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感人故事

2024-09-21

最感人故事(精选12篇)

1.最感人故事 篇一

老兵的老家在一个偏僻山沟里,那年他考取了北方的一所院校,可就是卖了房子也凑不够昂贵的学费,他含着泪偷偷地把通知书藏了起来,年底便报名参了军。

新兵下连时,一辆大篷车把他拉到了一座海拔4000多米高的一个“天边边”哨所。老兵好奇地看着这个犹如“世外桃源”的地方,心想,这下可好,可以静静地读书学习了。

老兵的梦成了整个哨所的大事,大家尽可能地少给老兵安排任务,以便让他有充足的时间学习。用战友们的话说,老兵的梦就是哨所里每一个人的梦,老兵能考上军校是整个哨所的光荣。

第二年,团里组织报名,可只有一个名额,老兵把机会让给了别人。

第三年,军校统考的那几天,正赶上老兵患阑尾炎住在医院里,老兵很失望,喃喃道:“明年,明年我一定参加考试。”

第四年,老兵是连里惟一一个报名的,可就在他准备下山到团里报到时,一场大雪封住了下山的道路。老兵天天站在哨所旁遥望着山下,他不是不知道这么大的雪至少得一个月才能下山。一连几天,大家都发现老兵的眼睛红红的,可谁都找不到一句安慰的话。

第五年院校统考的前一个多月,老兵便下了山。老兵成绩好,自然胸有成竹。考完后,他回到了哨所。连长想给老兵报假,老兵说啥也不同意:“这么多年了,为了考学,我比别人少干好多的活,总觉得对不起大家。”那段时间老兵一个人干好几个人的活,一天站好几班哨。一个多月后,军校的录取通知书真的来了,哨所里像过年一样欢天喜地,司务长特意把存放了好几年的老酒也拿了出来,战友们纷纷给老兵留言祝福,还相继送出了礼物。老兵泪流满面,说,等毕业了一定再回来。

然而老天似乎有意与老兵作对,就在他下山报到的前一天,一场大雪又封住了山路。全连的官兵把老天爷骂了一百遍,大家绞尽脑汁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下山的办法,与团里联系的军线电话早已没了动静。眼看军校报到的日子快过了。几个班长纷纷请缨,要求送老兵下山,老兵看着大家,热泪盈眶,但他知道无论如何不能用战友的生命作赌注。

第二天一早,战友们在老兵床上发现一张纸条:亲爱的战友们,恳请原谅我的不辞而别,我知道这样做的后果,但我无悔我的选择,毕竟我努力了,如果我能顺利下山,那么三年之后我一定申请回来……

然而,老兵最终没能走出雪山。后来,战友们在20多里外的山坡上发现了老兵,他的身体正呈蜷缩爬行姿态,抬着头,两只眼睛直盯着前方的路……

每个人都曾有过自己的梦想,岁月流逝,有的人放弃了,有的人坚持着。有人说,梦想是活着的惟一理由。一位老兵的梦想也许微不足道,可却像那座耸立的雪山深深地屹立在他的心中,在他的人生天平上,梦想的价值已经远远地超出了生命。

最感人故事 奶奶给了零花钱

有两个小朋友,一个叫兵兵,一个叫小宇,本来互不相识,在汶川大地震中,他们都痛失亲人,地震后,兵兵爸爸和小宇妈妈结婚,组成了一个新家,兵兵和小宇就成了在一个锅里吃饭的兄弟。

这个周末,小宇妈妈回娘家去了,恰好兵兵奶奶从乡下来城里看孙子,奶奶很久没看见兵兵了,一见他就又是搂又是抱的,亲得不得了。没想到兵兵一下挣脱奶奶的怀抱,赶紧躲开了。

奶奶不明白兵兵为什么要躲开,正在疑惑,爸爸悄悄将奶奶拉到一边,指指小宇的屋子,说:“妈,兵兵是顾着小宇的感受呢,小宇的奶奶在地震中没了,要是他看见你对兵兵这样亲,他会触景生情,心里难过。再说了,小宇现在也是你的孙子,你可不能这样偏心眼儿!”奶奶点点头,悄悄看了看小宇,小家伙果然默默地坐在书桌旁发呆,她说:“我知道,小宇也得有人疼,可我现在跟他刚见面,还有距离感,兵兵毕竟是我的亲孙子,我忍不住就想抱想亲呀!”

到了中午吃饭时,奶奶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她把菜左一筷子夹给兵兵,右一筷子夹给小宇,对小宇也是一口一个“乖孙子”,小宇很快就跟奶奶熟起来,不停地说“谢谢奶奶”。吃完饭后,奶奶拉着两个孙子坐在客厅里,给他俩讲故事,客厅里充满了欢声笑语,爸爸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要知道,农村老太太比较传统,一般会觉得血脉相连的才是亲人,奶奶能以平等的心态对待这两个孩子,很不容易。

奶奶的故事说完了,两个孩子各自回到自己的房间写作业,奶奶见爸爸在客厅看电视,她就起身进了兵兵的房间,并轻轻关上了门。兵兵见奶奶进来,忙放下手里的笔,笑着问奶奶有什么事,奶奶蹑手蹑脚凑到兵兵面前,悄悄地说:“乖孙子,奶奶给你点零花钱,别让你爸爸知道,他老是不让我给你零花钱,说是怕惯坏了你。哼!我的孙子乖着呢,哪会有几个钱就惯坏了嘛!”奶奶说完,从兜里掏出一块包着的手帕,打开,拿出五十块钱,塞到兵兵手上。她每次来都这样,只要见到兵兵,就会悄悄塞给兵兵钱花,兵兵如果不要,她会急得直跺脚。

给兵兵塞完钱,奶奶赶紧打开门,走了出来,爸爸见奶奶一副神秘的样子,就笑着问:“妈,你刚才进兵兵房间干什么?”

奶奶跟着也笑笑,说:“我看兵兵写作业呢。你别老以为我偏心,我也看看小宇去。”说着,又笑眯眯地进了小宇的房间。

不到两分钟,奶奶就从小宇房间出来,径直朝门外走去,到了门口又回转身,对兵兵爸爸说,她要下楼去一趟。

这时,兵兵从自己房间走出来,一蹦一跳地跑到小宇房间,推开门,又轻轻关上,悄悄问小宇:“小宇,奶奶给了你零花钱没?”小宇看看兵兵,摇了摇头,兵兵又说:“奶奶给了我五十块!”

小宇脸上流露出羡慕的神情,说:“五十块呀?真多!我要是有零花钱就好了。”兵兵拿出奶奶刚才给的那张五十块钞票,递给小宇,说:“看,这是什么?”小宇看了一眼,不开心了,说:“就算奶奶给了你零花钱,你也用不着这样显摆嘛!”

兵兵把钱往小宇手里一拍,说:“显摆?这是奶奶让我给你的!她说,我五十,你也得五十,一分也不能少!”

小宇一听,开心极了,说:“原来奶奶也给了我零花钱啊?奶奶真好!奶奶对我真亲!”

兵兵连忙将钱塞到小宇的衣兜里,压低声音说:“嘘!小声点,爸爸一直不让奶奶给我们零花钱,怕我们乱花,这钱是奶奶悄悄给的,千万别跟人说哦!爸爸要是知道了,他又要说奶奶了。”

小宇用心地听着,认真地点了点头。

兵兵做好这件事,开心地哼着小曲,回自己房间去了,爸爸看兵兵这副得意的样子,心里直冒火:这祖孙俩真不像话!刚才奶奶蹑手蹑脚进兵兵房间,还关上门,爸爸就觉得不对劲,悄悄贴到门缝上一看,正好看见奶奶给兵兵零花钱,这还不算,她怕儿子怀疑,还故意进小宇房间晃一圈;兵兵这小家伙也是,有了钱就藏不住高兴,连忙跑到小宇房间去显摆。他们也不想想,这样小宇心里会多难过!

爸爸再也坐不住了,他从钱包里掏出五十块钱,走进小宇房间,然后轻轻关上门。

小宇见爸爸进来,连忙笑着问:“爸爸,你有什么事吗?”爸爸没答小宇的话,反问道:“小宇,兵兵刚才来你这儿做什么?是不是跟你显摆,说他有钱?”

小宇想起兵兵的叮嘱,连忙紧张地说:“没—没有呀!”

爸爸见小宇连话都说得结结巴巴的,想,这孩子心里肯定不开心,叹了一口气,把五十块钱轻轻放在小宇手上,轻声说:“小宇,你别难过,你和兵兵都是奶奶的乖孙子,她给了兵兵零花钱,当然也会给你!刚才她进你房间,见你正专心地写作业,就没打扰你,出来后把五十块钱放在我这里,说等你写好作业后,让我交给你。”

小宇没想到爸爸也给了五十块钱,脑子一下糊涂起来,正要说话,这时奶奶从外面回来了,爸爸赶紧对小宇“嘘”了一声,说:“这钱你先不要跟奶奶说,我们跟她开个玩笑,骗骗她!”爸爸说完,就出了房间。小宇越想心里越纳闷:为什么奶奶让兵兵给了我五十块钱,又再让爸爸给我五十块钱,还都不让我说呢?奶奶年纪大,一定是记错了,不行,我不能多要奶奶的钱!

这时,奶奶笑眯眯地走进来了,小宇连忙从兜里拿出五十块钱,正要退给奶奶,谁知这时奶奶凑上来,一边打开手帕包,一边悄悄对小宇说:“乖孙子,奶奶刚才给了兵兵五十块零花钱,你也是我的乖孙子,来,拿着,奶奶也给你五十块!”

小宇这下完全糊涂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奶奶看小宇在发愣,就着急地说:“乖孙子,你快拿着呀!别让爸爸看见了,这是奶奶悄悄给的钱,你自个拿着用,想买啥就买啥!”

小宇推开奶奶的手,从自己兜里掏出两张五十块钞票,放在桌子上,说:“奶奶,你是不是记性不好呀?你叫兵兵给我五十块,又让爸爸再给我五十块,怎么你自己还给我五十块啊?”

