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体系文献综述

2024-08-30

社会保障体系文献综述(8篇)

1.社会保障体系文献综述 篇一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文献综述

李智事业11-1201105002807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日益暴露出其弊端,未能在改革中充分发挥其“安全网”和“稳定器”的作用,延缓了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阻碍了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农村城市化的进程等,进而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迫在眉睫。关键字: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问题社会保障研究

社会保障制度是关系着全体人民民生问题的大事,受到广泛关注。继2008年新农合被写入社会保险法(草案)医保专章,新农合在我国社保体系中真正确立了合法地位之后,在北京闭幕的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会议决定在2009年的10月1日以后正式试点推行新农保,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为农村居民提供老年基本生活保障,是国家朝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个重大步骤,也是中央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响应中央会议精神,我国各个省市也都相继推行新农保改革新举措。如广东省计划3年实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山西发布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指导意见。山东省首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养老金在寿光发放。广东首个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试点在惠州启动,参保补贴一视同仁。回顾自市场化改革以来引发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上的太多探讨与研究,今天终于在实践中得到了尝试,也很值得理论界追溯和总结。

我国学者对于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是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而展开的,从中国期刊网上对有关社会保障问题的文献进行梳理发现(见下表),在中国期刊网上以社会保障为篇名的文章在模糊查询的条件下,研究数量在逐年增加。2000年以后,尤其是2003年开始了大规模系统的研究,文献数量直线上升,2005-2006年间增幅最大。党的十六大又进一步提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确立了“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方针。在城镇化过程中引发了大量的征地问题、失地农民问题、进城农民工问题以及改革过程中的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围绕着这些问题,学者们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在2003年研究成果较前一年增长了78.5%。2005年,随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围绕着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等研究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多。

我国经济总量跨越式提升的同时,社会分配的均衡问题、公平问题也日益凸显。在这种背景下,效率与公平关系的问题被重新探讨,改革开放的成果由全社会共享的惠民措施不断出台,社会保障制度就是均衡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压器,社会公平视角下的社会保障制度问题研究随之升温。

从归纳和总结以往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从内容上看,这些研究涵盖了社会保障体系的方方面面,有的甚至具体到了实施细节。而从整体上对这些内容分类,共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从城乡两个维度对社会保障总体状况的研究

通览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文献,学者们分别从整体上和城市与农村两个维度对我国社会保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研究,也有学者从地方或区域角度分析了省市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发展情况。张力之(1997)从5个方面详细介绍了1997年以前国内对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的迫切性、借鉴国外的研究、社会保障专著、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研究、社会保障理论研究。刘云旺、王成华、廖桂蓉(2004)、李东、刘庆原(2004)、陈蒙蒙(2006)韦镇坤(2008)、王丽(2009)撰文分析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框架的构想及对策。李珍(2006)阐述了我国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以 1

及如何构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刘汉屏、吴晓云(2006)将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问题放到了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来探讨,分析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制度保障和体系构建。刘子操(2007)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思路。

从内容上看,这一方面的研究偏重于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随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的日益突出以及“三农”问题凸显,使得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诸多不完善之处摆到了议事日程。如何破除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城乡统一的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问题是研究重点。

二、围绕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展开的大量研究

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一大缺陷或短板,理论界对此诟病颇多。失地农民、进城务工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研究构成了2003年以来研究的主要内容。刘金红、段庆林、董明辉(2001)从经济发展和政策取向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建国50年来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阶段性特征以及各种保障形式的制度变迁、制度绩效,提出建立与目前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各方面的承受力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徐凯赞、欧阳亮辉(2004)按城乡属性把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分为二元社会保障制度,指出按照人人共享、普遍受益的公平原则,我国现行的二元社会保障体系无论从过去的形成、政策的影响,还是农村的现实需要都表现出一种公平性的缺失。陈信勇、蓝邓骏(2004)认为,首先要为失地农民建立社会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制度,其他社会保障措施也应及时、逐步建立。吕勇(2005)、赵友谊(2005)、贾平、张婷(2008)分析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探讨了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的构建。胡宏伟、唐莉(2005)指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结构性嵌入于我国土地产权制度、征地制度、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农民利益诉求实现制度之中的,这种结构性嵌入机制要求仅仅靠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本身是不够的,失地农保制度的完善必须以上述四项制度的完善为前提。白凤峥(2004)、姚诣路(2006)分析了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现状及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围绕农民问题展开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之所以会成为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的主体,原因有几方面:一是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不断攀升,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成绩,但与之相对的“三农”问题依然突出。二是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问题引发了学界的大量争论。三是工业化进程中的效率与公平观念深入人心,如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公平?诸多原因引发了学界关于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

三、国外经验较少及中外比较研究

周弘(1989)较早地介绍了欧洲国家社会保障的发展和演变过程。李培林(1994)通过对德国、英国和瑞典的实地考察,指出我国建立社会保障体制应当借鉴的经验和注意的问题。史柏年(1996)、高峰(1999)分别考察了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现状、演变过程以及不可克服的矛盾与困境,并探寻其对于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意义。日本学者合津文雄(1999)介绍了日本的社会福利政策,它突破了救济扶贫的制度框架,开始探索创建满足全体国民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日本从2000年开始实施的“老年人看护保险制度”显示出,日本社会福利政策由过去的行政管理措施向签约方式转变的新趋势。武中哲(2001)介绍了北欧福利国家制度,并分析其利弊所在,力图找出其中对我国有借鉴意义的内容。施晓琳(2004)介绍了当前日本较为完备的农村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及其对我国现行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法律保障方面的借鉴。李巧莎、贾美枝(2008)考察了日本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日本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及其经验和启示。臧忠生(2004)考察了法国、瑞典、奥地利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新变化及对我们的启示。王萍(2005)对美

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进行简要追溯,分析了令该制度陷入困境的各种主导因素。易瑾超(2007)通过社会保障制度的国际比较,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提出发展、完善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若干建议。徐嘉辉、郭翔宇(2009)介绍了德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沿革与现状,并对德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进行评价,同时阐述了德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借鉴。

四、对社会保障理论的追溯

实践离不开理论的指导,随着社会保障制度实践的开展,对社会保障制度理论的挖掘和追溯也成为社会保障制度研究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陈晓云(2001)在对福利理论系统梳理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根据对福利主体的认识、衡量福利的方法、标准以及福利制度措施这几方面的差异和变化,将福利理论的发展分为四个重要阶段。苏光明(2001)对毛泽东和邓小平社会保障思想进行了挖掘和比较。王爱华(2003)、李宏艳(2004)挖掘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保障思想,前者主要探究了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的社会保障的思想,并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进行了全面考察;后者考察了马克思、列宁的保障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王俊(2004)从17世纪配第的社会保障思想写起,到18世纪的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和孟德斯鸠,进而分析了19世纪的萨伊、西斯蒙蒂、罗雪尔的社会保障思想以及德国的讲坛社会主义,英国费边社会主义和法国连带主义的社会保障思想。王文龙、金丽馥(2005)对西方社会保障理论进行了系统的介绍与评述,介绍了当代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演变过程,并分析了当代西方社会保障制度衰落的原因。徐丙奎(2006)把西方社会保障理论分为三大流派并对三大流派进行了简要分析,即国家干预主义、经济自由主义和中间道路学派。张可(2006)从英国1601年《济贫法》开始追溯社会保障制度的起源和发展的根源,并从经济学理论的角度区分了对待社会保障制度的态度,同时对反对与支持的流派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五、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定位和职能

