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课总结

2024-07-02

高一数学课总结(精选14篇)

1.高一数学课总结 篇一

高一数学知识总结

必修一

一、集合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如:世界上最高的山

(2)元素的互异性如: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3)元素的无序性: 如:{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

3.集合的表示:{ …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 N*或 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1)列举法:{a,b,c……} 2)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xR| x-3>2} ,{x| x-3>2} 3)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4)Venn图:

4、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 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2)无限集 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注意:AB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

B或BA 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2.“相等”关系:A=B(5≥5,且5≤5,则5=5)实例:设 A={x|x2-1=0} B={-1,1} “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 即:① 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A ②真子集:如果AB,且A 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BA)③如果 AB, BC ,那么 AC ④ 如果AB 同时 BA 那么A=B 3.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有n个元素的集合,含有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

二、函数

1、函数定义域、值域求法综合

2.、函数奇偶性与单调性问题的解题策略

3、恒成立问题的求解策略

4、反函数的几种题型及方法

5、二次函数根的问题——一题多解 &指数函数y=a^x a^a*a^b=a^a+b(a>0,a、b属于Q)

B(或

(a^a)^b=a^ab(a>0,a、b属于Q)(ab)^a=a^a*b^a(a>0,a、b属于Q)指数函数对称规律:

1、函数y=a^x与y=a^-x关于y轴对称

2、函数y=a^x与y=-a^x关于x轴对称

3、函数y=a^x与y=-a^-x关于坐标原点对称 &对数函数y=loga^x 如果a0,且a1,M0,N0,那么: 1 loga(M〃N)logaM+logaN; ○M2 logalogaM-logaN; ○N3 logaMnnlogaM(nR). ○注意:换底公式

logcb(a0,且a1;c0,且c1;b0). logablogca幂函数y=x^a(a属于R)

1、幂函数定义:一般地,形如yx(aR)的函数称为幂函数,其中为常数.

2、幂函数性质归纳.

(1)所有的幂函数在(0,+≦)都有定义并且图象都过点(1,1);

(2)0时,幂函数的图象通过原点,并且在区间[0,)上是增函数.特别地,当1时,幂函数的图象下凸;当01时,幂函数的图象上凸;(3)0时,幂函数的图象在区间(0,)上是减函数.在第一象限内,当x从右边趋向原点时,图象在y轴右方无限地逼近y轴正半轴,当x趋于时,图象在x轴上方无限地逼近x轴正半轴.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1、函数零点的概念:对于函数yf(x)(xD),把使f(x)0成立的实数x叫做函数yf(x)(xD)的零点。

2、函数零点的意义:函数yf(x)的零点就是方程f(x)0实数根,亦即函数yf(x)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

即:方程f(x)0有实数根函数yf(x)的图象与x轴有交点函数yf(x)有零点.

3、函数零点的求法:(代数法)求方程f(x)0的实数根; ○2(几何法)对于不能用求根公式的方程,可以将它与函数yf(x)的图象○联系起来,并利用函数的性质找出零点.

4、二次函数的零点:

二次函数yax2bxc(a0).

(1)△>0,方程ax2bxc0有两不等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两个零点.

(2)△=0,方程ax2bxc0有两相等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一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一个二重零点或二阶零点.

(3)△<0,方程ax2bxc0无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无交点,二次函数无零点.

三、平面向量

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数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

有向线段的三要素:起点、方向、长度.

零向量:长度为0的向量.

单位向量:长度等于1个单位的向量. 相等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 &向量的运算 加法运算

AB+BC=AC,这种计算法则叫做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

已知两个从同一点O出发的两个向量OA、OB,以OA、OB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OACB,则以O为起点的对角线OC就是向量OA、OB的和,这种计算法则叫做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对于零向量和任意向量a,有:0+a=a+0=a。|a+b|≤|a|+|b|。

向量的加法满足所有的加法运算定律。

减法运算

与a长度相等,方向相反的向量,叫做a的相反向量,-(-a)=a,零向量的相反向量仍然是零向量。

(1)a+(-a)=(-a)+a=0(2)a-b=a+(-b)。

数乘运算

实数λ与向量a的积是一个向量,这种运算叫做向量的数乘,记作λa,|λa|=|λ||a|,当λ > 0时,λa的方向和a的方向相同,当λ < 0时,λa的方向和a的方向相反,当λ = 0时,λa = 0。

设λ、μ是实数,那么:(1)(λμ)a = λ(μa)(2)(λ μ)a = λa μa(3)λ(a ± b)= λa ± λb(4)(-λ)a =-(λa)= λ(-a)。

向量的加法运算、减法运算、数乘运算统称线性运算。

向量的数量积

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b,那么|a||b|cos θ叫做a与b的数量积或内积,记作a?b,θ是a与b的夹角,|a|cos θ(|b|cos θ)叫做向量a在b方向上(b在a方向上)的投影。零向量与任意向量的数量积为0。

a?b的几何意义:数量积a?b等于a的长度|a|与b在a的方向上的投影|b|cos θ的乘积。两个向量的数量积等于它们对应坐标的乘积的和。四、三角函数

1、善于用“1“巧解题

2、三角问题的非三角化解题策略

3、三角函数有界性求最值解题方法

4、三角函数向量综合题例析

5、三角函数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15、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函 ycosx ytanx ysinx 数 性 质

图象

定义域 值域

R R

xxk,k

2R

1,1

当x2k1,1

当x2kk时,2k时,2最值 ymax1;当x2k ymax1;当x2k

既无最大值也无最小值

k时,ymin1.

周期性

奇偶性

2 奇函数

k时,ymin1.

2 偶函数

奇函数

在2k,2k

22k上是增函数;在

单调性

在2k,2kk上是增函数;在2k,2k

在k,k

223 2k,2k22k上是减函数.

k上是增函数.

k上是减函数.

对称中心k,0k

对称性

对称中心k,0k k对称中心,0k 22对称轴xkk

2对称轴xkk 无对称轴

必修四

角的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终边落在第几象限,则称为第几象限角.

第二象限角的集合为k36090k360180,k

第三象限角的集合为k360180k360270,k 第四象限角的集合为k360270k360360,k 终边在x轴上的角的集合为k180,k

终边在y轴上的角的集合为k18090,k 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合为k90,k

3、与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为k360,k 第一象限角的集合为k360k36090,k



4、已知是第几象限角,确定

n所在象限的方法:先把各象限均分n等份,再从x轴的正n*半轴的上方起,依次将各区域标上一、二、三、四,则原来是第几象限对应的标号即为

终边n

所落在的区域.