这样一来,奶奶也愣住了。

这时,门被推开了,兵兵和爸爸一起进来,把奶奶拉了出去。

在兵兵和爸爸的解释下,奶奶总算弄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她将两张钞票分别交到兵兵和爸爸手里,说:“你们呀你们,真是太小看我了,我刚才给了兵兵钱后,接着就要给小宇,结果进了他房间,才想起包里只有张一百块的钞票,就下楼去换了零钱,哪知就这一会儿工夫,让你们折腾出这么多事来!”

奶奶这一说,爸爸笑了,兵兵笑了,正躲在门后偷听的小宇,跟着也笑了。

2.最感人故事 篇二

这个叫作泰迪的男孩实在不令老师感到愉快, 所以有时当汤姆森太太批改作业, 在泰迪的练习本上用红笔划上大叉, 并给他一个不及格的F时, 她竟有种解气的感觉。

这天, 按照学校的规定, 任课的汤姆森太太开始阅读前任老师给班上学生的评语。汤姆森太太特意将泰迪的放到最后来阅读, 她不愿自己的情绪被过早破坏。然而, 那些前任老师们给泰迪的评语, 却让汤姆森太太颇感意外。

泰迪一年级老师这样写道:“泰迪是个开朗爱笑的孩子, 他总能很好地完成布置给他的作业, 而且泰迪待人友善, 跟他相处是一件愉快的事。”

他的二年级老师对他的评语是:“泰迪是个优秀的学生, 同学们都喜欢他。但他母亲致命的病带给他不少的痛苦, 他的家庭生活一定挺艰难。”

三年级老师写道:“他母亲的去世对他打击很大。尽管他在尽自己最大努力学习, 但他的父亲好像对此并不关心。如果不采取一些措施, 泰迪不幸的家庭生活一定会影响到他的发展。”

四年级的老师最后这样写道:“泰迪退步了, 对上学也没有多大兴趣。他朋友不多。上课爱打瞌睡。”

读到这里, 汤姆森太太才意识到问题所在, 作为老师, 她第一次觉得自己很惭愧。

转眼到了圣诞节, 汤姆森太太的学生们给她带来了各色各样的圣诞礼物, 所有的礼物都用彩纸包装, 还扎着漂亮的丝带, 唯有泰迪的礼物包扎得很难看, 而且用的还是商店里包杂物的牛皮纸。在同学们窃窃私语中, 汤姆森太太打开了泰迪的礼物, 里面是一个只剩一点点香水的小瓶子, 和一只镶着廉价石头珠子的旧手镯, 甚至有些珠子还脱落了。不少同学都笑了。然而, 汤姆森太太却制止了大家的笑。她把手镯戴到手上:“这真是一个漂亮的手镯。”她一边大声说, 一边还把手腕上洒了洒泰迪带来的一点点香水。放学后, 汤姆森太太在办公室门口见到一直在等她的泰迪。泰迪红着脸轻声说:“汤姆森太太, 今天, 你真像我妈妈。”

泰迪的这句话, 让汤姆森太太后来在办公室独自哭了很久。以前, 她一直以为自己不过是在教学生阅读和算术, 从未想过原来教师还能给予学生知识以外的东西。

从那天起, 汤姆森太太给了泰迪特别的关注, 她常常和他一起学习, 对他的每一个进步都给予肯定, 而且她越鼓励他, 泰迪的学习干劲就越大。到了那年年底, 泰迪已经成为班上最优秀的学生之一。

一年以后, 汤姆森太太在她办公室的门下, 发现一张纸条, 是泰迪写的, 他告诉汤姆森太太她是他一生中遇到的最好的老师。

转眼六年过去了。汤姆森太太收到泰迪的另一张线条。他说他已经高中毕业了, 全班排名第三。他告诉汤姆森太太她仍然是他一生中遇到的最好的老师。

又过了四年, 汤姆森太太收到泰迪的一封信, 信上说尽管学业和生活有时很艰难, 但他一直努力着。现在他就要大学毕业了, 而且获得了学校最高荣誉奖。他再次告诉汤姆森太太, 她是他一生中遇到的最好的老师。一晃又是四年。汤姆森太太收到泰迪的另一封信, 他说本科毕业后, 他决心继续深造。信的末尾, 泰迪说, 她依然是最好和他最喜爱的老师。然后是他的签名, 这一次, 他的名字有些长了, 上面写着, 泰迪·斯徒伍德, 医学博士。

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春天的时候, 泰迪又给汤姆森太太发了一封信。泰迪说他遇见了一个女孩, 打算结婚。他说他的父亲已经在几年前去世了。他想问一下汤姆森太太是否同意出席他的婚礼, 坐在原本是留给他母亲的那个席位上。汤姆森太太当然一口应诺。

那是一次感人的重逢。泰迪和汤姆森太太紧紧地相互拥抱。泰迪看见汤姆森太太的手腕上, 正戴着那年圣诞他送给她的礼物———一个破旧的、甚至连好些珠子都已脱落了的旧手镯, 而且, 他还闻到了一股淡淡的他所熟悉的香味。泰迪百感交集, 轻声说:“谢谢你, 汤姆森太太, 谢谢你信任我, 鼓舞我, 让我懂得命运可以改变, 让我觉得自己是个有用的人。”

汤姆森太太也热泪盈眶, 她同样轻声地告诉泰迪:“泰迪, 你错了, 是你改变了我呀, 正是因为你, 我才知道该怎样做一个老师。”

3.全世界最感人的10段话 篇三

★一直以为幸福在远方,在可以追逐的未来。后来才发现,那些拥抱过的人、握过的手、唱过的歌、流过的泪、爱过的人、所谓的曾经就是幸福。在无数的夜里,说过的话、打过的电话、思念过的人、流过的眼泪……看见的或看不见的感动,我们都曾经过,然后在时间的穿梭中,一切成为了永恒。

★不要抱怨你的女人丑,不要抱怨你没有一个好爸爸,不要抱怨你的工作差,不要抱怨没人赏识你。现实有太多的不如意,就算生活给你的是垃圾,你同样能把垃圾踩在脚底下登上世界之巅。这个世界只在乎你是否到达了一定的高度,而不在乎你是踩巨人的肩膀上去的,还是踩垃圾上去的。

★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人愤怒的那一个瞬间,智商是零,过一分钟后恢复正常。人的优雅关键在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用嘴伤害人,是最愚蠢的一种行为。

★有个懂你的人,是最大的幸福。这个人不一定十全十美,但他能读懂你,能走进你的心灵深处,能看懂你心里的一切。最懂你的人总是会一直在你身边默默守护你,不让你受一点点的委屈。

★一个人单身久了,就不想去恋爱,会感觉朋友越来越重要;一个人单身久了,就变得成熟起来,会比以前越来越爱父母;一个人单身久了,就买很多鞋子,会独自去很多很远的地方旅游;一个人单身久了,就不经意悄悄流泪,会在众人面前什么都无所谓。

★每一段记忆,都有一个密码。只要时间、地点、人物组合正确,无论尘封多久,那人、那景都将在遗忘中被重新拾起。你也许会说“不是都过去了吗?”其实过去的只是时间,你依然逃不出,想起了就微笑或悲伤的宿命,那种宿命本叫“无能为力”。

★有时候,莫名地心情不好,不想和任何人说话,只想一个人静静地发呆;有时候,想一个人躲起来,不愿别人看到自己的伤口;有时候,走过熟悉的街角,看到熟悉的背影,突然想起一个人的脸;有时候,别人误解了自己有口无心的话,心里郁闷地发慌;有时候,发现自己一夜之间就长大了。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4.最感人爱情故事 篇四

18岁时,她恋爱了,在大学校园里挎着那个男孩的胳膊,笑靥如花。同学们碰见,当面就表示羡慕:“你男友真帅啊,真是天生一对!”男孩的脸微微红了一下,腼腆地低了头。

四年后。她即将毕业,带着男孩回到县城的老家见父母。谁知道,父母问明男孩情况,脸色立刻变得阴冷。父亲冷笑着问:“你只是个做点心的,我女儿是大学生,你能给她幸福吗?”最后,女孩哭着送男孩回旅馆。回到家后,她明确表示不愿意放弃这段恋情,甚至绝食反抗。父母把房门锁了,她就从窗户爬到隔壁阿姨家,偷跑出来,去小旅馆找他。

当年,他们是在校园附近的饼屋认识的。他是店里有名的点心师,看见她就会脸红。

有一天,店里人很少,他现场制作了蛋挞,在上面放上一颗葡萄干,特意推荐给她,轻声地说:“这是公主蛋挞,我觉得很适合你。”

镶有葡萄千的公主蛋挞一直是她四年的专属。甜蜜了她整整四年。或许,甜美的反面就是极度的酸涩。现在,痛苦也来得惊天动地。一向孝顺的她实在不忍心看着父母以泪洗面,日渐憔悴,一方面却仍坚定地握住他的手:“没关系的,我们还是要在一起!”

然而,当她第六次偷跑出来去旅馆时,服务员却交给她一个小小的纸叠千纸鹤,说那个男生已经退房走了。她心慌意乱,不知所措。那段日子,她几乎天天失眠。当她终于拿到路费去省城的饼屋找他时,他已经辞职走了。那段日子,她不知流了多少泪,心里只有深深的绝望。

不管人如何痛苦,时间仍然在流逝。后来,她终于淡化了对他的怯懦的痛恨,和公司里收入丰厚的部门经理谈恋爱了。再后来,她嫁人生子。周末坐在自家的小车里和家人去郊游赏花。初恋,只剩一道淡淡的痕,惟有那只纸鹤,她仍夹在自己的日记本里。

已分开六年了,这天,她倒腾旧物,忽然看见那只千纸鹤,有点怅惘。竟不自觉地拆开。

里面却是有字的,密密麻麻地写着:“我曾经希望一辈子让你做我幸福的蛋挞公主,但带给你的却是痛苦。你每次从家里偷跑出来都会更瘦更苍白,我心疼死了。这三个月里,我私自找过你的父母很多次,苦苦哀求,毫无结果。我不忍心让你如此挣扎,只有先行退出,让你彻底忘了我,才有空白填补新的幸福。

钢笔字迹横糊,有他的眼泪。她恍惚想起父母当年曾经不屑地说,他从不争取,临事就一走了之,算什么男人?

