,激发撕画兴趣。
(1)让学生探讨如何画好生活中所观察到的各种基本形,通过分析,启发学生用弧线画圆、用三条直线画三角形、用四条直线画长方形等等。
(2)让学生分组在黑板上进行比赛,看哪一组画得多和抓住特征画得好,教师学生共同进行评价与修改。
(3)让学生在黑板上记忆想象添画基本形。
(4)进一步启发学生用撕纸的方法撕出基本形,探讨怎样用长方形或正方形彩纸撕出各种基本形,感受与绘画不同的审美情趣,并提示学生正确的用纸方法。4.撕撕、画画喜爱的各种基本形,进行记忆想象。
(1)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撕、画练习。
(2)请学生对自己撕、画的基本形进行添画练习。5.趣味展示、评价。
展示学生撕、画练习作品。游戏展示:可让各小组推选一名同学参加比赛,教师与同学共同评价其作品。6.拓展学习。
教师总结,欣赏擅长用基本形画画的艺术家的作品,开拓视野;布置下节课的准备工作。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纸、彩色水笔或油画棒一套、七巧板
(教师)基本形组合图片及实物、彩色纸、七巧板、实物投影仪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
请学生说说、画画和撕撕已认识的各种基本形,可用比赛形式比比哪位同学说、画、撕得又多又好。
2.摆摆玩玩,游戏导课。
(1)出示一副七巧板,让学生拼出各种有趣的物体。
(2)教师导入新课:生活中许多物体都是由各种基本形组合起来的。3.观察感受,探究认知,启发想象。
(1)初步感受:用实物投影仪出示课本中的上海浦东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感受,说一说那些建筑物是由哪些基本形组成。
(2)深入感受、探究:生活中许多物体都是由各种基本形组合起来的。教师利用课件、图片和实物,出示一些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物体,通过观察分析,得出结论。
(3)发散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进行大胆创新。教师给出各种基本形,请学生任意组合成各种物体或图案,并让学生充分想象。4.欣赏感受,激发尝试。
(1)欣赏儿童撕贴、绘画作品,从作品中感受各种基本形。
(2)欣赏大师撕画作品,进一步感受艺术作品中利用基本形进行创作表现的手法,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
5.小组合作,撕拼画练习。
(1)让学生分小组,把自己撕成的各种基本形在桌面上进行组合、想象练习。(2)选择拼图画面,小组合作,把它添画完整。
(3)首先让学生选择自己擅长的表现手法,画画记忆或想象中的基本形,然后小组合作,最后把画组合在一起,最后拼成一张大作品。6.展示、自评。
让学生展示作品,启发学生自取题目,自我评价作品,并说说撕贴的画与画的画有什么异同。
7.出示课题,拓展教学。
(1)教师总结,教师出示课题:《有形的世界》。(2)让学生加上所感受到的词,如:“美丽的”有形世界、“缤纷的”有形世界、“多姿的”有形世界等等。
(3)布置回家作业:继续用基本形组合方法观察生活中的物体,并在自己的画册上画一画。同时要求学生做好下节课的准备工作。
第3课
色彩魔方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红、橙、黄、绿、蓝、紫、褐、黑、白、灰等常用色彩,并能说出它们的名称。2.采用故事、表演等形式让学生结合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进行简单的色彩练习,进一步寻找自然界其他色彩,发现色彩的美感和魅力。
3.运用小组合作等方式加强学生的合作与交流,逐步提高他们对自然界的观察力,激发对艺术学习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对大千世界的热爱和探求。教材分析:
色彩充满无穷的魔力和生命力,当你用心去体会和领悟的时候,就会得到无穷的视觉享受,被色彩的力量所震撼,久久难以忘怀。生活中的色彩是那么的丰富,令人陶醉;自然中的色彩光怪陆离,瞬息万变;孩子心中的色彩更是捉摸不透,神奇美妙。让孩子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色彩吧:看看暖烘烘的太阳、熊熊火光,瞅瞅冷飕飕的月夜、茫茫的白雪,感悟中国人对红黄的眷恋,外国人对黑白的歌颂,以及各族人民对不同色彩风情的表白。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对色彩原理和规律的探求。多少画家为色彩的表现倾注了全部心血,就因为色彩表达了美、表达了力量、表达了精神。这样的色彩作品凝聚了生命的魅力。孩子是未来的希望,必须学好知识、锻炼能力、用心体察、适时运用,才能融入激烈的社会竞争,才能创造出迷人的色彩世界。
本课以《色彩魔方》为题,意在表现大千世界中色彩的魔力和它所具有的丰富、迷人、令人神往的特点。教材选用红、橙、黄等常见颜色,目的是让学生能很快地认识色彩、理解色彩。本课选取了生活中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气球、长凳、小汽车和房间等感性的材料,还提供了三幅学生作品,孩子们可以从中学习到色彩的表现技法,并创作出心中神奇的故事。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红、橙、黄、绿、蓝、紫、褐、黑、白、灰等常用色彩,并能作简单的练习。难点:帮助学生能够顺畅地讲述色彩的故事,并能准确地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
①运用剪纸或绘画的形式表现所认识到的色彩;
②寻找有关色彩的照片和图片。工具:彩色水笔、油画棒和水彩等作画工具材料(教师)课件、录像《多彩的世界》、标准色标、10只彩色小球等 教学过程
1.认识色彩,认识世界。
(1)出示课件:播放录像《多彩的世界》。指名要学生说说看到的色彩,说出自己最喜欢的颜色。
(2)揭示课题:《色彩魔方》。
(3)出示课件:欣赏书本中的作品(色彩魔方、生活中的色彩、学生和画家的作品等)和教师提供的色彩作品。(4)提供欣赏的建议:
①注意作品的整体性;
②分析色彩的组成;
③感受作品的美感。2.玩玩游戏,猜猜颜色。
(1)教师出示准备的10只气球:教师放飞气球,学生抢答气球的颜色,谁先回答出奖一只气球。
(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对生活中的色彩的感受。3.交流体会,画画色彩。
(1)把收集的色彩和书本中的色彩进行比较并分析差别。
(2)小组讨论差别的原因,教师小结(正是因为有这些色彩,才有丰富多彩的世界)。(3)尝试练习:把记住的色彩用彩色水笔等作画工具画出来,并交流记住色彩的各种好方法。
4.创作作品,表现色彩。
(1)作业主题:画出自己心中的色彩组合,如教材中的《七色花》,还有生活中的日常用品、动物、人物等都可以。
(2)出示课件,提供创作建议:
①画出生活中自己熟悉的物品及其他东西,并融入自己的情感;
②画的线条要自然流畅,有一定的表现力;
③作品要有个性,各具特色;
④学生作品完成后,教师与学生一起作简单的评价。5.拓展主题,寻找色彩。
(1)小结:生活中有很多美丽的色彩,我们要用心去发现、去探索,原来世界是这样的多姿多彩。
(2)提供拓展性的主题:结合四个季节,寻找自然界中美丽的色彩。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美术课常规工具、上节课拓展的作业
(教师)课件,春、夏、秋、冬的录像及10张有色彩的卡片等 教学过程
1.述说故事,发现色彩。
指名要学生讲述印象深刻的一件事(结合各个季节也可以),并分组讨论故事中出现了几种颜色,然后讨论感受故事中色彩的美与丑及其原因 2.引申故事,表达色彩。
(1)教师根据同学讲的故事,选择其中一个,运用色彩来表现。
(2)学生分组讲故事,分组表演(表演的学生在胸前挂上画有色彩的小卡片)。(3)师生共同小结,理出创作思路:
①讨论故事及表演的优点与缺点;
②进一步探讨色彩在表现情感变化上所具有的特点和作用。3.升华主题,创造色彩。
(1)提供创作主题:我心目中的四季(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其中一个季节,也可以把四季的景色都画出来)。(2)学生创作,教师指导。4.拓展教学,评价色彩。
(1)采用小组评、自评、集体评与教师评相结合的形式。(2)评价的建议:
①作品的主题是否明确;
②作品是否熟练而准确地运用了自己所认识的色彩;
③作品是否体现了自己的情感和个性。(3)教师小结,对创造性的色彩予以表扬。(4)提供拓展性的主题:
①进一步探索色彩的秘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研究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色彩变化;
②记录一周的色彩心情日记,或者进行听音乐画色彩等有意义的色彩练习。
第4课
我的胸卡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平面形的变化和胸卡的有关知识。
2.通过胸卡的设计与制作,尝试用不同材料大胆地进行创作与表现,加强学生对物体的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表现力。
3.开展自我介绍与交流活动,增进同学间的交流与了解,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教材分析:
胸卡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校徽、商店服务员和警察的工作卡、重要会议的出席证等。胸卡上有单位(会议)名称、持卡人照片、姓名、编号等一些不同的标识,既有实用的功能,又有点缀装饰的功能。
本课编排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为自己设计制作一张别致的胸卡这样一种有趣的活动,激发对美术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初步认识基本形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与练习近平面形的一些变化,丰富美术语言;让学生以胸卡这一有趣的载体,在新的班集体中进行自我介绍,锻炼人际交往能力;让学生了解胸卡的用途,丰富生活经验。
本课的编写巧妙地将美术基础知识与技能融入在胸卡设计制作及介绍交流的活动中,努力将美术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让学生学得轻松、有趣、主动。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不同的材料与方法制作一张胸卡。难点:如何制作一张有自己独特想法的胸卡。课前准备
(学生)绘画、手工工具,白(彩)色卡纸,线绳等,收集1-2个胸卡,可带一张自己的小照片
(教师)课件、胸卡实物和范作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初步感知。
(1)出示课件: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带着胸卡工作的实景和胸卡的放大特写镜头,或不同胸卡的放大图片。
(2)让学生说说胸卡的样子和用途,了解胸卡上的基本内容及胸卡的不同用途。(3)揭示课题:《我的胸卡》。2.范作欣赏,加强感知。(1)出示课件:学生作品。
(2)让学生看看、说说胸卡的有趣造型,感受平面形的变化,进行胸卡内容的设计。3.小组讨论,激发创意。
(1)提问:怎样设计胸卡的外形?分小组讨论探究胸卡的外形变化与设计,进一步了解平面形的变化。
(2)小组汇报交流,教师概括小结、示范:在圆形、方形、三角形基础上的变化;基本形的组合变化;象形设计变化(结合课件展示平面形及范作)。4.讲解演示,掌握步骤。
(1)提问:怎样制作一张胸卡?引导学生集体讨论制作方法。
(2)教师小结、补充,让学生了解掌握胸卡的基本制作步骤(借助课件演示):①设计、制作胸卡外形;②设计、绘制胸卡上的内容与图案;③设计、制作胸卡的挂件(用别针、线绳等不同的方法)。5.学生练习,表现感受。
(1)明确作业要求:为自己设计、制作一张胸卡。
(2)练习提示:大胆创意,从胸卡的外形到内容都力求有自己的独特想法;胸卡上有自己的姓名或形象;同桌可以讨论、合作。(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6.展示交流,小结拓展。
(1)让学生戴上自己设计制作的胸卡,同学间进行自由交流(提示交流内容:自我介绍姓名、爱好和特长等;胸卡制作体验)。
(2)指导学生互评作品(提示评价内容:外形、内容的设计是否有创意;颜色的搭配是否大胆、漂亮;挂件等的制作是否精致)。
(3)小结拓展。引导有兴趣的学生在课后为爸爸、妈妈设计、制作一张漂亮的胸卡,进一步进行练习与创作。
第5课
小雨沙沙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点、线的基本知识。
2.采用聆听雨声、触摸雨水等形式,结合表演、欣赏、述说等做法,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情感体验来表达下雨的感受(包括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雨的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以及对点、线、色彩的表现能力。
3.通过引导学生对秋天小雨的观察、回忆、思考、想象与讨论,使学生感受秋雨的美,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美丽的大自然的热爱。教材分析:
秋天是美丽的,秋天的小雨更显得迷人:沙沙、刷刷、滴滴答答„„的响声,百听不厌,回味无穷。秋日艳阳高照,忽而天气转凉,天色阴沉,秋风扑面,觉得凉凉的,来的正是一场绵绵不断的秋雨。久旱逢雨的农民喜笑颜开,路上的行人加快了前进的步伐,各种植物浸润在秋雨之中,秋雨、行人、景物,有时还加上蒙蒙雾色,组成了一幅绝美的秋景图。
本课编排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小雨,仔细观察下雨等自然现象,体会人物、动物和植物在雨中的各种变化。教材选用了黄丰的《水乡烟雨》(摄影)和甘正伦的《春雨江南》(版画)这两幅作品,目的在于让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作品,初步感受艺术在表现生活、表达情感上的魅力。教材还展示了三幅不同内容、不同画法和不同表现形式的学生作品,教师应该通过对不同雨滴的点、线分析,以及对作品的欣赏和感悟,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并用点、线和色彩来表现生活。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点、线及色彩表现下雨的情景。
难点:学习雨中与雨前、雨后不同天气变化的表现方法。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油画棒、彩色水笔和画纸等常规用具;分成4至6人的小组,选好小组长(教师)课件:录像《小雨沙沙》、范作、喷水壶等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表达感受。
(1)出示课件:录像《小雨沙沙》。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对录像的感受。(2)教师用水壶洒水,询问学生听到什么,并让学生表述听到的感受。(3)教师小结听到的声音:沙沙、刷刷、滴滴答答„„ 2.引导欣赏,加强体验。
(1)出示课件:作品欣赏。结合书本的作品和教师提供的作品,让学生欣赏(欣赏可以用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方法,结合点、线和色彩)。(2)让几名学生说说欣赏后的感受,教师小结。(3)揭示课题:《小雨沙沙》。3.传授方法,激发创意。
(1)提问:怎样表现小雨点?除了这些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2)学生上台演画小雨,教师讲述并补充。(3)提问:怎样画中雨、大雨和暴雨的雨点呢?(4)在画中人物、动物和景物的特点是什么? 4.布置作业,表现感受。
(1)提出作业的主题:记忆中的秋天小雨。
(2)出示课件,提供创作的建议:画出自己对秋天小雨的感受,尽量做到与众不同,可以互相讨论画法。
(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5.展示作品,学习评价。
(1)小组内展示作业,互评作业。
(2)选出典型作业,全班评,教师小结。
(3)提供评价建议:①作品是否表现自己的感受;②作品是否有创意,与众不同;③作品的点、线和色彩的表现是否统一等。6.提供课题,研究拓展。学生课外的研究思路:
问题:雨前、雨中和雨后有什么不同(包括天气、人物、动物和植物等各方面)?
