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食堂残食台垃圾分类的调查研究报告

2024-12-25

关于食堂残食台垃圾分类的调查研究报告(精选6篇)

1.关于食堂残食台垃圾分类的调查研究报告 篇一

调查目的:通过展开地区垃圾分类情况调查和考察,调查各地方垃圾分类情况,从中了解如今社会垃圾分类情况,并思考本质上思考问题所在,尝试寻求解决方法,体验研究问题的过程。

一、实践前期

活动前的准备,在2008年5月3日我们就开会讨论,明确主题,调研方向,访问对象和具体分工等关键事情,为我们即将开始的实践活动坚实基础。

外出调查:

时间

地点

主要访问对象

主要方式

2008-5-10

大学

学生

拦截式访问,调查问卷

2008-5-11

荔香公园

游客

拦截式访问,调查问卷

2008-5-17

阳光荔景小区

社区家庭

上门访问,调查问卷

2008-5-18

桂庙新村小食店

店老板

上门访问,调查问卷

外出调研前,我们先准备调查问卷,以及问题的制定,以及做好明确分工和分组,作简单的礼貌培训;一同到达目的地后根据组长所分配任务,去调查访问;

大学垃圾分类调查:

受调查人群为学生,校内清洁工以及垃圾站工作人员,同时我们也参看某些工作人员工作流程,亲身感受他们的工作以获得更多的资料。同时我们也派发调查问卷,尽量注意分发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学院的同学以获得多方面的信息。

荔香公园

受调查人群为 观光旅客,公园游客,公园内的清洁工,一些公园管理等,针对公园人流量大的特点,游客身份有多重等特点,我们不仅安排大量的调查问卷,设计更多的问题,以各种方式与访问对象交流,以或更多的信息。

阳光荔景小区

受调查对象主要为一些家庭以及小孩,通过访问了解人们在家里,在日常生活中的习惯,父母在垃圾分类上是否为孩子树立模范,对孩子的教育有没注重过这些方面,孩子有没真正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等等,有助于我们了解进行垃圾分类的困难所在。

大学桂庙新村的小食店

受调查对象是店员、店老板,访问了解老板对不同垃圾分类是否支持,愿意出一份力;店员在垃圾分类的情况;

后期数据分析处理: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不同身份,不同地方的人群分派调查问卷以确保调查的平衡性。其中我们派发400份调查问卷,回收390份。

在其间我们的调查首先发现,人们对垃圾分类概念甚为模糊,很少进行垃圾分类,一般是一概扔掉。调查中发现大约占52.08%会在进行垃圾分类,但这大多局限与可卖为和不可卖,作为废品分开。

然后我们发现,许多人连一些基本的知识不了解或不注意到。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设计了一道有关垃圾分类常是的题目:“即黄色垃圾桶装什么类型的垃圾。”结果显示,只有我们所调查的390人中人,只有30人即占33%是能准确回答问题。如下图所示:

1:金属易拉罐;2:硬纸板;3:废报纸;4:玻璃器皿

这其中向我们显示出,人们对垃圾分类的知识还有进一步提高,甚至即使有垃圾分类这样的回收分类机构,碍于人们的不了解和疏忽,远远未做到垃圾分类。

虽然说是人们的一些生活知识不了解,但从上还是人本身的态度问题,垃圾是放错位的资源,大家真正做到垃圾分类才有利于社会,有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接着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人还是愿意在家就垃圾,这是很不错的,只有靠大家才能真正做到垃圾分类普及,真正做到环保,有效的利用资源,尽管如此,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想过这个问题,没有这种意识态度。如下图所示:

系列1表示在家有进行垃圾分类,没有,没有这种想法

系列2 表示会按可回收与不会可回收扔垃圾,不会,不确定

系列3 表示会把垃圾拿到垃圾回收站去卖,不会,没有这种想法

大约占60%的市民愿意在家进行垃圾分类,尽量分开可回和不可回收循环利用以使资源得到循环利用。尽管比率不适合明显,这也是一种好的趋势。

从人本质上说,普及垃圾分类还是有很大欠缺,出了人本身外其他因素或许也能左右人们的行为。于是我们有设计给另外一个题目,了解人们认为进行垃圾分类最大困难是什么时,大部分人(239即61.28%)认为是垃圾分类得不到妥善处理,如下所示:

1大多数人不支持;2垃圾分类后得不到妥善处理;3形式主义盛行等,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影响;4其他因素

众多人认为现在即使自己做到垃圾分类,再接着的六成中却没有得到更好的措施或专门的机构或人员去管理,做了也没用。或许这有一定的道理,但垃圾分类首先是由各人做起,才能继续进行下去,人们未能踏出关键的一步,又怎能知道不能实现?