现在谈这些没用了,可是,她还是忍不住给母亲打了电话:“他当初找过你们很多次吗?到底谁在说谎?”母亲沉默了很久,叹了口气,幽幽地说:“他还真是个痴情的孩子。”

他的确无数次地找过她的父母。最后一次的情形,她的母亲记得一清二楚。

他当时黑着眼圈,衬衫晃晃荡荡的,有点魂不守舍地说:“我准备离开她了,再不联系,让她彻底忘了我。但是伯母,今后我会给您打电话,请您告诉我她的近况好不好?要不然,我担心自己会忍不住去找她……”

“头一年,他一周打一次电话。他慢慢知道你谈恋爱了,结婚生子了,就半年打一次电话。他特意叮嘱我,别让你知道,省得挂念。他的电话是从天南地北打来的,没有固定在一个城市。三个月前,他最后一次打来电话,说他也想成家了,说他遗忘的速度远远没有你快,但是,心里终于有一点空白了。”

她在这边听着,泪水流了满脸。原来,遗忘也是一种祝福,转身也是一种深爱。他孤独一人在不同的城市辗转流浪,拿出最珍贵的青春岁月,只为延续这段只剩下一个人的初恋。

最感人爱情故事 木格窗前的守候

这座城市被称为“百湖之市”,城在湖中,人在画中,而小店位于闹市靠湖边的一隅,取名“湖来风”。“湖来风”几个字是手书行楷,很有艺术品味,乍一看,以为是间经营古玩字画的店面,细看店牌下两个身着时尚女装的模特儿,原来是一家服装店。店前人来人往,隔壁音像店里的流行歌曲肆意张扬,使小店显得喧闹。而小店的背后是一汪清澈的湖水,透过木格小窗,可看到三两游船,风平浪静的时候,还可看到水底成群嘻戏的小鱼儿。肖宁就坐在窗前的工作台前,大写意绘着服装草图,大剪刀咔嚓咔嚓游走在花花绿绿的布纹中,小巧的针细细密密地缝出各种款式的时装来。

店里的服装都是出自里间的工作室,出自肖宁的手。

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店里来了一个小巧的女孩子,一进店门便夸张地太叫“哇!好漂亮!真像艺术展品!”说罢便一件件地试,试完掂掂这件掂掂那件,最后锁定三套,仍然无法取舍。店里的打工妹热情地说:“这三套你穿着都非常合适,你可以都买走啊,风格不一样嘛。”女孩子翻翻挂包,有些不舍地放下衣服,只挑了最便宜的一款,说:“就这套吧!”正要付钱,听到一个声音:“这几款你都拿走吧,今天店里搞活动,买一赠二!”肖宁从工作间出来。

“真的?”女孩子惊喜中带着怀疑,同时听到打工妹不解的声音:“老板,你……”

“是真的。”说话间,肖宁已把三套衣裙包装好递给她。“真是太好了!”女孩子欢呼雀跃着把三个大袋子抱着贴在了胸口。

走到门口,女孩子突然回过头来,说:“我还是觉得不妥,老板,你太吃亏了。”肖宁笑着说:“我不吃亏,因为我的作品终于遇到了她的主人!”女孩子不解,肖宁说一“我的店里不是顾客在挑衣服,是衣服在选择她的主人!我的每一件衣服都在守候她的主人!”

女孩子觉得这个男人很特别,临走时又回头看了他一眼。

2

女孩子叫蓝妮,刚刚大学毕业到这座城市找工作,租住在湖来风对面的一个阁楼里。白天,她揣着分类广告穿梭在大街小巷,饿了就近到一个小饭馆吃碗面:到了晚上,她就沿着城中一个个清清的湖细细地走,那是她一天中最享受的时刻。她之所以选择来这座城市,就是喜欢这大大小小的湖泊,在喧嚷的城市里闹中取静、静中取雅,别有一番与心灵合拍的韵致。自从淘衣淘到湖来风,蓝妮的这种韵致又平添了几分。她常常沿湖边散步归来,绕到湖来风,看看门前的模特上有没有让自己心动的新款,虽然没钱再添置衣服,但看看也是可以养眼养心的。

蓝妮终于找到了一份工作,待遇很是优厚。报到前一天,她到湖来风掏一套职业装。那天打工妹不在,肖宁径直走进工作间,取出一套玫红色棉质套裙,叫她到试衣间换。蓝妮出现在试衣镜前的一刹那,忍不住发出惊艳的叫声。俗话说,衣如其人,这套裙子的颜色、大小、款式、质地,还有风格、个性,像是专为她而设计的。她惊奇地望着肖宁,这个设计师不像设计师倒像巫师!她突然想到肖宁的工作室看看,肖宁带她进去。她一进去便惊呆了,闹市里居然还有这样一块世外桃园:花花绿绿的布料有序地摆放在小阁楼上,阁楼下是诺大的工作台,简洁明快,最惹眼的是工作台和阁楼间的木格小窗,透过方寸之窗,她依稀看到湖水的波光,嗅到略带腥味的潮湿的湖风。

蓝妮一下子喜欢上了这里,她转身问肖宁:“老板,你店里要招人吗?”“要啊!”肖宁眼睛一亮,他店里的打工妹刚刚嫌工资太低辞工,他正在物色人选呢,更重要的,这是怎样的一个性情女子啊!“不过,我店里生意不大好,待遇不高……”他惴惴然望着她。蓝妮兴奋地说:“没事儿,我只有一个条件:经常让我到工作间看看。”肖宁连连点头。两人当即敲定,都有些迫不及待。

3

蓝妮一来,店里立马就生机勃勃。很普通的一件衣服,经她随意一搭配,就让人眼前一亮,连肖宁的一些败笔都被她起死回生。有一次,一女孩在试穿一件绛色V领T恤,蓝妮把自己脖子上一条粉白色丝巾解下来给女孩系上,女孩立即买下了T恤,连同蓝妮的丝巾。肖宁正好看到了这一幕,眼睛睁大了。这件T恤在店里挂了一年没卖出去,都有些蒙尘了,正准备撤柜,却被蓝妮化腐朽为神奇地卖了出去。这真是一个浑身散发着灵气的女孩子啊,自己竟然幸运地遇上了。肖宁得意地笑了。

肖宁庆幸的同时,蓝妮也在庆幸。这店里的每一件衣服她都好喜欢,所以当肖宁请她做店里的形象代言人时,她欣喜若狂。每天能穿自己喜爱的衣服,想象着这些衣服都是专为自己而设计制作,而那个设计制作的人就在眼前,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有时她站在门口偷偷看着里间正在工作的肖宁,有一种傻傻的幸福感。

最快乐的时刻是肖宁喊她去工作间当他的模特。他拿着皮尺在她身上仔细地量,身长、肩宽、袖长、腰围、臀围…一点点地记下,然后问她喜欢什么样的领子,还有袖口,甚至纽扣的形状。她会转动着美丽的小眼睛,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而这些怪怪的想法,竟然都被肖宁采纳了。于是,一个大胆创新的纯棉系列短裙在店里推出,他们取名为“梦幻系列”。不久,有顾客质疑,你们的梦幻系列怎么都是小号啊?肖宁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是专为一个人设计的,小巧玲珑的蓝妮当然心知肚明。顾客走后,肖宁与蓝妮目光对视,瞬即便慌乱地闪开了。

当微凉的湖风伴着细雨拍打着木格窗时,肖宁想,秋天来了,店里的服装该换季了。他叫蓝妮早点关店,到工作间做他的模特儿,他要设计秋款。蓝妮满心欢喜。暮夏的夕阳印在湖面上,透过木格窗照到工作间,少了几分肆意,多了几分柔和。肖宁和蓝妮在窗前的夕阳下量着尺码,两个人的剪影印在对面的木板墙上,头挨着头脸对着脸,真是一对天造地设的壁人。肖宁突然停住手中的活,揽住了蓝妮……

从此,夕阳下的木格窗前多了一道风景。肖宁凝视着蓝妮美丽机灵的小眼睛,说:“我愿做你的专职服装设计师。”蓝妮依在肖宁的肩头,说:“我愿做你的专职模特。”

4

秋天很快过去了。北风乍起,小木格窗无法抵挡寒冷的侵袭,终于关上了,但仍有瑟瑟的寒风从窗缝中侵入。肖宁和蓝妮的爱情似乎也灌进了寒风。

事实上,当一个高挑的女子出现在店里时,蓝妮的心里就有了丝丝寒意。女子衣着看似不显山露水,但有一种咄咄逼人的名贵。那天,她进店后直接到里面的工作间,好像根本就没看见店里的打工妹蓝妮。很久很久后她才出来,肖宁跟在身后。走到门口,肖宁回头对蓝妮说:“我有点事先走了,你早点关店回去吧。”

“哦。”蓝妮好像应了一声,但声音连自己都没听到。她就那样呆呆地望着他们消失在喧哗的街市……

女子名叫高雅琪,是肖宁的前女友,肖宁提过的。大学毕业后高雅琪留在了省城,而肖宁回到小城开了这间店,因为他的母亲在这里。蓝妮知道的就这些,不知道她为什么突然来小城,是来看他?还是叙旧情?蓝妮心烦意乱,早早关了店门。

她没有回阁楼,而是沿着店后的湖细细密密地走,每走几步,都要回头看看小店。那扇木格小窗里的日子真美,美得就像高档物品,不忍触摸。可她隐隐感到,这件美轮美奂的物品马上要另有所属了,她的心在剧烈地疼痛,腿沉得抬不起来。

果然,几天后,肖宁把她叫到工作间,把店里的一切转让手续都交给了她,说:“这间店就交由你来经营了,我已交了5年的租金。衣服卖完你自己去进些成衣吧。”说罢放个存折在工作台上。做这一切时,他的眼睛始终没有看她,不,是在躲她。