5、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弧度. 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公式一:

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sin(2kπ+α)=sinα cos(2kπ+α)=cosα tan(2kπ+α)=tanα cot(2kπ+α)=cotα 公式二:

设α为任意角,π 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三:

任意角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α)=-sinα cos(-α)=cosα tan(-α)=-tanα cot(-α)=-cotα

公式四:

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五:

利用公式一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2π-α)=-sinα cos(2π-α)=cosα tan(2π-α)=-tanα cot(2π-α)=-cotα

公式六:

π/2±α及3π/2±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以上k∈Z)

其他三角函数知识: 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

⒈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倒数关系: tanα •cotα=1 sinα •cscα=1 cosα •secα=1 商的关系:

sinα/cosα=tanα=secα/cscα cosα/sinα=cotα=cscα/secα平方关系:

sin^2(α)+cos^2(α)=1 1+tan^2(α)=sec^2(α)1+cot^2(α)=csc^2(α)

两角和差公式

⒉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tanα+tanβ

tan(α+β)=—————— 1-tanα •tanβ

tanα-tanβ

tan(α-β)=—————— 1+tanα •tanβ

倍角公式

⒊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升幂缩角公式)sin2α=2sinαcosα

cos2α=cos^2(α)-sin^2(α)=2cos^2(α)-1=1-2sin^2(α)

2tanα

tan2α=—————

-tan^2(α)

半角公式

⒋半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降幂扩角公式)

1-cosα

sin^2(α/2)=————— 2

1+cosα

cos^2(α/2)=————— 2

1-cosα

tan^2(α/2)=————— 1+cosα

万能公式

⒌万能公式 2tan(α/2)sinα=—————— 1+tan^2(α/2)

1-tan^2(α/2)cosα=—————— 1+tan^2(α/2)

2tan(α/2)tanα=—————— 1-tan^2(α/2)

和差化积公式

⒎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公式

α+β α-β

sinα+sinβ=2sin—----•cos—---2 2

α+β α-β

sinα-sinβ=2cos—----•sin—----2 2

α+β α-β

cosα+cosβ=2cos—-----•cos—-----2 2

α+β α-β

cosα-cosβ=-2sin—-----•sin—-----2 2

积化和差公式

⒏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公式

sinα •cosβ=0.5[sin(α+β)+sin(α-β)] cosα •sinβ=0.5[sin(α+β)-sin(α-β)] cosα •cosβ=0.5[cos(α+β)+cos(α-β)] sinα •sinβ=- 0.5[cos(α+β)-cos(α-β)]

2.高一数学课总结 篇二

一、调整心态,做好心理准备

态度决定一切。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因为凡事都怕“认真”二字,做一件事情,如果之前做好心理准备再配以踏踏实实的过程,那么就有很大的把握做好。

初三学生面对升学压力,学习抓得比较紧而且也比较刻苦,通过升学考试跨入高中,特别是进入重点高中,他们心里满怀喜悦和自豪。一方面,不少学生在入学前就有种放松的思想,他们往往认为初中数学能学好,就说明自己的学习方法有一套,高中依然能学好,不需要去想高中数学怎样学。另一方面,进入重点高中的学生大都在初中是“佼佼者”,曾经一度是老师关注的对象,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称赞,他们是在充满自豪感和优越感中成长起来的,所以一直自我感觉良好。当他们面临新的学习任务而不能得心应手且又得不到老师的及时呵护时,自信心备受打击,自卑感增强,从而总是怀念过去,沉浸在回忆中,以致于影响学习,感觉高一数学难学。

进入高中,就是进入到一个知识领域更深、学习更紧张、竞争更激烈、能力要求更高的氛围中,这就需要提前调整好心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高中数学语言比较抽象,知识的系统逻辑性比较强,知识内容又剧增,对数学解题思维方法要求理性大于感性。针对这些特点,高中数学对学生的要求就更高,它重在培养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进入高中的大部分学生都曾经是优秀的,他们来到这“高手云集”的学习环境中,得不到老师的“偏爱”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如果没有很好的心态,则势必会感到“失宠”“冷落”。所以,高一新生对高中数学有大致的了解并做好心理准备是很有必要的,做好了心理准备就不会对高一数学的学习有所懈怠。

二、过程与方法决定成败

1. 发挥预习在学习中的作用

进入高中阶段,数学教学内容有所加深、课堂容量也有所增加,再加上学校安排的数学课时减少,必然会造成教学进度加快,课堂上学生消化理解的时间更少。所以,若想在课堂上紧跟老师的思维,预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课前认真预习了,就有助于了解这一节要学习的知识点且对这一节的知识会有个整体的把握。当上课老师讲解这部分知识时,他的目标就非常明确,在听到他预习中不懂或没理解透的地方,精力相当集中。当然,在预习中已懂的在课堂上也应该认真听讲,要进一步地搞清楚知识“为何而来”“从何而来”“作何而用”,认真听讲的同时适当地记录必要的笔记提高听课效率。

2. 课堂重视听讲

现在的数学教材在语言表述上浅显易懂,而且课后练习和习题难度都较小,稍有语文功底的学生都能读懂并且做好课本上的习题。但是如果不认真听老师讲解,就只能理解得很肤浅,就会出现很多学生所谓的“书能看懂、书上题会做、一考试就考不好”的普遍现象。这是因为学生理解的只是表面上意思,而且他也分辨不出哪个知识点是需要理解的或是需要掌握的或是需要灵活运用的。当然他更不能进一步地挖掘出深层次的内涵,不可能总结出知识的脉络,不可能总结出知识点的应用之处,以及如何去运用,等等。比如,在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的函数概念中,不通过老师讲解强调,学生很难抓住函数概念表述中判断函数的三个关键点,即:(1) A、B必须是非空数集;(2) A中任何一个数x; (3) B中都存在唯一确定的数f (x)与之对应。理解了这些后,对于判断是否是函数的问题就可以从这三方面着手。

接受新知识、培养数学能力的主要战场是在课堂上,所以要特别重视课堂上的学习效率,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配合,注意知识的来龙去脉,注重知识的应用,领会老师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并留心老师的解题步骤。由于数学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强,每节课都必须注意听讲,稍不留意或思想开小差可能就会有一个知识点不会,影响到后续知识的学习。另外,只学教材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老师会在适当的地方抽象概括或引申出一些较为重要的结论性东西或一般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这就需要学生及时地将老师补充的内容适当地记下来,但是,学生千万不要全抄,以免影响听课。

3. 课后及时总结和巩固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不允许有充足的消化时间,这就需要学生课后及时整理笔记,及时回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认真独立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和课外相关的习题,勤于思考,注重解题方法的选取与运用,对于有些题目一时思路不清难以解出,应该静下心来认真分析它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并回忆老师的解题思路,如若自己实在无法解决就及时地问同学或老师,要做到不留疑点,不然的话,就成了“会的永远会,不会的永远不会”。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目是必须的,刚开始从书本上的基础题入手反复练习打好基础后,再配以课外习题开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不需要题海战术,做一定量的题之后要善于将题型归类并总结一般的解题规律。如此,在考试中才会得心应手。

高中数学学习是一次大的挑战。学生应事先做好心理准备、端正态度、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做到以上几点,并坚持不懈地进行下去,就能学好数学。

摘要:新课改后的每年高一新学期伊始, “数学难”就成为很多学生或家长的热门话题。本文先分析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然后给出应对措施, 即:学好高一数学首先要调整心态, 做好心理准备;其次, 过程与方法决定成败。

关键词:高一数学,学习方法,态度,过程与方法

参考文献

[1]严士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必修1)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P26.

[2]周丽.学周刊.C2010年第5期.龙源期刊.