尽管各个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各具特色,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离不开国家或者政府的介入。阎宇红(1998)考察了西欧社会保障制度几个发展阶段的更迭与交替,并详细分析了每个阶段中政府充当的角色以及角色的转变过程。张学英(2004)指出由于国家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导致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缺失,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缺失反过来阻碍了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应该以政府为主导提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陈少晖(2004)指出,在至今仍未改变的二元经济结构中,对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长期忽视和责任缺失,是我国政府在构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中的一个重大缺陷。现阶段,我国政府应当集中解决农民急需的低保、医疗和养老三大保障问题。朱丽颖、石俊田(2005)认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从萌芽起到进入制度化建设共经历了政府高度集权下的重点有限保障、分权下的土地和家庭保障、制度建设下的社会有效保障三个阶段。肖云、徐艳(2005)认为当前建立农民工的就业社会保障具有紧迫性,政府在建立和发展农民工就业社会保障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刘燕(2006)认为政府责任不明确、制度安排缺失等,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之一。政府作为农村社会保障的主体,应当承担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的责任。钱亚仙(2006)、杨爱兵(2008)、薛菁(2008),也指出政府是构建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责任主体。杨辉(2007)认为社会保障制度到底是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还是私人产品亦或优效品,在理论界存在着争议,并根据社会保障的产品属性及产品提供方式、生产方式,决定了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中的责任范围和责任强度。陈萌(2009)认为“农村社会保障”表现出社会的公平性,其最终责任主体是政府。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政府责任存在着越位与缺位两种偏差,是造成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严重滞后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期刊网中的文章除了上述6大问题以外,还涉及到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影响,如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影响、对消费的影响等。除文章类文献外,我国学者还出版了相当一部分专著讨论社会保障问题。例如,张蕴岭(1993)主编的《北欧社会福利制度及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系统地介绍了北欧福利国家的经验以及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的启示;郑秉文(2004)等编著的《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攻坚》。阐述了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过程、改革中的困难和今后改革的方向与未来发展趋势;丁开杰(2004)编著《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一书,涵盖了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国外社会保障体制改革、老年保障改革、福利与就业几个方面的内容;陈佳贵、王延中(2004)主编的《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一书,对中国社会保障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我国社会保障建设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在我国社会保障理论研究方面,比较权威的专家郑功成教授,编写了系列社会保障丛书,由他主编的《社会保障研究》是中国和世界社会保障学术交流平台;《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理念、目标与行动方案》一书系统诠释了社会保障的核心理念、基本原则和需要处理好的相关关系,对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步骤与措施进行了宏观规划,从理论上厘清了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目标、政府责任的确立和中国特色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李建立,杨宜勇.关于我国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J].宏

观经济管理.[2]徐传谌,齐树天,邵祥林,刘士峰.完善我国社保体系的几点政策建议[J].管理世界.[3]刘恒庆.改进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的几点建议[J].宏

观经济研究.[4]宋晓桐.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任重道远[J].中国社会科学

院研究生院学报.[5]石宏伟.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问题与对策[J].宏观

经济管理.[6]杨翠迎.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模式探讨[J].农

业经济.[7]景天魁.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思路与对策[J].思想战

线,

2.社会保障体系文献综述 篇二

一、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研究形成了成熟体系

1、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理论研究越来越厚实。

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念以后, 相关学者对于相关概念的定义和内涵的分析和理解是研究火热开始的标志。韩震主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 杨永利、李建德主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 周中之、石书臣主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探索》, 黄凯锋、唐志龙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陈亚杰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陈新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论研究》, 吕振宇的《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江传月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观研究》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背景、发展历史及理论根据、体系的结构、含义和特征等进行了科学的论述。此外, 相关的硕博论文和其他期刊文章近万篇, 这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研究越来越厚实。

2、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具体路径进行了充分的实践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明显的价值观念导向作用、凝聚人心的作用、激励作用、规范作用、整合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历史必然性、现实依托性以及发展可持续性的特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具体路径都是对目标实现的有益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目标是巩固对国家的认同感、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对共产党的信任,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为社会的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认同情况的研究在不断深化。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抓住了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众多学者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情况来分析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 通过实例来分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研究不断深化的动力, 而认同研究主要集中于高校, 而且认同的研究对象一般是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等, 没有各个层次综合的认同研究调查。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的基本问题

1、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地位、作用、目标和原则清晰。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的战略需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对人才全面素质的客观要求。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和理念深入研究的各个方面。

2、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

全程融合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各门课程的教育教学之中, 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 承担着特别重要的责任, 是重中之重的课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渠道, 如何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思想、基本内容、基本要求, 是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是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的一致性形成的必然趋势。

当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其中的有效途径的研究成果来看, 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层次论, 主张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层次的内容, 分别体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二是结合论, 主张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原有途径相结合;三是实践创新论, 主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思路、模式、方法等进行实践创新。可以看到全过程结合论更加符合我国现在的实际。贾咏梅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中指出, 必须从加强理论指导、突出教育重点、注重实践养成等方面去领会和理解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并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工程、灵魂工程, 坚持教学改革和创新,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等教育的全过程。

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具体途径、相关机制建设要加强实证性研究。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需要提高, 实现的途径和路径需要不断探索, 评价、监督、保障等机制建设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周春燕提出, 努力提高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价值观教育主阵地作用,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重视传统文化资源四个方面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研究。陈延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寓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论略》中指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寓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教育的实效性。为此, 要制订全方位、全过程融入整体规划, 树立共育理念, 畅通主辅渠道, 创新教育载体, 强化践行环节, 构建长效机制。

三、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需要不断加强

1、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研

究主要散落于边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建设、边疆各级宣讲团的宣讲、边疆高校党校教育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中。关于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直接研究较少, 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性在研究中没有充分体现。很多研究不是专门针对性研究, 而是附带性论述。

2、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下开展了当代大学生核

心价值观建设, 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只是按照一般性原则开展, 没有与边疆民族地区的实际结合起来, 没有形成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全过程的融合, 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建设活动还只是单一的开展。

在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总结提炼出了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即:爱党爱国, 立身做人;勤学善思, 立志成才;历练本领, 立业为民。在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具体要求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也没有得到及时的总结。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还处于在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越来越厚实的基础的简单模仿, 真正的进行实证性的研究还没有。

四、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中可以创新之处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当前已形成有体系的建设。边疆民族地区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还处于强调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来增加知识性的认识阶段, 对于教育结果中实践认同等很多方面还没有涉及, 通过教育效果分析教育中的不足以此来推进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证案例还寥寥无几。对于研究的角度:多数学者研究的视角是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其他思想文化的导向和把握来开展研究, 以其他文化特别是民族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的视角来研究的还没有。

通过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情况进行分析, 分析出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不足, 看到由于教育效果不佳带来的认同情况不理想和其他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针对边疆民族地区有实际的指导和建设性的意见和措施, 这是理论结合实践研究的途径, 也将是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取得成功的途径。

摘要: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在当前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成熟理论观点进行研究, 对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的依据和基础是边疆民族地区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本文对已经进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边疆民族地区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情况进行综述, 理顺研究的趋势和情况, 进一步寻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边疆民族地区实证性个案研究。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学生,边疆民族地区,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1]陈亚杰主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人民出版社, 2007年。

