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税收面临的挑战

2024-08-14

新时期税收面临的挑战(共12篇)

1.新时期税收面临的挑战 篇一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新时期非营利组织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作者:侯耀东 徐 莹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08期

[摘要]非营利组织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发挥日趋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兴起的时间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有外界环境的,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在新时期必须从政策、管理思想等多方面进行转变、创新,来促进非营利组织全面发展,使它真正成为调节市场和政府失灵的第三部门。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政府

[中图分类号]C23

[文献标识码]A

2.新时期税收面临的挑战 篇二

1.1 主要成就

“十一五”时期, 是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十分困难的时期, 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好的时期之一。面对宏观经济形势急剧变化、农产品市场大幅波动、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重大突发事件不断出现等诸多挑战, 国家持续加大农业农村投入, 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 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提前实现。

1.2 主要问题

1.2.1 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 但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考验

“十一五”期间, 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十五”期间稳步增长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但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 农业面临严峻考验。 (1) 农田小水利问题突出。全国有灌溉条件的地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47, 灌溉用水定额普遍偏高, 灌溉保证率下降, 农业抗灾减灾能力堪忧。 (2) 农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重视不足。一是节水生产模式难以得到有效推广, 大多数农区在大田生产上一直沿袭传统的灌溉模式, 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没有明显提高。二是绿色农用生物制品推进缓慢, 化学肥料、农药、农膜使用量持续增加。

1.2.2 服务体系逐渐恢复发展, 但农业经营协作依然滞后

“十一五”期间, 中央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 进一步明确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公益性定位, 加大了公共财政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投入, 改革考评机制, 并鼓励和扶持社会化农业科技队伍发展, 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在不断恢复。2006年颁布《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有力地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但相比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客观需求, 服务体系建设依然滞后。在小规模经营为主体的客观背景下, 面对开放的市场环境, 促进农业协作、支撑体系构建的任务依然艰巨而紧迫。一方面小规模经营主体在市场中单兵作战问题突出, 在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中严重缺乏协作机制, 完全竞争局面明显, 利润空间多被其他环节挤占;另一方面集体经济组织无力或无心组织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农田水利设施问题突出, 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刚刚起步, 农产品物流体系发展滞后。

2“十二五”时期我国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十二五”时期, 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 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 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 坚持“三农”工作是重中之重的指导思想,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 加大投入力度, 创新体制机制, 强化农业基础, 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农村和谐, 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2.1 推进农业现代化,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 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 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统筹城乡发展,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 加大强农惠农力度, 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 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1)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 加大粮食主产区投入和利益补偿。严格保护耕地, 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 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健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发展现代种业, 加快农业机械化。

(2)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 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 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以水利为重点, 大幅增加投入, 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 推进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加快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 搞好抗旱水源工程建设, 完善农村小微型水利设施, 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3)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 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民优化种养结构、提高效益, 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 健全农业补贴等支持保护制度, 增加农民生产经营收入。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在产区布局, 发展农村非农产业, 壮大县域经济, 促进农民转移就业, 增加工资性收入。

2.2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立足基本国情。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必须立足人均资源拥有量少、资源多样性突出的禀赋特征, 立足耕地集体所有、实行以农户为主体的家庭承包经营的制度特征, 立足国家快速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农产品需求仍将显著增长的阶段特征, 立足不能过度依赖国际市场、必须尽可能地自我保证粮食安全的大国特征, 立足各农业强国、跨国资本可能对我国农业产业安全和农业综合竞争力提出严峻挑战的全球化背景。

以可持续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发展。强化对耕地、水面、草原、农业生物遗传资源的保护, 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继续推进沃土工程, 大力鼓励有机肥料、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及可降解农用薄膜的生产和使用, 降低对石油类农业生产资料的依赖, 提高耕地质量, 控制面源污染。通过技术进步, 促进农业发展加快走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轨道, 并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

2.3 提升中国农业竞争力

实施农业竞争性发展战略, 实现中国农业发展战略的根本性转变, 全面提升中国农业竞争力, 近期应着力解决下述关键问题。

深化农业管理体制改革。近期要抓紧改革目前部门分割、行业垄断、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与内外贸脱节, 管理部门职能重叠、管理环节过多的农业管理体制, 针对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农业进入国际化阶段, 国际竞争更趋激烈的新形势, 统一设计和部署农业管理体制。要在明确界定政府职能的基础上, 加强中央统筹协调和宏观调控的职能, 逐步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对外贸易一体化管理体制。

3.试论新时期企业政工面临的挑战 篇三

关键词:企业;政工;挑战

随着企业深化改革,企业的发展模式也在不断的调整变化,企业政工的价值觀、职业观等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这就对企业政工队伍建设工作尤其是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挑战。提高企业政工的综合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一、政工队伍建设面临着新挑战

1.政工队伍的稳定性受到挑战

目前各大企业面临的一个大问题的就是人员的流动性过大,稳定性不强。一个企业要发展壮大,首先就要保证充足的人员储备。员工队伍壮大,才能维持企业的正常工作,才能进一步的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培养一支经验丰富、工作效率高、爱岗敬业的高素质人员队伍的前提就是保证政工队伍的稳定性。但是当前由于分配机制以及劳动强度等原因,导致企业政工队伍流失的现象普遍。

2.企业发展对政工的综合素质的要求提高

新时期,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步,就得适应变化复杂的市场环境,努力促进生产经营的多元化,因此,对于企业队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要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突出企业文化,加快企业的发展壮大,必然对企业政工的综合素质提出新的挑战。企业政工不仅需要掌握先进技术,更重要的是企业政工自身的素质有待提高。政工在凝聚人心、团结教育、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工作要求也有了新的标准。

3.先进技术对政工队伍的新要求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不断地引进新的技术和设备以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提高其综合效益。但是新设备新技术对人才的要求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不仅要求企业政工爱岗敬业、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而且还必须掌握计算机、外语、法律等专业知识。而目前企业大部分员工的知识水平都比较低,知识结构单一,大部分是初、高中毕业生,对新技术新设备的操作方法等均不了解,且缺乏安全和法制意识,综合能力差。

二、强化政工队伍建设的措施

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深入实际了解企业政工的思想状况是推行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前提。企业领导层应该多了解政工的工作和生活,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了解企业政工的思想状况,构建信息反馈体系,以了解当前企业政工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的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经常在企业政工中开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党的先进思想理论教育,使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一个政治思想坚定,爱岗敬业的人。

2.增强政工的综合素质

首先是内部培养。企业应该定期对政工进行培训,为员工进行新技术的知识理论讲解,时深度剖析每一个企业政工可能遇到的问题,并进行详尽的分析,提出解决策略。鼓励员工自主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企业管理、业务技能的知识,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同时,对于高层来说,要树立“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的学习风气,企业的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都要全心投入学习,尤其是经营管理决策层,他们是决定企业发展方向和命运的重要阶层,因而更需要学习。全过程学习,即学习必须贯彻于组织系统运行的整个过程中,不要把学习与工作分割开。其次,是外部引进。企业可以通过加薪、升职,提供优越待遇等措施引进外来的优秀人才,引进吸收他们的先进的管理方法的科学技术为企业服务。

3.建立竞争激励机制

企业要定期考核员工的政绩,将其纳入企业管理制度当中,对于成绩突出者给予优厚的奖励,对于表现不好者则应该给予适当的处罚,做到赏罚分明,提高员工的竞争意识和工作积极性。其次,要在企业中推行民主监督。要加强对政工干部的监督,要求政工干部定期的汇报自己的工作成果,并接受广大员工的投票和民主决议,减少、避免政工干部滥用职权、以权压人现象的发生,时刻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

4.做好政工知识培训与教育

针对当前大部分企业政工队伍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深入建设过程,对政工人员以及培训工作进行有方向、有目的的培训,从而为政工建设提供良好的学习空间与环境。在进行企业学术报告中,为了进一步增强政工队伍道德水准、思想觉悟以及技能水平,必须不断增强政工队伍文字表达、综合分析以及管理能力,让企业政工人员进行全面发展;在多方位、全方面的培训中,更好的适应现代企业发展。

三、结语

政工队伍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保障,对新时期企业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不断加强政工干部人生观、世界观改造,在反腐倡廉的过程中,从根本上抵制、解决腐败问题;通过加强技能学习与研究,让企业政工向着持续、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本文对新时期企业政工所面临的新挑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与阐述,提出企业政工队伍建设中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及任务,并分析了有益加快政工队伍建设的有效措施,旨在使我国政工队伍快速的成长起来,使其业务技能全方面地提升,为企业的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进而促使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其西.浅论企业政工队伍的建设[J].考试周刊,2012(68):192.