3.高一数学课总结 篇三

关键词: 提问 高一年级 数学课堂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礼记学记》),善于问问题是几千年前中国人就倡导的学习方法。俗话说,学问学问,要学,还要要问。其实,善于问不仅是重要的学习方法,还是重要的教学方法。提问法是现代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为许多教育家倡导。提问法是最古老的教学方法,为许多教育家采用。如何把这一古老又有效的教学运用到高一数学教学中,必须做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充分了解高一学生的数学心理

高一学生刚刚结束初中快乐的学习生活,进入新学习环境,面临新的数学知识,有可能面临很大的适应问题,比如:有些学生在初中时数学一直名列前茅,可是到了高一,班级其他学生数学水平也不错,数学成绩好的不少,心里会有失落感,学习数学的心态会变化。另外初三学生好不容易熬过紧张的中考,希望在高中一年级的学习中好好放松,学习劲头会松懈,学习数学的精神状态会影响学习效果。最后,高一学生不知道从何学习高中数学。这些高中一年级学生表现出来的具体问题,需要高一数学教师在开学的初级阶段对学生有初步的了解,同时了解学生以前数学成绩为未来数学课堂进行有针对性提问做好铺垫。

二、明确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意义

高中一年级数学知识比初中更抽象,逻辑性更强,例如,高一年级的对数知识比初中的平方、立方知识难度高很多,如果数学教师不明确提问的意义,盲目提问,只会让学生云里雾里。提问只是一种教学手段,一定要为数学教学三维目标服务。一是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服务,二是为学习过程服务,三是为学生数学情感和价值取向服务,而不是为了其他。高中数学教师要明白不能为了提问而提问,提问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时下,有些数学教师为了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不顾教学内容,哗众取宠,课堂上乱用甚至滥用提问,这样的教学形式要坚决摒弃。高效提问要求学生在每个问题上都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理解,教师以各种不同提问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建立有效的提问机制

当高一数学教师对学生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提问意义有了正确认识,接下来,如何建立有效的提问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有效的提问机制建立需要考虑许多内容,一是提问时间,二是提问频率,三是提问内容,四是提问对象选择。这些都与有效提问机制直接相关。首先,教师的提问时间应该控制在学生对课堂知识有初步了解之后,而不是在上课之初就盲目提出相关知识,引起学生思考,这样会引起学生的恐慌,或者不自信。其次,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的提问不能过于频繁,没有提问,学生就没有紧张感,难以进入状态;提问过于频繁,由于高中数学知识的特殊性,学生难以真正的吸收知识。提问内容很有考究,如在对高一年级的知识进行教学的时候,提问方式不能仅让学生用“是否”,或者“了解不了解”、“懂不懂”回答。因为这样,教师不能从学生的回答当中推测出学生是否掌握集合的相关知识。教师的提问方式一定要反映学生的思维过程。最后,注意提问对象的选择,一个班级中,有些高中生对数学很敏感,思维很敏捷,对高中数学知识点一点就通,但是有些学生却相反,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转化过来。这时数学教师要根据以前学情,依据数学知识点的特点,有选择地对学生进行提问,否则教学效果事倍功半。

四、恰当选用提问语气词

情绪是相互感染的,高一数学教师要深刻认识这一点。因为高一知识点比初中难很多,学生对高中数学知识还不是很适应,教师要善于循循善诱,而不能使用命令、强制的口吻,因为学生会害怕,会产生抵触情绪。一旦学生由于教师语气不当,产生抵触情绪,将很难挽救这些学生课堂教学效果。例如:

1.a^(log(a)(b))=b

2.log(a)(MN)=log(a)(M)+log(a)(N);

3.log(a)(M/N)=log(a)(M)-log(a)(N);

4.log(a)(M^n)=nlog(a)(M)

在对这些数学知识进行学习的时候,课堂上数学教师要结合初中知识点进行诱导。提问的时候,教师绝对不能高高在上,语气要柔和,尽量使用商量的口吻,让学生容易接受。如可以使用:“这同学你是否可以结合初中的知识对这个知识点进行分析?”或者“同学们,这个知识点在大家的理解范围之内,不要轻易放弃思考!”使用这样的语气词,让学生从心里接受教师的提问,更快进入学习状态。

4.高一下学期数学总结 篇四

黄流中学王阳华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4)班的数学教学,完成了必修2、5的教学。现将本学期高中数学必修2、必修5的教学总结如下:

一、教学方面

1.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在课程改革中,教师是关键,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与参与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前提。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对课改有所了解。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教学的目的、教学目标、教学的指导思想以及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安排。继承传统,更新教学观念。高中数学新课标指出:“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高中数学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接受,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讲授仍然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但要注意的是必须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师生互动”。

2.合理使用教科书,提高课堂效益。对教材内容,教学时需要作适当处理,适当补充或降低难度是备课必须处理的。灵活使用教材,才能在教学中少走弯路,提高教学质量。对教材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教师应认真理解课标,对课标要求的重点内容要作适量的补充;对教材中不符合学生实际的题目要作适当的调整。此外,还应把握教材的“度”,不要想一步到位,如函数性质的教学,要多次螺旋上升,逐步加深。

3.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注意问题的提出、探究和解决。教会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方法。以问题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究、归纳、总结。引导他们更加主动、有兴趣的学,培养问题意识。

4.在课后作业,反馈练习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课后作业和反馈练习、测试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抓好这一环节的教学,也有利于复习和巩固旧课,还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完一课、一单元后,让学生主动归纳总结,要求学生尽量自己独立完成,以便正确反馈教学效果。

二存在困惑

1.书本习题都较简单和基础,而我们的教辅题目偏难,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学生完成情况很不好。课时又不足,教学时间紧,没时间讲评这些练习题。

2.在教学中,经常出现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完不成的现象,更少巩固练习的时间。勉强按规定时间讲完,一些学生听得似懂非懂,造成差生越来越多。而且知识内容需要补充的内容有:乘法公式;因式分解的十字相乘法;一元二次方程及根与系数的关系;根式的运算;解不等式等知识。

3.虽然经常要求学生课后要去完成教辅上的精选的题目,但是,相当部分的同学还是没办法完成。学生的课业负担太重,有的学生则是学习意识淡薄。

三、今后要注意的几点

1.要处理好课时紧张与教学内容多的矛盾,加强对教材的研究;

2.注意对教辅材料题目的精选;

5.高一数学备课组总结 篇五

组员:陈新春 葛贻文 林源 彭焕明 江忠华 丁建华 冯敏

高一数学备课组,是一个团结奋进的备课组,各成员间通力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受到学校领导的肯定和学生的一致好评。现简单总结如下:

1、有计划的安排高一第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

新学期开课的第一天,备课组进行了第一次活动。该次活动的主题是制定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及讨论如何响应学校的号召,开展主体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活动。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此次课程改革所产生的深刻的变化将反映在我们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上。因为任何一项课程改革的设想,最终都要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坚持每周一次的关于教学工作情况总结的备课组活动,发现情况,及时讨论及时解决。

2、定时进行备课组活动,解决有关问题

高一数学备课组,做到了:每个教学环节、每个教案都能在讨论中确定;备课组每周一次大的活动,内容包括有关教学进度的安排、疑难问题的分析讨论研究,数学教学的最新动态、数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等。一般每次备课组活动都有专人主要负责发言,时间为一节课。经过精心的准备,每次的备课组活动都能解决一到几个相关的问题,各备课组成员的教学研究水平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3、积极抓好日常的教学工作程序,确保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按照学校的要求,积极认真地做好课前的备课资料的搜集工作,然后集体备课,制作成教学课件后共享,全备课组共用。一般要求每人轮流制作,一人一节,上课前一星期完成。每周至少四次的学生作业,要求全批全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在班上评讲,及时反馈;每章至少一份的课外练习题,要求要有一定的知识覆盖面,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每章由专人负责出题;每单元一次的测验题,也由专人负责出题,并要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