[2]吴潜涛:《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道德与文明》。

3.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文献综述 篇三

摘 要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我国体育产业统计体系研究领域的相关结果进行梳理,评述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发展进程和走向。结果发现:我国对体育产业统计指标方面的研究成果不是很多,我国体育产业现行指标还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关键词 体育产业 统计指标 体系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体育关注度飞速上涨,体育魅力与日俱增,体育市场如雨后春笋一般发展。为了推动体育产业、优化产业机构、增加就业,各个体育产业发达国家都界定了体育产业相关的概念、定义和范围。现在世界上还未形成一套统一的、科学的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我国现行体育产业统计指标还不尽完美,了解和掌握我国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研究的基本情况和进展,对我国体育产业统计指标的完善有着现实而深远的意义。文章通过对现有的CNKI数据库收录的24篇体育产业统计指标相关的文章为横轴,以“我国各省体育产业统计指标”“问题学说的体育产业统计指标研究”“中外体育产业对比研究的文本分析”为纵轴,对我国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进行研究。

一、我国体育产业统计指标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为了了解我国学者对体育产业统计相关领域研究的基本情况,本研究选取了2000年6月30日到2014年10月15日为止这一阶段的研究成果,以主题检索方式用“体育产业统计方指标体系”为核心检索到24篇相关文章。通过对文献的归纳研究发现体育产业研究的关键词围绕着“体育产业统计指标”,总体上来看体育产业统计表研究的还是比较少。

二、以体育产业统计指标的热点文本分析

(一)基于国内体育产业统计指标的文本分析

在研究期间发现以我国具体城市为代表研究体育产业指标的一共有4篇文章。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俞琳(2007)、刘少英(2012)具有代表性。如俞琳[1]在《上海市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研究》一文中“主要立足于宏观理论视角,从统计原则、统计范围与对象、具体指标体系、基本统计方法、统计指标数据来源渠道建议等反面分析阐述体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刘少英在《湖南省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设置与实施研究》一文中认为“研究建立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既要对湖南省体育产而已发展有积极的引导意义,又要推动湖南省体育产业经营单位面向市场具有竞争力。只有尽量选用具有普遍意义和典型代表的核心指标,才能是统计指标更具有科学性”。

(二)基于问题学说的体育产业统计指标研究

从问题学说的角度反向解决体育产业统计方面的问题,可以更加贴切、科学的完成体育产业统计指标的建设。在这一领域当中所具有代表性的作者有张岩(2002)、罗敏华(2005)等。其中张岩在《关于体育产业统计的几个问题——兼评林显鹏先生“关于建立我国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研究”一文》中提出“在依据产业分类的理论与方法界定体育产业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体育产业统计的范围、对象和计算方法,并对某些有关的学术观点和资料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在文中张岩指出国民经济分类是研究体育产业统计问题的基础和依据。并对体育产业统计的范围、对象和计算方法给了相关的界定。罗敏华在《关于我国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完善问题的思考》一文中认为“由于在体育产业的内涵和外延上认识不统一。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对所提出的一些观点进行了比较分析、深入探讨,阐述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通过对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讨论,促进我国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完善。”

(三)基于中外体育产业对比研究的文本分析

相对与我国体育产业一些西方国家体育产业发展相对比较发达,可以给我国提供参考。林显鹏在2000年发表的《国外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研究》一文中对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体育产业发达国家的体育统计指标体育产业统计范围、对象和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林显鹏在《关于建立我国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研究》一文中运用文献资料、访谈法对西方体育产业发达国家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运用经济学的视角对建立我国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论证,旨在为有关决策提供参考。张林在《中国体育及相关产业统计研究》一文中认为“为了规范我国体育产业的统计口径和指标体系,提出未来我国体育产业统计的思路和实施办法,归纳和总结了国内、外体育产业统计概况以及国内其他行业统计现状,并从统计工作的角度对体育及相关产业的概念、分类、指标、统计实施办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体育产业名录库、开展体育产业专项统计、修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建立我国体育产业动态监测机制、委托专门机构从事体育产业统计工作等建立和完善我国体育及相关产业统计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三、结语

在体育产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健全的、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会为体育产业保驾护航。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我国专家学者对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研究进行了汇总分析。发现我国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还可以进一步完善。同时我们也要参考体育產业发达国家建立指标体系的方式方法,借鉴外国经验。在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言而喻,我国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还需进一步加强完善。

参考文献:

[1] 俞琳,高瑜.上海市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研究[J].体育科研.2007.02:40-43.

[2] 林显鹏.国外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02:14-17,29.

4.社会保障体系文献综述 篇四

国际学院农经六班康米 学号:201342021608 摘要:目前学术界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主要从统筹全局和基层建设两个层次进行研究,而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是目前我国农业发展下急需改善和推进的一大方面。本文将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这个大的研究背景下,综述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相关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一: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发展与现状,二: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三: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发展的建议与对策,四:简要评述。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现状、问题、建议与对策

引言

在简小鹰(2009)的《农业推广服务体系》中指出建立以农民对农业技术需求为导向的农业推广服务体系,是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在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条件下不断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形成科研人员、推广人员与农民间以利益为纽带的运行机制,促进农业技术研究一推广一应用三个体系的有机整合,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农业技术推广领域,各界学者早已从各方面出发研究形成了一系列完整的体系。但是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却不多见。生活在21世纪这个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服务成了重中之重,人民在解决温饱之余更强调生活质量,不论从一个产业或是制度本身而言,服务建设都成为了推动当今发展与进步的重中之重。

一: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发展与现状

总结了农业推广服务体系研究至今,相关的史实和各学者的现状研究报告,体现了从单一化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到现在的多元化,从缺乏针对性到现在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发展趋势。董金和(2005),总结了我国从清代晚期到1993年,我国正式颁布实施《农业技术推广法》,我国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发展史。详细内容如下:我国从清代晚期开始,1905年,清政府制定农会简章,要求各省设立农会,1907年颁布推广农林简章23条,设立农事学堂、农事试验场和农村讲习所;20世纪20一30年代,各高等农业学校效仿美国大学农学院成立农业技术推广部,举办讲习会,指导农民成立合作组织,进行社会调查和农业技术推广活动。1929年,国民政府成立中央推广委员会,设立中央直属试验区,检查各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1940年,农产促进委员会组织农业技术推广巡回辅导团,采取巡回辅导方式促进地方推广事业。建国以后,1955年,农业部制定《农业技术推广方案》,要求各级政府设立专业机构和配备千部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到1957年各地农业技术推广站基本完善,对农业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文化大革命”后期,各地开始建设县农科所、公社农科站、生产大队农科队和生产队农科小组为主要推广研究机构的“四级农科网”,在培训农民技术员、推广农业技术方面起到一定作用;1980年,中央要求“恢复和健全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重点办好县一级机构,逐步把技术推广、植保、土肥等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结合起来,实行统一领导”;1982年,农业部成立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到“七五”末期,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已经完全建立起来,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人员近100万人,为发展农业生产、振兴农村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1993年,我国正式颁布实施《农业技术推广法》,对推广工作的原则和推广体系的职能等方面做了原则规定。