[2]全昌芬.浅论企业政工队伍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J].新闻天地,2013(1):160.

4.新时期税收面临的挑战 篇四

及应对策略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的日益深入,出入境人员的数量呈现迅猛增长的趋势。据统计,1978年我国出入境人员只有500多万人次,而到2013年则达到了4.54亿人次,增幅超过90倍。从2013年全国出入境数据分析,全国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共查验出入境人员4.54亿人次,其中内地居民出入境共计1.96亿人次,占总数的43%;港澳台居民2.06亿人次,占总数的45%;外国人5250.91万人次,占总数的12%。由此可见,以往出入境人员“数量少、事由单一”的情况已不复存在,“大进大出、快进快出、迅猛增长”已成为我国出入境活动的基本特征。加上经济社会日益发展的国内环境和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给出入境管理部门带来了一个新的挑战,那就是如何在当前社会环境下,一方面放宽出入境限制,最大限度保证正常人员合法的出入境权利;另一方面加强出入境管制,发现和阻止危害国家安全人员出入国境,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这是考验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应对和驾驭各类复杂局势能力和水平的一个课题。

一、公安出入境管理概述

(一)出入境管理的含义

在中国的出入境管理体制下,广义的出入境管理工作包括了入境管理、出境管理、国籍管理、边境检查、出入境犯罪行为调查、户籍管理、外汇管理和出入境中介机构管理等。这些职能由公安部下属的出入境管理部门和其授权的公安机关下属的地方出入境管理部门、外交部和其授权的当地外交部门、中国驻外使领馆、其他外交部授权的代理机关、港务监督局或港务监督局授权的港务监督部门、公安部下属边防检查办公室和边防检查站、香港、澳门事务办公室和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国务院六部及其授权的地方机关,党的其他机构单位来执行的。而狭义的出入境管理,即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公安出入境管理,其职能包括对中国公民出入境和境外人员入境、出境、过境、居留、旅行依法实施管理,目的在于维护国家主权,保障公民权益,促进中外交流,服务经济建设。

(二)出入境管理的原则

1、国家主权优先原则。这其中有三层意思:第一是根据国家主权原则,一个主权国家没有准许外国人入境居留的义务,外国人也没有要求任何主权国家准许其入境居留的权利。因此,外国人和外国交通运输工具进入或通过一国国境必须得到该国政府主管机关批准并从该国对外开放的口岸或指定的地点通行,进入一国国境所从事的旅行、商务、居留等活动,必须遵守该国的法律法规,服从该国政府主管机关的管理。第二是国家安全以国家主权为基础,没有主权就谈不上安全。国家安全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基本条件。第三是维护出入境秩序,这是社会正义、安全、平等和效率的基础。出入境人员安全有序的持续流动是基本的出入境秩序,是一种社会秩序。

2、公正原则。由于出入境管理行政主体拥有较大行政自由裁量权,在行政执行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而出入境人则明显处于弱势地位,这就需要在程序上为相对人权利提供必要的保障,如受理期限的限定、受理程序的公开、权利受到侵害后的救济等,以实现出入境管理的公正性,并且使这种公正不仅实际存在,还应当使人们相信它的存在。

3、效率便民原则。效率原则是指设计出入境管理制度时应当保证管理者行使的简便、迅捷,具有一定的效率。便民原则是指在设计出入境管理制度和程序时应当以人为本,强调管理部门提供优质服务和程序的精简、统一与效能,便于群众申请和领取。出入境管理应是一个最优化的管理过程,若想达到以较小的社会成本获得较大的收益的效果,就需要在出入境管理程序上设置相关制度使出入境管理行为迅捷、有效,适应“大进大出、快进快出”的出入境发展形势。

4、服务经济建设原则。公安出入境管理作为国家行政管理的一部分,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由经济基础所决定,也要积极为经济基础服务。其服务经济建设的原则表现在,在中国公民出入境管理方面,取消出境登记卡,护照实行按需申领,港澳个人旅游的开通,以及在证件受理审批环节的减少,时限的缩短,都大大方便了中国公民的出入境活动,为促进公民参与到全球经济、文化等交流活动中打开了方便之门;在外国人管理方面,放宽入境限制,部分国家口岸免签制度,外国人长期或永久居留资格政策的调整等,都为吸引国外投资、高科技人才,推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些做法,是行政管理服务功能的体现,也是国家行政管理经济和社会服务职能的体现。

二、新时期公安出入境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

全球化时代的今天,各国政府都积极以创新的、变革的、发展的姿态不断提升政府管理水平,以应对政府管理在各个领域所面临挑战,公安出入境管理作为国家涉外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同样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管理与服务的关系

我国与世界各国人民通过频繁的出入境活动,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是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新的历史条件下,出入境管理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更加密切,服务对象更加广泛,服务内容更加丰富,服务要求更加多元。正确处理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始终是出入境管理部门在服务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中需要高度重视和把握的重大问题。随着出入境人员的大量增多和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出现,新时期新阶段对我国公安出入境管理工作的影响,将集中地表现为“管理”与“服务”矛盾的加剧,把握和处理二者关系的难度加大。具体体现为以下两个问题:

首先,促进改革开放,服务经济建设,是公安出入境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我们在强调服务的同时,必须时刻把维护稳定置于各项工作的首位,严格各项出入境管理工作,两者不可偏废。但是,由于出入境工作的特殊性质,出入境管理政策往往涉及国家大政方针,甚至有时一项具体的出入境措施,都会引起较大影响,如果二者关系处理不当,必将影响国家对外开放形象,给党和国家利益造成损失。这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反映到具体出入境管理工作中,就表现为关系不好把握、工作难度大。

其次,在风云变幻的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浪潮中,当今世界各国在积极推进自由贸易的同时,都实行积极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以维持本国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与此相适应,出入境管理政策和措施要服从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经济贸易中这种保护与限制的矛盾势必反映到出入境管理工作中。

最后,出入境管理工作应当落实到操作层面上。地方公安出入境管理工作的服务功能成败毕竟应该落脚在服务事项的选择上。只有对每一个主体的诉求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提供让其满意的服务。有些传统的项目如“上街宣传”,“微笑服务”,“送证件上门”等形式主义的服务行为,却不能让出入境人流对管理工作的服务质量有更高认同感。

(二)全球一体化

出入境管理与反恐、反偷渡和反潜入潜出斗争密切相关,为此,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在应对人员大进大出、快进快出的局面,履行国家政治性公共职能,加强对民运分子、恐怖分子、宗教极端分子、民族分裂分子和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稳定和利益的人员的出入境控制,提高发现和控制能力,严把国门关,维护国家安全方面,面临新的挑战。

