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学反思

2024-10-18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学反思(15篇)

1.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学反思 篇一

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应该尊重各民族的文化特点,互相交流、共同发展。这一节我们进一步探究文化是如何交流、传播的问题。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问题

一、什么是文化传播?是不是所有的社会交往活动都可以看成是文化传播?

1、文化传播的涵义 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问题

二、文化通过哪些途径进行传播的?

2、文化传播的途径

(1)商业活动。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

(2)人口迁徙。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迁徙的原因有:战争、经济发展的需要、自然灾害、国家政策)

(3)教育。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问题

三、文化通过什么媒介进行传播的?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传播媒介简称为传媒。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

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问题

四、我们对待文化传播的态度是什么?

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全球范围的联系和交往日益紧密、便捷。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六、课堂小结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和手段,知道了文化在各种交往活动中传承、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文化的传承有重大作用,要推进全球文化合作与交流,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昌盛。

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学反思 篇二

在交通和通讯工具日新月异、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 跨文化传播对于普通大众来说不再是稀罕的事情, 随着跨文化传播活动的不断增多, 各国之间的跨文化传播与交流也必将越来越频繁, 这对于各国本土文化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中国的文化市场逐渐在开放, 国外各种影视作品随之涌入国内, 这些影视大片的进入在某种程度上给中国的文化市场注入了新鲜血液, 确实为观众带来了新的艺术享受, 另一方面也对中国的本土电影和文化观念形成了强烈冲击, 而中国加入WTO后, 为进入中国大陆市场的美国影视业提供了难以计数的机会, 其中就包括进一步开放影片的进口。中国加入世贸后的第一年, 从美国进口的影片从已往的10部增加到20部, 从2000年到2004年的五年里, 中国共以分账方式进口影片88部, 其中好莱坞模式的美国影片占到80%, 在2005年进口的20部分账大片中, 美国影片占16部 (所谓“分账形式”是指中外双方以风险共担、收入分享的形式对制作精良的外国大片进行市场放映经营, 不包括通过买断版权或其他方式的进口。) 影视作为现代化的大众传播媒介, 是影响亿万大众思想、意识十分重要的艺术, 因此台湾学者郑贞铭先生称电视是“大众传播媒介中最具渗透力的利器”, 他还引用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一书中的观点说“电视不仅是娱乐工具而已, 还是制造现代人心灵, 改变整个生活情境的新力量, 不容吾人忽视”。[A1]电影电视在当今社会跨文化传播中所起的作用是越来越明显的事实, 是任何人都不能否认的。

大部分好莱坞电影以制片投资巨大、摄影技术高超、表演难度极强、影像造型新奇、视听效果震撼、声色冲击力强、票房收效显著、市场覆盖广阔等时尚特征而著称于世, 好莱坞电影作为美国的影视文化, 不仅抢占了我国电影市场的经济份额, 更重要的是人们在观看电影的同时受到影片所要表达思想的影响, 其影片潜移默化地向那些缺乏批判眼光的消费者传送着思想认识、价值取向、审美情趣、道德观等方面的影响, 它输入的不仅仅是电影更是美国的文化及生活方式, 我们的传统文化正在慢慢地被同化, 这是个不争的事实。美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可以说是文化帝国主义鲜明的实例。T·O·苏利文指出:“文化帝国主义指的是来自发达国家、包含着与支配者利益相关的文化价值或观点的商品、时尚或生活方式等流向发展中国家市场, 创造出某些特定的需求或消费形态, 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外国 (主要是西方) 文化的侵害、挑战或者取代。”然而, 它并不仅仅传播给发展中国家, 也同样传播给西方发达国家, 以法国为例, 在巴黎人们收看的6个电视频道中, 每年播放1300部电影和电视剧, 其中1000部来自美国, 电影院的票房排行榜上, 美国电影占了60%以上。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跨文化传播也不例外。从积极意义上讲, 跨文化交流中的电影输入对丰富人们多元化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学习和借鉴别国优秀文化是有益的, 但也存在着跨文化传播的不对称现象, 即文化传播强国和文化传播弱国之间在文化交流中的不平衡、单向度境况。一些人担心本国人民在大量美国电影的冲击下会渐渐忘记本民族所具有的悠久历史背景和深厚文化底蕴, 还有一些小国、偏远地区的民族和鲜为人知的部落在大声疾呼, 抗议西方社会, 尤其是美国对他们民族文化所施加的影响, 这种现象从冰岛到拉丁美洲、从中非到菲律宾都可以看得到, 抱怨美国文化影响的日益增长和本土文化的逐渐衰落声音不绝于耳。如今, 全世界有很多政治家和文化评论家呼吁本国人民抵制美国电影, 因为美国电影不仅抢占了本国电影的观众群, 还在潜移默化中灌输着他们的文化价值和生活方式。

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 人们所关心的不单单是政治和经济的全球化, 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把目光集中到了影视领域。电影是文化传播领域的主要媒介, 谈文化传播就不能忽视电影的存在, 我们不能忽视美国等西方国家通过电影这个媒介对我们本土文化的冲击和侵蚀, 同时还要汲取好莱坞式的跨文化传播经验, 积极发展我国的电影工业, 并努力通过电影向全世界介绍、宣传我们优良的传统文化。■

注释

3.在交流中感悟,在实践中反思 篇三

關键词:学情;学生主体;教学目标

一、课时的安排要立足学情

关于这节课课时的安排老师们意见不同。一种是一课时完成,依据课标“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可知本课重在通过美国田纳西河流域这个案例总结研究规划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课标中“分析该流域的地理条件”不是重点,且相关概念、分析方法是学生初中应掌握的旧知,故一课时足矣。

另一种是两课时完成,原因是课时的安排不仅要考虑课标、教材,更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高二的学生虽然经过前面的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但由于中考不考地理,初中地理知识早已淡忘,故除了依据课标、教材,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基础、能力、经验等安排课时。

鉴于此我尝试着分别在两个班用不同课时上这节课。用一课时完成的班,课堂容量大,学生只是了解了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过程和一般方法,但对于方法所隐含的地理思想感悟不深,如同吃了夹生饭,且没有知识迁移的时间,只能布置课后完成。

在另一个班上课之前我做了一些了解学情的准备工作。首先我查阅了学生初中地理关于河流的教材,了解到学生已经学过什么;接着我设计了预学案,将学生学过的旧知和本节课内容重新整合,提出几个问题:(1)什么是干、支流?(2)什么是水系?水系有哪些特征?(3)什么是流域?河流和流域有何区别?(4)读图2-14(见书本),你准备从哪些方面描述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在课前,将预学案收回,把学生的问题大致归类,哪些具有共性?哪些体现差异?这样对学生就有了较为充分的了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用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解决概念和分析流域概况的方法;第二课时了解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开发的过程和方法,体会其中的地理思想,并运用到渭河流域的综合开发治理中,关注身边的地理。这样上完,学生对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过程和方法不仅仅是了解,而且对方法所隐含的地理环境整体性、因地制宜、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地理思想的理解深入很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现也水到渠成,这体现在学生知识迁移运用即谈谈渭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上。

我真切地感受到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理念的正确性,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立足学情安排课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新旧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新的知识要在旧知识上生成。要想实现化未知为已知,必须对学生的学情有准确的了解。

二、活动的设置要以学生为主体

怎样设置活动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都主张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主要有导学案引导学生活动探究、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活动探究两大类。

导学案教学突出了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可以促使绝大多数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对学习内容进行思考,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但这需要印发大量资料,经常使用会对学校造成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由于学生基础、接受能力的差异,如何设计出可供不同水平和不同能力学生回答的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问题,使不同基础的学生明确自己应达到的目标,这是编写导学案时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在于吸引学生参与到问题的思考和交流中,好的任务情境和问题设置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唤起学习求知欲。如,本节课在对河流梯级开发的教学设计中,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1)夏季是作物生长旺季,需水量大,而田纳西河流域的降水冬春多,夏秋少,如何解决这一矛盾?(2)田纳西河水量不稳,上中下游落差大,对航运不利,如何改善?(3)修大坝时高坝和低坝有什么不同?河流的梯级开发是低坝还是高坝?(4)是不是所有流域都以河流梯级开发为核心?这几个问题加深了学生对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河流梯级开发为核心的理解。这样的问题环环相扣,并且有一定的层次和梯度,给学生营造了一个适于探究的学习氛围。

课堂活动重在有效性,不要为活动而活动,追求花哨的形式,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现实能力。如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把全班分成四大组,分别扮演政府官员、工厂老总、农业投资者、流域内居民,对治理开发方案进行讨论,这种角色扮演对学生而言现实吗?在这个位置上,有知识的积累、有智囊团、有利益集团……学生还不具备这些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只能是瞎扯。

三、资料的取舍要围绕教学目标

新课程特别强调“用教材教”的理念,即将教材作为教学资源的一部分,在课堂教学中还要补充一些生活实例和资料,起到引导学生落实方法和过程的目的。

如,让学生根据资料谈谈渭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方法,我给学生提供了渭河自然概况、2003年渭河洪灾、2008年渭河流域存在的问题、2012年渭河流域开发治理方案、2013年渭河湿地等资料。出现的问题是:(1)资料堆砌多,学生看资料就要花很长时间;(2)资料时间太老,用2003年的资料来探讨今天的治理,显然不合适。(3)看完资料后学生思绪不清晰。面对海量资源,如果不进行取舍一味引进课堂就会出现重点不突出、难点没突破、教学目标难以落实的现象。

精选资料时要时刻想着你给学生提供资料的目的是什么,你要引导学生干什么,要给学生留足思考的空间,所以一定要围绕本节课教学目标组织材料,围绕重难点展开知识技能的培养。

通过网上和老师们及时交流学习,我对“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这节课有了深入的思考,课堂效果明显提高。教师对课标、教材、学情研究越充分,课就上得越透彻,学生收获就越多。同时我觉得网上与专业人士互动,时效性高,在此分享给那些为地理教育事业孜孜以求的同行们。

4.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学反思 篇四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大众传媒的含义及其特点;认识文化传播对文化发展的重要

二、能力目标

让学生体会文化多样性的独特魅力,明白文化交流、传播的必要性,做文化传播的使者。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正确地对待中外文化交流,勇于承担时代赋予我们的文化使命,争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教学重点

文化传播的途径;大众传媒的含义及其特点。教学难点

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法、合作探究法、分析讲授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正是由于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文化各不相同,文化才需要交流,才需要传播。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由此可见,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是很重要的.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课堂探究:(1)旅游归来,介绍异国他乡的风俗人情、奇闻趣事;阖家团聚,高谈阔论各自的所见所闻;独居一室,打开收音机收听节目„„这些现象具有哪些共同特点?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属于文化传播?(2)你能归纳出文化传播主要有哪几种方式吗? 探究提示:(1)这些现象都属于文化传播,通过这些活动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等。生活中朋友聚会、参加娱乐活动、在家上网看电视等,都属于文化传播。

(2)文化传播主要方式有:商业活动、人口迁徙、教育、文化娱乐活动等。

二、新课教学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1.文化传播的含义

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学生活动:列举生活中的文化传播现象。例如,搬家到另外一个地方,慢慢掌握了当地的一些习俗;从外地转学过来的同学介绍家乡的情况;阅读书籍后与同学相互交流感想;参加学校开设的兴趣小组等等。

教师过渡:生活中的文化传播现象大量存在,如果我们把这些现象分类,文化传播可以分为哪几种方式呢?