3、信息来源:

我们组是以对部分市民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展开调查,划分年龄段且职业分布广泛,其中有老师、医生、学生、企业员工,家庭主妇、退休老人等。我们还对部分食店采取调查问卷及采访形式,以此了解人们对垃圾分类认识和不同反应。

局部范围的调查和样本的稀少会带来结论的武断,但我们已经尽量以最少的时间和最低花费获得信息。如我们挑选的访问地方公园,学校,社区等都比较有代表性的体现不同人群,不同层次的垃圾分类的信息,能够很好的确保调查的平衡性,是我们的调查,社会实践做的更有价值!

4一些建议:

诚然从对调查对象反馈的信息可以看出,我们人们垃圾分类意识还不高,未能主动的进行垃圾分类,而且顾及别人的想法较为严重。所以我们开会讨论的到一些建议是:

垃圾分类应从娃娃抓起,学校应提供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教导学生,使其成为良好习惯;

政府加强宣传,大力提倡全民进行垃圾分类:

同时父母也应该树立好榜样,一方面做到垃圾分类,另一封面能很好的教育下一代,让垃圾分类很好的得到实施和普及。

有关部门改善现在的垃圾桶设计,使其更吸引人们自觉的进行垃圾分类。

每个家庭至少拜访两个不同类型的垃圾桶。

总的说来,根据我们的调查分析所得,绝大多数人非常愿意进行垃圾分类,人们垃圾分类的意识较强,只要加以适当的引导和提供一些资源,垃圾

分类一定能得到普及,在很大程度上节省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2.关于食堂残食台垃圾分类的调查研究报告 篇二

关键词:垃圾分类,节约型学校,可持续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1. 研究背景

本课题的研究, 旨在结合国家提出的“建设节约型社会,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形势, 北京市政府已向全市市民发出“参与垃圾分类, 建设绿色北京”的号召, 清运垃圾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 不仅占用大量土地、污染土壤、污染水源、污染大气, 而且有碍卫生, 影响人体健康, 甚至危机人类生命安全。

我校作为市级环境教育学校和绿色学校, 师生环境保护意识、节约能源意识已深入人心, 并已初步落实到日常行为之中, 目前正在进一步提高绿色学校的整体创建水平。

2. 研究目标

(1) 知识。寻找并理解学校现行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的关系, 进而明确在学校教育中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 技能。通过系列探索活动使学生体会观察、思考、倾听、讨论、想像、交流、统计、推理、分析、决策等技能的运用与培养, 发展学生的各种环境保护技能。

(3) 价值观。从现实状况入手, 通过研究使学生从认识到实施垃圾分类, 在构建节约型社会, 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育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3. 理论支撑

本课题以《环境学》《生态学》《绿色学校构建理念》等理论为支撑, 通过绿色学校的深入创建, 不仅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 还要通过学校的环境为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提供丰富的资源和机会, 着重加深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与创建节约型学校的关系的理解, 使学生从小掌握可持续发展的知识技能, 并形成科学正确的价值观。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目的:探索实施垃圾分类的有效方法

2. 意义

(1) 把培养学生良好的节约意识和行为习惯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把在师生中开展节约教育活动摆上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 使全体师生从过去那种“地大物博”的思想中醒悟过来。在充分挖掘学校自身潜能、全体师生共建节约学校的同时, 借助社会、家长的力量, 形成一股学校、社会、家庭携手共建节约型社会的强大力量。从而达到让“节约是福”的歌声唱满校园, 并实现“教育一个孩子, 带动一个家庭, 影响整个社会”的良好局面的目的

(2) 实行垃圾分类回收, 化害为利, 变废为宝, 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功德之举, 是建设绿色家园, 建设绿色北京的需要。

(3) 是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是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的大事。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1. 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工作管理情况。

2. 培训、宣传教育情况。

3. 垃圾容器管理。

4. 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检查监督。

5. 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日常检查。

6. 垃圾分类资源回收处理办法。

四、研究对象及方法

1. 研究对象

以全校教职员工及学生为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1) 调查法。引导学生调查校园内垃圾数量、种类情况等。

(2) 行动研究法。从生活实际出发, 从身边发现问题, 亲身研究, 得到体验, 寻找解决垃圾分类的途径。

五、研究的实施过程

1. 第一阶段:调查分析学校垃圾分类情况 (2006年9月)

学校布置各班积极开展“校园浪费我知晓”的调查活动, 小调查员们开始观察学校的各个角落, 用相机拍下浪费的现象, 走访学校的后勤副校长, 询问学校浪费水、电的情况……孩子们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资料, 拉开了“节约, 我能行”全校节约共同行动的序幕。在“校园浪费我知晓”的汇报会上, 很多同学都表示要从我做起, 从小事节约, 使更多的同学都有了节约的意识。

2. 第二阶段: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明确各自职责 (2006年10月12月)

