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议论文

2024-11-27

读书议论文(精选9篇)

1.读书议论文 篇一

在全县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个会议,主要是总结表彰全县第28届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安排部署第29届读书教育活动,进一步引导全县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爱国情怀、永远听党话、跟党走。

第28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以“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为主题。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坚持把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同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把革命传统教育和时代精神宣传教育结合起来,把读书活动与实践教育结合起来,精心组织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活动、主题宣讲活动、演讲讲故事活动、缅怀革命先烈活动,有力推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进校园、走进青少年头脑,使广大青少年深入了解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深入理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帮助青少年树立了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扣好了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目前,第28届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已经圆满落幕。活动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大家的辛勤付出,在此,我代表县组委会向多年来一直为读书教育活动付出心血和汗水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2022年是“十四五”关键之年,为迎接中国共产党20大胜利召开,根据全国及省市《关于组织开展第29届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的通知》要求,我县将以“永远跟党走奋斗新征程”为主题,组织开展全县第29届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为了让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取得更加实实在在的效果,我在这里提几点要求:

一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青少年成长,多次前往学校考察调研、与青少年代表座谈、给学生回信,在多个重要场合表达了对青少年的真挚关怀和殷切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加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

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由全国妇联组织,自1993年开始发起,至今已经开展了28届,是目前全国青少年中参加人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教育效果最好的读书活动。历届活动都主题鲜明,形式多样,效果显著,影响深远,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方式,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良好形式,是引导广大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深受学生、老师、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欢迎,每年都吸引数亿人次青少年参与。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一届又一届的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把爱国主义的种子播撒在亿万孩子们的心田,让民族精神在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心灵中扎根,为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各单位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及省市的部署要求,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进一步加强对读书教育活动的领导,切实把读书教育活动各项安排部署落到实处,抓出实效。

二要精心设计活动载体。要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使读书教育活动成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牢固阵地,通过认真学习阅读活动读本,组织主题宣讲、劳动实践活动、缅怀革命先烈活动等,深入开展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要结合《中小学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重点任务工作方案》的要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推动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进课堂进头脑,不断丰富德育活动的形式内容,激发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主义真挚情感。要精心组织好主题征文活动、小学生故事会和中学生演讲会、网上知识竞赛等活动,善于从青少年学生关心的事、喜欢的事入手,把知识性、趣味性有机结合起来,寓教于乐,让他们感兴趣、愿参与、乐接受。要用好我县丰富的红色资源,依托红色辉山、新四军四师纪念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丰富多元的情景式教学,让青少年拥有更加身临其境的互动体验。要进一步细化主题,今年是香港回归25周年、卢沟桥事变85周年、南京大屠杀85周年、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建军95周年,要根据不同的纪念日合理设置相应的主题读书活动。

三是做好读本发行使用工作。

读本的发行是开展活动的基本保障,为了确保活动顺利进行,中国妇女出版社和新世界出版社编辑出版了《永远跟党走奋斗新征程》一书,是本届全县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的指定用书。希望县组委会各成员单位及有关单位共同努力、紧密合作,继续扩大读书教育活动图书发行覆盖面,继续拓展活动广度和教育深度,争取达到全省较高水平,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取得更大成效。

四要保障活动安全有序。组委会各单位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妇联要发挥牵头抓总的作用,将读书活动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结合起来,不断创新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宣传部门要加强宣传力度,总结先进经验,推广典型做法,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教育部门要将读书活动贯穿到教学和各项实践活动中去,团委要动员组织青年团员发挥带头作用,努力扩大活动覆盖面。要做好统筹结合,把读书教育活动同深化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结合起来,同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结合起来,同正在开展的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结合起来,精心部署、周密安排,把读书活动成果转化为青少年的各种实际行动。要加强管理,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和各项安全保障工作,为青少年创造安全、文明、和谐的活动环境。

同志们,“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件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事。让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充分发挥青少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赋予读书活动时代感和生命力,努力把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读书活动引向深入,让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2.读书议论文 篇二

一、借助工具, 解决绊脚石

由于小学生识字水平有限, 所以在阅读中不妨会时常遇到生字词, 不少学生跳字漏字, 逃避困难, 懒得动脑去解决, 以至于理解文意囫囵吞枣, 一知半解。针对于此种现象教师可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手中的工具书, 如查字典、词典等, 准确把握字词义, 正确完整的理解文章段意, 从此细节入手, 这是培养学生良好读书习惯的第一步。