2.文化传播的途径(1)商业活动 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涵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

提起古代的商业贸易,我们很容易联想到著名的丝绸之路,它作为一条商业路线,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文化联结在一起。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丝织技术以及丝绸织品、茶叶、瓷器等,通过丝绸之路传送到亚洲、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同时,中外商人通过丝绸之路,将中亚的骏马、葡萄,印度的佛教、音乐、熬糖法、医药,西亚的乐器、金银器制作技术、天文学、数学等输入中国。

课堂探究:当今世界经济贸易往来频繁,商业活动是否依然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 探究提示:①商业活动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具有多种功能,其中文化传播就是其重要的功能。

②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经济贸易往来频繁,商业活动不但保留了原有的文化传播功能,而且在文化传播方面增添了新的内容,有利于推动当今社会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③我们以广告为例说明当今世界商业活动具有的重要文化传播功能。广告是什么,顾名思义,就是广而告之。广告是文化,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在介绍商品知识的同时,向人们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广告是桥梁,它连接生产和消费,辅佐企业开拓市场,又引导人们适时消费;广告是信息,它像潮水般向人们涌来。电视连续不断在播映,报刊连篇累牍在刊登,广播络绎不绝在放送,网络铺天盖地在显示„„假如,现实生活中没有广告,人们也是很难受的。因为生产的发展、社会的时尚、生活的消费等,统统失去了向导。况且,没有广告和言语的赞助商,就会没有出色的新闻,没有感人的连续剧,没有精彩的体育竞赛,生活就显得没有色彩。广告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中央电视台黄金段位的广告标版,成为国内商家的必争之地,就可想而知了。须知,广告是一种导向,它以瞬息万变的节奏和无所不包的信息引导人们感受现代气息,拓宽人们的生活视野;广告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传统观念,使人们不断创新生活文化观。

教师总结:从古至今,商人的贸易活动不仅仅属于商业本身,不仅仅是经济利益的需要,其中还含有文化传播的功能。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经济贸易往来频繁,商业活动不但保留了原有的文化传播功能,而且在文化传播方面增添了新的内容,并丰富了文化传播的形式,广告文化、数字信息技术等被广泛应用。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2)人口迁徙

自有人类以来,人类的迁徙活动就没有停止过。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例如,伊斯兰教的传播,移民就是一个重要的途径。7~11 世纪,大批阿拉伯半岛居民移居到阿拉们帝国各个地区,其中,移民最多的是两河流域和埃及,随着移民对伊斯兰教的传播,伊斯兰教迅速成为当地主要的宗教。

课堂探究:我同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请你根据学过的历史知识,指出它们对文化变迁产生的影响。

探究提示:中国古代,由于天灾人祸不断,人口的流动始终没有停止过。两晋之际,由于汉族统治阶级内乱和少数民族内迁,山东、山西沦为主战场。永嘉之乱后的人口流动,是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二高潮发生在唐朝的安史之乱以后,大批北方人涌入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两宋之际,靖康之乱引起北方人口的第三次南迁高潮。随着大批北人南迁,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经济重心的南移也带来了文化重心的南移。以风俗习惯为例,南迁的北人给南方带去了很多新的风俗习惯,促进了南北风俗的融合,如南宋都城--临安,即使是南方本地人开的酒馆也往往仿效汴京旧俗,在门前张挂炉子灯;茶馆则学北方张挂名人画像。更有趣的是,北方人吃蒸饼的时候习惯于先去掉皮,原本是因为北方风尘较大,但南方人也跟着学,去了皮才吃,总之,人口的迁徙,对文化的融合和文化的变迁起了重要作用。

下面让我们来了解教育是如何实现文化传播的?(3)教育

大家坐在教室里学习,或是通过网络接受远程教育等,都是受到了教育,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的文化,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所以我们可以说,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

唐、宋、元、明时期,朝鲜曾派遣大批学生来中国留学。仅公元840年一年之内,从唐朝回国的留学生就达105人。很多朝鲜留学生在中国长期居留,最著名的有崔致远等。

从明代起,中俄两国正式开始交往。1689年中俄两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之后,俄国派遣的来华留学生和来华传教士以及中国旅居俄罗斯的华侨和留学生,成为中国文化传入俄国以及中俄文化交流的媒介。

唐朝时,日本共派遣唐使近20次,最大规模时一次派遣约650人,最少时也有120人。遣唐使全面学习中国的经学、佛学、医学、文学艺术、天文历法、建筑、手工艺术以及政治、法律制度和风俗习惯,吸收中国的先进文化,文化交流达到了顶峰,从而极大地推进了日本社会的全面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外留学生更是对传播各自的民族文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总之,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在前面的分析,不管是丝绸之路还是人口迁徙,不管是现在的留学生还是古代的使节来往,都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可以实现。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教师设问:大家思考一下古人是通过什么媒介来进行传播文化的?

学生思考回答:骆驼、马匹、烽火台、鼓楼、信鸽、驿站、口头叙述、各种印刷等。教师总结:大家回答得很好!烽火狼烟,晨钟暮鼓,驿寄梅花,鸿雁传书,都是古人常用的交流方式,那么,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人们又是通过什么手段和方法进行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的呢?同学们可否举些例子?

学生回答:口语、书籍、广播、报刊、电视、网络等。

教师总结:同学们归纳得很好,这些文化传播的媒介都称为传媒。1.传媒及其发展

所谓传媒,就是传播媒介。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我们知道,烽火台、鼓楼等方式传递信息很不方便,速度慢、传播面又比较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传媒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向大众的传媒也就应运而生了。这称为大众传媒。

2.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1)大众传媒的含义

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这一点同学们应该很好理解,因为印刷媒体的出现,信息一方面可以得到完整的保留与传递,另一方面它能够最大面积地满足大众的文化需求。所以,它是文化传播从局部性转为大众性的桥梁。

大众传媒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绚丽的色彩,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变化。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大众传媒能够以如此大的影响力来改变我们的生活呢? 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给大众传媒手段带来了巨大变化。现代信息技术包括了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方面。

这里要注意一点的是,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大众传媒的作用

如今,依托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才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这是现代大众传媒对文化传播的意义所在。

电视是人类20世纪的一项伟大的发明,电视已经成为一种利用最广泛、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传播工具。电视最重要的功能是传播资讯。它作为大众传媒,播报新闻、预报天气、播放广告以及进行现场直播,为人们获得信息提供了快捷方式,人们从此可以坐在家里了解多姿多彩、瞬息万变的世界。电视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把世界各地的优秀艺术品(包括美术和音乐作品)展示给世人。电视对艺术品的“真实”复制和“原貌”展示,使美术品可以走下圣殿,音乐会可以步人家庭,从此,普通人有了欣赏艺术珍品的机会,普通大众与艺术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

课堂探究:你能用哪些方式搜集资料?比一比它们各自的特点。

探究提示:我们可以通过人际交往,阅读报纸、杂志、书籍等,欣赏电视、上网查询、发送手机短信、阅读电子读物等方式来搜集资料。

其特点为:人际传播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具有传播渠道多、方法灵活、意义丰富、反馈及时的特点。

报纸、杂志、书籍等,可以通过扫描、编排处理后,显示在互联网上,供广大读者使用。电视提供了动态画面和缤纷的色彩,使人们对信息的理解变得更生动、形象和真实。互联网具有传播同网、全球同时、受众主动、双向互动的特点。

手机短信用精练的语言传达丰富多彩的内容,不仅具有娱乐性,还具有情感性、艺术性耙哲理性,让人回味无穷。

电子读物实现了文字、图像、声音的完美结合,使人在看图阅文的同时可以听音乐、写文章、做笔记、复制文件等等。

教师过渡:中国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代中华文化曾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和传播,我们也不断吸取别国优秀的文化。今天我们每一位青年学生应该如何做呢?

(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1.文化交流的作用

中国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古代中华文化曾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和传播。从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到晋朝法显的南亚之行,从唐朝玄奘西行到明代郑和下西洋,历代志士仁人、学者高僧、工役商贾不远万里、不避艰险的文化之旅,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而外域文化也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课堂探究:根据学过的历史知识,你还能提供哪些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的佳话? 探究提示:5世纪,大和国统一了日本,积极与中国发展友好关系。7世纪初,日本遣使与隋通好。唐朝时,日本共派来遣唐使近20次,最大规模时一次派遣约650人,最少时也有120人。赴日本的唐朝僧人鉴真和尚几经波折,终抵日本,带去了佛教、建筑、雕刻、绘画、医药及文学方面的知识。遣唐使全面学习中国的经学、佛学、医学、文学艺术、天文历法、建筑、手工业技术以及政治法律制度和风俗习惯,吸收中国的先进文化,文化交流达到了顶峰,从而极大地推进了日本社会的全面发展。如大化改新,利用儒学作为改革的指导思想,并以中国的政治机构为蓝本建立官僚制度,确立了以儒学为基调的律令政治。

三国时期,诸葛亮把汉族先进的农耕技术经西南边境少数民族,传入缅甸,诸葛亮因而受到缅甸人民的尊敬,缅甸境内还建有供奉诸葛亮的武侯庙。在中国与意大利的文化交流中,传教士起了巨大作用。在众多传教士中,利玛窦是最突出的。利玛窦奉耶稣会之命来华,为了结交中国的学者和官吏,他苦心钻研儒学,易僧服,改作儒生打扮,并自称儒者。利玛窦在华共生活了28年,其中在北京住了10年,出版了《四书》的拉丁文译本,这是儒家经典最早译成西方文字的文本。孔子思想作为一种全新的思想于16世纪末传入意大利,曾在意大利思想界和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继利玛窦之后,大批意大利传教士接踵来华。

元朝时,马可波罗在中国生活达20年,回国后写出了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成为有史以来西方人撰写的详细介绍中国的第一部著作。

教师设问:鉴真历经艰险东渡日本,玄奘不远万里取回真经„„他们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天,传播祖国文化的接力棒握在了我们手中。同学们,我们该怎么做?