(1) 成立领导小组。为了扎实、有效地推进垃圾分类和处理工作, 加大对此项工作的组织协调, 提高各级、各类人员的认识, 我们成立了垃圾分类和处理工作领导小组, 校长担任组长, 分管教育教学、总务后勤的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务处、总务处、德育处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为组员。通过管理、规划、建设、宣传教育、行动、总结, 把握实际、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校长:负责全面协调工作, 负责全校师生的宣传动员工作, 明确各处室的相关任务;负责资金、场地落实和学校的全面规划。支部、办公室:是核心部门, 负责协调、监督各处室的相关工作;负责定期研究、检查、总结等有关工作;整理原始数据、文件等资料;并负责工作总结及各种总结汇报工作。德育处:负责师生环保意识与行为规范的教育。通过系列活动使全校师生树立绿色观念, 举办相关的专题讲座, 开设图文并茂的专栏;校园洁净, 教室整洁, 卫生无死角, 垃圾分类统一处理, 不对校园及周边环境产生污染。教务处:负责各学科环境渗透教育, 各学科教育中有渗透环境的计划、教案及有关资料。总务处:为活动提供支持与保障, 有表格记载。

领导小组负责全面协调学校各个管理层面的创建工作, 从学校的环境是否已满足了使用者需要, 学校对环境资源的利用程度, 学校的行动对当地环境美化的贡献等方面来评价学校的环境, 并就好环境的标准和如何改变学校环境提出建议, 在此基础上, 领导小组根据校情和已有的绿色教育基础制订详细可行的行动计划。

高度重视课题的研究, 考虑到此课题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需要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参与和积极投入, 将课题组人员划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研究层, 由7名教师组成, 从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挑选出热心于绿色教育事业, 专业知识扎实、教育教学水平、教科研能力以及敬业精神强的教师担任, 他们主要负责在理论的指导下, 对课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与研究, 并指导其他教师实践研究成果, 对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总结。第二层次是实践层, 包括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及学生, 主要任务是将课题研究的成果在教育实践中加以应用, 验证研究成果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为课题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

(2) 确定课题研究模式:确定理论核心—完善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分工协作—开展课内外活动—总结提高。

(3) 签订垃圾分类责任书, 提出鲜明目标。加强校园环境硬件建设, 使校园清洁优美、再生资源得以回收和利用。

为提高垃圾分类和处理工作的相关知识, 总务处主任作为垃圾分类领导小组的主要成员参加了北京市市政管委、区市政管委组织的培训, 掌握了垃圾分类和处理工作的组织、指导方法及相关业务知识。

(4) 制定严格的垃圾分类制度及实施细则。 (1) 垃圾分类:分塑料瓶类、铝箔包类、纸类、废弃物。 (2) 回收时间及地点:物品按类分放, 不可回收类放垃圾筒集中处理, 每周四下午将可回收类交学校废品收购站。 (3) 回收收入:各班回收收入充作各班班费。 (4) 资源垃圾回收检查:各班资源回收列入整洁竞赛评分, 由环保小组每日下午检查, 若发现班级垃圾未分类、分类不全, 除立即登记, 扣除班级整洁竞赛成绩外, 并且要求当场分类, 始准予存放, 废弃物封口丢入垃圾筒。 (5) 实施要点: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垃圾分类及资源回收工作。校区划分垃圾整理责任区, 依各班分配之整洁区实施。资源回收品, 各班各自整理集中于各班存放处, 收购站每周四回收一次。树叶、树枝、杂草及木制类垃圾放到校垃圾筒集中处理。一般废弃物之垃圾丢入垃圾箱, 每日由清洁人员清运处理。列入整洁竞赛评分。

3. 第三阶段:对师生、清洁工进行实施垃圾分类、回收的宣传教育及培训 (2006年10月12月)

为提高师生对垃圾分类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参与率, 学校利用了一切可利用的渠道, 对垃圾分类和处理工作进行了广泛宣传和发动。如:在国旗下讲话时结合学校环境现状, 向学生宣传垃圾分类的意义, 明确我们做到什么, 可以做些什么。学校专设有宣传栏, 利用广播、教学网络播放有关知识及录像, 采取横幅、橱窗、发放宣传资料、现场咨询等宣传形式, 教会学生正确科学地扔垃圾, 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提高环境意识和文明程度, 倡导绿色生活行动, 使更多的资源从源头分离出来, 正确、科学地收集、处理垃圾, 使其尽可能地成为可循环利用的资源保护环境, 从而节约能源, 减少污染。通过垃圾分类知识讲座、垃圾分类小竞赛、可再生废品回收行动, 学生不但学到了垃圾分类和回收的方法, 还增强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环保的意识, 提高了参与环保活动的热情。学校增设了分类垃圾桶, 师生垃圾分类意识和环保意识逐渐增强。