注:正逢下雨天,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比较;如不下雨,可找一找图片资料。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美术课常规的作画工具(教师)录音《雨中情》、范作、不同雨景(有暴雨、大雨、中雨和小雨的情景)的录像 教学过程
1.运用情景,启发思维。
(1)出示课件:下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雨的情景。(2)思考:怎样表演你在不同雨景中的感受? 2.结合课件,述说感受。
(1)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的感受。(2)小组评,教师评。3.讲述故事,结合表演。
(1)让学生说说雨中的故事(可结合表演的形式)。(2)小组评价,教师总结。4.布置作业,表现雨境。
(1)出示课件:让学生欣赏教师提供的照片或范作等。
(2)提供作业构思建议:①主题:在雨中。②思路:可以表现自己或别人在不同雨景中的情景;也可以表现对雨中不同情景的感受;还可以表现动物、植物在雨中的情景;自由地想象对雨中情景的感受。③注意:运用不同点、线和色彩,画出雨的不同变化,把自己的感受表现在画面上,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画的反面写上说明,创作时要求小组成员互相合作。5.作业欣赏,开拓思维。
(1)学生互评作业,教师对有独创性的作业予以表扬与肯定。(2)小结本节课内容。(3)布置拓展性的作业:
①了解天气为什么会有阴、晴、雨的变化;
②回家后可以与他人一起合作创作在雨中的作品。
第6课
我心中的太阳
教学目标:
1.运用线、色描绘太阳,激发学生大胆地表现太阳的美。2.学习想象画,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3.感知太阳给大自然带来的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材分析:
对人类来说太阳只有一个,太阳与人类的生活是紧密相连的。但是在每个人的心目中出现的往往是经过自己加工修饰,注入情感的,美好、温暖、慈祥的太阳形象。在孩子们的心中,太阳的形象很美好。因此,在儿童画中少不了太阳。他们对太阳的解释更加丰富,更加奇特。他们画中的太阳常常出现人的相貌,动物的特征或美好吉祥的图案。教材选了莫奈的《日出·印象》(油画)和《日落》(摄影)这两幅作品,目的在于让教师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分析,初步感受艺术在表现生活、表现情感上的魅力。教材还展示了几幅不同内容、不同表现形式的学生作品,在教学中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及生活时间,引导他们掌握用不同色彩来表示太阳的“热”,用不同线条描绘太阳的“光”,并在掌握太阳的基本画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他们的思维,启迪他们的想象。运用拟人化的方法,从学生心理和意愿出发,对“太阳”作自然刻画,抒发各自的见解和情感。引导学生熟练掌握用线和色造型。
重点、难点:
重点:启发学生想象,通过联想画出想象中的太阳。
难点:如何用线条和色彩来具体表现太阳的“光”和“热”,开拓学生形象思维,在描绘过程中,如何丰富太阳的形象。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
(教师)CAI课件,有关太阳的小故事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出示课件:歌曲《种太阳》。欣赏后说说:歌曲中小朋友的愿望是什么?他们为什么要去播种太阳?小结:太阳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和温暖,万物生长都离不开太阳!2.欣赏感知。
欣赏古今中外的艺术家们用不同的方法来描绘太阳。课件演示(诗歌,散文,中外画家的画,不同时段太阳的照片,日出日落的影片,歌曲等相关资料),揭示课题《我心中的太阳》。3.分析太阳造型。
(1)了解太阳的特征,如太阳的形、色、光。说说对太阳的各种称呼。(2)课件演示,欣赏同龄人的作品。4.尝试创作,教师指导。
(1)提出作业的主题:画几个你心中的太阳。(2)提出创作的建议:你想画的太阳是什么样的?(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5.作品展示,学习评价。
(1)作业台上展示,学习评价: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2)提供评价建议:形、色、光是否有自己的特色。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
(教师)课件,有关太阳的小故事、儿歌、范作 教学过程 1.儿歌引入。
(儿歌)太阳姐妹和弟兄,脾气个性各不同。喜怒哀乐阴又晴,春夏以后是秋冬。2.引导想象。
启发学生想象,讨论太阳的年龄、性别、脾气、色彩、表情和名字等。3.欣赏感知。
(1)欣赏音乐结合表演的形式,展开想象。
(2)欣赏学生的作品,互相作出评价,教师小结。4.尝试创作。
创作一张和太阳在一起的画,并给自己的画取个名字。5.展评与拓展。
(1)介绍自己的画,说说为什么这么画。及时表扬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2)总结本课内容,并让学生找一找有关以太阳为主题的美术作品,互相交流欣赏。
第7课
来来往往的车辆
教学目标:
1.学习概括地表现不同种类汽车的外形特征,初步了解汽车的历史、构造及功能等。
2.通过撕纸拼贴各种各样的汽车,进行基本形的练习。学习有目的地撕纸、有序地拼贴。在对汽车的观察、分析和表现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感知和形象思维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通过对来来往往的汽车的观察、分析,感受汽车造型的奇特、色彩的美丽。
4.在评价中,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初步懂得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教材分析:
汽车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是很熟悉的。来来往往的汽车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它反映了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让学生观察各种各样来来往往的车辆就是引导学生学习仔细地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懂得生活中处处存在着美。
选择用撕纸拼贴的方法来表现喜欢或想象中的车辆,既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纸材的造型表现能力,也是为了使学生了解美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教材中出现的汽车图片,可以帮助学生观察、分析汽车的外形特征;教材中还出示了一辆小汽车的拼贴顺序图,目的是为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提供研究的范例;最后的学生活动图可以作为评价活动时的参考。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图片引导学生对汽车进行分析,初步感受造型的魅力。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各种汽车,观察、分析来来往往的车辆的外形特征,学习用撕纸拼贴的方法表现自己喜欢或想象中的车辆。
难点:概括地表现汽车的外形轮廓及将纸撕出自己想要的形状。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各种玩具汽车、胶水、彩色纸等用具,分成4至6人的小组(教师)课件(含汽车的历史介绍、汽车图片展示、构造介绍等)、范例、示范用纸等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表达感受。
(1)请学生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玩具车,互相介绍玩具车的名称、功能等,并交换着玩一玩。
(2)学生汇报游戏体会,教师小结活动情况。(3)教师出示课题:《来来往往的车辆》。2.引导欣赏,加强体验。
(1)出示课件:作品欣赏。结合书本的作品和教师提供的作品,让学生欣赏(提示:欣赏可以用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方法,结合外形、结构和色彩感受汽车文化,了解汽车的发展历史)。
(2)让几名学生说说欣赏后的感受,教师小结。
(3)讨论研究以下问题:
生活中常见的汽车有哪些?从外表看,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特点? 3.自主研究,激发创意。
(1)提问:怎样表现汽车?除了这些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2)研究课本中的步骤图,分析撕纸拼贴汽车的表现方法。
(3)学生汇报研究结果,教师适当示范:先撕出车的轮廓,再拼贴车轮、车窗等。4.布置作业,表现感受。
(1)提出作业要求:用撕纸拼贴的方法表现一辆自己喜欢的汽车。(2)学生创作表现,教师巡回辅导。5.展示作品,学习评价。
(1)学生用完成的作品,模拟来来往往的车辆行进的场景进行游戏活动,在游戏活动中互相学习、评价同学的作品。
(2)教师小结本课的学习情况。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胶水、彩色纸等工具,纸箱、纸板等材料(教师)各种概念车的图片、示范用纸等 教学过程
1.运用情景,启发思维。
(1)出示课件:创设情景后,教师介绍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2)请学生想象未来汽车的特点。2.结合课件,述说感受。
(1)老师展示各种概念车的图片,向学生介绍几种现代化新型汽车,如汽车飞机、超音速汽车等。
(2)小组内讨论自己想象中的未来汽车的模样。3.讲述故事,结合表演。
(1)让学生说说未来汽车的故事(可结合表演的形式)。(2)小组评价,教师总结。4.布置作业,创作表现。
(1)提出作业要求:设计一辆未来的汽车,用撕纸拼贴或在纸板、纸箱上贴的方法表现出来。
(2)学生创作表现,教师巡回辅导。5.作业欣赏,开拓思维。
(1)全体学生将自己制作的汽车拿在手上或粘在身上,全班模拟车辆来来往往的场景。(2)学生之间互相介绍自己创作的汽车的特点。
(3)学生互评作业,教师对有独创性的作业予以表扬与肯定。
第8课
窗花花
教学目标:
1.学习用对称等不同方法来表现简单的图案,学会用折叠的方法撕窗花。
2.继续练习撕纸,通过活动学习概括、夸张的表现手法,提高学生感知、观察、思考及探索能力。
3.欣赏窗花,感受窗花这种民间艺术的美感,懂得美可以通过创造来获得。引导学生参与祖国优秀文化的传承。通过学习感受撕窗花的喜悦之情,探索多种造型方法,使学生养成珍惜每一张纸的好习惯。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团体协作的精神。教材分析:
窗花是剪纸的常见形式。窗花不仅烘托了节日的喜庆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之花。选择这一课教学内容,体现了美术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的凝聚着的浓郁的人文精神。这一课安排了许多民间窗花实例的欣赏,是为了让学生感受民间艺术的美感,懂得劳动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美。图中的窗花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反映农民生活的,有传统吉祥图案的,也有花鸟虫鱼和十二生肖等形象的。学生的作业继续采用撕纸的形式,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美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同时避免了使用剪刀的不安全因素。学习建议的提出非常有利于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学习用不同的方法来撕窗花。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窗花艺术的美感,学习用不同方法撕窗花。难点:学习撕出使窗花图形边线好看的方法。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纸、胶水等
(教师)课件(窗花的资料、窗花纹样)、范例、纸窗户4扇、示范用纸等 教学过程
1.情景切入。
出示课件,教师创设情景后导入本课的学习,出示课题:《窗花花》。2.感受窗花。(1)教师用课件向学生提供有关窗花的资料,学生自主地学习了解。(2)学生汇报自己的感受,教师作适当补充。
(3)教师出示窗花纹样范例,学生欣赏并谈谈体会。3.研究方法。
(1)讨论:窗花可以有哪些表现形式?
(2)交流:书本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方法?试着折一折、撕一撕,体会如何撕才能使图形边线好看
(3)教师在学生汇报后适当示范:设计方法不同、折法不同、撕去的形状不同,效果就不同。
4.创作比赛。
(1)全班分成4组,每组一扇纸做的窗户,请各组学生将自己用折、撕的方法制作的窗花贴在窗户上,比一比哪一组的窗户最漂亮。
(2)评评哪组的窗花最有特色(从窗花的形状、色彩的搭配上分析)。5.示范表演。
每组推荐一名学生当场表演,师生共同欣赏、评价。6.教师总结。
表扬撕得有创意的作品。7.课后延伸。
鼓励学生将所学本领应用在平时的生活中,撕出各种美丽的窗花,装饰周围的环境。
第9课
“花式”点心
教学目标:
1.学习搓、团、捏、拉、压和接等泥塑的基本方法,用彩泥表现各种“小点心”,体验材料的美感。
2.培养学生大胆想象、勇于创造及表现的能力。3.培养学生对泥塑活动的兴趣。4.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教材分析:
美术课里让学生玩黏土,不单单是为了满足他们爱玩的天性,也是为了引导他们在玩泥中发展动手创造的能力。泥塑可训练学生手指小肌肉的灵活性,培养他们掌握物体整体概念的能力。对花式“点心”的不同造型训练,逐步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整体地观察事物。课中利用黏土的可任意塑造、随意揉捏的特性,让学生在揉捏造型中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本课采用欣赏同龄儿童制作的花式“点心”,引发学生的联想,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大胆进行造型练习。通过给花式“点心”取名,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本课是学生第一次学习黏土造型,操作技法训练不易过难。同时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告诉学生,怎样保持衣服、桌面、地面和双手的清洁,怎样与同伴建立友好合作的关系。培养学生对创造的自信心,教育学生珍惜自己的创造成果。重点、难点:
重点:简单的“点心”造型、色彩的搭配。难点:造型的变化。课前准备
(学生)彩泥或相应的材料(陶泥、面塑)、泥工板(塑料板或铅画纸)(教师)课件、实物点心 教学过程 1.导入。
(1)出示课件:欣赏歌曲《生日歌》。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说说自己或家人是如何过生日的。从学生的答案引出蛋糕,让学生说出蛋糕的造型、色彩。讨论后教师出示各种造型的蛋糕图片(或课件演示),介绍蛋糕的种类。
(2)结合课件,引出点心的概念,并让学生简单介绍有关点心的一些知识或趣闻。
(3)揭示课题,提出要求:尝试利用彩泥制作各种花式“点心”。2.探究泥塑方法。
(1)鼓励学生动手玩玩手中的彩泥,上台演示。交流归纳出搓、团、压及拉等方法。
(2)提示学生从色彩的搭配、造型拟人化等方面进行想象,鼓励学生讨论泥塑的方法和步骤。
3.学生创作。
(1)提出作业的主题:用彩泥做几个好看的花式“点心”。(2)给自己做的“点心”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3)教师巡回指导,练习前提醒学生卷好袖子,注意在泥工板(或铅画纸)上作业,保持衣服和桌面的整洁。学生作业不要求做得很像、很精细。4.作业展评。
(1)用“点心店”、“西饼屋”等形式展示作品。通过“选购自己喜爱的点心”的方式对作品进行评价。
(2)收拾和整理:作品完成后,提醒学生收拾整理工具材料,保持环境卫生、整洁,课后洗手,养成良好的学习和卫生习惯。5.课后拓展。
尝试用其他材料(彩纸、布、棉花等)制作“点心”。
第10课
甜甜的棒棒糖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泥塑的简单工艺,要求能塑出几种有趣的棒棒糖造型。2.培养初步的设计意识、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3.尝试泥塑造型的乐趣,进一步感受色彩搭配。4.体验创作过程中的自主性和成功感。5.互帮互学,学习合作。教材分析:
棒棒糖外形可爱,色彩漂亮,味道甜美,是儿童所喜欢的食品。选择它作为造型的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比较合适。可用彩泥模仿真实的棒棒糖,进行造型练习,从中培养学生的设计、创造及动手能力。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变色活动让学生直观感知色彩的变化,认识色彩,培养学生主体造型的初步能力。难点:引导想象,采用拟人化手法,联系蔬果、动物、人物的形象,用彩泥塑造一些漂亮有特色的棒棒糖,在造型上能抓住形体的主要特征,既夸张又可爱,色彩鲜艳。关键是从塑造过程中培养对造型艺术的兴趣。课前准备
(学生)彩泥或相应的材料(陶泥、面塑)、泥工板(塑料板或铅画纸)、小棒(教师)课件、棒棒糖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1)出示装有棒棒糖的实物箱,让学生猜一猜、闻一闻及摸一摸。
(2)出示实物,师生共同探讨、了解棒棒糖的造形、色彩等有关知识。2.理解技法,掌握技能。
(1)出示课件,探讨棒棒糖的形状特点。
(2)提问:有什么方法能使手中的彩泥颜色更丰富、更漂亮?(3)学生讨论,并上台演示。
(4)出示课件,让学生欣赏具体的制作图。教师归纳方法。3.作业要求。
独立或小组合作,制作漂亮、有特色的棒棒糖。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表扬有创意的作品。4.体验成功。
(1)作品完成后,插到展示台上。
(2)集体评价:评出最想购买的棒棒糖。从色彩搭配和形状上分析。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设计奖、最佳色彩奖等,以此激励学生。5.课后拓展。
欣赏面花。]
第11课
鸟的天地
教学目标:
1.学习深入细致地观察与造型表现物象的方法,画出鸟的基本特征。
2.通过观察、比较、讨论和想象,创造出有个性特点的鸟的形象,并能够欣赏别人的作品及评价。
3.了解有关鸟的文化,鸟的各种艺术品以及鸟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学生从小爱护鸟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教材分析:
鸟是迷人的,鸟是多姿多彩的。鸟类作为和人类关系密切的良友,广泛栖息于世界各地,历来被各国画家、工艺美术家当做描绘的对象。鸟是人类的朋友,也是小朋友笔下最喜欢表现的题材之一。山里的孩子更不用说,打鸟、捉鸟甚至玩鸟、养鸟„„鸟几乎成了儿时的玩伴。鸟为什么能在天上飞?鸟到底有几种?鸟的羽毛为什么这么漂亮?„„一个个问题困扰着他们,吸引他们不停地去追问、去探究。重点、难点:
重点:能简单概括地画出鸟的基本形体特征。
难点:能通过观察鸟的头、嘴、身体、尾巴和翅膀的形状及动态变化,画出鸟飞的、叫的几种形态。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16开作业纸、绘画工具(彩色水笔或油画棒)、剪刀、胶水、课前查找的各种鸟的资料及有关图片
(教师)课件(各种鸟的图片、范画、录像等)、一棵用厚纸板做成的大树、剪刀、双面胶、乐曲《荫中鸟》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提示:组织好学生,检查学习用具。)2.观察、讨论,营造讨论气氛。导入:
(1)听听鸟鸣声的录音。
(2)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鸟类的品种很多: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些你熟悉的鸟?