吴秀光,胡鉴英(1984)在柳江县开展农业技术服务的调查,推动农业技术干部总结经验把技术服务工作提高一步,开拓新的服务领域。在继续搞好水稻、玉米、黄豆、甘蔗、花生技术推广服务的同时,把服务工作伸展到多种经营和各种开发性生产当中去。她们把农业技术服务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独立出,作为一个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内部重点研究方面,对我国局部地区的农技服务现状和发展进行了一个探讨,引起了多方的重视。

日本学者速水佑次郎(2004)认为,农业科技推广改革只强调一种单一的模式多数是失败,发展中国家采用赠地大学模式进行农业科技推广改革导致挫折就是例证。

林伟君,骆浩文等(2005)调查研究指出现行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在“四级农科网”解体后逐步建立的自上而下的推广模式,行使的是“政府的”技术推广职 能,许多农业技术推广活动以行政命令形式进行,这种推广体系曾经对农村科技进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起到巨大作用。但这种“单向式”的推广方式,未能充分考虑农民的实际需求,基层农民的需求也不能真正反映到政府的决策上。

张晓川(2012)指出由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具有公共物品属性,世界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了政府治理的方式,由政府投资建立公共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公共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开始因服务缺乏针对性、效率低下等问题受到质疑,并逐步向多元主体参与农技推广服务的方向发展。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自上世纪80年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广泛实施开始,也经历了一系列改革,并逐步发展出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汪明根(2015)以上海市宝山区为例,进行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现状调研。指出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已逐步实现从点到面,从单一性到多元化,从政府单方面的干涉到农商共谋,同时在逐步发展的道路上,也不断展现了新的问题,需要与时俱进,共同推进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发展。

二: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Cary(1993)和Lerman(2004)认为,基于经济和社会两方面的愿意原因,对推广活动进行公共财政资助是极其必要的。因此,他们肯定了政府在推广服务上起到的积极的作用。但在实际推广中DavidKaimowitz(1991)AmeurSeddik(1994)均表示过低的推广效率阻碍了政府为主导的公共推广组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JockR.Anderson,H.Gerson(2003)指出:尽管一些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取得了成功,但因其在信息传递机制及反馈机制的缺陷严重阻碍了其更有效的发挥RichardCrowder(2001)也认为当前的推广组织是“垂死的”、“没有顺序和很少功能的”。

王善广(2004)指出目前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存在的诸多弊端, 主要体现在认识不到位,人才断层与知识老化,推广体制陈旧,农业技术推广水平与现状差距大和投资严重不足这几个方面。系统的总结了当时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着实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之后的学者研究提供了借鉴和方向。

陈子学(2004)从体制本身,经费,推广人员素质及农民文化素质这四个方面论述了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袁纪东(2005)指出当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以下是个问题:一是推广体制与机制不活,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二是农业技术推广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不力;三是科研、教育、推广、生产严重脱节;四是推广队伍结构不合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五是农民的文化素质低,合作组织不健全,六是相关政策有待完善。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改革提供了具体的方向。

耿传刚(2007)总结提出了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七大问题,重点论述了经费不足对农业技术推广活动的阻碍和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机构设置分散,管理落后这两大问题。分点描述,重点论述,给之后的学者提供了更多的借鉴和方向。

王春安,李鹏(2009)从六个方面阐述了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相对于之前学者的研究而言,第一次提出了推广效率底下和人才缺失,以及农业技术推广市场主体发育不充分的新问题。

王洪秋,安载学等(2015)阐述了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农业技术推广资金缺乏、农民的文化素质偏低、管理运行机制落后、生态农业 技术推广方式单

一、农业技术推广信息渠道不畅等问题。以至于难以适应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发展需求,因此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亟须深化和改革。

三,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Landon Lane and Powell(1996)也认为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应当充分考虑农民对农业技术的接受程度,推广体系应以广大农民的利益为目标。Marsh et af(1998)指出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应该靠(农民真实)的“需求拉动”而非“科技推动”。俞守能(2004)对完善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提出了四点对策和建议,分别是利用现代农业推广框架模型,建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的前提;树立“以农民为本”的推广观念;多条腿走路,壮大农技推广队伍和大力推进农技推广信息化。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在2005年进行了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调查并对此提出了改革思路,指出应更好地发挥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作用 , 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财政支出资金的使用效率。并提出从机构设置改革,人员配置和用人机构改革,经费收支制度和管理体制制度进行改革。

李维生(2008)指出建设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加大推广力度,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是发展我国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必须重新整合我国现阶段的农业技术推广资源,在加强现有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设的同时,把农业科研、教育单位明确为农业技术推广主体。要坚持涉农 企业、农业产业化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介组织等广泛参与的原则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三元主体、多方参与”的农业技术推广新模式。

黄季焜,胡瑞法,智华勇(2009)从政策评估的角度对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提出了六点政策建议。第一 , 明确基层农技推广的公益职能 , 切实落实公益职能财政的足额支持。第二 , 需遵循改革和投入的辩证关系 , 需要各级政府的决心和投入。第三 ,全面实行“三权上收”,理顺基层农技推广管理体制。第四 , 推进运行机制改革 , 建立需求导向的考评激励机制。第五 ,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能力建设 , 推进推广方式的创新。第六 , 健全国家农技推广预算制度 , 完善农技推广投入机制。

武萱(2012)基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模式选择的研究,对农业推广体系提出了四点政策建议:加强财政投入;规范供给市场;完善准入制度;改善决策机制。

唐钱琳(2014)指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改革方向,目标及原则。主要包括强化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推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市场化改革;引导和鼓励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社会化改革。

四、简要评论

具体来看,首先,学者在农业技术服务推广的发展与现状分析上,多关注史实和局部地区的分析与调研,指出我国目前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主要还是依靠政府掌控资源调配,虽有不足,但大体上仍然是一个发展上升的趋势。接着,对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中的问题研究指出,主要有机制不够成熟,效率不高,机制设置不合理,经费不足等一系列体系内部问题,同时也存在农民普遍文化素质不高,意识不到位等外部阻碍。最后,学者关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发展的建议与对策,结合当下存在的具体问题,多从政府的角度出发,对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相关政策法规建设提出看法和建议。也有一部分学者着手的确具体实情,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模式选择和改革出发,为今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发展明确了改革的目的,提出了改革的方向。

纵观上述学者对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研究,有的统筹全局从整个社会农业技术推广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论述,但更多的学者选择从基层进行局部研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点到线,以线到面。也体现了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这个研究主体上从局部着手,分析具体实情,得出有针对性的结论和有实践性意义的发展建议,才是当前的主流研究趋势。不过许多学者的研究内容多有赘述,而且研究结果也大径相同,较缺乏创新点。但不难看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建设,仍然是我国农业转型和经济发展来说的一个重要研究方面,每年都有各地的学者积极踊跃的进行研究报告。今后仍然是需要引起重视和关注的一个方面。

参考文献

5.社会保障体系文献综述 篇五

1.绪言

一个国家的发展不仅仅依靠经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也是其重要的考量指标。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较理想的成果,但社会的发展却远远的脱节,其中一个关键原因是由于我国社会工作事业发展的相对滞后。在深入研究我国社会工作并提出一些见解之前,对我国社会工作发展做一些总结性的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2.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伦理