各班召开主题班会, 黑板报开辟宣传专栏, 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也得到了充分发挥。

教师利用晨会、思品课等教育阵地大力宣传垃圾分类的好处;在综合实践课堂上进行区别、分辨, 并进行模拟练习, 防止学生混淆。另外, 学生们用易拉罐或矿泉水瓶两种貌似无用的材料, 经过自己的创意, 制作成有用的东西体现创新的价值。

我们意识到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还远远不够, 对广大家长的宣传也是我们肩上的责任。在家长学校的活动中, 垃圾分类的宣传也成了一项重要内容, 让环保教育从课堂延伸到了社会。

通过垃圾分类宣传教育, 同学们认识到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财富。回收垃圾不但美化环境, 而且垃圾再利用可以节省新资源的开采。生活垃圾种类很多, 且成分复杂, 燃烧排放后对环境造成很大污染, 危害人类身体健康。但是, 很多生活垃圾通过处理后, 能变废为宝, 达到资源回收再利用的目的。

4. 第四阶段:

研究实施垃圾分类、回收、节约能源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将这些方法运用到生活垃圾处理实践中去检验, 通过反馈进行调整, 真正达到化害为利, 变废为宝, 节约能源, 培养学生良好的节约意识和行为习惯的目的 (2007年1月至7月)

(1) 提倡垃圾分类。学校按照垃圾分类的要求, 统一部署, 将垃圾分成三类:一类为废纸、废书、废报、废本;二类为塑料瓶、袋, 易拉罐;三类为不可回收利用物品。一、二类垃圾回收, 并做好记录, 其余不能回收利用的垃圾则及时倒掉。增设了几个垃圾分类箱, 方便师生。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

通过生态道德教育, 倡导学生绿色消费。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选择合理的物质消费方式, 尽量限制和减少危及环境与个人身心健康的日用消费品。同时反对任何形式的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教育学生从一点一滴做起:保护环境不去接受太多的废弃物, 增加有限能源的利用。

在全校开展“爱护环境, 整洁校园”活动。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全体师生要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 传播环保的理念。为地球妈妈许下承诺:随手拾起散落在地上的果皮纸屑;从今天开始,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做保护地球的小主人。总之, 通过宣传、教育、引导, 强化学生人文素养和良好行为习惯, 绿色环保意识在学生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 保护环境的能力大大提高。

(2) 建立学生环保协会, 环保协会会长与会员层层竞选, 学生有了自己的环保组织, 他们的环保积极性空前高涨;学校“环保小卫士”也积极行动起来, 对分类垃圾桶进行擦拭后张贴分类标识, 指导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投放, 并由保洁员进行收集和贮运。加强了卫生的督促职能和管理机制。每天中午和课间有“校园环境卫生督察队”的巡视, 对校园内师生的绿色行动进行监督, 成为绿色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使随意扔垃圾的学生减少了, 促使了各班卫生清扫的更干净、更彻底。

为充分开展环保活动, 各班都由同学们自己组织成立了环保小队, 他们不但平时坚持学习、搜集、交流、宣传环保知识, 而且自觉开展活动, 负责班内环境卫生保洁, 随时清除污物。

(3) 各班也积极开动脑筋, 想办法, 有的废物利用, 把家里不用的纸箱拿到学校做垃圾分类用, 有的班收集可回收垃圾, 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班级对卫生区认真打扫, 还要进行垃圾分类收集、节约回收, 有效控制学校自身资源的污染。这样既保持了教室的清洁卫生, 培养了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又增强了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养成了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学校校园环境明显改哪, 学生乱丢乱扔的现象大大减少, 学生环境卫生意识显著增强, 还出现了学生主动捡拾垃圾的现象。

(4) 环境教育联系家庭, 走向社会。我校坚持环境教育与家庭、社会互动, 形成“绿色行动”的合力。我们组织了“我和父母谈环保”活动, 让孩子向家长宣传环保知识;开展了“小手拉大手”活动, 要求孩子和父母利用节假日一同去参观生态教育基地, 在基地做一件好事、实事、提出一项合理化建议等, 有的家庭就针对旅游景区内人们随地吐痰, 乱扔废弃物、粘在地上的口香糖、垃圾箱的摆设及垃圾的分类回收等情况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在学生和家长中间开展“为了家园更洁净”“节约能源”活动等, 促进家长与孩子的同步发展。

(5) 我们还将绿色行动向社区延伸, 我们与居委会签署了“为学生提供社区服务活动基地”的协议, 使学生能经常搞一些公益劳动、宣传等;我们建立了“红领巾文明街”, 进行宣传、实践活动。各种活动的扎实稳步开展, 优化了社区环境, 密切了社区关系, 促进全社会都来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 扩大了社会影响, 使得一名学生影响一个家庭, 一个家庭辐射一个小社区, 带动了家庭、社区的绿色行动。