(提示:展示课前收集的各种有关鸟的资料图片,与小组同学交流。谈鸟、说鸟、了解鸟、熟悉鸟,引起表象知觉,引导回忆,启发学生发挥形象思维,表达对鸟的喜爱之情。)(3)欣赏国画作品《玉兰黄鹂》、摄影作品《和平鸽的广场》、雕塑作品《陶鹰尊》、学生作品及各种鸟类装饰物等艺术作品。
(提示:欣赏鸟的不同艺术表现形式。)(4)揭示课题:《鸟的天地》。3.分析、比较,学习表现方法。
(1)对鸟的外形分析(外形、羽毛的花纹及色彩)。(2)对鸟的头、眼及嘴进行分析、比较。(3)对鸟的尾巴分析、比较。(4)对鸟的动态分析。(5)找找鸟的共同特点。
(提示:出示课件中各种各样的鸟的图片及录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概括、理解和明了鸟的外形、色彩及羽毛的花纹特点,创作想象中的鸟,形象概括鸟的特点。可以采取学生自学、小组讨论、集体交流和教师介绍等形式。)4.造型、表现,创作个性作品。
(1)作业要求:画几只特征明显的鸟,并上色。(2)把画好的鸟用剪刀剪下来。
(提示:鼓励学生画出特征明显、有个性、有创意的美鸟或怪鸟。学生作业的展示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因为有的鸟不是生活在树林里的。)5.展示、欣赏,学生作业评价。
(1)出示一棵用厚的硬纸板制作的“大树”,置于教室中央。(2)请学生把剪好轮廓的鸟“停到树枝”上去。
(3)作业评价:说说你喜欢树上停的哪只鸟,介绍一下你画的那只鸟及特征。(提示:欣赏乐曲《荫中鸟》,营造鸟的家园、鸟的天堂的氛围。请学生到台上指着作品介绍、讲评。让学生展示自己,体验成功的快乐。)6.整理打扫,布置下次课用具。(提示:保存好学生的作品。)7.课后研究。(1)鸟类之最。
(2)做一件爱鸟的事。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4开作业纸、绘画工具(彩色水笔或油画棒)、课前查找的各种鸟的图片及有关资料
(教师)教学课件(各种鸟的图片、范画、学生作品、录像等)、乐曲《百鸟朝凤》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提示:组织好学生,检查学习用具。)2.启发想象,引起联想。
欣赏乐曲《百鸟朝凤》:让学生谈谈感受。
(提示:体验各种表现鸟的艺术形式。)3.展示作品,说说体会。
(1)展示上节课的学生作品。
(2)请学生说说各种有关鸟的故事和艺术品。4.观看录像,观察交流。
(1)引导学生观察鸟的生活环境,了解各种鸟的生活习性、生态环境和鸟与我们人类的关系。
(2)交流课后学习的“鸟类之最”。5.学生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创设多种情境,创编鸟的天堂。如:《孤独的小鸟》、《小鸟乐园》、《小鸟俱乐部》、《怪鸟》、《我们去旅行》、《鸟的天堂》、《群鸟学艺》„„
(提示:4人小组合作完成一张4开画纸的作品。通过拟人化的故事创编,启发学生想象,激发学生作画的兴趣和激情,鼓励学生画出有情感的鸟,不同动态、各种色彩的鸟及树养鸟、鸟护林等内容。)
6.作业展示,结合表演。
(提示:也可以采用做各种鸟的头饰或全身打扮的形式,小组表演节目。)7.总结,整理、保存学生作品。
第12课
大鱼和小鱼
教学目标:
1.认识鱼的形状和特点,并能以鱼为对象,感知大小对比,在比较和造型中体验大与小的组合。
2.通过对比、探究让学生感知大小的原理和表现方法,理解大小是在比较中产生的。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提高学习的兴趣,抒发热爱自然的情感。通过故事情境的创设,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的思想情感。教材分析:
本课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察能力,在感受和认知中,学会比较和鉴别物象的大小特征。在自然界中、生活中,到处存在着大与小的对比现象。大的和小的在一起时,情感交融,富有一种浓厚、生动的气息。将大的和小的有比较地组织、构置在一起,会很自然地流露出美好的情趣。本课所选的“鱼”是小学生最常见的水生动物,也是学生最喜爱表现的绘画题材之一。但本课的教材内容并不只是让学生画出一条条“美丽的鱼”,而是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比较大鱼和小鱼,理解大鱼和小鱼的差异,将大鱼和小鱼和谐、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充实在画面中。
物体间的大小感知是通过对比得出的,大小是相对的。本课通过大鱼、小鱼的造型表现,让学生感知大小对比的原理和表现方法。通过仔细观察、对比表现,能画出“大鱼和小鱼”愉快地在一起生活的情景,反映集体生活的幸福和欢乐。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启发学生自编一些如“鱼妈妈和鱼宝宝”等故事,启发创作的思路。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观察和认识物体大与小的差异。在观察、感受和表现中进行比较和辨别,学会表现谁大谁小。
难点:理解在一个画面中,大与小局部间的彼此区别和联系(大与小的并列或遮挡)。自然、和谐地将不同颜色的大与小的形象组织在画面中。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16开作业纸、绘画工具、剪刀、胶水
(教师)课件(鱼的图片、范画、录像等)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提示:组织学生有顺序地摆放好学习用具,坐好。)2.导课。
出示一张有很多大小不均等的鱼的图片,让学生数一数大鱼和小鱼的数量。(引起争论:大与小的标准不统一而引起区分上的混乱。引导观察,引发思考,引出课题。)3.揭示课题。
(1)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教科书中的图片,让学生多谈谈自己的感受,提出问题:为什么图中的鱼大小对比非常明显?
(2)教师小结:大,就是占的面积大、地方多。小,就是占的面积小、地方少。(3)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大与小的事物。
(提示:通过观察大鱼和小鱼,理解大和小的差异。在一个整体画面中,局部间的大与小彼此是有区别和联系的,是相对而言的,没有比较就没有大、小可言。)4.构思。
(1)让学生说说鱼的种类及大鱼和小鱼的不同特点。
(2)观看各种各样的鱼的图片和学生作品。分析、比较大鱼和小鱼在各部分(器官)上的区别。
(提示:引导学生观察鱼的结构组成与外形特征,采用提问方式启发学生对鱼的认识。重点使学生知道鱼的身体形态是各种各样的。)5.创作。
(1)独立作业形式,画一张大鱼和小鱼在一起的画。
(2)讨论:想象画上的大鱼和小鱼各像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怎样?
(提示:启发学生大胆地多画鱼,力求形状各异、颜色丰富、花纹又不相同。及时鼓励、表扬有创造性的作品。教学建议:本课也可以采用撕纸拼贴的形式来进行教学。)6.展评。
以学生的作品为例,讨论、分析如何把一条小鱼变成大鱼或者把一条大鱼变成小鱼,加深对大与小的理解。7.小结。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全开铅画纸10张拼接起来的长卷作业纸、绘画工具、剪刀、胶水(教师)课件(鱼的图片、范画、学生作品、海底录像等)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1)组织学生观看海底录像。
(2)准备全班同学共同使用的画纸,贴于教室四周。
(创设海洋场景:用全开铅画纸10张拼接成长卷作业纸。)2.启发谈话。
让学生谈谈观看海底录像后的感受。说说他跟鱼的故事、经历或幻想;说说最大的鱼,比比谁知道的鱼大;说说大鱼的样子和本领;说说大鱼和小鱼在一起干什么。
(提示:了解各种鱼类,观察鱼的形象、色彩及纹样。通过交流,了解有关水生物的知识,增加对鱼的认识和理解,引起作画的兴趣。)3.欣赏评述。
(1)欣赏学生和画家作品,小组讨论、分析鱼的造型、色彩、纹样。(2)说说作品中的鱼和自然界中的鱼有什么不同。4.集体创作。
(1)选择自己喜欢的用具,分工、分场地完成作业。(2)教师也可以一起参与绘画,巡回指导。
(提示:注意不要拥挤。每组必须有明确的内容,必须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内容可画,画好后可以剪下贴上去。)5.集体展示。6.讲评、整理。
(教学建议:本课也可以让老师和同学一起完成一幅大画,或让学生分别画一张鱼妈妈和鱼孩子们一起做游戏的画。)
第13课
威武的狮子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古今中外各种方式表现狮子的图片资料,提高学生对狮子生活习性的感性认识。2.学习运用夸张、变形的方法来表现狮子的威武神情,尝试用各种工具、材料,了解制作过程,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
3.通过引导学生对狮子的观察、回忆与想象,使学生充分感受狮子的雄强之美,促进学生对动物的热爱之情。教材分析:
以往学生表现各种动物时,大多表现活泼、顽皮、温柔、善良的一面,较少表现凶猛、威武的神态。因而在表现动物时有较大的局限性。为了使学生摆脱这种单纯片面的、主观的认识动物的方式,转向全面地理解和认识客观动物世界的正确轨道,我们编写了这一课。
本课特别强调对动物神态的解析与表现。强调把狮子的毛发、眼睛、嘴巴和胡须上的主要特征加以夸张,运用多种表现形式加以造型表现,增添狮子的威武雄强的艺术光彩。具体安排了7幅不同表现形式的狮子图片,便于教学时欣赏,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
具体教学为两课时,一课以画为主,一课以做为主。可以先画后做,也可以先做后画。重点、难点:
重点:尝试用不同形式来表现狮子的威武神态。
难点:对狮子外形的主要特征的把握与夸张、想象的表现。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水笔、油画棒、彩泥等
(教师)课件、各种狮子造型的图片资料、彩色水笔、油画棒、水粉颜料、彩泥等 教学过程 1.组织纪律。
安定情绪,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2.欣赏激趣。
(1)欣赏《狮子王》片头,定格在狮子仰天长啸的瞬间画面。(2)让学生谈谈对狮子的感受:威武、灵敏、雄伟、有力量„„(3)揭示课题:《威武的狮子》。3.感知引趣。
(1)了解狮子的生活习性,让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狮子的相关图片资料等。
(2)引导观察狮子的体貌特征,由远及近展示狮子头部的特写镜头,充分感知狮子头大、发长、眼大而凶、嘴大而有力等特征。
(3)欣赏艺术作品中的狮子:唐代雕塑家雕刻的石狮子,体量巨大,给人以雄强、伟力之感。近代国画家何香凝女士的《醒狮图》,充满了民族振兴的精神力量。
(4)欣赏儿童画狮子作品,与真实的狮子图片进行对照。分析如何表现狮子的毛发、眼睛、嘴巴等主要特征,明晰夸张、想象的艺术作用。4.尝试探趣。
(1)作业要求:表现独一无二的威风凛凛的狮子。
(2)依据心中所构思的威武狮子的形象进行大胆自由地造型表现。教师在巡视中给予学生鼓励与及时提示。对发现的普遍问题,如构图太小、形象拘谨等,给以及时的点拨、启发,帮助学生解决。5.评价延趣。
(1)即时用数码相机或摄像机把学生的作品展示在大屏幕上,让学生自评、互评,相互取长补短,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
(2)教师评价时整体评价优点,点出存在的问题。不直接点评存在不足的作品,而是提些建设性的建议。评价点主要放在造型是否夸张、色彩表现是否合理等方面。
(3)课后请学生搜寻、选择各种表现狮子的图片资料以及各种可以表现狮子的材料等。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尽可能多地收集可以利用的各种制作材料,准备好相应的工具
(教师)课件,收集可以利用的各种制作材料,如泥巴、废旧布料、线团、铁丝、树根等,准备好相应的工具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1)检查课前准备。
(2)欣赏第一课时的优秀作业。从造型的夸张、色彩的运用、神情的表现等方面,让学生评述其优秀之处、巧妙之处,并大胆提出修改意见。2.引导激创。(1)审美欣赏:欣赏用各种材料制作表现的狮子等。如竹根、树根、玉米根等制作的狮子根艺工艺品;易拉罐剪制的狮子工艺品;布、树叶、各种纸张剪撕粘贴成的狮子造型;还有彩泥、泥巴等塑成的狮子形象,以及综合材料制作的狮子等等。(2)讨论:这些狮子的表现方法有什么特别之处?对你有什么启发?结合自己准备的材料,谈谈对制作狮子的基本设想。3.探索表现。
(1)让学生依照书上的步骤图大胆尝试、表现。
(2)小组互评,提出修改建议。学生结合自己的设想,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加工装饰,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4.展示评价。
(1)分小组展示作品,先小组互评,评出最佳作品,再全班展评。(2)教师设立“认真奖”、“美观奖”、“创意奖”三个展台,学生自评后把自己的作品摆在相应的展台上。(认真奖:认真动脑制作的均可获此奖;美观奖:既制作认真又美观的作品可获此奖;创意奖:既美观又具创意的可获此奖。)(3)鼓励学生课后尝试运用更多的材料来制作狮子。
第14课
我做的笔筒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设计的基本知识。
2.初步学习用立体纸盒装饰制作笔筒的方法。学习浅显的装饰美化知识,将作品做得精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3.通过学习感受笔筒文化,知道笔筒的使用价值与收藏价值。从“做做玩玩”与“做了可用”中,提高利用身边的废旧物设计制作用品、美化生活的情趣,懂得变废为宝、物尽其用。同时在实际应用中获得喜悦和欢乐,养成认真细致地制作的习惯。教材分析:
笔筒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搁笔用品,在我国使用广泛。选用自己身边的材料来设计制作一只美观实用的笔筒,可以使学生懂得只要肯动脑筋、想办法,就可美化、丰富自己的生活。此课的学习是属于“设计·应用”领域。书中的图例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构思,引导学生知道可以使用各种材料来制作笔筒。笔筒的形式也可以是多样的。启发学生研究如何使自己做的笔筒好看(有特色)而实用(不易碰倒)
教材中选用了一只明代的青花瓷笔筒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笔筒在我国的历史悠久,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这只青花瓷笔筒具有明代笔筒的特色:大口直身,可以放置许多大小不等的笔和画卷等。此图供学生欣赏时用。
书中的学习建议第二条提示了学生在评价时应该找同学的优点,互相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笔筒的设计、制作方法。
难点:根据自己身边的废弃物进行想象造型。课前准备
(学生)剪刀、胶水、各种身边容易找到的包装物、彩笔等(教师)课件(有关笔筒的资料)、笔筒成品两个、供学生使用的彩色卡纸若干张、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1.导入课题。
(1)教师出示一把笔,问学生:把笔放哪儿?(2)教师出示范例,引入课题:《我做的笔筒》。2.欣赏感受。
(1)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欣赏各种古代的笔筒,了解笔筒文化。(2)讨论:笔筒的制作材料有哪些?(提示:木、竹、瓷等。)3.讨论研究。
(1)小组讨论:好的笔筒是怎样的?(板书:美观、实用。)
(2)小组研究分析:教材中的笔筒有哪些优缺点?(造型多样,装饰的手法多样,但使用纸杯制作笔筒时应该考虑稳定性。4.技法交流。
(1)纸笔筒的造型有几种?(出示几种外形不同的笔筒范例欣赏。)
(2)讨论:如果是用其他材料加工,应该注意些什么?(适当介绍一些装饰的方法。)(3)看看自己所带的材料,想想制作什么样的笔筒比较好,怎样装饰好看。5.操作体验。
(1)提出要求:利用自己身边的材料制作一只美观实用的笔筒。(2)学生设计创作,教师巡回辅导(提醒学生安全使用剪刀)。6.展示评议。
将笔放入笔筒,请学生互相说说同学做的笔筒有什么优点。7.总结下课。
(1)教师总结本课的学习活动情况并请学生收拾清洁教室。
(2)请学生课后继续利用各种废弃物加工制作成各种美观实用的物品。
第15课
能站立的折纸动物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站立的折纸动物的研究与制作,使学生初步掌握动物立体造型的一般规律,提高动手能力。
2.对动物的造型表现进行适当的夸张与装饰,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通过对动物的了解与制作,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教材分析:
动物是人类的好伙伴。可爱的小猪、神气的小鹿、英俊的小马、笨重的大象、天真的企鹅„„这些动物是小学生心中童话王国的嘉宾。利用身边随手可及的材料加以立体表现,引导学生探讨动物能站立的方法,研究折法、剪法和画法等,使纸做的动物站立起来、漂亮起来,这是完全符合小学生好奇、好胜、好美的心理发展规律的。怎样让动物生活得更愉快,是富有同情心和爱心的小学生思考得较多的问题。只要激发小学生这种良好情感与表现欲望,就能让小学生较好地去合作表现立体的折纸动物,并把它们组成一个快乐的大家庭,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铁铸的小鹿、陶塑的疣猪、铜雕的群牛„„形式多样,情趣盎然。具象与抽象、现实与想象、传统与现代并存,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与思路。这些精美的雕塑艺术品,主要是让学生真切感受雕塑之美、立体之美,懂得对于身边熟知的动物,可运用适当的材料进行创作表现。大胆发现、认识、联想及灵活运用各种材质的媒材,应物造型,蓄情创造,就会使材料焕发新的生命活力。
本课教学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个人通过折、剪、画、贴等方法独立制作完成能站立的折纸动物,当然也可以与同桌一起互助完成。第二课时是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合作小组,合作完成一个“动物乐园”。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在好奇心驱使下,进行平面思维向立体形象思维的转换,研究与实践动物站立的方法。
难点:启发学生思维,举一反三,根据多种不同的构思进行设计和制作。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各色彩纸、卡纸、废旧挂历纸、旧报纸以及剪刀、胶水等(教师)课件、各种动物图片资料、纸折动物实物若干、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1.动画引入。
听一听:听课件播放的各种动物的声音。
猜一猜:这是什么声音?是谁发出的?