二、反复阅读, 突破难点

对于学生在阅读中不理解的句子或文章段落, 可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反复阅读, 结合相关的重点词语或句子感知文意, 同时注意手、脑、口并用, 及时地加以补充修正, 教师要有意识地加以引导点拨, 避免学生像和尚念经似的只追求形式, 不深入理解内容。如在教学小学五年级下册《最后的辉煌》一课时, 部分学生在读了三遍文章后还弄不懂到底“最后的辉煌”指的是什么, 甚至有的学生误将文中第一段描述的诺贝尔发明炸药、积累巨额财富视为“最后的辉煌”, 为此我特别引导学生紧紧围绕“最后”一词继续阅读, 直至学生正确理解了“最后的辉煌”指的是诺贝尔晚年将自己巨额财产用于捐助祖国医学事业和设立诺贝尔奖的辉煌业绩为止, 自然而然学生也会对他这种高尚的无私奉献的精神肃然起敬。这样让学生在重复阅读中体会、感悟, 突破难点, 升华情感。

三、情感阅读, 品味语韵

学生读文章离不开情感, 这就犹如房屋装修一样, 未装修的新房子灰土水泥看似平平常常, 缺乏耳目一新的感觉, 但经过一番刻意的装饰以后, 它就会变得富丽堂皇、耀眼无比了。读文章亦如此, 没有感情的阅读淡而无味, 就好像单调枯燥的诵经一样, 根本无法谈得上感悟语意, 领会精神。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指导学生有感情的阅读文章, 根据具体的文章需求提出不同的情感要求加以训练,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如在教学小学五年级下册《月光曲》一课时, 对于皮鞋匠由贝多芬所弹钢琴曲而产生的联想一段, 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钢琴曲的迷人, 我引导学生用两种不同的情感去品读, 从“皮鞋匠静静的听着……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由于这几句描写的是微波粼粼的月光下的大海, 故引导学生用舒缓的语气来读, 以便于学生慢慢感悟当时宁静的氛围;从“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由于它突出了海面波涛汹涌的场面, 故引导学生用激昂快速的语气尝试, 使学生充分体会波涛翻滚的壮烈场景, 从而进一步品悟出《月光曲》那惊人的魅力。这样用不同的情感阅读文章, 不但能使学生正确理解文意, 而且能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 真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广泛阅读, 拓展视野

开展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俗话说得好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等都强调了广泛阅读的重要性。学生在把握了基本的读书技巧后, 要把眼光拓宽在课本以外的名篇佳作之中, 如少年版的古典四大名著, 国外的《居里夫人》《爱的教育》等等, 这时的阅读虽然脱离了课本, 主要由学生自己去完成, 但也离不开教师有意识的指导, 这就好像是习惯了在室内摆弄玩具的小孩走出房间走向大自然, 如果缺乏正确指导, 很容易误入歧途一样, 由此看出教师只有正确地引导学生去阅读, 才会真正的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精神和自学能力, 为此需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 要向孩子有选择性的推荐图书

现行的书籍市场种类繁多, 甚至有淫秽黄色垃圾次品流通于市, 如果任由学生自由选择, 犹如大海中漂浮的小船, 风险很大, 所以为了健康的教育引导孩子, 教师在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时, 一定要注意选择好适合阅读的书籍, 这样就会避免学生走弯路, 真正学到知识, 纯净孩子的精神世界, 这是课外阅读的首要条件。

(二) 要指导孩子如何有效阅读

一本名著往往页数很多, 不少学生刚开始读时, 兴致很高, 但持续时间不长, 就开始厌烦, 一旦碰上难以理解的词句可能会灰心丧气, 甚至一下子翻到结尾, 收获了了。所以教师应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跳读或重读, 以帮助学生顺利的读完文章。如《居里夫人》中就有很多化学名词难以理解, 这时不妨引导学生跳读, 知道大体意思即可, 但对于居里夫人如何克服重重困难致力于科学研究等地方则需学生重点阅读, 以领会居里夫人的惊人的毅力和非凡之处, 从而详略得当, 把握文章灵魂。