学生活动:讨论回答。2.文化交流的要求

今天,全球范围内的联系和交往日益紧密、便捷,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三、课堂小结

5.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学反思 篇五

1作者:李杰芳作者简介:李杰芳,三水中学教师,工作室学员

12月9-10日,我有幸参加全国著名教育家李镇西教育专题报告会,聆听了李俊兴、吴旋州、郭玉良、陈晓峰、郭文红、李镇西等老师的精彩讲座,获益良多。下面就四个方面谈谈我的一些收获。

为自己工作,做工作的主人。

当我们的学生学习思想涣散、不思进取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语重深长地说:“孩子,你到底是为谁而学?学到的知识是属于你自己的,别人是不能拿走的……”凡此种种,责任教育,或娓娓道来,或慷慨激昂。可是,对于我们教师,是否曾经扪心自问:“我是为谁工作?”在报告会中,李俊兴老师提醒了我——为自己工作。多么朴实的话语,却引起了我内心深处的反思。

当满满的作业、厚厚的试卷摆在你面前等待批改的时候,当纷沓而至的备课、计划、反思、总结、学校活动轮番轰炸的时候,当一个个“问题孩子”层出不穷的问题呈现在你面前的时候,当个别父母对你的工作没有理解,只有责备的时候,当衡量老师水平部分领导只看分数而漠视你的努力的时候,当教师被公众舆论推到风口浪尖,被视为随意收礼,体罚学生,不负责任,工资过高的时候,你是否觉得教师这份工作真的很累,很辛苦,身疲心累高风险?作为教师,你是为谁工作?是为学生,还是为家长,还是为领导,还是为社会舆论而工作?如果你真是以此为由,那么你终将成为工作的奴隶,上班时来什么活就干什么,缺乏计划性、主动性,当事情的结果未能使各方满意时,我们便垂头丧气,驻足不前,一片茫然,不知所措,甚至丧失热情,开始埋怨,独自伤悲,工作受人支配,情绪为人左右,那么也许这辈子“成功”真的也就与你无缘。

李俊兴老师提醒了我,应该做工作的主人,为自己工作,需要我们照镜子(了解),找梯子(提升),想法子(反思),上台子(展示)和搭架子(助人)。

是的,为自己工作,不需要别人督促,不论身在哪个部门,都是自己的部门,自己主宰自己,自己监督自己,自己对自己负责,自己规划自己的工作,自己想办法完成自己的任务。只有对自己工作的目的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以饱满的热情,自发的态度,进取的精神,高度的责任感投身到工作中去。心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为自己工作,忠诚是为自己,敬业是为自己,勤恳是为自己,服从是为自己,到最后,收获最多的也是自己。

为自己工作,也让我联想到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可分成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类。我们工作的原因,其实也可以对应到这些类别里面。但是,如果工作仅仅为了薪水,那只是人们最低层次的需求,而每个人都有自我价值实现的渴望和要求,这是该理论认为的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工作是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工资是我们工作得到的回报,除此之外,我们在工作中还能获得更多的技能和经验,这些是我们实现自身价值最基本的方式和途径,是我们应该孜孜追求的。也就是说,人必须干称职称心的工作,在工作中有自己的兴趣,有自己的使命,有自己的规划,并努力地践行,这样才会使我们感到最大的快乐,正如李俊兴老师所言,“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想有点儿收获,有点儿作为。没有人去一个单位就是为了被解聘,可为什么我们会产生职业倦怠?”对工作的态度,就是对人生的态度,为自己工作,只要做最好的自己,就是最有价值的自己,最优秀的自己,最快乐的自己,最幸福的自己。

要学会巧妙地渗透赏识教育。

李俊兴老师还认为,专业化的班主任应该是面对班主任工作能做得对、做得好、做得巧,“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科学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巧”,“凡是值得做的事都值得好好做。好,自为之”。而我需要转变的是如何在教育中把事情做巧,特别是如何巧妙地渗透赏识教育。

教育,是创造性的劳动,“教无定法”,教学方法有很多也各有其特点,我们在教学中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使其更好的发挥其作用,值得我们细细思考。正如李老师所说,“在这个统一教材、统一评价制度的地方,教什么不需要我们考虑太多,怎么教却需要费心思量。怎么教比教什么更重要。”

在报告会上,他提到在学校部门管理中采用了填空式的“石门+好+()=?”模式,最后产生了教研处的“石门好课堂”,有德育处的“石门好活动”,有总务处的“石门好味道”,有办公室的“石门好风光”,有教务处的“石门好服务”,各显特色。李老师巧妙地用一个“好”字,从赏识的角度对老师们作了积极的正面的引导,首先让老师们以肯定和赞赏眼光看待部门建设,继而寻找本部门的特色,想象有什么闪光点,最后,形成一系列的彰显魅力、展现风采的办公室文化。

经过课后对李老师更深入的了解,我更发现了,不但在学校管理上,他在班级管理中还试用过选择式的“这是一个______的宿舍?A、伟大 B、团结C、不违纪 D、无与伦比”的管理形式,也曾经让学生们以“我是班上最……的同学,理由是……”造句,以《8班,让我感动的一个人》为题让孩子写作等等,由此看出,无论是管理学校,还是班级管理,我们都不难发现李俊兴老师在科学做事,他巧引妙导,用积极的鼓励避开人们消极的不良情绪,从正面加以引导,巧妙地用发现美、崇尚美的眼睛去管理部门、去教书育人。而在班级管理中,这样一种发现美、崇尚美的做法,其实也是在向学生渗透一种赏识教育。李老师善抓动机,循循善诱,尊重和赏识每一个生命,让学生心里充满阳光,使学生产生自信,增强动力,激发潜质,不断取得进步,同时,也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这样匠心独运的做法无疑是比单纯的说教更让人记忆深刻,更有意义,更起效果。

灌输思想观点时一种有效的途径是以结构化思维模式自上而下进行。

报告会上,李俊兴老师就三年级小学生记忆10个反义词(动静、得失、吞吐、详略、攻守、进退、始终、呼吸、是非、爱憎)的事例,介绍了分组记忆、情景再造的结构化思维模式。在结构化思维模式下,他创造性地实现了班会序列化。其中,最为吸引我的是“人格教育课”,他分设了8个主题:人因梦想而伟大(理想教育)、人因负责而伟大(诚信教育)、都是你的错(人际教育)、是否之间(行为教育)、石门情深(爱校教育)、中国少年说(爱国教育)、名生的成长途径(目标教育)、片言只语话别离(感恩教育)。每个主题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就是——“人人都是石中名片”,这便是该项课程教育理念的核心,自上而下,衍生出8个主题,利于记忆,利于理解,有系统性,有针对性,有实效性。这对于我日后开展班会课有很大的启发性。

回首过去,我的班会课都只是单一的、随机的思想教育课,班会课之间没有较为紧密的联系,学生也只能见树木,不能见森林。聆听了报告会后,我认为,不同年级、不同学期的班会课都应该各有一条主线,同一学期内的班会课都应该围绕这条主线,形成系列的班会课,上下一贯,结构严谨。因此,作为班主任,不仅要研究一节班会课的课内结构,还要善于研究班会课之间的结构,要让学生既能见树木,又能见森林。

第四,爱与智慧并存,重视自身专业化发展。

在报告会上,郭文红老师和李镇西老师与我们分享了很多和孩子之间令人感动的故事。这再一次让我感受到,教育是爱的事业,如陶行知先生所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无论是多么特殊的学生,还是多么离奇的事件,正是对孩子的爱,赋予了郭文红老师超出常人的耐心、恒心和毅力。她用自己柔弱的身躯默默坚守着爱的承诺,履行着爱的责任,没有抱怨,没有犹豫,想方设法,全力以赴,全心关注学生的感受与成长。

还记得,李镇西老师曾经说过:“教育工作者所特有的师爱,首先应是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学会用他们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和学生一起忧伤、欣喜、激动、沉思。” 正是因为有了爱,于是就有了李镇西老师与学生一起斗鸡、郊游、捉迷藏、打水仗、包抄手 ……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换位思考,思学生所思,乐学生所乐,忧学生所忧,如此这般地爱着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师与生之间便产生了难以割舍的依恋感。

爱心,是优秀教师的必备素质,但是并不是全部的素质。教育除了爱,还要有思想、智慧、技巧等等。这在陈晓峰老师看来,要求我们班主任要用专业化引领教育教学工作;这在郭文红老师看来,推动学生转变的最大动力,仅仅靠爱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专业、智慧,教师要自觉学习,共同成长。他们都纷纷表示,教师的智慧主要源自自教师的专业化,教师专业化对教师发展极其重要,教师专业化需要通过专门训练、终身学习和教学实践逐步来获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掌握教育教学技能。

那么,该如何加强自身教师专业化发展?我认为,今后我可以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第一,坚持阅读。知识的积累与更新已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资源,而阅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前提,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而知识是日新月异的,这就需要我终身阅读,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第二,构建多元化的学习模式,参加高层次的教育教学讲座、报告会,请名师、专家指导等等。第三,坚持反思性教学。通过反思,对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习惯进行审视、筛选,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通过反思,形成属于自己的专业理念,甚至是个性化的理论体系。

我想,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单凭一腔热情和满怀爱心是远远不够的,心态的调整、做事的巧妙、思维模式的改变、专业化的发展,都需要我在学习中、在实践中、在反思中不断地完善。终身的职业,需要我终身学习,终身修炼。

在路上2作者:梁鹏程作者简介:梁鹏程,北外附校三水外国语学校教师,工作室学员

在工作中,我常这样问自己:“”每天这么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有什么意义?”为此我经常感到困惑,困惑的是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却说不出选择的理由。前些天,通过刘永要工作室这个平台,我有幸聆听了为期两天的来自全国各地极具教育情怀的几位名师的讲座。几位名师的教育成长故事让我感悟颇多,也让我开始重新思考这些年的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同时也激发了我对班主任工作的重新认识。

回味这场活动,我对李俊兴老师的印象最深的。下面我根据李俊兴老师的几句话,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一下我对班主任工作的一些思考。

李俊兴老师说,“为自己工作”,让我想起了四年前大学毕业时,进过工厂,呆过培训机构,后来才应聘到学校当老师。初上讲台,当时不能说是满怀什么教育梦想,只能说是为了能够保住一份工作,心里也一心只想着如何让自己的工作做到不让领导有意见。所以,我告诉自己,我不能虚度光阴,我要让自己的能力在工作中不断提高。

刚接过班主任工作时,很多事情我发现不是自己一开始想象的简单,学生问题五花八门,让我束手无策。于是我开始对教师这个职业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恶,甚至出现了离职改行的念头,但最后每次要做决定的时候我才发现,我还是离不开三尺讲台。就这样,我开始静下心来,开始尝试认真地去做好当时不喜欢的班主任工作。三年的班主任生活,这个过程是很艰辛的,也是很多人不理解,也很难体会得到的。这种艰辛只有我和我的学生感受得到,而且感受的最深刻。

现在想想,我当时坚持下来的理由有两个。第一个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现在我成功了,因为我确确实实比四年前对待班级管理多了一些方法,有了很大的进步;第二个是我的潜意识里面,可能我还是很喜欢当老师,当班主任的,我在这里也收获了自己的快乐。

启发:无论什么时候,既然选择了,就努力做好自己。因为走过的路长了,回头时会发现,留下的痕迹,得到的收获,都是自己的。李俊兴老师说,“对学生关爱才是一个好老师”。我没能完全记录下李老师对学生关爱的解读。但我深刻领略到一个老师对一个学生影响是多么的重要。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我们必须清楚地知道每一个学生具体需要什么,家长需要什么,社会又需要什么。同时反思自己,我们能给什么?我们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我们如何帮扶一个学生?我们用怎么样的方法?