5. 第五阶段:

进一步深入研究、搜集资料、整理分析、并着手撰写本课题研究报告并申请结题 (2007年8月至9月)

六、研究成果的表达形式

研究报告、材料的展示方式:现场活动。

七、研究成果和结论

自从加强了对垃圾的分类回收, 这项工作已有条不紊的在进行中。从对垃圾分类和回收的情况看, 效果还是不错的。学校环境卫生有了一定的改观, 各班的清洁卫生比以前打扫的干净、彻底, 多数班级的教室随时检查都是干净、整齐的, 楼道卫生保持也比以前好。大多数班级养成了自觉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学生卫生习惯好转, 乱扔垃圾的人少了, 多数学生养成了把垃圾装入垃圾筒的习惯, 学生备有垃圾袋, 会自觉的把自己的垃圾放在自已的袋子里, 明显的减少了垃圾乱扔的现象。师生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参与率和对生活垃圾从源头分类的正确率、容器投放的正确率明显提高, 师生知晓率达100%, 现支持率达80%左右。

工作成效指标:

1. 班级分类情况:

80%左右的班级基本能按要求进行分类, 但部分班级分类不够仔细。相信通过我们进一步的宣传和师生的逐步适应, 此项工作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2. 实际投放效果:师生能够将分类好的垃圾投入相应的容器。

3. 垃圾减量率:约15%。

4. 垃圾资源的利用、分类后可利用物的情况:

可回收的送到收购站, 垃圾处理后变成的有机肥料, 计划用于养花种草。

在市级检查验收中, 我校获得了好评, 被授予先进单位, 平谷区一小的环境教育有了可靠的途径、手段和适宜的方式, 环境教育初步走向了制度化、规范化, 绿色校园、绿色生活正逐步深入人心, 不仅使师生的人文素质得到提高, 学校的环境品质得到改善, 而且通过学生带动家庭, 通过家庭带动社区, 通过社区又带动社会公众更广泛地参与保护环境的活动, 校园美化、绿化、净化, 为师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通过垃圾分类, 环保理念永在师生心中。

参考文献

[1]张益, 陶华.国外垃圾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垃圾处理处置技术及工程实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2]郭广寨, 陆正明, 石峰.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置系统的选择[J].上海环境科学, 2002, 21 (7)

3.关于垃圾的调查报告 篇三

收集、归类、称量、询问家长

调查结果

数据对比

塑料类:第六天没有产生,第四天产生的最多,是45克,第二天和第五天产生的同样多,都是30克,也是比较多的。

纸类:第一、三、四、五天都没有产生,第二天最多,是150克,第六天最少,只有10克。

厨余废弃物:每天都在产生,第六天产生的最多,达到700克,是骨头、剩饭剩菜、剩汤,第一天产生的最少,有70克。

玻璃、陶瓷类:只在第一天产生了200克,都是罐头瓶。

铁、铝等金属制品:只有第四天和第六天产生了,都是饮料罐。

在这连续7天内,我家总共产生的生活废弃物,分别为:塑料类150克、纸类170克、厨余废弃物1792克、玻璃和陶瓷类制品200克、铁和铝等金属制品25克。回顾过去一年中,我们家庭生活产生的电子废弃物分别为:电视机1台、洗衣机1台、手机2部。

结果分析

我们每天都要吃三顿饭,所以厨余类垃圾最多,但1792克却远远超乎我的意料,比其他四类的总和还要多;塑料类大多是零食包装袋;而纸类都是废纸、卫生纸、牛奶包装盒等;玻璃除了罐头瓶很少浪费,陶瓷在家多是装食品;铝制品都是些饮料罐;因为科技的发展,所以爸爸妈妈都各换了一部智能手机;电视和洗衣机呢,旧的坏了,爸妈便都买了一台新的。我想,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很值得我深入思考。

调查报告

经过对调查发现的问题的分析,我总结出了以下建议:

1.购物时尽量自己带购物袋以减少“白色污染”;

2.少吃零食,既对身体健康有利,也能有效减少塑料垃圾;

3.每学期用剩的本子可以当草稿纸,也可以用来绘画;

4.平常做手工余下的彩纸可以继续使用,做一些小装饰,叠一些纸盒、蝴蝶结、星星等都能为装点生活增添色彩;

5.购买食材时买够就行,不要因便宜而多买,否则太多吃不完,扔了又感到可惜;

6.做饭尽量做正好够吃的量,不要因爱面子而做很多菜(特别是请人吃饭);

7.厨余废弃物,可以用来喂家畜,或将厨余垃圾放入自制的生物发酵桶内,经过生物发酵,将餐厨垃圾转化成肥料,变废为宝;

8.做家务时要小心谨慎,防止不小心碰碎东西;