4、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工作,使学校的教研水平向更高处推进。本学期学校推行了多种的教学模式,要使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更好地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更自主地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本学期三位老师上了校级示范公开课,都能积极响应学校教学改革的要求,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使用启发式教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5.做好试卷命题,阅卷和质量分析,提出改进的意见和措施

6、积极开展备课组课题活动。本学期备课组精选三个可行的课题供学生选学,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得到较好的效果。

7积极开展学科竞赛活动。本学期备课组组织学生进行了化学解题竞赛,设置了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名,起到了很好的催化作用,使部分学生对化学起了较大兴趣。

6.高一数学教学总结 篇六

一、加强课堂教学,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

不少学生进入高中后,学习习惯及解题方法仍停留在初中阶段,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运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性。具体表现在只是听课,不记老师讲课的要点,对存在的问题不及时弄清,更谈不上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对概念、性质、定理一知半解,课后赶做作业,乱套题型,机械模仿,于是,形成学习的障碍。因此,一进入高一阶段就要求我们老师,首先要做好学习习惯上的指导,把高中数学教学上的要求、学习方法与初中阶段的区别讲清楚,使学生有思想准备。具体做法是: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目标,课前预习,圈出疑点,课堂上积极思考,紧跟思路,敢于“向老师挑战”,使其思维与老师同步,课后先复习总结,分析知识点的联系,区别,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其次,做好解题方法上的`指导,初中阶段题型中理论要求低,重直观理解及运算,已知条件,结论要求明确.而高中阶段题型理论要求高,重逻辑推理,限制条件往往隐含在概念、已知条件之中。所以,在解题过程中,就不能象初中阶段学习时,套老师例题,而要求学生弄清题意,挖掘题目中的概念、性质之间的联系及限制条件,然后动笔解题,再分析、验证自己的解题过程的正确性.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是提高成绩的关键。所以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把非智力因素、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和各种能力的培养等数学素质的内容有机地溶于教学过程中,特别是数学素质,其内容包括数学知识,主要是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技能,数学能力(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应用数学的意识等。

二、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俗语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本人有兴趣,于是拼命学习,努力用功,自然就会进步了.在数学教学中,就要求老师要多准备素材,随时改变问题的部分条件,让学生亲自去猜测,探索结论的变化,成为应得结论或规律的发现者;或引导学生对所学的问题加以拓广、深化,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如果这种情况一再发生,就会增强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及对数学老师的好感,与此相反,遇到问题,成绩不佳,又受到教师的批评,不但会失去对数学的兴趣,还会疏远数学老师。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在学习上的闪光点,做到因材施教,加强挫折教育,能使他们有勇气、有信心去面对困难、克服困难.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地获得成功,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成绩。

三、加强课后辅导,解决疑难,增强信心

高中数学一开始学习,就会碰到集合,幂函数,函数的定义域及值域,单调性,奇偶性…这些知识点,概念多,逻辑推理高,灵活性强,难度大,学生一接触就会出现分层。所以,要求我们老师要加强课后辅导,及时分析学习成绩差的原因:是初中基础差,还是一开始不适应高中段学习。如果是基础差,就要采取一系列补救措施,查漏补缺,讲解一些初高中衔接内容,使他们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及技能,能适应高中段学习.如果是对高中段新学习方法不适应,就要求及时将学生遇到的困难及错误展示出来,让学生一起参与讨论,明辨“是非”,逐步解决学习难点,以扫清学习上的障碍,提高学习成绩。

其次,指导学生自己讲课,在数学辅导课或数学课堂上,经常指导成绩较好的学生(课前细心指导、安排)轮流讲解学习体会、内容要点、问题回答;还有指导学生成立数学学习小组,数学学习小组既可开展互帮互助,又可加强数学学习的探讨,有多方面的效能,同时轮流由学生自己主办数学小报,这对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是富有成效的。

四、从学生实际出发,备好上好每一课

要充分了解初中教材内容,及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习惯及思维状况,做好衔接内容及每节课的起始教学.在高一授课时,应适当降低起点,分散难点,立足于学生能听懂会做的练习题、问题。在讲授新课之前,应对这一堂课所涉及的旧的知识给予重温,在讲授新课的时候要注意多引导,多启发,多互动,尽量让更多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因此,要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的教学入门内容,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动手、动脑、动口;讲清每一个概念、性质、定理的来龙去脉;在教学中逐步渗透数学思想(包括分类讨论、整体化、构造思想及数形结合的解题方法),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切忌过早地与高考题型对口径进行教学,课后适当的布置作业,以巩固所学的新旧知识,切实做到从大多数学生的知识基础与思维水平出发进行教学,提高质量,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7.浅析高一学生如何学好数学 篇七

一、初中与高中数学的差异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一个明显的不同是知识内容的“量”上急剧增加了, 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 消化和练习的时间相应地减少了.另外, 初中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 而高一数学触及抽象的集合语言、逻辑运算语言以及以后要学习到的函数语言等, 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 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学生存在的不良学习习惯

(一) 思想上松懈

有些学生把初中的那一套思想移植到高中来, 他们认为自己在初一、初二时并没有用功学习, 只是在初三临考时才发奋了一两个月就轻而易举地考上了高中, 因而认为读高中也不过如此, 高一、高二根本就用不着那么用功, 只要等到高三临考时再发奋一两个月, 也一样会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的.

(二) 靠记忆去学习数学

初中教师在讲课时, 对知识的讲授非常细致.由于时间充足, 内容少, 学生练习多, 熟能生巧, 必然取得好成绩.

(三) 依赖教师, 忽视自学习惯

许多学生进入高中后, 依旧像初中那样, 有很强的依赖心理, 跟随老师惯性运转, 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表现在不制定计划, 坐等上课, 课前没有预习, 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 上课忙于记笔记, 没听到“门道”.

(四) 在头脑中没有形成数学知识体系, 只注重孤立的知识点

高中数学共有140多个知识点, 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往往被学生忽视.学到哪一节内容时就单纯去看哪一节的内容, 学生往往是学到某一章时, 只会做几道题, 不知道这一章与其他章知识之间有何联系, 学习有何区别, 只注意表面信息不善于深入挖掘使得知识之间相互脱节.

(五) 只注重结论, 不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学生对一些数学概念或数学原理的发生、发展过程缺乏深刻的理解, 往往只停留在表象的概括水平上, 不能脱离具体表象而形成抽象概念, 不善于多方面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六) 没有形成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

学生只满足于在课堂上听懂, 课后不进行认真消化和总结归纳.学生没有养成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的习惯.