全球一体化背景下,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性不平衡,导致劳动力需求的差异和全球范围内的人口、资金、技术的流动,尤其是非法移民活动加剧。近年来,我国经济呈持续增长态势,经济发达且海、陆、空港交通便利的大城市正逐步成为世界非法移民的“中转站”和目的地国。按照世界范围内非法移民的规律,我国也逐步面临发达国家所面临的非法移民问题,来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三非“外国人明显增多,与此同时,抱着出国寻找“乐土”的本国偷渡者也有增无减,以英国“多佛尔惨案”为典型的在国际上造成不良影响的偷渡案件屡有发生。此外,国际非法移民活动的组织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手段不断翻新,并伴之国际毒品犯罪、国际盗窃、国际经济犯罪等跨国犯罪现象的加剧,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在出入境领域防范和打击的任务愈加艰巨,难度也越来越大。

(三)公权力不断扩张

出入境行政管理工作中公权力不断扩张突出表现在重点人群监管上。重点人群主要包括在国家机关工作等登记备案人员、法定不准出境人员、刑事在逃人员、在港澳违法违规被遣返人员等。在实行公民申领护照制度后,上述人员的监管范围处于不断膨胀之中,这个问题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特殊身份人员登记备案范围扩大。公安机关把在国家机关、国有大中型企业、金融单位工作的有一定职级身份的人员称为特殊身份人员。具体范围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县(处)级以上干部;厅(局)级以上离退休干部;金融机构、国有企业的法人代表,县级以上金融机构领导成员及相应职级的干部,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国有控股、参股企业中的国有股权代表。国家从维护党纪政纪以及国家利益和安全的角度考虑,规定这些特殊身份人员出国(境),必须要按照人事关系和干部管理权限提交政审意见,其他人员出国(境),无须单位出具意见。但是在实管理过程中,许多地方、单位尤其是金融、国有大中型企等单位出于“安全”,扩大了登记备案范围。

2、法定不批准出境人员范围扩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他法律对对不准出境人员范围进行了明确规定,但现实中许多地方公安机关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八条)的“弹性“条款,擅自将“老上访户”、“疑似邪教分子”、“思想活跃分子“、“港澳违法违规被遣返人员”等列为不批准出境人员范围。

3、刑侦在逃人员范围扩大。目前出入境管理信息系统已经实现与刑侦信息系统在逃人员信息共享,出入境管理部门利用这个系统提供的准确信息抓获了大批在逃人员,有力打击了犯罪。但是,由于一些在逃人员信息不健全,如身份证号不详、籍贯住址不清、年龄、名字错误等造成了刑侦在逃人员范围的扩大,也有的地方私自将违法人员也扩大为在逃控制人员。

三、应对策略

(一)精确的职能定位——管理与服务

服务型政府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建设服务型政府,就是明确职能定位,在理念转变的基础上实现管理和服务功能的位移。要明确的是,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自身要有清醒认识,当前的管理是为服务而管理,管理是纳入总体服务之中的。

1、提升管理水平

一要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出入境管理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从事这项工作的民警必须要熟练掌握有关法律、法规,要有良好的知识修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要建立培训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基层出入境民警的业务培训,通过培训提高民警的管理意识和对境外人员的管控水平,增强业务部门处理问题的能力。二要坚持便民利民,提高办事效率。一是逐步下放出国(境)申请审批权限,减少不必要环节,更好地方便群众,提高办事效率;减少群众在大厅的等候时间,就会减少群众的烦躁情绪,同时也会减少冲突,提高工作效率,真正方便群众。三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管理手段。新出入境管理法就规定将人体生物识别技术引入出境入境管理,经国务院批准,公安部、外交部根据出境入境管理的需要,可以对留存出境入境人员的指纹等人体生物识别信息做出规定,办理外国人居留证件需要提交的材料包括本人的护照或者其他国际旅行证件、申请事由的相关材料、以及指纹等人体生物识别信息;此外强调建立统一的出境入境管理信息平台,实现有关管理部门信息共享。

2、强化服务职能

在当前人口“大进大出、快进快出”的背景下,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要积极实践,在出入境证件管理工作中引入“顾客导向”的理念,主动以“顾客’’的诉求为导向,全方位调动资源,并通过机构优化、流程再造、社会管理、公众参与、顾客监督反馈等一系列措施来优化出入境管理部门的行政行为和内部机制,提升管理效能,以追求“顾客“满意为基本目标,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所以,要使公众对这一公共产品的服务质量有满意认同感,就有必要在管理和服务中引入“顾客导向”的模式。只有真正在公共管理服务中运用“顾客导向”的理念来建立机构自身的工作机制,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处才能站在管理与服务并重的历史新高度上更新传统的工作方式,并使之在新的形势下起到作为“国门窗口”所应有的作用。

(二)加强出入境人员管理 1.打击非法出境

建立高效率的现代出入境管理制度,重点要明确职能范围,将有限的人力、物力用在最重要的出入境管理职能上。在我国新出入境管理法中,明确规定了几类禁止出境的情形,应予以坚决履行。最近国内频发偷漏税者及众多银行行长逃往国外现象,可借鉴韩国出入境管理制度,禁止偷税漏税者及金融机构负责人随意出入境。

2、进一步加强入境外国人管理

对于外国人可以采用日本管理经验:出入国境的外国人都有义务提供指纹等身体信息,市、町、村三级政府的外国人登记制度。应鼓励普通民众举报揭发非法居留者,特别是非法就业的相关情形,以提高揭发各种违法活动的效率。另外,一个国家的强盛关键在于人才,而积极引进国外人才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无疑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无论是西班牙的高素质移民计划,还是韩国降低外国投资商或专业人才(所有博士学位者)获得永久居留权的门槛的F6专用签证,都体现了吸引人才这一核心理念。我国也可以降低这些高素质人才获得永久居留权的门槛,(三)处理好与其他国家机关委托实施的具体行为

这里主要是指出境入境管理活动中实施的检查、布控行为以及其他受国家权力机关及其他机关和部门的委托实施的具体行为。出境入境管理机关为了履行职能实施的检查、布控是出境入境行为管制的一种手段,是出境入境管理机关履行职能的工作措施,属于内部的管理程序上的一种特殊行为。出境入境的相对人是难以知道自己有无被实施这种行为。法律对出境入境管理机关的这种措施应理直气壮地法定下来。但是,要充分尊重出境入境人员的知情权,可向当事人声明,以便当事人采取救挤措施。如何协调处理好这些矛盾,仅用立法手段也许难以解决。

5.新经济:中国面临的机会与挑战 篇五

新经济:中国面临的机会与挑战

一、新经济是中国必须抓住的机会 新经济的`概念提出以来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热点,世界各国都在采取措施来迎接新经济的到来.对中国来说,不论从经济的短期或长期看,新经济都是中国需要抓住的一个机会.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长期问题是开发人力资本,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并不断寻找替代.中国经济面临的短期问题,则是原有的经济结构在调整中遇到极大挑战.