李老师分享了他如何关爱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其中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他的个性化教育的认知的四个阶段,即学情调查——分类教育——个性教育——反馈调整。李老师介绍了每个阶段的措施和实施办法,意图通过关注学生学习流程并以数据调查为依托,加强学生个性化学习诊断,同时通过导师强化,使教师角色变转调控学生学习的过程。这引起了我的思考“何为关爱”。对学生的关爱不是简单的生活包办,而是对学生的个性化进行调查研究,帮扶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这就要求老师要有清晰明确的意图和目的。反观我的班主任工作,我觉得我对学生关爱的理解还仅仅停留在表层,缺乏调查研究,缺乏科学管理的方法。特别是像李老师这样的学习管理。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布置不同的作业,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课堂评价应该有所不同。但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让每一个学生都尽可能找到成为好学生的感觉。这才是教师对学生的关爱。

启发:关爱学生是尊重学生,帮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尽可能找到变成好学生的感觉,而不是去伤害他。

李老师说“学生的几个最佳发展期”:1.刚入学第一周;2.大考前后;3.表彰会后;4.家长会前后;5.模拟填报志愿前后。这几个发展期的关键词为:规范、心态、方法、动力、目标、合力。在分析这个最佳发展期时,李老师强调,管理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以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情。当时,让我想起了刘永要老师班会课公开课的片段,当时刘老师在班会课设置了一个环节,那就是让听课的老师写写对“有为”的理解。当时我写下了我的理解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做正确的事情。李老师讲的这句话和我所理解的“有为”有些不谋而合,但是再仔细分析,原来还是大有区别的。我对有为的理解只有前半部分和李老师的观点不谋而合,后半部分我仅仅强调结果,做正确的事情。而李老师重视过程方法的正确性,只有方向和方法正确才能真的做出正确的事情。可见,名师不愧是名师,对问题思考的深度、高度和角度确实不一样。

启发: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正确的方式,才能做正确的事情。与名师的差距,就在于名师重视过程与方法。

李老师还分享了很多管理经验,比如说李老师的管理方法:温和、坚定;核心问题讲清楚,有标准;老师不做学生的蜡烛;包容学生度过难关时需要时间上陪伴,态度上包容,方法上科学;关注每一个人的衣食住行;学生是最好的评课专家;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与地,而是答非所问等等,这些无不让我对李老师产生无比的敬佩,也让我慢慢地感受到教师这个职业独有的一种魅力。

如果要问这一次培训的收获,我只能说它带给了我情感上的前所未有的触动。尤其是李镇西老师分享的那些感人的故事,深深的打动了我,因为过去三年,我也有很多和李老师一样的故事。学生毕业后我们经常联系,我们成为了亲密的朋友和兄弟。这让我在学生毕业后也还享有做班主任的幸福。平日里,他们以各种方式表达着我们之间浓厚的感情。我很庆幸,我常常能收到他们毕业后给我写来的信。细细品读他们的 来信,我感受到了为师的幸福。由于他们每一个同学的来信都很长,在此只和大家分享一位同学的来信。这个同学在高中时还不太愿意主动找我谈话呢!写给鹏程:一封学生的信

转眼间我们高三七班(体育)已经分散差不多六个月的时间了,也开始了各自的大学生活,各自都追着自己的梦想而奔跑。我也不停地努力为出国而着想!

回想过去我们还一直埋怨时间过得好慢,也不知道怎么了,我们分开了,曾经一起努力一起奋斗,为大学而奔跑,现在的我真的超级怀念!我们就像 A TEAM:那个矮矮胖胖的肥仔程就是我们的军师带领我们飞,他真的是个好老师,是我遇到最好的班主任,总被我们欺负,他种种行为我们都恨不得打他一顿却十分爱他!十分敬佩!加尊敬!我们这个班级出了名捣蛋,霹雳哗啦谁都降服不了,也只有他能了,或者是金爷!MR.KING!想想都害怕,这个肥仔鹏真的我们都不知如何说他,教学呢?真的只要跟着他步伐就能学懂,他做老师真的就像我们的父母,跟他聊天,比父母都更玩得开!

想到当初在选体育的时候,我后悔选了体育,可现在我觉得我没选错,体育给我带来的真的是普通文理科生无法带来的享受!曾经爸爸问我你每个学期读一万多的学校来受罪值吗?值!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得那种感觉;那么累还要继续!我们要继续因为我们不服输!在从刚开始时每天的锻炼,每天乳酸堆积到楼梯下不了,腹肌痛的挺不直腰到现在我们身强力壮,虽然现在八块变成一块了,可值得!那时我们都在拼命的练:为了体育高考能考到好成绩。我们经历的所有回忆都是美好-无价的。高三如果不拼何时拼?我们那年体育高考遇到百年一遇的下雪,天气原因却阻止不了我们体考的开始,我们穿着田径服奋斗着,脸上被雨水撒到湿。相信那时的你们都穿着羽绒保暖,可我们仍然在赛场上奔跑着!这就是我们体育生!我荣幸自己是体育生!

自从来了七班,认识很多有趣的人,这帮伙伴陪着我一起长大,我们一起锻炼一起忍着辛苦不喊累,兄弟们遇见你们是我成长中最幸福的时候。曾经有一段真挚的经历没好好珍惜,直到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人生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给我再来一次的机会的话,我会对那经历说三个字:快重来!如果上天非要我加一个期限的话,我希望是一万年!

6.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学反思 篇六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西方文化正越来越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国人原有的文化归属感日渐式微.不能将文化转型中发生的负效应视为不自然的和可以避免的,而那种用回归传统文化的办法来解决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主张是没有出路的.不管是什么精神文化资源,只要有利于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和有利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加强,就都可以成为先进文化的鲜活内容.

作 者:徐圻 XU Qi  作者单位:贵州省文化厅 刊 名:岭南学刊 英文刊名:LINGNAN JOURNAL 年,卷(期): “”(3) 分类号:G04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西方文化   交流   反思  

7.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学反思 篇七

1.教材分析

本课系华东师大版《高中历史》中国古代史的内容,较之初中教材“民族团结与中外交流”一课,史实重复较多,减少了形象、鲜活的典型材料和典型事例,增加了宏大叙述、历史结论、专业术语、抽象概念。

2.学情分析

高中生的知识储备,接受、处理、感悟历史信息的途径和能力远远超过初中阶段,他们对历史学习的要求大大不同于初中时期。表现在不满足于接受“是什么”,更注重“为什么”“我怎么知道”“我怎样认识、评价”“我如何决策”等高层次需求。

[问题提出]

当前,不少教师的教学仅仅是指导学生熟记教材各部分章节的内容,将每一个知识细节背得滚瓜烂熟,生吞活剥地记忆抽象的结论,课堂教学充斥着大量的填充、默写练习。这种简单、粗暴的教学方法,颠倒了历史学习的“源”与“流”之间的关系,无视学生的差异性和需求,忽略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导致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抵触心理,认为“历史有意思,历史课没意思”,背离了中学历史课程“知真、求通、立德”的育人目标。

就中学历史学习而言,“源”指的是记载人类活动的原始材料(或直接材料),即反映人们现实生活活动的史实;“流”指的是经过系统加工的史学著作、历史教科书(或间接材料)。中学历史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把握好“源”与“流”的关系,构架史料与证据、史料与史实、史料与史论间的内在关联,确立“史由证来,证史一致,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基本意识。

下面我以《中外文化交流》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谈谈中学历史教学如何把握好“源”与“流”的关系。

[教学设计]

(一)一条路——丝绸之路

引言:我们曾经学习过汉代历史,知道汉代对外交流一条路——丝绸之路,一个人——张骞。今天我们要学习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内容,这节课我们从丝绸之路说起。由于唐朝西部疆域的拓展,这条丝绸之路在长度上远远超过汉朝,总长7400千米,中国境内长度4000千米。唐朝在西域设置了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

设计意图:要求学生根据唐朝丝绸之路路线图表述唐朝对外交通的范围,构建时空意识。

教师提问:唐代的丝绸之路上发生过哪些与中外文化交流相关的事呢?请学生阅读教材,观察“伊斯兰刻纹玻璃盘”等插图,然后简述。

设计意图:希望学生阅读、简述,初步知晓唐朝的交流特点是内容丰富、双向互惠。

师:这种文化交流是双向的,可以预见,作用一定是互惠的。

(二)一群人——商贾、使者、僧人

教师提问:络绎不绝、往来于这条丝绸之路上的有哪些人?先看看史籍是怎么记载的。除了史料显示的丝绸之路上的使者、学问僧以外,还有哪些人也活跃在这条路上呢?仅凭文献记载是否就足以说明唐代丝绸之路上中外文化交流的繁盛呢?请大家阅读教材中的三幅插图“胡商牵驼俑”“敦煌壁画所描绘的胡旋舞”“粟特人形象的唐代陶俑”。

设计意图:文献与考古材料互证,感受历史的鲜活,领悟和平交流。

(三)一座城市一—长安

教师出示材料:唐都长安,是丝绸之路的东端起点,我们可以从长安这座城市的哪些方面看到中外文化交流的情景呢?

先说长安的“大”。长安城的遗址已经全部被埋在地下,查阅唐朝史料,结合考古勘查,我们得知长安的布局和面积。长安占地面积为84平方千米,相当于同期巴格达面积(13.68平方千米)的6倍,拜占庭(11.99平方千米)的7倍;人口约百万,常住国外人口近十万人。

再看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国际化”体现。唐诗中的长安: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诗人用艺术的手法描绘了大明宫早朝时庄严华贵的气氛,层层叠叠的宫殿大门如九重天门,迤逦打开,深邃伟丽;万国的使节拜倒丹墀,朝见天子,威武庄严。在“万国衣冠”之后着一“拜”字,突出了大唐帝国的威仪。

章怀太子墓室壁画为我们再现当时对外交往的场景。请学生观察图片,推测图中人物身份。大量滞留、居住在唐朝的外域人士,有的经商,有的求学,有的避难,有的做官,他们居住十几年或几十年,甚至客死于唐朝。据唐史记载,在唐朝做官的外域人士有三千多人。

设计意图:感受唐朝的开放、大气和吸引力。

外来文化渗透到长安人的社会生活,我们从长安人的衣食住行,乃至娱乐社会,可以看到长安的国际化。宫廷乐尚胡曲,贵族尽供胡食,贵族妇女则是时尚潮流的引领者,皆衣胡服。以下呈现李白的三首诗。

胡姬貌如花,当栌笑春风。笑春风,舞罗衣,君今不醉将安归?

——李白《前有樽酒行》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马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李白《少年行之二》

银鞍白马騧,绿地障泥锦。细雨春风花落时,按鞭直就胡姬饮。

——李白《白鼻騧》

长安城西市的酒肆中有很多胡姬,胡姬当垆沽酒,加之精湛的歌舞,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流连驻足、赞叹吟咏,文人笔下留下了长安独特的繁荣景象。文学艺术作品是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尚不能更有信度地支撑文献典籍的记载,我们还是来看一些实物史料。

粟特银器的外形特征,器物上胡人乐伎、乐工形象、胡人头像,都散发着浓郁的西域风情,都是用中国传统的铸造方法制作的。再看供奉舍利子的佛塔传到中国,比较印度佛塔与唐朝大雁塔,有何不同?还有武则天时期改建成阁楼式的青砖塔,融入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

设计意图:以大量史籍、文学作品、图片、实物等材料,构成证据链,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为解决下列问题做好铺垫。

教师提问:从前面的史料反映,始终蕴涵在丝路、胡人、长安之中的是什么?如果学生答不出,增加提示性的提问:丝路上交流的各种物质、吸引欧亚各国人到长安来的律礼制度以及随之而来胡歌、胡舞等统称是什么?答案是文化。

教师提问:唐朝对外来文化采取什么态度?希望学生回答:吸收、模仿、融合、改造、创新。

唐人对外来文化有选择地适度接受,既模仿借鉴,又改造创新,立足于我,夷为我用。我们不得不为唐代工匠清醒的自我意识、坚定的文化主权和游刃自如的聪明才智而叹服。愈包容、愈自信,文化的内涵就愈丰富,也就更有吸引力。

不止是吸纳、融合、改造、创新,还有文化的辐射。唐朝以自身文化为基础,通过吸收、模仿、融合、改造、创新,形成辉煌的大唐新文化,这种文化有什么特质?希望学生回答:开放、包容、大气、恢弘的文化特质。

这种先进的文化又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周边国家,于是,唐文化又以强大的力度向外辐射,形成以中国文化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在世界舞台上展示出独特的魅力。

(四)一个文化圈——东亚文化圈

问题:东亚文化圈有哪些国家?这些国家如何学习唐文化的?学生结合初中的历史知识回答。

教师提问:13次遣唐使都肩负着使命,都是善于学习的重臣;随同遣唐使来的还有大批留学生,人才济济。关于遣唐使,是否还有实物史料进一步佐证遣唐使到唐朝学习的情况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阅读墓志铭,了解墓主人的信息。

教师提问:这方墓志铭发现的消息公布后,立即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日本各大媒体都进行了连续报道,为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在思考、回答中,感受原始史料的证明力。

墓志铭显示“日本”这一国号至少在公元734年以前出现。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唯一有关遣唐使的实物资料,也是最早体现日本国名国号和日本作为国家被承认的国宝级文物,对研究古代日本遣唐使来华、中日文化交流历史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有了这件实物,学者们对研究遣唐使来华的历史有了更可靠的证据。

教师提问: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一条路、一群人、一座城市、一个文化圈,大唐文化的形成、特质与辐射的历史,我们是怎样知道并确信这段历史的?希望学生回答:文献、图片、实物等多重史料的相互印证。

这些材料形成了我们认识这段历史的证据链。在确信这段历史的基础上讨论,唐代能够吸纳、改造、融合外来文化,并以强大的力度向外辐射唐文化的原因有哪些?