9. 电子废弃物,如已经报废的手机等,建议有关生产厂家从中提炼出铜、铝等金属,用来制造自行车、电动车等实用交通工具;

10.对于电子产品,要学会保养方法,不要为追求时髦而换,能不换就不换(尤其是手机)。

总之,我们要尽量地减少不必要的垃圾的产生,尽己所能地还大自然一片绿色。

4.关于食堂残食台垃圾分类的调查研究报告 篇四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加快,我们的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五彩缤纷。但是跟着这些进步到来的不仅仅是人们生活的便利,与之俱来的还有城市的生活环境的不断恶化。环境问题已经是现在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垃圾的分类处理显得尤为重要,这直接关系到生活垃圾对环境的破坏程度。因此,把好垃圾分类处理这一关,将是缓解环境问题的重要举措。为更好地处理好生活垃圾,创建一个美好舒适的生活环境,我跟我的几位好友对我所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情况进行了一些调研,并结合实际谈谈我的认识和建议。

一、垃圾的分类

垃圾主要分为:建筑垃圾、医疗垃圾、工业垃圾、污水污泥以及生活垃圾等。建筑垃圾可以由施工单位进行相应的回收处理;医疗垃圾由医院等卫生单位负责相关处理;工业垃圾的处理主要是企业单位的分内之事;而废水污泥也是有废水处理厂进行相应的处理。这些垃圾的产生比较集中,分类处理起来也比较方便。

二、垃圾分类的好处

垃圾分类收集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3方面的效益。垃圾分类处理的优点如下:1.减少占地。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质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严重侵蚀。垃圾分类,去掉能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能减少垃圾数量达60%以上。2.减少环境污染。废弃的电池中含有金属汞、镉等有毒的物质,会对人类产生严重的危害;

土壤中的废塑料会导致农作物减产;抛弃的废塑料被动物误食,会导致动物死亡。3.变废为宝。中国每年使用塑料快餐盒达40亿个,方便面碗5~7亿个,一次性筷子数十亿支,这些占生活垃圾的8%~15%。1吨废塑料可回炼600公斤柴油。回收1500吨废纸,可免于砍伐用于生产1200吨纸的林木。1吨易拉罐熔化后能结成1吨很好的铝块,可少采20吨铝矿。生产垃圾中有30%~40%可以回收利用,应珍惜这个小本大利的资源。大家也可以利用易拉罐制作笔盒,既环保又节约资源。

三、生活垃圾的特点

与其他的垃圾相比较,生活垃圾的情况复杂得多,主要有以下几个个表现:

1.来源广泛而分散,多样复杂。所谓生活垃圾,顾名思义,只要是有人生活的地方就会产生生活垃圾。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地方,即使是同一座城市,也是住在城市的同角落。需要花费人力物力去聚集。况且现代人生活复杂而多样,因此,各种各样的生活垃圾都有,比如说,塑料袋、纸巾、口香糖、废旧电子产品等等。其中涉及到了无机的、有机的、易降解的,难降解的、有毒有害的。如此说来,生活垃圾来源广泛,分散,复杂,一点也不为过。

2.人们普遍缺乏垃圾分类的相关常识和垃圾分类的习惯。相关垃圾分类的知识较模糊,使人们对垃圾分类的概念理解不够到位。比如说现下对垃圾的分类主要分为:可回收、不可回收。这个分类就不够明确,人们只对某些比较常见的可回收垃圾有认识,而对于不常见的可回收垃圾就不太明确了。在我看来,对于不可回收的垃圾的分类未免过于笼统了,像塑料袋子和瓜

子壳这样的生活垃圾,都可以说是不可回收的,但是塑料袋子是不可降解的,而瓜子壳却是可以降解的,两者的处理方法是不一样的。

3.部分生活垃圾处理有失妥当,缺乏专业的垃圾处理技术。这种情况由起初现在中小城市,由于城市规模较小,没有相应的垃圾处理站。大量生活垃圾在城郊堆积,就地焚烧的情况屡见不鲜。由此造成了生活垃圾的再次污染,焚烧的粉尘和有毒有害气体污染大气,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

4.居民小区的硬件设施参差不齐,给垃圾分类处理的前端带来了很大的阻碍。有的居民小区设的垃圾箱是分类垃圾箱,而有的小区则是没有分类的垃圾箱。由此而来的后果就是,在垃圾产生的前端就没有处理好,垃圾根本就没有分类,后期的处理将也就无从谈起了。

5.生活垃圾分类的中端处理不合理。垃圾分类处理的中端就是指环卫垃圾中转站对垃圾的进一步分类的工作,这将是决定后端处理的关键一步。垃圾中转站对垃圾的进一步分类,然后在对分类后的垃圾进行不同的处理。如果环卫工人对垃圾分类不够重视,将居民本来分好了的垃圾又混合到一起的话,这将是大大的不应该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真的有很多环卫工人这样干。