作 者:刘志鸿 Liu Zhihong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税系刊 名:特区经济 PKU英文刊名:SPECIAL ZONE ECONOMY年,卷(期):“”(3)分类号:F2关键词:

6.新时期税收面临的挑战 篇六

中图分类号:R19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8)2-000-01

摘 要 时代的列车驶入21世纪,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促进卫生事业空前进步。然而在社会经济体制转型、医疗体系改革和互联网时代的新形势下,我国的卫生服务、卫生监督和医疗保障体系还不能适应目前社会发展的需求。如何更好的促进卫生事业管理快速发展,是新形势下卫生事业的管理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 新形势 卫生事业管理

卫生事业是国家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的交流也在不断增加。健康和安全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加强我国卫生管理,对维护我国的健康安全至关重要。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社会进入深化改革和经济转型的新时代,如何改变传统卫生保健的管理,促进我国健康产业的安全,是新形势下我国卫生管理面临的新挑战。

一、经济转型期卫生事业管理面临的创新挑战

目前,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物质资源和医疗服务仍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因为目前的医疗条件,设施有限的医疗资源不能完全满足需求,导致当前医疗市场秩序出现混乱现象。具体情况表现为:1):准入控制不严;准入控制主要体现在当前的医疗保健系统对机构、人员、设备、技术的准入实行标准化,不正规医疗机构依然存在,非法行医现象在中国的医疗保健系统也存在,各种非医疗专业技术人员进入卫生保健的健康医疗服务市场,不能提供专业医疗知识和技能,将给人们的人身和生命带来一些安全威胁。这也将导致中国健康产业的畸形发展。2)行为失范。医疗广告虚假宣传的存在,医疗诈骗猖獗,不正当竞争和恶意竞争增加,医疗事故增多,许多不良医生缺乏道德现象,开价格昂贵的药品,混乱检查收费日益增多,对中国的医疗保健产生负面影响。3)患者就医时,其生命权益、健康权和财产权不能得到充分保障。在寻求医疗建议时,病人往往会遭受更多额外的损失。4)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医疗活动的特殊形式在我们的生活中更加普遍,如流动行医、急救和义诊活动、美容、健康咨询等,在这些特殊形式的医疗行为中,有很多没有正式的行医执照,如何规范医疗活动,并确保人们的生活和健康为目前的卫生管理部门需要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各种非法的医疗实践也越来越具有独创性。仅凭许可证是很难有效遏制他们的发展的。需要更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作为武器。总之,医疗市场的混乱,根源于卫生监管体系的不完善和经济转型时期监管的薄弱。这表明我国现行的卫生监管体系建设还不能真正满足实际需要,迫切需要建立健全卫生监管制度。

二、互联网普及形势下卫生事业管理面临的挑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普遍应用于成千上万的家庭,同时,随着互联网科技发展,中国互联网的持续改善,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在互联网时代,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购物,打出租车,还可以网络购买药品和其他服务。互联网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同时,互联网时代的中国卫生管理面临挑战。1)在互联网时代,人们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网络问诊就医,这给人们带来了方便。但如何有效地管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网络医生,是当前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我国卫生管理的核心问题。2)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许多医疗机构利用移动互联网平台进行虚假宣传,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的治疗,同时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是一个威胁,如何加强医疗机构的监督在互?网时代的虚假宣传,国家卫生事业管理带来一些挑战。3)互联网时代下,部分医院进行医疗救治,同时开展网上预约、网上登记等服务,人们的健康,但仍存在一些安全隐患问题,许多医院在线预约网上注册资源被一些“黄牛”占用,人的正常医疗造成严重后果。如何规范网上登记在线登记是我国卫生机构今后的工作重点。

三、医疗改革下卫生事业管理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推动社会保障服务,我们的国家也有相应的中国传统医疗体制改革,建立全民医疗服务,如:新农合能政策,为了更好地解决当前社会主义初期阶段,医疗困难,看病难的情况,中国也继续增加,初级卫生保健设施建设,基层设施发挥各自的作用和价值,使病人的小疾病治疗主要在小医院,减少大医院的压力,然而,仍然存在一些基层医院治疗并不是标准化的,医生医德不高的现象,导致影响人们的健康水平,人民财产造成了损失,如何加强和规范中国基层医疗体制改革,对医疗卫生事业的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加快中国的医疗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四、结语

卫生事业作为我国基础工程与民工程,对保护人民健康,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主义建设和一个重要的角色。在新形势下,如何面对挑战,应对当前卫生服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促进我国健康管理建设,为中国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7.新时期税收面临的挑战 篇七

关键词:动物,疫病防控,对策

1 新时期动物疫病防控面临的挑战

1.1 疫病防控基础研究过于滞后

我国地大物博, 动物种类多样, 所以动物疫病的病种也较多, 病原复杂且流行范围大, 需要在发病机制、检测手段和免疫措施等各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由于多个病源混合感染, 所以原发病很难被识别出来, 不仅提高了疫病诊断的难度, 也提高了对于疫苗研究和免疫方面的要求。

疫病症状温和化、非典型化, 现在的药物和免疫措施的强度都较大, 这种温和以及非典型的疫病很难被及时发现。

1.2 疫病防控理念落后, 与养殖业的发展脱节

传统疫病防控工作中过于依赖疫苗以及药物的作用, 对于综合性防控措施不够重视, 忽视了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畜牧业从业者对于疫病防控的重视程度不够, 对于防疫的积极性受市场经济的影响较大, 市场行情好的时候会盲目扩大生产规模, 行情不好的时候对于防疫的投入会极大程度的缩水, 管理松懈。

1.3 传统的疫病防控能力已经无法适应如今的疫病流行趋势

不论是动物疫病防控机构还是全国范围内兽医的管理体制都急需改革和完善, 动物疫病防控机构内职能交错、权责不清以及资源分布不合理等给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

从事动物疫病防控的人员严重不足, 基层队伍力量薄弱, 同事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参差不齐, 综合专业素质不足。

硬件设施的不完善和技术的不全面, 导致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困难重重, 无法及时准确的寻找病因, 对于疫病的预测能力不足。

1.4 传统的生产方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现代社会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饮食中追求高蛋白低脂肪, 对产品质量的需求在提高, 但是传统的生产方式无法满足需求, 于是衍生出了添加违禁药品等非法生产手段。

产品的数量需求日益扩大, 为了追求动物的生长速度而忽视了动物疫病防控的重要性, 降低了动物的抗病力。

由于动物生产具有一定的区域性,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 动物以及产品往往会进行长距离、多渠道的频繁运输, 难以保证疫病防控工作到位。

新时期的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所处的环境严峻, 任务繁重, 面对着众多的挑战以及不适应的新情况, 需要理清防控思路, 抓住重点并且有针对性的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2 对策和建议

2.1 加强动物疫病监测预警

以省市县3个级别为范围分别建立权责明确、分工合理清晰的监测网络, 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作用, 明确各级兽医实验室的智能;各省市积极开展病原学以及血清学监测工作, 提高病原学的监测能力;认真落实国家关于监测的计划等, 将监测和流调工作落到实处;开展疫情风险评估并未管理部门提供科学合理的的防控建议。

2.2 落实国家的强制免疫政策

通过落实国家的强制免疫政策来加强免疫的效果, 积极推行规模化和程序化的免疫工作, 对于散养户坚持春秋2季进行免疫;规模场强制免疫疫苗现金补贴可以试点运行, 即可以避免疫苗的浪费又能提高免疫效果;对于禽兽免疫死亡的补助要落实到位, 适当提高村级防疫员的工作待遇, 更好地调动防疫工作的积极性;明确各级领导在防控工作中的监督和领导地位, 推行以养殖企业和个人为主体, 以执业兽医和防疫员为技术支撑的强制免疫模式。

2.3 加强疫情的应急管理工作

疫情也属于一种自然灾害, 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 要提高对于疫情的正确认知度。疫病一旦发生要迅速的如实上报, 做到不隐瞒不遗漏;严格对于疫情的处理, 做到科学化和规范化, 对于应急队伍、应急预案和应急物资的建设要完善, 发生疫情后可以第一时间掌握并且及时的到达现场, 进行抽样诊断和处理, 处置疫情的过程中反应灵敏, 力争将疫情最小化;要多利用现代的信息化技术, 提高疫情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2.4 改善疫病防控机构的技术支撑能力

加强疫病防控队伍的建设, 积极的引进人才并进行各种相关技能的培训, 力求打造出一支能力强、业务熟练的高品质疫病防控队伍;努力完善兽医实验室的设备, 并且加强实验室的考核认证难度, 提高实验室以及疫病防控的科学化水平;既要重视基础研究, 又要努力研发新技术, 并且将科学的新技术尽快推广应用出去。

2.5 加快畜牧业的转型

想要推进畜牧业转型的发展, 要提高养殖业的规模化程度和标准化水平;还要严格对于动物防疫条件的审查, 通过提高养殖准入的门槛和严格防疫许可等方法来推动畜牧业规模化的发展;要加强畜产品加工业的建设, 只有提高了本地的加工能力, 才能避免活的牲畜家禽频繁流通。

2.6 改变养殖户自身对于防控工作的重视程度

根据不同的区域以及疫病的流行特点来制定合理的疫病防控措施, 明确养殖户自身在疫病防控工作中的主体作用, 努力提高科学饲养的意识和水平, 防患于未然, 在日常养殖过程中做好消毒、隔离等基础工作。

3 结语

虽然新时期面对动物疫病防控有诸多难点和挑战, 但是通过各方面的改进和建设, 相信疫病防控工作可以更加顺利并且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敏.全面推进新时期达孜县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几点建议[J].当代畜牧, 2013 (5) :32-33.