谈一谈:你最喜欢哪种动物发出的声音?为什么?
学一学:最喜欢的动物的叫声(如小狗汪汪、小猫喵喵„„)。
小结:这些动物都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2.展开。
继续欣赏动画和图片,逐渐地导出动物雕塑图片。
说一说:看了雕塑家雕塑的动物,你有什么感受?(提示: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神情。)
比一比:这些雕塑的制作材料是不同的,你能说说它们各自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吗? 找一找:这些雕塑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发现了吗?(提示:都是四肢着地站立着的。)想一想:用你手中的纸来制作站立的动物行吗?
试一试:一张纸怎样才能立起来?(提示:折、卷、揉等。)折一折:有哪几种折法?(提示:对折、二折、三折等。)想一想:怎样充分利用纸张呢?(提示:构图要大、满。)剪一剪:展示剪成两半的失败的作品,动画反复播放剪的过程,让学生找出失败的原因。(提示:剪时要注意留好连接处。)
贴一贴:给剪好形状的动物形象贴上花纹图案,进行美化。
学一学:这些纸做的立体动物是老师课前制作的,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3.作业与辅导。
作业要求:模仿或自创站立的折纸动物。学生大胆制作表现,教师巡视指导。4.评价与小结。
玩一玩:让学生模仿动物的叫声、走路动作,上台表演,作自我介绍。评一评:谁做的作品大、美,站得牢。(提示:可采用实物投影方式。)延伸:下节课制作“动物乐园”。请同学们自由组合成合作小组,准备好材料。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各类纸张、剪刀、胶水
(教师)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海洋馆或观看温馨“动物家园”的图片或录像资料,较大的有色卡纸和相关工具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1)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和分组情况。(2)欣赏评述上节课的优秀作品。2.讲授新课。
(1)欣赏动物园、海洋馆、花鸟市场等相关的动物图片或录像资料。
讨论:你最喜欢哪种动物?它有什么特征?可以怎样把它制作出来?
(2)用最快的速度折好卡纸并设计出最喜欢的动物外形。全班同学举起来,比一比谁设计的动物最大方、最美;合作小组的同学之间相互赏析,指出修改意见。(3)讨论:准备添加什么样的花纹图案?可选择哪些合适的颜色? 3.自主表现。
学生自主或合作完成单件作品,教师巡视辅导,帮助解决制作中的问题。4.分组合作。
分小组合作完成“动物乐园”,巧妙添加背景,如山、水、树木、花草等。5.展示讲评。
(1)参观各组合作完成的“动物乐园”。(2)投票选出最佳合作小组。
6.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特别的收获?还有些什么问题?请同学们课后查找资料,进一步完善“动物乐园”。
第16课
大气球飞呀飞
教学目标:
1.学习表现圆形物体,进一步了解大小物体的对比表现方法。
2.通过想象创作练习,让学生体验自由表现、大胆创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3.组织评说自己和同学的画,促进同学间的交流与学习,提高欣赏与评价能力。教材分析:
大气球(热气球)是学生从电影、电视中有所感受的,但又是大多数人未亲临现场见过的。课文设计以画一画“大气球飞呀飞”来让学生练习表现圆形物,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好奇心。同时,课文设计让学生通过想象“自己坐上大气球飞上天空,会做些什么事情”来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教学中,通过开展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热气球知识及研究如何把气球的“大”和“飞得高”表现出来的“综合·探究”学习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发展 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用圆形观察、表现圆形物体。
难点:画出大气球的“大”和“飞得高”的感觉。课前准备
(学生)绘画工具,在父母的帮助下查阅大气球(热气球)的有关知识(教师)课件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课件演示热气球比赛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感受。(2)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3)设问:想一想,这么大的气球是怎样飞上天空的?你还知道大气球的哪些知识?了解学生课前查阅资料研究学习的情况,让同学交流课前研究学习成果。(4)揭题板书:《大气球飞呀飞》。2.假设情境,启发想象。(1)设问:你想不想乘坐大气球飞上蓝天?如果你坐着大气球飞上天空,会做些什么事情?(2)独立想象思考后,同桌或学习小组内相互交流、启发。(3)请几位同学介绍自己的想法,同学间进一步相互启发。3.范作欣赏,探究表现。
(1)课件展示学生范作,了解、感受不同的表现方法和大气球的花样设计。
(2)课件展示两幅有对比的学生作品,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开展学习探究:怎样画出大气球的“大”和“飞得高”
(3)学习小组汇报、交流小组探究成果。(4)教师小结,补充讲解、板演。(提示:渗透圆形物的画法。)4.学生练习,表现体验。
(1)明确练习主题:画一张乘坐大气球飞上天空的想象画。
(2)提示:大胆想象、设计大气球的花样,尽可能把大气球的“大”和“飞得高”的感觉表现出来,画出自己坐上大气球高兴的样子(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5.作品展示,交流评价。
(1)请部分同学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老师指导学生进行评价。(评价提示:大气球的花纹和色彩表现是否大胆、漂亮;是否画出了大气球的“大”和“飞得高”的感觉。)
(2)教师小结,进行课外延伸。引导学生课外进一步了解与表现大气球,并画一画其他的圆形物。
第17课
有趣的脸
教学目标:
1.通过画有趣的脸,让学生初步了解人脸部的基本特征。
2.学习用联想、夸张的手法及不同的材质表现人脸,促进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3.引导学生欣赏不同材质表现的有趣的脸,感受不同的表现效果,拓展学生的美术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分析:
新课标将人文性确定为美术课程的基本性质,它将使我们改变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美术教育只是技能、技巧的学习和训练,从而帮助学生通过美术的学习,更好地汲取不同时代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同时,也有助于学生通过美术的方法与媒材,表达自己对人文精神的理解。课文中以一半的版面精选了一组不同媒材表现的“有趣的脸”,用于引导学生欣赏感受,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开启学生的想象空间。美术课程被公认为是对创造力的培养最具成效的课程之一。“想象力既是艺术创造的源泉,也是科学发明的源泉。”本课的设计,是让学生对人的脸进行大胆地想象、夸张,设计表现一张“有趣的脸”。通过这样一种富有挑战与创意的学习活动,给予学生发挥个性的自由,表现独特个性的空间,在活动中让学生初步感知、了解人脸部的基本特征,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用联想、夸张的手法表现人脸。难点:把人脸表现得生动、有趣。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绘画工具、镜子
(教师)课件、有人脸图案的花瓶、装饰盘等工艺品 教学过程
1.猜猜、看看,激趣导入。
(1)教师用暗色布包裹好花瓶或装饰盘,让学生上讲台摸一摸,猜猜是什么。提高学生的关注力,激发学习兴趣。
(2)看一看、说一说花瓶(盘)上的图案,初步感受“有趣的脸”的图案。(3)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有趣的脸》。2.欣赏范作,启发想象。
(1)出示课件,欣赏名家作品。感受不同材质、不同形式表现的“有趣的脸”,拓展学生的美术视野,开启学生的想象空间。
(2)出示课件,欣赏同龄人作品。感受同龄人的大胆想象与创造,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增强自我表现的信心。3.讨论探究,开拓思路。
(1)用小镜子看一看自己的脸,了解人脸部的基本特征。(2)提问:怎样把脸画得有趣、好玩?(3)引导学生做做“鬼脸”,再用小镜子看一看,启发学生想象。
(4)思考:结合人物的脸部特征、个性等,用联想、夸张的手法构思有趣的脸。(提示:可进一步借助书本上的学生范作,启发学生想象。)4.学生练习,创作体验。
(1)作业要求:想象、创作一张“有趣的脸”。
(2)提示:练习中要敢想敢画,画出自己独特的想法。(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5.展示交流,学生互评。
(1)让部分学生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
(2)指导学生互评作品,感受同学作品中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手工工具、各色卡纸、油光纸、毛线、纸杯、酒瓶、纸盒等(教师)课件、“有趣的脸”手工作品范作 教学过程
1.范作欣赏,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范作(书上两件“正”、“倒”作品),引导学生赏析设计制作中的巧妙之处,激发学生用不同材料、不同方法表现“有趣的脸”的积极性。(1)出示“正”作品,看一看,说说有趣在哪里。
(2)出示“倒”作品,感受设计之巧妙。让学生说说两个作品脸部不同部位的联系之处。2.分组讨论,设计方案。
(1)按学习小组指导学生根据所准备的材料,进行制作方案设计。(2)课件展示部分不同材质制作的作品,进一步启发学生的创作思路。(3)小组间交流设计方案,教师进行简单的点评指导。(4)各小组进一步对制作方案进行讨论修改。3.合作练习,创作体验。
(1)明确练习要求:小组合作创作一件“有趣的脸”的手工作品。(2)合作分工,明确各小组成员的主要任务(由学习小组组长组织)。(3)学生合作练习,教师巡视指导。4.展示评价,拓展延伸。
(1)精选几件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交流与评价。(2)课件展示一组图案是脸的工艺品,激发学生课后进一步开展探究与制作活动的积极性。
第18课
大家成为好朋友
教学目标:
1.学习用对比的方法观察人的主要特征,并尝试用油画棒、彩色水笔或水粉颜料等多种工具,用线或基本形画画自己熟悉的一个或多个好朋友的形象。
2.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人物的能力、善于抓住特征进行造型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人物的兴趣,并让学生通过探讨怎样成为好朋友的问题,培养同学间团结友爱、友好相处的思想情感。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堂探究性的绘画造型学习课,通过“你的好朋友叫什么名字?他(她)的形象有什么特点?男女同学的外貌有什么不同?”等各种设问,层层深入地启发学生去探究、学习观察人主要特征的方法,如启发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去观察自己好友的特征。同时,通过展示大量的学生描绘好朋友的绘画作品,启发学生去探讨绘画创作的多种手段和方法,选择自己喜爱的形式进行造型练习:可用线描,也可线色结合或用色块表现好友形象。本课也是一堂情感教育课。通过学习建议中的讨论题:“怎样才能成为好朋友”,让学生展开讨论,感受、体会团结产生力量、和谐、温暖的情感,促进同学间团结友爱、友好相处。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抓住人物主要特征的观察方法。难点:描绘人物的主要特征。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观察好朋友的外形特点,美术工具可自定(教师)“相似游戏图”一幅,课件或图例“变化的五官”、“大师作品欣赏”、“儿童人物作品欣赏”、《找朋友》的音乐 教学过程
1.游戏导课, 趣味学习。
(1)游戏:出示两幅有出入的“相似游戏图”,请学生找出不同之处。(2)游戏:请男女同学各一位上来说说同学中自己好朋友的模样特征,让其他人猜猜他(她)是谁。游戏导入新课。
2.对比观察,感知外形特征。
(1)让被猜出的男孩和女孩先后面对大家,启发大家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外形特征:圆圆的、长长的、胖胖的、瘦瘦的脸形;小眼睛、大眼睛等。
(2)进一步启发学生用对比的方法观察男孩和女孩有什么不一样。让学生观察、描述不同的特征:如男孩头发短,女孩头发长等。
(3)教师出示课件或图片,进一步启发学生用基本形观察“有形的世界”的方法进行整体观察,感受脸形、发型及五官不同的特点。请同学们一起观察,一起讨论。
(4)进行审美:不同的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外形特点,都具有独一无二的个性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心理,学会尊重他人的形象。3.欣赏作品,探究描绘方法。
(1)让学生通过欣赏,探讨怎样描绘才能更好更容易地表现特征。(2)让学生欣赏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创作的儿童绘画作品。(3)高更、凡·高的《自画像》等表现人物的大师作品欣赏(4)用线描、基本形造型、色彩造型等方法启发学生。4.演示主题,观察感受,探究表现主题的方法。
(1)可启发同学讨论怎样使不是好朋友的人成为好朋友。
(2)观察探究:怎样表现好朋友的主题?可请两位好朋友做一个能表示好朋友的动作。让学生通过表演,如手拉手、拥抱等等,启发学生还有哪些征能表现好朋友的主题,如开心、快乐、面带微笑、手牵着手等。
(3)请每一位学生随着“找呀找呀找朋友”的音乐,自由组合找到自己的好朋友,表示友谊,体会感受。教师可重点表扬新找到朋友的同学。
(4)欣赏几幅表现这一主题的儿童绘画作品,开拓视野,使学生学习多种绘画手段的应用,启发学生进行写生、记忆、创作,让学生体会人物主题的表现方法。5.分小组,自由表现。
自由组合小组,进行以“大家成为好朋友”为主题的绘画创作活动。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6.评价交流,传递友谊。
作品展示交流,自评、互评,互相赠送给好朋友。
2.阅读指导课教案---走进成语天地 篇二
第二实验小学 陆春芬
一、指导目的:
1、让学生在读书指导活动中认识《爱的教育》这本书,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启迪学生拥有爱心,学会关爱他人。
2、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在活动中对读书笔记的书写进行指导,让学生养成读课外书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
二、指导重点:
让学生在读书指导活动中认识《爱的教育》这本书,激发阅读的欲望。
三、指导难点:
指导学生运用读书方法进行阅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课前准备:
小说《爱的教育》、多媒体课件
五、指导课时:一课时
六、指导过程:
一、读书名言交流引入,突出主题 1.交流读书名言:
师:同学们,古往今来,许多名人都很爱读书,他们在大量阅读之后,写出了一句句经典的读书感言。你最喜欢的读书名言是什么?(学生汇报)
2.引出罗曼·罗兰的名言:
师:同学们积累的读书名言可真多!罗曼·罗兰说的好“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出示)
二、交流课内《小抄写员》的感受 1.交流学习《小抄写员》的感受
师:前几天我们学习了《小抄写员》,(出示)你在这篇课文中读自己,发现自己了吗?说说你的感受吧!