6.生活垃圾的终端处理不够科学。现在有很多的生活垃圾处理方法,有些是合理的,有些就不是很合理。比如说垃圾场露天焚烧就很不科学,这样既浪费了垃圾潜在的利用价值,同时有污染了环境,实在是不应该。同样,填埋法也不是很合理,浪费劳动力去填埋垃圾,是费力不讨好的。与之相反的是,如果将生活垃圾用于发电,或者是将生活垃圾分成不同类别,再加以利用,才是最优的选择。

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方法

如今我国的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目前常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有:综合利用、卫生填埋、焚烧发电、堆肥、资源返还。

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废纸主要包括报纸、期刊、图书、各种包装纸、办公用纸、广告纸、纸盒等等,但是要注意纸巾和厕所纸由于水溶性太强不可回收。塑料主要包括各种塑料袋、塑料包装物、一次性塑料餐盒和餐具、牙刷、杯子、矿泉水瓶、牙膏皮等。玻璃主要包括各种玻璃瓶、碎玻璃片、镜子、灯泡、暖瓶等。金属物主要包括易拉罐、罐头盒等。布料主要包括废弃衣服、桌布、洗脸巾、书包、鞋等。

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约0.3吨有机肥料。

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进行特殊处理。

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

五、部分城市的重要举措

要让垃圾真正减量化、资源化,关键在前端分类。如果政府预算能够考虑到“前端”需要,提供专项资金激励市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对分类指导志愿者、从事“二次分拣”的保洁工等给予补贴,加大环卫分装、分运设备的投入,那么垃圾分类的推行效果就会更明显。

北京制度建设:推行垃圾分类试点社区

北京市在2011年新增了1200个城镇社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政府将继续向试点小区免费发放分类垃圾桶等设施,并确保分类后的垃圾能分类运输、处理,真正实现垃圾减量。

上海奖励机制:用回收物换礼品

在上海市,居民将垃圾进行分类,投交可回收物便能换得积分,并获得自己的一本“绿色账户”。今后,加入“绿色账户”不仅可以兑换礼品,还有希望获得上海市动物园等五大公园的门票。

深圳绿色物业管理:明确分类技术标准

广东省深圳市试行绿色物业管理制度,对小区垃圾分类提出了明确的技术标准。比如,垃圾收集分为室外容器内垃圾的收集和室内(各楼层内)垃圾收集两种方式。避免隔夜垃圾发酵,室外收集一般一日两次,分类收集,分类存放。

杭州垃圾分类实名制:督促市民互相监督

在杭州市部分社区回收厨房垃圾的垃圾桶里,绿色塑料袋上标明了每袋垃圾的门牌号。居民每天扔出的厨房垃圾,都会有专人蹲守验收打分,得分情况则公示在垃圾分类试点积分示意图上。谁做得好,谁做得不好,一目了然。

不论是在那个城市都会有或大或小的环境问题,政府的一些这方面的政策一定不能够走马观花。需要认认真真的做好。因为这些就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马虎不得。

六、借鉴国外经验

日本从1980年就开始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如今已经成为世界上垃圾分类回收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更重要的是,垃圾分类投放已经成为日本民众的一

种自觉行为,即使没人监督,民众也会严格执行。日本的垃圾分类非常细,除了一般的生活垃圾分为可燃和不可燃垃圾外,资源性垃圾还具体分为干净的塑料、纸张、旧报纸杂志、旧衣服、塑料饮料瓶、听装饮料瓶、玻璃饮料瓶等。除此之外,更换电视、冰箱和洗衣机还必须和专门的电器店或者收购商联系,并要支付一定的处理费用。大件的垃圾一年只能扔4件,超过的话,要付钱。

被称为垃圾生产大国的美国,垃圾分类逐渐深入公民的生活。政府为垃圾分类提供了各种便利的条件,除了在街道两旁设立分类垃圾桶以外,每个社区都定期派专人负责清运各户分类出的垃圾。在纽约,垃圾处理被称为“垃圾管理”。只要在大街上走一趟,就可以看到马路的两旁堆放着一些黑色或深褐色的垃圾集装箱,上面写着:垃圾管理公司。垃圾管理公司是一家全美闻名的垃圾收集和运输公司。

德国早在1904年就开始实施城市垃圾分类收集,至今已有100多年。通常情况下,德国每栋住宅楼都有3~4个垃圾箱,分别存放各种包装物、不可回收垃圾、纸制品以及玻璃瓶。垃圾公司根据住宅楼的住户密度,决定垃圾箱的大小,确定住户需要缴纳的垃圾处理费用。家电、电池、家具等垃圾则采取定点收集处理。德国学校的老师和父母还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孩子的垃圾分类意识。

七、结论

最后,需要总结的是,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是需要在前端、中端、后端三个阶段环环相扣的。其中前端需要的事预算的支持和市民们的积极性,这里面当然少不了政府的积极支持。其次,中端垃圾的分拣处理需要科学细致的分类。后端的处理需要根据不同分类的垃圾来进行不同的处理,这其中当然需要借鉴

国外的一些好的经验,同时合理选择处理方法,争取将无用的垃圾变成有用的能源。这样,既节省了能源,又保护了环境,给大家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张建平

5.关于食堂残食台垃圾分类的调查研究报告 篇五

1、你了解垃圾分类回收方面的政策吗?