蓝妮知道肖宁是去省城,高雅琪已在那里给他盘下了同样的一间店,而他的母亲已经过世,他们之间没有了障碍。

蓝妮成了湖来风的主人,那间有着临湖木格窗的工作间也属于她了,但现在她不再踏进,那里已经没有风景,只有伤感的记忆。她买来一把大锁,把一些杂物,连同记忆一同锁在了工作间。但记忆怎能锁得住?她常常坐在店里盯着墙角一直没有撤柜的梦幻系列布裙发呆,她似乎听到她们在低低地哭泣。

5

半年后肖宁回到这座城市,直奔湖来风,但湖来风已经被一把大锁锁住。隔壁音像店的老板出来递给他一包东西,是店里的相关手续、存折和店门钥匙。肖宁打开店门,一切都是他走时的模样,只是蒙上了厚厚的一层灰。他疯了似的打蓝妮的手机。一遍又一遍,明知道已停机,还是神经质似的拨。

蓝妮走了!她不回来了!肖宁透过木格窗望着平静的湖面,突然嚎啕大哭起来……他知道自己失去的不仅是爱情,还有与心灵合拍与精神共舞的一种和谐,而这一切只有蓝妮能给他。他必须找回这一切,否则人生还有什么意义々

第二天,肖宁把店里角角落落都仔细打扫一遍,木格窗他擦了又擦,仿佛要把这迷乱的半年擦掉。他重又支起了工作台,一件件新的作品挂出来了,全是小码。那都是专为一个人设计的,他相信,只要他坚持在这个小店守候下去,终有一天,他心爱的人会回来。

不久,有精明的商人把这一排店面变成了湖上夜市,经营餐饮。有人出5倍的价钱要从肖宁手上转租店面,肖宁一口拒绝了。他已把小店当成爱情的阵地,守住阵地,一切都有可能。

又一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晚报的一个女记者淘衣淘到湖来风,在听说了肖宁的故事后,回去写成了情感实录。文中有肖宁泣血的呼唤:“蓝妮,你回来吧!我在术格窗前为你守候……”

文章见报后,有许多痴情的女子找上门来,要求为肖宁打工,做他的专职模特,有的直白地要嫁给他,有的提出做他的情人,甚至做保姆也行。肖宁一概回绝:“我在守候我的爱。”

肖宁送走一个个美丽的女子,望着店外痴痴地等待。一个暖洋洋的午后,似梦非梦中,听到一个柔美的声音:“老板,你店里要招人吗?”似乎还有一个小巧的身影闪了进来。他腾地跳进来,使劲揉揉眼睛,没人一个人。原来是一个梦。那一刻他怀疑,那个让他痴望的女孩子是不是真的来过?或者原本就是他虚构的一个梦?

满屋的小农小裙静静地看着他,像在同情,又似在嘲讽。他报以淡定的微笑,即使是梦,他也要守下去。错过了一次,不能一错再错。

5.最简短的感人故事 篇五

当他为她们班代第一节课,拿着物理书和练习册走上讲台的时候,她张大了嘴,被他迷住了。哪里有这么帅的物理老师!!只见他扬着帅气的脸庞,莞尔一笑:“原来的物理刘老师受伤了,我来给你们代几节课,希望大家能好好学八年级下册的物理。”说着,环顾着四周:“谁是我的课代表?”她只顾发呆,同桌轻轻地拍了她一下,她这才轻声“哦”了一下,站了起来,紧张地说道:“我,我就是物理课代表。”老师看着她,叮嘱道:“一定要每天把作业收上来,及时交给我。”她点了点头,坐下了。

此后每节课,这个“物理白痴”都认真听课,积极举手,争取被老师叫道。每次被老师叫道,她回答问题就特别干脆,总是获得老师的表扬。收作业时,原本只要老师不催就不收作业的“良心”课代表不复存在了,变成了老师说什么时候收绝对不耽误一秒的“无良”课代表。她不理会同学的怨声载道,抱着一厚摞本子、练习册,风风火火地,拖着潇洒的背影,跑向四楼的物理组。走向靠窗边的那个位置。而那个位置的主人每次看到她抱着作业上来,总会轻轻地笑一下:“谢谢。”她每天早晨送作业的时候,最期盼的就是这一抹笑。

有天早上,她问道:“老师,你要给我们代几节课?”他若有所思:“不一定,大概会教到期中吧。”她听了,心一沉,但还是想争求一下:“老师,其实我们都不希望你走,偷偷告诉你,你别告诉别人哦,我们不喜欢原来的物理老师,她总是板着个脸,特别严厉的。我们都希望你不要走。”他笑了,灿烂地笑了。

终于,期中考试到了。她决心要考出个好成绩来。

但是可惜的是,她看错了时间,以为是一个半小时,其实答卷时间只有一个小时,最后她还剩了一点题没有答,当她从考场出来时,她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闺蜜劝道:“别哭了,下次好好考就可以了。”她没有听,整整哭了一个下午。

第二天,物理课,仍然是他走上讲台。他向她问道:“物理考的怎么样?”她咬着嘴唇,没有回答。物理老师向她笑了笑:“没事,下次好好考,哭的眼睛都肿了。”同学们笑了,她也笑了。

下课了,她鼓起勇气,问道:“老师,你还教我们吗?”老师摇摇头。她没有说话,目送着他出了教室。

第二天,爆出了一个消息,刘老师伤好了,回来了。

刘老师受伤之前同时教了两个班,除了她们班还有一班。而一班呢,今天的物理课是刘老师上的。于是,当上课铃响了的时候,同学们像是接受审判似的,不吭一声。但是老师迟迟没有来。班主任便让她去请物理老师。她硬着头皮,上了四楼。她见他拿着物理练习册,要下楼的样子,就已经猜到了十之八九,于是吹着口哨下楼了。同学们在教室里大老远看到她的样子,就已经猜到了。果然,他像平时一样,潇洒地走上了讲台。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她的物理分数最终还是不尽如人意,只有70,老师问她是怎么回事,她沉默着,就是不说话。她不想让老师伤心,但是不说,更伤老师的心。

接下来,就开始学最后一章了。最后一章,是她学的最不好的一章,无论怎么学都学不明白,课前小考错的一塌糊涂,老师让她上黑板画图,她居然都画错了。老师皱了皱眉,对她说:“下午休时来我办公室一趟。”她又紧张又激动地跟着老师去办公室。

老师问她:“你是不是最近学习有些心不在焉?”她摇了摇头:“不是,只是有些学不明白。”他挑起眉毛:“简单机械,这一章也不算难,告诉我,你哪里不明白?”她回答道:“我找不到支点。”于是老师就给她讲了起来。老师讲完后,问道:“明白了没?”她只顾听他的嗓音,根本就没有听他所讲的是什么,便没有点头,于是他又给他讲了一遍。他的嗓子微微发哑,但仍然坚持给她讲。第二天他来上课时,她注意到他带了很多治嗓子疼的药,突然很心疼,喉咙一哽,但是也不便多说什么。送作业时,她满脸歉疚:“老师,对不起,就是因为给我讲题,您的嗓子才变成这样。我很对不起您。”他拖着疲惫的嗓子,又是一笑:“我的嗓子没有事的,你一定要好好学这一科,答应我。”她的眼里盈满了泪水,点了点头。

她决定,一定不负老师的期望,好好学物理。她尝试了许多方法,一天晚上做十套物理题,困了就冲杯咖啡。天天如此,终于有一天,她上物理课终于忍不住困意,睡着了。当她迷迷糊糊地醒来的时候,她发现,包括物理老师,全班同学都在看着她。她的脸红了。物理老师见她醒了,告诫她:“以后晚上不要学到那么晚,物理成绩想要提高,题海固然很重要,但是上课听讲更重要。”她羞红了脸,对老师说:“老师,我下次再也不上您的课睡觉了。”

验收成果的时候到了。期末考试,物理老师特意为她总结了所有知识点,她现在已经是一个“物理学霸”了。考试了,她发现题都会,便也放下心来。成绩出来了,她99,全校第一。她特别开心,把成绩报告给了物理老师,他早已经知道了。她激动地不知道说些什么好,只是浅浅地问了一句:“老师,你下学期还教么?”老师摇摇头。她原本充满光亮的眼睛突然暗淡下来。低下头去。他微笑道:“我的女朋友在上海,我要去看看她。你一定要好好听刘老师的话,争取,一定要继续保持这个成绩。”她点了点头,退出了物理组。

经过一个炽热的暑假,秋风习习,送来了九月,再次回到校园的她,仍然平静地学习着,生活着。只是,缺少了走上讲台的他。

每次,她给刘老师送作业的时候,总会偷偷望一下靠窗户的位置,但是那个位置已经换了主人,换成了另一个物理老师。她不禁一阵心酸。

过了一段时间,她突然被收发室的老大爷叫走了,说是有她的信。她打开一看,果然是写给她的。

致:物理课代表

好长时间不见了,不知道你的成绩怎样了,不知道你还习惯刘老师教的么?我现在在上海,过的很好,很幸福。我和我的女朋友已经快要结婚了。都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还是很惦记你这位“女儿”。最后还是祝愿你的学习越来越好。

你的物理老师

她看了信,突然嗓子一哽,哭了出来,他固然可以把她当做女儿,但是她却不把他当做父亲啊!他结婚了她会有一些惆怅。到底是谁离不开谁?到底还是她离不开他。

6.最平凡人的最感人故事 篇六

本报北京今日电(驻京记者 杨丽琼)讲述普通人参与世博、服务世博、奉献世博的真实故事,展现平凡中的伟大和感人昨天下午,《世博的故事》新书首发式暨出版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中宣部副部长、上海世博会新闻宣传协调小组组长蔡名照和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为新书揭幕。

《世博的故事》一书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同志建议编写。俞书记说:“世博办得成功、精彩、难忘,关键是第一线的同志,他们不辞辛苦,日夜操劳,他们付出了很多很多。我建议,最好写一本书,叫做《世博的故事》。”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世博局从有关世博的优秀报道中精心挑选了67篇最能反映世博“最平凡的人”的“最感人故事”,由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出版座谈会上,蔡名照、邬书林,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杨振武等分别讲话。蔡名照说,《世博的故事》不仅记录了世博一线人员的奋斗,也记录了世博会的历程,正是有了这些人和故事,世博会才有了生命和灵魂。邬书林说,《世博的故事》题材很好,选材到位;内容详实,细节生动;制作精美,出版及时,是一本紧扣时代主题、展现世博精神、体现世博理念的好书。杨振武说,这本书是上海新闻宣传战线广大工作者坚持社会责任,始终围绕世博工作需要,旗帜鲜明地进行舆论引导、营造氛围的结果,是坚持拼搏精神和精品意识的体现。