[2]凌钦润, 严小东, 吴洁.对防城港市边境地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 2014 (20) :267-269.

8.新时期税收面临的挑战 篇八

关键词:新时期;企业政工工作;挑战;应对措施

新时期企业政工工作受到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外部环境变化及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等因素影响,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与挑战,阻碍了企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政工人员作为该工作的指挥官,是引导企业走向成功的主要力量,因此,政工人员自身素质的高低对政工工作的整体质量有着决定性作用。在这一背景下,深入对新时期企业政工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对策进行分析势在必行,也逐渐成为摆在企业政工人员面前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

一、新时期企业政工工作的重要性

1.企业政工工作是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企业政工工作是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对提高企业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企业开展政工工作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市场发展的各项需求,政工人员必须要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促进政工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推广。政工人员还应做好表率,从组织、思想和人事入手,号召和团结队伍力量,实现政工工作整体质量的提升,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2.企业政工工作是促使企业能够快速适应社会市场的变化

企业经济的发展与强有力的政治思想工作是息息相关的。如果没有积极向上的政治思想,企业将会偏离正确的发展方向,致使企业员工缺乏工作积极性,不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因此,企业应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性强的政工队伍,积极开展各项培训,促使其与快速发展的社会市场相适应。

3.企业政工工作是创造文明发展企业的基础和保证

政治思想是社会市场经济发展最强而有力的支持,如果企业的政治思想不够扎实,就无法保证企业的稳定发展,同时也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影响。因此,不断强化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可以有效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与政治水平,将企业快速创建为文明发展企业。由此可见,政工工作对于企业而言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二、新时期企业政工工作所面临的挑战

1.企业员工的工作观念产生变化

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日新月异,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挑战。经济全球化还在不断的发展当中,世界各国的思想文化都在产生激烈碰撞,许多西方意识形态不断渗透到我国当中。并且,随着我国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的不断创新,企业员工的工作观念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与此同时,员工工作热情由于受到滞后思想政治理念的不利影响而大幅削减。面对不断变幻的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目前最重要的应是:如何在意识形态领域中,保证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指导地位;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科学指导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实践活动。

2.企业政工工作范围狭窄

目前,我国各企业政工工作范围较为狭窄,工作方式较为单一,对企业政工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不良影响。由于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然而,企业政工人员忽视了互联网络的重要性,没有树立正确的观念,无法合理运用这一平台实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阻碍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开展。另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旨在为人民服务,由于企业政工人员受到西方发达国家的影响,民主意识匮乏,导致政工队伍建设无法顺利开展,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

3.企业政工队伍的稳定性受到影响

现阶段,各大企业都面临着同一个重大问题,即人员流动性过大,稳定性一再下降。任何企业想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首先需要保证企业内部的人员充足,人员队伍的壮大是维持企业正常工作的重要条件,也是进一步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因此,企业需要培养一支爱岗敬业、经验丰富、工作效率高的队伍就必须重视政工队伍的稳定性。但是目前,由于劳动强度、分配机制等因素,企业政工队伍本身的流失现象也极为普遍。

4.对政工队伍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新时期背景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适应不断变化且复杂的市场环境,就必须促进其生产经营的多元化,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然而,企业要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将企业文化突显,使企业发展壮大的速度加快,就必然会对政工队伍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由此可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政工人员不仅要掌握专业的工作技能,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在团结教育、凝聚人心、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严格要求。

5.先进技术对政工队伍提出更高的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为提高自身工作效率与综合效益需要不断引进高新技术与设备。但是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引进,对企业工作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政工队伍不仅需要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还必须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如外语、法律、计算机等。现阶段,企业的政工人员知识水平较低,且知识结构单一,综合能力不强。

三、新时期开展企业政工工作的策略

1.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政工工作

在新时期背景下,要顺利开展企业政工工作,不论是企业领导还是政工部门的工作人员,都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政工工作,全面认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政工工作占据的重要地位,将政工工作纳入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政工人员应当利用政工工作逐步培养企业员工的主人翁思想,调动员工工作的自主性与积极性,以维持员工队伍的稳定性。现阶段,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必须加强对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视,并不断引进优秀人才,强化员工的思想政治建设,才能保证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

2.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观念与载体

目前,许多企业政工人员习惯利用传统的工作方式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但是在新时期背景下,政工人员应当改进自身的工作观念,利用各种先进的思路理论与工作方式,不断创新与完善政工工作制度。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应当是以人为本,企业政工部门必须将关心和尊重企业员工作为工作的核心内容,从维护员工利益出发,多为员工办好事、实事,以员工利益为基础,针对不同情况展开工作,才能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严格按照相关政策,改进和加强事业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将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解决思想问题,才能开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崭新局面。

nlc202309020013

同时,政工人员应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利用网络平台强化信息的管理工作与宣传工作,使员工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更加具有主动性与积极性。并且,始终将文体活动作为教育载体,在不断的实践中进行探索和完善,研究企业员工喜爱的活动方式,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趣味的同时,更具针对性的开展工作,让员工在健康向上的活动中受到教育。

3.建立有效的竞争机制

将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表现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企业可以加大对政工工作的考核力度,制定完善有效的考核制度,并严格按照考核制度进行绩效考核,对思想政治表现好的员工给予适当的奖励,激励员工更加认真的完成思想政治任务;对思想政治表现较差的员工给予适当的指正与鼓励,并及时了解这些员工的思想状况,针对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法。同时,企业还应当建立民主管理的政工工作机制,通过群众监督的方式将政治思想工作落到实处。

4.发挥榜样激励作用

先进个人的思想品德、奉献精神、典型事迹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员工的思想,使员工产生心理变化,沿着榜样的方向前进。因此在开展政工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利用榜样的导向作用,塑造与改变员工的行为,促使员工努力奋斗,不断自我激励,形成“学先进、赶先进、比先进”的教育氛围。

5.不断提升企业政工队伍的综合素质

企业应当经常对政工人员进行培训,促使政工人员及时掌握最新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同时,企业领导应当重视政工人员在工作与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使政工人员具有强烈的归属感,从而更加认真的对待工作,积极学习相关的政工知识,主动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并且,企业应当从长远的发展利益进行分析,建立符合企业实际发展情况的政工队伍培养体系,利用多种渠道对政工人员进行相关培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时期企业政工人员仅学习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对企业管理、专业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进行培训,以提升政工队伍的总体素质,为更好的开展政工工作过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企业还应该引进外部优秀的政工人员,提高政工队伍的整体工作水平,促使企业政工工作更加顺利的开展;加强政工部门与行政部门之间的交流合作,使企业的政工工作更具活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企业政工人员,应在努力培养自身道德素质的同时,脚踏实地的开展政工工作,致力于企业员工积极性的提高,锲而不舍的付诸实践,需做到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员工,确保企业政工工作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笔者希望更多专业人士投身到该项工作中,积极迎接挑战,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亚男.分析新时期企业政工工作面临的挑战和策略[J].华章,2012,(33)

[2]尚广波.在新时期下企业政工工作面临的挑战[J].企业文化(下旬刊),2014,(5)