(生交流感受)相机板书:表达方法、联系实际 2.读书方法的引导:
师小结:读书就是要这样,用心去感受,联系生活,有自己的真情实感。同时,对我们高年级同学来说,还要留心作者是怎么写的,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指板书)
三、走向课外《爱的教育》的推荐 1.介绍《爱的教育》及作者
师:你们知道《小抄写员》这个故事节选自哪本书吗?《爱的教育》板书 师:有读过这本书的同学吗?知道作者是谁吗?(出示)
作者简介:埃德蒙多•德•亚米契斯(1846--1908)是意大利十九世纪最著名的作家,青年时代就成了一名步兵军官,著有《军事生活》一书。他曾游历过许多国家,发表过著名的游记有《西班牙》、《摩洛哥》。其中亚米契斯最擅长描写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爱的教育》使他成为世界级的大作家。对这本书你还有哪些了解?(出示)(生回答)
主要内容:《爱的教育》是一部伟大的爱的经典。这本书以意大利小男孩安利柯的口吻,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发生在身边一个个感人的小故事。2.影响介绍:(出示资料)①夏丏尊先生的眼泪
师:最早将这本书翻译到我国的,是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夏丏尊先生。他在序言中写道:“我在四年前始得此书的日译文,记得曾流了泪三日夜读毕,……书中叙述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社会之同情,都已近于理想的世界,……于是不觉就感激得流泪。” ②亚米契斯的自白
本书的作者亚米契斯也说过:“凡是读这部书的人都将无法抗拒它的魅力……它所饱含的教益、慰藉和激荡的情愫无不使所有的人流下动情的眼泪……”
3.师:由《小抄写员》我们已感受到了深挚的父子之情,那么,这本书还将带给我们怎样的爱的教育呢?一起来读这本书吧。(指板书)
四、运用读书摘记的方法阅读《扫烟囱的孩子》
1.师:读书要有方法。《小抄写员》一课同学们撰写了读后感,有时我们还可以采用写读书笔记的方法。
2.出示表格,明确项目。(出示表格)教师补充说明要求。
师:《爱的教育》有很多感人的小故事,我们先来认识一个《扫烟囱的孩子》。3.阅读《扫烟囱的孩子》 ①学生自读,做笔记。
师:请同学们拿起桌上的故事,边读边圈点。读完以后再整理自己的读书笔记。提示:俗话说得好“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圈点会让你收获更多。(学生读故事,写读书笔记,师巡视指导)②全班交流
师:谁愿意向大家交流一下你的读书笔记? A概括主要内容:让学生说精炼,说梗概。
师:著名的文论专家周振甫先生曾说过:“读过一篇文章或一部书,要能够用极扼要的话,把这篇文章的主旨说出来,这才是真有体会。”所以,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培养自己的概括能力。
B最打动“我”的情节及感受(相机指导朗读)*重点词句部分,让学生互相补充。*“扫烟囱”的孩子的可怜 a.工作的辛苦
b.知道“扫烟囱”是个怎样的工作吗?补充资料。(出示)*女孩子们关心地询问、同情 *“慷慨解囊” *热心地号召其他人 C学生分角色表演
师:下面我们请几位同学分角色来演一演这感人的情景。D学生举例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你或者你身边的人有没有向别人伸出援助之手呢? E从《扫烟囱的孩子》故事中,让你对爱又有了怎样的理解呢?(播放音乐)学生交流对爱的理解。
师小结:同学们都感受到了《爱的教育》,就是:每天都要比昨日更好。要做良心赞誉的事,做父亲喜欢的事,使老师、兄弟以及其他人能爱你的事……每夜母亲吻我的时候,使我能对她说:今夜你吻的是一个比昨夜更高尚、更好的孩子。(出示)
五、拓展延伸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1.阅读其他故事: 师:希望你们都能在爱中成长,书中还有很多感人的故事,请你们打开书中的目录,快速浏览,看看你最想读哪个故事? 2.制作卡片:
师:下面请你选一个最感兴趣的故事读一读,把你的感悟写在卡片上。学生交流,把感悟卡片贴到前面。(播放音乐)3.总结升华:
师:这里有对父母老师的尊敬,有对朋友同学的帮助,有对祖国民族的热爱……这些都让我们感受到了爱的真谛。接下来请同学们运用写读书笔记的方法去读这本书,我们将在下个月召开召开“爱伴我成长”的班级读书会。
3.走进格林童话阅读课教案 篇三
茶业口镇中法山小学 邵光芹
教学目标:
1、通过这节阅读指导课,让学生爱读书、会读书,实现《课标》提出的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目标。
2、初步学会读整本书的基本方法。通过课件赏读封面、序言、目录、精彩片段等方式,激发学生读课外读物的兴趣。
3、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并能与好朋友分享读书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揭示专题
1、同学们,寒假的时候,老师向大家推荐过两本书一本是《格林童话》,一本是《安徒生童话》。你们读完了吗?同学们真是爱读书的孩子,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近《格林童话》,重温他那亲切感人的经典故事。(板书:走进格林童话)
二、走进格林童话故事
(一)同学们,你们知道格林童话中都收录了哪些童话故事吗?
(二)奥,刚才小朋友们能说出这么多童话故事的名字,那你们一定也非常了解里边的故事内容,老师来考考你们,你可要听仔细了。
1、七个小矮人帮助了灰姑娘。(×)
2、《格林童话》中,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个可怜的孩子。(×)
3、《聪明的小裁缝》中,小裁缝用自己的智慧战胜了熊,娶到了美丽的公主。(√)
4、《青蛙王子》中,青蛙王子娶了国王的二女儿。(×)
5、玫瑰公主沉睡了50年才被一位勇敢的王子救醒。(×)
6、《丑小鸭》是《格林童话》中的一篇。(×)
7、《三根羽毛》这个故事中最后国王的最小的儿子当上了国王。(√)
8、一只狼吃掉了六只小山羊,只有躲在挂钟壳里的最小的山羊没被吃掉,他和妈妈一起救出了那六只山羊。这个故事名叫《狼和小羊》(√)
三、指导阅读方法:
看来,这些都难不倒我们班这群爱读书的孩子,不过,光爱读书还不够,还要会读书。那我们怎样才能读好整本书呢?在读一本书时有哪些方法呢?今天,老师就以《格林童话》为例,和大家交流一下怎样读好整本书?
(一)浏览封面
1、师:你们先猜猜,邵老师在图书馆里拿到这本书时,首先会关注什么?(板书:封面)
2、让我们先来看看这本书的封面。看看你发现了什么?(书名、作者、国籍、人物图像等)
3、小结:以后啊,我们拿到一本书,也要像这样看看封面,能从封面中了解到很多信息呢!看完封面后,怎样才能很快地知道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呢?好,我们往后翻。
(二)浏览前言
1、一般,一本名著有前言(或叫序言、引言、导读等)。不同的版本,编排有所不同。在这本书里编排了什么呢?请大家快速默读,看看它先告诉我们什么,再告诉我们什么?
2、交流:
了解作者、主要内容和艺术成就。(课件出示)
(1)师读作者简介。出示图片:看,这就是格林兄弟,他们一个叫雅科布●格林,一个叫威廉●格林,他们是德国人,德国民间流传的童话可多了,有心的兄弟俩把这些童话搜集整理成一本童话集,共收有200多个童话故事。后来就用他们兄弟俩的名字给这本童话集命名了,叫做《格林童话》。
(2)生轻声读主要内容和艺术成就,想想你从中了解到什么?
3、小结:从书的前言中我们了解了作者及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和艺术成就,这样就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读懂这本书,所以我们以后读书也不妨阅读一下前言部分。(板书:前言)
(三)浏览目录
1、接下来,我们该看什么?(板书:目录)
师:是的,在这里,我们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到这本书收录了哪些童话故事?共编排了多少个童话故事?
同学们,回顾一下,刚才老师从拿到这本书的那刻起,都做了些什么?(看了看封面,大体读了读前言,又快速地看了看目录)老师是很仔细的,一字一句去读这些内容吗?(不是)而是快速的大体看看获取简单的信息,这种读书方式就叫做浏览。
好了,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了吗?当你拿到一本没有读过的书时,应该怎么做?
封面
对,浏览 前言 获取一些信息,帮助我们更好的读好这本书。
目录
2、现在大家自由读读目录,猜一猜里面的内容。看看你们对哪个故事最感兴趣。在你感兴趣的故事名字下面画上“∨”。画完了吗?谁来说一说你感兴趣的故事的名字?
对最感兴趣的故事,我们要精读,也就是逐字逐句去读,反复的读,体会里面的道理; 对不太感兴趣的故事,略读就可以了,略读就是跳读,一目十行,读完后只要知道故事的大概内容就行。精读---感悟故事道理
略读---粗知故事内容
3、小朋友们,就你手中的这本格林童话,它有多少个故事?需要精读的有哪些?多长时间完成?怎样完成?需要略读的有哪些?又需要多长时间呢?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说一说你的读书计划。
(四)总结
复述板书:读一本书,我们要先浏览,看看封面、再浏览前言、内容提要,接着看目录,了解这本书的长度、厚度,分明精读故事,略读故事,制定读书计划。同学们明白了吗?
四、走进《白雪公主》
老师小时候很喜欢读这个童话故事,板书:《白雪公主》,现在,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读这个故事的感受。课前老师已经布置让你精读这个童话故事了,谁能来讲讲这个故事呢?
1、讲述故事大概内容
谁能来大致讲讲这个故事呢?(起因、经过、结果)2.在这个故事中,你认识了哪些童话人物? 白雪公主、新王后、猎人、七个小矮人、王子 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学生:喜欢(白雪公主),她美丽、善良。你也喜欢,你喜欢的理由是什么? 还有不一样的理由吗? 还喜欢谁? 猎人、七个小矮人„(帮助朋友)对,你们说得很好!是啊,遇到善良的人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希望你们也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去帮助有困难的人。
3、有不喜欢的人吗?说说为什么? 新王后:对白雪公主很不好,因为嫉妒白雪公主的美丽想要杀死她。
白雪公主的爸爸:对自己的孩子不关心,没有责任心,不是一个称职的爸爸
4、《白雪公主》的故事对美与丑、善与恶做了形象鲜明的解释。七个小矮人长得怎么样?(又矮又丑),却有一颗善良的心。新王后呢?长得非常美丽,心却非常恶毒。板书:美丑 善恶
这样不同的两种人他们的最后的下场一样吗?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板书)
5、这些个故事对你们有什么启发?(出示:幻灯片成长指南)一个人最美丽的不是外貌,而是心灵。恶毒的王后因为心肠太坏,最终受到了惩罚。小朋友千万不要像她一样,要学会称赞别人的优点,学习别人的优点。
读书有自己的想法,才是真正的读书。(读有所悟)
4.阅读指导课教案 篇四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图书分类知识及检索书目的方法。2.运用掌握的检索书目的方法,查找所需的书。3.学会摘录,做读书卡片。
二、教学重难点 学会摘录,做读书卡片。
三、课时安排 课型:多媒体活动课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图书馆,有着高高的书架,密密的书册。那里,是藏书的场所,是学习的天地。走进图书馆,我们可以在知识的世界里漫步,吮吸丰富的营养,品尝求索的艰辛,感受成长的快乐:“与大师交友”,“与真理交友”,走进图书馆,我们可以全面提高检索、阅读、选择、整理和利用文献资料的能力。
面对林林总总的图书,我们该如何寻觅呢?别慌,我们可以在这节课详细地了解这方面的情况。
(二)了解图书分类知识,掌握一定的检索方法并实际检索查找: 1.图书馆一般分借书处、还书处、学生查询处、阅览室和书库五个部分。让我们先到借书处,检索书目。现在的图书馆一般都有电 1 脑检索系统,那么我们如何利用电脑检索系统查找自己想要的信息呢?(以巴金的《家》为例)
(教师用多媒体演示电脑检索的几种方法和会遇到的情况)2.借书处通过检索知道了所要查找的图书属于哪一类后,就可以进入书库找书了。大家看手上的图书分类表,(每个学生一张图书分类简表,见附录)图书馆的藏书很多,一般分为二十二大类,书库的藏书按照这二十二大类进行分类排列。(以巴金的《家》为例,示范如何以索书号在书库中查找)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找桌上小纸条给出的书,(桌上有小纸条,指出要求学生找的书名或其它信息,供学生查找,每小组不同)看哪个组先查到3本。(屏幕上显示查找要求)
(三)摘录,做读书卡片
1.读书,不仅要读,还要做一定的笔记和摘录。摘录,就是把文中有价值、有意义的内容摘录下来。摘录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照录原文的某些部分;一种是用自己的话记下需要摘录的内容要点。
2.(显示一张读书卡片)老师讲解做读书卡片的要点: ⑴每段资料要标目,指出这段资料属于什么类别。⑵摘录的内容要有所选择,应选取最有价值的资料摘录。⑶卡片上要注明资料的来源:书名、篇名、作者、页码;如果是报刊上的资料,要注明报刊名称、日期、第几版或第几页,以便引用时核对。3.学生实践(小组活动,屏幕上投影出活动要求)
根据要求,学生尝试做读书卡片,按照老师刚才讲解的要点,阅读刚才查找的书中的一段,制作卡片。(并评选出最佳读书卡片、最认真的制作者)
(三)作业
5.教案3阅读指导课 篇五
阅读目标:
1.梳理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2.感受“普罗米修斯”式的崇高精神。说明:
《普罗米修斯》篇幅较长,情节较曲折,其中还涉及到“金苹果”、“恶作剧”、“不吉祥预言”等多个未经说明的典故,因而学生阅读课文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要达到感受人物崇高精神的最终目的,教师应该重视帮助学生梳理故事情节,理清文章脉络,以人物分析为课堂主要学习行为。
阅读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阅读类型:阅读指导课 阅读过程:
(一)布置阅读
导入引导学生对插图内容进行描述及概括。要求:
1.课文中只有一幅插图,请同学回忆并简单地描述它的内容。2.用句话或者一个小标题来概括这幅图的主要意思。3.回想课文唯一的插图,并简单描述其内容。
4.用一句话或更简洁的小标题形式概括该图内容。插图内容即课文主要情节之一:悬岩受苦。
(二)概括内容
1.引导学生梳理故事情节,并概括这些情节的内容。2.板书 取土造人
授以文明(或帮助人类)智盗火种 报复人类 悬岩受苦 终被救助
3.再次默读故事,了解普罗米修斯“悬岩受苦”的前因后果。
4.任选组学生对故事情节依次进行概括。(仿照“悬岩受苦”做小标题式概括,)“报复人类”这个小标题省略的主语与其他小标题的不致,学生因此可能产生意见分歧;可以此激发学生思考。
第4、5两段内容对普罗米修斯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从而将教学内容自然地过渡到人物形象的分析上。
(三)分析人物,概括形象提问:
l.文中第4、5两段能否从课文中删去? 提示注意其对普罗米修斯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你对普罗米修斯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点?提示:立足语言片断,分析人物形象。可借助朗读引导学生抓住人物描写的内容进行分析理解,教师可作适当指导。思考并发表意见,对4、5两段取舍的问题达成共识:不能删去。因为在人物刻画上.其运用了大量的对比。如先觉者与后觉者的对比、雅典娜对人类前后的态度对比、众神与与普罗米修斯对人类的态度对比等。
3.朗读是理解的有效途径,司以让学生多读。4.帮助学生深入认识“照应”和‘对比”手法对主要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四)学习精神,提问你最想学到“普罗米修斯”身上的哪一特点? 有分歧。)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
(五)归纳总结
提问:你能根据课文和课外读到的一些神话故事,说说神话有哪些基本特征吗? 学生归纳。如:丰富的想象、夸张的内容、表达人类良好愿望等等。归纳神话特征。
延伸课外
l.自读《希腊神话故事两则》之《阿喀琉斯》,做读书笔记。2.推荐阅读《希腊神话故事》。
3.有兴趣、有余力的同学还可以阅读《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对两国神话的异同处做些思考。
独立阅读,交流体会。分层作业:
第1、2项为必做作业,第2项作业可用1个月的时间。第3项作业只涉及有兴趣、学有余力的同学。
分层作业,有效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兴趣,有助于教师获得有效的学习反馈信息;激发学生阅读中西方文学经典的热情;由课内学习向课外拓展延伸。
【思路点拨】
这两则故事描写都有精彩之处,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就文中描写的精彩之处进行小组讨论学习,一组一得后再组间交流;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抓住两则
发表意见。(可能会故事中主要人物的一些共性进行分析理解。鉴于本篇译作缺少人物肖像描写,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用简短的文字描写文中任意一位人物在自己心目中的大致模样;此外,还可以提供不同译本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注重语言的品味。
6.阅读教案读书指导课2 篇六
执教:王小菊
年级:三年级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略)
一、认识看课外书的作用
1.那谁来说说你为什么那么爱看书呢?读书究竟有什么好处呢?生谈自己的想法。
2.师:对,看课外书不仅让我们了解很多有趣的故事、科学,还能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让我们学会很多做人的道理。和别人分享快乐。
二、解决读书中的问题和困惑
1.师:读书的确能带给我们很多好处,不过,老师在与你们聊天时发现,咱们同学在读书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或困惑,看看都有哪些问题呢:有的同学却只喜爱读图而不爱阅读文字,有些同学虽然喜爱读书,却不清楚应该读哪些课外书;还有些同学虽然读了不少书,却因为读书方法不当而收获不大。面对大家存在的这些问题,哪个小书虫能帮同学们出出主意呢? 2.学生针对以上问题讨论:
第一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看图的确很有意思,但是随着年级的增长,自己的阅读水平也在提高,所以更应该阅读文字,通过阅读文字会有更多的收获。第二个问题:不清楚读哪些书,有的同学读的书还很不适合咱们。怎么办? 你可以给大家推荐几本书,并简单说说理由。老师小结:
师:大家都知道,三月份是我们学校的读书节。为了让同学们能够读到更多更好的课外书,学校为你们每个班都准备了各种课外书,谁来简单介绍一下你们班都有哪些书?王老师作为科学教师也精心为你们选择了一些书籍呢: 《趣味百科丛书》、《身边的科学》、《爬行动物》、《游戏中的科学》、《十万个为什么》、《科学小制作》、《身边的环保小知识》、《鲁滨逊漂流记》《淘气包马小跳》„„
师:同学们,这些都是经典的好书,很适合我们阅读,我们可以从这些书中学到很多科学知识,了解到很多科学奥秘。所以今后我们在书店或者图书馆阅读时,我们就可以挑选这些书来阅读,而不要去选择那些不适合你们读的书,甚至不健康的书。也就是说咱们读书要有选择。(板书:读书有选择)
第三个问题:涉及到了读书的方法,这也是最主要的的问题。相信咱们三1班的同学在读书方法上肯定有很多自己的见解,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怎样读书才能使我们有更多的收获吗?