收入《世博的故事》一书的报道主要出自本报及上海十多家兄弟媒体的世博报道专栏,故事的主角有呕心沥血完成设计图却在世博开幕式前病逝的青年世博设计师,有三次推迟婚期的世博建设者,还有为世博服务的“的哥达人”“超级奶爸”“11分钟妈妈”“老保安”“水上卫士”等。

平凡的故事更感人

一部反映二炮工程部队官兵为共和国“杀手锏”导弹武器“筑巢”的21集电视剧《石破天惊》,于6月7日起在中央1套黄金档播出,这是二炮政治部电视艺术中心继《导弹旅长》之后,再次将目光瞄准导弹工程兵和二炮官兵为国家使命和民族利益做出的重大贡献。看了前几集的观众纷纷表示,该剧故事精彩、人物鲜活,不失为一部集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优秀主旋律作品。“每一个人物都是鲜活的”———发言观众:马驰

《石破天惊》中的环境是恶劣的,敌人是凶残的,而在战士内部中,种种感情纠葛也随处不在。感觉该剧不同于一般的军事题材作品,它对如下问题进行了追问:坚守崇高和神圣难道只是军人的使命吗?如果对人生的情感追求缺乏深度,军人的责任和荣誉将如何依托?导弹工程兵是军人,他们负有共和国的使命,但他们同时也是丈夫,是恋人,是父亲、儿子、兄弟姐妹„„他们都有自己的复杂情感,值得通过影视作品去深入探寻。《石破天惊》中的导弹工程兵们不再脸谱化,每一个人物都是鲜活的,他们的经历给了我们很大的思索空间。

主持人:以往描写军旅生活的一些影视作品中,官兵、战士们形象“高大全”的痕迹有些重,而《石破天惊》中的人物就像在我们身边熟悉的亲人、朋友一样,他们心态的蜕变、感情的纠葛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观众面前,真实、可信。“文化知识要和实际相结合”———发言观众:刘思宸

该剧除了展现导弹工程兵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更体现了他们与自然环境和敌人斗争时的那种智慧,8名战友被困坑道,他们千方百计地进行抢救,体现了“一人为大家、大家为人人”的我军光荣传统。该剧不光展现了亲情、友情、爱情,更将目光聚焦在“敌情”———即使在和平年代,敌人也会千方百计破坏导弹建设,我们应该时刻提高警惕。剧中人物魏光亮很有现实意义,他对安排自己到基层工作开始并不理解,但后来逐渐成长为一名战斗英雄,这提醒我们,知识技能必须和实际结合起来,才能有用武之地。

主持人:军人是神圣的,但在普普通通的基层岗位,未必人人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最大潜能,只有保持平常心,踏踏实实地将自身优势与军队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找回真正的自己。魏光亮做到了,从他身上,我们更能感受到军人的无私和伟大。

感人至深的世博故事 邬书林

准确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是出版的基本功能,再现当代重大事件更是出版人的重要职责。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出版工作提供了丰厚的出版资源,而且为出版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世博的故事》就是这样一本展现世博精神、体现世博理念的好书。

上海世博会办得如此成功、精彩、难忘,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是第一线的同志们在服务世博、奉献世博的伟大实践中,不辞辛苦,日夜操劳,付出了很多心血。他们为世博作出的贡献,很多是鲜为人知的,他们的工作是世博精神的很好体现。全书共收录67篇故事,大体分为四个方面,从不同侧面反映世博园区设计者建设者、世博园区管理运行工作者、第一线世博服务人员以及世博志愿者的感人故事,各个部分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构成全书严谨的一体。

本书聚焦真实人物,挖掘普通人参与世博、服务世博、奉献世博、共享世博的真实故事,通过一个个细节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故事性强,情节感人至深,表现了世博“最平凡的人”的“最感人的故事”。正是他们的无私奉献,为本书提供了鲜活的素材。阅读此书,能让读者真实地感受到世博精神的平凡与伟大。

本书的及时出版体现了一种紧扣时代主题的出版理念,这和本书出版单位上海世纪出版集团长期以来所倡导的“努力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文化脊梁”的使命相契合。近年来,他们推出了一大批质量上佳的文化精品,不断提升内容资源的积聚和创新能力,承担了众多重大国家文化建设项目,肩负起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和创新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的责任,充分体现了我国出版集团化建设的成效和深远影响。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大力宣传和弘扬上海世博会精神,把宣传和弘扬上海世博会精神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世博的故事》一书就起到了这样积极的作用,这本书选题很好,内容精彩,装帧设计也漂亮,很有出版价值,值得向广大读者推荐。

平凡的人 感动的事

内容摘要: 7月16日,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福建省三明市举行,来自福建各地的数十位“身边好人”与现场群众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他们的感人故事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三明将通过发现一批可信、可敬、可亲、可学,经得起时间检验的“身边好人”,宣传他们的事迹,以形成浓郁的“学好人、做

好事、当好人”的文明道德风气。他们是平凡的人,他们的事迹又那么地让人感动。

7月16日,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福建省三明市举行,来自福建各地的数十位“身边好人”与现场群众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他们的感人故事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来自三明将乐县古镛镇桃村的张水英,丈夫1998年遭遇车祸身亡,留下了5万多元债务。为了还债,5年中,张水英一人承包了12亩田地,起早贪黑地干,之后又只身辗转各地打工,什么活都干过,直至债务还清。她满含热泪地说:“我们夫妻共同生活了10个年头,就是生活再困难也要把债还上。”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张水英徒步六公里赶到县里为灾区捐款,当她从外出打工时所带的竹筒和八宝粥罐子里倒出2275元硬币时,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泉州晋江的赖金土在汶川大地震中手提28万元现金赶赴灾区,今年又组织了上千名志愿者赶到了玉树地震灾区。抱着“只帮忙、不添乱,只尽力、不逞强”的原则,他们徒手救了10多个人。„„

他们的行动深深地感染了现场群众,不少人眼中泛起了泪花。“这些好人都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平常人,却用自己的经历写下了传奇,他们和那些载入史册的英雄一样让我们感动、给我们力量。”现场观众林伟说。

7.最感人故事 篇七

课堂上这位年轻教师非常注重语文基本功训练,既通过图片观察森林景色的美好,引导学生运用“森林里 的景色_______。”“森林里的景色_______ !”“森林里的景色_______ ?”进行说话与标点训练,又出示了“倾盆大雨、滂沱大雨、瓢泼大雨、暴风骤雨”等词语加强学生的语言积累。这位教师可谓用心良苦,凡是自己能挖掘到的语文训练点她在课堂上都要进行展示。作为听课者我感动于教师的辛苦!

课后,我和她谈本节课的感受,她很真实———上得真累呀!我笑了,是啊!我们作为一个成年人把自己潜心钻研好几天的东西想在一节课上全部呈现给孩子们,不累才怪呢!“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让孩子们接受呢?”她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怕语文课上孩子们的语文素养得不到提高!”我明白她的意思———不想虚度每一节课,这是一个有责任心的老师。

我没有急于讲述对课文的处理意见,而是让她努力挖掘自己课堂的亮点:“课堂上,你呈现了这 样一个填 空———()的野蔷薇,你是想达到什么目的呢?”“希望学生能积累词语。”“好创意!”“达到目标了吗?”“学生只会填美丽的野蔷薇,我补充了一个漂亮的野蔷薇,帮他们多积累了一个词。”“不错,有一点想法。”我顺藤摸瓜:

“当学生无法将这个填空完成好时,你引导学生读书了吗?现在请你自己读读课文中第一次出现野蔷薇的句子。”

“原来有一丛野蔷薇被铃兰花簇拥着,开出了第一朵粉红色的花。带着露珠的花朵随风舞动,芬芳扑鼻。”

“你能从这两句话语中再找出一些词语来完成填空吗?”

“粉红色的野蔷薇,芬芳扑鼻的野蔷薇! ”

“粉红色———色彩,芬芳扑鼻———味道,这样具体的描述已经让美丽不再空洞,为什么不引导学生去读读书,让孩子们从书本中获取知识,不断丰富自己的认识呢?”

“哦!”她似乎有点感觉。

“再从语文的角度理解这样的填空练习,它又有什么意义呢?”

“色彩与味道都属于描写中的细节,学生习作时最不会做细致的描述了!”

“是啊,如果我们平时注意这样的训练还发愁孩子们习作时不会具体描写吗?”

“哦!”她似乎恍然大悟,“何止能填这两个词,还可以引导填出随风舞蹈的野蔷薇,这时的野蔷薇已经不仅是静态的美丽,也有动态的神韵了!这样也能为高年级动静结合的写法埋下伏笔!”

我惊叹于这位年轻教师的悟性,非常好的想法。

为了进一步帮助她从本课的教学中有更多感悟,我接着引导:

“如果说只完成这样的填空就又回到课文进行教学还不是一个聪明的语文教师。再动动脑筋,结合课文这里的填空还可以填入哪些词?”

她沉思片刻后说:“娇嫩的野蔷薇?”似乎不太自信。

“为什么?”我追问。

“课文后半部分有这样的描写———花儿无力地垂着头,显得更加娇嫩。”

“这是非常准确的描写,为什么不能用呢?”

“可是,是不是破坏了讲课的思路了呀?”

我明白了,她还在想自己怎么教,而忽略了教学的实质是引导学生怎么学。我必须顺势引导。

“假如学生真的填出了这样的词语你怎么办?”

她没有说话。

“如果学生还要填出弱小的野蔷薇呢?”

“这可能吗?”她在怀疑学生的能力。

“如果我们平时注意引导学生在读书中思考,在读书中积累,这是完全可能而且一定是必然的结果!”