三、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是学好数学的关键

高中学生仅仅想学是不够的, 还必须“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 提高学习效率, 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才能提高学习成绩.但是学无定法, 因为个人因素的千差万别, 所以对于同一学习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教师只能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在学习的过程中, 对各种学习方法进行比较和积累, 最终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

(一) 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1. 预习的意义

预习就是在老师讲课之前独立地自学新课的内容, 做到初步理解并为上课做好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学会学习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预习的意义有以下三点: (1)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自主学习, 掌握自学的方法, 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2) 预习有助于了解下一节要学习的知识点和难点, 为上课扫除部分知识障碍, 通过补缺, 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从而有利于知识系统化; (3) 有助于提高听课效果.对预习中不懂的问题, 在听老师讲解时, 可以做到目标明确, 态度积极, 注意力集中, 容易将不懂问题搞懂, 同时通过预习有助于记笔记, 课本上有的内容不做笔记, 这样可挤出时间认真思考, 认真分析,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 运用“读、划、写、查”四个基本步骤做好预习

“读”———先粗读一遍, 以领会教材的大意.根据学科特点, 然后细读.数学课本可分为概念、规律 (包括法则、定理、推论、性质、公式等) 、图形、例题、习题等, 预习时应逐层阅读.例如, 看例题时要求做到: (1) 分清解题步骤, 找出解题关键; (2) 弄清各解题步骤的依据, 养成每步必问为什么的习惯; (3) 比较同一节例题的特点, 尽量去体会选例的意图分析例题的解题规范和格式并按例题格式做练习题.

“划”———即划层次、划重点.将一节内容划分成几个层次, 分别标出序号.对每层中的重点用“★”号标注, 在重点的字、词下面加“·”, 在疑难问题旁边加“?”, 对各层次间的关系用“=”表示等等.划时要有重点, 切勿面面俱到, 符号太多.

“写”———即将自己的看法、体会写在书眉或书边. (1) 写段意:在每一段的书边上写出段意. (2) 写小结:一要概括本节内容, 二要反映本节各内容之间的并列与从属关系.在书边说明例题的各主要解题步骤的依据, 在题后空白处用符号或几个字写出本例特点及编者选例意图. (3) 写变式:要求优秀生对例题的条件、结论进行变化, 或由特殊向一般转化, 将有关知识进行横向联系, 纵向发展.

“查”———即自我检查预习的效果.合上书本思考下节课老师要讲的内容大意;整理出哪些内容已看懂, 哪些内容模糊, 哪些内容不懂, 需要在什么地方再提高;对照自学辅导或老师课前拟订的自学提纲, 揭露知识的内涵, 挖掘知识的本质, 沟通知识的联系, 并简要地用语言加以表达;做几道课本上具有代表性的习题, 检查预习的效果.

二、专心听课, 积极提出自己的问题, 认真做好笔记

“学然后知不足.”听课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听课要听教师分析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听教师如何突破难点和关键点, 听自己在预习过程中不能理解的内容, 听教师对一类问题或习题是如何分析和如何总结.有些学生喜欢将老师的板书一字不漏地记下来, 这大可不必.做笔记是记老师补充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结论或一些独特的解题技巧;对某些习题只需记主要的解题过程, 课后再进行整理.千万不要只顾记笔记忘了听课.

现代教学尤其是近几年由教法向学法转变的过程中, 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课堂上对一些问题的解决, 不是全依赖教师怎样讲, 而是让每个学生都积极思考, 展示自己的想法, 或对老师和同学的解法提出不同的看法, 探究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

三、认真完成作业, 做好复习总结

认真完成作业是独立思考,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新技能的必要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对学生意志、毅力的考验, 通过作业练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有些学生把作业当成是一种负担, 这种思想不利于自己的学习.学生应该端正思想在作业中寻找成就感并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

及时复习, 系统小结, 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阅读教材, 多方面查阅有关资料, 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 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 进行分析比较, 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本上, 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在复习总结时, 要以教材为依据, 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 参照笔记与资料, 通过分析、综合、类比、概括, 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以达到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

四、主动学习, 善于对比和联想

在课堂中, 学生应该主动地跟随教师的思路, 主动地动脑、动手、动口, 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培养各方面的能力.把由主要感知事物的外部特征的感性认识向对知识的分析、综合理解的理性认知过渡, 把较多的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 培养思维的主动性、独立性与灵活性, 提高思维能力.在老师的引导下, 通过自己的观察、实验、探索, 在与他人的合作中交流自己得到的结论,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生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要善于联想, 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比如关于三角形、梯形面积与锥体侧面积的联想, 平面问题与立体问题的联想, 数学式与图形的联想, 一般问题与特殊问题的联想.利用对比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将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对比, 可知它们的图像位置不同, 而对底数分类讨论却一致.这样可以建立起合理的知识结构, 系统全面地理解知识.

学习数学一定要讲究“活”, 只看书不做题不行, 只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也不行.对课本知识既要能钻进去, 又要能跳出来, 结合自身特点, 寻找最佳学习方法.方法因人而异, 但学习的四个环节 (预习、上课、作业、复习) 和一个步骤 (归纳总结) 是少不了的.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能力, 树立信心, 及时调节自己的情绪、态度和行为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培养自觉学习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范永顺主编.中学数学教学引论[M].石油大学出版社, 2000.324~328.

[2]互联网.高一新生如何做数学笔记.中小学教育网, 2006.8.2l.

[3]互联网.怎样适应高中的学习.中国高中生网, 2006.6.24.

8.谈高一数学如何学 篇八

高一是数学学习的一个关键时期。对众多初中数学学习的成功者,进高中后数学成绩却不理想,数学学习屡受挫折,我想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学生不了解高中数学的特点,学不得法,从而造成成绩滑坡。

一、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特点的变化

1.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初中的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高一数学一下子就触及抽象的集合语言、逻辑运算语言以及以后要学习到的函数语言、空间立体几何等。

2.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迁。初中阶段,老师为学生将各种题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如解方程分几步,因式分解先看什么,再看什么,即使是思维非常灵活的平面几何问题,如线段相等、角相等……分别确定了各自的思维套路。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知识内容的整体数量剧增。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又一个明显的不同是知识内容的“量”上急剧增加了,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辅助练习、消化的课时相应地减少了。

二、不良的学习状态

1.思想松懈。初中时,有的同学初一、二不用功,初三突击学习一段时间就考上了高中,因而认为读高中也是如此,高一、高二用不着那么用功,只要等到高三再发奋学习也来得及。高考具有很强的选拔性,只有成绩优异的学生才能读有名的大学,心存侥幸,想在高三时突击学习就考上理想大学,到头只会追悔莫及。

2.学不得法。许多学生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不提前制定计划,课前不预习,上课只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甚至有些学生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3.不重视基础。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学生,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骛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三、科学地进行学习

高中学生仅仅想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成绩。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制定计划。明确学习目的,合理安排时间,不慌不忙,稳打稳扎,它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但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

(2)课前自学。这是上好新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课前自学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3)专心上课。“学然后知不足”,这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课前自学过的学生上课更能专心听课,他们知道什么地方该详细听,什么地方可以一带而过,该记的地方才记下来,而不是全盘抄录,顾此失彼。

(4)及时复习。这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多方面查阅有关资料,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效,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本上,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

(5)独立作业。这是掌握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必要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对学生意志毅力的考验,通过作业练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

(6)解决疑难。这是指对独立完成作业过程中暴露出来对知识理解的错误,或由于思维受阻遗漏解答,通过点拨使思路畅通,补遗解答的过程。对错误的地方没弄清楚要反复思考,并经常把容易错的地方拿来复习强化,作适当的重复性练习,把从老师、同学处获得的东西消化变成自己的知识,长期坚持使对所学知识由“熟”到“活”。

(7)系统小结。这是通过积极思考,达到全面系统深刻地掌握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重要环节。小结要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以教材为依据,参照笔记与资料,通过分析、综合、类比、概括,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达到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经常进行多层次小结,能对所学知识由“活”到“悟”。