设计意图:1.通过以上历史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神游乐观开放的大唐盛世。2.从不同史料中总结出原因,制度先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交流吸收、融合创新、开放大气。3.引导学生延着历史的思维路径思考历史问题,如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心态等角度,从多因一果、多因多果的辩证逻辑路径,从时间与空间、相同与不同、联系与区别、原因与结果等。4.凸显本课主旨,彰显唐朝恢宏博大的文化,理解、认同民族文化,进而认识文化的多元性,以及不同文化交流、交融的必要性。

结束语:一条路、一群人、一座城市、一种文化圈,交织起乐观开放的大唐盛世。那是属于中华民族的荣耀,是辐射东亚,远播西方,泽被后世的博大文明。

[自我反思]

本课教学主旨是“促进学生文化认同”。课文有两个目:一是丝绸之路的全盛;二是东亚文化圈。两目原为并列关系,客观叙述了唐朝作为当时世界上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对外文化交流的概况。以长安为起点,向西,丝绸之路达到全盛,成为沟通东西经济和文化的大通道;向东,与朝鲜、日本的交往尤为密切,以汉字、儒学与中国化的佛教为代表的中国文化辐射至东亚地区,影响深刻。为了避免与初中所学内容简单重复,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我对教材进行适当重组,把两目处理为叠进的关系。第一目,以“一条路、一群人、一座城市”为载体,通过史籍、文学作品、图片、实物等材料,构成证据链,展现中外双向交流互惠的盛况,反映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在对外来文化的吸收、融合、创新中,形成唐朝文化恢弘的盛况以及开放、宽容、大气的特质。第二目,我引导学生回忆初中所学唐与朝鲜、日本交往以及唐朝文化对日本、朝鲜等国影响的主要史实,再运用文献史籍、实物史料等进一步加以佐证,确认唐朝文化对周边国家的辐射,唐朝在当时世界名震遐迩的史实。在四个环节层层推进的教学基础上,通过分析唐朝文化成果辉煌影响力巨大的历史原因,深化中外文化交流的主题:唐朝先进的制度、繁荣的经济文化对欧亚各国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唐人开放、宽容、大气的气质,对外来文化积极吸纳、融合、改造、创新的态度,反过来促进唐朝文化更加繁荣昌盛。

[专家点评]

8.在文化交流中增进友谊 篇八

为了便于交往,让中国朋友记住自己的名字,帕维乌·米莱夫斯基为自己取了一个容易记住的名字:保罗。自从那次会议认识了他后,我们成为了好朋友。2008年10月1日,国庆节的上午,我收到了保罗发来的短信:“很高兴地告诉我的朋友,今天是10月1日,正值中国的国庆节,我被正式任命为波兰共和国驻华大使馆参赞,主要负责文化交流工作……”2008年是中波建交60周年,在新中国生日这一天,保罗被任命为参赞,在他看来,是一件很巧合的有意义的事情。

保罗1975年生于波兰首都华沙,父亲是一位工程师,母亲是一位会计,保罗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天性聪明,勤奋好学,善于思考,总是得到老师及学校的夸奖。就在保罗10多岁上中学时,他对亚洲哲学,尤其是对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对中国5000年悠久历史的一切产生了好奇和好感。

保罗在课余时间,爱看中国书籍、电影,听神话、寓言故事,从中受到中国文化的很大影响。上高中时,在他头脑中一个志向越来越清晰了:我要做一名汉学家。转眼间,保罗到了考大学的时候,当父母得知自己的儿子要报考波兹南大学中文系时,对儿子的选择都表现出十分担忧。父母认为:“你应该选择学习法律,将来做一名受人尊敬的律师,不好吗?”而小小年纪的保罗却心中很有数。他耐心地对父母说,“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文化大国,随着他日益强大,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经济也会快速发展,学习汉语的人会越来越多,我想学习汉语,将来为推动波中友谊、经济发展、文化交流做点事情,一定很有意思。”

听了儿子这番话,父母觉得也有道理,于是就同意了他的选择。在波兹南大学的2年学习中,保罗是一个非常用功的好学生。1996年,保罗以优异的成绩成为了获得赴中国留学奖学金生,也就是从那时起,保罗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时,一想到马上就要来中国厦门大学读书了,我的心情就非常激动,巴不得明天就起程来中国……”坐在我面前的保罗在与我交谈时,回忆起13年前第一次来中国的情景,依然显得那么激动。

1996年,21岁的保罗乘坐火车从华沙起程,到莫斯科,途经西伯利亚,路过贝加尔湖、蒙古,来到北京。一下火车,保罗惊呆了:原来中国这么大,北京这么大啊!他想起了以前学习汉语时读过的书中介绍的中国的首都北京,果然名不虚传,这真是一座非常大气和有魅力的城市。

之后,来到绿树成荫、环境优美的厦门大学读书,保罗心中很是高兴,在1年的时间里,他刻苦学习汉语,深深爱上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中国文坛上的才子诗人,打下了扎实的汉语基础。他进步很快,不久便可以说一口非常流利的汉语。学校的老师、同学都非常喜欢这位来自波兰华沙的优秀学生——保罗。

在老师的推荐和帮助下,保罗于1997年9月转学来到北京,就读于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又是1年的寒窗苦读,保罗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了。如今,回想起那段美好的留学生活,保罗感慨地说:“无论是在厦门大学,还是在首都师范大学留学期间,中国的老师和同学们都给予我极大的关心和帮助,我感谢中国给了我许多美好的回忆,这将是我人生中最宝贵和美好的时光。”

1998年6月底,保罗从首都师范大学毕业,他又乘上西去的列车,从北京到嘉峪关、敦煌、吐鲁番、喀什、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回到了儿时生长的地方——华沙。这一路上,他边走边看,最留恋的还是中国,因为他已被这个东方古国深邃的文化深深吸引。

1999年,保罗通过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波兰外交部,在工作一段时间后,2003年保罗被派到波兰驻华使馆工作,担任二秘;2006年担任一秘;2008年10月任参赞,主要负责文化交流工作。保罗还喜欢学习,边工作边学习,他获得了波兰波兹南大学中国学硕士学位和华沙大学国际关系学博士学位。他常说,中国有句古话:“要活到老学到老。”

许多人问保罗:“你怎么进步那么快呀?中文说得那么好啊?”他非常谦虚地答:“哪里哪里,我的差距还很大,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多多指教。”从他的言谈举止中让人感到,保罗身上具有一种儒家的谦和及“温良恭俭让”的风范。

保罗担任波兰驻华使馆参赞时间虽不长,但他脑海里非常清楚,应如何做好波中文化交流工作,应开展些什么活动。他还常常请教别人如何开展好文化交流工作,“三人行,必有我师嘛。”

“人类发展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相互交流文化的历史。在历史上,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密切文化交流,促进了周边国家的文化发展。同时,中国文化也在交流融合中吸取营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丰富,世界文化的发展也是如此。”在与保罗交谈时,他敏锐的洞察力、长远的目光、勤奋的思考都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保罗说:“作为一名外交官,就是要善于学习,取长补短,汲取养分,不断进步。”他认为,如今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各国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借鉴,显得非常重要。无论是中国,还是波兰,日益扩大的对外开放、频繁的国际交流、先进的交通通信工具,把世界各地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地球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在开展交流中我们波兰人也要怀有像中国人说的“海纳百川”的胸怀,积极借鉴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

新官上任的保罗整天忙碌得不可开交,对于开展中波文化交流,他有许多想法。2010年是波兰伟大的音乐家肖邦诞辰200周年纪念日,这位伟大音乐家的作品具有独创性、民族性,既新颖又鲜明,极大丰富了欧洲阶级乐派的音乐质……他的话语中充满着爱国主义的情感。他介绍:“2010年在北京、上海,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纪念肖邦诞辰200周年的活动、音乐会。上海世博会也是进行波中文化交流的极好平台。”保罗说他希望中波之间不仅要在政治上互信、全方位合作,也要在人才培养,特别是青少年音乐人才的培养上花力气、下工夫,共同培养两国优秀的音乐人才。

今年30出头的保罗已经有幸福美满的家庭和2个儿子,他告诉我,他的爱情婚姻也与中国很有缘。记得他在中国学习期间,在一次乘坐北京飞往华沙的飞机上,他结识了美丽的波兰航空公司空姐艾拉。通过交往和了解,他们结为夫妻。婚后,艾拉也来到中国,同保罗一起在北京生活。2006年冬天,他们的爱情结晶、第一个儿子在北京诞生。他们的一位中国朋友为儿子取名“勃安”,即蓬勃向上、生机勃勃,安康、安宁、平安之意。2008年夏,他们的第二个儿子来到世上,这回保罗自己为儿子取名为“勃乐”。希望他蓬勃向上、快快乐乐。

保罗只身一人来到中国留学,到如今一家4口团团圆圆生活在北京,一晃就过了13年。保罗到波兰大使馆工作也有5个年头了。有人问他:“你都在中国待了这么多年,不想早点回国吗?”他何尝不想早些回到父母身边,况且父母年纪又大,身体也不好呢。“但是,一想到工作需要,我就留在中国了。既来之,则安之。当就要当一个名符其实的外交官,为增进波中友谊、文化交流做更多的事情。”

9.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教后反思 篇九

在此次国培学习完《上课基本功》这一模块后,我提交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的教学设计,后来又进行了再一次修改,现将教学反思记录如下:

第一:教学思路清晰,知识线索明了

这节课思路比较清楚,教学重点难点突出: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马可・波罗主要活动及贡献,分析世界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树立国际交流的意识。各个环节之间联系紧密,知识内化较好,层层递进。

注重新旧知识联系对比,如引导学生回忆中国古代史内容,分析元朝时期外国商人、使者频繁来往元朝的原因。

第二:设计问题能引发学生兴趣,比较问题教学发散学生思维。

如设计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和平交流有那些历史意义呢?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教师的提示很有必要,比较不同交流方式的结果,是得出结论的一种好方法,学生容易理解。还有你打算如何做国际交流的使者?做一件事情或一份职业,联系中国改革开放的现实,呼吁热爱祖国、热爱和平,做和平交流的使者。

第三:注重思维拓展和精神品质的学习

如马可・波罗一行跋山涉水、克服重重困难来中国的.事迹给了你什么启示? “《马可・波罗行纪》一书对东西方文化交流有何影响?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发展所作的贡献,给了你哪些启示等,注重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