[3]夏晓斌.新形势下企业政工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3,(11)

9.新时期税收工作思路 篇九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组织收入为中心,坚持依法治税和科学发展观,积极落实税收改革各项措施,不断加大税收征管和税务稽查工作力度,稳步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强我市地税队伍建设、基层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确保地方税收收入稳定增长,充分发挥税收调节经济和分配的作用,为促进六盘水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

可持续发展而努力奋斗。

(二)总体目标

“十一五”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建设一支税收行政执法规范、税收管理科学、服务意识到位、清正廉洁高效的地税队伍,充分发挥地方税务部门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积极作用,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财力保障,为兴市富

民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三)发展目标

l、全市 “十一五”期间地税税收收入目标

预计2006年到2011年,全市地税系统地方税收收入总数将达到1,088,564万元。其中:中央、省级按每年18%的增长比例达到67,510万元;市县级按每年15%的增长比例达到186,080万元。分:2006年总收入为122,066,其中:中央、省级为29,550万元,市县级为92,514万元;2007年总收入为141,260万元,其中:中央、省级为34,870万元,市县级为10,6390万元;2008年总收入为163,440万元,其中:中央、省级为41,090万元,市县级为122,350万元;2009年总收入为189,190万元,其中:中央、省级为48,490万元,市县级为140,700万元;2010年总收入为219,020万元,其中:中央、省级为57,210万元,市县级为161,810万元;2011年总收入为253,590万元,其中:中央、省

级为67,510万元,市县级为186,080万元。

2、税收执法行为法制化规范化建设目标

到2010年,我市地税系统的行政执法将有明显的提高和规范,依法治税的环境明显改善,继续完善税收执法责任制,健全监督制约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不断推进依法治税工作,使我市地方税收依法

治税的局面有新的突破。

3、税源监控和管理目标

建立健全以营业税为重点税源监控机制。逐步建立监控准确反映灵敏的税源监控体系,积极探索应用现代统计分析方式和手段,科学预测税源(主要是重点税源)变动趋势和收入总体规模,重点分析主要税种、税目收入与相关经济之间的关系,不断提高税收实证分析水平,努力实现组织收入与

社会经济的协调增长。

4、构建科学化精细化税收征管体系目标

通过深化征管改革,建立税收管理员制度,完善岗责体系和纳税评估手段,加强登记、征收、稽查间的协调配合,全面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逐步建立以“多元化申报、集中征收、分类管理、一级稽查”的税收征管新格局。

5、强化税政管理的目标

提高税政工作为组织收入服务、为提高征管效能服务、为维护税收公平服务的观念,加强调查研究,增强税政工作的前瞻性,充分发挥税收征管中的基础性、指导性作用,同时提高基层税务人员的税政能力,为征管一线正确执法和纳税人依法纳税提供指导。探索涉外企业属地管理和分类管理有机结合的方法,建立以申报纳税信息为基础,审核评税、税务审计、国际税收反避税管理融为一体的工作机制。

6、信息化建设目标

税收信息化建设必须遵循 “一体化”原则。要把最终实现 “一个平台,两级处理,三个覆盖,四个系统”的总体目标和 “功能齐全,协调高效,信息共享,监控严密,安全稳定”20字具体建设目标结合起来,将省政府、总局的宏观目标同我局的具体任务结合起来,具体做好我市地税系统“三网一库”建设、硬件和软件建设工作,并采取有效措

施切实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

7、人力资源建设及思想政治工作目标

加强各级地税机关的领导班子建设,加大优秀年轻干部的选拔培养力度;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加强基层建设,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税务文化建

设和学习型组织建设。

8、党风廉政建设目标

以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重点,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责任、教育、监督制约等各项有效机制;以全面实施效能监察为契机,建立健全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岗位目标责任制,强化 “两权监督”;以认真查办违法违纪案件为手段,加大对违法违纪案件查办力度,支持和保护党员干

部敢抓敢管干事业的积极性。

(四)主要任务、措施及其步骤

“十一五”期间要保证我市地方税收收入总规模历史性的突破,税务行政执法进一步规范,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有新的提高,队伍建设更上新台阶,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具体实施以下工作内容和任务。

一是加强税源监控,强化税源管理力度。二是大力推进依法治税,加强税收执法规范化法制化建设。三是强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高税收征管水平。四是逐步建立完善一级稽查管理体制。五是提高税政管理效能,为税收执法提供保证。六是加快信息化建设,为税收征管提供现代化技术支撑。

七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新型的人事教育工作机制。八是建

10.新时期税收面临的挑战 篇十

【摘 要】

在新课改环境下,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讲是挑战同时也是机遇,本文则对新课程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分析。

【关键词】

新课改 小学语文 挑战

学校的宗旨在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需要的人才,不只是要知识丰富,更加注重的是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新课改作为改善小学生的教育方式,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教育制度,因此,在实行了新课改政策后小学语文也要发生相应的改变,这就难免会为小学语文的教学带来不同的适应程度以及挑战。

1.新课改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的挑战

1.1 创新后的教学方式学生仍然处于被动

语文作为三大重要科目之一,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在课堂上,学生缺乏创新能力,不能使自己的思维展现出来。实行新课改后,教师起到引导作用,然而,由现阶段来看,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虽然在课堂上增加了不少的互动环节,可是这些互动环节一般是以课堂提问为主,这就使小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局限性[1]。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若跟教师的理想答案有所不同,就会直接将学生的学习思维建立在自己的教学方法中,很多教师在追求创新的同时却忽略了创新本身。例如,在公开课开始前,许多教师的普遍做法就是用很多办法增加语文课的新鲜度,有时还会安排好优秀学生,让他们在教师提问的时候积极回答问题,这是教学问题的一个很大弊端,忽略了学生们的感受,导致新课改反倒成为教学的不利政策。

1.2 当下的教育模式不适应新课改政策

2010年教育部颁发《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虽说传统的教学观念已经被改革,但这一观念却在很多教师心中扎根,例如,机械化、程序化、标准化如同流水线一般的教学方式,一方面阻碍了教师本身的创新,也不利于学生在新课改后的适应。教师的自我修养也会给新课改政策带来阻碍甚至不利的影?,不能更好的了解到小学生的生活及学习方式,教师往往忽略小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和爱好,使小学生丧失成长活力按照教师的方法学习成长,导致教育本真含义的扭曲。

1.3 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得不到创新

对于小学生来说,校园是发现自我兴趣和爱好的地方,或许他们会在这里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或许他们会学到坚持自我的观点。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是很关键的,阅读能力会使小学生开阔自己的大脑,丰富自己的知识,对自己的梦想有强烈的向往;能使小学生们更好的运用语言能力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思维;能使小学生们提高自我的文化品位,增强对语文的兴趣,从而主动学习[2]。

在学习语文这一科目的过程中,写作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对于小学生来说,枯燥乏味的写作是极不情愿的,这就要求教师深刻体会学生们所感兴趣并且需要学习的部分,在增强学生们的阅读能力的同时将写作能力也能得到提高。

2.新课改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对策

2.1 抛弃传统教育,引进创新型的教育

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对于小学生的教育要从小抓起,由传统的教育看来,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让学生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考试上。学生的优劣取决于考试成绩的好坏,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为了追求高分质量,加大了对小学生的练习,忽略小学生的承受能力,造成小学生的学习疲劳,对语文学习兴趣降低,从而对学习语文产生抵抗,学习能力也逐渐下降。因此,要抛弃这种不利于小学生学习的教育,转换教学方法,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创新的教学方法,丰富学生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2.2 关注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培养优秀人才