(三) 要珍视学生课外阅读中独立思考的习惯

3.读书议论文 篇三

一个炎热的假期,我在家里玩着电脑游戏。忽然我们家停电了,我不能玩电脑游戏了,电视机也不能看了。我正发着愁。这时妈妈走过来对我说:“你可以读书呀!你看你们班那么多同学喜欢读书,现在家里又没有电,你就可以坐在房间里看书了。”

我忽然明白读书可以打发时间。于是,我走进房间,拿出一本漫画书来看。不一会儿,妈妈就进来了,一看我正看漫画,就对我说:“读书使让你涨知识,不是看这种没有营养的书。”于是,我拿起《生命的起源》看了起来。

我看了一个小时,这时来电了。我放下书,兴奋地跑到妈妈面前,和她分享我从书里看到的知识。我现在觉得读书真好,读书让我快乐,让我思考,我喜欢看书。

我看过很多好书,比如《鲁滨逊漂流记》《解忧杂货店》《老人与海》《生命的起源》……我读了这些好书,以后我变得更有想象,更爱思考了。

如果你认为读书只是打发无聊的时间,那你就错了,好读书就是非常喜欢读书,就像我不读书就非常难受,就连在车上也在看书。我喜欢躺在书的海洋上面,读书对我来说是一种享受。

现在,我非常爱读好书,非常爱和大人们分享,爱读书,书就是我身体的一部分。

我要永远爱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作者:实验小学四(4)班 盛卿颐

公众号:童心天地作文

★ “好读书读好书”话题作文

★ 满屋喜气迎新春作文

★ 读小说《红岩》有感作文

★ 读小说《红岩》有感作文

★ 读小说《复活》有感作文

★ 槐花香满屋

★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读后感

★ 《怎样读小说》读后感

★ 读小说《解密》有感

4.《怎样读书》读书心得 篇四

我喜欢读书,经常到家附近的书店去闲逛阅览,网上购书也方便得很。书其实读过不少,但总觉得自己尚未掌握好的读书方法,充其量只能算是读过而已。所以很多书的内容读时精彩,过后并不能引以为用,也懒于记录总结思考,这真是不好的习惯。总想改变读书的方法却苦于无从下手,那天去书店看到很多打折书,三联书店出版的一本《怎样读书》让眼睛一亮,看过目录便果断买回家。

此书聚集了胡适、蔡元培、王云

五、林语堂、丰子恺、朱光潜、马寅初等当时就令人瞩目、现在更令人追怀的学者、文化人士,在读书方法的问题上,他们中有人提倡要有系统,有人却认为兴致更加重要;有人会在眼、口、心、手等部位的运用上逐一叮嘱,有人则将自己多年来孜孜不倦的苦读经验倾囊相授。虽然每人经历、专业、性情各有不同,具体观点、方法也各有门道,但对读书方法的诚恳介绍,却都相当一致。细细读来,真是受益匪浅,兴奋之余把书中的精华记录总结出来,这也是正确读书的方法之一吧!

张横渠曾说:“心中苟有所开,原便札记,否则还失之矣。”由此可见记录心得的重要。手到的功用,可以帮助心到。我们平时所吸收进来的思想,在脑子里模糊而又零碎,倘若费一番工夫,把他芟除整理,综合起来作成札记,然后那经过整理和综合的思想,就永久留在脑中,于是这思想,就属于自己的了。胡适先生建议读书要有博有精。精深的方面,是专门学问;博大的方面,是旁搜博览。用专门学问做中心,次及于直接相关的各种学问,次及于间接相关的各种学问,次及于不很相关各种学问。读一书不足以知一书,很多知识学问都可以触类旁通,广求博引,“开卷有益”真是有道理的。江问渔先生指出读书有三戒:戒盲读浪读死读。要有选择要确定目标要配合时间需要,读后要思考反省详察,做到思学合一。书读后不思考不怀疑,尽信书不如无书。孙中山说:“学古人而不为古人戚,用古人而不为古人奴。”时代变了,古时的人和事拿到现在来也有不适用的,读书应以我为主体,以书为客体,一味盲从是不可取的。我们读古今名人的文章,要和蚕吃桑叶一样,吐出丝来。郭沫若老先生就关于读什么样的书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应该多看一些社会科学的书,懂得一些唯物史观、经济史观、人类学等常识;应该多看一些伦理学、心理学的书藉,懂得一些思想法则、心理现象;应该多看一些自然科学的书,如生物学、物理学、天文学、地质学等,懂得一些天、地、人、物的历史和现状。