社会工作特有的伦理价值是社会工作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显著特征。中国社会工作来源于西方,但中国的特殊国情使其社会工作价值伦理有着自身的特点。上海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沈黎也指出中国社会工作实践有其独特的社会文化脉络,这决定了一些社会工作伦理议题、伦理困境与西方有所不同。

从概念上来看,社会工作专业伦理是一套指导专业人员从事专业活动的道德指引,是在其哲学理念与价值取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何厉宇认为西方社会工作伦理的发展动力主要来自基督教伦理、人道主义、福利思想与民主价值观等,王思斌教授认为,社会工作伦理根源于西方宗教理念和工业文明的发展,其注重个人的价值与尊严,强调受助者个人价值的独立性和重要性,主张个人自决,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同时也明显受到了功利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可见西方社会工作伦理注重个人,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这与中国文化中注重集体利益以及儒家的仁道思想宣扬人要节制自己,遵从社会规范等是不相符的。有学者指出,文化冲突构成了中国社会工作者目前遇到的主要伦理困境之一。

中国社会工作伦理的建立对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社会工作的发展并不一定需要基督教伦理作为支撑,社会工作的伦理资源也不会仅仅是西方的个人主义以及自由民主思想。在中国社会也能找出一套适合中国本土社会工作的社会工作价值伦理。3.国内社会工作热点问题

社会工作是一个在专业价值观指导下,由专业的社会工作者运用相关技巧去帮助案主的过程。它针对的是目前社会中的某些群体,以及一些特殊的问题。因此关于老年人、青少年、妇女、残疾人、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及其相关的一些社会问题成为了目前我国社会工作研究所关注的热点,除此之外,与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相关的内容也是我国社会工作研究领域的重点。3.1老年社会工作

我国第一部老龄事业发展蓝皮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指出,截至2012年底,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比上年增加891万,占总人口的14.3%。庞大的老年人口数量,反映了我国必须面对严峻的老年人问题。凌小萍、张景美把我国老年人口存在的主要问题分为五个方面,分别为生理问题、心理问题、经济问题、社会生活问题和与老年人有关的法律体制问题。王放将我国老年人社会问题归结为四个要点,第一家庭规模缩小,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第二,人口流动性增强,子女照料老人的难度越来越大;第三,老年抚养比上升,老年社会保障支出增长;第四,女性劳动参与率不断提高,照顾家中老人的时间越来越少。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经济结构对家庭结构的冲击,女性参与工作的普遍化等原因将亲人从老人的身边逐渐的拉走,政府养老支出也不断增加。可见过去的养老模式(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主要依靠家庭内部的亲属成员负责关照)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的需求,因此发展老年社会工作,依靠专业的方法,从老年人口群体的实际状况和需求差异出发是我国解决养问题的关键。近来,关于我国养老问题,主要是围绕机构养老与居家养老问题展开,这也是我国老年社会工作的介入口。

3.1.1老年社会工作在养老机构中的运用

随着老龄化问题的突出,以及在目前年轻一代难以随身照顾老人的一个社会中,采用大型院舍模式所进行的家庭以外住宿照顾的养老机构服务正在各地出现。而在推广这一服务的过程中,老年社会工作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可以为养老机构中的老年人提供个案辅导、小组工作以及社区层面的工作,此外,还可以介入机构的行政管理、服务的制定和评估等工作。例如运用小组工作的方法可以帮助老年人疏导情绪,缓解老年人之间以及老年人与工作人员之间的矛盾冲突,从而使老年人能够保持独立和尊严,发掘自身潜力,找到周围的资源,以积极的心态安度晚年。

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存在着各科区老年人之间沟通交流少的问题,由于区与区之间界限分明,所以院内老年人一般只和自己科区内老年人交往,不愿意或者觉得“不适合”去其他科区。针对这一状况,院内社工部尝试设计并实施了一次专题社工小组活动(相亲相爱一家人),参加过本活动的老人,在对该问题的认识上都有了相应改善。

3.1.2老年社会工作在居家养老中的运用

在我国的传统的“土”文化下,老人特别是农村老人多有着对家的思念,许晓晖在对吉林省不同地区20个农村的调查中显示农村老人喜欢住在自己家里养老,包括传统家庭养老(这里指仅依靠子女提供帮助的养老方式)和居家养老。

社工介入居家养老主要有直接介入与间接介入两种方式。直接介入就是与机构养老类似,通过个案老年社会工作(采用缅怀往事疗法、人生回顾法等提供服务)帮助老人舒发感受,调整心情安度晚年,以及通过小组老年社会工作拓展社会生活功能,帮助老年人更好地处理个人、家庭的问题。间接介入指采取老年社会工作行政的方法,借助一定的社会机构和社会组织为老年人传递服务。3.2城市外来务工人员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的进程将更多的农村人口推向城市,外来务工人员成为城市一个重要的群体。来到繁华的都市打工,然而他们面对的却是另一番苦涩的境遇。由于文化程度低,劳动技能缺乏,他们只能从事简单的手工劳动。“非工非农”的身份使他们在融入城市生活过程中遭遇重重关卡。城市生活中的种种不公平待遇加上打工者本身素质较低,使外来务工人员成为了城市中的弱势群体。为帮助这一部分群体,许多学者从社会工作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社工如何介入,帮助外来务工人员建立社会支持网络是其中关注的一个热点。

张文霞在对深圳市宝安区外来打工青年的研究中指出家庭支持系统、亲友支持系统、职业支持系统以及政策和管理制度等制度性支持系统构成了外来务工人员主要的社会支持网络。专业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亲友发展计划”以及发展社区咨询来强化外来务工人员是个人网络功能。同时通过小组工作开展一些治疗小组、兴趣小组以及志愿服务小组以及通过社区层面的介入改善外来务工人员生存和工作状况、获得和城市居民平等的发展机会、争取广泛的社会支持资源。

3.3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就是指政府把原来直接提供的公共服务事项,通过直接拨款或公开招标方式,交给有资质的企业或社会组织来完成,并根据企业或社会组织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评估后支付服务费用。2003年上海市禁毒办等部门以每名社工四万元/年向上海自强社会服务总社等三家机构购买服务,开始了我国地方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探索。近来也有许多学者对社会工作如何在政府购买服务中寻求一条自身发展的道路做了相关研究。

我国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模式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形式性购买,即民办公助;二是非竞争性购买,即公办私营;三是竞争性购买。第一种模式:以上海新航、阳光、自强社会服务站为代表的形式性购买模式,即社会工作服务的提供方实际上是购买方在职能上的延伸,社会工作服务的提供方不是独立的决策主体,买卖双方不构成契约关系,因而只能是形式上购买。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政府对社会工作服务的管理力度大,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政府公共服务提供不足的问题,并有助于培养一批社会志愿者。其缺点表现在:一是政府与被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民间组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依附关系。第二种模式:以上海“罗山市民会馆”为代表的公有私营(非竞争性购买)模式。1995年,上海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兴建了罗山市民休闲中心,为了提高休闲中心管理效率,该局不是依靠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等传统的社区管理模式,而是通过协商,委托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出面管理,并于1998年接受政府养老服务的委托。第三种模式:竞争性购买模式,即合同双方是两个独立决策的主体、有明确的社会工作服务购买目标、有可选择性的竞争市场和公开的竞标程序等四个条件,从而实现政府通过招标的方式达到成本最小化、收益最大化的目的。政府通过竞争性购买的方式提供了多种社会工作服务。