“你仔细想想我们的填空练习题,能不能把这篇课文的教学思路重新梳理一下呢?”

沉默片刻后,她似乎一下子找到了备课的感觉:

“原来没有必要把一节课上得很满,只要抓住野蔷薇来完成填空练习,就能引导孩子们把长课文读短,把精彩的语段反复诵读,不断丰富学生的积累,同时还能在反复读书的过程中,逐步懂得如何把事物写具体,这样以‘()的野蔷薇’来组织教学,这个填空就是一根红线,以红线串联起相关内容的学习,这就是您一直强调的‘红线串珠’的教学呀!”她兴奋地讲了一堆话。

我明白她确实在内心深处有了一定的感觉,知道课应该简单而有实效,我也很欣慰,就在谈话接近尾声时,我又一次追问:

“如果从全文立意的角度思考还能填出别的词语吗?”

沉默片刻后她回答:“幸福的野蔷薇!当它最孤助无援时得到了别人的帮助不是最最幸福的吗?被人关爱是幸福,帮助别人更是幸福的。这篇课文的人文因素也就被挖掘出来了。”

8.60年,十大感人爱情故事 篇八

张茂渊,张爱玲的姑姑。

1925年,在前往英国留学的轮船上,25岁的张茂渊遇上了26岁的李开弟,彼此一见倾心。可当李开弟了解到张茂渊的外祖父是李鸿章,无法接受,毅然斩断了情丝,和一位女留学生结为连理。

张茂渊选择了等待。这一等,就是五十年。

五十年里,历经十年浩劫,不离不弃。

五十年后,李开弟的老伴去世,他们终于走到了一起,那一年,张茂渊78岁。

感动理由:爱需要勇气,守候更需要毅力。

新凤霞与吴祖光霞依光华光因霞灿

新凤霞与吴祖光恋爱时遭遇不少风雨,有说新凤霞一家七八口人,都要靠新凤霞养活,吴娶她是要挑重担的。又说新家唱戏俗气,吴家书香门第,不门当户对。但新凤霞说:“我认为我的选择是对的,我坚持。我认定了的事谁也破坏不了。”“台上唱《刘巧儿》,唱婚姻自由,台下还在婚事上这么不勇敢?”

“本来领了结婚证就行了,可是现在反对的人太多了,我非要办个样子给他们看看!”于是自己去大栅栏定结婚礼服,要最好、最贵的……婚宴大气而隆重。

周总理后来对这对夫妇说:“祖光和凤霞结合,是很理想的一对。

感动理由:因为爱,人可以变得更优秀,人生可以变得更丰饶。

情痴知青义娶“小芳”

上海知青戴建国与小凤的爱情因小凤父母的阻挠未能称愿。小凤另嫁,三个月后疯了,再后来,因为一个孩子夭折被休掉,彻底沦为无行为能力的精神病患。

几年后知青回城,戴建国却做出惊人决定:和小凤结婚!突如其来的幸福令小凤婚后清醒了三天,此后病情时好时坏。就这么过了多年,小戴已是当地一家电视台的总编,他们有了一个儿子。

戴母希望儿子回上海陪自己度过晚年,有人劝戴建国不要带上妻子以免被笑话,但他毫不犹豫携妻带子回上海,小凤神志清醒的时候会呆滞地依偎在老戴的身边说,我喜欢他。这是老戴最幸福的时刻。

感动理由:震撼人心,是因为至真至纯——这样的爱情在当夸实为罕有、弥足珍贵。

姐弟共架爱情天梯

上世纪50年代,江津中山古镇高滩村村民刘国江和比他大10岁的寡妇徐朝清相爱,遭来村民闲言碎语。他们携手私奔到与世隔绝的深山,远离一切现代文明,过着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二人互称“小伙子”和“老妈子”,虽然老妈子一辈子也没下过几次山,但为让爱人出行安全,小伙子一辈子都在忙于搭建沟通峭壁与外界的石梯,一凿就是50年。小伙子凿成老头子,凿出6000多级“爱情天梯”。他们还靠野菜和双手养大7个孩子。

感动理由:爱情将不可能变成可能——年龄、面包,都不是问题。

徐敏芳爱屋及乌

韩惠民和妻子徐敏芳默契“配合”,共同照顾一位瘫痪病人,已经持续了近30年。不过,让一般人难以理解的是,这位长期卧床的病人正是韩惠民年轻时的初恋情人……

1972年,韩惠民与吴月瑛相恋。1974年的一天,吴月瑛因事故下半身瘫痪。吴月瑛瘫痪后,不少人给韩惠民介绍女友,都被他婉拒。当徐敏芳了解到韩惠民坚持多年不恋爱,只为照顾过去的情人时,被韩惠民的一片痴情所打动。

1980年,韩惠民与徐敏芳结为伉俪。从此,守护在吴月瑛身边的又多了一个人。

韩惠民的女儿认了吴月瑛当干妈。退休在家的徐敏芳只要一有空,就到吴月瑛家坐坐,跟她讲讲家长里短的事情。

多年来的倾情照料,韩惠民与吴月瑛两家人早已成了一家人。

感动理由:是恒久忍耐,也是恒久宽容。

朱桂琴献肾救夫

朱桂琴是湖北省老河口市一名普通的农家女子,2004年,她在丈夫李广明肾脏衰竭生命垂危之际,毅然决定献肾救夫。然而夫妻没有血缘关系,配型成功率只有千分之一到万分之一。

医院的化验结果显示:朱桂琴与李广明组织配型非常好!

2004年8月15日,上午8时,两人躺在手术床上,从各自的病房被推出来,相遇在医院的过道里。李广明伸出手握住妻子紧紧地不愿松开……

11时40分,移植成功了!这对夫妻的生命已经融为一体,永远不会分离。

感动理由:奉献之美,我的一半是你!

罗映珍600天守候唤醒“植物人”丈夫

600多个日夜不离不弃的守候,600多封倾情呼唤的情书……她用真爱的呼唤把2005年国庆探亲途中遇匪受伤、变成“植物人”的丈夫罗金勇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她就是警察的妻子罗映珍。

感动理由:谁说久病床前无贤妻?罗映珍用行动告诉我们:爱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

努内:漂洋过海,爱就是家

1995年,努内在亚美尼亚首都医院的一间病房认识了中国男人邓忠刚,跟着他远嫁山东荣成詹家庄。在那里,她做了8年农妇。

2004年赴威海打工和母亲的来访唤醒努内沉睡的记忆。努内意识到,她不能一辈子呆在这个村子里。

她想做生意。搬到城市后,—切重新开始,像初到农村一样茫然,可最后夫妻俩还是改变了家里的面貌,过上了好日子。

努内和邓忠刚不管是性格、举止还是生活方式,差别特别大。他们是被缘分连在一起的。但有一点他们是相同的:为了对方,为了这个家,不管吃多少苦,遭多少罪,他们都心甘情愿。

感动理由:爱无国界。家的真谛就是磕磕绊绊地一路前行。

邢丹:因为爱着你的爱

2006年4月,歌手丛飞的葬礼上,很多人第一次看到了丛飞的爱人邢丹。一个哭得像泪人一样、让人怜爱的漂亮姑娘。

邢丹爱丛飞的“豪爽,干脆”,而他的豪爽远远超出了她想象。为了给170多个失学孩子挣学费,他拼了命演出,结果得了严重的胃病。尽管父母坚决反对,可邢丹就是要跟着这个比自己大一轮儿、离过婚带着两岁女儿的男人。

2004年,他们结婚了。丛飞四处演出,邢丹为照顾丛飞和女儿,放弃了自己钟爱的空姐工作,做起了家庭主妇,成为了170多个孩子的妈妈。

2005年10月16日,丛飞和邢丹的女儿出生了。然而2006年4月20日,丛飞因胃癌走了。

感动理由:他慷慨助人的精神让人敬重,她真心的理解和付出更令人感动。

郑广明与贺展曦:地震中的“生死恋”

“我们结婚吧,你喜欢中式婚礼还是西式?”“我喜欢中式。”“可西式礼服漂亮啊。”“那我们先西式再中式。”“好,什么都听你的。”

2008年5月16日,郑广明向尚被埋在废墟中、命悬一线的女友贺晨曦求婚。郑广明在随后的1 8个小时里不断说着情话,贺晨曦在爱情的支持下挺过104个小时后被平安救出。

2008年10月6日,两人执著地将童话一般的爱情变成了现实:结为夫妻。

感动理由:生死相依,不离不弃,大难临头还有你。

结语

60年婚恋,是一场巨变。

传统与现实激烈冲突,中国人的婚恋日益多元化。

这是有史以来中国婚恋生活最大的一次转折。巨变来自哪里?人们不能不唏嘘以问。

世界力量“挤压”影响中国“婚变”,这就是答案。

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冲击,西方文化对东方文化的渗透,是这场巨变的国际背景。

中华民族对人文关怀的重新觉醒,对外来文化的开放胸襟,是这场巨变的内在动因。

60年激荡的情史,凝结着太多的剧烈。太多的波折,太多的迷惘,太多的期盼,既多姿多彩,又可歌可泣。

企图重现60年风云全貌,显然为我们力所不及。这组报道,只是60年岁月的一个剪影。

我们希望,透过那些曾经风行天下的关键词,透过那些刻着时代烙印的家庭史诗,透过那些感动过无数人的婚恋传奇,透过那些全景式俯瞰的点染勾勒,能够让读者重新忆起那些汹涌的波澜,奔腾的浪花,清澈的涟漪。

历史渐行渐远,明天将会怎样。

9.最感人的故事200字 篇九

我通过广播告诉战舰所有的士兵,少安毋躁,越是紧急关头,越要冷静面对。我想所有士兵都应该很清楚,我们的任务是监视东方的举动,确切地讲,就是防备中国和俄国佬的异动,趁火打劫,自古以来常常发生。

海水混杂着一股很浓的腥味,暗红中透着墨绿,也不知道是污水还是血水,甲板上已有士兵在呕吐。这情景让我很是烦闷,本该莺歌燕舞的时光,却被日本的地震与海啸驱赶得一干二净。