又如我们知道了古代文明交往两有种方式,哪两种呢?即使是在21世纪的今天,信息化网络化的今天,各民族各地区交流愈来愈频繁、方便的今天,世界依然存在着强国与弱国,依然有着另一种交流的方式――暴力战争。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联系暴力冲突带来的结果来比较、看问题。

第四:讲练结合,提高课堂效率

在改进中,我增设了课堂练习这个环节,使学生注重联系学习内容,温故而知新,再次简单回顾课本知识,也使课堂效率有所提高。

10.《光的传播》教学反思 篇十

教师和学生共同做手影游戏,从而引入光源,显得自然、亲切,不仅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情趣。播放一些光源的图片,供学生欣赏,让学生感受到了光的美丽动人,感受到了光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教育学生热爱科学,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引导学生对列举的光源进行不同的分类,充分给学生一个广阔的天地,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

问题是思维的动向,是探究的起点,人们只有发现并提出了问题,才会积极认真的思考,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对于光沿直线传播的教学,一开始就进行情景创设,启发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然后老师进行引导与筛选,接着让学生明确探究的方向,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通过猜想、制定实验计划、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学生评估等活动过程,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对于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体验光沿直线传播,利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不仅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的有趣和有用,并慢慢形成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还让学生通过操作,把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兴奋、活泼的状态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处理光速的知识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传统教学过分强调知识传授,而本节课中从生活实际出发,提出问题,能够抓住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主的参与学习,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从而让学生获得知识,还使学生学以致用,较好的体现了新课程的标准理念和课程目标;注重学生的探究活动,把科学探究的学习和科学内容的学习放在了同等的地位;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把科学世界的内容留给学生自己课下去阅读,让学生自己用光速的知识理解自然世界,了解一些天文知识,了解最大的长度单位——光年,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布置课后完成“想想做做”中的“小孔成像”实验,让学生在简单的小制作中学习科学知识和体验成功的快乐,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利用物理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为照相机的学习做了一些铺垫。

篇二:《光的传播》教学反思范文

《光的传播》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比较简单,重点是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得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

根据这一点,我在设计这节课时想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从实验现象中得出结论。因为我们知道“光的传播”的实验现象不是很明显,只有在瓶底很短的一段距离男能看到光是沿直线传播,如果进行演示实验的话,很多学生都观察不到现象,实现不了探究的目的。所以在这整个实验过程中,历史要对学生的实验及时指导,明确的指出观察什么,观察何处。否则学生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也不知道应该观察哪里。同时实验前期的准备不要耽误太长的时间,以免牵扯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的思考分散,实验效果并不理想。

11.浅析档案文化在传播中的价值 篇十一

【关键词】档案;档案文化;传播;价值

档案是人类智慧的重要结晶,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其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重要历史记录,档案作为一种文化,在档案库的基础上对前人的文化创造进行沉淀和积累,并进一步对其进行创造,以同样的方式在档案库中进行积累,成为后人继承和发展的文化资源。档案作为历史的重要记录,其是人类文化传统和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发展过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需要对档案文化在传播中的价值进行正确的认识,更好的把握档案文化的内涵,使其传播价值得以更好的体现出来。

一、积淀历史文化的价值

档案作为储存文化的重要形式,档案的储存具有非常好的稳定性,储存的信息具有真实性和具体性。而且档案储存来源较为广泛,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对社会文化内容记载的范围很广阔,具有其他文化载体所没有的优势。而且档案储存还具有较好的连续性,能够将更多新的社会文化信息及时吸纳进来。档案在发展历程中,其作为文化载体的功能从来没有发生过变化。档案作为社会记忆的重要系统,其在现代社会文化中积淀着历代人们的文化创造和文化传播成果,通过对历史文化的积淀,从而形成现代文化。

二、选择优秀文化的价值

在现代和未来的连接过程中,档案文化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作为一名档案人员,其不仅需要对过去形成的原始资料进行保管,而且还需要为将来历史研究提供我们这个时代及未来年代的原始资料。在当前文化建设过程中,利用档案创造的新的文化成果不仅作为历史文化的精粹,而且还是当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更好的体现出文化积淀的特性,而且使人类文化自身衍生出了独特的历史继承性。由于档案的文化性质,使其成为人类文化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在继承前人的文化成果的同时,也会为后代提供开发利用的文化资源,从而更好的维护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我国档案文献编纂活动中,从最初开始即具有文化选择的传统。只有被选择的文化产品,才能进入社会传播网络中进行传播,有效的参与到社会文化建设中来,相反的,没有被选择的档案文献,由于其无法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使其不能成为实在的文化成果,更无法成为文化系统的组成部分而留传,会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被湮没。我们在进行档案编纂活动中,需要对有价值的文献进行选择和加工,从而更好的将其重要作用发挥出来,为社会文化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系统、有序传播文化的价值

档案是对人类文化全貌和过程的真实记录和再现,具有对人类历史、人类文化科学技术延续的重要作用。这也充分的说明了档案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文化财富,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一旦档案不存在,则就失去了连续、全面对文化进行直接记录和积累的原载体,所以档案不仅作为文化的积淀,而且还是对文明进行衡量的重要标准。在现代国家中,对于国家文化衡量的尺度通常都以档案保存数量及档案馆事业的发展作为重要的标准,档案由于是对特定历史时期的重要历史记录,其保存时呈现的是一种分散、无序和游离的状态,无法将其功能和价值有效的显现出来。所以需要编研人员通过对档案的编研,将零乱和单一的档案整合成系统清晰、有序的文化知识系统,从而使档案能够有效的融入到社会文化系统中来,而且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进行广泛的传播。

四、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

具有社会文化教育的价值文化传播的媒介很多,如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图书等,档案也是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媒介,在中国古代它就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媒介,因为它是当时文化的主要传承载体。因此,档案不仅具有贮存人类文化的功能,还有传播文化的功能,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档案作为文化传播的媒介,在传播过程中还会促使文化增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档案所具有的社会文化教育价值,应当体现在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上。具体地讲,就是为宏扬民族优秀文化、爱国主义精神,为开展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传统教育,将丰富的档案史料挖掘出来,加工成档案精品,为社会文化教育提供生动的教材,其文化教育价值意义深远。

五、推动学术研究的价值

档案是一种文化,这并不仅仅指档案忠实地记录了社会文化发展的内容和进程.而在于它还能为社会的进步、文化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文化是不能通过遗传而得到传递的,必须通过人的后天学习才能得以继承,而社会要发展要进步,又不能总是停留在前人的成就之上,必须以前人的创造为基础进行新的探索。由此可见,档案是有若干分支和根系的记忆之树。档案是当时使用过的文件,所以不管这些档案文献汇编是由什么人决定或是什么人进行编辑的,其都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同时,有些汇编本身就是把当时的优秀学术成果加以汇萃和传播,这在客观上也起到推动学术的作用。档案的原始记录性和凭证性的特征,使之具有图书报刊等其它文献所不具有的可靠性和权威性,从而成为研究社会政治、经济、科教文化历史与发展的最重要的信息资源,是推动学术研究的重要参考依据。

六、结束语

在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档案作为文化载体的特征得以更好的体现出来,人们开始不再受制于民族和国家界限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来重新对档案的文化作用进行认识和了解,使档案作为人类共同记忆的功能更好的发挥出来,为社会、经济和科教文化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信息支持作用。

参考文献

[1]廖芬.试论档案文化内涵及其功能[J].兰台世界,2010-01-15.

[2]谢兰玉.档案文化传播空间探析[J].云南档案,2013-02-20.

1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学反思 篇十二

一、华夏民族早期音乐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就华夏音乐文化的早期传播交流方面的记载, 有古籍中关于夏王朝时期少数民族献乐表演、音乐“留学制”, 以及传说中周穆王西征的记载。据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后发既位, 元年, 诸夷宾于王门, 诸夷入舞。”《路史·后记》十三《注》引《竹书纪年》载:“少康即位, 方夷来宾, 献其乐舞。”《穆天子传》卷六记载周穆王在漯国为祭死去白鹿, 以西巡时随带的盛大乐队举行祭礼演奏。又据《穆天子传》卷二:“天子五日休于□山之下, 乃奏广乐。”“天子三日休于玄池之上, 乃奏广乐, 三日而终, 是曰乐池。”据考, 这两次音乐演奏会先后在阿富汗附近的山下和与里海相连的黑湖边上举行。这次西巡具有中华夏音乐第一次大规模传播并影响外域音乐的意义。这些历史信息都反映了一个事实, 即华夏民族很早就与其他民族之间有政治、文化的交流与接触, 作为主流文化、强势文化的华夏音乐文化在交流中吸收包容其他民族文化, 于是形成包括“南蛮之乐”、“东夷之乐”等四方之乐的周代宫廷乐舞。虽然没有早期关于弱势文化群体的相关记载, 但我们不难推断出它们在文化交流中接受华夏文化输入并被其同化的必然结果。

二、汉魏晋南北朝丝绸之路的音乐文化交流

自汉武帝使张骞通西域后, 丝绸之路便成为中国与外部世界保持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丝绸之路对华夏文化与中亚各国文化的交流有促进作用。汉代乐府中的主要乐种鼓吹乐, 最初作为一种马上之乐, 产生于北方以游牧为生的少数民族中, 后作为汉代仪仗、军乐之用。现在多种被称为中国传统的乐器都是当时从西域传入的, 随着时间推移逐步被汉化。例如被称为“龠”的三孔竖吹笛属乐器, 即羌笛, 马融《长笛赋》曰:“近世双笛从羌起, 羌人伐竹来及己。……”另有胡笳, 是汉代流行于墓北与西域游牧民族生活地带的乐器。经丝绸之路由西域传入的乐器还有竖箜篌、琵琶等。

魏晋南北朝时期, 西域音乐与中原音乐的文化交流达到了历史上的高峰, “这一时期的音乐交流, 在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 经常是在战争动乱、通商往来、皇族通婚中得以发展的”。 (1) 在当时西域诸国中具有最高音乐水平的是龟兹, 从其文化构成要素上讲, 龟兹乐属文化复合体, 其最能体现出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碰撞的结果。龟兹作为弱势文化, 一方面, 受到来自印度强势文化的影响, 通用语言中大量采用梵语, 其音乐也受到印度音乐、阿拉伯音乐的很大影响, 另一方面, 在与中国文化交流中受到中国文化的很大冲击。从两汉至南北朝, 龟兹官府文书和民间契约都用汉文, 龟兹以西, 人习梵文, 龟兹以东, 人习汉语。据库车一带古城遗址中发现的不少汉文字书。龟兹音乐传入中国后也备受重视, 作为乐部被收入隋唐燕乐。

三、唐代中外音乐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经过南北朝外族外域音乐文化大规模地传入, 并与中原文化相融共存, 到了隋唐时期, 这种音乐文化的多元性促成了当时燕乐的繁荣, 唐代十部乐中收入了龟兹、疏勒、高昌、康国、安国、天竺、高丽与燕乐、清乐、西凉乐共存。如《新唐书》卷二十二所载, 周、隋以来, “歌舞杂有四方之乐。至唐, 东夷乐有高丽, 百济;北狄有鲜卑、吐谷浑、部落稽, 南蛮有扶南、天竺、南诏、骠国, 西戎有高昌、龟兹、疏勒、康国、安国, 凡十四国之乐, 而八国之伎列于十部乐”。显示出作为主流、强势文化的华夏音乐的强大包容性。与此同时, 在中外音乐交融中达到很高艺术成就的唐代音乐, 又将自己的能量辐射、扩散到其他文化区域中去, 对一些亚洲国家的音乐生活起到过重大影响。音乐史学家杨荫浏先生曾对此作过记述, 略述如下:

从隋高祖开皇二十年至唐昭宗乾宁元年近三百年间, 日本派来中国的“遣隋使”、“遣唐使”, 一共有二十二次。

中唐时期, 遣唐使组织规模特别盛大, 七二三年一次就有五百九十四人之多。其中有很多留学生和学问僧, 他们中间, 除了学习政治、经济、文学、美术、建筑等文化项目外, 也有一部分人是学习音乐的。例如七一七年入唐、七三五年回国的留学生吉备曾带回《乐书要录》十卷及律管方响等;八零五年回国的学问僧最澄、义空曾携回唐乐器多种。此外, 因当时海上交通十分困难, 有的中国人到了日本未曾回国并做了日本乐官。这些人在日本所发挥的作用, 对日本中世纪时期的文化发展是有决定意义的。日本对唐朝传去的乐书、乐器、乐曲十分重视, 世世代代保存下来。唐代燕乐曲调, 被传到日本去的, 谱在百曲上。乐书、乐器、乐曲, 加上在唐代培养出来的日本音乐家及其继承者的长期努力, 对历史上日本音乐文化的发展曾起到过不小的影响。

作为弱势文化的日本文化努力吸收、借鉴唐代文化, 在当时几乎被唐朝文化同化, 这可以从他们文化各个方面看出, 譬如:文字、服饰、女子发饰、建筑, 当然也包括音乐。

朝鲜也受唐朝文化很大影响。唐朝初年, 朝鲜已派遣留学生来唐求学, 以后继续派遣, 络绎不绝。到十二世纪初, 朝鲜音乐分为“唐乐”与“乡乐”两类, 其唐乐的乐器都与中国相同。

四、元明清时期中西音乐的传播与交流

在元代, 蒙古贵族凭借军事武力的优势在中国建立了王权统治。随着蒙古人的多次西征, 阿拉伯音乐及欧洲音乐也随之经中亚到达中国新疆、西藏、蒙古和中原地区。在元朝宫廷宴享的乐器中, 就有一些新传入的乐器。据《元史》卷七十一《宴乐之器》条, 当时宴乐中使用乐器有:兴隆笙、殿庭笙、琵琶、筝、火不思、胡琴、方响、龙笛、头管、箜篌、笙、云璈、箫、戏竹、鼓、杖鼓、扎鼓、和鼓、羌笛、板、水盏。由这些乐器组合可以看出自汉唐以来中外乐器兼容并蓄的成果。除了汉族原有的传统乐器外, 其中如琵琶、箜篌、羌笛是早在汉代便已传入并广泛运用于隋唐, 其中有的是在元代首次出现的乐器, 如云璈, 是今日云锣的前身。

明清时期, 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与对外贸易经商的不断扩大, 中西音乐文化的交流也比以往更为频繁。明末, 西洋音乐与乐器随着西方传教士的来华而不断传入中国。在这段时期, 当西方音乐随着整个西方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散、传播, 并渗入到古老的华夏音乐文化之中时, 其影响是十分有限的。与此同时, 中国固有的传统音乐却在以较强的辐射量对亚洲的日本、朝鲜等国继续产生影响。

据文献记载, 明崇祯末年, 名宫廷乐官魏之琰到达长崎, 他随身携带有两百四十多首明代流行的歌曲谱和笛、笙、箫、云锣、管、琵琶、月琴、瑟、檀板等管弦乐器。这两百多首乐曲包括根据《诗经》、乐府、唐诗、宋词谱写的歌曲和明代太常寺用于礼仪的乐歌及一部分佛曲。这些作品传到日本后, 经常演唱, 并进宫廷表演过。到了魏之琰四世孙魏皓时期, “明乐”在日本受到广泛注意。魏皓为传授“明乐”, 便从其曾祖所传两百余首古代歌曲中选编成《魏氏乐谱》一书。此“明乐”与清代传入日本的小曲合称“明清乐”, 颇受日本人民喜爱。《乐学规范》是十五世纪朝鲜著名音乐理论家成砚所编的一部书, 书中详细记载朝鲜使用的乐律理论和雅乐、乡乐、唐乐的乐曲、乐谱、乐器、乐队组织和舞蹈服装道具等。明宫廷中有“高丽舞”的表演, 明洪武三年与永乐三年, 明政府两次增乐器乐曲给朝鲜。朝鲜李朝世宗当政期间, 派遣乐官到中国考察雅乐与宫廷燕乐, 并绘制各种乐器图样带回朝鲜。当时朝鲜还使用由我国传入的律吕字谱和工尺谱。

在明清以前的几千年里, 由于政治经济强大, 华夏文化在交流中一直处于强势地位, 对优秀的弱势文化表现出很强的包容性, 兼收并蓄。受到华夏文化冲击的弱势文化譬如日本、朝鲜, 随着华夏文化的输入在很多方面被同化, 而有些却作为边缘文化继续默默存在。

摘要:本文通过对历史上几个时期华夏古乐与外族外域音乐的传播与交流的研究, 分析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碰撞的结果, 即强势文化吸收弱势文化, 并消化据为己有;而弱势文化一方随着强势文化的传入逐渐被同化, 甚至成为附庸随着时间流逝逐渐消亡, 或是作为边缘文化默默存在。

关键词:华夏文化,外族外域音乐,传播与交流

参考文献

[1]古本竹书纪年.

[2]路史.后记.

[3]穆天子传, (卷六) .

[4]穆天子传, (卷二) .

[5]新唐书.

[6]修海林.古乐的沉浮.山东文艺出版社.

13.光的传播教学反思 篇十三

这是光学第一节,也是我们启用讲学稿的第一节课,很多事情都还不是很如意

整个一节课,应该说很流畅,但4个班的教学还不是很很平衡,值得好好反省

一:上课的亮点:

1:顺利按设计的要求完成了教学计划,想要做的事情都顺利完成

2:《光的传播》这一节的教学重点是光的直线传播的探究过程,这个知识点,我觉得处理得不错,用激光仪和光具盘完成,透明物质界面,与不透明物物质界面都很明显,学生把握得也不错。

3:课件处理得不错,毕竟是精心准备过的

4:光学实验室给我们的仪器很好用,要感谢实验老师的支持

5:课堂上的例题,对同学们帮助很大,以后要坚持这样做

6:课后作业把书本上的作业题都包括进去了,减轻了学生的负担,这是很不错的一步棋,大部分同学都能在课堂上完成作业。

二:课堂上留下的遗憾

1:预习做得不好,很多同学的预习作业一片空白,这是今后要注意的,一定要坚持,然后由课代表做检查,这是个习惯问题,看样子培养习惯非常重要。

2:本节教学难点是用光的直线传播的规律解释现象。发现学生对小孔成像的`现象理解不够透彻,这一直是这节课很难突破的一个难点,首先他们不明白什么是实像,其次就是实验效果不不怎么好,几乎看不到,习题课上还要专门做解释

3:“日食”、“月食”现象的解释没有很好突破,我觉得课本要求是不是太高了,大纲只要求知道它们的成因就是了,对一般的学生不要求知道得更具体的知识点。

4:1班与3班没有讲完,是我自己的问题,今后要注意调整课堂的节奏,不同的班级用不同的方法,对接受能力差的班级,有些教学内容可以适当舍去。

5:跟光速有关的计算问题,没有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学生没有学过公式,对物理量都有规定的符号,计算过程要带单位,物理量没有单位就毫无意义等问题,感受不深,所以做起作业来,尤其是计算题,老是丢分。就要求老师在讲解计算问题时,一定要规范。

三:上课后要注意的问题:

1:作业要及时上交,尤其是讲学稿上的习题,要强调自己独立完成

2:光线的画法要强调,一定要画实线,一定要有箭头,表示传播的方向

14.光的传播教学反思(范文) 篇十四

长春市四十七中学 钟鸣

我以powerpoint为手段,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尝试着讲了一节课,名为“光的传播”。现将教学后的感受总结如下,和大家交流,供自己自勉。

怎样在导课时迅速的把课堂的气氛调动起来,我尝试了多种方法,最后选择了我最喜爱的一场演唱会视频。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下,很快进入了状态。

备课的时候,我想到,学生基于生活体验,会不假思索的说出很多发光物体,但究竟那些是光源,那些不是,很难准确说出,于是我就收集了关于光源的图片,问题迎刃而解。对于“光的传播途径”这一问题,我首先通过大屏幕给出了生活中的几幅常见的图片,图片的展示直观,明了,学生自然能从其中找出规律,自然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物理教学的最根本目的是要学生学习物理基础知识的同时,尝试着用科学的原理或科学的探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我选取了生活中,自然界中最典型的三个应用。动态的模拟影子长短变化,加深了学生对这一现象的理解。关于小孔成像,我引入了世界上最早的纪录,注重了学科间的渗透,同时也加强了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更加坚定了学生学好物理的决心和信心。对于日食和月食,学生知道,但大多数没见过。如果在这里仍然罗列图片,学生会厌倦,并且不生动。所以我在此处选择了一段动画片“宝莲灯”。实践证明,学生喜欢这种形式。当然,看过之后决不是单纯的热闹,兴奋,而是使学生有了用科学知识揭开秘密的强烈欲望。我又将原有的静态讲解日食和月食形成原因换成了动态立体展示,至此,充分体现了信息化教学,多媒体的神奇独特作用,无需多说,学生自然的理解了知识的真谛,教师轻松的突破了教学难点,极大程度的提高了教学效率。课堂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再好的教学设计,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也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缺憾。在教学过程中,有时,我担心教学内容没法按时完成,因此,有些体现学生主动性的动手、动口的活动还不够到位。所以,以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还应注意多关注学生,充分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这节课,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帮助我轻松有效的的完成了教学任务,我也充分的发挥了多媒体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然而,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不能说,有了信息技术,教师从此就可以告别黑板和粉笔。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手段,要用的恰当好处,如果教学中只是盲目的应用,反而会事倍功半,浪费教育资源。因此,如何更好的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我们教师需要深思,需要身体力行的一个问题!篇二:关于声音的传播速度和光的传播速度的教学反思

关于声音的传播速度和光的传播速度的教学反思

车王中学阮仁垒

一、关于教材中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40m/s是什么温度下的。如果从物理学方面较严格的说,这是指15℃时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但对一般生活或科普来说,不在温度上进行苛求,只要说到空气中的声速就指的是340m/s,除非有特别说明或要求,都用这一数值,就如我常说,飞行(飞机或火箭等)速度的马赫数(或简单的说超音速)其指的就是在空气中飞行速度超过声音速度的倍数,而声音的速度基数通常取的也是上面的数值。我查了一下教材,在教材中并没有指明这一数值是什么温度下的,教参和学生用书中好像也没有涉及声音速度与温度关系的数值问题,这就是教材有意迴避这一问题,降低难度。至于您说的在教参中有,不知是否上海科技社出的配套教参。可以告诉学生,在以后遇到用到声音速度值时,除有特别要求外,可大胆用此数值。