4.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困境 4.1亟待解决的本土化问题

熊跃根认为西方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进程呈现出专业实践先于专业教育、民间专业组织实践先于政府介入的发展路径,相比较而言,中国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明显超前于本土的专业实践。这种专业教育先于专业本土化的病态发展至今仍是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弊病。

纵观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历史,肇始于20世纪20-30年代,1952年全国高等教育的院系调整时,社会学、人口学、社会工作等专业被取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进入了一个长达36年之久的停滞期。36年的停滞不仅使社会工作专业几乎在中国社会中被抹去,更令重生的社会工作教育困难重重。史柏年早在2004年就总结到,目前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存在后生快发、教育先行、师资滞后、拿来即用的特点。36年的停滞,在十六届六中全会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至2009年,220多所高校就已经建立社会工作专业,其速度不可谓不快。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走完其他国家和地区上百年里走过的路,根基不稳的弊病已渐渐展露出来。第一,专业教育上本土化理论严重滞后。一方面,在学术研究上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检索为例,自1980年以来,中文期刊上收录的文章标题含有“社会工作”一词的文章一共只有2007篇,而同期含有“社会学”一词的有9319篇,社会工作的文章只有社会学的1/5左右,如果与文章标题不含有“社会学”一词但也同属社会学类的文章相比,社会工作类的文章不足社会学1/15,且绝大部分社会工作类文章是近十年才有的。另一方面,在社会工作实际开展过程中,虽然我国的高校培养出了一批“专业型”的社会工作队伍,也灌输了相关社会工作理论,但理论上的拿来主义,使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严重的缺乏,社会工作人员在实务过程中难以将所学的理论运用到实际操作过程中。第二,师资滞后,教育模式单一。在师资方面,36年的社会工作教育中断,使老一辈从事社会工作教育的人才流失,而新一代社会工作人才又尚在孕育中。但为发展社会工作教育,许多教师从其他专业转行过来。作为社会工作教育的支柱力量,他们没有受过社会工作的专业训练,无论是在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的体认方面,还是在社会工作知识结构的拓展方面,在社会工作实务的了解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在教育模式上,颜翠芳及其他学者对社会工作教育到底是应该培养“专才”还是“通才”展开了探讨。史柏年教授认为, 所谓的“专才教育”就是把人才培养的目标定在很窄的范围内。而所谓“通才教育”就是提供广泛的知识和技巧, 选用系统理论的解决问题方法, 运用不同角度的分析, 不同层次的介入, 综合不同的工作手法, 达到多元化的处理效果。目前高等院校社会工作教学宜采用通才教育的模式。李迎生教授认为中国地区差异大,社会服务领域多元以及社会工作者个体上的差异性,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单一的通才模式不能满足这种多样性的需求。而且不同层次、类型、地区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差异不明显,培养的人才千篇一律,在人才市场缺乏竞争性。4.2被“下放”的学科地位

何雪松在《社会工作理论》一书中指出,目前国内有一种倾向就是简单地将社会工作视为社会学的应用或应用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即社会工作是社会学的一个下属学科。李迎生也认为在社会学学科框架下发展难以适应新时期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的需要。在西方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专业,在高校中具有独立的学科地位,一般设立独立社会工作学院。而在中国高校中,社会工作成为了社会学以下的二级学科,常附属于社会学院、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甚至是哲学院。在中国高校教育中的这种区别对待,使社会工作专业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边缘性的社会科学专业,在招生、教学资源配置、就业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体现。即使在国家大力推动发展社会工作专业的现今,社会对社会工作的认识度还相当简单。例如有人把社会工作当作是人们在本职工作之外从事的志愿性、不计酬劳的服务工作,还有人误以为社会工作者就是民政部门、社会福利院之类的工作人员,甚至认为就是社区的大爷大妈。由于存在以上模糊认识,加上传统上上述工作一般从业要求不高,甚至没有什么具体要求,似乎只要愿意,未经任何训练的人都可以胜任这类工作。因此,这类工作职业声望较低,工资收入处于底层。4.3中国社会工作的职业化

从国际经验看,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一般需要三个条件:一是要有成规模的合格的社会工作教育机构;二是政府和民间机构要重用专业的社会工作人才;三是社会工作人才本身要拥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专业能力。

首先,上文提到我国目前已有220多所高校设有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教育机构已形成规模,但在社会工作教育方式和质量以及对社会工作学科的重视程度上依然存在很大的问题。

其次关于社会工作人才,社会工作人才这个概念来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这是一个在通常的社会工作知识体系中找不到答案的概念,是一种国情化的概念。这里的社会工作人才一类是民政体系中的工作人员,他们了解国情,熟悉政策,善于沟通,拥有解决问题的经验性知识和本土性知识.另一类是专业社会工作教育下的专业社会工作者。王思斌也曾将中国社会工作分为以民政部门为代表的实际社会工作和专业社会工作两种类型。从社会工作人才在我国的待遇来看,目前,在全国民政部门中有45万人在从事与社会工作相应的工作。这些工作人员平均每人要为1000名重点民政对象提供服务,他们的工作繁琐但与其相应的激励机制却不完善。只有在薪酬水平和社会待遇方面制订相应的标准,使这一职业不仅仅是社会所认可,也为人们所追求,使专业社会工作毕业生愿意从事这一行业才能推动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发展。

最后从民间机构来看。民间组织是推动社会工作发展的关键力量。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民间组织是社会工作者就业的主要渠道之一。以加拿大为例,加拿大是民间组织比较发达的国家,加拿大现有人口3150万,各类民间组织人数总和超过1.3亿,平均每个加拿大人加入的各类社会组织超过4个。在我国香港地区1.2万多名注册社工里,在民间机构工作的有7614人,占61.6%。在内地率先开展社会工作的上海市,社会工作人才也主要供职在几个大型的民办机构,目前在其中工作的社工达1400多名。然而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2年《民间组织蓝皮书》中指出,我国民间组织增长速度持续走低,整体增速创历史新低。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有民间组织44.6万个,增长速度又下降了0.6个百分点。民间组织的缺少使刚步入社会的专业社会工作毕业生难以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这也是目前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所要面临的关键问题。5.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潜力

中国社会工作发展面临着许多的挑战,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自身特有的积极因素。首先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上述中我们多次提到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产生了许多的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使政府不得不做出相应的措施,据昆耶塔的观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工作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例如,在改革过程中产生的的国有企业市场化使大量的工人失去了铁饭碗,在面对失业的压力而社会服务能力不足,社会保障制度断裂的情况下居民逐渐产生失落感。同时面对医疗、学校的利益化,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强烈的剥夺感油然而生,居民社会凝聚力、社会认同和政治认同逐渐弱化。这些社会变化单从政府宏观管理方面已难以满足社会需要,因此要求我们以新的方式来提供社会服务。这就使发展公共服务和社会工作职业成为制度变迁的一种功能需求。目前政府主张的公业创投,鼓励民间组织发展的政策就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其次从我国目前的社会工作发展状况来分析。虽然过去过度的政府依赖,以及行政力量的干涉,阻碍了我国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但我国依旧拥有一大批从事非专业社会工作的各级福利管理人员和社区工作者,他们拥有多年的工作经验,更加了解中国社会的情况,他们是社会服务的一支强有力的队伍,因此如何促使福利行政者与职业社会工作者有效地结合起来,进行互补,就成为社工发展的一个关键的潜在力量。在这一问题上,我国著名学者王思斌和孙莹也分别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前者表现为对于从事社区工作的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后者表现为对于社会工作的学生进行职业化的训练。