小学语文新课改的彻底实行,需要语文教师的全力配合、教师的教育方法,智慧、以及具备一定的接受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教育来说,语文教师是小学生的启蒙者,对小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语文教师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另外,随着多媒体技术对教学的引进,在提高了教学质量的同时,另一方面来说也要求教师对此技术的掌握,多媒体技术成为辅导小学语文教学的代表性技术,是现代下最为高效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2.3 注重小学生全面素质培养,转变学业评价价值

新课改政策下,与之前传统教育方式相比,从只关注成绩改变为对综合素质的关注,具有更为全面的教育价值观,注重学生的知识、技能等各方面优秀的发展情况。不断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的培养,鼓励学生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并为之付出努力。书面考试和技能展示相辅相成,推动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提高小学生的自我追求。教师应给学生以考虑问题的时间,鼓励学生提出对问题的看法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断开发小学生的潜力,使小学生在学习任何有利事物上都能更加用心。而且,对于一个问题,应提出有多个办法解决的理念,给予小学生自行解决的机会,提高小学生学习的信心。

【结 语】

综上,由于小学语文对我国的小学教育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应鼓励小学语文在教学方面的创新,由单方面知识培养转变为综合能力培养;由传统形式教学转变为创新型教学。在现阶段中,虽然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在新课改的环境政策下,相信学校领导会很快看到其优点和展示出的效果,从而通过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创建其他有益于小学生更好成长的建设,来将新课改政策更好的实践下去。

【参考文献】

【1】许薇.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究【J】.普洱学院学报,2014(05)

11.新时期税收面临的挑战 篇十一

【摘要】企业工会如何发挥作用,这关系到企业健康发展,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企业工会工作,是一项重大的、紧迫的、深远的、战略任务。文章主要是论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新时期油田工会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关键词】战略意义;科学发展;创新;对策

企业工会是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是党和行政密切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做好新时期工会工作,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古城油田是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油厂原油生产主力单位之一,下属的采油二队连续三次荣获中国石化“金牌采油队”荣誉称号,是河南油田分公司的一面旗帜。进入新时期新阶段。

一、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现实意义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全面认识其丰富内容、重要作用,紧紧把握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真正贯彻落实到工会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

二、新时期工会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

(1)油田进入“双高”开采阶段,面对后备资源不足,开发难度增大的形势,如何提振职工的信心和勇气,动员和凝聚职工群众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是工会工作面临的新挑战。经过25年的高速高效开发,古城油田进入了特高含水期。如何引导广大职工群众正确认识油田的发展潜力和优势,消除担忧,增强勇气;如何用“团结拼搏、勇争一流”精神激励职工,鼓舞斗志,坚定信心;如何引导动员职工群众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成为各级工会组织面临的新任务、新课题。(2)油田职工来源广,职工思想异常活跃,如何发挥工会组织优势,引导广大职工适应生产,维护大局,有力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稳定是对工会工作提出的新挑战。(3)油田少数职工出现了价值取向偏离、艰苦奋斗意识淡化等不良倾向,如何加强形势任务教育,利用现有文化阵地,创新有效载体,凝聚职工队伍是工会工作面临的新挑战。古城油田在职职工达600人,下设6个基层单位,分布于50多平方公里的油区,从事的岗位有采油、集输、测试、护厂保卫等。这些特点决定了职工的利益需求多样,价值取向多元,思想认识难以统一。与此同时,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职工对求知、求美、求乐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日益提高,如何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不断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成为各级工会组织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4)伴随高科技新会战号角的吹响,随着油田开发的逐步深入,对高素质人才队伍的需求更加突出,如何培养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复合型的高素质职工队伍是工会工作面临的新挑战。(5)面对油田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如何大力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完善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解决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是工会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三、新时期工会组织应对挑战的主要举措

12.新时期税收面临的挑战 篇十二

关键词:新时期,党性修养,挑战,对策

2014年3月9日, “两会”期间, 习近平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既严以修身, 严以用权, 严于律己, 又谋事要实, 创业要实, 做人要实。”“三严三实”重要思想, 是习近平主席致力于党员作风问题提出的几点要求, 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政治品格, 同时展现了从严治党、党要管党的基本要求, 可以说是外在约束与内在自律、方法论与世界观的统一[1]。“三严三实”重要思想为各级领导干部提供了行为准则和为官之道, 对党员干部修身养性提出了明确要求, 对管用权提出了明确指示。随着时代的进步, 我党自建立之日开始, 就从未停止过发展和改革, 且始终以发展和变化的眼光, 应对时代的变化。如今, 在“三严三实”要求下, 我党党性修养问题在新时期突出了新的问题, 如何应当挑战, 全面提升党性修养成为了重点任务。要更好的处理这些问题, 就应当从根本上深入理解党性修养内涵, 结合我党中心任务, 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来实现党性修养的提升。

一、党性修养内涵

修养主要是指通过有效地方法, 提高待人处世的正确态度和高尚的品质。修养还可用于理论、思想、艺术等方面得到一定的水平。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刘少奇) 中, 明确指出:“党性修养需要与广大群众紧密联系, 同时通过革命实践, 特别是与群众联系的真实革命实践。”

党性修养主要是中国共产党员按照党性原则, 从知识技能、思想、政治觉悟等方面入手, 加强自我教育、完善、锻炼等。自建党以来, 我党在党性教育上花费了大量的精力。1941年初, 我党在全国上下展开了一系列的关于党性教育、学习的相关活动, 并明确指出党性教育直接关系着我党的长期发展。同时在1941年7月中共中央在决议上明确指出党性锻炼的改善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并列举了当时较为突出的各种党性教育问题, 同时提出相关纠正策略[2]。通过总结发现, 党性修养主要包含了政治修养、作风修养、业务能力修养、理论修养等多个方面。总而言之, 党性修养就是运用共产主义世界观来完成个人世界观的改造, 从而树立起正确的利益观, 更好的发扬和继承无产阶级的优良品质, 进而更好的保持党的先进性思想。

二、新时期党员干部党性修养面临的挑战

1. 党情发生深刻转变

(1) 重担交接的考验。随着我党发展速度的加快以及时间的推移, 老党员逐渐从一线退下, 新一代党员接棒担负起重责大任, 继续推进我党使命, 但由于时代的不同, 对党员的要求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来, 我国社会阶层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下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并形成新的变化, 社会组成也越来越复杂, 例如:创业带头人、民营企业家、自由职业者等, 这些新社会成员中, 一部分思想觉悟较高的人群, 加入到了我党的组织中。这在为我党注入新鲜活力和更多资源的同时, 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和问题, 使得我党面临着新老党员交接的新考验。

(2) 新的历史使命的考验。如今, 我党成立已有94年的历史, 与成立之初相比, 我党的工作性质已经从革命党发展成为了如今的执政党, 这可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 而在这个转折的发展下, 我党也面临着诸多的历史考验。我党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 拟定了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 将一个长期遭受压迫, 实施计划经济的中国, 引导为一个经济腾飞, 世界认可的国家, 在这个过程中, 中国共产党花费了大量的心思, 而这些变化, 也充分证实了我党所承诺的“为人民服务”。但在为人民提供服务的同时, 不少党员干部出现了脱离群众的危险, 尤其是改革开放的到来, 在打开我们视野、提高经济生活水平的同时, 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快速侵蚀部分党员干部的观念, 导致一系列的违法现象。

(3) 长期执政的考验。目前, 我党面临的最大考验应数脱离群众, 我党在对党员队伍扩充时, 绝大部分党员都经过了严格的审核、考验, 但不可否认仍然存在一部分不够资格的人员掺杂其中, 致使我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大打折扣, 甚至以掌握的权利, 给群众利益带来危害, 导致干群关系日渐紧张, 给我党的发展和领导带来了极大的阻碍[3]。由于经济水平的提升, 一部分党员干部, 因生活条件相对较为优越, 不再深入到基层, 了解民众疾苦, 不再将民众利益作为最高利益。还有一部分党员因腐朽思想的影响, 出现了信念动摇的现象, 最终走上了中饱私囊、贪污受贿的道路, 为了一点点蝇头小利, 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甚至还有部分党员干部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严重扭曲, 崇尚享乐、拜金主义, 为了一点个人利益, 出现贪污受贿等行为。这些都给我党干群关系造成了严重影响, 同时导致我党凝聚力和战斗力严重削弱。为此, 党性修养的自觉性高不高, 是否能够经受长期的执政考验, 可以说与我党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2. 外部环境日益复杂