(8)课外学习。课外学习是课内学习的补充和继续,包括阅读课外书籍与报刊,参加学科竞赛与讲座,走访高年级同学或老师交流学习心得等。它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加深和巩固课内所学的知识,而且能够满足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激发求知欲与学习热情。

2.循序渐进,防止急躁

有的学生贪多求快,囫囵吞枣。有的想靠几天“冲刺”一蹴而就,有的取得一点成绩便洋洋自得,遇到挫折又一蹶不振。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巩固旧知、发现新知的积累过程,决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3.注意研究学科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

数学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对能力要求较高。学习数学一定要讲究“活”,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只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也不行。对课本知识既要能钻进去,又要能跳出来,结合自身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华罗庚先生倡导的“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学习过程就是这个道理,方法因人而异,但学习的四个环节(预习、上课、作业、复习)和一个步骤(归纳总结)是少不了的。

9.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 篇九

一、集合与简易逻辑

集合具有四个性质:

广泛性:集合的元素什么都可以

确定性: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比如说是好学生就不具有这种性质,因为它的概念是模糊不清的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互不相等的,一个元素不能重复出现

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与顺序无关

二、函数这是个重点,但是说起来也不好说,要作专题训练,比如说二次函数,指数对数函数等等做这一类型题的时候,要掌握几个函数思想如 构造函数 函数与方程结合 对称思想,换元等等。

三、数列这也是个比较重要的题型,做体的时候要有整体思想,整体代换,等比等差要分开来,也要注意联系,这样才能做好,注意观察数列的形式判断是什么数列,还要掌握求数列通向公式的几种方法,和求和公式,求和方法,比如裂项相消,错位相减,公式法,分组求和法等等。

四、三角函数三角函数不是考试题型,只是个应用的知识点,所以只要记熟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和一些重要的定理就行五平面向量这是个比较抽象的把几何与代数结合起来的重难点,结体的时候要有技巧,主要就是把基本知识掌握到位,注意拓展,另外要多做题,见的题型多,结体的时候就有思路,能够把问题简单化,有利于提高做题。

效率:高一的数学只是入门,只要把基础的掌握了,做题就没什么大问题了,数学就可以上130。

10.高一数学教师工作总结 篇十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年级3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高一数学的教学任务是两个必修模块----必修1和必修4。众所周知,高一数学是高中数学学习的基础,高一数学难学,内容多,时间紧, 高中数学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掌握初、高中数学教学的梯度,把握住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才能教好高一数学,使学生较顺利的完成高一数学学习任务。反思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有得有失。现就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本学期,本人认真学习新课改的教育理论,认真钻研课标,不断学习和探索适合自己所教学生的教学方法,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同时本人积极参加校本培训,并做了大量的探索与反思。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以适应教育的发展,时刻以做为一个优秀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具备的条件来要求自己,努力做到更好。

二、教育教学方面

Ⅰ、教育教学方法

1、认真做到全面的备课

新课改使得原来简单的写写教案,列列知识点就算是备课的方法,再也不能适应新时期的教学的要求了,所以我们的备课要认真做到如下三个方面:

⑴、备教材: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吃透,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⑵、备学生: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⑶、备教法: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2、努力营造活跃的课堂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固然重要,但活跃课堂,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显得更为重要,所以我努力做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同时要求学生大胆发言,遇到生活中与本课有关的知识,认真讲给他们听。同时适当的加点小幽默。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注重层次。

3.重视数学概念的讲解、思想的建立与数学方法的训练

高中阶段是以函数为基础,学生学不好是因为概念不清楚。加强概念的学习。数学思想的建立与数学方法训练的重要途径是讲解数学习题。讲解习题要注意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指导,有计划地逐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讲解习题时,要把重点放在过程的分析,并把过程图象化,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模型,形成清晰的解题过程。数学习题做示意图是将抽象变形象、抽象变具体,建立数学模型的重要手段,从高一开始就应训练学生作图的能力,特别是函数、几何内容,一定要强调学生多动手作图,要求学生审题时一边读题一边画图,进而学会用图象分析过程、解决问题,养成习惯。

4.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与能力。

独立思考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学习数学要重在理解,只是教师讲解,而学生没有经过独立思考,就不可能很好地消化所学知识,不可能真正想清其中的道理掌握它,独立思考是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在高一阶段首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独立钻研教材,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多的给予学生自己思考、讨论、分析的时间与机会,使他们逐步学会思考。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使其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阅读是提高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高一阶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从指导阅读教材入手,使他们学会抓住课文中心,能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阅读数学教材不能一扫而过,而应潜心研读,边读边思考,挖掘提炼、对重要内容反复推敲,对重要概念和规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记忆,养成遇到问题能够独立思考以及通过阅读教材、查阅有关书籍和资料的习惯。

5、注重抓好后进生转化

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包括辅导学生课业和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本学期在对后进生转化工作上,注意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先全面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争取准确的找出导致“差”的原因。并在情感上温暖他们,取得他们的信任。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在和后进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时,注意阳光语言的使用,使他们真正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或自身存在的缺点,通过自身的努力尽快的赶超其他同学 Ⅱ、数学教育创新

大家都知道中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为初等数学的基础知识,这些基础知识源远流长,不可能再有什么知识层面的创新了,更不可能要求学生发明创造什么新的初等数学的结论。因此,我个人认为数学教育创新应该着眼于学生建构新的认知过程,用数学的语言就是——“认知建模”。而这过程的创新应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勤于思考:

创新的前题是理解。我们知道,数学离不开概念,由概念又引伸出性质,这些性质往往以定理或公式呈现出来。对定理、公式少不了要进行逻辑推理论证,形成这些论证的理路需要思维过程。为此,我们首先必须让学生对学习的对象有所理解。因为数学知识的获得主要依赖紧张思维活动后的理解,只有透彻的理解才能溶入其认知结构。这就需要拼弃过去那种单靠记往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数学结论,然后套用这些结论或机械地模仿某种模式去解题的坏习惯。而要做到理解,就需要勤于思考。对知识和方法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如:为什么要形成这个概念?为什么要导出这个性质?这个性质、定理、公式有什么功能?如何应用?勤于思考的表现还在于对认知过程的不断反思、回顾,不断总结挫折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避免墨守成规,勇于创新。

2.善于提问:

学生在数学课堂中通过观察、感知学习的对象以后,要学会分析,要有自己的见解,不要人云亦云,要善于挖掘自己尚不清楚的问题,多角度,全方位地探究,并提出质疑。作为一个中学生,不见得也毋须什么问题都能自己解决。我们倡导的只是能对学习的对象提出多角度的问题,尤其是善于提出新颖的具有独特见解的问题。我认为会提问是创新的一个重要标志。

3.解决问题:

学数学离不开解题,解题是在掌握所学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运用。解题可以训练技巧,磨炼意志。在解题过程中,首先应判断解题的大方向,大致有什么思路,在引导学生解题的探索过程中,要注意联想,要学会用不同的立意、不同的知识、不同的方法去思考,并善于在解题全过程监控自己的行为:是否走弯路?是否走入死胡同?有没有出错?需要及时

调整,排除障碍。这样长期形成习惯后,往往可以别出心裁,另辟解题捷径。这种思维品质也是创新的重要标志。为了让学生达到这个境界,必须让学生明确不要为解题而解题,要在解题后不断反思、回顾,积累经验,增强解题意识,提高能力。

三、工作考勤方面:

本人热爱自己的事业,从不因为个人的私事耽误工作的时间,并积极运用有效的工作时间尽力将自己的分内工作做得更好。

总结:

11.高一新生如何学好高中数学 篇十一

1、要有良好的学习兴趣。

两千多年前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说,干一件事,知道它,了解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乐在其中。“好”和“乐”就是愿意学,喜欢学,这就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产生爱好,爱好它就要去实践它,达到乐在其中,有兴趣才会形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数学学习中,我们把这种从自发的感性的乐趣出发上升为自觉的理性的“认识”过程,这自然会变为立志学好数学,成为数学学习的成功者。那么如何才能建立好的学习数学兴趣呢?