最后我国社会工作运行机制的多样化也对我国社会工作发展有着乐观积极的作用。“政府购买,民间运作”的社会工作服务新机制作为新形势下运作机制上的有益尝试和创新,为我国从事社会工作的专业人员开辟了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6.社会保障体系文献综述 篇六

文献综述简称综述,是对某一学科、专业或专题的大量文献进行整理、分析研究,做出综合性介绍和阐述的一种学术论文。所谓“综”,是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炼明确、更有逻辑层次;所谓“述”,是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专门、全面、深入的论述。文献综述格式一般包括:

一、文献综述的引言:

包括撰写文献综述的原因、意义、文献的范围、正文的标题及基本内容提要;

二、文献综述的正文:

是文献综述的主要内容,包括某一课题研究的历史(寻求研究问题的发展历程)、现状、基本内容(寻求认识的进步),研究方法的分析(寻求研究方法的借鉴),已解决的问题和尚存的问题,重点、详尽地阐述对当前的影响及发展趋势,这样不但可以使研究者确定研究方向,而且便于他人了解该课题研究的起点和切入点,是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三、文献综述的结论:

文献研究的结论,概括指出自己对该课题的研究意见,存在的不同意见和有待解决的问题等;

四、文献综述的附录:

列出参考文献,说明文献综述所依据的资料,增加综述的可信度,便于读者进一步检索。

五、文献综述范文11、文献综述(论文标题,小二号,黑体,居中)

2、摘要:

(“摘要:”两个字要求是黑体小四,顶格写;摘要的内容要求是楷体小四。字数要求200-300.)

3、关键词:;;;(关键词要顶格写,有3-5个,格式要求黑体小四,词与词间用分号隔开)

4、正文(要求:正文的标题是宋体小四,要加粗,顶格写;正文内容是首行空两格,字体小四,不加粗;标题之间的标号统一)

一、前言

说明写作目的意义

介绍有关的概念

提供必要的背景材料

描述课题的研究现状

有关主题争论的焦点及发展趋势(核心主题)

交待综述讨论的范围(引用文献起止年份学科范围)

二、正文

理论发展阶段性成果

理论意义

实践意义

成熟可靠新近的权威可信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一)历史发展:采用纵向对比的方法,要按时间顺序,简要说明某一课题的提出及各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体现各阶段的研究水平,说明目前达到的水平。

(二)现状分析:介绍国外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现状,对比研究差距,来阐述国内研究与国外研究相比还有哪些空白点没有涉及,找到未来发展趋势,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首先将整理和归纳出来的资料进行排列和必要的分析;

其次讲解有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理论或假说,并引出论据;

第三介绍有争议的相关专家观点或学说,对其进行分析比较,指出各种的发展趋势和问题焦点,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第四,简要的介绍陈旧、过时的或被否定的观点,这样使文章更系统全面,而且这些资料也可以起到对比反衬的作用。

(三)趋向预测:在纵横对比中肯定所综述课题的研究水平、存在问题和不同意见、提出展望性意见。

这一部分主要是给读者以启示,使从事这一课题的工作者能看到未来课题研究的发展方向。这部分的内容要客观,不仅要指明方向,而且要指出捷径,为有志于攀登新高峰者指明方向,搭梯铺路。

三、总结与展望

高度概括主题内容提出观点意见主张展望发展前景

简明扼要地指出目前研究中尚需解决的问题及研究成果的意义和价值,在写作中应注意给出一个较为明确的阶段性结论。一篇好的综述总结,可以发人深思,具有导向意义。

参考文献(格式要求:黑体小四)

[1]作者,作者.文献名称[J].期刊名称,年份,卷号,起止页码.(宋体五号)

(附录: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

1.专著:[序号]作者.书名[M].版本(第1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2.期刊:[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3.会议论文集(或汇编):[序号]作者.题名[A].编者.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4.学位论文:[序号]作者.题名[D].学位授予地址:学位授予单位,年份.5.专利:[序号]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或地区):专利号,出版日期.6.科技报告:[序号]著者.报告题名[R].编号,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7.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颁布日期.8.报纸文章:[序号]作者.题名[N].报纸名,年-月-日(版次).9.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10.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七、文献综述范文2:

“问题——探索——交流”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研究

......我们在网上浏览了数百种教学模式,下载了二百余篇有关教学模式的文章,研读了五十余篇。概括起来,我国的课堂教学模式可分三类:

(1)

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中心论”。这类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根据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我国长期以来学校教学的主流模式。它的优点是......,它的缺陷是......(2)

现代教学模式——“学生中心论”。这类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从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均以学生为中心,20世纪

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它的优点是......,它的缺陷是......(3)

优势互补教学模式——“主导——主体论”。这类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兼取行为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之长并弃其之短,是对“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的扬弃。“主导——主体论”教学模式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但在教学实践中还没有行之有效的可以操作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可表述为“复习导入——传授新知——总结归纳——巩固练习——布置作业”。这种教学模式无疑束缚了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当今较为先进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可表述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提出方案——交流方案,解决问题——模拟练习,运用问题——归纳总结,完善认识”。这种教学模式力求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但这种教学模式将学生的学习局限于课堂,学习方式是为数学而数学,没有把数学和生活结合起来,没有把学生学习数学置于广阔的生活时空中去,学生多角度多途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受到限制,尤其是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发展受到限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此,我们提出“‘问题——探索——交流

7.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文献综述 篇七

关键词:奥尔夫,教学法,体系,音乐

卡尔·奥尔夫 (1895~1982年) , 当代著名的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20世纪50年代, 奥尔夫的《学校音乐教材》正式出版, 创立了一种被称为“元素音乐教育”的新型教学体系。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 是当今世界上流传最广, 影响最大的先进音乐教学法之一, 是一个独特的, 完整的体系, 对世界音乐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上世纪80年代初, 廖乃雄先生将卡尔·奥尔夫学校音乐教育体系介绍进我国, 为促进我国音乐教育改革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主要特点

(一) 综合性

奥尔夫认为, 音乐、动作和语言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它们之间互相影响, 互相作用, 奥尔夫说:“元素性音乐永远不单是音乐本身, 它是同音乐、舞蹈 (身体动作) 和语言联系在一起的, 是一种必须由人们自己创造的音乐。人们不是作为听众, 而是作为合奏者参与到音乐中去。”臧琳佳和徐彩云认为, 在奥尔夫的音乐课堂中, 孩子们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将音乐与说白、律动、舞蹈、乐器演奏、戏剧表演, 甚至是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 也是奥尔夫教学法的基本内容相联系, 最后综合起来表现出来。刘洋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传统音乐教学法的差异》中则举出了一个课程实例来让读者进一步地理解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综合各个学科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樊潇潇则认为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综合性不但适用于中小学生, 它适用于任何年龄段。