三、分析科普读物,指导读书方法 1生概括读书方法:快速度、精读、选读
2.师根据回答总结:把文章中的好词好句摘录下来,以后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板书:摘好词妙句
看了故事以后,自己一定会有一些深刻的体会,从中明白一些道理,我们可以把这些感受写下来。板书:写感受,明道理
3.同学们,看来你们已经对读书的方法有所掌握,接下来,王老师就和大家一起选读几本和我们科学课有关的科普读物和大家分享一下读书的具体方法。4.这节课老师已经为我们每个同学都选择了一本适合你们阅读的科普书籍,当你们拿起这本书,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书的什么?(生答:封面)对了,一本书,我们首先接触的就是封面,那从封面上,我们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5.的确像你们说的这样,通过看一本书的书名,我们很快就能了解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以介绍动物知识为主,还是介绍植物方面的,是讲解科学小实验,还是带领我们做科学小游戏,还是教我们科学小制作?看来一本书的书名很重要啊!6.看了封面、了解了书的主要内容,相信接下来大家一定都很想专心的看这本书,那么如果你在短时间内了解一本新书,你有好的方法吗?对了,我们可以借助书中的前言和目录来了解。
7、通过读前言和目录,我们可以更加清楚的知道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或者还可以从中挑选出你最感兴趣的一部分或几部分来读。
8、下面我们就共同走近这些科普书,按照刚刚咱们一起总结的方法分头去探索自然界的奥秘,相信你们一定会有不少收获的。大家一定听过这句话: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赖笔头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阅读这些书籍,老师还为你们提供了一份小小的阅读卡片,咱们一起来看看卡片上都给了我们那些提示呢?
9、学生自主阅读,准备下节课进行汇报交流。
六、总结阅读方法,激励广泛阅读 1.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结合我们手里的科普读物研讨了有关读书的问题,谁来说说你有哪些收获?在这里老师再送大家几句话:
其实在我们的科学课上,除了涉及动植物的知识,在今后的科学课上我们还会学习更多领域的知识,只要我们留心,生活中有很多可以供我们阅读的资料,比如科学书、语文读本、各种报纸等等。
最后王老师希望咱们这些小书虫每天抽出30分钟的时间阅读课外书,相信你们在阅读中一定会探索出更多的科学奥秘。咱们比一比,看谁通过阅读收集到的信息最丰富,最吸引人,让我们都来争当小小科学阅读星。
板书:
读书指导
好处多:增长知识、提高写作水平、明白道理.....
有选择 : 健康、适合自己
讲方法 :摘好词妙句、写感受 明道理
泛读、选读、精读.
看封面、书名、前言、目录
7.二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 篇七
1、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从我喜欢入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阅读图书,学习初步阅读图书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图书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书交流活动,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与价值:在阅读中受到教育。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读懂文章内容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学准备:
每位同学复印一份《两颗燃烧的小星星》《两只小熊》《科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导入,创设氛围
1、同学们,我们都已经读过了《卡罗尔和她的小猫》这篇课文。那有谁能够简单地向大家说说卡罗尔和小猫之间发生的故事啊?
2、听了这位同学的讲述后,大家觉得卡罗尔对她的小猫好不好?(学生齐答“好”)嗯,卡罗尔非常___________她的小猫。
3、同学们说的真好,今天我们再来读一篇有关“爱”的文章。
二、例篇导读
1、请同学们翻开《两颗燃烧的小星星》,仔细阅读,读完后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请同学们再仔细阅读课文,读好后说说你想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3、请同学再仔细阅读课文,想想课文中有没有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
4、请同学们看黑板,认真做一做上面的第一题,填不出来的可以再看书。
爸爸出远门了,快回家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边走边檫额头上的雨水和汗水,又饿又累,几乎快倒下了。这时熊爸爸看到了一团熟悉的黑影,他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的眼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家了,熊爸爸对他的孩子——______________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他引回家的。
5、填好后,请同学们把这段话一起读一读。(学生读)
6、现在请同学再次拿起笔在课文中划出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并抄在读书卡上。
喜欢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喜欢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喜欢的自然段(填序号):___________;写写心里想说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实践
1、通过我们一遍又一遍的阅读《两颗燃烧的小星星》让我们深深得感受到了父子之间的爱。请同学们翻到《两只小熊》和《科鹿》,其实,除了《两颗燃烧的小星星》是说人与人之间的“爱”外,《两只小熊》和《科鹿》都是在说人和人之间的“爱”。请大家选一篇自己最喜欢的,认真的读一读。
2、同学们都读好了吗?看大家读的这么认真,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同桌之间相互说说读完书后你的收获。
3、谁愿意向全班同学说说你的收获。
四、小结
1、谁来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2、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处处感受到了爱的伟大,“千金易得,真爱难求”希望同学们下课后能阅读更多有关爱的文章,爱自己的家人,爱自己的同学,好吗? 板书设计:
快乐阅读----我喜欢 喜欢的词语 最喜欢的句子 最喜欢的自然段 心里想说的话
2、读书需动笔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读书要动笔,在实践中体会动笔的好处,初步掌握读书动笔的方法,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课前准备 了解学生平时读书的情况,准备语文补充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 步骤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迁移
导入新课
1、谁先来说说默读不出声的方法?它的要求是什么?
2、书需动笔 就是读书时还要用笔圈圈划划。用眼睛快速地“读”文章,是不出声的读。要求是“一不”“两提高”“三到”。
体会总结
明确要求 师生共同总结读书的体会,提出读书动笔的要求
“一圈”(圈出好词)淘*课件网
“二划”(划出好句好段)1. 各组讨论,总结动笔的体会。
2. 推举代表发言。
3. 熟记动笔的要求。
出示训练
感悟方法 ⒈出示训练,选自读课本第三册,<<一对大虾>>训练,请你圈出好字词,划出好句好段.⒉总结读书需动笔体会.1、学生试读.2、圈出好词,划出好句好段.3、交流.4、学生感知读书动笔的方法.5、加强训练,边读边圈划.实践体验
培养习惯 1.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要求学生按读书需动笔的要求进行.2.组织检查和辅导.3.教师小结上课情况.1、学生阅读
2、小组交流阅读情况..布置作业
巩固成果 请小朋友回家自选看一本书,到下一节课在小组交流.有时间在阅读时间进行,培养学生读书动笔的习惯.3、自学古诗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如何正确阅读古诗,提高学生理解古诗的能力和兴趣;初步掌握阅读古诗的方法,培养学生认真、正确、自主阅读古诗的习惯。
课前准备 了解学生古诗阅读情况,准备古诗多媒体。.教学过程 步骤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
1、小朋友,你们读过哪些古诗吗?把你学的古诗背给大家听听?谁能讲讲它的意思?
2、揭题 自学古诗。
1、学生背古诗。
2、学生尝试讲古诗意思
指导方法喜获新知
1、出示古诗 二年级语文上册《登鹳雀楼》
2.师组织学生运用电脑进行自学 先读好诗,然后找找有关资料,了解作者、词句解释、相关录像资料,认真理解内容,品味诗篇。
⑴学生读诗文。
⑵理解诗句 太阳挨着山头落下,黄河水滚滚向大海流去。你想望到更远的地方,那就要再登上一层高楼。
⑶体会语境 配乐朗读,体会意境。
3、总结自学古诗方法
1、学生读题目
1、学生自学古诗。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进行小组交流及全班交流。学生表演朗读。
4、交流自学体会
《昙队镂纳喜帷读古诗、找资料、想诗意、品意境、吟古诗。
实践体验
1、组织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自己选择电脑上的其他古诗进行自学。
2、组织自学后的交流。
1、学生自己选择古诗自学。.2、小组交流自学古诗的成果。
布置作业
巩固成果 请学生回家自选古诗进行自学,到下一节课在小组交流.自学古诗,背诵古诗。
4、读不出声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了解默读的要求和方法,在实践中体会默读的好处;初步掌握提高默读速度的方法和途径,激发学生默读的兴趣,培养默读的兴趣。
课前准备 了解学生读书三到情况,准备默读训练的幻灯片。
教学过程 步骤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迁移导入新课 ⒈请谁先说说你怎样提高读书的速度?(看书比一比)
⒉默读 就是用眼睛快速地
“读”文章,是不出声的读。⒈先看书比赛,后交流读书体会。
⒉初步了解默读。懂得默读的好处 加快速度,集中注意力,加深理解,用处,不影响别人。
体会总结明确要求 师生共同总结读书体会,提出默读的要求 “一不”[不出声]、“两提高”[提高速度、效率]“三到”[眼、心、手到] ⒈各组讨论,总结读书体会,推举代表发言。⒉熟记默读的要求。
出示训练感悟方法 ⒈出示训练,选自读课本第三册⒉二年级语文上册《梧桐树》报时训练说说梧桐树为什么是我们的朋友?
⒉总结读书体会,讲述提高效率的方法。⒈学生试读,读完报时。⒉说说梧桐树为什么是我们的朋友?
⒊漫谈读书体会。
⒋学生感知提高效率的方法;明确目的,边读边想,以词句为单位,加强训练,多读多想
实践体验培养习惯 ⒈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要求学生按默读要求进行。⒉组织检查和辅导。
⒊教师小结上课情况 ⒈学生阅读。
⒉小组交流阅读情况。
布置作业巩固成果 请学生回家自选看一本书,到下一节课在小组交流。有时间可在阅读时间进行,培养学生专心读书的习惯。
5、字典是读书的工具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掌握查字典的方法,在实践中体会字典是不开口的老师。初步掌握在查字典理解词义的方法,提高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培养勤查字典的良好习惯。
课前准备 每人准备一本新华字典.教学过程 步骤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比赛激趣
导入活动
1、小朋友,我们已经学会了音序查字典.谁来说说音序查字典的方法。
2、今天老师再教大家另外一种查字典的方法 部首查字法。
3、下面我们来开展查字典比赛.4、小朋友,想想字典有什么用? 指名学生回答,其余学生补充。
听老师讲部首查字典的方法 先找出这个字的部首,数一数部首的笔画数,在部首目录中找到部首的页数,再数一数剩下的笔画数,在该笔画数中找到这个字的页数
学着部首查字典。
字典是读书的工具。
出示训练
感悟方法
1、出示训练,小黑板上的词语或句子.嘹亮的歌儿,到吭高歌等词语或句子.训练 说说加点词的意思.2、总结方法,在读书时我们遇到不理解的不字、词可查字典来认识,来理解.1、学生试查.2、讨论说说词语的意义.3、学生感知方法。
4、学生自选一篇课文,不理解的词查字典来理解.实践体验
培养习惯
1、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查字典.2、组织检查辅导.3、教师小结上课情况.1、学生阅读.2、小组交流阅读情况.布置作业
巩固成果 请学生自选一本书,到下节课在小组交流.有时间可在阅读时间进行,培养学生查字典的习惯。
6、划读法
教学目标
1、在阅读过程中,通过划读,加深理解内容,拓宽阅读面。
2、掌握划读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课前准备 理解学生华读的情况,准备华读的内容
教学过程 步骤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迁移
导入新课
1、谁来说说读书需动笔的好处
2、划读是什么意思?
能圈出好词,划出好句;找到不懂的地方。
划读就是在读书时按要求划出重要和精彩的词、句和不懂的地方,并读一读体会它的意思。
实践训练
明确好处
1、师共同总结读书的体会,提出划读法的要求。用“—”划出生字,用“?”表示不懂的地方;用“★”表示好词句。
⑴用不同符号划出生字、不懂的地方和精彩的句、词,⑵通过读和讨论来加深理解意思。
1、学生自读并用划读法读书。
2、各组讨论,总结划读法的体会。推举代表发言
3、初步弄清划读的要求。
出示训练
感悟方法
1、出示训练,选自读课本第三册二年级语文上册《蚂蚁》训练是说说蚂蚁是怎样的?它们是怎样搬运粮食的?
2、总结划读法。
1、学生试用划读法
2、说说你划到了哪些字、词、句?
3、读读划出的地方,体会意思。
实践体验
培养方法
1、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要按划读要求进行。
2、组织检查和辅导
3、教师小结上课情况
1、学生阅读
2、小组交流阅读情况
布置作业巩固成果 请学生回家自选看一本书,列下一节可课在小组交流 有时间可在阅读时间进行。
7、正确清楚说图意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掌握看图方法,在实践中正确清楚说图意。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口头能力,并提醒学生注意文明礼貌。
课前准备 准备〈〈买文具〉〉的长幻灯片。
教学过程 步骤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激趣导入
1、小朋友,你想要漂亮的文具吗?
2、张小雨来到文具商店买文具,(看图)
3、请小朋友借助拼音自读图下问题。
1、学生看图把握主要内容
张小雨去小店买东西。
看幻灯,借助拼音自读图下面的问题。
指导观察
引导想象
1、组织学生根据问题看图讲内容
⑴张小雨来到百货商店买文具,他是怎样与售货员阿姨对话的?
⑵阿姨又会怎样说?
⑶张小雨付钱时又会怎样说?
⑷阿姨又会怎样说?
2、交流说图后的体会,总结看图的方法 看图中人物,自己提问,然后回答,连句成文。
1、学生对照问题,自己回答,并连起来说一说
⑴先向售货员阿姨说明自己需要买什么东西
⑵请小朋友随便挑,向小朋友介绍文具的品种、相关的知识。
⑶谢谢阿姨,给你钱!再见!
⑷小朋友走好,再见!
2、学生交流说图的体会淘~课件网
实践体验
指导说话
1、请来分角色表演?
2、教师相机指导。
3、教师小结上课情况
1、同座位练说
2、推举代表上台练说
3、同座位再次练说
布置作业
巩固成果 请小朋友自选一幅图,到下节课在小组交流 有时间可在阅读时间进行
8、书要自己读
教学目标 教育学生要自己读,只有自己读,才能理解内容,积累好词好句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说写能力
课前准备 每人准备一本课外书
教学过程 步骤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迁移
导入新课 师生共同总结书要自己读的体会;
1、自己读,才能理解意思。
2、自己读,才能积累好词好句。
3、自己读,才能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说写能力。
1、各组讨论;书为什么要自己读?
2、代表发言。
3、书要自己读的好处。
出示训练
感悟方法
1、讨论 本学期学了不少读书的方法该怎么自己读?