5.读书读书笔记 篇五

才疏学浅,买书五车,而不是学富五车,汗颜,叫做读书人,读书大多带有功利色彩,要么英语教学,要么各种辅导资料,用于东抄抄西改改,变成自己所谓原创作品,其实不然,结果之一,给自己带来一些微薄收入补贴家用,都市生活需要的一样少不了,没有脏兮兮的钞票寸步难行。带班主任几年来,多有案头班主任秘籍之类,大多寡淡无味,读之,弃之,来年整理书柜,多有滥竽充数之类,五毛一斤,换来两斤排骨,三斤牛肉。

昨晚校长《荀子》一文,不读则以,一读让我惊呼不已,世上竟有这等精髓之书。《论语》学习由来已久,一知半解,感觉《荀子》与我们教学与学习关系更加密切,更有教育意义。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在各种文段中早有耳闻,大多被引用,后来者居上,学生超越老师。今人要想超越前人,首先要做到:学不可以已。要有空杯心态,要谦虚,勿燥,要坚持不懈读书,读书,知识就像木匠的墨线一样,让人成规矩,成方圆;知识就像砥砺一样让人思想锐利,读书可以明智,思维敏锐,也许就是这个道理,看来我们中国人懂得得要比西方人早上很多。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响矣。

6.读书?读书! 篇六

在我幼儿园时我就喜欢看书了。幼儿园时我喜欢看连环画那里的老师对我很好,她知道我喜欢看连环画。她就帮我买了几本,还有几本是她女儿看过的,都给我看了。我高兴的说不出话了,拥抱了老师一下,我就专心致志的开始看书了。

二、三年级时,我就觉得连环画不过瘾了,于是开始看童话书了: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豪夫童话等等。这些故事的情节有的能让你哭、有的能让你笑,有的甚至能让你哭笑不得。

五年级时我喜欢看小说了,比如:《童年》、《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会飞的教室》、《彼得潘》等等。这些不同的书自然有着不同的韵味。这些书能让我入神。有句名言说的好: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没有书我们就学不到知识。这一本本薄厚不同,由几十页到几百页的书,由一个字一个字组成的故事,令我伤心过、令我感动过、令我欢乐过......

7.老舍《读书》读书笔记 篇七

刚开学,从图书馆翻出几本旧书,翻阅着剥落的封面,老舍先生的《离婚》带给我怆然的概叹。

老舍的《离婚》讲述的是清末民初北平财政所里发生的故事。小说的主人公老李是老舍在作品中成功塑造的市民形象:不愿随俗但最后却不得不从俗。老李是一位有些理想和追求的市民形象,他不满灰色的生活和平庸的旧式妻子,而幻想体验下浪漫的“诗意”,并对生命的价值展开了痛苦的思考。但在张大哥善意的体贴和小赵的刁蛮欺诈下,终于认清自己也不外乎一个懦弱、随俗敷衍的地狱的鬼。在他心中的诗意(小马太太)幻灭之后,他带领全家离开北平回到了乡下,表现出他对灰色生活的最后抗争。

文章从一开始就说到老李时时感到寂寞,心里一直向往着“诗意”与“浪漫”的生活,梦幻着有一位志同道合的爱人。虽然老李过着衙门里无聊的生活,但他有理想,有热情,曾经试图冲出灰色生活的重围,追求自己心中的“诗意”与“浪漫”。但是由于复杂的主客观原因终于以失败告终,做了“张大哥第二”。他的人生悲剧是值得我们同情的。

老李来自农村,通过努力终于使自己留在了大城市,自己的妻子和两个可爱的孩子留在乡下生活。过着财政所里无聊的生活,就在婚姻出现问题的时候,张大哥的一顿涮羊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把老李从“诗意”里拉回到现实,解决了老李的困惑:将老婆孩子接到自己身边,老李认为自己的老婆“脚不是她裹得,绿裤子不是她发明的,不怨她”。

在衙门里,老李人品好,有学识,是唯一具有真才实学的人,唯一一个肯埋头干实事的人,却遭到同事小赵、老邱、老吴等人无尽的羞辱。面对小赵的混蛋行为,老李却不敢有任何异议,作为堂堂男子汉,不能保护自己的家人,只能回到家痛哭一场,第二天还得照旧去衙门。他“不敢再去捉弄那漫无边际的理想,理想使他难受的渺茫,像个随时变化而永远阴惨的梦”。

生活的浮华与不公在老李眼里是清楚的,因为他善于思考,看出财政所是一个腐烂发臭的官僚机构。虽然他痛感在那里没有分毫的价值:“他看到一个衰老丑恶的他,和一个衰老丑恶的她,一同在死亡的路上走,路边的花草是些破烂的钱票与油腻的铜钱!”