(二) 美育性 (感性)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认为, 对学生进行美育, 就是对感觉系统进行的训练。谢平认为, 音乐欣赏的教学方法能引发学生的兴趣, 把音乐的重要内涵于无言中让学生体会到。金奉则认为, 重视音乐实践和积极参与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审美愉悦是原本性音乐教育在情感体验方式上的重要特征。而这一点与我国古代乐教中的“寓教于乐”观点是相同的, 而且与我国现行的音乐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人本主义思想相吻合。席书君也在《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通过举例, 具体论述了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感性的特点。徐彩云, 金奉, 隋清, 臧琳佳, 傅鸿, 娜仁其木格等人也分别在各自的论文中论述了美育性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在这个教学的过程中, 音乐只是一种手段, 教育人、培养人才是目的。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健全的人格。

(三) 即兴性 (创造性)

即兴创作是奥尔夫教学法的精髓, 这个方法在奥尔夫教学中, 既是特点, 也是原则。奥尔夫教学法非常重视对学生即兴能力的培养, 他明确提出:音乐教育重要的是学习的过程, 而不仅是结果。刘洋和娜仁其木格都在各自的论文中说道:“当老师给学生某个任务的时候, 他怎么做并不重要, 尽可能让他们按照各自的条件、方式、意愿做”。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们利用的道具也是各具特色, 体现了奥尔夫独创性的特点。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教学方法

综合甄妍妍, 隋清, 陈庭星, 徐彩云, 娜仁其木格, 殷婕等人的论文, 可以把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教学方法归纳为:

1、综合运用语言、动作、舞蹈、音乐进行教学, 即综合法。

2、即兴性。这个方法在奥尔夫教学法中, 既是方法, 也是原则, 每个活动都是即兴的。这个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学习音乐的态度和自信心,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始于开端的原则方法。奥尔夫教学活动中各种音乐要素都是从最简单的开始, 从人人均可参加的音乐活动开始。

4、从本土文化出发, 多元并举。这个方法与原则是说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要立足于本民族, 同时也要学习各国优秀的文化遗产。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在中国运用的思考

傅鸿和樊潇潇还立足我国国情, 对奥尔夫音乐体系在中国的运用提出了思考, 他们认为:

1、中国传统的音乐教育思想磨损了学生独立创造的精神和能力, 变相地局限了学生的发展。而教学环境, 教具等硬件的欠缺也限制了奥尔夫教学法在我国的推广和发展。

2、幼儿园和学校懂得奥尔夫教学法的老师人数匮乏。

3、许多人不能正确认识奥尔夫教学法的特点。

面对这些弊端, 傅鸿和樊潇潇也提出了响应的解决措施:

1、学校在教学环境建设、教学硬件设备和教师培训等方面发挥职能, 为奥尔夫教学发在学校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2、师范院校音乐系要尽最大可能在音乐教学法的培训中尽快加入世界音乐教学体系的教学内容, 进一步提高中国音乐教育师资素质。

3、学校充分利用社会奥尔夫培训机构, 尽快为一线教师补课, 使研究成果与实际应用尽快接轨。

8.社会保障体系文献综述 篇八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认同路径

2014年五四和六一期间,习总书记就儿童和青少年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当代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作为高校思政工作者,如何在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接下来工作的重点。在开展教育之前,我们需要全面了解现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模式。

一.现行两种教育模式

自国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来,国内各高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受区域环境、专业特色等影响,各高校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形式多样、方法不一。目前,普遍采用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理论灌输”模式;二是“实践教育”模式[4]。侯爽在其研究中指出,第一种教育模式具有三个特点:第一,有明确统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第二,由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采取灌输或讲授的方式对这些内容进行传递;第三,突出国家、社会和教师在教学内容、标准、规范等方面的权威地位[1]。它的具体形式包括政治理论课教育、政治理论学习和个别辅导三种。与此同时,各高校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还开辟了实践教育模式,依托“第二课堂”和校外“第三课堂”进行补充教育。

袁祖社博士在其《价值观教育范式的价值反思与路径转换》一文中,从灌输性范式和主体性范式的内涵入手,提出了利用主体际性价值观教育实现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相统一的主张。袁博士认为,价值观教育基本范式的转换与嬗变,必将为价值观教育提供新的契机、新的视域与新的借镜[7]。具体嬗变包括:由培养“知识性人才”到生成“主体间性品格的人”,引导价值观教育目的向自我本真性的回归;由“理论教材”走向“鲜活文本”,引导价值观教育内容向“人化——整合”性转变;由“书本世界”走向“生活世界”,引导价值观教育过程由受教育者的经验系统切入;由“脱域机制”走向“全员育人”,引导价值观教育思维向整体性综合化转变。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的基本认识

1.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的内涵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学家查有梁在其所著的《教育模式》的前言中写道:“教育模式就是在教育理论指导下,抓住特点,对教育过程的组织方式作简要概括,以供教育实践选择;或者是对教育经验作概括,抓住特点,得到个别的教育模式,以丰富教育理论。”汪凤炎在其《德化的生活》一书中提到,理想的教育模式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目标明确;二是指导理论科学可靠;三是要有实现目标的具体操作程序。综合模式及教育模式的概念,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可以定义为:教育工作者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论指导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围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要内容,为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符合国家价值观、适应时代需求的合格人才所形成的稳定而简明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结构理论框架以及具有可操作性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程序或方式,用以指导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6]

2.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相较而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研究时间较久,而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的研究则始于2007年,两者即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研究对象不同。前者的重点是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培育模式,后者则涵盖了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价值观等方方面面。从理论范畴来看,前者属于后者,但不等同于后者。第二,研究目的不一样。前者从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角度进行研究,目的更明确、更有针对性。

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路径研究

吴起华在其《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着力点》一文中指出,要努力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的路径[5]。他强调,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外在要求内化为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才能成为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动力之源。他认为,价值观内化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必须要将其融入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群过程,渗透到学校建设的各个方面;同时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追求、内化为大学生的理想信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构筑大学生的精神世界。

莫诗浦在其《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路径研究》一文中,则强调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既要激发认同的内在需要,又要优化认同的外在环境,多维度构建起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有效路径[1]。他认为,要实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观认同,以下四个方面尤其重要:第一,尊重与满足大学生发展的利益诉求;第二,给予大学生精神动力和支撑;第三,引导大学生形成价值共鸣;第四,激发大学生价值情感认同。在优化认同的外在环境方面,他认为需要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和网络环境。高校是社会环境产生影响的过渡与中间地带,而公寓是高校环境产生影响的关键地带。

参考文献:

[1]莫诗浦.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路径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总第480期,42-44.

[2]庞娟娟:针对当前寝室文化谈大学生思政工作的开展[J].创新教育,148.

[3]王浩宇:寝室文化建设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作用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380-381.

[4]王启明,袁祖社:价值观教育范式的价值反思与路径转换[J].求索,212-214.

[5]吴起华: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着力点[J].教育管理研究,2010年第12期,5-7.

[6]张丁杰,曾贤贵.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的构建[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4月第28卷第2期,67-75.

[7]钟添生.西方价值观教育模式对我国当代价值观教育实践的启示.教育前沿网络财富.2008年7月,7-9.

[8]戚万学.冲突与融合——20世纪西方到的教育理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270-273.

[9]Halstead,J.Mark,Taylor,Momica J.Learning and Teaching about Values:a review if recent research[J].Cambridge Journal of Education,2000,30(2).

[10]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M].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107.

[11]冯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上一篇:乡村文艺晚会主持词下一篇:成人高考数学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