《昙队镂纳喜帷读书要三到;读书要动笔;读书要划出不懂的地方和精彩的地方。先把书读通,请字典和老师帮忙,再把书读懂,2.出示训练,选自读课本,〈〈朝霞与日出〉〉请你自己读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3.交流,教师小结。
1、学生试读。读通文章。
2、圈出好词、好句、好段。
3、交流。
①通过自己读我知道朝霞很漂亮。
②我知道了日出时的景象。
③我知道了彩霞在不断地变幻。
布置作业
巩固成果 请小朋友回家自选看一本书,到下节课交流。
有时间可在阅读时间进行,培养学生自觉读书的好习惯。
9、课内外结合读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掌握课内外结合读的方法,在实践中体会课内外结合读的好处,激发学生由课内知识向课外知识延伸,拓宽学生的阅读面。[ 课前准备 搜集一些陈毅爷爷写的的诗。
教学过程 步骤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迁移
导入新课 1. 小朋友,昨天我们学习了一首诗题目叫〈〈青松〉〉,谁来背?
2. 这首诗赞美了什么?
3.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陈毅爷爷写的另外几首诗。1. 指导学生背诵。
2. 这首诗赞美了青松毫不畏惧。
3. 坚强高洁的品质。
出示训练
感悟好处 1. 谁来说说你搜集到的诗?
〈〈红梅〉〉〈〈秋菊〉〉
2. 你理解这二首诗的意思?
3. 这两首诗与〈〈青松〉〉有什么相同之处?
4. 由课内知识向课外知识延伸,有什么好处?
5. 总结课内外结合读的好处。1. 学生小组交流。
2. 让学生交流搜集的方法和好处。丰富语言,提高积累。
3. 指名说说意思。
《昙队镂纳喜帷都是赞美了红梅、秋菊毫不畏惧坚强高洁的品质。
实践体验
培养习惯 1.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要求学生课内外结合读。
2.组织检查和辅导。
3.小结上课情况。1. 学生阅读。
2. 小组交流阅读情况。
布置作业
巩固成果 请小朋友回家搜集李白写的诗,到下节课交流。
10、故事会
教学目标 1. 通过讲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口头表达能力。
2. 初步掌握编故事的方法。
课前准备 了解学生讲故事的情况,布置每人准备一个童话故事。
教学过程 步骤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激趣导入活动 1. 小朋友喜欢童话故事吗?
2. 你看过听过哪些童话故事?
3. 组织学生小组交流,推选好的参加全班交流。
4. 全班交流。1.学生小组交流。
2.让学生交流搜集的方法和好处,丰富语言,提高积累。
提高要求
比赛成果 1. 请小朋友看一个童话故事〈〈小猴过生日〉〉
2. 请你回答下面的问题 小猴接受了 和 的礼物,没有接受 的礼物。为什么?
3. 森林里还会有谁送来怎样的礼物?仿照〈〈小候过生日〉〉自己编一个童话(原文中的动物不能出现)
4. 教师小结 边听录音,边思考问题
指名学生回答
2、小组讨论
3、推举代表讲故事
实践体验
1、组织学生课外阅读,了解些动物喜欢吃的食物
2、学生交流 学生阅读摘录
布置作业巩固成果 请你把编的童话故事讲给朋友或父母听 有时间的话可讲给老师听,老师给学生打好等第。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进行小组交流及全班交流。学生表演朗读。
4、交流自学体会
《昙队镂纳喜帷读古诗、找资料、想诗意、品意境、吟古诗。
实践体验
1、组织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自己选择电脑上的其他古诗进行自学。
2、组织自学后的交流。
1、学生自己选择古诗自学。.2、小组交流自学古诗的成果。
布置作业
巩固成果 请学生回家自选古诗进行自学,到下一节课在小组交流.自学古诗,背诵古诗
11、朗读推荐——写动物的小童话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交流阅读感受,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
2.通过朗读描写以学生喜欢的小动物为主角的小童话故事,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故事中接受知识的灌溉,感受语言文字的美,积累语言;培养学生勤发现,大胆想象的能力。设计理念:
创设浓浓的读书氛围,让老师的读感染学生去读。采用多种方法让孩子阅读,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领悟做人的一些道理,让孩子们在美的熏陶中得到心灵的启迪,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阅读兴趣。
1. 猜谜语比赛:耳朵长,尾巴短,兴吃菜,不吃饭。(兔子)脑袋聪明,手脚灵巧,喜欢爬树,最爱吃桃。(猴子)小老鼠,真奇怪,降落伞,随身带。(松鼠)
2. 是啊,这么多的小动物聚集在一起,谁能猜它们要干什么?这节课让我们走近小动物,朗读几个描写小动物的小故事。
二、朗读推荐。
(一)阅读小童话《假面舞会》 1. 老师深情并茂的朗读故事。
2. 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故事什么地方有趣?
(二)走进“童话森林”
1. 过渡:听完《假面舞会》这个故事,让我们继续走进小动物的童话城堡。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小童话《快乐小屋》和《下一个就是我》。想一想:这两个故事的主角是谁?你最喜欢哪个故事?
3.把你喜欢的故事读给同学听。
三、小结
12、导读书目:《安徒生童话》
一、教学目标
1、带领学生走进安徒生的童话故事,通过阅读了解、感受童话故事的丰富多彩增强学生朗读童话的兴趣。
2、感悟安徒生及其作品中呈现的对真、善、美不懈追求的精神。
3、通过阅读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2、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
预先布置阅读童话,课件,阅读记录卡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主题
1、很高兴我们又在一起读书了,经常读书会使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你们还知道别的有关读书的名言吗 ?学生自由说说。
2、是的,读书会让我们变得更美丽,更聪慧。今天,让我们继续在书的海洋里畅游,一起走进有趣的《安徒生童话》王国吧。
3、播放课件,学生看课件猜故事名字。(《拇指姑娘》、《海的女儿》、《丑小鸭》、《野天鹅》、《皇帝的新装》)
(二)走进童话,走近安徒生
1、学生交流查找的有关安徒生资料。小组畅谈:说说自己的搜集的资料。
2、集体交流,评议:谁的收获最多。
3、师补充一些有关资料。
(出示安徒生图片)这位就是安徒生,你了解安徒生吗?(指名介绍,师补充资料)安徒生实在太有魅力了,他的灵魂飞翔了200多年,他的文字温暖了数代人的心,台湾著名作家张晓风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出示)
如果有人5岁了,还没有倾听过安徒生,那么他的童年少了一段温馨; 如果有人15岁了,还没有阅读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少年少了一道银灿; 如果有人25岁了,还没有细味过安徒生,那么他的青年少了一片辉碧; 如果有人35岁了,还没有了解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壮年少了一种丰饶; 如果有人45岁了,还没有思索过安徒生,那么他的中年少了一点沉郁; 如果有人55岁了,还没有复习过安徒生,那么他的晚年少了一份悠远。
(三)了解童话目录
1、咱们班同学带来的《安徒生童话》有很多种版本,有注音版、少年儿童版、完整版等……
2、叶圣陶先生说:“读书先看目录,看一遍至少对于全书有了概括印象,进而能对阅读材料作出取舍。”不管是读哪种版本的童话书,首先要学会看目录,目录一般在正文之前。它一般包括篇目和页码两部分。形式有多种,有的页码在篇目的前面,有的则在篇目的后面,同学们要根据目录快速地查找喜欢的阅读内容。
(四)阅读方法指导
1、找到了自己想读的童话故事了,那么我们怎样阅读童话呢,结合以往的经验我们来交流交流。学生交流自己阅读方法心得。
2、同学们说的办法可真好,要想读懂童话,就必须静下心来,走进童话故事的情境当中,就像人吃东西那样,要经过细嚼慢咽才能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有的好文章要反复地读好几遍,甚至能背诵下来,现在我们就一起静下心来读一读你手中的《安徒生童话》中你最喜欢的那篇文章。
3、(课件出示)阅读童话应逐步达到以下几点要求:第一,认真朗读,弄懂内容。第二,品评人物,理解道理。第三,边读边想,记忆故事。
(五)口语训练 边读边思考:
①我最喜欢的《安徒生童话》故事是(),这个故事主要讲()。②我最喜欢这个故事中的(),因为();或我最讨厌这个故事中的(),因为(); ③我读了这个童话故事(),知道了()。
学生自由读书、交流。教师从“故事情节”、“故事人物”、“故事道理”等方面进行随机指导。
(六)总结延伸
1、本次班级读书会就要结束了,你想对安徒生爷爷说什么呢?指名答。
2、布置故事会:课后,我们还要读更多的安徒生童话,让安徒生童话成为照耀我们一生的阿拉丁神灯!每人准备一个童话故事,参加班级的讲故事比赛。(设计:赵华娟)
13、导读书目:《木偶奇遇记》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孩子们喜爱读书,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让书成为他们的朋友。
2、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读书的快乐。
3、通过阅读,指导学生学会读童话的简单方法。
二、教学准备:课件、童话书《木偶奇遇记》
三、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揭示专题
1.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小朋友最爱看书了,能告诉老师最近你们都在看什么书吗?(学生说)。
2、真棒!现在,书中的一些主人公来和我们交朋友来了,他们是!(课件展示图画白雪公主、美人鱼、丑小鸭、灰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拇指姑娘)知道这么多童话人物,真了不起。这些人物都是来自经典的童话,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童话世界吧!)
(二)谈话激趣、感知书籍、渗透方法。
1、谈话激趣
前段时间老师看到有些小朋友在看一本很有趣的书,这本书也是老师小时最喜欢看的童话书,今天借来跟同学们一起分享。
2、指导观察封面,感知书籍。
(1)这本书漂亮吗?谁知道书的名字叫什么?(木偶奇遇记)(2)作者简介。
(3)请同学们再仔细看看,还看到什么?(木偶)你怎么知道他是木偶呢?你们看得真仔细!还会把图文结合来看,真了不起!(板书:仔细看,图文结合)
(4)谁最聪明猜猜这个故事讲什么?
(三)动画激趣。
(1)真棒!看!小木偶皮诺曹迫不及待要和我们见面了(播动画)。
(2)这是个怎样的木偶?这么神奇的木偶可不是一般的木头做的,是由一块神奇的木头做的,我们赶快去读读《神奇的木头》吧。
我们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认真读、边读边想),等会老师考考同学们,看谁最会读书。
(四)师生共读故事《神奇的木头》(配优美的音乐伴读)
1、师生自由阅读(学生小组读,播放柔和的背景音乐伴读)
教师边与学生共读故事边观察学生的阅读情况,相机指导,了解学情。
2、表扬读书专注的孩子。读书专注是好习惯。
3、读完故事你想说什么?
(五)读书交流会、别急?老师考考你们读书是否认真细心!(小组比赛、宣布比赛方法)
1、小小裁判官(判断题)
(1)神奇的木头会说话。
(2)安东尼是雕刻匠。
(3)神奇的木头是木匠安东尼发现的。
(4)木匠按动你要做个木偶。
(5)大伙都叫安东尼“樱桃师傅”。
为什么呢?让学生再读第一自然段。(出示安东尼图)指导观察鼻子。出示樱桃图对比。
2、故事大王(小组练讲故事)。
推荐一名学生讲,其他学生补充。
(六)拓展。
1、这个故事这么有趣,同学们回家一定要讲给爸爸妈妈听。
2、指导看目录。
刚才老师播的故事叫《变长的鼻子》,如果我们要看《没脚的木偶人》这个故事在哪页呢?(看目录)
3、在这本书里,像《神奇的木头》这么有趣的故事还有很多,请同学们也可以用今天我们学的方法去读读。如:《皮诺曹变驴》中小木偶因不爱学习,耳朵变大变长。《遇见鲨鱼》中木偶被鲨鱼吞进肚子,在鲨鱼肚子里遇见他爸爸,勇敢地把爸爸救出。这些情节经常在老师脑中出现。同学们也可以用今天学的方法读读。
(七)总结。
1、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2、让我们拿起书,以书为伴,希望我们同学都能成为我们学校的阅读之星。
14、导读书目:《我和小姐姐克拉拉》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封面,了解书的名称、主要人物和主要内容; 2.通过阅读目录,了解大概内容,激发阅读兴趣; 3.通过阅读《买来的差使》,学会合作、学会查字典解决不认识的字,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二、教学准备:《我和小姐姐克拉拉》童话书,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生活秀,秀出童年乐事,引入阅读 1.展示照片(哥哥妹妹坐在一辆玩具车上)2.述说人物和故事。
故事中的两个小朋友,一个叫津津,一个叫莹莹。津津是哥哥,今年5岁,比妹妹大两岁。你说妹妹几岁? 你看,哥哥妹妹最喜欢玩玩具车。一屁股坐上车,两只脚在地上哧哧地使劲划几下,车子就呼的向前冲去了。你们玩过吗?
哥哥到底比妹妹大两岁,跑的也快,每次都是第一个跑到车上,坐在车头开车。妹妹只好坐在后面,抱着 哥哥,让哥哥划。妹妹也很想很想把把方向盘。这不,她叫:“哥哥,我开!哥哥,我开!”哥哥
才不理她,他当司机才好呢。两个人正在拉拉扯扯,“哇”的一声大哭!谁哭了?哥哥哭了,眼泪像决了堤的水一样。3.引入
这是发生在我家里的故事,是真实的故事。你们觉得有趣吗?有趣的故事还有许多许多。只不过我们都比较懒,没有把它们记下来。
德国的著名儿童文学家迪米特尔?茵可夫,是个有心人,他把儿童的有趣的故事都记了下来。今天我们先来看看这本书。
4.齐读书的名称《我和小姐姐克拉拉》。
(二)看封面,读人物介绍,了解主要人物和内容 1.看封面,故事说谁?我是谁? 2.读片段
(一),p.7“你肯定不认识我——克拉拉是克拉拉,我是我,克拉拉不是我。”了解人物我和小姐姐克拉拉。
3.读片段
(二)“可是人们总是把我们弄混——尽管她也一起吃来着。”你读懂了什么?你有什么感觉?
(三)读目录,感知文章主要梗概
这本书到底写了哪些有趣的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目录。1.指名读目录。
2.你感兴趣的是哪个故事? 3.交流
(四)读故事《买来的差使》,学会合作、学会查字典解决不认识的字。
(五)布置课外阅读:自己读完这本书,遇到不会的字查字典,能和爸爸、妈妈一起看就更好了。
15、导读书目:《皮皮鲁和鲁西西的故事》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故事梗概,赏析书中精彩句子。
2、播下学生热情阅读童话的种子。
3、培育学生天真活泼、爱好幻想、热爱创造的土壤。
二、教学准备:课前布置阅读童话书,相关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交流导入,明确本课主题
1、同学们,本学期人人都读了书,读了整本的课外书,大家说说看,你觉得读书好吗?好在哪里呢?
2、听了刚才的交流,同学们都或多或少地感受到了读书的好处。确实,读一本好书,就是跟一个高尚的人讲话。书,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既带给我们知识,也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所以,我们要多读书,但不是任何一本书都适合我们去读,读书还是要选好书。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向你们介绍一些好书,高兴吗?
(二)生动描述,推荐童话故事
1、板书:皮皮鲁 鲁西西 提问:认识这两个人吗?