(1)课前预习,对所学知识产生疑问,产生好奇心。

(2)听课中要配合老师讲课,满足感官的兴奋性。听课中重点解决预习中疑问,把老师课堂的提问、停顿、教具和模型的演示都视为欣赏音乐,及时回答老师课堂提问,培养思考与老师同步性,提高精神,把老师对你的提问的评价,变为鞭策学习的动力。

(3)思考问题注意归纳,挖掘你学习的潜力。

(4)聽课中注意老师讲解时的数学思想,多问为什么要这样思考,这样的方法怎样是产生的?

(5)把概念回归自然。所有学科都是从实际问题中产生归纳的,数学概念也回归于现实生活,如角的概念、至交坐标系的产生、极坐标系的产生都是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只有回归现实才能使对概念的理解切实可靠,在应用概念判断、推理时会准确。

2、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

习惯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稳重持久的条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会使自己学习感到有序而轻松。高中数学的良好习惯应是:多质疑、勤思考、好动手、重归纳、注意应用。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翻译成为自己的特殊语言,并永久记忆在自己的脑海中。另外还要保证每天有一定的自学时间,以便加宽知识面和培养自己再学习能力。

3、有意识培养自己的各方面能力

数学能力包括: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共五大能力。这些能力是在不同的数学学习环境中得到培养的。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开发不同的学习场所,参与一切有益的学习实践活动,如数学第二课堂、数学竞赛、智力竞赛等活动。平时注意观察,比如,空间想象能力是通过实例净化思维,把空间中的实体高度抽象在大脑中,并在大脑中进行分析推理。其它能力的培养都必须学习、理解、训练、应用中得到发展。特别是,教师为了培养这些能力,会精心设计“智力课”和“智力问题”比如对习题的解答时的一题多解、举一反三的训练归类,应用模型、电脑等多媒体教学等,都是为数学能力的培养开设的好课型,在这些课型中,学生务必要用全身心投入、全方位智力参与,最终达到自己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

4、注意数学方法的学习。

(1)、注意化归转化思想学习。

人们学习过程就是用掌握的知识去理解、解决未知知识。数学学习过程都是用旧知识引出和解决新问题,当新的知识掌握后再利用它去解决更新知识。初中知识是基础,如果能把新知识用旧知识解答,你就有了化归转化思想了。可见,学习就是不断地化归转化,不断地继承和发展更新旧知识。

(2)、学会教材里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教材是采用蕴含披露的方式将数学思想溶于数学知识体系中,因此,适时对数学思想作出归纳、概括是十分必要的。概括数学思想一般可分为两步进行:一是揭示数学思想内容规律,即将数学对象其具有的属性或关系抽取出来,二是明确数学思想方法知识的联系,抽取解决全体的框架。实施这两步的措施可在课堂的听讲和课外的自学中进行。

课堂学习是数学学习的主战场。课堂中教师通过讲解、分解教材中的数学思想和进行数学技能地训练,使高中学生学习所得到丰富的数学知识,教师组织的科研活动,使教材中的数学概念、定理、原理得到最大程度的理解、挖掘。

5、学数学的几个建议。

(1)、记数学笔记,特别是对概念理解的不同侧面和数学规律,教师为备战高考而加的课外知识。

(2)、建立数学纠错本。把平时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或推理记载下来,以防再犯。争取做到:找错、析错、改错、防错。达到:能从反面入手深入理解正确东西;能由果朔因把错误原因弄个水落石出、以便对症下药;解答问题完整、推理严密。

(3)、记忆数学规律和数学小结论。

(4)、与同学建立好关系,争做“小老师”,形成数学学习“互助组”。

(5)、争做数学课外题,加大自学力度。

(6)、反复巩固,消灭前学后忘。

(7)、学会总结归类。可:①从数学思想分类②从解题方法归类③从知识应用上分类

12.如何帮助中职高一学生学好数学 篇十二

1 上好新生的第一堂数学课, 吸引学生

首先要上好这些学生进入职校的第一节数学课, 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 抓住每一个学生的心要比忙着给他们讲述点滴知识重要得多。因此, 我在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视第一堂课。每位教师的授课特点不同, 第一节课的内容也就有所变化。但无论如何, 我认为第一节课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针对性。中职学生认为接受职业教育是等而下之的无赖选择, 许多学生是带着“混日子”的消极心态进入学校的。针对这种现状, 如何纠正学生的认识偏差和消极心态是第一任务。2.趣味性。刚进职校的学生确实存在着基础差、不用功等问题。但从学生角度来说, 他们是否也在抱怨数学枯燥无味, 至人昏昏欲睡呢?有的老师自己都认为枯燥无味、抽象难教, 学生怎么能喜欢呢?只有具有趣味性的第一节课, 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可接受性。开学第一节数学课, 教师就应对学习的五大环节提出具体、可行要求。如:作业的规范化, 独立完成, 订正错题等等。让他们一开始就培养自己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2 灵活运用教材, 备好每一节课, 留住学生

教材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 是落实教学大纲、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手段。但教材内容仅仅是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 我们要客观地认识教材, 发挥老师处理教材的灵活性。为了更好地留住学生的心, 我们要根据教学实际, 因材施教、紧贴教学法加工、组织教学过程。同样的教材内容、同样的学生基础, 由于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 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根据我的实践, 我认为高一要放慢进度、降低难度, 注意教学方法和内容的衔接。第一章课时数要稍有增加, 加强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教学, 教学时注意形象、直观。增加学生到黑板上演练的次数, 从而及时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章节考试难度不能大,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感。通过上述方法, 提高学生的可接受性, 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坚定学好数学的信念。

3 掌控教学过程, 鼓励学生

数学教学是展示和发展思维的过程, 这一过程受学生的心理规律、认识规律和思维规律的影响和制约。因此, 在教学工作中不但要从现实出发, 考虑课程安排工作的合理性, 老师教学的有效性, 更要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职中学生的基本素质参差不齐, 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只有遵循客观规律, 优化教学过程, 才能把教学搞好。这又涉及到对教学过程掌控的问题。

首先, 定量控制。每一节课中教学内容容量的大小会对教学任务的完成成直接影响。应试教育下的大题量训练不符合中职学生的现实素质和培养目标。量繁次频, 不但教学不胜重负, 还违背了学生展开思维活动的规律。因为思维的发生和发展既有一般的普遍内涵, 又表现出个体差异, 不适宜的量会阻碍学生正确概念的形成, 影响思维的深刻性和独创性, 失去了教学的目的和价值。