二、关于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与温度的关系问题,在教学时我只片面的考虑了空气的密度,而没有全面考虑其弹性模量等因素,正确的是: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它们的关系大约可用下式表达: v=331+0.6t(m/s),式中的t为摄氏温标的空气温度,如果代入15℃计算,可得到速度近似为常用的340m/s。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压强基本无关,这一点在教材中说法有误。1 其三,关于课本中的栏目“请提问”,只是为了拓展学生思路,培养学生多思维、善思维素养的,不是必教的内容,其中的问题是不需回答的,也可能不只这些问题,更不能用此进行命题考试。

为什么红光与紫光的速度不一样?但确切的是:在真空中,各种颜色的光的速度都是一样的,都近似为3×108km/s,光在透明介质中传播时,速度才会产生差异,其产生差异的原因按不同的要求可有如下几种解释:

在初中阶段,不谈色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差异;

因为同一种透明介质对不同的色光折射率n不同,光速v=c/n(c为真空中的光速)。这是在高中阶段的解释。

因为光是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折射率,式中ε和μ分别是介质的介电常数和磁化率,它们对不同频率的色光的值是不同的,特别是介电常数,因此介质对不同频率的色光折射率不同。这大约是高校普通物理阶段的解释。

至于为什么介质对不同频率的色光折射率不同,这将要渉及到原子和分子内部去讨论,可能要专门的论及了。

以上内容参考的资料取自:

《物理8年级》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编写组编著 上海科技出版社 2 《物理学辞典》 阮图南、佘守宪、梁昆淼主编 安徽教育出版社 《物理常数》 w.h.恰而斯著 科学普及出版社

《中学物理教师手册》 中学物理教师手册编写组 编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3 阮老师:

邮件收到。我要更正您所提的问题,您问为什么红光与紫光的速度不一样?但确切的是:在真空中,各种颜色的光的速度都是一样的,都近似为3×108km/s,光在透明介质中传播时,速度才会产生差异,其产生差异的原因按不同的要求可有如下几种解释:

在初中阶段,不谈色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差异;

因为同一种透明介质对不同的色光折射率n不同,光速v=c/n(c为真空中的光速)。这是在高中阶段的解释。

因为光是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折射率,式中ε和μ分别是介质的介电常数和磁化率,它们对不同频率的色光的值是不同的,特别是介电常数,因此介质对不同频率的色光折射率不同。这大约是高校普通物理阶段的解释。

至于为什么介质对不同频率的色光折射率不同,这将要渉及到原子和分子内部去讨论,可能要专门的论及了。4篇三:光的传播反思

《光的传播》教学反思,沁 园 中学 郑 春 波

物理学是研究现象的科学,物理现象的教学更是初中物理特别是初二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由于初二学生第一年学物理,知识局限性较大,所以怎样把复杂的物理现象深入浅出地教给学生,并不断提高他们探索物理现象的兴趣与热情,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在《光的传播》的教学过程中,我摒弃了过去教师讲,学生听,辨析巩固练一练的模式。设计了一系列让学生参与操作,亲身进行体验,凭感觉和经验来学习物理的课程内容。比如有关对光源的认识,我除了通过多媒体将生动的画面,如:太阳从东方升起、都市夜晚的霓红灯、大海深处的水母等展示给学生外,还让学生利用自己课桌的蜡烛、手电筒、激光灯、火柴等器材自己制作光源,让学生亲身体验,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在演示光沿直线传播这一教学重点时,我采用了通过老师演示实验,学生进行观察来探究这个问题,虽然也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后来听课的老师讲,这个实验有一些弊端:一是现象不是非常明显,虽然为了便于观察光在水中的传播,在水中加了些牛奶,但操作时激光灯的位置放不好,还是会影响现象的观察。二是虽然实验时我也找了两个学生参与,但由于参与面太小,降低了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后来我把往烧杯中放烟,并且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让他们自己动手实验,既使现象明显、观察清楚,又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

他们的动手、创造能力和科学精神,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和观察,理解得深,掌握得牢,这样做不仅使学生获取了物理知识,而且使学生掌握了获取物理知识的方法。

在进行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的教学时,也尽量避免了空洞的说教,而是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我让学生用自己课桌上的手电筒,照自己的手,观察手影的形成。让学生课前自己制作小孔照相机,用小孔照相机照点燃的蜡烛火焰的像,使课堂更贴近学生,最大程度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备课和课堂教学的主体也就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15.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学反思 篇十五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传统文化

今天的大学生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飞速发展而成长起来的朝气蓬勃, 面向世界的一代。在他们身上, 体现着思维灵活, 接受能力强的特点。外语、电脑、网络等一切新兴时尚的事物, 都能在他们中间迅速普及和流行。同时, 我们也发现,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他们的血液里也正悄悄地流失着。作为一个中国人, 首先要有中国人“质”的特征, 这个“质”不单指黄皮肤、黑眼睛, 更是指一种精神风貌, 是体现中国特有的文化理念, 文化传统和精神风貌的气质。所以, 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成为大学生加强自身素质的必备条件之一。尤其是中医院校的大学生, 因为中医专业自身的特点, 更要求他们有较高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

作为一名担任《大学语文》课的教师, 不但要讲授一般性的知识, 同时也要尽可能多地介绍中国古代优秀的哲学、风俗、文学等传统文化知识, 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素养。因此, 在教学中, 我侧重了以下几方面的讲授:

一、加强学生对古汉语兴趣的培养

中医院校的学生必须要有深厚的古汉语知识, 因为在他们日后学习中医的过程中, 必须要研读古代医书, 可以说这是他们必备的一个基本功。在《大学语文》的课文中, 文言文占整个讲授篇目的40%左右。可见, 这是教学中的重点, 同时也是难点所在。说它“难”, 是因为现在的大学生普遍对学习文言文有一种反感, 原因很多, 究其根本, 就是无法正确读通原文, 更不要说理解原文了。这是因为对古汉语文字缺乏了解, 造成阅读中的障碍。针对这种情况, 我把一部分教学重点放在对古汉语常用字的讲解上。不但讲解这个字在具体文章的意思, 更要介绍它的本意、引伸意, 即它的“来龙去脉”。例如, 在《种树郭橐驼》中有这样一句:“字而幼孩”, “字”以我们今天的理解是:文字, 写字, 可是在这里当“养育”讲。我在黑板上分别写出小篆和金文的“字”, 通过字形的演化, 我们可以看到“字”本意是在家生孩子, 后来引伸为抚育, 养育。古人把依照实物形象所造的独体字称为“文”, 把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组合而成的合体字叫“字”, “文”与“字”是“母”与“子”的关系, 由此, “字”就引申泛指为“文字”的通称, 今天的现代汉语里也多是此意。又如“既”和“即”, 也是容易混淆的两个字。通过对两个字的小篆、金文的字形比较, 可以看到“即”是一个人的嘴对着食具, 准备就餐, 因此为走近, 靠近意, 引伸为立即, 马上。而“既”表示一个人吃完饭了, 背对着食具, 做转身要离开状, 所以本意为“终了、完结、尽”的意思, 后引伸为已经、以后、完毕。通过诸多这样的讲解, 把抽象的东西变为形象的东西, 使学生对古汉语产生了浓厚兴趣, 会自觉地查阅资料, 学习关于汉字的一些知识, 积累多了, 翻译古文也就通顺流畅了。

今年, 江苏如皋的高考考生王云飞用文言文写的作文《绿色生活》获得了作文满分, 这充分地说明古汉语不论是文字还是文采都是学生应该掌握和学习的, 这也坚信了我对古汉语教学的信心, 同时也提醒学生:“古文不是无情物, 化作知识更生华。”

二、加强学生对古典文学素养的陶冶

文化是一个广博深邃而又抽象的概念, 说提高文化修养, 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 究竟从哪儿入手呢?我认为古典诗词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因为诗词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最绚丽的瑰宝之一, 也最能代表中国文化。在教学中, 我主要侧重对诗词中典型意象的分析, 以及它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代表的特定意义和起到的特殊作用。例如, 在李煜《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 苏东坡《水调歌头》中的“明月几时有”以及“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都出现了“月”这一意象, 我们再联系以前学过的诗歌, 从“床前明月光”, 到“秦时明月汉时关”, 再到“海上升明月, 天涯共此时”,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戍楼刁斗催落月, 三十从军今发白”等等, 我们发现“月”都与离别、思乡有关, 因此, “月”这个意象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就象征着圆满、和美, 象征着骨肉团聚、家庭和睦、爱情幸福、事业顺意。这是中国人的理想生活境界, 也是追求的目标。不论是古人, 还是今人, 都经常在笔下颂月、歌中唱月, 这体现了中国人对“月”特有的情结, 这就是中国文化。“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在学习《诗经·采薇》时, 遇到了“杨柳”这个词。这是“杨柳”首次作为诗的意象与离别联系在一起。“柳”与“留”谐音, 表达依依离别之情, 含有挽留之意。古人有折柳枝以赠行者的风俗, 到了唐朝更是蔚然成风, 所以, 在古诗词曲借杨柳意象来抒写离别之情的佳句不胜枚举, 如李白《劳劳亭》中的:“春风知别苦, 不遣柳条青。”王之涣的《送别》:“杨柳东风树, 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 应为别离多。”更为著名的是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 晓风残月。”仔细而深入地探析“杨柳”意象在古诗词中的作用, 学生们可以深刻地理解古人给予杨柳丰富而复杂的情感。

通过对众多在诗词中经常出现的典型意象, 如“菊”、“竹”、“夜雨”、“过雁”等等的分析归纳, 我们会发现它们所代表的特定意境和思想感想, 这在外国文化中是没有的。经过这样地分析比较, 学生们诗词鉴赏能力提高了, 也更容易从感性上接受、从理性上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自身的文化素养自然得到了提高。

三、增进学生对中国古代礼俗文化知识的了解

礼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它, 我们可以了解古人在日常生活和重大活动中所遵循的行为规范, 以及道德标准, 了解古代社会真实的社会状况。而时下的“格格”热、“戏说”热, 大玩“时空穿越”, 使学生对这方面的认识产生了许多误解乃至曲解:格格阿哥们个个随心所欲, 个性张扬, 行走天下, 为所欲为;而皇帝大臣们风流倜傥, 武功高强, 能言善辩, 智慧过人。历史真的是这样吗?因此, 还历史原貌, 正本清源成为我授课的一个重要目的。在讲解《林黛玉进贾府》时, 我提示学生们注意一下林黛玉到贾府后, 在一系列参拜过程中和吃饭前后所遵守的礼仪程序。透过这些细节, 我们可以窥见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 可以想象一个大家闺秀小心谨慎的生活状态和一举手一投足都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在学习《氓》的时候, 我给同学们介绍封建社会结婚的“六礼”程序和离婚的“七出三不去”原则, 介绍沿袭了二千多年礼刑合一的法律指导思想, 介绍三纲五常的本质内涵。讲解这些这一方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另一方面也让他们了解到封建社会的人们不但平时的行为举止受到礼仪规范的限制, 而且精神思想还被封建礼教牢牢地束缚着。而这才是封建社会生活的原貌, 所以才有这样的林黛玉, 才有这样的祥林嫂。对这些内容的讲解可以让学生们正确地了解过去, 也可以对照现在。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 才可以弘扬和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文化素质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积累沉淀的过程。我以《大学语文》为依托, 尽量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全面准确的介绍给学生们。这是一项艰巨的工程, 任重而道远, 不仅仅靠我个人, 还需要我们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惠伊深著:《字海拾趣》, 新世界出版社, 2006年9月。

[2]叶朗、费振刚、王天有主编:《中国文化导读》, 《三联书店》, 2007年1月。

上一篇:合同管理办法的意义下一篇:关于美容行业发展趋势