电台里讲,中国的救援队已经到达东京机场,这是一个好消息,但这样的消息并不能命令我下达救援的命令,白宫到底在干什么,难道他们不知道日本的惨状吗?“可恶的政治!”我狠狠地骂出声来。

如果不是我的士兵大声地叫喊:“人,那边有人!”我想我,还有我的军舰一定会继续沉默在太平洋的午后。望远镜里,我看见远处飘来一片尸体,横七竖八的,惨不忍睹。没有我的命令,广播里已经在大声通知,所有士兵准备救援,战舰也开始徐徐移动。

在靠近尸群的那一刻,我为罗比迪亚号感到羞耻,它不应该只会捞上一具具尸体,它应该率领它的士兵们奔赴在最危险的地方,救上来的应该是一个个活生生的面孔。然而,它没有,它似乎只会为战争而动容,尽管海啸与地震的威力远远超过了所谓的恐怖袭击、所谓的非法占领。

值得欣慰的一点是,我的士兵在尸体里发现还有两个人活着,他们似乎还没走出灾难的阴影,紧紧依偎着坐在甲板上,眼神呆滞,一句话也不肯说。

我再次拨通紧急专线,几近愤怒地报告,日本失踪人数已逾两万,战舰周边飘来一堆尸体,罗比迪亚号该何去何从,请指示。然而,电话那头表现得非常冷静,等待,留给罗比迪亚号的只有等待二字。

作为战舰最高指挥官,我有责任去慰问幸存的两位生还者,即便我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日本是一个优秀的民族,电台里关于日本国民素质的报道早已将我深深打动,他们在灾难面前表现得很坚毅,但是,我依旧希望自己能给他们温暖。

然而,我怎么也没想到,依偎在一起的两个人,一个是日本人,另一个竟然是中国人,而更让我意外的则是,日本人胸前挂着记者证,而那个中国人,竟是一身渔民打扮。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美国人都知道,对于中国渔民在日本海域作业的负面报道,全是由日本记者添油加醋而为,可现在,这样一对仇家竟然依偎在一起,煞是平静。

没有怨恨、没有报复、没有一丝一毫国仇家恨的影子,我本想再说点什么,但在明媚的阳光下,看着他们像亲人一样地互相依靠着,瞬间变得一句话也说不出口。

在灾难面前,在生命面前,所有那些关于战争、关于侵略、关于预防战线的想法都变得极其卑劣,那一刻,我下达了军旅生涯第一道非法命令,罗比迪亚号即刻奔赴日本重灾区,全力营救每一条生命,不管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

10.2008奥运会最感人故事 篇十

在北京奥运跆拳道女子57公斤级预赛中,中华台北选手苏丽文对阵韩国林秀贞。苏丽文在比赛中不慎受伤.在被教练背走后六个小时,左腿膝盖受伤的中华台北跆拳道选手苏丽文,又出现在五十七公斤级比赛现场。她在复活赛中一比零战胜了对手,晋级铜牌争夺战。比赛中,苏丽文一直是将伤腿微微点地,甚至不着地右腿单腿站立寻找进攻机会.丽文不断被对手踢倒或推倒,每掀翻一次,倒在地上的苏丽文就双手握拳大喊着让自己站起来。教练和裁判几次询问比赛是否继续,苏丽文都没有迟疑地点头.第三局是最艰难的两分钟。上场前,苏丽文抬头向天,双手捂住脸为自己祈祷,二十八岁的她,这是她最后的战场,她要坚持下这最后的一百二十秒。时间剩下最后三十四秒,裁判再一次问她,是否终止比赛,并叫来了边裁紧急磋商,最后同意苏丽文的意愿——继续比赛。

聚集在一起的台湾记者啧啧地说,“这才是奥林匹克精神。”

全场再次爆发为苏丽文鼓励和加油的掌声,掌声里还有疼惜。

因为三局后双方平分,根据规则要进行加时赛,加时赛采用“突然死亡法”,即谁先得分谁就获胜,比赛终止。

在比赛进行到约一分钟时,克罗地亚的马丁娜踢中了苏丽文。她第十四次倒在了地上,却第一次伤心地哭了出来。再也无力站起来。

1.夺金祭亡妻:德国大力士铁汉柔情感动世人(图)

据德国媒体披露,施泰纳和苏珊相识于2004年,当时苏珊寄给了施泰纳一封交友的电子邮件。这对年轻人初次见面就坠入爱河,随后在2005年底,施 泰纳与苏珊携手走进婚姻殿堂。但发生在去年7月的一起车祸却无情地夺去了苏珊的生命,从此施泰纳就一直随身带着苏珊的照片。高强度的艰苦训练就成为施泰纳 摆脱痛苦思念折磨的唯一途径。当施泰纳在19日高举亡妻的照片站在奥运颁奖台上时,人们不仅看到一个强壮的大力士,还深深感受到他对妻子深深的爱。这一刻成为北京奥运会上感人至深的一幕。

2.奋力拼搏 为治爱子病

与一群花季少女参加奥运体操比赛,33岁的德国选手丘索维金娜属绝对高龄。然而这位母亲级选手却夺得了北京奥运会跳马比赛的银牌。比起豆蔻年华的金牌选 手,丘索维金娜的这枚银牌不仅毫不逊色,甚至是创造了体操史上的奇迹。鲜为人知的是,丘索维金娜能支撑到现在,完全是为了患白血病的儿子。

当记者就这个故事向她提及时,丘索维金娜露出坚毅的神色:“儿子患上白血病,当时对于我来说非常困难,但现在一切都已经过去了,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 女人和母亲。”说起儿子,丘索维金娜自豪地说:“我儿子现在非常好,到今年11月,他就满9岁了。他非常喜欢体操,也在练这个项目。”据记者了解,从三年 前开始,她的儿子病情就渐渐稳定,现在除了定期的血检外,已经很少到医院。

丘索维金娜透露,北京奥运会跳马预选第一天比赛结束后,儿子打电话告诉她:“你表现好像不太好。”不过到了第二天结束,她听到的声音是,“妈妈,你在决赛中表现非常完美。”

3.温情瞬间:卡特琳娜安慰失利的丈夫埃蒙斯

卡特琳娜捧起丈夫的脸,轻轻地摩挲,用深情的注视和呢喃来安慰

他。(中新社 发)在17日下午的奥运男子50米步枪三姿决赛的赛场上,美国名将马修·埃蒙斯最后一枪仅打出4.4环,到手的冠军拱手相送。很多关注射击项目的观众都想起四年前雅典奥运会上相似的场景,那一次,埃蒙斯最后一枪脱靶,将冠军拱手让给了此前还落后他三环的贾占波。

失落的埃蒙斯走到妻子的面前,这位射落本届奥运会首金的捷克女神枪手,捧起丈夫的脸,轻轻地摩挲,用深情的注视和呢喃来安慰他„„,就像卡特琳娜夺金之后与丈夫深情一吻一样,这一刻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而温馨的印象。

4.男子接力美国夺冠 菲尔普斯8金百年历史第1人

水立方终于等到了“蓄谋已久”的一幕:在全场的持续欢呼声中,菲尔普斯引领美国队登上了冠军领奖台,第八块“金镶玉”挂到了这个“外星人”的脖子 上。而为了表彰他在本届奥运会上的杰出和空前的表现,国际奥委会还专门为他颁发了一枚奖章。而在这一刻,菲尔普斯脸上孩童般的纯真笑容感动了全场。

更感人的一幕接踵而至,离场时的菲尔普斯直接冲到了妈妈和两个姐姐所在的看台,所有的摄影记者都闪到一边,不惜牺牲最佳的拍摄角度,踮着脚尖,隔着栏杆,菲尔普斯一家四口紧紧拥抱在 一起。菲尔普斯把冠军鲜花送到了妈妈的手中,泪水终于划过了这个腼腆男孩的脸庞,三位家人更是哭成一团,妈妈拍打着 儿子的脸庞,姐姐轮番献上最温馨的亲吻,所有的人起立为这个快乐的家庭鼓掌,全世界,向菲尔普斯脱帽致敬。

5.开幕式上救助晕倒女孩 三位好心外国人身份查实

开幕式当晚,有位白衣姑娘因透支体力而昏厥。在网上,一张照片记录了这一幕:一位白衣MM不省人事,左手因抽筋痉挛而僵硬。让人感动的是,这位姑娘 晕倒在地后,第一时间抱起她的,是一位美丽的外国女运动员,两旁还有两位身穿白衣的外籍工作人员,一人托住她的脚,一人扶住她的头,面露焦急,奔跑着,将 姑娘送下场。这一幕,感动了无数网友,纷纷感谢这3位外国友人的热心,并急切地搜索着他们的资料。“真诚的国际友谊啊!为这样的和谐、友好鼓掌!”有网友 在网上发了无数个“谢谢”来表达无法表达的谢意。

经过多方努力,三名救人者的身份已经确定,他们是波兰内科医生休伯特·克日什托菲亚克、他的同事马尔钦·克日什托杰克和23岁的波兰女孩贝娅塔·瓦伊奇克直到看到《中国日报》上自己的照片,克日什托菲亚克才想起这一切,而其他两名救助者说他们已经忘了整件事。克日什托菲亚克说:“这不是什么英雄事迹,只是正好被人拍到了而已。而且照片中不只我一个人,一共三个人,我们共同帮助了那个女孩。”

奥运会已经开幕14天了,似乎自己每天都沉浸在奥运的感动之中,可以说,这是一届感动世人的奥运会,它展现了太多让人感动的故事,从运动员到观众,他们散发的人性光辉之美,让我时刻感受着人类文明的伟大。

8月19日,北京奥运会男子举重105公斤以上级的颁奖仪式上演了感人的一幕:该项目冠军、德国选手马蒂亚斯•施泰纳把亡妻苏珊的照片和奥运金牌高高举起。这位德国大力士用一枚沉甸甸的奥运金牌来祭奠亡故的妻子,此情此景令人不禁潸然泪下。铁汉柔情,他用他最神圣的一祭,展现人类爱情的伟大。

当我们在为33岁的冠军妈妈冼东妹欢呼和感动的时候,另一位伟大的母亲同样让我们感动。女子跳马银牌获得者丘索维金娜是国际体操界唯一一个为儿子而战的选手。为了让患有白血病的儿子得到更好的治疗,在2002年的釜山亚运会上以27岁的高龄复出参赛,夺得跳马和自由体操的金牌,震惊世界;为了能给儿子挣到更多的钱治病,她把自己由单项选手,练成了全能选手。“对我来说,儿子就是我全部的生命。只要他还生病,我就一直坚持下去。他就是我的动力。”多门伟大的母爱!