他有清醒的认识,却摆脱不了长期生活其中的市民社会环境。市民阶层中的敷衍、苟且、软弱对他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他经常不得不去做一些违反自己意愿的事情,他“顶不喜欢随俗,而又最怕驳朋友面子,还是敷衍一下好吧。”他意志薄弱经常屈服于现实,“不敢和无聊、瞎闹、硬碰一碰”,“思想,没有行动,思想只足以使人迷茫”。

同时老李时时感到寂寞,心里一直向往着“诗意”与“浪漫”的生活,梦幻着有一位志同道合的爱人。终于 “马婶”出现,“那点诗意要在她身上具体化了”。但由于婚姻的枷锁,道德的樊篱,还有自身性格的懦弱,他不敢也没有任何勇气去追求自己心目中的“诗意”。他只是躲在自家的屋檐下,用哆嗦的目光追随他的意中人。唯一大胆的举动是在张大哥的儿子——天真——被抓以后,在衙门里奔走,希望能够把天真保出来,但世态的炎凉终于摧毁了老李,最后不得不求助“骗子兼科员”的小赵。

再后来,老李辞职了,带着遗憾走了,还是回乡下了,因为虽然马先生回来了,但是马太太并没有跟他闹翻,让他多多少少有些失望,他觉得也没有再住下去的理由了,他的春梦破碎了,不用再怀念了,留下一段回忆,一段议论……

“诗意”、“浪漫”,最终都破灭了,他别无选择,“为太太他得活着;为责任他得活着,即使不快乐的活着”。虽然,他面对社会现实中的种种,不愿同流合污却只有敷衍,久而久之,落在市民的俗气中。老李想改造现状却没有勇气,想逃离无爱的家庭却顾及到责任,想追求“诗意”却终成梦幻。在矛盾交织的网中,老李被网住了,只有顺从地过着市民的生活。

究竟是什么使老李仅存的一点“诗意”与“浪漫”一点点消失最后灭亡?在我看来,清末民初,那是一个各种新旧文化相互激荡的过度时期,社会风俗强烈反对男人纳妾,离婚在当时更是不提倡的。作为老百姓,老李也许只有“凑活着过吧”。再者,老李看透了北京的浮华,认清了处在这个浮华的城市就要付出做人的自由,需要时刻为了面子做人。他的妻子虽然没见过世面,笨拙的样子令人耻笑,但是她的朴实和简单给了他两个孩子和一个温暖的家,老李是唯一一位有孩子的科员。他最后放弃北平的生活而选择乡下也许对自己来说是一种精神的解脱。

老舍先生曾经也反抗过家长的婚姻安排,想做自己的事,如辞去教职,做专业作家等。但是在世俗的生活世界里,他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妥协、退让,安分守己地过着自己的市民生活。了解了老舍的经历,我们更容易理解《离婚》中老李的无奈和痛苦了,为什么在追求“诗意”与“浪漫”的路上,他最终选择了妥协放弃,黯然离开北平。

“可是,老李不久就得跑回来,你们看看吧!他还能忘了北平?”

是啊,老李真能忘了北平么?古人云:“大隐隐于市。”然而在俗世中,谁又能免俗,一如既往地保留着那份“诗意”与“浪漫”?

8.《忆读书》读书笔记 篇八

原因当然是因为邓秀菌阿姨的文字 如一股清流。干净且灵巧,叙述了精彩动人的故事,滋润着我们的心 田。她的作品阐释了友情的真谛,让我们学会了相处之道。 文章的主人公王湘湘是一个令人情不自禁让人为她感到心疼的 小女孩。她只活在爷爷的世界里。爷爷喜欢的任何事物湘湘都会试着 去尝试。 除了爷爷,湘湘从不接触外面的世界,甚至是对自己的家人接触 也寥寥无几。她觉得只要有爷爷陪在自己的身边,他就心满意足了。 因此,当她的爷爷不告而别之后,湘湘不听家人的劝告,便去寻找爷 爷的下落了。 在这段时间里,她慢慢接触了身边的人,结交了新的朋友。她和 朋友们一起沿着爷爷留给他们的线索,去寻找记忆天使。随着调查一 步步地进行,真相也渐渐地揭开了??