其次, 定度控制。对于中职学生, 要做到进度适宜, 强度合理。尽管个性差异允许发展有快慢, 但决不可以主观地赶进度, 也不可以食大求全、随意提高要求。中职的许多学生就是因为一些初中教学的“度”失当而导致情绪冷漠, 失去上进心的。虽然职中教材与普高教材在知识点上差不多, 但在难度上却要简单得多。因此教师要仔细摸清班级学生现有的学习能力, 制定与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度”控制, 掌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课堂上, 一定要让学生感觉到, 他们完全有能力学好数学。

4 为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时间与空间

有意义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依赖模型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因此, 在学好基本知识的基础上, 教师还应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 提供大量的操作、思考与交流的机会, 提出大量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可设立“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等栏目, 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形成新知识, 包括归纳法则与方法、描述概念等, 建立符合个体认知特点的知识结构。另外, 在教学实践中, 师生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 只有交流和沟通才能相互理解, 才能群策群力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 怎样建立一种交流平台呢?我认为可以以学生的日常作业为突破口, 让每位学生在每次作业的后面写上自己的要求、想法和体会等, 不拘形式, 有话则长, 无话则短, 畅所欲言, 教师视情况写适当的评语, 交流互动。这样既达到了上述目的, 又及时反馈了学生的学习情况, 是一种很好的师生交流方式。

13.高一数学教师工作总结 篇十三

一、数学教学

1.初高中衔接知识的处理完成的很好。因为《导与练》开篇设置了衔接部分,于是从军训中期开始每天早自习讲解一个知识块儿,开学再次遇到时发现学生掌握的还不错,教学进度很顺利。

2.一贯性做法遭遇“寒冰”,破冰之旅较为艰难。(1)放弃了对学案预习的严格把控,指导那些上课跟不上的学生提前拿学案,切身体会预习的作用;增加了每堂课前5分钟的公式默写与板演,一路走下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有提高。(2)去掉了作业本,两本练习册同时进行,一本与课堂知识吻合,另一本属于提高,表现出来的优点是学生爱做《导与练》,增强了基础部分的巩固,缺点是作业量稍大,忽视了重点题目的针对训练。这届学生学习习惯很差,从不写作业到避重就轻、从不规范书写到不做笔记、从不做二次修改到不复习,再到逐渐好转,大约经历的两个月的时间,可留下的经验就是坚持标准、适当惩罚。后期批改作业顺利了许多,收阅、讲解、修改、批阅,但问题还是出现在重点题目的针对训练上,重点不过关、讲后不再练是症结所在。(3)单元复习系统归纳着实没有时间呀,只是在期末复习以学案形式给出的,这是一个遗憾,没能教给学生梳理总结的学习方法。(4)教学时间不足是个大问题,造成限时训练也无法充分讲解。

3.授课准备。(1)电子备课帮了我很大的忙,备一遍课和三遍的满意度有很大区别,说明我对有些知识的思考还在发展当中。(2)通读教材、教参、名家解读没能实现,错过了提高的机会,先做练习册还是有优势的。(3)直击重难点的思路是对的,省时高效,还锻炼思维。(4)关于师生主被动关系的转换问题,有了一点儿进展,不大。

二、班主任工作

1.摸索一套集体管理机制取代量化扣分的想法基本落空。(1)诚信教育第一阶段已经可以把控,后期与急功近利、简单化起了冲突,这届学生脑子活、好动、规则意识差是又一个挑战。(2)没能实现班集体自我管理的方式,个体惩罚相对来讲倒是效果明显。(3)量化扣分依据教务处和部分政教处的扣分条进行,我发现的问题采取了教育加惩罚的方式,七人量化签协议,效果要在明年再观察。

2.完善几个系列活动只有点滴收获。通过示范交通安全班会的公开课,发现系列班会可以以课件的形式积累成体系。

3.李镇西的“五个一”未能实现。

4.理论实践方面基本没有尝试。

三、新教师培训

1.这届新教师文字功底比上届强,评论、总结写得都不错,我和师徒的专项会议和随意聊天不多,显得不太亲近。

2.三个“一点儿”的目标应该实现了(懂的多了一点儿,做的好了一点儿,想的深了一点儿),有几位老师对阅读有了感觉,让人欣慰。

3.新的做法有两项,一个是拓宽了公众号的阅读范围,效果不错,另一个是教研室在考评课环节的加入,由于表格未侧重评价,专业又不太对口,结果喜忧参半。

4.拜师会的环节设置需要再丰富一些,方案研讨会气氛过于沉闷要改变形式,出师会的课件制作较为成功,再次拉升了下一届的标准。

四、继教网工作

1.工作继续兢兢业业,和学员们的聊天让我感到这是促进他们的一个点。

2.专家团队没有了去年的热情,从开会之初就感觉到了,倍感失落与孤独,但和秦蠢洗蟮墓低ㄐЧ应该是明显的,看结果吧。

五、个人发展

1.评职准备基本完成,从暑假后成为压在心里的一块儿不大不小的石头,但做完后并无多少成就感,太功利。

2.写作未能实现,倒是跟着徒弟们重拾阅读,但速度影响了阅读量。项目推广可能有些异想天开了,但不能放弃。

3.心性趋于平稳,但消极的惰性浮现出来。新网师的加入应该可以再博一次。写书的想法从长计议,务实、从心。

14.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 篇十四

一、标准方程

?x?a?2??y?b??r 22

1.求标准方程的方法——关键是求出圆心?a,b?和半径r

①待定系数:往往已知圆上三点坐标,例如教材P119例2 ②利用平面几何性质

往往涉及到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特别是:相切和相交 相切:利用到圆心与切点的连线垂直直线

相交:利用到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及垂径定理

2.特殊位置的圆的标准方程设法(无需记,关键能理解) 条件 方程形式 圆心在原点 x?y?r?r?0? 222过原点 ?x?a???y?b??a2?b2?a2?b2?0? 圆心在x轴上 ?x?a??y?r22222?r

?r?0? ?0? 圆心在y轴上 x??y?b??r222

圆心在x轴上且过原点 ?x?a??y?a222?a?0?

?b?0?

2圆心在y轴上且过原点 x??y?b??b2222与x轴相切 ?x?a???y?b??b

222?b?0? ?a?0? 与y轴相切 ?x?a???y?b??a

与两坐标轴都相切 ?x?a???y?b??a

二、一般方程

x?y?Dx?Ey?F?0?D?E?4F?0? 22222222?a?b?0?

1.Ax?By?Cxy?Dx?Ey?F?0表示圆方程则??

?A=B≠0?A=B≠0

??

C=0???C=0

??D2+E2-4AF>022

?DEF?????>0 ?+ ?-4??AAA?????

2.求圆的一般方程一般可采用待定系数法:如教材P122例r4 3.D2+E2-4F>0常可用来求有关参数的范围 三、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1.判断方法:点到圆心的距离d与半径r的大小关系

dr?点在圆外

2.涉及最值:

(1)圆外一点B,圆上一动点P,讨论PB的最值

PBPB

=BN=BC-r =BM=BC+r

min

max

(2)圆内一点A,圆上一动点P,讨论PA的最值

Pmin= Pm

ax

A=A=

rr C C

=

思考:过此A点作最短的弦?(此弦垂直AC) 四、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1.判断方法(d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1)相离?没有公共点??<0?d>r

(2)相切?只有一个公共点??=0?d=r

上一篇:“心灵絮语”校园征文大赛策划书下一篇:关于上班着工装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