在20日的女子马拉松游泳比赛上,24岁的南非游泳运动员纳塔莉•杜托伊特在24名完成比赛的运动员中排名第16位,但她却赢得观众最热烈的掌声。因为她是一名肢残运动员,却以顽强的精神战胜了很多健全人。多么坚强的意志!

饱受战争的伊拉克历经波折后,终于实现了他们参赛北京奥运会的梦想,然而,在奥运赛艇的比赛中,伊拉克的队员没有比赛服(后来一场还是中国提供),更甚,伊拉克一美女选手还穿二手球鞋参赛,这一幕令人心酸不已。而处于同样处境的阿富汗选手也带来了同样的感动,19岁的卢比那是阿富汗短跑女运动员,由于阿国内还处于重建阶段,百废待兴,目前阿富汗政府无法为卢比娜提供良好的训练条件。她没有专门的训练场所,也没有训练经费,所有的训练支出都由她个人支付。众所周知,短跑训练应当在专门的跑道上练习。而由于她没有这样的条件,只能在水泥地上练习,过不了几天脚就肿起来了,这对运动员的骨骼损伤也是很大的。尽管如此,她还是坚持训练,她坚信自己是运动员。当卢比那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她美丽的脸庞和灿烂的微笑让人们懂得了什么叫对奥运精神的追求,什么叫超越国界民族的梦想。

拉脱维亚射击老将阿法纳西•库兹明今年刚过完他的60岁寿辰,这位已参加8届奥运会的老将成为北京奥运会年龄最大的选手。尽管在射击项目上他没有获得金牌,但这种老骥伏枥的精神怎么不能让人感动呢?同样的还有“大妈级”的选手、中国的击剑选手栾菊杰,1984年,栾菊杰拿下了中国击剑第一枚、到目前为止也是唯一一枚奥运会金牌。2008年,栾菊杰50岁,她回到祖国,参加了意义非凡的北京奥运会。以50岁的年龄和小将比拼,尽管她没有获得奖牌,但这种精神已足以感动世人,而赛后她在赛场打出的“祖国好”横幅更让所有人感动不已。

在高手云集的游泳强国——美国,埃里克•尚蒂会震惊体坛,不因为他的运动成绩,只因他永不言弃的精神。因为他在美国游泳奥运选拔赛后被确认患上睾丸癌,但尚蒂仍然固执地决定先参加北京奥运会,而把手术治疗癌症的日期推迟到奥运会后,而近日他的这一决定已经得到了医生的首肯。

我们还可以看到,当埃蒙斯最后一枪射出4.4环后,妻子给他的深情一吻,这一刻的柔情同样让我们世人把金牌的荣耀给予了他们夫妇。当俄罗斯和格鲁吉亚战火升级的时刻,在千里之外的中国的奥运赛场上,8月10日,北京奥运会女子10米气手枪决赛结束后,亚军俄罗斯名将帕杰林娜与铜牌得主格鲁吉亚的妮诺•萨卢克瓦泽在领奖台前主动相互拥抱,并送上“奥运之吻”。这一吻,对于俄、格形势影响或许微乎其微,然而,她却真正道出了顾拜旦名言的真谛:“啊,体育,你就是和平!你在各民族间建立愉快的联系!”

11.最感人故事 篇十一

寒春,女,原名琼·辛顿,英文名Joan Hinton,1921年10月20日生于美国芝加哥。她是芝加哥大学核子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核物理学科学家。琼·辛顿于1948年3月来到中国,投身中国革命。

阳早,原名欧文·恩格斯特,英文名Erwin Engst。1918年11月9日出生在美国纽约州一个农民家庭,全家靠养牛为生,他后来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农牧专业。1946年8月,20多岁的欧文·恩格斯特受《西行漫记》影响,辗转半年到达延安并接受了毛泽东的会见。美国记者斯诺的《西行漫记——红星照耀中国》一书,把毛泽东领导的中国革命推介给了全世界,为大洋彼岸向往崇高的美国进步青年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野。正是在中国革命的感召下,阳早和寒春先后万里迢迢来到中国,投身于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当中。每当被问及自己最崇拜的人,阳早、寒春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毛泽东”,而对他们影响最大的正是“中国革命”。正像寒春说的:“我们在中国待了一辈子,是为信仰而来。”社会主义、全人类解放,是阳早、寒春追求一生的事业。1949年,阳早、寒春在延安的一个窑洞里结为夫妻。阳早和寒春夫妇是伟大的中国革命参与者和见证者,是崇高中国革命精神的承载者。

让贫奶的中国人

都喝上新鲜牛奶

“给社会主义干活,心甘情愿。做心甘情愿的事不谈辛苦。”1946年8月,欧文·恩格斯特来到延安,他要亲眼见识创造了“小米加步枪”和“长征”神话的毛泽东。1947年,毛泽东会见斯特朗、马海德、欧文·恩格斯特等人,欧文·恩格斯特感觉“毛很有魅力”。在他眼中,很有魅力的毛泽东就是“《圣经》里的救世主”。寒春则借给牛看病比喻毛泽东:“牛得了病,一般人看的是表面,毛泽东是通过现象看本质。”

欧文·恩格斯特到中国后不久,进步的新闻记者羊枣死于国民党狱中,共产党把羊枣同音字“阳早”给了欧文·恩格斯特,望他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忠诚朋友和同志。自来到中国阳早、寒春被唤“同志”50多年。近年,他和寒春被人改称“阳先生”、“寒太太”,他们不习惯,说“瞎叫”。1947年,又一个神话使阳早决定留在红色中国。毛泽东领导的2万兵力打败了胡宗南20万大军。阳早总结:“毛泽东以弱胜强,功在民心,得民心的毛泽东定会得天下。”阳早要亲眼看到“毛神话”的继续书写——“创造一个与资本主义社会截然不同的社会主义社会”。

1948年,当时还是阳早未婚妻的琼·辛顿亦来到延安。她曾从事核物理研究并参与投放日本广岛、长崎原子弹的研制,当黑色蘑菇云升空时,同事慨然:“这是日本人的骨头和肉!”此话使寒春放弃了做纯科学家的梦想。1949年阳早和寒春结婚时,阳早的身份是联合国难民救济总署奶牛专家,他在瓦窑堡农具场做的风车、提水机等率先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夫妇俩非常适应并赞赏延安的民主气氛:“白天干活,晚上用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抓革命促生产。”当年的政治土壤成为他们日后怀念和向往之事。2004年,83岁的寒春回首往事时曾感慨道:“那时啊,真是好,大家想的都是国家大事。每个人的心是透明的……”1948年,阳早、寒春带着党交给的任务,带着83头荷兰奶牛落户陕北定远县三边牧场,帮助当地改良牛羊品种。该地是陕甘宁交界处,蒙汉混居。一次,一个汉族人把蒙古族人的狗打伤了,党员干部开了一星期的会批评教育这位汉人。阳早、寒春深信:“这样的党将会把社会主义蓝图变为现实。”

1952年春,阳早、寒春培育的牛间接参与了抗美援朝战争。抗美,他们心中别有一番滋味。寒春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我们是解放全人类的世界公民。”40多年后,信仰与行动仍是一致的。1999年5月,阳早、寒春致信联合国抗议北约轰炸中国使馆的暴行:“这算什么本事?!打倒美帝国主义!”“9·11”后不久,他们回国。照片记录了他们游行示威的身影。中国人称:“阳早的鼻子越来越‘低’了。”

1955年,阳早、寒春带着1000多头牛落户陕西省西安草滩农场。阳早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响应:“让贫奶的中国人都喝上新鲜牛奶、不坏一斤奶!”这年,新中国第一代儿童喝上了他们生产的牛奶。此间,有关部门问寒春是否愿继续研制原子弹,寒春摇头:“现在中国人缺的不是原子弹,是牛奶。”三年自然灾害期间,阳早一家有细粮补助,但他以“不搞特殊化”拒绝了,愿和周围人一样以红薯干、萝卜充饥。他坚信:“能使穷人翻身的毛泽东也能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眼下的苦难是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可避免的。”周恩来5次接见他们,次次道“辛苦了”,阳早回应周恩来:“给社会主义干活,心甘情愿。做心甘情愿的事不谈辛苦。”阳早还幽默道:“不喝奶哪有劲干革命。”1971年,周恩来给阳早、寒春解释了7个小时“文革”。自称“中国观察家”的阳早对“文革”的发生、发展和终结有着他独到的思考。

12.最感人的奋斗励志故事短篇 篇十二

1980年,年仅7岁的张兴阳被病魔夺走了光明。1989年,他在亲人的建议下到广州,参加了省残联开设的第一期盲人按摩培训班。“那时候想法很简单,就是想学习一门技术,以后能自己养活自己。”张兴阳说,结束培训后,他留在广州打工。

,已积累一定从业经验的张兴阳带着妻子回到老家兴宁,在兴佛路开了兴宁第一家盲人按摩店——“康宁盲人按摩店”。据张兴阳回忆,当时梅州地区的盲人按摩市场还是一片空白,他只能聘请外地的盲人按摩师。几年过后,市残联开始免费组织梅州地区的盲人学习按摩技术,人才逐渐多了起来。“招聘时,我偏向招聘客家人,一方面他们离家近,回家方便,另一方面语言相通,与顾客交流无障碍。”张兴阳说,目前,他店内的12名盲人按摩师全是梅州人,他们按劳取酬,平均月薪元以上。

工作之余,张兴阳与其他盲人开展技术交流。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盲人开始自食其力,兴宁市的盲人按摩市场逐渐发展。

上一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相关要求下一篇:外贸经理电子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