其实, 在阅读 《记忆天使》 的过程中, 我也像其实他的读者一样, 都在不断地猜测记忆天使到底是人还是物,以及爷爷失踪的真相。知 道了事情的真相之后,我十分感动。原来是因为湘湘的爷爷怕自己的病会给家人带来痛苦,才悄悄离开他们,一个人去接受治疗的。 但其实让我印象最深的地方是湘湘对爷爷的思念。 爷爷把自己所 有回忆送给湘湘,让自己最宝贵的回忆永远陪伴着湘湘。就像故事里 说的那像; “记忆是上天赐给人类最贵的礼物。 ”

9.读书月读书心得 篇九

艺术巷社区联合工会

读书月读书心得

读书是一种享受生活的艺术。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当你枯燥烦闷,读书能使你心情愉悦;当你迷茫惆怅时,读书能平静你的心,让你看清前路;当你心情愉快时,读书能让你发现身边更多美好的事物,让你更加享受生活。读书是一种最美丽的享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读书是一种提升自我的艺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读书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一本书有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叙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个世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正是这个道理。读诗使人高雅,读史使人明智。读每一本书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悬梁刺股”、“萤窗映雪”,自古以来,勤奋读书,提升自我是每一个人的毕生追求。读书是一种最优雅的素质,能塑造人的精神,升华人的思想。

读书是一种充实人生的艺术。没有书的人生就像空心的竹子一样,空洞无物。书本是人生最大的财富。犹太人让孩子们亲吻涂有蜂蜜的书本,是为了让他们记住:书本是甜的,要让甜蜜充满人生就要读书。读书是一本人生最难得的存折,一点一滴地积累,你会发现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读书是一种感悟人生的艺术。读杜甫的诗使人感悟人生的辛酸,读李白的诗使人领悟官场的腐败,读鲁迅的文章使人认清社会的黑暗,读巴金的文章使人感到未来的希望。每一本书都是一个朋友,教会我们如何去看待人生。读书是人生的一门最不缺少的功课,阅读书籍,感悟人生,助我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书是灯,读书照亮了前面的路;书是桥,读书接通了彼此的岸;书是帆,读书推动了人生的船。读书是一门人生的艺术,因为读书,人生才更精彩!

读书,是好事;读大量的书,更值得称赞。

一位叫亚克敦的英国人,他的书斋里杂乱的堆满了各科各类的图书,而且每本书上都有着手迹。读到这里是不是有一种敬佩之意油然而升。因为“有了书,就象鸟儿有了翅膀”吗!

然而,我们很容易忽略的是:有好书并不一定能读好书。正如这位亚克敦,虽然他零零碎碎地记住了不少知识,可当人家问他时,他总是七拉八扯说不清楚。这里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不善长于读书,而只会“依葫芦画瓢”。

朱熹说过:“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所谓“循序渐进”,就是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诼渐深入或提高。也就是说我们并不要求书有几千甚至几万,根本的目的在于对自己的书要层层深入,点点掌握,关键还在于把握自己的读书速度。至于“熟读”,顾名思义,就是要把自己看过的书在看,在看,看的滚瓜烂熟,能活学活用。而“精思”则是“循序渐进”,“熟读”的必然结果,也必然是读书的要决。有了细致、精练的思索才能更高一层的理解书所要讲的道理。

由此可见,读书不在于多而在于是否读的精。象亚克敦,他徒有万卷图书,而不会读,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说:其实他一本书也没有读完。

现在的我们,这种“有书等于没书”的现象是历历在目,也就是不会读书。就说语文课本,大家都认为没什么看头;这样一来,掌握的知识也相对于较为肤浅。因此更何况是其他书呢?我们读书提倡:拳不离手,曲不离口。面对现在激烈竞争的社会,更需要我们的善读。

对于书,只有善读,才能象蚕一样,吃进去的是桑叶,吐出来的是丝。

艺术巷社区工会专干:祝庆丽

上一篇:一建水利水电真题下一篇:统计学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