A非常了解(14%)B比较了解(44%)C不太了解(37%)D完全不了解(5%)

2、你主要从哪种途径获取垃圾分类回收的知识?

A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65%)B社会组织、学生团体的各项活动(16%)

C、亲人、朋友告知(10%)D其他(9%)

3、请问学校有没有分类垃圾箱?

A有,但很少(38%)B有,很多(40%)C无(13%)D没注意(9%)

4、你有将垃圾分类放入垃圾箱的习惯(包括在家里或公共场合)吗?

A总是(24%)B经常(39%)C偶尔(32%)D从来不会(5%)

5、当分类垃圾箱内垃圾已混放时,你还会选择分类投放吗?

A会(50%)B不会(22%)C依情况而定(23%)D不清楚(5%)

6、你觉得学校的分类垃圾箱主要存在哪些不足?

A总体数量过多,造成垃圾桶浪费(11%)

B总体数量过少,扔垃圾十分不方便(37%)

C没有及时清理和保养,常有损坏,气味难闻(28%)

D分类指示不明晰,没有说明每种分类主要包含哪些垃圾(24%)

7、你平时在家里是怎样处理生活垃圾的?

A家里的垃圾统一装袋后扔到社区垃圾箱内(50%)

B家里有数个垃圾桶,按不同类别分类,但社区垃圾箱里的垃圾是没有分类的(21%)C家里有数个垃圾桶,按不同类别分类后,分类扔到社区内相应的垃圾箱内(29%)

8、你认为导致你不对垃圾进行分类的主要原因有?(若已对垃圾分类则无需作答)A进行分类很麻烦(37%)B不知道如何进行分类((31%)C觉得垃圾分类没什么意义(13%)D进行分类,占用更多的空间(19%)

9、你认为有必要进行垃圾分类回收吗?

A有必要,并且乐意配合(79%)B没必要(2%)

C无所谓(9%)D有必要但怕麻烦(10%)

10、你对学校垃圾分类回收的前景有何态度与看法?

A乐观(62%)B担忧(28%)C没有前景(6%)D不关心(4%)

11、你认为推行垃圾分类回收的主要困难有?

A人们垃圾分类意识单薄(56%)B分类垃圾桶等硬件设施不完善(18%)C垃圾分类费时费力(16%)D对职能部门不信任,认为将来还会将所有垃圾混在一起(10%)

12、你愿意将回收好的垃圾捐给学校“拾基金”统一处理吗?

A愿意(36%)

B无所谓(35%)

C不愿意(23%)

6.垃圾分类调查报告 篇六

前言:近几年来,垃圾已经成为一个令人头疼的东西,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高了,所产生的垃圾也就多了。如今科学的垃圾分类处理方法能做到节约能源,变废为宝,把可以回收的东西加以重复利用。但是,我们能不能做好垃圾分类投放呢?为此,我展开了调查。

调查时间:2013-1-1调查地点:青春广场方法:调查问卷经过本次调查,有95%的人都了解垃圾分类,但是却只有27%的人真正做到了垃圾分类,他们没有做到的原因大都是因为不了解垃圾分类所能带来的好处。从有95%的人都了解垃圾分类中,我们可以看出政府已经很出色的做好了宣传的工作,让大部分的人民群众都能了解到垃圾分类。但是只有27%的人做到了垃圾分类,这说明了人们都对垃圾分类不够重视。现在街头巷尾都是分类处理的垃圾桶,照样可以看出政府机关对垃圾分类的重视。但是人们往往会为了贪图这一步两步的距离,随手把垃圾扔进最近的垃圾桶,显然是人们对垃圾分类所能带来的好处不够了解,不知道垃圾分类对于保护环境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其实,垃圾分类能给我们带来许多的好处。垃圾一般可分为这几种: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如果没有垃圾分类,纸张和铁、铝这类可回收垃圾也将要被填埋或者焚烧,填埋会造成无法种植,是土壤利用性大大降低。而焚烧所产生的一氧化碳会造成空气污染。反之,如果进行垃圾分类,每回收一吨废钢铁,能炼好0.9吨,回收率达到惊人的90%,比矿石冶炼节省了47%,由此,垃圾分类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可见一斑。

上一篇:高中语文名著必读书目下一篇:过年趣事作文30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