在复杂多变的局势影响下, 我党党性修养问题遭受到了非常严峻的考验。根据全球GDP总量统计结果显示, 目前我国位居全球第二位, 该GDP甚至可以说超过了不少经济强国, 但就人均比例来看, 中国尚未脱离贫穷国家的行列。自冷战之后, 世界呈现为非常明显的多元化发展, 且尽管在和平、发展的主题下, 仍然无法掩盖各个国家之间的相互碰撞, 这些热点问题都亟待解决。特别是在意识形态的领域, 不少西方国家都试图通过思想的渗透, 来腐蚀我们的思想。

前面已经提到, 在改革开放的飞速发展下, 我国的社会阶层发生了非常显著的变化, 利益群体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我国的改革开放道路也随之进入到了攻坚阶段, 预计到2020年, 我国将获得诸多发展机遇, 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4]。对我国过去的发展历史进行总结, 不难发现, 自从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之后, 我党与全国人民在共同奋斗和努力下, 使得我国的经济水平持续增长, 促使全国民众基本实现了“小康水平”, 尽管这是我国过去取得的成绩, 但同时也是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但就当前我国发展现状来看, 在各个方面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这就对我们党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地壮大自己, 同时结合科学武器对各种问题进行解决, 才能够真正有效解决经济纠纷和各种风险, 真正为人民利益做实事。

3. 党员干部自身修养不足

党员干部的修养本身涉及到了诸多方面, 主要包括品质修养、思想道德、精神境界等各个方面, 这就需要党员干部从培养、锻炼等方面提升自身修养。对当前党员干部整体修养进行观察发现, 党员干部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是党内未形成团结意识, 部分领导干部经常搞“一言堂”, 对他人不同意见和善意建议非常反感, 且经常将个人想法强加于他人, 在开展自我批评时, 经常是形式工程, 说一些无关痛痒的空话。

二是未充分把握马克思列宁理论, 在我党中, 不少领导干部连马列原著都没有真正的阅读过, 更加谈不上对马列思想的深入领会, 更加不用说, 从马列角度出发, 全面深入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是不关心群众问题, 经常说一套做一套, 对群众的诉求视而不见, 尽管在工作中时常将群众挂在嘴边, 但并没有在实际工作中真正为其办一件实事。

四是未坚守勤恳节俭的优良传统, 在个人利益的驱使下, 以权谋私, 贪污受贿, 住豪宅、使用奢侈品等, 沉迷享乐和金钱带来的刺激。

五是缺乏系统的学习, 所具备的知识非常单一和浅薄, 以各种借口忽略学习和调研, 整天忙于搞好与上级的关系, 奔走在应酬的道路上, 不仅思想老旧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需求, 同时游走在边缘道路上, 极易走偏出现违法现象。

三、新时期加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对策

1. 完善党性修养教育方式

在党性修养的教育中, 采取何种模式可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在积极探索党性教育方法、方式的进程中, 更多的是采取说教的方式, 这种方式是一种单向教育, 不仅导致教育号召力和感染力不足, 同时教育方式也非常的单一, 这些都是党性教育开展的主要问题。为此, 在党性修养教育中, 我们应当借助现代培训模式, 创新教育方式, 可采取情景模拟、小组活动、案例学习、对策研究等更多的形式来推进教学, 为党性修养创造更好的条件[5]。党性修养教育应与我党发展及群众实际需求结合起来, 通过实践的方式来强化党性教育效果。

(1) 要解决实际问题。党性教育是否能够真正的获得实际效果, 就要看其是否真正能够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 并更多地关注党性修养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 通过专题研究, 对党性原则和党性进行科学深入的剖析, 使思想压力和包袱能够真正被抛弃, 同时将实际与理论有机结合起来, 使个人修养能够真正的得到改观。

(2) 要分类分层。党性是我党最本质、最基本的属性, 无论是何种层次的党员来说, 党性的要求都是一致的。根据不同层次、类别、经历的党员干部, 其党性修养的需求可以说是不同的, 当然其党性问题也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就需要我们在开展教育中, 给予相应的区别, 使得党性教育具有更高的针对性。

(3) 围绕参加学习的人员。党性教育本身来说就属于一个动态的教育, 应当与学员的主观行为、思想变化充分地结合起来, 才能够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升的作用, 为此, 在党性教育的开展中, 应当将学员放到中心地位, 使其成为教育的主体, 并引导学员主动参与到党性教育中来, 并通过学习的体验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深入的反思。强调课堂讲授的拓展, 通过更多灵活多变的方式, 来促使学员的思想得到升华, 确保互动研讨能够得到有效深化, 从而更好的提升党性教育的实效性。

2. 丰富党性修养内容

(1) 党性修养内容要注重联系实际, 切忌脱离党员生活。在新的发展环境和时代要求下, 党性修养应当与党员干部的生活密切相关, 结合焦点问题, 通过融入鲜活的生活例子, 更好地引导和教育党员干部。通过为党员干部详细讲解我党腐败分子案例, 让党员干部能够了解到法律严惩不贷的一面, 在其心中铸造起一道心墙, 用于对外界诱惑进行抵触。

(2) 要着重于开发教育资源, 使得党性修养内容能丰富起来。我国五千年的历史, 为我们带来了非常丰富的文化资源, 以及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这可以说为党性教育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源。为此, 在党性教育的开展中, 我们可通过深入开发挖掘传统文化精华, 在党性素养的内容中, 将精华融入其中, 并在其中发挥更加重要的引导意义[6]。新时期在追求新内容的同时, 也应当更加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提倡, 同时还应当重视人民需求与时代发展的相互映衬, 将其一并作为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 促使党员干部能够加强自身修养, 提高个人素质。

3. 创新党性修养教育载体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 其开放性、便利性、多媒体性等特点, 更加如何当前党性教育的新要求, 为此, 我们应当充分发挥新兴媒体在党员干部修养教育中的载体作用, 将其作为党性教育的新契机。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 人们更加重视信息获取的快捷、便捷性, 为此, 通过运用新媒体传统技术的优化, 提升党性教育的集成性、生动性与交互性。例如, 如今应用较广的网络群体、微信、手机报等新载体, 都可以成为党性教育的新途径。但由于网络中充斥着大量的拜金主义、腐朽思想等消极价值观, 且各种信息真实度存在质疑, 这使得党性教育的难度因此增加。面对该问题, 我们应在运用网络教育平台的同时, 把握注网络传播的规律, 积极开发网络课程, 并对网络教育的话语权和主动权进行正确的引导。简单来说, 只有不断地实现对党性教育内容的创新, 才能确保我党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活力。

四、结论

综上所述,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挑战, 习近平主席结合我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三严三实”要求, 其中党性修养作为新时期党员干部个人素质的基础要求。通过提升党员干部党性修养, 可帮助党员干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群众的要求, 从而更好地帮助我党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陆莉萍.新时期党员干部党性修养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甘肃农业, 2011, (11) :8-9.

[2]李鑫.对新时期加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问题的探讨[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3, (2) :48-51.

[3]郭煜.谈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问题[J].商情, 2012, (50) :260.

[4]郑会霞.关于新时期加强农村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思考[J].学理论, 2012, (21) :47-49.

[5]江义荣, 王泽.新时期党性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11, (3) :43-45.

上一篇:企业宣传片方案下一篇:《大国工匠》——典型素材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