2、介绍:皮皮鲁和鲁西西是双胞胎兄妹,也许同学们要问了,鲁西西干吗不和皮皮鲁姓一个姓呢?原来,他们的爸爸妈妈有这样一个协议:生男孩子跟爸爸姓,生女孩子跟妈妈姓。结果,他们生了对双胞胎——一男一女。于是,男孩子跟爸爸姓皮,女孩子跟妈妈姓鲁,一个叫皮皮鲁,一个叫鲁西西。
皮皮鲁聪明、淘气、倔强,喜欢玩,富于幻想,热心帮助别人,常常见义勇为。鲁西西可不像哥哥那样淘气,她不爱到屋外面去玩,爱在家里玩。她家的墙上、桌子上、柜子上都有她的朋友。鲁西西每天写完作业就和他们玩。
3、皮皮鲁和鲁西西有许多好玩的经历,凭你的脑袋瓜怎么也想不到的种种趣事。今天老师从《鲁西西总动员》这本书里选一个小故事给同学们看。话说鲁西西来到了零食王国,见到了零食国王。他是专门管吃剩的零食的。零食国王让鲁西西检阅自己吃剩的零食,那是怎样的一个场面呢?请同学们从桌子里拿出来认真地读一读。
4、学生当堂阅读一个情节《鲁西西检阅零食大军》
5、你觉得怎么样?有什么想说的?学生交流。
6、是啊,吃剩的零食会变成一支支大军,还排着整齐的队伍迈开步伐接受检阅,多么奇妙的情形啊!在皮皮鲁、鲁西西的故事里都是这样的奇思妙想。怪不得只要有人拿到其中的一本书,就会有一口气读完的冲动,饭也不想吃,觉也不想睡。好看呀,真是太有吸引力了!老师告诉你,《皮皮鲁总动员》有30本书,分蔚蓝系列、银红系列、橙黄系列。《鲁西西总动员》现在也有8本书。展示每种系列的书各一本。
7、像《皮皮鲁传》和《鲁西西传》这样好看的童话书还有很多很多,如《大林和小林》《蟋蟀也吃兴奋剂》《阿笨猫全传》《哈利伯特与魔法石》《格列佛游记》等等(课件随机出示)。有兴趣的同学都可以去读,我们学校图书馆也有。
(三)小结(略)
16、《狐狸和葡萄》阅读指导课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知道《狐狸和葡萄》这则寓言故事,能从寓意中获得教益。教学重、难点:能结合生活中的例子体会寓意。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阅读《伊索寓言》,了解有关《伊索寓言》的资料。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先送一条能开启这堂阅读课智慧的名言给大家:(媒体出示)寓言可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是灵魂。——法国寓言诗人 拉·封丹
1、点读。读了这条名言,你有哪些充满智慧的思考?交流后齐读。
2、回忆一下,你们以前读过哪些寓言故事?
师小结:中国的寓言大多凝成四言成语,比如刚才同学们说到的《守株待兔》、《自相矛盾》、《掩耳盗铃》、《刻舟求剑》等等;外国的寓言则不同,像我们学过的《狼和小羊》、《乌龟和兔子》、《农夫和蛇》。但是,无论是中国的寓言故事还是外国的寓言故事,它们都是通过一个小故事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往往带有讽刺和劝戒的性质。
3、简介《伊索寓言》及其作者。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曾经是一个奴隶。他机智幽默,聪颖过人,在儿童心目中始终扮演一个故事大王的角色。《伊索寓言集》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它的内容十分丰富,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题材相当广泛,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古希腊的社会现实和风土人情,尤其集中反映了下层社会里奴隶的思想感情。《伊索寓言集》里的角色大都由动物担任。这些动物和人一样,会思考,能说话,从本质上说仍是人的化身,代表着当时社会上的各色人物。
4、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伊索寓言》中一则大家非常熟悉的小故事――狐狸和葡萄。(揭示课题)因为熟悉,所以,相信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有更深入的思考,也会有更精彩的智慧火花闪烁。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馋、酸、一贯、掺杂、说谎
2、按 “身体”和“灵魂”把课文分为两部分,用“/”在文中标出。
3、检查自学情况:指名读生字词;分男女生点读两部分内容,齐声读好寓意部分。
三、精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师:秋天到了,葡萄园里的葡萄成熟了。(图片出示)你看到了什么?(出示:只见几串成熟的葡萄)适时板书:甜
(通过补充句子练习,让学生充分感受葡萄的诱人,为理解下文狐狸为什么说谎做铺垫,并适时给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的机会。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应该这样,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职责。)
2、望着眼前的葡萄,你想怎样?
小结:是啊,成熟的葡萄甜津津的,不要说尝,就是看看那晶莹剔透的外形,都会让人馋涎欲滴。
3、展开想象,进行语言训练。
看到眼前的景象,狐狸是怎样的神情呢?它心里会怎么想?嘴里怎么说?还会怎么做?板书:想尽办法(通过这些开放性问题的设置,让学生充分地进行了口头表达的训练,同时对课文的理解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狐狸想了哪些办法?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千方百计)结果怎样?板书:白费劲
5、读出狐狸由喜悦转为失望的语气变化。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引读:狐狸感到无望了,只好——
2、他边走边回过头来说:(出示句子: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思考:你觉得狐狸说的对吗?为什么?狐狸为什么要这样说?适时板书:无能为力 酸
3、指导朗读。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在生活中,你有没有碰到过类似的事情?
(放手让学生畅谈生活中类似的事,实现了由课堂到生活的延伸,尊重学生的个性。语文不仅是课堂的,更应该是生活的,活学活用才是最重要的。)
2、让我们把这则寓言的“灵魂”牢牢地记在脑子里。(出示寓意)齐读寓意。
3、现在,你对这则寓言的理解一定比以前更深刻。有什么话想提醒大家吗?想一想,就写在课文的下方,看谁写得精练。
(说是提醒大家,不如说是提醒自己,提醒自己不仅学会总结寓意,而且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不受文本的模式影响。)
4、会讲这个故事的同学请举手。下课后请你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四、作业:课外阅读《寓言集锦》
看到大家学习寓言如此兴致盎然,我忍不住想把自己收集到的《寓言集锦》送给你们。我已经把它存在电脑里了。里边有许多中外寓言故事,包括大文豪托尔斯泰写的寓言,如果愿意读的话,你们只要点击这个文件就行了。除此以外,图书馆啊、网上啊,还有许多有智慧的寓言故事等你们去读,别忘了,读到精彩的故事把它记熟了,和大家一起分享啊!
五、板书设计 :
伊索寓言
甜
想尽办法
狐狸和葡萄
白费劲
酸
无能为力
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对于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就去诋毁它,以此来安慰自己。
17、导读书目:《皮皮鲁和鲁西西的故事》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故事梗概,赏析书中精彩句子。
2、播下学生热情阅读童话的种子。
3、培育学生天真活泼、爱好幻想、热爱创造的土壤。
二、教学准备:课前布置阅读童话书,相关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交流导入,明确本课主题
1、同学们,本学期人人都读了书,读了整本的课外书,大家说说看,你觉得读书好吗?好在哪里呢?
2、听了刚才的交流,同学们都或多或少地感受到了读书的好处。确实,读一本好书,就是跟一个高尚的人讲话。书,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既带给我们知识,也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所以,我们要多读书,但不是任何一本书都适合我们去读,读书还是要选好书。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向你们介绍一些好书,高兴吗?
(二)生动描述,推荐童话故事
1、板书:皮皮鲁 鲁西西 提问:认识这两个人吗?
2、介绍:皮皮鲁和鲁西西是双胞胎兄妹,也许同学们要问了,鲁西西干吗不和皮皮鲁姓一个姓呢?原来,他们的爸爸妈妈有这样一个协议:生男孩子跟爸爸姓,生女孩子跟妈妈姓。结果,他们生了对双胞胎——一男一女。于是,男孩子跟爸爸姓皮,女孩子跟妈妈姓鲁,一个叫皮皮鲁,一个叫鲁西西。
皮皮鲁聪明、淘气、倔强,喜欢玩,富于幻想,热心帮助别人,常常见义勇为。鲁西西可不像哥哥那样淘气,她不爱到屋外面去玩,爱在家里玩。她家的墙上、桌子上、柜子上都有她的朋友。鲁西西每天写完作业就和他们玩。
3、皮皮鲁和鲁西西有许多好玩的经历,凭你的脑袋瓜怎么也想不到的种种趣事。今天老师从《鲁西西总动员》这本书里选一个小故事给同学们看。话说鲁西西来到了零食王国,见到了零食国王。他是专门管吃剩的零食的。零食国王让鲁西西检阅自己吃剩的零食,那是怎样的一个场面呢?请同学们从桌子里拿出来认真地读一读。
4、学生当堂阅读一个情节《鲁西西检阅零食大军》
5、你觉得怎么样?有什么想说的?学生交流。
6、是啊,吃剩的零食会变成一支支大军,还排着整齐的队伍迈开步伐接受检阅,多么奇妙的情形啊!在 皮皮鲁、鲁西西的故事里都是这样的奇思妙想。怪不得只要有人拿到其中的一本书,就会有一口气读完的冲动,饭也不想吃,觉也不想睡。好看呀,真是太有吸引力了!老师告诉你,《皮皮鲁总动员》有30本书,分蔚蓝系列、银红系列、橙黄系列。《鲁西西总动员》现在也有8本书。展示每种系列的书各一本。
7、像《皮皮鲁传》和《鲁西西传》这样好看的童话书还有很多很多,如《大林和小林》《蟋蟀也吃兴奋剂》《阿笨猫全传》《哈利伯特与魔法石》《格列佛游记》等等(课件随机出示)。有兴趣的同学都可以去读,我们学校图书馆也有。
(三)小结(略)
18、打开童心世界的大门
教学目的: 向学生介绍《爱心树》,引导学生读懂文字、观察画面,感受作品; 2向学生介绍谢尔·希尔弗斯坦,激发学生阅读谢尔其他作品的兴趣; 3教给学生上网搜索信息的方法,拓宽学生的阅读渠道。教学流程: 一 名言导入 师生对话交流后出示的莎士比亚名言:“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设计意图】只有让学生明白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他们才会主动阅读,爱上阅读,养成阅读的习惯。二 聆听故事
多媒体课件播放《爱心树》全文,教师朗读。三 交流感受 整体感知: 故事听完了,此时此刻你能用一个词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吗?(感动、伤感、难过、生气、温馨、快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最首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自己读懂文本的能力。无论学生理解文本深浅如何,收获多少,教师都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而不是急于把教师自己的体验强加于学生。只有教师放手了,学生才敢开口,学生的思维才能真正得到锻炼。就像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期其自得”。
2引导读文: 同学们,读书是需要静下心来、沉下心来的,下面就请你们沉下心来再次默读这则故事,看看你的这种感受来自哪里?用笔把让你特别有感触的句子画下来。3学生交流。
课堂实录片段一:感动 课堂实录片段二:生气
4引导看图: 这本书和我们以前读的书有些不同,不仅有文字,还有画面,刚才有同学说故事也让他感受到了伤感、难过,那么哪些画面令你有这样的感受呢?下面请你再次沉下心来,看看这些画面,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四 评价故事
① 在这个故事里,大树为男孩奉献了一切,直到自己一无所有了,却还希望能给孩子点什么,那么你赞成大树的这种做法吗?
② 对于故事的另一位主人公男孩,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五 介绍作者
1写这个故事的人是一位美国作家,名叫“谢尔·希尔弗斯坦”,大家想了解这位天才艺术家吗?咱们可以通过什么途径来了解这位作家呢?(上网)2 指导学生上网搜索作者的相关资料。六 结语
同学们,我们的课堂就要结束了,但是你们的阅读之路才刚刚开始。虽然生活中充满遗憾与缺陷,但是如果你走近这个叫谢尔·希尔弗斯坦的作家,沉浸到他的作品中去,你就一定会获得快乐!
19、《走进童话世界》阅读指导课教案
教学设计思想:
1、让学生在阅读目录和简介中大概了解童话书的内容,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孩子体会到读书的快乐,阅读的乐趣。
2、在读故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形成初步的鉴赏能力。
3、在小组讨论中还进行团结互助、交流合作的思想品质教育。
结构流程图:
揭示专题--呼唤旧知、指导文本--小结方法、鼓励读书--拓展延伸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指导学生学会读懂童话,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2、掌握读懂童话人物和道理,从而学会基本的读书方法。、激发情趣,教学过程:
一、揭示专题
1.课件展示:童话故事图片
2.你们知道这些图片吗?图片上的主人公有怎样的故事呢?(学生讲自己知道的童话故事)你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他们的?(真是见多识广,知道这么多的故事,真了不起。这些都是美丽的童话人物,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童话世界,去认识他们吧!)
板书课题:走进童话世界
二、呼唤旧知、指导文本。
1、说起童话,有一个人就不得不提,那就是童话大师安徒生。他一生写的许多的童话故事人们把它整理成了一本书叫《安徒生童话全集》出示他的童话书
图片(课件)。让我们来初步了解一下他和他的童话吧!
(指导学生观察图书封面、阅读简介和目录指导。出示《安徒生童话全集》图书目录。指导读书方法:浏览性的泛读法
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可采取浏览法,即“随便翻翻”,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或通过看标题、目录、内容提要、前言等,以求在有限时间内获取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
从简介和目录上你知道了点什么?
2、安徒生是世界童话大王,他的童话故事大都是经典很值得一看,1)下面我们就读读《买火柴的小女孩》吧!请同学们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把这篇童话快速读一遍。出示问题:童话中一共出现了几个人物?
(读书方法:“限量速读法”,在阅读前确定阅读的数量,限定时间读完。)
2)请同学们再读一遍抓住展现这些人物形象的段落、句子、词语多读几遍,用笔划一划,也可以在旁边写下你对这个人物的理解。
学生阅读后提问。问题:谁给你留下了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读书方法:精读。)
3、我们仅仅读懂人物是不够的,作者写下这篇童话是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的?
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在小组内学习,把你的体会在小组内交流探讨。
学生自由交流。
小组汇报。(读懂童话还要读懂道理。)
三、小结方法,鼓励读书。
1、到了现在,我发现同学们已经真正的把这篇童话读懂了,那现在再来回顾一下我们到底是怎么读童话的?思考一下我们用什么方式去读懂人物的呢?(速读、精读)
(如果给我们一本新书,或者去学校图书室借一本书,我们能在上面圈圈画画吗?不能,要爱护书籍。那我们碰到好词好句又该怎么办呢?对,摘录,做读书笔记。真是好办法。)
2、又是用什么方式去读懂道理的呢?(对,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获得知识,集思广益。当你在家里或别的地方读书碰到问题时,也可以拿到学校和大家共同讨论解决。)
读一篇童话是这样,读一本童话书也是这样,读更多的课外书也可以用这种方法理解人物形象,感悟世间真理。
我们读懂人物读懂道理之后我们还要干什么呢?
四、拓展延伸
1、读书是幸福的,它让我们受益匪浅,有一个和你们差不多大的孩子,她不仅认认真真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还把自己的感受写成了一首诗《你别问这是为什么》。(出示)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妈妈给我两块蛋糕,我悄悄地留下一个。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爸爸给我穿上棉衣,我一定不把它弄破。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
哥哥给我一盒歌碟,我选出了最美丽的一页。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
晚上,我把他们放在床头边,让梦儿赶快飞出我的被窝。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
我要把蛋糕送给她吃,把棉衣给她去挡风雪,在一块唱那最美丽的歌。
你想知道她是谁?请去问一问安徒生爷爷?她就是卖火柴的那位小姐姐。
你读完这个童话你有感受吗?那课下可以用一句话或几句话或是一首小诗来写写自己的感受。
2、课外阅读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要养成认真阅读的好习惯。每读一本书,一定要认真读完,不要只翻阅主要情节,不能只问谁是好人或坏人。还要动笔,随时摘录,做好读书笔记,写读书心得。
2)要留心观察、反复观察,留心生活中各种事物,做有心人。通过反复细致的观察,抓住事物的本质和特点,在头脑中形成生动、具体的形象。
3)要积极思考。读书要边读边思考,观察事物要注意分析。
4)要爱护书报,注意用眼卫生。对公共的或别人的书报,更要注意做到不撕页、不卷角、不涂抹、不乱折乱卷。要注意阅读姿势,不要躺着或歪着头读书;不要在吃饭、走路、乘车、光线太强或太暗时看书。
板书设计:
走进童话世界
读童话读目录和简介--大概了解
读懂人物--速读精读
【阅读指导课教案---走进成语天地】推荐阅读:
课文阅读指导课教案07-23
第一学期 三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08-07
阅读指导课教案三年级上册李嫣然09-28
六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07-22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08-21
安徒生童话阅读指导教案11-10
2011语文高考三轮复习优秀教案《小说阅读技巧指导》11-29
状物散文阅读指导07-20
绿野仙踪阅读指导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